CN1417676A - 打印系统 - Google Patents
打印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17676A CN1417676A CN02150622.1A CN02150622A CN1417676A CN 1417676 A CN1417676 A CN 1417676A CN 02150622 A CN02150622 A CN 02150622A CN 1417676 A CN1417676 A CN 14176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user
- information
- image
- view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0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2
- 244000205754 Colocasia esculen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5000006481 Colocasia esculen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101100048435 Caenorhabditis elegans unc-18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2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or reproduc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print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6—Protecting data by securing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devices or processes
- G06F21/608—Secure prin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2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or reproduc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printing
- H04N1/00233—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or reproduc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printing details of image data reproduction, e.g. network printing or remote image displ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0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4—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to a particular document or image or part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37—Topological 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 H04N2201/0039—Connection via a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37—Topological 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 H04N2201/0043—Point to multi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49—By wire, cable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55—By radio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为成像系统提供一个认证数据存储器,该认证数据存储器按与分别表示多个通信设备的所有者的用户ID的关系来存储多个认证数据。还包括一个阅读系统和一个搜索系统。如果与图像数据有关的用户ID从外部设备传输,则该阅读系统读出对应于用户ID的多个认证数据中的一个认证数据;该搜索系统在有关成像系统的预定的通信区域内搜索一个通信设备,使用由阅读系统读出的认证数据来与该通信设备建立连接认证。成像系统形成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当搜索系统检测到通信设备时,与用户ID有关的图像数据从外部设备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一个打印机和多个终端设备的打印系统,它们通过网络系统互连。
背景技术
按照惯例,打印系统包括一个成像系统(例如,打印机和通过网络系统被互连的至少一个外部设备),这一点是已知的。这样,成像系统所处的位置离外部设备很远。在这种系统中,可能会碰到将要打印机密文档的情况,即,机密文档的打印数据可能会通过网络而被传输到成像系统,以便成像系统打印机密文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成像系统一通过网络接收到打印数据就打印出机密文档,则所打印出的文档可能会被不是该文档的预定接收者的人看见。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受让人已在日本专利临时出版物P2001-217948中建议一种包括通过网络互连的一台个人计算机(在下文中被称作“PC”)和一台打印机的打印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打印数据和密码被传输到打印机并被存储在打印机的存储器中。其后,当密码从手机被传输到打印机,打印机开始打印对应于密码的、被存储的打印数据。
根据以上的配置,即使打印机离PC很远,并且打印数据被传输到打印机,打印机在接收到对应于打印数据的密码之前也不会开始打印。所以,将不会打印机密文档,因而不会被非预定的接收者看见。
但是,根据以上的系统,必须验证接收者,因此通常要求通过手机来输入密码。这很麻烦。
日本专利临时申请P2000-177212中揭示了另一种系统。根据这种系统,打印机接收打印数据和打印输出的预定接收者的ID号码,并将其存储。接收者总是随身携带ID卡。ID卡具有信号传输/接收功能。打印机被配置成在预定的通信领域内将ID要求信号传输给ID卡。当ID卡持有者进入预定的通信领域时,ID卡接收到ID要求信号。然后,响应于ID要求信号,ID卡将ID号码传输给打印机。一旦从ID卡接收到ID号码,打印机就检查它当前是否正在存储对应于所接收的ID号码的打印数据;如果是,则开始打印数据。
根据以上的配置,当打印数据的接收者充分靠近打印机时,就可以开始打印数据的打印工作。此外,对接收者来说无须响应于来自打印机的请求而手工输入密码。
但是,根据这种系统,要求接收者总是随身携带专用的ID卡。由于应该为打印系统设计专用的ID卡,因此,可能造成不便。而且,打印系统的每位用户都必须仅仅为了开始打印工作而携带ID卡。
还知道一种打印系统,它包括多台PCs和多个成像系统(例如,通过网络系统而彼此互连的打印机)。
在这种系统中,当执行打印工作时,用户可以使用PC来指定待用的成像系统。例如,当用户打算使用打印机来打印打印数据时,他/她首先控制PC,以显示网络系统上可用的打印机清单,并从中选择一台打印机待用。然后,用户开始打印工作,打印数据被传输到所选择的(被指定的)打印机。
但是,在传统的系统中,根据成像设备、IP地址和类似内容的名称来选择打印机。所以,为了从在所需位置的成像系统获得打印输出,用户必须知道所列出的每个成像系统与其位置之间的关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日本专利临时出版物P2001-154822中所揭示的一种网络打印机系统,使用用于识别操作员的操作员ID来指定待用的打印机。
特别是,根据该出版物中的系统,打印机按一种设置模式来从用户那里获得操作员ID,并在网络内一起传播所获得的操作员ID和ID数据(例如,MAC地址或类似的内容)。工作站(或PC)按设置模式来获得操作员ID,并将传播信号和操作ID中所包括的操作员ID与传播数据进行比较。如果被输入的操作员ID和传播ID彼此一致,则从那里传播操作员ID的打印机被选为待用的打印机。
根据以上的系统,无须进行烦琐的设置操作,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打印机,并对其加以控制,来执行打印工作。
但是,根据上述系统,如果用户想要切换多个成像系统,则在切换打印机时应该执行设置操作,这很麻烦。
此外,当多位用户按共用的方式来使用相同的打印机时,如前所述的打印输出的机密性问题又出现了。也就是说,当用户选择一个成像设备并对其加以控制来打印出机密文档时,如果成像系统一接收到打印数据就输出该文档,则输出可能会被非预定的接收者看见。
另外,在一种包括彼此互连的多个成像系统和多个终端的系统中,有时会碰到这种情况:要求打印工作的用户(即要求者)和打印工作的输出的接收者不是同一人。如果要求者和接收者是同一人,则要求者选择(例如)在要求者附近的一台打印机。但是,如果他们不是同一人,则要求者必须知道接收者的位置。当接收者不呆在相同的位置时,这尤其重要。
根据前述的JP临时出版物P2001-154822,要求者指定待用的打印机。特别是,打印机要求要求者输入信息密匙,该信息密匙及其识别数据(例如,MAC地址)一起在网络中被传播。工作站要求要求者输入信息密匙,并将被输入的信息密匙与被传播的信息密匙进行比较。如果判断这两种信息密匙相同,则将传播信息密匙的打印机作为目标打印机,打印数据被传输到该目标打印机。
这样,通过修改系统,以便要求者通过PC输入信息密匙,接收者通过打印机输入信息密匙,可以配置一种系统,其中,对接收者附近的打印机加以控制,以执行针对接收者的打印工作。
但是,根据这种系统,接收者必须通过打印机来输入信息密匙,这相对比较麻烦。此外,由接收者输入的信息密匙一定要等同于要求者通过PC输入的信息密匙。所以,如果要求者和接收者不是同一人,则应该将信息密匙从要求者那里通知给接收者,这可能不符合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解决传统网络系统的上述不足之处。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提供了被改进的网络打印系统,其中,只有当接收者在输出机密文档的打印机附近时,才打印机密文档,而不要求执行烦琐的程序(例如,由接收者输入密码)。作为选择或随意地,根据本发明,当多个成像系统与网络系统连接时,选择一个合适的成像系统,而不要求用户进行烦琐的输入操作。或者,在包括多个成像系统的打印系统中,由位于打印工作的输出的接收者附近的打印机来执行打印工作,而不要求接收者进行烦琐的输入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将从外部设备传输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形成在记录纸(recording sheet)上。为成像系统提供了一个认证数据存储器,该认证数据存储器将多个认证数据存储在一个链接层上,这些认证数据将被用来执行与多个通信设备中的每个通信设备的连接认证,多个认证数据按与分别代表多个通信设备的所有者的用户ID的关系来加以存储。还包括一种阅读系统,如果用户ID是从外部设备传输,则该阅读系统从对应于用户ID的认证数据存储器读出多个认证数据中的一个认证数据。应该注意该用户ID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关。该成像系统还包括一种搜索通信设备的搜索系统,通过使用由有关成像系统的预定通信区域内的阅读系统读出的多个认证数据中的一个认证数据,来建立与该通信设备的连接认证。成像系统还包括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当搜索系统检测到通信设备(与其建立连接认证)时,该图像形成系统形成由从外部设备传输的图像数据(与用户ID有关)所表示的图像。
根据以上的配置,可以实现以下的各种优点。
(1)在开始图像形成之前,无须输入密码或类似物供用户认证。
(2)由于当通信设备开始与另一个设备进行通信时使用各个通信设备固有的认证信息来执行连接认证,因此,可以使用通用的通信设备。例如,在出版物P2000-177212中,要求与打印机进行通信的ID卡存储使用ID卡的ID号码,并响应于来自打印机的请求信号来用于传输ID号码。
(3)如果成像系统被配置成当检测到通信设备(与其建立连接认证)时立即形成图像,则当用户走到成像系统旁时,自动开始形成图像。
以上所述的成像系统可以随意地包括一个请求系统和一个答复接收系统。该请求系统经由通信设备向通信设备(与其建立连接认证)的用户要求答复,该答复指出允许利用图像形成系统来开始图像形成;该答复接收系统从通信设备接收答复。在这种情况下,当答复接收系统从通信设备接收答复时,图像形成系统开始形成对应于通信设备的图像。
利用这种配置,由于确认是否将开始图像形成,因此,可以防止在无意中开始图像形成。
此外,成像系统可以随意地包括一个判断系统,该判断系统判断与图像数据相关的预定的命令是否从外部设备传输。该预定命令指出:当打印图像数据时,要求认证。当没有将与图像数据有关的预定命令传输时,控制器禁止阅读系统、搜索系统和图像形成系统进行操作;如果没有将与图像数据相关的预定命令传输,则控制器对图像形成系统进行控制,以便立即开始在记录纸上形成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
在某种情况下,成像系统可以被配置成按照“蓝牙”通信方法来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可以将单密匙和组合密匙用作认证数据。
成像系统还可以被随意地配置成按照“蓝牙”通信方法来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可以将BD地址用作认证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网络与多个成像设备进行通信的数据管理系统,该数据管理系统管理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正在由多个成像设备进行处理。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数据登记系统、多个用户ID获取系统和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数据登记系统从被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接收图像数据和表示接收者(接收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接收者信息,并按与接收者信息的关系将图像数据登记到数据库;多个用户ID获取系统经由无线通信从被分配用户ID的多个无线外部设备获得多个用户ID;数据传输系统根据通过多个用户ID获取系统和图像数据的接收者信息而获得的ID,来确定将被用于形成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的目标成像设备,并且将图像数据传输到目标成像设备。
利用这种配置,如果用户拥有被分配用户ID的无线通信设备,则可以根据用户ID的检测结果来判断用户的位置,并可以根据这个判断来在网络内选择待用的成像设备。相应地,用户不需要选择成像设备,合适的成像设备被自动选择,从而可以处理图像数据。
一种示范方法使用被分配给各个设备的网络地址,来让数据传输系统确定图像数据被传输到那里的成像设备,这可能很方便。
在网络内安排用于获得用户ID的多个通信设备,每个通信设备包括一个无线通信设备和一个用户ID获取系统。每个通信设备被配置成将被分配到它那里的网络地址以及用户ID传输到数据传输系统。此外,数据传输系统被配置成根据其网络地址来判断通信设备(从那里获得用户ID)的位置,从而可确定图像数据被传输到那里的成像设备。利用这种配置,例如,在包括多个子网络的网络中,相同的子网络(其中,从那里获得用户ID的通信设备被连接)内的成像设备可以被用于打印图像。
可以随意地分别在多个成像设备中提供各个用户ID获取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将目标成像设备确定为具有用户ID获取系统(已获得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接收者ID的用户ID)的成像设备。
此外,每个成像设备都可以包括一个图像数据获取系统,该系统传输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数据传输系统的请求。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输入关于图像形成的请求时,图像数据获取系统传输由用户ID获取系统获得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用户ID,以及按与用户ID的关系来传输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的请求。然后,图像数据获取系统获得图像数据,作为对请求传输图像数据的答复。数据传输系统可以按与对应于所传输的用户ID的用户信息的关系,从通过网络的图像数据获取系统接收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以及关于图像数据的请求,数据传输系统将被检索到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图像数据获取系统(从那里接收关于图像数据的请求)。
图像数据获取系统还随意地能够通过无线通信系统来获得图像形成请求,根据用户的预定操作来从无线通信设备传输该图像形成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网络与多个成像设备进行通信的数据库服务器,该数据库服务器包括一个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数据库,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由多个成像设备进行处理。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包括一个数据登记系统和一个数据传输系统。数据登记系统从被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接收图像数据和表示接收者(接收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接收者信息,并按与接收者信息的关系将图像数据登记到数据库;数据传输系统按与对应于所传输的用户ID的用户信息的关系,来从通过网络的图像数据获取系统接收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以及关于图像数据的请求,数据传输系统将被检索到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图像数据获取系统(从那里接收关于图像数据的请求)。
当数据传输系统通过网络从成像设备接收关于发送被登记到数据库的图像数据的清单的请求时,数据传输系统按与对应于用户ID的用户信息的关系来传输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的清单,用户ID与关于图像数据清单的请求一起被传输到成像设备(曾从那里接收关于清单的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被连接到数据库的成像设备,该数据库按与接收者信息(指出接收分别由多个图像数据表示的各幅图像的接收者)的关系来存储多个图像数据。该成像设备能够与数据库进行通信。为成像设备提供用户ID获取系统、图像数据检索系统和图像形成系统。用户ID获取系统通过内置的无线通信单元来分别获得被分配用户ID的外部无线通信设备的用户ID;图像数据检索系统检索按与用户ID的关系被存储的图像数据,用户ID获取系统从数据库获得用户ID;图像形成系统形成由图像数据(由图像数据检索系统来检索)表示的图像。
当图像形成请求从用户那里被输入图像数据检索系统时,图像数据检索系统检索按与接收者信息(对应于由用户ID获取系统获得的用户ID)的关系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
图像数据检索系统随意地能够通过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来获得图像形成请求;通过用户的操作,该图像形成请求从外部的无线通信设备被传输。
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通知系统。如果图像数据按与用户信息(对应于由用户ID获取系统获得的用户ID)的关系被存储在数据库中,则通知系统将指出登记图像数据的通知传输给用户。
图像数据检索系统可以被随意地配置成:根据由用户ID获取系统获得的用户ID,按与接收者信息(对应于来自数据库的用户ID)的关系来存储图像数据的清单。通知系统可以被配置成:显示由图像数据检索系统获得的图像数据的清单,以便供用户观看。
成像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选择信息获取系统和一个图像数据检索系统。选择信息获取系统获得指出用户在图像数据清单上的选择的信息;当从用户那里接收到图像形成请求时,图像数据检索系统根据由选择信息获取系统获得的选择信息来有选择地检索用户所选择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为能够通过网络与多个成像设备进行通信的数据管理系统提供了一种用户ID获取设备。数据管理系统管理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由多个成像设备进行处理。此外,数据管理系统包括一个数据登记系统。该数据登记系统从被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接收图像数据和表示接收者(接收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接收者信息,并按与接收者信息的关系将图像数据登记到数据库。
用户ID获取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无线通信设备。通过该无线通信设备,用户ID获取系统分别从被分配用户ID的多个无线外部设备获得多个用户ID。
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数据传输系统。该数据传输系统根据由用户ID获取系统获得的ID和图像数据的接收者信息来确定将被用于形成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目标成像设备,并将图像数据传输到目标成像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系统。该数据管理系统包括形成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多个成像设备、能够与多个成像设备进行通信的一个数据管理设备,以及能够与数据管理设备和各个成像设备进行通信的一个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搜索系统和一个ID信息传输系统。该搜索系统搜索可以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成像设备;当搜索系统检测到成像设备时,该ID信息传输系统将用于识别成像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用于识别通信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传输到数据管理设备。此外,数据管理设备可以包括一个读出系统、一个ID信息接收系统和一个数据传输系统。该读出系统从将由多个成像设备中的一个成像设备进行处理的图像数据中读出图像数据(代表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接收者)中所包括的接收者信息;该ID信息接收系统从ID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该数据传输系统将图像数据(其中,接收者信息对应于ID信息接收系统所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传输到成像设备(根据ID信息接收系统所接收的第一识别信息来加以识别)。
如果读出系统不从图像数据读出接收者信息,则数据传输系统可以随意地将图像数据传输到预定的成像设备。
当读出系统读出图像数据中所包括的接收者信息时,数据管理设备包括将接收通知告诉对应于接收者信息的通信设备的一个接收通知系统。如果通信设备收到接收通知,则通信设备的搜索系统可以开始搜索成像设备。
当读出系统读出图像数据中所包括的接收者信息时,数据管理设备包括将接收通知传输给对应于接收者信息的通信设备的一个接收通知传输系统;当通信设备收到接收通知时,通信设备执行通知操作,用于将收到接收通知告诉通信设备的用户。
在特殊的情况下,通信设备的搜索系统获得成像设备所固有的、被存储在可以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成像设备中的数据,并且ID信息传输系统将由搜索系统所获得的固有信息作为第一识别信息发送给数据管理设备。
搜索系统还随意地按照在各个通信设备之间交换固有的信息的通信方法来搜索成像设备,ID信息传输系统将固有的信息(被搜索系统调换为第一识别信息)传输到数据管理设备。
此外,搜索系统搜索一个区域内的成像设备,在该区域内,搜索系统可以通过无线LAN与成像设备进行通信。如果多个成像设备同时位于该区域内,则减小该区域,直到该区域中只有一个成像设备为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数据管理系统中应用的数据管理设备,包括有多个形成图像数据所表示图像的成像设备。该数据管理设备能与所述多个成像设备进行通信,并且该数据管理设备进一步包括一个通信设备,能与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和成像设备进行通信。此时,可以为该数据管理设备配置读出系统,用于将图像数据中代表图像接收者的接收者信息读出,所述图像由多个成像设备之一所要处理的图像数据表示;ID信息接收系统,接收用于识别成像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来自通信设备的用于识别通信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和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发送图像数据,由此将对应于由ID信息接收系统所接收第二识别信息的接收者信息发送给依据由ID信息接收系统所接收的第一识别信息而识别出的成像设备。
如果读出系统没有从图像数据中读出接收者信息,该数据发送系统可随意将图像数据发送给预定的成像设备。
当读出系统读出包含在图像数据中的接收者信息时,数据管理设备可随意包括接收通知系统,向对应于该接收者信息的通信设备告知接收通知。而且,可将通信设备的搜索系统配置成如果通信设备接收到接收通知就开始搜索成像设备。
在另一种情况,当读出系统读出包含在图像数据中的接收者信息时,该数据管理设备包括接收通知发送系统,将接收通知发送给对应于该接收者信息的通信设备,并且当通信设备接收到接收通知时,通信设备执行通知操作,用于将接收通知的接收通知给该通信设备的用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数据管理系统中使用的通信设备,包括形成由图像数据所表示图像的多个成像设备,以及能与多个成像设备通信的数据管理设备,该通信设备能与数据管理设备和成像设备进行通信。该通信设备配置有搜索系统,搜索能与该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成像设备,以及ID信息传输系统,当搜索系统检测到成像设备时,将用于识别成像识别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用于识别通信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一起发送给数据管理设备。
在某种情况,当读出系统读出包含在图像数据中的接收者信息时,该数据管理设备包括接收通知发送系统,将接收通知发送给对应于该接收者信息的通信设备,并且当通信设备接收到接收通知时,通信设备执行通知操作,用于将接收通知的接收通知给该通信设备的用户。
通信设备的搜索系统可随意获得成像设备所固有的、被存储在可以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成像设备中的数据,并且ID信息传输系统将由搜索系统所获得的固有信息作为第一识别信息发送给数据管理设备。
或者,搜索系统可以根据一种通信方法搜索成像设备,在该方法中,在通信设备之间交换固有信息,并且ID信息传输系统将搜索系统所交换的固有信息作为第一识别信息发送给数据管理设备。
搜索系统可进一步随意在搜索系统通过无线LAN与成像设备通信的区域中搜索成像设备,并且如果有多个成像设备同时位于该区域内,则减小该区域直到只有一个成像设备位于该区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方框图,表现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配置;
图1A是包括一个用户ID输入部分的打印设置对话;
图2是流程图,展示了“BT通信设备登记程序”;
图3是流程图,展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程序”;
图4展示了PC上的图像由打印机打印的打印系统的示范用法;
图5是流程图,展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程序”;
图6是流程图,展示了“打印开始确认程序”;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数据管理系统的方框图;
图8是流程图,展示了由工作站执行的“数据发送/登记程序”;
图9A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服务器执行的“数据登记程序”;
图9B表现了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图10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打印机执行的“登记数据数目计算程序”;
图11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无线发送器/接收器执行的“信号显示程序”;
图12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无线发送器/接收器执行的“请求信号传输程序”;
图13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打印机执行的“接收/发送程序”;
图14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服务器执行的“数据传输程序”;
图15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打印机执行的“响应程序”;
图16是方框图,表现了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数据管理系统的配置;
图17是方框图,表现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文档服务器的配置;
图18是展示打印机数据库的图表;
图19是展示接收者数据库的图表;
图20是展示通信方法数据库的图表;
图21是方框图,表现了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手机的配置;
图22是方框图,表现了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打印机;
图23是流程图,展示了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程序”;
图24是流程图,展示了“接收者信息确认程序”;
图25是流程图,展示了“通信方法选择程序”;以及,
图26是流程图,展示了“搜索程序”。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方框图,表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1000的配置。
打印系统1000包括一台打印机10、多台个人计算机(PCs)4和一个手机6。打印机10和多台PCs 4通过LAN(局域网)2被互连。
打印机10包括:
一个引擎12,用于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
具有手工可操作键(通过这些键,用户可以输入各种命令)的一个操作单元14和用于显示各种信息的一个显示设备;
一个LAN界面16,用于通过LAN执行数据交换;
一个BT(“蓝牙”界面)18,用于按照“蓝牙”通信方法来传输/接收数据;以及,
一个主控制器20,用于控制打印机10的上述各种部件。
主控制器20包括存储用于打印机10的操作的各种程序的一个ROM 22、执行被存储在ROM 22中的程序的一个CPU 30、临时存储CPU 30和类似物的操作结果的一个RAM 24、一个NVRAM(非易失性RAM)26,以及连接数据的输入/输出的一个I/O端口28。
在每台PC 4中,可以创建用于打印文本和图像的打印工作,并可以将关于打印文本和图像的请求传输给打印机10。应该注意,当PC 4的用户执行打印选项时,可以设置机密打印选项(这将在以后详细描述)。
图1A是被显示在PC 4的显示器上的打印选项设备对话的一个例子。如图1A所示,打印选项设置对话中包括一个机密打印的复选框和其中将输入用户ID(例如,姓名或公司成员号码等)的一个用户ID输入框。当复选框被打上勾时,要求输入用户ID。
如果利用复选框(机密打印已被打上勾,用户ID已被输入)来进行打印选项设置,那么,当打印数据(代表将在记录纸上形成的图像的数据)被传输到打印机10时,指示机密打印的命令和作为输入的用户ID也被传输给打印机10。如果用户ID是每台计算机所固有的(例如,每台PC只由一个预定的人使用,用户ID被预先输入),则可以对控制进行修改,这样,可以省略在打印选项对话中输入用户ID,并可以将被预先输入的用户ID传输给打印机10。
BT界面18与另一些“蓝牙”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特别是,根据第一实施例,手机6被配置成“蓝牙”通信设备。
下文将简要描述“蓝牙”通信方法。
“蓝牙”通信是一种使用2.4GHz频带的无线通信方法。根据传输功率类别,“蓝牙”通信区域是大约10~100m的通信。在第一实施例中,BT界面18和手机6都属于类别3,BT界面18在半径约为10m的一个圆圈内能够与手机6进行通信。BT界面18在其中与手机6进行通信的这个区域将被称作“Piconet区域”。
根据“蓝牙”方法,在开始通信时的链接层中,使用被称作“链接密匙”的密匙来执行连接认证。
特别是,在BT(“蓝牙”)通信设备中,为每个可传达的BT通信设备成对地存储其BD地址和将被用于通信的链接密匙。
在两个BT设备之间被使用的链接密匙包括一个单密匙和一个组合密匙,其中的每种密匙都是半固定链接密匙,和初始化密匙(是临时密匙)。单密匙和组合密匙具有相同的功能。前者根据单个BT通信设备的信息来被创建,而后者根据两个BT通信设备的组合来被创建。
如果已设置关于另一个BT设备的半固定链接密匙(即单密匙或组合密匙),则使用链接密匙来执行连接认证。如果还没有设置半固定的链接密匙,则生成作为试验性链接密匙的初始化密匙。
将描述初始化密匙的生成。
当具备为其生成初始化密匙的两个BT通信设备(将被称作“设备A”和“设备B”)时,接收连接请求的设备B首先生成一个任意的号码并将其发送到传输连接请求的设备A。在这个阶段,两个BT设备的BD地址已被相互交换,并且知道相互的各种参数。
设备A用于根据设备A的BD地址、设备A的PIN代码,以及由设备B生成的任意的号码来生成初始化密匙。同样,设备B根据设备A的BD地址、设备B的PIN代码和由设备B生成的任意的号码来生成初始化密匙。PIN代码是预先被分配给每个通信设备的数字代码。根据第一实施例,将相同的PIN代码分配给打印机10和手机6(是与BT进行通信的BT通信设备)。
在每个BT通信设备中,存储对应于另一个BT通信设备的链接密匙。通过检查被存储在BT通信设备中的链接密匙是否彼此一致,来执行两个BT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认证。
将描述用于判断两个链接密匙是否彼此一致的方法。在以下的说明中,两个BT通信设备将被称作“设备C”和“设备D”。
首先,接收认证请求的设备D将其内生成的任意号码传输到已要求认证的设备C。应该注意,设备C和D的BD地址已在通信的初始阶段被进行交换,并且已由设备C和D加以识别。
设备C使用设备C的BD地址、为设备D设置的链接密匙和由设备D生成的任意号码来执行连接认证的操作,并生成将被称作“参数SRES”的参数。同样,设备D使用设备C的BD地址、为设备C设置的链接密匙和由设备D生成的任意号码来执行连接认证的操作,并获得参数SRES。然后,设备C将参数SRES传输到设备D。设备D将在其内被计算的参数SRES与从设备C接收的参数SRES进行比较,并判断它们是否彼此一致。
如果设备D判断这两个参数SRES一致,则建立连接认证。如上所述,在连接认证中,出于安全考虑,判断各个链接密匙是否彼此一致,而无须在其间传输链接密匙。
图2是流程图,展示了“BT通信设备登记程序”。当在操作单元14处执行将BT通信设备登记到打印机10的输入操作时,启动该程序。
当启动“BT通信设备登记程序”时,使用BT界面18来搜索位于Piconet区域内的BT通信设备(S100)。在S110中,BT设备的BD地址的清单(被发现在Piconet区域中)被显示在操作单元14的显示设备上。应该注意,利用该清单中所指出的信息,各个BT通信设备可以彼此区别开来;可以显示各个BT设备的名称(如果被分配的话),而不是其被呈交的BD。
在S120中,判断是否已通过操作单元14从清单中所指出的各个BT通信设备中选择了一个BT通信设备。如果选择BT通信设备,则控制进行到S114。在S114中,执行使用前述的初始化密匙的认证;在S116中,判断是否建立认证。
如果不建立使用初始化密匙的认证(S116:否),则控制进行到S118,其中,在操作单元14的显示设备上显示指出认证已失败的消息,并且终止程序。如果建立认证(S116:是),则控制进行到S120,其中,从BT通信设备获得作为半固定链接密匙的一个单密匙(或者,生成与BT通信设备的组合密匙)。在S130中,将半固定链接密匙和通过BT设备被输入的用户ID按相关的方式存储在NVRAM 26的ID存储区域中,并终止程序。
图3是流程图,展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程序”。该程序由打印机10的CPU 30来执行。当打印数据通过LAN界面16由打印机10来接收时,启动该程序。
在S200中,当启动“打印程序”时,制定所接收的打印数据,以便为打印操作做好准备。在S210中,判断机密打印指令是否与打印数据一起被接收。
如果机密打印指令没有被接收(S210:否),则控制进行到S260,所制定的打印数据被传输到引擎12,并执行打印操作。然后,终止“打印程序”。在以下的描述中,由打印数据表示的图像的打印将只被称作“打印数据的打印”。
如果判断机密打印指令被接收(S210:是),则控制进行到S220。在S220中,从NVRAM 26的ID存储区域检索对应于用户ID的半固定链接密匙,该用户ID已与机密打印指令一起被接收。
在S230中,使用BT界面18来搜索位于Piconet区域内的BT通信设备。然后,在S240中,关于在S230中所发现的所有BT通信设备,使用在S220中被检索到的各个半固定链接密匙来执行连接认证。这样,打印机10用作以上描述中所提及的设备C。
在S250中,判断BT通信设备(已与其建立链接认证)是否存在。如果没有已与其建立连接认证的BT设备(S250:否),则控制返回到S230。
如果有已与其建立连接认证的BT设备(S250:是),则控制进行到S260,其中,控制引擎12,以开始打印打印数据,然后,终止“打印程序”。
接下来,将参考图4来描述打印系统的示范用法。在这个例子中,被存储在PC 4中的图像用打印机10来打印,PC 4和打印机10通过LAN 2被连接。
最初,PC 4的用户将手机6登记到打印机10,作为BT通信设备。该登记可以按以下方式来进行。
持有打开的手机6的用户走到打印机10旁,通过操作单元14来启动输入操作,以开始将各个BT通信设备登记到打印机10。利用该操作,位于Piconet区域中的BT通信设备的BD地址作为清单被显示在操作单元14的显示设备上。然后,用户选择手机6的BD地址,并进一步输入他/她的用户ID。利用这项操作来完成手机6的登记。
当打印PC 4上的图像时,用户设置是否使用打印选项设置对话来执行机密打印。
如果不必要设置机密打印,则机密打印的复选框不被打上勾。然后,当启动打印时,打印机10一从PC 4接收到打印数据,就开始对其进行打印。
如果用户想要执行机密打印,则打印选项对话中的复选框被打上勾,并输入用户ID。然后,当向打印机10发送打印命令时,机密打印指令和用户ID以及打印数据一起被传输到打印机10。
打印机10制定打印数据,以便当接收到打印数据时准备好打印,并且,使用对应于所接收的用户ID的半固定链接密匙,在Piconet区域内搜索将与其建立连接认证的BT通信设备(即,打印机10搜索由PC 4的用户登记的手机6)。
其后,当PC 4的用户利用打开的手机6进入Piconet区域时,打印机检测手机6,打印工作被启动。
利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0,可以实现以下各个优点。
(a)当打印输出的接收者走到打印机10旁(即,进入Piconet区域)时,启动打印数据的打印,并且此时,启动打印工作的额外操作是不必要的。
(b)由于手机6被用作通用的BT通信设备,因此,打印系统专用的额外通信设备是不必要的。
(c)当机密打印不必要时,可以立即启动打印工作,而无须进行不必要的暂停操作。
应该注意,即使认证信息和用户ID没有被登记在打印机10中,当设置打印选项时,如果链接密匙(而不是用户ID)由用户输入并与打印数据一起被传输到打印机10,打印机10也可能会执行使用所接收的链接密匙的连接认证。但是,在这种配置中,每当要求机密打印时,都应该输入链接密匙,这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是不合宜的。
在第一实施例中,当要求机密打印时,推迟打印,直到预定用户的BT通信设备进入Piconet区域。由于当打印输出是机密的时可能会更好使用这项功能,因此,应该注意使用术语“机密的”。但是,显而易见,即使打印输出不是机密的,当用户只想推迟打印工作直到他/她进入Piconet区域时,仅通过选择机密打印,也可以推迟打印工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打印机10中内建的NVRAM 26用于存储验证数据(例如:半固定链接键和用户ID)。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配置,并能进行修改以将验证数据存储在直接与打印机10相连的外部存储器中,和配置在通过网络等与打印机10相连的外部设备(例如:服务器)中的存储器中(例如硬盘)。
第二实施例
除了BT界面18的通信区域的尺寸不同于CPU 30所执行的“打印程序”以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结构实质上等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的结构。所以,在第二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为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的各个部件提供相同的参考数字,并将简化对其的描述。
在第二实施例中,BT界面18和手机6的传输功率属于类别1。相应地,在半径约为100m的圆圈(即,Piconet区域的半径约为100m)内,BT界面18能够与手机6(BT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图5是流程图,展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程序”。
图5所示的“打印程序”与图3所示的“打印程序”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300和S310被插在步骤S250和S260之间。由于已描述了S200-S260,因此,将不再重复有关它们的描述,而将描述S300和S310。
在S250中,当判断有已与其建立连接认证的BT通信设备(S250:是)时,控制进行到S300。在S300中,关于允许打印的请求被传输到已与其建立连接认证的BT通信设备。
在S310中,控制等候对在S300中被传输的允许请求的答复。如果接收到该答复(S310:是),则控制进行到S260,打印工作被启动。
这样,根据第二实施例,即使检测到BT通信设备(已与其建立连接认证),也不自动启动打印工作。而是打印许可请求被传输到所检测到的BT通信设备,并等候对它的答复。相应地,BT通信设备的用户希望立即开始打印工作,他/她可以将答复传输给打印机10。一旦接收到答复(S310:是),就启动打印工作。
图6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手机6执行的“打印开始确认程序”。当接收到曾由BT界面18传输的打印许可请求(图5中的S300)时,启动图6所示的程序。
在S400中,当启动“打印开始确认程序”时,在手机6的显示设备上显示一个消息,该消息询问手机6的用户是否将开始打印工作。
如果用户希望开始打印工作,则他/她操作手机6的预定键。如果该预定键被操作(S410:是),则控制进行到S420(在那里,答复被传输到打印机10),终止程序。应该注意,S410中的操作可以由简单的输入操作(例如,单个键的操作)来进行。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实施例的示范用法。
如在第一实施例的例子中,假设:PC 4的用户将他/她的手机6登记到打印机10,并操作PC 4来执行机密打印操作。然后,用户走向打印机10并进入Piconet区域。当用户进入Piconet区域时,打印机检测到BT通信设备(即手机6)。
根据第二实施例,在这个阶段不启动打印工作。当用户进入Piconet区域时,在手机6的显示设备上显示一个消息,该消息询问用户是否开始打印工作。如果用户想开始打印工作,则他/她操作预定键来开始打印工作。一旦操作手机6的预定键,答复就被传输到打印机10,打印工作立即开始。
根据第二实施例,可以实现以下各个优点。
也就是说,由于手机6被用作通用BT通信设备,因此,打印系统专用的额外通信设备是不必要的。
此外,当机密打印不必要时,可以启动打印工作,而无须进行不必要的暂停操作和确认操作。
此外,根据打印机10,打印输出的接收者可以确定是否将开始打印工作。相应地,当接收者在Piconet内但不在打印机10附近时,用户可以推迟打印工作。这样,可以防止在无意中启动打印工作。所以,可以维持机密性。
此外,只通过手机6的简单操作,就可将打印许可指示给打印机10。
应该注意,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10具有一项功能:直到用户(即接收者)允许执行打印工作,才开始打印工作。当Piconet区域和第二实施例中一样比较大时,这项确认功能特别有利。
此外,如果确认功能可以由PC 4或类似物来打开或关闭,则会很方便。也就是说,这种取决于打印机10的环境的功能的选择性用法将会很方便。作为选择或随意地,确认功能可以根据Piconet区域的宽度来被接通/切断。较佳的是,当Piconet区域相对较大时,可以打开确认功能;而当Piconet区域相对较小时,可以关闭确认功能。如果自动执行确认功能的接通/切断,则可能会更加方便。通过根据打印机10的环境(例如,Piconet区域的宽度)来选择图3或图5中所示的程序,可以实现这种配置。
应该注意,上述的打印系统是本发明的示范实施例,可以用各种方法来加以修改。
例如,作为认证信息,按与用户ID的关系来将半固定链接密匙登记到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10。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配置,例如,BD地址作为认证信息被登记,可以使用初始化密匙(使用所登记的BD地址来被生成)来执行连接认证。
在根据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10中,当检测到BT通信设备时,可以执行机密打印。作为选择或随意地,可以进一步修改打印机,以便当用户ID、密码或类似物通过打印机10的操作单元14被输入时,开始机密打印。在这种情况下,当手机6进入Piconet区域或在操作单元14处执行预定的键输入时,可能可以开始机密打印。或者,可能可以根据手机6是否进入Piconet区域或是否通过操作单元14执行键输入,来启动不同的机密打印工作。在后者的情况中,当在PC 4上输入打印选项时,可以从多种类型的机密打印方法中选择一种机密打印方法。
上述的打印机10按照“蓝牙”通信方法来与手机6进行通信。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配置。即使采用另一种类型的通信设备和/或另一种类型的通信方法,也可以实现具有类似功能的打印系统。但是,应该注意,要求打印机10区别各个单独的通信设备,这样,将被采用的通信方法应该使用每个通信设备所固有的认证信息来执行通信认证。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手机6被用作与打印机10进行通信的BT设备。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配置,任何其他的BT设备(例如,具有BT功能的手表)都可以被用作与打印机10进行通信的设备。但是,应该注意,当如同在第二实施例中要求确认时,需要为BT设备提供一个通知系统(例如,显示设备)和一个输入设备(用户通过它来传输执行打印工作的许可)。所以,在这种配置中,较佳的是,可以使用PDA、PHS和类似物(而不是手机6)。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在打印系统中使用打印机10。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配置,除了打印机10以外(或取代打印机10),还可以使用传真设备或MFP(多功能外围设备)。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假设PC 4的用户是打印输出的接收者。显而易见,PC 4的用户和打印输出的接收者可能不是同一人。在这种情况下,从PC 4的用户被传输给接收者(和PC 4的用户不是同一人)的机密文档将不会被另一个人看见。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打印数据从PC 4被传输到打印机10。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配置,各个传真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也可以属于本发明。
在图5中,如果没有从手机6接收到响应,则重复步骤S310。可以对这进行修改,以便如果在从请求许可发送开始经过预定时间周期后还没有接收到回应,就终止图5中的步骤。或者,如果从发送许可请求开始后的预定时间周期后还没有接收到回应,则将控制修改为从S310到S260的处理。
第三实施例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数据管理系统2000的方框图。
如图7所示,数据管理系统2000包括一个文件服务器100、多个打印机10M和多个工作站40。文件服务器100存储并管理代表将要被打印的信件、字符、符号和图形的图像数据文件;工作站40通过网络(LAN)2被互连,以便可以在其间执行双向数据通信。
数据管理系统2000的服务器100包括控制服务器100的全部操作的一个CPU 101、存储将由CPU 101执行的程序的一个ROM 102、当CPU 101执行程序时临时存储数据的一个RAM 103,以及通过网络2来执行与打印机10M和/或工作站40的双向数据通信的一个通信单元104。服务器100还包括一个硬盘驱动器(HDD)105。在HDD 105中构制数据库(DB)105a,该数据库105a被用于管理将由打印机10M打印的图像数据(在下文中被称作“打印数据”)。
每个打印机10M都包括用于控制打印机10M的全部操作的一个CPU 130、存储将由CPU 130执行的程序的一个ROM 122、当CPU 130执行程序时临时存储数据的一个RAM 124、一个通信单元116(利用该通信单元,通过网络2执行与工作站40和/或其他打印机10M的双向数据通信)。此外,打印机10M包括具有天线118a的一个无线通信单元118。无线通信单元118执行与预定区域(由虚线表示)内的一个外部无线站50的双向通信。此外,打印机10M被提供有一个显示单元126和一个操作单元114。显示单元126包括一个LCD,用于为用户显示打印机10M的操作状况或类似内容;操作单元114包括一些键开关和类似物,用户可以通过它们输入各种命令来操作打印机10M。
每个无线站50都包括用于执行与打印机10M的双向无线数据通信的一个无线通信单元55、根据通过天线50a和通信单元55被接收的显示数据来显示信息的一个显示单元51。
每个无线站50被分配一个用户ID,用于识别无线站50的用户。当执行与打印机10M的无线数据通信时,无线通信单元55传输该用户ID。这种无线站50的例子有移动计算机、手机和类似物。
在上述的数据管理系统2000中,通过控制服务器100、打印机10M和无线站50来按以下方式进行操作,可使用离拥有无线站50的用户的当前位置最近的打印机10M来打印被存储在文件服务器100中的打印数据。
在打印之前,用户操作工作站40,来将打印数据登记到数据库105a。
也就是说,当用户输入指示将打印数据传输到工作站40的命令时,工作站40的CPU执行图8所示的“数据传输/登记程序”,来将打印数据登记到服务器100的数据库15a。
图8是流程图,展示了“数据传输/登记程序”。
在S510中,当启动“数据传输/登记程序”时,从可由工作站40存取的记录介质(例如,内置硬盘、灵活磁盘和类似物)检索由用户指定的数据。在S520中,在被连接到工作站40的显示设备上显示输入窗口,以要求用户输入正在将通过数据库105a登记打印数据的用户的ID(在下文中被称作“发送者ID”)和被认为接收将要被登记的打印数据的打印输出的目标用户(即接收者)的ID(在下文中,被称作“接收者ID”)。
在S530中,工作站40接收由用户输入的发送者ID和接收者ID。应该注意,发送者ID和接收者ID被存储为默认ID,并将在用户输入新的ID之前被用于该程序随后的执行中。利用这种配置,可以简化操作,以便每当执行图8所示的程序时,用户不需要输入相同的ID。
当已完成步骤S510-S530时,工作站40根据(例如)打印数据的文件名来创建工作ID(S540)。在S550中,ID(即发送者ID、接收者ID和工作ID)和打印数据被放入信息包(例如,如果TCP/IP被用作通信协议,则是IP包),该信息包被传输到服务器100。
当服务器100利用通信单元104来接收包含打印数据和ID的信息包(该信息包从工作站40被传输)时,CPU 101执行图9A所示的“数据登记程序”,来将打印数据登记到数据库105a。
图9A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服务器101的CPU 101执行的“数据登记程序”。
当启动程序时,从所接收的信息包中提取ID和打印数据(S560),管理ID被分配给该信息包(S570)。在S580中,按与管理ID的关系来存储ID和打印数据。
图9B表现了被存储在数据库105a中的一个数据的数据结构。应该注意,管理ID是被分配给每个打印数据的ID,是其所固有的。管理ID没有被分配给数据库105a中的多个打印数据。这样,当在数据库105a中指定一个管理ID时,可以识别一个打印数据。
当执行步骤S580时,服务器10将包含登记数据的接收者ID的一个信息包传输给网络中的所有打印机10M(S590),以便通知将新的数据登记在数据库105a中(在下文中,该信息包将被称作“登记通知”)。
数据管理系统2000的每台打印机10M执行如图10所示的“登记数据数目计算程序”,以计算用户(他/她的接收者ID等同于所接收的接收者ID)的打印数据的数目。
图10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每个打印机10M执行的“登记数据数目计算程序”。
在S610中,当每台打印机10M从服务器100接收信息包时,判断所接收的信息包是登记通知。如果所接收的信息包不是登记通知(S610:否),则在S665中调用“答复程序”(见图15)。如果所接收的信息包是登记通知(S610:是),则控制进行到S620,其中,对应于登记通知中所包含的接收者ID的登记数据的数目增加1。如果没有对应于接收者ID的登记数据,则它最近按与接收者数据的关系被存储在RAM 124中,登记数据的数目被设置为1。
在S630中,判断是否将向无线站50通知登记数据的数目。如果通知是不必要的(S630:否),则终止图10中所示的程序。如果通知是必要的(S630:是),则控制进行到S640。应该注意,如果用户可以改变S630的决定条件,则会很方便。也就是说,如果确定S630的条件,以便当登记数据的数目超过n时必须进行通知,并且用户可以改变数字n,那么,用户可以调整各个通知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S640中,打印机10M开始与无线站50进行通信,无线站50具有的用户ID与登记通知中所包含的接收者ID相同。当建立连接时(即当连接打印机10M和无线站50来执行双向通信时)(S650:是),打印机10M将登记数据的数目传输到无线站50(S660)。如果没有建立连接(S650:否),则虽然没有通知无线站50,但终止程序。
例如,当无线站50和打印机10M通过无线LAN进行通信时,执行以下程序。首先,打印机10M通过无线通信从可存取的无线站50(即,位于可存取的区域内)收集用户ID。然后,打印机10M判断所收集的用户ID中是否包括对应于接收者ID的ID(S640)。
如果所收集的用户ID中包括等同于接收者ID的用户ID,则在S650中的判断是“是”,在S660中,向具有等同于接收者ID的用户ID的打印机通知登记数据的数目。
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印机10M收集位于可存取的区域中的各个无线站50的用户ID。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限制,无线站50被配置成周期性地将其用户ID传输给打印机10M。或者,当各个无线站50为此从打印机10M接收请求命令时,它们可以传输其用户ID。
此外,步骤S640~步骤S660中的程序是非限制性示范程序,并且可以被适当地加以修改。
当无线站50通过天线50a从打印机10M接收无线信号时,启动图11中所示的“显示程序”。
图11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无线站50执行的“显示程序”。
当无线站50接收信号时,在S670,它判断所接收的信号是否表示与登记数据的数目有关的数据。如果判断所接收的信号表示登记数据的数目,则该数目被显示在显示器51上(S680)。如果判断所接收的信号表示响应于清单请求(要求被存储在数据库105a中的打印数据的清单)的数据,则控制进行到S690。
在S690中,根据响应于清单请求的数据在S690中显示清单请求,即,用清单的形式来显示打印数据(即管理ID、发送者ID和用户ID)的ID信息。
如上所述,无线站50包括一个操作单元52,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单元53来输入各种命令,这些命令被传输到打印机10M。
图12是流程图,展示了当操作单元52被运行时由无线站50执行的“请求信号传输程序”。
在S710中,判断被输入的命令是否要求登记数据的数目。如果所接收的命令要求登记数据的数目(S710:是),则控制进行到S720,其中,一起传输关于通知登记数据的数目的请求和被分配给无线站50的用户ID。
如果被输入的命令不是要求登记数据的数目(S710:否),则控制进行到S730,其中,确定输入命令的类型。
如果被输入的命令要求显示被登记在数据库105a中的打印数据的清单,则控制进行到S740,其中,关于清单的请求和被分配给无线站50的用户ID一起由通信单元55传输到打印机10M。
如果被输入的命令要求打印,则在S750中进一步判断要打印的打印数据是否是从在S720中被要求的并在图11的S690中被显示的清单中选择的数据。如果将要打印的数据是从清单中选择的数据(S750:是),则用其管理ID来控制指定服从打印请求的打印数据,并将打印请求和管理ID一起传输到打印机10M(S753)。如果不选择服从打印请求的打印数据(S750:否),则打印请求和被分配给无线站50的用户ID一起被传输到打印机10M。
如果输入命令要求从数据库105a中删除一个打印数据,则删除请求和将要被删除的打印数据的管理ID一起被传输到打印机10M(S760)。
当打印机10M从无线站50接收无线信号时,执行图13中所示的“接收/发送程序”。
图13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打印机10M的CPU 21执行的“接收/发送程序”。
在S810中,判断所接收的信号是否表示要求登记数据的数目(即通知请求)。如果所接收的数据是通知请求(S810:是),则控制进行到S820,其中,根据所接收的信号中所包含的用户ID,来从被存储在RAM 124中的登记数据的数目的清单中检索其接收者ID与无线站50的用户ID一致的登记数据的数目。然后,在S830中,将登记数据的数目传输到无线站50,该登记数据所具有的接收者ID等同于无线站50的用户ID。
如果判断所接收的信号不是通知请求(S810:否),则控制进行到S840,其中,判断所接收的信号的类型。
如果从无线站50接收的信号表示要求登记数据的清单,则控制进行到S850,关于显示该清单的请求和无线站50的用户ID一起从通信单元116被传输到服务器100。
如果从无线站50接收的信号表示打印请求,则控制进行到S860,打印请求(即打印指令)和ID信息(包括无线站50的用户ID和识别要被打印的打印数据的管理ID)一起从通信单元116被传输给服务器100。
如果从无线站50接收的信号表示要求删除一个打印数据,则控制进行到S870,删除请求和ID信息(包括识别要被删除的打印数据的管理ID)一起从通信单元116被传输给服务器100。
在S830、S850、S870或S860中传输数据/请求之后,终止图13中所示的程序。
当服务器100接收到包括上述请求数据的一个信息包时,它执行图14中所示的“数据传输程序”,并响应于所接收的请求来传输数据。
图14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服务器100的CPU 101执行的“数据传输程序”。
当服务器100在S910中接收到一个信息包时,它判断所接收的信息包(信号)中包含什么类型的请求。
如果所接收的信号表示要求显示被登记的打印数据的清单,则CPU 101提取所接收的信息包中所包含的用户ID(S921),搜索按与等同于数据库105a中被提取的用户ID的接收者ID的关系被存储的打印数据,并检索与响应于接收者ID的打印数据有关的ID信息(发送者ID、接收者ID、工作ID和管理ID)(S925)。然后,在S927中,打印数据的如此获得的ID信息的清单被传输回到曾传输请求的打印机10M,并终止图13中的程序。
如果所接收的信号表示打印请求,则CPU 101获得识别要被打印的打印数据的ID信息(被包含在所接收的信号中)(S931),并判断ID信息是否表示用户ID或管理ID(S933)。
如果CPU 101判断ID信息表示管理ID,则控制进行到S935,其中,检索按与管理ID的关系被存储在数据库105a中的打印数据,并将其打印到打印机10M(请求从那里被传输)(S939)。如果判断ID信息表示用户ID,则控制进行到S937,其中,所有打印数据(按与等同于用户ID的接收者ID的关系被存储在数据库105a中)被传输到打印机10M(请求从那里被传输)(S939)。在S939中传输打印数据之后,终止图14中的程序。
如果判断所接收的信号表示删除请求,则控制进行到S941,其中,CPU 101获得打印数据的管理ID,并删除按与管理ID的关系被存储在数据库105a中的打印数据。此外,在S947中,CPU 101将完成数据删除通知给从那里传输删除请求的打印机10M。
在图10的S610中,当打印机10M接收到响应于在“接收/发送程序”(图13)中被传输的信号而已从服务器100被传输的一个信号时,判断所接收的信号不是登记通知(S610:否),并在图10的S665中调用图15中所示的“答复程序”。
在S1010中,判断所接收的信号的类型。如果判断所接收的信号表示响应于显示清单的请求而被传输的答复数据,则控制进行到S1020,其中,答复数据中所包含的打印数据ID信息的清单被转换成适合被显示在无线站50的显示单元51上的信号,并且,所转换的信号(即用于显示的数据)被传输到无线站50(S1025)。在S1025中将数据传输到无线站50之后,终止图15中所示的程序。
当无线站接收到用于显示清单的数据时,该数据被显示在无线站50的显示单元51上(图11,S670和S690)。
当打印机10M从服务器100接收到打印数据时,控制从S1010进行到S1030,其中,执行打印程序。在打印程序中,打印机10M的各个部件被加以控制,根据所接收的打印数据在记录纸上形成图像,并从打印机10M卸下记录纸。
当打印机10M接收到删除打印数据的通知时,控制从S1010进行到S1040,其中,给对应于所删除数据的用户ID的接收者的登记数据的数目减少1,然后,终止图15中所示的程序。
如上所述,利用根据第三个实施例的数据管理系统2000,并按照由无线站50传输的请求,由无线站50附近的打印机10M来打印被指定的打印数据。
利用这种配置,用户不必要对工作站40执行详细的设置。通过将接收者ID和打印数据登记到服务器100,当用户通过无线站50来输入打印请求并将其发送到打印机10M时,接收者附近的打印机10M打印出打印数据。
特别是,根据上述的数据管理系统2000,打印机10M被配置成直到要求打印输入才打印打印数据。换言之,可以按所需的定时来执行对打印数据的打印。所以,当将要打印具有相对较高机密性的数据时,确保被指定的接收者能够接收到打印输出。相应地,这种机密的打印输出可以不被目标接收者以外的其他人窃取或拿走。
打印机10M的CPU 101被配置成:可以通过操作单元114的操作来获得类似于从无线站被传输的信号的信号(例如,关于通知登记数据的数目的请求、关于显示清单的请求、打印请求、删除请求)。也就是说,当用户运行操作单元114时,执行图13中所示的“接收/转移程序”,并执行对应于操作单元114的操作的程序。所以,用户可以输入请求信号,这些信号通过操作无线站50来被输入,也可以通过运行操作单元114来被输入到打印机10M。
根据数据管理系统2000,服务器100按照对应于打印请求的用户ID来从数据库105a中自动选择接收者ID的打印数据,并将该打印数据传输到将要输出它的用户附近的打印机10M。所以,用户不需要通过运行操作单元52来手工选择被呈交给他/她的数据。只通过进行操作以发送打印请求,就可以利用用户附近的打印机10M来打印被呈交给无线站50的用户的打印数据。
数据管理系统2000被配置成按预定的时间间隔来将被登记的打印数据的数目传输到无线站50。所以,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出发给他们的数据的数目。换言之,在数据管理系统2000中,能够让用户认识到:打印数据按每个预定的时间间隔被登记到数据库105a。
此外,根据数据管理系统2000,可以在无线站50的显示单元51上显示被登记的打印数据的ID信息的清单。这样,用户可以识别被登记到数据库105a的打印数据的详细信息。
也就是说,根据数据管理系统2000,甚至当多个打印数据被登记到数据库105a时,每位用户也能利用为他/她被显示在无线站的显示单元51上的ID信息清单来检查被登记到数据库105a的打印数据。
在上述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清单被显示在无线站50的显示单元51上。可以对其加以修改,以便当通过打印机10M的操作单元114来输入关于清单的请求时,将ID信息清单显示在打印机10M的显示单元126上。
根据数据管理系统2000,用户从清单中所指出的多个打印数据中选择将要被打印的打印数据。所以,用户可以按所需的定时来启动每个打印数据的打印工作。
根据数据管理系统2000,即使在打印数据被打印之后,也不从数据库105a中自动删除打印数据。所以,如果一个打印数据被一次登记到数据库105a,则用户可以多次打印该打印数据,一直到用户故意删除打印数据为止。当然,本发明不需要局限于这种配置,并可以被修改成在打印数据被打印之后自动将其删除。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和图像形成设备(打印机)都不局限于从以上描述的内容;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前提下,可以应用各种修改。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当从数据库105a中删除一个打印数据时,为将要被删除的那个数据指定它的管理ID,并将删除请求传输给服务器100。可以修改这种配置,以便利用用户ID来识别将要被删除的打印数据,并且服务器100从数据库105a中删除按与等同于被指定的用户ID的接收者ID的关系被存储的所有打印数据。
利用这种配置,用户可以同时删除多个打印数据。所以,例如,用户可以一次从数据库105a中删除被里交给他/她的所有数据。
如果系统2000被配置成为将被删除的打印数据指定用户ID和管理ID,则可以获得为数据指定用户ID和管理ID的各种优点。
在第三个实施例中,无线站50可能是笔记本类型的个人计算机,也可能是手机。或者,无线站50可能是具有发送用户ID、请求信号和类似物的功能的专用设备。
或者,无线站可能是周期性地传输用户ID的发送器。此外,无线站也可能是用具有环状线圈的天线来接收电磁波和根据用户ID来生成被修改的波并将其传输的IC卡或类似物。
在上述的第三个实施例中,通过使用打印机10M的无线通信单元118的无线通信,来获得用户ID。可以对它加以修改,以便与打印机10M分开或除了打印机10M的通信单元118以外,多个用户ID接收设备还包括网络内的无线通信单元,并且,与被检测的用户ID有关的信息被传输到服务器10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配置服务器100以便根据用户ID接收设备的网络地址来确定目标打印机10M,打印数据可由用户附近的打印机来打印。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将打印数据登记到服务器100的数据库105a的一个例子是:描述了与网络3相连接的多个工作站40。可以对系统进行修改,以便打印数据包括从传真设备被传输的数据。例如,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100被配置成与公共电话线相连接,图像数据和接收者ID从传真设备被接收并被登记。
第四实施例
图16是方框图,表现了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数据管理系统3000的配置。
图16中所示的数据管理系统3000用于管理将用被连接到LAN 2的打印机10N来打印的图像数据(即打印数据和传真数据)。数据管理系统也包括一个文档服务器100M和一些手机6。
在数据管理系统中,文档服务器100M通过LAN 2与多台打印机10N和个人计算机(PC)相连接。服务器100M也通过LAN 2与互联网301相连接,并与公共电话服务网络302相连接。
服务器100N、手机6和打印机10N都能够根据1类“蓝牙”通信方法来执行数据通信。
图17是方框图,表现了文档服务器100N的配置。
如图17所示,文档服务器100M包括一个控制单元1012、在显示设备(未示出)上显示信息的一个显示单元1014、一个输入单元1016(利用它,用户可以通过其键盘(未示出)来输入操作命令或类似内容)、一个NVRAM(非易失性RAM)1018、通过公共电话服务网络302来交换数据的一个公共电话网络通信单元1020、通过LAN 2来交换数据的一个网络通信单元1022、按照“蓝牙”通信方法来交换数据的一个“蓝牙”通信单元1024、将所接收的打印数据和/或传真数据存储在诸如硬盘驱动器或类似物(未示出)的存储介质上的一个数据存储器单元1026,以及连接文档服务器100M的上述各个部件的一个总线1028。
NVRAM 1018包括一个打印机数据库1030、一个接收者数据库1032和一个通信方法数据库1034。通过输入单元1016来输入被存储在这些数据库中的数据。
图8是展示被存储在打印机数据库1030中的数据的图表。打印机数据库1030存储关于通过LAN 2与文档服务器100M相连接的每台打印机10N的数据。具体如图18所示,为每台打印机10N存储打印机的名称、一个IP地址(互联网协议地址)和一个BD地址。此外,所存储的打印机10N中的一台打印机被指定为默认打印机,它将在以后描述的一个程序中被提到。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 “默认打印机”栏中的星号“*”表示默认打印机10N。在以下描述中,被指定为默认设备的打印机10N将被称作“默认打印机10N”。
图19是展示接收者数据库1032的图表。接收者数据库1032存储被认为使用图16中所示的数据管理系统并接收打印机10N的打印输出的接收者的信息。特别是,将接收者的名称、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作为有关接收者所拥有的目标通信设备(即手机6)的信息)、一个BD地址和手机10N的电话号码作为每位接收者的信息。
图20是展示通信方法数据库1034的图表。通信方法数据库1034存储关于将被用于进行从文档服务器100M到手机6的通信的各种通信方法的优先权的信息。在这个例子中,存储三种通信方法(即“蓝牙”、电子邮件和手机)及其优先权。
图21是方框图,表现了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手机6的配置。根据第四个实施例,每位接收者都拥有手机6,手机6包括一个“蓝牙”通信单元1042(按照“蓝牙”通信方法来交换数据)、一个无线通信单元1044(利用与最近的基站的无线通信,通过互联网301和/或公共电话服务网络302来传输/接收数据)、一个显示单元1046(将信息显示在其显示设备(未示出)上)、一个输入单元1048(利用它,用户通过其键盘(未示出)来输入各种命令)、一个NVRAM1050、一个控制单元1052(用于执行各种控制)和一个总线54(连接手机6的上述各个部件)。
打印机10N是一种通用打印机,它打印输出由打印数据表示的图像和/或从外部被接收的传真数据。
图22是方框图,表现了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打印机10N的配置。打印机10N包括一个NVRAM 1062、将信息显示在其显示设备(未示出)上的一个显示单元1064、一个输入单元1066(利用它,用户可以通过其键盘(未示出)来输入各种命令)、按照“蓝牙”通信方法来传输/接收数据的一个“蓝牙”通信单元1068、打印输出由所接收的打印数据和传真数据表示的图像的一个打印机单元1070、用于执行各种控制的一个控制单元1072、通过LAN 2来传输/接收数据的一个网络通信单元1074,以及用于连接打印机10N的上述各个部件的一个总线76。
在个人计算机4中的每台个人计算机中,启动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数据管理系统的打印机驱动器。当执行打印工作时,可以将目标文档服务器100M指定为任意的设置,并可以输入打印工作的输出的接收者的名称或类似内容。当传输打印数据时,个人计算机4通过LAN 2将打印数据和接收者的被输入的名称一起传输到被指定的文档服务器100M。
当文档服务器100M接收到由个人计算机4通过LAN 2来传输的打印数据或通过公共电话服务网络302或互联网301来传输的传真数据时,所接收的数据(即打印数据或传真数据)被一次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将接收这类数据的通知传输给所接收数据的接收者,传输给接收者的手机6。其后,当文档服务器100M接收到指定打印机10N将被用来打印所接收的数据的命令时,文档服务器100M将所接收的数据传输给被指定的打印机10N。
接下来,将参考图23来描述用于传输由控制单元1012执行的数据的一个程序。
图23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控制单元1012执行的“数据传输程序”。当文档服务器100M通过网络通信单元1022或公共电话通信单元1020来接收数据时,启动图23中所示的程序。
在S1100中,所接收的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026中。然后,在S1110中,执行“接收者信息确认程序”,以检查/验证所接收的数据是否包括有关数据的接收者的信息。
如果所接收的数据中不包括有关接收者的信息(S1120:否),则控制进行到S1130,其中,控制网络通信单元1022,以便通过LAN 2将已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026中的所接收的数据传输到默认打印机10M。当所接收的数据被传输到默认打印机10M时,参考被存储在打印机数据库1030中的IP地址。
如果所接收的数据中包括有关接收者的信息(S1120:是),则控制进行到S1140。在S1140中,执行“通信方法选择程序”,以选择用于将接收通知传输给接收者的手机6的一种通信方法。在以下的描述中,接收者将被称作“接收者A”。以后将描述S1140中的程序。
在S1140中确定该通信方法之后,控制进行到S1150,其中,控制对应于被确定的通信方法的通信单元,以便将接收通知(即告诉接收者A接收到打印数据或传真数据的通知)传输给接收者的手机6。
在S1160中,判断是否从接收者A(即接收者A的手机6)接收打印指令。应该注意,打印指令根据“蓝牙”通信方法、电子邮件或电话中的一种来传输。
应该注意,按以下方式来判断是否从接收者A的手机6传输所接收的打印指令。
(1)如果打印指令按照“蓝牙”方法来被传输,则该指令包括发送者的手机6的BD地址。所以,通过将所接收的打印指令中所包括的BD地址与接收者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判断所接收的BD地址是否来自接收者A的手机6。
(2)如果打印指令通过互联网301由电子邮件来传输,则该指令包括发送者的手机6的电子邮件地址。所以,类似于以上的情况,通过参考接收者数据库,可以判断打印指令是否由接收者A来传输。
(3)如果打印指令通过公共电话服务网络302由电话来传输,则该指令包括发送者的手机6的电话号码。所以,可以根据发送者的电话号码来判断是否从接收者A传输打印指令。
在以上的配置中,根据手机6所固有的通信信息来进行判断。但是,配置不需要局限于这个例子。例如,如果文档服务器100M传输包括某些可识别的信息的接收通知,并且,曾接收到接收信息的手机6发送也包括该可识别信息的打印指令,那么,文档服务器100M能够判断是否从接收者A的手机6传输打印指令。
如果判断不从接收者的手机6接收打印指令(S1160:否),则控制进行到S1170,其中,判断自从将接收通知传输给手机6之后是否已过了一段预定的时期T1。如果判断还没有经过那段时期T1(S1170:否),则控制返回到S1160。如果判断已经过那段时期T1(S1170:是),则控制进行到S1130,其中,控制网络通信单元1022,以便通过LAN 2来将已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026中的所接收的数据传输到默认打印机10N。
如果判断从接收者A的手机6接收打印指令(S1160:是),则控制进行到S1180,其中,控制网络通信单元1022,以便将已被存储在存储单元1026中的所接收的数据传输到根据打印指令来加以确定的打印机10N。应该注意,打印指令包含打印机10N的BD地址,该打印机10N由接收者A的手机6来检测。根据打印机10N的BD地址,从打印机数据库1030中检测其IP地址,该IP地址被用作打印机10N(所接收的数据(即打印数据或传真数据)被传输到那里)的目标地址。
应该注意,如果所接收的数据被传输到那里的打印机10N是文档服务器100M的Piconet区域内(在以第四个实施例中的半径为10m的手机6为中心的圆圈内)的打印机10N,则可以通过“蓝牙”通信单元1024来传输所接收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所接收的打印指令中所包括的打印机10N的BD地址实际上可以被用作用于传输所接收的数据的通信信息,所以,无须参考打印机数据库1030。
在步骤S1130或S1180中将所接收的数据传输到打印机10N之后,控制进行到S1190。在S1190中,控制数据存储单元1026,以便删除已被传输到打印机10N的打印数据,并且,终止图23中所示的程序。
根据第四个实施例,当所接收的数据不包含接收者信息时,或者当包含接收者信息但在预定的时期T1内没有接收到打印指令时,将所接收的数据传输到默认打印机10N。如果所接收的数据包括接收者信息,并且在预定的时期T1内接收到打印指令,那么,根据打印指令来将所接收的数据传输到打印机10N。
图24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文档服务器100M的控制单元1012执行的“接收者信息确认程序”。应该注意,在图23所示的流程图中的S1110中调用该程序。
在S1200中,当启动“接收者信息确认程序”时,判断所接收的数据是否是传真数据。根据哪个单元已接收到信号和所接收的数据的格式来判断所接收的数据的类型。也就是说,如果通过公共电话服务网络1020来接收数据,则判断所接收的数据是传真数据。如果通过网络通信单元1022来接收数据,则所接收的数据可能是来自个人计算机4的打印数据或来自互联网传真的传真数据。最后根据所使用的协议(和数据格式(如果必要的话))来判断所接收的数据的类型。
如果判断所接收的数据是传真数据(S1200:是),则控制进行到S1210,其中,扫描所接收的数据,并参考其寻址部分(例如,由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第一页的左上部)。然后,在S1220中,判断由所接收的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地址部分是否包括一个名称。
如果寻址部分中包括名称(S1220:是),则控制进行到S1230。在S1230中,地址部分中的名称被视作表示接收者名称的接收者信息,并终止图24中所示的程序。
如果寻址部分中不包括名称(S1220:否),则控制进行到S1240,其中,确定所接收的数据不包括接收者信息,并终止程序。
如果判断所接收的数据不是传真数据(即,所接收的数据是打印数据)(S1250:否),则控制进行到S1240,其中,确定所接收的数据不包括接收者信息,并终止程序。
如果判断包括接收者名称(S1250:是),则控制进行到S1260,其中,确定接收者数据是接收者信息,并终止图24中的程序。
图25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文档服务器100M的控制单元1012执行的“通信方法选择程序”。在图23所示的“数据传输程序”的S1140中调用该程序。
在S1300中,参考通信方法数据库1034来选择具有最高优先权的通信方法(在这个例子中是“蓝牙”方法)。然后,控制进行到S1310,其中,参考接收者数据库1032来判断是否为由所接收数据中所包括的接收者信息表示的接收者A登记使用所选择的通信方法的通信信息。应该注意,在S1310中,即使BD地址被登记到接收者数据库1032,如果具有BD地址的手机不在可传达的区域内(即在文档服务器100M的Piconet区域中),则BD地址也被当作没有被登记。
如果判断通信信息没有被登记(S1310:否),则控制进行到S1320,其中,参考通信方法数据库1034来选择具有下一个优先权的通信方法,并且,控制返回到S1310。
如果判断通信信息被登记(S1310:是),则控制进行到S1330,其中,所选择的通信方法被确定为将被使用的通信方法,并且,终止图25中所示的程序。
根据图25中所示的程序,从可用于接收者A的手机6的各种可能的通信方法中选择一种具有最高优先权的方法。在这个例子中,根据通信成本来确定优先权。
图26是流程图,展示了由手机6的控制单元1052执行的“搜索程序”。当“蓝牙”通信单元1042或无线通信单元1044接收到来自文档服务器100M的接收通知时,自动启动图26中所示的程序。应该注意,如果通知由电子邮件来传输,那么,当通过输入单元1048的操作键来输入用于打开所接收的电子邮件的命令时,启动图26中所示的程序。
在S1400中,当启动“搜索程序”时,在显示单元1046上显示一个消息,该消息指出所接收的数据被传输到文档服务器100M。在S1410中,判断打印机10N是否位于手机6的Piconet区域内。也就是说,在Piconet区域内搜索打印机10N。
特别是,要求Piconet区域内的“蓝牙”设备答复的请求信号由“蓝牙”通信单元1042来传输,并判断答复请求信号的答复信号是否由“蓝牙”通信单元1042来接收。如果除手机6以外的“蓝牙”设备位于Piconet区域内,则“蓝牙”通信单元1042从该设备接收答复。但是,“蓝牙”通信单元1042具有一项标准功能:要求一种通信设备;利用这项功能,可以判断是否从打印机10N传输答复。当接收到答复信号时,也获得答复信号的发送者的BD地址。
如果判断Piconet区域内没有打印机10N(S1410:否),则控制进行到S1420,其中,判断自从开始打印机10N的搜索之后是否已经过一段预定的时期T2。
如果判断已经过那段预定的时期T2(S1420:是),则终止图26中所示的程序。
如果判断还没有经过那段预定的时期T2(S1420:否),则控制在S1430中暂停一段时期T2,然后返回到S1410,以再次搜索打印机10N。在S1430中提供暂停,以降低搜索打印机10N的功率消耗。
如果判断打印机10N位于Piconet区域内(S1410:是),则控制进行到S1441,判断在Piconet区域中是否只有一台打印机。应该注意在Piconet区域中可能找到多台打印机。在这种情况,最好使用最靠近手机6的打印机。根据实施例,如果判断出在Piconet区域中存在超过一台的打印机(S1411:否),通过降低发送功率来减少Piconet区域(S1413)。重复从S1410到S1413的步骤直到在Piconet区域中仅存在一台打印机。在将打印机10N的数目减少到1后(S1411:是),控制进行S1440。应该注意,如果在减少Piconet区域后,并没有找到打印机10N,则再次扩展Piconet区域,以便在Piconet区域中存在一个或更多的打印机10N。出于简洁的原因,这种处理就不包括在图26中。
在S1440,从有关文档服务器100M的通信信息中选择具有最高优先权的指定信息。应该注意,BD地址、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作为通信信息被预先存储在手机6的NVRAM 1050中,其优先权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来排列。
在S1450中,根据所选择的通信信息来判断是否可能与文档服务器100M进行通信。
如果不可能与文档服务器进行通信(S1450:否),则控制进行到S460,并选择具有下一个优先权的通信信息。然后,控制进行到S1450。
如果可能与文档服务器100M进行通信(S1450:是),则控制进行到S1470,其中,通信单元对应于所选择的通信信息,以传输包括打印机10N(被检测到位于手机6的Piconet区域中)的BD地址的打印指令。在打印指令被传输到文档服务器100M之后,终止图26中所示的程序。
其后,将描述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数据管理系统的操作。出于说明的目的,假设:文档服务器100M和多台打印机10N位于建筑物的同一层楼(在下文中,将被称作“一楼”),多台个人计算机4位于一楼以外的一层楼(在下文中,将被称作“二楼”)。
第一项示范操作
在第一例子中,打印数据从二楼的个人计算机被传输给正在一楼工作的Taro。
在这种情况下,二楼的个人计算机4的用户在打印选项设置窗口中将文档服务器100M设置为打印数据的指定设备,并将名称“Taro”输入为被传输的打印数据的接收者。其后,当执行传输数据的操作时,个人计算机4上的打印数据通过LAN 2被传输到文档服务器100M。
当文档服务器100M从个人计算机4接收到打印数据时,它存储所接收的打印数据并检查所接收的数据中是否包括接收者(见图23中的S1100-S1120)。应该注意,如果在个人计算机上的打印选项设置程序期间没有输入接收者名称,则通过LAN 2将打印数据(被传输到个人计算机4,再被传输到文档服务器100M)传输到默认打印机10N。然后,删除被存储在文档服务器100M中的打印数据(图23中的S1190)。
接下来,文档服务器100M根据被存储在通信方法数据库1034中的优先权和被存储在接收者数据库1032中的通信信息(即关于Taro所拥有的手机6的通信信息)来选择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将被用来将接收通知传输给等同于打印数据中所包括的接收者(即Taro)的用户的手机6。
出于说明的目的,假设Taro正在离文档服务器100M很远的一个位置处工作,所以,文档服务器100M和Taro所拥有的手机6无法按照“蓝牙”方法来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文档服务器100M选择具有下一个高优先权的通信方法——电子邮件。
相应地,文档服务器100M通过电子邮件将接收通知传输给Taro所拥有的手机6。
当Taro的手机6通过电子邮件接收到接收通知时,它通过声音和/或振动将其接收告诉Taro。然后,当Taro进行操作以打开所接收的电子邮件时,执行图26中的步骤S1400,并在手机6的显示设备上显示消息,该消息指出数据被传输到文档服务器10。此外,手机6开始在Piconet区域中搜索打印机10M(图26中的S1410-S1430)。出于说明的目的,假设:在这个阶段,手机6的Piconet区域内没有打印机10N。
当Taro走进在Taro的当前位置附近的打印机10N时,手机6接近该打印机10N。于是,打印机10M位于手机6的Piconet区域内。然后,手机6检测到打印机10N并获得打印机10N的BD地址。如果Taro不走向打印机10N,并且在超过预定时期T2的时间内没有检测到打印机,那么,手机40不会传输打印命令,终止图26中所示的程序。
此外,手机6根据预先被存储的优先权来选择当打印指令被传输到文档服务器时将被参考的通信信息(图26中的S1440-S1460)。
假设:Taro现在在离文档服务器100M很远的打印机10N旁,文档服务器100M和Taro所拥有的手机6不能根据“蓝牙”通信来彼此进行通信。这样,手机6将具有下一个高优先权的电子邮件地址选为通信信息,它被用作当传输打印指令时将被参考的通信信息。
然后,手机6通过电子邮件来将包括被检测到的打印机10N的BD地址的打印指令传输给文档服务器(见图26中的S1470)。
当文档服务器100M通过电子邮件从手机6接收到打印指令时(见图23中的S1160和S1170),根据电子邮件消息的发送者的电子邮件地址和接收者数据库1032,可判断打印指令来自Taro所拥有的手机6。
然后,文档服务器100M根据所接收的打印指令和打印机数据库1030中所包括的打印机10M的BD地址来读出打印机10M的IP地址,将IP地址用作目的地,文档服务器100M通过LAN 2将给Taro的打印数据传输到IP地址。利用这个程序,位于Taro附近的打印机10N输出由打印数据表示的图像(图23中的S1180)。
如果从传输接收通知到打印指令的时期T1超过预定的时期T1,则控制进行到S1130,其中,被呈交给Taro的打印数据通过LAN被传输到默认打印机60,以打印由打印数据表示的图像。然后,文档服务器100M删除打印数据(图23中的S1190)。
第二项示范操作
在第二例子中,通过公共电话服务网络8将传真数据从外部传真设备传输到文档服务器100M,传真被呈交给正在一楼工作的Hanako。应该注意,该传真数据从外部传真设备被传输到文档服务器100M的电话号码。
当文档服务器100M从外部传真设备接收到传真数据时,它将所接收的传真数据临时存储在存储单元1026中(图23中的S1100)。对传真数据进行扫描,并将由传真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寻址部分中所包括的名称(“Hanako”)判断为指出传真数据的接收者的接收者信息(S1110-S1120)。如果由传真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寻址部分中不包括名称,则控制进行到S1130(图23),其中,发给Hanako的传真数据通过LAN 2被传输到默认打印机10N,以打印出该传真数据,并删除所存储的传真数据(S1190)。
接下来,文档服务器100M根据被存储在通信方法数据库1034中的优先权和被存储在接收者数据库1032中的通信信息(即有关Hanako所拥有的手机6的通信信息)来选择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将被用来将接收通知传输给等同于传真数据中所包括的接收者(即Hanako)的用户的手机6。
出于说明的目的,假设:Hanako正在离文档服务器100M很远的一个位置处工作,所以,文档服务器100M和Hanako的手机6无法按照“蓝牙”方法来进行通信。进一步假设:Hanako的手机6不具备发送电子邮件消息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文档服务器100M选择一种优先权仅次于电子邮件的通信方法——电话通信。
相应地,文档服务器100M通过公共电话服务网络302将接收通知传输给Hanako的手机6。
当Hanako的手机6通过公共电话服务网络302接收到接收通知时,它通过声音和/或振动将其接收通知给Hanako。在预定的振铃操作之后,手机6自动回答来自文档服务器100M的呼叫,并接收接收通知。然后,执行图26中的步骤S1400,在手机6的显示设备上显示消息,该消息指出数据被传输到文档服务器10。此外,手机6开始在Piconet区域中搜索打印机10M(图26中的S1410-S1430)。出于说明的目的,假设:在这个阶段,手机的Piconet区域内没有打印机10N。
当Hanako走进在Hanako的当前位置附近的打印机10N时,手机6接近该打印机10N。于是,打印机10M位于手机6的Piconet区域内,手机6检测到打印机10N并获得打印机10N的BD地址。如果Hanako不走向打印机10N,并且在超过预定时期T2的时间内没有检测到打印机,那么,手机6不会传输打印命令,终止图26中所示的程序。
此外,手机6根据预先被存储的优先权来选择当打印指令被传输到文档服务器时将被参考的指定信息(图26中的S1440-S1460)。
假设:Hanako现在在离文档服务器100M最近的打印机10N旁,文档服务器100M和Hanako所拥有的手机6可以根据“蓝牙”通信来彼此进行通信。这样,手机6将具有最高优先权的“蓝牙”选为通信信息,它被用作当传输打印指令时将被参考的通信信息。
然后,手机6按照“蓝牙”通信方法来将包括被检测到的打印机10N的BD地址的打印指令传输给文档服务器(见图26中的S1470)。
当文档服务器100M按照“蓝牙”通信方法从手机6接收到打印指令时(见图23中的S1160和S1170),根据电子邮件消息的发送者的电子邮件地址和接收者数据库1032,可以判断打印指令来自Hanako所拥有的手机6。
然后,文档服务器100M根据所接收的打印指令和打印机数据库1030中所包括的打印机10M的BD地址来读出打印机10M的IP地址,将IP地址用作目的地,文档服务器100M通过LAN 2将给Hanako的传真数据传输到IP地址。利用这个程序,位于Hanako附近的打印机10N输出由传真数据表示的图像(图23中的S1180)。
如果从传输接收通知到打印指令的时期T1超过预定的时期T1,则控制进行到S1130,其中,被呈交给Hanako的传真数据通过LAN被传输到默认打印机60,以打印由传真数据表示的图像。然后,文档服务器100M删除传真数据(图23中的S1190)。
根据以上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给接收者的打印输出可以由接收者附近的打印机成功地输出。此外,接收者在接收到接收通知并检查显示器上的消息指示之后只要走到附近的打印机即可,而不被要求输入密码或类似的内容。
不包括接收者信息的所接收的数据被传输到默认打印机,这样,可以适当地打印数据。此外,所接收的数据(不从手机接收有关其的打印指令)也被传输到默认打印机,并由此被打印输出。这样,可以成功地打印出所有数据,文档服务器中将不会剩余未被打印的数据。
只有在必要时,手机6才搜索打印机10M。所以,减少了手机6的功率消耗。此外,手机6被配置成执行正常通知(即振动和/或振铃)和利用显示消息的其他通知。利用这种配置,可以有效地将存在所接收的数据成功地通知给手机6的持有者。
此外,不必要为打印机10M提供额外的功能,通用打印机将“蓝牙”通信方法用作通信方法。
应该注意,可以用各种方法来修改根据第四个实施例的数据管理系统。
根据第四个实施例,文档服务器100M根据从手机6被传输的打印指令中所包括的BD地址以及文档服务器100M的打印机数据库30来获得所接收的数据被传输到那里的打印机10N的IP地址。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配置。例如,手机6可以获得被存储在使用众所周知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打印机10N中的打印机10N的通信信息。
特别是,打印机10M可以将打印机10M本身的名称和诸如IP地址、BD地址的固有数据作为管理信息存储在根据SNMP的管理信息库中。利用这种配置,手机6从使用SNMP管理器的打印机10M获得固有数据,并将包括固有数据的打印指令传输到文档服务器100M。然后,文档服务器100M可以直接从手机6接收打印机10N的IP地址(所接收的数据被传输到那里),并且,相应地,不必要参考打印机数据库1030。此外,实际上可以使用被提供有MIB的通用打印机。
应该注意,可以使用除SNMP以外的其他协议来检索MIB中的数据。例如,如果在打印机10N中定义有关MIB中的固有数据的URL,则通过传输指定使用HTTP的URL的“获得”命令,手机6使打印机10N发回MIB中的固有数据。
此外,根据数据管理系统,手机6一检测到打印机10N就立即将打印指令发送到文档服务器100M。可以用各种方法来修改这个程序。例如,手机6可能会询问手机6的持有者是否将执行打印工作。利用这种配置,当接收者不想拥有打印输出时,可以不输出打印输出。这种配置对于打印出机密图像的情况特别有效。可以随意地用一项简单的操作(例如,一个键的操作)来答复上述询问。
在第四个实施例中,当搜索打印机10N时,手机6将“蓝牙”方法用作无线LAN的通信方法。当然,可以作为选择或随意地使用任何其他的通信方法(例如,IEEE802.11)。
可以为文档服务器100M整体地提供打印机10N。例如,文档服务器100M可以是MFP(多功能外围设备),它具有打印机、传真设备和类似设备的功能。
在第四个实施例中,打印机10N被用作图像形成设备,它在记录纸上打印出由打印数据和/或传真数据表示的图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系统,本发明可应用于显示由所接收数据表示的图像的设备。
此外,在第四个实施例中,在所接收的数据到达文档服务器之后,并且在从手机6接收到打印机10N的BD地址之后,文档服务器100M将所接收的数据传输到打印机10N。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配置,例如,可以按以下方式来对其进行修改。
将最近的BD地址存储在从手机6接收的打印机10N的各个BD地址中,并且,每当文档服务器100M接收到所接收的数据时,它就将所接收的数据传输到具有被存储的BD地址的打印机。
Claims (34)
1.一种成像系统,用于在记录纸上形成由外部设备传输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系统包括:
存储多个认证数据的认证数据存储器,这些认证数据将被用来在链接层上执行与多个通信设备中的每个通信设备的连接认证,所述多个认证数据按与分别代表多个通信设备的所有者的用户ID的关系被加以存储;
阅读系统,如果用户ID从外部设备传输,则该阅读系统从对应于该用户ID的所述认证数据存储器读出多个认证数据中的一个认证数据,所述用户ID与图像数据有关;
搜索系统,该搜索系统使用多个认证数据中的一个认证数据来搜索与其建立连接认证的通信设备,这些认证数据由有关成像系统的预定通信区域内的所述阅读系统读出;以及
形成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一个图像形成系统,当所述搜索系统检测到与其建立连接认证的通信设备时,有关该用户ID的图像数据就从外部设备传输。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要求通信设备的用户答复的一个要求系统,与该通信设备建立连接认证,该答复指出允许经由通信设备并利用所述图像形成系统来开始图像形成;以及,
从通信设备接收答复的一个答复接收系统,
当所述答复接收系统从通信设备接收答复时,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开始形成对应于通信设备的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判断系统,用于判断和图像数据有关的预定的命令是否从外部设备传输,该预定的命令指出:当打印图像数据时,要求认证;以及,
一个控制器,当与图像数据有关的预定命令没有传输时,该控制器禁止所述阅读系统、所述搜索系统和所述图像形成系统进行操作,如果与图像数据有关的预定命令没有传输,则所述控制器对所述图像形成系统进行控制,以便立即开始在记录纸上形成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成像系统按照“蓝牙”通信方法来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其中,单密匙和组合密匙中的一个被用作认证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成像系统按照“蓝牙”通信方法来与通信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其中,BD地址被用作认证数据。
6.一种能够通过网络与多个成像设备进行通信的数据管理系统,所述数据管理系统管理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由所述多个成像设备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数据登记系统,用于从被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接收图像数据和表示接收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接收者的接收者信息,所述数据登记系统按与接收者信息的关系将图像数据登记到数据库;
多个用户ID获取系统,用于经由无线通信从被分配用户ID的多个无线外部设备获得多个用户ID;以及
数据传输系统,用于根据由多个用户ID获取系统获得的ID和图像数据的接收者信息来确定将被用来形成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目标成像设备,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将图像数据传输到目标成像设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分别在多个成像设备中提供所述用户ID获取系统,以及,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将目标成像设备确定为具有用户ID获取系统的成像设备,用户ID获取系统已获得对应于图像数据的接收者ID的用户ID。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每个成像设备包括一个图像数据获取系统,该图像数据获取系统传输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所述数据传输系统的请求;其中,当用户输入关于图像形成的请求时,所述图像数据获取系统传输由用户ID获取系统获得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用户ID以及关于传输按与用户ID的关系被存储在所述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的请求,然后,所述图像数据获取系统获得图像数据,作为对传输图像数据的请求的答复;以及,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系统通过网络从图像数据获取系统检索按与对应于被传输的用户ID的用户信息的关系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以及关于图像数据的请求,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将被检索到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图像数据获取系统,关于图像数据的请求曾从图像数据获取系统被接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图像数据获取系统能够通过无线通信系统来获得图像形成请求,该图像形成请求曾根据用户的预定操作从无线通信设备被传输。
10.一种能够通过网络与多个成像设备进行通信的数据库服务器,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一个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数据库,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由所述多个成像设备进行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服务器包括:
数据登记系统,用于从被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接收图像数据和表示接收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接收者的接收者信息,所述数据登记系统按与接收者信息的关系将图像数据登记到数据库;以及,
数据传输系统,用于通过网络从图像数据获取系统检索按与对应于被传输的用户ID的用户信息的关系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以及关于图像数据的请求,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将被检索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图像数据获取系统,关于图像数据的请求曾从图像数据获取系统被接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库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数据传输系统通过网络从成像设备接收关于发送被登记到数据库的图像数据清单的请求,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将按与对应于被传输的用户ID的用户信息的关系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清单以及关于图像数据清单的请求传输到成像设备,关于清单的请求曾从成像设备被接收。
12.一种连接到数据库的成像设备,该数据库按与接收者信息的关系来存储多个图像数据,该接收者信息分别指出接收由多个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接收者,所述成像设备能够与数据库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设备包括:
用户ID获取系统,用于通过内置无线通信单元来分别获得被分配用户ID的外部无线通信设备的用户ID;
图像数据检索系统,用于检索按与用户ID的关系被存储的图像数据,该用户ID由所述用户ID获取系统从数据库获得;以及,
图像形成系统,用于形成由图像数据检索系统检索到的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用户将图像形成请求输入到所述图像数据检索系统时,所述图像数据检索系统检索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按与对应于用户ID的接收者信息的关系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ID由所述用户ID获取系统获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数据检索系统能够通过所述内置无线通信系统来获得图像形成请求,该图像形成请求通过用户的操作从外部无线通信设备被传输。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通知系统;其中,如果图像数据按与对应于由用户ID获取系统获得的用户ID的用户信息的关系被存储在数据库中,则所述通知系统将指出登记图像数据的通知传输给用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图像数据检索系统根据由用户ID获取系统获得的用户ID而被配置成:图像数据的清单按与对应于来自数据库的用户ID的接收者信息的关系来被加以存储;以及,
其中,所述通知系统被配置成:显示由图像数据检索系统获得的图像数据的清单,以便用户观看。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得指出用户在图像数据清单上进行选择的信息的一个选择信息获取系统;当图像形成请求从用户那里被接收时,所述图像数据检索系统根据由所述选择信息获取系统获得的选择信息来有选择地检索用户所选的图像数据。
18.用于能够通过网络与多个成像设备进行通信的数据管理系统的一种用户ID获取设备,该数据管理系统管理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由所述的多个成像设备进行处理,数据管理系统包括一个数据登记系统,该数据登记系统从被连接到网络的外部设备接收图像数据和表示接收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接收者的接收者信息,所述数据登记系统按与接收者信息的关系将图像数据登记到数据库,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用户ID获取系统包括一个无线通信设备,通过该无线通信设备,所述用户ID获取系统分别从被分配用户ID的多个无线外部设备获得多个用户ID;数据管理系统包括一个数据传输系统,用于根据由用户ID获取系统获得的ID以及图像数据的接收者信息来确定将被用来形成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目标成像设备;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将图像数据传输到目标成像设备。
19.一种数据管理系统,它包括形成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多个成像设备、能够与多个成像设备进行通信的一个数据管理设备,以及能够与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和所述成像设备进行通信的一个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搜索系统,用于搜索能够与所述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成像设备;以及,
ID信息传输系统,当所述搜索系统检测到成像设备时,它将用于识别成像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用于识别通信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一起传输到所述数据管理设备;
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包括:
读出系统,用于读出图像数据中所包括的接收者信息,该接收者信息表示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接收者,图像数据将由多个成像设备中的一个成像设备进行处理;
ID信息接收系统,用于从所述ID信息传输系统接收第一识别信息和第二识别信息;以及,
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根据由所述ID信息接收系统接收的第一识别信息来被识别的成像设备,来自该图像数据的接收者信息对应于由ID信息接收系统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读出系统没有从图像数据读出所述接收者信息,则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将图像数据传输到预定的成像设备。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所述读出系统读出图像数据中所包括的接收者信息时,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包括一个接收通知系统,该接收通知系统将接收通知告诉对应于接收者信息的所述通信设备;以及,
其中,如果通信设备接收到接收通知,则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搜索系统开始搜索成像设备。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所述读出系统读出图像数据中所包括的接收者信息时,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包括一个接收通知传输系统,该接收通知传输系统将接收通知传输到对应于接收者信息的通信设备;以及,
其中,当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接收通知时,所述通信设备执行通知操作,用于将收到接收通知告诉所述通信设备的用户。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搜索系统获得被存储在能够与所述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成像设备中的成像设备所固有的数据;以及,
其中,所述ID信息传输系统将由所述搜索系统获得的固有信息作为第一识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管理设备。
2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搜索系统按照一种通信方法来搜索成像设备,利用该通信方法在各个通信设备之间交换固有的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ID信息传输系统将由所述搜索系统交换的、作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固有信息传输到所述数据管理设备。
2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搜索系统在一个区域内搜索成像设备,在该区域内,搜索系统能够通过无线LAN来与成像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其中,如果多个成像设备同时位于该区域内,则减小该区域,直到只有一个成像设备在该区域内为止。
26.一种在数据管理系统中使用的数据管理设备,它包括形成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多个成像设备、能够与多个成像设备进行通信,并且进一步包括能够与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和所述成像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包括:
读出系统,用于读出图像数据中所包括的接收者信息,该接收者信息表示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接收者,图像数据将由多个成像设备中的一个成像设备进行处理;
ID信息接收系统,用于从所述通信系统中接收用于识别成像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和用于识别通信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以及,
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根据由所述ID信息接收系统接收的第一识别信息被识别的成像设备,来自该图像数据的接收者信息对应于由ID信息接收系统接收的第二识别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数据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读出系统没有从图像数据中读出所述接收者信息,则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将图像数据传输到预定的成像设备。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数据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所述读出系统读出图像数据中所包括的接收者信息时,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包括一个接收通知系统,该接收通知系统将接收通知告诉对应于接收者信息的所述通信设备;以及
其中,如果通信设备接收到接收通知,则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搜索系统开始搜索成像设备。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数据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所述读出系统读出图像数据中所包括的接收者信息时,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包括一个接收通知传输系统,该接收通知传输系统将接收通知传输到对应于接收者信息的通信设备;以及
其中,当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接收通知时,所述通信设备执行通知操作,用于将收到接收通知告诉所述通信设备的用户。
30.一种在数据管理系统中使用的通信设备,它包括形成由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多个成像设备和能够与多个成像设备进行通信的数据管理设备,所述通信设备能与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和所述成像设备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搜索系统,用于搜索能够与所述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成像设备;以及,
ID信息传输系统,当所述搜索系统检测到成像设备时,它将用于识别成像设备的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用于识别通信设备的第二识别信息一起传输到所述数据管理设备。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所述读出系统读出图像数据中所包括的接收者信息时,所述数据管理设备包括一个接收通知传输系统,该接收通知传输系统将接收通知传输到对应于接收者信息的通信设备;以及
其中,当所述通信设备接收到接收通知时,所述通信设备执行通知操作,用于将收到接收通知告诉所述通信设备的用户。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通信设备的所述搜索系统获得被存储在能够与所述通信设备进行通信的成像设备中的成像设备所固有的数据;以及,
其中,所述ID信息传输系统将由所述搜索系统获得的固有信息作为第一识别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管理设备。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搜索系统按照一种通信方法来搜索成像设备,利用该通信方法在各个通信设备之间交换固有的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ID信息传输系统将由所述搜索系统交换的、作为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的固有信息传输到所述数据管理设备。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搜索系统在一个区域内搜索成像设备,在该区域内,搜索系统能够通过无线LAN来与成像设备进行通信;以及,
其中,如果多个成像设备同时位于该区域内,则减小该区域,直到只有一个成像设备在该区域内为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344757 | 2001-11-09 | ||
JP2001344757A JP4553289B2 (ja) | 2001-11-09 | 2001-11-09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350286A JP2003150358A (ja) | 2001-11-15 | 2001-11-15 |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ベースサーバ、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利用者id取得装置 |
JP2001350286 | 2001-11-15 | ||
JP2001372848 | 2001-12-06 | ||
JP2001372848A JP3855753B2 (ja) | 2001-12-06 | 2001-12-06 |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データ管理装置及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876204A Division CN100432919C (zh) | 2001-11-09 | 2002-11-11 | 打印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17676A true CN1417676A (zh) | 2003-05-14 |
CN1299194C CN1299194C (zh) | 2007-02-07 |
Family
ID=273478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5062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9194C (zh) | 2001-11-09 | 2002-11-11 | 打印系统 |
CN02284748.0U Expired - Lifetime CN2692738Y (zh) | 2001-11-09 | 2002-11-11 | 打印系统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284748.0U Expired - Lifetime CN2692738Y (zh) | 2001-11-09 | 2002-11-11 | 打印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7389414B2 (zh) |
EP (1) | EP1310862B1 (zh) |
CN (2) | CN1299194C (zh) |
HK (1) | HK1054091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09226A (zh) * | 2010-12-14 | 2012-07-25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打印控制系统及打印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03327211A (zh) * | 2009-01-28 | 2013-09-25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印刷方法和通信系统以及外部装置 |
CN104025012A (zh) * | 2011-12-19 | 2014-09-03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输出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认证装置 |
US9131085B2 (en) | 2009-03-03 | 2015-09-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nd recording medium |
CN106612384A (zh) * | 2015-10-21 | 2017-05-03 | 佳能株式会社 | 作业处理系统、作业处理装置及作业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7422996A (zh) * | 2015-11-18 | 2017-12-01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
US10642548B2 (en) | 2015-11-18 | 2020-05-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printing apparatu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30731B2 (en) * | 2001-11-16 | 2007-06-12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password acquisition |
JP2003323286A (ja) * | 2002-05-08 | 2003-11-14 | Canon Inc | 印刷システム、携帯情報機器、印刷装置、印刷データ源装置、印刷実行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DE10250189A1 (de) * | 2002-10-28 | 2004-05-13 | OCé PRINTING SYSTEMS GMBH | Verwaltung einer Steuervariablen eines Drucksystems mit Hilfe einer Datenbasis |
US20040193751A1 (en) * | 2003-01-02 | 2004-09-30 | Harpreet Singh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ee-based data services |
EP1435596A1 (en) * | 2003-01-02 | 2004-07-07 | Toshiba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ee-based data services to mobile users |
US20040193752A1 (en) * | 2003-01-02 | 2004-09-30 | Harpreet Singh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ee-based data services |
JP2004310213A (ja) * | 2003-04-02 | 2004-11-04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印刷管理方法 |
JP4186678B2 (ja) * | 2003-04-02 | 2008-11-2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印刷ジョブ管理装置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印刷ジョブ管理方法 |
US7957014B2 (en) * | 2003-05-02 | 2011-06-0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ers and printer systems having cellular input/output |
US8433780B2 (en) * | 2003-06-04 | 2013-04-3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a client for remote use of a network-based service |
US7647074B2 (en) * | 2003-06-16 | 2010-01-1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Cellular telephone with print preview system |
US20050052686A1 (en) * | 2003-08-20 | 2005-03-10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Image outputting system |
JP4485293B2 (ja) * | 2003-09-08 | 2010-06-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処理装置、クライアント端末、画像形成装置、データ加工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 |
JP4113081B2 (ja) * | 2003-09-09 | 2008-07-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
US20050077996A1 (en) * | 2003-10-14 | 2005-04-14 | Xerox Corporation | Device authorization system using optical scanner |
US20050078330A1 (en) * | 2003-10-14 | 2005-04-14 | Xerox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specialty functions of a marking machine |
US20050094188A1 (en) * | 2003-10-29 | 2005-05-05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Imag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data management system |
US7983420B2 (en) * | 2004-05-24 | 2011-07-19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Imaging job authorization |
US20080248828A1 (en) * | 2004-09-17 | 2008-10-09 | Kaoru Tomiyasu |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Printing System, Printing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of the Same |
US8826004B2 (en) * | 2004-09-22 | 2014-09-02 | Pitney Bow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inting transaction documents using a multi-vendor secure printer under control of a printer authority |
JP2006101205A (ja) * | 2004-09-29 | 2006-04-13 | Sharp Corp |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JP2006109296A (ja) * | 2004-10-08 | 2006-04-20 | Canon Inc | 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の制御方法 |
JP4895346B2 (ja) * | 2004-11-19 | 2012-03-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
JP4533225B2 (ja) * | 2005-04-20 | 2010-09-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2006344141A (ja) * | 2005-06-10 | 2006-12-21 | Noritsu Koki Co Ltd |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
US20090103124A1 (en) * | 2005-08-31 | 2009-04-2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bi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JP4626527B2 (ja) * | 2006-02-06 | 2011-02-0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印刷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処理装置 |
US20070233834A1 (en) * | 2006-03-31 | 2007-10-04 | Tomoki Hattori | Printer driver with print search function |
KR100772408B1 (ko) * | 2006-05-18 | 2007-11-0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바이스를 이용한 화상형성장치의 인쇄 능력에 따른콘텐츠 인쇄방법 및 시스템 |
JP4386055B2 (ja) * | 2006-07-20 | 2009-12-16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管理システム、画像出力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4274206B2 (ja) * | 2006-07-21 | 2009-06-0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ジョブ処理システム、ジョブ処理装置、ジョブ特定方法及びジョブ特定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4847271B2 (ja) * | 2006-10-13 | 2011-12-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4811591B2 (ja) * | 2006-11-10 | 2011-11-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認証印刷方法、認証印刷システム |
JP4675315B2 (ja) * | 2006-12-11 | 2011-04-20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US20080184034A1 (en) * | 2007-01-25 | 2008-07-31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US8261259B2 (en) | 2007-03-01 | 2012-09-04 | Ricoh Company, Ltd. | Dynamic printing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4386119B2 (ja) * | 2007-10-05 | 2009-12-16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管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90138965A1 (en) * | 2007-11-26 | 2009-05-28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ccess control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or web services |
JP4505762B2 (ja) * | 2007-12-27 | 2010-07-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方法、印刷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983596B2 (ja) * | 2007-12-28 | 2012-07-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とデータ提供装置 |
JP5211686B2 (ja) * | 2007-12-28 | 2013-06-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とデータ提供装置 |
JP5149715B2 (ja) * | 2008-06-30 | 2013-02-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5471024B2 (ja) * | 2008-07-25 | 2014-04-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印刷制御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4687808B2 (ja) * | 2009-03-31 | 2011-05-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伝送システム |
US8810661B2 (en) | 2010-09-29 | 2014-08-1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rogram of mobile device,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bile device |
JP5879735B2 (ja) | 2010-09-29 | 2016-03-0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携帯装置のプログラム、携帯装置および携帯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5817196B2 (ja) | 2010-09-29 | 2015-11-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携帯装置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携帯装置の制御方法 |
US8767243B2 (en) | 2011-05-31 | 2014-07-0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roxy server transmitting image data to outputting device |
JP2013029898A (ja) | 2011-07-26 | 2013-02-07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携帯端末、画像処理装置の特定方法及び同特定プログラム |
JP6433141B2 (ja) * | 2014-04-09 | 2018-12-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
CN105224264B (zh) * | 2014-06-10 | 2019-06-04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网络打印控制方法和系统及打印机和网络服务器 |
JP6528449B2 (ja) | 2014-06-26 | 2019-06-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JP6467810B2 (ja) * | 2014-08-14 | 2019-02-13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183352B2 (ja) | 2014-12-25 | 2017-08-23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出力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6412433B2 (ja) | 2015-01-30 | 2018-10-24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メンテナンスサポート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管理装置 |
JP6493079B2 (ja) * | 2015-08-10 | 2019-04-03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US20170186071A1 (en) * | 2015-12-28 | 2017-06-29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kered delivery of three-dimensional objects |
JP2020009108A (ja) * | 2018-07-06 | 2020-01-1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 |
JP7467260B2 (ja) * | 2020-06-30 | 2024-04-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13126A (en) * | 1993-10-04 | 1996-04-30 | Xerox Corporation | Network having selectively accessible recipient prioritiz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profiles |
US5862321A (en) * | 1994-06-27 | 1999-01-19 | Xerox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nd distributing electronic documents |
US6069706A (en) * | 1995-07-31 | 2000-05-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tilizing the same |
JP3198976B2 (ja) * | 1997-05-21 | 2001-08-1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システムの課金方法並びに印刷システムの課金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3564262B2 (ja) * | 1997-06-24 | 2004-09-08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装置 |
US7002621B2 (en) * | 1997-10-06 | 2006-02-21 | Adair Edwin L | Communication devices incorporating reduced area imaging devices |
DE69835489T2 (de) * | 1997-10-27 | 2007-02-15 | Canon K.K. | Dokumentübertrag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
JPH11191043A (ja) | 1997-12-26 | 1999-07-13 | Canon Inc |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の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出し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
EP1548542B1 (en) * | 1998-01-09 | 2015-09-0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ecure Printing |
JPH11249848A (ja) | 1998-03-03 | 1999-09-17 | Canon Inc |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
GB2342197A (en) * | 1998-09-30 | 2000-04-05 | Xerox Corp | Alerting users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to document changes |
JP3603990B2 (ja) | 1998-12-17 | 2004-12-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出力処理装置 |
US6151464A (en) * | 1998-12-17 | 2000-11-2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output processing apparatus |
US20020056043A1 (en) * | 1999-01-18 | 2002-05-09 | Sensa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ly transmitting and authenticating biometric data over a network |
US6584466B1 (en) * | 1999-04-07 | 2003-06-24 | Critical Path, Inc. | Internet 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
JP3975616B2 (ja) | 1999-06-18 | 2007-09-12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 |
JP2001105690A (ja) | 1999-10-05 | 2001-04-17 | Sharp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ならびに印刷制御方法 |
JP2001109678A (ja) | 1999-10-06 | 2001-04-20 | Tomu:Kk | 情報中継システム |
JP4469532B2 (ja) * | 1999-11-01 | 2010-05-2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データ出力制御装置 |
JP2001154822A (ja) | 1999-11-25 | 2001-06-08 | Ricoh Co Ltd | 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タ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
JP2001186123A (ja) | 1999-12-27 | 2001-07-06 | Kawasaki Steel Corp | 無線認証方法および認証装置 |
US6609115B1 (en) * | 1999-12-30 | 2003-08-19 | Ge Medical Systems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mited online access to restricted documentation |
US6952780B2 (en) * | 2000-01-28 | 2005-10-04 | Safecom A/S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suring secure transfer of a document from a client of a network to a printer |
JP2001217948A (ja) | 2000-02-01 | 2001-08-10 | Brother Ind Ltd | 電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1219627A (ja) | 2000-02-10 | 2001-08-14 | Minolta Co Ltd | 印刷制御装置 |
US7870287B2 (en) * | 2000-02-21 | 2011-01-1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Print portal system on network |
EP1184779A4 (en) * | 2000-02-21 | 2003-01-22 | Seiko Epson Corp | MEDIATION SYSTEM FOR NETWORK PRINTING |
JP2002055911A (ja) | 2000-08-10 | 2002-02-20 | Seiko Epson Corp | 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の印刷を仲介するシステム |
JP3684982B2 (ja) | 2000-02-21 | 2005-08-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の印刷を仲介するシステム |
EP1184780A4 (en) * | 2000-02-21 | 2003-01-29 | Seiko Epson Corp | SYSTEM FOR MEDIATING PRINTING IN A NETWORK |
US7461138B2 (en) * | 2000-02-21 | 2008-12-0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mediating printing on network |
WO2001067381A1 (en) * | 2000-03-06 | 2001-09-13 | Sony Electronic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ectively implementing an electronic image manager device |
JP2001325182A (ja) | 2000-03-10 | 2001-11-22 | Ricoh Co Ltd |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並びに該印刷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携帯通信機器、プリンタ、プリントサーバー及びクライアント |
JP2001256010A (ja) | 2000-03-10 | 2001-09-21 | Fuji Xerox Co Ltd | ネットワーク情報出力システム及びネットワーク情報出力方法 |
US7170618B2 (en) * | 2000-03-14 | 2007-01-30 | Ricoh Company, Ltd. | Remote prin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rtable digital devices |
US6959328B1 (en) * | 2000-03-16 | 2005-10-25 | Ipac Acquisition Subsidiary I,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email traffic using a digital imaging device |
DE60139046D1 (de) * | 2000-04-25 | 2009-08-06 | Eastman Kodak Co | Verfahren zum Ausdrucken und Überprüfen von Authentifizierungs-Dokumente |
JP2001312388A (ja) | 2000-04-28 | 2001-11-09 | Fuji Xerox Co Ltd | ネットワーク画像出力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出力装置 |
US6625335B1 (en) * | 2000-05-11 | 2003-09-23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keywords to documents |
JP2001326784A (ja) * | 2000-05-18 | 2001-11-22 | Sharp Corp | 情報送信装置および画像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
US6801962B2 (en) * | 2000-07-26 | 2004-10-0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ata output system, mobile terminal, data output method, data output program,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data output program |
JP3527211B2 (ja) * | 2000-08-01 | 2004-05-17 |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 電子クーポン・システム |
JP4228261B2 (ja) * | 2000-08-29 | 2009-02-25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後位装置、携帯通信端末および情報取得方法 |
JP4363555B2 (ja) * | 2000-09-11 | 2009-11-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
JP4645928B2 (ja) * | 2000-09-29 | 2011-03-09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入場許可認証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US7619657B2 (en) * | 2000-10-04 | 2009-11-17 | Fujifilm Corp. | Recording apparatu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recording system,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for for setting the recording function of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in a restricted state |
US20020051577A1 (en) * | 2000-10-20 | 2002-05-02 | Naoto Kinjo | Method of preventing falsification of image |
JP3499535B2 (ja) * | 2001-03-05 | 2004-02-23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コンテンツサーバと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4402850B2 (ja) * | 2001-03-16 | 2010-01-2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鑑賞用データ補正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
JP3685083B2 (ja) | 2001-04-05 | 2005-08-1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画像、音声の出力システム |
US6990574B2 (en) * | 2001-05-01 | 2006-01-24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Object oriented framework for scanner/workstation configuration |
US6829378B2 (en) * | 2001-05-04 | 2004-12-07 | Biomec, Inc. | Remote medical image analysis |
US7340438B2 (en) * | 2001-05-21 | 2008-03-04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d enforcing user privacy |
US6922258B2 (en) * | 2001-05-30 | 2005-07-26 | Polaroid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remote images using a mobile device and printer |
US7099023B2 (en) * | 2001-06-05 | 2006-08-29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Audit trail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imaging devices |
JP2003015998A (ja) | 2001-06-29 | 2003-01-17 | Canon Inc |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
US7299490B2 (en) * | 2001-06-29 | 2007-11-2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ortable wireless device and software for printing by reference |
US6944428B2 (en) * | 2001-08-06 | 2005-09-13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mage information input/output device and control system for the same using mobile device |
US20030032400A1 (en) * | 2001-08-08 | 2003-02-13 | Tsubaki Arthur Yuichi | Dynamically programmable frequency scanning radio receiver and method of programming the same |
US20030065766A1 (en) * | 2001-09-28 | 2003-04-03 | Parry Travis J. | Geographic imaging device management |
US8271776B2 (en) * | 2001-10-03 | 2012-09-1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obile printing |
US20030086122A1 (en) * | 2001-11-06 | 2003-05-08 | Parry Travis J. | Imaging device communication via email |
JP2002318676A (ja) | 2002-01-24 | 2002-10-31 | Seiko Epson Corp | 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の印刷を仲介するシステム |
JP2004259289A (ja) | 2004-03-29 | 2004-09-16 | Seiko Epson Corp | 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の印刷を仲介するシステム |
-
2002
- 2002-11-08 US US10/290,178 patent/US7389414B2/en active Active
- 2002-11-08 EP EP02025118.7A patent/EP131086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11-11 CN CNB021506221A patent/CN129919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11-11 CN CN02284748.0U patent/CN269273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
- 2003-08-29 HK HK03106197A patent/HK1054091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
- 2007-06-12 US US11/808,686 patent/US790848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6-12 US US11/808,688 patent/US775709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22438B2 (en) | 2009-01-28 | 2015-09-0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
CN103327211A (zh) * | 2009-01-28 | 2013-09-25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印刷方法和通信系统以及外部装置 |
US9280311B2 (en) | 2009-01-28 | 2016-03-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
US10572205B2 (en) | 2009-03-03 | 2020-02-2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method performing dat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10235114B2 (en) | 2009-03-03 | 2019-03-1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method performing dat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9131085B2 (en) | 2009-03-03 | 2015-09-0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bile terminal, and recording medium |
US9148531B2 (en) | 2009-03-03 | 2015-09-29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11119714B2 (en) | 2009-03-03 | 2021-09-1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method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s betwe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9977634B2 (en) | 2009-03-03 | 2018-05-2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method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s betwe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10168971B2 (en) | 2009-03-03 | 2019-01-0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method perform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2609226B (zh) * | 2010-12-14 | 2015-11-25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打印控制系统及打印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
US9122435B2 (en) | 2010-12-14 | 2015-09-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int control system |
CN102609226A (zh) * | 2010-12-14 | 2012-07-25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打印控制系统及打印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04025012A (zh) * | 2011-12-19 | 2014-09-03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输出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认证装置 |
CN106612384B (zh) * | 2015-10-21 | 2019-07-12 | 佳能株式会社 | 作业处理系统、作业处理装置及作业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6612384A (zh) * | 2015-10-21 | 2017-05-03 | 佳能株式会社 | 作业处理系统、作业处理装置及作业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CN107422996A (zh) * | 2015-11-18 | 2017-12-01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
US10642548B2 (en) | 2015-11-18 | 2020-05-0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printing apparatus |
US10761792B2 (en) | 2015-11-18 | 2020-09-0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relating to determining an owner of print data |
CN107422996B (zh) * | 2015-11-18 | 2021-05-18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99194C (zh) | 2007-02-07 |
CN2692738Y (zh) | 2005-04-13 |
EP1310862A2 (en) | 2003-05-14 |
US20070245014A1 (en) | 2007-10-18 |
US20070244963A1 (en) | 2007-10-18 |
HK1054091A1 (en) | 2003-11-14 |
US20030093675A1 (en) | 2003-05-15 |
US7908485B2 (en) | 2011-03-15 |
US7389414B2 (en) | 2008-06-17 |
EP1310862B1 (en) | 2018-09-26 |
US7757093B2 (en) | 2010-07-13 |
EP1310862A3 (en) | 2006-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99194C (zh) | 打印系统 | |
CN1263302C (zh) | 远程会议系统和远程会议支持方法 | |
CN1471293A (zh) | 使用环境设定系统、电子设备、无线通信终端、程序 | |
CN1221122C (zh) | 因特网传真机和控制用该传真机的因特网传真通信的方法 | |
CN1722081A (zh) | 打印系统 | |
CN1701560A (zh) | 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中的连接认证 | |
CN1770142A (zh) | 服务登记系统 | |
CN1227862C (zh) | 多媒体信息通信系统 | |
CN1183439C (zh) | 便携式终端及数据输出控制系统 | |
CN1229754C (zh) | 光信息读取装置 | |
CN1610276A (zh) |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 |
CN1674498A (zh) | 用户验证信息与验证等级的管理 | |
CN1613050A (zh) | 打印机、服务器、打印系统、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传送和接收系统 | |
CN1572087A (zh) | 通信系统与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与方法、信息处理终端与方法 | |
CN1539250A (zh) | 机器控制装置及机器控制系统 | |
CN1204810A (zh) | 遥控方法、服务器及记录介质 | |
CN1735061A (zh) | 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信息提供装置和方法 | |
CN1841304A (zh) |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图像形成系统 | |
CN1878024A (zh) | 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 |
CN1783058A (zh) | 服务提供系统和用于接收服务的设备 | |
CN1783930A (zh) | 用于服务提供的系统、装置、服务器和程序 | |
CN1770773A (zh) | 网络系统、目录服务器和终端装置 | |
CN101052186A (zh) | 用于便携式通信装置的服务限制设备和方法 | |
CN1940937A (zh) | 检索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程序产品 | |
CN101061457A (zh) | 输出系统,输出数据管理装置,网络设备,输出数据管理程序,输出程序和输出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5409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