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0276A -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 Google Patents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0276A
CN1610276A CNA2004100882959A CN200410088295A CN1610276A CN 1610276 A CN1610276 A CN 1610276A CN A2004100882959 A CNA2004100882959 A CN A2004100882959A CN 200410088295 A CN200410088295 A CN 200410088295A CN 1610276 A CN1610276 A CN 1610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ttachment
access point
wireless
w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829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1174C (zh
Inventor
松田诚
大原清孝
田川典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622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3012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622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30125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6223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130126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449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38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610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0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11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11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4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where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entities apply asymmetric encryption, i.e. different keys for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2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certific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3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 H04W12/037Protecting confidentiality, e.g. by encryption of the control plane, e.g. signalling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4Client or serv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G06F3/1226Discovery of devices having required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LAN系统,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

Description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无线LAN系统、可用于无线LAN系统的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在无线LAN系统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成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一个方法而使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站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
当今,所谓的无线LAN已经变得普及,所述无线LAN通过使用无线电波而实现多个无线站之间的数据通信或无线站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
在无线LAN中,使用各种通信方法,诸如每个无线站通过中继站进行无线电通信的“基础结构模式”,以及无线站通过无线电直接相互通信的“ad hoc(特定)模式”。一般在“基础结构模式”中使用配置成能够根据目的而切换它的通信方法的无线站。
在使用“基础结构模式”的网络中,无线站变成能够通过调节它自己的各种设置(连接方法等)而访问无线接入点。“连接方法”表示无线连接的一种方法,例如,所述无线连接是通过无线连接所使用的无线LAN标准(IEEE802.11b、-a、-g等),无线LAN标准中所使用的频率范围(所谓的“信道”)等规定的。
如果无线站具有像个人计算机(下文中简称为“PC”)那样可操作性高的用户接口,则可以容易地完成每个无线站的上述各种设置。
然而,对于配备可操作性比PC的可操作性低的用户接口的无线站(例如,通过网络提供服务的打印机),通过用户接口调节设置变成一个极其复杂和麻烦的任务。
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存在配置成支持“远程设置”的一些无线站。例如,使无线站(第一无线站)的通信方法与另一个无线站(第二无线站)一起改变成“adhoc(特定)模式”,并且通过交换与两无线站之间的设置有关的数据,从第二无线站间接地进行第一无线站的设置(远程设置)。或使无线站直接连接到PC,并且通过交换与无线站和PC之间的设置有关的数据而从PC间接地进行无线站的设置。
然而,由于要求用户把无线站移动到允许无线通信的位置(在把通信方法切换到“ad hoc模式”之后),或把PC移动到允许通过电缆直接连接无线站的位置,所以甚至上述的远程设置,对于用户仍是一个麻烦的任务。
特别当使用已经应用于“基础结构模式”中的无线站进行远程设置时,在完成远程设置之后,用户必须使无线站的通信方法从“ad hoc模式”返回“基础结构模式”,这使任务更麻烦。
如上所述,在无线站配备的用户接口所具有的可操作性比PC的可操作性较低的情况中(例如,通过网络提供服务的打印机),通过用户接口来调节设置是费时间和麻烦的。
近来,已经提出为设置任务减少时间和麻烦的一些技术。在一种技术中,使功能如同无线站的诸如打印机之类的网络设备配备如同无线接入点(中继站)的功能,并且通过所述功能(中继功能单元)建立独立的无线网络。经由无线网络从另一个无线站连接到无线站,通过它的无线站功能(终端功能单元)间接地调节建立与另一个无线网络的连接所必需的无线站的设置,然后停止作为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功能。在日本专利暂定公开物2003-143156号中揭示了这种技术的一个例子。
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使未配备高可操作性用户接口的无线站减少调节各种设置所需时间和麻烦。
然而,虽然上述技术可以减少随设置带给任务(在把通信方法切换到“ad hoc模式”之后,把无线站移动到允许无线通信的位置,或把PC移动到允许通过电缆直接连接到无线站的一个位置)的所需时间和麻烦,设置操作本身(调节设置的操作)还是必须由用户来进行的。
通过无线LAN来构造网络不但需要关于LAN(有线LAN)的一般设置,而且还需要对于无线LAN的特定的设置(“连接方法”)。由于无线LAN设置需要宽广的专业范围,甚至具有有线LAN技术知识的用户也不能容易地调节无线LAN设置。因此,无线LAN设置的调节对于不熟悉LAN本身的用户是极其困难的。
如上所述,当前无线LAN的设置给用户一个很重的负担,并且认为这是阻挡无线LAN流行的一个因素。因此,一直期望能够减少无线LAN设置任务给于用户负担的一些技术。
发明概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如上所述的无线LAN设置任务给于用户的负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线LAN系统,在该系统中,通过把无线站(可以把它的连接方法作为无线连接方法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的一个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设置成与无线接入点(已经把它的连接方法预置到连接方法中的一个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相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
具体说,无线站包括方法切换系统、告示发送系统和方法设置系统。方法切换系统按预置的时间间隔依次把无线站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到连接方法中的每一个连接方法。告示发送系统在方法切换系统的每次连接方法切换时根据经切换的连接方法发送告示数据,用于把经切换的连接方法通知无线站周围的设备。当在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和通过方法切换系统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间的时间周期期间接收到通知数据(用于把使用与发送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的无线连接是可能的通知无线站)时,方法设置系统停止通过方法切换系统切换连接方法,从而在停止连接方法切换的时刻设置连接方法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同时,无线接入点包括通知发送系统,当从无线站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该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
不特别限定无线站的方法切换系统起动连接方法切换的定时,可以配置方法切换系统,使之在接收到外部指令时和/或起动无线站时起动切换,另外,也可以通过简单启动无线站来启动对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设置。
可以配置通知发送系统,使之当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把用于提醒无线站请求无线接入点无线连接的准许的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作为通知数据,并且此后当从无线站接收到作为请求无线连接的准许的相关联请求时,把给予无线站无线连接准许的相关联答复发送到无线站。
虽然可不管告示数据的内容接收告示数据而通知发送系统可以发送通知数据,但还可以配置通知发送系统,使之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该无线站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满足规定条件的告示数据。
虽然不特别限定这个配置中的“规定条件”的内容,但例如,由于无线站重复切换连接方法直到它接收到通知数据,所以可以使用(通过重复的连接方法切换)“发送两次或多次告示数据”作为条件。
为此,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告示收集系统,该系统收集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达预定的时间周期,在完成通过告示收集系统的告示数据收集之后,通知发送系统可以把通知数据发送到一个无线站,该无线站根据与包括在经收集的告示数据中的告示数据相同的连接方法来发送告示数据。
还可以使用如上所述的“规定条件”、“最高接收电平的(告示数据)”
为此,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告示收集系统,该系统收集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以及通知发送系统可以把通知数据发送到一个无线站,该无线站根据与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中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来发送告示数据。
还可以配置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使之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根据预置连接方法把通知数据发送到一个无线站,该无线站发送从所发送的告示数据中选择的告示数据。
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告示收集系统,该系统收集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在完成通过告示收集系统的告示数据收集之后,通知发送系统可以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通知数据发送到一个无线站,该无线站根据与从经收集的告示数据中选择的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来发送告示数据。
例如,可以把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以致可以识别连接方法。在此情况下,可以配置通知发送系统,使之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通知数据发送到发送从经收集的告示数据中选择的告示数据的一个无线站。
例如,这个配置中的“来自外部的指令”,是用户对无线接入点的操作单元的一个特定操作。为此,下面描述的配置是可能的。
即,无线接入点包括第一用户选择系统,在完成通过告示收集系统的告示数据收集之后,该系统让用户从发送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的无线站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无线站,并且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用户通过第一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对于使用通过用户的特定操作作为“来自外部的指令”,下面的配置是可能的。
即,无线站的告示发送系统发送与用于识别具有告示数据的无线站的识别数据相关联的告示数据。无线接入点的告示收集系统收集告示数据和与告示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无线接入点包括第二用户选择系统,在通过告示收集系统的告示数据收集之后,该系统让用户从与通过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中选择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用户通过第二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识别数据识别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来自外部的指令”的意思还可以是从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发送的数据。为此,下面描述的配置是可能的。
即,配置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使之根据来自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的指令,来确定应该把通知数据发送至的无线站。
在这个结构中,例如,可以通过下面的配置来实现用通信终端的指令传送。
即,在无线LAN系统中,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收集系统和列表发送系统。告示收集系统收集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从而把表示在经收集的告示数据和发送经收集的告示数据的无线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存储在一存储单元中。列表发送系统发送列表数据,列表数据表示当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请求无线站的列表的请求数据时,已经通过告示收集系统把其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无线站的列表。在通过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以及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在通信终端处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的选择数据之后,当从无线站接收到告示数据(该告示数据是根据与选择数据表示的无线站中之一对应的告示数据的相同连接方法发送的)时,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同时,通信终端包括请求发送系统、第三用户选择系统以及选择发送系统。请求发送系统把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当通过请求发送系统把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接收到来自无线接入点的列表数据时,第三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通过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无线站。选择发送系统把表示用户通过第三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的选择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任选地,无线站的告示发送系统发送与用于识别具有告示数据的无线站相关联的识别数据。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收集系统和列表发送系统。告示收集系统收集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以及与告示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达预定的时间周期,从而把表示识别数据和发送经收集的告示数据的无线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当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请求识别数据的列表的请求数据时,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列表数据表示已经通过告示收集系统把其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识别数据的列表。在通过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以及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在通信终端处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的选择数据之后,当从无线站接收到告示数据(该告示数据是根据与选择数据表示的一段识别数据对应的告示数据的相同的连接方法发送的)时,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同时,通信终端包括请求发送系统、第四用户选择系统以及选择发送系统。请求发送系统把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当通过请求发送系统把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列表数据时,第四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选择发送系统把选择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选择数据表示用户通过第四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
顺便说说,在这个结构中的告示收集系统收集从无线站接收到的告示数据达预定的时间周期,如上所述。
例如,可以把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以致可以识别识别数据和对应于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或告示数据本身)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情况下,可以配置列表发送系统,使之把表示识别数据(可以通过所存储的对应关系来识别该识别数据)的列表的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
上述每个用户选择系统可以是用于让用户进行选择的一个系统。例如,通过显示单元、打印单元、扬声器等通知用户,应该通过使用操作单元从选项(无线站、识别数据)进行选择,并且用户根据信息用操作单元进行选项的选择。
在上述无线接入点中间,可以配置那些包括告示收集系统的无线接入点如下。
即,无线站的告示发送系统发送告示数据,所述告示数据与用于识别具有告示数据的无线站的识别数据相关联。无线接入点的告示收集系统收集告示数据以及与告示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通知发送系统只把通知数据发送到发送与相同的识别数据相关联的告示数据的无线站作为已经通过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
可以配置告示收集系统,以致在完成通过告示收集系统的告示数据的收集之后,当从无线站接收到告示数据(该告示数据是根据与包括在经收集的告示数据中的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发送的)时,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
因此,为了使无线LAN系统正常地执行数据通信而无需通过用户的操作,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加密切换系统,该系统切换与每个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在已经把无线接入点设置到用于在通知发送系统发送通知数据之后通过用第一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状态的情况下,加密切换系统把加密方法切换到一个方法,在该方法中,只有对于已经向其发送通知数据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才执行未加密的数据通信。
作为使无线LAN系统正常地执行数据通信而无需通过用户的操作的另一个配置,下述配置也是可能的。
即,配置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使之发送附连第二加密密钥的通知数据的通知数据,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与用于通过无线接入点对数据通信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不同。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在通过方法通知系统发送通知数据之后,加密切换系统把与已经向其发送过通知数据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切换到通过用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方法。无线站包括加密设置系统,在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通知数据之后,加密设置系统设置无线站,使之通过用附加到通知数据的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为了增加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站之间数据通信的安全等级,例如,可以使用下述配置。即,无线站包括:加密密钥捕获系统,该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捕获来自通信终端的第一加密密钥;以及加密改变系统,该系统改变无线站的设置,以致通过断开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以及当通过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从通信终端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时再建立使用第一加密密钥的无线连接,而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的加密来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通信终端包括加密密钥传送系统,该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把第一加密密钥传送到无线站。在断开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之后,无线接入点的加密切换系统不执行加密方法的切换。
任选地,配置通信终端的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在传送第一加密密钥之前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把鉴定消息/信号传送到无线站。通信终端包括确认操作系统,该系统使确认无线站输出的鉴定消息的用户在通过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把鉴定消息/信号传送到无线站之后执行确认操作。配置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当通过确认操作系统执行确认操作时传送第一加密密钥。配置无线站的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使之在第一加密密钥之前捕获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从通信终端传送的鉴定消息/信号。无线站包括消息输出系统,该系统输出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的鉴定消息/信号。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第一加密密钥,第一加密密钥是在确认消息/信号输出系统输出的鉴定消息/信号的用户执行对于通信终端的确认操作之后从通信终端传送的。
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中,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模式切换系统,该系统能够把无线接入点的操作模式切换成从支持模式和正常模式中选择的一个模式,所述支持模式通过执行通知发送系统的通知数据的发送而支持每个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设置,所述正常模式不支持连接方法的设置而无需执行通知发送系统的通知数据的发送。
不特别限定这个配置中的模式切换系统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触发,模式切换系统可以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来切换操作模式。
任选地,当从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以来已经过去预定时间周期时,模式切换系统可以把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又任选地,还可以配置模式切换系统,使之当从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以来答复通知发送系统已经发送通知数据达预定次数时,把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又任选地,无线站可以包括内容判断系统以及不设置系统。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关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当前设置的内容是否需要经由通过方法切换系统的切换、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发送以及通过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的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新设置。当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当前设置的内容不需要新设置时,不设置系统防止通过方法切换系统的切换、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发送以及通过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
再任选地,无线站包括内容判断系统,该系统判断关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当前设置的内容是否需要经由通过方法切换系统的切换、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发送以及通过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的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新设置。配置告示发送系统,使之在通过内容判断系统根据连接方法新设置的必要性的指定判断结果的一个状态中发送告示数据。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只有当从无线站接收到的告示数据是能够指定必须进行连接方法新设置的数据时,才发送通知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线LAN系统,在该系统中,通过把无线站(可以把它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设置成多个连接方法中的一个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设置为与无线接入点(已经把它的连接方法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的连接方法相同的一个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
具体说,无线接入点包括答复请求系统和方法通知系统。答复请求系统根据每个连接方法把用于请求一个答复的答复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站。当在通过答复请求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作为答复请求数据的答复的答复数据时,方法通知系统根据与答复数据相同的连接方法把用于通知无线站预置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同时,无线站包括答复发送系统和方法设置系统。当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从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请求数据时,答复发送系统把答复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当在通过答复发送系统发送答复数据之后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发送的通知数据时,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成通知数据所通知的连接方法。
可以配置方法通知系统,使之把用于提醒无线站请求准许无线连接的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作为通知数据,此后,当从无线站接收到作为用于请求无线连接的准许的数据的相关联请求时,把给予无线站无线连接的准许的相关联答复发送到无线站。
在上述无线接入点中,答复请求系统是用于根据每个连接方法发送答复请求数据的一个系统,并且不限定它用于发送答复请求数据的结构。
例如,在无线接入点包括方法切换系统(该系统按预置时间间隔依次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到每个连接方法,并且此后把连接方法返回到对无线接入点预置的连接方法)的情况中,可以根据所切换的每个连接方法来发送答复请求数据,并且在方法切换系统每次切换连接方法时,通过方法切换系统进行设置。在此情况下,当在答复请求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和通过方法切换系统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间接收到答复数据时,方法通知系统可以根据在接收答复数据的时刻设置的连接方法来发送通知数据。
在这个结构中,不特别限定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切换系统开始连接方法切换的定时,可以配置方法切换系统,使之当接收到来自外部的指令时开始切换。
顺便说说,例如,在这个结构中,“来自外部的指令”是用户对无线接入点的操作单元的一个特定操作、或从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发送的数据等。
还可以配置答复请求系统,使之在方法切换系统开始切换连接方法之前就根据对无线接入点预置的连接方法来发送答复请求数据。
在这个结构中,由于在开始时根据对无线接入点预置的连接方法执行答复请求数据的发送,所以最好配置方法切换系统,使之不切换连接方法到预置连接方法。
在上述无线站中,方法设置系统是用于设置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一种系统,不特别限定它用于设置连接方法的结构。例如,在无线站包括通知收集系统(该系统根据对无线站预置的连接方法发送通知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的情况中,可以配置方法设置系统,使之在通知收集系统完成通知数据的收集之后,设置通知数据(该通知数据在通知收集系统收集的通知数据中具有最高的接收电平)通知的连接方法,作为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顺便说说,在这个结构中的通知收集系统是用于收集通知数据的一种系统。例如,可以把通知收集系统收集的通知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以致可以规定通知数据与源(即,发送通知数据的无线接入点)、连接方法和通知数据的接收电平的对应关系。在此情况下,可以配置方法设置系统,使之根据所存储的对应关系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与最高接收电平的通知数据对应的连接方法。
当不管答复数据的内容而接收答复数据时,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可以发送通知数据,还可以配置方法通知系统,使之把通知数据发送到返回满足规定条件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
为此,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答复收集系统,该系统在答复请求系统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并且答复收集系统在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方法通知系统可以把通知数据发送到返回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中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
顺便说说,在这个结构中的答复收集系统是用于在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的一个系统。例如,可以把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以致可以规定源(发射机)、连接方法和答复数据的接收电平的对应关系。在此情况下,可以配置方法通知系统,使之根据所存储的对应关系而根据与最高接收电平对应的连接方法来发送通知数据。
可以配置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使之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通知数据发送到一个无线站,该无线站返回在答复请求系统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返回的所有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
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在答复请求系统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的答复收集系统,以及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方法通知系统可以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该无线站返回从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所有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
顺便说说,在开始答复请求数据的发送之后,在这个结构中的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如上所述。例如,可以把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以致可以识别连接方法和答复数据的源。在此情况下,方法通知系统可以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该无线站返回从所有经收集的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
例如,在这个结构中的“来自外部的指令”是用户对无线接入点的操作单元的特定操作。为此,下述配置是可能的。
即,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第一用户选择系统,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该系统让用户从返回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无线站。方法通知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用户通过第一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用户使用特定的操作作为“来自外部的指令”,下面的配置是可能的。
即,无线站的答复发送系统发送与用于识别具有答复数据的无线站的识别数据相关联的答复数据。同时,无线接入点的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答复数据以及与答复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无线接入点包括第二用户选择系统,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该系统让用户从与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中选择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方法通知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由用户通过第二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识别数据识别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另一方面,配置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使之根据来自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的指令来确定无线站(应该把通知数据发送至该无线站)。
在这一结构中,例如,可以通过如下的配置来实现与通信终端的指令通信。
即,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答复收集系统和列表发送系统。答复收集系统在答复请求系统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从而把表示经收集的答复数据和发送经收集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列表发送系统发送列表数据,列表数据表示无线站的列表,当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请求无线站的列表的请求数据时,已经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把这些无线站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在通过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以及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在通信终端处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的选择数据之后,方法通知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通过选择数据表示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通信终端包括列表请求系统、第三用户选择系统以及选择发送系统。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当在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列表数据时,第三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无线站。选择发送系统把表示用户通过第三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在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在这个配置中的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如上所述。例如,可以把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以致可以识别连接方法和答复数据的源。在此情况下,方法通知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该无线站返回从所有收集的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
任选地,无线站的答复发送系统可以发送与用于识别具有答复数据的无线站的识别数据相关联的答复数据。无线接入点包括答复收集系统和列表发送系统。答复收集系统在答复请求系统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以及与答复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达预定的时间周期,从而把表示识别数据和发送经收集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当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请求识别数据的列表的列表请求数据时,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列表数据表示已经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把其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识别数据的列表。在通过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以及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在通信终端处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的选择数据之后,方法通知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与通过选择数据表示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对应的无线站。通信终端包括列表请求系统、第四用户选择系统以及选择发送系统。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当在通过请求发送系统把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列表数据时,第四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选择发送系统把选择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选择数据表示用户通过第四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
在开始答复请求数据的发送之后,这个配置的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如上所述。例如,可以把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以致可以识别识别数据和对应于答复数据的连接方法(或答复数据本身)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情况下,列表发送系统把表示所存储的对应关系可以识别的识别数据的列表的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
上述的每个用户选择系统是用于让用户作出选择的一个系统。例如,通过显示单元、打印单元、扬声器等通知用户应该使用操作单元从选项(无线站、识别数据)中进行选择,并且用户根据信息用操作单元从选项作出选择。
因此,为了使无线LAN系统正常地执行数据通信而无需通过用户的操作,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加密切换系统,该系统切换与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在通过方法通知系统发送通知数据之后,在已经把无线接入点设置到用第一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的一种状态的情况中,加密切换系统把加密方法切换到执行数据通信而仅对通知数据已经发送到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无加密的一种方法。
作为使无线LAN系统正常地执行数据通信而无需通过用户的操作的另一个配置,下述配置也是可能的。
任选地,可以配置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使之发送在通知数据上附有第二加密密钥的通知数据,该第二加密密钥与用于对通过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不同。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在方法通知系统发送通知数据之后,该系统把与已经把通知数据发送至的每个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切换到通过用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个方法。无线站包括加密设置系统,在从无线接入点接收通知数据之后,该系统设置无线站,使之用附到通知数据上的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在这些配置实现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站之间的数据通信时,甚至当配置无线接入点使之执行使用加密的数据通信时,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站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安全等级不是足够高的,因为配置没有使用加密,而且在第二加密密钥从无线接入点发送到无线站时,这种配置可能包含泄漏第二加密密钥的可能性。
例如,为了增加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站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安全等级,可以使用一个配置。在下述无线LAN系统中,无线站包括加密密钥捕获系统,该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捕获来自通信终端的第一加密密钥;以及加密改变系统,该系统改变无线站的设置,以致通过断开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以及当通过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来自通信终端的第一加密密钥时再建立使用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无线连接而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的加密来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通信终端包括加密密钥传送系统,该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把第一加密密钥传送到无线站。在断开与无线站的连接之后,无线接入点的加密切换系统不执行加密方法的切换。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通信终端的加密密钥传送系统配置成传送鉴定消息或信号,包括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将第一加密密钥传递到无线站,并且无线站可以包括消息/信号输出系统,输出由加密密钥获取系统获得的鉴定消息或信号。
即,配置通信终端的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在传送第一加密密钥之前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把鉴定消息/信号传送到无线站。通信终端包括确认操作系统,在通过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把鉴定消息/信号传送到无线站之后,该系统使确认无线站输出的鉴定消息/信号的用户执行确认操作。配置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当通过确认操作系统执行确认操作时,传送第一加密密钥。配置无线站的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使之捕获在第一加密密钥之前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从通信终端传送的鉴定消息/信号。无线站包括消息/信号输出系统,该系统输出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的鉴定消息/信号。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第一加密密钥,该第一加密密钥是在确认消息/信号输出系统输出的鉴定消息/信号的用户执行到通信终端的确认操作之后从通信终端传送的。
顺便说说,上述“鉴定消息”是使用户确认正确无线站(应该把第一加密密钥从通信终端传送至该无线站)的一个消息。无线站输出供用户确认的确认消息的内容。
无线站的消息输出系统是用于通过显示单元、打印单元、扬声器等来输出鉴定消息的一个系统。
如上所述,配置无线接入点,使之执行通过方法通知系统的通知数据发送,从而使无线站设置它的连接方法,即,支持无线站处的连接方法的设置。然而,还可以配置无线接入点,使之执行只对特定状态作出支持。
具体说,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模式切换系统,该系统能够把无线接入点的操作模式切换到从支持模式(通过执行方法通知系统的通知数据的发送而支持每个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和正常模式(不支持在未执行方法通知系统的通知数据的发送的连接方法的设置)中选择的一个模式。
不特别限定这个配置中的模式切换系统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触发,模式切换系统可以响应来自外部的指令来切换操作模式。
任选地,当从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以来已经过去预定时间周期时,模式切换系统可以把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又任选地,还可以配置模式切换系统,使之当从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以来方法通知系统已经发送通知数据达预定次数时,把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在无线LAN系统中,无线站可以任选地包括内容判断系统和操作暂停系统。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关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当前设置的内容是否需要通过答复发送系统的答复和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的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新设置。当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当前设置的内容不需要新设置时,操作暂停系统防止通过答复发送系统的答复和/或通过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
又任选地,无线站包括内容判断系统,该系统判断关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当前设置的内容是否需要通过答复发送系统的答复和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的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新设置。配置答复发送系统,使之按根据连接方法的新设置的必要性来指定内容判断系统的结果的一个状态来发送答复数据。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只有当从无线站接收的答复数据是能够指定连接方法的新设置是必须的数据时才发送通知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线LAN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通过把无线站(可以把它的作为无线连接的连接方法设置成多个连接方法中的一个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设置为与无线接入点(已经把它的连接方法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的连接方法相同的一个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
具体说,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发送系统。告示发送系统发送告示数据,用于根据每个连接方法而通知已经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从连接方法中选择的一个特定连接方法。同时,无线站包括方法设置系统。当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告示数据所通知的特定连接方法。
任选地,无线接入点的告示发送系统可以发送用于请求根据特定连接方法作出答复的数据作为告示数据。无线接入点包括连接准许系统,当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接收到从根据告示数据的无线站返回的答复数据时,该系统通过发送用于使无线站请求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准许的请求提醒数据而建立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此后当从无线站接收到作为用于请求无线连接的准许的数据的准许请求数据时,发送表示准许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数据。同时,无线站包括:答复系统,当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告示数据时,该系统根据告示数据通知的特定连接方法把表示告示数据所请求的答复的答复数据返回到无线接入点;以及连接建立系统,当在答复系统把答复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接收到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请求提醒数据时,该系统通过发送准许请求数据和接收连接准许数据而建立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
在上述无线接入点中,告示发送系统是用于根据每个连接方法发送告示数据的一个系统,并且不特别限定它用于发送告示数据的结构。
例如,在无线接入点包括暂时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到连接方法中的每一个连接方法的方法切换系统的情况中,可以根据所切换的每个连接方法来发送告示数据,并且在方法切换系统暂时切换连接方法的每个时间周期期间通过方法设置系统设置连接方法。
在这个结构中,应该使方法切换系统对连接方法从预置连接方法切换的时间周期长度尽可能地短,只要可以安全发送告示数据所需要的时间那么长。在使连接方法从预置连接方法改变的时间周期期间,一般无线接入点不能够执行应该根据预置连接方法执行的数据通信。因此,短周期(改变连接方法的周期)的优点在于避免中断应该根据预置连接方法进行的数据通信的不方便性。
在这个配置中,不特别限定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切换系统开始切换连接方法的定时,可以配置方法切换系统,使之当接收到来自外部的指令时开始切换。
顺便说说,在这个结构中的“来自外部的指令”是例如,用户对无线接入点的操作单元的特定操作、从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发送的数据等。
又任选地,还可以配置告示发送系统,使之在方法切换系统开始切换连接方法之前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告示数据。
在这个结构中,由于在开始时执行根据预置连接方法的告示数据发送,所以最好配置方法切换系统不对预置连接方法切换连接方法。
在上述无线站中,方法设置系统是用于设置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一个系统,并且不特别限定它用于设置连接方法的结构。例如,在无线站包括用于收集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的告示收集系统的情况中,可以配置方法设置系统,使之在告示收集系统完成告示数据的收集之后,设置通过在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中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告示数据通知的连接方法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
顺便说说,在这个配置中的告示收集系统是用于收集告示数据的一个系统。例如,可以把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以致可以规定告示数据与源(即,发送告示数据的无线接入点)、连接方法和告示数据的接收电平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情况下,可以配置方法设置系统,使之根据所存储的对应关系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与最高接收电平的告示数据对应的一个连接方法。
通过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告示数据指定的连接方法(用于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这种设置优点在于可防止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错误设置到与连接到正确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不同的错误连接方法。
当接收答复数据而不管答复数据的内容时,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系统可以发送请求提醒数据,还可以配置连接准许系统,使之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满足规定条件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
通过这种结构,允许无线接入点通过请求提醒数据的发送只与返回满足规定条件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建立无线连接。
不特别限定这个配置中的“规定条件”的内容,例如,可以使用“最高接收电平(的答复数据)”作为条件。
为此,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答复收集系统,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告示数据的发送之后,该系统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并且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连接准许系统可以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在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中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
因此,只有通过把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相互放得足够接近以在无线电通信期间得到足够的接收电平,才能避免把请求提醒数据错误发送到错误的无线站(不同于应该与之建立无线连接的无线站)。
顺便说说,在这个结构中的答复收集系统是用于在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的一个系统。例如,可以把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以致可以规定源(发射机)、连接方法和答复数据的接收电平的对应关系,在此情况下,可以配置连接准许系统,使之根据所存储的对应关系按与最高接收电平对应的连接方法来发送请求提醒数据。
可以配置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系统,使之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该无线站返回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返回的所有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
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答复收集系统,该系统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并且连接准许系统可以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该无线站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返回从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所有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
顺便说说,在这个结构中的答复收集系统在开始告示数据的发送之后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如上所述。例如,可以把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以致可以识别连接方法和答复数据的源。在此情况下,连接准许系统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该无线站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返回从所有经收集的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
在这个结构中的“来自外部的指令”是例如,用户对无线接入点的操作单元的特定操作。为此,下述配置是可能的。
在无线LAN系统中,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第一用户选择系统,该系统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让用户从返回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无线站。连接准许系统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用户通过第一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使用通过用户的特定操作作为“来自外部的指令”,下述配置是可能的。
即,无线站的答复系统发送答复数据,使用于识别无线站的识别数据与答复数据相关联。同时,无线接入点的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答复数据和与答复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无线接入点包括第二用户选择系统,该系统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让用户从与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相关联的识别数据中选择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连接准许系统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由用户通过第二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识别数据识别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在上述配置中的“来自外部的指令”还可以表示从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发送的数据。为此,下述配置是可能的。
即,配置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系统,使之根据来自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的指令来确定无线站(请求提醒数据应该发送到这些无线站)。
通过这种配置,允许无线接入点通过请求提醒数据的发送根据来自通信终端的指令只与返回(在预定时间周期期间从经收集的答复数据)选择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建立无线连接。
例如,在这个结构中,可以通过下述配置实现与通信终端的指令通信。
即,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答复收集系统和列表发送系统。答复收集系统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发送告示发送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从而把表示经收集的答复数据和发送经收集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列表发送系统发送列表数据,列表数据表示无线站的列表,当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请求无线站的列表的列表请求数据时,已经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把这些无线站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在通过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以及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在通信终端处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的选择数据之后,连接准许系统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选择数据表示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通信终端包括列表请求系统、第三用户选择系统以及选择发送系统。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当在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列表数据时,第三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无线站。选择发送系统把表示用户通过第三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在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在这个配置中的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如上所述。例如,可以把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以致可以识别连接方法和答复数据的源。在此情况下,连接准许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从所有收集的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
例如,在上述结构中,还可以通过下述配置来实现与通信终端的指令通信。
即,无线站的答复系统发送与用于识别具有答复数据的无线站的识别数据相关联的答复数据。无线接入点包括答复收集系统和列表发送系统。答复收集系统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以及与答复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达预定的时间周期,从而把表示识别数据和发送经收集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当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请求识别数据的列表的列表请求数据时,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列表数据表示已经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把其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识别数据的列表。在通过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以及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在通信终端处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的选择数据之后,连接准许系统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与通过选择数据表示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对应的无线站。通信终端包括列表请求系统、第四用户选择系统以及选择发送系统。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当在通过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列表数据时,第四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选择发送系统把选择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选择数据表示用户通过第四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
在开始告示数据的发送之后,在这个配置中的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如上所述。例如,可以把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以致可以识别识别数据和对应于答复数据的连接方法(或答复数据本身)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情况下,列表发送系统把表示所存储的对应关系可以识别的识别数据的列表的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
上述的每个用户选择系统是用于让用户作出选择的一个系统。例如,通过显示单元、打印单元、扬声器等通知用户应该使用操作单元从选项(无线站、识别数据)中进行选择,并且用户根据信息用操作单元从选项作出选择。
在上述无线LAN系统中,即使通过无线连接把无线站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但是如果配置无线接入点使之执行使用加密的数据通信,若不相似地配置无线站使之执行使用加密的数据通信,则正常通信一般是不可能的。
因此,为了使无线LAN系统正常地执行数据通信而无需通过用户的操作,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加密切换系统,该系统切换与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在通过连接准许系统发送请求提醒数据之后,在已经把无线接入点设置到用第一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状态的情况中,加密切换系统把加密方法切换到仅对已经向其发送了请求提醒数据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执行未加密数据通信的一种方法。
作为使无线LAN系统正常地执行数据通信而无需通过用户的操作的另一个配置,下述配置也是可能的。
即,配置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系统,使之发送在请求提醒数据上附有第二加密密钥的请求提醒数据,该第二加密密钥与对通过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进行加密所使用的第一加密密钥不同。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在连接准许系统发送请求提醒数据之后,该系统把已经向其发送了请求提醒数据的每个无线站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切换到用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方法。无线站包括加密设置系统,在接收来自无线接入点的请求提醒数据之后,该系统设置无线站,使之用附在请求提醒数据中的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为了增加无线接入点和无线站之间数据通信的安全等级,例如,可以使用下述配置。即,无线站包括:加密密钥捕获系统,该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捕获来自通信终端的第一加密密钥;以及加密改变系统,该系统改变无线站的设置,以致通过断开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以及当通过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从通信终端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时再建立使用第一加密密钥的无线连接,而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的加密来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通信终端包括加密密钥传送系统,该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把第一加密密钥传送到无线站。在断开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之后,无线接入点的加密切换系统不执行加密方法的切换。
在这个配置中,当通信终端把第一加密密钥传送到无线站时,希望通信终端可以确认该无线站是应该向其传送第一加密密钥的正确的无线站。为此,例如,下述配置是可能的。
即,配置通信终端的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在传送第一加密密钥之前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把鉴定消息传送到无线站。通信终端包括确认操作系统,该系统使确认无线站输出的鉴定消息的用户在通过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把鉴定消息传送到无线站之后执行确认操作。配置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当通过确认操作系统执行确认操作时传送第一加密密钥。配置无线站的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使之在第一加密密钥之前捕获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从通信终端传送的鉴定消息。无线站包括消息输出系统,该系统输出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的鉴定消息。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第一加密密钥,第一加密密钥是在确认消息输出系统输出的鉴定消息的用户执行对于通信终端的确认操作之后从通信终端传送的。
无线站的消息输出系统可以是通过使用显示单元、打印单元、扬声器等而输出鉴定消息的一个系统。
如上所述,配置无线接入点,使之执行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发送,从而使无线站设置它的连接方法,即,支持在无线站处的连接方法的设置。然而,还可以配置无线接入点,使之只在特定状态中执行支持。
具体说,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模式切换系统,该系统能够把无线接入点的操作模式切换成从支持模式和正常模式中选择的一个模式,所述支持模式通过执行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而支持每个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设置,所述正常模式不支持在未执行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的连接方法的设置。
不特别限定这个配置中的模式切换系统用于切换操作模式的触发,模式切换系统可以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来切换操作模式。
顺便说说,在这个结构中的“来自外部的指令”是例如,用户对无线接入点的操作单元的特定操作,从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发送的数据等。
任选地,当从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以来已经过去预定时间周期时,模式切换系统可以把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又任选地,还可以配置模式切换系统,使之当从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以来告示发送系统已经发送告示数据达预定次数时,把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再任选地,无线站可以包括内容判断系统以及操作暂停系统。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关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当前设置的内容是否需要经由通过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的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新设置。当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当前设置的内容不需要新设置时,操作暂停系统防止通过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
顺便说说,在这个结构中的操作暂停系统是用于防止通过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的一种系统,并且不特别限定它防止设置的结构。例如,可以配置操作暂停系统,使之暂停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终端,该通信终端的功能如同上述无线LAN系统的任何一种配置的无线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终端,该通信终端的功能如同上述无线LAN系统的任何一种配置的的无线接入点。
任选地,提供一种程序,用于命令计算机系统执行如上述任何一个配置的功能所需要的过程。
顺便说说,上述每个通信程序是由适合于计算机过程的指令的序列构成的程序,用于让计算机系统执行无线站、无线接入点和通信终端中每一个的功能。通过记录媒体(FD、CD-ROM、存储器卡等)或通信网络(因特网等)把程序提供给无线接入点、无线站或通信终端(下文中称之为“通信终端等”)、计算机系统或每个设备的用户。作为执行程序的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用内装在通信终端等中的计算机系统、与通信终端等连接的计算机系统、通过无线/有线通信路径传送数据等。
本发明还涉及等效于上述与无线LAN系统相关说明的功能、获取这种系统/装置的通信终端和计算机系统。本发明还涉及包含实现等效于上述说明的全部或部分的功能的程序码手段的计算机程序。这样的程序码手段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记录媒体上或通过网络分布,并在要实现全部或部分功能时由计算机来执行。
附图简述
图1是示出网络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流程图,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的步骤;
图3是序列图,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4是流程图,示出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5是表格,示出数据表的数据结构;
图6是流程图,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7是流程图,示出第三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8是流程图,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9是序列图,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10是流程图,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设置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11是示意图,示出显示列表数据的内容的一个状态;
图12是流程图(第2号),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设置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13是流程图,示出第四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14是流程图,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15是流程图,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的步骤;
图16是序列图,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17是流程图,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加密密钥捕获过程的步骤;
图18是流程图,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设置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19是流程图,示出第五实施例中的设置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20是流程图,示出修改的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的步骤;
图21是流程图,示出修改的实施例中的设置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22是流程图,示出修改的实施例中的设置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23是流程图(第1号),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24是序列图,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25是流程图,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的步骤;
图26是流程图(第2号),示出第六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27是流程图,示出第七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的步骤;
图28是表格,示出数据表的数据结构;
图29是流程图,示出第八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30是流程图,示出第九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31是流程图,示出第十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32是序列图,示出第十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33是流程图(第2号),示出第十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34是流程图,示出第十一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35是流程图,示出第十一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的步骤;
图36是序列图,示出第十一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37是流程图,示出修改的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的步骤;
图38是流程图,示出修改的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39是流程图(第1号),示出第十二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40是序列图,示出第十二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41是流程图,示出第十二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的步骤;
图42是流程图(第2号),示出第十二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43是流程图,示出第十三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的步骤;
图44是流程图,示出第十四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45是流程图,示出第十五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46是流程图,示出第十六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47是序列图,示出第十六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48是流程图(第2号),示出第十六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49是流程图,示出第十七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50是流程图,示出第十七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的步骤;
图51是序列图,示出第十七实施例中的接入点和打印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52是流程图,示出修改的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的步骤;
图53是流程图,示出修改的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图54是流程图,示出修改的第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的步骤;以及
图55是流程图,示出修改的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
实施例的详述
下面,将描述通过LAN连接的、包括多个网络设备(下文中简称为“设备”)的无线LAN系统的实施例以及修改。
[实施例1]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无线LAN系统的示例配置。应该注意,在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和修改中,硬件是通用的,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系统而只描述无线LAN系统一次。
由接入点10、网络打印机20(在下文中简称为“打印机”)等构成图1中示出的无线LAN系统。
接入点10是用于中继通过电缆100连接的设备(或外部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以及无线站之间的数据通信的一个无线接入点,接入点10包括CPU 11、ROM 12、RAM 13、网络控制器14、无线LAN控制器15、操作面板16、显示面板17等。
接入点10的CPU 11根据存储在ROM 12中的过程通过把指令发送到各个部件而控制接入点10的全面操作,同时把各个过程的结果存储在RAM 13中。
ROM 12是可读出和可写入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用于存储当接入点10本身与无线站通信时要使用的SSID(服务组识别符(Service Set IDentifier),或ESSID(扩展的SSID))、表示无线连接的方法(在下文中称之为“连接方法”)的参数的存储区域。顺便说说,通过从第1到第i无线LAN标准(例如,IEEE802.11a、IEEE802.11b以及IEEE802.11g)中选择的无线LAN标准,以及从可在无线LAN标准中使用的多个信道选择一个信道来指定“连接方法”,通过这样来定义无线接入点为实现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而使用的方法。
网络控制器14是用于实现与其它设备的数据通信的一个接口,所述其它设备诸如通过电缆100连接到接入点10的PC 30(或外部网络)。
无线LAN控制器15是用于根据存储在ROM 12中的参数来实现根据无线LAN标准的通信的一个接口。通过根据“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指定的连接方法而建立与无线站的连接,无线LAN控制器15实现作为无线接入点的功能。
在如上构成的接入点10中,在把“SSID”和“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存储在ROM 12中之后,准许无线站通过与存储在ROM 12中的SSID相同的SSID以及通过上述连接方法来接入接入点10而通过无线电进行通信。
顺便说说,在接入点10中,当通过无线电或通过导线与另一个设备进行关于设置数据的通信时,生成“SSID”和“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并存储在ROM 12中,并由该装置间接进行设置(远程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假定通过作为“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的远程设置,已经把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存储(设置)在ROM 12中,所述连接方法是通过第1无线LAN标准的第2信道指定的。
作为具有无线站功能的一个设备的打印机20配备有CPU 21、ROM 22、RAM 23、无线LAN控制器24、PC接口单元(PCI/F)25、操作面板26、显示面板27、打印引擎28等。
打印机20的CPU 21通过根据存储在ROM 22中的过程把指令发送到各个部件来控制打印机20的全面操作,同时把过程的结果记录在RAM 23中。
ROM 22是可读出和可写入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具有用于存储当作为无线站的打印机20与无线接入点通信时要使用的SSID、表示无线连接的方法的参数等的区域。
无线LAN控制器24是用于根据存储在ROM 22中的参数来实现根据无线LAN标准的通信的一个接口。与接入点10的无线LAN控制器15相似,无线LAN控制器24通过根据“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指定的连接方法建立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而实现作为无线站的通信功能。
PC接口单元25是用于通过通信电缆把打印机20连接到PC的一个接口,通过它使打印机20和PC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
在如上构成的打印机20中,在把“SSID”和“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存储在ROM 22中之后,通过根据连接方法的无线连接,使使用SSID的数据通信变成可能。顺便说说,在打印机20中,在将在下面说明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图2)中,生成“SSID”和“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并且存储(设置)在ROM 22中。
<通过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2描述通过打印机20的CPU 21执行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当操作面板26接收到对于接通电源、再起动(再设置)、初始化(使打印机20的设置返回工厂装载状态以及再起动)等的操作时,就开始了连接方法确定过程。
首先,检查打印机20是否处于工厂装载状态(S10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ROM22中没有存储“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则判断打印机20处于工厂装载状态。
如果打印机20不是处于工厂装载状态(S100:否),则结束连接方法确定过程。如果处于工厂装载状态(S100:是),则使变量M初始化(S110)。在这个步骤中,在变量M中设置值“1”(1→M)。顺便说说,在下面说明中的字符“m”表示在变量M中设置的值。
接着,使变量N初始化(S120)。在这个步骤中,在变量N中设置值“1”(1→N)。在下面说明中的字符“n”表示在变量N中设置的值。
接着,把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方法(在下文中称之为“连接方法)切换到通过第m无线LAN标准的第n信道执行的连接方法(S130)。在这个步骤中,通过把参数存储在用于“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的RAM 23的存储区域中来切换无线LAN控制器24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所使用的连接方法(用于通过第m无线LAN标准的第n信道指定的连接方法来执行通信功能),并且使无线LAN控制器24根据RAM 23的存储器内容来控制连接方法。到这时,将根据RAM 23的存储器内容来控制连接方法直到在后面的步骤中进行下一次切换(用于根据ROM 22的存储器内容来控制连接方法)(S301)。顺便说说,当用于“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的存储区域中已经保存参数时,用新参数来重写参数。
接着,生成和发送用于把在步骤S130中切换的连接方法通知(通告)打印机20周围的设备的告示数据(S140)。在这个步骤中,生成作为“告示数据”帧数据(管理帧)“,在该帧数据中,在标头中设置子类型(subtype)(表示数据是告示数据)以及在数据主体中存储设备名称和用于识别设备的设备ID(在本实施例中是MAC地址),并且通过根据第m无线LAN标准的第n信道的连接方法(见图3中的“告示11”—“告示3j”)来广播帧数据(使用广播地址作为目的地而发送)。在将在下面描述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图4)中,如果已经注册告示数据(的内容),则接收告示数据的接入点10返回请求提醒数据(见图3中的“请求提醒器”),否则,(如果尚未注册告示数据),则注册告示数据而不返回请求提醒数据(见图3中的“告示12”)。顺便说说,“请求提醒数据“是接入点10使用的帧数据,用于提醒无线站(打印机20)把准许无线连接的请求(相关联请求)发送到接入点10。在请求提醒数据中,存储接入点10与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SSID。
接着,起动定时器(S150)。将使用在这个步骤中起动的定时器来检查是否在预置时间范围内返回请求提醒数据。
接着,检查从发送告示数据以来是否已经发生超时(S16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15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是250毫秒),则判断已经发生超时。
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160:否),则检查是否已经从接入点10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S170)。如果尚未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S17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160。
在重复步骤S160和S170之后,如果从发送告示数据以来发生超时(S160:是),则停止和清0(S180)在步骤S15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使变量N递增1(n+1→N)(S190)。
接着,检查是否已经完成通过使用第m无线LAN标准的所有信道的告示数据发送(S200)。由于在每个无线LAN标准中规定和固定可使用的信道数量,所以如果变量N的值n已经变成大于第m无线LAN标准的可使用信道数量(j)(n>j),则判断已经完成通过所有信道的告示数据发送。
如果尚未完成通过第m无线LAN标准的所有信道的告示数据发送(S20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130。此后,重复从步骤S130到步骤S220的程序,从而通过使用第m无线LAN标准的每个信道成功地执行告示数据发送(见图3中的“告示11”—“告示1j”)。
在重复从步骤S130到步骤S220的程序之后,如果已经完成通过第m无线LAN标准的所有信道的告示数据发送(S200:是),则使变量M递增1(m+1→M)(S210)。
接着,检查是否已经完成通过使用所有无线LAN标准的告示数据发送(S22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变量M的值m已经变成大于无线LAN控制器24为了实现通信可以使用的无线LAN标准的数量(i)(m>i),则判断已经完成通过所有无线LAN标准的告示数据发送。
如果尚未完成通过所有无线LAN标准的告示数据发送(S22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120。
此后,从步骤S120的程序执行使用下一个无线LAN标准的告示数据发送(见图3中的“告示21”—“告示2j”)。通过重复从步骤S120到步骤S220的程序,使用所有无线LAN标准成功地执行告示数据发送(见图3中的“请求11”—“请求1j”)。
在重复从步骤S120到步骤S220的程序之后,如果已经完成通过所有无线LAN标准的告示数据发送(S220:是),则过程返回步骤S110。
在重复从步骤S120到步骤S220的程序的期间,如果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S170:是),则停止和清0(S230)在步骤S15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把通过请求提醒数据指定的SSID存储在RAM 23中作为与无线接入点进行数据通信要使用的SSID(S240)。通过在这个步骤中存储SSID,打印机20变成能够与可以通过与所存储的SSID相同的SSID建立通信的无线接入点(接入点10)实现数据通信。
接着,把用于请求无线连接的准许的相关联请求发送到接入点10(S250)。“相关联请求”是帧数据(管理帧),使用该帧数据来请求到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的准许。在步骤S250中,  把在步骤S240中存储在RAM 23中的SSID存储在相关联请求中,并且发送(见图3中的“相关联请求”)。在相关联请求的标头中存储打印机20的设备ID(MAC地址)。从接收相关联请求的接入点10返回作为表示准许到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的帧数据(管理帧)的相关联答复(见图3中的“相关联答复”)。
接着,起动另一个定时器(S260)。将使用在这个步骤中起动的定时器来检查是否在预置时间范围内返回相关联答复。
接着,检查从发送相关联答复以来是否已经发生超时(S27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26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是250毫秒),则判断已经发生超时。
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270:否),则检查是否已经从接入点10接收到相关联答复(S280)。如果尚未接收到相关联答复(S28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270。
在重复步骤S270和S280之后,如果发生从发送相关联请求以来的超时(S270:是),则停止和清0(S290)在步骤S26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过程返回步骤S110。
其间,如果在步骤S280中接收到相关联答复(S280:是),则停止和清0(S300)在步骤S260中起动的定时器,把在步骤S130中存储在RAM 23的存储区域中用于“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的参数和SSID存储在(拷贝到)ROM 22中,以致将通过ROM 22的存储器内容来控制连接方法(S301),并且结束连接方法确定过程。
在结束连接方法确定过程的时刻,停止通过步骤S130的连接方法的切换,确定(确定)在停止切换的时刻的连接方法(第m无线LAN标准,第n信道)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4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当用户对操作面板16作出把接入点10的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用于支持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设置)时(例如,按下特定的按钮),开始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顺便说说,支持模式是仅在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中启用的一个操作模式。当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时,接入点10的操作模式从支持模式返回“正常模式”。
首先,起动定时器(S310)。将使用在这个步骤中起动的定时器来检查是否在上述指令操作之后在预置时间范围内从打印机20发送告示数据(图2中的步骤S140)。因此,在让接入点10开始这个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之后,用户通过使打印机20开始上述连接方法确定过程(图2)而设置对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用于无线连接到接入点10)(见图3中对接入点10的“指令操作”和对打印机20的“激励”)。
接着,检查从开始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以来是否已经发生超时(S32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31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是15秒),则判断已经发生超时。
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320:否),则检查是否已经从打印机20接收到数据(S330)。如果尚未接收到数据(S33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320。顺便说说,如果没有根据设置到接入点10本身的连接方法(即,存储在ROM 12中的参数指定的连接方法)来发送数据,则接入点10不能接收和识别数据作为正常数据。因此,在步骤S330中,检查是否已经接收到根据设置到接入点10本身的连接方法发送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图3中的“告示12”)。
同时,如果在步骤S330中从打印机20接收到数据(S330:是),则检查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告示数据(S340)。“告示数据”是在图2的步骤S140中通过打印机20发送的数据。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是告示数据(S340:是),则检查是否已经注册告示数据(S350)。在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中,在下面步骤中注册通过告示数据指定的设备名称(见图3中的“注册”),因此,如果已经注册接收到的告示数据指定的设备名称,则在步骤S350中判断已经注册告示数据。顺便说说,通过步骤S350判断已经注册的告示数据是从开始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以来第二次接收到的告示数据(见图3中的“告示12”)。
如果尚未注册告示数据(S350:否),则通过把告示数据指定的设备名称和设备ID存储在RAM 13的特定存储区域中而对它们进行注册(例如用数据表注册)(S360)。
期间,如果已经注册告示数据(S350:是),则把请求提醒数据(用于请求相关联请求的发送的)发送到发送告示数据的打印机20(S370)。在这个步骤中,生成包含存储在ROM 12中的“SSID”的、作为用于请求相关联请求的发送的帧数据的“请求提醒数据”,并把它发送到打印机20(见图3中的“请求提醒器”)。请求提醒数据是在图2的步骤S170中通过打印机20接收的数据。在接收请求提醒数据之后,打印机20不是发送告示数据,而是发送相关联请求(见图3中的“相关联请求”)。
在完成步骤S360或S370之后,返回步骤S320。
如果在步骤S340中接收到的数据不是告示数据(S340:否),则检查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相关联请求(S380)。“相关联请求”是在图2的步骤S250中通过打印机20发送的数据。
如果在步骤S380中接收到的数据是相关联请求(S380:是),则把相关联答复(表示准许无线连接到接入点10)发送到发送相关联请求的打印机20(S400),并且过程返回步骤S320。相关联答复是在图2的步骤S280中通过打印机20接收的数据(见图3中的“相关联答复”)。在打印机20中,设置接收相关联答复的时刻的连接方法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在交换相关联请求和相关联答复之前,在打印机20从接入点10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之后,在打印机20和接入点10之间交换鉴定请求和鉴定答复(与普通的无线连接过程相似)(见图3中的“鉴定请求”—“鉴定答复”)。顺便说说,由于第一实施例对于数据通信不使用加密,所以作为公开鉴定来完成鉴定请求/答复的交换(不加密的鉴定)。
同时,如果在步骤S380中接收到的数据不是相关联请求(S380:否),则执行取决于所接收数据的类型的过程(S410),并且过程返回步骤S320。
在重复从上述步骤S320到步骤S410的程序之后,如果在步骤S320中已经发生超时(S320:是),则停止和清0(S420)在步骤S31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如上,随着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结束,接入点10的操作模式从支持模式返回正常模式。
在如上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打印机20根据多个连接方法中的每个连接方法发送告示数据,同时依次连续地切换连接方法(见图3中的“告示11”—“告示3j”)。在发送告示数据的时刻已经把连接方法设置到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的接入点10接收告示数据(见图3中的“告示12”),并且接入点10通过发送请求提醒数据来通知打印机20,使用与接收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连接方法的无线连接是可能的(见图3中的“请求提醒器”)。接收请求提醒数据的打印机20对其本身设置通过请求提醒数据通知的连接方法(即,设置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通过把打印机20设置到与上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无线连接成为可能。
如上,在打印机20中,通过切换连接方法和发送告示数据而自动设置连接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因此,可以显著地减轻用户关于无线LAN设置的负担。
打印机20按通过定时器计数的预置时间间隔连续依次切换连接方法(图2中的步骤S110-S220),并且在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之后停止连接方法切换。只有通过停止如上的连接方法的连续切换,打印机20才可以在停止连接方法切换的时刻对其本身设置连接方法(即,设置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
可以通过激励打印机20的来自外部的明确的命令(连接方法确定过程(图2))来设置对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
当已经设置到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时,可以通过交换相关联请求和相关联答复而立即实现打印机20和接入点10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中(图4),接入点10可以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而设置对根据相同的连接方法连续发送两次告示数据的无线站(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见图3中的“请求提醒器”)。
当从切换操作模式到支持模式以来已经过去规定的时间周期而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时(图4),接入点10的操作模式从支持模返回正常模式。因此,操作模式可以自动从支持模式返回正常模式而无需用户进行使操作模式返回正常模式的操作,通过这可以防止由留在支持模式中的接入点10引起的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意外设置。
同时,只有当打印机20处于工厂装载状态时,打印机20才能够设置它的无线连接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图2中的步骤S100)。
在图4的步骤S340-S360中,接入点10收集(注册)告示数据,并且当根据与收集告示数据相同的连接方法接收到从无线站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步骤S370)。因此,当通过无线站发送告示数据时,即当无线站能够发送/接收数据时,接入点10可以发送请求提醒数据,通过这,使无线站安全地接收接入点10发送的请求提醒数据。
[实施例1的修改]
还可以把第一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改变成其它结构而实施第一实施例,如下所示。顺便说说,还可以把下面示出的结构应用于其它实施例的相似部分。
例如,虽然只有当打印机20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时,才执行从步骤S110的过程(图3的S100),但还有可能配置打印机20,使之在必须设置连接方法情况中(例如,当缺少一部分存储在ROM 22中的“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时),甚至当不处于工厂装载状态时,也执行从步骤S110的过程。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交换鉴定请求和鉴定答复之后交换相关联请求和相关联答复,但还有可能省略鉴定请求/答复而只执行相关联请求/答复的交换。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入点10只可以通过预置连接方法接收数据。在接收告示数据的时刻,接入点10认识到告示数据通知的连接方法与已经预置到接入点10本身的连接方法相同。因此,通过打印机20发送的告示数据不包含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然而,也可以把这种参数存储在告示数据中。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激励打印机20而命令和开始对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设置,但例如,还可以通过操作面板26的特定的操作来发出命令(见图3中的“命令”)。还可以通过从连接到打印机20以传送数据的另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的数据来发出命令。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指令操作切换接入点10的操作模式,但还可以配置接入点10,使之当受到从连接到接入点10以传送数据的另一个通信终端发送的数据指令时,切换它的操作模式。
虽然在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中,配置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入点10,使之重复发送请求提醒数据,直到发生超时(通过从步骤S370返回步骤S320),但还可以配置接入点10,使之在发送请求提醒数据之后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具体说,前进到步骤S420)。在此情况下,甚至在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之后的规定时间周期中,当发送一次请求提醒数据时,也可以使操作模式返回正常模式。因此,仅对数量与请求提醒数据的发送次数(1)相同的无线站提供对于连接方法设置的支持。在这个配置中,接入点10可以对请求提醒数据的发送次数进行计数,并且当计数达到规定数时前进到步骤S420。在此情况下,接入点10可以发送请求提醒数据,并且在接收来自无线站的告示数据之后立即把它的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无需执行告示数据的注册。
虽然上述实施例中,在刚好开始连接方法确定过程之后,打印机20检查它是否处于工厂装载状态(图2中的S100)以及然后执行从步骤S110的过程,但检查处于工厂装载状态的定时不一定限定在刚好开始连接方法确定过程之后。例如,可以在步骤S240和S250之间执行检查。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当使用特定目的帧数据作为“告示数据”以及“请求提醒数据”,但还可以使用在无线LAN标准中指定的已知类型的数据作为“告示数据”以及“请求提醒数据”。可能的数据包括探测请求和探测答复。然而,当使用探测请求和探测答复时,打印机20可能响应于来自无线接入点而不是来自接入点10的探测请求,并且不加区分地建立无线连接,通过这,与接入点10建立无线连接可能变得困难。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这种状态是不希望有的。因此,希望配置接入点10,使之当接收到作为“告示数据”发送的探测请求时,发送作为“请求提醒数据”的、包含明确表示将进行打印机20的设置的参数的探测答复,并且配置打印机20,使之只有当接收到作为“请求提醒数据”的探测答复(包含明确表示将进行设置的参数)时才进行设置。
[实施例2]
构成除了接入点10执行的某些步骤之外与第一实施例的系统相似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因此,下面将只说明不同点。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6描述通过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通过用下面的过程来替换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部件(从步骤S350的程序)(图4)来配置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用相同的步骤号来表示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果在步骤S350中尚未注册告示数据(S350:否),则通过把告示数据指定的参数存储在RAM 13的特定存储区中而对它们进行注册(例如,用数据表注册)(S352)。步骤S352与图4中的步骤S360相似;然而,当接收到告示数据时,在步骤S352中不但注册设备名称和设备ID,而且还注册接收电平(无线电场强),使它们相互相关联。图5示出数据表的一个例子,用该数据表来注册告示数据指定的参数。
在完成步骤S352之后,或如果已经在步骤S350中注册告示数据(S350:是),则过程返回步骤S320。
顺便说说,当执行步骤S340的时刻,接入点10不发送请求提醒数据,并且不接收相关联的请求。因此,如果在步骤S340中接收到的数据不是告示数据(S340:否),则在执行上述“其它过程”之后,接入点10返回步骤S320(S410)。
在重复步骤S320-S410之后,如果在步骤S320中已经发生超时,(S320:是),则停止和清0在步骤S310中起动的定时器(S420)。
接着,检查在步骤S352中是否已经执行参数的注册(S51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已经把通过步骤S352写入的数据存储在RAM 13的特定存储区域中,则判断已经执行在步骤S352中的参数注册。
如果未曾执行参数注册(S510:否),则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期间,如果已经执行参数注册(S510:是),则起动另一个定时器(S520)。将使用在这个步骤中起动的定时器来检查是否在告示数据注册之后的预置时间范围内再从打印机20发送告示数据。
接着,检查从告示数据注册以来是否已经发生超时(S53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52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了预置长度的时间(在这个实施例中是15秒),则判断已经发生超时。
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530:否),则检查是否已经从打印机20接收到数据(S540)。如果未曾接收到数据(S54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530。
如果已经从打印机20接收到数据(S540:是),则检查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告示数据(S550)。这个步骤是与图4的步骤S340相似的步骤。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是告示数据(S550:是),则检查是否已经注册了该告示数据(S560)。这个步骤是与图4的步骤S350相似的步骤。
如果尚未注册告示数据(S56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530。
期间,如果已经注册了告示数据(S560:是),则检查关于告示数据的已经注册的参数中的接收电平是否是所有参数中最高的接收电平(S570)。
如果接收电平不是最高的(S57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530。如果接收电平是最高的(S570:是),则发送请求提醒数据(S370),并且过程返回步骤S530。
在步骤S550中,如果接收到的数据不是告示数据(S550:否),则检查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为相关联请求(S380)。
如果接收到的数据是相关联请求(S380:是),则把相关联答复(表示准许对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发送到发送相关联请求的打印机20(S400),并且过程返回步骤S530。
同时,如果接收到的数据不是相关联请求(S380:否),则相似于步骤S410,执行取决于接收到数据的类型的上述“其它过程”,并且过程返回步骤S530。
在重复从步骤S530开始的程序之后,如果在步骤S530中已经发生超时(S530:是),则停止和清0(S590)在步骤S52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在如上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第一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接入点10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而能够设置对发送最高接收电平的告示数据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图6中的步骤S570和S370)。
[实施例2的修改]
还可以把第二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改变成其它结构而实施第二实施例,如下所示。顺便说说,还可以把下面示出的结构应用于其它实施例的相似部分。
例如,虽然步骤S570判断在关于接收到的告示数据注册的参数中的接收电平是否为所有参数中最高接收电平,但还可以配置步骤S570,使之判断在关于接收到的告示数据注册的参数中的设备ID是否与在步骤S540中接收告示数据的时刻的设备ID相同。在此情况下,如果由接收到的告示数据指定的设备ID与以前注册的告示数据的设备ID不同,则即使当接收到与注册的告示数据相同的告示数据时,接入点10也会取消请求提醒数据的发送以及连接方法的设置。到这时,可以防止试图通过假造用接入点10注册的告示数据和发送该告示数据而不正当地建立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的无线站的无线连接。
[实施例3]
构成除了接入点10执行的某些步骤之外与第二实施例的系统相似的、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因此,下面将只说明不同之点。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7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通过在第二实施例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S510(图6)之后添加步骤S512和S514(下面说明),以及用步骤S562(下面说明)替换步骤S570,来配置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因此,将只详细描述与第二实施例不同的过程。
如果在步骤S510中已经执行了参数注册(S510:是),则把通过对于每个告示数据注册的参数表示的每个设备名称通知用户(S512)。在这个步骤中,通过在显示面板17上显示由经注册的参数表示的设备名称列表来执行通知。在显示面板17上显示列表之后,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面板16执行从列表选择一个或多个设备名称的选择操作。
等待选择操作,直到用户进行选择操作(S514:否)。
当进行选择操作时(S514:是),过程前进到步骤S520。顺便说说,对于对应于通过选择操作选择的每个设备名称的每个参数,设置表示选择操作的选择的选择标志(初始值“0”转到“1”)。
在步骤S560中,如果已经注册了接收到的告示数据(S560:是),则检查是否对已经关于告示数据注册的参数设置选择标志,以代替执行步骤S570。
如果已经设置选择标志(S562:是),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370,否则(S562:否),过程返回步骤S530。
在如上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第二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接入点10能够通过发送请求提醒数据而只对具有用户任意选择的设备名称的无线站(例如,打印机20)设置连接方法(见图7中的步骤S512、S514以及S562)。
[实施例3的修改]
还可以把第三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改变成其它结构而实施第三实施例,如下所示。顺便说说,还可以把下面示出的结构应用于其它实施例的相似部分。
例如,虽可根据设备名称通过用户执行图7的步骤S512和S514中的选择操作,但还可以根据代替设备名称的设备ID来执行选择操作。在此情况下,可以只对具有用户任意选择的设备ID的无线站设置连接方法。
[实施例4]
构成与第三实施例的系统相似的、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配置第四实施例,以使可以通过公用计算机系统30(下文中称为“PC 30”)来执行第三实施例中通过接入点10执行的设备名称的通知和选择操作(步骤S512和S514),该计算机系统30连接到接入点10以通过电缆100传送数据。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8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通过用将在下面说明的步骤S516和S518来代替在第三实施例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中的步骤S512和S514(图7)来配置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因此,将只详细描述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过程。在接收到来自PC 30的起动指令数据之后,起动连接方法指令过程(见图9中的“起动指令”)。
如果在步骤S510中已经执行了参数注册(S510:是),则生成表示通过经注册的参数指定的设备名称的列表的列表数据,并且发送到PC 30(发送起动指令数据的设备)(S516)。接收到列表数据(见图9中的“列表数据”)的PC 30在它的显示器上显示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把设备名称通知用户。此后,当用户进行选择操作(用于从列表上的设备名称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设备名称)时,把可以指定所选择的设备名称的选择数据发送到接入点10(见图9中的“选择数据”)。
在步骤S516中发送列表数据之后,等待选择数据的接收(S518:否)。当接收到选择数据时,(S518:是),过程前进到步骤S520。顺便说说,在以后执行的步骤S370中,根据与步骤S518中接收到的选择数据指定的设备名称相关联的参数(SSID、连接方法)来执行请求提醒数据到无线站的发送。
<通过PC 30设置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10描述PC 30进行的设置指令过程。根据安装在PC 30中的程序执行设置指令过程。
首先,把起动指令数据发送到接入点10(S610)。接收起动指令数据的接入点10起动上述图8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见图9的“起动指令”),并且在过了一会儿之后发送上述列表数据。
等待来自接入点10的列表数据直到接收到它(S620:否)。
当接收到列表数据时(S620:是),在PC 30的显示器上显示列表数据的内容(S630)。在显示通过列表数据表示的设备名称的列表之后(见图11),用户可以使用键盘、鼠标等进行选择操作(用于选择一个或多个设备名称)。
等待选择操作直到用户进行它为止(S640:否)。当进行选择操作时,(S640:是),生成可以指定通过选择操作选择的设备名称的选择数据,并且发送到接入点10(S650)。
在如上结构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第三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接入点10只能够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而对具有从PC 30接收到的选择数据指定的设备名称(即,用户从经注册的设备名称中任意选择的设备名称)的无线站(例如,打印机20)设置连接方法(见图8的步骤S516、S518以及S562)。
[实施例4的修改]
还可以把第四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改变成其它结构而实施第四实施例,如下所示。顺便说说,还可以把下面示出的结构应用于其它实施例的相似部分。
例如,虽然在图8的步骤S516和S518中接入点10生成表示设备名称的列表的列表数据,但还可以配置接入点10,使之生成和发送表示设备的ID的列表的列表数据,从而让PC 30的用户根据代替设备名称的设备ID来执行选择操作。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而只对具有PC 30的用户任意选择的设备ID的无线站设置连接方法。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入点10可注册(收集)参数达预定时间周期以及此后根据所收集的参数发送所生成的列表数据,但还可以配置接入点10,使之在接收到来自PC 30的发送请求的时刻生成和发送列表数据(见图9中的“列表请求”)。例如,对于这个配置,在图10的步骤S610和S620之间添加等待请求列表数据的操作的一个步骤(S612),并且在步骤S612之后添加请求响应上述操作的列表数据的一个步骤,如图12中所示,并且在图8的步骤S510和S516之间添加等待来自PC30的请求的一个步骤,如图13中所示。还是在这个配置中,与上述配置相似,还可以根据代替设备名称的设备ID来执行选择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能配置接入点10,使之在接入点10已经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打印机20)之后,通知PC 30,已经设置(或将设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例如,对于这个配置,在图8的步骤S400之后添加发送设置通知数据(用于通知设置的执行)到PC 30的步骤,如图13所示,并且在图10的步骤S650之后添加等待设置通知数据的一个步骤(S652)以及把已经根据设置通知数据的接收而设置了对无线站的连接方法通知用户的一个步骤,如图12所示。
[实施例5]
在上述实施例中,甚至在通过无线连接把打印机20连接到接入点10时,如果配置接入点10使之执行使用加密的数据通信,则一般不是相似地配置打印机20使之执行使用加密的数据通信,就不可能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因此,设计这个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让上述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正常地执行数据通信而无需用户的操作。
首先,如果把“关于安全性的参数”存储在ROM 12中,则接入点10根据参数开始执行安全性措施的通信。例如,可以使用用于执行加密状态的通信的加密密钥,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是WEP(有线等效保密(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密钥)作为“关于安全性的参数”。如果在ROM 12中已经存储了加密密钥,则接入点10(CPU11)通过用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与无线站进行通信。顺便说说,通过上述远程设置生成加密密钥,并且存储在ROM 12中。
同时,如果在ROM 22中存储“关于安全性的参数”,则打印机20根据参数开始执行安全性措施的通信。与接入点10的情况相似,可以使用加密密钥作为“关于安全性的参数”。如果在ROM 22中已经存储了加密密钥,则打印机20(CPU 21)通过用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与无线接入点进行通信。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14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通过在第四实施例(图8)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S370之后添加步骤S372(下面说明)以及在步骤S590之后添加步骤S592、S594和S596(下面说明)来配置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因此,将只描述与第四实施例的过程不同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370中,随机地生成与存储在ROM 12中的普通加密密钥不同的加密密钥(下文中称之为“试验加密密钥”),并且发送附有试验加密密钥的请求提醒数据。
在步骤S370中发送请求提醒数据之后返回步骤S530之前,用提醒器列表注册无线站(把请求提醒器数据发送至该无线站)的设备名称和设备ID,所述提醒器列表使它们与在步骤S370中附加到请求提醒数据的试验加密密钥相关联。“提醒器列表”是在RAM 13中生成的、用于注册数据的一个数据表。
在完成步骤S590之后,等待与步骤S372中用提醒器列表注册的任何一个无线站断开无线连接(S592:否)。当断开无线连接时,(S592:是),删除关于与断开的无线连接对应的无线站的、用提醒器列表注册的信息(S594)。
在完成步骤S594之后,检查是否还存在剩余在提醒器列表中的经注册的信息(S596)。如果有剩余的经注册的信息(S596:是),则过程返回步骤S592。重复判断,当提醒器列表清空时,(S596:否),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通过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15描述通过打印机20的CPU 21执行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通过把下列步骤添加到以前实施例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图2)而配置成本连接方法确定过程。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用相同的步骤号来表示与以前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步骤S170中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之后,把通过请求提醒数据指定的SSID存储在ROM 22中,并且把试验加密密钥存储在用于“关于安全性的参数”的RAM 23的存储区域中(S174)。此后,通过切换步骤S224中的连接方法,通过用存储在用于“关于安全性的参数”的存储区域中的试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与无线接入点(接入点10)的数据通信。
在完成步骤S301之后,捕获接入点10的加密密钥(S700)。步骤S700是用于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的手段从PC 30捕获接入点10的加密密钥的一个步骤(见图16中“(通过随机数加密的)加密密钥”)。将在以后说明的加密密钥捕获过程中说明步骤S700的详细内容(图17)。
如果在步骤S700中成功地捕获加密密钥(S302:是),则把加密密钥存储在ROM22中(S304)。在这个步骤中,除了把加密密钥存储在ROM 22中之外,还执行试验加密密钥从RAM 23的删除。
接着,断开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S306)。在这个步骤中,通过把鉴定断开消息发送到接入点10而断开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见图16中的“鉴定断开”)。
接着,再建立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S308)。在这个步骤中,与上述过程相似,通过与接入点10交换鉴定请求/答复而再建立无线连接。在通过这个步骤建立无线连接之后,通过用在步骤S304中存储在ROM 22中的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
在步骤S308之后,或如果在步骤S302中未曾捕获加密密钥(S302:否),则结束连接方法确定过程。
<通过打印机20的加密密钥捕获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17描述通过打印机20的CPU 21执行的加密密钥捕获过程。加密密钥捕获过程是图15的步骤S700的详细说明。
首先,生成用于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的公共密钥和专用密钥作为一对密钥。(S710)。
接着,把在步骤S710中生成的公共密钥发送到PC 30(S720)。在这个步骤中,把公共密钥的数据发送到作为预定设备的PC 30。接收公共密钥的PC 30通过公共密钥对随机数(该数是随机地生成的)进行加密,并且把经加密的随机数发送到打印机20。PC 30进一步把通过随机数加密的预定打印数据(表示预定的消息图像)发送到打印机20。
打印机20接收来自PC 30的经加密的随机数(S730),接收来自PC 30的经加密的打印数据(S740),通过在步骤S710中生成的公共密钥对消息图像(通过在步骤S740中接收的打印数据表示)进行解密,并且使打印引擎28打印消息图像(S750)。在这个步骤中打印的消息图像包含用于使用户确认步骤S730中接收到的随机数确实是通过PC 30发送到打印机20本身的一个消息。确认该事实的用户通过使用PC30而进行确认操作(将在以后说明设置指令过程(图18)时描述)。在确认操作之后,将把步骤S730中加密的加密密钥从PC 30发送到打印机20。
起动定时器(S760),并且检查是否已经接收到加密密钥(S770)。如果已经接收到加密密钥(S770:是),则停止和清0(S780)在步骤S76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结束加密密钥捕获过程。
另一方面,如果未曾接收到加密密钥(S770:否),则检查是否已经发生超时(S79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步骤S76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是30秒),则判断已经发生超时。
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79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770。如果已经发生超时(S790:是),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780,此时结束加密密钥捕获过程而未捕获加密密钥。
<通过PC 30的设置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18描述通过PC 30执行的设置指令过程。该过程按照安装在PC30中的程序执行。通过把下列步骤添加到以前实施例的设置指令过程的步骤S650(图2)之后而配置成本设置指令过程。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用相同的步骤号来表示与以前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完成步骤S650之后,等待从打印机20发送的公共密钥,直到接收到它(S810:否)。公共密钥是图17的步骤S720中打印机20发送的数据。
当接收到公共密钥时(S810:是),通过公共密钥对随机数(该数是随机生成的)进行加密,并且把经加密的随机数发送到打印机20。经加密的随机数是图17的步骤S770中打印机20接收的数据。
接着,通过在步骤S810中接收的随机数对表示消息图像的打印数据进行加密,并且把经加密的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机20(S830)。经加密的打印数据是图17的步骤S740中打印机20接收的数据。接收到打印数据的打印机20打印消息图像,并且用户在打印出消息图像之后执行对打印机20的确认操作,如上所述。通过按下特定的键/按钮、按特定次序按下键/按钮等而进行确认操作。
等待确认操作,直到用户进行确认操作(S840:否)。
当进行确认操作时(S840:是),通过在步骤S820中生成的随机数对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并且把经加密的加密密钥发送到打印机20(S850)。经加密的加密密钥是图17的步骤S770中打印机20接收到的数据。顺便说说,加密密钥是以前已经存储在存储器等中的数据。
在完成步骤S850之后,结束设置指令过程。
<通过接入点10的加密切换过程>
配置接入点10,使之当从它激励以来与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时刻已经来到时执行加密切换过程。下面,将参考图19描述加密切换过程。
首先,检查所述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的)是否是具有用RAM 13的提醒器列表注册的设备名称或设备ID的一个无线站(S901)。
如果无线站是具有用提醒器列表注册的设备名称或设备ID的一个无线站(S910:是),则通过用对应于设备名称或设备ID的试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S920)。
另一方面,如果无线站是不具有用提醒器列表注册的设备名称或设备ID的一个无线站(S910:否),则通过用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普通数据通信(S930)。
在完成上述步骤S920或S930之后,结束加密切换过程。
在如上结构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通过以前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对于已经向其发送了请求提醒数据的一个无线站,接入点10切换它的加密方法,为的是执行用试验加密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的数据通信(见图19中的S910)。同时,接收请求提醒数据的打印机20设置它的加密方法,为的是执行用试验加密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的与接入点10的数据通信(见图15中的S224)。通过该过程,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用试验加密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的正常数据通信成为可能,通过该过程,可以实现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保证一定的安全等级同时又保持接入点10与外部网络的数据通信的安全等级的数据通信。
接着,如果打印机20通过加密密钥捕获过程成功地捕获加密密钥(图17),则打印机20再建立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见图15中的步骤S306和S308),此后将通过用从PC 30发送到打印机20的加密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执行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数据通信。在接入点10中,从此刻的提醒器列表中删除关于对应于断开无线连接的无线站的参数(见图14中的步骤S594),通过这样返回接入点10的加密方法,为的是用加密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执行与打印机20的数据通信。因此,可以实现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数据通信,所具有的安全等级与接入点10同其它无线站或外部网络的数据通信的安全等级等效。
由于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的手段来进行从PC 30到打印机20的加密密钥的传送,所以在发送到打印机20的期间,泄漏加密密钥的概率势必变得较低。
此外,打印机20对在加密密钥之前从PC 30传送的打印数据表示的消息图像进行打印(见图17中的步骤S750)。因此,允许用户通过检查打印机20是否打印消息图像而确认打印机20是否是应该从PC 30接收加密密钥的正确的无线站。在确认消息图像之后,用户执行对于PC 30的确认操作(见图18中的步骤S840),通过这样使从PC 30到打印机20的加密密钥的传送成为可能。
[修改]
虽然已经参考上述特定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而是还可以在各种配置中实施本发明。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打印机20作为本发明的无线站,但也可以使用能够作为无线站操作的任何类型的设备作为本发明的无线站。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经由电缆100把打印机20连接到接入点10,但在PC 30具有无线站功能的情况中,还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把PC 30连接到接入点10。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判断打印机20不是处于工厂装载状态而打印机20不执行包含告示数据发送的所有程序(见图2和15中的步骤S100),但还可能使打印机20在允许工厂装载状态的判断和使接入点10取消关于告示数据的注册或请求提醒数据的发送的一种状态中发送告示数据。
为此,例如,在图20示出的步骤S130之后,在打印机20中执行步骤S100。如果步骤S100中为“是”,则发送设置“未配置的设备”标志(设置为“1”)的告示数据(S142)。如果步骤S100中为“否”,则发送没有设置“未配置的设备”标志(设置为“0”)的告示数据(S144),并且过程前进到步骤S150。
同时,在接入点10中,可以把下列过程添加到图4、6、7、8、13和14的过程中。例如,如在图21中所示,在步骤S340之后,如果在所接收的告示数据中的“未配置的设备”标志表示无线站(打印机20)处于其工厂装载状态(S342:是),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350,否则(S342:否),过程返回步骤S320。或如图22所示,在步骤S550之后,如果在所接收的告示数据中的“未配置的设备”标志表示无线站处于其工厂装载状态(S552:是),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560,否则(S552:否),过程返回步骤S530。
通过这种配置,只有在无线站处于其工厂装载状态时才允许接入点10设置连接方法(根据告示数据和请求提醒数据的发送而执行注册)。
当上述实施例中的打印机20按从第1无线LAN标准的第1信道开始的数字次序切换它的连接方法时,不特别限制信道切换的次序。例如,为了避免相同无线LAN标准中的无线电波干扰,还可以使用恰当的次序。
具体说,可以把信道分成多个组(例如,高频组和低频组),并且可以依次进行信道切换,像从一个组的第j信道(j:任意数)到下一个组的第j信道,依此类推,相继切换每个组的所有信道。在此情况下,不会发生切换到同一组(切换到接近的频带)的一个信道,从而可以避免无线电波干扰。
相似地,还可以从第1信道开始按预置信道数k的间隔(例如,按5个信道的间隔)而依次进行信道切换,从第2信道开始重复该程序,依此类推,到从第k信道开始的一个顺序。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足够宽的间隔为的是消除无线电波干扰而安全地避免无线电波干扰。
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通过打印从PC30发送的消息,用户可以确认打印机20是正确的从PC30接收加密密钥的无线站。这可以修改成使得可以打印相应于从PC30发送的信号的临时存储图像。也可以是,相应于接收的信号,可以将消息显示在显示屏27上,LED(未示出)点亮,并且/或者可以从扬声器输出预定的声音(即语言消息)。并且还可以不是打印图像,而是提高元件的温度或者散发烟雾。
[实施例6]
下文中将描述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应该注意,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的硬件配置与图1中示出的系统相似,所以为了简明起见而省略其说明。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23描述通过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当用户对操作面板16进行指令操作(例如,按下特定的按钮)使接入点10的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用于支持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设置)时,开始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顺便说说,支持模式是只有在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中才启动的一种操作模式。当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时,接入点10的操作模式从支持模式返回“正常模式”。
首先,使变量M初始化(S1110)。在这个步骤中,在变量M中设置值“1”(1→M)。顺便说说,在下面说明中的字符“m”表示在变量M中设置的值。
接着,使变量N初始化(S1120)。在这个步骤中,在变量N中设置值“1”(1→N)。在下面说明中的字符“n”表示在变量N中设置的值。
接着,把到无线站的无线连接的方法(下文中称之为“连接方法”)切换到通过第m无线LAN标准的第n信道实施的一个连接方法(S1130)。在这个步骤中,通过把参数(用于通过第m无线LAN标准的第n信道规定的连接方法来执行通信功能)存储在用于“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的RAM 13的存储区域中而切换无线LAN控制器15使用的连接方法,并且使无线LAN控制器15根据RAM 13的存储器内容来控制连接方法。到这时,根据RAM 13的存储器内容控制连接方法直到在后面的步骤中进行下一次切换(用于根据ROM 12的存储器内容来控制连接方法)(S1250)。顺便说说,当用于“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的存储区域已经保存参数时,这些参数用新参数来冲掉重写。
接着,广播探测请求(使用广播地址作为目的地而发送)(S1140)。“探测请求”是众知的帧数据,该帧数据是通过无线接入点发送的,用于询问无线接入点近傍是否存在无线站。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支持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的目的而发送探测请求(见图24中的“请求11”—“请求3j”)。在将在下面说明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图25)中,从接收探测请求的打印机20返回探测答复(见图24中的“答复“)。
接着,起动定时器(S1150)。将使用在这个步骤中起动的定时器来检查是否在预置时间范围内从应该支持无线连接设置的无线站(打印机20)返回探测答复。
接着,检查是否已经从无线站返回探测答复(S1160)。
如果未曾返回探测答复(S1160:否),则检查从发送(广播)探测请求以来是否已经发生超时(S117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115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本实施例中是250毫秒),则判断已经发生超时。
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117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1160。如果已经发生超时(S1170:是),则停止和清0(S1180)在步骤S115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使变量N递增1(n+1→N)(S1190)。
接着,检查是否已经通过使用第m无线LAN标准的所有信道而完成探测请求的发送(S1200)。由于在每个无线LAN标准中规定和固定可使用信道的数量,所以如果变量N的值已经变成大于第m无线LAN标准的可使用信道的数量(j)(n>j),则在步骤S1200中判断已经完成通过所有信道的探测请求的发送。
如果尚未曾完成通过第m无线LAN标准的所有信道的探测请求的发送(S120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1130。此后,重复从步骤S130到步骤S1200的程序,从而通过使用第m无线LAN标准的每个信道成功地执行探测请求的发送(见图24中的“请求11”—“请求1j”)。
在重复从步骤S1130到步骤S1200的程序之后,如果已经完成通过第m无线LAN标准的所有信道的探测请求的发送(S1200:是),则使变量M递增1(m+1→M)(S1210)。
接着,检查是否已经通过使用所有无线LAN标准而完成探测请求的发送(S122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变量M的值m已经变成大于无线LAN控制器15为了实现通信可以使用的无线LAN标准的数量(i)(m>i),则判断已经完成通过所有无线LAN标准的探测请求的发送。
如果尚未完成通过所有无线LAN标准的探测请求的发送(S122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120。
此后,通过从步骤S1120开始的程序来执行使用下一个无线LAN标准的探测请求的发送。重复从步骤S1120到步骤S1220的程序,通过使用所有无线LAN标准而依次连续地执行探测请求的发送(见图24中的“请求11”—“请求3j”)。
在重复从步骤S120到步骤S1220的程序之后,如果已经完成通过所有无线LAN标准的探测请求的发送(S1220:是),则过程返回步骤S1110。
在重复从步骤S1120到步骤S1220的程序的期间,如果从无线站返回探测答复(S1160:是),则停止和清0(S1230)在步骤S115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探测答复的无线站(S1240)。“请求提醒数据”是帧数据,它用于提醒无线站(打印机20)把用于准许无线连接的请求(相关联请求)发送到接入点10。请求提醒数据包含接入点10为了与无线站的数据通信而使用的SSID以及表示以前设置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第1无线LAN标准的第2信道)的参数。接收请求提醒数据的打印机20根据与将在下面说明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图25)中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把相关联请求发送到接入点10。
接着,使连接方法返回初始设置(S1250)。在这个步骤中,删除存储在RAM 13中的“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此后根据存储在ROM 12中的“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来执行数据通信。存储在ROM 12中的参数是已经预置到接入点10作为初始设置的那些参数。因此,使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返回初始设置。此后,接入点10根据初始设置执行数据通信直到它返回步骤S1110。
接着,起动另一个定时器(S1260)。将使用这个步骤中起动的定时器来检查是否在预置时间范围内从无线站(打印机20)返回相关联请求。
接着,检查是否已经从无线站接收到相关联请求(S1270)。
如果尚未接收到相关联请求(S1270:否),则检查从发送请求提醒数据以来是否已经发生超时(S128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126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是250毫秒),则判断为超时。
如果尚未发生超时(S128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1270。如果已经发生超时(S1280:是),则停止和清0(S1290)在步骤S126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过程返回步骤S1110。
在步骤S1270中,如果已经接收到相关联请求(S1270:是),则与步骤S1290(S1300)相似地停止和清0定时器,并且把相关联答复(准许到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发送到返回相关联请求的打印机20(S1310)。
如上所述,通过交换相关联请求和相关联答复而建立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在交换相关联请求和相关联答复之前,在打印机20从接入点10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之后,在打印机20和接入点10之间交换鉴定请求和鉴定答复(与普通无线连接过程相似)(见图24中的“鉴定请求”—“鉴定答复”)。顺便说说,由于第一实施例没有使用数据通信的加密,所以作为公开鉴定(没有加密的鉴定)来进行鉴定请求/答复的交换。
<通过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25描述通过打印机20的CPU 21进行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当激励打印机20时就开始连接方法设置过程。
首先,检查打印机20本身是否处于工厂装载状态(S141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ROM 22中没有存储“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则判断打印机20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
如果在工厂装载状态中(S1410:是),则进行初始设置(S1420)。在这个步骤中,通过把已经预置作为“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的参数存储在ROM 22中而进行初始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把表示通过第3无线LAN标准的第2信道规定的连接方法的参数存储在ROM 22中作为“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
接着,起动定时器(S1430)。将使用在这个步骤中起动的定时器来检查是否在预置时间范围内从无线接入点(应该设置连接方法的无线接入点)发送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应该设置连接方法的无线接入点”表示接入点10,而“数据”表示上述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中的接入点10发送的数据(图23)。因此,在使接入点10起动上述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之后,用户通过激励打印机20(即,起动这个连接方法设置过程)来设置连接方法(用于连接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图23)(见图24中对于接入点10的“指令操作”以及对于打印机20的“激励”)。
接着,检查是否已经接收到来自无线接入点的探测请求(S1440)。“探测请求”是无线接入点发送的、用于询问无线接入点的近傍是否存在无线站的、众知的帧数据(MAC帧),即在图23的步骤S1140中从接入点10发送的数据。具体说,在步骤S1440中检查是否已经接收到根据已经设置到打印机20本身(即,已经设置作为初始设置的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的探测请求(见图24中的“请求11”—“请求3j”)。
如果已经接收到探测请求(S1440:是),则返回探测答复(S1450)。探测答复是图23的步骤S160中接入点10接收到的数据(见图24中的“答复”)。
在完成步骤S1450之后,或如果未曾接收到探测请求(S1440:否),则检查是否已经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S1460)。请求提醒数据是图23的步骤S1240中接入点10(接收到在步骤S1450中发送的探测答复的接入点10)发送的数据。
如果未曾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S1460:否),则检查是否已经发生了关于从无线接入点接收数据的超时(S147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143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是30秒),则判断为发生超时。
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147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1440。
在重复从步骤S1440到步骤S1470的程序之后,如果已经发生超时(S1470:是),则停止和清0(S1480)在步骤S1430中起动的定时器,执行差错通知(S1490),并且结束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在步骤S1490中,通过在显示面板27上显示差错消息(例如,表示打印机20周围不存在功能正常的无线接入点)而把差错通知用户。
在重复从步骤S1440到步骤S1470的程序的期间,如果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S1460:是),则停止和清0(S1500)在步骤S1430中起动的定时器。
接着,根据步骤S1460中接收到的请求提醒数据设置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S1510)。在这个步骤中,通过把“SSID”和存储在请求提醒数据中的“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存储在ROM 22中而设置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通过上述过程,打印机20根据SSID和连接方法开始执行数据通信,这样使与接入点10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
在完成步骤S1510之后,或在上述步骤S1410中打印机20不是处于工厂装载状态(S:1410否),则把请求准许无线连接的相关联请求发送到接入点10(S1520)。“相关联请求”是帧数据(管理帧),用于请求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准许(准许无线连接)。在步骤S1520中,把在步骤S1510中存储在ROM 22中的SSID存储在相关联请求中,并且发送(见图24中的“相关联请求”)。顺便说说,在相关联请求的标头(标头信息)中,设置(存储)打印机20的设备ID(MAC地址)。从接收到相关联请求的接入点10返回相关联答复,作为表示无线连接到接入点10的准许的帧数据(管理帧)(见图24中的“相关联答复”)。
接着,起动另一个定时器(S1530)。将使用在这个步骤中起动的定时器来检查是否在预置时间范围内返回相关联答复。
接着,检查从相关联请求发送以来是否已经发生超时(S154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53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是250毫秒),则判断已经发生超时。
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1540:否),则检查是否已经从接入点10接收到相关联答复(S1550)。如果未曾接收到相关联答复(S155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1540。
此后,重复步骤S540和步骤S550,如果(从发送相关联请求以来)已经发生超时(S1540:是),则停止和清0(S1570)在步骤S1530中起动的定时器,过程返回步骤S142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550中已经接收到相关联答复(S1550:是),则停止和清0(S1580)在步骤S153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结束连接方法设置过程。
在如上结构的无线LAN系统中,接入点10根据多个连接方法中的每个连接方法把探测请求发送到无线站(包括打印机20)(见图24中的“请求”)。已经设置相同连接方法的打印机20接收探测请求(见图24中的“请求32”),并且打印机20响应探测请求而把探测答复返回接入点10(见图24中的“答复”)。接着,接收到探测答复的接入点10通过使用请求提醒数据而把连接方法(已经对接入点10本身设置的连接方法)通知打印机20(见图24中的“请求提醒器”)。接收到通知的打印机20对其本身设置请求提醒数据通知的连接方法(该连接方法与对接入点10设置的连接方法相同)。通过对打印机20设置与上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使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无线连接成为可能。
如上,在打印机20中,通过探测答复的发送和请求提醒数据的接收而自动设置连接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图25中的S1450-S1510)。因此,可以显著地减轻用户对于无线LAN设置的负担。
在连接方法已经设置到打印机20之后,可以通过相关联请求/答复的交换立即建立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无线连接。
接入点10发送探测请求,同时连续按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切换连接方法(图23中的S1110-S1220),如果在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前接收到探测答复(S1160),则在接收探测答复的时刻发送根据连接方法的请求提醒数据(S1240)。
如上,接入点10可以根据每个连接方法发送探测请求,同时连续依次切换连接方法。接入点10可以根据在接收探测答复的时刻的连接方法只通过发送请求提醒数据而设置到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已经对接入点10本身预置的连接方法)。
可以从外部通过指令操作明确地命令起动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图23)。相似地,可以从外部通过激励打印机20明确地命令起动通过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图25)。
只有当打印机20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时才可以执行到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设置。(图25的S1410)。
[实施例6的修改]
还可以把第六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改变成其它结构而实施第六实施例,如下所示。顺便说说,还可以把下面示出的结构应用于其它实施例的相似部分。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只有当打印机20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时(图25的S1410)才可以执行从步骤S1420开始的过程,但在必须设置连接方法的情况中(例如,当缺少一部分存储在ROM 22中的“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时),即使打印机20不是处于工厂装载状态时,还可能配置它,使之执行从步骤S1420开始的过程。虽然在ROM 22中没有存储“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时,步骤S1410判断打印机20处于工厂装载状态,但还可能在工厂装载的阶段设置特定的标志,并且使用标志来表示工厂装载状态。在此情况下,如果仍设置有标志,则判断打印机20处于工厂装载状态。当把“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存储在ROM 22中时,则标志复位。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交换鉴定请求和鉴定答复之后交换相关联请求和相关联答复,但还可能省略鉴定请求/答复,并且只执行相关联请求/答复的交换。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通过打印机20的激励而命令和起动到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的设置,但例如,还可以通过操作面板26上的特定操作来发出命令(见图24中的“命令”)。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可通过指令操作切换接入点10的操作模式,但还可以配置接入点10,使之当受到从能够与打印机20通信的另一个设备发送的数据的指示时,切换它的操作模式。
虽然刚好在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开始并且然后执行从步骤S1420开始的过程之后,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打印机20检查它是否处于工厂装载状态(图25中的S1410),但检查处于工厂装载状态的时间不限制于刚好在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开始之后。在步骤S1440之前、在步骤S1510之前等也是可能的。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入点10发送探测请求作为用于支持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的数据,但只要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还可以使用不同于探测请求的数据。
虽然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入点10按从第1无线LAN标准的第1信道开始的数字次序切换它的连接方法,但不具体限制信道切换的次序。例如,还可以使用在相同无线LAN标准中为了避免无线电波干扰的恰当次序。
具体说,可以把信道分成多个组(例如,高频组和低频组),并且可以依次进行信道切换,像从一个组的第j信道(j:任意数)到下一个组的第j信道,依此类推,相继切换每个组的所有信道。在此情况下,不会发生切换到同一组(切换到接近的频带)的一个信道,从而可以避免无线电波干扰。
相似地,还可以从第1信道开始按预置信道数k的间隔(例如,按5个信道的间隔)而依次进行信道切换,从第2信道开始重复该程序,依此类推,到从第k信道开始的程序。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置足够宽的间隔以消除无线电波干扰而安全地避免无线电波干扰。
还有可能,使接入点10首先用对它自己预置的连接方法进行从步骤S1140开始的过程,然后按从第1无线LAN标准的第1信道开始的数字次序使用每个连接方法来重复相同的过程。图26示出这种过程流程的一个例子,其中,在图23的步骤S1110之前添加等效于图23的步骤S1140-S1180的步骤S1101-S1105。如果接收到对于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探测请求的探测答复(S1103:是),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1230。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接收到探测答复而发生超时(S1104:是),则停止和清0(S1105)定时器,并且过程前进到步骤S1110。最好,还可以在步骤S1190和S1200之间设一判断步骤,通过该判断步骤,只有当变量N递增1之后的连接方法与初始设置不同时,过程才前进到步骤S1200,否则(当递增之后的连接方法与初始设置相同时),过程返回步骤S1190。
通过这种结构,在打印机20所具有的初始设置与接入点10的预置连接方法相同的情况中,可以立即建立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无线连接,这样可以避免通过接入点10的不必要的连接方法切换。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在图23的步骤S1220中判断为“是”时,接入点10返回至步骤S1110,但接入点10还可以通过当判断为“是”时使它的连接方法返回初始设置的一个步骤(S1221)来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图23),如在图26中所示。
[实施例7]
构成除了打印机20执行的某些步骤之外与第六实施例的系统相似的、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因此,下面将只说明不同的部分。
<通过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27描述打印机20的CPU 21执行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通过在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图25)的步骤S1480和S1490之间添加步骤S482(下面说明)以及用步骤S1462和S1464(下面说明)替换过程的步骤S1500来配置图27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因此,将只详细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过程。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用相同的步骤号来表示与以前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果在步骤S1460中已经从接入点10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S1460:是),则检查是否已经注册请求提醒数据(S1462)。在这个连接方法设置过程中,在后面的步骤中注册请求提醒数据指定的参数。因此,在步骤S1462中,如果已经注册请求提醒数据指定的参数,则判断已经注册接收到的请求提醒数据。
如果未曾注册请求提醒数据(S1462:否),则通过把参数存储在RAM 23的参数存储区域中而注册请求提醒数据指定的参数(S1464)。在本实施例中,在图23的步骤S1240中,配置接入点10,使之所发送的请求提醒数据不但包含SSID而且还包含表示接入点10的设备ID、预置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等的参数。在步骤S1464中,当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时,使参数与表示接收电平的一个值(无线电场强)一起注册,使它们相互关联。图28中示出数据表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用该表来注册请求提醒数据指定的参数。
在完成步骤S1464之后,或如果在步骤S1462中已经注册请求提醒数据(S1462:是),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1470,与步骤S1460中的“否”的情况相似。
在完成步骤S1470和S1480之后,检查在步骤S1464中是否已经执行参数的注册(S1482)。在这个步骤中,如果表示参数的数据(数据表)已经存储在RAM 23的参数存储区域中,则判断已经执行步骤S1464中的参数注册。
如果已经执行参数注册(S1482:是),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1510,否则(S1482:否),过程前进到步骤S1490。
在步骤S1510中,从在步骤S1464中注册的“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中选择对应于最高接收电平的一组“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并且存储在ROM 22中,通过这样设置了连接方法。
在如上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第一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打印机20能够设置请求提醒数据指定的连接方法作为它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图27中的S1510),所述请求提醒数据是在预置时间周期中收集的请求提醒数据中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请求提醒数据(图27中的S1464)。
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请求提醒数据指定的(用于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这种设置对于防止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错误设置到与连接到正确的无线接入点的方法不同的错误连接方法是有利的。
如果当设置到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用于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时在打印机20的邻近(例如,在邻近的居留处)还存在与本发明的接入点10(无线接入点)相似的另一个无线接入点,则还从该(另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请求提醒数据,因此,根据接收请求提醒数据的定时,存在不管用户的意向而可能对打印机20设置与设置到(其它)无线接入点的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的可能性。
然而,由于第二实施例使通过如上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请求提醒数据指定的(用于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设置成为可能,所以只要把打印机20和接入点10相互放得足够的接近,以在无线电通信期间得到足够的接收电平,就可以避免根据来自其它无线接入点的请求提醒数据设置的错误连接方法。
[实施例8]
构成除了接入点10执行的某些步骤之外与第一实施例的系统相似的、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因此,下面将只说明不同点。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29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通过用将在下面说明的步骤S1162替换第六实施例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S1230以及在步骤S1220之后添加步骤S1222(下面说明)来配置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因此,将只详细描述与第六实施例不同的过程。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用相同的步骤号来表示与第六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果在步骤S1160中已经接收到探测答复(S1160:是),则通过把参数存储在RAM 13的参数存储区域中而注册通过探测答复指定的参数(S1162)。在本实施例中,在图25的步骤S1450中,打印机20返回包含SSID和设备ID的探测答复。在步骤S1162中,SSID和设备ID与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和在步骤S1160中接收探测答复时刻的接收电平一起注册,使它们相互关联。
在完成步骤S1162之后,过程前进到步骤S1170,相似于步骤S1160中的“否”的情况。
在步骤S1170-S1220之后,如果在步骤S1220中的判断是“是”,则检查在步骤S1162中是否已经执行参数的注册(S1222)。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已经把表示参数的数据存储在RAM 13的参数存储区域中,则判断在步骤S1162中已经执行参数的注册。
如果在步骤S1222中已经执行参数注册(S1222:是),则过程不是返回步骤S1110而是返回步骤S1240。在步骤S1240中,根据SSID和对应于(相关联于)从在步骤S1162中注册的参数中选择的最高接收电平的连接方法,只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单个无线站。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222中未曾执行参数注册(S1222:否),则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在如上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第一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接入点10能够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而设置到返回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探测答复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
因此,只要把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相互放得足够的接近,以在无线电通信期间得到足够的接收电平,就可以避免把请求提醒数据错误发送到不同的无线站(与应该设置连接方法的无线站(打印机20)不同)以及设置到不同无线站的连接方法。
[实施例8的修改]
还可以把第八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改变成其它结构而实施第八实施例,如下所示。顺便说说,还可以把下面示出的结构应用于其它实施例的相似部分。
虽然图29的步骤S1240中接入点10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最高接收电平的探测答复的无线站,但还可以配置接入点10,使之在步骤S1240中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接收电平高于门限电平的探测答复的任何无线站。
[实施例9]
构成除了接入点10执行的某些步骤之外与第六实施例的系统相似的、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因此,下面将只说明不同点。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30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通过在第八实施例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S1222(图28)之后添加步骤S1224和步骤S1226(下面说明)来配置本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因此,将只详细描述与第六实施例不同的过程。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用相同的步骤号来表示与第八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图25的步骤S1450中,打印机20返回包含SSID的探测答复、设备名称和设备ID。在本实施例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S1162中,当在步骤S1160中接收到探测答复的时刻,使SSID、设备名称和设备ID和表示连接方法和接收电平的参数一起注册,使它们相互相关联。
此后,如果在步骤S1122中已经执行参数注册(S1122:是),则在显示面板17上显示包含步骤S162中注册的参数的设备名称列表,以便把设备名称通知用户。在显示面板17上显示列表之后,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面板16从列表上的设备名称中选择一个设备名称(选择操作)。
等待选择操作,直到用户执行(S1226:否)。
当执行选择操作时(S1226:是),过程前进到步骤S240。顺便说说,对于与通过选择操作选择的设备名称对应的参数,设置表示通过选择操作的选择的一个选择标志(初始值“0”转换到“1”)。
在步骤S1240中,根据已经设置选择标志的参数(SSID和连接方法)(即,从在步骤S1162中注册的参数中选择的参数),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所选择的无线站。
在如上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第三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只有对具有通过用户任意选择的设备名称的无线站(例如,打印机20),接入点10才能够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该无线站而设置连接方法(图30中的步骤S1224、S1226和S1240)。
[实施例9的修改]
还可以把第九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改变成其它结构而实施第九实施例,如下所示。顺便说说,还可以把下面示出的结构应用于其它实施例的相似部分。
虽然可根据设备名称执行在图30的步骤S1224和S1226中通过用户的选择操作,但还可以根据代替设备名称的设备ID来执行选择操作。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只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具有通过用户任意选择的设备ID的无线站而设置对该无线站的连接方法。
[实施例10]
构成与第九实施例的系统相似的、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配置第十实施例,以使可以通过公用计算机系统30(下文中称为“PC 30”)来执行设备名称的通知和选择操作(在第四实施例中通过接入点10执行),该计算机系统30连接到接入点10以通过电缆100传送数据(见图1)。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31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通过用将在下面说明的步骤S1228和S1229来代替第四实施例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中的步骤S1224和S1226(图30)来配置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因此,将只详细描述与第四实施例不同的过程。在接收到来自PC 30的起动指令数据之后,便起动连接方法指令过程(见图32中的“起动指令”)。
如果在步骤S1222中已经执行参数注册(S1222:是),则生成表示通过经注册的参数指定的设备名称的列表的列表数据,并发送到PC 30(发送起动指令数据的设备)(S1228)。接收列表数据(见图32中的“列表数据”)的PC 30把通过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显示在它的显示器上,通过这,把设备名称通知用户。此后,当用户进行选择操作(用于从列表中的设备名称中选择一个设备名称)时,生成可以指定所选择的设备名称的选择数据,并且发送到接入点10(见图32中的“选择数据”)。
在步骤S1228中发送列表数据之后,等待选择数据的接收(S1229:否)。当接收到选择数据时(S1229:是),过程前进到步骤S1240。
在步骤S1240中,根据与在步骤S1229中接收到的选择数据指定的设备名称对应的(相关联的)参数(SSID和连接方法),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所选择的无线站。
<通过PC 30设置指令过程>
下面,将描述PC 30执行的设置指令过程。应该注意,设置指令过程与图10中示出的相似。根据安装在PC 30中的程序来执行设置指令过程。
首先,把起动指令数据发送到接入点10(S610)。接收到起动指令数据的接入点10开始上述图31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见图32中的“起动指令”),并且在一会儿之后发送上述列表数据。
等待来自接入点10的列表数据,直到接收到它(S620:否)。
当接收到列表数据时(S620:是),在PC 30的显示器上显示列表数据的内容(S630)。在显示通过列表数据表示的设备名称的列表之后(见图13),用户可以通过使用键盘、鼠标等来进行选择操作(用于选择设备名称)。
等待选择操作,直到用户执行(S640:否)。当执行选择操作时(S640:是),生成通过选择操作选择的设备名称指定的选择数据,并且发送到接入点10(S650)。接收选择数据(见图32的“选择数据”)的接入点10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具有选择数据指定的设备名称的无线站(见图32中的“请求提醒器”)。
在如上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第九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接入点10能够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而只对具有从PC 30接收到的选择数据指定的设备名称(即,用户从已经根据探测答复注册的设备名称中任意选择的设备名称)的无线站(例如,打印机20)设置连接方法。
[实施例10的修改]
还可以把第十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改变成其它结构而实施第十实施例,如下所示。顺便说说,还可以把下面示出的结构应用于其它实施例的相似部分。
例如,虽可在图31的步骤S1228中接入点10生成表示设备名称的列表的列表数据,但还可以配置接入点10,使之生成和发送表示设备ID的列表的列表数据,让PC 30的用户根据用设备ID代替设备名称而执行选择操作,并且在步骤S1240中根据与所选择的设备ID对应的(相关联的)参数(SSID和连接方法),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所选择的无线站。在此情况中,可以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而只对具有PC 30的用户任意选择的设备ID的无线站设置连接方法。
虽可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入点10注册(收集)用于预定时间周期的参数,并且此后发送根据所收集的参数生成的列表数据,但还可以配置接入点10,使之在接收到来自PC 30的发送请求时生成和发送列表数据(见图32中的“列表请求”)。对于这个配置,与图14中示出的过程相似,在图13的步骤S610和S620之间添加等待请求列表数据的操作的一个步骤(步骤S612),以及响应于添加在图14中示出的步骤S612之后的上述操作(步骤S614)而请求(发送)列表数据的一个步骤,以及添加在图31所示的步骤S1222和S1228之间的等待来自PC 30的请求的一个步骤,例如,如在图33中所示。还是在这个配置中,还可以根据用设备ID代替设备名称而执行选择操作,与上述配置相似。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能配置接入点10,使之在接入点10已经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打印机20)之后,把连接方法已经设置(或将设置)到无线站通知PC 30。对于这个配置,如在图33中所示,在图31的步骤S1310之后添加用于把设置通知数据(用于通知执行设置)发送到PC 30的一个步骤(S1312),以及例如,如图14中所示,响应设置通知数据的接收,在图12的步骤S650之后添加用于等待设置通知数据的一个步骤(S652),以及用于把连接方法已经设置到无线站通知用户的一个步骤(S654)。
[实施例11]
在上述实施例中,即使通过无线连接把打印机20连接到接入点10,但是如果配置接入点10使之执行使用加密的数据通信,则不相似地配置打印机20使之执行使用加密的数据通信,正常通信一般是不可能的。因此,设计这个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使上述第十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可正常地执行数据通信而无需通过用户的操作。
首先,如果把“关于安全性的参数”存储在ROM 12中,则接入点10用根据该参数的安全性措施来开始执行通信。例如,可以使用用于执行加密状态的通信的一个加密密钥(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是WEP(有线等效秘密)密钥)作为“关于安全性的参数”。如果已经把加密密钥存储在ROM 12中,则接入点10(CPU 11)通过用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与无线站的通信。顺便说说,通过上述远程设置生成加密密钥并存储在ROM 12中。
同时,如果把“关于安全性的参数”存储在ROM 22中,则打印机20用根据参数的安全性措施来起动执行通信。相似于接入点10的情况,可以使用一个加密密钥作为“关于安全性的参数”。如果已经把加密密钥存储在ROM 22中,则打印机20(CPU 21)通过用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通信。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34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通过在第十实施例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S310之后添加步骤S1314、S1316和S1318(下面说明)而配置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图31),因此,将只描述与第十实施例不同的过程。
在这个实施例的步骤S1240中,随机地生成与存储在ROM 12中的普通加密密钥不同的一个加密密钥(下文中称之为试验加密密钥),并且把附有试验加密密钥的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
在步骤S1240中发送请求提醒数据以后完成到步骤S1310的程序之后,用提醒器列表对无线站(在步骤S1240中已经向其发送了请求提醒数据)的设备名称和设备ID进行注册,所述提醒器列表使它们与在步骤S1240中附在请求提醒数据上的试验加密密钥相关联(S1314)。“提醒器列表”是在RAM 13中生成的、用于数据注册的一个数据表。
等待断开与在步骤S1314中用提醒器列表注册的无线站的无线连接(S1316:否)。  当断开无线连接时(S1316:是),删除用提醒器列表注册的信息(S1318),并且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通过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35描述打印机20的CPU 21执行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连接方法确定过程是通过在第七实施例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的步骤S1580之后添加下面说明的程序而配置的一个过程(图27)。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用相同的步骤号来表示与第七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首先,在步骤S1460中接收请求提醒数据之后(见图27),在步骤S1464中,把请求提醒数据指定的SSID存储在ROM 22中,并且把试验加密密钥存储在RAM 23的一个存储区域中,作为“关于安全性的参数”。
此后,在步骤S1510设置该连接方法,通过它,与该无线接入点(接入点10)借助用存储在存储区中用作“关于安全性的参数”的试验加密密钥加密数据进行数据通信。
在完成步骤S1580之后,捕获接入点10的加密密钥(S1700)。步骤S1700是用于借助公共密钥秘密系统从PC 30捕获接入点10的加密密钥的一个步骤(见图36中的“加密密钥(通过随机数加密)”)。步骤S1700中的加密密钥捕获过程与上面参考图17所说明的相似,为了简明起见,将不重复说明。
如果在步骤S1700中成功地捕获加密密钥(S1582:是),则把加密密钥存储在ROM 22中(S1584)。在这个步骤中,除了把加密密钥存储在ROM 22中之外,还执行从RAM 23删除试验加密密钥。
接着,断开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S1586)。在这个步骤中,通过把鉴定断开消息发送到接入点10而断开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见图36中的“鉴定断开”)。
接着,再建立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S1588)。在这个步骤中,与上述过程相似,通过与接入点10交换鉴定请求/答复而再建立无线连接。顺便说说,通过使用传送到打印机20的加密密钥的共享密钥鉴定(根据加密)来执行在这个步骤中的鉴定请求/答复的交换。在通过这个步骤建立无线连接之后,通过用步骤S1584中重写的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
在步骤S1588之后,或如果在步骤S1582中未曾捕获加密密钥(S1582:否),则结束连接方法确定过程。
<通过PC 30的设置指令过程>
下面,将描述通过PC 30执行的设置指令过程。根据安装在PC 30中的一个程序执行设置指令过程。通过把与图20中示出的过程相似的过程添加在第十实施例的设置指令过程的步骤S650之后而配置设置指令过程(图10)。
在完成步骤S650之后,等待从打印机20发送的公共密钥直到接收到它(S810:否)。公共密钥是图17的步骤S720中通过打印机20发送的数据。
当接收到公共密钥时(S810:是),通过公共密钥对一个随机数(随机生成的)进行加密,并且把经加密的随机数发送到打印机20。经加密的随机数是在图17的步骤S730中打印机20接收的数据。
接着,通过在步骤S1810中接收的随机数对表示消息图像的打印数据进行加密,并且把经加密的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机20(S830)。经加密的打印数据是在图17的步骤S740中通过打印机20接收的数据。接收打印数据的打印机20打印消息图像,并且在打印出消息图像之后,用户对PC 30进行确认操作,如上所述。通过按下特定的键/按钮、按特定的次序按下键/按钮等来完成确认操作。
等待确认操作直到用户完成它(S840:否)。
当执行确认操作时(S840:是),通过在步骤S820中生成的随机数对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并且把经加密的加密密钥发送到打印机20(S850)。经加密的加密密钥是在图17的步骤S770中通过打印机20接收的数据。顺便说说,加密密钥是以前已经存储在存储器等中的数据。
在完成步骤S850之后,结束设置指令过程。
<通过接入点10的加密切换过程>
配置接入点10,使之当从它的激励以来与一无线站的数据通信(发送/接收数据)的时间已经到来时执行加密切换过程。应该注意,加密切换过程与图19中示出的过程相似,为了简明起见将不重复说明。
在如上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以前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对于已经向其发送了请求提醒数据的一个无线站,接入点10切换它的加密方法,为的是执行用试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的数据通信(图19中的S910)。同时,接收请求提醒数据的打印机20设置它的加密方法,为的是执行与用试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的接入点10的数据通信(图35中的S1510)。通过该过程,接入点10和用试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的打印机20之间的正常数据通信成为可能,通过这,可以实现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数据通信而又保证某个安全等级,同时保持接入点10与外部网络的数据通信的安全等级。
接着,如果打印机20通过加密密钥捕获过程成功地捕获加密密钥(图19),则打印机20再建立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见图35中的步骤S1586和S1588),通过这,此后将通过用从PC 30传送到打印机20的加密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执行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数据通信。在接入点10中,在该时刻删除用提醒器列表注册的信息(见图34中的步骤S1318),通过这,返回接入点10的加密方法,为的是执行与用加密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的打印机20的数据通信。因此,可以用与接入点10和其它无线站或外部网络的数据通信的安全等级等效的安全等级来实现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数据通信。
由于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执行从PC 30到打印机20的加密密钥的传送,所以在发送到打印机20期间的加密密钥的泄漏概率当然变得较低。
此外,打印机20打印由在加密密钥之前从PC 30传送的打印数据表示的消息图像(见图17中的步骤S750)。因此,允许用户通过检查打印机20是否打印消息图像而确认打印机20是否为应该接收来自PC 30的加密密钥的正确的无线站。在确认消息图像之后,用户执行对于PC 30的确认操作(见图18中的步骤S840),通过这,使从PC 30到打印机20的加密密钥的传送成为可能。
[修改]
虽然已经参考上述特定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还可以在各种配置中实施。
例如,虽然上述实施例中使用打印机20作为本发明的无线站,但可以使用能够像无线站那样操作的任何类型的设备作为本发明的无线站。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电缆100把PC 30连接到接入点10,但在PC 30具有无线站功能的情况中,还可以使PC 30通过无线连接连接到接入点10。
虽然当判断打印机20不是处于工厂装载状态时,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印机20不执行包含发送探测答复的所有程序(见图25、27和35中的步骤S1410),但还有可能使打印机20在一种状态中发送探测答复,该状态允许判断工厂装载状态和让接入点10取消关于探测答复的注册或请求提醒数据的发送。
为此,例如,在打印机20中,如在图37中所示,在步骤S1440之后执行步骤S1410。如果在步骤S1410中为“是”,则发送设置“未经配置的设备”标志(设置到“1”)的探测答复(S1412)。如果在步骤S1410中为“否”,则发送没有设置“未经配置的设备”标志(设置到“0”)的普通探测答复(S1450),并且过程前进到步骤S1460。
同时,在接入点10中,在图23、26、29、30、31、33和34的步骤S1160或步骤S1220(S1222)之后执行下列过程。例如,如在图38中所示,在步骤S1160之后,如果在接收到的探测答复中的“未经配置的设备”标志表示无线站(打印机20)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S1161:是),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1230(S1162),否则(S1161:否),过程前进到步骤S1170。当在步骤S1220(S1222)中的判断是“是”的情况中,如果在接收到的探测答复中的“未经配置的设备”标志表示无线站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S1224:是),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1240,否则(S1224:否),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通过这种配置,只有当无线站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时,才允许接入点10设置连接方法(通过执行关于探测答复的注册以及请求提醒数据的发送)。
[实施例12]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第十二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应该注意,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的硬件配置与图1中示出的硬件配置相似,为了简明起见省略其说明。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39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当用户对操作面板16作出把接入点10的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用于支持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设置)的指令操作时(例如,按下特定的按钮),便起动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顺便说说,支持模式是只在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中启用的一种操作模式。当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时,接入点10的操作模式从支持模式返回“正常模式”。
首先,是变量M初始化(S2110)。在这个步骤中,在变量M中设置值“1”(1→M)。顺便说说,在下面说明中的字符“m”表示在变量M中设置的值。
接着,使变量N初始化(S2120)。在这个步骤中,在变量N中设置值“1”(1→N)。在下面说明中的字符“n”表示在变量N中设置的值。
接着,把到无线站的无线连接方法(在下文中称之为“连接方法)切换到通过第m无线LAN标准的第n信道实施的连接方法(S2130)。在这个步骤中,通过把参数存储在用于“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的RAM 13的存储区域中来切换无线LAN控制器15所使用的连接方法(用于通过第m无线LAN标准的第n信道指定的连接方法来执行通信功能),并且使无线LAN控制器15根据RAM 13的存储器内容来控制连接方法。到这时,将根据RAM 13的存储器内容来控制连接方法直到在后面的步骤中进行下一次切换(用于根据ROM 12的存储器内容来控制连接方法)(S2150)。顺便说说,当用于“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的存储区域中已经保存参数时,用新参数来重写参数。
接着,广播(使用广播地址作为目的地而发送)探测请求(S2140)。“探测请求”是通过无线接入点发送的、用于询问在无线接入点附近是否存在无线站的、众知的帧数据。在这个实施例中,为了支持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设置而发送探测请求(见图40中的“请求11”—“请求3j”)。探测请求包含接入点10与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使用的SSID以及表示以前设置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第1无线LAN标准的第2信道)的参数。根据与接入点10在连接方法设置过程中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从接收探测请求的打印机20返回探测答复(图46),这将在下面说明(见图40的“答复”)。
接着,使连接方法返回初始设置(S2150)。在这个步骤中,删除存储在RAM 13中的“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此后根据存储在ROM 12中的“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来执行数据通信。存储在ROM 12中的参数是已经预置到接入点10作为初始设置的那些参数。因此,使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返回初始设置。
接着,起动定时器(S2160)。将使用在这个步骤中起动的定时器来检查是否在预置时间范围内从应该支持无线连接设置的无线站(打印机20)返回探测答复。
接着,检查是否已经从无线站返回探测答复(S2170)。
如果未曾返回探测答复(S2170:否),则检查从发送(广播)探测请求以来是否已经发生超时(S218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216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是250毫秒),则判断已经发生超时。
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218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170。如果已经发生超时(S2180:是),则停止和清0(S2190)在步骤S216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使变量N递增1(n+1→N)(S2200)。
接着,检查是否已经完成通过使用第m无线LAN标准的所有信道的探测请求的发送(S2210)。由于在每个无线LAN标准中规定和固定可使用的信道数量,所以如果变量N的值n已经变成大于第m无线LAN标准的可使用信道数量(j)(n>j),则在步骤S210判断已经完成通过所有信道的探测请求发送。
如果尚未完成通过第m无线LAN标准的所有信道的探测请求发送(S221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2130。此后,重复从步骤S130到步骤S2210的程序,从而通过使用第m无线LAN标准的每个信道连续地执行探测请求发送(见图40中的“请求11”—“请求1j”)。
在重复从步骤S2130到步骤S2210的程序之后,如果已经完成通过第m无线LAN标准的所有信道的探测请求发送(S2210:是),则使变量M递增1(m+1→m)(S2220)。
接着,检查是否已经完成通过使用所有无线LAN标准的探测请求发送(S223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变量M的值m已经变成大于无线LAN控制器15为了实现通信可以使用的无线LAN标准的数量(i)(m>i),则判断已经完成通过所有无线LAN标准的探测请求发送。
如果尚未完成通过所有无线LAN标准的探测请求发送(S223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2120。
此后,从步骤S2120的程序执行使用下一个无线LAN标准的探测请求发送。通过重复从步骤S120到步骤S2230的程序,使用所有无线LAN标准连续地执行探测请求发送(见图40中的“请求11”—“请求3j”)。
在重复从步骤S2120到步骤S2230的程序之后,如果已经完成通过所有无线LAN标准的探测请求发送(S2230:是),则过程返回步骤S2110。
在重复从步骤S2120到步骤S2230的程序的期间,如果从无线站返回探测答复(S2170:是),则停止和清0(S2240)在步骤S216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探测答复的无线站(S2250)。“请求提醒数据”是帧数据,该帧数据用于提醒无线站(打印机20)把准许无线连接到接入点10的请求(相关联请求)发送到接入点10。接收请求提醒数据的打印机20在将在下面说明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图36)中把相关联请求发送到接入点10。
接着,起动另一个定时器(S2260)。将使用在这个步骤中起动的定时器来检查是否在预置时间范围内从无线站(打印机20)返回相关联请求。
接着,检查是否从无线站接收到相关联请求(S2270)。
如果未曾接收到相关联请求(S2270:否),则检查从发送请求提醒数据以来是否已经发生超时(S228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226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是250毫秒),则判断已经发生超时。
如果尚未发生超时(S228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270。如果已经发生超时(S2280:是),则停止和清0(S2290)在步骤S226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过程返回步骤S2210。
在步骤S2270中,如果已经接收到相关联请求(S2270:是),则与步骤S2290相似,停止和清0定时器(S2300),并且把相关联答复(准许无线连接到接入点10)发送到返回相关联请求的打印机20(S2310)。
如上所述,通过相关联请求和相关联答复的交换而建立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省略了详细说明,但是在交换相关联请求和相关联答复之前,在通过打印机20接收到来自接入点10的请求提醒数据之后,在打印机20和接入点10之间交换鉴定请求和鉴定答复(与普通无线连接过程相似)(见图40中的“鉴定请求”—“鉴定答复”)。顺便说说,由于第一实施例对数据通信不使用加密,所以作为公开鉴定(不加密的鉴定)来完成鉴定请求/答复的交换。
<通过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
下面,参考图41描述打印机20的CPU 21执行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当激励打印机20时起动本连接方法设置过程。
首先,检查打印机20本身是否处于工厂装载状态(S241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ROM 22中没有存储“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则判断打印机20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
如果在工厂装载状态中(S2410:是),则进行初始设置(S2420)。在这个步骤中,通过把已经预置作为“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的参数存储在ROM 22中而进行初始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把表示通过第3无线LAN标准的第2信道规定的连接方法的参数存储在ROM 22中作为“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
接着,起动定时器(S2430)。将使用在这个步骤中起动的定时器来检查是否在预置时间范围内从无线接入点(应该设置连接方法的无线接入点)发送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应该设置连接方法的无线接入点”是接入点10,而“数据”意味着上述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中的接入点10发送的数据(图39)。因此,在使接入点10起动上述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之后,用户通过激励打印机20(即,起动这个连接方法设置过程)来设置对打印杨20的连接方法(用于连接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图44)(见图40中对于接入点10的“指令操作”以及对于打印机20的“激励”)。
接着,检查是否已经接收到来自无线接入点的探测请求(S2440)。探测请求是无线接入点发送的、用于询问无线接入点的近傍是否存在无线站的、众知的帧数据(MAC帧),即,在图39的步骤S2140中从接入点10发送(广播)的数据。特别,在步骤S2440中,检查是否已经接收到根据已经设置到打印机20本身(即,已经作为初始设置所设置的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的探测请求(见图40中的“请求11”—“请求3j”)。
如果已经接收到探测请求(S2440:是),则根据探测请求设置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S2450)。在这个步骤中,通过把存储在探测请求中的“SSID”和“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存储在ROM 22中而设置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通过上述过程,打印机20变成能够与接入点10无线连接以及使用SSID进行数据通信。
接着,根据在步骤S2450中设置的连接方法返回探测答复(S2460)。探测答复是接入点10在图39的步骤S2170中接收到的数据(见图40的“答复”)。
在完成步骤S2460之后,或如果未曾接收到探测请求(S2440:否),则检查是否已经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S2470)。请求提醒数据是图39的步骤S2250中接入点10(接收到在步骤S2460中发送的探测答复的接入点10)发送的数据。
如果未曾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S2470:否),则检查是否已经发生了关于从无线接入点接收数据的超时(S248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243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是30秒),则判断为发生超时。
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248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2440。
在重复从步骤S2440到步骤S2480的程序之后,如果已经发生超时(S2480:是),则停止和清0(S2490)在步骤S2430中起动的定时器,执行差错通知(S2500),并且结束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在步骤S2500中,通过在显示面板49上显示差错消息(例如,表示打印机20周围不存在功能正常的无线接入点)而把差错通知用户。
在重复从步骤S2440到步骤S2480的程序的期间,如果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S2470:是),则停止和清0(S2510)在步骤S2430中起动的定时器。
在完成步骤S2510之后,或在上述步骤S2410中打印机20不是处于工厂装载状态(S:2410否),则把请求准许无线连接的相关联请求发送到接入点10(S2520)。“相关联请求”是帧数据(管理帧),用于请求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准许(准许无线连接)。在步骤S2520中,把在步骤S2450中存储在ROM 22中的SSID存储在相关联请求中,并且发送(见图40中的“相关联请求”)。顺便说说,在相关联请求的标头(标头信息)中,设置(存储)打印机20的设备ID(MAC地址)。从接收到相关联请求的接入点10返回相关联答复,作为表示无线连接到接入点10的准许的帧数据(管理帧)(见图40中的“相关联答复”)。
接着,起动另一个定时器(S2530)。将使用在这个步骤中起动的定时器来检查是否在预置时间范围内返回相关联答复。
接着,检查从相关联请求发送以来是否已经发生超时(S2540)。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253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是250毫秒),则判断已经发生超时。
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2540:否),则检查是否已经从接入点10接收到相关联答复(S2550)。如果未曾接收到相关联答复(S2550: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2540。
此后,重复步骤S2540和步骤S2550,如果(从发送相关联请求以来)已经发生超时(S2540:是),则停止和清0(S2570)在步骤S2530中起动的定时器,过程返回步骤S2420。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550中已经接收到相关联答复(S2550:是),则停止和清0(S2580)在步骤S2530中起动的定时器,并且结束连接方法设置过程。
在如上结构的无线LAN系统中,接入点10根据多个连接方法中的每个连接方法把探测请求发送到无线站(包括打印机20)(见图40中的“请求”)。已经设置相同连接方法的打印机20接收探测请求(见图40中的“请求32”),并且打印机20对其本身设置探测请求指定的连接方法(该连接方法与已经设置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相同)。通过把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上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使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无线连接成为可能。
如上,在打印机20中,通过探测请求的接收而自动设置用于连接到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图41中的S2240-S2460)。因此,可以显著地减轻用户关于无线LAN设置的负担。
在已经设置到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之后,可以通过相关联请求/答复的交换立即建立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无线连接。
接入点10发送探测请求,同时连续按规定的时间间隔依次切换连接方法(图39中的S2110-S2230),如果在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前接收到探测答复(S2170),则在根据接收探测答复的时刻的连接方法发送请求提醒数据(S2250)。
如上,接入点10可以只通过根据每个连接方法发送探测请求同时连续依次切换连接方法而设置到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已经对接入点10本身预置的连接方法)。
接入点10能够通过临时切换和改变连接方法而根据每个连接方法发送探测请求(图44的S2110-S2230)。把改变连接方法的时间周期限定于发送探测请求的时间周期(图39的S2130-S2150),并且通过以前对接入点10设置的连接方法作出答复。在从预置连接方法改变连接方法的时间周期期间(S2130),接入点10一般不执行应该根据预置连接方法进行的数据通信。因此,时间周期的缩短有利于避免中断应该根据预置连接方法执行的数据通信的不方便性。
可以从外部通过指令操作明确地命令起动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图39)。相似地,可以从外部通过激励打印机20来明确地命令通过打印机20启动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图46)。
只有当打印机20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时才可以执行到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设置。(图41的S2410)。
[实施例12的修改]
还可以把第十二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改变成其它结构而实施第十二实施例,如下所示。顺便说说,还可以把下面示出的结构应用于其它实施例的相似部分。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只有当打印机20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时(图41的S2410)才可以执行从步骤S2420开始的连接方法设置,但在必须设置连接方法的情况中(例如,当缺少一部分存储在ROM 22中的“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时),即使打印机20不是处于工厂装载状态时,也可能配置它,使之执行从步骤S2420开始的过程。在如果ROM 22中没有存储“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而步骤S2410判断打印机20是处于工厂装载状态中时,还可能在工厂装载的阶段设置特定的标志,并且使用该标志来表示工厂装载状态。在此情况下,如果仍设置有标志,则判断打印机20处于工厂装载状态。当把“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存储在ROM 22中时,使标志复位。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交换鉴定请求和鉴定答复之后交换相关联请求和相关联答复,但也可能省略鉴定请求/答复,而只执行相关联请求/答复的交换。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可通过打印机20的激励而命令和起动到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的设置,但也可以例如,通过操作面板26上的特定操作来发出命令(见图40中的“命令”)。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可通过指令操作切换接入点10的操作模式,但也可以配置接入点10,使之当收到从能够与打印机20通信的另一个设备发送的数据命令时,切换它的操作模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刚好在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开始并且然后执行从步骤S2420开始的过程之后,由打印机20检查它是否处于工厂装载状态(图41中的S2410),但检查处于工厂装载状态的定时不限制于刚好在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开始之后。在步骤S2440之前、在步骤S1510之前等也是可能的。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入点10发送探测请求作为用于支持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的数据,但只要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还可以使用不同于探测请求的数据。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接入点10按从第1无线LAN标准的第1信道开始的数字次序切换它的连接方法,但不特别限制信道切换的次序。例如,还可以使用在相同无线LAN标准中为了避免无线电波干扰的恰当次序。
还有可能,使接入点10首先用对它自己预置的连接方法进行从步骤S1240开始的过程,然后按从第1无线LAN标准的第1信道开始的数字次序使用每个连接方法来重复相同的过程。图42示出这种过程流程的一个例子,其中,在图39的步骤S2110之前添加等效于图39的步骤S2140、S2160-S2190的步骤S2101-S2105。如果接收到对于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探测请求的探测答复(S2103:是),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2240。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接收到探测答复而发生超时(S2104:是),则停止和清0(S2105)定时器,并且过程前进到步骤S2110。最好,还可以在步骤S2190和S2200之间设一判断步骤,通过该判断步骤,只有当变量N递增1之后的连接方法与初始设置不同时,过程才前进到步骤S2200,否则(当递增之后的连接方法与初始设置相同时),过程返回步骤S2190。
通过这种结构,在打印机20所具有的初始设置与接入点10的预置连接方法相同的情况中,可以立即建立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无线连接。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在图39的步骤S2230中判断为“是”时,接入点10返回步骤S2110,但接入点10还可以在判断为“是”时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图39),如在图42中所示。在此情况下,允许接入点10在从开始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以来通过使用所有连接方法发送探测请求之后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实施例13]
构成除了打印机20执行的某些步骤之外与第一实施例的系统相似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因此,下面将只说明不同点。
<通过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43描述打印机20的CPU 21执行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通过用下列过程来替代第十二实施例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图41)的步骤S2440-S2500来配置图43的连接方法设置过程,因此,将只详细描述与第十二实施例不同的过程。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用相同的步骤号来表示与以前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果在步骤S2440中已经从接入点10接收到探测请求(S2440:是),则检查是否已经注册探测请求(S2441)。在这个连接方法设置过程中,在后面的步骤中注册探测请求指定的参数。因此,在步骤S2441中,如果已经注册探测请求指定的参数,则判断已经注册接收到的探测请求。
如果还未曾注册探测请求(S2441:否),则通过把参数存储在RAM 23的参数存储区域中而注册探测请求指定的参数(S2442)。在本实施例中,在图39的步骤S2140中,配置接入点10,使所发送的探测请求不但包含SSID和连接方法而且还包含诸如接入点10的设备ID等的参数。在步骤S2442中,当接收到探测请求时,使参数与表示接收电平的一个值(无线电场强)一起注册,使它们相互关联。图28中示出数据表的一个例子,用该表来注册探测请求指定的参数。
在完成步骤S2442之后,或如果在步骤S2441中已经注册探测请求(S2441:是),则检查关于来自无线接入点的探测请求的接收是否已经发生超时(S2443)。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在步骤S2430中起动的定时器已经计数达预置长度的时间(在本实施例中是30秒),则判断已经发生超时。
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2443:否),则过程返回步骤S2440。如果已经发生超时(S2443:是),则停止和清0(S2444)在步骤S2430中起动的定时器。
接着,检查是否已经在步骤S2442中执行参数的注册(S2445)。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已经把表示参数的数据(数据表)存储在RAM 23的参数存储区域中,则判断已经执行步骤S2442中的参数注册。
如果尚未执行参数注册(S2445:否),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2500,否则(S2445:是),过程前进到步骤S2450。
在步骤S2450中,从在步骤S2442中注册的“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中选择对应于最高接收电平的“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的组,并且存储在ROM 22中,通过这而设置连接方法。
在完成步骤S2450和S2460之后,与步骤S2430相似地起动定时器(S2462),并且过程前进到步骤S2470。在步骤S2470中,如果未曾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S2470:否),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2480。在步骤S2480中,如果未曾发生超时(S2480:否),则过程不是返回步骤S2440而是返回步骤S2470。
在如上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第十二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打印机20能够选择一个连接方法,该连接方法是从预置时间周期中收集(注册)的探测请求中由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探测请求指定的(图43中的S2442),并且对其本身设置该连接方法作为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图43中的S2450)。
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探测请求指定的(用于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这种设置有利于防止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错误设置到一个错误的连接方法,该错误的连接方法是与连接到正确的无线接入点的方法不同的。
如果当将连接方法(用于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设置到打印机20时,在打印机20的邻近(例如,在邻近的居留处)还存在与本发明的接入点10(无线接入点)相似的另一个无线接入点,则还从该(另一)无线接入点发送探测请求,因此,根据接收探测请求的定时,存在把与设置到(其它)无线接入点的方法相同的一个连接方法设置到打印机20而不管用户的意向的可能性。
然而,由于第十三实施例使通过如上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探测请求指定的(用于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设置成为可能,所以只要把打印机20和接入点10相互放置得足够的接近,以在无线电通信期间得到足够的接收电平,就可以避免根据来自其它无线接入点的探测请求设置的错误连接方法。
[实施例14]
构成除了接入点10执行的某些步骤之外与第十二实施例的系统相似的、根据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因此,下面将只说明不同点。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44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通过用将在下面说明的步骤S2172替换第十二实施例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S2240(图43)以及在步骤S230之后添加步骤S2232(下面说明)来配置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因此,将只详细描述与第十二实施例不同的过程。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用相同的步骤号来表示与第十二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果在步骤S2170中已经接收到探测答复(S2170:是),则通过把参数存储在RAM 13的参数存储区域中而注册通过探测答复指定的参数(S2172)。在本实施例中,在图41的步骤S2460中,打印机20返回包含SSID和设备ID的探测答复。在步骤S2172中,SSID和设备ID与表示连接方法的参数和在步骤S2170中接收探测答复时刻的接收电平一起注册,使它们相互关联。
在完成步骤S172之后,过程前进到步骤S2180,相似于步骤S2170中的“否”的情况。
在步骤S2180-S2230之后,如果在步骤S230中的判断是“是”,则检查在步骤S2172中是否已经执行参数的注册(S2232)。在这个步骤中,如果已经把表示参数的数据存储在RAM 13的参数存储区域中,则判断在步骤S2172中已经执行参数的注册。
如果在步骤S2232中已经执行参数注册(S2232:是),则过程不是返回步骤S2110而是返回步骤S2250。在步骤S2250中,根据SSID和对应于(相关联于)从在步骤S2172中注册的参数中选择的最高接收电平的连接方法,只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单个无线站。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232中未曾执行参数注册(S2232:否),则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在如上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第十二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接入点10能够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而设置到返回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探测答复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
因此,与第十三实施例相似,只要把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相互放得足够的接近,以在无线电通信期间得到足够的接收电平,就可以避免把请求提醒数据错误发送到不同的无线站(与应该设置连接方法的无线站(打印机20)不同)以及设置到不同无线站的连接方法。
[实施例14的修改]
还可以把第十四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改变成其它结构而实施第十四实施例,如下所示。顺便说说,还可以把下面示出的结构应用于其它实施例的相似部分。
虽然在图44的步骤S2250中接入点10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最高接收电平的探测答复的无线站,但还可以配置接入点10,使之在步骤S2250中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接收电平的探测答复高于门限电平的探测答复的任何无线站。
[实施例15]
构成除了接入点10执行的某些步骤之外与第十二实施例的系统相似的、根据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因此,下面将只说明不同点。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45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通过在第十四实施例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S2232(图44)之后添加步骤S2234和步骤S2236(下面说明)来配置本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因此,将只详细描述与第十二实施例不同的过程。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用相同的步骤号来表示与第十四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图41的步骤S2460中,打印机20返回包含SSID、设备名称和设备ID的探测答复。在本实施例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S2172中,当在步骤S2170中接收到探测答复的时刻,使SSID、设备名称和设备ID和表示连接方法和该时刻的接收电平的参数一起注册,使它们相互相关联。
此后,如果在步骤S2232中用已经执行参数注册(S2232:是),则在显示面板17上显示包含步骤S2172中注册的参数的设备名称列表,以便把设备名称通知用户。在显示面板17上显示列表之后,用户可以通过操作面板16从列表上的设备名称中选择一个设备名称(选择操作)。
等待选择操作,直到用户执行(S2236:否)。
当执行选择操作时(S2236:是),过程前进到步骤S2250。顺便说说,对于与通过选择操作选择的设备名称对应的参数,设置表示通过选择操作的选择的一个选择标志(初始值“0”转换到“1”)。
在步骤S2250中,根据已经设置选择标志的参数(SSID和连接方法)(即,从在步骤S2172中注册的参数中选择的参数),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所选择的无线站。
在如上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第十二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只有对具有通过用户任意选择的设备名称的无线站(例如,打印机20),接入点10才能够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该无线站而设置连接方法(图50中的步骤S2234、S2236和S2250)。
[实施例15的修改]
还可以把第十五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改变成其它结构而实施第十五实施例,如下所示。顺便说说,还可以把下面示出的结构应用于其它实施例的相似部分。
虽可根据设备名称执行在图45的步骤S2234和S2236中通过用户的选择操作,但还可以根据代替设备名称的设备ID来执行该选择操作。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而只对具有通过用户任意选择的设备ID的无线站设置连接方法。
[实施例16]
构成与第十六实施例的系统相似的、根据本发明第十六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配置第十实施例,以使可以通过公用计算机系统30(下文中称为“PC 30”)来执行设备名称的通知和选择操作(在第十五实施例中通过接入点10执行),该计算机系统30连接到接入点10以通过电缆100传送数据(见图1)。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46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通过用将在下面说明的步骤S2238和S2239代替第十五实施例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S234和S2236(图45)而配置本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因此,将只详细描述与第十四实施例不同的过程。在从PC 30接收到起动指令数据之后起动本连接方法指令过程(见图47中的“起动指令”)。
如果在步骤S2232中已经执行了参数注册(S2232:是),则生成表示通过经注册的参数指定的设备名称的列表的列表数据,并且发送到PC 30(发送起动指令数据的设备)(S2238)。接收到列表数据(见图47中的“列表数据”)的PC 30在它的显示器上显示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把设备名称通知用户。此后,当用户进行选择操作(用于从列表上的设备名称中选择一个设备名称)时,生成可以指定所选择的设备名称的选择数据,并且发送到接入点10(见图47中的“选择数据”)。
在步骤S2238中发送列表数据之后,等待选择数据的接收(S2239:否)。当接收到选择数据时,(S2239:是),过程前进到步骤S2250。
在步骤S2250中,根据与步骤S2239中接收到的选择数据指定的设备名称对应的参数(SSID和连接方法),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所选择的无线站。
<通过PC 30的设置指令过程>
下面,将描述PC 30进行的设置指令过程。应该注意,本设置指令过程与图10中示出的设置指令过程相似。根据安装在PC 30中的程序执行本设置指令过程。
首先,把起动指令数据发送到接入点10(S2610)。接收起动指令数据的接入点10起动上述图46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见图47的“起动指令”),并且在一会儿之后发送上述列表数据。
等待来自接入点10的列表数据直到接收到它(S620:否)。
当接收到列表数据时(S620:是),在PC 30的显示器上显示列表数据的内容(S630)。在显示通过列表数据表示的设备名称的列表之后(见图13),用户可以使用键盘、鼠标等进行选择操作(用于选择一个设备名称)。
等待选择操作直到用户进行(S640:否)。当进行选择操作时,(S640:是),生成可以指定通过选择操作选择的设备名称的选择数据,并且发送到接入点10(S650)。接收选择数据的接入点10(见图47中的“选择数据”)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具有通过选择数据指定的设备名称的无线站(见图47中的“请求提醒器”)。
在如上结构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第十五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接入点10只能够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具有从PC 30接收到的选择数据指定的设备名称(即,用户根据探测答复从已经注册的设备名称中任意选择的设备名称)的无线站(例如,打印机20)而设置到该无线站的连接方法。
[实施例16的修改]
还可以把第十六实施例的一部分结构改变成其它结构而实施第十六实施例,如下所示。顺便说说,还可以把下面示出的结构应用于其它实施例的相似部分。
例如,虽然可在图46的步骤S238中接入点10生成表示设备名称的列表的列表数据,但还可以配置接入点10,使之生成和发送表示设备ID的列表的列表数据,让PC 30的用户根据代替设备名称的设备ID来执行选择操作,并且在步骤S2250中根据对应于(相关联于)所选择的设备ID的参数(SSID和连接方法),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所选择的无线站。在此情况下,可以通过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具有PC 30的用户任意选择的设备ID无线站而只对该的无线站设置连接方法。
虽然可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入点10注册(收集)参数达规定时间周期以及此后根据所收集的参数发送所生成的列表数据,但还可以配置接入点10,使之在接收到来自PC 30的发送请求的时刻生成和发送列表数据(见图47中的“列表请求”)。例如,对于这个配置,与图14中示出的过程相似,在图13的步骤S610和S620之间添加等待请求列表数据的操作的一个步骤(步骤S612),并且在步骤S2612之后添加请求(发送)响应上述操作(步骤S2614)的列表数据的一个步骤,如图14中所示,并且在图46的步骤S2232和S2238之间添加等待来自PC 30的请求的一个步骤(步骤S2233),如图48中所示。还是在这个配置中,与上述配置相似,还可以根据代替设备名称的设备ID来执行选择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能配置接入点10,使之在接入点10已经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打印机20)之后,通知PC 30,已经设置(或将设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例如,对于这个配置,在图46的步骤S2310之后添加发送设置通知数据(用于通知设置的执行)到PC 30(S2312)的步骤,如图48所示,并且在图12的步骤S2650之后添加两个步骤,其中一个步骤用于等待设置通知数据(S2652),而另一步骤用于通知用户已经响应设置通知数据的接收(S2654)而把连接方法设置到无线站,如图14所示。
[实施例17]
在上述某些实施例中,即使通过无线连接把打印机20连接到接入点10,但如果配置接入点10使之执行使用加密的数据通信,则一般若不是相似地配置打印机20使之执行使用加密的数据通信,就不可能进行正常的数据通信。因此,设计这个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让上述第十六实施例的无线LAN系统可正常地执行数据通信而无需用户的操作。
首先,如果把“关于安全性的参数”存储在ROM 12中,则接入点10根据该参数开始执行安全性措施的通信。例如,可以使用用于执行加密状态的通信的加密密钥(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是WEP(有线等效保密(Wired Equivalent Privacy)密钥)作为“关于安全性的参数”。如果在ROM 12中已经存储了加密密钥,则接入点10(CPU11)通过用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与无线站进行通信。顺便说说,通过上述远程设置生成加密密钥,并且存储在ROM 12中。
同时,如果在ROM 22中存储“关于安全性的参数”,则打印机20根据该参数开始执行带有安全性措施的通信。与接入点10的情况相似,可以使用加密密钥作为“关于安全性的参数”。如果在ROM 22中已经存储了加密密钥,则打印机20(CPU21)通过用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与无线接入点进行通信。
<通过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49描述接入点10的CPU 11执行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通过在第十六实施例(图46)的连接方法指令过程的步骤S2310之后添加步骤S2314、S2316和S2318(下面说明)来配置连接方法指令过程,因此,将只描述与第十六实施例的过程不同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的步骤S2250中,随机地生成与存储在ROM 12中的普通加密密钥不同的加密密钥(下文中称之为“试验加密密钥”),并且把附有试验加密密钥的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而无需用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
在步骤S2250中发送请求提醒数据以后完成步骤S2310的程序之后,用提醒器列表注册无线站(在步骤S2250中把请求提醒器数据发送至该无线站)的设备名称和设备ID,所述提醒器列表使它们与在步骤S2250中附加到请求提醒数据的试验加密密钥相关联(S2314)。“提醒器列表”是在RAM 13中生成的、用于注册数据的一个数据表。
等待与步骤S2314中用提醒器列表注册的无线站断开无线连接(S2316:否)。当断开无线连接时,(S2316:是),删除用提醒器列表注册的信息(S2318),并且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通过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
下面,将参考图50描述通过打印机20的CPU 21执行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连接方法确定过程是通过在第十六实施例的连接方法确定过程的步骤S2470之后添加步骤S2472(下面说明)(图42)以及在步骤S2580之后添加下面说明的程序而配置的一种过程。在下面的说明中,将用相同的步骤号来表示与以前实施例中的步骤相同的步骤,并且为了简明起见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首先,设置在步骤S2470中接收到的附加在请求提醒数据上的试验加密密钥(S2472)。在这个步骤中,把试验加密密钥存储在RAM 23用于“关于安全性的参数”的存储区域中,通过这,将通过用试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与无线接入点(接入点10)的后续的数据通信。
在完成步骤S2580之后,捕获接入点10的加密密钥(S2700)。步骤S2700是用于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从PC 30捕获接入点10的加密密钥的一个步骤(见图51中“(通过随机数加密的)加密密钥”)。步骤S2700中的加密密钥捕获过程与上面参考图17说明的过程相似,为了简明起见将不重复说明。
如果在步骤S2700中成功地捕获加密密钥(S2582:是),则把加密密钥存储在ROM 22中(S2584)。在这个步骤中,除了把加密密钥存储在ROM 22中之外,还执行将试验加密密钥从RAM 23的删除。
接着,断开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S2586)。在这个步骤中,通过把鉴定断开消息发送到接入点10而断开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见图51中的“鉴定断开”)。
接着,再建立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S2588)。在这个步骤中,与上述过程相似,通过与接入点10交换鉴定请求/答复而再建立无线连接。顺便说说,通过使用传送到打印机20的加密密钥的共享密钥鉴定(根据加密)来执行在这个步骤中的鉴定请求/答复的交换。在通过这个步骤建立无线连接之后,用在步骤S2584中存储在ROW 22中再生的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
在步骤S2588之后,或如果在步骤S2582中未曾捕获加密密钥(S2582:否),则结束连接方法确定过程。
<通过PC 30的设置指令过程>
下面,将描述通过PC 30执行的设置指令过程。根据安装在PC 30中的一个程序执行设置指令过程。通过把与图20中示出的过程相似的过程添加在第十六实施例的设置指令过程的步骤S2650之后而配置本设置指令过程(图48)。
在完成步骤S650之后,等待从打印机20发送的公共密钥直到接收到它(S810:否)。公共密钥是图17的步骤S720中通过打印机20发送的数据。
当接收到公共密钥时(S810:是),通过公共密钥对一个随机数(随机生成的)进行加密,并且把经加密的随机数发送到打印机20。经加密的随机数是在图17的步骤S730中打印机20接收的数据。
接着,通过在步骤S2810中接收的随机数对表示消息图像的打印数据进行加密,并且把经加密的打印数据发送到打印机20(S830)。经加密的打印数据是在图17的步骤S740中通过打印机20接收的数据。接收打印数据的打印机20打印消息图像,并且在打印出消息图像之后,用户对PC 30进行确认操作,如上所述。通过按下特定的键/按钮、按特定的次序按下键/按钮等来完成确认操作。
等待确认操作直到用户完成它(S840:否)。
当执行确认操作时(S2840:是),通过在步骤S2820中生成的随机数对加密密钥进行加密,并且把经加密的加密密钥发送到打印机20(S850)。经加密的加密密钥是在图17的步骤S770中通过打印机20接收的数据。顺便说说,加密密钥是以前已经存储在存储器等中的数据。
在完成步骤S850之后,结束设置指令过程。
<通过接入点10的加密切换过程>
配置接入点10,使之当从它的激励以来与无线站的数据通信(发送/接收数据)的时间已经到来时执行加密切换过程。应该注意,加密切换过程与图19中示出的过程相似,为了简明起见将不重复说明。
在如上构成的无线LAN系统中,除了以前实施例达到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达到下列效果。
对于已经向其发送了请求提醒数据的一个无线站,接入点10切换它的加密方法,为的是执行用试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的数据通信(图19中的S910)。同时,接收请求提醒数据的打印机20设置它的加密方法,为的是执行与用试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的接入点10的数据通信(图50中的S2472)。通过该过程,接入点10和用试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的打印机20之间的正常数据通信成为可能,通过这,可以实现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数据通信并保证某个安全等级,同时保持接入点10与外部网络在该安全等级的数据通信。
接着,如果打印机20通过加密密钥捕获过程成功地捕获加密密钥(图19),则打印机20再建立与接入点10的无线连接(见图50中的步骤S2586和S588),通过这,此后将通过用从PC 30传送到打印机20的加密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而执行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数据通信。在接入点10中,在该时刻删除用提醒器列表注册的信息(见图49中的步骤S2318),通过这,返回接入点10的加密方法,为的是执行与用加密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的打印机20的数据通信。因此,可以用与接入点10和其它无线站或外部网络的数据通信的安全等级等效的安全等级来实现接入点10和打印机20之间的数据通信。
由于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执行从PC 30到打印机20的加密密钥的传送,所以在发送到打印机20期间的加密密钥的泄漏概率当然变得较低。
此外,打印机20打印由在加密密钥之前从PC 30传送的打印数据表示的消息图像(见图17中的步骤S2750)。因此,允许用户通过检查打印机20是否打印消息图像而确认打印机20是否为应该接收来自PC 30的加密密钥的正确的无线站。在确认消息图像之后,用户执行对于PC 30的确认操作(见图18中的步骤S2840),通过这,使从PC 30到打印机20的加密密钥的传送成为可能。
[修改]
虽然已经参考上述特定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还可以在各种配置中实施。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打印机20作为本发明的无线站,但可以使用能够像无线站那样操作的任何类型的设备作为本发明的无线站。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电缆100把PC 30连接到接入点10,但在PC 30具有无线站功能的情况中,还可以使PC 30通过无线连接连接到接入点10。
当判断打印机20不是处于工厂装载状态时,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打印机20不执行包含发送探测答复的所有程序(见图41、43和50中的步骤S2410),但还有可能使打印机20在一种状态中发送探测答复,该状态允许判断工厂装载状态和让接入点10取消关于探测答复的注册或请求提醒数据的发送。
为此,例如,在打印机20中,如在图52中所示,在步骤S2450之后执行步骤S2410。如果在步骤S2410中为“是”,则发送设置“未经配置的设备”标志(设置到“1”)的探测答复(S2412)。如果在步骤S410中为“否”,则发送没有设置“未经配置的设备”标志(设置到“0”)的普通探测答复(S2414),并且过程前进到步骤S2470。
同时,在接入点10中,在图39、42、44、45、46、48和49的步骤S2170或步骤S2230(S2232)之后执行下列过程。例如,如在图53中所示,在步骤S2170之后,如果在接收到的探测答复中的“未经配置的设备”标志表示无线站(打印机20)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S2171:是),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2240(S2172),否则(S2171:否),过程前进到步骤S2180。当在步骤S2230(S2232)中的判断是“是”的情况中,如果在接收到的探测答复中的“未经配置的设备”标志表示无线站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S2234:是),则过程前进到步骤S2250,否则(S2234:否),结束连接方法指令过程。
通过这种配置,只有当无线站处于它的工厂装载状态时,才允许接入点10设置连接方法(通过执行关于探测答复的注册以及请求提醒数据的发送)。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发送探测答复之后,使接收探测请求的打印机20之后仍保持在相同的连接方法(通过探测请求指定的连接方法)中,但还可以配置打印机20,使之一旦在发送探测答复之后使连接方法返回到初始设置,并在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之后再次设置该连接方法。这种配置是理想的,用于防止打印机20根据通过不同无线接入点发送的探测请求而错误地切换它的连接方法。例如,为了这个目的,可以使用下面的特定配置。
如在图54中所示,在打印机20中,在连接方法设置过程的步骤S2460和下一个步骤之间添加用于把它的连接方法返回初始设置的一个步骤(步骤S2464)(图43、50和52),以及在步骤S2510和下一个步骤之间添加用于设置它的连接方法的一个步骤(步骤S2512(与步骤S2450相似))。在步骤S2460中,在能够指定打印机20的预置连接方法的一个状态中发送探测答复。在这个配置中,打印机20根据接入点10的连接方法执行探测答复的发送,此后根据对打印机20本身预置的连接方法执行请求提醒数据的接收。如在图55中所示,在接入点10中,在连接方法指令过程中,在步骤S2250和紧接在前的步骤之间添加把它的连接方法切换到通过步骤S2170中接收到的探测答复指定的方法的一个步骤(S2242)(图46、49-51、56、57和64),以及在步骤S2250和下一个步骤之间添加用于使它的连接方法返回根据第m无线LAN标准的第n信道的方法的一个步骤(步骤S2252)。在这个配置中,接入点10根据预置到接入点10本身的连接方法执行探测答复的接收,此后根据打印机20的连接方法执行请求提醒数据的发送。
在上述实施例中,打印机20用作无线站。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这种结构,可以将各种其它的装置,如扫描仪、传真机、复印机、摄像机、声/像装置、家用电器和存储装置用作无线装置。

Claims (98)

1.一种无线LAN系统,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
无线站包括:
方法切换系统,所述方法切换系统按预置的时间间隔依次把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切换到连接方法中的每一个连接方法;
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发送系统根据方法切换系统的每次连接方法切换时的经切换的连接方法来发送用于把经切换的连接方法通知无线站周围的设备的告示数据;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和通过方法切换系统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间的时间周期期间接收到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停止通过方法切换系统的连接方法切换,从而在停止连接方法切换的时刻设置连接方法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所述通知数据是用于通知无线站,使用与发送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的无线连接是可能的,无线接入点包括通知发送系统,当从无线站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来自外部的指令时,所述无线站的方法切换系统起动连接方法的切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无线站起动时,所述无线站的方法切换系统开始连接方法的切换。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把用于提醒无线站请求准许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的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作为通知数据,并且此后当从无线站接收到作为请求无线连接的准许的相关联请求时,把给予无线站准许无线连接的相关联答复发送到无线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满足规定条件的告示数据的无线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收集系统,所述告示收集系统收集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以及
其中,在完成通过告示收集系统的告示数据收集之后,通知发送系统根据与包括在所收集的告示数据中的告示数据相同的连接方法把通知数据发送到发送告示数据的无线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收集系统,所述告示收集系统收集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以及
其中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一个无线站,所述无线站根据与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中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告示数据的相同连接方法来发送告示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通知数据发送到发送从告示数据中选择的、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的无线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收集系统,所述告示收集系统收集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以及
在告示收集系统完成告示数据的收集之后,通知发送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通知数据发送到一个无线站,所述无线站根据与从经收集的告示数据中选择的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发送告示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第一用户选择系统,在完成通过告示收集系统的告示数据收集之后,该第一选择系统让用户从发送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的无线站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无线站,以及
其中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用户通过第一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的告示发送系统发送与用于识别具有告示数据的无线站的识别数据相关联的告示数据,
其中无线接入点的告示收集系统收集告示数据和与告示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第二用户选择系统,在完成通过告示收集系统的告示数据收集之后,所述第二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与通过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中选择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以及
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用户通过第二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识别数据识别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使之根据来自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的指令,来确定通知数据应该发送至的无线站。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收集系统,所述告示收集系统收集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达
预定时间周期,从而把表示经收集的告示数据和发送经收集的告示数据的无线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以及
列表发送系统,当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请求无线站的列表的请求数据时,所述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所述列表数据表示已经通过告示收集系统把其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无线站的列表,
其中在通过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以及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在通信终端处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的选择数据之后,当从无线站接收到告示数据时,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所述告示数据是根据与选择数据表示的无线站中之一对应的告示数据的相同连接方法发送的,以及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
请求发送系统,所述请求发送系统把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第三用户选择系统,当通过请求发送系统把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接收到来自无线接入点的列表数据时,所述第三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通过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无线站;以及
选择发送系统,所述选择发送系统把表示用户通过第三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的选择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的告示发送系统发送与用于识别具有告示数据的无线站的识别数据相关联的告示数据,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
告示收集系统,所述告示收集系统收集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和与告示数据相关连的识别数据一起发送的告示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从而把表示经收集的告示数据和发送经收集的告示数据的无线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以及
列表发送系统,当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请求识别数据的列表的请求数据时,所述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所述列表数据表示已经通过告示收集系统把其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识别数据的列表,
其中在通过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以及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在通信终端处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的选择数据之后,当从无线站接收到告示数据时,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所述告示数据是根据与选择数据表示的识别数据中的一段识别数据对应的告示数据的相同连接方法发送的,以及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
请求发送系统,所述请求发送系统把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第四用户选择系统,当通过请求发送系统把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接收到来自无线接入点的列表数据时,所述第四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通过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一段或多个段识别数据;以及
选择发送系统,所述选择发送系统把表示用户通过第四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的选择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15.如权利要求5、6、9、10、13和14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的告示发送系统发送告示数据,所述告示数据与用于识别具有告示数据的无线站的识别数据相关联,
其中无线接入点的告示收集系统收集告示数据以及与告示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以及
其中通知发送系统只把通知数据发送到发送与相同的识别数据相关联的告示数据的无线站作为已经通过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
16.如权利要求5、6、9-11和13-15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完成通过告示收集系统的告示数据的收集之后,当从无线站接收到告示数据时,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所述告示数据是根据与包括在经收集的告示数据中的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发送的。
17.如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所述加密切换系统切换与每个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以及
在已经把无线接入点设置到用于在通知发送系统发送通知数据之后通过用第一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加密切换系统把加密方法切换到一个方法,在该方法中,只有对于已经向其发送通知数据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才执行未加密的数据通信。
18.如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使之把附加第二加密密钥的通知数据发送到通知数据,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与用于通过无线接入点对数据通信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不同,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在通过通知发送系统发送通知数据之后,所述加密切换系统把与已经向其发送过通知数据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切换到通过用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加密设置系统,在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通知数据之后,所述加密设置系统设置无线站,使之通过用附加到通知数据的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与能够与无线接入点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终端连接,
其中无线站包括:
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所述加密密钥捕获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捕获来自通信终端的第一加密密钥;以及
加密改变系统,所述加密改变系统改变无线站的设置,以致通过断开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以及当通过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从通信终端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时再建立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无线连接,而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的加密来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所述加密密钥传送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把第一加密密钥传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在断开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之后,无线接入点的加密切换系统不执行加密方法的切换。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通信终端的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在传送第一加密密钥之前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把鉴定消息传送到无线站,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确认操作系统,所述确认操作系统使确认无线站输出的鉴定消息的用户在通过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把鉴定消息传送到无线站之后执行确认操作,
其中配置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当通过确认操作系统执行确认操作时传送第一加密密钥,
其中配置无线站的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使之在第一加密密钥之前捕获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从通信终端传送的鉴定消息,
其中无线站包括消息输出系统,所述消息输出系统输出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的鉴定消息,以及
其中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所述第一加密密钥是在确认消息输出系统输出的鉴定消息的用户执行对于通信终端的确认操作之后从通信终端传送的。
21.如权利要求1至19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模式切换系统,所述模式切换系统能够把无线接入点的操作模式切换成从支持模式和正常模式中选择的一个模式,所述支持模式通过执行通知发送系统的通知数据的发送而支持每个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设置,所述正常模式不支持未执行通知发送系统的通知数据的发送的连接方法的设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模式切换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来切换操作模式。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从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以来已经过去预定时间周期时,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模式切换系统可以把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24.如权利要求21、22或23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从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以来通知发送系统已经发送通知数据达预定次数时,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模式切换系统把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25.如权利要求1至24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
内容判断系统,所述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关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当前设置的内容是否需要经由通过方法切换系统的切换、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以及通过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的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新设置;以及
不设置系统,当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当前设置的内容不需要新设置时,所述不设置系统防止通过方法切换系统的切换、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发送以及通过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而切换。
26.如权利要求1至24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内容判断系统,所述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关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当前设置的内容是否需要经由通过方法切换系统的切换、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以及通过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的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新设置,
其中配置告示发送系统,使之在通过内容判断系统根据连接方法的的新设置的必要性的判断结果指定的一个状态中发送告示数据,以及
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只有当从无线站接收到的告示数据是能够指定必须进行连接方法新设置的数据时,才发送通知数据。
27.一种通信终端,它可作为权利要求1至26之一的无线LAN系统的无线站发挥作用。
28.一种通信终端,它可作为权利要求1至26之一的无线LAN系统的无线接入点发挥作用。
29.一种无线LAN系统,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
无线接入点包括:
答复请求系统,所述答复请求系统根据每个连接方法把用于请求一个答复的答复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方法通知系统,当在通过答复请求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作为对答复请求数据的答复的答复数据时,所述方法通知系统根据与答复数据相同的连接方法把用于通知无线站预置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无线站包括:
答复发送系统,当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从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请求数据时,所述答复发送系统把答复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答复发送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发送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站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成由通知数据所通知的连接方法。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把用于提醒无线站请求无线连接的准许的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作为通知数据,并且此后当从无线站接收到作为请求无线连接的准许的相关联请求时,把给予无线站无线连接准许的相关联答复发送到无线站。
31.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方法切换系统,所述方法切换系统按预置的时间间隔依次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到连接方法中的每一个连接方法,并且此后把连接方法返回对无线接入点预置的连接方法,
其中,答复请求系统根据方法切换系统切换和设置的每种连接方法在方法切换系统每次切换连接方法时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以及
其中当在答复请求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和通过方法切换系统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间接收到答复数据时,所述方法通知系统可以根据在接收答复数据的时刻设置的连接方法来发送通知数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来自外部的指令时,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切换系统起动连接方法的切换。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的答复请求系统根据方法切换系统切换连接方法开始之前对无线接入点预置的连接方法来发送答复请求数据。
34.如权利要求29至33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通知收集系统,所述通知收集系统收集根据对无线站预置的连接方法发送的通知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以及
其中在通知收集系统完成通知数据的收集之后,方法设置系统设置通过在通知收集系统收集的通知数据中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通知数据通知的连接方法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返回满足规定条件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
36.如权利要求29至35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答复收集系统,所述答复收集系统在答复请求系统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以及
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方法通知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返回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中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
37.如权利要求29至34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通知数据发送到一个无线站,所述无线站返回在答复请求系统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返回的所有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答复收集系统,所述答复收集系统在答复请求系统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以及
其中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方法通知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通知数据发送到返回从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所有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第一用户选择系统,在完成通过答复收集系统的答复数据收集之后,所述第一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返回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无线站,以及
其中方法通知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用户通过第一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40.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的答复发送系统发送与用于识别具有答复数据的无线站的识别数据相关联的答复数据,
其中无线接入点的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答复数据以及与答复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第二用户选择系统,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所述第二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与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中选择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以及
方法通知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由用户通过第二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识别数据识别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使之根据来自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的指令来确定应该把通知数据发送至的无线站。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答复收集系统,所述答复收集系统在答复请求系统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从而把表示经收集的答复数据和发送经收集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列表发送系统,所述列表发送系统发送表示无线站的列表的列表数据至通信终端,当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请求无线站的列表的列表请求数据时,已经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把所述这些无线站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单元,以及
其中在通过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以及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在通信终端处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的选择数据之后,方法通知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通过选择数据表示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以及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
列表请求系统,所述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第三用户选择系统,当在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列表数据时,所述第三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无线站;以及
选择发送系统,所述选择发送系统把表示用户通过第三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的选择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的答复发送系统发送与用于识别具有答复数据的无线站的识别数据相关联的答复数据,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
答复收集系统,所述答复收集系统在答复请求系统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以及与答复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达预定的时间周期,从而把表示识别数据和发送经收集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以及
列表发送系统,当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请求识别数据的列表的列表请求数据时,所述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所述列表数据表示已经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把其对应关系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识别数据的列表,
其中在通过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以及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在通信终端处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的选择数据之后,方法通知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与通过选择数据表示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以及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
列表请求系统,所述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第四用户选择系统,当在通过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列表数据时,所述第四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以及
选择发送系统,所述选择发送系统把选择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所述选择数据表示用户通过第四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
44.如权利要求29至43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所述加密切换系统切换与每个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以及
在已经把无线接入点设置到用于在方法通知系统发送通知数据之后通过用第一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加密切换系统把加密方法切换到一个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只有对于已经向其发送通知数据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才执行未加密的数据通信。
45.如权利要求29至43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使之发送附有第二加密密钥的通知数据至所述通知数据,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与用于对通过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不同,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在方法通知系统发送通知数据之后,所述加密切换系统把与已经把通知数据发送至的每个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切换到通过用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个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加密设置系统,在从无线接入点接收通知数据之后,所述加密设置系统设置无线站,使之用附到通知数据上的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46.如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与能够与无线接入点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终端连接,
其中无线站包括:
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所述加密密钥捕获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捕获来自通信终端的第一加密密钥;以及
加密改变系统,所述加密改变系统改变无线站的设置,以致通过断开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以及当通过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从通信终端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时再建立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无线连接,而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的加密来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以及
通信终端包括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所述加密密钥传送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把第一加密密钥传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在断开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之后,无线接入点的加密切换系统不执行加密方法的切换。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通信终端的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把表示第一加密密钥传送的鉴定信号传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一信号输出信号,它通过加密密钥捕获系统输出捕获的鉴定信号。
48.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通信终端的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在传送第一加密密钥之前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把鉴定信号传送到无线站,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确认操作系统,在通过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把鉴定消息传送到无线站之后,所述确认操作系统使确认无线站输出的鉴定信号的用户执行确认操作,
其中配置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当通过确认操作系统执行确认操作时,传送第一加密密钥,
其中配置无线站的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使之捕获在第一加密密钥之前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从通信终端传送的鉴定信号,
其中无线站包括消息输出系统,所述信号输出系统输出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的鉴定信号,以及
其中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所述第一加密密钥是在确认信号输出系统输出的鉴定信号的用户执行到通信终端的确认操作之后从通信终端传送的。
49.如权利要求29至48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模式切换系统,所述模式切换系统能够把无线接入点的操作模式切换成从支持模式和正常模式中选择的一个模式,所述支持模式通过执行方法通知系统的通知数据的发送而支持每个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设置,所述正常模式不支持未执行方法通知系统的通知数据的发送的连接方法的设置。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的模式切换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而切换操作模式。
51.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从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以来已经过去预定时间周期时,无线接入点的模式切换系统可以把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52.如权利要求49至51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从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以来方法通知系统已经发送通知数据达预定次数时,无线接入点的模式切换系统把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53.如权利要求29至52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
内容判断系统,所述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关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当前设置的内容是否需要经由通过答复发送系统的答复和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的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新设置;以及
操作暂停系统,当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当前设置的内容不需要新设置时,所述操作暂停系统防止通过答复发送系统的答复和/或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
54.如权利要求29至53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内容判断系统,所述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关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当前设置的内容是否需要经由通过答复发送系统的答复和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的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新设置,
其中配置答复发送系统,使之在根据连接方法的新设置的必要性来指定内容判断系统的判断结果的一个状态来发送答复数据,以及
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只有当从无线站接收的答复数据是能够指定连接方法的新设置是必须的数据时才发送通知数据。
55.一种无线LAN系统,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设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发送系统发送告示数据,用于根据每个连接方法而通知已经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从连接方法中选择的一个特定连接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方法设置系统,当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告示数据所通知的特定连接方法。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无线接入点的告示发送系统,使之发送用于请求根据特定连接方法作出答复的数据作为告示数据,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连接准许系统,当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接收到从根据告示数据的无线站返回的答复数据时,所述连接准许系统通过发送用于使无线站请求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准许的请求提醒数据而建立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此后当从无线站接收到作为用于请求无线连接的准许的数据的准许请求数据时,发送表示准许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数据,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
答复系统,当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告示数据时,所述答复系统根据告示数据通知的特定连接方法把表示告示数据所请求的答复的答复数据返回到无线接入点;
以及
连接建立系统,当在答复系统把答复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接收到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请求提醒数据时,所述连接建立系统通过发送准许请求数据和接收连接准许数据而建立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
57.如权利要求55或56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方法切换系统,所述方法切换系统暂时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到连接方法中的每一个连接方法,以及
其中告示发送系统根据在方法切换系统暂时切换连接方法的每个时间周期期间通过方法切换系统切换和设置的每个连接方法发送告示数据至连接方法。
58.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接收到来自外部的指令时,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切换系统开始切换连接方法。
59.如权利要求57或58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方法切换系统开始连接方法的切换之前,无线接入点的告示发送系统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告示数据。
60.如权利要求55至59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告示收集系统,所述告示收集系统根据预置连接方法收集所发送的告示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以及
其中在完成告示收集系统的告示数据收集之后,所述方法设置系统设置通过在告示收集系统收集的告示数据中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告示数据通知的连接方法作为无线站无线连接至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61.如权利要求55至60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系统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满足规定条件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答复收集系统,所述答复收集系统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以及
其中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连接准许系统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中具有最高接收电平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
63.如权利要求55至60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从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返回的所有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
64.如权利要求60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答复收集系统,所述答复收集系统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以及
其中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连接准许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返回从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所有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
65.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第一用户选择系统,所述第一用户选择系统在答复收集系统完成答复数据的收集之后让用户从返回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无线站,以及
其中连接准许系统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用户通过第一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66.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的答复系统发送与用于识别具有答复数据的无线站的识别数据相关联的答复数据,
其中无线接入点的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答复数据和与答复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第二用户选择系统,在通过答复收集系统的答复数据收集之后,所述第二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与通过答复收集系统收集的答复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中选择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以及
其中连接准许系统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用户通过第二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识别数据识别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67.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系统,使之根据来自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的指令来确定请求提醒数据应该发送至的无线站。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答复收集系统,所述答复收集系统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从而把表示收集的答复数据和发送经收集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以及
列表发送系统,当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请求无线站列表的列表请求数据时,所述列表发送系统把表示无线站列表的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所述无线站列表的对应关系已经通过答复收集系统存储在存储单元中,
其中,在通过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以及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在通信终端处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的选择数据之后,连接准许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通过选择数据表示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
以及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
列表请求系统,所述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第三用户选择系统,当在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列表数据时,所述第三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一或多个无线站;以及
选择发送系统,所述选择发送系统把表示用户通过第三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的选择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69.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站的应答系统发送与识别具有应答数据的无线站的标识数据关联的应答数据,
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点包括:
答复收集系统,所述答复收集系统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收集答复数据和与答复数据相关联的识别数据达预定时间周期,从而把表示识别数据和发送经收集的答复数据的无线站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以及
列表发送系统,当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请求识别数据的列表的列表请求数据时,所述列表发送系统把表示识别数据的列表的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所述识别数据的对应关系已经通过答复收集系统存储在存储单元中,以及
其中,在通过列表发送系统把列表数据发送到通信终端以及从通信终端接收到表示在通信终端处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的选择数据之后,连接准许系统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通过选择数据表示的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以及
其中,所述通信终端包括:
列表请求系统,所述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第四用户选择系统,当在列表请求系统把列表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之后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列表数据时,所述第四用户选择系统让用户从列表数据表示的列表中选择一段或多段识别数据;以及
选择发送系统,所述选择发送系统把表示用户通过第四用户选择系统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站的选择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
70.如权利要求55至69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所述加密切换系统切换与每个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以及
其中在已经把无线接入点设置到用于在连接准许系统发送请求提醒数据之后通过用第一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加密切换系统把加密方法切换到一个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只有对于已经向其发送请求提醒数据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才执行未加密的数据通信。
71.如权利要求55至69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系统,使之发送把第二加密密钥附加到请求提醒数据的请求提醒数据,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与用于通过无线接入点对数据通信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不同,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在通过连接准许系统发送请求提醒数据之后,所述加密切换系统把与已经向其发送过请求提醒数据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切换到通过用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加密设置系统,在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之后,所述加密设置系统设置无线站,使之通过用附加到请求提醒数据的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72.如权利要求70或71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与能够与无线接入点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终端连接,
其中无线站包括:
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所述加密密钥捕获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捕获来自通信终端的第一加密密钥;以及
加密改变系统,所述加密改变系统改变无线站的设置,以致通过断开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以及当通过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从通信终端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时再建立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无线连接,而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的加密来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所述加密密钥传送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把第一加密密钥传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在断开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之后,无线接入点的加密切换系统不执行加密方法的切换。
73.如权利要求72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通信终端的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在传送第一加密密钥之前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把鉴定消息传送到无线站,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确认操作系统,所述确认操作系统使确认无线站输出的鉴定消息的用户在通过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把鉴定消息传送到无线站之后执行确认操作,
其中配置加密密钥传送系统,使之当通过确认操作系统执行确认操作时传送第一加密密钥,
其中配置无线站的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使之在第一加密密钥之前捕获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从通信终端传送的鉴定消息,
其中无线站包括消息输出系统,所述消息输出系统输出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的鉴定消息,以及
其中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所述第一加密密钥是在确认消息输出系统输出的鉴定消息的用户执行对于通信终端的确认操作之后从通信终端传送的。
74.如权利要求55至73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模式切换系统,所述模式切换系统能够把无线接入点的操作模式切换成从支持模式和正常模式中选择的一个模式,所述支持模式通过执行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而支持每个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设置,所述正常模式不支持未执行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的连接方法的设置。
75.如权利要求74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模式切换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来切换操作模式。
76.如权利要求74或75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从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以来已经过去预定时间周期时,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模式切换系统可以把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77.如权利要求74至76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从操作模式切换到支持模式以来告示数据已经发送告示数据达预定次数时,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模式切换系统把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
78.如权利要求55至77之一所述的无线LAN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
内容判断系统,所述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关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当前设置的内容是否需要经由通过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的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新设置;以及
操作暂停系统,当内容判断系统判断当前设置的内容不需要新设置时,所述操作暂停系统防止通过方法设置系统的设置。
79.一种无线LAN系统的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预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设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
方法切换系统,所述方法切换系统按预置的时间间隔依次把无线站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到连接方法中的每一个连接方法;
发送告示数据的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数据用于在方法切换系统的每次连接方法切换时根据经切换的连接方法把经切换的连接方法通知无线站周围的设备;
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和通过方法切换系统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间的时间周期期间接收到用于把使用与发送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的无线连接是可能的通知无线站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停止通过方法切换系统切换连接方法,从而在停止连接方法切换的时刻设置连接方法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通知发送系统,当从无线站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
其中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通知数据发送到发送从告示数据中选择的、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告示数据的无线站,以及
其中配置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使之根据来自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的指令,来确定通知数据应该发送至的无线站。
80.一种无线LAN系统的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
方法切换系统,所述方法切换系统按预置的时间间隔依次把无线站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到连接方法中的每一个连接方法;
发送告示数据的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数据用于在方法切换系统的每次连接方法切换时根据经切换的连接方法把经切换的连接方法通知无线站周围的设备;
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和通过方法切换系统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间的时间周期期间接收到用于把使用与发送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的无线连接是可能的通知无线站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停止通过方法切换系统切换连接方法,从而在停止连接方法切换的时刻设置连接方法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无线接入点包括通知发送系统,当从无线站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所述加密切换系统切换与每个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以及
其中在已经把无线接入点设置到用于在通知发送系统发送通知数据之后通过用第一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加密切换系统把加密方法切换到一个方法,在该方法中,只有对于已经向其发送通知数据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才执行未加密的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点与能够与无线接入点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终端连接,
其中无线站包括:
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所述加密密钥捕获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捕获来自通信终端的第一加密密钥;以及
加密改变系统,所述加密改变系统改变无线站的设置,以致通过断开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以及当通过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从通信终端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时再建立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无线连接,而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的加密来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所述加密密钥传送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把第一加密密钥传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在断开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之后,无线接入点的加密切换系统不执行加密方法的切换。
81.一种无线LAN系统的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
方法切换系统,所述方法切换系统按预置的时间间隔依次把无线站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到连接方法中的每一个连接方法;
发送告示数据的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数据用于在方法切换系统的每次连接方法切换时根据经切换的连接方法把经切换的连接方法通知无线站周围的设备;
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和通过方法切换系统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间的时间周期期间接收到用于把使用与发送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的无线连接是可能的通知无线站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停止通过方法切换系统切换连接方法,从而在停止连接方法切换的时刻设置连接方法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无线接入点包括通知发送系统,当从无线站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
其中,配置无线接入点的通知发送系统,使之发送在通知数据上附有第二加密密钥的通知数据至通知数据,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与用于对通过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不同,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在通知发送系统发送通知数据之后,所述加密切换系统把与已经把通知数据发送至的每个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切换到通过用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个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加密设置系统,在从无线接入点接收通知数据之后,所述加密设置系统设置无线站,使之用附到通知数据上的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点与能够与无线接入点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终端连接,
其中无线站包括:
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所述加密密钥捕获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捕获来自通信终端的第一加密密钥;以及
加密改变系统,所述加密改变系统改变无线站的设置,以致通过断开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以及当通过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从通信终端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时再建立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无线连接,而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的加密来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所述加密密钥传送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把第一加密密钥传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在断开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之后,无线接入点的加密切换系统不执行加密方法的切换。
82.功能如同无线LAN系统的无线站的一种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
方法切换系统,所述方法切换系统按预置的时间间隔依次把无线站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到连接方法中的每一个连接方法;
发送告示数据的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数据用于在方法切换系统的每次连接方法切换时根据经切换的连接方法把经切换的连接方法通知无线站周围的设备;
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和通过方法切换系统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间的时间周期期间接收到用于把使用与发送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的无线连接是可能的通知无线站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停止通过方法切换系统切换连接方法,从而在停止连接方法切换的时刻设置连接方法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无线接入点包括通知发送系统,当从无线站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
83.功能如同无线LAN系统的无线接入点的一种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
方法切换系统,所述方法切换系统按预置的时间间隔依次把无线站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到连接方法中的每一个连接方法;
发送告示数据的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数据用于在方法切换系统的每次连接方法切换时根据经切换的连接方法把经切换的连接方法通知无线站周围的设备;
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和通过方法切换系统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间的时间周期期间接收到用于把使用与发送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的无线连接是可能的通知无线站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停止通过方法切换系统切换连接方法,从而在停止连接方法切换的时刻设置连接方法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无线接入点包括通知发送系统,当从无线站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
84.包括使计算机的功能如同无线LAN系统的无线站的计算机可读出和可执行指令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
方法切换系统,所述方法切换系统按预置的时间间隔依次把无线站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到连接方法中的每一个连接方法;
发送告示数据的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数据用于在方法切换系统的每次连接方法切换时根据经切换的连接方法把经切换的连接方法通知无线站周围的设备;
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和通过方法切换系统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间的时间周期期间接收到用于把使用与发送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的无线连接是可能的通知无线站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停止通过方法切换系统切换连接方法,从而在停止连接方法切换的时刻设置连接方法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无线接入点包括通知发送系统,当从无线站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
85.包括使计算机的功能如同无线LAN系统的无线接入点的、计算机可读出和可执行指令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站包括:
方法切换系统,所述方法切换系统按预置的时间间隔依次把无线站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切换到连接方法中的每一个连接方法;
发送告示数据的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数据用于在方法切换系统的每次连接方法切换时根据经切换的连接方法把经切换的连接方法通知无线站周围的设备;
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告示发送系统的告示数据的发送和通过方法切换系统把连接方法切换到下一个连接方法之间的时间周期期间接收到用于把使用与发送告示数据的连接方法相同的连接方法的无线连接是可能的通知无线站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停止通过方法切换系统切换连接方法,从而在停止连接方法切换的时刻设置连接方法作为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
无线接入点包括通知发送系统,当从无线站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通知发送系统把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
86.一种无线LAN系统的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设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答复请求系统,所述答复请求系统根据每个连接方法把用于请求一个答复的答复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发送通知数据的方法通知系统,当在答复请求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作为对于答复请求数据的答复的答复数据时,根据与答复数据相同的连接方法把用于通知无线站预置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
答复发送系统,当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从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请求数据时,所述答复发送系统把答复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答复发送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发送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站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成通知数据所通知的连接方法,
其中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通知数据发送到一个无线站,所述无线站返回在答复请求系统开始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从返回的所有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以及
其中,配置无线接入点的方法通知系统,使之根据来自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的指令,来确定通知数据应该发送至的无线站。
87.一种无线LAN系统的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答复请求系统,所述答复请求系统根据每个连接方法把用于请求一个答复的答复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发送通知数据的方法通知系统,当在答复请求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作为对于答复请求数据的答复的答复数据时,根据与答复数据相同的连接方法把用于通知无线站预置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
答复发送系统,当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从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请求数据时,所述答复发送系统把答复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答复发送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发送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站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成通知数据所通知的连接方法,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所述加密切换系统切换与每个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以及
其中在已经把无线接入点设置到用于在方法通知系统发送通知数据之后通过用第一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加密切换系统把加密方法切换到一个方法,在该方法中,只有对于已经向其发送通知数据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才执行未加密的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点与能够与无线接入点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终端连接,
其中无线站包括:
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所述加密密钥捕获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捕获来自通信终端的第一加密密钥;以及
加密改变系统,所述加密改变系统改变无线站的设置,以致通过断开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以及当通过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从通信终端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时再建立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无线连接,而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的加密来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以及
通信终端包括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所述加密密钥传送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把第一加密密钥传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在断开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之后,无线接入点的加密切换系统不执行加密方法的切换。
88.功能如同无线LAN系统的无线站的一种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答复请求系统,所述答复请求系统根据每个连接方法把用于请求一个答复的答复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发送通知数据的方法通知系统,当在答复请求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作为对于答复请求数据的答复的答复数据时,根据与答复数据相同的连接方法把用于通知无线站预置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
答复发送系统,当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从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请求数据时,所述答复发送系统把答复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答复发送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发送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站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成通知数据所通知的连接方法。
89.功能如同无线LAN系统的无线接入点的一种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答复请求系统,所述答复请求系统根据每个连接方法把用于请求一个答复的答复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发送通知数据的方法通知系统,当在答复请求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作为对于答复请求数据的答复的答复数据时,根据与答复数据相同的连接方法把用于通知无线站预置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
答复发送系统,当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从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请求数据时,所述答复发送系统把答复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答复发送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发送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成通知数据所通知的连接方法。
90.包括使计算机的功能如同无线LAN系统的无线站的、计算机可读出和可执行指令的一种程序产品,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答复请求系统,所述答复请求系统根据每个连接方法把用于请求一个答复的答复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发送通知数据的方法通知系统,当在答复请求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作为对于答复请求数据的答复的答复数据时,根据与答复数据相同的连接方法把用于通知无线站预置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
答复发送系统,当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从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请求数据时,所述答复发送系统把答复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答复发送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发送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成通知数据所通知的连接方法。
91.包括使计算机的功能如同无线LAN系统的无线接入点的、计算机可读出和可执行指令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答复请求系统,所述答复请求系统根据每个连接方法把用于请求一个答复的答复请求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发送通知数据的方法通知系统,当在答复请求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作为对于答复请求数据的答复的答复数据时,根据与答复数据相同的连接方法把用于通知无线站预置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的通知数据发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
答复发送系统,当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的、从无线接入点发送的请求数据时,所述答复发送系统把答复数据发送到无线接入点;以及
方法设置系统,当在通过答复发送系统发送答复请求数据之后接收到根据预置到无线站的连接方法发送的通知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成通知数据所通知的连接方法。
92.一种无线LAN系统的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设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
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发送系统发送告示数据,用于根据每个连接方法而通知已经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从连接方法中选择的一个特定连接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方法设置系统,当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告示数据所通知的特定连接方法,
其中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系统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把请求提醒数据发送到一个无线站,所述无线站返回在告示发送系统开始发送告示数据之后返回的所有答复数据中选择的答复数据,
其中配置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系统,使之根据来自连接到无线接入点以传送数据的通信终端的指令,来确定请求提醒数据应该发送至的无线站。
93.一种无线LAN系统的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设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
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发送系统发送告示数据,用于根据每个连接方法而通知已经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从连接方法中选择的一个特定连接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方法设置系统,当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告示数据所通知的特定连接方法,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所述加密切换系统切换与每个无线站进行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以及
其中在已经把无线接入点设置到用于在连接允许系统发送请求提醒数据之后通过用第一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加密切换系统把加密方法切换到一个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只有对于已经向其发送通知数据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才执行未加密的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点与能够与无线接入点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终端连接,
其中无线站包括:
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所述加密密钥捕获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捕获来自通信终端的第一加密密钥;以及
加密改变系统,所述加密改变系统改变无线站的设置,以致通过断开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以及当通过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从通信终端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时再建立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无线连接,而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的加密来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所述加密密钥传送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把第一加密密钥传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在断开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之后,无线接入点的加密切换系统不执行加密方法的切换。
94.一种无线LAN系统的通信终端,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设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
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发送系统发送告示数据,用于根据每个连接方法而通知已经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从连接方法中选择的一个特定连接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方法设置系统,当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告示数据所通知的特定连接方法,
其中配置无线接入点的连接准许系统,使之发送附有第二加密密钥的请求提醒数据至请求提醒数据,所述第二加密密钥与用于通过无线接入点对数据通信进行加密的第一加密密钥不同,
其中无线接入点包括加密切换系统,在通过连接准许系统发送请求提醒数据之后,所述加密切换系统把与已经向其发送过请求提醒数据的每个无线站的数据通信所使用的加密方法切换到通过用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数据通信的一种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加密设置系统,在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请求提醒数据之后,所述加密设置系统设置无线站,使之通过用附加到请求提醒数据的第二加密密钥对数据加密而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点与能够与无线接入点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终端连接,
其中无线站包括:
加密密钥捕获系统,所述加密密钥捕获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捕获来自通信终端的第一加密密钥;以及
加密改变系统,所述加密改变系统改变无线站的设置,以致通过断开与无线接入点的无线连接以及当通过加密密钥捕获系统从通信终端捕获第一加密密钥时再建立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无线连接,而使用用第一加密密钥的加密来执行与无线接入点的数据通信,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加密密钥传送系统,所述加密密钥传送系统通过公共密钥秘密系统经由无线接入点把第一加密密钥传送到无线站,以及
其中在断开与无线站的无线连接之后,无线接入点的加密切换系统不执行加密方法的切换。
95.一种无线LAN系统的无线站,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
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发送系统发送告示数据,用于根据每个连接方法而通知已经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从连接方法中选择的一个特定连接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方法设置系统,当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告示数据所通知的特定连接方法。
96.一种无线LAN系统的无线接入点,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预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
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发送系统发送告示数据,用于根据每个连接方法而通知已经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从连接方法中选择的一个特定连接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方法设置系统,当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告示数据所通知的特定连接方法。
97.包括使计算机的功能如同无线LAN系统的无线站的、计算机可读出和可执行指令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设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发送系统发送告示数据,用于根据每个连接方法而通知已经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从连接方法中选择的一个特定连接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方法设置系统,当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告示数据所通知的特定连接方法。
98.包括使计算机的功能如同无线LAN系统的无线接入点的、计算机可读出和可执行指令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通过把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与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相同的方法而使无线站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所述无线站的作为无线连接方法的连接方法可以设置到多个连接方法中之一,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已经设置到连接方法中之一,其特征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告示发送系统,所述告示发送系统发送告示数据,用于根据每个连接方法而通知已经把无线接入点的连接方法设置到从连接方法中选择的一个特定连接方法,以及
其中无线站包括方法设置系统,当从无线接入点接收到根据预置连接方法发送的告示数据时,所述方法设置系统把用于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点的无线站的连接方法设置到告示数据所通知的特定连接方法。
CNB2004100882959A 2003-10-22 2004-10-22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17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44964.9A CN102938887B (zh) 2003-10-22 2004-10-22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62230A JP2005130124A (ja) 2003-10-22 2003-10-22 無線lan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03362231A JP2005130125A (ja) 2003-10-22 2003-10-22 無線lan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03362230 2003-10-22
JP2003362232 2003-10-22
JP2003362231 2003-10-22
JP2003362232A JP2005130126A (ja) 2003-10-22 2003-10-22 無線lan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15723A Division CN101730203B (zh) 2003-10-22 2004-10-22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CN201210344964.9A Division CN102938887B (zh) 2003-10-22 2004-10-22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0276A true CN1610276A (zh) 2005-04-27
CN100571174C CN100571174C (zh) 2009-12-16

Family

ID=3439685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157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0203B (zh) 2003-10-22 2004-10-22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CN20121034496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8887B (zh) 2003-10-22 2004-10-22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CNB20041008829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174C (zh) 2003-10-22 2004-10-22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157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0203B (zh) 2003-10-22 2004-10-22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CN20121034496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8887B (zh) 2003-10-22 2004-10-22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20050130647A1 (zh)
EP (1) EP1526444B1 (zh)
CN (3) CN101730203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8189A (zh) * 2008-04-25 2009-10-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设置装置的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46851A (zh) * 2010-12-09 2012-07-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主机设备及其连接方法
CN104754567A (zh) * 2005-12-27 2015-07-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向分组的无线装置发送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US9301142B2 (en) 2007-08-01 2016-03-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475599B (zh) * 2007-01-29 2017-11-14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09162063A (zh) * 2011-07-27 2019-01-08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涤装置及包括该洗涤装置的联机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8205B2 (ja) * 2002-04-04 2007-02-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管理装置
US20050216938A1 (en) * 2002-05-14 2005-09-29 Thales Avionics, Inc. In-flight entertainment system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mong components
JP4125173B2 (ja) 2003-04-23 2008-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の接続制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136771B2 (ja) * 2003-04-23 2008-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290603B1 (en) 2004-06-05 2012-10-16 Sonos,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controlling and manipulating groupings in a multi-zone media system
US8234395B2 (en) 2003-07-28 2012-07-31 Sono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operations among a plurality of independently clocked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devices
US11650784B2 (en) 2003-07-28 2023-05-16 Sonos, Inc. Adjusting volume levels
US11106424B2 (en) 2003-07-28 2021-08-31 Sonos, Inc. Synchronizing operations among a plurality of independently clocked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devices
US11106425B2 (en) 2003-07-28 2021-08-31 Sonos, Inc. Synchronizing operations among a plurality of independently clocked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devices
US11294618B2 (en) 2003-07-28 2022-04-05 Sonos, Inc. Media player system
US20050130647A1 (en) 2003-10-22 2005-06-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la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US9977561B2 (en) 2004-04-01 2018-05-22 Sonos, Inc. Systems, methods, apparatus, and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to provide guest access
US8326951B1 (en) 2004-06-05 2012-12-04 Sonos, Inc. Establishing a secure wireless network with minimum human intervention
US8868698B2 (en) 2004-06-05 2014-10-21 Sonos, Inc. Establishing a secure wireless network with minimum human intervention
JP2006065690A (ja) * 2004-08-27 2006-03-09 Ntt Docomo Inc デバイス認証装置、サービス制御装置、サービス要求装置、デバイス認証方法、サービス制御方法及びサービス要求方法
US8179870B2 (en) * 2004-09-29 2012-05-1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devices in a network
US8050709B2 (en) * 2004-11-16 2011-11-01 Marvell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Ltd. Wireless printer configuration module
US20060117174A1 (en) * 2004-11-29 2006-06-01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auto-configuration and auto-prioritizing for wireless security domain
US7385960B2 (en) * 2005-02-28 2008-06-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asurement based mechanism to enable two wireless devices to directly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o support traffic prioritization
US7720462B2 (en) * 2005-07-21 2010-05-18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enhancing
JP4745773B2 (ja) * 2005-09-21 2011-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882545B2 (en) 2005-12-14 2011-02-01 Intel Corporation Secure wireless network
JP4781139B2 (ja) 2006-03-20 2011-09-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013728B2 (ja) * 2006-03-20 2012-08-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処理方法、並びに通信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JP4863465B2 (ja) * 2006-07-27 201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847246B2 (ja) * 2006-07-31 2011-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当該制御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921064B2 (ja) * 2006-07-31 2012-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通信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US8483853B1 (en) 2006-09-12 2013-07-09 Sonos, Inc. Controlling and manipulating groupings in a multi-zone media system
US8788080B1 (en) 2006-09-12 2014-07-22 Sonos, Inc. Multi-channel pairing in a media system
US9202509B2 (en) 2006-09-12 2015-12-01 Sonos, Inc. Controlling and grouping in a multi-zone media system
JP4886463B2 (ja) 2006-10-20 2012-0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パラメータを管理する管理装置
JP4878260B2 (ja) * 2006-10-30 2012-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パラメータの設定方法、基地局、管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050241B2 (en) * 2006-11-30 2011-11-0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termining identifi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TW200844857A (en) * 2007-05-07 2008-11-16 Vivotek Inc A method and architecture for linking wireless network devices
JP4442667B2 (ja) * 2007-09-14 2010-03-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設定方法
US7974236B2 (en) * 2007-11-16 2011-07-05 Ricoh Company, Ltd. Approach for configuring Wi-Fi devices
JP2009188849A (ja) * 2008-02-08 2009-08-20 Buffalo Inc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およびその動作方法
US20090319644A1 (en) * 2008-06-19 2009-12-24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configuring computing devices for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s
JP4894826B2 (ja) * 2008-07-14 2012-03-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報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394146B (zh) * 2009-04-13 2017-10-20 黑莓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sip消息的可信度的系统和方法
KR101442618B1 (ko) * 2009-11-04 2014-09-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 활성화 방법 및 장치
JP2011176582A (ja) * 2010-02-24 2011-09-08 Buffalo Inc 無線lan装置、無線lan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5293659B2 (ja) * 2010-03-18 2013-09-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1265652B2 (en) 2011-01-25 2022-03-01 Sonos, Inc. Playback device pairing
US11429343B2 (en) 2011-01-25 2022-08-30 Sonos, Inc. Stereo playback configuration and control
EP2605607B1 (en) * 2011-12-12 2018-11-07 HP Printing Korea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supporting peer-to-peer connection and method of managing channel thereof
JP2013150177A (ja) * 2012-01-19 2013-08-01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2711220B (zh) * 2012-04-25 2015-09-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US9069604B2 (en) * 2013-03-04 2015-06-30 Yagi Corp. Activity interruption management
US10743242B2 (en) * 2013-03-14 2020-08-11 Itron Networked Solutions, Inc. Set of optimizations applicable to a wireless networks operating in TV white space bands
US9509676B1 (en) * 2013-04-30 2016-11-29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 (Usaa) Efficient startup and logon
US9430624B1 (en) 2013-04-30 2016-08-30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 (Usaa) Efficient logon
CN104378835A (zh) * 2013-08-13 2015-02-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接入网络的预约处理方法及终端
US10432753B2 (en) * 2013-08-16 2019-10-01 Fujitsu Limited Demand response event disse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5980258B2 (ja) * 2014-03-11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521122B2 (en) 2014-05-09 2016-12-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security analysis and enforcement for data transfer
CN105208576B (zh) * 2014-06-17 2018-09-14 东芝存储器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US9760501B2 (en) * 2014-11-05 2017-09-12 Google Inc. In-field smart device updates
JP6302399B2 (ja) * 2014-11-17 2018-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近距離無線通信部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72259B2 (ja) * 2015-02-10 2019-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562660B2 (ja) * 2015-03-04 2019-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と、プログラム
US10248376B2 (en) 2015-06-11 2019-04-02 Sonos, Inc. Multiple groupings in a playback system
US10193980B2 (en) * 2015-06-26 2019-0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between terminals and terminal
CN105263194A (zh) * 2015-09-18 2016-01-20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之间通信连接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US10303422B1 (en) 2016-01-05 2019-05-28 Sonos, Inc. Multiple-device setup
US10712997B2 (en) 2016-10-17 2020-07-14 Sonos, Inc. Room association based on name
JP7013130B2 (ja) * 2017-02-10 2022-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98101B2 (ja) * 2017-11-28 2022-07-11 株式会社サタケ 工場において工程管理するための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工程管理方法
CN108243411A (zh) * 2018-01-08 2018-07-03 青岛海信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多系统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JP7310449B2 (ja) 2019-08-29 2023-07-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第1の通信装置と第1の通信装置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12203339B (zh) * 2020-09-29 2022-12-27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设备的配网方法、智能家居设备及路由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09273B2 (ja) * 1996-06-25 1998-10-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KR100212029B1 (ko) * 1996-08-29 1999-09-01 서평원 무선 랜에서의 스테이션 위치 이동방법
DE19711788A1 (de) * 1997-03-21 1998-09-24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r Beeinflussung des Betriebszustandes eines elektronischen Geräts
FI102728B (fi) * 1997-09-15 1999-02-15 Marioff Corp Oy Palonsammutuslaitteisto
JP3489448B2 (ja) 1998-07-01 2004-01-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マルチメディアプレゼンテ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システム及びマルチメディアプレゼンテ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3642211B2 (ja) * 1999-02-15 2005-04-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3714009B2 (ja) 1999-03-11 2005-11-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マルチプロトコル対応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マルチプロトコル対応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マルチプロトコル対応通信制御処理プログラム
JP3592580B2 (ja) 1999-05-26 2004-11-24 株式会社 アドテック 無線伝送装置および鍵の設定方法
FI120478B (fi) * 2000-02-24 2009-10-30 Nokia Corp Menetelmä ja laitteisto tietoliikenneverkkoon liittymiseksi
US7103661B2 (en) * 2000-07-12 2006-09-05 John Raymond Klein Auto configuration of portable computers for use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JP3628250B2 (ja) * 2000-11-17 2005-03-09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登録・認証方法
US6865371B2 (en) * 2000-12-29 2005-03-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devices via an ad ho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02252620A (ja) 2001-02-23 2002-09-06 Toshiba Corp 通信設定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7120129B2 (en) * 2001-03-13 2006-10-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hieving zero-configuration wireless computing and comput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same
EP1257093B1 (en) 2001-05-08 2006-07-26 Agere Systems Guardian Corporation Wireless network system comprising access points
JP3702812B2 (ja) 2001-06-25 2005-10-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lan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認証方法と認証装置
US7353416B2 (en) * 2001-07-25 2008-04-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ireless access point seek mode for wireless access clients
JP2003101553A (ja) 2001-09-20 2003-04-04 Canon Inc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接続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3717821B2 (ja) 2001-09-26 2005-11-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JP3600578B2 (ja) * 2001-09-29 2004-12-15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JP3612528B2 (ja) * 2001-10-29 2005-01-19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パラメータ設定システム
JP3888130B2 (ja) * 2001-11-01 2007-02-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ステーション
US7280517B2 (en) * 2001-11-02 2007-10-09 At&T Corp. Wireless LANs and neighborhood capture
JP3930721B2 (ja) 2001-11-07 2007-06-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3915481B2 (ja) 2001-11-14 2007-05-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JP2003188886A (ja) 2001-12-19 2003-07-04 Sony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EP1742422B1 (en) * 2001-12-26 2014-01-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3518599B2 (ja) * 2002-01-09 2004-04-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lanシステム、アクセス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218885A (ja) 2002-01-18 2003-07-31 Ricoh Co Ltd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端末
JP3845315B2 (ja) 2002-02-07 2006-11-15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のワイヤレス入力システム
US20050088997A1 (en) 2002-02-20 2005-04-28 Diego Melpignan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s with a discovery procedure
JP3875578B2 (ja) 2002-03-13 2007-01-3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端末、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無線通信網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JP3799282B2 (ja) * 2002-03-22 2006-07-19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無線チャンネル自動整合を行える無線lan基地局
JP3785108B2 (ja) * 2002-03-28 2006-06-14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US7702775B2 (en) * 2002-04-08 2010-04-20 Airmagnet Inc. Monitoring a local area network
US20030206532A1 (en) * 2002-05-06 2003-11-06 Extricom Ltd. Collaboration between 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s
US7212837B1 (en) * 2002-05-24 2007-05-01 Airespac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ierarchical processing of protoc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LAN
JP3862073B2 (ja) * 2002-06-07 2006-12-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228849B2 (en) * 2002-07-15 2012-07-24 Broadcom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gateway supporting WLAN communications in multiple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nd in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CN1124759C (zh) * 2002-08-15 2003-10-15 西安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移动终端的安全接入方法
JP3792632B2 (ja) * 2002-10-01 2006-07-05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無線lan通信方式
US7453844B1 (en) * 2002-10-22 2008-11-18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Dynamic allocation of channel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283505B1 (en) * 2002-10-31 2007-10-16 Aol Llc, A Delawar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Configuring wireless access points
US7231215B2 (en) * 2002-11-07 2007-06-12 Infineon Technologies Wireless Solutions Sweden Ab Method and a central control unit for channel switching in a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04173208A (ja) * 2002-11-22 2004-06-17 Canon Inc 通信方法
US7350077B2 (en) * 2002-11-26 2008-03-25 Cisco Technology, Inc. 802.11 using a compressed reassociation exchange to facilitate fast handoff
US20040102192A1 (en) * 2002-11-26 2004-05-2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covery and display of operating wireless networks
JP2004179826A (ja) * 2002-11-26 2004-06-24 Nec Infrontia Corp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
KR20040072747A (ko) * 2003-02-10 2004-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억세스 포인트 장치 및 이 장치의 채널 설정 방법
US7342906B1 (en) * 2003-04-04 2008-03-11 Airespace, Inc.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 security system
JP2004320162A (ja) 2003-04-11 2004-11-11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04098214A1 (en) * 2003-04-29 2004-11-11 Docomo 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Usa, Inc. Fast active scanning wireless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US7245877B2 (en) * 2003-08-12 2007-07-17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detection
JP3951990B2 (ja) * 2003-09-05 2007-08-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ステ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動作制御方法
US20050130647A1 (en) 2003-10-22 2005-06-1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lan system,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program
JP2005130124A (ja) 2003-10-22 2005-05-19 Brother Ind Ltd 無線lan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JP2005136591A (ja) * 2003-10-29 2005-05-26 Komatsu Ltd 通信環境設定方法および通信環境設定プログラム
JP4602046B2 (ja) * 2004-10-22 2010-12-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管理サーバ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4567A (zh) * 2005-12-27 2015-07-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向分组的无线装置发送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54567B (zh) * 2005-12-27 2018-08-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向分组的无线装置发送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75599B (zh) * 2007-01-29 2017-11-14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US9301142B2 (en) 2007-08-01 2016-03-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475515B (zh) * 2007-08-01 2016-09-07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68189A (zh) * 2008-04-25 2009-10-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设置装置的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46851A (zh) * 2010-12-09 2012-07-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主机设备及其连接方法
CN102546851B (zh) * 2010-12-09 2016-12-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主机设备及其连接方法
CN109162063A (zh) * 2011-07-27 2019-01-08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涤装置及包括该洗涤装置的联机系统
CN109162063B (zh) * 2011-07-27 2021-09-10 Lg电子株式会社 洗涤装置及包括该洗涤装置的联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0203B (zh) 2013-01-16
US7924768B2 (en) 2011-04-12
US20100202426A1 (en) 2010-08-12
US9078281B2 (en) 2015-07-07
EP1526444A3 (en) 2011-01-26
CN101730203A (zh) 2010-06-09
EP1526444B1 (en) 2017-12-20
CN100571174C (zh) 2009-12-16
CN102938887A (zh) 2013-02-20
US20050130647A1 (en) 2005-06-16
US20050272420A1 (en) 2005-12-08
EP1526444A2 (en) 2005-04-27
US9877221B2 (en) 2018-01-23
US20150312794A1 (en) 2015-10-29
CN102938887B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10276A (zh) 无线lan系统、通信终端以及通信程序
CN2692738Y (zh) 打印系统
CN1613050A (zh) 打印机、服务器、打印系统、数据接收设备和数据传送和接收系统
CN1471293A (zh) 使用环境设定系统、电子设备、无线通信终端、程序
CN1770772A (zh)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装置和数据处理程序
CN1278216C (zh) 设备关联管理系统、网络设备及设备关联管理方法
CN1253882C (zh) 记录/重放装置
CN1248143C (zh) 存储插件
CN1770811A (zh) 图像处理系统、图像处理设备、服务器以及程序
CN1268104C (zh) 设置防火墙的方法和设备
CN1770142A (zh) 服务登记系统
CN1668471A (zh) 打印机以及打印系统、数据接收装置以及数据发送接收系统
CN1783930A (zh) 用于服务提供的系统、装置、服务器和程序
CN1650571A (zh) 内容处理装置、内容存储介质、内容处理方法和内容处理程序
CN1783931A (zh) 用于图像处理的系统、设备、服务器和程序
CN1802637A (zh) 密码变更系统
CN1378405A (zh) 通过直接接触或邻近连接在通信设备间进行无线局域网参数设置的方法
CN1841304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图像形成系统
CN1783058A (zh) 服务提供系统和用于接收服务的设备
CN1770773A (zh) 网络系统、目录服务器和终端装置
CN1692321A (zh) 口令恢复系统
CN1483177A (zh) 存储有内容数据的计算机可以读取的信息存储介质以及内容收费系统
CN1797317A (zh)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和传送服务器
CN1507202A (zh) 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终端、网络设备、终端程序、设备程序以及设备管理方法
CN1290026C (zh) 信息提供系统和信息服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