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11350A - 车座 - Google Patents

车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11350A
CN1411350A CN00817424.5A CN00817424A CN1411350A CN 1411350 A CN1411350 A CN 1411350A CN 00817424 A CN00817424 A CN 00817424A CN 1411350 A CN1411350 A CN 1411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rame parts
vehicle seat
connecting rod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74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618C (zh
Inventor
金子好信
吉田正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11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1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6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1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0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61Rods
    • B60N2/1615Parallelogram-lik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5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7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with weight compens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座具有框体14,和安装在框体14的侧框部件17、17之间的数个锯齿形弹簧25、25,及使上述框体14相对于车身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机构38。上述各弹簧25的弹簧端部26配置在将上述侧部件17分割为上下部分的中心线附近的位置,使上述弹簧端部26与上述中心线的距离,比上述弹簧端部26与上述侧部件17的上缘30之间的距离短。上述高度调节机构38的臂51、52和长连杆53配置在上述侧部件17的外侧。

Description

车座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座,特别是涉及车座的座底的框结构。
发明的背景技术
先前,在实开平5-35458号中记载了关于车座的座底的技术,该车座的座底具有以下部分:框体,它由向前后方向延长的左右1对侧框部件、和固定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前部分之间的前侧框部件、及固定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后部分之间的后侧框部件构成;数个锯齿形弹簧,该弹簧位于上述前侧框部件与上述后侧框部件之间,具有安装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前部分与后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的弹簧端部;安装在带有上述弹簧的上述框体上的垫子;使上述框体相对于车身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机构。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利之处是上述座底的上下方向的厚度较厚。以下进行说明,上述现有技术的框体100如图23、图24所示,具有固定在其底101上的托架102,上述托架102通过高度调节机构103与滑轨104连接。上述高度调节机构103具有以下部分:固定在上述托架102上的脚部105;用轴106与上述脚部105的前端相连接的臂107;固定上述臂107的基部的连动轴108;操作盘109;用上述操作盘109进行回转的输出齿轮110;与上述输出齿轮110啮合、固定在上述连动轴108上的扇形齿轮111。上述盘109支承在上述滑轨104的托架112上。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中,由于上述框体100具有一体固定的上述托架102,故上述框体100的上下高度用H表示。因此,上述锯齿形弹簧113位于上述框体100的较高位置上,放置在上述弹簧113上的上述垫子的位置也必然高,使上述座底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增大。
另外,上述现有技术中,上述高度调节机构103的几乎所有的部件都设在低于上述滑轨104的上述托架112的上端的位置,这也是使上述座底的上下方向厚度增大的原因。
发明的简单概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利之处的、改进的车座。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提供一种车座,该车座由框体、数个锯齿形弹簧及高度调节机构构成,其中框体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1对侧框部件,和分别固定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前部分上、具有左右侧板的前侧框部件,及分别固定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后部分上、具有左右侧板的后侧框部件构成;数个锯齿形弹簧位于上述前侧框部件与上述后侧框部件之间,具有安装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前部分与后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上的弹簧端部;高度调节机构使上述框体相对于车身上下移动,上述各弹簧端部配置在将上述侧框部件分割上下部分的中心线附近的位置上,而且,上述弹簧端部与上述中心线的距离,比上述弹簧端部与上述侧框部件的上缘的距离短。
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车座的轴测图。
图2是安装在车身上的上述车座的座底的框体之右侧视图。
图3是上述框体及其它部件的分解轴测图。
图4是上述框体的左侧框部件的左侧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框体和放置在上述框体上面的垫子的左侧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框体和放置在上述框体上面的垫子的右侧视图。
图7是上述座底的纵断面正视图。
图8是可安装在上述座底上的衬垫及前侧和后侧连接部件的分解轴测图。
图9是上述连接部件的放大轴测图。
图10是上述后侧连接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上述框体的左侧后部的放大轴测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座底的高度调节机构的扇形齿轮和连动杆的纵断面正视图。
图13是表示上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减速机构及操作盘的纵断面正视图。
图14是上述左侧框和护罩的纵断面正视图。
图15是上述框体的前侧框部件和锯齿形弹簧的放大轴测图。
图16是表示上述前侧框部件的向上加强筋和向下加强筋的纵断面正视图。
图17是图5的沿X-X线的断面图。
图18是将上述高度调节机构的臂安装在上述侧框部件上的轴套的断面图。
图19是表示上述高度调节部件的扭杆弹簧的安装状态之俯视图。
图20是表示上述扭杆弹簧的安装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21是表示上述扭杆弹簧的安装状态的部分切口轴测图。
图22是表示上述扭杆弹簧的扭转角度与扭矩的关系图。
图23和图24是表示实开平5-35458号所记载的车座的公知的例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形式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车座10具有:滑动自如地安装在车身11上的座底12和回转自如地支承在上述座底12上的座背13。上述座底12具有从上方看呈四角形状的框体14,如图3所示,上述框体14实际上由以下部分构成:前侧框部件15;后侧框部件16;向上述座10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侧框部件17、17。
上述前侧框部件15是在左右方向上较长的四角形状的皿形框,如图15所示,具有波状底板20和纵侧板21、21,该波状底板具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向上加强筋18和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向下加强筋19。上述向下筋19如图16所示,设在除了上述底板20的左部分和右部分之外的中间部分上,且位于上述向上筋18的后方。上述侧板21、21分别通过螺栓螺母手段、焊接手段等固定在上述侧部件17、17的前部分上。
上述后侧部件16的侧板22、22,用螺栓23、24分别固定在上述侧部件17、17的后部分上。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数个锯齿形弹簧25、25设在上述侧部件17、17的中间部分之间。上述弹簧25、25的端部26、26分别卡合在形成于上述中间部分上的数个安装孔27、27内。
上述弹簧25、25如图5~7所示,配置在上述前侧部件15与上述后侧部件16之间。上述各安装孔27设置在将上述侧框部件17分割成上下部分的中心线附近、或上述中心线下方的位置。最好上述弹簧25、25和上述前侧部件15的上述底板20成为大致相同的高度。在带有上述弹簧25、25的上述框体14上面安装有聚氨酯等垫子28。在本发明中,如图7清楚地所示,不在上述各侧部件17的中间部分的内侧29处设置也许会损坏上述垫子28的高度调节机构的可动部件。因此,可使上述各弹簧25离开上述侧部件17的上缘30而降低上述垫子28的位置高度。这种结构带来的优点是,在不减薄支承驾驶员或乘客的臀部的、上述弹簧25、25上面的上述垫子28的情况下可降低上述座底12的高度。因此,由于上述弹簧25、25和上述垫子28的良好的缓冲性,可舒适地支承上述驾驶员的臀部。
在上述垫子28所接触的上述各侧部件17的至少上面和前面一体地设有外侧伸长的凸缘31。为了防止损坏上述垫子28,上述凸缘31的基部形成于流畅的弯曲角32上。安装上述座背13用的支承部33,固定在上述各侧部件17的上述后部分上。
上述前侧框部件15的底板20的前后方向长度,根据图5可判断,比上述前侧部件15的侧板21的上下长度长,并且与上述垫子28的厚度相同或长一些。上述前侧部件15位于上述驾驶员或乘客的大腿部的下方,上述前侧部件15基本上不具有弹性,上述大腿部只依靠上述垫子28的缓冲性弹性地支承着。由于上述座底12的前部分不要求大的弹性,故仅靠上述垫子28的缓冲性可充分地确保上述座底12的前部分的舒适度。上述皿形波状前侧部件15虽然不具有弹性,但具有高的刚性。上述前侧部件15的高弹性,可防止所谓“下水现象”,使驾驶员保持在正常位置上,上述所谓“下水现象”系指驾驶员因车辆事故等沉入前侧下方。另外,上述前侧部件15的高弹性不需要将上述侧部件17、17的中间部分相互连接起来的加强部件。
如上所述,带有上述弹簧25、25的上述框体14具有对上述座底12提供高的刚性和充分的舒适性的基本能力。另外,带有上述弹簧25、25的上述框体14在由4个部件15、16、17、17围起来的部分上没有重的强度部件,故可以制造得重量轻。并且,由于使上述各弹簧25离开上述侧部件17的上缘30,故在不损害舒适性的情况下可减薄上述座底12。
在本发明中,上述各弹簧25的端部26配置在上述侧框部件17的上述中心线附近的位置上。这意味着上述上缘30的形状变更对上述弹簧25、25产生的弹力没有任何影响,意味着可无视上述座底12的缓冲性而设计上述上缘30的形状。因此,在本发明中,可以以上述座底12所要求的保持性和乘降性为目标集中设计上述上缘30的形状。一般,高的上缘30使得保持性高和乘降性低。对于基本上可忽略缓冲性的设计,用高次元可使二律背反的保持性和乘降性并存。
图2中,上述车座10具有固定在上述车身11上的一对下部轨34和滑动自如地安装在上述各下部轨34上的上部轨35。衬垫37固定在上述各上部轨35的纵托架36上,上述框体14通过高度调节机构38安装在上述衬垫37上。上述衬垫37在需要时使用。运动用汽车之类的车辆不需要上述衬垫37,如图6所示,上述框体14通过上述高度调节机构38直接安装在上述托架36上。
上述衬垫37、37如图8所示,用中央连接部件39和后侧连接部件40相互固定住。上述中央连接部件39由2根金属杆41、42构成,这2根金属杆的中央部分用焊接方法相互固定住。上述杆41的端部43、43和上述杆42的端部44、44在前后方向上是分离的。上述中央部件39具有的优点是,具有比较轻的重量和比较高的刚性。上述端部43、44优选具有内侧螺纹槽,用螺栓45、45(图2)分别固定在上述衬垫37、37上。
上述后侧连接部件40由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上方拱形拱形部件46和从拱形部件46的两侧垂直地向后方弯曲的弯曲部47、47构成。如图10所示,上述各弯曲部47具有与形成于上述各弯曲部47上的孔48、48相一致的焊接螺母49、49,用螺栓50、50固定在上述衬垫37、37上。上述螺栓50、50和上述螺母49、49沿着约45度的直线配置。倾斜关系的上述螺栓50、50具有支柱的功能,强力地抵抗任何方向的力。因此,即使用2根螺栓50、50也能牢固地将上述弯曲部47固定在上述衬垫37上。
上述衬垫37、37的中间部分用高刚性的上述中央连接部件39牢固地进行相互固定,上述衬垫37、37的后部分用上述后侧连接部件40牢固地进行相互固定。因此,只要没有特别的情况,不需要连接上述衬垫37、37前部用的部件。向上方鼓起的上述拱形部件46,使通过上述衬垫37、37形成的上述座底12下方的宽大空间易于利用。例如,坐在后部座席上的乘客可以从上述拱形部件46的下面很容易地将脚放入上述空间内。
上述高度调节机构38如图2和图5所示,具有一对前侧臂51A、51B和一对后侧臂52A、52B及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长连杆53A、53B。上述前侧臂51A、51B的各下端用下部的螺栓54回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衬垫37上,上述前侧臂51A、51B的各上端用上部的螺栓55回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侧框部件17的外面56上。上述后侧臂52A、52B的各下端用下部的螺栓57回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衬垫37上,上述后侧臂52A、52B的各中央部分用固定件58回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侧部件17的外面56上,上述后侧臂52A、52B的上端用上部的螺栓59分别回转自如地连接在上述长连杆53A、53B的后端上。当上述连杆53A、53B向前后方向移动时,上述臂51A、51B、52A、52B以上述下部的螺栓54、57为中心进行回转,上述座底12实际上向上下方向移动。由于4个臂和2个连杆分别位于上述侧框部件17、17的各个外侧,故与上述垫子28不产生干涉。
如图5、图6、图11所示,上述长连杆53A、53B分别将上述侧框部件17、17的外侧伸向前后方向。如图12、图20所示,上述左连杆53A的前端用连接销61A连接在扇形齿轮60A上。如图16所示,上述扇形齿轮60A位于上述左侧部件17与上述前侧框部件15的左侧板21之间。如图12所示,上述扇形齿轮60A固定在回转自如地设于上述侧部件17、17之间的横连动轴62的左部分上。为了将位于上述左侧部件17外侧的上述左连杆53A和位于上述左侧部件17内侧的扇形齿轮60A连接起来,上述连接销61A贯穿形成于上述左侧部件17上的左圆弧孔63A。上述扇形齿轮60A的回转使上述连动轴62回转和使上述左连杆53A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由于上述扇形齿轮60A位于上述左侧部件17与上述前侧部件15之间,故在与上述垫子28不产生干涉的情况下可配置在与上述侧部件17相同高度的位置上。
如图6、图12所示,上述右连杆53B的前端用连接销61B连接在连动杆60B上。上述连动杆60B位于上述右侧部件17与上述前侧框部件15的右侧板21之间,固定在上述连动轴62的右部分上。为了将位于上述右侧部件17外侧的右连杆53B和位于上述右侧部件17内侧的连动杆60B连接起来,上述连接销61B贯穿形成于上述右侧部件17上的右圆弧孔63B。由于上述扇形齿轮60A的回转,使上述连动轴62回转时,通过上述连动杆60B,上述右连杆53B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由于上述连动杆60B位于上述右侧部件17与上述前侧框部件15之间,故在不与上述垫子28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可配置在与上述侧部件17相同高度的位置上。
由于上述扇形齿轮60A和上述连动杆60B分别配置在上述侧部件17、17的内侧,故在将上述连动轴62安装在上述侧部件17、17上之前,可以用焊接方法等将上述扇形齿轮60A和上述连动杆60B固定在上述连动轴62上。如图15、图16所示,上述连动轴62利用上述前侧框部件15的向上加强筋18所形成的下方空间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这使上述连动轴62和上述前侧框部件15的安装位置的自由度增大。另外,上述前侧部件15的向下加强筋19也具有防止载置在上述框体14上的上述垫子28向上述连动轴62突出的功能。
如图5、图13所示,在上述左侧部件17的前部分的外侧设有减速机构或制动机构64。上述减速机构64具有向内侧或右侧突出的输出轴65和向外侧或左侧突出的输入轴66。上述高度调节机构38的操作盘67固定在上述输入轴66的外端,输出齿轮68固定在上述输出轴65上。上述输出齿轮68位于上述左侧部件17的外侧,并被容纳在形成于上述左侧部件17上的凹部69内。上述扇形齿轮60A,通过形成于上述凹部69的后侧外周壁上的窗口70与上述输出齿轮68啮合。上述盘67的回转通过上述减速机构64传递给上述扇形齿轮60A,这样,上述长连杆53A、53B同时向前后方向移动,调节上述座底12的高度。另外,利用上述减速机构64的制动功能,上述输出齿轮68因受到上述扇形齿轮60A的外力作用而不进行回转。也可以用马达取代上述操作盘67使上述输出齿轮68回转。
上述减速机构64的输出齿轮68位于上述侧部件17的外侧。因此,上述输出齿轮68可以预先安装在上述减速机构64的输出轴65上。另外,上述输出齿轮68的前侧用上述凹部69的前侧外周壁围起来,故可防止容纳在上述座底12下方的物品等与上述输出齿轮68接触。
将上述后侧臂52A(52B)安装在上述侧框部件17上的上述固定件58由图17、图18所示的带台阶轴套构成。上述轴套58具有:预先形成于端部的第1头部71;回转自如地支承上述侧部件17的大直径主体72;回转自如地支承上述后侧臂52A的小直径主体73;中央穿通孔74。上述侧部件17、上述后侧臂52A及垫圈75安装在上述固定件58上之后,通过铆接加工在上述固定件58的前端形成第2头部76。用上述固定件58将上述后侧臂52A回转自如地安装在上述侧部件17上之后,将上述螺栓24贯穿插入到上述穿通孔74中,该螺栓与焊接在上述后侧框部件16的侧板22上的螺母77进行螺纹连接,便将上述后侧框部件16固定在上述侧部件17上。
如上所述,用上述轴套58和上述螺栓24连接或固定比较大而重的3个部件时,可获得几个优点。第1个优点是各部件容易组装。仅用1根螺栓组装3个大的部件时,将形成于各部件上的3个孔排成一列,这是非常困难的工作。第2个优点是防止各部件强度降低。如果用第1螺栓固定第1部件和第2部件,然后用第2螺栓固定第1部件和第3部件,则在第1部件上必须形成通过2个螺栓的2个孔。2个孔使第1部件的强度降低。
如图19~图21所示,上述座底12具有弹性机构78,用于在用上述高度调节机构38使上述底座12向上方移动时进行协助工作。上述弹性机构78具有2个扭杆弹簧79、79。上述弹簧79、79的第1端部79A、79A卡合在固定于上述左侧框部件17上的钩部件80A上,上述弹簧79、79的第2端部79B、79B卡合在固定于上述连动轴62上的钩部件80B上,这样,在图20中对上述连动轴62向逆时针方向施力。上述弹簧79、79的弹力,使加上驾驶员体重的较重的上述座底12轻松地向上方移动。
上述钩部件80B固定在上述连动轴62的右部分上,使上述钩部件80A与上述钩部件80B之间的间距长。设在上述钩部件80A与上述钩部件80B之间的长的扭杆弹簧79、79,可产生抵消驾驶员体重的强的弹力。并且,长的扭杆弹簧79、79的扭矩变动小。小的扭矩变动,不管上述座底12的高度位置如何,均可对上述连动轴62赋予均匀的回转扭矩,故使上述操作盘67的工作负荷的变化小。
另外,由于使用数个弹簧,故上述弹性机构78的扭矩变化更小。在图22中,线L1表示由直径为5mm的1个扭杆弹簧S1所得到的扭矩。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座底12从最低的位置移动到最高的位置时,上述连动轴62回转约25度。希望对上述连动轴62赋予约210kgf/cm的扭矩。上述弹簧S1扭转约43度时,产生约210kgf/cm的扭矩。但是,上述弹簧S1以约43度为中心在约25度的范围R1内扭转时,使上述弹簧S1产生最大约275kgf/cm的扭矩,最小约150kgf/cm的扭矩。
而本发明的上述弹性机构78,作为一例,由具有扭矩线L2的直径4mm的弹簧S2和具有扭矩线L3的直径3.5mm的弹簧S3构成。弹簧S2在扭转角度为约50度至约75度的范围R2内使用,弹簧S3在扭转角度为约23度至约48度的范围R3内使用。虚线L4表示由在范围R2内的弹簧S2的扭矩和在范围R3内的弹簧S3的扭矩构成的合成扭矩。根据对虚线L4和线L1的比较可以明白,具有2个弹簧的上述弹性机构78的扭矩变化非常小。
如图2、图7所示,护罩81安装在上述各侧框部件17的外侧,该护罩罩住配置在上述侧框部件17外侧的可动部件。上述罩81具有纵板82和从除了上述纵板82的后缘的外的3个缘向内侧伸长的弯曲部83。使上述弯曲部83位于上述侧部件17的上述凸缘31的内侧,以使上述弯曲部83的前端不与上述垫子28接触。上述纵板82与上述弯曲部83之间的缓和的弯曲角84位于上述凸缘31前端的外侧,使上述垫子28与上述凸缘31前端的接触不会减少。
上述罩81周缘部的数个部位形成有通过冲压加工而凹下的接触面85、85(图11、图12)。上述接触面85的内侧弯曲缘86,通过倾斜面87与上述纵板82连接,上述接触面85的外侧缘88为端面。因此,上述接触面85可以不用成本高的深冲的冲压加工方法而用通常的冲压加工方法形成。上述接触面85采用螺钉、螺栓、铆钉、焊接等固定手段固定在上述侧框部件17上。
在上述罩81的外面焊接有大致呈U字形的卡合杆89。如图7所示,缝在上述垫子28的外皮90的端部上的钩部件91卡合在上述卡合杆89上。在上述罩81的外面实际上不设除了上述杆89以外的部件。这带来几个优点。第1,上述杆89的安装位置的自由度大。第2,可增大焊接部分,故可提高上述杆89的安装强度。第3,上述杆89前后方向的长度可以较长,故可减少上述外皮90的安装作业工时数。第4,由于上述杆89前后方向的长度可以较长,故使上述外皮90的外表美观性提高。

Claims (14)

1.一种车座,该车座由框体、数个锯齿形弹簧及高度调节机构构成,其中框体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1对侧框部件,和分别固定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前部分上、具有左右侧板的前侧框部件,及分别固定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后部分上、具有左右侧板的后侧框部件构成;数个锯齿形弹簧位于上述前侧框部件与上述后侧框部件之间,具有安装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前部分与后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上的弹簧端部;高度调节机构使上述框体相对于车身上下移动,上述各弹簧端部配置在将上述侧框部件分割成上下部分的中心线附近的位置上,而且,上述弹簧端部与上述中心线的距离,比上述弹簧端部与上述侧框部件的上缘的距离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座,上述高度调节机构不具有位于上述侧框部件的中间部分之间的可动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座,上述高度调节机构具有将上述框体连接在上述车身上的前侧和后侧臂、与上述后侧臂连接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连杆、及与上述长连杆的前端连接且使上述长连杆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操作机构,上述前侧臂和上述后侧臂及上述长连杆配置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座,上述操作机构具有以手动方法或马达动力进行回转的输出齿轮及与上述输出齿轮啮合且与上述长连杆的前端连接的连杆机构,使上述连杆机构位于上述侧框部件的前部分与上述前侧框部件的侧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座,上述输出齿轮位于上述侧框部件的外侧,上述侧框部件具有窗口,该窗口可使上述输出齿轮与上述连杆机构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座,上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具有对上述连杆机构向规定方向施力的弹性机构,上述弹性机构由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扭杆弹簧构成,上述扭杆弹簧的长度比上述侧框部件之间的间隔的一半要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座,上述弹性机构包括2个扭杆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座,上述2个扭杆弹簧在产生相互不同的扭矩的状态下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座,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外侧安装扩罩,该护罩用于罩住上述长连杆,防止上述垫子与上述长连杆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座,上述侧框部件和上述后侧臂通过铆接加工与轴套的一端相互连接起来,上述后侧框部件和上述侧框部件用穿插上述轴套的中央穿通孔的螺栓相互连接起来。
11.一种车座,该车座具有框体和使上述框体相对于车身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机构,其中框体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1对侧框部件,和分别固定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前部分上、具有左右侧板的前侧框部件,及分别固定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后部分上、具有左右侧板的后侧框部件构成,上述高度调节机构具有将上述框体连接在上述车身上的前侧和后侧臂、和与上述后侧臂连接的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连杆、及与上述长连杆的前端连接且使上述长连杆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操作机构,上述侧框部件和上述后侧臂通过铆接加工与轴套的一端相互连接起来,上述后侧框部件和上述侧框部件用穿插上述轴套的中央穿通孔的螺栓相互连接起来。
12.一种车座,该车座具有框体和使上述框体相对于车身上下移动的高度调节机构,其中框体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1对侧框部件,和分别固定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前部分上、具有左右侧板的前侧框部件,及分别固定在上述侧框部件的后部分上、具有左右侧板的后侧框部件构成,上述高度调节机构具有将上述框体连接在上述车身上的前侧和后侧臂、和与上述后侧臂连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长连杆、及与上述长连杆的前端连接且使上述长连杆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操作机构,上述操作机构具有以手动方法或马达电力进行回转的输出齿轮和与上述输出齿轮啮合且与上述长连杆的前端连接的连杆机构,上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具有对上述连杆机构向规定方向施力的弹性机构,上述弹性机构由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扭杆弹簧构成,上述扭杆弹簧的长度比上述侧框部件之间的间隔的一半要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座,上述弹性机构包括2个扭杆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座,上述2个扭杆弹簧在产生互不相同的扭矩的状态下使用。
CNB008174245A 2000-08-31 2000-08-31 车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26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0/005893 WO2002017753A1 (fr) 2000-08-31 2000-08-31 Siege de vehicu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1350A true CN1411350A (zh) 2003-04-16
CN1172618C CN1172618C (zh) 2004-10-27

Family

ID=11736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742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2618C (zh) 2000-08-31 2000-08-31 车座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773069B1 (zh)
CN (1) CN1172618C (zh)
AU (1) AU2000268661A1 (zh)
BR (1) BR0015162A (zh)
DE (1) DE10085262B3 (zh)
GB (1) GB2372206B (zh)
WO (1) WO2002017753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988B (zh) * 2004-03-31 2010-09-29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车辆座椅
CN101001553B (zh) * 2004-06-30 2011-08-03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用于固定弹簧末端的固定器
CN101594807B (zh) * 2007-01-29 2012-02-22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弹簧的弹簧端部的卡固工具
CN102917914A (zh) * 2010-10-01 2013-02-06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
CN103153693A (zh) * 2010-10-12 2013-06-12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CN104442472A (zh) * 2014-12-04 2015-03-25 重庆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型汽车座椅高调四连杆机构
CN104661861B (zh) * 2012-09-21 2016-11-09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9789822A (zh) * 2016-09-26 2019-05-21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座椅
CN111993962A (zh) * 2020-08-12 2020-11-27 盐城同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久疲劳强度的汽车座椅连杆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0383B2 (ja) * 2003-06-20 2009-09-16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低周波振動シート
US7140589B2 (en) * 2003-12-10 2006-11-28 Orchid Automation, Llc Cushion lift for seat assembly
JP4695358B2 (ja) * 2004-07-30 2011-06-0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乗員重量測定装置
US7192087B2 (en) * 2004-09-23 2007-03-20 Lear Corporation Adjustable seat cushion thigh support system and method
DE602006016838D1 (de) 2005-09-30 2010-10-21 Ts Tech Co Ltd Insassengewichtsmess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sitz
CN105564274A (zh) * 2008-06-20 2016-05-11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车辆座椅
JP6181056B2 (ja) * 2012-08-14 2017-08-16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乗物用シート
JPWO2014045422A1 (ja) * 2012-09-21 2016-08-1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EP2805850B1 (en) * 2013-05-22 2016-02-17 Tachi-S Co., Ltd. Vehicle seat
CN107000846B (zh) * 2014-09-24 2021-03-12 Be航天公司 带有包封舒适弹簧的座椅底板组件
JP6297472B2 (ja) 2014-11-14 2018-03-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9796310B1 (en) * 2016-07-28 2017-10-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mposite one-piece cushion nose
US10589639B2 (en) 2018-01-22 2020-03-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atcher pin for dynamic management of external loads
FR3141650A1 (fr) * 2022-11-09 2024-05-10 Psa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contrôle à liaison rigide incurvée, pour un siège à hauteur réglable d’un véhic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42647A (en) * 1957-08-26 1960-06-28 Ferro Stamping Co Slideless seat support and adjusting device
JPS5628716A (en) 1979-08-17 1981-03-20 Nhk Spring Co Ltd Cushion structure
DE3421274A1 (de) * 1983-06-16 1984-12-20 Aisin Seiki K.K., Kariya, Aichi Sitz-heber
AU558012B2 (en) * 1983-12-06 1987-01-15 Tachikawa Spring Co. Ltd. Seat frame for vehicle seat
JPS6120040A (ja) * 1984-07-06 1986-01-28 Asahi Shinbunsha:Kk 電子式写植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画像合成方法
JPS61200040A (ja) 1985-02-28 1986-09-04 Tachikawa Spring Co Ltd 車両等の座席
GB2187379B (en) * 1986-03-05 1990-04-04 Ti Cox Ltd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AU584471B2 (en) * 1986-11-04 1989-05-25 Tachi-S Co., Ltd. Height adjuster operation mechanism for an automotive seat
JPH02236032A (ja) 1989-03-09 1990-09-18 Nippon Steel Corp 形状記憶合金製トーションバー
JPH0379745U (zh) * 1989-12-04 1991-08-14
JP2584914Y2 (ja) 1990-07-26 1998-11-1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上下位置調整装置
JPH0535458U (ja) * 1991-10-21 1993-05-14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リフター構造
JPH06156126A (ja) 1992-11-17 1994-06-03 Toyota Motor Corp シートの上下調整装置
JPH09301025A (ja) 1996-05-14 1997-11-25 Tokyo Seat Kk クッションシートの上下動装置
JP4161355B2 (ja) * 1998-09-16 2008-10-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フタ装置
JP4099683B2 (ja) * 1998-09-25 2008-06-1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AU6184799A (en) * 1998-10-13 2000-05-01 Magna Seating Systems Inc. Seat cushion height adjustment assembly
JP2000300382A (ja) 1999-04-23 2000-10-31 T S Tec Kk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の取付フレーム
JP2000300381A (ja) 1999-04-23 2000-10-31 T S Tec Kk シートの上下調節装置付き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
JP2000309240A (ja) 1999-04-23 2000-11-07 T S Tec Kk 車両用シートの上下調節装置
JP2000300380A (ja) 1999-04-23 2000-10-31 T S Tec Kk 車両用座席フレーム
JP2000309237A (ja) 1999-04-23 2000-11-07 T S Tec Kk シートの上下調節装置付き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
DE10042851A1 (de) * 2000-08-30 2002-03-14 Hammerstein Gmbh C Rob Höhenverstellbares Untergestell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mit zwei Seitenteilen
JP3079745U (ja) 2001-02-21 2001-08-31 ソフトブレーン株式会社 上下逆バージョン型携帯電話機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988B (zh) * 2004-03-31 2010-09-29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车辆座椅
CN101001553B (zh) * 2004-06-30 2011-08-03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用于固定弹簧末端的固定器
CN101594807B (zh) * 2007-01-29 2012-02-22 东京座椅技术股份公司 弹簧的弹簧端部的卡固工具
CN102917914A (zh) * 2010-10-01 2013-02-06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
CN103153693A (zh) * 2010-10-12 2013-06-12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CN103153693B (zh) * 2010-10-12 2016-02-10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CN104661861B (zh) * 2012-09-21 2016-11-09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CN104442472A (zh) * 2014-12-04 2015-03-25 重庆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型汽车座椅高调四连杆机构
CN109789822A (zh) * 2016-09-26 2019-05-21 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座椅
CN111993962A (zh) * 2020-08-12 2020-11-27 盐城同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久疲劳强度的汽车座椅连杆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0268661A1 (en) 2002-03-13
GB2372206A (en) 2002-08-21
US6773069B1 (en) 2004-08-10
DE10085262B3 (de) 2014-07-10
BR0015162A (pt) 2002-11-05
CN1172618C (zh) 2004-10-27
DE10085262T1 (de) 2003-07-17
WO2002017753A1 (fr) 2002-03-07
GB0210890D0 (en) 2002-06-19
GB2372206B (en) 2004-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618C (zh) 车座
CN1189343C (zh) 车辆座椅的旋转调节机构
CN1319775C (zh) 用于汽车座椅的腰部支撑件
CN1317155C (zh) 后滑柱总成的上固定机构
CN1640714A (zh) 车辆用座
CN1765651A (zh) 车辆车身底板的座椅安装固定结构
CN100349778C (zh) 摩托车的后翼板和相关的支撑结构
CN1724287A (zh) 用于车座的轻合金座椅靠背构架和具有该构架的倚靠车座
CN1636818A (zh) 护罩的支承结构及组装方法
CN1520362A (zh) 具有一个弹性支撑的前盖板的汽车车身
CN113060056A (zh) 高强度前置电动滑轨
CN108791500B (zh) 一种承载式车架总成
CN209833427U (zh) 一种用于支承后排座椅靠背的可调节电动锁环
CN1111483C (zh) 二轮摩托车的座安装结构
CN1126673A (zh) 用于液压减震装置的安装支架
CN203715037U (zh) 电梯组装式减震轿架
CN214647731U (zh) 高强度前置电动滑轨
CN211869209U (zh) 一种轻质高强度安全骨架
CN214607184U (zh) 一种可调节机械侧翼结构
CN211071563U (zh) 一种板簧冲压装置
CN217917509U (zh) 一种高稳定性的橡胶悬架
CN215851631U (zh) 一种可调节的摩托车挡风玻璃
CN215861065U (zh) 一种轻质的高强度汽车活塞杆
CN211883625U (zh) 浮动轮车架、移动机构、机器人
CN1740019A (zh) 铁道车辆及铁道车辆用台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027

Termination date: 2015083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