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1861B - 车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1861B
CN104661861B CN201280075930.2A CN201280075930A CN104661861B CN 104661861 B CN104661861 B CN 104661861B CN 201280075930 A CN201280075930 A CN 201280075930A CN 104661861 B CN104661861 B CN 1046618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brake
installing component
fastening part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59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61861A (zh
Inventor
星正之
吉田正美
江崎琢人
八代隆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Imasen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Imasen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Imasen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661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1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61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18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0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61Rods
    • B60N2/1615Parallelogram-lik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5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7Ratchet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and provided with braking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94Upholstery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2Attachment or adjustmen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保连结于侧边框架的高度连杆机构的支持刚性、特别是确保可以抑制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与扇形齿轮部的驱动轴的轴间的偏移的支持刚性的车用座椅。车用座椅(S)具备侧边框架(11)、以及连结各侧边框架(11)的框架连结部件(13)。具备制动器支持部(28)的安装部件(20)安装于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左右内侧,制动器支持部(28)支持高度制动器(60)的驱动轴。安装部件(20)安装于侧边框架(11),其位于制动器支持部(28)更后方的区域成为支持于框架连结部件(13)的区域,其位于制动器支持部(28)更前方的区域成为与侧边框架(11)紧固的前方框架紧固部(25)。

Description

车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可以调整车用座椅的高度的高度连杆机构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现在,各种通过将高度连杆机构设置于车用座椅,而可以调整车用座椅的高度的方案被提出。
高度连杆机构,例如,位于固定于车体的支持基座与车用座椅之间,具备座椅前方侧左右的一对前侧连杆、以及座椅后方侧的左右的一对后侧连杆,一方的后侧连杆成为驱动连杆而成为可以调整座椅的高度的构成。还有,在驱动连杆的左右方向的外侧,设置有操作高度连杆机构的驱动的操作杆,在驱动连杆与操作杆之间,设置有限制高度连杆机构的驱动的高度制动器。作为具备这种高度连杆机构的车用座椅,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用座椅被公知。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用座椅,具备在相对支持基座可以升降座椅衬垫的状态下连杆连结的高度连杆机构。所述高度连杆机构如图6所示,具备,相对作为座椅衬垫的骨架的配置于左右两端的一对侧边框架100被连结于前方侧端部的一对前侧连杆、以及连结于后方侧端部的一对后侧连杆101。
左右的后侧连杆101中,右后侧连杆102成为高度连杆机构的驱动连杆,扇形齿轮部103形成于右后侧连杆102的外缘部的一部分。
扇形齿轮部103与轴支于侧边框架100的小齿轮104咬合而被配置,小齿轮104通过驱动轴,与设置于侧边框架100的外侧上的操作杆105连结。
还有,高度制动器106设置于侧边框架100与操作杆105之间,高度制动器106具有在操作杆105的非操作时保持操作杆105的位置的机构。
因此,通过抬起操作杆105,小齿轮104正回转,通过扇形齿轮部103使座椅衬垫上升。还有,通过压下操作杆105,小齿轮104逆回转,通过扇形齿轮部103使座椅衬垫下降。
进一步地,在侧边框架100的左右方向的内侧,设置有支持臂107。支持臂107在前方部108被连结固定于侧边框架100,在后方部109以夹住右后侧连杆102的方式被连结固定于侧边框架100,中央部110以支持小齿轮104及高度制动器106的驱动轴的方式构成。通过安装支持臂107,提高侧边框架100的刚性的同时,提高了高度连杆机构的支持刚性。
专利文献1:特开2011-2460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如专利文献1的具备高度连杆机构的车用座椅中,由于支持臂107设置于侧边框架100的内侧,虽然提高了连结于侧边框架100的高度连杆机构的支持刚性,但最近,需求高度连杆机构的刚性在施加乘客就座时的负荷之外,即使由于车辆碰撞时的冲击负荷等也不会变形,期待确保高度连杆机构的支持刚性,特别是确保可以抑制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与连杆的扇形齿轮部的驱动轴的轴间的偏移的支持刚性。
还有,如专利文献1的车用座椅中,右后侧连杆102通过扇形齿轮部103及小齿轮104与高度制动器106连结,但另一方的左后侧连杆仅被侧边框架100轴支。为此,在施加乘客就座时的负荷之外,由于车辆的碰撞时施加的冲击负荷而导致负荷集中于另一方的侧边框架100侧时,发生车用座椅的单侧的陷入,据此,存在左右的后侧连杆101不能流畅地连动的担心。
因此,固定于一方的侧边框架的内侧,支持高度制动器及小齿轮的驱动轴的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与另一方的侧边框架通过连结管连结,据此,使左右的侧边框架整体的刚性提高的车用座椅被期待。同时,确保安装部件的刚性的车用座椅被期待。
进一步地,如专利文献1的车用座椅中,支持臂107设置于侧边框架100,虽然提高了高度连杆机构的支持刚性,但存在乘客就座时施加的负荷之外,由于车辆碰撞时施加的冲击负荷等,巨大的力作用于扇形齿轮部103与小齿轮104的啮合部,扇形齿轮部103向左右方向的轴线方向倾倒,与小齿轮104的咬合偏移且强度下降的担心。
因此,具备可以抑制后侧连杆的扇形齿轮部与小齿轮的咬合偏移变形的高度连杆机构的车用座椅被期待。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连结于侧边框架的高度连杆机构的支持刚性、特别是确保可以抑制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与扇形齿轮部的驱动轴的轴间的偏移的支持刚性的车用座椅。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于一方的侧边框架的内侧,支持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的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与另一方的侧边框架通过连结管连结,据此,使左右的侧边框架整体的刚性提高的车用座椅。同时提供一种确保所述安装部件的刚性的车用座椅。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可以抑制后侧连杆的扇形齿轮部与小齿轮的咬合偏移变形的连杆机构的车用座椅
所述课题通过下述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的车用座椅,是一种具备在安装于车体的支持基座可升降地连结座椅衬垫的高度连杆机构的车用座椅,所述座椅衬垫具备具有设置于左右两端的左右的侧边框架、以及连结该左右的各侧边框架的框架连结部件的衬垫框架;所述高度连杆机构具备连结所述支持基座与所述侧边框架的连杆、以及限制所述座椅衬垫的升降的高度制动器;具备支持所述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的制动器支持部的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侧边框架的左右内侧;该安装部件,在位于所述制动器支持部更后方的区域成为被支持于所述框架连结部件的区域的同时,设置有在位于所述制动器支持部更前方的区域与所述侧边框架的左右内侧紧固的框架紧固部。
如此,是具备高度连杆机构的车用座椅,高度连杆机构具备连结支持基座与侧边框架的连杆、以及限制座椅衬垫的升降的高度制动器,具备支持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的制动器支持部的安装部件安装于侧边框架的左右内侧,因此,通过设置所述安装部件,可以提供一种确保连结于侧边框架的高度连杆机构的支持刚性,特别是确保可以抑制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与连杆的驱动轴的轴间的偏移的支持刚性的车用座椅。
还有,安装部件在位于制动器支持部更后方的区域成为被支持于框架连结部件的区域的同时,设置有在位于制动器支持部更前方的区域与侧边框架的左右内侧紧固的框架紧固部,因此,安装部件被固定于一方的侧边框架的内侧,在支持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的同时,通过所述安装部件与另一方的侧边框架通过框架连结部件连结,可以提高左右的侧边框架整体的刚性。
进一步地,安装部件在位于制动器支持部更后方的区域成为被支持于框架连结部件的区域的同时,设置有在位于制动器支持部更前方的区域与侧边框架的左右内侧紧固的框架紧固部,因此,可以提高安装部件整体的刚性,特别是,安装部件中,制动器支持部的刚性。
此时,优选所述安装部件在具备所述框架紧固部的区域以及从所述制动器支持部看位于下方的区域,设置有向左右内侧突出的法兰部;该法兰部具备第一法兰部、以及比该第一法兰部向左右内侧突出的量小的第二法兰部;所述第一法兰部设置于具备所述框架紧固部的区域的下方;所述第二法兰部设置于所述制动器支持部的下方。
如此,安装部件在从具备框架紧固部的区域以及从制动器支持部看位于下方的区域,设置有向左右内侧突出的法兰部,因此,可以提高安装部件整体的刚性,特别是,安装部件中,制动器支持部的刚性。
还有,比第一法兰部向左右内侧突出的量小的第二法兰部设置于制动器支持部的下方,因此,即使在座椅衬垫通过高度连杆机构到达至最低的高度时,也可以抑制安装部件中,制动器支持部下方的区域通过法兰部与其他的构成品干预。
此时,优选所述框架紧固部由第一框架紧固部及第二框架紧固部构成;所述安装部件在前后方向中所述第二框架紧固部与所述框架连结部件之间,具备与所述侧边框架紧固的第一框架紧固部。
由于如此构成,可以提高侧边框架的支持刚性、连结于侧边框架的高度连杆机构的支持刚性、以及安装于侧边框架的内侧的安装部件整体的刚性。
此时,优选所述连杆在外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具备扇形齿轮部;所述安装部件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扇形齿轮部相向的位置,具备向左右内侧突出的第三法兰部。
由于如此构成,通过在安装部件中,与连杆的扇形齿轮部在左右方向相向的区域中具备法兰部,可以提高刚性。
还有,安装部件不仅支持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也成为支持连杆的扇形齿轮部的配置。结果,安装部件可以抑制后侧连杆的扇形齿轮部与同所述扇形齿轮部咬合的小齿轮的咬合偏移变形。
此时,优选从所述制动器支持部及所述第一框架紧固部看的下方,设置有向上侧突出的凸状的筋。
由于如此构成,可以提高安装部件整体的刚性,特别是制动器支持部中根据通过筋提高刚性。
此时,优选所述侧边框架中,紧固于所述框架紧固部的区域形成有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部;所述高度制动器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框架紧固部的相反侧接合于所述侧边框架;所述高度制动器中,接合于所述侧边框架的区域配置于跨过所述凹部的位置。
如此,安装部件在侧边框架的内侧面中,在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部的位置被紧固,因此,在具备支持于安装部件的凹部的区域中,侧边框架的刚性可以进一步提高。
还有,高度制动器在左右方向上与框架紧固部的相反侧接合于侧边框架,高度制动器中,接合于侧边框架的区域配置于跨过凹部的位置,因此,通过高度制动器以跨过侧边框架的外侧面中,支持于安装部件且刚性较高的凹部的配置被接合,可以提高高度制动器的支持刚性。
此时,优选所述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侧边框架的上端与下端之间。
由于如此构成,将安装部件以小型地配置安装于侧边框架,可以确保连结于侧边框架的高度连杆机构的支持刚性,特别是确保可以抑制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与扇形齿轮部的驱动轴的轴间的偏移的支持刚性。
根据本发明,为具备高度连杆机构的车用座椅,高度连杆机构具备连结支持基座与侧边框架的连杆、以及限制座椅衬垫的升降的高度制动器,具备支持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的制动器支持部的安装部件安装于侧边框架的左右内侧,因此,通过设置所述安装部件,可以提供一种确保连结于侧边框架的高度连杆机构的支持刚性,特别是确保可以抑制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与连杆的驱动轴的轴间的偏移的支持刚性的车用座椅。
还有,安装部件在位于制动器支持部更后方的区域成为被支持于框架连结部件的区域的同时,设置有在位于制动器支持部更前方的区域与侧边框架的左右内侧紧固的框架紧固部,因此,安装部件被固定于一方的侧边框架的内侧,在支持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的同时,通过所述安装部件与另一方的侧边框架通过框架连结部件连结,可以提高左右的侧边框架整体的刚性。
进一步地,安装部件在位于制动器支持部更后方的区域成为被支持于框架连结部件的区域的同时,设置有在位于制动器支持部更前方的区域与侧边框架的左右内侧紧固的框架紧固部,因此,可以提高安装部件整体的刚性,特别是,安装部件中,制动器支持部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安装部件在具备框架紧固部的区域以及从制动器支持部看位于下方的区域,设置有向左右内侧突出的法兰部,因此,可以提高安装部件整体的刚性,特别是,安装部件中,制动器支持部的刚性。
还有,比第一法兰部向左右内侧突出的量小的第二法兰部设置于制动器支持部的下方,因此,即使在座椅衬垫通过高度连杆机构到达至最低的高度时,也可以抑制安装部件中,制动器支持部下方的区域通过法兰部与其他的构成品干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提高侧边框架的支持刚性、连结于侧边框架的高度连杆机构的支持刚性、以及安装于侧边框架的内侧的安装部件整体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通过在安装部件中,与连杆的扇形齿轮部在左右方向相向的区域中具备法兰部,可以提高刚性。
还有,安装部件不仅支持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也成为支持连杆的扇形齿轮部的配置。结果,安装部件可以抑制后侧连杆的扇形齿轮部与同所述扇形齿轮部咬合的小齿轮的咬合偏移变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提高安装部件整体的刚性,特别是制动器支持部中可通过筋提高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安装部件在侧边框架的内侧面中,在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部的位置被紧固,因此,具备支持于安装部件的凹部的区域中的侧边框架的刚性可以进一步提高。
还有,高度制动器在左右方向上与框架紧固部的相反侧接合于侧边框架,高度制动器中,接合于侧边框架的区域配置于跨过凹部的位置,因此,通过高度制动器以跨过侧边框架的外侧面中,支持于安装部件且刚性较高的凹部的配置被接合,可以提高高度制动器的支持刚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将安装部件以小型地配置安装于侧边框架,可以确保连结于侧边框架的高度连杆机构的支持刚性,特别是可以确保可抑制高度制动器的驱动轴与扇形齿轮部的驱动轴的轴间的偏移的支持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车用座椅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座椅衬垫的衬垫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说明图2的衬垫框架中,左安装部件的重要部分扩大图。
图4是说明图2的衬垫框架中,右安装部件的重要部分扩大图。
图5是从其他角度看图2的衬垫框架的简要立体图。
图6是具备现有例的高度连杆机构的车用座椅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说明的部件、配置等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宗旨进行各种改变。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具备以将安装部件设置于座椅衬垫的侧边框架的左右内侧,使高度制动器驱动轴支持于所述安装部件为特征的高度连杆机构的车用座椅的发明。
本实施例的车用座椅S,如图1所示,由座椅靠背1、配置于座椅靠背1的上面侧的头枕2、以及配置于座椅靠背1的前侧的座椅衬垫3为主而构成。
此外,乘客相对车用座椅S的座椅靠背1就座的一侧为前侧。
座椅靠背1是从后方支持乘客的背部的靠背部,将缓冲垫1a载置于成为骨架的未图示的座椅靠背框架,被表皮1b覆盖而构成。
头枕2是从后方支持乘客的头的头部,使缓冲垫2a载置于作为芯材料的未图示的支柱且被表皮2b覆盖而形成。
座椅衬垫3是从下方支持乘客的就座部,将缓冲垫3a载置于成为骨架的衬垫框架10,从缓冲垫的上方被表皮3b覆盖而构成。
衬垫框架10支持于导轨机构4,导轨机构4如图1所示,具备相对车体地板固定的下部导轨4a、以及与下部导轨4a啮合可在下部导轨4a上在前后方向滑动移动的上部导轨4b。
导轨机构4相当于权利要求的支持基座。
还有,调节车用座椅S的高度的高度连杆机构5设置于衬垫框架10与导轨机构4之间。
高度连杆机构5如图2所示,具备连结衬垫框架10与上部导轨4b的连杆40,连杆40具备前方侧的左右的一对前侧连杆41、及后方侧的左右的一对后侧连杆50。后侧连杆50中,左侧的左后侧连杆51成为驱动连杆而成为可以调整座椅衬垫3的高度的构成。还有,操作高度连杆机构的驱动的操作杆57设置于左后侧连杆51的左右方向的外侧,左后侧连杆51与操作杆57之间设置有限制高度连杆机构的驱动的高度制动器60。
衬垫框架10由成为座椅衬垫3的骨架的大致矩形状的框体构成,如图2所示,具备,设置于左右两端的左右的侧边框架11、作为架设于各侧边框架11的前方侧的上面的板状框架的盘式框架12、作为架设于各侧边框架11的后方侧端部的附近的作为连结部件的框架连结部件13、连结各侧边框架1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的弹性部件14。
各侧边框架11由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板金部件构成,左侧的左侧边框架11a、及右侧的右侧边框架11b以相互平行的状态间隔于左右方向。
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盘式框架12连结固定于各侧边框架11的前方侧的上面。
盘式框架12由支持乘客的腿的金属制框架构成,上面形成为大致平坦的大致矩形状。
盘式框架12在前方侧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具备一对弯折部12a。盘式框架12构成为,各弯折部12a挂在各侧边框架11前方的上面,盘式框架12的左右两端部的下面和各侧边框架前方侧的上面固定接合。
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框架连结部件13连结固定于各侧边框架11的后方端部的左右内侧面。
框架连结部件13由连结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纵截面大致圆形状的管部件构成。框架连结部件13的左侧端部如图3所示,通过安装于左侧边框架11a的左右方向的内侧面的安装部件20,与左侧边框架11a连结,框架连结部件13的右侧端部如图4所示,通过右后侧连杆52与右侧边框架11b连结。
在各侧边框架1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即前后方向中盘式框架12与框架连结部件13之间,在前后方向间隔一定的间隔设置有若干的弹性部件14,向左右方向大致平行地弯曲并延伸。
各弹性部件14是从下方支持缓冲垫3a的弹性弹簧,由称为S弹簧或锯齿形弹簧的波形状的线状部件构成。
此外,本实施例的弹性部件14由弹性弹簧构成,但并不仅限于此,使用弹性橡胶等的弹性体代替也可以。
各弹性部件14中,设置于后方侧的第一弹性部件14a,如图3及图4所示,通过左右两端部钩住安装于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内侧面的安装部件20,而与左右的侧边框架11连结。
设置于第一弹性部件14a的更前方侧的第二弹性部件14b如图2所示,通过左右两端部钩住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内侧面,而与左右的侧边框架11连结。
具体为,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部设置于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内侧面,向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孔设置于各凹部的左右内侧端部。第二弹性部件14b,通过左右两端部插入且钩住所述贯通孔而与左右的侧边框架11连结。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件14b连结于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内侧面,但作为其他的实施例,第2弹性部件14b与第一弹性部件14a同样钩住安装部件也可以。
这种情况下,安装部件20进一步向前后方向延伸而形成,第二弹性部件14b更前方的端部与各侧边框架11连结固定。
如此,第二弹性部件14b成为通过安装部件20与各侧边框架11连结的构成,与第二弹性部件14b直接连结于各侧边框架11的情况相比,可以适当地进行弹性变形。为此,能够适当调整而使得就座的乘客的舒适性可以提高。
第一弹性部件14a钩住安装于左右方向中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内侧的安装部件20,因此,与安装于各侧边框架11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第一弹性部件14a的左右方向的长度。
进一步地,为了保持第一弹性部件14a的上下方向的弹性变形量,可以将线径变细至仅缩短第一弹性部件14a的长度的量。
为此,可以将第一弹性部件14a小型化地配置于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内侧,还有,可以减少第一弹性部件14a的材料费。
安装部件20是提高侧边框架11的刚性的同时,可以不会与其他构成品干预地安装弹性部件14的板金部件,如图3及图4所示,向前后方向延伸。
安装部件20位于上下方向中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上端及下端之间,安装于左右内侧面,由安装于左侧边框架11a的内侧面的左侧安装部件21、及安装于右侧边框架11b的内侧面的右侧安装部件30构成。
左侧安装部件21如图3所示,由曲柄状弯曲的形状构成,通过在比中央更靠前方的位置弯折的阶梯状高低不平部22,后方侧比前方侧更向左右内侧突出而形成。
左侧安装部件21具备向左右内侧突出的法兰部23,法兰部23由前方法兰部23a、中央法兰部23b、及后方法兰部23c构成。
前方法兰部23a设置于前方侧的下端部,中央法兰部23b在前后方向设置于中央下端部,后方法兰部23c设置于后方侧的上下两端部。前方法兰部23a比中央法兰部23b向左右内侧更大地突出,后方法兰部23c比前方法兰部23a进一步向左右内侧更大地突出。
前方法兰部23a相当于权利要求书的第一法兰部,中央法兰部23b相当于权利要求书的第二法兰部,后方法兰部23c相当于权利要求书的第三法兰部。
此外,向前方法兰部23a、中央法兰部23b、后方法兰部23c的左右内侧突出的突出量并不仅限于此,可以进行变更。通过使各法兰部23的突出量变大,可以使具备各法兰部23的区域的刚性提高。
还有,座椅衬垫3通过高度调整机构5进行升降移动时,在具备各法兰部23的区域与其他构成配件不干预的范围内,也可以另外设置法兰部,也可以向左右外侧突出地配置所述法兰部。
左侧安装部件21由用于与左侧边框架11a连结的中央框架紧固部24及前方框架紧固部25、连结框架连结部件13的区域、用于与第一弹性部件14a的左端部连结的弹簧卡止部26、支持高度制动器60的驱动轴的制动器支持部28构成。
中央框架紧固部24相当于权利要求书的第一框架紧固部,前方框架紧固部25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二框架紧固部。
中央框架紧固部24如图3所示,设置于左侧安装部件21中,前后方向中比大致中央更靠近前方的位置,在中央法兰部23b的上方,与左侧边框架11a的内侧面,即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部抵接,被紧固螺栓固定。
前方框架紧固部25,设置于左侧安装部件21中,中央框架紧固部24更前方的端部,在前方法兰部23a的上方,与左侧边框架11a的内侧面,即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部抵接,被紧固螺栓固定。
此外,中央框架紧固部24、前方框架紧固部25与左侧边框架11a的内侧面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焊接固定,特别是被激光焊接固定也可以。如此固定的话,可以减少配件件数。
连结框架连结部件13的区域设置于左侧安装部件21的后方端部,在上下方向中后方法兰部23c之间,与框架连结部件左端部抵接,被焊接固定。
此外,框架连结部件13通过焊接固定与左侧安装部件21固定在一起,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用紧固螺栓连结也可以。如此连结的话,可以成为容易取下的构成。
弹簧卡止部26设置于左侧安装部件21中,前后方向中前方框架紧固部25与框架连结部件13之间的大致中央位置,在上下方向中中央框架紧固部24与中央法兰部23b之间,具备向左右内侧突出,且向左右方向弯折的弯折部。
弹簧卡止部26,通过第一弹性部件14a的左侧端部插入并钩住弯折部所包围的区域,换言之向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孔部,而与第一弹性部件14a连结。
左侧安装部件21在弹簧卡止部26的上面具备向上侧突出的凸状的筋27,提高了弹簧卡止部26的支持刚性。
将设置于弹簧卡止部26的下方的中央法兰部23b向左右内侧突出的突出量设定得较小。
为此,第一弹性部件14a为了从下方支持就座的乘客而向上下方向弹性变形时,可以与安装部件20的中央法兰部23b互不干预地形成。
此外,筋27设置于弹簧卡止部26的上面,但并不仅限于此,筋设置于弹簧卡止部26的下面也可以,筋设置于上面及下面两方也可以。通过具备筋的区域变大,或者筋的数量增加,可以提高安装部件20的刚性,特别是可提高设置了筋的区域的刚性。
制动器支持部28设置于左侧安装部件21中,前后方向上中央框架紧固部24与框架连结部件13之间的大致中央位置,在中央法兰部23b的上方,具备向左右方向贯通的贯通孔。
通过向高度制动器60的左右方向延伸的制动器驱动轴61被插通于贯通孔,制动器支持部28连结轴支制动器驱动轴61。
左侧安装部件21在外缘部中,位于弹簧卡止部26的下方的区域设置有切口部29。
详细说明的话,左侧安装部件21中,左右方向上具备前方框架紧固部25的区域位于外侧,中央框架紧固部24、连结框架连结部件13的区域、具备弹簧卡止部26的区域、及具备制动器支持部28的区域位于内侧。
此外,在各构成配件在座椅衬垫3通过高度连杆机构5进行升降移动时互不干涉的范围内,中央框架紧固部24、连结框架连结部件13的区域、具备弹簧卡止部26的区域、具备制动器支持部28的区域毋庸置疑可以适当变更各自的左右方向的位置关系。
此外,左侧安装部件21如图3所示,在前后方向中中央框架紧固部24及制动器支持部28之间,在弹簧卡止部26的上方另外设置阶梯状高低不平部。所述阶梯状高低不平部由向左右方向弯折的弯折形状构成,沿着上下方向延伸。为此,具备中央框架紧固部24的区域、具备弹簧卡止部26的区域、及具备制动器支持部28的区域与所述阶梯状高低不平部所具有的区域接近,因此刚性变高。
右侧安装部件30如图4所示,由曲柄状弯曲的形状构成,通过在前后方向中后端部附近弯折的阶梯状高低不平部31,前方侧比后方侧更向左右内侧突出而形成。还有,通过在上下方向中大致中央弯折的阶梯状高低不平部32,上方侧比下方侧更向左右内侧突出而形成。
右侧安装部件30具备用于与右侧边框架11b连结的后方框架紧固部33及前方框架紧固部34、及用于与第一弹性部件14a的右端部连结的弹簧卡止部35。
后方框架紧固部33设置于右侧安装部件30的后方端部,与右侧边框架11b的内侧面抵接,通过激光焊接被固定。
前方框架紧固部34设置于右侧安装部件30的前方侧的上方端部,与右侧边框架11b的内侧面,即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部抵接,通过激光焊接被固定。
此外,后方框架紧固部33、前方框架紧固部34通过其他的焊接固定被连结也可以,如上所述,用紧固螺栓而容易取下地被连结也可以。
弹簧卡止部35设置于右侧安装部件30中,前方框架紧固部34更下方的端部,具备向左右内侧突出,向左右方向弯折的弯折部。
弹簧卡止部35,通过第一弹性部件14a的右侧端部插入并钩住弯折部所包围的区域,换言之向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孔部,而与第一弹性部件14a连结。
右侧安装部件30在弹簧卡止部35的上面具备向上侧突出的凸状的筋36。此外,如上所述,具备筋的区域变大,或筋数量增加也可以。
详细说明的话,右侧安装部件30中,左右方向上具备后方框架紧固部33的区域位于外侧,具备前方框架紧固部34的区域位于内侧,弹簧卡止部35位于更内侧。
此外,在各构成配件在座椅衬垫3通过高度连杆机构5进行升降移动时互不干涉的范围内,适当变更各自的左右方向的位置关系也可以。
连杆40是可以调整座椅衬垫3的高度的部件,安装于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左右内侧面,如图2所示,由位于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前端部的左右的前侧连杆41、及位于后端部的左右的后侧连杆50这四个构成。
各前侧连杆41如图2所示,是由大致L字形状构成的板金部件,具备第一连杆驱动部42、第二连杆驱动部43、及连杆连结部44。
第一连杆驱动部42设置于各前侧连杆41的下方端部,与上部导轨4b的前方端部,即与所具备的向上方突出的支持部以旋转自由的方式被连结轴支。
第二连杆驱动部43设置于各前侧连杆41的后方端部,与各侧边框架11的前方端部,即与左右内侧面以旋转自由的方式被连结轴支。
连杆连结部44设置于各前侧连杆41的前方端部,各前侧连杆41被由纵截面大致圆形状构成的连杆连结管45连结支持。各前侧连杆41旋转时,双方一体地旋转。
各后侧连杆50是相互形状不同的板金部件,由图3所示的左后侧连杆51、及图4所示的右后侧连杆52构成。
左后侧连杆51如图3所示,配置于由大致L字形状构成的驱动连杆,配置于左右方向中左侧边框架11a与安装部件20之间。
左后侧连杆51如图3所示,具备第一连杆驱动部53、第二连杆驱动部54、及扇形齿轮部55。
右后侧连杆52如图4所示,由细长的大致矩形状构成,具备第一连杆驱动部53及第二连杆驱动部54。
此外,左后侧连杆51、右后侧连杆52的形状并不仅限于此,毋庸置疑可以进行适当变更。
第一连杆驱动部53设置于各后侧连杆50的下方端部,与上部导轨4b的后方端部,即向上方突出地设置的支持部旋转自由地被连结轴支。
第二连杆驱动部54设置于各后侧连杆50的后方端部,与各侧边框架11的后方端部,即与左右内侧面以旋转自由的方式被连结轴支。
扇形齿轮部55为左后侧连杆51的外缘部的一部分作为齿轮而被形成,与配置于扇形齿轮部55的前方的小齿轮56咬合。
小齿轮56由齿轮形状构成,配置于左右方向中左侧边框架11a与安装部件20中,具备制动器支持部28的区域之间。
如此,左后侧连杆51的扇形齿轮部55、小齿轮56配置于左右方向中左侧边框架11a与安装部件20之间,因此,即使施加使扇形齿轮部55及小齿轮56向左右方向倾斜的负荷,也可以被左侧边框架11a及安装部件20有效地支持。
进一步地,安装部件20在左右方向上与左后侧连杆51相向的位置具备后方法兰部23c,因此,安装部件20中,通过具备刚性较高的后方法兰部23c的区域,有效支持左后侧连杆51及扇形齿轮部55。
向左右方向贯通的贯通孔设置于小齿轮56的中心部,在所述贯通孔,插通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纵截面大致圆形状的制动器驱动轴61。
小齿轮56通过制动器驱动轴61,与配置于左侧边框架11a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的操作杆57连结,通过操作杆57的操作将制动器驱动轴61作为旋转轴旋转。
也就是说,操作杆57被操作的话,小齿轮56与制动器驱动轴61一体地旋转,小齿轮56与扇形齿轮55的啮合位置变化。进一步地,形成扇形齿轮部55的左后侧连杆51旋转,从动于左后侧连杆51,右后侧连杆52、各前侧连杆41也旋转。
据此,包含座椅衬垫3的车用座椅S本身升降,座椅高度被调整。
高度连杆机构5具备左后侧连杆51通过由于操作杆57而产生的驱动力被传递至小齿轮56而旋转的机构,进一步具备控制小齿轮56的旋转的高度制动器60。
高度制动器60如图5所示,由公知的制动器小齿轮部件构成,配置于左右方向中左侧边框架11a与操作杆57之间。
高度制动器60接合于左侧边框架11a的左右方向的外侧面。高度制动器60中,接合于左侧边框架11a的区域,以向前后方向跨过左侧边框架11a的内侧面中与中央框架紧固部24固定在一起的凹部的方式被设置。详细说明的话,高度制动器60中,接合于左侧边框架11a的区域,在左侧边框架11a中,与中央框架紧固部24固定在一起的凹部的前方侧及后方侧设置接合部位。
此外,本实施例中,高度制动器60中,接合于左侧边框架11a的区域,在左侧边框架11a中,与中央框架紧固部24固定在一起的凹部的前方侧及后方侧具备接合部位,但并不仅限于此,可以进行变更。例如,高度制动器60中,沿着接合于左侧边框架11a的区域的外缘部的全周具备有接合部位也可以,或者在左侧边框架11a中,与中央框架紧固部24固定在一起的凹部的上方侧及下方侧具备接合部位也可以。
高度制动器60在中心部具备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制动器驱动轴61,制动器驱动轴61的左右内侧端部被连结支持于安装部件20中,具备制动器支持部28的区域,制动器驱动轴61的左右外侧端部被连结支持于操作连杆57。
详细说明的话,制动器驱动轴61以从左右方向的外侧向内侧的顺序,依次连结轴支操作杆57的旋转中心部、高度制动器60、左侧边框架11a、小齿轮56、安装部件20的制动器支持部28而被插通配置。
高度制动器60具备,在非操作操作杆57时,将操作杆57保持在空挡状态,通过摩擦力限制制动器驱动轴61的旋转,保持座椅高度的未图示的机构。
一方面,高度制动器60在操作操作杆57时,具有使由于操作杆57而产生的驱动力增幅,以用较轻的力给予制动器驱动轴61较大的驱动输出力的方式进行扭矩控制,使小齿轮56旋转的未图示的机构。
本实施例中,安装部件20分别安装于各侧边框架11的左右内侧面,第一弹性部件14a成为通过左右的安装部件20被连结于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构成。
通过将安装部件20设置于具备这种高度连杆机构5的车用座椅S的侧边框架11,可以以使弹性部件14不与高度连杆机构干预的方式,将其设置于用于从下方支持就座的乘客的最合适的位置。
详细说明的话,弹性部件14的左右两端部通过卡止于安装部件20,成为向左右内侧偏置的配置。
为此,座椅衬垫3通过高度连杆机构5进行升降移动时,弹性部件14为了避开与连杆40及小齿轮56的干预而可以配置于偏移的位置。因此,在左右的侧边框架11的内侧的范围内,配置弹性部件14的自由度变高。
此外,上述各实施例中,作为具体例对汽车的前排座椅进行了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毋庸置疑也适用于汽车的中排座椅、后排座椅。
符号说明
S 车用座椅
1 座椅靠背
1a、2a、3a 缓冲垫
1b、2b、3b 表皮
2 头枕
3 座椅衬垫
4 导轨机构
4a 下部导轨
4b 上部导轨
5 高度连杆机构
10 衬垫框架
11 侧边框架
11a 左侧边框架
11b 右侧边框架
12 盘式框架
12a 弯折部
13 框架连结部件
14 弹性部件
14a 第一弹性部件
14b 第二弹性部件
20 安装部件
21 左侧安装部件
22 阶梯状高低不平部
23 法兰部
23a 前方法兰部
23b 中央法兰部
23c 后方法兰部
24 中央框架紧固部
25 前方框架紧固部
26 弹簧卡止部
27 筋
28 制动器支持部
29 切口部
30 右侧安装部件
31、32 阶梯状高低不平部
33 后方框架紧固部
34 前方框架紧固部
35 弹簧卡止部
36 筋
40 连杆
41 前侧连杆
42、53 第一连杆驱动部
43、54 第二连杆驱动部
44 连杆连结部
45 连杆连结管
50 后侧连杆
51 左后侧连杆
52 右后侧连杆
55 扇形齿轮部
56 小齿轮
57 操作杆
60 高度制动器
61 制动器驱动轴
100 侧边框架
101 后侧连杆
102 右后侧连杆
103 扇形齿轮部
104 小齿轮
105 操作杆
106 高度制动器
107 支持臂
108 前方部
109 后方部
110 中央部

Claims (7)

1.一种车用座椅,是具备在安装于车体的支持基座可升降地连结座椅衬垫的高度连杆机构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衬垫具备衬垫框架,该衬垫框架具有设置于左右两端的左右的侧边框架、以及连结该左右的各侧边框架的框架连结部件;
所述高度连杆机构具备连结所述支持基座与所述侧边框架的连杆、以及限制所述座椅衬垫的升降的高度制动器;
在所述侧边框架的左右内侧安装有安装部件,该安装部件具备支持所述高度制动器驱动轴的制动器支持部;
该安装部件,在位于所述制动器支持部更后方的区域成为被支持于所述框架连结部件的区域的同时,设置有在位于所述制动器支持部更前方的区域与所述侧边框架的左右内侧紧固的框架紧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在具备所述框架紧固部的区域以及从所述制动器支持部看位于下方的区域,设置有向左右内侧突出的法兰部;
该法兰部具备第一法兰部、以及比该第一法兰部向左右内侧突出的量小的第二法兰部;
所述第一法兰部设置于具备所述框架紧固部的区域的下方;
所述第二法兰部设置于所述制动器支持部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紧固部由第一框架紧固部及第二框架紧固部构成;
所述安装部件在前后方向中所述第二框架紧固部与所述框架连结部件之间,具备与所述侧边框架紧固的第一框架紧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在外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具备扇形齿轮部;
所述安装部件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扇形齿轮部相向的位置,具备向左右内侧突出的第三法兰部。
5.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制动器支持部及所述第一框架紧固部看的下方,设置有向上侧突出的凸状的筋。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边框架中,紧固于所述框架紧固部的区域形成有向左右内侧凹陷的凹部;
所述高度制动器在左右方向上与所述框架紧固部的相反侧接合于所述侧边框架;
所述高度制动器中,接合于所述侧边框架的区域配置于跨过所述凹部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侧边框架的上端与下端之间。
CN201280075930.2A 2012-09-21 2012-09-21 车用座椅 Active CN1046618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74304 WO2014045421A1 (ja) 2012-09-21 2012-09-21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1861A CN104661861A (zh) 2015-05-27
CN104661861B true CN104661861B (zh) 2016-11-09

Family

ID=50340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5930.2A Active CN104661861B (zh) 2012-09-21 2012-09-21 车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31993A1 (zh)
JP (1) JP5933018B2 (zh)
CN (1) CN104661861B (zh)
WO (1) WO20140454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6592B2 (ja) * 2012-09-26 2016-07-2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DE102014102095A1 (de) * 2014-02-19 2015-08-20 GNS-KV GmbH Sitzhöhenverstellmodul und Anordnung zum Höhenverstellen eines Sitzes
US9216667B1 (en) * 2014-09-09 2015-12-22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DE102015201649B4 (de) * 2014-11-13 2017-07-27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r.l. Verbindungselement zur Höhenverstellung eines Fahrzeugsitzes und Fahrzeugsitz
US9718387B2 (en) * 2015-08-03 2017-08-0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 cushion module for a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JP2017065484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フター装置
JP6718785B2 (ja) * 2016-10-04 2020-07-08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US10358052B1 (en) * 2018-03-16 2019-07-23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Seat lifter structure and vehicle seat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0269A (en) * 1972-06-30 1975-03-11 Bremshey Ag Seat, particular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GB2129678A (en) * 1982-11-10 1984-05-23 Chapman Ltd A W Seat-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411350A (zh) * 2000-08-31 2003-04-16 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 车座
CN101130344A (zh) * 2006-08-24 2008-02-2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装置
CN102131671A (zh) * 2008-08-29 2011-07-20 李尔公司 交通工具座椅框架和制造方法
JP2011246024A (ja) * 2010-05-28 2011-12-08 Toyota Boshoku Corp 乗物シート用シート高さ調整装置
WO2012043559A1 (ja) * 2010-09-30 2012-04-0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3098A (en) * 1996-07-31 1999-01-2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height adjusting device
US6361109B1 (en) * 1999-09-27 2002-03-26 Magna Seating Systems Inc. Seat cushion height adjuster
JP2003040010A (ja) * 2001-07-31 2003-02-13 Tachi S Co Ltd チップアップ機構付の車両用シート
JP4050511B2 (ja) * 2001-12-20 2008-02-20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座席構造
JP2004314821A (ja) * 2003-04-17 2004-11-11 Imasen Electric Ind Co Ltd パワーハイト装置
US7413252B2 (en) * 2006-03-20 2008-08-19 Dura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otor vehicle seat lift assembly
JP4883441B2 (ja) * 2006-05-19 2012-02-2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高さ調整装置
JP2009227012A (ja) * 2008-03-21 2009-10-08 Shiroki Corp 手動高さ調節機構を備えた座席シート
WO2009155544A1 (en) * 2008-06-20 2009-12-2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Vehicle seat
JP5026478B2 (ja) * 2009-07-30 2012-09-12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リフター装置
JP5544982B2 (ja) * 2010-03-31 2014-07-0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調整装置
JP5464020B2 (ja) * 2010-04-06 2014-04-0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シート用シート高さ調整装置
WO2011135950A1 (ja) * 2010-04-28 2011-11-0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フター装置
JP5575573B2 (ja) * 2010-08-03 2014-08-2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昇降機構
JP5827500B2 (ja) * 2010-09-01 2015-12-02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リフター及びシート
JP5921307B2 (ja) * 2012-04-18 2016-05-2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0269A (en) * 1972-06-30 1975-03-11 Bremshey Ag Seat, particularly for automotive vehicles
GB2129678A (en) * 1982-11-10 1984-05-23 Chapman Ltd A W Seat-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411350A (zh) * 2000-08-31 2003-04-16 东京座椅技术株式会社 车座
CN101130344A (zh) * 2006-08-24 2008-02-2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装置
CN102131671A (zh) * 2008-08-29 2011-07-20 李尔公司 交通工具座椅框架和制造方法
JP2011246024A (ja) * 2010-05-28 2011-12-08 Toyota Boshoku Corp 乗物シート用シート高さ調整装置
WO2012043559A1 (ja) * 2010-09-30 2012-04-0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1861A (zh) 2015-05-27
WO2014045421A1 (ja) 2014-03-27
JPWO2014045421A1 (ja) 2016-08-18
JP5933018B2 (ja) 2016-06-08
US20150231993A1 (en) 2015-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1861B (zh) 车用座椅
US9511688B2 (en) Seating part of a vehicle seat
CN104661870B (zh) 车用座椅
CN111483367A (zh) 乘坐物用座椅框架
JP584639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US20150232008A1 (en) Motor vehicle bucket seat
CN103153694A (zh) 车辆座椅
DE102013009761B4 (de) Bodenstruktur des mittleren Bereichs einer Fahrzeugkarosserie
CN104661871A (zh) 车用座椅
JP618427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859110B2 (ja) 車両シート用エネルギー管理機能部
JP6554878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8199362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7206123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592098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1850736B (zh) 一种座椅头枕骨架
CN205395846U (zh) 汽车座椅前头枕骨架
JP662793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00418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653787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2917914A (zh) 车用座椅
US11772516B2 (en) Conveyance seat
JP2010018206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716851B2 (ja) 乗物用シートのフレーム構造
JP5618783B2 (ja) 車両のシー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