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8662A - 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8662A
CN1368662A CN01145098.3A CN01145098A CN1368662A CN 1368662 A CN1368662 A CN 1368662A CN 01145098 A CN01145098 A CN 01145098A CN 1368662 A CN1368662 A CN 13686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elivery
delivery passage
paper
genera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450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4846C (zh
Inventor
木田裕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68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8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484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484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Conveyance By Endless Belt Conveyor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unte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nd Two-Sided Copying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一个沿运载通道从图纸输送部件向图纸输出部件延伸可分为一个固定体和一个活动体的主体,固定体配有一个成像部件。活动体能够与固定体相对应地直线滑动。运载通道可沿其整个长度通过滑动活动体充分打开,为从运载通道中清除被卡住的图纸提供了便利。

Description

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装置,适用于使卡在运载通道中的纸张或类似的东西能够通过打开运载通道被清除掉,该运载通道位于将纸张输送到成像单元的进给单元和将从成像单元运载来的纸张输出到外边的输出单元之间。
背景技术
数字技术最近在复印机中发现了其应用领域,通过使用激光记录改善图像质量的努力已经付诸实施。数字复印机现在能够从复印机扫描部件以外的设备中传送转移过来的数据产生图像,如通过接口连接的个人计算机和传真机。
这里就产生了一种按同样的程序产生图像产品的需求,如从其他设备或装置接收的相关图像数据输入。目前流行的是“面朝下”方式;这些方式从输出单元连续地输出纸张,以便纸张的图像形成的一面看朝下。
面朝下方式装配有运载通道,图纸通过它从输送部件,如图纸输送部件位于成像部件的下面,被一张接一张地输送,并当图像在图纸上形成之后,图纸也从位于成像部件上面的输出部件面朝下输出。沿着在输送部件和输出部件之间向上延伸的运载通道,配有一对运载滚轮、传输转移构件、脱壳构件、固色构件和其他构件,它们使装置的结构过于复杂。成像装置的小型化是最新追求的另一个趋势;如果移动中的图纸由于成像装置问题的原因被卡在运载通道中,清除被卡住的图纸可是件麻烦的事。
日本出版物NO.8-18724公布了一种成像装置,它具有一个主体,该主体与在输送部件和输出部件之间向上延伸的运载通道相对应,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固定体,包括一个成像部件,另一部分是活动体,在其底部附近,由一个支撑轴与固定体可旋转地连接在一起,并且因此可以与固定体相对应地摆动,从中,如果移动中的图纸被卡在运载通道中,可以通过摆动围绕着支撑轴的活动体打开运载通道,将图纸从运载通道中清除掉。
在普通的成像装置中,主体中的活动动体可旋转地与固定体连接,活动动体围绕着支持撑摆动。此结构使运载通道在与摆动中心对向的一面,而不是在摆动中心的一面充分打开。因此,要清除被卡在运载通道入口附近(接近输送部件)的图纸是困难的。
此外,整个活动体围绕着支持轴摆动,划的是弧形,因此,转印装置、运载滚轮以及在活动体中构成运载通道的其他构件,是沿着曲线而不是沿着直线移动。这就使得上述安装在活动体上的运载通道的组件、成像单元以及安装在固定体上的运载通道的构件,如运载滚轮和固色构件的位置,难以准确地确定。活动体在远离摆动中心的一面,换句话说,在通道的出口,非常强烈地摆,划了一个大弧形,并且在与固定体对应的相对定位上需要很高的精确度。如果运载通道组件的精确定位失败了,移动运载通道中的纸张就可能出问题。
另外,当围绕着支撑轴摆动活动体时,活动体经历了较大的振动。通过向支撑轴和相关部分提供力量补偿能够对付可能的摆动,利用液压泵或其他装制的方法也能缓和摆动。然而,这将增加成像装置的毛重,并导致摆动活动体负载的增加,这会糟糕地降低活动体的运转性能。
为了使运载通道的入口(接近进给单元的部分)充分打开,支撑轴和固定体需要分开较大的距离。然而,这就增大了成像装置的尺寸,并需要增加装配空间,包括摆动活动体的自由空间。它因此使得在有限的空间中装配装置变困难了。如果活动体配有一个返回运载通道和一个能够摆动以打开返回运载通道的盖体,活动体首先被摆动,盖体也需要进行与已经摆动的活动体相对应的摆动,这就增加了清除纸张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它配有一个能够沿其整个长度充分打开的运载通道,同时没有因为而无需由于使主体中的活动体能够滑动这种结构而增加尺寸,以及一个任选的辅助运载通道,在运载通中点与其连接,能够与运载通道一同充分打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它能够使主体是在的固定体和活动体之间形成运载通道的组件之间保持良好的位置关系,并且还能够与成像单元相对应,确定一个附件设备的位置,如一个转印装置,由于固定体或活动体具有一个引导活动体滑动运动的导向件这种结构,当活动体滑动关闭时,以提高的精确性安装在活动体上。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由于无论是固定体或可活动体具有一对运载纸张的运载滚轮这种结构,它能够在运载通道被打开时成功地防止卡在运载通道中的纸张下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装置,由于辅助构件被摆动地装配到活动体上的结构,当活动体滑动关闭时,它能够,以提高的精确度确定辅助构件,如转印装置与成像单元相对应的位置。
根据第一特征的成像装置包括:一个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一个向成像单元输送纸张的进给单元;一个将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向其外部输出的输出单元,以及一个沿运载通道从进给单元向输出单元延伸分可为固定体和活动体的主体,固定体配有成像单元,并经过调适,以便活动体能够与固定体相对应地移动。
根据第一特征,从进给单元向输出单元延伸的运载通道可以通过滑动打开活动体沿其整个长度充分打开;因此,在运载通道中,特别是在纸张容易卡住的弯曲部件和其他部位被卡住的纸张,可以被轻易地发现并被轻易地清除。成像装置因此在清除纸张方面发挥了良好性能。活动体在滑动打开时,滑动并经历了较小的振动;因此,活动体不再需要复杂化的支撑装置。成像装置的重量小了,所需要的装配空间小了。
根据第二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配有多个进给单元,主体可分为沿运载通道从多个进给单元向输出单元延伸的固定体和活动体。
根据第三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位于成像单元附近的多个进给单元之一的运载通道与位于成像单元较远的多个进给单元之一形成的运载通道连接。
根据第二和第三特征,从多个进给单元向输出单元延伸的运载通道可以通过滑动打开活动体沿其整个长度充分打开;因此,卡在进给单元附近的纸张可被轻易地清除。成像装置因此发挥了良好的清除纸张的性能。
根据第四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活动体具有一个导向构件,沿运载通道引导由成像单元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
根据第四特征,当活动体滑动关闭时,从成像单元向输出单元延伸的运载通道可以通过简单结构的装置定位在预定的状态下;因此,运载通道中固定体与活动体的连接点上很少发生问题。
根据第五特征的成像装置包括:一个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一个进给单元,装配在成像单元的下面,用于向成像单元输送纸张;一个输出单元,装配在成像单元的上面,用于向外输出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一个从进给单元向输出单元延伸的运载通道;一个辅助运载通道,在其出口附近与运载通道连接,用于向背离输出单元的方向运载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以及一个可沿运载通道分为固定体和活动体的主体,固定体配有成像单元,并经过调适以便辅助运载通道平展地侧向延伸,并且活动体沿辅助运载通道与固定体相对应地滑动。
在第五特征下,第一特征的所有优势都是适用的。另外,辅助运载通道可以充分打开,卡在辅助运载通道中的纸张可以轻易地清除掉。
根据第六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辅助运载通道比运载通道短。
根据第六特征,运载通道和辅助运载通道可沿其整个长度,通过将活动体滑动一段距离,L+α--等于辅助运载通道的长度L和适当距离α的总和--充分打开。因此,活动体需要滑动较短的距离,需要较小的安装成像装置的空间。
根据第七种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辅助运载通道在其入口附近超过了运载通道,并从其入口到出口向背离输出单元的方向平展延伸,并且活动体可沿辅助运载通道移动的。
根据第七特征,辅助运载通道向背离输出单元的方向平展地延伸,在其入口附近,超过了运载通道;因此,活动体需要滑动甚至更短的距离,需要甚至更小的安装成像装置的空间。
根据第八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辅助运载通道是一个返回运载通道的入口,向运载通道入口运载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
根据第八特征,返回运载通道可在其入口附近,即运载通道的出口,充分打开,那是运载通道中运载纸张最难的部分;因此,可轻易地看到并清除卡在运载通道中的纸张。
根据第九特征的成像装置包括一对运载滚轮,安装在固定体或活动体上,沿运载通道运载纸张,同时,在面向运载通道的位置将纸张保夹在中间。
根据第九特征,当活动体被滑动打开而打开运载通道时,安装在活动体上的成对的滚轮继续将纸张保持在中间。围绕着运载通道的这些区域和用户的手,可以防止被从运载通道上滴落下来的纸张上不固定的图像色料弄脏。卡在运载通道中的纸张可以轻易地看到。成像装置因此再次发挥了良好的清除纸张的性能。
根据第十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固定体包括:一个用于控制将纸张运载到成像单元的时间的控制滚轮;一个将纸张向控制滚轮引导的导向体,滚轮和导向体都安装在进给单元和成像单元之间面向运载通道的位置上。
根据第十特征,即使运载通道是打开的,控制将纸张运载到成像单元时间的控制滚轮所确定的位置,永远与将纸张导向控制滚轮的导向体相对应,以便得到更佳的抗蚀精确性。图像因此在理想的位置上在纸张上形成。
根据第十一特征的成像装置包括:一个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一个向成像单元输送纸张的进给单元;一个将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向外输出的输出装置;一个辅助运载通道,连接在输送装置与输出装置之间的运载通道的出口侧,用于向背离输出单元的方向运载已经通过成像单元的纸张;以及一个沿运载通道可分为固定体和活动体的主体,固定体安装有成像单元,经过调适以便活动体能够与固定体相对应地滑动,并有一个导向部件,沿辅助运载通道引导纸张。
第十一特征下,第一特征的所有优势都是适用的。另外,运载通道中的纸张可沿活动体的导向部件向辅助运载通道运载;因此,通过滑动打开活动体,辅助运载通道可以充分打开,便于清除被卡在辅助运载通道中的纸张。
根据第十二特征的成像装置包括:一个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一个向成像单元输送纸张的进给单元;一个将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向外部输出的输出单元;一个返回运载通道,被连接到进给单元与输出单元之间的运载通道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用于将从成像单元运载来的纸张向进给单元运载;以及一个沿运载通道可分为固定体和活动体的主体,固定体配有成像单元,经过调适以便进给单元可以多个安装,活动体有一个导向部件,安装在返回运载通道与运载通道出口侧连接的连接部位的下面,沿运载通道将由位于距成像单元较远的多个进给单元之一运载来的纸张向位于距离成像单元较近的多个进给单元之一形成的运载通道引导。
在第十二特征下,第一种特征的所有优势都是适用的。此外,当活动体被滑动关闭时,与多个进给单元连接的运载通道可通过简单结构的装置定位在预定状态;因此,在运载通道中固定体与活动体的连接处很少发生问题。
根据第十三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活动体有一个导向部件,沿运载通道将从返回运载通道运载过来的纸张向运载通道引导。
根据第十三特征,当活动体被滑动关闭时,连接到返回运载通道出口附近的运载通道的一部分可以通过简单结构的装置定位在预定的状态下;因此,在运载通道中固定体与活动体的连接处很少发生问题。
根据第十四特征的成像装置包括:一个运载转换体,通过输出单元与辅助运载通道之间的转换,运载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以及一个固定体,摆动地安装在活动体上,用于固定运载转换体。
根据第十四特征,用于固定运载转换体的固定体摆动地安装在活动体上;因此,当活动体滑动关闭时,可以准确地确定运载转换体与运载通道和辅助运载通道相对应的位置,由此改善纸张上形成的图像产品的质量。纸张能够在辅助运载通道中以满意的方式被运载,在该辅助运载通道中,纸张在固色后通过,并倾向于只在不稳定的状态中运载。
根据第十五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无论固定体还是活动体,都有多个导向件,用于引导活动体的滑动运动,活动体有一个辅助构件,位于导向件中,用于在成像单元帮助在纸张上成像。
根据条十五种特征,辅助构件,如运送转移构件,被安装在活动体上,位于导向件之中。因此,当活动体被滑动关闭时,辅助构件可以向成像单元移动,同时保持相当正确的位置关系。可以由此准确地确定辅助构件与成像单元相对应的位置,提高纸张上的成像质量。
根据第十六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导向件根据运载通道宽度配置在其两侧,以及运载通道的进口侧和出口侧。
根据第十六种特征,辅助构件安装在活动体的某个区域上,该区域是由从安装在适当位置的成像装置看来在背面的导向组件和前面的导向组件组成的;因此,当活动体被滑动关闭时,辅助构件能够在稳定的条件下直接移向成像部件。可由此准确地确定辅助构件与成像部件相对应的位置,以改善在图纸上的成像质量。
根据第十七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辅助构件安装在导向件中的中央部位。
根据第十七特征,辅助构件实际安置在活动体上由多个导向件形成的区域的中央;因此,当活动体被滑动关闭时,辅助构件在稳定的条件下直接移向成像单元。由此准确地确定辅助构件与成像单元相对应的位置,提高纸张上的成像质量。
根据第十八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无论是固定体或是活动体都具有:一个引导活动体运动的导向件;以及防止活动体滑动运动的预防构件,并且具有一个辅助构件,位于导向件和预防构件之间,在成像单元中帮助纸张上的成像。
根据第十八特征,辅助构件被安装在导向件和预防构件之间的活动体上;因此,当滑动体被滑动关闭时,辅助构件可以在稳定的条件下直接移向成像单元,并且活动体可以确保保持关闭。由此准确地确定辅助构件与成像单元相对应的位置,相对位置确保维持,改善纸张上的成像质量。
根据第十九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无论是固定体还是活动体都具有导向件,位于运载通道的进口和出口附近,用于引导活动体的滑动运动,并在导向件当中配有:一个在成像单元中帮助在纸张上成像的辅助构件;以及防止活动体滑动运动的预防构件。
根据第十九特征,导向件安装在主体的顶部和底部附近,卡在运载通道中的纸张可以被轻易地清除掉,没有一个导向件防碍清除动作。此外,辅助构件和预防构件被安置在滑动活动体导的向组件之中;因此,当活动体被滑动关闭时,辅助构件可以被直接移向成像单元,同时保持绝对正确的位置关系。由此可以准确地确定辅助构件与成像单元相对应的位置。此外,活动体可以顺畅地滑动,并在滑动运动中不发生变形;结果,活动体可以直线滑动。
根据第二十特征的成像装置包括:导向件,根据运载通道的宽度安置在其两侧上,用于引导活动体的滑动运动;以及一个辅助构件,位于导向件附近,用于在成像单元中帮助在纸张的成像。
根据第二十特征,辅助构件位于根据运载通道的宽度安置在其两个边侧上的导向件当中,因此,当活动体滑动关闭时,辅助构件可直接移向成像单元,同时保持相当准确的位置关系。此可能准确地确定辅助构件由与成像单元相对应的位置,改善纸张的成像质量。
根据第二十一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根据运载通道的宽度,其一个边侧较之一个边侧具有更多的导向件。
根据第二十一特征,从安装在适当位置的成像装置的角度看,前面的导向部件比后面的导向件少;因此,可以容易地看到卡在运载通道中的纸张。此外,导向件不妨碍清除纸张的活动。成像装置因此发挥了良好的清除纸张的性能。
根据第二十二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辅助构件的一侧固定在一边的导向件之间,其另一侧则固定在对面的导向件附近。
根据第二十二特征,辅助构件被安装在活动体上,辅助构件的一侧位于对面的邻近导向件附近,另一侧则位于一边的导向部件之间;因此,当活动体滑动关闭时,辅助构件可以直接移向成像单元,同时保持相当正确的位置关系。辅助构件可因此准确确定与成像单元相对应的位置,改善纸张的成像质量。
根据第二十三特征的在像装置就是:辅助构件是与成像单元接触的接触式转印装置。转印装置安装在预防构件附近。
根据第二十三特征,良好的位置关系被永远确定在纸张和转印装置之间,预防构件将纸张和旋转的转印装置之间的关系中的变动减到最小限度。由此可以准确地确定转印装置与成像单元相对应的位置,改善纸张的成像质量。
根据第二十四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根据运载通道的宽度在其一侧上的导向件位于远离纸张的一侧在运载通道中接触的接触部位。
根据第二十五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接触部位是一个摆动部分,是一个辅助运载通道与之连接的接触部位,或者是返回通道与之连接的连接部位。
根据第二十四或第二十五特征,这些从安装在适当位置上的成像装置的角度看的前面的导向构件,可以远离在运载通道中与由于移动纸张而可能发生问题的部分安装。因此,导向件在清除卡在运载通道中的纸张时不会产生障碍。成像装置因此发挥了改进了的清除纸张的性能。
根据第二十六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辅助构件是摆动地安装的。
根据第二十六特征,辅助构件摆动地安装到活动体上;因此,当活动体被滑动关闭时,可以由此准确地确定辅助构件与成像单元的表面相对应的位置,改善纸张上的成像质量。此外,由于可以由此准确地确定辅助构件与成像单元的表面相对应的位置,就不需要高度准确的滑动装置来滑动活动体。成本节省了,而且可以平稳地滑动活动体。
根据第二十七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辅助构件是一个转印装置,用于将成像单元形成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根据第二十七特征,当由于受益于导向件而可滑动的活动体被滑动关闭时,转印装置可与在适当的条件下的固定体上的成像单元相对应。因此,纸张上的成像质量得到保证。
根据第二十八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辅助构件一个与成像单元接触的接触式转印装置。
根据第二十八特征,接触式转印装置安装在可滑动的活动体上;因此,当活动体被滑动关闭时,可准确地确定接触式转印装置与成像单元相对应的预定的位置关系,纸张上的成像质量得到改善。
根据第二十九特征的成像装置就是,传送移动设具有一个连接端点,与向固定体提供的电源端点连接或断开。
根据第二十九特征,连接端点配给可准确确定与成像单元相对应位置的转印装置;因此,当活动体滑动关闭时,配给转印装置的连接端点可以确保与配给固定体的电源端点连接,确保纸张上的成像。此外,连接端点可以确保与电源端点连接;因此,由于电源端点和连接端点的损坏或不正确的连接所导致的错误操作就可以得到避免。
本发明的以上或更多的目的和特征将通过以下的具有参考附图的详细描述而更加充分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横断面视图,表明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主要部件的横断面视图,表明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单一一个进给单元的成像装置的横断面视图,表明一个关闭的运载通道;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中运载通道附近和入口的放大横断面视图;
图5A-5C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中运载通道附近和出口放大的横断面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横断面视图,表明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表明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第五实施例的透视图,表明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第六实施例的透视图,表明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第六实施例的透视图,表明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以及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主要部件的横断面视图,表明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表明其实施例的附图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横断面视图,表明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图2是成像装置主要部件的横断面视图,表明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以及图3是具有单一进给单元的成像装置的横断面视图,表明一个关闭的运载通道。
如图1-3所示,成像装置包括:一个成像单元2,由在纸张上产生图像的鼓形感光体构成,用于在纸张的表面上形成一个由扫描部件1扫描的原始文件图像;多个进给单元3,位于成像单元2的下面,用于从箱盒向成像装置2输送纸张;一个输出单元4,位于成像单元2的上方,用于将从成像单元2运载过来的纸张向外面输出;一个运载通道5,在输出单元4和离成像单元2相对较远的下部进给单元3之间向上(换句话说,基本垂直)延伸;一个辅助运载通道6,在其出口附近与运载通道5连接,用于沿与输出单元4相反的方向运载从成像单元2运载过来的纸张;以及一个相对于运载通道5可分为两个部分的主体7,两个部分中的一个是包括成像单元2的固定体71,另一部分是可相对于固定体71滑动的活动体72。
一对控制滚轮8位于面向运载通道5的位置,用于控制从进给单元3运载的纸张向成像单元2移动的定时,以便以准确的定时将纸张运载到成像单元2;一对板形导向体9,用来将纸张向控制滚轮8引导;一个接触型转印装置10,用于通过与成像单元2接触将由成像单元2形成(显影)的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以及一个固着装置11,用于就由转印装置10转印到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固定在纸张上。面向运载通道5,配有若干运载滚子12、13、14和15,两对接近对应的进给单元3,另一对接近输出单元4,其他的位于固着装置11和辅助运载通道6之间。转印装置10是在成像单元2中帮助成像的辅助装置的一部分。
围绕着成像单元2设置的构件包括:一个对成像单元2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16;一个用于使在成像单元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17;转印装置10;以及一个用于收集来自成像单元2表面的残留色料的清洁装置18。清理装置18通过色料收集部件,如运载管道,与显影装置17中的容器连接,以便被清理装置18清理的色料能够集中在显影装置17中的容器中,用于潜在的再利用。
主体7由运载通道5分为固定体71和活动体72,以便沿运载通道长度卡在某个地方的纸张可以被清除掉。已经做出一种结构设计,以便通过沿与固定体71基本上平行的方向滑动打开活动体72,运载通道5可以充分打开,沿其整个长度基本上等距离地分为两个部分。
扫描单元1、成像单元2、输出装置16、显影装置17、清洁装置18、固色装置11、控制滚轮8、导向体9、运载滚子12-15等,都安装在固定体71上。在固定体71的下面,配有进给单元3的箱盒,以便可侧向抽拉。还有一个接合部件20,如一销,配备在固定体71的成像单元2附近。
在活动体72上安装有:与接合部分20接合/断开并由锁钳21形成的用于预防活动体72滑动以便保持运载通道5关闭的预防装置;多个导向件22,每个均为窄板形并向固定体71延伸;转印装置10;一个运载转换体23,用于转换输出单元4和辅助运载通道6之间的运载体,以运载从成像单元2运载过来的纸张;一个返回(switchback)运载通道24,其入口与辅助通运载道6连接,其出口连接在运载通道5的入口附近;设置成面向返回运载通道24的多个运载滚轮25,以及一个盖体26,用于向外打开/关闭返回运载通道24的中间部分。盖体26由固定轴27摆动地固定在其底部附近。
活动体72配有第一导向单元72a,沿运载通道5引导距成像单元2相对较远的下部进给单元3a输送来的纸张;第二导向单元72b,沿运载通道5引导成像单元2已在其上成像的纸张;第三导向单元72c,沿运载通道5将由返回运载通道24运载过来的纸张导向运载通道5以在纸张的两侧形成图象。
锁钳21在转印装置10附近设置在活动体72上。锁钳21与接合部分20接合以防止活动体72滑动打开,并通过操纵连接于锁钳21的杆21a通过回转而与锁钳21的接合部分10脱离接合。
导向件22插入固定体71上形成的导向孔(未表明)中,以便是可以滑动。导向件22中的两个在运载通道5宽度方面而言设置在运载通道的相应侧,且它们中的两个分别设置得靠近运载通道5的入口和出口(图1中的上端和下端)。转印装置10位于导向件22之间,更为具体而言,靠近四个导向件22的中间部位。
转印装置10安装到活动体72的方式是:在滑动打开时,活动体72能够准确地保持其相对于成像单元2的位置。转印装置10设置有一对由滚轮悬挂的转印带10a以及一支承一接触端子10c的支承体10b,接触端子可连接于安装在固定体71上的电源端子41。支承体10b可摆动地安装在活动体72上。此外,设置有包括定位销28a和止挡件28b定位装置28,以便相对于成像单元2精确地定位转印装置10。
参考图2,支承体10b配有:一对定位销28a,具有一个象锥顶的尖顶顶部,它突出地配置在固定体10b的相对靠近进给单元2的一端和其相对靠近输出单元4的另一端之间;以及两个安装在这些端之间的止挡件28b。固定体71配有呈圆锥状形的以与定位销28a匹配的定位孔(未表明)和与止挡件28b匹配的接触部位(未表明)。当活动体72被滑动关闭时,定位销28a进入定位孔,以便将转印装置10沿回缩方向定位,另一方面,止挡件28b与接触部位接触,以相对成像单元2的表面就转印装置10定位。同时,接触端子10c与电源端子41连接,以便电压能够施加到转印装置10。
控制滚轮8和导向体9安装在固定体71上,以便在控制滚轮8和导向体9之间即使在活动体72滑动打开时保持确定的相对位置,有助于改善抵靠精度(resist precision)。导向体9在控制滚轮8和靠近上部进给单元3的运载滚轮13之间适当地与运载通道5分开,以便比如精确地将从进给单元3运载过来的纸张的一端向控制滚轮8运载,同时还较正移动纸张的交叉借位。
图4是成像装置中运载通道入口及附近的扩大的横断面视图。位置相对靠近成像单元2的上部进给单元3b的运载通道5由一对弯曲的导板29与运载通道5连接。在纸张入口或其附近,一个导板29可旋转地与固定体71连接,构作成使得运载通道5可以通过旋转这些导板29充分打开。
图5A-5C是运载通道5的出口及其附近的扩大的横断面视图。输出单元4在运载通道5的出口,换句话说,位于固这装置11和输出单元4之间的部分运载通道5附近侧向弯曲,以便形成一个弯曲的凹口,其中容放沿连接运载转换体23和辅助运载通道6的直线延伸的第四导向装置72b。
辅助运载通道6在固定体71和活动体72之间形成。辅助运载通道6的从其入口到背离输出单元4适当长度的一部分与运载通道5重叠。辅助运载通道6从入口到其出口沿背离输出单元4的方向平展延伸,并以基本上T-型交叉形成运载通道5的连接部分。
面向在辅助运载通道6,安装一个导向单元71a,在固定体71的顶部平展地侧向延伸,并配置有安装在活动体72上的运载转换体23和第四导向单元72d,以便在活动体72a被滑动打开时,辅助运载通道6能够沿其整个长度充分打开。
辅助运载通道6较之运载通道5形成得较短,以便允许活动体72沿辅助运载通道6滑动。
运载转换体23形成得基本上象一个字母L,在其内侧具有一个弯曲的导向面23a,在其外侧有一个面对辅助运载通道6的平展的导向面23b。运载转换体23在其中间部位由夹持体31支撑,以便运载转换体23可以围绕支承轴线30前后摆动,使输出单元4与运载通道5和辅助运载通道6连接(见图5A)。为了向输出单元4发出纸张,从固着装置11运载过来的纸张与弯曲的导向面23a接触,导致运载转换体23在图5A中顺时针摆动(见图5B)。为了将印上图像的纸张完全运载过返回路线,当纸张在与弯曲的导向面23a接触后完全通过弯曲的导向面23a时,运载转换体23由于其重量在图5B中逆时针摆动(见图5C),并将输出单元4连接到运载通道5和辅助运载通道6。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启动运载滚轮14并由此改变纸张运动的方向,将纸张从输出单元4运载到辅助运载通道6。
运载转换体23由夹持体31摆动地支撑,后者反过来又被摆动地连接到活动体72上。包括定位销32a和止挡件32b的定位装置32构作成使得运载转换体23相对与运载通道5和辅助运载通道6准确定位。
参考图2,夹持体31配有一对定位销32a,具有一个类似锥顶的尖顶末端,突出地夹设在位置相对靠近进给单元3的夹持体31的一端和位置相对靠近输出单元4的另一端之间;以及安装在这两端之间的两个止挡件32b。固定体71设置有一个成圆锥型与定位销32a匹配的定位孔(未表明)和一个与止挡件32b匹配的接触部位(未表明)。当活动体72被滑动关闭时,定位销32进入定位孔,将运载转换体23定位在回缩方向,从而,止挡件32b与接触部分接触,以便相对于运载通道5和辅助运载通道6将运载转换体23定位。
假设移动中的纸张由于成像装置中的问题被卡在运载通道5中。在活动体72的滑动预防解除的情况下,活动体72相对于固定体71平行滑动打开。因此,转印装置10和运载转换体23与活动体72一同移开,运载通道5沿其整个长度基本上等距离地充分打开。无论纸张被卡在运载通道5的任何部位,纸张可被迅速地发现并可轻易地用手够到并清除掉。成像装置因此发挥了良好的清除纸张的性能。
辅助运载通道6沿背离输出单元4的方向平展延伸,并位于固定体71和活动体72之间;因此,辅助运载通道6能够通过滑动从而侧向打开活动体72而沿其整个长度被充分打开。因此,比如,在进行双面复印的操作中被卡在辅助运载通道6中的纸张可被轻易地发现并轻易地清除掉。成像装置因此再次发挥了良好的清除纸张的性能。
此外,由于辅助运载通道6比运载通道5短,并且活动体72可沿辅助运载通道6滑动,运载通道5和辅助运载通道6可沿其整个长度通过将活动体滑动一段较小的距离被充分打开。
在导向件22的引导下,活动体72平展地滑动,并在被滑动打开时仅经历了较小的冲击。活动体72不再需要复杂的支撑机构。成像装置的重量小了,所需的装设空间也不大。
运载滚轮12-15安装在固定体71上并成对设置以运载纸张,同时把纸张夹持在中间。因此,打开如上所述向上延伸的运载通道5,允许滚轮继续将卡在通道5中的纸张夹持在中间。围绕着运载通道5的那些区域和用户的手可以由此被防止从直立运载通道5上滴落下来的纸张上未固着的色料图像弄脏。卡在通道5中的纸张可被轻易地看到。成像装置因此再次发挥了良好的清除纸张性能。
如前详述,当活动体72滑动打开时,活动体72上的转印装置10移离固定体71上的成像单元2。因此,如果纸张被卡在运载通道5中,仍被夹持在成像单元2和转印装置10之间的纸张被从紧固中释放。这样未处于操作中的成像装置2和转印装置10的转印带的表面现在得以防止被卡在成像单元2和转印装置10之间的纸张损坏,比如,在试图清除纸张时为抽出被卡的纸张用力过大的原因。对打印机等经常需要处理由硬或厚纸件制成的高投影纸张、明信片、信封等而言,该优势尤其明显:本发明对成像单元2的表面提供了保护,防止被这些纸张材料刮伤。
在清除被卡的纸张之后,运载通道5可以通过滑动关闭活动体72被关闭。由于活动体7借助于就运载通道5宽度而言安装在其相对侧并接近运载通道5的进口和出口的四个导向件22平展地滑动,转印装置10可以被移向成像单元2,以便准确地相对于成像单元2定位,即使在活动体72被用手提拉并因而偏离正确位置时被滑动关闭。结果,固定体71和活动体72之间的运载通道5中的构件间的良好位置关系可以得到维持:比如,在成像单元2和转印装置10之间和在运载转换体23与运载通道5和辅助运载通道6之间。结果,移动在运载通道5中的纸张更少可能发生问题。
支撑转印装置10的支撑体10b和支撑运载转换体23的夹持体31摆动地与活动体72连接。当活动体滑动关闭时,转印装置10可相对于与成像单元2的表面准确定位,运载转换体23可相对于运载通道5和辅助运载通道6准确定位。这就提高了纸张上的成像质量。纸张可以在纸张着色后通过的辅助运载通道6中以满意的方式被运载,而纸张过去往往只在不稳定的状态下运载。
运载转换体23适于由于其重量和纸张运载力而摆动,无需使用驱动器。运载转换体23可被安装到活动体72上,其使辅助运载通道6在活动体72被滑动打开时以满意的状态被打开。
实施例2
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的横断面视图。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是如此构造的,以便多个进给单元3能够选择性地叠置在固定体71的下部。在图6中,两个进给单元选择性地安装到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上,每个进给单元3都与运载通道5连接。另外,在结构和效果方面,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类似的组件标有相同的参考号数,类似组件以及这些组件的效果的详细描述都省略了。
实施例3
第三实施例的成像装置只在运载通道5的进口和出口附近配有导向件22。具体而言,在侧视图中,导向件22位于与图2中所示者基本相同的位置上。
在第三实施例中,导向件22可安装在具有一个直立的运载通道5的主体7的上面和下面,因此,卡在运载通道5中的纸张可被轻易地清除,没有任何导向件22妨碍清除动作。另外,活动体72可以顺畅地滑动,在滑动运动中较少变形,结果,活动体72可以平直滑动。另外,在结构和效果方面,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类似的组件标有相同的参考号数,类似组件以及这些组件的作用的详细描述都省略了。
实施例4
图7是第四实施例的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的透视图。在第四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导向件22相对于运载通道5的宽度安装在相应的两侧上,转印装置10设置在两个导向件22附近。
在第四实施例中,转印装置10位于设置在运载通道5宽度两侧上的两个导向件22之间,因此,当活动体72滑动关闭时,转印装置10可平直地移向成像单元2,同时保持基本上准确的位置关系,结果可以相对于成像装置2准确定位,而最终改善纸张上的成像质量。另外,在结构和效果上,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类似的组件标出类似的参考号数,类似的组件标有相同的参考号数,类似组件以及这些组件的作用的详细描述都省略了。
实施例5
图8是第五实施例的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的透视图。在第五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在运载通道5宽度的一侧设置有较之另一侧更多的导向件22,具体而言,安装在成像装置的背面的多于安装在前面的。
在第五实施例中,在成像装置安装在适当位置时看来,成像装置前面较之背面包括较少的导向件22,这使得发现卡在通道5中的图纸就更容易。此外,导向件22不对图纸的清除动作产生较少妨碍。成像装置因此发挥了良好的清除图纸的性能。另外,在结构和效果上,第五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类似的组件标出类似的参考号数,类似的组件标有相同的参考号数,类似组件以及这些组件的作用的详细描述都省略了。
实施例六
图9和10是第六实施例的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的透视图,在第六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在成像装置安装在适当位置看时位于成像装置前面的导向件22设置得与离开纸张可能被卡住的运载通道5的部分。这些部分包括设置有运载转换体23的弯转部位,辅助运载通道6与运载通道5连接的连接部位,以及返回运载通道24与运载通道5连接的另一个连接部位。
在图9中,导向件22设置在通道5的入口附近,距设置有运载转换体23的弯转部位有一定距离,距辅助运载通道6与运载通道5连接的连接部位也有一定距离。在图10中,导向件22设置在转印装置10和固着装置11的旁边,与设置运载转换体23的弯转部分、辅助运载通道6与运载通道5连接的连接部分,以及返回运载通道24与运载通道5连接的另一个连接部位有一定距离。
在第六实施例中,导向件22设置得与运载通道5的移动纸张易发生问题的部位离开。导向件22因此对清除卡在通道5中的图纸不产生妨碍。成像装置因此发挥了良好的清除图纸的性能。另外,在结构和效果上,第六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类似的组件标出类似的参考号数,类似的组件标有相同的参考号数,类似组件以及这些组件的作用的详细描述都省略了。
实施例七
图11是成像装置主要构件的横断面视图,表明一个打开的运载通道。在第七实施例的成像装置中,前述导向件22仅设置在运载通道5入口附近。
在第七实施例中,导向件22设置在与运载通道5的纸张有可能被卡住的部位有一定距离的位置上。这些部位包括安装运载转换体23的弯转部位,辅助运载通道6与运载通道5连接的连接部位,以及返回运载通道24与运载通道5连接的另一个连接部位。导向件22因此对清除卡在运载通道5中的纸张较少产生妨碍。成像装置因此发挥了得到改善的清除纸张的性能。另外,在结构和效果上,第七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类似;类似的组件标出类似的参考号数,类似的组件标有相同的参考号数,类似组件以及这些组件的作用的详细描述都省略了。
如在此前详述的实施例中那样,转印装置10和预防装置(锁钳21)安装得彼此接近,在多个导向件22之间。此结构使得转印装置10能够相对于成像单元3准确定位,并防止转印装置10相对于成像装置2上的转印区域发生偏移,这改善了纸张的成像质量。
在前述实施例中,转印装置10设置在多个导向件22当中。另一方面,转印装置10有可能安装在预防构件和那些导向件22之间。此外,转印装置10可以设置在预防装置和这些导向件22之间,另外,转印装置10可以安装在导向件之间的中央部位或预防装置附近。转印装置10,如图8所示,可以如此安装,其一端在后面的两个导向部件22之间,其另一端在前面的导向件11附近。
在前述实施例中,导向件22已经被安装在活动体72上,引导导向件22滑动运动的导向孔已在固定体71上形成。导向件22安装在固定体71上,导向孔在活动体72上形成的一种转换结构也是有可能的。导向件22的结构可以基于一对彼此接合以便彼此相对移动的一对管,其中的一个管固定在固定体71上,另一个管则固定在活动体72上。导向件22的数量没有限制。
在前述实施例中,主体7的固定体71已经配有一对控制滚轮8,一对导向体9和运载滚轮12,13,15,而活动体72已经配有转印装置10和运载转换体23。另一方面,活动体72可能配有控制滚轮8,导向体9和运载滚轮12,13,15中的任何一个或全部,而固定体71可能配有转印装置10和运载转换体23中的某一个或全部。
正如本发明只要不脱离其本质特征的实质可采取若干形式进行实施例说明那样,本实施例因此是可阐述且无限定的,因为本发明的范围是通过补充权利要求而不是通过此前的描述限定的,符合这些权利要求界限范围的所有变化或者其界限范围的等同性由此试图为这些要求所接受。

Claims (33)

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一个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
一个向成像单元输送纸张的进给单元;
一个将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向其外部输出的输出单元,以及
一个可沿从进给单元向伸向输出单元的运载通道分为固定体和活动体的主体,固定体设置有成像单元,而活动体可相对于固定体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设置有多个进给单元,主体可沿从多个进给单元伸向输出单元的运载通道分为固定体和活动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位置相对靠近成像单元的多个进给单元之一的运载通道连接于位置相对远离成像单元的一个进给单元形成的运载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活动体有一个导向单元,用于沿运载通道引导其上由成像单元形成有图像的纸张。
5、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一个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
一个配设在成像单元下方的进给单元,用于向成像单元输送纸张;
一个配设在成像单元上方的输出单元,用于向外输出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
一个从进给单元伸向输出单元的运载通道;
一个在运载通道出口附近连接于运载通道的辅助运载通道,用于沿背离输出单元的方向运载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以及
一个可沿运载通道分为固定体和活动体的主体,固定体配设有成像单元,
其中,辅助运载通道侧向平展延伸,活动体可沿辅助运载通道相对于固定体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辅助运载通道比运载通道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辅助运载通道在其入口附近与运载通道重叠,并从入口到其出口沿背离输出单元的方向平展延伸,活动体可沿辅助运载通道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辅助运载通道是一个返回运载通道的入口,返回运载通道用于将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向运载通道的入口运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进一步包括:
一对运载滚轮,安装在固定体或活动体上,用于在面向运载通道的一位置上沿运载通道运载纸张同时将纸张夹持在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进一步包括:
一对运载滚轮,安装在固定体或活动体上,用于在面向运载通道的一位置上沿运载通道运载纸张同时将纸张夹持在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进一步包括:
一个控制滚轮,在面向运载通道的一位置上于进给单元和成像单元之间设置于固定体上,用于控制将纸张运载到成像单元的定时;以及
一个导向体,在面向运载通道的一位置上于进给单元和成像单元之间设置于固定体上,用于将纸张向控制滚轮引导。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进一步包括:
一个控制滚轮,在面向运载通道的一位置上于进给单元和成像单元之间设置于固定体上,用于控制将纸张运载到成像单元的定时;以及
一个导向体,在面向运载通道的一位置上于进给单元和成像单元之间设置于固定体上,用于将纸张向控制滚轮引导。
13、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一个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
一个向成像单元输送纸张的进给单元;
一个将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向外部输出的输出单元;
一个辅助运载通道,连接于进给单元和输出单元之间的运载通道的出口侧,用于沿不同于输出单元的方向运载已经通过成像单元的纸张;以及
一个可沿运载通道分为固定体和活动体的主体,固定体配设有成像单元,
其中,活动体可相对于固定体滑动,并具有一个沿辅助运载通道引导纸张的导向单元。
14、一种成像装置,包括:
一个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单元;
一个向成像单元输送纸张的进给单元;
一个将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向外部输出的输出单元;
一个返回运载通道,连接于进给单元和输出单元之间的运载通道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用于将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向进给单元运载;以及
一个可沿运载通道分为一个固定体和一个活动体的主体,固定体配设有成像单元,
其中,设置有多个进给单元,活动体设置有一个导向单元,设置在返回运载通道与运载通道出口侧连接的连接部位的下面,用于沿运载通道将从多个进给单元中的位置相对远离成像单元的一个进给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导向多个进给单元中的位置相对靠近成像单元的一个进给单元形成的运载通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活动体具有一个导向单元,用于沿运载通道将从返回运载通道运载过来的纸张向运载通道引导。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进一步包括:
一个运载转换体,用于通过在输出单元和辅助运载通道之间的转换运载从成像单元运载过来的纸张;以及
一个可摆动地安装在活动体上的夹持体,用于托持运载转换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固定体或是活动体具有用于引导活动体滑动的多个导向件,活动体具有一个位于导向件之间的辅助装置,用于在成像单元中帮助纸张上成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导向件设置在运载通道宽度方向的两侧并设置在运载通道的入口侧和出口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辅助装置设置在各导向件之间的中央部位。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固定体或是活动体具有:用于引导活动体滑动的导向件;用于防止活动体滑动的预防件,且设置有一个辅助装置,位于导向件和预防件之间,帮助成像单元中纸张上的成像。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固定体或是活动体具有导向件,位于运载通道的入口和出口附近,用于引导活动体的滑动,并在导向件之间设置有:用于在成像单元中帮助在纸张上成像的辅助装置;以及一个用于防止活动体的滑动的预防件。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进一步包括:
沿运载通道宽度方向设置在运载通道两侧的导引件,用于引导活动体的滑动;以及
一个位于导向件附近的辅助装置,用于帮助成像单元中纸张上的成像。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在运载通道宽度方向的一侧上设置有比另一侧更多的导向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辅助装置的一侧支承在一侧的各导向件之间,其另一侧在另一侧的导向件附近受到支承。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辅助装置是一个与成像单元接触的接触式转印装置,转印装置设置在防止件附近。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辅助装置是一个与成像单元接触的接触式转印装置,转印装置设置在防止件附近。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宽度方向上位于运载通道另一侧上的导向件远离纸张的一侧与运载通道相接触的接触部分。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接触部位是一个弯转部位,一个与辅助运载通道相连接的连接部位,或一个与返回运载通道相连接的连接部位。
2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辅助装置可摆动地安装。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辅助装置是一个转印装置,用于将成像装置形成的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辅助装置是一个与成像单元接触的接触式转印装置。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转印装置有一个与设置于固定体上的电源端子连接和断开的连接端子。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
转印装置有一个与设置于固定体上的电源端子连接和断开的连接端子。
CN01145098.3A 2001-02-01 2001-12-30 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484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6157/01 2001-02-01
JP2001026157A JP3748777B2 (ja) 2001-02-01 2001-02-01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8662A true CN1368662A (zh) 2002-09-11
CN1244846C CN1244846C (zh) 2006-03-08

Family

ID=18891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4509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4846C (zh) 2001-02-01 2001-12-30 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6600885B2 (zh)
EP (1) EP1229397B1 (zh)
JP (1) JP3748777B2 (zh)
CN (1) CN1244846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3890C (zh) * 2002-10-10 2007-05-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机送纸器及具有该送纸器的打印机
CN100375935C (zh) * 2003-12-10 2008-03-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37378C (zh) * 2004-05-18 2008-11-2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387149A (zh) * 2012-05-10 2013-11-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691115A (zh) * 2013-12-06 2015-06-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7590B2 (en) 2001-01-22 2004-02-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heet-like object conveying apparatus with movable body exposing a conveying path
US6882823B2 (en) * 2002-01-08 2005-04-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system
KR100433424B1 (ko) * 2002-07-22 2004-05-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컬러 레이저 프린터의 전사장치
JP3870919B2 (ja) * 2003-03-20 2007-0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81521B1 (ko) * 2003-10-31 2006-05-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US7162182B2 (en) 2004-03-19 2007-01-0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do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US7136609B2 (en) 2004-03-19 2006-11-14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ovable subunit and two piece cartridge for use 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4471207B2 (ja) 2004-09-28 2010-06-0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4164058B2 (ja) * 2004-09-28 2008-10-0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待機トレイ
JP4297361B2 (ja) * 2004-09-28 2009-07-15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US7300045B2 (en) * 2004-09-28 2007-11-27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Waiting tray for sheet processing tray
JP2006096468A (ja) * 2004-09-28 2006-04-13 Toshiba Tec Corp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2006096461A (ja) * 2004-09-28 2006-04-13 Toshiba Tec Corp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2006096443A (ja) 2004-09-28 2006-04-13 Toshiba Tec Corp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2006096467A (ja) 2004-09-28 2006-04-13 Toshiba Tec Corp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4034300B2 (ja) * 2004-09-28 2008-01-1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待機トレイ
JP4293446B2 (ja) * 2004-09-28 2009-07-0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4315343B2 (ja) * 2004-09-29 2009-08-19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06124170A (ja) * 2004-09-29 2006-05-18 Toshiba Tec Corp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06124171A (ja) * 2004-09-29 2006-05-18 Toshiba Tec Corp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4034307B2 (ja) * 2004-09-29 2008-01-1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06124164A (ja) * 2004-09-29 2006-05-18 Toshiba Tec Corp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06124166A (ja) * 2004-09-29 2006-05-18 Toshiba Tec Corp 用紙後処理装置
US7364149B2 (en) * 2005-03-22 2008-04-29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US20060214346A1 (en) * 2005-03-22 2006-09-28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US7328894B2 (en) * 2005-03-22 2008-02-12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US7407156B2 (en) * 2005-03-22 2008-08-0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JP4577105B2 (ja) * 2005-06-13 2010-11-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13682B2 (ja) * 2005-07-25 2010-07-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731352B2 (en) * 2005-12-21 2010-06-08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allowing easy maintenance
JP2007284172A (ja) * 2006-04-13 2007-11-01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878725B2 (en) * 2006-06-12 2011-02-0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removable units
JP5034609B2 (ja) * 2007-03-30 2012-09-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244168B2 (en) * 2007-06-25 2012-08-1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ovable transfer device
JP5376923B2 (ja) * 2008-12-05 2013-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65371B2 (ja) * 2009-06-29 2013-12-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経路切替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68356B2 (ja) * 2010-03-31 2012-07-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12078406A (ja) * 2010-09-30 2012-04-1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377539B2 (ja) * 2011-02-17 2013-12-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42043B2 (ja) * 2011-11-01 2014-1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68819B2 (ja) * 2014-11-28 2019-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57715A (ja) 2020-09-30 202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22057712A (ja) * 2020-09-30 202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77163A (en) * 1981-04-24 1982-10-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copier
JPS6156371A (ja) * 1984-08-28 1986-03-22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複写機
EP0285139B1 (en) * 1987-03-31 1995-10-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68920781T2 (de) * 1988-06-17 1995-06-14 Canon Kk Bildaufzeichnungsgerät.
JP2576307B2 (ja) * 1991-04-30 1997-01-2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8724A (ja) 1994-07-04 1996-01-19 Canon Inc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H09325543A (ja) * 1996-05-31 1997-12-16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145828A (en) * 1997-11-28 2000-11-14 Mita Industrial Co., Ltd. Sheet conveyor single-handed parting engagement mechanism
JP3858441B2 (ja) * 1998-03-31 2006-1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614669B2 (ja) * 1998-07-14 2005-01-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KR100342983B1 (ko) * 1999-01-13 2002-07-05 이토가 미찌야 양면 유닛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3670153B2 (ja) * 1999-02-10 2005-07-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3896241B2 (ja) * 1999-05-24 2007-03-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搬送経路切替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3890C (zh) * 2002-10-10 2007-05-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机送纸器及具有该送纸器的打印机
CN100375935C (zh) * 2003-12-10 2008-03-1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37378C (zh) * 2004-05-18 2008-11-26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73362B (zh) * 2004-05-18 2010-12-01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387149A (zh) * 2012-05-10 2013-11-1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387149B (zh) * 2012-05-10 2017-04-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691115A (zh) * 2013-12-06 2015-06-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226080A (ja) 2002-08-14
US6788910B2 (en) 2004-09-07
US20030210925A1 (en) 2003-11-13
US6600885B2 (en) 2003-07-29
US20020102110A1 (en) 2002-08-01
EP1229397B1 (en) 2011-05-25
US6775496B2 (en) 2004-08-10
US20030219278A1 (en) 2003-11-27
US6775495B2 (en) 2004-08-10
EP1229397A3 (en) 2004-10-13
EP1229397A2 (en) 2002-08-07
JP3748777B2 (ja) 2006-02-22
CN1244846C (zh) 2006-03-08
US20030206750A1 (en) 200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4846C (zh) 成像装置
CN1758150A (zh) 图像形成装置、抽拉式卡盒和记录介质存放卡盒
CN2779451Y (zh) 影像形成设备
CN184122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804734A (zh) 成像设备
CN101075110A (zh) 显影装置,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573589A (zh) 连接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94545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264072C (zh) 成像设备
CN1254424C (zh) 纸张排出装置、纸张处理装置及纸张排出单元
CN101042558A (zh) 支撑部件、色粉补给装置、色粉供给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916783A (zh) 成像系统
CN1148617C (zh) 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EP2515517B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317170C (zh) 成像装置
JP3984040B2 (ja) 書込みヘッド調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577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31373B2 (ja) シート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78463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5075606A (ja) 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複写機
JP609486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192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63003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7080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37225B2 (ja)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08

Termination date: 202012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