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7149A -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7149A
CN103387149A CN2013100086756A CN201310008675A CN103387149A CN 103387149 A CN103387149 A CN 103387149A CN 2013100086756 A CN2013100086756 A CN 2013100086756A CN 201310008675 A CN201310008675 A CN 201310008675A CN 103387149 A CN103387149 A CN 103387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ing piece
transfer path
paper
guiding
po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086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7149B (zh
Inventor
石井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87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7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7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7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Means for preventing paper jams or for facilitating their remov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52Stationary guides or smoo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85/00Recirculating articles, i.e. feeding each article to, and delivering it from, the same machine work-station more than o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2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234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Changing form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21Bending, buckling, curling, bringing a curvature
    • B65H2301/51214Bending, buckling, curling, bringing a curvature parallel to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of handl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0Details of frames, housings or mountings of the whole handling apparatus
    • B65H2402/44Housings
    • B65H2402/441Housings movable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to area inside the housing, e.g. pivoting or sli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 B65H2404/6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 B65H2404/61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and shaped for curvilinear transport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9Other means designated for special purpose
    • B65H2404/693Retractable guiding means, i.e. between guiding and non guid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10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 B65H2601/11Clearing faulty handling, e.g. j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20Avoiding or preventing undesirable effects
    • B65H2601/25Damages to handled material
    • B65H2601/2525Colli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20Avoiding or preventing undesirable effects
    • B65H2601/25Damages to handled material
    • B65H2601/254Permanent deform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3Parts concerned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701/131Edges
    • B65H2701/1311Edges leading e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12Single-function printing machines, typically table-top mach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367The feeding path segment where particular handling of the copy medium occurs, segments being adjacent and non-overlapping. Each segment is identified by the most downstream point in the segment, so that for instance the segment labelled "Fixing device" is referring to the path between the "Transfer device" and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417Post-fixing device
    • G03G2215/0043Refeeding path
    • G03G2215/00438Inverter of refeeding pat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8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duplex m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nveyance By Endless Belt Conveyo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纸张传送纸张包括:主体;第一传送路径,被传送的纸张通过该第一传送路径;第二传送路径,通过第一传送路径并且传送方向发生反转的纸张通过该第二传送路径,第二传送路径在其下游侧具有弯曲部分;第一引导件,其形成第二传送路径的第一引导表面;以及第二引导件,其形成与第一引导表面相对的第二引导表面。其中,第一引导件被支撑为能够在纸张受到引导的引导姿势与从该引导姿势旋转以敞开引导表面的敞开姿势之间旋转,并且,第一引导件构造成这样:在敞开姿势下第一引导件与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大于在引导姿势下第一引导件与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

Description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提出了在纸张的两面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当纸张在第一传送路径上传送时,由图像形成单元在纸张的第一面上形成图像。然后,纸张的传送方向发生反转,接着纸张在第二传送路径上传送并且在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的上游侧进入第一传送路径。然后,纸张再次在第一传送路径上传送,并且在传送期间,在纸张的第二面上也形成图像。
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已经提出了这样的机构:在纸张卡塞在第一传送路径或第二传送路径中的任意位置的情况下,该机构使纸张的至少一部分露出以便移除卡塞的纸张(例如,参见JP-A-2007-47571(专利文献1))。在许多情况下,在移除卡塞的纸张时,用户握住纸张的露出部分并且将纸张的其余部分从图像形成装置中拉拽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其减小了在将卡塞在传送路径中的纸张拉拽出时的拉拽阻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其包括:主体;第一传送路径,被传送的纸张通过所述第一传送路径;第二传送路径,通过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并且传送方向发生反转的纸张在再次进入所述第一传送路径之前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在其下游侧具有弯曲部分;第一引导件,其形成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第一引导表面;以及第二引导件,其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弯曲部分中形成与由所述第一引导件形成的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相对的第二引导表面。其中,所述第一引导件被支撑为能够在所述纸张受到引导的引导姿势与从引导姿势旋转以敞开所述引导表面的敞开姿势之间旋转,并且所述第一引导件构造成这样:在敞开姿势下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大于在引导姿势下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纸张传送装置中,所述第二引导件被支撑为能够在所述第二引导件协同所述第一引导件形成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引导姿势与从引导姿势旋转的敞开姿势之间旋转,所述第一引导件的旋转中心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旋转中心相比远离所述弯曲部分的位置,并且当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分别向敞开姿势旋转时,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因所述第一引导件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旋转轴之间的位置差异而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纸张传送装置还包括开闭门,其形成所述纸张传送装置的外形的一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引导件设置为与所述开闭门形成一体。根据所述开闭门的打开操作,所述第一引导件从引导姿势向敞开姿势旋转;并且,根据所述开闭门的打开操作,所述第二引导件因其自重而从引导姿势向敞开姿势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纸张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三引导件,其形成所述第一传送路径的上游传送路径的第三引导表面,所述上游传送路径相对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汇入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点设置在上游侧。其中,所述第三引导件根据所述第一引导件从引导姿势向敞开姿势的旋转而旋转,以便使所述上游传送路径的第三引导表面敞开。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纸张传送装置中,所述第三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形成一体化的引导件,并且所述一体化的引导件根据所述开闭门的打开操作而使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第二引导表面和所述上游传送路径的第三引导表面均敞开。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主体;图像形成单元,其在正在第一传送路径上传送的纸张上形成图像;以及纸张传送单元,其在第一面上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有图像的所述纸张正在所述第一传送路径上传送时反转所述纸张的传送方向,在所述纸张再次进入第一传送路径之前在第二传送路径上传送所述纸张,使所述纸张在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上游侧进入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并且再次在所述第一传送路径上传送所述纸张以使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所述纸张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在其下游侧具有弯曲部分。其中,所述纸张传送单元包括:第一引导件,其形成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第一引导表面;以及第二引导件,其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弯曲部分中形成与由所述第一引导件形成的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相对的第二引导表面。所述第一引导件被支撑为能够在所述纸张受到引导的引导姿势与从引导姿势旋转以敞开所述引导表面的敞开姿势之间旋转,并且所述第一引导件构造成这样:在敞开姿势下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大于在引导姿势下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
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纸张传送装置以及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与第一引导件未构造成使得在敞开姿势下第一引导件与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增大的情况相比,减小了在将卡塞在传送路径中的纸张拉拽出时的拉拽阻力。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纸张传送装置与例如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纸张传送装置中设置下述机构的情况相比具有简单的结构:该机构使第一引导件在旋转过程中沿着远离第二引导件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纸张传送装置与例如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纸张传送装置中第二引导件借助旋转机构等而非其自重而旋转的情况相比具有简单的结构。
通过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纸张传送装置,与在根据本发明第三方的纸张传送装置中第三引导件未使上游传送路径的第三引导表面敞开的情况相比,减小了在将卡塞在上游传送路径中的纸张拉拽出时的拉拽阻力。
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纸张传送装置,与在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纸张传送装置中第三引导件是与第二引导件分离的引导件的情况相比,利用简单的结构使第二传送路径和上游传送路径敞开。
附图说明
将基于下列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图1所示的后面板被打开;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4是使用与图3中的截面相同的截面示出的处于下述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当纸张在传送期间发生卡塞时,后面板打开并且第一可移动引导件旋转;
图5是示出沿从主体内侧导向后面板的方向看到的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处于引导姿势时的纸张传送单元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沿与图5相同的方向看到的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处于敞开姿势时的纸张传送单元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沿图6中箭头I的方向看到的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处于敞开姿势时的纸张传送单元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沿从主体内侧导向后面板的方向看到的处于图5所示的引导姿势的第二可移动引导件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第二可移动引导件的透视图,重点示出形成在端缘处的两个凹口;
图10是示出在第二可移动引导件已旋转至敞开姿势的状态下的第二可移动引导件的透视图;以及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8中箭头J的方向看到的第二可移动引导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是通过电子照相法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单色打印机,并且该单色打印机包括主体11,在主体11中设置有图像形成单元等(将在后文中描述)。
在主体11的上表面上,覆盖排出口(将在后文中描述)的盖子11a安装为能够沿箭头方向B打开和闭合,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通过该排出口而沿箭头方向A排出。另外,处于打开状态的盖子11a用作支承台,沿箭头方向A排出的纸张置于该支承台上。
另外,在主体1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供用户操作的各种操作按钮11b以及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屏11c。
另外,在示出于图的右侧的主体11的后表面上安装有能够沿箭头方向C打开和闭合的后面板11d。在纸张卡塞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情况下,将后面板11d打开。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图1所示的后面板被打开。
如果沿打开方向C’打开后面板11d,则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露出,并且如后文中所详细描述的那样,卡塞的纸张的至少一部分露出。用户握住纸张的露出部分并将纸张的其余部分从图像形成装置1中拉拽出。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在主体11中容纳有控制器10、图像形成单元20、纸张容器单元30和纸张传送单元100。
控制器10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中每个部件的操作。另外,图像信号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输入至控制器10。这里,图像形成装置1在选自单面模式和双面模式这两种图像形成模式的一种模式下操作,在单面模式下,图像仅形成在纸张的一面上,而在双面模式下,图像形成在纸张的两面上。用于指示将在单面模式和双面模式中哪一种图像形成模式下形成由图像信号表示的图像的指示信号也连同图像信号一起输入至控制器10。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控制器10的控制下执行基于输入图像信号和指示信号的图像形成。
图像形成单元20在被传送的纸张上形成图像,并且图像形成单元20包括感光鼓21、充电单元22、曝光单元23、显影单元24、转印单元25、清洁单元26和定影单元27。
感光鼓21具有圆筒形表面,并且通过电动机(未示出)沿围绕柱轴的箭头方向D旋转。感光鼓21保持着形成在其表面上的静电潜像和色调剂图像。
充电单元22对感光鼓21的表面进行充电。在本实例中,充电单元22是与感光鼓21接触以便旋转的带电辊,但是在另一实例中,可以采用使用电晕管的非接触型充电装置。
曝光单元23对感光鼓21进行曝光以便在感光鼓21上形成静电潜像。在控制器10基于从外部供应的图像信号的控制下,曝光单元23用光束Bm扫描由充电单元22充电的感光鼓21的表面,以便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形成潜像。
显影单元24利用色调剂对感光鼓21上的潜像进行显影,以便在感光鼓21上形成色调剂图像。
转印单元25是在纸张置于转印单元25与感光鼓21之间的情况下旋转的辊,并且转印单元25将感光鼓21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清洁单元26与感光鼓21接触并且在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之后去除残留在感光鼓21上的色调剂以便清洁感光鼓21。清洁单元26是沿着感光鼓21延伸的平板。
定影单元27加热并按压从感光鼓21转印的色调剂图像以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纸张上。
纸张容器单元3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上述图像形成单元20的下方。
纸张容器单元30收容其上待形成图像的纸张。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与安装有后面板11d的后表面相反的前表面上安装有能够沿箭头方向E打开和闭合的前面板11e。在将纸张向纸张容器单元30供应时,打开前面板11e。在供应纸张时,用户将前面板11e打开以露出纸张容器单元30,并且用户将纸张供应至纸张容器单元30。
纸张传送单元100在第一传送路径R1和第二传送路径R2上传送纸张。
第一传送路径R1是从纸张容器单元30经转印位置和定影位置通向排出口11f的传送路径,在转印位置处由配准辊102(将在后文中描述)和转印单元25执行转印,并且在定影位置处由定影单元27执行定影。
在图像形成模式为单面模式的情况下,纸张传送单元100将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传送的纸张通过排出口11f沿箭头方向A排出。
第二传送路径R2是在排出口11f与定影单元27之间从第一传送路径R1分叉出来的传送路径,第二传送路径R2延伸穿过第一传送路径R1与后面板11d之间,弯曲并形成弧形,然后通向配准辊102以汇入第一传送路径R1中。
在图像形成模式是双面模式的情况下,纸张传送单元100首先沿箭头方向F1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传送纸张。在纸张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传送的同时,在纸张的第一面上形成图像。接着,第一面形成有图像并且穿过了定影位置的纸张的传送方向反转,并且沿箭头方向F2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传送纸张。接着,纸张传送单元100将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传送的纸张传送至相对于转印位置的上游侧的配准辊102。然后,配准辊102将纸张再次输送至第一传送路径R1。接着,在纸张的第二面面对感光鼓21的情况下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传送纸张。接着,在纸张第二次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进行传送的同时,在纸张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通过排出口11f将以这种方式在两面上形成图像的纸张排出。
纸张传送单元100包括拾取辊101、配准辊102、排出辊103、反转传送辊104、固定引导件105、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
拾取辊101逐页地从纸张容器单元30拾取纸张,并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将纸张传送至配准辊102。
配准辊102根据在感光鼓21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时刻(定时)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将纸张传送至转印位置。
排出辊103将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传送并且穿过定影位置的纸张排出至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由排出辊103排出的纸张被排出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部的排出支承台11g以及打开的盖子11a上。在纸张在双面模式下传送到中途的情况下,排出辊103反向旋转以便将纸张传送到第二传送路径R2上。
反转传送辊104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沿箭头方向F2朝向配准辊102传送通过排出辊103的反向旋转而传送来的纸张。
固定引导件105是固定在主体11上的部件,并且包括第一固定引导件105a、第二固定引导件105b、第三固定引导件105c、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和第五固定引导件105e。
第一固定引导件105a设置在拾取辊101与配准辊102之间。第一固定引导件105a面向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第一传送路径R1在第一固定引导件105与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之间敞通。另外,第一固定引导件105a协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将拾取辊101所拾取的纸张引导至配准辊102。
第二固定引导件105b设置在配准辊102与定影位置之间。第二固定引导件105b面向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第一传送路径R1在第二固定引导件105b与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之间敞通。另外,第二固定引导件105b协同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将配准辊102所拾取的纸张引导至转印位置。
第三固定引导件105c设置在定影单元27与排出辊103之间。第三固定引导件105c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沿着第三固定引导件105c引导经过定影单元27定影并向排出辊103传送的纸张。
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设置在主体11内部的上侧并且支撑定影单元27。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沿着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引导经过定影单元27定影的纸张。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面向各个第五固定引导件105e和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并且第二传送路径R2在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与第五固定引导件105e和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之间敞通。
另外,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协同第五固定引导件105e和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引导通过排出辊103的反转而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传送的纸张。
第五固定引导件105e从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的上方面向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并且第二传送路径R2在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与第五固定引导件105e之间敞通。第五固定引导件105e协同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引导通过排出辊103的反转而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传送的纸张。
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引导被传送的纸张,并且在第二传送路径上引导发生反转并返回配准辊102的纸张。
另外,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在主体11的下部被支撑为可以围绕沿与纸张的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106a在引导姿势与敞开姿势之间旋转。引导姿势是在图3中示出的如上文所述的那样引导纸张的姿势。敞开姿势是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从引导姿势旋转到第一传送路径R1在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侧敞开的姿势。后文中将对敞开姿势进行详细描述。
这里,后面板11d固定在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上,从而,图1和图2所示的后面板11d沿箭头方向C的旋转与可移动引导件106在引导姿势与敞开姿势之间的旋转相同。
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包括彼此面对的内侧部分106_1和外侧部分106_2,并且第二传送路径R2在内侧部分106_1与外侧部分106_2之间敞通。
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处于引导姿势时,内侧部分106_1面向第二固定引导件105b,第一传送路径R1在内侧部分106_1与第二固定引导件105b之间敞通。另外,内侧部分106_1协同第二固定引导件105b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将配准辊102所传送的纸张引导至转印位置。另外,内侧部分106_1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将穿过转印位置的纸张沿着内侧部分106_1引导至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
另外,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处于引导姿势时,内侧部分106_1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引导发生反转并返回配准辊102的纸张。
这里,如上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R2弯曲并形成弧形,并且通向配准辊102以汇入第一传送路径R1中。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处于引导姿势时,内侧部分106_1在第二传送路径R2形成弧形的弯曲部分中形成第二传送路径R2的面向被引导的纸张的凹曲表面的引导表面。
另外,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处于引导姿势时,在第二传送路径R2形成弧形的弯曲部分中,内侧部分106_1面向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并且第二传送路径R2在内侧部分106_1与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之间敞通。另外,在弯曲部分中,内侧部分106_1协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将纸张引导至配准辊102。
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处于引导姿势时,外侧部分106_2面向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并且第二传送路径R2在外侧部分106_2与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之间敞通。外侧部分106_2协同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连续地引导通过第四固定引导件105d与第五固定引导件105e之间的第二传送路径R2的纸张。
另外,外侧部分106_2面向内侧部分106_1并且第二传送路径R2在外侧部分106_2与内侧部分106_1之间敞通,直至反转传送辊104的下游侧。另外,外侧部分106_2协同内侧部分106_1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将纸张引导至反转传送辊104的下游侧。内侧部分106_1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彼此协同地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将纸张从反转传送辊104的下游侧引导至配准辊102。
这里,反转传送辊104由内侧部分106_1和外侧部分106_2支撑。另外,转印单元25由内侧部分106_1支撑。从而,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从图3所示的引导姿势向敞开姿势旋转(将在后文中描述)时,反转传送辊104和转印单元25随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一起移动。
与在装置主体11的下部沿与纸张的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的第一旋转轴106a相比,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被支撑为能够围绕与第二传送路径R2形成弧形的弯曲部分接近的第二旋转轴107a旋转。
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处于引导姿势时,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由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支撑并且面向内侧部分106_1,同时第二传送路径R2在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与内侧部分106_1之间敞通。也就是说,处于引导姿势的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形成面向第二传送路径R2的内侧部分106_1上的引导表面的对置引导表面。
另外,当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处于引导姿势时,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面向第一固定引导件105a并且第一传送路径R1在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与第一固定引导件105a之间敞通。也就是说,处于引导姿势的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形成第一传送路径R1的位于配准辊102的上游侧的上游传送路径的引导表面。第一固定引导件105a形成了该上游传送路径的对置引导表面。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用作形成第二传送路径R2的引导表面的引导件,与此同时,还用作形成第一传送路径R1的上游传送路径的引导件。然而,与本示例性实施例不同,这两个引导部件可以单独地布置。
下述姿势被称为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引导姿势: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面向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的内侧部分106_1,第二传送路径R2在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与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的内侧部分106_1之间敞通,并且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面向第一固定引导件105a,第一传送路径R1在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与第一固定引导件105a之间敞通。
当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处于引导姿势时,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协同第一固定引导件105a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将由拾取辊101拾取的纸张引导至配准辊102。
另外,当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处于引导姿势时,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协同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的内侧部分106_1将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传送的纸张引导至配准辊102。
将对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基本操作进行描述。
在图像形成单元20中,感光鼓21沿箭头方向D旋转,并且充电单元22将电荷施加到感光鼓21的表面上。曝光单元23基于从外部供应的图像信号用曝光光线照射感光鼓21的表面以便在感光鼓2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感光鼓21在保持静电潜像的同时旋转。
显影单元24利用色调剂对感光鼓21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以形成色调剂图像。感光鼓21在保持由显影单元24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同时旋转。
由拾取辊101拾取收容在纸张容器单元30中的纸张,并且由配准辊102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将纸张传送至转印单元25。配准辊102根据在感光鼓21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时刻将纸张输送至转印位置。转印单元25在感光鼓21与纸张之间施加用于转印的偏压,以便将感光鼓21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在通过转印单元25执行转印之后,由清洁单元26将残留在感光鼓21上的色调剂去除。将其上由转印单元25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纸张传送至定影单元27,从而将所转印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以这种方式,图像形成在纸张上。
在图像形成模式是单面模式的情况下,由排出辊103将其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排出到排出支承台11g以及打开的盖子11a上。
在图像形成模式是双面模式的情况下,由排出辊103将第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的传送方向反转,并且纸张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被传送至配准辊102。接着,由配准辊102将纸张再次输送至第一传送路径R1。接着,在纸张的第二面面对感光鼓21的情况下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传送纸张。接着,在纸张第二次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进行传送的同时,在纸张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由排出辊103将以这种方式在两面上形成图像的纸张排出。
当纸张卡塞时纸张的移除
这里,在纸张在传送时卡塞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的情况下,如上文所述地沿打开方向C’(参见图2)将后面板11d打开。
下文中将对纸张卡塞时移除纸张的方法进行描述。
后面板11d固定在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的外侧部分106_2上,并且后面板11d与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一体地形成。从而,将后面板11d打开意味着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围绕第一旋转轴106a旋转。
图4是以与图3中的截面相同的截面示出的处于下述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在纸张在传送时卡塞的情况下,后面板打开并且第一可移动引导件旋转。
图4示出了纸张P在传送时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中卡塞的实例。
如图4所示,后面板11d和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围绕第一旋转轴106a沿打开方向C’一起旋转。
如果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旋转,则第一传送路径R1在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侧敞开。第一传送路径R1在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侧敞开的姿势与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的敞开姿势对应。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具有朝向后面板11d偏置的重心,从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相对于第二旋转轴107a靠近后面板11d侧的部分比该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相对于第二旋转轴107a靠近主体11内侧的部分重。
从而,如果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向敞开姿势旋转,则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失去支撑并且因自重而沿箭头方向G围绕第二旋转轴107a旋转,也就是说,因重心的偏移而从图3所示的引导姿势旋转到后面板11d侧。旋转的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姿势被称为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敞开姿势。
这里,与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第二旋转轴107a相比,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的第一旋转轴106a与第二传送路径R2形成图2所示的弧形的弯曲部分远远地分离。从而,如果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围绕第一旋转轴106a旋转并且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围绕第二旋转轴107a旋转,则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与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之间的间隔由于旋转轴之间的位置差异而沿箭头方向H增大。
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位于图3所示的引导姿势时,在许多情况下,卡塞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中的纸张P的一部分挂在第二传送路径R2的形成弧形的弯曲部分上。
这里,与本示例性实施例不同,假设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向敞开姿势旋转时保持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与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之间的间隔,则需要将卡塞的纸张P从包括形成弧形的弯曲部分的第二传送路径R2中拉拽出。
另一方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向敞开姿势旋转时,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与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之间的间隔如上文所述地沿箭头方向H增大。结果,纸张P的挂在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处于引导姿势时形成弧形的弯曲部分上的一部分延伸。另外,当用户移除纸张P时,用户将纸张P从第二传送路径R2的除形成弧形的弯曲部分以外的具有类似直线的形状的部分中拉拽出。与将纸张P从上述假设中的包括形成弧形的弯曲部分的第二传送路径R2中拉拽出时的拉拽阻力相比,将纸张P从这种具有类似直线的形状的部分中拉拽出时的拉拽阻力减小。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上文所述,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形成第一传送路径R1的位于配准辊102的上游侧的上游传送路径的引导表面。另外,如果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随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向敞开姿势旋转,则上游传送路径的引导表面敞开。
这里,当纸张卡塞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中时,纸张的一部分可能钩在上游传送路径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将后面板11d打开,则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旋转,继而上游传送路径的引导表面敞开。
因此,与上游传送路径的引导表面未敞开的情况相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夹持并卡塞在上游传送路径中的纸张从包括上游传送路径的第一传送路径R1中拉拽出时的拉拽阻力减小。
这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将以挂在上游传送路径上的状态卡塞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中的纸张拉拽出的方法,可以使用下述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纸张从后面板11d拉拽出。在通过视觉从后面板11d确认纸张的大部分而仅仅被夹持的纸张的下端挂在上游传送路径上的情况下,采用这一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打开构造为当将纸张供应至纸张容器单元30时打开的前面板11e,并且将纸张从前面板11e拉拽出。在纸张刚从纸张容器单元30拾取后即卡塞的情况下,卡塞的纸张的大部分位于纸张容器单元30侧,因而,可能不容易从后面板11d侧识别纸张。在这种情况下,将前面板11e打开并且将纸张从前面板11e侧拉拽出。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引导姿势和敞开姿势的具体形状进行描述。
图5是示出沿从主体内侧导向后面板的方向看到的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处于引导姿势时的纸张传送单元的透视图。
在图5中示出了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处于引导姿势时的纸张传送单元100,并且一并示出了感光鼓21、转印单元25和定影单元27。
在图5中,示出了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的上述部分。
由拾取辊101传送的纸张在位于第一固定引导件105a与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之间的区域(第一传送路径R1)中被引导至配准辊102。然后,由配准辊102传送的纸张在位于第二固定引导件105b与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之间的区域(第一传送路径R1)中被引导至设置在感光鼓21与转印单元25之间的转印位置处。
穿过转印位置的纸张沿着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被引导至定影单元27。接着,穿过定影单元27的纸张沿着第三固定引导件105c被引导至排出辊103。
在图像形成模式是单面模式的情况下,纸张在其一面形成有图像的阶段通过排出辊103排出到图3所示的排出支承台11g和打开的盖子11a上。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模式是双面模式的情况下,由排出辊103将一面(第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纸张的传送方向反转,并且纸张在下游侧形成为弧形的第二传送路径R2上被传送至配准辊102。接着,由配准辊102将纸张再次输送至第一传送路径R1。接着,在纸张的第二面面对感光鼓21的情况下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传送纸张。接着,在纸张第二次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进行传送的同时,在纸张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通过排出辊103将以这种方式在两面上形成图像的纸张排出。这里,在图5中,第二传送路径R2未示出。
在第一传送路径R1侧,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沿纸张的传送方向延伸的多个肋沿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排列。在图5中,尽管第二传送路径R2未示出,但同样在第二传送路径R2侧,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也具有多个肋沿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排列的结构。
图6是示出沿与图5相同的方向看到的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处于敞开姿势时的纸张传送单元的透视图。另外,图7是示出沿图6中的箭头方向I看到的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处于敞开姿势时的纸张传送单元的透视图。
如果将后面板11d沿开口方向C’打开,则固定有后面板11d的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也围绕第一旋转轴106a向敞开姿势旋转。由于转印单元25被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支撑,因此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旋转时,转印单元25也一起移动。
另外,此时,由处于引导姿势的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支撑的重心向后面板11d侧偏置的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失去支撑,并且该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因其自重而沿箭头G的方向围绕第二旋转轴107a旋转。
另外,由于第一旋转轴106a与第二旋转轴107a之间相对于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的位置差异,在第二传送路径R2的图2所示的形成弧形的弯曲部分中,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与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之间的间隔沿箭头方向H增大。另外,此时,第一传送路径R1的位于配准辊102的上游侧的上游传送路径的由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形成的引导表面敞开。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如果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向敞开姿势旋转,则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因偏置的重心而向敞开姿势旋转,从而各个部件之间的间隔因各个部件的旋转轴的位置差异而增大。这里,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向敞开姿势旋转时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旋转以增大各部件之间的间隔的结构不限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例如,可以使用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通过连杆机构彼此连接并且当第一可移动引导件106向敞开姿势旋转时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旋转以增大部件之间的间隔的结构。与使用这种连杆机构的情况相比,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得了简单的结构。
第二可移动引导件的形状
接下来,将对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形状进行详细描述。
图8是示出沿从主体内侧导向后面板的方向看到的处于图5所示的引导姿势的第二可移动引导件的透视图。
在描述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形状之前,首先将对配准辊102进行描述,纸张被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引导至该配准辊102。
在图8中示出了处于引导姿势的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并且一并示出了拾取辊101和配准辊102。
这里,配准辊102与包括第一传送部件102a和第二传送部件102b的传送单元对应。
第一传送部件102a包括第一轴部件102a_1和两个第一辊102a_2。
第一轴部件102a_1沿与第一传送路径R1(参见图3)上的传送方向F1和第二传送路径R2(参见图3)上的传送方向F2均相交的轴向延伸,并且例如由图1和图2所示的主体11支撑。
两个第一辊102a_2沿轴向间隔地固定在第一轴部件102a_1上。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传送部件102a中的第一辊102a_2的数量不限于两个,而是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个。
第二传送部件102b包括第二轴部件102b_1和两个第二辊102b_2。
第二轴部件102b_1以与第一轴部件102a_1类似的方式沿与第一传送路径R1上的传送方向F1和第二传送路径R2上的传送方向F2均相交的轴向延伸,并且由主体11支撑。
两个第二辊102b_2固定在第二轴部件102b_1上的预定位置处以便与两个第一辊102a_2一对一地接触。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第二传送部件102b而言,示出了两个第二辊102b_2与两个第一辊102a_2一对一地接触的实例。然而,第二传送部件102b不限于此,而是也可以使用具有与两个第一辊102a_2均接触的长度的一个辊。
第一传送部件102a和第二传送部件102b通过电动机(未示出)而旋转,以便在纸张置于两个第一辊102a_2与两个第二辊102b2之间的情况下彼此协同地沿传送方向F1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传送纸张。
另外,根据在图3所示的感光鼓21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时刻执行第一传送部件102a和第二传送部件102b的旋转。从而,配准辊102根据在感光鼓21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时刻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将纸张传送至转印位置。
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将在第一传送路径R1上沿传送方向F1传送的纸张或者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沿传送方向F2传送的纸张引导至第一传送部件102a与第二传送部件102b之间。
另外,沿着传送方向F1传送的纸张或者沿着传送方向F2传送的纸张分别根据第一传送路径R1的形状和第二传送路径R2的形状而弯曲。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在与弯曲的纸张的凸表面侧接触的同时执行引导。
这里,在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与配准辊102邻近的引导姿势下,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具有沿第一轴部件102a_1和第二轴部件102b_1所延伸的轴向而延伸的端缘107_1。另外,在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端缘107_1处设置有下述两个凹口107b。
图9是示出第二可移动引导件的透视图,重点示出形成在端缘处的两个凹口。
在图9中,为了便于示出两个凹口107b,省略了图8所示的拾取辊101。
凹口107b设置在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端缘107_1的分别面向第一传送部件102a中的两个第一辊102a_2的两个位置处。
如上文所述,在将卡塞的纸张移除时,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沿箭头方向G围绕第二旋转轴107a向敞开姿势旋转。
图10是示出已旋转至敞开姿势的第二可移动引导件的透视图。
如图10所示,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向敞开姿势旋转的箭头方向G是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向第一传送部件102a侧倾倒的方向。
另外,在该旋转中,第一传送部件102a中的两个第一辊102a_2中的每一个从两个凹口107b中的每一个的内部通过。从而,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在不与第一辊102a_2接触的情况下旋转至敞开姿势。
这里,在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第一传送路径R1(参见图3)侧和第二传送路径R2(参见图3)侧中的每一个侧上,沿传送方向在每个凹口107b的上游侧邻近每个凹口107b的位置处形成有沿所传送的纸张受到按压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07c。
在图8和图9中示出了形成在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第一传送路径R1侧的突出部107c。
如上文所述,在第一传送路径R1侧和第二传送路径R2侧,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沿纸张的传送方向延伸的多个肋沿与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排列。与这些肋相比,突出部107c朝向纸张侧突出和延伸。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沿图8中的箭头方向J看到的第二可移动引导件的侧视图。
图11示出由拾取辊101在第一传送路径R1(参见图3)上沿传送方向F1传送的纸张P在配准辊102的第一传送部件102a与第二传送部件102b之间被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引导的实例。
这里,假设在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上未形成突出部107c,则沿传送方向F1传送的纸张P的通过凹口107b的一部分可能落入凹口107b内。另外,在发生这种落入的情况下,落入的部分可能在传送的同时朝第一传送部件102a偏移而不再位于第一传送部件102a与第二传送部件102b之间。
在图11中,以虚线示出了处于下述状态的纸张P’:纸张P的通过凹口107b的一部分向凹口107b的内侧倾倒并且在传送的同时朝向第一传送部件102a偏移。以这种方式在传送的同时偏移的部分的末端与第一传送部件102a的第一辊102a_2的周面相碰撞。此时,如果第一传送部件102a和第二传送部件102b正在旋转,则以这种方式在传送的同时偏移的部分的末端也在第一传送部件102a与第二传送部件102b之间被第一辊102a_2的周面引导。然而,配准辊102重复当纸张的末端处于接触状态时停止传送的传送停止状态以及传送处于接触状态的纸张的传送状态,以便根据在感光鼓21(参见图3)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时刻来传送纸张。另外,在许多情况下,在从拾取辊101传送纸张时,配准辊102进入传送停止状态。另外,在纸张P的末端的与处于这种传送停止状态的第一传送部件102a的第一辊102a_2的周面相碰撞的部分中,可能因碰撞的冲击而发生变形。
对于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沿传送方向F2传送的纸张而言,也可能类似地发生这种情况。在沿传送方向F2传送纸张的情况下,纸张的向凹口107b的内部倾倒的部分在传送的同时朝向第二传送部件102b偏移,并且该纸张的末端可能与第二辊102b_2的周面相碰撞。
另一方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沿传送方向在凹口107b的上游侧邻近凹口107b的位置处形成有突出部107c。被传送的纸张P的通过凹口107b的部分被突出部107c按压,从而在第一传送部件102a与第二传送部件102b之间受到引导。
在图11中的实例的情况下,纸张P的经过凹口107b的部分被突出部107c压向第二传送部件102b,从而在第一传送部件102a与第二传送部件102b之间受到引导。
对于在第二传送路径R2上沿传送方向F2传送的纸张而言,纸张P的经过凹口107b的部分被突出部107c压向第一传送部件102a,从而在第一传送部件102a与第二传送部件102b之间受到引导。
另外,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对于每个凹口107b,突出部107c具有沿轴向连续的单个凸表面。
作为按压纸张的突出部,不同于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考虑沿轴向设置多个肋。与利用多个肋按压纸张的情况相比,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突出部107c在宽的区域中以凸表面稳定地按压纸张P的通过凹口107b的部分。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这样的实例:其中,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在纸张的两面上形成图像的功能,并且引导在两条传送路径上传送的纸张的第二可移动引导件107的突出部107c形成在每个传送路径侧。然而,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仅具有在纸张的一面上形成图像的功能并且仅存在一条传送路径的情况下,突出部可以形成在传送纸张的引导件的一条传送路径侧。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这样的实例:其中将纸张引导至配准辊102的引导件是可移动引导件并且突出部107c形成在该引导件上。然而,例如,将纸张引导至排出辊的引导件可以是可移动引导件,并且突出部可以形成在该引导件上。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单色打印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然而,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此,而是可以为彩色打印机。另外,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打印机,而是可以为复印机或传真机。
为了解释和说明起见,已经提供了对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实施例并预见到适合于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包括:
主体;
第一传送路径,被传送的纸张通过所述第一传送路径;
第二传送路径,通过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并且传送方向发生反转的纸张在再次进入所述第一传送路径之前通过所述第二传送路径,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在其下游侧具有弯曲部分;
第一引导件,其形成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第一引导表面;以及
第二引导件,其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弯曲部分中形成与由所述第一引导件形成的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相对的第二引导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件被支撑为能够在所述纸张受到引导的引导姿势与从引导姿势旋转以敞开所述引导表面的敞开姿势之间旋转,并且所述第一引导件构造成这样:在敞开姿势下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大于在引导姿势下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
其中,所述第二引导件被支撑为能够在所述第二引导件协同所述第一引导件形成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引导姿势与从引导姿势旋转的敞开姿势之间旋转,
所述第一引导件的旋转中心设置在与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旋转中心相比远离所述弯曲部分的位置,并且
当所述第一引导件和所述第二引导件分别向敞开姿势旋转时,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因所述第一引导件的旋转轴与所述第二引导件的旋转轴之间的位置差异而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还包括:
开闭门,其形成所述纸张传送装置的外形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件设置为与所述开闭门形成一体,并且根据所述开闭门的打开操作,所述第一引导件从引导姿势向敞开姿势旋转,并且
根据所述开闭门的打开操作,所述第二引导件因其自重而从引导姿势向敞开姿势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还包括:
第三引导件,其形成所述第一传送路径的上游传送路径的第三引导表面,所述上游传送路径相对于所述第一传送路径汇入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点设置在上游侧,
其中,所述第三引导件根据所述第一引导件从引导姿势向敞开姿势的旋转而旋转,以便使所述上游传送路径的第三引导表面敞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
其中,所述第三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形成一体化的引导件,并且
所述一体化的引导件根据所述开闭门的打开操作而使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第二引导表面和所述上游传送路径的第三引导表面均敞开。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主体;
图像形成单元,其在正在第一传送路径上传送的纸张上形成图像;以及
纸张传送单元,其在第一面上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有图像的所述纸张正在所述第一传送路径上传送时反转所述纸张的传送方向,在所述纸张再次进入第一传送路径之前在第二传送路径上传送所述纸张,使所述纸张在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上游侧进入所述第一传送路径,并且再次在所述第一传送路径上传送所述纸张以使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所述纸张的第二面上形成图像,所述第二传送路径在其下游侧具有弯曲部分,
其中,所述纸张传送单元包括:
第一引导件,其形成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第一引导表面;以及
第二引导件,其在所述第二传送路径的弯曲部分中形成与由所述第一引导件形成的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相对的第二引导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件被支撑为能够在所述纸张受到引导的引导姿势与从引导姿势旋转以敞开所述引导表面的敞开姿势之间旋转,并且所述第一引导件构造成这样:在敞开姿势下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大于在引导姿势下所述第一引导件与所述第二引导件之间的间隔。
CN201310008675.6A 2012-05-10 2013-01-09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33871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8316 2012-05-10
JP2012108316A JP5942575B2 (ja) 2012-05-10 2012-05-10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7149A true CN103387149A (zh) 2013-11-13
CN103387149B CN103387149B (zh) 2017-04-26

Family

ID=49531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8675.6A Active CN103387149B (zh) 2012-05-10 2013-01-09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16550B2 (zh)
JP (1) JP5942575B2 (zh)
CN (1) CN10338714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1602A (zh) * 2013-03-29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54694B2 (en) * 2014-03-27 2016-02-0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20093878A (ja) * 2018-12-11 2020-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57712A (ja) 2020-09-30 202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22057715A (ja) * 2020-09-30 202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WO2023068156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8662A (zh) * 2001-02-01 2002-09-11 夏普公司 成像装置
US20030209852A1 (en) * 2002-05-09 2003-11-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duplex printing
JP2004359441A (ja) * 2003-06-06 2004-12-24 Seiko Epson Corp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603970A (zh) * 2003-09-29 2005-04-06 富士全錄株式会社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995798A (zh) * 2009-08-19 2011-03-30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4724395B2 (ja) * 2004-08-24 2011-07-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7134A (en) * 1992-08-11 1994-08-09 Fujitsu Limited Sheet inverting unit and an imaging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JP4750506B2 (ja) 2005-08-11 2011-08-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82475A (ja) * 2008-05-26 2009-12-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8662A (zh) * 2001-02-01 2002-09-11 夏普公司 成像装置
US20030209852A1 (en) * 2002-05-09 2003-11-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duplex printing
JP2004359441A (ja) * 2003-06-06 2004-12-24 Seiko Epson Corp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603970A (zh) * 2003-09-29 2005-04-06 富士全錄株式会社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4724395B2 (ja) * 2004-08-24 2011-07-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995798A (zh) * 2009-08-19 2011-03-30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1602A (zh) * 2013-03-29 2014-10-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04071602B (zh) * 2013-03-29 2017-05-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16550B2 (en) 2013-12-31
JP2013234052A (ja) 2013-11-21
JP5942575B2 (ja) 2016-06-29
CN103387149B (zh) 2017-04-26
US20130300054A1 (en) 201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7149A (zh)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7857308B2 (en) Off-center adjustment apparatus
CN102815572B (zh) 成像设备
CN102053547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7540676B2 (en) Manual sheet feeding mechanism
CN101320249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1140434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12678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011458B2 (en) Removable duplexer tray module for an imaging apparatus
CN104944199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556740A (zh) 传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387150A (zh) 纸张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8732888A (zh) 片材传送设备和成像设备
US8417175B2 (en) Unit for cleaning edge portion of recording material 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198893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3662888A (zh) 纸张传送装置以及具有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938957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6091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02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US4963946A (en) Copying machine capable of discharging paper without forming image thereon
JP201025025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79550B (zh) 转印带装置及转印带的自转向方法
CN103809404A (zh) 具有开闭门的设备
US10564585B2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6005468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