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0341C - 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0341C
CN1190341C CNB02103222XA CN02103222A CN1190341C CN 1190341 C CN1190341 C CN 1190341C CN B02103222X A CNB02103222X A CN B02103222XA CN 02103222 A CN02103222 A CN 02103222A CN 1190341 C CN1190341 C CN 119034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ing box
storage battery
aforementioned
automatic
vehic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0322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9400A (zh
Inventor
守岩毅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69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94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03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034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在收纳箱(14)的后部并且在燃料箱(15)的前部,设置用来收纳电瓶(51)的电瓶收纳部(52)。在车轮直径比轻便型的大的、公务型摩托车那样的自动二轮车的场合,车身后部的燃料箱周围的空间不被电瓶占有,因此燃料箱可以向前后左右方向扩宽而确保燃料箱的容量。又,因为电瓶被收纳在收纳箱的后部,所以,例如,通过开启用作收纳箱的盖子的座子,就可以容易地对电瓶实施维修保养,从而可以谋求提高电瓶的维修保养效率。

Description

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确保燃料箱的容量并降低作用在前轮上的载荷的、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在自动二轮车上的收纳箱的结构,例如,已知在①日本实公平5-41991号公报“自动二轮车等的车辆”、②日本特开平11-139372号公报“自动二轮车的物品收纳腔支撑结构”中所记载的结构。
上述公报①的第1图中记载了,在车架3的后部设置载物收纳箱8、所述载物收纳箱8中设置电瓶收纳凹部10、载物收纳箱8的前下方的车架3上安装了燃料箱T的轻便型自动二轮车。
另外,上述公报②的图1中记载了,在主车架4的前端设置的头管3的近旁配置电瓶39、借助前叉25将前轮26安装在头管3上、在连接在主车架4上的后车架5上安装头盔收纳箱50、在连接在后车架5的后端的后辅助车架10上安装燃料箱40的公务型自动二轮车1。
上述公报①的技术中,因为是轻便型自动二轮车,所以将燃料箱T配置在载物收纳箱8的前下方,即前踏板下方的大空间中,并将电瓶配置在后挡泥板上部,然而在例如,没有前踏板并且在座子前方具有方便上下车的空间的、非轻便型自动二轮车,特别是公务型自动二轮车中,燃料箱是配置在车身的后部,即直径较大的轮胎的上方的,因此难以将电瓶放置在后挡泥板的上部。
又,上述公报②的技术中,由于将电瓶39配置在头管3的近旁,所以,在对电瓶39实施维修保养时,必须拆除覆盖电瓶39的前盖,对电瓶39的维修保养难以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燃料箱容量,并使电瓶的维修保养容易进行的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自动二轮车,所述自动二轮车的车身车架由:从头管一侧向左右并且分别向斜后下方延伸的前部倾斜部、进一步向后方大致水平延伸的水平部、从所述水平部的后端向斜后上方延伸的立起部构成,在所述车身车架上安装收纳箱,在所述收纳箱的后方配置燃料箱,其特征在于,在收纳箱的后部、并且在燃料箱的前部,设置用来收纳电瓶的电瓶收纳部。
通过在收纳箱的后部设置电瓶收纳部,在车轮直径比轻便型的大的、公务型摩托车那样的自动二轮车的场合,车身后部的燃料箱周围的空间不被电瓶占有,因此燃料箱可以向前后左右方向扩宽而确保燃料箱的容量。又,因为电瓶被收纳在收纳箱的后部,所以,例如,通过开启用作收纳箱的盖子的座子,就可以容易地对电瓶实施维修保养。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通过减小车身车架的水平部的左右间隔,并且逐渐扩大连接在所述水平部的立起部的左右间隔,使得立起部的左右间隔比水平部的间隔宽,从而在左右的立起部之间设置电瓶收纳部。
由于在左右的立起部之间设置电瓶收纳部,从而可以有效利用左右间隔变化的立起部之间的空间。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收纳箱的电瓶收纳部的侧面位置上设置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连接在车身车架上。
可以在车身车架的立起部之间的空间中设置用来安装收纳箱的安装部,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上述空间。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覆盖收纳于电瓶收纳部中的电瓶的盖子可开可闭地安装在收纳箱上,在电瓶收纳部周围的壁部设置作为所述盖子的开闭支点的穴部,从收纳箱突出用来防止雨水等向所述穴部飞散的遮蔽壁。
由于设置了遮蔽壁,所以可防止雨水等向穴部飞散,从而可使雨水等难以侵入收纳箱内。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收纳箱的后部设置覆盖在后轮上方的后挡泥板,在所述后挡泥板上设置起立壁,由所述起立壁和遮蔽壁形成曲折结构。
通过曲折结构,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从后轮一侧飞溅的雨水等向穴部飞散,不用担心雨水等侵入收纳箱内。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侧面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周围结构的侧面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周围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图3的4-4线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盖子安装部的截面图。
图6是图2的6-6线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背面图。
图8是配置在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下方的后挡泥板的背面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以及其他的部件的安装方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且,沿符号的方向观察视图。
图1是采用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结构的自动二轮车的侧面图,自动二轮车10设置了:配置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的车身车架11、在所述车身车架11的前部下方安装的发动机12、对供给到所述发动机12的空气实施净化的空气滤清器13、在车身车架11的中间部安装的收纳箱14、在所述收纳箱14的后方配置的燃料箱15、从收纳箱14以及燃料箱15的下方架设在车身后部并覆盖在后轮16的上部的后挡泥板17。
12a、12b、12c分别是用来将发动机12安装在车身车架11上的发动机12一侧的安装部,13a是用来将空气滤清器13安装在侧部车身盖27上的空气滤清器13一侧的安装部,21是安装在车身车架11前端的头管,22是把手,23是前叉,24是前轮,25是汽化器,26是上部车身盖,28是座子,31是后缓冲器,32是可摆动地安装在设置于车身车架11上的枢轴33上、同时在后部安装了后轮16的后叉,34是将座子28可开可闭地安装在收纳箱14上的合叶。
图2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周围结构的侧面图,表示将收纳箱14、燃料箱15以及后挡泥板17安装在车身车架11上的状态。
车身车架11由:从头管21向斜后下方延伸的前部倾斜部35、从所述前部倾斜部35进一步向后方大致水平延伸的水平部36、从所述水平部36向后方立起的立起部37、从所述立起部37大致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后部水平部38构成,从头管21到前部倾斜部35的中途由一根主管41构成,从前部倾斜部35的中途到后部水平部38由一对后管42构成。
在水平部36的下部,设置支撑发动机12(参照图1)以及后叉32(参照图1)用的枢轴板43。而且,43a是为了安装用来摆动自如地支撑后叉32的枢轴33(参照图1),而在枢轴板43上开设的后叉枢轴安装孔。
又,在车身车架11中,为了安装收纳箱14,在前部倾斜部35上固定前侧托坐44并在水平部36上固定安装板45,在立起部37的上部固定后侧托坐46用来安装收纳箱14以及燃料箱15,设置后部安装部47用来安装燃料箱15。而且,48是燃料箱15的凸缘,所述凸缘48安装在车身车架11上。
收纳箱14,配置在车身车架11的水平部36以及立起部37的上方,燃料箱15配置在收纳箱14的后方并且在后部水平部38的上方。
图3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周围结构的平面图,车身车架11为,在由一根管子形成的主管41的后部安装了一对的后管42、42,通过减小后管42、42的前部倾斜部35以及水平部36的左右间隔B1,并且逐渐扩宽连接在水平部36上的立起部37的左右间隔,使得后部水平部38的左右间隔B2比水平部36的间隔B1宽。
这样,前部倾斜部35以及水平部36的间隔B1狭窄,而后部水平部38的间隔B2扩宽,由于间隔B1狭窄,所以在获得车身的修长感的同时上下车方便,通过扩宽间隔B2,使宽度大的燃料箱15的稳定安装成为可能。
在上述间隔B1和间隔B2之间的立起部37为,后管42、42立体形式地立起,由于立起部37之间的空间为不定形的形状,所以可谋求实施后文将要述及的操作而有效利用。
在收纳箱14的后部设置电瓶收纳部52用来收纳电瓶51,由于电瓶收纳部52在收纳箱14内形成隔壁53,所以形成收纳头盔和其他的小物品的小物品收纳部54与电瓶51完全隔离的空间。而且,所述图中,省略了覆盖在电瓶51上方的盖子,在下面的图中将详细说明。
又,在收纳箱14的电瓶收纳部52的侧面位置上设置后部安装座55、55,用来将收纳箱14安装在车身车架11上。
如以上对图1~图3的说明,本发明第1方面是一种自动二轮车10,所述自动二轮车的车身车架11由:从头管21一侧向左右并分别向斜后下方向延伸的前部倾斜部35、进而向后方大致水平延伸的水平部36、和从所述水平部36的后端向斜后上方延伸的立起部37以及后部水平部38构成,所述车身车架11上安装收纳箱14,在所述收纳箱14的后方配置了燃料箱15,其特征在于,在收纳箱14的后部,设置了用来收纳电瓶51的电瓶收纳部52。
通过在收纳箱14的后部设置电瓶收纳部52,在车轮直径比轻便型的大的、公务型摩托车那样的自动二轮车10的场合,车身后部的燃料箱15周围的空间不被电瓶占有,因此燃料箱15可以向前后左右方向扩宽而确保燃料箱的容量。又,因为电瓶51被收纳在收纳箱14的后部,所以,例如,通过开启用作收纳箱14的盖子的座子28,就可以容易地对电瓶51实施维修保养,可以谋求提高电瓶51的维修保养效率。
又,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特征在于,由于车身车架11的水平部36的左右间隔B1狭窄,并且连接在所述水平部36上的立起部37的左右间隔逐渐扩宽,所以,后部水平部38的左右间隔B2比水平部36的间隔B1宽,并且在左右的立起部37之间设置了电瓶收纳部52。
通过在左右的立起部37之间设置电瓶收纳部52,可以有效利用从水平部36向后上方立起的同时、左右的间隔发生变化的立起部37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收纳箱14的电瓶收纳部52的侧面位置上设置后部安装座55,所述后部安装座55被连接在车身车架11上。
可以在车身车架11的立起部37之间的空间中设置用来安装收纳箱14的安装部,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上述空间。
图4是图3的4-4线截面图。
电瓶收纳部52,是从由树脂形成的收纳箱14的后部的上部朝向后方突出形成的,并且设置盖子57覆盖在电瓶51的上部。
盖子57为截面呈L形状的部件、其下端被摆动自如地安装在收纳箱14的台阶部61上,同时,上端被用树脂制成的销子63固定在收纳箱14的后壁62上。在将电瓶51从电瓶收纳部52取出时,将销子63从后壁62上的开孔拔除并将盖子57如箭头①所示翻动、开启到虚线(想象线)的位置。
又,电瓶收纳部52的、用来防止雨水等飞散到开闭自如地安装了盖子57的台阶部61上的遮蔽壁65、从电瓶收纳部的底部66向下方突出,在收纳箱14的下方配置的后挡泥板17,是从与上述遮蔽壁65相邻的起立壁67朝向上方突出形成的。
所述遮蔽壁65以及起立壁67形成曲折结构,可以进一步防止雨水等向前述的台阶部61飞散。
而且,为了将收纳箱14安装在车身车架11上,在前壁71上设置前部安装座72,在底壁73上设置底部安装座74,在后部设置后部安装座55、55(参照图3),前部安装座72设置在比前壁71的底部安装座74高的位置上,同时,座面72a为指向前下方的倾斜面。而且,71a为与前壁71一体地形成的合叶半体,用来构成合叶34(参照图1)的一部分。
前部安装座72为,在车身车架11的前侧托坐44上安装辅助托坐76,在所述辅助托坐76上固定螺母77,在通过橡胶81与辅助托坐76的座面78相抵接部分,前部安装座72上开设的前部安装孔82上嵌装橡胶81,橡胶81抵接在座面78上,螺栓83从收纳箱14的内侧,贯穿插入橡胶81内的带有凸缘的垫圈84以及辅助托坐76,通过拧固在螺母77内而安装在收纳箱14的前部的车身车架11上。
底部安装座74,是通过橡胶85抵接在车身车架11的安装板45上面的部分,在底部安装座74上开设的底部安装孔86中嵌入橡胶85,橡胶85抵接在安装板45上,螺栓87从收纳箱14的内侧,贯穿插入橡胶85内的带有凸缘的垫圈88以及安装板45,通过拧固在固定于安装板45上的螺母89内,将收纳箱14的底部安装在车身车架11上。而且,90表示介于收纳箱14的底部和安装板45之间的缓冲橡胶。
回到图3中,后部安装座55表示,燃料箱15的凸缘48的前部直接安装在后侧托坐46、46上之后,通过橡胶(未图示)抵接在所述后部托坐46、46上的部分,用螺栓(91、91)分别安装在后部托坐46、46上。
图4中,在收纳箱14的小物品收纳部54内设置隔壁92,从所述隔壁92向前侧形成收纳工具用的工具收纳部93。
图5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盖子安装部的截面图,在图3的5-5线截面图中追加了盖子57。
在台阶部61的两侧设置侧壁95、95,在所述侧壁95、95上分别开设盖子支撑孔96、96,通过在所述盖子支撑孔96、96中,插入设置在盖子57的端部的轴部97、97,将盖子57摆动自如地,即开闭自如地安装在收纳箱14上。
由于侧壁95、95的上侧的间隔为扩展开的形状,所以在将轴部97、97插入盖子支撑孔96、96中时,从图的上方将盖子57向下压入侧壁95、95之间,并且将侧壁95、95在轴部97、97向左右挤压扩展,使轴部97、97装入盖子支撑孔96、96内。
如以上在图3~图5中的说明,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特征在于,覆盖收纳在电瓶收纳部52中的电瓶51的盖子57,可开可闭地安装在收纳箱14上,在电瓶收纳部52周围的侧壁95、95上,设置作为所述盖子57的开闭支点的盖子支撑孔96、96,从收纳箱14突出用来防止雨水等向所述盖子支撑孔96、96飞散的遮蔽壁65。
由于设置了遮蔽壁65,所以可防止雨水等向盖子支撑孔96飞散,从而可使雨水等难以侵入收纳箱14内。
图6是图2的6-6线截面图,表示,在后管42、42的立起部37之间设置电瓶收纳部52,同时,在收纳箱14的、所述电瓶收纳部52的侧面位置,以不与后管42发生干涉的方式设置回避部101、101。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背面图,表示设置在电瓶收纳部52的下部的遮蔽壁65的形状。
对应遮蔽壁65的中央部,增大了其左右部分的面积。
图8是配置在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的下方的后挡泥板的背面图,表示设置在后挡泥板17上的起立壁67、67的形状。
起立壁67分别设置在沿后轮的轮胎形状的弯曲部102的左右。
图9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收纳箱以及其他的部件的安装方式的说明图,表示通过橡胶81将收纳箱14的前部安装座72安装在辅助托坐76上、通过橡胶85将底部安装座74安装在安装板45上、通过橡胶104将后部安装座55安装在后侧托坐46上、将燃料箱15的凸缘48直接安装在后侧托坐46上、将凸缘48的后部直接安装在后管42的后端部、将后挡泥板17安装在后管42的后部的下部的状态。
下面对上述收纳箱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4中,例如,从后轮一侧飞溅的雨水如箭头②所示飞到后挡泥板17的上方时,如此飞来的雨水被电瓶收纳部52的下部的遮蔽壁65遮挡,可以防止雨水如箭头③那样飞散。因此,可以防止雨水从图5所示盖子支撑孔96、96侵入收纳箱14内。
又,图4中,由于设置了后挡泥板17的起立壁67,由所述起立壁67和遮蔽壁65形成曲折结构,进而可以更有效地防止雨水向盖子支撑孔96、96(参照图5)一侧飞散。
如以上对图4及图5的说明,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收纳箱14的后部设置覆盖后轮16(参照图1)上方的后挡泥板17,在所述后挡泥板17上设置起立壁67,由所述起立壁67和遮蔽壁65形成曲折结构。
通过曲折结构,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从后轮16一侧飞溅的雨水等向盖子支撑孔96飞散,不用担心雨水等侵入收纳箱14内。
而且,也可以分别形成多个本发明的遮蔽壁以及起立壁,交互配置地形成曲折结构。
本发明由上述结构发挥如下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为,通过在收纳箱的后部设置电瓶收纳部,在车轮直径比轻便型的大的、公务型摩托车那样的自动二轮车的场合,车身后部的燃料箱周围的空间不被电瓶占有,因此燃料箱可以向前后左右方向扩宽而确保燃料箱的容量。又,因为电瓶被收纳在收纳箱的后部,所以,例如,通过开启用作收纳箱的盖子的座子,就可以容易地对电瓶实施维修保养,从而可以谋求提高电瓶的维修保养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为,通过减小车身车架的水平部的左右间隔狭窄,并且逐渐扩大连接在所述水平部的立起部的左右间隔,使得后部倾斜部的左右间隔比水平部的间隔宽,由于在左右的立起部之间设置电瓶收纳部,从而可以有效利用从水平部向后方立起的同时、左右间隔发生变化的立起部之间的空间。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为,在收纳箱的电瓶收纳部的侧面位置上设置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连接在车身车架上,可以在车身车架的立起部之间的空间中设置用来安装收纳箱的安装部,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上述空间。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为,覆盖收纳于电瓶收纳部中的电瓶的盖子可开可闭地安装在收纳箱上,在电瓶收纳部周围的壁部设置作为所述盖子的开闭支点的穴部,从收纳箱突出用来防止雨水等向所述穴部飞散的遮蔽壁,所以可防止雨水等向穴部飞散,从而可使雨水等难以侵入收纳箱内。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为,在收纳箱的后部设置覆盖在后轮上方的后挡泥板,在所述后挡泥板上设置起立壁,由所述起立壁和遮蔽壁形成曲折结构,通过曲折结构,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从后轮一侧飞溅的雨水等向穴部飞散,不用担心雨水等侵入收纳箱内。

Claims (4)

1.一种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所述自动二轮车的车身车架由:从头管一侧向左右并且分别向斜后下方延伸的前部倾斜部、进一步向后方水平延伸的水平部、从所述水平部的后端向斜后上方延伸的立起部构成,在所述车身车架上安装收纳箱,在所述收纳箱的后方配置燃料箱,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收纳箱的后部、并且在前述燃料箱的前部,设置用来收纳电瓶的电瓶收纳部;
通过减小前述车身车架的水平部的左右间隔,并且逐渐扩大连接在所述水平部的立起部的左右间隔,使得立起部的左右间隔比水平部的间隔宽,从而在左右的前述立起部之间设置前述电瓶收纳部。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收纳箱的、前述电瓶收纳部的侧面位置上设置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连接在车身车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覆盖收纳于前述电瓶收纳部中的电瓶的盖子可开可闭地安装在收纳箱上,在电瓶收纳部周围的壁部设置作为所述盖子的开闭支点的穴部,从收纳箱突出用来防止雨水向所述穴部飞散的遮蔽壁。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述收纳箱的后部设置覆盖在后轮上方的后挡泥板,在所述后挡泥板上设置起立壁,由所述起立壁和前述遮蔽壁形成曲折结构。
CNB02103222XA 2001-01-30 2002-01-29 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03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1839/2001 2001-01-30
JP2001021839A JP3449702B2 (ja) 2001-01-30 2001-01-30 自動二輪車の収納ボックス構造及び同収納ボック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9400A CN1369400A (zh) 2002-09-18
CN1190341C true CN1190341C (zh) 2005-02-23

Family

ID=18887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0322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0341C (zh) 2001-01-30 2002-01-29 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449702B2 (zh)
CN (1) CN1190341C (zh)
TW (1) TW59304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8386C (zh) * 2005-07-11 2008-07-0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电动自行车
TWI499531B (zh) * 2011-10-31 2015-09-11 Honda Motor Co Ltd 二輪機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6823B2 (ja) * 2002-05-24 2008-07-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における泥よけ構造
WO2004078568A1 (ja) * 2003-03-06 2004-09-1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鞍乗型車両
JP4530734B2 (ja) * 2003-08-06 2010-08-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005119607A (ja) * 2003-10-20 2005-05-12 Yamaha Motor Co Ltd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JP4673562B2 (ja) * 2004-03-01 2011-04-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収納ボックス及び燃料タンク構造
CN100519318C (zh) * 2004-08-04 2009-07-2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辆置物箱
JP2006096133A (ja) * 2004-09-29 2006-04-13 Honda Motor Co Ltd スタンドロック装置付き自動二輪車
WO2008087662A2 (en) * 2007-01-19 2008-07-24 Tvs Motor Company Limited Utility box
BRPI0806660A2 (pt) * 2007-01-19 2011-09-06 Tvs Motor Co Ltd conjunto de caixa elétrica para uma motocicleta
EP2017174B1 (en) 2007-07-19 2014-01-15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traddle type vehicle
JP2009023513A (ja) * 2007-07-19 2009-02-05 Yamaha Motor Co Ltd 鞍乗型車両
JP5112237B2 (ja) * 2008-09-25 2013-0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配置構造
JP5581674B2 (ja) * 2009-11-30 2014-09-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支持構造
JP5690147B2 (ja) * 2011-01-11 2015-03-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JP5723751B2 (ja) * 2011-11-10 2015-05-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014008895A (ja) 2012-06-29 2014-01-20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5961492B2 (ja) 2012-08-31 2016-08-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リ型車両の後部構造
CN104843121B (zh) * 2015-05-14 2017-06-27 厦门厦杏摩托有限公司 弯梁摩托车的多功能车架
WO2019116504A1 (ja) * 2017-12-14 2019-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JP7480668B2 (ja) * 2020-10-16 2024-05-10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車体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90092B2 (ja) * 1987-03-31 1997-03-12 本田技研工業 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物入れ装置
JPH0512145Y2 (zh) * 1987-03-31 1993-03-26
JP2532455B2 (ja) * 1987-04-17 1996-09-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物品収納装置
JPH0616876Y2 (ja) * 1988-03-10 1994-05-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H03143790A (ja) * 1989-10-30 1991-06-19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二輪車
JP2989905B2 (ja) * 1991-01-21 1999-12-1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ボックス取付構造
JP2683165B2 (ja) * 1991-04-12 1997-11-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JP3345064B2 (ja) * 1992-11-27 2002-1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
JP3674879B2 (ja) * 1995-09-11 2005-07-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用バッテリ取付装置
JP3475601B2 (ja) * 1995-09-26 2003-12-08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エンジンの吸気系防泥構造
JP2992005B2 (ja) * 1998-04-10 1999-12-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蒸発ガス制御装置
JP4131590B2 (ja) * 1998-07-16 2008-08-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シートキャッチ取付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98386C (zh) * 2005-07-11 2008-07-0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电动自行车
TWI499531B (zh) * 2011-10-31 2015-09-11 Honda Motor Co Ltd 二輪機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225765A (ja) 2002-08-14
JP3449702B2 (ja) 2003-09-22
CN1369400A (zh) 2002-09-18
TW593045B (en) 2004-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0341C (zh) 自动二轮车的收纳箱结构
CN1234552C (zh) 电动车
CN1385333A (zh) 轻便摩托车式车辆
CN1091046C (zh) 机动两轮车的电池收容构造
CN1274663A (zh) 轻便小型两轮摩托车
CN1605534A (zh) 摩托车
CN1357472A (zh) 小型摩托车车辆的车体前部的导风结构
CN103140414A (zh) 两轮电动车辆
CN1263650C (zh) 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CN1958382A (zh) 燃料供应装置
CN100339270C (zh) 小型摩托车式机动二轮车的车架结构
CN1461720A (zh) 机动两轮车的转向锁装置
CN1824567A (zh) 电装品配置结构
CN1170716C (zh) 小型摩托车式车辆的底板下构造
CN1439551A (zh) 机动两轮车的电瓶配置结构
CN1272211C (zh) 机动二轮车
CN1171348A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架构造
CN1607146A (zh) 轻型车辆用遥控装置
CN1605747A (zh) 燃料泵壳
CN1090116C (zh) 小型摩托车式车辆的油箱设置构造
CN1974305A (zh) 二轮摩托车的收纳结构
CN1291887C (zh) 电动车辆
CN1091049C (zh) 两轮摩托车车罩
CN1123689C (zh) 机动二轮车的空气滤清器的吸气构造
CN1167571C (zh) 机动二轮车的车罩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23

Termination date: 201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