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6904B - 复印装置及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复印装置及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6904B
CN110266904B CN201910492516.5A CN201910492516A CN110266904B CN 110266904 B CN110266904 B CN 110266904B CN 201910492516 A CN201910492516 A CN 201910492516A CN 110266904 B CN110266904 B CN 1102669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unit
reading
siz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25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6904A (zh
Inventor
长田知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49251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69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6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6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6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69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45Detecting the leading or trailing ends of a moving shee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7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detecting siz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orig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496Changing the task performed, e.g. reading and transmitting, receiving and reproducing, copy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印装置及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根据条件动态地选择用于检测原稿尺寸的方法的机制。MFP 101从用户接收复印设置(S606)。如果在FCOT优先模式中执行操作,则CPU 111在复印指令开始之前基于由能够检测原稿的尺寸的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S603)在FCOT优先模式中执行复印作业。另一方面,如果不在FCOT优先模式中执行操作,则即使设置卷曲原稿、折叠原稿等,CPU 111也基于能够检测原稿的正确尺寸的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S705)在正常复印模式中执行复印作业。

Description

复印装置及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12月12日、申请号为201480084029.0、发明名称为“复印装置、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读取原稿上的图像并将图像打印在片材上的复印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复印功能的打印控制装置中,由打印单元打印由读取单元读取的图像数据。作为在此时使用的、读取原稿上的图像的方法,已知给送读取方法。在给送读取方法中,在原稿设置单元上设置原稿,并且在由原稿传送单元(ADF:自动进稿器)正传送原稿的同时,在光学系统的固定位置处读取原稿上的图像。
另外,已知一种用于减少在读取原稿上的图像并将读取的图像打印在片材上时直到输出第一片材为止所花费的时间(第一复印品输出时间: FCOT)的技术。通常在读取一页的图像数据结束之后,进行第一片材上的打印。另一方面,在PTL 1中,读取单元执行的图像数据的读取和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打印单元被作为并行处理来执行,并且在读取一页的图像数据结束之前开始打印,以便减少FCOT。另外,在PTL 2中,描述了在按下开始按钮之后确定作业设置是否对应于FCOT模式的打印控制装置。如果为作业设置的参数是特定参数(例如原稿尺寸为A4、读取缩放因子为100%、指定的托盘为最接近打印单元的托盘以及片材的尺寸为 A4),则该打印控制装置确定作业设置对应于FCOT模式,并且执行用于减少FCOT的控制。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特开2002-314763号公报
PTL2:日本特开2006-1357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果要通过不到读取一页的图像数据结束便开始打印来减少FCOT,则需要在复印作业开始之前确定与读取处理和打印处理有关的参数。例如,原稿的读取尺寸需要被确定为参数之一。
另外,在复印处理中,不等到读取一页的图像数据结束便开始打印的操作可能不可行。例如,如果设置了诸如“缩放”(在改变图像尺寸之后进行打印)或“页面整合”(在片材面上布置多页)的功能,则需要在读取一页的图像数据之后对图像进行处理。因此,只有读取图像数据结束后才能开始打印。
另外,已知如下两种类型的方法作为用于自动检测要由ADF读取的原稿的尺寸(原稿长度和原稿宽度)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配设在原稿设置单元上的传感器来检测原稿的尺寸的方法。另外,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沿传送路径配设的传感器来检测原稿的尺寸的方法。
如果由原稿设置单元上的传感器检测原稿的尺寸,则可以在读取开始之前检测原稿的尺寸,并且可以使用上述方法来减少FCOT。但是,如果在原稿设置单元上检测原稿的尺寸,则可能会发生错误检测。
如果在原稿设置单元上检测原稿的尺寸,则使用例如基于原稿设置单元上的突起是否被片材按压来检测片材尺寸的方法。然而,在这种方法中,如果以原稿的一部分的位置不当的状态设置弄成圆形的原稿(以下描述中的卷曲原稿)或具有折叠的原稿(以下描述中的折叠原稿),则错误地检测原稿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例如,A3尺寸的卷曲原稿被错误地检测为具有A4尺寸,并且,尽管A3尺寸的原稿被复印,但是在实际原稿的一部分丢失的情况下进行打印。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在传送路径中检测原稿的尺寸的方法,则即使读取了上述卷曲原稿或折叠原稿,也可以正确地检测原稿的尺寸。然而,由于在读取开始之前未检测原稿的尺寸,因此使用上述方法不能减少 FCOT。
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根据条件动态地选择检测原稿的尺寸的方法的机制。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打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读取原稿上的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的读取单元和用于将图像打印在片材上的打印单元,所述打印控制装置能够使用所述读取单元和所述打印单元执行复印作业,所述打印控制装置包括:传送单元,用于将设置在原稿设置单元上的原稿传送到所述读取单元;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设置在所述原稿设置单元上的原稿的尺寸;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在所述传送单元开始传送原稿之后检测原稿的尺寸;以及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读取单元完成一页的图像数据的生成之前所述打印单元开始打印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执行复印作业,并且在所述读取单元完成至少一页的图像数据的生成之后开始打印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执行复印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如果通过根据条件动态地选择用于检测原稿的尺寸的方法来执行用于减少FCOT的操作,则能够减少直到第一片材为止所花费的时间。另一方面,如果不执行用于减少FCOT的操作,则能够防止图像的一部分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MFP 101的构造的框图。
图2是示出MFP 101的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3是示出ADF 126的外观的图。
图4是示出尺寸检测表的数据模型的图。
图5是示出读取单元118的构造的图。
图6是示出用于控制复印执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用于控制复印执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用于控制复印执行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在操作单元116上显示的操作画面的图。
图10是复印处理的概念图。
图11是示出FCOT优先模式的操作条件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在操作单元116上显示的操作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应当注意,以下实施例并不根据权利要求限制本发明,并且,实施例中所述的特征的所有组合对于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并不一定都是强制性的。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控制装置的硬件构造的框图。另外,图2是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控制装置的硬件构造的横截面图。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MFP(多功能外围设备)101作为打印控制装置的示例。
MFP 101具有读取原稿上的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的读取功能,以及基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在图像上打印图像的打印功能。应当注意,片材包括诸如普通纸和厚纸、OHP片等的打印片材。应当注意,MFP 101可以具有将已经打印了图像的多张片材装订在一起,排列多张片材,或者将多张片材的排出目的地分配到多个排出单元的后处理功能。此外,MFP101可以具有从诸如PC的外部装置接收打印作业并基于打印作业在片材上进行打印的打印功能。应当注意,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MFP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例如具有单个复印功能的复印机。
包括CPU 110的控制单元111控制整个MFP 101的操作。CPU 111 读取存储在ROM112或存储设备114中的控制程序,并执行诸如读取控制、打印控制或复印控制的各种控制之一。在ROM 112中,存储可以由 CPU 111执行的控制程序。RAM 113是CPU 111的主存储器,并且用作临时存储区域,存储在工作区域或存储设备114中的控制程序被加载到该临时存储区域中。在存储设备114中,存储图像数据、打印数据、各种程序、各种历史信息、各种设置信息等。另外,在存储设备114中,存储由打印单元120进行打印的片材的数量、与计费有关的计数器信息等。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假定诸如HDD之类的辅助存储设备作为存储设备 114,但是可以使用由SSD表示的闪存盘来代替HDD。
应当注意,虽然根据本实施例单个CPU 111使用MFP 101中的单个存储器(RAM113)执行稍后将提及的流程图中描述的各种处理,但是可以实现另一种方式。例如,多个CPU、RAM、ROM和存储设备可以协作地执行稍后将提及的流程图中描述的各种处理。可选地,可以使用诸如ASIC或FPGA的硬件电路来执行部分处理。
操作单元I/F 115将操作单元116和控制单元110彼此连接。操作单元116向用户显示信息并从用户接收指令。为了这些目的,操作单元116 包括显示稍后描述的操作画面的触摸面板显示器和包括开始按钮和设置按钮的各种硬键。用户使用触摸面板显示器上显示的键或各种硬键输入指令。可选地,操作单元116可以包括指示显示器和各种硬键而不是触摸面板显示器。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使用硬键输入指令。可选地,操作单元116可以仅由触摸面板显示器构成。
读取单元I/F 117将读取单元118和控制单元110彼此连接。读取单元118读取原稿上的图像,并将图像转换成诸如二进制数据的图像数据。由读取单元118生成的图像数据通过读取单元I/F 117被传输到图像处理部125。经过由图像处理部125进行的诸如二值化或旋转处理的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通常被压缩/扩展部124压缩并存储在控制单元110的存储设备114中。图像数据通过通信单元I/F 123发送到外部装置或被打印在片材上。应当注意,如果以稍后将描述的FCOT优先模式执行复印处理,则可以彼此并行地执行由读取单元118执行的原稿的读取和正在读取的原稿的打印。
另外,读取单元118包括ADF 126。ADF 126根据来自读取单元118 的控制命令给送原稿32。将参照图2描述ADF 126的操作。
打印单元I/F 119将打印单元120和控制单元110彼此连接。要打印的图像数据(作为打印目标的图像数据)通过打印单元I/F 119从控制单元110传输到打印单元120。打印单元120接收来自CPU 111的控制命令和要打印的图像数据,并且将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打印在诸如打印片材的片材上。
片材处理单元I/F 121将片材处理单元122和控制单元110彼此连接。片材处理单元122从CPU 111接收控制命令,并根据控制命令对经过由打印单元120执行的打印的片材执行后处理。
另外,控制单元110通过通信单元I/F 123连接到网络等。通信单元 I/F 123将图像数据和信息发送到LAN(未示出)上的外部装置(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PC等),并从LAN上的外部装置接收图像数据和信息。此外,通信单元I/F 123通过诸如无线LAN(未示出)的网络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或通过诸如USB的本地接口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压缩/扩展部124使用诸如JBIG或JPEG的各种压缩方法之一来执行用于压缩或扩展存储在RAM 113或存储设备114中的图像数据等的处理。由压缩/扩展部124压缩或扩展的图像数据被再次存储在RAM 113 或存储设备114中。
图像处理部125根据存储在图像处理部125中的寄存器值对存储在RAM 113或存储设备114中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转换处理,然后再次将转换的图像数据存储在RAM 113或存储设备114中。CPU 111根据需要设置存储在图像处理部125中的寄存器值,以对图像数据执行期望的图像转换处理。应当注意,存储在图像处理部125中的寄存器值包括诸如颜色模式、X方向上的缩放因子(%)、Y方向上的缩放因子(%)、读取分辨率(像素/英寸)、输出分辨率和旋转角度(度)的设置。
图像转换处理的示例包括,例如,用于以块为单位将图像数据旋转指定角度(例如,32像素×32像素左右)的旋转处理,用于转换分辨率的处理,缩放处理,用于计算经受多值输入的图像的矩阵的处理,用于转换颜色空间的处理等。
<使用给送读取方法实现的读取>
图2是MFP 101的横截面图。首先,将描述由ADF 126实现的给送读取方法。ADF 126包括用于设置由一个或多个原稿组成的原稿S的原稿设置单元201。另外,ADF 126包括用于将设置在原稿设置单元201上的原稿S之一给送到传送路径的分离辊2,分离垫21和拾取辊1。拾取辊1与设置在原稿设置单元201上的原稿S的原稿表面接触并旋转。结果,将原稿顶面上的原稿给送到传送路径。由电力管理系统1给送的原稿之一通过分离辊2和分离垫21之间的摩擦分开。另外,原稿检测传感器14被配设在原稿设置单元201的下游,并且可以确定原稿是否设置在原稿设置单元上。
多次给送检测传感器13确定由分离辊2和分离垫21分离的原稿的数量是否为1。多次给送检测传感器13由振荡单元13a和接收单元13b 构成。接收单元13b接收从振荡单元13a输出的超声波,并且基于接收到的数据的强度来确定原稿数量是否为1以上。如果检测到多次给送原稿,则CPU 111停止给送原稿并在操作单元116上显示卡塞(卡纸)画面。
已经通过多次给送检测传感器13的原稿通过牵引辊对3被传送到对准辊4。原稿与对准辊4接触。结果,原稿采取循环的形式,并且防止原稿的对角线给送。将已经通过对准辊4的原稿传送到原稿台玻璃203的给送路径设置在对准辊4的下游。
另外,ADF 126的控制CPU(未示出)使用由光电耦合器等构成的预寄存器传感器15来检测原稿的前缘,以便检测原稿的读取定时等。当传感器15感测到原稿的前缘并接通时,控制CPU开始对作为辊3,4和5 的驱动源的传送电机(未示出)的驱动时钟进行计数。每个驱动时钟的原稿的移动量总是相同的。因此,通过在传感器15接通时开始对驱动时钟进行计数,可以测量原稿已经被传送了多远(原稿的前端的位置)。当从原稿设置单元201传送的原稿的前端到达玻璃203上的原稿前表面读取位置时,ADF 126和读取单元118基于测量结果开始读取前表面。另外,当从原稿设置单元201传送的原稿的前端到达原稿背面读取位置时, ADF 126和读取单元118开始读取背面。
传送到给送路径的原稿通过传送辊5、上游辊51和下游辊52被传送到玻璃203上的前表面给送读取位置。原稿在被上游辊51和前表面读取下游辊52充分按压的同时与玻璃203接触。
当前表面的读取开始的定时到来时,读取单元118控制光学单元(也称为读取单元)202a。光学单元202a包括光源211a和211b,反射镜212a、 212b和212c以及线传感器213。读取单元118接通光源211a和211b,并以恒定的速度将光照射到正在通过玻璃203的表面的原稿上。从原稿反射的光通过反射镜212a、212b和212c入射在线传感器213上。线传感器213将从原稿反射的光转换为电信号。例如,CCD图像传感器等用作线传感器213。未示出的A/D转换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数据(图像数据),并将数字数据存储在控制单元110的存储设备114或RAM 113 中。
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棒状光源作为光源211a和211b。设置平行于光源211a和211b的纵向方向的读取线,并且通过沿与读取线垂直的方向传送原稿来产生图像数据。应当注意,原稿沿与读取线平行的方向(主扫描方向)的长度被定义为原稿宽度。另外,原稿沿与读取线垂直的方向(传送方向或副扫描方向)的长度被定义为原稿长度。
由下游辊52传送的原稿通过传送辊7、上游辊53和下游辊54传送到玻璃204上的后表面读取位置。原稿在被上游辊53和下游辊54充分按压的同时与玻璃204接触。当后表面的读取开始的定时到来时,读取单元118控制光学单元202b来读取原稿上的图像。应当注意,读取方法与光学单元202a所采用的方法相同。由下游辊54传送的原稿通过排出传感器11,并通过排出辊12被传送到排出单元205。应当注意,如果将只读取原稿的一个表面,则原稿被排出到排出单元205,而不执行否则将由光学单元202b执行的背面的读取。
另外,ADF 126基于原稿的前缘通过传感器15之后直到原稿的尾缘通过传感器15所花费的时间和原稿的传送速度来计算原稿的原稿长度。 ADF 126的控制CPU获得例如在传感器15感测到原稿的前缘并接通之后直到传感器15断开为止测量的驱动时钟的数量。控制CPU基于所获得的驱动时钟的数量和原稿由于辊而在每个驱动时钟中进行的移动量来计算原稿的原稿长度。另外,ADF 126可以使用沿着传送路径设置的原稿宽度检测传感器(未示出)来检测原稿宽度。基于这些数据的组合,可以在传送路径中检测原稿的尺寸(在下面的描述中的第二检测单元)。
虽然使用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方法来实现ADF 126的传送路径中的原稿长度的计算,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考虑到正在被传送的原稿的滑动,传送辊的组件精度和原稿传送路径,原稿传送路径中的原稿的曲折,可以执行例如用于校正原稿长度的处理。此外,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来计算原稿长度。可选地,可以使用多个传感器(例如,传感器15至18)来计算ADF 126的传送路径中的原稿长度。
另外,虽然使用本实施例中的上述方法来实现ADF 126的传送路径中的原稿宽度的检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替代地,例如,由原稿设置单元201上的引导件206的宽度检测传感器执行的原稿宽度的检测结果可以用于原稿宽度的检测。
如上所述,在ADF 126所使用的给送读取方法中,可以通过逐个地重复读取在原稿设置单元201上设置的原稿S的操作来连续读取多个原稿,并将原稿排出到排出单元205。应当注意,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在单个传送路径中读取片材的前表面和后表面的ADF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使例如ADF使用单个光学单元读取片材的正面和背面,也可以应用本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反转片材的反转路径(未示出)来反转片材,并且光学单元202a可以再次读取片材。
此外,ADF 126可以检测在原稿设置单元201上设置的原稿的尺寸 (在下面的描述中的第一检测单元)。
图3是示出ADF 126的原稿设置单元201的透视图。原稿引导件206 是用户用来在原稿设置单元201上设置原稿的引导件。宽度检测传感器 (未示出)与引导件206协作以根据引导件206的位置来检测原稿的原稿宽度。应当注意,在将引导件206调整到打印片材的宽度之后,用户在原稿设置单元201上设置原稿。
传感器207和208是用于检测设置在原稿设置单元201上的原稿的原稿长度的长度检测传感器。传感器207和208例如在原稿设置单元201 的上表面上突出,并且当被原稿集按压(图2中的208)时输出ON(开)。另一方面,当未按压时,传感器207和208输出OFF(关)。CPU 111基于传感器207和208的输出来按照三级的分辨率检测原稿长度。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传感器207和传感器208用于检测原稿长度的构造,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替代地,可以使用例如光学检测原稿的存在或不存在的检测方法等。
图4是示出用于检测在原稿设置单元201上设置的原稿的尺寸的条件表的示例的图。CPU 111基于由引导件206的宽度检测传感器、传感器 207和传感器208检测的值来参考图4所示的表,以便检测尺寸。应当注意,当其短边设置为与上述读取线平行时的原稿将被称为具有R尺寸(A5R,A4R等),并且,当其长边设置为与读取线平行时的原稿将被称为A5、A4等。另外,由于A3原稿或B4原稿的长边不能平行于读取线设置,所以即使当其短边设置为平行于读取线时,A3原稿或B4原稿也通过省略R将被简称为“A3”或“B4”。
如果由宽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值大于263.5mm,并且传感器207 和208均为ON,则CPU 111将尺寸检测为A3(原稿宽度:297mm,原稿长度:420mm)。另一方面,如果由宽度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的值大于 263.5mm的原稿宽度,并且传感器207和208均为OFF,则CPU 111将尺寸检测为A4(原稿宽度:297mm,原稿长度:210mm)。
如上所述,如果在原稿设置单元201上设置的原稿的原稿宽度相同,则基于传感器207和208是否被按压来确定原稿是纵向设置还是横向设置。
这里,如果用户在原稿设置单元201上设置具有圆形形状的卷曲原稿或具有折叠的折叠原稿,则原稿的尾缘可能浮动而不按压传感器207 或208。在这种情况下,CPU 111不检测实际设置的原稿的尺寸,而是错误地检测到尺寸为实际尺寸的一半的原稿被设置。
应当注意,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AB系列的尺寸检测作为示例,但是即使当采用英寸系列或AB/英寸混合系列,也可以以相同的机制检测尺寸。例如,在英寸系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参考英寸系列的条件表来检测尺寸。例如,在AB/英寸混合系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参考混合系列的条件表来检测尺寸。
<使用光学移动方法实现的读取>
可选地,可以通过将光学单元202a固定在前表面读取位置并将单个原稿设置在玻璃203上而不是执行进行给送读取的读取操作来进行读取 (以下描述中的光学系统移动方法)。在这种方法的情况下,在沿图2中箭头所示的副扫描方向移动光学单元202a的同时扫描设置在玻璃203上的原稿。从原稿反射的光被线传感器213读取并转换为图像数据。应当注意,白板203b是用于产生用于校正阴影的白平衡参考数据的白板。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检测光学系统移动方法中的原稿的尺寸的方法。图5(A)是示出读取单元118的透视图,并且,图5(B)是从上方观察的读取单元118的玻璃203的平面图。
如图5(A)所示,用户可以围绕铰链502打开和关闭ADF 126。当ADF 126打开并且原稿台500被露出时,用户可以将原稿设置在玻璃203上。另外,ADF 126还用作将原稿集固定在玻璃203上的压板。
如果ADF 126的角度等于或大于特定值(例如15°左右),则开/关传感器501检测OFF,并且,如果角度小于该值(即,ADF 126将要关闭或关闭),则开/关传感器501检测ON。
如果传感器501的输出从OFF变为ON,则CPU 111接通光源211a 和211b,并使用线传感器213读取至少一行。CPU 111检测将光被原稿阻挡且从其反射的部分以及由于没有原稿而光不被阻挡且反射光不返回的部分,以便基于检测结果来检测原稿的原稿宽度。另一方面,原稿的原稿长度由如图5(B)所示的布置的多个反射传感器520和521来检测。反射传感器520和521从位于原稿台玻璃203下方的其发光单元发射红外光,并使用其光接收单元接收从原稿反射的光。CPU 111基于传感器 520和521的输出来按照三级的分辨率检测原稿长度。基于以这种方式检测到的原稿宽度和按照三级的分辨率检测到的原稿长度,可以检测原稿具有哪一种标准尺寸(以下描述中的第三检测单元)。
应当注意,当检测到设置在原稿台玻璃203上的静止原稿集的尺寸时,ADF 126用作将原稿集固定在玻璃203上的压板。当在本实施例中检测到设置在原稿台玻璃203上的原稿的尺寸时,因此,假定不出现诸如上述卷曲原稿或折叠原稿的问题。
<打印处理>
返回到图2的描述,将描述使用打印单元120将图像输出到片材221 上的操作(打印操作)。
激光单元222基于传输到打印单元120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转换为激光。由激光单元222产生的激光照射到感光鼓223至226上,并且在感光鼓223至226上形成根据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曝光处理)。显影单元227至230将调色剂(显影剂)施加到使用激光进行了曝光处理的感光鼓223至226的潜像部分(显影处理)。
接下来,打印单元120从盒251至254中的任一个和手动托盘250 给送片材221。施加到感光鼓223至226的调色剂被转印到给送片材221 的第一表面(转印处理)。通过转印处理施加了调色剂的片材被传送到定影器233。定影器233通过热和压力将施加的调色剂定影到片材221上(定影处理)。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已经通过定影器233的片材221通过传送辊234和235被传送到片材处理单元122。
应当注意,在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其第一表面已经在定影器233中进行打印的片材被传送到未示出的反转路径并被反转。打印单元120以与第一表面相同的过程在反转片材的第二表面(背面)上打印与下一页对应的图像。其第二表面经过打印的片材221由传送辊234和235传送到片材处理单元122。
应当注意,盒251至254和手动托盘250是进纸盘(片材给送单元)。盒251至254具有抽屉形状,并且多个片材可以存储在其中。另一方面,手动托盘250具有可插入的形状,并且可以在其中设置多个片材221。
传送到片材处理单元122的片材被给送到缓冲单元241。如果下游执行的后处理(例如,装订处理或打孔处理)等需要时间,则缓冲单元241 可以调节从主体传送的片材的传送间隔。
已经通过缓冲单元241的片材通过上游排出辊对242和下游排出辊对243沿传送路径244传送并临时堆叠在堆叠托盘245上。如果确定对应于一个副本的片材堆叠在堆叠托盘245上,则片材处理单元122对片材进行后处理。例如,如果装订处理被指定为作业,则装订单元246对堆叠在堆叠托盘245上的片材执行装订处理。堆叠在堆叠托盘245上并根据作业设置进行后处理的片材沿传送路径248传送并排出到排出托盘 247。
应当注意,如果MFP 101不包括片材处理单元122,则已经通过定影器233的片材被排出到MFP 101中包括的排出单元(未示出)。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包括四个感光鼓和四个显影单元的彩色 MFP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MFP 101可以是包括一个感光鼓和一个显影单元的单色MFP。另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方法不限于电子照相方法,而且可以是诸如喷墨方法或热传递方法的其它打印方法。
<复印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当MFP 101执行复印处理时,根据是否执行减少 FCOT的操作来执行用于选择用于检测原稿尺寸的方法的控制。图6至图 8是示出复印处理的控制的流程图。当CPU 111已经将存储在ROM 112 或存储设备114中的控制程序读取到RAM 113并执行时,实现图6至图 8的流程图中所示的每个操作(步骤)。另外,当连接到控制单元110的控制程序和组件彼此协作时,实现图6至图8的流程图。
如果用户在显示在操作单元116上的主画面(未示出)上选择复印,则CPU 111执行由图6(A)的流程图指示的控制程序。首先,在步骤S601 中,CPU 111控制操作单元116,使得显示用于设置复印的操作画面。图 9是示出复印画面的示例的图。用户可以通过图9所示的画面来设置复印作业的细节。信息900指示可以通过按下在画面外部设置为硬键的开始键(未示出)来开始复印作业的执行。
操作键911是用于选择打印的输出颜色的操作键。用户操作操作键 911以选择黑白、彩色或自动选择。应当注意,如果选择了“自动选择”,则从读取的图像中自动识别原稿的颜色。彩色原稿可以以颜色输出,并且,单色原稿可以单色输出。操作键912是用于将印刷品相对于原稿尺寸的缩放因子设置为无缩放的操作键。另一方面,操作键913是用于将印刷品相对于原稿尺寸的缩放因子改变为任意值的操作键。操作键914 是用于选择用于打印的打印片材的操作键。用户操作操作键914来指定与纸张给送盘(盒251至254和手动托盘250)相关联的打印片材(片材) 当中的用于打印的打印片材(片材)。
应当注意,信息901向用户通知与复印有关的设置和用操作键911 至操作键914设置的复印的份数。应当注意,用户可以通过在画面之外作为硬键设置的数字键盘(未示出)输入复印的份数。
操作键915是用于设置诸如装订处理、打孔处理或印刷品的排序的整理的操作键。操作键916是用于设置原稿的表面的读取或原稿的两个表面的读取的操作键。操作键917是用于设置复印作业的打印功能的操作键。打印功能是在由读取单元118生成的图像数据上打印和嵌入特定字符串或标记等的功能。
操作键918是用于读取不同尺寸的原稿的操作键(下面描述中的混合原稿)。另外,操作键919是用于转换到除了当前显示的设置之外还进行与复印有关的其他设置的画面的操作键。另外,通过按下在画面之外作为硬键设置的开始键,用户可以开始复印作业。
返回到图6(A)的描述,在步骤S602中,CPU 111确定是否在ADF 126 上设置原稿。如果根据原稿检测传感器14的输出值确定原稿被设置在 ADF 126上,则CPU 111进入步骤S603。如果确定未设置原稿,则CPU 111进入步骤S604。
在步骤S603中,CPU 111检测在ADF 126的原稿设置单元上设置的原稿的尺寸。CPU111获得宽度检测传感器、传感器207和传感器208 的输出值。另外,CPU 111使用所获得的输出值作为条件来参考作为示例的图4所示的表,以检测与这些条件相对应的原稿的尺寸。CPU 111设置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以及读取设置在ADF 126上的原稿作为作业参数的方法。
应当注意,如果传感器207和传感器208的输出值改变,则CPU 111 可以再次检测原稿的尺寸。此外,如果传感器14的输出转换为OFF,则 CPU 111可以去除检测原稿尺寸的结果,并将其使用的方法改变为读取在原稿台上设置的原稿的方法。
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将从原稿台玻璃203读取原稿的方法设置为读取方法的默认参数。因此,如果原稿未设置在ADF 126上,则设置从原稿台玻璃203读取原稿的方法。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604中检测到打开/关闭传感器501的输出值从OFF变为ON,则CPU 111进入步骤S605。另一方面,如果打开/关闭传感器501的输出值不改变,则CPU 111进入步骤S606。
在步骤S605中,CPU 111检测原稿台玻璃203上的原稿的尺寸。CPU 111获得反射传感器520和521的输出值,以检测原稿的原稿长度。另外, CPU 111使用线传感器213读取一行的图像以检测原稿的原稿宽度,并且基于检测到的原稿宽度和原稿长度来检测在原稿台上设置的原稿的尺寸。CPU 111设置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以及读取设置在原稿台玻璃203上的原稿作为作业参数的方法。
应当注意,如果基于原稿宽度和原稿长度不能检测到原稿的尺寸,则CPU 111设置读取在原稿台上设置的原稿作为作业参数的读取方法,并且在接收到开始复印的指令后发出关于原稿尺寸的查询。
接下来,在步骤S606中,CPU 111通过图9所示的画面接收用于复印作业的设置。在步骤S607中,CPU 111基于在步骤S606中接收的复印作业设置和作业参数来确定是否以FCOT优先模式操作,以确定复印处理的操作模式。将参照图6(B)的流程图描述细节。
接下来,在步骤S608中,CPU 111确定是否按下了开始键(未示出)。开始键被设置在操作单元116上。如果按下了开始键,则CPU 111进入步骤S609。另一方面,如果尚未按下开始键,则CPU 111返回到步骤S602。
在步骤S609中,CPU 111基于在步骤S607中确定的操作模式执行正常模式的复印处理或者FCOT优先模式的复印处理,并结束处理。将参照图7和图8的流程图描述步骤S609的细节。
<FCOT优先模式的概要>
根据本实施例的复印操作包括用于减少FCOT的FCOT优先模式和正常复印模式中的至少两个复印操作。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正常复制模式中的复印控制流和FCOT优先模式中的复印控制流的概念图。图10(A) 示出正常复印模式中的复印控制流,并且,图10(B)示出FCOT优先模式中的复印控制流。
首先,将使用图10(A)描述正常复印模式。在正常复印模式中,在进行图像读取处理1000的读取之后,执行打印处理1010中的打印。图像读取处理1000指示读取处理的流水线,并且,打印处理1010指示打印处理的流水线。MFP 101通过将图像读取处理1000和打印处理1010相互组合来实现复印处理。
在读取单元处理1001中,读取单元118被控制以读取特定行的图像数据。应当注意,根据按照复印作业设置而设置的缓冲存储器的大小、图像处理部125的性能等,适当地设置正常复印模式中的特定行的数量。特定行的图像数据被传输到扫描图像处理1002。扫描图像处理1002指示由图像处理部125执行的图像处理,并且通过对特定行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03中。缓冲存储器 1003和1005被固定在RAM 113中。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03中的特定行的图像数据然后被压缩/扩展部124压缩。
压缩处理1004指示压缩/扩展部124执行的压缩处理,其中特定行的图像数据经过编码,并且处理结果被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05中。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05中的特定行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存储设备114的图像存储区域1006中。CPU 111重复这些流水线处理以在图像存储区域1006 中存储一页的图像数据。在一页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图像存储区域1006中之后,打印处理的流水线处理开始。在打印处理1010中,存储在图像存储区域1006中的图像数据的一部分被读取到缓冲存储器1012。读取的图像数据在扩展处理1013中扩展,在打印图像处理1015中进行图像处理,并被传输到打印单元处理1016。接下来,在打印单元处理1016中,打印单元120被控制以将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打印在片材上。
接下来,将使用图10(B)描述FCOT优先模式。FCOT优先模式是将由读取单元118读取的图像数据写入缓冲存储器1003并将数据从缓冲存储器1003传输到打印单元作为并行处理被执行的模式。在本实施例的 FCOT优先模式中,数据被传输到打印单元120,而无需使用访问速度低于存储区域的存储设备114。
在FCOT优先模式的操作中,图像读取处理1000和打印处理1010 共享单个缓冲存储器1003。图像读取处理1000开始将图像数据写入缓冲存储器1003。如果特定大小以上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03中,则打印处理1010开始从缓冲存储器1003读取图像数据并进行打印处理。应当注意,根据诸如读取单元118的读取速度和打印单元120的图像形成速度的参数,适当地设置特定的大小。
如上所述,在FCOT优先模式中,图像数据开始被传输到打印处理 1010,并且打印处理开始,而无需等待直到读取一页的图像数据结束为止。因此,FCOT可以减少与压缩读取的图像数据并将该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114中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从存储设备114加载图像数据并扩展该图像数据所花费的时间相对应的长度。然而,由于压缩率低的图像数据与打印处理1010共享,所以需要确保大的存储区域。
在FCOT优先模式的操作中,也可以将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114 中。如果例如打印处理1010由于图像形成期间的诸如卡塞的错误而未完成,则这些图像数据被用于恢复等。
<复印控制模式的确定>
接下来,将描述复印处理模式的确定。图6(B)是示出用于确定是否在FCOT优先模式下操作的控制的流程图。
在步骤S611中,CPU 111获得作业设置和参数。在步骤S612中, CPU 111根据在步骤S611中获得的作业设置信息来确定是否明确地指定了片材尺寸和进纸盘。应当注意,如果用户使用操作键914选择打印片材(片材),则明确地为作业设置用于打印的片材尺寸和进纸盘。如果确定指定了片材尺寸和进纸盘,则CPU 111进入步骤S613,并将原稿尺寸指定标志设置为ON作为作业参数。如果确定没有明确地指定片材尺寸和进纸盘,则CPU 111进入步骤S614。
在步骤S614中,CPU 111基于在步骤S603或步骤S605中获得的原稿的尺寸执行自动进纸盒选择(APS:自动选纸)。CPU 111将关于作为 APS的结果选择的进纸盒的信息设置为作业参数。应当注意,APS是根据要读取的原稿的尺寸和指定的缩放因子自动选择进纸盒的功能。
在步骤S615中,CPU 111确定APS是否成功。如果作为APS的结果可以选择进纸盒,则CPU 111确定APS已经成功,并且进入步骤S616。另一方面,如果作为APS的结果不能选择进纸盒,则CPU 111确定APS 已经失败,并且进入步骤S618。在步骤S616中,CPU 111确定是否满足 FCOT优先模式的其他操作条件。
在本实施例中,存在用于上述FCOT优先模式中的操作的一些条件。图11是示出用于FCOT优先模式中的操作的预定的典型条件的示例的图。
第一个条件是,如项目1101所示,使与原稿的尺寸有关的设置满足条件。如图10所示,在FCOT优先模式中,需要在读取单元118和打印单元120之间共享压缩率低的图像数据,并且需要确保比正常复印模式大的存储器。因此,在开始执行作业之前,需要确定原稿的尺寸。
此外,为了彼此并行地执行读取和打印,例如,需要提前从进纸盘给送片材的定时。需要进行在执行作业期间读取的设置,例如进纸盒和纸张给送尺寸。
另外,原稿混合模式是读取不同尺寸的原稿的模式,并且通过传送路径中的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原稿的尺寸。因此,如果原稿混合模式设置为ON,则不执行FCOT优先模式下的操作,因为在开始执行作业之前无法确定原稿的尺寸。
下一个条件是,如项目1102所示,应用于整个打印页面的处理不被设置。例如,诸如对图像的缩放(放大或缩小)、缩小布局、分割读取和图像偏移的设置是对整个图像数据执行的图像处理。另外,打印设置是将字符串或图像叠加在读取的图像数据上的功能。另外,由于读取单元 118读取的页面顺序和要打印的页面的顺序在装订布局中彼此不同,所以需要在存储设备等中临时累积多个图像数据。如果设置了这些功能之一,则不能彼此并行地执行图像数据的读取和打印,并且不执行FCOT优先模式中的操作。
另外,颜色模式需要设置为彩色或单色。如果将自动选择设置为颜色模式,则CPU111基于读取的原稿图像的每个像素的颜色分量(R,G 和B亮度信号)确定颜色像素,并确定用于执行打印的颜色模式。因此,如果设置了自动选择,则不能进行FCOT优先模式中的操作,因为图像数据的读取和打印不能彼此并行地进行。
最后一个条件是,如项目1103所示,不设置双面打印。在本实施例中,当片材被给送到打印单元120时,CPU 111将关于要打印的页面的控制信息设置在片材上。如果设置了双面复印,则不执行FCOT优先模式中的操作,因为优先考虑输出与一个副本相对应的片材所需的时间。更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的双面复印中,同一张片材的背面在反转路径中被反转,同时在下一张片材的前表面上进行打印,即,沿着传送路径通过的片材之间的距离在打印期间被缩短,以减少复印时间。因此,不执行FCOT优先模式中的操作。
应当注意,图11所示的条件是本实施例中的典型条件的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这些。
返回到图6的描述,在步骤S616中,如果确定满足了FCOT优先模式的操作条件,则CPU 111进入步骤S617,并且,将FCOT优先模式设置为ON。另一方面,如果确定不满足FCOT优先模式的操作条件,则 CPU 111进入步骤S618并将FCOT优先模式设置为OFF。
<复印处理>
接下来,将参照图7和图8的流程图描述复印处理。图7(A)和8(A) 是关于图像读取控制的流程图以及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程序的操作的流程图。另外,图7(B)是关于正常复印模式中的打印控制的流程图以及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程序的操作的流程图。图8(B)是关于FCOT 优先模式中的打印控制的流程图以及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四程序的操作的流程图。此外,图8(C)是关于FCOT优先模式中的错误检测控制的流程图以及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程序的操作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中,执行图像读取控制的第一程序,执行用于确定错误检测的控制的第三程序以及执行打印控制的第二程序和第四程序协作来实现复印处理。如果确定已经按下开始键(步骤S608中为“是”),则 CPU 111开始执行与图7(A)和图8(A)的流程图相对应的第一程序。
首先,将描述FCOT优先模式为OFF的情况,即,正常复印模式中的操作的情况。在正常复印模式中,在读取控制将图像存储在存储设备 114中之后,打印控制执行打印。
在步骤S701中,CPU 111确定FCOT优先模式是否为ON。如果确定FCOT优先模式为ON,则CPU 111进入图8(A)的流程图,并执行FCOT 优先模式中的复印。另一方面,如果确定FCOT优先模式为OFF,则CPU 111进入步骤S702。
在步骤S702中,CPU 111基于作业设置和作业参数控制读取单元118 和图像处理部125,以准备读取原稿。如果将从ADF读取原稿的方法设置为作业参数,则例如,CPU 111开始给送原稿并将光学单元202a移动到前表面读取位置。另一方面,如果从原稿台读取原稿的方法被设置为作业参数,例如,CPU 111将光学单元202a移动到光学单元202a可以读取设置在原稿台玻璃203上的原稿集的位置。
在步骤S703中,CPU 111确定原稿尺寸指定标志是否为ON。如果确定原稿尺寸指定标志为ON,则CPU 111进入步骤S706。如果确定原稿尺寸指定标志为OFF,则CPU 111进入步骤S704。
在步骤S704中,CPU 111基于作业参数确定是读取设置在ADF 126 上的原稿还是设置在玻璃203上的原稿。如果读取设置在ADF 126上的原稿的方法被设置为作业参数,则CPU 111进入步骤S705。另一方面,如果读取设置在原稿台玻璃203上的原稿的方法被设置为作业参数,则 CPU 111进入步骤S706。
在步骤S705中,CPU 111使用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在传送路径中要读取的原稿的尺寸。例如,ADF 126获得在传感器15感测到原稿的前缘并变为ON之后直到传感器15被断开所测量的驱动时钟的数量。ADF 126 将所获得的驱动时钟的数量乘以每个驱动时钟由辊子实现的原稿的移动量,以计算正被传送的原稿的原稿长度。另外,ADF 126可以使用沿着传送路径设置的原稿宽度检测传感器(未示出)来检测正被传送的原稿的原稿宽度。CPU 111基于由ADF 126检测到的原稿长度和原稿宽度来检测传送路径中的原稿的尺寸。
在步骤S706中,基于复印作业设置和参数,将用于存储特定行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确保在RAM 113中。
在步骤S708中,读取单元118读取原稿并生成图像数据。在步骤S709 中,CPU 111确定是否已经生成了特定行的图像数据。如果确定已经生成了特定行的图像数据,则CPU111进入步骤S710。如果确定尚未生成了特定行的图像数据,则CPU 111返回到步骤S708。在步骤S710中,压缩/扩展部124对由读取单元118读取的特定行的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和压缩。在步骤S711中,压缩/扩展部124将在步骤S710中压缩的特定行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114的图像存储区域中。
在步骤S712中,CPU 111确定是否已经生成了一页的图像数据。如果确定已经生成了一页的图像数据,则CPU 111进入步骤S713。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尚未生成一页的图像数据,则CPU 111返回到步骤S708,并通过重复步骤S708到步骤S711获得图像数据。
在步骤S713中,CPU 111通知与打印控制有关的第二程序已经生成了一页的图像数据。另外,如果图像数据是第一页,则CPU 111向与打印控制有关的第二程序发送指示打印控制要开始的信息。应当注意,如果将页面整合等设置为作业设置,则可能需要多页的图像数据以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获得要打印在片材上的多页的所有图像数据之后发出指示打印控制要开始的信息。
在步骤S714中,CPU 111确定是否存在下一原稿。如果读取在ADF 126上设置的原稿,则CPU 111基于传感器14的输出值来确定原稿是否设置在ADF 126上。如果传感器14的输出值为ON,则CPU 111确定存在下一原稿,并且返回到步骤S708。另一方面,如果传感器14的输出值为OFF,则CPU 111确定没有下一张片材,并进入步骤S715。此外,如果基于作业参数读取设置在玻璃203上的原稿,则CPU 111确定没有下一原稿,并且进入步骤S715。
在步骤S715中,CPU 111通知第二程序与最后页对应的原稿的读取已经结束,并结束图像读取控制。另外,如果读取设置在玻璃203上的原稿,则CPU 111确定没有下一原稿。然后,CPU 111通知第二程序原稿的读取已经结束,并且结束图像读取控制。
接下来,将描述在正常复印模式中的操作期间的打印控制。图7(B) 的流程图示出了与正常复印模式中的打印控制有关的第二程序的操作。在从与读取控制有关的第一程序接收到指示打印控制要开始的通知之后,第二程序开始执行控制。当生成了用于在第一片材上进行打印的图像数据时,第一程序发出指示打印控制要开始的通知(步骤S713)。
在步骤S720中,CPU 111控制打印单元120通过例如启动鼓和预热定影器来准备打印。另外,CPU 111基于复印作业设置和参数向打印单元 120通知要给送的片材的尺寸以及是否以彩色或单色进行图像形成。在完成打印准备之后,CPU 111进入步骤S721。
在步骤S721中,CPU 111确定是否在存储设备114的图像存储区域中存储了尚未输出的页面数据(一页的图像数据)。如果确定存储了尚未输出的页面数据,则CPU 111进入步骤S721。另一方面,如果确定没有存储尚未输出的页面数据,则CPU 111等待直到生成尚未输出的页面数据。应当注意,在从第一程序接收到指示已经生成了一页的图像数据的通知之后,CPU 111确定尚未输出的页面数据被新存储在存储区域中。
在步骤S722中,CPU 111控制打印单元120执行图像形成。更具体地,CPU 111从图像存储区域加载压缩图像数据,并且在扩展压缩图像数据之后,根据打印设置等进行图像处理。CPU 111将经过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传输到打印单元120。打印单元120通过执行诸如曝光、显影、转印和定影等上述处理,从进纸盘给送用于打印的片材,并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在步骤S723中,打印单元120将经过打印的片材排出到排出托盘 247。应当注意,基于复印设置在多张片材上执行后处理等,原稿被暂时堆叠在堆叠托盘245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最后的片材经过打印之后对片材进行后处理,并且片材被排出到排出托盘247。
在步骤S724中,如果确定从第一程序已经接收到指示与最后页对应的原稿的读取已经结束的通知(步骤S715中的通知)以及该页的打印已经完成,则CPU 111结束打印控制。另一方面,如果从第一程序没有接收到指示对应于最后页的原稿的读取已经结束的通知,则CPU 111返回到步骤S721并且执行下一页和后续页的图像形成。
应当注意,在正常复印模式中,图7(B)所示的打印控制可以在完成所有原稿的读取后进行,而不是根据复印作业设置进行。例如,如果将双面打印设置为复印作业,则由于当在下一张片材的正面上正进行打印的同时同一片材被反转,所以需要累积多页的图像数据。因此,CPU 111 在读取所有原稿之后进行图7(B)所示的打印控制。
如上所述,在正常复印模式中,在读取与至少一个页面对应的原稿之后进行打印。
接下来,将描述FCOT优先模式为ON的情况,即,FCOT优先模式中的操作的情况。在FCOT优先模式中,通过开始将一页的图像数据传输到打印单元120并且在读取单元118完成读取图像数据之前开始打印处理,FCOT被减少。在FCOT优先模式中,需要在原稿设置单元201 上检测原稿的尺寸,以便提前用于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打印单元120的准备操作。
首先,将描述与图像读取控制有关的第一程序的操作。在步骤S701 中,如果确定FCOT优先操作为ON,则CPU 111进入图8(A)的流程图。
在步骤S800中,CPU 111基于作业设置和参数将图像数据存储区域分配在RAM 113中。应当注意,在FCOT优先模式中,确保可以加载至少一页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以便通过RAM 113中的存储区域将由读取单元118读取的图像数据转发到打印单元120。
在步骤S801中,CPU 111基于复印作业设置和参数控制压缩/扩展部 124、图像处理部125、读取单元118等,以准备读取原稿。如果将从ADF 读取原稿的方法设置为作业参数,则例如,CPU 111开始给送原稿并将光学单元202a移动到前表面读取位置。另一方面,如果从原稿台读取原稿的方法被设置为作业参数,例如,CPU 111将光学单元202a移动到光学单元202a可以读取设置在原稿台玻璃203上的原稿集的位置。
在步骤S802中,CPU 111确定原稿尺寸指定标志是否为ON。如果确定原稿尺寸指定标志为ON,则CPU 111进入步骤S805。如果确定原稿尺寸指定标志为OFF,则CPU 111进入步骤S803。
在步骤S803中,CPU 111基于作业参数确定是读取设置在ADF 126 上的原稿还是设置在玻璃203上的原稿。如果读取设置在ADF 126上的原稿的方法被设置为作业参数,则CPU 111进入步骤S804。另一方面,如果读取设置在原稿台玻璃203上的原稿的方法被设置为作业参数,则 CPU 111进入步骤S805。
在步骤S804中,CPU 111通知与用于确定原稿尺寸的错误检测的控制有关的第三程序控制要开始。另外,CPU通知第三程序在原稿设置单元201上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将参照图8(C)的流程图描述用于确定原稿尺寸的错误检测的控制。
在步骤S805中,CPU 111通知与FCOT优先模式中的打印控制有关的第四程序控制要开始。在步骤S806中,CPU 111通知与打印控制有关的第四程序在步骤S800中确保的存储区域的地址。
在步骤S807中,CPU 111控制读取单元118读取原稿上的图像数据。读取的图像数据被传输到RAM 113中的存储区域。应当注意,读取单元 118读取图像数据的速度被适当地控制,使得速度不会低于打印单元120 读取图像数据的速度。
在步骤S808中,CPU 111确定特定大小以上的图像数据是否已经被存储在存储区域中。如果确定特定大小以上的图像数据已经被存储在存储区域中,则CPU 111进入步骤S810。另一方面,如果确定特定大小的图像数据尚未被存储在存储区域中,则CPU 111进入步骤S812。
在步骤S810中,CPU 111确定是否已经向与打印控制有关的第四程序通知已经存储了与正在读取的原稿相对应的特定大小以上的图像数据。如果尚未发出通知,则CPU 111进入步骤S811。如果已经发出通知,则CPU 111跳过步骤S811,并进入步骤S812。
在步骤S811中,CPU 111通知与打印控制有关的第四程序已经生成了特定大小以上的图像数据。应当注意,在第四程序中使用步骤S811中的通知作为开始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打印单元120的触发。
在步骤S812中,CPU 111确定是否已经生成了一页的图像数据。如果确定已经生成了一页的图像数据,则CPU 111进入步骤S813。如果确定一页的图像数据尚未生成,则CPU111返回到步骤S807并继续读取原稿。在步骤S813中,CPU 111通知第四程序已经生成了一页的图像数据。
在步骤S814中,CPU 111确定与错误检测确定有关的第三程序是否已经发送了尺寸的错误检测的通知。如果确定第三程序已经发送了尺寸的错误检测的通知,则CPU 111进入步骤S815。如果确定第三程序尚未发送尺寸的错误检测的通知,则CPU 111进入步骤S816。
在步骤S815中,CPU 111控制读取单元118停止读取控制。应当注意,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在发生尺寸的错误检测的情况下完成发生了错误检测的页面的读取和打印之后停止下一页和后续页的读取,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页面的读取可以被中途停止,并且,替代地,已经读取的图像数据可以被打印在片材上。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程序排出正在被传送的原稿并结束读取控制。
在步骤S816中,CPU 111确定是否存在下一原稿。如果读取在ADF 126上设置的原稿并基于传感器14的输出值检测设置在ADF 126上的原稿,则CPU 111确定存在下一原稿,并返回到步骤S807。另一方面,如果基于传感器14的输出值确定原稿未被设置在ADF 126上,则CPU 111 确定没有下一原稿,并且进入步骤S817。在步骤S817中,CPU 111通知第四程序与最后页对应的原稿的读取已经结束,并结束图像读取控制。另外,如果读取设置在玻璃203上的原稿,则CPU 111确定没有下一原稿。然后,CPU 111通知第四程序原稿的读取已经结束,并且结束图像读取控制。
接下来,将描述在FCOT优先模式中的操作期间的错误检测控制。图8(C)的流程图示出与错误检测控制有关的第三程序的操作。在从与读取控制有关的第一程序接收到指示错误检测确定要开始的通知(步骤 S804中的通知)之后,第三程序开始执行用于确定原稿尺寸的错误检测的控制。在步骤S841中,如步骤S705中一样,CPU 111使用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在传送路径中要读取的原稿的尺寸。
在步骤S842中,如果确定由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与在步骤S841中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不同,则CPU 111进入步骤S843。另一方面,如果确定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相同,则CPU 111进入步骤S847。
在步骤S847中,CPU 111确定是否已经从第一程序接收到指示与最后页相对应的原稿的读取已经结束的通知(步骤S817中的通知)。如果确定已经接收到指示与最后页相对应的原稿的读取已经结束的通知,则 CPU 111结束用于确定错误检测的控制。另一方面,如果确定尚未接收到指示与最后页相对应的原稿的读取已经结束的通知,则CPU 111返回到步骤S841。
在步骤S843中,CPU 111通知与读取控制有关的第一程序和与FCOT 优先模式中的打印控制有关的第四程序在原稿设置单元上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已经被错误地检测。应当注意,在接收到通知时,第一程序和第四程序执行用于停止复印作业的处理。
在步骤S844中,CPU 111控制操作单元116显示用于通知用户对原稿尺寸的错误检测的通知画面。图12是示出通知画面的示例的图。信息 1201是用于通知用户原稿的尺寸尚未被正确检测的信息。操作键1211是用于关闭通知画面的操作键。
返回到图8的描述,在步骤S845中,CPU 111确定键1211是否已经被按下。如果键1211尚未被按下,则CPU 111返回到步骤S845,并等待直到用户按下键1211。如果键1211已经被按下,则CPU 111进入步骤S846。在步骤S846中,CPU 111关闭通知画面,并结束复印处理。
如上所述,如果在FCOT优先模式中发生原稿尺寸的错误检测,则可以向用户通知错误检测。应当注意,如果发生原稿尺寸的错误检测,则不需要更新存储在存储设备114中的与计费有关的计数器信息。
最后,将描述在FCOT优先模式中的操作期间的打印控制。图8(B) 的流程图示出了与FCOT优先模式中的打印控制有关的第四程序的操作。在从与读取控制有关的第一程序接收到指示打印控制要开始的通知(步骤S805中的通知)之后,第四程序开始控制。
在步骤S820中,CPU 111控制打印单元120通过例如启动鼓和预热定影器来准备打印。另外,CPU 111基于复印作业设置和参数向打印单元 120通知要给送的片材的尺寸以及是否以彩色或单色进行图像形成。在完成打印准备之后,CPU 111进入步骤S821。
在步骤S821中,CPU 111基于存储区域的地址(步骤S806中的通知)与第一程序共享从与读取控制有关的第一程序发送的存储区域。
在步骤S822中,如果接收到从第一程序接收到指示已经生成了特定大小以上的图像数据的通知(在步骤S811中的通知),则CPU 111进入步骤S824。另一方面,如果尚未接收到指示已经生成了特定大小以上的图像数据的通知,则CPU 111等待直到从第二程序接收到指示已经生成了特定大小以上的图像数据的通知。
在步骤S824中,CPU 111从存储区域读取特定大小以上的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传输到打印单元120。在步骤S825中,CPU 111控制打印单元120给送要进行打印的片材,并基于传输的图像数据执行诸如曝光、显影、转印和定影等上述处理。
在步骤S826中,如果基于来自第一程序的指示已经生成了表示一页的图像数据的通知(在步骤S813中的通知)确定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已经完成,则CPU111进入步骤S827。另一方面,如果CPU 111 没有从第一程序接收到指示已经生成了一页的图像数据的通知,则CPU 111返回到步骤S824并执行图像形成。
在步骤S827中,CPU 111确定是否已经从与错误检测确定有关的第三程序接收到尺寸的错误检测的通知。如果确定已经接收到尺寸的错误检测的通知,则CPU 111进入步骤S828。如果确定尚未接收到指示尺寸的错误检测的通知,则CPU 111进入步骤S829。在步骤S828中,CPU 111 控制打印单元120停止图像形成处理。应当注意,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在发生尺寸的错误检测的情况下完成发生了错误检测的页面的读取和打印之后停止下一页和后续页的读取,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在接收到错误检测的通知之后,可以停止图像形成,并且,替代地,可以输出片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步骤S825中的图像形成之前接收到错误检测的通知,则输出空白片材。另外,如果CPU 111在步骤S825中的图像形成开始之后接收到错误检测的通知,则输出其中部分形成图像的片材。
在步骤S829中,如果确定从第一程序已经接收到指示原稿的读取已经结束的通知(步骤S817中的通知)以及与最后页相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打印已经完成,则CPU 111结束打印控制。另一方面,如果CPU 111没有从第一程序接收到指示原稿的读取已经结束的通知,则CPU 111返回到步骤S822并在下一张片材上执行图像形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执行用于减少FCOT的操作时以及当不执行用于减少FCOT的操作时都自动选择用于检测原稿的尺寸的方法。如果执行用于减少FCOT的操作,则使用在传送原稿开始之前由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并且可以FCOT优先模式执行复印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执行用于减少FCOT的操作,则由于在传送原稿开始之后使用由第二检测单元确定的原稿的尺寸执行复印处理,所以可以使用正确的原稿尺寸执行复印处理。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如果以FCOT优先模式执行复印处理,则可以通知用户发生了原稿的尺寸的错误检测。因此,可以在无需用户知道实际原稿的一部分丢失的情况下抑制输出。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如果在FCOT优先模式中发生原稿的尺寸的错误检测,则不需要更新存储在存储设备114中的与计费有关的计数器信息。因此,可以在发生由于MFP中的错误检测而导致原稿的一部分丢失的复印处理之后抑制计费。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也可以通过以如下方式的处理来实现:实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程序经由网络或存储介质被供给到系统或装置,并且,在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该程序并执行它。另外,本发明可以通过实现一个或多个功能的电路(例如,ASIC)来实现。
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特定实施例,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和改变,而不偏离权利要求中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101 MPF
111 CPU
110 控制单元
118 读取单元
120 打印单元
126 ADF

Claims (9)

1.一种复印装置,其包括用于读取原稿上的图像的读取单元和用于打印所述图像的打印单元,所述复印装置能够使用所述读取单元和所述打印单元执行复印作业,所述复印装置包括:
传送单元,用于将原稿放置单元上的原稿传送到所述读取单元;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原稿放置单元上的原稿的尺寸;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开始由传送单元传送的原稿的尺寸;以及
控制单元,
其中,在所述读取单元完成一页的图像的读取之前所述打印单元开始打印图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而不是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来执行复印作业,并且
其中,在所述读取单元完成一页的图像的读取之后所述打印单元开始打印图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至少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执行复印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印装置,所述复印装置还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
其中,在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执行复印作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分配用于存储至少一页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并且使所述读取单元和所述打印单元共享所述存储区域,以将由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区域中、和由所述打印单元执行的从所述存储区域中读取图像数据,作为并行处理来执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印装置,所述复印装置还包括:
第二存储单元,其存取速度低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的存取速度,
其中,在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执行复印作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由所述读取单元生成的至少一页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并且使所述打印单元打印存储在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的至少一页的图像,以在所述读取单元完成至少一页的图像的读取之后开始打印至少一页的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印装置,
其中,在要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执行复印作业、并且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不同于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尺寸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向用户发出特定通知并停止复印作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印装置,所述复印装置还包括:
感测单元,用于感测正由所述传送单元传送的原稿的前缘和后缘,
其中,所述第二检测单元基于所述感测单元感测到原稿的前缘和后缘的定时、以及所述传送单元传送原稿的速度,来检测原稿在传送方向上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印装置,所述复印装置还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处于放置在第二原稿放置单元上的状态下的静止原稿的尺寸,
其中,所述读取单元还包括第一读取模式和第二读取模式,在所述第一读取模式中,光学单元被固定在特定位置并且在所述传送单元传送原稿的同时读取原稿上的图像,在所述第二读取模式中,在移动所述光学单元的同时读取放置在所述第二原稿放置单元上的静止原稿上的图像,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二读取模式中进行读取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由所述第三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来控制复印作业的执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印装置,所述复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原稿的尺寸,
其中,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了用于复印作业的原稿的尺寸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放置的原稿的尺寸来控制复印作业的执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印装置,
其中,在要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执行复印作业、并且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不同于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尺寸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不更新与计费有关的计数器信息。
9.一种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该复印装置包括用于读取原稿上的图像的读取单元、用于打印所述图像的打印单元、用于将原稿放置单元上的原稿传送到所述读取单元的传送单元、用于检测原稿放置单元上的原稿的尺寸的第一检测单元、以及用于检测开始由传送单元传送的原稿的尺寸的第二检测单元,所述复印装置能够使用所述读取单元和所述打印单元执行复印作业,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读取单元完成一页的图像的读取之前所述打印单元开始打印图像的情况下,基于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而不是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来执行复印作业,并且,在所述读取单元完成一页的图像的读取之后开始打印图像的情况下,至少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原稿的尺寸执行复印作业。
CN201910492516.5A 2014-12-12 2014-12-12 复印装置及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2669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2516.5A CN110266904B (zh) 2014-12-12 2014-12-12 复印装置及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80084029.0A CN107005620B (zh) 2014-12-12 2014-12-12 复印装置、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CT/JP2014/082992 WO2016092703A1 (ja) 2014-12-12 2014-12-12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201910492516.5A CN110266904B (zh) 2014-12-12 2014-12-12 复印装置及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4029.0A Division CN107005620B (zh) 2014-12-12 2014-12-12 复印装置、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6904A CN110266904A (zh) 2019-09-20
CN110266904B true CN110266904B (zh) 2022-03-04

Family

ID=5610694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2516.5A Active CN110266904B (zh) 2014-12-12 2014-12-12 复印装置及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1480084029.0A Active CN107005620B (zh) 2014-12-12 2014-12-12 复印装置、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1910501704.XA Active CN110191250B (zh) 2014-12-12 2014-12-12 打印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4029.0A Active CN107005620B (zh) 2014-12-12 2014-12-12 复印装置、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201910501704.XA Active CN110191250B (zh) 2014-12-12 2014-12-12 打印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9992366B2 (zh)
JP (1) JP7150414B2 (zh)
CN (3) CN110266904B (zh)
WO (1) WO20160927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161737A (ja) * 2015-03-02 2016-09-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529289B2 (ja) * 2015-03-12 2019-06-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18088585A (ja) * 2016-11-28 2018-06-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34794B2 (ja) * 2018-08-31 2022-09-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95116A (ja) * 2018-12-11 2020-06-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325198B2 (ja) * 2019-03-13 2023-08-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7313897B2 (ja) * 2019-05-09 2023-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26319A (ja) * 2019-07-31 2021-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358219B2 (ja) * 2019-12-02 2023-10-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18424A (ja) * 2020-01-24 2021-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47838A (ja) * 2020-09-14 2022-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1687A (en) * 1996-05-16 2000-06-27 Minolta Co., Ltd. Copy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a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for scanning moving documents
JP2001186335A (ja) * 1999-12-27 2001-07-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6135702A (ja) * 2004-11-08 2006-05-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63844A (zh) * 2006-04-28 2007-10-31 株式会社理光 自动原稿运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3882B2 (ja) * 1994-01-19 2001-05-08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走査装置
JPH07261478A (ja) * 1994-03-25 1995-10-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368749B2 (ja) * 1996-06-12 2003-01-20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151478A (en) * 1996-09-09 2000-11-21 Minolta Co., Ltd. Document feeder for a copying machine
US5946527A (en) * 1998-04-13 1999-08-31 Xerox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of different sizes of document sheets in an electronic imaging system
JP2001069318A (ja) * 1999-08-27 2001-03-16 Toshiba Tec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6266512B1 (en) * 1999-12-23 2001-07-24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of using input size determination for improvements in productivity and imaging
JP2001245123A (ja) * 2000-03-01 2001-09-07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過程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JP4438036B2 (ja) * 2000-06-13 2010-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及び記憶媒体、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2314763A (ja) 2001-04-17 2002-10-25 Hitachi Koki Co Ltd カラー複写機制御装置
US7973974B2 (en) * 2001-11-21 2011-07-05 Infoprintsolutions Company, LLC Method, apparatus and article of manufacture for modifying printing based upon direct on-the-fly media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US8264710B2 (en) * 2003-03-10 2012-09-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ing preparation
JP2004331294A (ja) 2003-05-06 2004-11-25 Canon Finetech Inc 記録装置
US7564593B2 (en) * 2004-11-19 2009-07-21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document size
US7843578B2 (en) * 2004-12-21 2010-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4380603B2 (ja) * 2005-07-28 2009-12-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複合機システム、複合機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給紙制御方法
US7828286B2 (en) * 2005-11-10 2010-11-09 Xerox Corporation Automatic document scanner with upright visible document images
JP2007168228A (ja) * 2005-12-21 2007-07-05 Sharp Corp 画像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039828A (ja) * 2006-08-01 2008-02-21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374003B2 (ja) * 2006-08-08 2009-12-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
US20080187344A1 (en) * 2007-02-07 2008-08-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eeding of sheets
US8339637B2 (en) * 2007-08-03 2012-12-25 Ricoh Company, Ltd. Management apparatus,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 status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492657B2 (ja) * 2007-09-14 2010-06-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原稿送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42320B2 (ja) * 2007-12-03 2014-07-09 オセ−テクノロジーズ・ベー・ヴエー 原稿走査システム
JP2009231887A (ja) * 2008-03-19 2009-10-08 Sharp Corp 原稿読取装置
JP5355211B2 (ja) * 2008-05-30 2013-11-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両面画像形成装置
JP4888439B2 (ja) * 2008-05-30 2012-02-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原稿サイズ決定プログラム
JP4687765B2 (ja) * 2008-09-22 2011-05-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20100091312A1 (en) * 2008-10-13 2010-04-15 Mark Joseph Edwards Smart copy function enhancements
JP5230373B2 (ja) * 2008-11-25 201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422096B2 (en) * 2008-12-08 2013-04-1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dissipating heat produced in scan head assembly of imaging apparatus
JP2010143694A (ja) * 2008-12-17 2010-07-01 Canon Inc 原稿給送装置
JP5538867B2 (ja) * 2008-12-24 2014-07-02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原稿処理装置
JP5597929B2 (ja) * 2009-03-17 2014-10-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2010245619A (ja) * 2009-04-01 2010-10-28 Canon Inc 原稿読取装置
JP5310357B2 (ja) * 2009-07-27 2013-10-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課金情報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59530B2 (ja) * 2009-08-27 2013-08-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その自動原稿搬送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562113B2 (ja) 2010-05-10 2014-07-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309099B2 (ja) * 2010-08-25 2013-10-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2500173B1 (en) * 2011-03-15 2015-07-0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5907592B2 (ja) * 2011-08-17 2016-04-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原稿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5825925B2 (ja) * 2011-08-19 2015-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位置検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72459B2 (ja) * 2011-09-30 2015-09-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6032990B2 (ja) * 2012-07-26 2016-1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54027B2 (ja) * 2012-08-02 2016-07-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複写機
JP5929617B2 (ja) * 2012-08-10 2016-06-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3685840B (zh) * 2012-09-21 2015-12-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JP6108213B2 (ja) * 2013-01-31 2017-04-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
JP2014178636A (ja) * 2013-03-15 2014-09-25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932747B2 (ja) * 2013-09-26 2016-06-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通信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24358B2 (ja) * 2014-03-13 2016-05-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58768A (ja) * 2014-09-05 2016-04-21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
JP6452421B2 (ja) * 2014-12-08 2019-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1687A (en) * 1996-05-16 2000-06-27 Minolta Co., Ltd. Copy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a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for scanning moving documents
JP2001186335A (ja) * 1999-12-27 2001-07-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6135702A (ja) * 2004-11-08 2006-05-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63844A (zh) * 2006-04-28 2007-10-31 株式会社理光 自动原稿运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50414B2 (ja) 2022-10-11
US20200028984A1 (en) 2020-01-23
US10771645B2 (en) 2020-09-08
JPWO2016092703A1 (ja) 2017-11-02
CN107005620B (zh) 2019-06-21
US20160170692A1 (en) 2016-06-16
US20200358917A1 (en) 2020-11-12
US11272069B2 (en) 2022-03-08
CN110191250B (zh) 2022-10-14
CN107005620A (zh) 2017-08-01
US10469687B2 (en) 2019-11-05
US20180255194A1 (en) 2018-09-06
CN110266904A (zh) 2019-09-20
US9992366B2 (en) 2018-06-05
WO2016092703A1 (ja) 2016-06-16
CN110191250A (zh) 2019-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6904B (zh) 复印装置及复印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033257B2 (ja) 原稿読取装置、原稿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6041482B2 (ja)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036172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8390876B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reading image displayed on electrical paper based on selected size of paper or image
JP2018093328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2213051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235408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595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7609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表裏見当ズレ確認用紙出力方法
JP5921237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
JP740861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90854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forms see-through prevention image on recording medium on opposite side of source document image
JP6611496B2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12226433A (ja) 複数の画像形成装置が接続された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を制御する方法
JP356232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783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1117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8574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73186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23073481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8217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7289567A (zh) 成像设备
JP48944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6856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