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0446A - 半导体器件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0446A
CN109390446A CN201810923288.8A CN201810923288A CN109390446A CN 109390446 A CN109390446 A CN 109390446A CN 201810923288 A CN201810923288 A CN 201810923288A CN 109390446 A CN109390446 A CN 109390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emiconductor devices
covering
devices according
semiconducto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32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0446B (zh
Inventor
成演准
朴真秀
崔洛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ekin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90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04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04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04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3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1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stress relaxation structure, e.g. buffer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 H01L33/22Roughened surfaces, e.g.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epitaxia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 H01L33/2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e.g. non-planar j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6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 H01L33/30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contain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II and Group V of the Periodic Table
    • H01L33/32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contain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II and Group V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ntaining nitrogen
    • H01L33/325Materials of the light emitting region containing only elements of Group III and Group V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ntaining 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doping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s, e.g. passivation layer or anti-reflective co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4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1/0256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emiconductor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L31/0264Inorganic materials
    • H01L31/0304Inorganic materials including, apart from doping materials or other impurities, only AIIIBV compounds
    • H01L31/03046Inorganic materials including, apart from doping materials or other impurities, only AIIIBV compounds including ternary or quaternary compounds, e.g. GaAlAs, InGaAs, InGaAs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AREA)
  • Bipolar Transistors (AREA)
  • Noodles (AREA)

Abstract

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发光结构,包括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第二导电半导体层和有源层;第一电极,电连接至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第二导电半导体层;第一覆盖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上;以及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其中绝缘层包括设置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与第一覆盖电极之间的第一绝缘部以及设置在第一覆盖电极上的第二绝缘部,其中第一覆盖电极包括设置在第一绝缘部的上表面与第二绝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第一突起部。

Description

半导体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
背景技术
由于包括诸如GaN和AlGaN等化合物的半导体器件具有能带隙宽且易于调节等许多优点,因而半导体器件可以广泛用作发光元件、光接收元件、各种二极管等。
特别是,使用第III-V族或第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诸如发光二极管或激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的优点在于由于薄膜生长技术和元件材料得到了发展,可以展现出诸如红色、绿色、蓝色和紫外线颜色等各种颜色,可以使用荧光材料或通过混合颜色产生高效白光,并且与诸如荧光灯和白炽灯等传统光源相比,可以实现低功耗、半永久寿命、快速响应时间、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此外,在使用第III-V族或第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制造诸如光电检测器或太阳能电池等光接收元件的情况下,由于元件材料被开发为通过吸收各种波长范围的光来产生光电流,因而可以使用从伽马射线范围到无线电波长范围的各种波长范围内的光。另外,由于光接收元件具有响应时间快、安全、环境友好且元件材料易于调节的优点,因而光接收元件也可以容易地用于功率控制或超高频电路或通信模块。
因此,半导体器件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了光通信设备的传输模块、取代包括在液晶显示(LCD)设备的背光中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的发光二极管背光、包括可以取代荧光灯泡或白炽灯泡的白色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设备、汽车前灯、交通信号灯、检测气体或火灾的传感器等。另外,半导体器件的应用可以扩展到用于高频应用的电路、其他功率控制装置和通信模块。
特别地,配置为发出紫外波长范围的光的发光元件可以进行固化或消毒,因此可以用于固化、医疗和消毒。
近来,已经对紫外发光元件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但是存在将紫外发光元件制成倒装芯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倒装芯片型紫外发光元件。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其工作电压得到改善的半导体器件。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其光输出功率得到增加的半导体器件。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并且可以包括可从下面描述的对象的方案或实施例得出的目的或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第二导电半导体层;有源层,设置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上;第一电极,电连接至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第二导电半导体层;第一焊盘,电连接至第一电极;第二焊盘,电连接至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设置为沿第一方向彼此分离;第一电极包括:第一连接电极,配置为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与第一焊盘之间延伸;以及多个第一分支电极,配置为从第一连接电极延伸到第二焊盘;第二电极包括:第二连接电极,配置为沿第二方向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与第二焊盘之间延伸;以及多个第二分支电极,配置为从第二连接电极延伸到第一焊盘;第一连接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宽度小于第二连接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宽度;第一分支电极沿第二方向的宽度小于第二分支电极沿第二方向的宽度。
第二电极的总面积可以大于第一电极的总面积。
第二电极的总面积与第一电极的总面积的比可以处于1:0.5至1:0.7的范围内。
第一连接电极可以围绕第二电极。
第二导电半导体层的最大周长(P11)与第二导电半导体层的最大面积(P12)的比(P11/P12)可以处于0.02μm-1至0.05μm-1的范围内。
第一连接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与第二连接电极沿第一方向的宽度的比可以处于1:1.1至1:1.5的范围内。
第一分支电极沿第二方向的宽度与第二分支电极沿第二方向的宽度的比可以处于1:2至1:4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发光结构,包括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第二导电半导体层和有源层;第一电极,电连接至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第二电极,电连接至第二导电半导体层;第一覆盖电极,设置在第一电极上;以及绝缘层,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其中绝缘层包括设置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与第一覆盖电极之间的第一绝缘部以及设置在第一覆盖电极上的第二绝缘部,其中第一覆盖电极包括设置在第一绝缘部的上表面与第二绝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第一突起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欧姆电极和第二欧姆电极的布置的视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示出通过台面蚀刻工艺形成的发光区域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6A和图6B分别是示出形成在半导体结构上的第一绝缘层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7A和图7B分别是示出第一欧姆电极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8A和图8B分别是示出第二欧姆电极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9A和图9B分别是示出通过蚀刻第一欧姆电极形成的第一凹槽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10A和图10B分别是示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11A和图11B分别是示出第二绝缘层的平面图和剖视图;以及
图12A和图12B分别是示出形成在第二绝缘层上的焊盘电极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变型为不同的形式,或者多个实施例可以相结合,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下文描述的实施例。
尽管在其他实施例中并没有给出在特定实施例中给出的描述,但是可以将描述理解为对其他实施例的描述,只要不给出相反或不一致的描述。
例如,当在特定实施例中描述了元件A的特征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描述了元件B的特征时,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元件A和B相结合的实施例,即使该实施例没有得到明确描述,只要没有给出相反或不一致的描述即可。
在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在任何一个元件被描述为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的情况下,这样的描述包括两个元件形成为彼此直接接触的情况以及两个元件彼此间接接触使得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介于两个元件之间的情况。另外,当一个元件被描述为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这样的描述可以包括一个元件形成在另一个元件的上侧或下侧的情况。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执行本发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平面图,以及图4是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欧姆电极和第二欧姆电极的布置的视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可以包括半导体结构(发光结构)120;第一绝缘层171,设置在半导体结构120上;第一电极151,设置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上;第二电极161,设置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上;第一覆盖电极152,设置在第一电极151上;第二覆盖电极162,设置在第二电极161上;以及第二绝缘层172,设置在第一覆盖电极152和第二覆盖电极162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半导体结构120可以输出紫外波段的光。例如,半导体结构120可以输出近紫外波段(UV-A)的光、远紫外波段(UV-B)的光、或深紫外波段(UV-C)的光。波长范围可以由半导体结构120中的Al的组分比确定。
例如,UV-A的峰值波长可以处于320nm至390nm的范围,UV-B的峰值波长可以处于280nm至320nm的范围,并且UV-C的峰值波长可以处于100nm至280nm的范围。
当半导体结构120发出紫外波段的光时,半导体结构120的半导体层可以包括包含铝的Inx1Aly1Ga1-x1-y1N材料(0≤x1≤1,0<y1≤1,0≤x1+y1≤1)。这里,Al的组分可以表示为Al的原子量与In的原子量、Ga的原子量和Al的原子量的总原子量的比。例如,在Al40Ga60N中,当Al的组分为40%时,Ga的组分可以是60%。
另外,当描述实施例时,“组分是低的或高的”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包括半导体层的“组分%(和/或百分点)的差”。例如,在第一半导体层的Al的组分为30%,第二半导体层的Al的组分为60%的情况下,第二半导体层中的Al的组分可以表示为比第一半导体层中的Al的组分高30%。
衬底110可以由选自蓝宝石(Al2O3)、SiC、GaAs、GaN、ZnO、Si、GaP、InP和Ge的材料形成,但不限于此。衬底110可以是透明衬底,该透明衬底可以透射紫外波段的光。
缓冲层111可以减少衬底110与半导体层之间的晶格失配。缓冲层111可以由组合了第III族和第V族元素的材料形成,或者可以包括GaN、InN、AlN、InGaN、AlGaN、InAlGaN和AlInN中的任何一种。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层111可以是AlN,但不限于此。缓冲层111可以包括掺杂剂,但不限于此。
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可以由第III-V族或第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等形成,并且可以掺杂有第一掺杂剂。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可以选自组分方程为Inx1Aly1Ga1-x1-y1N(0≤x1≤1,0<y1≤1,0≤x1+y1≤1)的半导体材料,例如,AlGaN、AlN、InAlGaN等。另外,第一掺杂剂可以是诸如Si、Ge、Sn、Se和Te等n型掺杂剂。在第一掺杂剂是n型掺杂剂的情况下,掺杂有第一掺杂剂的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可以是n型半导体层。
有源层122可以设置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之间。有源层122是使通过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注入的电子(或空穴)与通过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注入的空穴(或电子)相遇的层。当电子和空穴重新结合时,有源层122可以转变为低能级,并且可以产生具有紫外波长的光。
有源层122可以具有单阱结构、多阱结构、单量子阱结构、多量子阱(MQW)结构、量子点结构或量子线结构中的任何一种结构,但不限于此。
有源层122可以包括多个阱层(未示出)和阻挡层(未示出)。阱层和阻挡层可以具有组分方程Inx2Aly2Ga1-x2-y2N(0≤x2≤1,0<y2≤1,0≤x2+y2≤1)。阱层的Al的组分可以根据待发出的光的波长而变化。
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可以形成在有源层122上,并且可以由第III-V族或第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等形成,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可以掺杂有第二掺杂剂。
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可以由组分方程为Inx5Aly2Ga1-x5-y2N(0≤x5≤1,0<y2≤1,0≤x5+y2≤1)的半导体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选自AlInN、AlGaAs、GaP、GaAs、GaAsP和AlGaInP的材料形成。
在第二掺杂剂是诸如Mg、Zn、Ca、Sr和Ba等p型掺杂剂的情况下,掺杂有第二掺杂剂的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可以是p型半导体层。
半导体结构120包括使有源层122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设置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上的第一区域M1以及暴露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的第二区域M2。第一区域M1可以是发光部,第二区域M2可以是非发光部。
第一绝缘层171可以置于第一电极151和第二电极161之间。具体地,第一绝缘层171可以包括设置有第一电极151的第一孔171a以及设置有第二电极161的第二孔171b。
第一电极151可以设置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的第一表面121a上,第二电极161可以设置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的第一表面123a上。
有源层123设置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的第一表面121a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的与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的第一表面123a相对的第二表面123b之间。
第一电极151和第二电极161可以由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铟锌锡氧化物(IZTO)、铟铝锌氧化物(IAZO)、铟镓锌氧化物(IGZO)、铟镓锡氧化物(IGTO)、氧化铝锌(AZO)、氧化锑锡(ATO)、氧化镓锌(GZO)、氮氧化铟锌(IZON)、Al-Ga ZnO(AGZO)、In-Ga ZnO(IGZO)、ZnO、IrOx、RuOx、NiO、RuOx/ITO、Ni/IrOx/Au、Ni/IrOx/Au/ITO、Ag、Ni、Cr、Ti、Al、Rh、Pd、Ir、Sn、In、Ru、Mg、Zn、Pt、Au和Hf中的至少一种形成,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电极151可以包括多个金属层(例如,Cr/Al/Ni),第二电极161可以是ITO。
参照图2,第一电极151可以包括面向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的第一表面121a的第一表面151-1和与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的第一表面121a相对的第二表面151-2。第一电极151可以包括设置在其第二表面151-2上的第一凹槽151a。
与普通的可见发光元件不同,在紫外发光元件的情况下,需要在高温下对电极进行热处理以进行欧姆接触。例如,可以在大约600℃至900℃的温度下对第一电极151和/或第二电极161进行热处理,并且在该工艺中,氧化物层(OX1)可以形成在第一电极151的第二表面151-2上。然而,由于氧化物层可以用作电阻层,因此工作电压可以增大。
因此,根据实施例的第一电极151的氧化物层OX1可以通过在其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一凹槽151a来去除。在该工艺中,可以形成围绕第一凹槽151a的突起151b。
突起151b在远离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的第一表面121a的方向上从第一电极151的第二表面151-2延伸。因此,其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51a的第二表面151-2低于其上设置有突起151b的第二表面151-2。突起151b可以布置成围绕第一凹槽151a,但不限于此。突起151b可以包括围绕第一凹槽151a的环形。
在蚀刻整个第一电极151的情况下,第一电极151周围的第一绝缘层171可能被蚀刻并且可能在它们之间发生短路。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仅蚀刻第一电极151的一部分来防止第一绝缘层171被蚀刻。因此,根据实施例的第一电极151的边缘区域保留以形成突起151b。
根据需要,通过调节掩模的厚度,也可以相对轻微地蚀刻第一电极151的突起151b。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去除残留在突起151b上的氧化物层的一部分和第一电极151的侧表面。
第一覆盖电极152可以形成在第一电极151上。第一电极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凹槽内部的第一不平坦部152c。第一覆盖电极152可以覆盖第一电极151的侧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覆盖电极152和第一电极151的接触面积增大,因而工作电压可以进一步降低。
第一绝缘层171设置在第一半导体层121的第一表面121a、第二半导体层123的第一表面123a和有源层122的侧表面122a上。
第一覆盖电极15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绝缘层171和第一电极151的侧边缘之间的间隔区域d2上的第二不平坦部152b。第二不平坦部152b可以与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直接接触。因此,可以提高电流注入效率。间隔区域d2的宽度可以在大约1μm至10μm的范围内,但不限于此。第一覆盖电极152延伸到第一电极151的第一凹槽151a中并且延伸到第一绝缘层171和第一电极151的侧边缘之间的间隔区域d2中。
第一覆盖电极152可以延伸到第一绝缘层171上方的部分。第一覆盖电极152沿第一导电半导体的厚度方向与第一绝缘层171重叠。因此,由于第一覆盖电极152的总面积增大,因而工作电压可以降低。
返回参照图1,第二覆盖电极162可以设置在第二电极161上。第二覆盖电极162可以覆盖第二电极161的侧表面,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第二覆盖电极162也可以仅设置在第二电极161上。
第一覆盖电极152和第二覆盖电极162可以由Ni/Al/Au、Ni/IrOx/Au、Ag、Ni、Cr、Ti、Al、Rh、Pd、Ir、Sn、In、Ru、Mg、Zn、Pt、Au和Hf中的至少一种形成,但不具体限制于此。然而,第一覆盖电极152和第二覆盖电极162的暴露在外的最外层可以包括金(Au)。金(Au)可以防止电极的腐蚀,改善导电性,从而使第一覆盖电极152和第二覆盖电极162易于电连接至焊盘。
第二绝缘层172可以设置在第一覆盖电极152、第二覆盖电极162和第一绝缘层171上。第二绝缘层172可以包括使第一覆盖电极152暴露的第一开口和使第二覆盖电极162暴露的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包括第一通孔152a,第二开口包括第二通孔162a。
第一绝缘层171和第二绝缘层172可以由从SiO2、SixOy、Si3N4、SixNy、SiOxNy、Al2O3、TiO2、AlN等构成的组选择的至少一种形成。在形成第二绝缘层172的工艺中,可以去除第一绝缘层171与第二绝缘层172之间的边界的一部分。
第一焊盘153可以设置在第一覆盖电极152上,第二焊盘163可以设置在第二覆盖电极162上。第一焊盘153和第二焊盘163可以是共晶接合的,但不限于此。
根据实例施,由于第二绝缘层172设置在位于第一电极151与第二电极161之间的区域中的第一绝缘层171上,因此,可以防止水分和污染物渗透半导体结构120。在高温生长过程中,第一绝缘层171和第二绝缘层172可以形成一个绝缘层170。绝缘层170可以包括位于第一电极151与第二电极152之间的区域中的凹陷170-5。
绝缘层170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和第一覆盖电极152之间的第一绝缘部170-1以及设置在第一覆盖电极152的上表面上的第二绝缘部170-2。第一覆盖电极15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绝缘部170-1的上表面与第二绝缘部170-2的下表面之间的第一突起部152d。
第一绝缘部170-1可以延伸到第一覆盖电极152的内部。因此,可以防止水分和污染物渗透半导体结构120。当第一绝缘部170-1和第一覆盖电极152彼此分离时,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可以暴露在第一绝缘部170-1和第一覆盖电极152之间,并且可以被氧化。
第二绝缘部170-2可以设置在第一覆盖电极152的侧表面和上表面上,并且可以在第一覆盖电极152和第一焊盘153之间延伸。因此,可以防止水分和污染物渗透半导体结构120。
根据实施例,第一绝缘层171、第一覆盖电极152和第二绝缘层172可以配置为防止水分和污染物的渗透。
第一绝缘部170-1沿竖直方向与第一覆盖电极152重叠的第一宽度d11可以大于第一间隔区域d2的宽度。因此,可以改善防止水分渗透的效果。
第二绝缘部170-2沿竖直方向与第一覆盖电极152重叠的宽度d12可以大于第一绝缘部170-1与第一覆盖电极152重叠的第一宽度d11。此时,第二绝缘部170-2可以沿竖直方向与第一电极151重叠。因此,这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
绝缘层170包括设置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与第二覆盖电极162之间的第三绝缘部170-3以及设置在第二覆盖电极162的上表面上的第四绝缘部170-4。
第三绝缘部170-3可以延伸到第二覆盖电极162的内部。因此,可以防止水分和污染物渗透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当第三绝缘部170-3和第二覆盖电极162彼此分开时,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暴露在第三绝缘部170-3与第二覆盖电极162之间,使得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可能被氧化。
第四绝缘部170-4可以设置在第二覆盖电极162的侧表面和上表面上,并且可以在第二覆盖电极162与第二焊盘163之间延伸。因此,可以防止水分和污染物渗透半导体结构120。
第四绝缘部170-4沿竖直方向与第二覆盖电极162重叠的宽度d22可以大于第三绝缘部170-3与第一覆盖电极162重叠的宽度d21。
第二覆盖电极162可以延伸到第三绝缘部170-3与第二电极161的侧表面之间的第二间隔区域中,并且可以与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层123接触。因此,可以提高电流注入效率。第二间隔区域的宽度可以为大约1μm至大约10μm,但不限于此。
参照图3和图4,半导体结构120可以包括发光部M1,发光部M1被蚀刻以从半导体结构120突出。发光部M1可以包括有源层122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
这里,发光部M1的最大周长P11与最大面积P12的比P11/P12可以处于0.02μm-1至0.05μm-1的范围内。这里,发光部M1的最大周长和最大面积可以与第二导电半导体层(或有源层)的最大周长和最大面积相同。
当比P11/P12为0.02或更大时,由于发光部的周长增加得比其面积大,因而光输出功率可能增加。例如,由于从发光部的侧表面发出光的可能性增大,因而光输出功率可能增大。另外,可以防止在比P11/P12为0.05或更小的情况下因为发光部的周长与其面积相比增加过大引起的光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例如,在发光部的周长与其面积同样过度增加的情况下,可以连续地设置非常窄的发光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设置在发光部上的电极也可能非常窄,因而其电阻可能增加。因此,工作电压可能增加。
发光部M1可以包括使多个发光部沿第二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一发光部M11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连接到多个第一发光部的端部以实现发光部M1的周长与面积合适比的第二发光部M12。
第二覆盖电极162可以具有与发光部M1对应的形状。另外,第一电极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围绕第二电极。
第一焊盘153和第二焊盘163可以设置在平坦表面上,以沿第一方向彼此间隔开。第一方向(第一平面方向)可以是X方向,第二方向(第二平面方向)可以是Y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彼此垂直,但不限于此。
第一焊盘153可以通过第二绝缘层的第一通孔152a电连接至第一覆盖电极152,第二焊盘163可以通过第二绝缘层的第二通孔162a电连接至第二覆盖电极162。第一通孔152a可以是沿着第一覆盖电极152的形状形成的一个孔,第二通孔162a可以包括多个通孔。然而,孔的数量和形状不限于此。
参照图4,第二覆盖电极162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Y方向)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与第二焊盘163之间延伸的第二连接电极162-2以及沿第一方向(X方向)从第二连接电极162-2延伸到第一焊盘153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162-1。
第一覆盖电极152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与第一焊盘153之间延伸的第一连接电极152-2以及从第一连接电极152-2朝向第二焊盘163延伸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152-1。第一通孔152a包括与第一连接电极152-2和第一分支电极152-1对应的形状。
第一连接电极152-2可以设置为沿着半导体结构120的边缘延伸以围绕第二覆盖电极162。因此,当向其施加电流时,电流可以均匀地分布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
第一连接电极15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W3可以小于第二连接电极16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W4。第一连接电极15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与第二连接电极162-2沿第一方向的宽度的比W3:W4可以在1:1.1至1:1.5的范围内。在宽度比W3:W4为1:1.1或更大的情况下,由于第二覆盖电极162的面积增大,空穴注入效率可以提高,并且在宽度比为1:1.5或更小的情况下,由于确保了第一连接电极152-2的面积,因而可以提高电子注入效率。
第一分支电极152-1可以置于相邻的第二分支电极162-1之间。这里,第一分支电极152-1沿第二方向的宽度W2可以小于第二分支电极162-1沿第二方向的宽度W1。第一分支电极152-1沿第二方向的宽度W2与第二分支电极162-1沿第二方向的宽度W1的比W2:W1可以在1:2至1:4的范围内。在宽度比W2:W1为1:2或更大的情况下,由于第二覆盖电极162的面积增大,因而空穴注入效率可以提高。另外,在宽度比为1:4或更小的情况下,由于可以确保第一覆盖电极152的面积,因而电子注入效率可以提高。
第二覆盖电极162的面积可以大于第一覆盖电极152的面积。第二覆盖电极162的总面积R1与第一覆盖电极152的总面积R2的比R1:R2可以处于1:0.5至1:0.7的范围。在面积比为1:0.5或更大的情况下,由于确保了第一覆盖电极152的面积,因而电子注入效率可以提高,并且第一覆盖电极152可以设置为围绕第二覆盖电极162。因此,电流分配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
在面积比为1:0.7或更小的情况下,由于确保了第二覆盖电极162的面积,因而空穴注入效率和光输出功率可以增加。
第一分支电极152-1的端部可以置于第二焊盘163与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之间,并且第二分支电极162-1的端部可以置于第一焊盘153与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分支电极152-1可以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二焊盘163重叠,第二分支电极162-1可以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的厚度方向上与第一焊盘153重叠。
第一焊盘153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平行的第一侧表面153b和第二侧表面153a,第二焊盘163可以包括与第二方向平行且与第二侧表面153a相邻的第三侧表面163a以及与第三侧表面163a平行的第四侧表面163b。
这里,沿第一方向从第一分支电极152-1的端部到第二焊盘163的第四侧表面163b的距离L1可以大于沿第一方向从第二分支电极162-1的端部到第一焊盘153的第一侧表面153b的距离L2。第二分支电极162-1和第一焊盘153的重叠面积可以大于第一分支电极152-1和第二焊盘163的重叠面积。
图5至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参照图5A和图5B,缓冲层111和包括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有源层122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的半导体结构120可以设置在衬底110上。
根据实施例,半导体结构120可以包括被蚀刻以使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暴露的非发光部M2以及与非发光部M2相比突出的发光部M1。发光部M1可以包括有源层122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
这里,发光部M1的最大周长P11与发光部的最大面积P12的比P11/P12可以处于0.02μm-1至0.05μm-1的范围。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由于相同面积的周长增加,光输出功率可以增加。
发光部M1可以包括使多个发光部沿第二方向(Y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第一发光部M11以及沿第二方向(Y方向)延伸并连接多个第一发光部的端部以实现周长和面积适当比的第二发光部M12。
参照图6A和图6B,第一绝缘层171可以形成在半导体结构120上,并且可以形成第一孔171a和第二孔171b。第一绝缘层171可以由选自SiO2、SixOy、Si3N4、SixNy、SiOxNy、Al2O3、TiO2、AlN等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形成。
参照图7A和图7B,第一电极151可以形成在暴露的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21上。第一电极151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一绝缘层171的厚度。然后,如图8A和图8B所示,第二电极161可以形成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23上。
形成第一电极151和第二电极161的方法可以使用形成普通欧姆电极的方法,而不用改变。第一电极151可以由ITO、IZO、IZTO、IAZO、IGZO、IGTO、AZO、ATO、GZO、IZON、AGZO、IGZO、ZnO、IrOx、RuOx、NiO、RuOx/ITO、Ni/IrOx/Au、Ni/IrOx/Au/ITO、Ag、Ni、Cr、Ti、Al、Rh、Pd、Ir、Sn、In、Ru、Mg、Zn、Pt、Au和Hf中的至少一种形成,但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电极151可以包括多个层(例如,Cr/Al/Ni),第二电极161可以包括ITO,但是第一电极151和第二电极161不限于此。
参照图9A和图9B,可以对第一电极151执行蚀刻操作。对于第一电极151和/或第二电极161的欧姆特性,可以在800℃的温度下执行热处理。根据实施例,与普通的可见发光元件不同,随着第一电极151的Al的组分增加,热处理的温度可能增加。在该工艺中,氧化物层可以形成在第一电极151的上表面上。因此,第一电极151的上表面的氧化物层可以被蚀刻以改善第一电极151与覆盖电极之间的电连接。在该工艺中,可以形成第一凹槽151a和突起151b。
参照图10A和图10B,第一覆盖电极152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151上。
第二覆盖电极162可以设置在第二电极161上。第一覆盖电极152可以覆盖到第二电极161的侧表面。
第一覆盖电极152和第二覆盖电极162可以由Ni/Al/Au、Ni/IrOx/Au、Ag、Ni、Cr、Ti、Al、Rh、Pd、Ir、Sn、In、Ru、Mg、Zn、Pt、Au和Hf中的至少一种形成,但不限于此。然而,第一覆盖电极152和第二覆盖电极162的暴露在外的最外层可以包括Au。
参照图11A和图11B,第二绝缘层172可以设置在第一覆盖电极152、第二覆盖电极162和第一绝缘层171上。第二绝缘层172可以包括使第一覆盖电极152暴露的第一通孔152a以及使第二覆盖电极162暴露的第二通孔162a。
参照图12A和图12B,第一焊盘153可以通过第一通孔152a电连接至第一覆盖电极152。另外,第二焊盘163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62a电连接至第二覆盖电极162。
半导体器件可以应用于各种光源。例如,光源可以包括消毒器、固化装置、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车灯。也就是说,半导体器件可以设置在壳体中,并且可以应用于配置为发光的各种电子器件。
消毒器可以包括根据实施例的对期望区域进行消毒的半导体器件。消毒器可以应用于诸如净水器、空调和冰箱等家用电器,但不一定限于此。也就是说,消毒器可以应用于需要消毒的各种产品(例如,医疗装置)。
例如,净水器可以包括根据实施例的对循环水进行消毒的消毒器。消毒器可以设置在喷嘴或出口处,水通过该喷嘴或出口循环并发出紫外线。这里,消毒器可以包括防水结构。
固化装置可以包括根据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并且固化各种液体。液体包括最广泛的概念,其包括在向其发射紫外线时被固化的各种材料。例如,固化装置可以固化各种树脂。另外,固化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固化美容产品,例如美甲。
照明装置可以包括:光源模块,包括衬底和本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散热器,配置为消散光模块的热量;以及电源,配置为处理或转换从外部接收的电信号并供应电信号到电源模块。另外,照明装置可以包括电灯、车头灯、路灯等。
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底罩、反射器、发光模块、导光板、光学片、显示面板、图像信号输出电路和滤色器。底罩、反射器、发光模块、导光板和光学片可以包括在背光单元中。
反射器可以设置在底罩上,并且发光模块可以发光。导光板可以设置在反射器的前面以引导光向前,光学片可以形成有棱镜片并且可以设置在导光板的前面。显示面板可以设置在光学片的前面,图像信号输出电路可以将图像信号提供给显示面板,并且滤色器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前面。
当半导体器件用作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时,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作边缘型背光单元或直接型背光单元。
除了上述发光二极管之外,半导体器件也可以是激光二极管。
类似于发光元件,激光二极管可以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导电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另外,激光二极管利用电致发光现象,该现象为当p型第一导电半导体和n型第二导电半导体接合并且向其提供电流时发射出光,但是发光元件和激光二极管的发出的光的方向性和相位之间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在激光二极管中,可以利用称为受激发射的现象和相长干涉现象以相同相位沿相同方向发射具有一个特定波长的光(单色光束),并且由于这些特性,激光二极管可以用于光通信设备、医疗设备、半导体处理设备等。
光接收元件的示例可以是光电检测器,其是一种被配置为检测光并将光的强度转换为电信号的换能器。光接收元件可以是光电池(硅、硒)、光输出元件(硫化镉或硒化镉)、光电二极管(例如,在可见盲光谱区域或真正的盲光谱区域中具有峰值波长的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光电倍增管、光电管(真空、充气的并且密封的),红外(IR)检测器等,但实施例不限于此。
另外,通常可以使用具有优良光学转换效率的直接带隙半导体来制造诸如光电检测器等半导体器件。或者,光电检测器可以具有各种结构,并且通常可以包括使用p-n结的pin型光电检测器、使用肖特基结的肖特基型光电检测器以及金属-半导体-金属(MSM)型光电检测器。
类似发光元件,光电二极管可以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导电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并且形成有p-n结或pin结构。通过向其施加反向偏压或零偏压来操作光电二极管,并且当朝向光电二极管发射光时,在其中产生电子和空穴,并且电流流动。这里,电流的量可以与朝向光电二极管发射的光的强度成比例。
光伏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光电二极管并且可以将光转换成电流。类似于发光元件,太阳能电池可以包括具有上述结构的第一导电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
另外,光电二极管可以用作利用使用p-n结的普通二极管的整流特性的电子电路的整流器,并且还可以应用于诸如振荡电路等超高频电路。
另外,上述半导体器件可以不一定由半导体材料形成,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包括金属材料。例如,诸如光接收元件等半导体器件可以由Ag、Al、Au、In、Ga、N、Zn、Se、P或As中的至少一种形成,并且可以由掺杂有p型或n型掺杂剂的半导体材料或本征半导体材料形成。
根据实施例,可以制造具有倒装芯片类型的紫外发光元件。
另外,可以降低紫外发光元件的工作电压。
本发明的有用优点和效果不限于上述内容,并且可以通过描述本发明的上述详细实施例的过程而更容易理解。
虽然上文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该描述仅是一个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上文未示出的各种修改和应用。例如,可以修改实施例中具体示出的组件。另外,与修改和应用相关的差异应被解释为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发光结构,包括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第二导电半导体层和有源层;
第一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
第二电极,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导电半导体层;
第一覆盖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以及
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一覆盖电极之间的第一绝缘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覆盖电极上的第二绝缘部,
其中所述第一覆盖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绝缘部的下表面之间的第一突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
第一间隔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部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绝缘部与所述第一覆盖电极沿竖直方向重叠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间隔区域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覆盖电极包括延伸到所述第一间隔区域并与所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接触的第二不平坦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第一覆盖电极沿竖直方向重叠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部与所述第一覆盖电极沿竖直方向重叠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二绝缘部与所述第一电极沿所述竖直方向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
第二覆盖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上,
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电半导体层与所述第二覆盖电极之间的第三绝缘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覆盖电极上的第四绝缘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
第二间隔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部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覆盖电极延伸到所述第二间隔区域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半导体层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设置在其上表面上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覆盖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中的第一不平坦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发光结构包括使所述有源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半导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上的第一区域以及暴露所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的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半导体层的上表面、所述有源层的侧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半导体层的侧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半导体层的上表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凹陷。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
衬底,所述发光结构设置在所述衬底上;
第一焊盘,设置在所述第一覆盖电极上;以及
第二焊盘,设置在所述第二覆盖电极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焊盘延伸到所述第二绝缘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焊盘延伸到所述第四绝缘部的上表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多个第一发光部以及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发光部的所述第一端部的第二发光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最大周长(P11)与所述第一区域的最大面积(P12)的比(P11/P12)在0.02μm-1至0.05μm-1的范围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二覆盖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上的多个第二分支电极以及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分支电极的第二连接电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第一覆盖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分支电极之间的多个第一分支电极以及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分支电极的第一连接电极。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绝缘层包括暴露所述第一覆盖电极的第一通孔以及暴露所述第二覆盖电极的多个第二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通孔包括与所述第一覆盖电极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所述有源层发射紫外波长范围的光。
CN201810923288.8A 2017-08-14 2018-08-14 半导体器件 Active CN1093904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03159A KR102390828B1 (ko) 2017-08-14 2017-08-14 반도체 소자
KR10-2017-0103159 2017-08-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0446A true CN109390446A (zh) 2019-02-26
CN109390446B CN109390446B (zh) 2023-04-07

Family

ID=63254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3288.8A Active CN109390446B (zh) 2017-08-14 2018-08-14 半导体器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93838B2 (zh)
EP (1) EP3444855B1 (zh)
JP (1) JP2019036729A (zh)
KR (1) KR102390828B1 (zh)
CN (1) CN109390446B (zh)
TW (1) TWI778116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0925A (zh) * 2020-12-31 2021-05-04 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深紫外led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0359A (zh) * 2021-06-17 2021-09-17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3644177A (zh) * 2021-08-10 2021-11-12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及发光装置
CN113851566A (zh) * 2021-12-01 2021-12-28 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深紫外led倒装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13903842A (zh) * 2021-09-24 2022-01-07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倒装发光二极管和发光装置
CN113921672A (zh) * 2021-09-14 2022-01-11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及发光模块
CN114141921A (zh) * 2020-09-04 2022-03-04 光波株式会社 紫外线发光器件和包括其的发光器件封装件
WO2023160589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晶智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封装结构
JP7504054B2 (ja) 2021-04-20 2024-06-21 日機装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89850A1 (en) * 2017-12-19 2019-06-20 Epistar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device
JP7541813B2 (ja) * 2018-05-30 2024-08-29 ソウル バイオシ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発光ダイオード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発光素子
DE102019112949A1 (de) * 2019-05-16 2020-11-19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Strahlungsemittierender Halbleiterchip und strahlungsemittierendes Bauteil
US10971650B2 (en) * 2019-07-29 2021-04-06 Lextar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KR20210019804A (ko) * 2019-08-13 2021-0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Led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 디스플레이 모듈
US11038088B2 (en) 2019-10-14 2021-06-15 Lextar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 package
DE102020114772A1 (de) * 2020-06-03 2021-12-09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Strahlungsemittierender halbleiterchip
KR102385672B1 (ko) * 2020-09-04 2022-04-13 주식회사 포톤웨이브 자외선 발광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소자 패키지
JP6995227B1 (ja) * 2021-01-07 2022-01-14 日機装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2539565B1 (ko) * 2021-01-21 2023-06-05 주식회사 포톤웨이브 자외선 발광소자
JP7329742B2 (ja) * 2021-05-26 2023-08-21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34533A (ja) * 2005-11-11 2007-05-31 Nichia Chem Ind Ltd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08816A (ja) * 2006-10-24 2008-05-08 Sony Corp 発光素子
KR20150114112A (ko) * 2014-03-31 2015-10-12 주식회사 세미콘라이트 반도체 발광소자
CN105518887A (zh) * 2013-09-05 2016-04-2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US20160111600A1 (en) * 2013-07-29 2016-04-21 Seoul Viosys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ode,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led module having the same
WO2016163083A1 (ja) * 2015-04-09 2016-10-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3889A (en) 1989-05-31 1992-10-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927158B2 (ja) 1993-09-29 1999-07-28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JP3772651B2 (ja) 1996-03-25 2006-05-10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レーザ素子
US6340824B1 (en) * 1997-09-01 2002-01-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a fluorescent material
JP3033564B2 (ja) 1997-10-02 2000-04-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614070B2 (ja) 2000-01-17 2005-01-26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ダイオード
JP3786114B2 (ja) 2000-11-21 2006-06-14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素子
US6777253B2 (en) 2000-12-20 2004-08-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method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a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4161603B2 (ja) 2001-03-28 2008-10-08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素子
US6958497B2 (en) 2001-05-30 2005-10-25 Cree, Inc. Group III nitride based light emitting diode structures with a quantum well and superlattice, group III nitride based quantum well structures and group III nitride based superlattice structures
JP5055678B2 (ja) * 2001-09-28 2012-10-24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TWI275220B (en) 2001-11-05 2007-03-01 Nichia Corp Nitride semiconductor device
CA2466141C (en) 2002-01-28 2012-12-04 Nichia Corporation Nitride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support substrat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1030068B1 (ko) 2002-07-08 2011-04-19 니치아 카가쿠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질화물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방법 및 질화물 반도체 소자
US7521693B2 (en) 2003-10-16 2009-04-21 Alis Corporation Ion sources,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0541102B1 (ko) 2004-02-13 2006-01-1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오믹 접촉을 개선한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EP1619729B1 (en) 2004-04-16 2010-02-10 Nitride Semiconductors Co., Ltd. Gallium nitride based light-emitting device
JP2006032779A (ja) * 2004-07-20 2006-02-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WO2006043422A1 (ja) * 2004-10-19 2006-04-27 Nichia Corporation 半導体素子
US20060260671A1 (en) 2005-05-17 2006-11-23 Rohm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2007103690A (ja) 2005-10-05 2007-04-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半導体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74270B2 (ja) * 2006-03-20 2012-07-11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発光ダイオード
TWI318013B (en) * 2006-09-05 2009-12-01 Epistar Corp A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the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KR100820546B1 (ko) * 2006-09-07 2008-04-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779918B (zh) 2007-02-01 2015-09-02 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半导体发光元件
KR101330898B1 (ko) 2007-04-05 2013-1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레이저 다이오드
US20100006884A1 (en) * 2007-08-07 2010-01-14 Epistar Corporatio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of
JP5474292B2 (ja) 2007-11-06 2014-04-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ダイオード素子
JP2008285758A (ja) 2008-06-02 2008-11-27 Nippon Steel Corp 一方向性電磁鋼板
KR20100003321A (ko) 2008-06-24 2010-0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 장치, 상기 발광 소자 및발광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9142714B2 (en) * 2008-10-09 2015-09-22 Nitek, Inc. High power ultraviolet light emitting diode with superlattice
US8008683B2 (en) 2008-10-22 2011-08-30 Samsung Led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DE112009003719T5 (de) * 2008-12-10 2012-08-16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Halbleiterlaserelement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JP5407359B2 (ja) 2009-01-23 2014-02-05 信越半導体株式会社 発光ダイオード
US20120085986A1 (en) * 2009-06-18 2012-04-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Gallium nitride-based compound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iode
JP5152133B2 (ja) * 2009-09-18 2013-02-2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
KR101007087B1 (ko) 2009-10-26 2011-01-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1187591A (ja) 2010-03-08 2011-09-22 Uv Craftory Co Ltd 窒化物半導体紫外線発光素子
US8154042B2 (en) 2010-04-29 2012-04-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Light emitting device with trenches and a top contact
JP5659966B2 (ja) * 2010-06-29 2015-01-28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19628B2 (ja) 2010-08-26 2013-10-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素子および半導体光学装置
DE102010044986A1 (de) 2010-09-10 2012-03-15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Leuchtdiodenchip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Leuchtdiodenchips
JP2012216603A (ja) 2011-03-31 2012-11-08 Sharp Corp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89773B1 (ja) 2011-05-16 2012-08-01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発光素子
US9252329B2 (en) 2011-10-04 2016-02-02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Ultraviolet light emitting devices having compressively strained light emitting layer for enhanced light extraction
JP5988568B2 (ja) 2011-11-14 2016-09-07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49889A (ja) 2012-01-23 2013-08-01 Stanley Electric Co Ltd GaN系半導体発光素子
JP5857786B2 (ja) * 2012-02-21 2016-02-10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5978758B2 (ja) 2012-05-21 2016-08-24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KR101941033B1 (ko) 2012-07-05 2019-01-2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TWI544658B (zh) * 2012-08-01 2016-08-01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結構
KR101953716B1 (ko) 2012-08-23 2019-03-0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조명 시스템
US9401452B2 (en) 2012-09-14 2016-07-26 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orporated P-side layers for short wavelength light emitters
KR20140038886A (ko) 2012-09-21 2014-03-31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소자
JP2014127708A (ja) 2012-12-27 2014-07-07 Toshiba Corp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半導体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16084822A (ja) 2013-01-21 2016-05-19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マルチディスク変速機
KR101958419B1 (ko) 2013-01-29 2019-03-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KR102037865B1 (ko) 2013-02-01 2019-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반도체 발광소자 제조방법
US20160005919A1 (en) 2013-02-05 2016-01-07 Tokuyama Corporation Nitride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6118575B2 (ja) * 2013-02-12 2017-04-19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6287317B2 (ja) 2013-02-28 2018-03-07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KR20140130618A (ko) 2013-05-01 2014-11-11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솔더 페이스트를 통해 접착된 발광 다이오드를 갖는 발광 다이오드 모듈 및 발광 다이오드
JP6466653B2 (ja) 2013-05-17 2019-02-06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および窒化物半導体ウェーハ
JP6192378B2 (ja) 2013-06-18 2017-09-06 学校法人 名城大学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EP3026716B1 (en) * 2013-07-30 2020-12-16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5818853B2 (ja) 2013-10-15 2015-11-18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n型窒化アルミニウム単結晶基板を用いた縦型窒化物半導体デバイス
KR102070089B1 (ko) * 2013-10-23 2020-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명장치
JP2015119108A (ja) * 2013-12-19 2015-06-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紫外線発光素子
KR102098245B1 (ko) * 2014-02-11 2020-04-0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광원 패키지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9397309B2 (en) 2014-03-13 2016-07-19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JP6262036B2 (ja) 2014-03-14 2018-01-17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KR101458389B1 (ko) 2014-04-01 2014-11-06 (주)유비쿼스 G.hn 기술을 엑세스 네트워크에 적용하기 위한 장치
EP3131129B1 (en) 2014-04-07 2020-07-15 LG Innotek Co., Ltd. Light-emitting element
JP2015216352A (ja) 2014-04-24 2015-12-03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理化学研究所 紫外発光ダイオード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気機器
WO2016004374A1 (en) 2014-07-02 2016-01-07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Ultraviolet light emitting diodes
EP2988339B1 (en) 2014-08-20 2019-03-27 LG Innotek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6337686B2 (ja) 2014-08-21 2018-06-06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GaN基板およびGaN基板の製造方法
KR102282141B1 (ko) * 2014-09-02 2021-07-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
JP6330604B2 (ja) 2014-09-24 2018-05-30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KR20160037060A (ko) 2014-09-26 2016-04-05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DE112015005124T5 (de) 2014-11-12 2017-08-24 Seoul Viosys Co., Ltd. Lichtemittierende Diode
KR102263066B1 (ko) 2014-11-12 2021-06-10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KR20160062659A (ko) 2014-11-25 2016-06-02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자외선 발광 다이오드
US10193020B2 (en) 2014-12-19 2019-01-29 Seoul Viosys Co., Ltd.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866561B1 (ja) * 2014-12-26 2016-02-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865772B2 (en) 2015-01-06 2018-01-09 Apple Inc. LED structures for reduced non-radiative sidewall recombination
KR102329719B1 (ko) 2015-02-23 2021-11-23 쑤저우 레킨 세미컨덕터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라이트 유닛
KR102303502B1 (ko) 2015-02-25 2021-09-17 쑤저우 레킨 세미컨덕터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KR20160105126A (ko) 2015-02-27 2016-09-06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스트레인 강화된 웰층을 갖는 발광 다이오드
KR102239627B1 (ko) 2015-03-26 2021-04-1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KR102416010B1 (ko) 2015-03-31 2022-07-05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자외선 발광 소자
JP6860293B2 (ja) 2015-04-28 2021-04-14 日機装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および発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2388284B1 (ko) 2015-05-26 2022-04-19 쑤저우 레킨 세미컨덕터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발광소자
US9540252B1 (en) 2015-06-08 2017-01-10 Rayvio Corporation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system
JP6832620B2 (ja) * 2015-07-17 2021-02-24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US9806227B2 (en) 2015-09-17 2017-10-31 Crystal Is, Inc. 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evices incorporating graded layers and compositional offsets
KR102391513B1 (ko) 2015-10-05 2022-04-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물질막 적층체, 발광 소자, 발광 패키지, 및 발광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TWI772253B (zh) * 2015-11-13 2022-08-01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元件
CN109417112B (zh) 2016-06-24 2022-06-21 苏州乐琻半导体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和包括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封装
US10340415B2 (en) 2016-09-01 2019-07-02 Lg Innotek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package including the same
US10903395B2 (en) 2016-11-24 2021-01-26 Lg Innotek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varying concentrations of aluminu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34533A (ja) * 2005-11-11 2007-05-31 Nichia Chem Ind Ltd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08816A (ja) * 2006-10-24 2008-05-08 Sony Corp 発光素子
US20160111600A1 (en) * 2013-07-29 2016-04-21 Seoul Viosys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ode,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led module having the same
CN105518887A (zh) * 2013-09-05 2016-04-2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
KR20150114112A (ko) * 2014-03-31 2015-10-12 주식회사 세미콘라이트 반도체 발광소자
WO2016163083A1 (ja) * 2015-04-09 2016-10-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窒化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1921A (zh) * 2020-09-04 2022-03-04 光波株式会社 紫外线发光器件和包括其的发光器件封装件
CN112750925A (zh) * 2020-12-31 2021-05-04 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深紫外led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0925B (zh) * 2020-12-31 2022-04-08 广东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深紫外led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JP7504054B2 (ja) 2021-04-20 2024-06-21 日機装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CN113410359A (zh) * 2021-06-17 2021-09-17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3410359B (zh) * 2021-06-17 2022-07-26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5101642A (zh) * 2021-06-17 2022-09-23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发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3644177A (zh) * 2021-08-10 2021-11-12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及发光装置
CN113644177B (zh) * 2021-08-10 2022-12-09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及发光装置
CN113921672A (zh) * 2021-09-14 2022-01-11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及发光模块
CN113903842B (zh) * 2021-09-24 2022-12-20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倒装发光二极管和发光装置
CN113903842A (zh) * 2021-09-24 2022-01-07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倒装发光二极管和发光装置
CN113851566A (zh) * 2021-12-01 2021-12-28 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深紫外led倒装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13851566B (zh) * 2021-12-01 2022-02-11 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深紫外led倒装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WO2023160589A1 (zh) * 2022-02-25 2023-08-31 晶智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激光器及其封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44855B1 (en) 2020-09-30
EP3444855A1 (en) 2019-02-20
TW201921723A (zh) 2019-06-01
KR102390828B1 (ko) 2022-04-26
TWI778116B (zh) 2022-09-21
US10593838B2 (en) 2020-03-17
CN109390446B (zh) 2023-04-07
US20190051797A1 (en) 2019-02-14
JP2019036729A (ja) 2019-03-07
KR20190018325A (ko) 2019-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0446A (zh) 半导体器件
CN109075232B (zh) 半导体元件封装
CN108352429A (zh) 发光器件和包括发光器件的发光器件封装
CN109417082A (zh) 半导体器件以及包括半导体器件的显示装置
CN109997234B (zh) 半导体元件和包括该半导体元件的半导体元件封装
CN109983588A (zh) 半导体元件
CN110034217A (zh) 半导体器件
CN109923682B (zh) 半导体器件和包括该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封装
KR102410809B1 (ko) 반도체 소자
KR20180006821A (ko) 반도체 소자
US8946751B2 (e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10199398A (zh) 半导体器件和包括该半导体器件的半导体器件封装
KR102621918B1 (ko) 반도체 소자
KR102507447B1 (ko) 발광 소자
CN109564956B (zh) 半导体器件
KR20200063806A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KR20190098625A (ko) 반도체 소자
KR102603255B1 (ko) 반도체 소자
KR20190056133A (ko) 반도체 소자
KR20180077535A (ko) 반도체 소자
KR20170124283A (ko) 반도체 소자 패키지
KR20180025733A (ko) 반도체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반도체 소자 패키지
KR20210016779A (ko) 반도체 소자
KR20210034206A (ko) 반도체 소자
KR20210017483A (ko) 반도체 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3

Address after: 168 Changsheng North Road,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Leyu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 Guoshouershi

Applicant before: LG INNOTEK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499 No. 168, Changsheng North Road,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Liyu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499 No. 168, Changsheng North Road,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Leyu Semiconductor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