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4550A - 粉末油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粉末油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4550A
CN108024550A CN201680055298.3A CN201680055298A CN108024550A CN 108024550 A CN108024550 A CN 108024550A CN 201680055298 A CN201680055298 A CN 201680055298A CN 108024550 A CN108024550 A CN 108024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mposition
powdered oil
mass
composition
powd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52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4550B (zh
Inventor
片冈裕太郎
竹口诚也
岩泽哲朗
有本真
上原秀隆
粟饭原知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hin Oilli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in Oilli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hin Oilli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024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45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45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45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DEDIBLE OILS OR FATS, e.g. MARGARINES,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0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2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duction or working-up
    • A23D9/04Working-up
    • A23D9/05Forming free-flowing pie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DEDIBLE OILS OR FATS, e.g. MARGARINES,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7/00Edible oil or fa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n aqueous phase, e.g. margarines
    • A23D7/02Edible oil or fa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n aqueous phase, e.g. margar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duction or working-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DEDIBLE OILS OR FATS, e.g. MARGARINES,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0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 A23D9/02Other edible oils or fats, e.g. shortenings, cooking 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duction or working-up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1/00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therefor
    • A23G1/30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therefor
    • A23G1/32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23G1/36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ts us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1/00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therefor
    • A23G1/000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not relating to composition o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A23G1/0079Chocolate moulds processing
    • A23G1/0083Chocolate moulds proces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moulds
    • A23G1/0086Moulding in plastic or elastomeric material, or plastic or elastomer coated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1/00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therefor
    • A23G1/000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not relating to composition o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A23G1/0096Removing chocolate from the mou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300/00Processes
    • A23V2300/24Heat, thermal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300/00Processes
    • A23V2300/38Multiple-step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300/00Processes
    • A23V2300/40Precipit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onfectionery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粉末油脂组合物、用于制造该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油脂组合物和它们的制造方法、包含该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食品和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包含该粉末油脂组合物的粘接剂和涂布剂、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等。具体而言,提供一种粉末油脂组合物,其含有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成分,上述油脂成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为β型油脂,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为0.05~0.6g/cm3。另外,提供一种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准备包含上述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的工序;和,将上述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固化,得到含有β型油脂、且其颗粒形状为板状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工序。

Description

粉末油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油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等。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粉末油脂组合物、以及该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包含该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食品以及该食品的制造方法、包含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粘接剂和涂布剂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等,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成分(油脂成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为β型油脂),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为0.05~0.6g/cm3
背景技术
粉末油脂组合物广泛地用于蛋糕粉、咖啡奶油、起酥油等的食品领域中。作为油脂的粉末化法,已知有许多通过喷雾干燥来粉末化的方法(专利文献1~3)。然而,该现有技术中,为了喷雾干燥而必须准备将油脂溶解在水中而成的乳液,工序繁杂且成本增加,而且该乳液的稳定性经常成为问题。另外,为了乳液的稳定化而需要添加各种乳化剂,无法制作仅包含油脂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作为仅包含油脂的粉末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将油脂在液氮中冷冻粉碎的方法等;将极度氢化油等在常温下固体脂肪含量高的油脂用粉碎机粉碎后,用筛子使粒度一致的方法;将极度氢化油等在常温下固体脂肪含量高的油脂熔化,进行直接喷雾的方法(专利文献4、5),总之都比较繁杂,不适于工业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375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3308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8911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63-24074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6-2457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油脂组合物,其含有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成分,上述油脂成分包含β型油脂,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为0.05~0.6g/cm3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为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准备包含上述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的工序;和,将上述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固化,得到含有β型油脂、且其颗粒形状为板状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工序。
本发明的目的进而在于,提供一种β型油脂,其特征在于,为包含上述XXX型甘油三酯的β型油脂,上述碳数x为选自10~22中的整数,上述β型油脂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在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具有衍射峰。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进而在于,提供:包含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食品以及制造该食品的方法、以及包含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粘接剂和涂布剂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达成上述课题,发现:含有如下油脂成分的粉末组合物具有板状形状的颗粒、且松散堆积密度成为0.05~0.6g/cm3,形成适合的粉末状,从而达成本发明,所述油脂成分包含特定的XXX型甘油三酯(1种或1种以上)、且该油脂成分包含β型油脂。即,本发明可以包括以下的方案。
[1]一种粉末油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成分,所述XXX型甘油三酯为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前述碳数x为选自10~22中的整数,前述油脂成分包含β型油脂,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为0.05~0.6g/cm3
[2]根据前述[1]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前述油脂成分由β型油脂形成。
[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将前述油脂成分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含有50质量%以上的前述XXX型甘油三酯。
[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前述碳数x为选自16~18中的整数。
[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为0.1~0.4g/cm3
[6]根据前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板状形状具有1.1以上的长宽比。
[7]根据前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法未检测到α型油脂。
[8]根据前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在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具有衍射峰。
[9]根据前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X射线衍射测定中的峰强度比(的峰强度/(的峰强度的峰强度))为0.2以上。
[10]根据前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含有β型油脂,所述β型油脂为将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保持为由下述式得到的冷却温度以上并冷却固化而得到的。
冷却温度(℃)=碳数x×6.6–68
[11]根据前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含有β型油脂,所述β型油脂为将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保持为与前述β型油脂对应的α型油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并冷却固化而得到的。
[12]一种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含有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成分,所述XXX型甘油三酯为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前述碳数x为选自10~22中的整数,前述油脂成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为β型油脂,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为0.05~0.6g/cm3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准备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
工序(d),将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固化,得到含有β型油脂、且其颗粒形状为板状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13]根据前述[12]所述的方法,其中,作为工序(b),包括:将工序(a)中得到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加热,将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甘油三酯熔化而得到熔融状态的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的工序。
[14]根据前述[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工序(d)前,包括:(c1)引晶工序、(c2)回火工序和/或(c3)预冷却工序,
前述(c1)引晶工序包括:在前述工序(d)的冷却中加入相对于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100质量份为0.1~1质量份的前述β型油脂,
前述(c2)回火工序包括:在工序(d)的冷却前,将温度维持为比该工序(d)的冷却温度还低的温度,
前述(c3)预冷却工序包括:将前述工序(d)中使用的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在比前述工序(d)的冷却温度还高的温度下进行预冷却。
[15]根据前述[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工序(d)中得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是通过将工序(d)的冷却后得到的固体物粉碎得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工序(e)而得到的。
[16]根据前述[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前述油脂成分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含有50质量%以上的前述XXX型甘油三酯。
[17]根据前述[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前述碳数x为选自16~18中的整数。
[18]根据前述[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d)的冷却在由下述式得到的冷却温度以上的温度下进行。
冷却温度(℃)=碳数x×6.6–68
[19]根据前述[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d)的冷却在与前述β型油脂对应的α型晶体的熔点以上的温度下进行。
[20]一种β型油脂,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β型油脂,所述XXX型甘油三酯为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前述碳数x为选自10~22中的整数,前述β型油脂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在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具有衍射峰。
[21]一种食品,其含有前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22]根据[21]所述的食品,其是相对于前述食品整体100质量%、含有0.1~99质量%的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而成的。
[23]根据[21]或[22]所述的食品,其中,以熔融状态含有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
[24]一种食品的制造方法,其将前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配混。
[25]根据[24]所述的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前述食品整体100质量%,配混0.1~99质量%的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
[26]一种食品用品质改良剂,其以前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为有效成分。
[27]一种粘接剂,其含有前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28]根据[27]所述的粘接剂,其是相对于前述粘接剂整体100质量%、含有1~99质量%的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而成的。
[29]一种粘接剂的制造方法,其将前述[1]~[11]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配混。
[30]根据[29]所述的粘接剂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前述粘接剂整体100质量%,配混1~99质量%的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
[31]一种涂布剂,其含有前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32]根据[31]所述的涂布剂,其是相对于前述涂布剂整体100质量%、含有1~99质量%的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而成的。
[33]一种涂布剂的制造方法,其将前述[1]~[11]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配混。
[34]根据[33]所述的涂布剂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前述涂布剂整体100质量%,配混1~99质量%的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粉末油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成分,所述XXX型甘油三酯为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前述碳数x为选自10~22中的整数,前述油脂成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为β型油脂,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为0.05~0.6g/cm3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成分,所述XXX型甘油三酯为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前述碳数x为选自10~22中的整数,前述油脂成分包含β型油脂,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为0.05~0.6g/cm3,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工序(a),准备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所述XXX型甘油三酯为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工序(d),将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固化,得到含有β型油脂、且其颗粒形状为板状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进而,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β型油脂,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β型油脂,所述XXX型甘油三酯为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前述碳数x为选自10~22中的整数,前述β型油脂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在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具有衍射峰。
进而,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食品,其添加有如此得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充分的粘接性的粘接剂和具有充分的覆盖性的涂布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粉末油脂组合物(β型油脂)的外观照片。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粉末油脂组合物(β型油脂)的外观照片。
图3为本发明的比较例3的油脂组合物(α型油脂)的外观照片。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粉末油脂组合物(β型油脂)的显微镜照片。
图5为本发明的比较例3的油脂组合物(α型油脂)的显微镜照片。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粉末油脂组合物(β型油脂)的X射线衍射图。
图7为本发明的比较例3的油脂组合物(α型油脂)的X射线衍射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9~21的固化速度的改善效果的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2~23的脱模速度的改善效果的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22~23的耐热极限温度(耐热性)的改善效果的图。
图11为玻璃珠表面上附着有本发明的实施例24的粉末油脂组合物1质量%(a)和比较例9(b)的硬脂酸钙1质量%的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粉末油脂组合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油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成分,所述XXX型甘油三酯为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前述碳数x为选自10~22中的整数,前述油脂成分包含β型油脂,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为0.05~0.6g/cm3。以下,对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进行详细说明。
<油脂成分>
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含有油脂成分。该油脂成分至少包含XXX型甘油三酯,任意包含其他甘油三酯。
上述油脂成分包含β型油脂。此处,β型油脂是指,仅由作为油脂的多晶型之一的β型的晶体形成的油脂。作为其他多晶型的油脂,有β’型油脂和α型油脂,β’型油脂是指,仅由作为油脂的多晶型之一的β’型的晶体形成的油脂。α型油脂是指,仅由作为油脂的多晶型之一的α型的晶体形成的油脂。油脂的晶体中,有为相同组成、但具有不同副晶格结构(晶体结构)的晶体,被称为多晶型。代表性地有六方晶型、斜方晶垂直型和三斜晶平行型,分别被称为α型、β’型和β型。另外,各多型的熔点以α、β’、β顺序熔点依次变高,各多型的熔点根据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种类而不同,因此,以下,表1中分别示出为甘油三癸酸酯、甘油三月桂酸酯、甘油三肉豆蔻酸酯、甘油三棕榈酸酯、甘油三硬脂酸酯、甘油三花生酸酯、甘油三山萮酸酯的情况下的各多型的熔点(℃)。需要说明的是,表1是基于Nissim Garti et al.、”Crystallization and Polymorphism of Fats and Fatty Acids”、Marcel Dekker Inc.、1988、pp.32-33制成的。而且,制成表1时,熔点的温度(℃)是将小数点第1位四舍五入而得到的。另外,如果已知油脂的组成和其各多型的熔点,则至少可以检测该油脂中是否存在β型油脂。
〔表1〕
α型油脂(℃) β’型油脂(℃) β型油脂(℃)
甘油三癸酸酯 -9 16 32
甘油三月桂酸酯 15 34 47
甘油三肉豆蔻酸酯 33 45 59
甘油三棕榈酸酯 45 57 66
甘油三硬脂酸酯 55 63 74
甘油三花生酸酯 62 69 78
甘油三山萮酸酯 68 74 83
用于鉴定这些多型的一般方法有X射线衍射法,衍射条件由下述布拉格方程提供。
2dsinθ=nλ(n=1,2,3···)
在满足该式的位置出现衍射峰。此处,d为晶格常数、θ为衍射(入射)角、λ为X射线的波长、n为自然数。由与短面间隔对应的衍射峰的2θ=16~27°,可以得到涉及晶体中的侧面的堆积(副晶格)的信息,可以进行多型的鉴定。特别是三酰甘油的情况下,在2θ=19、23、24°(附近、附近、附近)出现β型的特征峰,在21°附近出现α型的特征峰。需要说明的是,X射线衍射测定例如使用维持为20℃的X射线衍射装置(RigakuCorporation、试样水平型X射线衍射装置UItimaIV)而测定。作为X射线的光源,最常利用CuKα射线
进而,上述油脂的多晶型也可以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法(DSC法)预测。例如,β型油脂的预测是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SII NanoTechnology Inc.制、商品编号BSC6220),基于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100℃得到的DSC曲线,预测油脂的晶体结构从而进行。
此处,油脂成分只要包含β型油脂、或只要包含β型油脂作为主成分(超过50质量%)即可,作为优选的方案,为上述油脂成分实质上由β型油脂形成,更优选的方案为上述油脂成分由β型油脂形成,特别优选的方案为上述油脂成分仅由β型油脂形成。上述油脂成分全部为β型油脂的情况是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法未检测到α型油脂和/或β’型油脂的情况。作为另一优选的方案,上述油脂成分(或包含油脂成分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存在在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附近、优选在附近具有衍射峰,表1的α型油脂和/或β’型油脂的短面间隔的X射线衍射峰不存在、特别是在附近不具有衍射峰的情况,所述情况也可以判断为上述油脂成分均为β型油脂。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案,优选上述油脂成分全部为β型油脂,可以包含其他α型油脂、β’型油脂。此处,本发明中的油脂成分“包含β型油脂”的情况和β型油脂相对于α型油脂+β型油脂的相对量的指标可以由X射线衍射峰中、β型的特征峰与α型的特征峰的强度比率:[β型的特征峰的强度/(α型的特征峰的强度+β型的特征峰的强度)](以下,也称为峰强度比)假定。具体而言,基于关于上述X射线衍射测定的见解,算出作为β型的特征峰的2θ=19°的峰强度与作为α型的特征峰的2θ=21°的峰强度的比率:19°/(19°+21°)从而作为表示上述油脂成分的β型油脂的存在量的指标,可以理解“包含β型油脂”。本发明优选的是,上述油脂成分全部为β型油脂(即,峰强度比=1),例如适当的是,该峰强度比的下限值例如为0.4以上、优选0.5以上、更优选0.6以上、进一步优选0.7以上、特别优选0.75以上、尤其更优选0.8以上。峰强度如果为0.4以上,则可以视为以β型油脂为主成分超过50质量%。该峰强度比的上限值优选1、也可以为0.99以下、0.98以下、0.95以下、0.93以下、0.90以下、0.85以下、0.80以下等。峰强度比可以为上述下限值和上限值的任一者或任意的组合。
<XXX型甘油三酯>
本发明的油脂成分包含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该XXX型甘油三酯是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甘油三酯,各脂肪酸残基X彼此相同。此处,该碳数x为选自10~22中的整数、优选为选自12~22中的整数、更优选为选自14~20中的整数、进一步优选为选自16~18中的整数。
脂肪酸残基X可以为饱和或者不饱和的脂肪酸残基。作为具体的脂肪酸残基X,例如可以举出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萮酸等的残基,但不限定于此。作为脂肪酸,更优选为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和山萮酸,进一步优选为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尤其更优选为棕榈酸和硬脂酸。
对于该XXX型甘油三酯的含量,将油脂成分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例如,将50质量%以上、优选60质量%以上、更优选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80质量%以上设为下限,例如,将100质量%以下、优选99质量%以下、更优选95质量%以下设为上限的范围。XXX型甘油三酯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优选为1种或2种,更优选使用1种。XXX型甘油三酯为2种以上的情况下,其合计值成为XXX型甘油三酯的含量。
<其他甘油三酯>
对于本发明的油脂成分,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除上述XXX型甘油三酯以外,还可以包含其它甘油三酯。其它甘油三酯可以是多个种类的甘油三酯,可以是合成油脂也可以是天然油脂。作为合成油脂,可举出:三辛酸甘油酯、三癸酸甘油酯等。作为天然油脂,例如,可举出:可可脂、葵花油、菜籽油、大豆油、棉籽油等。在将本发明的油脂成分中的全部甘油三酯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即使包含1质量%以上、例如5~50质量%左右的其它甘油三酯也没有问题。其它甘油三酯的含量例如为0~30质量%、优选为0~18质量%、更优选为0~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8质量%。
<其他成分>
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除上述甘油三酯等油脂成分之外,可以任意包含乳化剂、香料、脱脂奶粉、全脂奶粉、可可粉、砂糖、糊精、甜味剂、着色料等其他成分(添加剂)。这些任意成分也可以外部添加至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但通过预先包含于粉末油脂组合物中,可以将这些任意成分确实且容易地粘接于食品基材上。这些其他成分的量只要不有损本发明的效果就可以设为任意的量,例如,将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为0~70质量%、优选为0~65质量%、更优选为0~30质量%。其他成分优选的是其90质量%以上为平均粒径为1000μm以下的粉体,更优选为平均粒径为500μm以下的粉体。进而,20μm以下的细的颗粒难以以人的感觉感到,因此,如果为平均粒径例如为20μm以下,优选0.1~20μm、更优选1~10μm的粉体,则含于口时的粉体的粗糙的感触消失,故优选。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没有特别限定,本说明书中所谓平均粒径是指,通过激光衍射散射法(ISO133201和ISO9276-1)测定的值。
但是,本发明的优选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优选实质上仅由上述油脂成分形成,且优选油脂成分实质上仅由甘油三酯形成。另外,“实质上”是指,将粉末油脂组合物或油脂成分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除油脂组合物中所含的油脂成分以外的成分或除油脂成分中所含的甘油三酯以外的成分例如为0~15质量%、优选为0~10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
<粉末油脂组合物>
对于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使包含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形成熔融状态,保持为特定的冷却温度,并冷却固化,从而即使不采用喷雾、利用磨机等粉碎机的机械粉碎等特别的加工手段也可以得到粉末状的油脂组合物(粉末油脂组合物)。更具体而言,(a)准备包含上述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作为任意的工序(b),将工序(a)中得到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加热,将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甘油三酯熔化,得到熔融状态的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进而(d)将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固化,得到含有β型油脂、且其颗粒形状为板状的粉末油脂组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冷却后得到的固体物,应用锤磨机、切碎机等公知的粉碎加工手段,也可以生产该粉末油脂组合物。
上述工序(d)的冷却例如如下进行:将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在比该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油脂成分的β型油脂的熔点还低的温度下、且由下式:
冷却温度(℃)=碳数x×6.6-68
求出的冷却温度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如果以这样的温度范围进行冷却,则可以效率良好地生成β型油脂,可以形成细的晶体,因此,可以容易得到粉末油脂组合物。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细的”是指,一次颗粒(大小最小的晶体)例如为20μm以下,优选为15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的情况。另外,如果不以这样的温度范围冷却,则不生成β型油脂,有时无法形成与油脂组合物原料相比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比较例1、3)。进而,本发明中,通过以这样的温度范围进行冷却,以静置的状态生成β型油脂,使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形成板状形状,冷却方法对特定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是有益的。
<粉末油脂组合物的特性>
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在常温(20℃)下为粉末状的固体。
对于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例如实质上仅由油脂成分形成的情况下,为0.05~0.6g/cm3、优选为0.1~0.5g/cm3、更优选为0.1~0.4g/cm3或0.15~0.4g/cm3、进一步优选为0.2~0.3g/cm3。此处,所谓的“松散堆积密度”是使粉体自然落下的状态的填充密度。对于松散堆积密度(g/cm3)的测定,例如,在内径15mm×25mL的量筒中,从距离该量筒的上部开口端2cm左右的上方,使适量的粉末油脂组合物落下而疏松填充,进行填充质量(g)的测定和容量(mL)的读取,计算每mL的该粉末油脂组合物的质量(g),由此可以求出松散堆积密度。另外,松散堆积密度也可以使用株式会社藏持科学器械制作所制造的松比重测定仪,由基于JIS K-6720(或ISO 1060-1及2)测定的松比重来计算。具体而言,从距离接收器(内径40mm×高度85mm的100mL圆柱形容器)的上部开口部38mm的高度的位置,使120mL试样落入该接收器中。去掉自接收器隆起的试样,称量接收器的内容积(100mL)部分的试样的质量A(g),由以下公式可以求出松散堆积密度。
松散堆积密度(g/mL)=A(g)/100(mL)
优选进行3次测定并取其平均值。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通常其颗粒具有板状形状的形态,例如具有5~200μm、优选10~150μm、更优选20~120μm、尤其更优选25~100μm的平均粒径(有效直径)。此处,该平均粒径(有效直径)可以通过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日机装株式会社制造的Microtrac MT3300ExII)基于激光衍射散射法(ISO133201、ISO9276-1)来求出。有效直径是指作为测定对象的晶体的实测衍射图案符合假定为球形而得到的理论衍射图案时的该球形的粒径。这样,在激光衍射散射法的情况下,使实测衍射图案与假定为球形而得到的理论衍射图案符合而计算有效直径,因此,不管测定对象是板状形状还是球状形状,都可以根据相同原理来测定。此处,对于板状形状,长宽比优选1.1以上、更优选1.2以上的长宽比,进一步优选1.2~3.0、特别优选1.3~2.5、尤其更优选1.4~2.0的长宽比。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谓长宽比的定义是,对于颗粒图形,用以使面积为最小的方式外切的长方形包围,该长方形的长边的长度与短边的长度之比。另外,颗粒为球状形状的情况下,长宽比小于1.1。对于作为现有技术的、将极度氢化油等在常温下固体脂肪含量高的油脂熔化并进行直接喷雾的方法,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由于表面张力而成为球状形状,长宽比成为低于1.1。而且,前述长宽比例如可以如下求出: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型电子显微镜等的直接观察,对于任意选择的颗粒,测量其长轴方向的长度和短轴方向的长度,从而以测量到的个数的平均值的形式求出。
进而为了将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添加至食品,具体而言,例如使添加剂附着于食品等的表面、或其本身作为粘接剂、涂布剂使用的情况下,例如适当的是,具有0.1μm以上、优选1μm以上、更优选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4μm以上、且例如20μm以下,优选15μm以下,更优选1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5μm以下的平均粒径(有效直径)。该平均粒径(有效直径)的测定方法与上述同样。特别是通过设为20μm以下的平均粒径,含于口时的粉体的粗糙的感触消失,故优选。
<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可以通过包括以下工序的方法而制造:
工序(a),准备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
任意的工序(b),将工序(a)中得到的油脂组合物原料任意加热等,将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甘油三酯熔化,得到熔融状态的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
工序(d),将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固化,得到含有β型油脂、且其颗粒形状为板状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另外,在上述工序(b)与(d)之间,可以包括作为工序(c)的用于促进粉末生成的任意工序,例如(c1)引晶工序、(c2)回火工序和/或(c3)预冷却工序。进而,上述工序(d)中得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可以是通过将工序(d)的冷却后得到的固体物粉碎得到粉末状油脂组合物的工序(e)而得到的。下面,对上述工序(a)~(e)进行说明。
(a)原料准备工序
工序(a)中准备的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可以基于包含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的通常的XXX型甘油三酯等油脂的制造方法而制造,或容易从市场获得。此处,以上述碳数x和脂肪酸残基X特定的XXX型甘油三酯在最终得到的目标油脂成分和多晶型以外的方面是相同的。该原料中可以包含β型油脂,例如,β型油脂的含量可以包含0.1质量%以下,0.05质量%以下,或0.01质量%以下。但是,β型油脂由于将该原料通过加热等形成熔融状态而消失,因此,该原料可以为熔融状态的原料。该原料例如为熔融状态的情况下,实质上不含β型油脂也是指,不限定于XXX型甘油三酯,而实质上全部油脂成分不是β型油脂的情况,β型油脂的存在可以如下确认:通过上述X射线衍射测定确认源自β型油脂的衍射峰、确认基于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法的β型油脂等从而确认。“实质上不含β型油脂”的情况下的β型油脂的存在量可以由X射线衍射峰中、β型的特征峰与α型的特征峰的强度比率[β型的特征峰的强度/(α型的特征峰的强度+β型的特征峰的强度)](峰强度比)假定。上述油脂组合物原料的该峰强度比例如为0.2以下、优选为0.15以下、更优选为0.10以下。油脂组合物原料中,也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如上述所述的XXX型甘油三酯,优选为1种或2种,更优选为1种。
具体而言,例如,上述XXX型甘油三酯可以通过使用脂肪酸或脂肪酸衍生物与甘油的直接合成而制造。作为直接合成XXX型甘油三酯的方法,可举出:(i)将碳原子数x的脂肪酸和甘油直接酯化的方法(直接酯合成);(ii)使碳原子数x的脂肪酸X的羧基与烷氧基键合而成的脂肪酸烷基酯(例如,脂肪酸甲酯及脂肪酸乙酯)和甘油在碱性或酸性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方法(使用有脂肪酸烷基酯的酯交换合成);(iii)使碳原子数x的脂肪酸X的羧基中的羟基被卤素取代而成的脂肪酸卤化物(例如,脂肪酸氯化物及脂肪酸溴化物)和甘油在碱性催化剂下反应的方法(酰卤合成)。
XXX型甘油三酯可以通过前述的(i)~(iii)的任一种方法来制造,从制造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i)直接酯合成或(ii)使用有脂肪酸烷基酯的酯交换合成,更优选为(i)直接酯合成。
在通过(i)直接酯合成来制造XXX型甘油三酯时,从制造效率的观点考虑,相对于1摩尔甘油,优选使用3~5摩尔、更优选使用3~4摩尔的脂肪酸X或脂肪酸Y。
对于XXX型甘油三酯的(i)直接酯合成中的反应温度,只要是通过酯化反应而产生的生成水能去除到体系外的温度即可,例如,优选为120℃~300℃,更优选为150℃~270℃,进一步优选为180℃~250℃。通过在180~250℃下进行反应,可以特别有效地制造XXX型甘油三酯。
XXX型甘油三酯的(i)直接酯合成中,可以使用促进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作为催化剂,可举出:酸催化剂、及碱土金属的醇盐等。催化剂的用量相对于反应原料的总质量为0.001~1质量%左右是优选的。
XXX型甘油三酯的(i)直接酯合成中,在反应后,通过进行水洗、碱脱羧和/或减压脱酸、及吸附处理等公知的精制处理,可以去除催化剂、原料未反应物。进而,通过实施脱色·除臭处理,可以对得到的反应物进一步进行精制。
例如将该原料中所含的全部甘油三酯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上述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XXX型甘油三酯的量为100~50质量%、优选为95~55质量%、更优选为90~60质量%。进而尤其更优选为85~65质量%。
<其他甘油三酯>
作为成为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的其他甘油三酯,除上述XXX型甘油三酯之外,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还可以包含各种甘油三酯。作为其它甘油三酯,例如,可以举出:将上述XXX型甘油三酯的1个脂肪酸残基X置换成脂肪酸残基Y的X2Y型甘油三酯、将上述XXX型甘油三酯的2个脂肪酸残基X置换成脂肪酸残基Y的XY2型甘油三酯等。
例如将XXX型甘油三酯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上述其他甘油三酯的量为0~100质量%、优选为0~70质量%、更优选为1~40质量%。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原料,也可以使用对源自天然的甘油三酯组合物进行氢化、酯交换或分馏而得到的物质代替直接合成上述XXX型甘油三酯。作为源自天然的甘油三酯组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菜籽油、大豆油、葵花油、高油酸葵花油、红花油、棕榈硬脂和它们的混合物等。可以特别优选举出这些源自天然的甘油三酯组合物的氢化油、部分氢化油、极度氢化油。可以进一步优选举出硬棕榈硬脂、高油酸葵花油极度氢化油、菜籽极度氢化油、大豆极度氢化油。
进而,作为本发明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可以举出市售的、甘油三酯组合物或合成油脂。例如,作为甘油三酯组合物,可以举出硬棕榈硬脂(Nisshin OilliO Group,Ltd.制)、菜籽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大豆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另外,作为合成油脂,可以举出甘油三棕榈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甘油三硬脂酸酯(Sigma Aldrich制)、甘油三硬脂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甘油三花生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甘油三山萮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此外,棕榈极度氢化油由于XXX型甘油三酯的含量少,因此可以作为甘油三酯的稀释成分而使用。
<其他成分>
作为上述油脂组合物原料,除上述甘油三酯以外,还可以任意含有部分甘油酯、脂肪酸、抗氧化剂、乳化剂、水等溶剂等其它成分。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这些其它成分的量可以设为任意的量,例如在将XXX型甘油三酯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为0~5质量%、优选为0~2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
上述油脂组合物原料包含多种成分的情况下,可以任意混合。对于混合而言,只要可得到均质的反应底物,可以使用公知的任意混合方法,例如,可以用桨叶式混合机、真空乳化机(AGI HOMO MIXER)、分散混合机等来进行混合。
对于该混合,可以根据需要在加热下进行混合。对于加热,优选与后述的工序(b)中的加热温度为相同程度,例如,在50~120℃、优选为60~100℃、更优选为70~90℃、进一步优选为80℃下进行加热。
(b)得到熔融状态的前述油脂组合物的工序
在上述(d)工序之前,对于上述工序(a)中准备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在准备的时刻处于熔融状态的情况下,可以不加热而直接冷却,但在准备的时刻未处于熔融状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地加热而将该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甘油三酯熔化,从而得到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
此处,对于油脂组合物原料的加热,上述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甘油三酯的熔点以上的温度、特别是能使XXX型甘油三酯熔化的温度、例如70~200℃、优选75~150℃、更优选80~100℃是适当的。另外,持续加热例如0.1~3小时、优选0.3~2小时、更优选0.5~1小时是适当的。
(d)将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冷却得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工序
将上述工序(a)或(b)中准备的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进一步冷却固化,形成含有β型油脂、且其颗粒形状为板状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此处,为了“将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固化”,作为冷却温度的上限值,必须将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保持为比该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油脂成分的β型油脂的熔点还低的温度。“比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油脂成分的β型油脂的熔点还低的温度”是指,例如具有3个碳数为18的硬脂酸残基的XXX型甘油三酯的情况下,β型油脂的熔点为74℃(表1),因此,为比该熔点低1~30℃的温度(即44~73℃)、优选为比该熔点低1~20℃的温度(即54~73℃)、更优选为比该熔点低1~15℃的温度(即59~73℃)、特别优选为低1℃、2℃、3℃、4℃、5℃、6℃、7℃、8℃、9℃或10℃的温度。
更优选的是,为了得到β型油脂,适当的是,作为冷却温度的下限值,保持为由以下式求出的冷却温度以上。
冷却温度(℃)=碳数x×6.6-68
(式中,碳数x为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XXX型甘油三酯的碳数x)
设为这样的冷却温度以上是由于,为了得到含有XXX型甘油三酯的β型油脂,该油脂结晶时,必须将冷却温度设定为除β型油脂以外的α型油脂、β’型油脂不发生结晶的温度。冷却温度主要依赖于XXX型甘油三酯的分子的大小,因此可以理解,在碳数x与最佳的冷却温度的下限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例如,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XXX型甘油三酯为具有3个碳数为18的硬脂酸残基的XXX型甘油三酯的情况下,冷却温度的下限值成为50.8℃以上。因此,具有3个碳数为18的硬脂酸残基的XXX型甘油三酯的情况下,“将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固化”的温度更优选为50.8℃以上且72℃以下。
另外,XXX型甘油三酯为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碳数x小者的冷却温度而确定其下限值。例如,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XXX型甘油三酯为具有3个碳数为16的棕榈酸残基的XXX型甘油三酯与具有3个碳数为18的硬脂酸残基的XXX型甘油三酯的混合物的情况下,冷却温度的下限值根据该值小者的碳数16而成为37.6℃以上。
作为另一方案,上述冷却温度的下限值适当的为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的、与该β型油脂对应的α型油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例如,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XXX型甘油三酯为具有3个碳数为18的硬脂酸残基的XXX型甘油三酯的情况下,该具有3个硬脂酸残基的XXX型甘油三酯的α型油脂的熔点为55℃(表1),因此,此时的“将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固化”的温度优选55℃以上且72℃以下。
作为进而另一方案,处于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的冷却如下进行:例如x为10~12时,以最终温度优选成为-2~46℃、更优选成为12~44℃、进一步优选成为14~42℃的温度的方式进行冷却。冷却中的最终温度如下:例如x为13或14时,优选为24~56℃、更优选为32~54℃、进一步优选为40~52℃,x为15或16时,优选为36~66℃、更优选为44~64℃、进一步优选为52~62℃,x为17或18时,优选为50~72℃、更优选为54~70℃、进一步优选为58~68℃,x为19或20时,优选为62~80℃、更优选为66~78℃、进一步优选为70~77℃,x为21或22时,优选为66~84℃、更优选为70~82℃、进一步优选为74~80℃。在上述最终温度下,例如以优选2小时以上、更优选4小时以上、进一步优选6小时以上、且优选2天以下,更优选24小时以下,进一步优选12小时以下进行静置是适当的。
(c)促进粉末生成工序
进而,在工序(d)前,在上述工序(a)或(b)与(d)之间,作为(c)用于促进粉末生成的任意工序,对于工序(d)中使用的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可以通过引晶法(c1)、回火法(c2)和/或(c3)预冷却法进行处理。这些任意工序(c1)~(c3)可以单独进行任一者,也可以组合进行多个工序。这里,所谓在工序(a)或(b)与工序(d)之间,是指包括工序(a)或(b)中、工序(a)或(b)之后且工序(d)之前、工序(d)中。
引晶法(c1)及回火法(c2)是如下所述的促进粉末生成的方法,即,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制造中,为了将处于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更可靠地制成粉末状,在冷却至最终温度之前,对处于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进行处置。
此处,所谓引晶法(c1)是在处于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时少量添加成为粉末的核(种)的成分而促进粉末化的方法。具体而言,例如,对于工序(b)中得到的处于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准备包含优选为8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90质量%以上的、与该油脂组合物原料中的XXX型甘油三酯碳原子数相同的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粉末作为成为核(种)的成分。在处于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时,在该油脂组合物原料的温度达到例如最终冷却温度±0~+10℃、优选最终冷却温度+5~+10℃的温度的时刻,相对于该处于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100质量份添加0.1~1质量份、优选为0.2~0.8质量份的该成为核的油脂粉末,由此促进油脂组合物的粉末化。
另外,回火法(c2)是如下所述的方法,在处于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的冷却中,在最终冷却温度下静置之前,先在比工序(d)的冷却温度还低的温度、例如低5~20℃的温度、优选为低7~15℃的温度、更优选为低10℃左右的温度下冷却优选为10~120分钟、更优选为30~90分钟左右,由此促进油脂组合物的粉末化。
进而,预冷却法(c3)是指,将前述工序(a)或(b)中得到的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在工序(d)中冷却前,在准备前述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时的温度与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的冷却时的冷却温度之间的温度下进行暂时冷却的方法,换言之,是指在比工序(a)或(b)的熔融状态的温度还低、且比工序(d)的冷却温度还高的温度下进行暂时预冷却的方法。接着(c3)预冷却法,在工序(d)的油脂组合物原料的冷却时的冷却温度下进行冷却。所谓比工序(d)的冷却温度还高的温度是指,例如,可以是比工序(d)的冷却温度高2~40℃的温度、优选为高3~30℃的温度、更优选为高4~30℃的温度、进一步优选为高5~10℃左右的温度。将前述预冷却的温度设定得越低,越可以缩短工序(d)的冷却温度下的正式冷却时间。即,预冷却法与引晶法、回火法不同,是可以仅通过阶段性降低冷却温度来促进油脂组合物的粉末化的方法,在工业上制造时优势较大。
(e)将固体物粉碎得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工序
对于通过上述工序(d)的冷却而得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工序,更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工序(e)来进行,即,将通过工序(d)的冷却而得到的固体物粉碎,从而得到粉末油脂组合物。
详细地进行说明,首先,将上述油脂组合物原料熔化而得到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然后进行冷却,从而形成与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原料相比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成为具有孔隙的固体物的油脂组合物通过给予轻轻的冲击就能粉碎,固体物容易地破碎而成为粉末状。
这里,对给予轻轻的冲击的手段没有特别指定,通过振动、过筛等给予轻轻地振动(冲击)来进行粉碎(散开)的方法比较简便、为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该固体物通过公知的粉碎加工手段粉碎。作为这样的粉碎加工手段的一例,可以举出锤磨机、切碎机等。
<粉末油脂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可以用于以粉末油脂为原料的各种领域。尤其是可以用于蛋糕粉、咖啡奶油、起酥油、巧克力等食品领域。另外,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可以作为用于使食品等附着的粘接剂、涂布剂而广泛利用,而不限定于食品领域。
<包含油脂组合物的食品>
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可以包含在各种食品中。作为可添加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食品原料,可以举出如上所述的蛋糕粉那样的蛋糕类、咖啡奶油、起酥油、巧克力、面包类、水产糜制品、烘焙点心、奶油等。本发明的食品中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含量根据作为对象的食品的种类而不同,例如,将最终得到的食品整体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例如为0.1~99质量%、优选为1~90质量%、更优选为5~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80质量%。
通过包含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作为巧克力的原材料的一部分,可以改善巧克力的固化速度,并且改良成脱模速度提高、耐热性上升的物质。详细如后述。
<包含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食品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食品的制造方法。
具体而言,可以包括如下工序:将上述的
工序(d),将熔融状态的前述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固化,得到含有β型油脂、且其颗粒形状为板状的粉末油脂组合物、或
工序(e),将固体物粉碎得到粉末油脂组合物
之后,将所得粉末油脂组合物添加至食品原料的工序,即
工序(f),将所得粉末油脂组合物添加至食品原料,得到含有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食品。
上述(f)工序中,添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巧克力的情况下,在混合工序时添加。此时,从容易混合的观点出发,暂时地,将粉末状的油脂组合物暂时熔化后加入,也有时直接以粉末状加入。暂时熔化的情况下,使用加温至熔点以上而完全熔化的物质。优选以粉末油脂组合物在食品中充分变均匀的时间进行混合。
上述(f)工序中,例如可以举出:使用粉末油脂组合物作为粘接剂或涂布剂的情况下,在前述食品原料中添加上述得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例如,不仅对于食品表面涂覆或覆盖,而且也包括对于食品整体而包含)的方法。
上述食品中,特别列举巧克力为例,以以下顺序进行说明。
<巧克力>
本发明中,所谓“巧克力”,并不限于由“关于巧克力类的表示的公平竞争规则(S46.3.29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告示第16号、变更H2.6.22同告示第18号)”(全国巧克力业公平贸易委员会)或法规上的规定限定的巧克力,只要是以可可块、可可粉、食用油脂(可可脂、植物油脂等)、糖类(砂糖、乳糖、麦芽糖、果糖等)为主要原料,根据需要加入乳制品、香料、乳化剂等,经由巧克力的制造工序(混合工序、微粒化工序、精练工序、冷却工序等)制造的巧克力,就没有特别限制。作为本发明的“巧克力”,除了深色巧克力(dark chocolate)、黑巧克力(black chocolate)、牛奶巧克力之外,还可以举出未使用可可块的白巧克力、彩色巧克力等。本发明中特别优选为使用硬黄油的巧克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改良巧克力是指,使上述中定义的“粉末油脂组合物”或“油脂组合物”含有于上述中定义的巧克力,是指,与不含有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或“油脂组合物”的巧克力相比,固化速度改善、脱模速度提高、耐热性上升的巧克力。
<硬黄油>
本发明中的“硬黄油”是作为巧克力的油脂使用的代可可脂的统称。“硬黄油”一般被分为回火型和未回火型。回火型硬黄油以大量包含于可可脂中的对称型甘油三酯为主成分。例如,含有2位上键合有油酸、1、3位上键合有碳数16以上的饱和脂肪酸的SOS型甘油三酯(以下也记载为SOS)。因此,回火型硬黄油与可可脂的相容性高。另外,回火型硬黄油与可可脂同样地必须进行回火。
另一方面,未回火型硬黄油与可可脂的熔化性状类似,但油脂结构完全不同。因此,未回火型硬黄油与可可脂的相容性低。然而,无需回火且作业性良好,因此,在巧克力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另外,未回火型硬黄油大致分为月桂酸型和非月桂酸型。月桂酸型硬黄油以月桂酸为主要构成脂肪酸,典型地包括:将分馏棕榈仁油得到的高熔点部(棕榈仁硬脂)氢化并极度氢化而得到的物质。此种硬黄油有迅速熔化的特征,但与可可脂的相容性极端差,因此,必须尽量减少可可脂的配混率,可可风味缺乏。另外,非月桂酸型硬黄油也被称为反式酸型硬黄油,典型地包括:将低熔点棕榈油酸或大豆油等液体油异构化氢化而得到的物质;将分馏经过异构化氢化的物质而得到的高熔点部或中熔点部。此种硬黄油的熔化性状与月桂酸型相比,稍缺乏迅速熔化的特征,但是与可可脂的相容性比月桂酸型良好,可以比月桂酸型较多地配混可可脂。然而,由于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因此,认识到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后,避免使用。出于这样的背景,对于非月桂酸型硬黄油要求降低反式脂肪酸。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改良硬黄油”是指,使上述中定义的“粉末油脂组合物”或“油脂组合物”含有于上述中定义的“硬黄油”,与不含有前述“粉末油脂组合物”或“油脂组合物”的硬黄油相比,使用前述改良硬黄油的情况下,可以制造固化速度改善、脱模速度提高、耐热性上升的巧克力。
<固化速度>
本发明中的“固化速度”可以由关于油脂的固体脂肪含量(SFC)的曲线求出。例如,以20℃冷却时的15分钟后的固体脂肪含量(SFC)越多,测定为固化速度越快的油脂。需要说明的是,油脂的SFC可以使用公知的SFC测定装置而测定。例如可以举出SFC测定装置(制品名:Minispec MQ-20、BrukerOptics公司制)。作为测定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将处于以45℃加热的熔融状态的油脂放入SFC测定装置中,边以20℃冷却边每隔5分钟测定SFC的方法等。
<脱模速度>
本发明中的“脱模速度”可以如下求出:巧克力从模具开始脱离后,由直至脱模率成为90%的冷却时间求出。即,首先将熔化了的巧克力基础材料注入至成型模(例如167mm×84mm×11mm、且167mm×84mm的上面被开放的透明的聚碳酸酯制的模),以目视计数从冷却开始每隔一定时间从成型模脱离的巧克力的数量(例如,使用透明的聚碳酸酯制的模时,可见巧克力剥离和浮起)。本发明中将在更短的冷却时间内巧克力开始脱离、在更短的冷却时间内脱模率成为90%的情况称为“脱模速度”快。“脱模速度”的终点为脱模率90%的理由是由于,全部巧克力难以从模脱离,如果将脱模率100%设为基准,则测定中容易产生波动。另外,脱模率成为巧克力的脱模性和生产率的标准。使用上述167mm×84mm×11mm的透明的聚碳酸酯制的模测定的脱模率成为90%以上的时间为20分钟以下的情况下,判断巧克力的脱模性(脱模)良好,生产率良好。需要说明的是,脱模率可以用下式求出。
脱模率(%)=剥离了的格子的数量/格子的总数×100
<耐热性>
本发明中的“耐热性”可以由关于油脂的固体脂肪含量(SFC)的曲线而评价。巧克力即将熔化前的温度、例如SFC成为10%时的温度越高,评价耐热性越上升。需要说明的是,油脂的SFC可以使用公知的SFC测定装置测定。例如可以举出SFC测定装置(制品名:Minispec MQ-20、Bruker Optics公司制)。作为测定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将以10℃硬化的油脂放入至SFC测定装置,边使温度升高边测定20℃、25℃下的SFC,接着,2.5℃温度升高时测定SFC的方法等。
进而,作为本发明的改良巧克力的制造中使用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优选的平均粒径,例如可以举出20μm以下的平均粒径。平均粒径的测定方法如上述。20μm以下的细的颗粒难以以人的感觉感到,因此,通过使用20μm以下的颗粒,可以将熔点高的粉末油脂组合物添加至巧克力而不提供粗糙的食感。进而,通过使用20μm以下的颗粒,即使将熔点高的粉末油脂组合物添加至巧克力,对脂肪花白(fat bloom)现象(是指巧克力中所含的可可脂由于温度上升而在制品表面溶出,成为白的晶体浮出的现象。以下,简单称为“花白”)的发生也没有影响。这些是将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用于巧克力的大的优点。
<食品中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含量>
首先,本发明的食品中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含量根据作为对象的食品的种类而不同,例如,相对于食品中的油成分100质量%,以1~10质量%含有。更优选为1~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作为对象的食品为巧克力的情况下,以巧克力中的油成分为基准含有于巧克力中,可以得到本发明的改良巧克力。即,改良巧克力中,相对于巧克力中的油成分100质量%,以1~10质量%含有。更优选为1~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另外,作为对象的食品为硬黄油的情况下,相对于硬黄油(全部相当于油成分)100质量%,以1~10质量%含有。更优选为1~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
例如,如果将上述中规定的数值范围换算为最终得到的改良巧克力中存在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量,则相对于巧克力中的油成分40质量%、含有1质量%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情况下,对于最终得到的巧克力,包含0.398质量%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实施例22)。另外,相对于巧克力中的油成分40质量%、含有5质量%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情况下,对于最终得到的巧克力,包含1.96质量%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实施例23)。
如果相对于改良硬黄油或改良巧克力中的油成分、含有至少1质量%以上的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则可以得到本发明的期望的效果。另外,如果相对于巧克力中的油成分100质量%、含有10质量%以下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则不会产生对物性、食感等的不良影响,故优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在巧克力的制造过程中由于热也有时可能熔融,因此,也可以含有熔融状态的上述油脂组合物代替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该油脂组合物的含量与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中定义的含量同样。
此处,本发明的改良巧克力中所含的油成分中,除上述中定义的硬黄油、和下述段落中定义的食用油脂以外,也包含源自巧克力的含油原料(可可块、可可粉、全脂奶粉等)的油成分。例如,一般而言,可可块的55质量%为可可脂(油成分),可可粉中的11质量%为可可脂(油成分),全脂奶粉的25质量%为乳脂(油成分)。因此,本发明中改良巧克力中所含的“油成分”可以是将硬黄油与食用油脂与源自巧克力的含油原料的油成分总计而得到的值。需要说明的是,改良巧克力中的油成分成为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含量的基准,因此,本发明中,前述改良巧克力中的“油成分”中不含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改良巧克力中所含的食用油脂>
本发明的改良巧克力可以包含任意的食用油脂。作为这样的食用油脂,可以举出食用油、人造奶油、食用涂脂(fat spread)、及起酥油等,可以使用它们的一种或者组合使用两种以上。作为前述食用油脂的原料,例如可以使用:椰子油、棕榈仁油、棕榈油、分馏棕榈油(棕榈油精、棕榈超级液油等)、牛油(shea)树脂、牛油树分馏油、婆罗双(sal)树脂、婆罗双树分馏油、雾冰草脂(illipe butter)、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红花油、葵花油、米油、玉米油、香油、橄榄油、乳脂、可可脂等或它们的混合油、加工油脂等。这些食用油脂的量只要不有损本发明的效果就可以设为任意的量,例如,将源自巧克力的含油原料的油成分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为0~100质量%、优选为0~75质量%、更优选为0~50质量%。
<改良巧克力中所含的糖类>
本发明的改良巧克力优选含有糖类。作为糖类,例如可以使用:蔗糖(砂糖、粉糖)、乳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还原淀粉糖化产物、液糖、酶转化淀粉糖浆、异构化液糖、蔗糖结合糖浆、还原糖聚葡萄糖、低聚糖、山梨糖醇、还原乳糖、海藻糖、木糖、木糖醇、麦芽糖醇、赤藓糖醇、甘露醇、棉子糖、糊精等。将巧克力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改良巧克力中所含的糖类的含量优选为20~60质量%、更优选为25~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0~50质量%。
<改良巧克力中所含的其他成分>
本发明的改良巧克力除油脂、糖类以外,还可以使用巧克力的制造中一般配混的原料。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全脂奶粉、脱脂奶粉等乳制品、可可块、可可粉等可可成分、大豆粉、大豆蛋白、果实加工品、蔬菜加工品、抹茶粉末、咖啡粉末等各种粉末、胶类、淀粉类、抗氧化剂、着色料、香料、乳化剂等。
上述改良巧克力中所含的“食用油脂”、“糖类”和“其他成分”的优选方案也可以用于本发明的食品。
<食品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食品可以通过以往公知的方法制造。例如,如果尝试列举本发明的改良巧克力为例,则改良巧克力例如可以如下制造:以油脂(包含硬黄油)、可可成分、糖类、乳制品、乳化剂等为原材料,以巧克力中的最终油脂含量成为25~65质量%的方式,将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暂时熔化作为前述原材料的一部分,以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的形式加入,或直接加入粉末油脂组合物,经过混合工序、微粒化工序(精制)、精练工序(研拌)、冷却工序等而制造。例如可以如下制造:将巧克力的原材料混合(混合工序),利用滚动进行精制(微粒化工序)后,进行研拌(精练工序),注入至模并进行冷却固化(冷却工序)从而可以制造。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改良巧克力的制造方法中,是否进行回火取决于使用的硬黄油的种类。
<食品用品质改良剂>
然而,如以上述所述那样,本发明中使用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作为巧克力的原材料的一部分加入时,对于以往的巧克力,改善固化速度、且对脱模速度提高、耐热性上升有改良,因此,本发明还涉及以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为有效成分的、食品用(特别是巧克力用)品质改良剂。如以下所示那样,通过在以往的巧克力的原材料中配混本发明的食品用品质改良剂,可以改善该巧克力的固化速度,并且可以达成对脱模速度提高、耐热性上升变更的品质改良效果。
本发明的食品用品质改良剂含有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为了使本发明的食品用品质改良剂以少量发挥效果,优选含有60质量%以上、更优选含有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100质量%以上的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食品用品质改良剂只要含有作为有效成分的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即可,此外,在不有损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含有大豆油、菜籽油等油脂、糊精、淀粉等赋形剂、品质改良剂等其他成分。
但是,本发明的优选的食品用品质改良剂优选实质上仅由该粉末油脂组合物形成。而且“实质上”是指,将食品用品质改良剂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食品用品质改良剂中所含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以外的成分例如为0~15质量%、优选为0~10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
以下,作为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用途,列举粘接剂和涂布剂为例进行说明。
对于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可以利用其粘接性而作为使食品、饲料、药品、化妆品等彼此粘接的粘接剂使用。例如,可以为了制造使饼干、曲奇等糕点贴合、如塑料模型那样组装并玩耍的食品、组合各种食品、表现色彩、立体感觉的食品而使用。另外,也可以用于将食品与着色剂或香料等压缩成型而制造固体制剂。进而,可以作为用于作为食品、饲料、药品、化妆品等原料的粉粒体的表面上的涂布剂使用。例如,可以为了将食品的表面涂布而防止与外界气体、水分接触所导致的劣化、吸湿、改善流动性、赋予持续释放性、掩蔽性、防溶出性、耐酸性等而使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本身为食用,与以往作为食品用粘接剂使用的硬脂酸钙那样的食品添加剂不同,是食品本身,可以容易使用。另外,通过使上述各种添加剂包含于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中,可以作为有粘接性的食品添加剂利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中,如果包含油脂成分作为原料,则无需另行包含已有的粘接剂,因此,可以担保作为食品的安全性且使用。
<作为粘接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可以作为粘接剂、或作为粘接剂的一部分而利用。例如,使2种物品(食品、饲料、药品、化妆品等)粘接时可以使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特别是,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因此,与球形形状的颗粒相比,附着于物品时该颗粒所附着的面积宽,具有更强的粘接力。作为粘接剂的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平均粒径越细,有粘接力越增大的倾向,例如,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下,优选为0.1~20μm、更优选为1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0μm时,从粘接力的方面出发,为优选。例如,在下述实施例记载的对不锈钢板的附着试验条件1下测定的情况下,平均粒径为6.4~10.4μm的含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的粘接性组合物的粘接力优选5.0nN以上、更优选10.0nN以上、进一步优选15.0nN以上。该粘接力的适合的范围例如为5~50.0nN、优选为10.0~40.0nN、更优选为15.0~35.0nN。另外,例如,在下述实施例记载的对不锈钢板的附着试验条件2下测定的情况下,平均粒径为7.2~7.9μm的含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的粘接性组合物的粘接力优选0.1nN以上、更优选0.3nN以上、进一步优选0.5nN以上。该粘接力的适合的范围例如为0.1~10.0nN、优选0.3~5.0nN、更优选0.5~3.0nN。作为本发明的粘接剂对于食品的量,与包含上述油脂组合物的食品中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含量同样。
例如,将最终得到的粘接剂整体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粘接剂中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含量例如可以为1质量%以上、5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上,另外,可以为100%以下、90质量%以下、80质量%以下、70质量%以下、50质量%以下、40质量%以下、30质量%以下、10质量%以下、也可以为100质量%。本发明的粘接剂中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含量例如可以为1~99质量%、优选为10~90质量%、更优选为15~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80质量%。
<作为涂布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也可以作为涂布剂利用。例如,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可以在覆盖作为食品、饲料、药品、化妆品等原料的粉粒体的表面时使用。特别是,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由于其本身具有粘接性,因此,在不另行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具有充分的粘接力并覆盖于粉粒体的表面。例如,可以覆盖上等白糖那样的容易吸湿的粉粒体的表面,防止吸湿和固结化。另外,将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用于果冻那样的具有流动性的物品的表面上的情况下,在该果冻的表面引入冲击、切口,即使去除该表面的涂布的一部分,周边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也聚集,再次覆盖该去除了的部分那样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进而,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因此,与球形(或圆形状)形状的颗粒相比,附着于物品时的覆盖面积大,可以使未覆盖的物品表面为最低限定。例如,相对于物品的表面积,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可以覆盖其约80%以上、优选85%以上、更优选90%以上,另外,例如可以覆盖其约98%以下,优选99%以下,更优选99.5%以下。例如,将最终得到的粘接剂整体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涂布剂中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含量例如可以为1质量%以上、5质量%以上、10质量%以上、30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上、7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上、90质量%以上,另外,可以为100%以下、90质量%以下、80质量%以下、70质量%以下、50质量%以下、40质量%以下、30质量%以下、10质量%以下、可以为100质量%。本发明的涂布剂中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含量例如可以为1~99质量%、优选为10~90质量%、更优选为15~8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80质量%。
<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此处,不受限于理论,在2个颗粒间发挥作用的附着力有范德华力、静电力、液体交联力,可以说以静电力、范德华力、液体交联力的顺序依次变大。作为附着力的测定方法,可以大致分为测定单一颗粒或粉体层的附着力的情况。单一颗粒的测定方法中有弹簧秤法、钟摆法、离心法、冲击法、振动法、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的方法等(参考文献1:粉体·纳米颗粒的创制与制造·处理技术、由基础物性的处理设计的实务·故障处理、技术系统、P137-139;参考文献2:“第一次粉体技术”工业调查会、P27-29)。其中,离心法是原理简单、测定条件也广泛且容易处理的测定方法,作为本发明的评价方法,可以优选利用。
作为具体的离心法,例如可以举出对不锈钢板的附着试验法。例如为如下方法:使用附着力测定装置(Nano Seeds Corpratio制NS-C300-HK等),使作为样品的粉末附着于标准的不锈钢板表面上,以特定的离心力进行离心分离,在纵轴上标绘离心力、在横轴上标绘板上的粉末的残留率,算出残留率50质量%时的离心力作为附着力。作为具体的测定条件,可以举出使离心力阶段性升高的、以下的条件1和条件2。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离心力的单位,以与地球的重力加速度的比表示,使用“相对离心加速度”(RCF:Rerative CentrifugalForce)。通常标注“G”来表示。
条件1
离心力1000、2000、4000、8000、12000、16000(G)(以各离心力离心1分钟)
条件2
离心力100、200、400、800、1600、3200、6400(G)(以各离心力离心1分钟)
<附着力与粒径的关系>
不意图根据理论对本发明作限定性解释,可以说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附着力与该组合物的粒径(平均粒径)的约一次方成比例,可以说重力与粒径的三次方成比例。而且,可以说粒径为约30μm时达到平衡(参考文献3:粉体·纳米颗粒的创制与制造·处理技术、由基础物性的处理设计的实务·故障处理、技术系统、P137-139;参考文献4:“第一次粉体技术”工业调查会、P27-29;参考文献5:“不可思议的粉的世界”粉的科学、日本粉体工业技术协会编、日刊工业新闻社、P36-37)。即,通常如果为30μm以下的粒径,则附着力比重力强,不会因自重而落下,成为容易附着于物质的颗粒。因此,为了得到附着力强的粒径,可以尽量减小粒径,但特别是油脂粉末中,为了在产业上制造粒径小的颗粒,当然存在非常困难的课题。本发明发现:即使无法期待上述静电力、液体交联力,只要为具有包含特定的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成分、含有β型油脂、且具有特定的粒径的板状的粉体油脂组合物(颗粒),就可以得到高的附着力。
实施例
接着,根据比较例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分析方法]
·甘油三酯组成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DB1-ht(0.32mm×0.1μm×5m)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123-1131)
注入量:1.0μL
注入口:370℃
检测器:370℃
分流比:50/1 35.1kPa恒压
柱CT:200℃(0分钟hold(保持))~(15℃/分钟)~370℃(4分钟hold)
·X射线衍射测定
使用X射线衍射装置UltimaIV(Rigaku Corporation制),以CuKα为射线源,使用Cu用滤光器,在输出1.6kW、操作角0.96~30.0°、测定速度2°/分钟的条件下测定。通过该测定,确认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成分中的α型油脂、β’型油脂、和β型油脂的存在。仅具有附近的峰,不具有附近的峰的情况下,判断油脂成分均为β型油脂。
需要说明的是,由上述X射线衍射测定的结果,作为表示β型油脂的存在量的指标测定峰强度比=[β型的特征峰的强度(2θ=19°)/(α型的特征峰的强度(2θ=21°)+β型的特征峰的强度(2θ=19°))]。
·松散堆积密度
对于通过实施例等得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g/cm3),在内径15mm×25mL的量筒中,从距离该量筒的上部开口端2cm左右的上端使粉末油脂组合物落下而疏松填充,进行所填充的质量(g)的测定和容量(mL)的读取,计算每mL的该粉末油脂组合物的质量(g),从而求出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
·晶体(显微镜照片)
用3D高清晰度(real surface view)显微镜VE-8800(Keyence Corporation制造)进行得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晶体的摄影。将得到的显微镜照片示于图4(制造实施例7)和图5(制造比较例3)。
·长宽比
利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3400N(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制)直接观察,使用图像解析式粒度分布测定软件(Mountech Co.,Ltd.制Mac-View),对于任意选择的颗粒,测量其长轴方向的长度和短轴方向的长度,作为测量好的个数的平均值测定。
·平均粒径
用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日机装株式会社制Microtrac MT3300ExII)基于激光衍射散射法(ISO133201,ISO9276-1)进行测定。
[试验例1]粉末油脂组合物的调制和评价
(实施例1):x=16
将在1位~3位具有棕榈酸残基(碳数16)的甘油三酯(XXX型:89.7质量%、甘油三棕榈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50℃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2.0、平均粒径:119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90)。
(实施例2):x=16
将在1位~3位具有棕榈酸残基(碳数16)的甘油三酯(XXX型:69.9质量%、硬棕榈硬脂、Nisshin OilliO Group,Ltd.制)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50℃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3g/cm3、长宽比1.4、平均粒径99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88)。
(实施例3):x=16、(c2)回火法
将在1位~3位具有棕榈酸残基(碳数16)的甘油三酯(XXX型:89.7质量%、甘油三棕榈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1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30℃恒温槽中冷却0.01小时后,在60℃恒温槽中静置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2.0、平均粒径87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89)。
(实施例4):x=16、(c1)引晶法
将在1位~3位具有棕榈酸残基(碳数16)的甘油三酯(XXX型:89.7质量%、甘油三棕榈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1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60℃恒温槽中冷却直至物品温度成为60℃后,添加相对于原料油脂为0.1质量%的甘油三棕榈酸酯油脂粉末,在60℃恒温槽中静置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2.0、平均粒径92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89)。
(实施例5):x=18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99.6质量%、甘油三硬脂酸酯、Sigma Aldrich制)3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60℃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2.0、平均粒径30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93)。
(实施例6):x=18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96.0质量%、甘油三硬脂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55℃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2.0、平均粒径31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88)。
(实施例7):x=18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79.1质量%、菜籽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55℃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1.6、平均粒径54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89)。
(实施例8):x=18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66.7质量%、大豆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55℃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3g/cm3、长宽比1.4、平均粒径60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91)。
(实施例9):x=18
通过常规方法对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84.1质量%、日清葵花油(S)(高油酸葵花油)、Nisshin OilliO Group,Ltd.制)进行完全氢化处理,得到氢化物(XXX型:83.9质量%)。将所得高油酸葵花油极度氢化油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55℃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1.6、平均粒径48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89)。
(实施例10):x=18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66.7质量%、大豆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18.75g、与另一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11.1质量%、棕榈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6.25g混合,形成原料油脂(XXX型:53.6质量%)。将原料油脂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55℃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3g/cm3、长宽比1.4、平均粒径63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78)。需要说明的是,棕榈极度氢化油的XXX型甘油三酯的含量极少,因此,作为稀释成分使用(以下,同样)。
(实施例11):x=18、(c1)引晶法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96.0质量%、甘油三硬脂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70℃恒温槽中冷却直至物品温度成为70℃后,添加相对于原料油脂为0.1质量%的甘油三硬脂酸酯油脂粉末,在70℃恒温槽中静置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2.0、平均粒径36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88)。
(实施例12):x=18、(c2)回火法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79.1质量%、菜籽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1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50℃恒温槽中冷却0.1小时后,在65℃恒温槽中静置6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1.6、平均粒径50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90)。
(实施例13):x=18、(c2)回火法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79.1质量%、菜籽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1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40℃恒温槽中冷却0.01小时后,在65℃恒温槽中静置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1.6、平均粒径52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89)。
(实施例14):x=18、(c3)预冷却法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79.1质量%、菜籽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将原料油脂在70℃的恒温槽中保持直至成为70℃,在65℃恒温槽中冷却8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1.6、平均粒径60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89)。
(实施例15):x=20
将在1位~3位具有花生酸残基(碳数20)的甘油三酯(XXX型:99.5质量%、甘油三花生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10g以9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72℃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2.0、平均粒径42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92)。
(实施例16):x=22
将在1位~3位具有山萮酸残基(碳数22)的甘油三酯(XXX型:97.4质量%、甘油三山萮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10g以9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79℃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2.0、平均粒径52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93)。
(实施例17):x=16、18
将在1位~3位具有棕榈酸残基(碳数16)的甘油三酯(XXX型:89.7质量%、甘油三棕榈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12.5g、与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96.0质量%、甘油三硬脂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12.5g混合,形成原料油脂(XXX型:93.8%)。将原料油脂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55℃恒温槽中冷却16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后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1.6、平均粒径74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90)。
(实施例18):x=16、18
将在1位~3位具有棕榈酸残基(碳数16)的甘油三酯(XXX型:69.9质量%、硬棕榈硬脂、Nisshin OilliO Group,Ltd.制)12.5g、与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79.1质量%、菜籽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12.5g混合,形成原料油脂(XXX型:75.3%)。将原料油脂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55℃恒温槽中冷却16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后松解,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3g/cm3、长宽比1.4、平均粒径77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88)。
(比较例1):x=16
将在1位~3位具有棕榈酸残基(碳数16)的甘油三酯(XXX型:89.7质量%、甘油三棕榈酸酯、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25℃恒温槽中冷却4小时,结果完全固化(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10),无法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
(比较例2):x=16、18
将在1位~3位具有棕榈酸残基(碳数16)的甘油三酯(XXX型:69.9质量%、硬棕榈硬脂、Nisshin OilliO Group,Ltd.制)12.5g、与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11.1质量%、棕榈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12.5g混合,形成原料油脂(XXX型:39.6质量%)。将原料油脂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40℃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结果完全固化(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12),无法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
(比较例3):x=18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79.1质量%、菜籽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40℃恒温槽中冷却3小时,结果完全固化(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11),无法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
(比较例4):x=18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66.7质量%、大豆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12.5g、与另一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11.1质量%、棕榈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12.5g混合,形成原料油脂(XXX型:39.7质量%)。将原料油脂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55℃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结果完全固化(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12),无法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
将上述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结果归纳于表2。
〔表2〕
[食品的实施例]
接着,列举关于食品的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的任何限制。
<原料油脂>
(1)粉末油脂组合物A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79.1质量%、菜籽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60℃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用锤磨机粉碎,由此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2g/cm3、长宽比1.6、平均粒径14.4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89)。使用该粉末油脂组合物A。
(2)菜籽极度氢化油
使用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79.1质量%、菜籽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对于前述菜籽极度氢化油,以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为原料,是将上述以80℃形成熔融状态前的固体状物质用乳钵磨碎而得到的(平均粒径129μm),不拭去β型油脂,不是粉末状。
<其他原材料>
巧克力和硬黄油的实施例中的、卵磷脂(Nisshin OilliO Group,Ltd.制)、可可块(大东可可株式会社制)、全脂奶粉(HALAL MEDIA JAPAN制)、砂糖(Tokukura Corporation制)均使用市售的产品。
另外,巧克力和硬黄油的实施例中的、硬黄油A如以下制造。
将高油酸葵花油8.8质量份、棕榈硬脂(碘值36)48.4质量份、大豆油的极度氢化油18.8质量份和棕榈油24.0质量份混合。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对所得混合油(棕榈酸40.9质量%、硬脂酸20.0质量%、油酸30.6质量%、亚油酸6.3质量%、亚麻酸0.2质量%、反式型脂肪酸0质量%)进行无规酯交换,由此得到酯交换油脂。将所得酯交换油脂以37±1℃进行干式分馏,将高熔点部去除,由此得到低熔点部。将所得低熔点部以1±1℃进行丙酮分馏,将低熔点部去除,由此得到高熔点部(碘值32)。依据常规方法精制所得高熔点部,将其作为实施例中使用的硬黄油A。
[试验例2]固化速度的改善效果
<改良硬黄油的制造>
按照下述表3的配方,制造实施例19~21的改良硬黄油和比较例5的硬黄油。更详细而言,将上述硬黄油A以60℃暂时熔化,接着,以45℃调节温度后,以相对于前述硬黄油100质量%成为1质量%、3质量%和5质量%或0质量%的方式添加上述粉末油脂组合物A,边以维持45℃的方式进行加热,边用混合机(万能混合搅拌机8XDML:DALTON公司制)进行约30分钟均质化。由此,制造实施例19~21的改良硬黄油和比较例5的硬黄油。
<固化速度的改善效果>
使用SFC测定装置(制品名:Minispec MQ-20、Bruker Optics公司制)测定实施例19~21的改良硬黄油和比较例5的硬黄油的固体脂肪含量。将其结果示于图8。而且,“固化速度”的改善效果由关于上述硬黄油的固体脂肪含量(SFC)的曲线求出。即,将处于45℃的状态的试验对象的硬黄油冷却至20℃时作为0分钟,每隔5分钟进行测定。测定15分钟后的固体脂肪含量(SFC、将硬黄油设为100质量%时的固体脂肪的质量%),SFC越高,判断为固化速度越快的硬黄油。
根据图8可知,观察冷却时间(横轴)为15分钟后的位置时,实施例19~21中,与比较例5相比,20℃下的固体脂肪含量(纵轴)高,固化速度得到改善。另外,对实施例19~21进行比较时,还判定:随着粉末油脂组合物A的添加量增加,固体脂肪含量(纵轴)变高,依赖于粉末油脂组合物A的用量,可以改善固化速度。如此,如果使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则硬黄油的固化速度得到改善,因此,认为使用这样的改良硬黄油制造的巧克力中,固化速度也同样地得到改善。另外暗示了,不使用硬黄油本身的巧克力中也同样地,如果使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则固化速度得到改善。
[试验例3]巧克力的脱模速度
<改良巧克力的制造>
按照下述表4的配方,依据不进行回火的常规方法,经过混合处理、微粒化(精制)处理、精炼(研拌)处理,进行冷却固化,由此制造实施例22~23的改良巧克力和比较例6~7的巧克力。更详细而言,边将原料(可可块、硬黄油A、粉末油脂组合物A等)1000g在混合机(万能混合搅拌机8XDML:DALTON公司制)中加热至60℃边以成为均质的方式混合约5分钟,得到巧克力基础材料。将所得巧克力基础材料用辊磨浆机(SDY型油压式三辊磨机:BUHLER公司制)磨碎,进行微粒化直至平均粒度成为20μm左右。将精制后的巧克力基础材料利用前述混合机、用20分钟以上混炼,液化后,调整油成分,形成巧克力原液。将巧克力原液调节温度至45℃,注入至模并成型后,将巧克力原液以10~20℃冷却固化,得到上述巧克力。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22是相对于巧克力中的油成分、添加1质量%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而得到的,实施例23是相对于巧克力中的油成分、添加5质量%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而得到的。另外,比较例6是完全不添加粉末油脂组合物A的通常的巧克力,比较例7是相对于巧克力中的油成分、添加1质量%的菜籽极度氢化油代替粉末油脂组合物而得到的。
<口溶感的评价>
使用上述中得到的巧克力进行口溶感的评价。专门小组成员5名食用巧克力,对于所得巧克力的口溶,按照以下基准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4。
○:口溶良好、未感到口中残留物(粗糙感)。
△:口溶良好、基本未感到口中残留物(粗糙感)。
×:口溶差、强烈感到口中残留物(粗糙感)。
<花白发生的评价>
将巧克力以15℃的温度放置12小时、进而以25℃的温度放置12小时,将其作为1个循环,施加该周期性的温度变化,保存19个循环。然后,19个循环结束时,通过目视评价花白的发生。
○:未确认到花白的发生。
×:确认到花白的发生。
<脱模速度的评价>
使上述中制造的巧克力熔化,将其120g填充至透明的聚碳酸酯制的模(167mm×84mm×11mm),放入至7℃的冰箱并成型。需要说明的是,成型中使用的聚碳酸酯制的模的底面成为格子状(167mm×84mm的上面开放),格子的总数为30(5×6)块。成型后的巧克力的脱模率如下算出:从冷却开始每5分钟后以目视计数巧克力的剥离了的格子(巧克力剥离时,在格子中浮起而可见),用下述数学式算出。测定开始脱模的时间、和脱模率成为90%以上的时间,将其结果示于图9。需要说明的是,脱模性成为巧克力的生产率的标准。脱模率成为90%以上的时间为20分钟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巧克力的脱模性(脱模)良好、生产率良好。
脱模率(%)=剥离了的格子的数量/格子的总数×100
根据图9,对于比较例6,脱模从冷却时间18分钟开始,直至脱模率90%耗费约23分钟。另外,比较例7中,脱模也从冷却时间16分钟开始,直至脱模率90%耗费20分钟左右。然而,实施例22中,从冷却时间15分钟开始,直至脱模率90%以20分钟即可,实施例23中,从冷却时间16分钟开始,直至脱模率90%仅耗费19分钟。可知,实施例22~23中,与比较例6相比,成为脱模率90%的时间明显变短,脱模速度提高。另外,对实施例22~23进行比较时,还判定:随着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添加量增加,脱模速度变快,依赖于粉末油脂组合物的用量,可以改善脱模速度。另外,与比较例7相比,实施例22中,脱模开始的时间变快约1分钟,可以说脱模速度得到改善。进而,实施例23中,脱模开始的时间基本相同,但脱模率达到90%的时间变快约1分钟,可以说脱模速度得到改善。如此可知,如果使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则巧克力的脱模速度得到改善。
<巧克力的耐热性上升效果>
使用SFC测定装置(制品名:Minispec MQ-20、Bruker Optics公司制)测定实施例22~23的改良巧克力和比较例6~7的巧克力中的固体脂肪含量。将以10℃结块的巧克力放入前述SFC测定装置并升高温度,同时测定20℃、25℃下的SFC,接着,升高2.5℃温度时测定SFC。将其结果示于图10。
巧克力的“耐热性”上升效果由关于上述巧克力的固体脂肪含量(SFC)的曲线求出。即,巧克力即将熔化前的温度、例如SFC成为10%时的温度越高,判断为耐热性越上升。
根据图10,实施例23中,与比较例6、7相比,SFC曲线在上侧出现。特别是,对SFC10%的温度进行比较时,实施例23中,约为40℃,而比较例6、7中,约为37℃。因此可知,实施例23中,耐热性明显上升。但是,实施例22与比较例6、7相比,耐热性没有变化。即认为,耐热性提高取决于大量添加熔点高的油脂。然而,由表4的结果表明,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由于颗粒相当小,因此,未感到粗糙感(口中残留物),而对于添加了相同熔点高的菜籽极度氢化油的比较例7,与实施例23相比,虽然添加量少,但是强烈感到粗糙感(口中残留物)。如此表明,如果使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则可以使巧克力的耐热性上升而不感到粗糙感(口中残留物)。进而,评价花白的发生时,实施例22、23(加入粉末油脂组合物)和比较例6(未加入任何物质)中,未见花白的发生,而比较例7(菜籽极度氢化油)中,发生了花白。如此,如果添加熔点高的油脂,则通常巧克力中发生花白。然而表明,如果使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则可以在不使花白发生的情况下使巧克力的耐热性上升。
[试验例4]关于粘接剂和涂布剂的试验
<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组合物的调制>
(1)实施例24~32中使用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79.1质量%、菜籽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60℃恒温槽中冷却12小时,形成体积增加了的具有孔隙的固体物,使结晶结束后,冷却至室温(25℃)状态。将所得固体物用锤磨机(粉碎机)粉碎,得到粉末状的晶体组合物。为了得到各种平均粒径的物质,重复该作业9次,依据其顺序,得到实施例24~32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松散堆积密度:0.185~0.24g/cm3、长宽比1.6、平均粒径6.4~10.4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89)。
(2)比较例8中使用的菜籽极度氢化油
将在1位~3位具有硬脂酸残基(碳数18)的甘油三酯(XXX型:79.1质量%、菜籽极度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25g以80℃维持0.5小时,使其完全熔化,在40℃恒温槽中冷却3小时,用锤磨机粉碎,得到块状的组合物(松散堆积密度:0.3g/cm3、长宽比1.4、平均粒径21.6μm、X射线衍射测定衍射峰:峰强度比:0.11)(比较例8不含β型油脂)。
(3)比较例9中使用的硬脂酸钙
作为比较例9中使用的硬脂酸钙,准备默克株式会社制Parteck LUB CST(松散堆积密度:0.13g/cm3、长宽比1.4、平均粒径6.5μm)。
(4)比较例10中使用的棕榈氢化油
将棕榈油氢化油(横关油脂工业株式会社制)作为原料,利用基于喷雾冷却器的喷雾冷却得到油脂粉末(松散堆积密度:0.5g/cm3、长宽比1.0、平均粒径162μm)。
<对不锈钢板的附着试验>
使用附着力测定装置(Nano Seeds Corpratio制NS-C300-HK),使上述实施例24~32和比较例8~9的组合物附着于不锈钢板(尺寸30mm×20mm)的表面上,进行通过离心力使组合物从板上分离的实验。更详细而言,按照条件1或2,阶段性地升高离心力,以各离心力进行1分钟离心分离,之后,用图像记录在各板上残留的组合物的状态,与离心前的最初的状态相比,计算残留率。在纵轴上标绘离心力、在横轴上标绘板上的组合物的残留率,算出残留率50%时的离心力作为附着力。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附着力测定的测定条件,使用以下2种。
条件1
离心力1000、2000、4000、8000、12000、16000(G)
条件2
离心力100、200、400、800、1600、3200、6400(G)
表5.实施例24~30和比较例8
如上述表5所示那样,使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的情况下(实施例24~30),可以得到良好的附着力。比较例8的组合物为粗的粉体,成为块状的组合物,附着力也比实施例24~30差。
表6.实施例31、实施例32和比较例9
如上述表6所示那样,使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的情况下(实施例31和32),可以得到与以往作为食品用粘接剂使用的硬脂酸钙等同的良好的附着力。因此可知,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可以维持与以往的食品用粘接剂等同的性质、且广泛用于食品。
<对玻璃珠的附着试验>
使上述实施例24和比较例9的组合物附着于玻璃珠(ASONE株式会社制、型号BZ-01、尺寸),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图11是将玻璃珠设为100质量%的情况时附着有1质量%的各组合物的图。试验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24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的涂布特性与比较例9的涂布特性同等程度地优异。即可知,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代替作为公知的粘接剂的硬脂酸钙。
<吸湿抑制·防固结化试验>
按照下述表7的配方表,制成实施例33、比较例10和参考例1的粉状物(用涂布剂覆盖下述粉粒体而得到的)。计量表7中的原材料后,放入至100ml烧杯充分混合,用粉末油脂组合物A或棕榈氢化油涂布粉粒体(上等白糖、平均粒径100μm:三井制糖株式会社制),制造上述粉状物。在室温(20℃)下静置30分钟后,将各烧杯的内容物移至漏斗(口径:90mm、圆锥部分的高度:70mm、足径:10mm、足长:90mm),测定直至全部粉状物从漏斗落下的时间(秒)。将其评价结果示于表8。直至全部粉状物落下的时间越短,可以理解为吸湿越被抑制、越可以防止固结化。
表8 直至全部落下为止的时间(秒)
实施例33 1.6
比较例10 6.0
参考例1
*在漏斗的上部结块而不落下。
由表8的结果明确可知,使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制造的粉状物与使用通常的棕榈氢化油的粉末制造的粉状物相比,吸湿被抑制,可以防止固结化。即可以确认,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作为涂布剂发挥作用,防吸湿功能、防固结化功能优异。
<粉状物制造和保存试验>
对于实施例33、比较例10和参考例1的粉状物,按照表7的配方再次计量各原料后,放入至烧杯并混合而制造。在室温20℃下静置1天、4天、7天后(保存试验后),用手拿各烧杯,按照下述评价方法、通过目视观察向左右轻轻振动6次时的状态。将其保存试验的结果示于表9。
(粉状物的状态的评价方法)
5:未结块,光滑。
4:相对于粉状物整体100质量%、10~30质量%结块。
3:相对于粉状物整体100质量%、30~60质量%结块。
2:相对于粉状物整体100质量%、60~90质量%结块。
1:基本结块。
表9 实施例33 比较例10 参考例1
1天后 5 2 1
4天后 4 2 1
7天后 4 1 1
由表9的结果明确可知,使用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制造的粉状物与使用通常的棕榈氢化油的粉末制造的粉状物相比,与表8的结果同样地,吸湿被抑制,可以防止固结化。即,本发明的粉末油脂组合物A作为涂布剂发挥作用,在保存试验中还可以确认防吸湿功能、防固结化功能优异。

Claims (34)

1.一种粉末油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成分,所述XXX型甘油三酯为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所述碳数x为选自10~22中的整数,所述油脂成分包含β型油脂,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为0.05~0.6g/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油脂成分由β型油脂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将所述油脂成分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含有50质量%以上的所述XXX型甘油三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碳数x为选自16~18中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为0.1~0.4g/cm3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板状形状具有1.1以上的长宽比。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法未检测到α型油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在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具有衍射峰。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X射线衍射测定中的峰强度比(的峰强度/(的峰强度+的峰强度))为0.2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含有β型油脂,所述β型油脂为将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保持为由下述式得到的冷却温度以上并冷却固化而得到的,
冷却温度(℃)=碳数x×6.6–68。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含有β型油脂,所述β型油脂为将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保持为与所述β型油脂对应的α型油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并冷却固化而得到的。
12.一种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含有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成分,所述XXX型甘油三酯为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所述碳数x为选自10~22中的整数,所述油脂成分中的至少一部分为β型油脂,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松散堆积密度为0.05~0.6g/cm3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工序(a),准备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油脂组合物原料;
工序(d),将所述油脂组合物原料冷却固化,得到含有β型油脂、且其颗粒形状为板状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作为工序(b),包括:将工序(a)中得到的油脂组合物原料加热,将所述油脂组合物原料中所含的甘油三酯熔化而得到熔融状态的所述油脂组合物原料的工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工序(d)前,包括:(c1)引晶工序、(c2)回火工序和/或(c3)预冷却工序,
所述(c1)引晶工序包括:在所述工序(d)的冷却中加入相对于所述油脂组合物原料100质量份为0.1~1质量份的所述β型油脂,
所述(c2)回火工序包括:在工序(d)的冷却前,将温度维持为比该工序(d)的冷却温度还低的温度,
所述(c3)预冷却工序包括:将所述工序(d)中使用的熔融状态的油脂组合物在比所述工序(d)的冷却温度还高的温度下进行预冷却。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工序(d)中得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是通过将工序(d)的冷却后得到的固体物粉碎得到粉末油脂组合物的工序(e)而得到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油脂成分的总质量设为100质量%的情况下,含有50质量%以上的所述XXX型甘油三酯。
17.根据权利要求12~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数x为选自16~18中的整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d)的冷却在由下述式得到的冷却温度以上的温度下进行,
冷却温度(℃)=碳数x×6.6–68。
19.根据权利要求12~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工序(d)的冷却在与所述β型油脂对应的α型晶体的熔点以上的温度下进行。
20.一种β型油脂,其特征在于,其为包含XXX型甘油三酯的β型油脂,所述XXX型甘油三酯为在甘油的1位~3位具有碳数x的脂肪酸残基X的1种以上的XXX型甘油三酯,所述碳数x为选自10~22中的整数,所述β型油脂的颗粒具有板状形状,在X射线衍射测定中在具有衍射峰。
21.一种食品,其含有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食品,其是相对于所述食品整体100质量%、含有0.1~99质量%的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而成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食品,其中,以熔融状态含有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
24.一种食品的制造方法,其将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配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食品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食品整体100质量%,配混0.1~99质量%的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
26.一种食品用品质改良剂,其以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为有效成分。
27.一种粘接剂,其含有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粘接剂,其是相对于所述粘接剂整体100质量%、含有1~99质量%的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而成的。
29.一种粘接剂的制造方法,其将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配混。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粘接剂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粘接剂整体100质量%,配混1~99质量%的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
31.一种涂布剂,其含有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涂布剂,其是相对于所述涂布剂整体100质量%、含有1~99质量%的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而成的。
33.一种涂布剂的制造方法,其将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油脂组合物配混。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涂布剂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所述涂布剂整体100质量%,配混1~99质量%的所述粉末油脂组合物。
CN201680055298.3A 2015-09-24 2016-09-23 粉末油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80245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7271 2015-09-24
JP2015-187271 2015-09-24
PCT/JP2016/078122 WO2017051910A1 (ja) 2015-09-24 2016-09-23 粉末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4550A true CN108024550A (zh) 2018-05-11
CN108024550B CN108024550B (zh) 2021-11-26

Family

ID=58386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5298.3A Active CN108024550B (zh) 2015-09-24 2016-09-23 粉末油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7285B2 (zh)
EP (1) EP3354138B1 (zh)
JP (1) JP6529597B2 (zh)
CN (1) CN108024550B (zh)
WO (1) WO2017051910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95904A (zh) * 2016-01-21 2018-09-04 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液态成分的增稠剂
CN111227057A (zh) * 2018-11-29 2020-06-05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含豆粉的植脂末及其制备方法
US11147285B2 (en) 2015-09-24 2021-10-19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Powdery fat or oil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13692228A (zh) * 2019-03-28 2021-11-23 嘉吉公司 含水晶脂肪的起酥油
US11220654B2 (en) 2016-01-21 2022-01-11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Powderizing agent for liquid component
US11219224B2 (en) 2016-01-21 2022-01-11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Thickener for liquid component
US11241020B2 (en) 2016-01-21 2022-02-08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Powderizing agent for liquid component
US11292989B2 (en) 2014-07-22 2022-04-05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Powdered fat/oil composition, food including powdered fat/oil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m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13917B1 (ja) * 2016-09-23 2018-04-18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粉末油脂含有接着性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164202A1 (ja) * 2017-03-08 2018-09-13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乳化用粉末油脂組成物および乳化組成物
WO2018174201A1 (ja) * 2017-03-23 2018-09-27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粉末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8174203A1 (ja) * 2017-03-23 2018-09-27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製菓製パン用粉末油脂組成物
WO2018174204A1 (ja) * 2017-03-23 2018-09-27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離水防止用粉末油脂組成物
JP7076905B2 (ja) * 2018-03-09 2022-05-30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粉末油脂組成物付着パン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油ちょう済食品
JP7090982B2 (ja) * 2018-03-28 2022-06-27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チョコレート
JP6931623B2 (ja) * 2018-03-30 2021-09-08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油中分散剤、油中分散用組成物、及び油中水滴型分散体
JP2019187383A (ja) * 2018-04-27 2019-10-31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トッピング用粉末油脂組成物
JP7114322B2 (ja) * 2018-04-27 2022-08-08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可塑性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0010677A (ja) * 2018-07-05 2020-01-23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麺皮食品
JP7154694B2 (ja) * 2018-07-13 2022-10-18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可塑性油脂組成物
JPWO2020026946A1 (ja) * 2018-07-31 2021-08-26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ソフトカプセル充填用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充填したソフトカプセル
JP7214322B2 (ja) * 2019-03-29 2023-01-30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ワックス用粉末油脂組成物およびワックス組成物
JP2021185799A (ja) * 2020-05-28 2021-12-13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3−ヒドロキシ酪酸含有油脂組成物
JP7003314B1 (ja) 2021-04-30 2022-01-20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粉末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EP4256966A1 (en) * 2021-06-01 2023-10-11 Osaka Gas Co., Ltd. 3-hydroxybutyric-acid-containing oil and fat composi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64363A (en) * 1975-12-09 1980-04-10 Dynamit Nobel Ag Method of accelerating fat solidification
WO2016013582A1 (ja) * 2014-07-22 2016-01-28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粉末油脂組成物、粉末油脂組成物を含む食品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79211A (en) 1958-06-20 1961-10-04 Bibby & Sons Ltd J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glyceride esters
GB1316079A (en) 1971-07-20 1973-05-09 Procter & Gamble Hard butter comprising randomly esterified triglycerides of c12 nad c16-18 fatty acids
US3796816A (en) 1972-07-05 1974-03-12 Scm Corp Hard butter compositions from non-randomized triglycerides
DE2832636C2 (de) 1978-07-25 1986-01-16 Walter Rau Lebensmittelwerke GmbH & Co. KG, 4517 Hilter Fettkompositionen mit einem Gehalt an einem Triglyceridgemisch auf Basis von Fettsäuren mit 8 und 10 Kohlenstoffatomen und einem Zusatz an hochschmelzenden Fetten und ihre Verwendung
GB2178752B (en) 1985-07-12 1989-10-11 Unilever Plc Substitute milk fat
US4877636A (en) 1986-11-11 1989-10-31 Meiji Seika Kaisha, Ltd. Chocolate and chocolate additive
JPS63240745A (ja) 1986-11-11 1988-10-06 Meiji Seika Kaisha Ltd チョコレート添加剤
JPH0827B2 (ja) 1989-05-13 1996-01-10 月島食品工業株式会社 可塑性油脂及びその製造法
JP2809804B2 (ja) 1990-03-30 1998-10-15 株式会社クラレ 皮革様シート状物
DE69206099T3 (de) 1991-10-03 2000-01-20 Unilever Nv Nicht-temperiertes Fett für Süsswaren.
JPH05137506A (ja) 1991-11-22 1993-06-01 Taiyo Kagaku Co Ltd 粉末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33087A (ja) 1992-07-17 1994-02-08 Nippon Oil & Fats Co Ltd 粉末油脂組成物
JPH06245700A (ja) 1993-02-23 1994-09-06 Snow Brand Milk Prod Co Ltd 消化吸収性を低減した油脂組成物
JP2700377B2 (ja) 1993-10-28 1998-01-21 日清製油株式会社 有機液体のゲル化又は固化剤
JP2646422B2 (ja) 1993-12-10 1997-08-27 日清製油株式会社 有機液状物のゲル化又は固化剤
JPH0827A (ja) 1994-06-24 1996-01-09 Kubota Corp 田植機
JP3083967B2 (ja) 1995-02-06 2000-09-04 明治製菓株式会社 可溶性粉末チョコレ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090598A (en) 1997-01-30 2000-07-18 Fuji Oil Company, Limited Enzymatic process for interesterification of fats and oils using distillation
JPH10295307A (ja) 1997-04-21 1998-11-10 Snow Brand Food Co Ltd ミルフィーユ用クリーム粉末ミックス
IL129086A0 (en) 1999-03-22 2000-02-17 Enzymotec Ltd Surfactant-lipase complex immobilized on insoluble matrix
JP3817450B2 (ja) 2001-08-03 2006-09-06 明治製菓株式会社 粉末チョコレ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含有した飲食物
JP2003135001A (ja) 2001-11-02 2003-05-13 Nisshin Oillio Ltd 食用油脂及びそれを用いた乳化油脂組成物
ATE468384T1 (de) 2003-07-09 2010-06-15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ymmetrischem triglycerid
JP2005073610A (ja) 2003-09-01 2005-03-24 Ezaki Glico Co Ltd 含気チョコレ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350660A (ja) 2004-05-10 2005-12-22 Asahi Denka Kogyo Kk 可塑性油脂組成物
JP2006000087A (ja) 2004-06-21 2006-01-05 Sanei Gen Ffi Inc 粉末製剤
EP1776870B1 (en) 2005-10-21 2011-07-27 Kraft Foods R & D, Inc. Confectionery comprising cocoa butter improver
JP4648855B2 (ja) 2006-03-09 2011-03-09 理研ビタミン株式会社 含気チョコレート
JP4627513B2 (ja) 2006-04-27 2011-02-09 ミヨシ油脂株式会社 粉末油脂
US20080089981A1 (en) 2006-10-17 2008-04-17 N.V. Nutricia Ketogenic diet
JP5435441B2 (ja) 2007-02-16 2014-03-05 三栄源エフ・エフ・アイ株式会社 咀嚼・嚥下困難者用ゲル化剤
WO2008104381A1 (en) 2007-02-28 2008-09-04 Loders Croklaan B.V. Process for producing a glyceride composition
WO2008123946A1 (en) 2007-04-02 2008-10-16 Nestec S.A. Food compositions incorporating 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
TWI441915B (zh) 2007-09-07 2014-06-21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1,3-二飽和-2-不飽和三酸甘油酯的區分方法
GB0723255D0 (en) 2007-11-28 2008-01-09 Barry Callebaut Ag Process and product
US8535749B2 (en) 2007-12-26 2013-09-17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Oil-and-fat compositio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the composition, chocolate,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the chocolate
JP4197357B1 (ja) 2008-04-11 2008-12-17 株式会社J−オイルミルズ 油脂の分別方法
CA2741842C (en) 2008-11-06 2015-12-29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Concentrated liquid diet
ATE509529T1 (de) 2008-11-19 2011-06-15 Nestec Sa Feste ölpulver
JP5557457B2 (ja) 2009-03-06 2014-07-23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油脂の製造方法
US20130045322A1 (en) 2010-04-30 2013-02-21 Frank Emile Wubbolts Edible oil composition
JP5980682B2 (ja) 2010-09-27 2016-08-31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402364B (zh) 2011-03-04 2015-06-17 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油脂组合物及使用该油脂组合物的奶油
WO2012169457A1 (ja) 2011-06-06 2012-12-13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油脂の分別方法
JP5995413B2 (ja) 2011-06-07 2016-09-21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油脂組成物及び該油脂組成物を用いた含気泡チョコレート
JP5756074B2 (ja) 2012-11-02 2015-07-29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耐熱性チョコレート及び耐熱性チョコ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601432B1 (ja) 2012-12-06 2014-10-08 不二製油株式会社 粉末油脂及びその製造法と、それを用いたチョコレート様食品
JP6222921B2 (ja) 2012-12-25 2017-11-01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ホイップして使用されるチョコレート
JP6085217B2 (ja) 2013-04-25 2017-02-22 上野製薬株式会社 粉末状油脂
EP2839750B1 (en) 2013-08-22 2018-01-03 Loders Croklaan B.V. Fat composition
TWI663916B (zh) 2013-09-06 2019-07-01 日商日清奧利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chocolate
US20180035688A1 (en) 2015-02-26 2018-02-08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Powdered chocolate
WO2016136806A1 (ja) 2015-02-26 2016-09-01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チョコレート用粉末油脂組成物
CN107249344A (zh) 2015-02-26 2017-10-13 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奶油类用粉末油脂组合物
CN108024550B (zh) 2015-09-24 2021-11-26 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粉末油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
US11220654B2 (en) 2016-01-21 2022-01-11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Powderizing agent for liquid component
CN108495904B (zh) 2016-01-21 2020-12-15 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液态成分的增稠剂
JP6216099B1 (ja) 2016-01-21 2017-10-18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液状成分の粉末化剤
EP3406682A4 (en) 2016-01-21 2019-10-09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THICKENER FOR LIQUID CONSTITU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64363A (en) * 1975-12-09 1980-04-10 Dynamit Nobel Ag Method of accelerating fat solidification
WO2016013582A1 (ja) * 2014-07-22 2016-01-28 日清オイリオ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粉末油脂組成物、粉末油脂組成物を含む食品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CN106536696A (zh) * 2014-07-22 2017-03-22 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粉末油脂组合物、包含粉末油脂组合物的食品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92989B2 (en) 2014-07-22 2022-04-05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Powdered fat/oil composition, food including powdered fat/oil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same
US11147285B2 (en) 2015-09-24 2021-10-19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Powdery fat or oil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8495904A (zh) * 2016-01-21 2018-09-04 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液态成分的增稠剂
CN108495904B (zh) * 2016-01-21 2020-12-15 日清奥利友集团株式会社 液态成分的增稠剂
US11220654B2 (en) 2016-01-21 2022-01-11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Powderizing agent for liquid component
US11219224B2 (en) 2016-01-21 2022-01-11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Thickener for liquid component
US11241020B2 (en) 2016-01-21 2022-02-08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Powderizing agent for liquid component
US11246322B2 (en) 2016-01-21 2022-02-15 The Nisshin Oillio Group, Ltd. Thickener for liquid component
CN111227057A (zh) * 2018-11-29 2020-06-05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含豆粉的植脂末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2228A (zh) * 2019-03-28 2021-11-23 嘉吉公司 含水晶脂肪的起酥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29597B2 (ja) 2019-06-12
EP3354138B1 (en) 2023-07-12
JPWO2017051910A1 (ja) 2018-09-20
EP3354138A1 (en) 2018-08-01
WO2017051910A1 (ja) 2017-03-30
CN108024550B (zh) 2021-11-26
US20180249729A1 (en) 2018-09-06
US11147285B2 (en) 2021-10-19
EP3354138A4 (en) 2019-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4550A (zh) 粉末油脂组合物和其制造方法
JP5937771B1 (ja) 粉末油脂組成物、粉末油脂組成物を含む食品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JP6783018B2 (ja) チョコレート用粉末油脂組成物
JP6525897B2 (ja) タブレットの硬度調整剤
KR102093389B1 (ko) 내열성 초콜릿 및 내열성 초콜릿의 제조방법
JP6573403B2 (ja) チョコレート用粉末油脂組成物
CN107249344A (zh) 奶油类用粉末油脂组合物
WO2018174201A1 (ja) 粉末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15027B2 (ja) 焼き菓子用粉末油脂組成物
JP7195695B2 (ja) チョコレート
JP7090982B2 (ja) チョコレート
JP6957128B1 (ja) チョコレート
JP2019187347A (ja) 可塑性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1101650A (ja) 油脂組成物
JP7490300B2 (ja) 可塑性油脂組成物
JP7154694B2 (ja) 可塑性油脂組成物
JP6861540B2 (ja) 含気泡油脂組成物
JP2008113570A (ja) 油脂組成物で被覆された菓子の製造法。
JP2021048814A (ja) 可塑性油脂組成物
JP2021052656A (ja) フレーク状又は粉末状チョコ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7128668A (ja) コーティング用粉末油脂組成物
JP2018093842A (ja) 無洗米、および無洗米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