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74917A - 车辆下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下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74917A
CN105774917A CN201610019352.0A CN201610019352A CN105774917A CN 105774917 A CN105774917 A CN 105774917A CN 201610019352 A CN201610019352 A CN 201610019352A CN 105774917 A CN105774917 A CN 1057749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vehicle
strap
floor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93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敬太
吉本谦郎
吉本谦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74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749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73Tank construction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B60K15/067Mounting of tanks
    • B60K15/07Mounting of tanks of gas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2015/03328Arrangements or special measures related to fuel tanks or fuel hand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B60K2015/0634Arrangement of tanks the fuel tank is arranged below the vehicl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63Arrangement of tanks
    • B60K2015/0635Arrangement of tanks the fuel tank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包括:地板通道,其在地板面板的大致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突出部,其附接至所述地板面板,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或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朝向所述车辆下侧突出;罐带状件,其紧固至所述突出部;罐,其通过罐带状件保持在所述罐的上部容纳在所述地板通道内的状态;以及第一振动吸收部,其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罐的下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振动吸收部中的每一个均构造成减轻作用在所述罐上的冲击力,所述冲击力来自由于来自车辆侧向的碰撞载荷而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移位的所述突出部中的任意一个。

Description

车辆下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下部结构。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第H04-368227号描述了一种发明,其涉及在装配有氢气发动机的机动车中的罐安装结构。具体地,朝向车辆下侧开口的中央通道形成在地板面板的大致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并且能够储存氢气的罐在中央通道的车辆下侧处的空间中沿着中央通道延伸。该罐构造成具有高刚性,因此将高刚性罐设置在车辆中央部处提高了整个车身的刚性。
然而,在JP-A第H04-368227号中描述的构造中,该罐形成有附接凸缘,其从罐外周面沿着车辆宽度方向朝向罐外侧延伸。该附接凸缘被螺栓紧固至附接至地板面板的地板加强件,从而将罐附接至地板面板,并因此附接至车辆。因此,当在车辆侧面碰撞中(这种碰撞状态在后面被称作车辆侧向碰撞)来自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碰撞载荷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输入时,碰撞载荷被从地板加强件直接输入到罐。罐自身因此需要具有坚固的构造以便承受冲击力,使得现有技术在减轻罐的重量和降低罐的成本方面具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面的情况,本发明的目标是获得一种能够减轻罐的重量和降低罐的成本的车辆下部结构。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包括:地板通道,其在地板面板的大致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朝向车辆下侧开口;突出部,其附接至所述地板面板,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或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朝向所述车辆下侧突出;罐带状件,其紧固至所述突出部;罐,其通过罐带状件保持在所述罐的上部容纳在所述地板通道内的状态;以及第一振动吸收部,其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罐的下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振动吸收部中的每一个均构造成减轻作用在所述罐上的冲击力,所述冲击力来自由于来自车辆侧向的碰撞载荷而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移位的所述突出部中的任意一个。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方案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吸收部中的每一个均设置有吸收所述冲击力的振动吸收构件。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罐带状件构造成被划分成一个带状件和另一个带状件;并且所述带状件中的每一个的一个端部被紧固至所述突出部中的一个,并且所述一个带状件和所述另一个带状件彼此分离地安装。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车辆下部结构包括:地板通道,其在地板面板的大致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朝向车辆下侧开口;突出部,其附接至所述地板面板,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或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朝向所述车辆下侧突出;罐带状件,其紧固至所述突出部;罐,其通过所述罐带状件保持在所述罐的上部容纳在所述地板通道内的状态;以及第二振动吸收部,其形成至所述罐带状件的一部分,并且构造成减轻作用在所述罐上的冲击力,所述冲击力来自由于来自车辆侧向的碰撞载荷而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移位的所述突出部中的任意一个。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的任意一个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罐带状件设置有罐支撑部,所述罐支撑部抵接所述罐并且形成有与所述罐的在被抵接部位处的外侧面相同的形状。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方案至第五方案中的任意一个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形成为板形的罐保护板设置在所述罐和所述罐带状件的所述车辆下侧以便从至少所述车辆下侧覆盖所述罐。
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六方案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罐保护板由支撑所述罐的内面板以及在所述内面板的所述车辆下侧处与所述内面板分离地布置的外面板构造成。
本发明的第八方案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方案至第四方案中的任一个的车辆下部结构,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罐带状件与所述罐之间的罐支撑构件,其中,所述罐支撑构件形成有罐支撑部,所述罐支撑部抵接所述罐并且形成有与所述罐的在被抵接部位处的外侧面相同的形状。
在第一方案中,第一振动吸收部设置在容纳在地板通道内的罐与附接至地板面板的突出部之间。通常而言,在车辆侧向碰撞中,当来自车辆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碰撞载荷被输入到地板面板时,地板面板和附接至地板面板的突出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移位并且抵接罐。来自突出部的冲击力因此作用在罐上。然而,在本方案中,从突出部作用在罐上的冲击力能够通过第一振动吸收部而减轻。这使得罐的耐冲击结构具有简单的结构。
在第二方案中,振动吸收构件设置在第一振动吸收部的每一个处,从而使得在车辆侧向碰撞中从突出部作用在罐上的冲击力得以进一步减轻。这样使得罐的耐冲击结构得以改进。
在第三方案中,罐带状件由一个带状件和另一个带状件构造成,并且该一个带状件与该另一个带状件彼此分离。这使得罐带状件与地板面板的尺寸的变动和装配时的变动能够在分离的空间中调整。
在第四方案中,形成在罐带状件处的第二振动吸收部包括在附接至地板面板的每个突出部与罐之间的范围中。通常而言,在车辆侧向碰撞中,当来自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碰撞载荷输入至地板面板时,该地板面板和附接至地板面板的突出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移位。来自突出部的冲击力因此作用在罐上。然而,在本方案中,从突出部作用在罐上的冲击力能够通过第二振动吸收部而减轻。这使得罐的耐冲击结构具有简单的结构。
在第五方案中,形成为与罐的外侧面基本相同的形状的罐支撑部支撑罐,使得罐和罐支撑部彼此稳定接触。这使得罐能够被保持在特定的位置,并且使得罐能够被稳定地支撑,从而使得能够抑制该罐振动。这使得由于振动而作用在罐上的冲击力得以减轻,从而使得罐的耐冲击结构得以改进。
在第六方案中,罐由罐保护板从车辆下侧覆盖,使得由障碍物或类似物从车辆下侧输入至车辆的冲击力被输入至罐保护板。即,来自车辆下侧的冲击力不太易于直接传递至罐,并且能够通过罐保护板而减轻。
在第七方案中,由内面板和外面板围绕的区域能够构造为变形吸收部。因此,即便罐保护板由于通过障碍物或类似物而从车辆下方输入至车辆的冲击力而变形以朝向车辆上侧突出,也能够通过变形吸收部抑制该罐保护板与罐彼此抵接,从而使得从罐保护板作用在罐上的冲击力得以被减轻。
在第八方案中,罐支撑构件设置在罐带状件与罐之间,并且形成为与罐的外侧面基本相同的形状的罐支撑部形成在罐支撑构件处并且支撑罐。因此罐与罐支撑部稳定接触。这使得罐能够被保持在特定的位置,并且使得罐能够被稳定地支撑,从而使得能够抑制罐振动。这使得由于振动而作用在罐上的冲击力得以减轻,从而使得罐的耐冲击结构得以改进。
第一方案、第二方案以及第四至第八方案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使得罐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低的成本的出色的有益效果。
第三方案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使得罐至地板面板的装配性能得以提高的出色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现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方案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图示出包括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地板面板、处于从车辆后方朝向车辆前方观看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图示出设置有根据比较实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辆的剖视图;
图2B是对应于图2A的、图示出设置有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车辆的剖视图;
图3A是图示出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罐带状件附接至地板加强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B是图示出在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罐带状件附接至地板横向构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从车辆前方观看的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实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图示出在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罐带状件附接至地板加强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图示出在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罐带状件附接至地板加强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A是图示出在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罐带状件附接至地板加强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B是图示出图7A中的罐带状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8A是图示出在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实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由两个部件构造成的罐保持构件设置到罐带状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B是图示出在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实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由一个部件构造成的罐保持构件设置到罐带状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A是图示出在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罐带状件附接至地板加强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B是图示出在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罐带状件附接至地板横向构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A是图示出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实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的罐带状件的第二振动吸收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0B是对应于图10A的、图示出又一修改实例的放大剖视图;
图11A是图示出在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由两个部件构造成的罐保持构件设置到罐带状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B是图示出在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由一个部件构造成的罐保持构件设置到罐带状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图示出在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罐带状件附接至地板横向构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图示出设置有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地板面板、处于从车辆后方朝向车辆前方观看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4A是图示出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处于正常状态、从车辆的前方观看的剖视图;
图14B是图示出处于罐带状件所附接的位置处的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处于正常状态、从车辆的前方观看的剖视图;
图14C是图示出在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中的罐保护板的变形期间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A是图示出从车辆侧面观看的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5B是图15A中的Z部处的放大剖视图;
图15C是图15A中的Y部处的放大剖视图;
图16A是图示出从车辆侧面观看的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修改实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6B是图示出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修改实例的剖视图;
图16C是图示出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三修改实例的剖视图;
图16D是图示出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第四修改实例的剖视图;
图17A是图示出从车辆前方观看的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17B是图示出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第一修改实例的剖视图;
图17C是图示出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第二修改实例的剖视图;以及
图17D是图示出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第三修改实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至图2B,说明关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注意,在附图中,分别地,箭头“前”(FR)指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箭头“外”(OUT)指示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并且箭头“上”(UP)指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
如图1中所图示的,地板通道14形成在构成车辆10的下部的地板面板12的大致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处。地板通道14形成有正交于车辆前后方向、倒U形的截面轮廓,以及在车辆下侧的开口16。地板通道14从设置在地板面板12的前端处的前隔板18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至地板面板12的后端部。注意,尽管地板通道14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在地板面板12的大致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处,但地板通道14可以形成在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略微偏移的位置处。
用作罐的氢罐20在地板通道14的车辆下侧处容纳在地板通道14内(参见图3)。氢罐20形成为大致圆管状,其轴线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并且车辆前后方向两端由端部封闭,每个端部均形成为大致半球状。氢罐20的内部因此构造为能够填充氢的密封结构。氢罐20由设置在氢罐20的车辆下侧处的多个罐带状件24从车辆下侧支撑。每个罐带状件24在平面图中均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并且具有通过螺栓22(参见图3)或类似物紧固至地板面板12侧的两个长度方向端部。
氢罐20的除下部外的部分容纳在地板通道14内。如图2B中所图示的,氢罐20的车辆上下方向中心C1布置成比后面描述的、接合至地板面板12的地板加强件26的加强件底壁部38更靠上侧。氢罐20的车辆上下方向高度设定为特定高度以避免与路面R上的障碍物或类似物干涉。即,设置地板时将用于氢罐20的空间考虑在内。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增加了地板通道14的车辆上下方向高度尺寸,并且地板面板12的车辆下侧面布置成比如下构造更靠车辆下侧:如图2A中所图示的,氢罐20的车辆上下方向中心布置成比地板加强件26的加强件底壁部38更靠下侧。因此扩大了车厢内的空间28。而且,地板通道14的侧壁部30布置在氢罐20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因此增加了氢罐20由地板通道14所覆盖的范围,因此使得在车辆侧向碰撞中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能够被减轻。而且,通过增加地板通道14的车辆上下方向高度尺寸,提高了地板通道14的刚性,并且在车辆正面碰撞中作用在地板面板12上的碰撞载荷集中在地板通道14处。这减轻了碰撞载荷向氢罐20的输入。
如图3A中所图示的,用作突出部的每个地板加强件26接合至地板通道14的开口16的端部,即,地板通道14的车辆下侧端部32与地板面板12的下壁部34之间的接合部的附近。地板加强件26的正交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形成为大致U形,其包括大致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加强件直立壁部36,以及连接在加强件直立壁部36的相应的车辆下侧端部之间的加强件底壁部38。地板加强件26沿着地板通道14在大致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均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且在远离彼此移动的方向上延伸的凸缘部40设置在相应的加强件直立壁部36的车辆上侧端部处,并且凸缘部40接合至地板面板12。地板加强件26因此接合至地板面板12。
地板加强件26的加强件底壁部38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穿的加强件紧固孔39。螺栓22插入穿过加强件紧固孔39和在罐带状件24的板厚方向上贯穿罐带状件24的每个端部而形成的带状件横向紧固孔41,并且螺栓22紧固至螺母42。罐带状件24因此经由地板加强件26紧固至地板面板12。注意,在每个罐带状件24中,与氢罐20的车辆下侧抵接并且用作罐支撑部的罐抵接部44具有与氢罐20的外周面的被抵接部处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形状。
第一振动吸收部46设置在:设置有罐带状件24的部位处且在地板加强件26的车辆内侧处的加强件直立壁部36与氢罐20的外侧面之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振动吸收构件48设置在第一振动吸收部46处。振动吸收构件48是橡胶块,并且附接至在地板加强件26的车辆内侧处的加强件直立壁部36。注意,振动吸收构件48设置在罐带状件24的车辆上侧处,从而抑制振动吸收构件48朝向车辆下侧掉落。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振动吸收构件48均为橡胶块;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该振动吸收构件48可以由诸如铝合金的另一种材料构造,并且可以具有网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
如图3B中所图示的,在罐带状件24附接在设置有用作突出部的地板横向构件50部位处的情况下,罐带状件24紧固至地板横向构件50。具体地,每个地板横向构件50的正交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轮廓由构件直立壁部52和构件底壁部54形成为大致L形,该构件底壁部54从构件直立壁部52的车辆下侧端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构件底壁部5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从车辆下侧通过焊接而接合至地板加强件26的加强件底壁部38,并且构件直立壁部52的车辆上侧端部接合至地板通道14的开口16的端部。地板横向构件50因此接合至地板面板12。
地板横向构件50的构件底壁部54形成有在板厚方向上贯穿而形成的构件紧固孔55。螺栓22插入穿过构件紧固孔55和在罐带状件24的板厚方向上贯穿罐带状件24的任一端的带状件横向紧固孔41,并且螺栓22通过螺母42紧固,从而将罐带状件24经由地板横向构件50紧固至地板面板12。
第一振动吸收部46设置在:设置有罐带状件24的部位处且在地板横向构件50的车辆内侧处的构件直立壁部52与氢罐20的外侧面之间。与前面描述的类似,第一振动吸收部46设置有振动吸收构件48。振动吸收构件48设置在罐带状件24的车辆上侧处,从而抑制振动吸收构件48朝向车辆下侧掉落。
注意,上述的地板横向构件50构造成接合至地板加强件26;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如图4中所图示的,该地板横向构件50可以仅仅接合至地板面板12。在这种情况下,罐带状件24经由用作突出部的每个地板横向构件51紧固至地板面板12。
尽管未在附图中图示出,但当将氢罐20装配至地板面板12时,罐带状件24与氢罐20两者在彼此抵接的状态下被朝向车辆上侧提升,并且氢罐20从地板面板12的车辆下侧容纳在地板面板12的地板通道14内。然后罐带状件24与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通过螺栓22而被紧固在一起,从而使得氢罐20与罐带状件24同时附接至车辆10。
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下面说明关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如图3A、图3B中所图示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振动吸收部46均设置在氢罐20与附接至地板面板12的地板加强件26或者地板横向构件50、51(参见图4)之间,其中氢罐20容纳在地板通道14内。通常而言,在车辆侧向碰撞中,当来自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碰撞载荷输入至地板面板12时,地板面板12和附接至地板面板12的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移位并且抵接氢罐20。来自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的冲击力因此作用在氢罐20上。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通过第一振动吸收部46与氢罐20分离开,因此使得从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得以减轻。这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得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设置。这使得氢罐20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低的成本。
由于振动吸收构件48设置在第一振动吸收部46处,在车辆侧向碰撞中能够进一步减轻从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这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得以进一步改进。
罐带状件24的一侧上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被紧固至车辆宽度方向一侧上的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并且罐带状件24的另一侧上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被紧固至设置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相反侧处的另一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氢罐20介于其间。因此,在车辆侧向碰撞中,当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碰撞载荷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输入至地板面板12时,碰撞载荷从一个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通过罐带状件24传递到另一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这使得直接作用在氢罐20上的碰撞载荷得以减小。
由于形成为与氢罐20的外侧面的被抵接部相同形状的罐抵接部44支撑氢罐20,因此氢罐20与罐抵接部44彼此稳定接触。这使得氢罐20得以被保持在特定的位置,并且使得氢罐20得以被稳定地支撑,从而能够抑制氢罐20振动。这使得由于振动而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得以减轻,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得以进一步改进。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5说明关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注意,与先前描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等相似的构造部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其的说明。
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基本构造,并具有如下特征:每个罐带状件58被构造为分离的结构。
即,罐带状件58由用作一个带状件的第一带状件60以及用作另一个带状件的第二带状件62构造成。注意,第一带状件60和第二带状件62为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关于大致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具有左右对称性的结构,并因此下面仅参照附图说明一个(第一)带状件60。
第一带状件60构造为包括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紧固壁部64,设置在紧固壁部64的车辆下侧处的罐支撑壁部66,以及在紧固壁部64与罐支撑壁部66之间联接的联接壁部68。紧固壁部64从车辆下侧抵接地板加强件26的加强件底壁部38。紧固壁部64形成有加强件紧固孔65,其在与形成在加强件底壁部38处的加强件紧固孔39对应的位置处沿板厚方向贯穿。螺栓22插入穿过加强件紧固孔39和加强件紧固孔65并通过螺母42紧固,使得紧固壁部64并因此第一带状件60经由地板加强件26紧固至地板面板12。
紧固壁部6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到远至与附接至地板加强件26的振动吸收构件48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相同的位置。即,构造使得紧固壁部64能够从车辆下侧支撑振动吸收构件48。因此能够抑制振动吸收构件48朝向车辆下侧掉落。
联接壁部68从紧固壁部6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朝向车辆下侧延伸。罐支撑壁部66从联接壁部68的车辆下侧端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罐支撑壁部66抵接氢罐20的车辆下侧,并且罐支撑壁部66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构造成便于定位得比氢罐2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心C2更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第一带状件60和第二带状件62因此以分离的状态附接至地板加强件26。
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下面说明关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如图5中所图示的,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振动吸收部46均设置在氢罐20与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之间,其中氢罐20容纳在地板通道14内,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附接至地板面板12。通常而言,在车辆侧向碰撞中,当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碰撞载荷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输入到地板面板12时,地板面板12和附接至地板面板12的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移位并且抵接氢罐20。来自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的冲击力因此作用在氢罐20上。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通过第一振动吸收部46而与氢罐20分离开,从而能够使得从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得以被减轻。这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设置。这使得氢罐20能够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低的成本。
由于振动吸收构件48设置在第一振动吸收部46处,在车辆侧向碰撞中能够进一步减轻从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这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得以进一步改进。
罐带状件58构造成使得第一带状件60和第二带状件62彼此分离,从而使得罐带状件58与地板面板12等的尺寸的变动和装配时的变动能够调整。这利于罐带状件58附接至车辆10,从而使得装配的容易性得以提高。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6说明关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注意,与先前描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等相似的构造部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基本构造,并具有如下特征:罐带状件70的第一带状件72与第二带状件74各自均由紧固壁部64和用作罐支撑部的罐支撑壁部76构造成。注意,第一带状件72和第二带状件74是关于大致车辆宽度方向中央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具有左右对称性的结构,并因此下面仅参照附图说明一个(第一)带状件72。
第一带状件72构造成包括紧固壁部64,以及设置在紧固壁部6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处的罐支撑壁部76。紧固壁部64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到远至其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抵接氢罐20的位置处。罐支撑壁部76形成有与氢罐20的外周面的被抵接部的形状基本相同的形状。
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下面说明关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如图6中所图示的,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振动吸收部46均设置在氢罐20与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之间,其中氢罐20容纳在地板通道14内,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附接至地板面板12。通常而言,在车辆侧向碰撞中,当来自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碰撞载荷被输入到地板面板12时,地板面板12和附接至地板面板12的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移位并且抵接氢罐20。来自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的冲击力因此作用在氢罐20上。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通过第一振动吸收部46而与氢罐20分离开,从而使得从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得以减轻。这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设置。这使得氢罐20能够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低的成本。
由于振动吸收构件48设置在第一振动吸收部46处,在车辆侧向碰撞中能够进一步减轻从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这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得以进一步改进。
由于第一带状件72与第二带状件74的罐支撑壁部76形成为与氢罐20的外侧面的被抵接部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并且支撑氢罐20,因此氢罐20和罐支撑壁部76彼此稳定接触。这使得氢罐20被保持在特定的位置,并且使得氢罐20被稳定地支撑,从而能够抑制氢罐20振动。这使得由于振动而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得以减轻,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得以进一步改进。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7A和图7B说明关于针对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注意,与先前描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等相似的构造部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基本构造,并具有如下特征:罐抵接构件80设置在罐带状件78处。
如图7A所示,罐带状件78由第一带状件82和第二带状件84构造成。注意,第一带状件82和第二带状件84是关于大致车辆宽度方向中央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具有左右对称性的结构,并因此下面仅仅参照附图说明一个(第一)带状件82。
第一带状件82构造成包括紧固壁部64,设置在紧固壁部64的车辆下侧处的罐支撑壁部86,以及在紧固壁部64与罐支撑壁部86之间联接的联接壁部68。
联接壁部68从紧固壁部64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朝向车辆下侧延伸。罐支撑壁部86从联接壁部68的车辆下侧端部沿着车辆宽度方向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罐支撑壁部86与氢罐20的车辆下侧分离开,并且罐支撑壁部86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端部构造成以便定位成比氢罐2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心C2更靠车辆宽度方向外侧。
罐抵接构件80附接至罐支撑壁部86的车辆上侧面。罐抵接构件80的正交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轮廓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其具有上壁部90、内侧壁部92、用作罐支撑部的罐抵接部94、底壁部96和外侧壁部98。
罐抵接部94设置在上壁部90与内侧壁部92之间,其中上壁部90设置在车辆上侧处,内侧壁部92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处。罐抵接部94抵接氢罐20并且形成为与氢罐20的外周面的被抵接部基本相同的形状。设置在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处的外侧壁部98抵接联接壁部68,并且设置在车辆下侧处的底壁部96抵接罐支撑壁部86。如图7B中所图示的,罐抵接构件80设置有附接凸起100,每个均形成为板状。螺栓104插入穿过凸起紧固孔102和支撑壁部紧固孔(未在图中图示出),并且螺栓104通过螺母(未在图中示出)紧固,其中凸起紧固孔102在每个附接凸起100的板厚方向上贯穿每个附接凸起100,支撑壁部紧固孔在对应于凸起紧固孔102的位置处在罐支撑壁部86的板厚方向上贯穿罐支撑壁部86。罐抵接构件80因此固定至罐支撑壁部86。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罐抵接构件80构造为通过螺栓104紧固的结构;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此,而是,结构可以构造为使得罐抵接构件80通过结构性粘合剂或类似物附接至罐支撑壁部86。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罐抵接构件80设置在构造为分离结构的罐带状件78处;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如图8A中所图示的,该罐抵接构件80可以设置在构造为单个构件的罐带状件106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构造是使得罐抵接构件80中的每一个设置成便于彼此具有左右对称性;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如图8B中所图示的,罐抵接构件130可以构造为单个构件。罐抵接构件130由上壁部200、用作罐支撑部的罐抵接部204、底壁部206以及外侧壁部208形成。罐抵接部204抵接氢罐20并且形成为与氢罐20的外周面的被抵接部大致相同的形状。
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下面说明关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如图7A中所图示的,类似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振动吸收部46均设置在氢罐20与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之间,其中氢罐20容纳在地板通道14内,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附接至地板面板12。通常而言,在车辆侧向碰撞中,当来自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碰撞载荷被输入到地板面板12时,地板面板12和附接至地板面板12的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移位并且抵接氢罐20。来自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的冲击力因此作用在氢罐20上。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通过第一振动吸收部46而与氢罐20分离开,从而使得从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得以减轻。这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设置。这使得氢罐20能够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低的成本。
由于振动吸收构件48设置在第一振动吸收部46处,在车辆侧向碰撞中能够进一步减轻从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这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得以进一步改进。
由于罐抵接构件80、130的形成为与氢罐20的外侧面的被抵接部相同的形状的罐抵接部94、204支撑氢罐20,因此氢罐20和罐抵接部94、204彼此稳定接触。这使得氢罐20得以被保持在特定的位置,并且使得氢罐20得以被稳定地支撑,从而能够抑制氢罐20振动。这使得由于振动而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得以减轻,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得以进一步改进。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9A和图9B说明关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注意,与先前描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等相似的构造部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基本构造,并具有如下特征:第二振动吸收部110设置在罐带状件108处。
即,如图9A中所示,罐带状件108构造为包括紧固壁部112,设置在紧固壁部112的车辆内侧处的罐抵接部144,以及在紧固壁部112和罐抵接部144之间联接的第二振动吸收部110。每个紧固壁部112均从车辆下侧抵接地板加强件26的加强件底壁部38。紧固壁部112在对应于形成在加强件底壁部38处的加强件紧固孔39的位置处形成有沿板厚方向贯穿的带状件横向紧固孔113。螺栓22插入穿过加强件紧固孔39和带状件横向紧固孔113并通过螺母42紧固,使得紧固壁部112并因此罐带状件108经由地板加强件26紧固至地板面板12。
罐抵接部144抵接罐带状件20的车辆下侧并且形成为与氢罐20的外周面的被抵接部大致相同的形状。每个第二振动吸收部110均形成有伸缩部116,其弯曲以便形成大致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起伏。紧固壁部112能够由于伸缩部116而相对于罐抵接部114移位。注意,第二振动吸收部110并不局限于如下的构造:如图9A、图9B和图10A中所图示的弯曲以便形成大致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起伏的构造,而是,第二振动吸收部110可以如图10B中所图示的构造为形成有如下的伸缩部117:其弯曲以便形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起伏。
如图9B中所图示的,在设置有地板横向构件50的部位处,螺栓22插入穿过带状件横向紧固孔113和每个地板横向构件50的构件紧固孔55,该带状件横向紧固孔113设置成在沿罐带状件108的板厚方向上贯穿罐带状件108的任一端部,并且螺栓22通过螺母42紧固,从而将罐带状件108经由地板横向构件50紧固至地板面板12。
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下面说明关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如图9A和图9B中所图示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二振动吸收部110均设置在氢罐20与附接至地板面板12的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之间,其中氢罐20容纳在地板通道14内。通常而言,在车辆侧向碰撞中,当来自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碰撞载荷被输入到地板面板12时,地板面板12和附接至地板面板12的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移位并且抵接氢罐20。来自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的冲击力因此作用在氢罐20上。然而,本实施例使得从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能够通过第二振动吸收部110而得以减轻。这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设置。这使得氢罐20能够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低的成本。
由于形成为与氢罐20的外侧面的被抵接部相同的形状的罐抵接部144支撑氢罐20,因此氢罐20和罐抵接部144彼此稳定接触。这使得氢罐20得以被保持在特定的位置,并且使得氢罐20得以被稳定地支撑,从而能够抑制氢罐20振动。这使得由于振动而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得以减轻,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得以改进。
第六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1A和图11B说明关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注意,与先前描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等相似的构造部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基本构造,并具有如下特征:罐抵接构件80设置在罐带状件118处。
即,如图11A中所图示的,罐带状件118构造成包括紧固壁部112,设置在紧固壁部112的车辆内侧处的罐支撑壁部120,以及将紧固壁部112与罐支撑壁部120联接在一起的第二振动吸收部110。罐支撑壁部120的正交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轮廓由底壁部128和一对侧壁部126形成为大致U形,底壁部128将侧壁部126的相应的车辆下侧端部联接在一起。罐支撑壁部120在氢罐20的车辆下侧处布置在与氢罐20分离的位置处。
罐抵接构件80中的两个附接至罐支撑壁部120。即,在一个罐抵接构件80中,外侧壁部98抵接一个侧壁部126,并且底壁部96抵接底壁部128并且附接至罐支撑壁部120。类似地,在另一罐抵接构件80中,外侧壁部98抵接另一侧壁部126,并且底壁部96抵接底壁部128并且附接至罐支撑壁部120。即,一个罐支撑壁部80与另一个罐支撑壁部80布置成关于氢罐20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左右对称。
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构造是使得罐抵接部80中的每一个设置成彼此具有左右对称性;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如图11B中所图示的,罐抵接构件130可以构造为单个构件。
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下面说明关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如图11A和图11B中所图示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类似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每个第二振动吸收部110均设置在氢罐20与附接至地板面板12的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之间,其中氢罐20容纳在地板通道14内。通常而言,在车辆侧向碰撞中,当来自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碰撞载荷被输入到地板面板12时,地板面板12和附接至地板面板12的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移位并且抵接氢罐20。来自地板加强件26或地板横向构件50、51的冲击力因此作用在氢罐20上。然而,本实施例使得从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0、51)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能够通过第二振动吸收部110而得以减轻。这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设置。这使得氢罐20能够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低的成本。
由于罐抵接构件80、130的形成为与氢罐20的外侧面的被抵接部相同的形状的罐抵接部94、204支撑氢罐20,因此氢罐20和罐抵接部94、204彼此稳定接触。这使得氢罐20得以被保持在特定的位置,并且使得氢罐20得以被稳定地支撑,从而能够抑制氢罐20振动。这使得由于振动而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得以减轻,从而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得以改进。
第七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2说明关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注意,与先前描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等相似的构造部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基本构造,并具有如下特征:振动吸收空间131设置在每个第一振动吸收部46处。
即,如图12中所图示的,每个第一振动吸收部46设置在:设置有罐带状件24的部位处且在地板横向构件50的车辆内侧处的构件直立壁部52与氢罐20的外侧面之间。空间是通过在第一振动吸收部46处设置振动吸收空间131而形成的。注意,该部位并不局限于罐带状件24附接至地板横向构件50的部位,而是振动吸收空间131可以在罐带状件24附接至地板加强件26的部位处设置在第一振动吸收部46处。
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下面说明关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如图12中所图示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第一振动吸收部46均设置在氢罐20与附接至地板面板12的地板横向构件50、51(地板加强件26)之间,其中氢罐20容纳在地板通道14内。通常而言,在车辆侧向碰撞中,当来自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碰撞载荷输入至地板面板12时,地板面板12和地板横向构件50、51(地板加强件26)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移位并且抵接氢罐20。来自地板横向构件50、51(地板加强件26)的冲击力因此作用在氢罐20上。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地板横向构件50、51(地板加强件26)通过第一振动吸收部46与氢罐20分离开,因此使得从地板横向构件50、51(地板加强件26)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得以被减轻。这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得以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设置。这使得氢罐20具有更轻的重量和更低的成本。
罐带状件24的一侧上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被紧固至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一个地板横向构件50(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1),并且罐带状件24的另一侧上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被紧固至设置在相反侧上的另一个地板横向构件50(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1)。因此,在车辆侧向碰撞中,当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碰撞载荷被从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输入至地板面板12时,碰撞载荷从一个地板横向构件50(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1)通过罐带状件24传递到另一个地板横向构件50(地板加强件26、地板横向构件51)。这使得直接作用在氢罐20上的碰撞载荷得以被减小。
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罐带状件24均构造为单个构件;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此,而是构造可以应用于分离的结构。而且,可以应用罐抵接构件80设置在罐带状件24处的构造。
第八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3至图15说明关于针对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注意,与先前描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等相似的构造部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其的描述。
根据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补充构造,并具有如下特征:罐保护板134设置在氢罐20的车辆下侧处。
即,如图13中所图示的,罐保护板134设置在通过罐带状件24附接至地板面板12的氢罐20的车辆下侧处。罐保护板134包括一对保护面板侧壁部135,将保护面板侧壁部135的相应的车辆下侧端部联接在一起的保护面板底壁部136,以及从保护面板侧壁部135的车辆上侧端部延伸出以便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分离的保护面板凸缘部133。罐保护板134的正交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轮廓因此构造为帽状。如图14A中所图示的,罐保护板134的每个保护面板凸缘部133均从车辆下侧抵接地板加强件26的加强件底壁部38。螺栓22被插入穿过加强件底壁部38的加强件紧固孔39和形成为在保护面板凸缘部133的板厚方向上贯穿保护面板凸缘部133的保护面板紧固孔138,并且螺栓22紧固至螺母42。保护面板凸缘部133由此附接至地板加强件26,并因此附接至地板面板12。注意,如图14B中所图示的,在罐带状件24所附接的位置处,罐保护板134的每个保护面板凸缘部133均弯曲以便从车辆下侧覆盖罐带状件24和将罐带状件24紧固至地板加强件26的螺栓22。
如图15B中所图示的,隆起部142形成在罐保护板134的前端部140处。隆起部142从前端部140沿着车辆上下方向朝向车辆上侧延伸并且与氢罐20的前端部分离开。因此,在碰撞载荷从车辆前侧输入的情况下,隆起部142承受该碰撞载荷,因此使得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得以减轻。而且,如图15C中所图示的,类似于在罐保护板134的前端部140处,隆起部142还形成在罐保护板134的后端部144处。因此,在碰撞载荷从车辆后侧输入的情况下,隆起部142承受该碰撞载荷,因此使得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得以减轻。
罐保护板134并不局限于由单个构件从车辆下侧覆盖氢罐20的构造,而是如由图16A至图16D中所图示的第一至第四修改实例所图示的,可以应用多构件的构造。即,图16A中所图示的第一修改实例的罐保护板132由第一前侧保护面板146和第一后侧保护面板148构造成。在第一前侧保护面板146的后端部和第二后侧保护面板148的前端部彼此重叠的状态下,第一前侧保护面板146和第一后侧保护面板148通过螺栓22而紧固至地板加强件26或类似物。即,是使得氢罐20的整个下面(包括罐带状件24)被覆盖的构造。这使得第一前侧保护面板146和第一后侧保护面板148的相应尺寸小于由单个面板的构造的情况,从而利于在装配罐保护板132时操作,并且使得氢罐20得以被可靠地保护。
图16B中所图示的第二修改实例的罐保护板129由第二前侧保护面板150和第二后侧保护面板152构造成。在第二前侧保护面板150的后端部和第二后侧保护面板152的前端部彼此面对的情况下,第二前侧保护面板150和第二后侧保护面板152通过螺栓22而紧固至地板加强件26或类似物。这使得第二前侧保护面板150和第二后侧保护面板152的相应尺寸小于由单个面板的构造的情况,从而利于在装配罐保护板129时操作,并且利于附接操作。
图16C中所图示的第三修改实例的罐保护板139由第三前侧保护面板154、第三中间保护面板156和第三后侧保护面板158构造成。在第三前侧保护面板154的后端部与第三中间保护面板156的前端部在设置在车辆前侧处的罐带状件24的车辆下侧处彼此面对的状态下,第三前侧保护面板154和第三中间保护面板156通过螺栓22而紧固至地板加强件26或类似物。在第三中间保护面板156的后端部与第三后侧保护面板158的前端部在设置在车辆后侧处的罐带状件24的车辆下侧处彼此面对的状态下,第三中间保护面板156和第三后侧保护面板158通过螺栓22而紧固至地板加强件26或类似物。即,这使得在氢罐20的大致整个下面(包括罐带状件24)被覆盖的构造中,第三前侧保护面板154、第三中间保护面板156和第三后侧保护面板158的相应的单独尺寸变小。这进一步利于在装配罐保护板139时操作,并且使得氢罐20得以被可靠地保护。
图16D中所图示的第四修改实例的罐保护板141由第四前侧保护面板160、第四中间保护面板162和第四后侧保护面板164构造成。在罐带状件24介于第四前侧保护面板160的后端部和第四中间保护面板162的前端部之间的状态下,第四前侧保护面板160和第四中间保护面板162在罐带状件24的车辆下侧处通过螺栓22紧固至地板加强件26或类似物。在罐带状件24介于第四中间保护面板162的后端部和第四后侧保护面板164的前端部之间的状态下,第四中间保护面板162和第四后侧保护面板164在罐带状件24的车辆下侧处通过螺栓22紧固至地板加强件26或类似物。这抑制氢罐20的表面暴露在车辆外部,并且使得第四前侧保护面板160、第四中间保护面板162和第四后侧保护面板164的相应的单独尺寸变得更小。这进一步利于在装配罐保护板141时操作,并且利于附接操作。
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下面说明关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如图14A中所图示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氢罐20由罐保护板134从车辆下侧覆盖,使得如图14C中所图示的,由障碍物或类似物从车辆下方输入到车辆10的冲击力被输入到罐保护板134。即,并不仅仅在车辆侧向碰撞期间,来自车辆下方的冲击力也能够通过罐保护板134减轻而不会直接传递至氢罐20。这使得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得以被进一步减轻。
第九示例性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7A至图17D说明关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下部结构的第九示例性实施例。注意,与先前描述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等相似的构造部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其的阐释。
根据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下部结构具有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基本构造,并具有如下特征:罐保护板166包括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多个板。
即,如图17A中所图示的,罐保护板166由用作外面板的第一外面板168和用作内面板的第一内面板170构造成。第一外面板168包括一对外侧壁部169,将外侧壁部169的相应的车辆下侧端部联接在一起的外底壁部172,以及从外侧壁部169的车辆上侧端部延伸出以便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彼此分离的外凸缘部173。第一外面板168的正交于车辆前后方向的截面轮廓因此形成为帽状。第一外面板168的每个外凸缘部173从车辆下侧抵接地板加强件26的加强件底壁部38。螺栓22插入穿过加强件底壁部38的加强件紧固孔39和在外凸缘部173的板厚方向上贯穿外凸缘部173的外紧固孔(未在图中图示出),并且螺栓22紧固至螺母42。外凸缘部173因此附接至地板加强件26,并因此附接至地板面板12。
第一内面板170包括一对内侧壁部171,将内侧壁部171的各个车辆下侧端部联接在一起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内底壁部176,以及用作罐支撑部的、形成在内底壁部176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罐抵接部178。第一内面板170的正交于车辆前后方向截面轮廓因此形成为大致U形。每个内侧壁部171均接合至外侧壁部169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面,使得第一内面板170和第一外面板168构造为整体单元。罐抵接部178具有与氢罐20的外周面的被抵接部的形状基本相同的形状。
变形吸收部180设置在第一内面板170与第一外面板168之间。变形吸收部180是由该对外侧壁部169、外底壁部172、内底壁部176以及罐抵接部178所围绕的空间。注意,变形吸收部180的尺寸可以视情况修改。例如,正如在图17B中所图示的第一修改实例,可以应用第一外面板188的外底壁部190朝向车辆下侧移动的修改形状。正如图17C中所图示的第二修改实例,第一外面板192可以形成为平坦的板形,而第一内面板194形成为大致帽形。
如图17A中所图示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罐保护板166由两个部件构造成,这两个部件为第一内面板170和第一外面板168;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7D中的修改实例所图示的,构造可以由三个部件形成,这三个部件为第二外面板182、抵接氢罐20的第二内面板184以及设置在第二外面板182与第二内面板184之间并且包括朝向车辆上侧的突起形状的第二中间构件186。在这些情况下,由第二中间构件186形成的空间196构造成变形吸收部。罐保护板166还可以由多于三个的部件构造。
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下面说明关于第九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和有益效果。
如图17A中所图示的,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变形吸收部180设置在氢罐20与罐保护板166之间。因此,即便罐保护板166由于通过障碍物或类似物而从车辆下方输入至车辆10的冲击力而变形以朝向车辆上侧突出,也能抑制该罐保护板166与氢罐20彼此抵接,从而使得从罐保护板166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得以被减轻。
由于形成为与氢罐20的外侧面的被抵接部相同的形状的罐抵接部178支撑氢罐20,因此氢罐20与罐抵接部178彼此稳定接触。这使得氢罐20被保持在特定的位置,并且使得氢罐20得以被稳定地支撑,从而使得能够抑制氢罐20振动。这使得由于振动而作用在氢罐20上的冲击力得以被减轻,从而使得氢罐20的耐冲击结构得以通过简单的结构而改进。
注意,在上述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至第九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内部储存氢的氢罐20给出了罐的实例;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该罐可以为储存气体的气罐或是储存另一种物质的罐。
上面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的,而是,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区域内实施各种其他修改。

Claims (8)

1.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包括:
地板通道,其在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朝向车辆下侧开口;
突出部,其附接至所述地板面板,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或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朝向所述车辆下侧突出;
罐带状件,其紧固至所述突出部;
罐,其通过所述罐带状件保持在所述罐的上部容纳在所述地板通道内的状态;以及
第一振动吸收部,其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突出部与所述罐的下部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振动吸收部中的每一个均构造成减轻作用在所述罐上的冲击力,所述冲击力来自由于来自车辆侧向的碰撞载荷而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移位的所述突出部中的任意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振动吸收部中的每一个均设置有吸收所述冲击力的振动吸收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
所述罐带状件构造成被划分成一个带状件和另一个带状件,并且
所述带状件中的每一个的一个端部紧固至所述突出部中的一个,并且所述一个带状件和所述另一个带状件彼此分离地安装。
4.一种车辆下部结构,包括:
地板通道,其在地板面板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处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朝向车辆下侧开口;
突出部,其附接至所述地板面板,沿着所述车辆前后方向或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朝向所述车辆下侧突出;
罐带状件,其紧固至所述突出部;
罐,其通过所述罐带状件保持在所述罐的上部容纳在所述地板通道内的状态;以及
第二振动吸收部,其形成在所述罐带状件的一部分处,并且构造成减轻作用在所述罐上的冲击力,所述冲击力来自由于来自车辆侧向的碰撞载荷而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移位的所述突出部中的任意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罐带状件设置有罐支撑部,所述罐支撑部抵接所述罐并且形成有与所述罐的在被抵接部位处的外侧面相同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形成为板形的罐保护板设置在所述罐和所述罐带状件的所述车辆下侧处以便从至少所述车辆下侧覆盖所述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其中,所述罐保护板由支撑所述罐的内面板以及在所述内面板的所述车辆下侧处布置成与所述内面板分离的外面板构造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下部结构,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罐带状件与所述罐之间的罐支撑构件,
其中,所述罐支撑构件形成有罐支撑部,所述罐支撑部抵接所述罐并且形成有与所述罐的在被抵接部位处的外侧面相同的形状。
CN201610019352.0A 2015-01-14 2016-01-12 车辆下部结构 Pending CN1057749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5205A JP6304049B2 (ja) 2015-01-14 2015-01-14 車両下部構造
JP2015-005205 2015-01-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74917A true CN105774917A (zh) 2016-07-20

Family

ID=5623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9352.0A Pending CN105774917A (zh) 2015-01-14 2016-01-12 车辆下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200191A1 (zh)
JP (1) JP6304049B2 (zh)
KR (1) KR20160087763A (zh)
CN (1) CN105774917A (zh)
DE (1) DE102016100392B4 (zh)
FR (1) FR3031491B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4150A (zh) * 2016-09-09 2018-03-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结构
CN108569340A (zh) * 2017-03-07 2018-09-2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可充气通道加强部
CN108859747A (zh) * 2017-05-11 2018-11-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CN110203081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车辆
CN110843935A (zh) * 2019-10-23 2020-02-28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源汽车的具有容置氢气瓶功能的中通道框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05599B2 (ja) * 2013-07-23 2016-10-12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フロアブレースの製造方法
JP5870992B2 (ja) * 2013-12-25 2016-03-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DE102015201710A1 (de) * 2015-02-02 2016-08-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Abschirmvorrichtung, Fahrgastzelle, Kraftfahrzeug und Abschirmungsverfahren
JP6365500B2 (ja) * 2015-10-20 2018-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床下構造
JP6174659B2 (ja) * 2015-10-22 2017-08-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バルブ保護構造
JP6439986B2 (ja) * 2016-02-22 2018-12-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
JP2019177705A (ja) * 2016-07-11 2019-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下部構造
DE102016223749A1 (de) * 2016-11-30 2018-05-3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Bodenbaugruppe, die einen Mitteltunnel aufweist
DE102017203093A1 (de) * 2017-02-24 2018-08-3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Druckbehälteranordnung und Fahrzeug mit der Druckbehälteranordnung
JP6819391B2 (ja) * 2017-03-22 2021-01-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両
JP6848834B2 (ja) * 2017-11-29 2021-03-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タンクの搭載構造及び車両
JP7052333B2 (ja) 2017-12-18 2022-04-1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室下部構造
JP7067178B2 (ja) * 2018-03-23 2022-05-1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下部構造
CN108544920A (zh) * 2018-06-12 2018-09-18 芜湖爱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储气罐布置结构
CN108790803A (zh) * 2018-06-12 2018-11-13 芜湖爱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储气罐布置结构
CN108773265A (zh) * 2018-06-12 2018-11-09 芜湖爱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新能源汽车储气罐的安装结构
JP7139961B2 (ja) * 2019-01-11 2022-09-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カバー部材
DE102019111744A1 (de) * 2019-05-07 2020-11-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Druckbehälter in einer Bodenbaugruppe
DE102019113700A1 (de) * 2019-05-22 2020-11-2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Gruppe von Kraftfahrzeugen mit einem Batterieantriebsfahrzeug und/oder einem Hybridantriebsfahrzeug und/oder einem Brennstoffzellenantriebsfahrzeug und/oder einem Verbrennungsmotorantriebsfahrzeug
DE102019120607A1 (de) * 2019-07-31 2021-02-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
FR3123295B1 (fr) * 2021-05-28 2023-04-14 Psa Automobiles Sa Vehicule muni d'un dispositif d'amortissement de choc pour un reservoir de gaz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6029A (ja) * 1984-11-22 1985-08-16 Minolta Camera Co Ltd カメラの自動焦点調整方法
JPS60156029U (ja) * 1984-03-28 1985-10-17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フユ−エルタンクの支持構造
JPH08175203A (ja) * 1994-12-27 1996-07-09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タンク取付け構造
KR19980064050U (ko) * 1997-04-24 1998-11-25 김영귀 퓨얼탱크 고정장치
KR20000047257A (ko) * 1998-12-31 2000-07-25 강병호 다수의 채널복조기 제어장치
JP2004026117A (ja) * 2002-06-28 2004-01-29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タンクの配置構造
US20050211496A1 (en) * 2004-02-12 2005-09-2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Fuel tank disposition structure of vehicle
US20060033322A1 (en) * 2004-08-10 2006-02-16 Uwe Suess Modular fuel storage system for a vehicle
JP2006168527A (ja) * 2004-12-15 2006-06-29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01039813A (zh) * 2004-10-29 2007-09-1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一种车辆及用于车辆的燃料存储系统
CN104118350A (zh) * 2014-07-15 2014-10-29 张家港市顺佳隔热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气罐支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4274U (ja) * 1981-09-09 1983-03-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フロア構造
JPH04368227A (ja) 1991-06-14 1992-12-21 Mazda Motor Corp 水素エンジンを備えた自動車
JP3391432B2 (ja) 1997-04-07 2003-03-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燃料タンク取付構造
US5996207A (en) 1998-05-11 1999-12-07 Honda Of America Mfg., Inc. Tank installation method
US6755460B1 (en) 2003-02-28 2004-06-29 Paccar Inc. Vehicle body panel mount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56029U (ja) * 1984-03-28 1985-10-17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フユ−エルタンクの支持構造
JPS60156029A (ja) * 1984-11-22 1985-08-16 Minolta Camera Co Ltd カメラの自動焦点調整方法
JPH08175203A (ja) * 1994-12-27 1996-07-09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タンク取付け構造
KR19980064050U (ko) * 1997-04-24 1998-11-25 김영귀 퓨얼탱크 고정장치
KR20000047257A (ko) * 1998-12-31 2000-07-25 강병호 다수의 채널복조기 제어장치
JP2004026117A (ja) * 2002-06-28 2004-01-29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タンクの配置構造
US20050211496A1 (en) * 2004-02-12 2005-09-2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Fuel tank disposition structure of vehicle
US20060033322A1 (en) * 2004-08-10 2006-02-16 Uwe Suess Modular fuel storage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1039813A (zh) * 2004-10-29 2007-09-19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一种车辆及用于车辆的燃料存储系统
JP2006168527A (ja) * 2004-12-15 2006-06-29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04118350A (zh) * 2014-07-15 2014-10-29 张家港市顺佳隔热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气罐支架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04150A (zh) * 2016-09-09 2018-03-1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下部结构
CN108569340A (zh) * 2017-03-07 2018-09-25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可充气通道加强部
CN108569340B (zh) * 2017-03-07 2022-07-0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可充气通道加强部
CN108859747A (zh) * 2017-05-11 2018-11-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CN110203081A (zh) * 2018-02-28 2019-09-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车辆
CN110203081B (zh) * 2018-02-28 2022-09-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车辆
CN110843935A (zh) * 2019-10-23 2020-02-28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源汽车的具有容置氢气瓶功能的中通道框架
CN110843935B (zh) * 2019-10-23 2020-09-11 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源汽车的具有容置氢气瓶功能的中通道框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031491A1 (zh) 2016-07-15
DE102016100392B4 (de) 2020-06-18
US20160200191A1 (en) 2016-07-14
JP2016130103A (ja) 2016-07-21
FR3031491B1 (fr) 2020-03-06
KR20160087763A (ko) 2016-07-22
DE102016100392A1 (de) 2016-07-14
JP6304049B2 (ja) 2018-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4917A (zh) 车辆下部结构
EP3398838B1 (en) Vehicle lower section structure
JP6647332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JP2018075878A (ja) 車両下部構造
JP6390605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EP1808362B1 (en) vehicle body
US8328272B2 (en) Lower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rear portion
JP2018131136A (ja) 車体の下部構造
JP2018131133A (ja) 車体の下部構造
CN104884288A (zh) 车辆用电池搭载结构
US10040483B2 (en) Vehicle rear structure
CN110304151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EP3984726A1 (en) Motorcycle seat rail structure
JP6452044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KR20170068326A (ko) 전기 자동차용 배터리 조립 구조
JP6888526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CN110239623B (zh) 车辆后部构造
CN112298366B (zh) 车身的横梁结构
JP2012091640A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18192939A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6568569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KR20200120164A (ko) 차량의 차체
JP5790437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2022097815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の構造
JP2022097816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の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