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91533A - 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91533A
CN102791533A CN2011800136171A CN201180013617A CN102791533A CN 102791533 A CN102791533 A CN 102791533A CN 2011800136171 A CN2011800136171 A CN 2011800136171A CN 201180013617 A CN201180013617 A CN 201180013617A CN 102791533 A CN102791533 A CN 102791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stening
adapter plate
airbag apparatus
teat
fasten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36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91533B (zh
Inventor
山路直树
吉井畅彦
山內景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himori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91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1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91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915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 B60R21/203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using modules containing inflator, bag and cover attachable to the steering wheel as a complete sub-unit
    • B60R21/203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using modules containing inflator, bag and cover attachable to the steering wheel as a complete sub-unit the module or a major component thereof being yieldably mounted, e.g. for actuating the horn switch or for protecting the driver in a non-deployment situ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62D1/11Hand wheels incorporating energy-absorbing arrangements, e.g. by being yieldable or collapsi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4/00Shrinkage connections, e.g. assembled with the par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Force fits; Non-releasable friction-grip fastenings
    • F16B4/004Press fits, force fits, interference fits, i.e. fits without heat or chemical treat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B60R2021/23504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 B60R2021/23509Fabr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 Bag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气囊装置具有气囊、充气机和供罩部固定的安装板(40)。方向盘具有盘主体和设置于盘主体的中央的作为中央部件的芯部件(16)。在安装板(40)和芯部件(16)中的任一方侧设置有安装部件(18),在另一方设置有卡定体(70)。安装部件(18)具有柱部(18a)和突出设置于柱部的末端部的卡定突部(18b)。通过卡定体(70)卡定于柱部(18a)与卡定突部(18b)之间的内侧角部分,将气囊装置安装于方向盘。卡定突部(18b)中的朝向柱部的基端部的卡定抵接面27具有将卡定体(70)保持于卡定突部(18b)的基端部侧的松脱抑制凸部(27a)。

Description

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气囊装置安装至方向盘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气囊装置安装至方向盘的技术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在支承膨胀展开的袋体的底板和方向盘的任一方设置有销。在销上形成有锁定槽,该锁定槽的侧面观察的开口截面为大致梯形,其开口宽度朝向开口方向逐渐增大。另外,在底板和方向盘的另一方上设置有能够插入所述销的安装部。在该安装部安装有作为锁定部件的开关线。并且,当将销插入安装部时,开关线与销的卡合槽卡合,由此来维持底板与方向盘的组装状态、即气囊装置的装配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331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在销中形成有开口宽度朝向开口方向逐渐增大的锁定槽,通过开关线卡合在该锁定槽中,来安装气囊装置。因此,当对底板和方向盘作用向背离方向的力时,开关线被压靠于锁定槽的倾斜面而发生弹性变形,锁定槽与开关线的卡合状态有可能松脱。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可靠地维持气囊装置的安装状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形态为一种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用于将气囊装置安装至方向盘,所述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具备:气囊装置,其具有:气囊;能够使所述气囊膨胀展开的充气机;覆盖折叠的所述气囊的罩部;以及安装板,所述气囊、所述充气机以及所述罩部固定于该安装板;以及方向盘,其具有盘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盘主体的中央的中央部件,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中央部件的任一方侧设置有安装部件,并且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中央部件的另一方侧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安装部件卡定的卡定体,所述安装部件具有: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中央部件的任一方侧朝向另一方侧延伸的柱部;和突出设置于所述柱部的末端部的卡定突部,通过所述卡定体卡定于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柱部与所述卡定突部之间的内侧角部分,将所述气囊装置安装于所述方向盘,所述卡定突部中的朝向所述柱部的基端部侧的卡定抵接面具有松脱抑制凸部,该松脱抑制凸部用于将所述卡定体保持于所述卡定突部的基端部侧。
第二形态根据第一形态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中,所述松脱抑制凸部形成为向所述卡定抵接面的末端部突出的凸部,或者形成为从所述卡定抵接面的基端部朝向末端部逐渐突出的倾斜凸部。
第三形态根据第一或第二形态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中,所述卡定体由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金属丝形成,以向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卡定突部的基端部侧作用有作用力的形态保持于所述安装板或者所述中央部件。
第四形态根据第一至第三形态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中,所述安装部件具有:安装主体部件,其由金属形成,具有柱主体部和从所述柱主体部突出的卡定主体突部;和盖部件,其由非导电性部件形成,并具有:覆盖所述柱主体部中的所述卡定主体突部所突出的一侧的面的侧板部;以及覆盖所述卡定主体突部的向内面的端板部,在所述盖部件上形成有所述松脱抑制凸部。
第五形态根据第四形态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中,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中央部件中的形成有所述安装主体部件的一侧,与所述卡定主体突部对置地形成有贯通孔,所述侧板部具有朝向其基端部向外倾斜的防脱件,并且所述盖部件形成为能够在使所述防脱件向内侧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插入到所述贯通孔内,在使所述端板部与所述卡定主体突部抵接并且使所述防脱件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抵接的状态下,将所述盖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部件。
第六形态根据第四或第五形态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中,在所述卡定主体突部的向内面形成有定位凹部,并且在所述端板部形成有能够嵌入所述定位凹部中的定位凸部,在所述盖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定位凸部嵌入到所述定位凹部中。
第七形态根据第一至第六形态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中,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所述卡定体,并且在所述中央部件上设置有所述安装部件。
第八形态根据第一至第七形态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中,所述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还具有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由非导电性部件形成,用于将所述卡定体以非接触状态保持于所述安装板或者所述中央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形态,利用卡定突部的松脱抑制凸部,将卡定体保持于卡定突部的基端部侧。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维持卡定体与安装部件的卡定状态,从而能够更加可靠地维持气囊装置的安装状态。
根据第二形态,通过卡定体与凸部抵接,或者与倾斜凸部的倾斜面抵接,将卡定体保持于卡定突部的基端部侧。
根据第三形态,由于所述卡定体由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金属丝形成,因此能够通过该卡定体自身产生对安装部件的作用力。并且,通过该作用力,能够对卡定体向所述卡定突部的基端部侧施力,能够提高安装部件与卡定体的卡定力。
根据第四形态,利用由金属形成的安装主体部件,能够确保足够的刚性。另外,利用由非导电性部件形成的盖部件,能够使安装主体部与卡定体绝缘。
根据第五形态,当使所述盖部件插入所述贯通孔中并通过时,所述端板部与所述卡定主体突部抵接并且所述防脱件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抵接。由此将所述盖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部件。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盖部件安装至安装主体部件。
根据第六形态,在盖部件安装于安装主体部的状态下,能够更加可靠地定位盖部件。
根据第七形态,能够在安装板中容易地组装卡定体。另外,由于能够将安装部件与芯部件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个数。
根据第八形态,利用由非导电性部件形成的保持部件和由非导电性部件形成的盖部件,将安装板和所述中央部件维持绝缘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和方向盘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安装部件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安装部件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将盖部件安装至安装主体部件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将盖部件安装至安装主体部件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将盖部件安装至安装主体部件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将盖部件安装至安装主体部件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气囊装置中的气囊、罩部以及安装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安装板、保持部件以及卡定体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安装板的概要主视图。
图11是表示卡定体的主视图。
图12是表示安装板、保持部件以及施力辅助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卡定体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安装板安装于方向盘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5是在图14的ⅩⅤ-ⅩⅤ线处表示安装部件卡定至卡定体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6是在图14的ⅩⅤ-ⅩⅤ线处表示安装部件卡定至卡定体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7是图14的ⅩⅤ-ⅩⅤ线处的剖视图。
图18是在图14的ⅩⅤ-ⅩⅤ线处表示将卡定体从安装部件卸下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松脱抑制凸部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松脱抑制凸部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安装部件和卡定体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安装部件和卡定体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安装部件和卡定体的其他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安装部件和卡定体的其他变形例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方向盘
12 盘主体
16、216 芯部件
16h 贯通孔
18、218 安装部件
18a、218a 柱部
18b、218b 卡定突部
20 安装主体部件
21 柱主体部
22 卡定主体突部
24 盖部件
25 侧板部
25b 防脱件
26、126 端板部
26a 突部
27、127、227、327 卡定抵接面
27a、127a、227a、327a 松脱抑制凸部
30气囊装置
32气囊
34充气机
36 罩部
40、240 安装板
70、270 卡定体
60 保持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实施方式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方向盘10和气囊装置30的分解立体图。
该气囊装置30的安装部结构是用于将气囊装置30安装至方向盘10的结构。
方向盘10用于进行车辆的转向,具有盘主体12、辐条14以及作为中央部件的芯部件16。盘主体12是承受人的转向力的部分。辐条14形成为从盘主体12的内周部分朝向其中央延伸的棒状,并在盘主体12的中央与转向轴连结。这里,辐条14设有三根,但是也可以是两根等。
芯部件16在方向盘10的大致中央部露出。芯部件16由金属等导电性部件形成。在该芯部件16上突出设置有安装部件18。这里,绕各方向盘10的中心设置有三个安装部件18(在图1中仅图示了一部分)。但是,与后述的卡定体70卡定的安装部件18可以是一个或者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
图2是表示安装部件18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安装部件18的剖视图。图4~图7是表示将盖部件24安装至安装主体部件20的步骤的说明图。另外也可以省略盖部件24。
该安装部件18构成为能够与后述的卡定体70卡定。安装部件18作为整体形状构成为在柱部18a的末端部突出设置有卡定突部18b,柱部18a从芯部件16朝向安装板40侧延伸。
这里,安装部件18具有与上述芯部件16一体形成的安装主体部件20以及安装于安装主体部件20的盖部件24。
安装主体部件20由与芯部件16相同的金属形成,具有柱主体部21和卡定主体突部22。柱主体部21形成为自芯部件16向方向盘10的前方侧(气囊装置30侧)突出。在该柱主体部21的末端突出设置有卡定主体突部22。这里,卡定主体突部22形成为朝向方向盘10的内周侧突出。该卡定主体突部22中的靠气囊装置30侧的末端部具有倾斜面22a,该倾斜面22a以高度尺寸朝向方向盘10的中心逐渐降低的方式倾斜。在后述的气囊装置30的安装状态下,安装部件18的末端部配设在气囊收纳空间内。在该状态下,倾斜面22a发挥作为干涉抑制部的功能,该干涉抑制部的高度尺寸朝向该气囊收纳空间的内侧逐渐减小。倾斜面22a不是必须为平面,也可以构成为曲面。
另外,在上述芯部件16中,在安装主体部件20的基端侧部分且与卡定主体突部22对置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16h,并且在卡定主体突部22的向内面形成有定位凹部22b。利用这些贯通孔16h和定位凹部22b进行盖部件24的安装等。另外,定位凹部22b在这里贯通了卡定主体突部22,但是不必须贯通。
盖部件24由树脂等非导电性部件形成,以覆盖上述安装主体部件20中的柱主体部21与卡定主体突部22的内侧角部分的方式安装于该安装主体部件20。更具体地说,盖部件24具有:侧板部25,覆盖柱主体部21中的卡定主体突部22所突出的一侧的面;以及端板部26,覆盖卡定主体突部22的向内面。
侧板部25具有细长板状的中央板部25a、以及设置于中央板部25a的两侧部的一对防脱件25b。防脱件25b以自中央板部25a的靠端板部26侧的端部朝向相反侧的基端部逐渐扩展的方式以向外倾斜的姿态伸出。并且,当使一对防脱件25b发生弹性变形而变窄时,能够贯通上述贯通孔16h,当一对防脱件25b由于自身的弹性回复力而扩展时,一对防脱件25b的端部能够与贯通孔16h的周缘部卡合。
端板部26中的朝向侧板部25的基端部侧的卡定抵接面27构成为能够与后述的卡定体70呈防脱状地卡定。该卡定抵接面27具有松脱抑制凸部27a,该松脱抑制凸部27a将卡定体70保持在该卡定抵接面27的基端部侧。该松脱抑制凸部27a形成为这样的形状:比卡定抵接面27中的与侧板部25连结一体化的部分向侧板部25的基端部侧经由阶梯部27s突出或者逐渐突出。并且,当配设在卡定抵接面27与侧板部25之间的内侧角部分的卡定体70要向卡定突部18b的突出方向移动时,该松脱抑制凸部27a从卡定突部18b的末端部侧与卡定体70接触,防止了该卡定体70要向卡定突部18b的突出方向的移动。这里,松脱抑制凸部27a形成为在卡定抵接面27的末端部经由阶梯部27s突出的凸部形状,所述末端部从卡定抵接面27的基端部向卡定抵接面27的末端侧离开大于卡定体70的直径的距离。另外,在该端板部26的外表面形成有定位突部26a,定位突部26a能够嵌入上述卡定主体突部22的定位凹部22b中。
并且,当将盖部件24自安装主体部件20的基端侧插入到贯通孔16h内时(参照图4),一对防脱件25b的外表面与贯通孔16h的周缘滑动接触,一对防脱件25b向中央板部25a侧(内侧)发生弹性变形(参照图5)。由此,一对防脱件25b变窄,盖部件24能够贯通贯通孔16h(参照图6)。然后,当将盖部件24插入到端板部26与卡定主体突部22的向内面抵接时,盖部件24从贯通孔16h穿出。于是,一对防脱件25b进行弹性恢复从而各自的端部与贯通孔16h的周缘部卡合(参照图7)。另外,在该状态下,定位突部26a嵌入到定位凹部22b内。由此,盖部件24相对于安装主体部件20安装固定在固定位置。另外,防脱件25b也可以只位于一侧。
图8是表示气囊装置30中的气囊32、罩部36和安装板4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和图8所示,气囊装置30具有气囊32、充气机34、罩部36以及安装板40。
气囊32用布等形成为袋状,以折叠的状态与充气机34一起安装于安装板40。
充气机34用于使气囊32膨胀展开。这里,充气机34具有:短圆柱状的充气机主体部34a;以及形成于充气机主体部34a的外周的安装凸缘34b(参照图1)。安装凸缘34b形成为外周缘以构成大致方形的方式伸出的板状,在其四个角部分形成有螺纹孔。该充气机34经该安装凸缘34b安装固定于安装板40。在充气机主体部34a中组装有点火装置和气体发生剂等。并且,当在车辆碰撞时收到来自碰撞检测部等的检测信号时,所述点火装置对气体发生剂进行点火。由此,气体发生剂燃烧,通过该燃烧而产生的气体被供给到气囊32内。
罩部36是由树脂等形成的部件,以覆盖上述气囊32的方式固定于安装板40。这里,罩部36具有:具有平滑的弯曲形状的罩部主体部37;以及设置在罩部主体部37的背面侧的围壁部38。围壁部38和安装板40通过铆接等而相互固定。另外,在由这些罩部主体部37和围壁部38包围的空间内形成有能够收纳折叠的气囊32的空间。在罩部主体部37形成有受到气囊32的膨胀展开力而容易破裂的撕开线。另外,在气囊装置30安装于方向盘10的状态下,罩部主体部37的表面配设成与辐条14的表面连续地相连。
另外,安装板40是由金属板等形成的部件,是用于安装上述气囊32、充气机34以及罩部36的部件。这里,气囊32、充气机34以及罩部36直接安装于安装板40,但是也可以经由其他的支架等间接地固定。关于该安装板40,将在下文更详细地说明。
并且,当气囊32由于从充气机34供给气体而膨胀时,罩部36受到该气囊32膨胀展开的力而裂开。由此,气囊32在方向盘10与驾驶员之间呈袋状地膨胀展开。
对用于将上述气囊装置30安装至方向盘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安装板40、保持部件60以及卡定体70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安装板40的概要主视图,图11是表示卡定体70的主视图,图12是表示安装板40、保持部件60以及施力辅助部件74的分解立体图。
即,在本气囊装置30的安装板40上经由保持部件60保持有卡定体70。并且,通过上述安装部件18能够拆装地与卡定体70卡定,将气囊装置30安装于方向盘10。
更具体地说,安装板40是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等而形成的部件,具有主安装板部42、侧方固定板部54、下方固定板部56以及上方固定板部42a。
主安装板部42形成为板状,其具有能够封闭罩部36的围壁部38的开口的程度的大小。并且,在主安装板部42的中央部形成有能够配设充气机主体部34a的充气机配设孔44h。该充气机配设孔44h的外周的大致方形区域部分形成为比其外周经由阶梯44s更向气囊32侧突出的充气机安装板部44。并且,在将充气机主体部34a配设于充气机配设孔44h内的状态下,通过利用螺纹固定等将安装凸缘34b与充气机安装板部44重叠地固定,将充气机34安装固定于安装板40。
另外,充气机安装板部44的外周侧部分形成为比该充气机安装板部44的气囊32侧表面经由阶梯44s向方向盘10侧凹陷的凹部46。这里,凹部46形成为从四周包围充气机配设孔44h。不过凹部只要形成在从至少两个方向包围充气机配设孔的区域即可。另外,优选的是,凹部46的深度尺寸设定为大于卡定体70的半径(在这里足够大),并设置成使卡定体70的截面的一半以上不比充气机安装板部44的表面突出。更优选的是,凹部46的深度尺寸设定为大于卡定体70的直径(这里足够大),整个卡定体70都不比充气机安装板部44的表面突出,而是位于比充气机安装板部44的表面向凹部46侧降低的位置。
这里,卡定体70配设于凹部46,并构成为能够拆装地能够卡定于安装部件18。更具体地说,卡定体70通过将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金属丝弯曲变形而形成,成为中间丝部分70a和一对侧方丝部分70b呈U字状地相连的形状。在将该卡定体70安装至安装板40的凹部46前的初始状态下,一对侧方丝部分70b扩展得比安装板40的宽度尺寸大。并且另外,在一对侧方丝部分70b被压窄的状态下,将卡定体70安装至安装板40的凹部46。另外,在一对侧方丝部分70b的末端部设置有倾斜丝部分70c,该倾斜丝部分70c朝向其末端侧向一对侧方丝部分70b接近的方向倾斜。并且,在卡定体70安装于安装板40的状态下,通过使倾斜丝部分70c与施力辅助部件74滑动接触,而作用有对中间丝部分70a朝向外侧施力的力。
由于如上所述地将卡定体70设置于凹部46,因此,能够使卡定体70尽量不从安装板40突出。由此,在将气囊32、充气机34和罩部36等安装至安装板40的作业中等能抑制作业人员的手等与卡定体70不小心接触的情况。特别是通过使卡定体70的截面的一半以上不比充气机安装板部44的气囊32侧表面突出,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作业人员的手等与卡定体70接触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组装作业中的卡定体70的松脱等,从而能够顺利地实施组装作业。
另外,由于凹部46设置成包围充气机配设孔44h,因此能够以包围充气机34的方式配设卡定体70,从而在多个部位(这里为三个部位)将安装部件18卡定于卡定体。由此,气囊装置30的安装状态更加稳定。
另外,由于卡定体70相对于安装板40设置在气囊32侧,因此,在将气囊32、充气机34以及罩部36等安装到安装板40而组装好气囊装置30之后,作业人员的手等产生的外力不易作用于卡定体70,卡定体70不易松脱。另外,卡定体70设置在安装板40中的比充气机安装板部44的表面向方向盘10侧凹陷的凹部46中,因此,在安装板40与罩部36之间容易充分地确保气囊32的收纳空间。而且,在气囊32膨胀展开时,不易与配设在凹部46内的卡定体70干涉,因此气囊32稳定地膨胀展开。
另外,若将卡定体设置在气囊侧,则卡定体会与折叠的气囊发生干涉,因此,恐怕不能确保在相对于安装部件拆装时所需要的卡定体的可变形空间。即,卡定体与折叠的气囊发生干涉而使得卡定体不能变形,从而卡定体相对于安装部件的拆装恐怕不能顺利地进行。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卡定体70设置在凹部46内,因此,不易与折叠的气囊32干涉,能够顺利地进行卡定体70的变形。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安装部件18与卡定体70的拆装。
关于将该卡定体70保持于安装板40的构成,将在后文进一步说明。
在主安装板部42的两侧部设置有一对侧方固定板部54,在主安装板部42的下部设置有下方固定板部56。一对侧方固定板部54和下方固定板部56设置成朝向罩部36侧沿着围壁部38伸出。并且,一对侧方固定板部54和下方固定板部56通过铆接等固定于围壁部38,由此固定安装板40与罩部36。另外,在主安装板部42的上方设置有朝向罩部36的相反侧伸出的上方固定板部42a,该上方固定板部42a也通过铆接和螺纹固定等固定于罩部36。
另外,在主安装板部42的从侧部到侧方固定板部54的各个部分形成有侧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5(参照图12)。侧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5中的靠主安装板部42侧的部分55a形成为能够插入安装部件18的切口孔状,侧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5中的靠侧方固定板部54侧的部分55b形成为能够插入保持部件60的切口孔状。另外,在主安装板部42的下部形成有下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7。该下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7形成为能够插入安装部件18的切口孔状。下方固定板部56的一侧的侧缘部以从下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7的一个侧部连续的方式向罩部36侧延伸。所述一对侧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5和下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7形成在与上述三个安装部件18对应的位置。
保持部件60是由树脂等非导电性材料形成的部件,构成为能够将卡定体70保持于安装板40。更具体地说,保持部件60形成为能够沿着轴向插入安装部件18的半圆筒状。在该保持部件60的外周部分形成有与主安装板部42的厚度对应的固定槽61,并且在保持部件60的外周两侧部形成有卡定凸部62。卡定凸部62形成为高度尺寸从保持部件60的外周的中央朝向端部侧逐渐增大的凸部。
并且,从外侧将保持部件60分别插入一对侧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5和下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7中。这样,侧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5中的靠主安装板部42侧的部分55a的周缘部或者下方固定板部56的周缘部被嵌入到保持部件60的固定槽61内。并且,卡定凸部62与侧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5中的靠侧方固定板部54侧的部分55b的两侧缘部或者下方固定板部56的一侧的侧缘部从内侧卡定。由此将保持部件60安装固定于安装板40。
在该状态下,从安装板40的正面观察,保持部件60的内部空间与侧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5中的靠主安装板部42侧的部分55a或者下方保持部件安装凹部57位于大致同一位置。因此,能够将多个安装部件18统一插入到对应的保持部件60中。
另外,在各保持部件60的外周部分形成有能够插入卡定体70的卡定体保持槽64。卡定体保持槽64优选其槽宽与卡定体70的直径大致相同,以便在与凹部46的表面正交的方向上能够尽量无晃动地保持卡定体70。另外,卡定体保持槽64形成于在保持部件60安装于安装板40的状态下从凹部46的靠气囊32侧表面离开的位置(这里为稍微离开的位置)。并且,插入到卡定体保持槽64内的卡定体70以不与凹部46的靠气囊32侧表面接触的状态被保持。
另外,在上述保持部件60的安装状态下,保持部件60的一端部配设成突出到安装板40与罩部36之间的气囊收纳空间中。并且,保持部件60中的该突出配设的部分的末端部形成为倾斜面65,该倾斜面65以高度尺寸朝向气囊收纳空间的内侧逐渐减小的方式倾斜。该倾斜面65与安装部件18的倾斜面22a相同是发挥作为干涉抑制部的功能的部分。该倾斜面65不是必须是平面,也可以构成为曲面。
即,即使在气囊收纳空间内膨胀展开的气囊32与安装部件18和保持部件60接触,该气囊32也会被倾斜面22a和倾斜面65向罩部36侧引导。由此抑制了气囊32与安装部件18和保持部件60的干涉。由此能够使气囊32的展开动作稳定。
另外,施力辅助部件74在能够与卡定体70的一对倾斜丝部分70c滑动接触的位置固定于上述安装板40。
即,在安装板40中的与卡定体70的一对倾斜丝部分70c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施力辅助部件固定孔47。这里,施力辅助部件固定孔47形成为将三角形的顶点切除而得到的孔形状。在该施力辅助部件固定孔47的外周缘部形成有止转凹部47a(参照图12)。
施力辅助部件74是由树脂等形成的长条状部件,构成为从一端朝向另一端设置有滑动接触部75、板部76、卡定部77以及弹簧固定部78(特别参照图12)。
板部76形成为板状,在这里形成为一端描绘出圆形并且另一端较尖的泪滴形状,板部76相对于施力辅助部件固定孔47配设在气囊32侧周缘部。在该板部76中的与安装板40接触的一侧的面形成有能够嵌入到上述止转凹部47a中的止转凸部76a。
滑动接触部75形成为弧状壁形状,以其鼓出侧部分朝向板部76的另一端侧的尖头部分的姿态,突出设置于板部76的一端侧的圆形部分。
卡定部77形成为能够插入到上述施力辅助部件固定孔47中的板状(将三角形的顶点切除而得到的板状)。在该卡定部77与上述板部76之间形成有能够夹入安装板40中的施力辅助部件固定孔47的周缘部的间隙77a。
另外,弹簧固定部78形成为从卡定部77朝向滑动接触部75的相反侧延伸的长条状。这里,弹簧固定部78为将筒状部件分成三份而得到的构成,但是也不一定非要如此。另外,在弹簧固定部78的基端部形成有能够卡定弹簧79的突起部78a。并且,当将弹簧79外嵌于弹簧固定部78时,在该弹簧79的一端部与卡定部77抵接的状态下利用突起部78a进行卡定固定。
上述施力辅助部件74如下所述地固定于安装板40。即,将施力辅助部件74的卡定部77和弹簧固定部78从气囊32侧插入到施力辅助部件固定孔47中。并且,在卡定部77穿过施力辅助部件固定孔47后,使施力辅助部件74适当旋转,从而将施力辅助部件固定孔47的周缘部夹持到板部76与卡定部77之间。此时,板部76的另一端侧的尖头部分和滑动接触部75的鼓出侧部分成为朝向侧方丝部分70b(下方)的姿态。由此,板部76的另一端侧的尖头部分构成为能够配设到凹部46与倾斜丝部分70c之间,并且滑动接触部75的鼓出侧部分构成为能够与倾斜丝部分70c的朝外部分滑动接触。另外,在该固定状态下,形成于板部76的止转凸部76a嵌入到形成于安装板40的止转凹部47a中。由此实现了施力辅助部件74的组装时的定位以及组装后的防止旋转。
另外,当这样将施力辅助部件74固定到安装板40后,将弹簧79安装固定于弹簧固定部78。另外这里,在安装板40的下侧部分也安装有施力辅助部件74。设置于该位置的施力辅助部件74主要具有用于在该位置支承弹簧79的作用。
上述卡定体70如下所述地通过保持部件60保持于安装板40。将卡定体70配设在安装板40的凹部46内。在该状态下,将卡定体70插入到保持部件60的卡定体保持槽64中,同时将保持部件60安装至安装板40。由此,在中间丝部分70a插入保持于安装板40的下方的保持部件60的卡定体保持槽64中并且一对侧方丝部分70b插入保持在安装板40的两侧的保持部件60的卡定体保持槽64中的状态下,将卡定体70相对于安装板40保持在气囊32侧。在该状态下,卡定体70通过保持部件60以非解除状态保持于安装板40。这里,通过施力辅助部件74也保持了卡定体70与安装板40的更可靠的非接触状态。
但是,也可以在将保持部件60安装至安装板40之后,将卡定体70保持于安装板40。在该情况下,在将一对侧方丝部分70b压窄的状态下,将卡定体70的中间丝部分70a插入到安装于安装板40下方的保持部件60的卡定体保持槽64中,并且将一对侧方丝部分70b插入到安装于安装板40两侧的保持部件60的卡定体保持槽64中。然后解除压窄一对侧方丝部分70b的力即可。
在上述状态下,一对侧方丝部分70b借助于卡定体70自身的弹性力而向远离方向被施力。该作用力作为将一对侧方丝部分70b朝向与对应的安装部件18卡定的外方向按压的力发挥作用。
图13是表示卡定体70的动作的说明图。在图13中,用双点划线表示通常状态的卡定体70,用实线表示向上方移动了的卡定体70。
首先,在上述卡定体70的通常安装状态下,倾斜丝部分70c与滑动接触部75的鼓出侧部分接触。在该状态下,当使卡定体70向上方移动时,倾斜丝部分70c在与滑动接触部75的鼓出侧部分滑动接触的同时被向内侧拉动。由此,一对侧方丝部分70b克服卡定体70自身的弹性力而被压窄。并且,当将使卡定体70向上方移动的力解除时,一对侧方丝部分70b借助于卡定体70自身的弹性力而扩展。由此,倾斜丝部分70c在向外侧移动的同时与滑动接触部75的鼓出侧部分滑动接触。于是,卡定体70被朝向下方的保持部件60的卡定体保持槽64施力。该作用力作为将中间丝部分70a朝向与对应的安装部件18卡定的外方向按压的力发挥作用。
如上所述,卡定体70在向与各安装部件18卡定的方向作用有作用力的形态下保持于安装板40。
另外,在使卡定体70向上方移动到与阶梯44s抵接的状态下,保持部件60的卡定体保持槽64的位置以及阶梯44s的位子设定成,一对侧方丝部分70b无法从对应的保持部件60的卡定体保持槽64脱出。由此抑制了卡定体70的不小心的松脱。
另外,在上述卡定体70的安装状态下,优选卡定体70的截面的一半以上不会比充气机安装板部44的靠气囊32侧表面突出。换言之,优选卡定体70的截面的一半以上位于与充气机安装板部44的靠气囊32侧表面相比靠气囊32侧的位置。
图14为表示安装板40安装于方向盘10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5和图16是在图14的ⅩⅤ-ⅩⅤ线处表示安装部件18卡定至卡定体70的动作的说明图,图17是上述ⅩⅤ-ⅩⅤ线处的剖视图。并且,在图15以及图16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安装主体部件20与盖部件24一体化地进行了描绘。
如这些图所示,各安装部件18自方向盘10侧插入到固定于安装板40的保持部件60中,由此,各安装部件18在保持部件60内与卡定体70卡定。
即,将气囊装置30朝向方向盘10按压,以将各安装部件18插入到对应的保持部件60内。于是,安装部件18的末端部的倾斜面22a与卡定体70接触(参照图15)。于是,卡定体70通过该倾斜面22a发生弹性变形而被朝向自身的内侧压入。并且,当超过安装部件18的卡定突部18b以及松脱抑制凸部27a时,卡定体70弹性回复(参照图16)。于是,卡定体70与柱部18a和卡定突部18b的内侧的角部分抵接,即在比松脱抑制凸部27a靠基端侧的位置与卡定抵接面27抵接。由此,安装部件18被卡定体70防脱卡定(参照图17)。上述动作是在多个安装部件18与对应的保持部件60内的卡定体70部分之间统一或依次进行的。由此,在与多个安装部件18对应的保持部件60内相对于卡定体70防脱卡定,从而将气囊装置30安装固定于方向盘10。
在上述状态下,卡定体70在比松脱抑制凸部27a靠基端侧的位置与卡定抵接面27抵接。因此,即使作用有使卡定体70扩展的力、例如在气囊32膨胀展开时等作用有使卡定体70向卡定突部18b的末端侧移动的力,在向该方向移动的中途,卡定体70也与松脱抑制凸部27a抵接。由此抑制了卡定体70向卡定突部18b的末端侧移动,抑制了卡定体70与安装部件18之间的卡定解除。
另一方面,在将气囊装置30从方向盘10卸下的情况下,如下进行即可。首先,在通常状态下,卡定体70由于松脱抑制凸部27a的作用而处于不易从卡定突部18b松脱的状态(一种自锁定状态)。因此,即使不将气囊装置30压入而仅使卡定体70向解除方向移动,通常卡定体70与安装部件18的卡合也不会解除。因此,在卸下气囊装置30时,首先如图18所示,将气囊装置30压入,使安装板40向安装部件18的基端侧移动。于是,卡定体70经由保持部件60保持于安装板40,因此,卡定体70与安装板40一起向安装部件18的基端侧移动。由此,卡定体70成为从卡定抵接面27离开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将卡定体70依次向内侧压入时,卡定体70容易地越过松脱抑制凸部27a向卡定突部18b的末端侧外侧移动。由此,安装部件18与卡定体70的卡定被解除,从而将气囊装置30从方向盘10卸下。
另外,在上述气囊装置30的安装状态下,上述弹簧79以压缩的状态介于方向盘10的芯部件16与安装板40之间。该弹簧79具有相对于方向盘10的芯部件16对安装板40向背离方向施力的作用。利用该作用力在方向盘10的芯部件16与安装板40之间抑制了晃动。
另外,通过上述作用力,使得在通常状态下方向盘10的芯部件16与安装板40保持非接触状态。利用此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方向盘10的芯部件16和安装板40中组装喇叭开关结构。
即,在上述芯部件16中以向安装板40侧露出的方式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侧接点部16a。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了设置三个固定侧接点部16a的情况。不过在图1中仅图示了其中之一。另外,在安装板40上,在与该固定侧接点部16a对置的位置设置有可动侧接点部40a(参照图1、图8以及图9等)。组装使这些固定侧接点部16a和可动侧接点部40a通断开关的喇叭鸣动电路。并且,在本气囊装置30安装于方向盘10的状态下,通过弹簧79的作用力使固定侧接点部16a与可动侧接点部40a成为非接触状态,两者成为非导通状态。在该状态下,当驾驶员按压罩部36时,安装板40克服弹簧79的作用力而被向方向盘10的芯部件16侧按压。由此,可动侧接点部40a与对应的固定侧接点部16a接触,两者成为导通状态,喇叭鸣动。
但是,在该部分不需要组装喇叭开关结构,也可以在罩部36的表面部分组装喇叭开关。
根据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借助于卡定突部18b的松脱抑制凸部27a,将卡定体70保持于卡定突部18b的基端部侧。因此,能够更可靠地维持卡定体70与安装部件18的卡定状态,从而更可靠地维持气囊装置30的安装状态。
另外,由于卡定体70由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金属丝形成,因此,借助于该卡定体70自身的弹性力能够产生对安装部件18的作用力。另外,借助于该作用力,能够提高安装部件18与卡定体70的卡定保持力,从而更可靠地维持气囊装置30的组装状态。
此外,由于安装部件18具有与上述芯部件16一体形成的安装主体部件20以及安装于安装主体部件20的盖部件24,因此,能够利用由金属形成的安装主体部件20来确保足够的刚性,并且能够借助于由树脂形成的盖部件24来使安装主体部件20与卡定体70绝缘。由此,能够使芯部件16与安装板40绝缘从而如上所述地组装喇叭开关结构。
此外,当使盖部件24贯通贯通孔16h时,端板部26与卡定主体突部22抵接,并且一对防脱件25b与贯通孔16h的周缘抵接,从而将盖部件24安装于安装主体部件20。因此能够容易地将盖部件24安装到安装主体部件20。
特别是,通过在芯部件16上一体形成安装主体部件20,能够减少部件个数,而且,从在该安装主体部件20中能够在后来容易地组装基于盖部件24的绝缘结构进一步说是基于盖部件24的松脱抑制凸部27a结构这一点上,制造上的优势很大。
而且,在上述状态下,由于定位突部26a嵌入到定位凹部22b中,因此将盖部件24更加可靠地保持于固定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方向盘10的芯部件16与安装板40中组装有喇叭开关结构。为此,在通常状态下,需要使芯部件16与安装板40为电气非接触状态。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树脂制的保持部件60来保持卡定体70。由此,保持部件60介于安装板40与卡定体70之间,从而维持了安装板40与卡定体70之间的非导通状态。而且,利用施力辅助部件74也保持了卡定体70与安装板40的更加可靠的非接触状态。另外,安装部件18也构成为在与芯部件16一体形成的安装主体部件20上安装有树脂制的盖部件24,因此,盖部件24也介于芯部件16与卡定体70之间,也维持了芯部件16与卡定体70之间的非导通状态。即,在方向盘10与安装部件18的固定结构中,某些部件之间的物理性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上述保持部件60和盖部件24实现了双重的绝缘结构。因此确保了方向盘10的芯部件16与安装板40的更加可靠的绝缘性。
此外,上述保持部件60和盖部件24无论是否组装有喇叭开关结构,都具有抑制各部件之间的晃动的作用。
<变形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松脱抑制凸部27a是突出于卡定抵接面27的末端部的凸部形状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必须如此。
例如,在图19和图20所示的安装部件118中,松脱抑制凸部127a也可以形成为从卡定抵接面127(与端板部26对应的端板部126的向内面)的基端部朝向末端侧逐渐突出的倾斜凸部形状。即,松脱抑制凸部只要形成为比卡定抵接面的基端部突出的形状以便抑制卡定体自卡定抵接面的基端部向末端侧移动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气囊装置30侧设置卡定体70并且在方向盘10侧设置安装部件18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反过来在气囊装置侧设置安装部件并在方向盘侧设置卡定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安装部件18由安装主体部件20和盖部件24构成的例子,但是并非必须如此。
图21和图22示出了这样的例子:在与安装板40对应的安装板240上设置安装部件218,在与方向盘侧的芯部件16对应的芯部件216侧设置与卡定体70对应的卡定体270,并且使安装部件218为一体形成部件。
即,在安装板240的外周安装有安装部件218。安装部件218是金属或者树脂的一体形成部件,并构成为在从安装板240朝向芯部件216侧延伸的柱部218a的末端部突出设置有卡定突部218b。
卡定突部218b中的朝向柱部218a的基端部的卡定抵接面227具有松脱抑制凸部227a。该松脱抑制凸部227a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松脱抑制凸部27a一样,在从卡定抵接面227的基端部向卡定抵接面227的末端侧离开大于卡定体270的直径的距离的末端部,形成为经由阶梯部227s突出的凸部形状。
另一方面,卡定体270在向上述卡定突部218b的基端部侧作用了作用力的形态下保持于芯部件216。
另外,当将安装部件18向方向盘10侧压入时,卡定体270越过卡定突部218b而与其卡定抵接面227的基端部抵接。
在该状态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一样,利用松脱抑制凸部27a来抑制卡定体270向卡定抵接面227的末端侧的移动(参照图21)。
另一方面,当进一步压入气囊装置时,卡定体270成为离开卡定抵接面227的状态,卡定体270能够容易地越过松脱抑制凸部227a向卡定突部218b的末端侧外方移动。由此解除安装部件218与卡定体270的卡定,从而将气囊装置从方向盘卸下。
图23和图24示出了上述图21和图22的进一步的变形例。在该示例中,松脱抑制凸部327a形成为从卡定抵接面327的基端部朝向末端侧逐渐突出的倾斜凸部形状。在该情况下,也与上述一样,能够抑制卡定体270自卡定抵接面327的基端部向末端侧移动。
另外,即使在设置盖部件的情况下,将该盖部件安装至安装主体部件的构成也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也可以是将安装主体部件作为插入物利用模具成形来形成安装部件的例子,或者也可以是在柱部呈保持状地安装盖部件的例子。
另外,上述弹簧79并不是必需的。例如,在不组装本开关结构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弹簧79本身。另外,弹簧也可以用橡胶等其他弹性部件来代替。
而且,卡定体的构成也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也可以是在扭转螺旋弹簧状或者板簧状的卡定体上卡定安装部件18的构成。
另外,卡定体的位置也不限定于上述示例。只要在至少设置一个的安装部件上能够卡定地设置至少一个卡定体即可。
并且,安装部件与卡定体的卡定构成不限定于上述示例。例如,也可以是卡定体自外周侧与安装部件卡定的构成。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上述的说明在所有方面仅是例示而已,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应该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想到没有例示的无数个变形例。

Claims (8)

1. 一种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用于将气囊装置安装于方向盘,其特征在于,
该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具备:
气囊装置,具有:气囊;能够使所述气囊膨胀展开的充气机;覆盖折叠的所述气囊的罩部;以及安装板,所述气囊、所述充气机和所述罩部固定于该安装板;以及
方向盘,具有盘主体和设置在所述盘主体的中央的中央部件,
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中央部件的任一方侧设置有安装部件,
并且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中央部件的另一方侧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安装部件卡定的卡定体,
所述安装部件具有:从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中央部件的任一方侧朝向另一方侧延伸的柱部;和突出设置于所述柱部的末端部的卡定突部,
通过所述卡定体卡定于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柱部与所述卡定突部之间的内侧角部分,将所述气囊装置安装于所述方向盘,
所述卡定突部中的朝向所述柱部的基端部侧的卡定抵接面具有松脱抑制凸部,该松脱抑制凸部用于将所述卡定体保持于所述卡定突部的基端部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松脱抑制凸部形成为向所述卡定抵接面的末端部突出的凸部,或者形成为从所述卡定抵接面的基端部朝向末端部逐渐突出的倾斜凸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定体由能够发生弹性变形的金属丝形成,以向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卡定突部的基端部侧作用有作用力的形态保持于所述安装板或所述中央部件。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件具有:
安装主体部件,由金属形成,具有柱主体部和从所述柱主体部突出的卡定主体突部;和
盖部件,由非导电性部件形成,具有:覆盖所述柱主体部中的所述卡定主体突部所突出的一侧的面的侧板部;以及覆盖所述卡定主体突部的向内面的端板部,
在所述盖部件上形成有所述松脱抑制凸部。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装板和所述中央部件中的形成有所述安装主体部件的一侧,与所述卡定主体突部对置地形成有贯通孔,
所述侧板部具有朝向其基端部向外倾斜的防脱件,并且所述盖部件形成为能够在使所述防脱件向内侧发生弹性变形的同时插入到所述贯通孔内,
在使所述端板部与所述卡定主体突部抵接并且使所述防脱件与所述贯通孔的周缘抵接的状态下,将所述盖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部件。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卡定主体突部的向内面形成有定位凹部,并且在所述端板部形成有能够嵌入所述定位凹部中的定位凸部,在所述盖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主体部的状态下,所述定位凸部嵌入到所述定位凹部中。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所述卡定体,
并且在所述中央部件上设置有所述安装部件。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还具有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由非导电性部件形成,用于将所述卡定体以非接触状态保持于所述安装板或所述中央部件。
CN201180013617.1A 2010-03-12 2011-02-17 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 Active CN1027915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5385 2010-03-12
JP2010055385A JP5432011B2 (ja) 2010-03-12 2010-03-12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取付部構造
PCT/JP2011/053342 WO2011111492A1 (ja) 2010-03-12 2011-02-17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取付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91533A true CN102791533A (zh) 2012-11-21
CN102791533B CN102791533B (zh) 2015-04-29

Family

ID=44563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3617.1A Active CN102791533B (zh) 2010-03-12 2011-02-17 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419052B2 (zh)
EP (1) EP2546110A1 (zh)
JP (1) JP5432011B2 (zh)
KR (1) KR101685237B1 (zh)
CN (1) CN102791533B (zh)
MX (1) MX2012009426A (zh)
WO (1) WO2011111492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95569A (zh) * 2014-04-11 2014-07-02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盘装置
CN103909894A (zh) * 2013-01-09 2014-07-09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模块与方向盘骨架的连接装置
CN108657109A (zh) * 2017-03-28 2018-10-1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CN110562183A (zh) * 2018-05-16 2019-12-13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装置的罩体
CN110712674A (zh) * 2018-07-11 2020-01-21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方向盘的减震器机构和车辆用方向盘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7485B2 (ja) * 2010-03-04 2014-05-21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432032B2 (ja) * 2010-03-30 2014-03-0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582846B2 (ja) * 2010-03-31 2014-09-03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
WO2013051409A1 (ja) * 2011-10-07 2013-04-11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の取付部構造
JP6193037B2 (ja) * 2013-07-25 2017-09-06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53196B2 (ja) * 2014-01-14 2017-12-27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
GB2525491B (en) 2014-03-18 2017-10-18 Nihon Plast Co Ltd Steering wheel
JP1530584S (zh) * 2014-09-24 2018-07-30
USD795766S1 (en) * 2014-10-24 2017-08-29 Toyoda Gosei Co., Ltd. Cover of airbag device for automobile
JP1530315S (zh) * 2015-01-06 2015-08-03
US9914420B2 (en) * 2015-04-13 2018-03-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river airbag module new lock spring design proposal for visual verification of module's robust attachment to the steering wheel
EP3178707B1 (en) * 2015-12-08 2018-07-18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teering wheel
JP6624732B2 (ja) * 2016-03-29 2019-12-25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
JP6823386B2 (ja) * 2016-06-08 2021-02-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
US11142156B2 (en) * 2016-08-29 2021-10-12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Driver airbag mounting verification system
US11718257B2 (en) * 2016-12-15 2023-08-08 Zf Passive Safety Systems Us Inc Coupling device for mounting an airbag module to be oscillating on a vehicle steering wheel
DE102016124530A1 (de) * 2016-12-15 2018-06-21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Kopplungsvorrichtung zur schwingfähigen Befestigung eines Gassackmoduls an einem Fahrzeuglenkrad
KR102521366B1 (ko) * 2018-03-09 2023-04-1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백 장치
DE102018112224A1 (de) * 2018-05-22 2019-11-28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Fahrzeuglenkrad sowie Lenkradbaugruppe mit einem solchen Fahrzeuglenkrad
FR3083189B1 (fr) * 2018-06-29 2021-12-10 Autoliv Dev Dispositif de montage amovible d'un module de coussin gonflable
FR3099437A1 (fr) * 2019-07-29 2021-02-05 Autoliv Development Ab Dispositif de montage amovible d’un module de coussin gonflable sur un volant
CN113815706B (zh) * 2021-10-11 2023-06-2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方向盘
KR20240033489A (ko) * 2022-09-05 2024-03-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스티어링휠과, 그 스티어링휠의 댐퍼유닛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3159A (ja) * 2000-02-18 2001-08-28 Tokai Rika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組付構造
US20010054810A1 (en) * 2000-06-27 2001-12-27 Toyoda Gosei Co., Ltd. Air bag module mounting structure
US20030047922A1 (en) * 2001-02-23 2003-03-13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Driver side air bag module with annular air bag and centrally disposed control module
JP2003312426A (ja) * 2002-04-16 2003-11-06 Takata Petri Ag 自動車のアセンブリ
US20050194766A1 (en) * 2004-03-03 2005-09-08 Jones David V. Snap-in castanet airbag module for a vehicular steering wheel
US20050248135A1 (en) * 2004-05-10 2005-11-10 Key Safety Systems, Inc. Assembly for retaining an airbag module to a steering wheel
CN1833922A (zh) * 2005-03-16 2006-09-20 高田株式会社 带气囊装置的方向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7005B2 (ja) 1995-09-01 2005-11-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リード線固定構造
DE29602630U1 (de) * 1996-02-14 1996-06-13 Trw Repa Gmbh Einrichtung zum Befestigen eines Gassackmoduls
FR2790044B1 (fr) * 1999-02-19 2001-05-25 Gersteen Iso Delta Element de volant de direction de vehicule et volant comportant cet element
DE19927032A1 (de) * 1999-06-04 2000-12-14 Petri Ag Anordnung zur Verrastung eines Airbagmoduls mit einem Lenkrad
US6719323B2 (en) * 1999-08-06 2004-04-1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ir bag apparatus and steering wheel
JP2001151065A (ja) * 1999-11-25 2001-06-05 Takata Corp エアバック装置
JP2001187575A (ja) * 1999-12-28 2001-07-10 T S Tec Kk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4269492B2 (ja) * 2000-06-29 2009-05-2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
JP2002002433A (ja) * 2000-06-27 2002-01-09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
JP4538964B2 (ja) * 2001-01-31 2010-09-0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
JP2002012112A (ja) * 2000-06-30 2002-01-15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
FR2812606B1 (fr) * 2000-08-02 2002-10-31 Autoliv Isodelta Element de volant de direction de vehicule avec systeme d'encliquetage, et volant le comportant
US7077427B2 (en) * 2003-07-16 2006-07-18 Autoliv Asp, Inc. Steering wheel assembly
KR100521021B1 (ko) * 2003-08-26 2005-10-1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운전석 에어백모듈 조립구조
US7159898B2 (en) * 2004-04-20 2007-01-09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Vehicle air bag module retention system
US7464959B2 (en) * 2005-03-01 2008-12-16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Inc. Apparatus having a mechanism for limiting the movement of an air bag module relative to a steering wheel
US7380817B2 (en) * 2005-03-29 2008-06-03 Key Safety Systems, Inc. Assembly for retaining an airbag module to a steering wheel
JP4999181B2 (ja) * 2005-06-08 2012-08-1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組立方法
JP4568784B2 (ja) * 2005-06-10 2010-10-27 タカタ・ペトリ アーゲー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
GB2433234A (en) * 2005-12-08 2007-06-20 Autoliv Dev A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n airbag
CN101535093B (zh) * 2006-11-13 2013-04-17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外壳装置
JP5015261B2 (ja) * 2007-10-10 2012-08-29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取付け構造
JP5290827B2 (ja) 2009-03-26 2013-09-1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
JP5376700B2 (ja) 2009-11-10 2013-12-25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3159A (ja) * 2000-02-18 2001-08-28 Tokai Rika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組付構造
US20010054810A1 (en) * 2000-06-27 2001-12-27 Toyoda Gosei Co., Ltd. Air bag module mounting structure
US20030047922A1 (en) * 2001-02-23 2003-03-13 Breed Automotive Technology, Inc. Driver side air bag module with annular air bag and centrally disposed control module
JP2003312426A (ja) * 2002-04-16 2003-11-06 Takata Petri Ag 自動車のアセンブリ
US20050194766A1 (en) * 2004-03-03 2005-09-08 Jones David V. Snap-in castanet airbag module for a vehicular steering wheel
US20050248135A1 (en) * 2004-05-10 2005-11-10 Key Safety Systems, Inc. Assembly for retaining an airbag module to a steering wheel
CN1833922A (zh) * 2005-03-16 2006-09-20 高田株式会社 带气囊装置的方向盘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9894A (zh) * 2013-01-09 2014-07-09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模块与方向盘骨架的连接装置
CN103909894B (zh) * 2013-01-09 2016-04-27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模块与方向盘骨架的连接装置
CN103895569A (zh) * 2014-04-11 2014-07-02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转向盘装置
CN108657109A (zh) * 2017-03-28 2018-10-1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CN108657109B (zh) * 2017-03-28 2021-07-06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CN110562183A (zh) * 2018-05-16 2019-12-13 日本富拉司特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装置的罩体
CN110712674A (zh) * 2018-07-11 2020-01-21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方向盘的减震器机构和车辆用方向盘装置
CN110712674B (zh) * 2018-07-11 2022-01-25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方向盘的减震器机构和车辆用方向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89778A (ja) 2011-09-29
CN102791533B (zh) 2015-04-29
MX2012009426A (es) 2012-09-07
US8419052B2 (en) 2013-04-16
KR20130016202A (ko) 2013-02-14
JP5432011B2 (ja) 2014-03-05
KR101685237B1 (ko) 2016-12-09
WO2011111492A1 (ja) 2011-09-15
EP2546110A1 (en) 2013-01-16
US20120306184A1 (en) 201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1533A (zh) 气囊装置的安装部结构
KR101685236B1 (ko) 에어백 장치
CN102811890A (zh) 气囊装置
CN101535093B (zh) 一种安全气囊外壳装置
US8087691B2 (en) Steering wheel unit
CN101213113B (zh) 安全气囊装置
CN111491847B (zh) 方向盘
CN102239070A (zh) 驾驶座用气囊装置的安装结构及方向盘
JP2002505227A (ja) エアーバッグモジュール取り付け機構及びその製作方法
JP2005511407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機構
CN1972823A (zh) 用于车辆方向盘的卡入响板的安全气囊模块
US20050062269A1 (en) Airbag system
CN102470817A (zh) 车辆方向盘
JP4800164B2 (ja) ホーン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3429467B (zh) 气囊装置以及方向盘
JP2006294379A (ja) ホーンスイッチ装置、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US20050012311A1 (en) Assembly with a steering wheel and a gas bag module
JP2011121498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装置
WO2021244837A1 (en) Steering wheel comprising an airbag module
KR101647440B1 (ko) 에어백 모듈 장착 장치
JP2006351313A (ja) ホーンスイッチ装置
CN218021443U (zh) 一种显示屏安装结构及车辆
KR100521188B1 (ko) 차량의 스티어링휠
CN108216105B (zh) 车辆的安全气囊模块
WO2004071819A1 (en) An air-bag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