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9354A - 感光性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感光性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9354A
CN102459354A CN201080025245XA CN201080025245A CN102459354A CN 102459354 A CN102459354 A CN 102459354A CN 201080025245X A CN201080025245X A CN 201080025245XA CN 201080025245 A CN201080025245 A CN 201080025245A CN 102459354 A CN102459354 A CN 102459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atoms
radical
general formula
parts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524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9354B (zh
Inventor
元藤梓平
樋口晋太郎
白石笃志
向井孝夫
榊原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244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63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59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93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93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93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6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9/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5 or 15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9/02Phosphorus compounds
    • C07F9/28Phosphorus compounds with one or more P—C bonds
    • C07F9/50Organo-phosphines
    • C07F9/53Organo-phosphine oxides; Organo-phosphine thi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C08F2/50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with sensitis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10Esters
    • C08F222/1006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6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s used
    • C08G59/681Metal alcoholates, phenolates or carboxyl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045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with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light-sensitive compoun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issolution inhibi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047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additives for obtaining a metallic or ceramic pattern, e.g. by fir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03F7/028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photosensitivity-increasing substances, e.g. photoinitia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27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 G03F7/028Non-macromolecular photopolymerisable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e.g. ethylenic compounds with photosensitivity-increasing substances, e.g. photoinitiators
    • G03F7/029Inorganic compounds; Onium compounds; 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hetero atoms other than oxygen, nitrogen or sulfu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4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 G03F7/0046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with perfluoro compounds, e.g. for dry lithograph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 Polye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性组合物,其即使在能衰减或遮蔽所照射的光的着色剂等物质以高浓度存在的情况下或膜厚较厚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较少的能量固化,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含有下述(1)~(4)的组分:(1)自由基引发剂(A);(2)产酸剂(B)或产碱剂(C);(3)聚合性物质(D);(4)着色剂(E)、金属氧化物粉末(F)或金属粉末(G),其特征在于,自由基引发剂(A)、产酸剂(B)和产碱剂(C)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而产生活性种(H),该活性种(H)与自由基引发剂(A)、产酸剂(B)或产碱剂(C)反应而生成新的活性种(I),该新的活性种(I)导致聚合性物质(D)进行聚合反应,该活性种(H)或活性种(I)为酸或碱。

Description

感光性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光照射而固化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对于通过光照射而固化从而对表面进行涂布的所谓UV涂布来说,从其作业性(快速固化性)、低VOC化的方面出发,在涂层剂、涂料、印刷油墨等中的适用范围正在扩大。
通常光固化性涂层剂由光聚合引发剂、自由基聚合性单体、低聚物或聚合物、必要时的着色剂和添加剂构成。着色剂大致分成颜料和染料,混配着色剂是为了使涂膜着色。着色剂具有与其颜色相应的光吸收特性,吸收所照射的光的一部分而使光衰减、或遮蔽所照射的光,因此有时光无法到达所涂布的涂膜的深部。为了解决该问题,有文献提出使用特定的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明合用了特定结构的光聚合引发剂和敏化剂,在与一直以来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体系相比能够以更少的能量照射量进行固化的方面虽然得到了改良,但若提高油墨组合物中的着色剂浓度、或增加膜厚,则存在固化性不足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91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性组合物,其即使在能衰减或遮蔽所照射的光的着色剂等物质以高浓度存在的情况下、或膜厚较厚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较少的能量固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光性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下述(1)~(4)的组分:
(1)自由基引发剂(A);
(2)产酸剂(B)或产碱剂(C);
(3)聚合性物质(D);
(4)着色剂(E)、金属氧化物粉末(F)或金属粉末(G),
该感光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自由基引发剂(A)、产酸剂(B)和产碱剂(C)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而产生活性种(H),该活性种(H)与自由基引发剂(A)、产酸剂(B)或产碱剂(C)反应而生成新的活性种(I),该新的活性种(I)导致聚合性物质(D)进行聚合反应,该活性种(H)或活性种(I)为酸或碱。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活性光线是指具有360nm~830nm的波长的光线。
发明的效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即使能衰减或遮蔽所照射的光的着色剂等物质以高浓度存在,也能够以较少的能量进行厚膜固化。
另外,通过使用金属氧化物粉末或金属粉末作为衰减或遮蔽所照射的光的物质,能够利用光照射在短时间内进行陶瓷电子部件的生片形成和电极层形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含有下述(1)~(4):
(1)自由基引发剂(A)
(2)产酸剂(B)或产碱剂(C)
(3)聚合性物质(D)
(4)着色剂(E)、金属氧化物粉末(F)或金属粉末(G)。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中,自由基引发剂(A)、产酸剂(B)和产碱剂(C)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而产生活性种(H),该活性种(H)与自由基引发剂(A)、产酸剂(B)或产碱剂(C)反应而生成新的活性种(I),该新的活性种(I)导致聚合性物质(D)进行聚合反应。此处,作为活性种(H)和(I),可以举出自由基、酸和碱等,上述反应中,活性种(H)或(I)的任一者必须为酸或碱。通过活性种(H)的扩散,利用一般的光聚合引发剂难以光固化、活性光线衰减的部分和光无法到达的部分能够固化。为了使活性种(H)扩散,作为聚合性物质(D),优选使用不与活性种(H)反应的物质。
需要说明的是,活性种(H)为酸的情况下,活性种(I)必须不为碱,活性种(H)为碱的情况下,活性种(I)必须不为酸。
在通常的由产酸剂单独引起的阳离子聚合、或由产碱剂单独引起的阴离子聚合中,难以利用该产酸剂或产碱剂不具有吸收的波长,但本发明中,即使是光产酸剂或光产碱剂不具有吸收的波长,通过组合在该波长具有吸收的自由基引发剂,也能够利用该波长。
本发明中,自由基引发剂(A)是指通过活性光线、酸或碱而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可以使用通过活性光线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1)、通过酸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2)和通过碱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3)等公知的化合物。
例如,酰基膦氧化物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1)、α-氨基苯乙酮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2)、苄基缩酮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3)、α-羟基苯乙酮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4)、苯偶姻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5)、肟酯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6)和环戊二烯钛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7)等能够通过活性光线、酸或碱的任一种产生自由基,可以作为(A1)、(A2)或(A3)的任一种使用。
另外,有机过氧化物系聚合引发剂(A231)、偶氮化合物系聚合引发剂(A232)、其他自由基引发剂(A233)等能够通过酸或碱产生自由基,可以作为(A2)或(A3)使用。
(A)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A1231)表示可以作为(A1)(A2)(A3)的任一种使用的化合物的第一个例子。同样地,(A231)表示可以作为(A2)(A3)的任一种使用的化合物的第一个例子。
作为酰基膦氧化物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1),可以举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Ciba Japan社制造(DAROCUR TPO)]和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Ciba Japan社制造(IRGACUR 819)]等。
作为α-氨基苯乙酮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2),可以举出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Ciba Japan社制造(IRGACUR 907)]、2-苄基-2-二甲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酮[Ciba Japan社制造(IRGACUR 369)]和1,2-(二甲氨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Ciba Japan社制造(IRGACUR 379)]等。
作为苄基缩酮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3),可以举出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Ciba Japan社制造(IRGACUR 651)]等。
作为α-羟基苯乙酮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4),可以举出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Ciba Japan社制造(IRGACUR 184)]、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Ciba Japan社制造(DAROCUR 1173)]、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CibaJapan社制造(IRGACUR 2959)]和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Ciba Japan社制造(IRGACUR 127)]等。
作为苯偶姻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5),可以举出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和苯偶姻异丙醚等。
作为肟酯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6),可以举出1,2-辛二酮-1-(4-[苯硫基)-2-(O-苯甲酰基肟)][Ciba Japan社制造(IRGACURE OXE 01)]和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1-(O-乙酰基肟)[Ciba Japan社制造(IRGACURE OXE 02)]等。
作为环戊二烯钛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7),可以举出双(η5-2,4-环戊二烯-1-基)-双(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钛[Ciba Japan社制造(IRGACUR 784)]等。
作为有机过氧化物系聚合引发剂(A231),可以举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乙酸叔丁酯、2,2-二-(叔丁基过氧化)丁烷、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4,4-二(叔丁基过氧化)戊酸正丁酯、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二枯基过氧化物、二叔己基过氧化物、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叔丁基枯基过氧化物、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萜烷过氧化氢、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氢、氢过氧化枯烯、叔丁基过氧化氢和叔丁基三甲基甲硅烷基过氧化物等。
作为偶氮化合物系聚合引发剂(A232),可以举出1-[(1-氰基-1-甲基乙基)偶氮]甲酰胺、2,2’-偶氮二(N-丁基-2-甲基丙酰胺)、2,2’-偶氮二(N-环己基-2-甲基丙酰胺)和2,2’-偶氮二(2,4,4-三甲基戊烷)等。
作为其他聚合性引发剂(A233),可以举出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等。
作为通过酸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2)或通过碱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3),优选有机过氧化物系聚合引发剂(A231)和/或偶氮化合物系聚合引发剂(A232)。
关于自由基聚合引发剂(A)的添加量,从光固化性的方面出发,相对于聚合性物质(D)的重量优选为0.05~3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1~20重量%。
本发明中,产酸剂(B)是指通过活性光线、自由基或酸而产生酸的化合物,可以举出通过活性光线而产生酸的产酸剂(B1)、通过自由基而产生酸的产酸剂(B2)和通过酸而产生酸的产酸剂(B3)等公知的化合物。
例如,锍盐衍生物(B121)和碘鎓盐衍生物(B122)等能够通过活性光线或自由基而产生酸,可以作为(B1)或(B2)使用。
另外,磺酸酯衍生物(B31)、乙酸酯衍生物(B32)和膦酸酯(B33)等能够通过酸而产生酸,可以作为(B3)使用。
(B)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作为本发明中的锍盐衍生物(B121),可以举出下述通式(1)或下述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等。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051
通式(1)或(2)中,A1为通式(3)~(10)表示的2价或3价基团;Ar1~Ar7各自独立地为具有至少1个苯环骨架、且可以具有选自由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硝基、羧基、羟基、巯基、氨基、氰基、苯基、萘基、苯氧基和苯硫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原子或取代基的芳香族烃基或杂环基,Ar1~Ar4、Ar6和Ar7为1价基团,Ar5为2价基团;(X1)-和(X2)-分别表示阴离子,a为0~2的整数,b为1~3的整数,且a+b为2或3、表示与A1的价数相同的整数。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052
通式(5)~(8)中的R1~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者可以具有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氨基、氰基、苯基、萘基、苯氧基和苯硫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原子或取代基的苯基,R1和R2、R4和R5、以及R6和R7也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
作为通式(2)中的A1,从酸产生效率的方面出发,优选为通式(7)~(10)表示的基团,更优选为通式(5)和(8)~(10)表示的基团。
通式(1)和通式(2)中的Ar1~Ar7为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具有吸收的基团。
Ar1~Ar7中的苯环骨架的个数优选为1~5、进一步优选为1~4。
作为具有1个苯环骨架时的例子,可以举出例如从苯、或者苯并呋喃、苯并噻吩、吲哚、喹啉、香豆素等杂环化合物除去1个或2个氢原子而得到的残基。
作为具有2个苯环骨架时的例子,可以举出例如从萘、联苯、芴、或者二苯并呋喃、二苯并噻吩、氧杂蒽酮、呫吨、噻吨酮、吖啶、吩噻嗪和噻蒽等杂环化合物除去1个或2个氢原子而得到的残基。
作为具有3个苯环骨架时的例子,可以举出例如从蒽、菲、三联苯、对(硫蒽巯基)苯(p-(チオキサンチルメルカプト)ベンゼン)和苯并萘并噻吩等杂环化合物除去1个或2个氢原子而得到的残基。
作为具有4个苯环骨架时的例子,可以举出例如从并四苯、芘、苯并蒽和苯并[9,10]菲等除去1个或2个氢原子而得到的残基。
作为卤原子,可以举出氟、氯、溴和碘,优选氟和氯。
作为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可以举出例如甲酰基、乙酰基、丙酰基、异丁酰基、戊酰基和环己基羰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己基、庚基和辛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可以举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异戊氧基、新戊氧基、己氧基、庚氧基和辛氧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可以举出例如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异丙硫基、正丁硫基、仲丁硫基、叔丁硫基、正戊硫基、异戊硫基、新戊硫基、己硫基、庚硫基和辛硫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可以举出例如三甲基甲硅烷基和三异丙基甲硅烷基等三烷基甲硅烷基等。在此,烷基可以为直链结构也可以为支链结构。
作为Ar1~Ar7上取代有的原子或取代基,从酸产生效率的方面出发,优选卤原子、氰基、苯基、萘基、苯氧基、苯硫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和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更优选氰基、苯基、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5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15的烷硫基和碳原子数为1~15的酰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硫基和碳原子数为1~10的酰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烷基部分可以是直链,可以是支链,也可以是环状。
作为Ar1~Ar4、Ar6和Ar7,从酸产生效率的方面出发,优选苯基、对甲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叔丁基苯基、2,4,6-三甲基苯基、对(硫蒽巯基)苯基和间氯苯基。
作为Ar5,从酸产生效率的方面出发,优选亚苯基、2-甲基亚苯基、3-甲基亚苯基、2-甲氧基亚苯基、3-甲氧基亚苯基、2-丁基亚苯基、3-丁基亚苯基、2-氯亚苯基、3-氯亚苯基。
作为通式(1)或(2)中(X1)-或(X2)-表示的阴离子,可以举出卤化物阴离子、氢氧化物阴离子、硫氰酸盐阴离子、碳原子数为1~4的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阴离子、碳酸根阴离子、碳酸氢根阴离子、可以具有卤素取代的脂肪族或芳香族羧基阴离子(苯甲酸阴离子、三氟乙酸阴离子、全氟烷基乙酸阴离子以及苯甲酰甲酸阴离子等)、可以具有卤素取代的脂肪族或芳香族硫氧基(スルホキシ)阴离子(三氟甲基磺酸阴离子等)、六氟化锑酸盐阴离子(SbF6 -)、膦阴离子[六氟化膦阴离子(PF6 -)和三氟化三(全氟乙基)膦阴离子(PF3(C2F5)3 -)等]和硼酸盐阴离子(四苯基硼酸盐和丁基三苯基硼酸盐阴离子等)等,从酸产生效率的方面出发,优选膦阴离子、具有卤素取代的脂肪族硫氧基离子和硼酸盐阴离子。
作为锍盐衍生物(B121),从酸产生效率的方面出发,优选为具有三苯基锍阳离子、三-对甲苯基锍阳离子或[对(苯基巯基)苯基]二苯基锍阳离子作为阳离子骨架的化合物和下述通式(11)~(14)表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下述通式(11)~(14)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081
通式(11)~(14)中的(X3)-~(X6)-表示阴离子,具体地可以举出与作为通式(1)或(2)中的(X1)-或(X2)-所例示的阴离子同样的阴离子,优选的阴离子也相同。
本发明中的碘鎓盐衍生物(B122)用下述通式(15)或下述通式(16)表示。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082
式中,A2为通式(3)~(10)表示的2价或3价基团;Ar8~Ar12各自独立地为具有至少1个苯环骨架、且可以具有选自由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硝基、羧基、羟基、巯基、氨基、氰基、苯基、萘基、苯氧基和苯硫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取代基的芳香族烃基或杂环基,Ar8~Ar10和Ar12为1价基团,Ar11为2价基团,(X7)-和(X8)-分别表示阴离子,c为0~2的整数,d为1~3的整数,且c+d为2或3、表示与A2的价数相同的整数。
作为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和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可例示出与通式(1)和通式(2)的说明中记载的基团相同的基团。
作为通式(16)中的A2,从产生酸的效率的方面出发,优选为所述通式(7)~(10)表示的基团,更优选为通式(5)和(8)~(10)表示的基团。
通式(15)或通式(16)中的Ar8~Ar12为在紫外~可见光区域具有吸收的基团。
Ar8~Ar12中的苯环骨架的个数优选为1~5、进一步优选为1~4,作为Ar8~Ar12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与作为通式(1)或通式(2)的Ar1~Ar7所例示的基团同样的基团,优选的基团也相同。
作为(X7)-和(X8)-,可以举出与作为通式(1)或(2)中的(X1)-或(X2)-所例示的基团同样的基团,优选的基团也相同。
作为碘鎓盐衍生物(B122),从酸产生效率的方面出发,优选为具有(4-甲基苯基){4-(2-甲基丙基)苯基}碘鎓阳离子、[双(4-叔丁基苯基)]碘鎓阳离子、[双(4-叔丁基苯基)]三氟[三(全氟乙基)]碘鎓阳离子、[双(4-甲氧基苯基)]碘鎓阳离子和[双(4-甲氧基苯基)]碘鎓阳离子作为阳离子骨架的化合物和下述通式(17)~(20)表示的化合物,更优选为下述通式(17)~(20)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091
通式(17)~(20)中,R8~R13分别为选自由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硝基、羧基、羟基、巯基、氨基、氰基、苯基和萘基组成的组中的原子或取代基,(X9)-~(X12)-表示阴离子。
作为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和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可例示出与通式(1)和通式(2)的说明中记载的基团同样的基团。
作为R8~R13,优选卤原子、氰基、苯基、萘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和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更优选氰基、苯基、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5的烷氧基和碳原子数为1~15的酰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和碳原子数为1~10的酰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烷基部分可以是直链,可以是支链,也可以是环状。
作为通式(17)~(20)中的(X9)-~(X12)-,可以举出与作为通式(1)或(2)中的(X1)-或(X2)-所例示的基团同样的基团,优选的基团也相同。
通常在可见光区域(360nm~830nm;参照JIS-Z8120)的固化中能够使用的光聚合引发剂会吸收可见光,因此引发剂自身着色,会对固化膜的色调造成不良影响,但通过使用通式(2)或通式(16)表示的化合物,能够抑制对固化膜的色调的不良影响。
作为磺酸酯衍生物(B31),可以举出甲磺酸环己酯、乙磺酸异丙酯、苯磺酸叔丁酯、对甲苯磺酸环己酯和萘磺酸环己酯等。
作为乙酸酯衍生物(B32),可以举出二氯乙酸环己酯和三氯乙酸异丙酯等。
作为膦酸酯(B33),可以举出三苯基膦酸环己酯等。
从光固化性的方面出发,产酸剂(B)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性物质(D)的重量优选为0.05~3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1~20重量%。
本发明中,产碱剂(C)是指通过活性光线、自由基或碱而产生碱的化合物,可以使用通过活性光线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1)、通过自由基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2)或通过碱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3)等公知的化合物。
例如,肟衍生物(C121)、季铵盐衍生物(C122)和季脒盐衍生物(C123)等能够通过活性光线或自由基而产生碱,可以作为(C1)或(C2)使用。
另外,氨基甲酸酯衍生物(C31)能够通过碱而产生碱,可以作为(C3)使用。
(C)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作为肟衍生物(C121),可以举出例如o-酰基肟等。
作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C31),可以举出例如1-Fmoc-4-哌啶酮、邻硝基苯甲酰基氨基甲酸酯等。
作为季铵盐衍生物(C122)和季脒盐衍生物(C123),可以举出例如下述通式(21)~(23)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111
通式(21)~(23)中的R14~R41分别为选自由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硝基、羧基、羟基、巯基、氨基、氰基、苯基、萘基、通式(24)表示的取代基和通式(25)表示的取代基组成的组中的原子或取代基,R14~R23中的任一者为通式(24)或通式(25)表示的取代基,R24~R31中的任一者为通式(24)或通式(25)表示的取代基,R32~R41中的任一者为通式(24)或通式(25)表示的取代基。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112
通式(24)和(25)中的R42~R45分别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R46~R48为可以具有羟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X13)-和(X14)-表示阴离子,e为2~4的整数。
作为通式(21)~(23)中的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和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可例示出与通式(1)和通式(2)的说明中记载的基团同样的基团。
通式(21)表示的化合物为具有蒽骨架的化合物,通式(22)表示的化合物为具有噻吨酮骨架的化合物,通式(23)表示的化合物为具有二苯甲酮骨架的化合物,分别为在i射线(365nm)附近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的化合物的一例。R14~R23是考虑到吸收波长的调整、灵敏度的调整、热稳定性、反应性、分解性等而进行改性的基团,根据目的利用选自由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硝基、羧基、羟基、巯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氨基、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苯基、萘基组成的组中的原子或取代基进行改性。其中,R14~R23中的任一者为通式(24)或通式(25)表示的取代基。
作为R14~R23,优选卤原子、氰基、苯基、萘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和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更优选氰基、苯基、碳原子数为1~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5的烷氧基和碳原子数为1~15的酰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和碳原子数为1~10的酰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烷基部分可以是直链,可以是支链,也可以是环状。
作为上述R14~R23的具体例子,可例示出通式(17)~(19)的R8~R13的说明中记载的基团。
通式(24)表示的取代基为具有阳离子化的脒骨架的取代基,e为2~4的整数。作为该取代基,优选具有e为4的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阳离子化的结构的取代基、和具有e为2的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阳离子化的结构的取代基。R42和R43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优选氢原子和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更优选氢原子和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通式(25)具有季铵结构,R44和R45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优选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进一步优选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另外,R46~R48表示可以具有羟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可以是直链,可以是支链,也可以是环状。R46~R48优选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
通式(24)和(25)中的(X13)-和(X14)-表示阴离子,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与作为通式(1)或(2)中的(X1)-或(X2)-例示的阴离子同样的阴离子。其中,从光分解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脂肪族或芳香族羧基离子和硼酸盐阴离子。
关于通式(24)表示的化合物,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R42和R43键合而成的碳与氮之间的键合断裂而生成具有脒骨架的碱性化合物;关于通式(25)表示的化合物,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R44和R45键合而成的碳与氮之间的键合断裂而生成叔胺。
这些光产碱剂(C1)中,从光分解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下述通式(26)表示的化合物。
通式(26)中的(X15)-表示阴离子,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与作为通式(1)或(2)中的(X1)-或(X2)-例示的阴离子同样的阴离子。其中,从光分解性的方面出发,优选脂肪族或芳香族羧基离子和硼酸盐阴离子。
作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C31),可以举出例如1-Z-4-哌啶酮等。
从光固化性的方面出发,产碱剂(C)的添加量相对于聚合性物质(D)的重量优选为0.05~3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1~20重量%。
本发明中,优选以下述(1)~(10)的任一组合含有(A1)~(A3)、(B1)~(B3)或(C1)~(C3)。
(1)含有(A1)和(B2);
(2)含有(A1)、(B2)和(B3);
(3)含有(B1)和(A2);
(4)含有(B1)、(A2)和(B3);
(5)含有(C1)和(A3);
(6)含有(C1)、(A3)和(C3);
(7)含有(A1)和(C2);
(8)含有(A1)、(C2)和(C3);
(9)上述(1)~(4)的2种以上的组合;
(10)上述(5)~(8)的2种以上的组合。
上述(1)中,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作为活性种(H)产生自由基,作为活性种(I)产生酸。活性种(H)扩散到活性光线被衰减或遮蔽的部分,在这些部分固化得以促进。
上述(2)中,与上述(1)同样地作为活性种(I)产生酸,该酸与(B3)反应从而使酸增加,在活性光线被衰减或遮蔽的部分固化进一步得到促进。
上述(3)中,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作为活性种(H)产生酸,作为活性种(I)产生自由基。活性种(H)扩散到活性光线被衰减或遮蔽的部分,在这些部分固化得以促进。
上述(4)中,与上述(3)同样地作为活性种(H)产生酸,该酸与(B3)反应从而使酸增加,在活性光线被衰减或遮蔽的部分固化进一步得到促进。
上述(5)中,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作为活性种(H)产生碱,作为活性种(I)产生自由基。活性种(H)扩散到活性光线被衰减或遮蔽的部分,在这些部分固化得以促进。
上述(6)中,与上述(5)同样地作为活性种(H)产生碱,该碱与(C3)反应从而使碱增加,在活性光线被衰减或遮蔽的部分固化进一步得到促进。
上述(7)中,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作为活性种(H)产生自由基,作为活性种(I)产生碱。活性种(H)扩散到活性光线被衰减或遮蔽的部分,在这些部分固化得以促进。
上述(8)中,与上述(7)同样地作为活性种(I)产生碱,该碱与(C3)反应从而使碱增加,在活性光线被衰减或遮蔽的部分固化进一步得到促进。
作为本发明中的聚合性物质(D),可以使用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D1)和离子聚合性化合物(D2)等公知的化合物。(D)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合用氢醌、甲醚氢醌类等阻聚剂。
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D1),例如,可以举出碳原子数为3~35的丙烯酰胺化合物(D11)、碳原子数为4~35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D12)、碳原子数为6~35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D13)、碳原子数为3~20的乙烯基醚化合物(D14)和其他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D1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和以下说明中,表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的两者或任一者时有时记为“(甲基)丙烯酸酯”,表示“丙烯酰”、“甲基丙烯酰”的两者或任一者时有时记为“(甲基)丙烯酰”。
作为碳原子数为3~35的(甲基)丙烯酰胺化合物(D11),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酰胺、N-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正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叔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异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吗啉。
作为碳原子数为4~35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D12),例如可以举出以下的单官能~六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叔辛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甲基)丙烯酸异硬脂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4-正丁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二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4-溴丁酯、(甲基)丙烯酸氰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甲酯、甲氧基丙烯单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甲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卡必醇酯、(甲基)丙烯酸烷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2-甲氧基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2,2-四氟乙酯、(甲基)丙烯酸1H,1H,2H,2H-全氟癸酯、(甲基)丙烯酸4-丁基苯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2,4,5-四甲基苯酯、(甲基)丙烯酸4-氯苯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甲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氧基丙酯、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单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甲基)丙烯酸4-羟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甲硅烷基丙酯、聚环氧乙烷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环氧乙烷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环氧乙烷(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环氧乙烷(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环氧乙烷单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聚环氧乙烷单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环氧丙烷单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环氧丙烷单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琥珀酸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酯、2-甲基丙烯酰氧基六氢邻苯二甲酸、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2-羟丙基邻苯二甲酸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二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EO改性苯酚(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甲酚(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壬基酚(甲基)丙烯酸酯、PO改性壬基酚(甲基)丙烯酸酯和EO改性(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
作为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1,4-丁烷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烷二丙烯酸酯、聚丙烯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10-癸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丙烯酸新戊基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4-二甲基-1,5-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基乙基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环己烷甲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低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2-丁基-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F聚乙氧基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低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2-乙基-2-丁基-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烷二(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乙氧基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和三环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三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的环氧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醚、异氰脲酸环氧烷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丙酸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羟基新戊醛改性二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山梨糖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和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等。
作为四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山梨糖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丙酸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和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五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山梨糖醇五(甲基)丙烯酸酯和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
作为六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山梨糖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磷腈的环氧烷改性六(甲基)丙烯酸酯和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
作为碳原子数为6~35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D13),可以举出乙烯基噻吩、乙烯基呋喃、乙烯基吡啶、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三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异丙基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乙酰氧基苯乙烯、氯苯乙烯、二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乙烯基苯甲酸甲酯、3-甲基苯乙烯、4-甲基苯乙烯、3-乙基苯乙烯、4-乙基苯乙烯、3-丙基苯乙烯、4-丙基苯乙烯、3-丁基苯乙烯、4-丁基苯乙烯、3-己基苯乙烯、4-己基苯乙烯、3-辛基苯乙烯、4-辛基苯乙烯、3-(2-乙基己基)苯乙烯、4-(2-乙基己基)苯乙烯、烯丙基苯乙烯、异丙烯基苯乙烯、丁烯基苯乙烯、辛烯基苯乙烯、4-叔丁氧基羰基苯乙烯、4-甲氧基苯乙烯和4-叔丁氧基苯乙烯等。
作为碳原子数为3~35的乙烯基醚化合物(D14),例如可以举出以下的单官能或多官能乙烯基醚。
作为单官能乙烯基醚,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烯基醚、乙基乙烯基醚、丙基乙烯基醚、正丁基乙烯基醚、叔丁基乙烯基醚、2-乙基己基乙烯基醚、正壬基乙烯基醚、月桂基乙烯基醚、环己基乙烯基醚、环己基甲基乙烯基醚、4-甲基环己基甲基乙烯基醚、苄基乙烯基醚、二环戊烯基乙烯基醚、2-二环戊烯氧基乙基乙烯基醚、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丁氧基乙基乙烯基醚、甲氧基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甲氧基聚乙二醇乙烯基醚、四氢糠基乙烯基醚、2-羟乙基乙烯基醚、2-羟丙基乙烯基醚、4-羟丁基乙烯基醚、4-羟甲基环己基甲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聚乙二醇乙烯基醚、氯乙基乙烯基醚、氯丁基乙烯基醚、氯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苯基乙基乙烯基醚和苯氧基聚乙二醇乙烯基醚。
作为多官能乙烯基醚,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聚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丙二醇二乙烯基醚、丁二醇二乙烯基醚、己二醇二乙烯基醚、双酚A环氧烷二乙烯基醚、双酚F环氧烷二乙烯基醚等二乙烯基醚类;三羟甲基乙烷三乙烯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乙烯基醚、甘油三乙烯基醚、季戊四醇四乙烯基醚、二季戊四醇五乙烯基醚、二季戊四醇六乙烯基醚、环氧乙烷加成三羟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环氧丙烷加成三羟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环氧乙烷加成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乙烯基醚、环氧丙烷加成双三羟甲基丙烷四乙烯基醚、环氧乙烷加成季戊四醇四乙烯基醚、环氧丙烷加成季戊四醇四乙烯基醚、环氧乙烷加成二季戊四醇六乙烯基醚和环氧丙烷加成二季戊四醇六乙烯基醚。
作为其他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D15),可以举出丙烯腈、乙烯基酯化合物(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和叔碳酸乙烯酯等)、烯丙酯化合物(乙酸烯丙酯等)、含卤素单体(偏二氯乙烯和氯化乙烯等)和烯烃化合物(乙烯和丙烯等)等。
其中,从固化速度的方面出发,优选碳原子数为3~35的丙烯酰胺化合物(D11)、碳原子数为4~35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D12)、碳原子数为6~35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D13)和碳原子数为3~20的乙烯基醚化合物(D14),更优选碳原子数为3~35的丙烯酰胺化合物(D11)和碳原子数为4~35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D12)。
作为离子聚合性化合物(D2),可以举出碳原子数为3~20的环氧化合物(D21)和碳原子数为4~20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D22)等。
作为碳原子数为3~20的环氧化合物(D21),例如可以举出以下的单官能或多官能环氧化合物。
作为单官能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苯基缩水甘油基醚、对叔丁基苯基缩水甘油基醚、丁基缩水甘油基醚、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基醚、烯丙基缩水甘油基醚、1,2-环氧丁烷、环氧丁烯、1,2-环氧十二烷、环氧氯丙烷、1,2-环氧癸烷、氧化苯乙烯、环氧环己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环氧环己烷、3-丙烯酰氧基甲基环氧环己烷和3-乙烯基环氧环己烷。
作为多官能环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双酚F二缩水甘油基醚、双酚S二缩水甘油基醚、溴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溴化双酚F二缩水甘油基醚、溴化双酚S二缩水甘油基醚、环氧酚醛清漆树脂、氢化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氢化双酚F二缩水甘油基醚、氢化双酚S二缩水甘油基醚、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甲酸酯、2-(3,4-环氧环己基-5,5-螺环-3,4-环氧)环己烷-1,3-二噁烷、双(3,4-环氧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乙烯基环氧环己烷、4-乙烯基环氧环己烷、双(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基)己二酸酯、3,4-环氧-6-甲基环己基-3′,4′-环氧-6′-甲基环己烷甲酸酯、亚甲基双(3,4-环氧环己烷)、二氧化双环戊二烯、乙二醇二(3,4-环氧环己基甲基)醚、乙撑双(3,4-环氧环己烷酸酯)、环氧六氢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环氧六氢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甘油三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基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类、1,1,3-四癸二烯二氧化物、柠檬烯二氧化物、1,2,7,8-二环氧辛烷和1,2,5,6-二环氧环辛烷。
这些环氧化合物中,从固化速度的方面出发,优选芳香族环氧化物和脂环式环氧化物,特别优选脂环式环氧化物。
作为碳原子数为4~20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D22),可以举出具有1个~6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等。
作为具有1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3-(甲基)烯丙基氧基甲基-3-乙基氧杂环丁烷、(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4-氟-[1-(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4-甲氧基-[1-(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1-(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乙基]苯基醚、异丁氧基甲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异冰片基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异冰片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乙基己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乙基二乙二醇(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双环戊二烯(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环戊烯基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环戊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四氢糠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四溴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四溴苯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溴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三溴苯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羟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2-羟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丁氧基乙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五氯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五溴苯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和冰片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
作为具有2~6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3,7-双(3-氧杂环丁烷基)-5-氧杂-壬烷、3,3′-(1,3-(2-甲烯基)丙烷二基双(氧化亚甲基))双(3-乙基氧杂环丁烷)、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苯、1,2-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乙烷、1,3-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甲基]丙烷、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环戊烯基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四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环癸烷二基二亚甲基(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1,4-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丁烷、1,6-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氧基)己烷、季戊四醇三(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季戊四醇四(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聚乙二醇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季戊四醇六(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季戊四醇五(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二季戊四醇四(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五(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双三羟甲基丙烷四(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EO改性双酚A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PO改性双酚A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EO改性氢化双酚A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PO改性氢化双酚A双(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和EO改性双酚F(3-乙基-3-氧杂环丁烷基甲基)醚。
其中,从固化速度的方面出发,优选具有1~2个氧杂环丁烷环的化合物。
作为本发明中的着色剂(E),可以使用以往在涂料和油墨等中使用的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等颜料以及染料。
作为无机颜料,可以举出铬黄、锌黄、铁蓝、硫酸钡、镉红、二氧化钛、锌白、氧化铁红、氧化铝、碳酸钙、佛青、炭黑、石墨和钛黑等。
作为有机颜料,可以举出β-萘酚系、β-羟基萘甲酸系苯胺系、乙酰乙酸苯胺系、吡唑啉酮系等可溶性偶氮颜料;β-萘酚系、β-羟基萘甲酸系、β-羟基萘甲酸系苯胺系、乙酰乙酸苯胺系单偶氮、乙酰乙酸苯胺系二偶氮、吡唑啉酮系等不溶性偶氮颜料;铜酞菁蓝、卤化铜酞菁蓝、磺化铜酞菁蓝、无金属酞菁等酞菁系颜料;异吲哚啉酮系、喹吖啶酮系、二噁嗪系、紫环酮系和二萘嵌苯系等多环式或杂环式化合物。
关于染料的具体例子,作为黄染料,可以举出具有苯酚类、萘酚类、苯胺类、吡唑啉酮类、吡啶酮类或者开链型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类作为偶联成分的芳基或杂芳基偶氮染料;具有开链型活性亚甲基化合物作为偶联成分的偶氮甲碱染料、亚苄基染料和单甲川氧醇染料等次甲基染料;萘醌染料和蒽醌染料等醌系染料等;喹酞酮染料、硝基、亚硝基染料、吖啶染料以及吖啶酮染料等。
作为品红染料,可以举出具有苯酚类、萘酚类、苯胺类、吡唑啉酮类、吡啶酮类、吡唑并三唑类、闭环型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类或者杂环(吡咯、咪唑、噻吩和噻唑衍生物等)作为偶联成分的芳基或杂芳基偶氮染料;具有吡唑啉酮类或吡唑并三唑类作为偶联成分的偶氮甲碱染料、亚芳基染料、苯乙烯基染料、部花青染料和氧醇染料等次甲基染料;二苯基甲烷染料、三苯甲烷染料和呫吨染料等碳鎓离子染料;萘醌、蒽醌和蒽吡啶酮等醌系染料;以及二噁嗪染料等稠合多环系染料等。
作为蓝绿色染料,可以举出靛苯胺染料和靛酚染料等偶氮甲碱染料、花青染料、氧醇染料和部花青染料等聚甲炔染料、二苯基甲烷染料、三苯甲烷染料和呫吨染料等碳鎓离子染料、酞菁染料、蒽醌染料、具有苯酚类、萘酚类、苯胺类、吡咯并嘧啶酮或者吡咯并三嗪衍生物作为偶联成分的芳基或杂芳基偶氮染料(C.I.直接蓝14等)以及靛蓝-硫靛蓝染料。
从涂膜的鲜映性的方面出发,着色剂(E)的粒径以平均粒径计优选为0.01μm~2.0μm,更优选为0.01μm~1.0μm。
对着色剂(E)的添加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以1~60重量%的范围添加到感光性组合物中。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在使用颜料时为了提高其分散性和感光性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优选添加颜料分散剂。
作为颜料分散剂,可以举出毕克化学社制造颜料分散剂(Anti-Terra-U、Disperbyk-101、103、106、110、161、162、164、166、167、168、170、174、182、184或2020等)、味之素精细化学社制造颜料分散剂(AJISPER PB711、PB821、PB814、PN411和PA111等)、路博润社制造颜料分散剂(Solsperse 5000、12000、32000、33000和39000等)。这些颜料分散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用2种以上。对颜料分散剂的添加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以0.1~10重量%的范围在感光性组合物中使用。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通过含有金属氧化物粉末(F)或金属粉末(G),从而能够用于陶瓷电子部件的生片形成和电极层形成中。
金属氧化物粉末(F)在形成电介质层时使用。作为(F),可以举出二氧化钛、氧化铝、钛酸钡、锆酸钙、氧化铌和钛酸锆酸铅等,优选钛酸钡。
从介电常数的方面出发,(F)的粒径以平均粒径计优选为0.01μm~2.0μm,进一步优选为0.01μm~1.0μm。
金属粉末(G)为在形成导电体层时使用的贵金属和贱金属,具体地说,可以举出钯、镍、铜、银和金等,优选钯、镍和铜。
(G)的平均粒径优选为0.01μm~10μm。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根据需要可以含有溶剂、敏化剂和密合性赋予剂(硅烷偶合剂等)等。
作为溶剂,可以举出二醇醚类(乙二醇单烷基醚和丙二醇单烷基醚等)、酮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和环己酮等)、酯类(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和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等)、芳香族烃类(甲苯、二甲苯、三甲苯和柠檬烯等)、醇类(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丁醇、香叶醇、里哪醇和香茅醇等)和醚类(四氢呋喃和1,8-桉树脑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感光性组合物中溶剂的含量优选为0~99重量%、进一步优选为3~95重量%、特别优选为5~90重量%。
作为敏化剂,可以举出香豆素酮、芴、噻吨酮、蒽醌、萘并噻唑啉、联乙酰、苯偶酰和它们的衍生物、二萘嵌苯以及取代蒽等。敏化剂的含量相对于感光性组合物优选为0~2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15重量%、特别优选为5~10重量%。
作为密合性赋予剂,可以举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脲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三(乙酰丙酮)铝和乙酰乙酸铝二异丙酯等。密合性赋予剂的含量相对于感光性组合物优选为0~2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15重量%、特别优选为5~10重量%。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还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含有无机微粒、分散剂、消泡剂、流平剂、触变性赋予剂、滑动剂、阻燃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等。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通过将自由基引发剂(A);聚合性物质(D);产酸剂(B)或产碱剂(C);着色剂(E)、金属氧化物粉末(F)或金属粉末(G);和必要时的溶剂等其他成分等用球磨机或三辊研磨机等混炼而得到。混炼温度通常为10℃~40℃、优选为20℃~30℃。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能够利用360nm~830nm的活性光线的照射进行光固化,因此可以使用通常所用的高压汞灯、以及超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功率金属卤化物灯等(UV·EB硬化技術の最新動向(UV·EB固化技术的最新动向)、RadTech研究会编、CMC Publishing CO.,LTD.、138页、2006)。另外,还可以适宜地使用利用了LED光源的照射装置。为了使活性光线的照射时和/或照射后由光产碱剂产生的碱扩散,可以进行加热。加热温度通常为30℃~200℃、优选为35℃~150℃、进一步优选为40℃~120℃。
作为将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涂布到基材上的方法,可以利用旋涂、辊涂和喷涂等公知的涂布法以及平版印刷、纸盒印刷、金属印刷、胶版印刷、丝网印刷和凹版印刷等公知的印刷法。另外,还可以适用于连续排出微细液滴的喷墨方式的涂布。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规定,则%表示重量%,份表示重量份。
[产酸剂(B)的制造]
制造例1
[产酸剂(B121-1){通式(27)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221
(1)2-(苯硫基)噻吨酮[中间体(B121-1-1)]的合成:
将2-氯噻吨酮11.0份、苯硫酚4.9份、氢氧化钾2.5份和N,N-二甲基甲酰胺162份均匀混合,在130℃反应9小时后,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约25℃),投入到蒸馏水200份中,使产物析出。将其过滤,残渣用水清洗直至滤液的pH为中性后,将残渣减压干燥,得到黄色粉末状的产物。利用柱色谱(洗脱液:甲苯/己烷=1/1:容量比)精制,得到中间体(B121-1-1)(黄色固体)3.1份。
(2)2-[(苯基)亚磺酰基]噻吨酮[中间体(B121-1-2)]的合成:
将中间体(B121-1-1)11.2份、乙腈215份和硫酸0.02份在40℃搅拌,同时向其中慢慢地滴加30%过氧化氢水溶液4.0份,使其在40~45℃反应14小时后,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约25℃),投入到蒸馏水200份中,使产物析出。将其过滤,残渣用水清洗直至滤液的pH为中性后,将残渣减压干燥,得到黄色粉末状的产物。利用柱色谱(洗脱液:乙酸乙酯/甲苯=1/3;容量比)精制产物,得到中间体(B121-1-2)(黄色固体)13.2份。
(3)产酸剂(B121-1)的合成:
将中间体(B121-1-2)4.3份、乙酸酐4.1份和乙腈110份在40℃搅拌,同时向其中慢慢地滴加三氟甲磺酸2.4份,在40~45℃反应1小时后,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约25℃),投入到蒸馏水150份中,用氯仿提取,并用水清洗直至水相的pH为中性。将氯仿相转移到旋转蒸发器中蒸馏除去溶剂后,加入甲苯50份并利用超声波清洗器分散于甲苯中,静置约15分钟后除去上清,上述操作重复3次,对所生成的固体进行清洗后,将残渣减压干燥。将该残渣溶解于二氯甲烷212份中,投入到10%三(五氟乙基)三氟磷酸钾水溶液65份中,然后在室温(约25℃)下搅拌2小时,通过分液操作用水将二氯甲烷层清洗3次后,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从而得到产酸剂(B121-1)(黄色固体)5.5份。
制造例2
[产酸剂(B121-2){通式(28)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231
向反应容器中投入IRGACUR 819[Ciba Japan社制造]4.2份、对甲苯基亚砜[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2.8份、九氟-1-丁烷磺酸钾[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4.1份、硫酸[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1.2份和乙腈100份并使其溶解,在60℃搅拌6小时。加入二氯甲烷200份,用离子交换水200份将有机层清洗3次,从有机层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从而得到产酸剂(B121-2)(黄色固体)6.7份。
制造例3
[产酸剂(B121-3){通式(29)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向反应容器中投入DAROCUR TPO[Ciba Japan社制造]3.5份、二苯基亚砜[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2.4份、六氟磷酸钾[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2.2份、硫酸[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1.2份和乙腈100份并使其溶解,在60℃搅拌6小时。加入二氯甲烷200份,用离子交换水200份将有机层清洗3次,从有机层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从而得到产酸剂(B121-3)(黄色固体)5.4份。
制造例4
[产酸剂(B121-4){通式(30)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242
向反应容器中投入IRGACUR 907[Ciba Japan社制造]2.8份、溴苯[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17份、四氟硼酸银[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2.3份和四氢呋喃100份并使其溶解,在60℃搅拌6小时。加入二氯甲烷200份,用离子交换水200份将有机层清洗3次,从有机层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从而得到产酸剂(B121-4)(淡黄色固体)3.3份。
制造例5
[产酸剂(B122-1){通式(31)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243
将叔丁基苯[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8.1份、碘化钾[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5.35份和乙酸酐20份溶解于乙酸70份中,冷却至10℃,将温度保持为10±2℃,同时用1小时滴加浓硫酸12份和乙酸15份的混合溶液。升温至25℃,搅拌24小时。其后,向反应溶液中加入二乙醚50份,用水清洗3次,将二乙醚减压蒸馏除去。向残渣中加入在水100份中溶解有{三氟[三(全氟乙基)]磷酸}钾118份的水溶液,在25℃搅拌20小时。其后,向反应溶液中加入乙酸乙酯500份,用水清洗3次,并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从而得到作为目标的产酸剂(B122-1)(淡黄色液体)14.0份。
制造例6
[产酸剂(B122-2){通式(32)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251
将“叔丁基苯8.1份”变更为“对甲氧基苯[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7.5份”,将“{三氟[三(全氟乙基)]磷酸}钾118份”变更为“六氟磷酸钾[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80份”,除此之外与制造例5同样地得到产酸剂(B122-2)(淡黄色液体)12.1份。
制造例7
[产酸剂(B122-3){通式(33)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将“叔丁基苯8.1份”变更为“苯氧基乙酸甲酯[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9.2份”,将“{三氟[三(全氟乙基)]磷酸}钾118份”变更为“四(全氟苯基)硼酸钾[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140份”,除此之外与制造例5同样地得到产酸剂(B122-3)(淡黄色液体)13.3份。
制造例8
[产酸剂(B122-4){通式(34)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向反应容器中投入IRGACUR 651[Ciba Japan社制造]2.4份、碘化钾[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4.0份、六氟锑酸银[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8.2份、硫酸[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2.4份、苯5.0份和乙腈100份并使其溶解,在60℃搅拌6小时。加入二氯甲烷200份,用离子交换水200份将有机层清洗3次,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从而得到产酸剂(B122-4)10.7份(淡黄色固体)。
[产碱剂(C)的制造]
制造例9
[产碱剂(C122-1){通式(35)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261
将9-氯甲基蒽(Aldrich社制造)2.0份溶解于氯仿中,向其中一点一点地加入三辛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3.1份(添加后发现略微的放热)、以该状态在室温(约25℃)下搅拌1小时,得到反应液。向由四苯基硼酸钠4.0份和水40份构成的水溶液中一点一点地滴加反应液,进而在室温(约25℃)下搅拌1小时后,通过分液操作除去水层,并将有机层用水清洗3次。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从而得到白色固体7.1份。使该白色固体在乙腈中重结晶,得到产碱剂(C122-1)(白色固体)6.2份。
制造例10
[产碱剂(C122-2){通式(36)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262
(1)甲基噻吨酮[中间体(C122-2-1)]的合成:
将二硫代水杨酸[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10份溶解于硫酸139份中,在室温(约25℃)下搅拌1小时后,利用冰浴冷却,得到冷却溶液。接着,将该冷却溶液的液温保持在20℃以下,同时一点一点地滴加甲苯25份后,返回到室温(约25℃),再搅拌2小时,得到反应液。向水815份中一点一点地加入反应液后,将所析出的黄色固体滤出。将该黄色固体溶解于二氯甲烷260份中,加入水150份,再加入24%KOH水溶液6.7份使水层为碱性,搅拌1小时后,通过分液操作除去水层,并将有机层用130份的水清洗3次。接着将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后,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中间体(C122-2-1)(黄色固体)8.7份。需要说明的是,中间体(C122-2-1)为2-甲基噻吨酮和3-甲基噻吨酮的混合物。
(2)2-溴甲基噻吨酮[中间体(C122-2-2)]的合成:
将中间体(C122-2-1)2.1份溶解于环己烷120份中,向其中加入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8.3份和过氧化苯甲酰[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0.1份,在回流下反应4小时后(3-甲基噻吨酮不反应),蒸馏除去溶剂(环己烷),向其中加入氯仿50份使残渣再溶解,得到氯仿溶液。将氯仿溶液用30份的水清洗3次,通过分液操作除去水层后,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褐色固体1.7份。使其在乙酸乙酯中重结晶(3-甲基噻吨酮在此被除去),得到中间体(C122-2-2)(黄色固体)1.5份。
(3)N-(9-氧代-9H-噻吨-2-基)甲基-N,N,N-三(2-羟乙基)溴化铵[中间体(C122-2-3)]的合成:
将中间体(C122-2-2)(2-溴甲基噻吨酮)1.0份溶解于二氯甲烷85g中,向其中滴加三乙醇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0.5份后(滴加后放热),在室温(约25℃)下搅拌1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白色固体2.2份。使该白色固体在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混合溶液中重结晶,得到中间体(C122-2-3)(褐色固体)1.0份。
(4)产碱剂(C122-2)的合成:
向在水17份中溶解有四苯基硼酸钠[Nacalai Tesque株式会社制造]0.8份的水溶液中一点一点地滴加预先在氯仿50份中溶解了中间体(C122-2-3)1.0份而得到的溶液,然后在室温(约25℃)下搅拌1小时,通过分液操作除去水层,并将有机层用30份的水清洗3次。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黄色固体。使该黄色固体在乙腈/醚混合溶液中重结晶,得到产碱剂(C122-2)(微黄色粉末)1.3份。
制造例11
[产碱剂(C122-3){通式(37)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271
(1)N-(9-氧代-9H-噻吨-2-基)甲基-N,N-二甲基-N-(2-羟乙基)溴化铵[中间体(C122-3-3)]的合成:
除了将“三乙醇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0.5份”变更为“二甲基乙醇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0.3份”以外,与制造例10的(1)~(3)同样地得到中间体(C122-3-3)(褐色固体)0.8份。
(2)产碱剂(C122-3)的合成:
除了将“中间体(C122-2-3)1.0份”变更为“中间体(C122-3-3)0.8份”以外,与制造例10的(4)同样地得到产碱剂(C122-3)(白色粉末)1.0份。
制造例12
[产碱剂(C122-4){通式(38)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除了将“三辛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3.1份”变更为“1-氮杂双环[2.2.2]辛烷1.0份”以外,与制造例9同样地得到产碱剂(C122-4)(白色固体)4.4份。
制造例13
[产碱剂(C123-1){通式(39)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282
除了将“三辛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3.1份”变更为“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San-Apro Ltd.制造“DBU”]13份”以外,与制造例9同样地得到产碱剂(C123-1)(白色固体)4.7份。
制造例14
[产碱剂(C123-2){通式(40)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283
除了将“三辛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3.1份”变更为“1,5-二氮杂双环[4.3.0]-5-壬烯[San-Apro Ltd.制造“DBN”]11份”以外,与制造例9同样地得到产碱剂(C123-2)(白色固体)4.6份。
制造例15
[产碱剂(C123-3){通式(41)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291
(1)苯甲酰甲酸银的制备:
将苯甲酰甲酸(Aldrich社制造)3.9份溶解于甲醇20份中,向其中一点一点地加入氢氧化钠[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0.9份(发现中和导致放热),搅拌1小时,向其中加入1mol/L硝酸银水溶液[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10.4份后,将所析出的灰色固体滤出,用甲醇清洗并干燥,得到苯甲酰甲酸银(灰色固体)4.4份。
(2)光产碱剂(C123-3)的合成:
将9-氯甲基蒽(Aldrich社制造)2.0份溶解于甲醇40g中,向其中一点一点地加入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San-Apro Ltd.制造“DBU”]13份(添加后发现略微的放热),以该状态在室温(约25℃)下搅拌1小时,得到反应液。向由苯甲酰甲酸银3.0份和甲醇20份构成的分散液中一点一点地滴加反应液,进而在室温(约25℃)下搅拌1小时后,通过过滤除去所生成的灰色固体,减压蒸馏除去所得到的滤液,得到褐色固体4.5份。使该褐色固体在醚/己烷混合溶液中重结晶,得到光产碱剂(C123-3)(黄色固体)2.6份。
制造例16
[产碱剂(C123-4){通式(42)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292
(1)溴化8-(9-氧代-9H-噻吨-2-基)甲基-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中间体(C123-4-3)]的合成:
除了将“三乙醇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变更为“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San-Apro Ltd.制造“DBU”]”以外,与制造例10的(1)~(3)同样地得到中间体(C123-4-3)(白色固体)2.2份。
(2)产碱剂(C123-4)的合成:
除了将“中间体(C122-2-3)”变更为“中间体(C123-4-3)”以外,与制造例10(4)同样地得到产碱剂(C123-4)(淡黄白色粉末)1.3份。
制造例17
[产碱剂(C123-5){通式(43)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301
(1)2,4-二叔丁基-7-甲基噻吨酮[中间体(C123-5-1)]的合成:
将中间体(C122-2-1)2.1份溶解于二氯甲烷85份中,向其中加入氯化铝(III)[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0.5份和2-氯-2-甲基丙烷[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19份,在室温(约25℃)下搅拌23小时。通过分液操作除去水层,将有机层用30份的水清洗3次。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淡黄色固体。利用乙酸乙酯/己烷混合溶液使该淡黄色固体重结晶,得到中间体(C123-5-1)(黄色粉末)0.5份。
(2)2,4-二叔丁基-7-溴甲基噻吨酮[中间体(C123-5-2)]的合成:
除了将“中间体(C122-2-1)2.1份”变更为“中间体(C123-5-1)1.0份”以外,与制造例10的(2)同样地得到中间体(C123-5-2)(黄色粉末)1.2份。
(3)溴化8-(2,4-二叔丁基-9-氧代-9H-噻吨-7-基)甲基-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中间体(C123-5-3)]的合成:
除了将“中间体(C122-2-2)”变更为“中间体(C123-5-2)”以外,与制造例10的(3)同样地得到中间体(C123-5-3)(微黄色粉末)1.3份。
(4)产碱剂(C123-5)的合成:
除了将“中间体(C122-2-2)1.0份”变更为“中间体(C123-5-3)0.8份”以外,与制造例10的(4)同样地得到产碱剂(C123-5)(微黄色粉末)1.0份。
制造例18
[产碱剂(C123-6){通式(44)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1)4-溴甲基二苯甲酮[中间体(C123-6-1)]的合成:
加入4-甲基二苯甲酮(Aldrich社制造)25.1份、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22.8份、过氧化苯甲酰[含水20%;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0.54份和乙腈80份,加热至80℃,在回流下反应2小时,冷却后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利用甲醇160份使其重结晶,得到中间体(C123-6-1)(白色结晶)26份。
(2)溴化8-(4-苯甲酰基苯基)甲基-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中间体(C123-6-2)]的合成:
将中间体(C123-6-1)25.8份溶解于乙腈100份中,向其中滴加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San-Apro Ltd.制造“DBU”]14.6份后(滴加后放热),在室温(约25℃)下搅拌18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褐色固体。利用乙腈对该褐色固体进行重结晶,得到中间体(C123-6-2)(白色固体)28.2份。
(3)产碱剂(C123-6)的合成:
将四苯基硼酸钠[Nacalai Tesque株式会社制造]0.8份溶解于水17份中,一点一点地滴加预先在氯仿50份中溶解中间体(C123-6-2)6.8份而得到的溶液后,在室温(约25℃)下搅拌2小时,得到反应液。对反应液进行过滤,将减压蒸馏除去滤液而得到的黄色液体溶解于乙腈中进行重结晶,得到产碱剂(C123-6)(白色固体)7.6份。
制造例19
[产碱剂(C123-7){通式(45)表示的化合物}的合成]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311
(1)溴化8-(9-萘基甲基)-1,8-二氮杂双环[5.4.0]-7-十一碳烯[(C123-7-1)]的合成:
除了将“中间体(C123-6-1)25.8份”变更为“2-溴甲基萘[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1.1份”以外,与制造例18(2)同样地得到中间体(C123-7-1)(白色粉末)1.3份。
(2)产碱剂(C123-7)的合成:
除了将“中间体(C123-6-2)6.8份”变更为“中间体(C123-7-1)0.8份”以外,与制造例18的(3)同样地得到光产碱剂(C123-7)(微黄色粉末)1.3份。
实施例1~21(使用颜料的自由基聚合的例子)
[感光性组合物的制备]
<高浓度分散液的制备>
使用球磨机将由作为颜料的二氧化钛(石原产业社制造的“TIPAQUE R-930”)43份、颜料分散剂(路博润社制造的“Solsperse 32000”)4份和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丙烯酸四氢糠基酯[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制造“LIGHT-ACRYLATE THF-A”]53份构成的混合物混炼3小时,从而制备颜料浓度为43%的颜料分散剂液。
<感光性组合物的制备>
使用上述高浓度颜料分散剂液47份、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NEOMER DA-600”]46份、作为敏化剂的二乙基噻吨酮[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KayacureDETX-S”]2份以及表1所示的自由基引发剂(A)、和产酸剂(B)或产碱剂(C),利用球磨机在25℃将“自由基引发剂(A)3份、产酸剂(B)或产碱剂(C)2份”混炼3小时,制造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Q-1)~(Q-21)。
其中,实施例9中的(B)2份的详细内容为(B1)1.5份和(B3)0.5份,实施例21中的(C)2份的详细内容为(C1)1.5份和(C3)0.5份。
表1
实施例22~27(使用颜料的阳离子聚合的例子)
[感光性组合物的制备]
<高浓度分散液的制备>
使用球磨机将由作为颜料的二氧化钛(石原产业社制造的“TIPAQUE R-930”)43份、颜料分散剂(路博润社制造的“Solsperse 32000”)4份和作为离子聚合性化合物的环氧环己烷53份构成的混合物混炼3小时,从而制备颜料浓度为43%的颜料分散剂液。
<感光性组合物的制备>
使用上述高浓度颜料分散剂液47份、作为离子聚合性化合物的环氧环己烷46份、作为敏化剂的二乙基噻吨酮[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Kayacure DETX-S”]2份以及表2所示的自由基引发剂(A)和产酸剂(B),利用球磨机在25℃将“自由基引发剂(A)3份、产酸剂(B)2份”混炼3小时,制造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Q-22)~(Q-27)。
其中,实施例26中的(B)2份的详细内容为(B2)1.5份和(B3)0.5份,实施例27中的(B)2份的详细内容为(B1)1份、(B2)0.5份和(B3)0.5份。
实施例27中的(A)3份的详细内容为(A1)2份以及(A2)1份。
表2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351
实施例28~34(使用颜料的阴离子聚合的例子)
[感光性组合物的制备]
<高浓度分散液的制备>
使用球磨机将由作为颜料的二氧化钛(石原产业社制造的“TIPAQUE R-930”)43份、颜料分散剂(路博润社制造的“Solsperse 32000”)4份和作为离子聚合性化合物的环氧环己烷53份构成的混合物混炼3小时,从而制备颜料浓度为43%的颜料分散剂液。
<感光性组合物的制备>
使用上述高浓度颜料分散剂液47份、作为离子聚合性化合物的环氧环己烷46份、作为敏化剂的二乙基噻吨酮[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Kayacure DETX-S”]2份以及表3所示的自由基引发剂(A)和产碱剂(C),利用球磨机在25℃将“自由基引发剂(A)3份、产碱剂(C)2份”混炼3小时,制造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Q-28)~(Q-34)。
实施例33中的(C)2份的详细内容为(C2)1份以及(C3)1份。
实施例34中的(A)3份的详细内容为(A1)2份以及(A2)1份,(C)2份的详细内容为(C1)1份、(C2)0.5份和(C3)0.5份。
表3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371
实施例35~68(使用染料的例子)
除了将“二氧化钛”替换成“C.I.直接蓝14”[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以外,与实施例1~34同样地制造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Q-35)~(Q-68)。
比较例1~2(使用颜料的自由基聚合的例子)
不使用产酸剂(B),作为自由基引发剂(A)使用表4所示的自由基引发剂(A)5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比较用的感光性组合物(Q’-1)和(Q’-2)。
表4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391
比较例3~8(使用颜料的阳离子聚合的例子)
不使用自由基引发剂(A),作为产酸剂(B)使用表5所示的产酸剂(B)5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2~27同样地制造比较用的感光性组合物(Q’-3)~(Q’-8)。
其中,比较例7中的(B)5份的详细内容为(B2)3.75份和(B3)1.25份,比较例8中的(B)5份的详细内容为(B1)2.5份、(B2)1.25份和(B3)1.25份。
表5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411
比较例9~15(使用颜料的阴离子聚合的例子)
不使用自由基引发剂(A),作为产碱剂(C)使用表6所示的产碱剂(C)5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28~34同样地制造比较用的感光性组合物(Q’-9)~(Q’-15)。
其中,比较例14中的(C)5份的详细内容为(C1)3.75份和(C3)1.25份,比较例15中的(C)5份的详细内容为(C1)2.5份、(C2)1.25份和(C3)1.25份。
表6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431
比较例16~30(使用染料的例子)
除了将“二氧化钛”替换成“C.I.直接蓝14”[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以外,与比较例1~15同样地制造比较用的感光性组合物(Q’-16)~(Q’-30)。
比较例31(使用颜料的体系中,基于相互不反应的自由基引发剂和产酸剂的组合的阳离子聚合的例子)
除了将表1所示的产酸剂(B)替换成表7所示的产酸剂(B)以外,与实施例22同样地制造比较用的感光性组合物(Q’-31)。
表7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451
关于表1~7中记载的化合物,作为(A1231)的DAROCURTPO(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使用Ciba Japan制造的商品,作为(C31)的1-Fmoc-4-哌啶酮使用ALDRICH制造的商品,作为(A231)的BPO(过氧化苯甲酰)使用日油制造的“NYPERBW”,作为(B31)的对甲苯磺酸环己酯使用东京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
[涂膜固化性评价]
使用涂布器将实施例1~68和比较例1~31中得到的各感光性组合物涂布到实施了表面处理的厚度为100μm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造Cosmoshine A4300]上,使膜厚为20μm或80μm。关于曝光,使用下述2种照射装置来实施。
(1)使用皮带输送机式UV照射装置(EYE GRAPHICS CO.,LTD.“ECS-151U”)进行曝光。曝光量以365nm计为150mJ/cm2
(2)使用点光源式LED照射装置(Phoseon Technology,Inc.制造的“RX FireFlex”)进行曝光。曝光量为150mJ/cm2
固化后,关于涂膜在刚进行光照射后的固化性,通过指触和用指甲强力抓挠,从而根据以下评价基准进行评价,结果列于表8。
◎:表面无塌陷(タツク),未被指甲划伤。
○:表面无塌陷,但被指甲划伤。
△:表面塌陷,被指甲划伤。
×:未固化。
表8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471
[陶瓷生片的制作]
实施例69~89[使用金属氧化物粉末(F)的例子]
<感光性组合物的制备>
使用钛酸钡粉末[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BT-03”]80份、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株式会社制造“NK酯A-600”]13份、作为敏化剂的二乙基噻吨酮[日本化药株式会社制造“Kayacure DETX-S”]1份、作为分散剂的IONET DO-1000[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1份以及表9所示的自由基引发剂(A)、产酸剂(B)或产碱剂(C),利用球磨机在25℃将“自由基引发剂(A)3份、产酸剂(B)或产碱剂(C)2份”混炼3小时,制造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Q-69)~(Q-89)。
其中,实施例77中的(B)2份的详细内容为(B1)1.5份和(B3)0.5份,实施例89中的(C)2份的详细内容为(C1)1.5份和(C3)0.5份。
表9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491
比较例32~33[使用金属氧化物粉末(F)的例子]
不使用产酸剂(B),作为自由基引发剂(A)使用表10所示的自由基引发剂(A)5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69同样地制造比较用的感光性组合物(Q’-32)和(Q’-33)。
表10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501
[涂膜固化性评价(陶瓷生片)]
使用涂布器将实施例69~89和比较例32~33中得到的各感光性组合物涂布到实施了表面处理的厚度为100μm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造Cosmoshine A4300]上,使膜厚为20μm或80μm。关于曝光,使用下述2种照射装置来实施。
(1)使用皮带输送机式UV照射装置(EYE GRAPHICS CO.,LTD.“ECS-151U”)进行曝光。曝光量以365nm计为150mJ/cm2
(2)使用点光源式LED照射装置(Phoseon Technology,Inc.制造的“RX FireFlex”)进行曝光。曝光量为150mJ/cm2
固化后,关于涂膜在刚进行光照射后的固化性,通过指触和用指甲强力抓挠,从而根据以下评价基准进行评价,结果列于表11。
◎:表面无塌陷,未被指甲划伤。
○:表面无塌陷,但被指甲划伤。
△:表面塌陷,被指甲划伤。
×:未固化。
表11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511
[电极层的制作]
实施例90~110[使用金属粉末(G)的例子]
除了将“钛酸钡粉末”替换成“钯粉末[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制造“SFP-030”]”以外,与实施例69~89同样地制造感光性组合物(Q-90)~(Q-110)。
比较例34~35[使用金属粉末(G)的例子]
除了将“钛酸钡粉末”替换成“钯粉末[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制造“SFP-030”]”以外,与比较例32~33同样地制造比较用的感光性组合物(Q’-34)或(Q’-35)。
[固化性评价(电极层)]
使用涂布器将实施例90~110和比较例34~35中得到的各感光性组合物涂布到实施了表面处理的厚度为100μm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东洋纺株式会社制造Cosmoshine A4300]上,使膜厚为20μm或80μm。关于曝光,使用下述2种照射装置来实施。
(1)使用皮带输送机式UV照射装置(EYE GRAPHICS CO.,LTD.“ECS-151U”)进行曝光。曝光量以365nm计为150mJ/cm2
(2)使用点光源式LED照射装置(Phoseon Technology,Inc.制造的“RX FireFlex”)进行曝光。曝光量为150mJ/cm2
固化后,关于涂膜在刚进行光照射后的固化性,通过指触和用指甲强力抓挠,从而根据以下评价基准进行评价,结果列于表12。
◎:表面无塌陷,未被指甲划伤。
○:表面无塌陷,但被指甲划伤。
△:表面塌陷,被指甲划伤。
×:未固化。
表12
Figure BDA0000117050540000531
[层积陶瓷电容器的评价]
使用实施例69中记载的感光性组合物,通过刮刀法进行涂布,并曝光、固化,制作生片。接着将实施例90中记载的感光性组合物通过丝网印刷法进行印刷,并曝光、固化。将其层叠30层,以49MPa的压力进行加压压接。其后将层积体剪裁成预定的尺寸而制成芯片。将其在350℃脱脂4小时后,进而在1320℃烧结2小时,进而在该烧结体上形成外部电极,从而得到层积陶瓷电容器。对于所得到的电容器,根据JIS C 5101-1-1998测定静电容量,确认没有问题。另外,利用光学显微镜确认了外观和内部的缺陷,结果未发现异常。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感光性组合物即使以较少的能量也能够以高着色剂浓度进行厚膜固化,因此作为涂层剂、油墨(UV印刷油墨和UV喷墨印刷油墨等)涂料、粘合剂或陶瓷电子部件制造用的材料极其有用。

Claims (18)

1.一种感光性组合物,其含有下述(1)~(4)的组分:
(1)自由基引发剂(A);
(2)产酸剂(B)或产碱剂(C);
(3)聚合性物质(D);
(4)着色剂(E)、金属氧化物粉末(F)或金属粉末(G),
该感光性组合物的特征在于,自由基引发剂(A)、产酸剂(B)和产碱剂(C)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活性光线的照射而产生活性种(H),该活性种(H)与自由基引发剂(A)、产酸剂(B)或产碱剂(C)反应而生成新的活性种(I),该新的活性种(I)导致聚合性物质(D)进行聚合反应,该活性种(H)或活性种(I)为酸或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
所述自由基引发剂(A)为通过活性光线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1)、通过酸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2)或通过碱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3),
所述产酸剂(B)为通过活性光线而产生酸的产酸剂(B1)、通过自由基而产生酸的产酸剂(B2)或通过酸而产生酸的产酸剂(B3),
所述产碱剂(C)为通过活性光线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1)、通过自由基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2)或通过碱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3),
所述感光性组合物以下述(1)~(10)的任一组合含有(A1)~(A3)、(B1)~(B3)或(C1)~(C3):
(1)含有(A1)和(B2);
(2)含有(A1)、(B2)和(B3);
(3)含有(B1)和(A2);
(4)含有(B1)、(A2)和(B3);
(5)含有(C1)和(A3);
(6)含有(C1)、(A3)和(C3);
(7)含有(A1)和(C2);
(8)含有(A1)、(C2)和(C3);
(9)上述(1)~(4)的2种以上的组合;
(10)上述(5)~(8)的2种以上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通过活性光线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1)、所述通过酸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2)或所述通过碱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3)为选自由酰基膦氧化物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1)、α-氨基苯乙酮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2)、苄基缩酮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3)、α-羟基苯乙酮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4)、苯偶姻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5)、肟酯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6)和环戊二烯钛衍生物系聚合引发剂(A1237)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通过酸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2)或所述通过碱而产生自由基的自由基引发剂(A3)为有机过氧化物系聚合引发剂(A231)和/或偶氮化合物系聚合引发剂(A232)。
5.如权利要求2~4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通过活性光线而产生酸的产酸剂(B1)或通过自由基而产生酸的产酸剂(B2)为锍盐衍生物(B121)和/或碘鎓盐衍生物(B12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锍盐衍生物(B121)为通式(1)或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0117050530000021
式中,A1为通式(3)~(10)表示的2价或3价基团;Ar1~Ar7各自独立地为具有至少1个苯环骨架、且具有或不具有选自由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硝基、羧基、羟基、巯基、氨基、氰基、苯基、萘基、苯氧基和苯硫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原子或取代基的芳香族烃基或杂环基,Ar1~Ar4、Ar6和Ar7为1价基团,Ar5为2价基团;(X1)-和(X2)-分别表示阴离子;a为0~2的整数,b为1~3的整数,且a+b为2或3,表示与A1的价数相同的整数;
Figure FDA0000117050530000031
式中,R1~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或者具有或不具有选自由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氨基、氰基、苯基、萘基、苯氧基和苯硫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原子或取代基的苯基,R1和R2、R4和R5、以及R6和R7不键合或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锍盐衍生物(B121)为通式(11)~(14)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0117050530000032
式中,(X3)-~(X6)-分别表示阴离子。
8.如权利要求5~7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碘鎓盐衍生物(B122)为通式(15)或通式(16)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0117050530000041
式中,A2为通式(3)~(10)表示的2价或3价基团;Ar8~Ar12各自独立地为具有至少1个苯环骨架、且具有或不具有选自由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硝基、羧基、羟基、巯基、氨基、氰基、苯基、萘基、苯氧基和苯硫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原子或取代基的芳香族烃基或杂环基,Ar8~Ar10和Ar12为1价基团,Ar11为2价基团;(X7)-和(X8)-分别表示阴离子;c为0~2的整数,d为1~3的整数,且c+d为2或3,表示与A2的价数相同的整数。
9.如权利要求5~7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碘鎓盐衍生物(B122)为通式(17)~(20)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8~R13分别为选自由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硝基、羧基、羟基、巯基、氨基、氰基、苯基和萘基组成的组中的原子或取代基;(X9)-~(X12)-分别表示阴离子。
10.如权利要求2~9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通过酸而产生酸的产酸剂(B3)为选自由磺酸酯衍生物(B31)、乙酸酯衍生物(B32)和膦酸酯(B33)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产酸剂。
11.如权利要求2~4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通过活性光线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1)或通过自由基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2)为选自由肟衍生物(C121)、季铵盐衍生物(C122)和季脒盐衍生物(C123)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产碱剂。
12.如权利要求2~4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通过活性光线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1)或通过自由基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2)为通式(21)~(23)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R14~R41分别为选自由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为1~20的酰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甲硅烷基、硝基、羧基、羟基、巯基、氨基、氰基、苯基、萘基、通式(24)表示的取代基和通式(25)表示的取代基组成的组中的原子或取代基,R14~R23中的任一者为通式(24)或通式(25)表示的取代基;R24~R31中的任一者为通式(24)或通式(25)表示的取代基;R32~R41中的任一者为通式(24)或通式(25)表示的取代基;
Figure FDA0000117050530000052
式中,R42~R45分别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R46~R48分别为具有或不具有羟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X13)-和(X14)-分别表示阴离子;e为2~4的整数。
13.如权利要求2~4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通过活性光线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1)或通过自由基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2)为通式(26)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FDA0000117050530000061
式中,(X15)-表示阴离子。
14.如权利要求2~4或权利要求11~13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通过碱而产生碱的产碱剂(C3)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C31)。
15.如权利要求1~14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聚合性物质(D)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D1)和/或离子聚合性化合物(D2)。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自由基聚合性物质(D1)为选自由碳原子数为3~35的丙烯酰胺化合物(D11)、碳原子数为4~35的(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D12)、碳原子数为6~35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D13)和碳原子数为3~20的乙烯基醚化合物(D14)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性物质。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中,所述离子聚合性物质(D2)是碳原子数为3~20的环氧化合物(D21)和/或碳原子数为4~20的氧杂环丁烷化合物(D22)。
18.如权利要求1~17的任一项所述的感光性组合物,其用于涂层剂用途、油墨用途、涂料用途、粘合剂用途或陶瓷电子部件制造用途。
CN201080025245.XA 2009-06-08 2010-06-01 感光性组合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93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24408.5A CN103176360B (zh) 2009-06-08 2010-06-01 感光性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7001 2009-06-08
JP2009137001 2009-06-08
JP2009148446 2009-06-23
JP2009-148446 2009-06-23
JP2009-250743 2009-10-30
JP2009250743 2009-10-30
JP2009262551 2009-11-18
JP2009-262551 2009-11-18
JP2009268340 2009-11-26
JP2009-268340 2009-11-26
JP2010-024481 2010-02-05
JP2010024481 2010-02-05
JP2010033085 2010-02-18
JP2010-033085 2010-02-18
JP2010068952 2010-03-24
JP2010-068952 2010-03-24
PCT/JP2010/059266 WO2010143560A1 (ja) 2009-06-08 2010-06-01 感光性組成物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4408.5A Division CN103176360B (zh) 2009-06-08 2010-06-01 感光性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9354A true CN102459354A (zh) 2012-05-16
CN102459354B CN102459354B (zh) 2014-08-20

Family

ID=433088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440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6360B (zh) 2009-06-08 2010-06-01 感光性组合物
CN20108002524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9354B (zh) 2009-06-08 2010-06-01 感光性组合物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2440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76360B (zh) 2009-06-08 2010-06-01 感光性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53290B2 (zh)
EP (1) EP2441778A1 (zh)
JP (3) JP5570874B2 (zh)
KR (2) KR101486692B1 (zh)
CN (2) CN103176360B (zh)
WO (1) WO201014356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9622A (zh) * 2012-12-10 2014-06-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黑矩阵的感光组合物、具有该组合物的黑矩阵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形成黑矩阵的方法
CN105102561A (zh) * 2013-03-28 2015-11-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组合物、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715622A (zh) * 2014-09-25 2017-05-24 迪睿合株式会社 自由基聚合型粘接剂组合物以及电连接体的制造方法
CN111699204A (zh) * 2018-02-16 2020-09-22 株式会社Adeka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含有其的组合物、其固化物、其制造方法和化合物
CN112292431A (zh) * 2018-06-15 2021-01-29 昭和电工材料株式会社 切晶粘晶一体型膜及其使用的压敏胶黏剂膜
CN112384536A (zh) * 2018-07-10 2021-02-19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反应性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270114B1 (en) * 2008-03-31 2014-07-09 San-Apro Limited Photobase generator
CN102741749B (zh) 2010-02-05 2014-10-08 佳能株式会社 负型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图案形成方法和液体排出头
RU2526258C2 (ru) 2010-02-05 2014-08-20 Кэнон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Светочувствительная полимер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способы получения структуры и головка для подачи жидкости
JP2012022227A (ja) * 2010-07-16 2012-02-02 San Apro Kk フッ素化アルキルリン酸ヨードニウム系光酸発生剤含有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
JP5940259B2 (ja) * 2010-08-06 2016-06-29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
WO2012086850A1 (en) * 2010-12-24 2012-06-28 Fujifilm Corporation Actinic-ray- or radiation-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actinic-ray- or radiation-sensitive film therefrom and method of forming pattern using the composition
JP2012140550A (ja) * 2011-01-04 2012-07-26 Ricoh Co Ltd 紫外線硬化型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2167266A (ja) * 2011-01-25 2012-09-06 Sanyo Chem Ind Ltd 感光性組成物
JP2012167262A (ja) * 2011-01-25 2012-09-06 Sanyo Chem Ind Ltd 感光性組成物
JP2012167271A (ja) * 2011-01-26 2012-09-06 Sanyo Chem Ind Ltd 感光性組成物
JP2012168526A (ja) * 2011-01-26 2012-09-06 Sanyo Chem Ind Ltd 感光性組成物
KR101666263B1 (ko) * 2011-03-07 2016-10-13 산요가세이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감광성 조성물, 경화물, 및, 활성 광선 경화물의 제조 방법
JP5593277B2 (ja) * 2011-06-30 2014-09-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感活性光線性又は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の組成物を用いた感活性光線性又は感放射線性膜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2013036024A (ja) * 2011-07-11 2013-02-21 Sanyo Chem Ind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5842459B2 (ja) * 2011-08-19 2016-0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活性光線硬化組成物及び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
JP5930758B2 (ja) * 2012-02-15 2016-06-08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
CN107255906A (zh) * 2012-03-13 2017-10-17 株式会社大赛璐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以及光学部件
JP6008166B2 (ja) 2012-04-05 2016-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活性光線硬化組成物、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用インク組成物、活性光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活性光線硬化組成物の安定化方法
JP6183642B2 (ja) * 2012-08-10 2017-08-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活性光線硬化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用インク組成物及び活性光線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
JP6095964B2 (ja) * 2012-12-10 2017-03-15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及び硬化物
JP6061697B2 (ja) * 2013-01-24 2017-01-18 株式会社日本化学工業所 新規な光重合開始剤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BE1022066B1 (nl) * 2013-06-28 2016-02-15 Chemstream Bvba Oppervlakteactief middel en bereiding daarvan
JPWO2015029940A1 (ja) * 2013-08-30 2017-03-02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硬化物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232855B2 (ja) * 2013-08-30 2017-11-22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ラジカル重合型接着剤組成物、及び電気接続体の製造方法
JP6171774B2 (ja) * 2013-09-18 2017-08-02 Jsr株式会社 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レジスト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感放射線性酸発生剤
JP2015124240A (ja) * 2013-12-25 2015-07-06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US9207533B2 (en) * 2014-02-07 2015-12-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s for electroless plating methods
US10854881B2 (en) * 2014-04-21 2020-12-01 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 Foundation Binder for lithium cell
JP6603127B2 (ja) * 2015-12-29 2019-11-06 サンアプロ株式会社 感光性組成物
WO2017141723A1 (ja) * 2016-02-19 2017-08-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硬化性組成物、遮光膜、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ラーフィルタ
WO2018037517A1 (ja) * 2016-08-24 2018-03-01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873417B2 (ja) * 2016-11-10 2021-05-19 学校法人東京理科大学 光反応性組成物
US20200010701A1 (en) * 2017-03-07 2020-01-09 Toray Industries, Inc. Active energy ray-curable ink for offset print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printed matter using the same
JP7082582B2 (ja) * 2018-01-30 2022-06-08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粘着剤用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硬化物
WO2020153269A1 (ja) * 2019-01-21 2020-07-3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重合開始剤、光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及び、歯科材料
DE102019123000A1 (de) * 2019-08-27 2021-03-04 Ferro Gmbh Drucksubstanz zur Beschichtung von Glasoberflächen
WO2021193230A1 (ja) * 2020-03-26 2021-09-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WO2023167201A1 (ja) * 2022-03-02 2023-09-07 株式会社カネカ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及び硬化物の製造方法
CN115232510B (zh) * 2022-08-04 2023-07-04 广东诚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感光ldi内层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425A (zh) * 2005-07-05 2007-01-10 太阳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JP2007101685A (ja) * 2005-09-30 2007-04-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物品
CN101384958A (zh) * 2006-03-30 2009-03-11 Dsmip财产有限公司 阳离子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66451A (ja) * 1988-12-21 1990-06-27 Canon Inc 光重合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1527590A (ja) * 1997-02-18 2001-12-25 アライド シグナル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ステレオリソグラフィのための耐熱性ポリマー
JP3055617B2 (ja) 1997-08-27 2000-06-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ネガ型フォトレジスト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JP4204113B2 (ja) * 1997-12-04 2009-01-07 株式会社Adeka 新規な芳香族スルホニウム化合物、これからなる光酸発生剤およびこれを含む光重合性組成物、光造形用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光学的立体造形法
JP3721770B2 (ja) * 1998-03-10 2005-11-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SG76651A1 (en) 1999-03-31 2000-11-21 Sumitomo Chemical Co Chemical amplification type positive resist
JP2000321769A (ja) * 1999-05-06 2000-11-24 Nippon Shokubai Co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JP2003008236A (ja) * 2001-06-27 2003-01-10 Hitachi Chem Co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及びビルドアップ多層配線板の製造方法
JP2005275334A (ja) * 2004-03-25 2005-10-06 Yasuhara Chemical Co Ltd 感光性組成物
JP4723263B2 (ja) 2005-03-14 2011-07-13 株式会社トクヤマ 歯科用硬化性組成物
JP2006307093A (ja) * 2005-05-02 2006-11-09 Sekisui Chem Co Ltd 光反応型接着剤組成物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119542A (ja) * 2005-10-26 2007-05-17 Sekisui Fuller Kk 紫外線反応型接着剤およびこの紫外線反応型接着剤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
US7776940B2 (en) 2005-12-20 2010-08-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s for reducing bond strengths, dental compositions, and the use thereof
JP5168860B2 (ja) * 2006-09-14 2013-03-27 株式会社スリーボンド 光重合性組成物
WO2008093507A1 (ja) * 2007-01-31 2008-08-07 Jsr Corporation 感放射線性樹脂組成物
KR101385946B1 (ko) 2007-04-02 2014-04-16 주식회사 동진쎄미켐 포토레지스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포토레지스트 패턴의형성 방법
JP2009019142A (ja) 2007-07-13 2009-01-29 Toyo Ink Mfg Co Ltd 光硬化型インキ
JP5662929B2 (ja) * 2009-02-18 2015-02-04 サンアプロ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425A (zh) * 2005-07-05 2007-01-10 太阳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JP2007101685A (ja) * 2005-09-30 2007-04-1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感光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物品
CN101384958A (zh) * 2006-03-30 2009-03-11 Dsmip财产有限公司 阳离子组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9622A (zh) * 2012-12-10 2014-06-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黑矩阵的感光组合物、具有该组合物的黑矩阵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形成黑矩阵的方法
CN103869622B (zh) * 2012-12-10 2019-06-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黑矩阵的感光组合物、具有该组合物的黑矩阵以及使用该组合物形成黑矩阵的方法
CN105102561A (zh) * 2013-03-28 2015-11-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组合物、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5102561B (zh) * 2013-03-28 2018-05-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胶粘剂组合物、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光学膜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715622A (zh) * 2014-09-25 2017-05-24 迪睿合株式会社 自由基聚合型粘接剂组合物以及电连接体的制造方法
CN106715622B (zh) * 2014-09-25 2020-09-04 迪睿合株式会社 自由基聚合型粘接剂组合物以及电连接体的制造方法
CN111699204A (zh) * 2018-02-16 2020-09-22 株式会社Adeka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含有其的组合物、其固化物、其制造方法和化合物
CN112292431A (zh) * 2018-06-15 2021-01-29 昭和电工材料株式会社 切晶粘晶一体型膜及其使用的压敏胶黏剂膜
CN112384536A (zh) * 2018-07-10 2021-02-19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反应性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6360B (zh) 2015-09-30
JP5844416B2 (ja) 2016-01-13
JP2014205838A (ja) 2014-10-30
KR20130130096A (ko) 2013-11-29
JP2014001395A (ja) 2014-01-09
EP2441778A1 (en) 2012-04-18
WO2010143560A1 (ja) 2010-12-16
JP2011221476A (ja) 2011-11-04
CN103176360A (zh) 2013-06-26
JP5723933B2 (ja) 2015-05-27
JP5570874B2 (ja) 2014-08-13
CN102459354B (zh) 2014-08-20
KR20120031055A (ko) 2012-03-29
KR101475573B1 (ko) 2014-12-22
KR101486692B1 (ko) 2015-01-29
US8853290B2 (en) 2014-10-07
US20120142806A1 (en) 201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59354A (zh) 感光性组合物
CN103415540A (zh) 感光性组合物、固化物以及活性光线固化物的制造方法
JP5940259B2 (ja) 感光性組成物
US10882953B2 (en) Monomer composition and curabl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CN102381023B (zh) 喷墨记录方法、印刷物、成形印刷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成形印刷物
CN107075000A (zh) 多环光引发剂
CN102791803A (zh) 紫外线吸收构件用组合物以及使用其而成的紫外线吸收构件
CN101522613A (zh) 锍盐光引发剂
JP2012167271A (ja) 感光性組成物
CN101523289A (zh) 包含苯甲酰甲酸酯型光引发剂的可光固化组合物
CN109790137A (zh) 多环乙醛酸酯作为光引发剂
CN104066758A (zh) 光活性树脂、辐射可固化组合物以及辐射可固化油墨
CN107513309B (zh) 三维成型用光固化透明墨水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50691A (zh) 光学部件、以及具备该光学部件的光学装置
JP2012167262A (ja) 感光性組成物
TW201410664A (zh) 在印刷墨水及塗料中作爲光起始劑及光敏劑之新穎酮基香豆素材料
CN104204034A (zh)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及固化物和其用途
CN105824191A (zh) 光固化性着色组合物、固化物和物品
CN110305527A (zh) 一种辐射固化凹印油墨组合物
CN111324009A (zh) 光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9134712A (zh) 芴类多官能度光引发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8864326A (zh) 可光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
JP2012167263A (ja) マイクロ波硬化型組成物
CN110305525A (zh) 一种辐射固化凹印油墨
CN110305524A (zh) 一种含有改性颜料的辐射固化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