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7601B -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多功能混合金属橄榄石 - Google Patents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多功能混合金属橄榄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7601B
CN102037601B CN200880105630.8A CN200880105630A CN102037601B CN 102037601 B CN102037601 B CN 102037601B CN 200880105630 A CN200880105630 A CN 200880105630A CN 102037601 B CN102037601 B CN 1020376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battery
positive electrode
low
lith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56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7601A (zh
Inventor
姜杰明
A·C·楚
章永仪
N·密特宏
高育华
G·N·赖利
A·E·普伦
K·E·托马斯-阿利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al clean energy USA acquiring Co.
A123 Systems Inc
A123 Systems LLC
Original Assignee
A123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123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A123 System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37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7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7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7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45Phosphates containing plural metal, or metal and ammoniu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3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involving only voltage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4Composites as mix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48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Ti2O4 or LiTi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25Oxygenated metallic salts or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borates, phosphates, silicates, oliv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的电活性组合物。该组合物例如多功能混合金属橄榄石类提供了在不同充电状态下具有多个开路电压的电化学电池。该组合物为锂离子电池提供了改善的充电状态监测、过充电保护和/或过放电保护。

Description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多功能混合金属橄榄石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如下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2007年7月12日提交的No.60/949,410、2008年2月6日提交的No.61/026,665和2008年3月17提交的No.61/037,122,其全部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一次性(一次)或可再充电(二次)型电池、电池电极、蓄电池、电池组的离子贮存材料和按本文所述使用所述电池或电池组以便允许改善功能性的方法。对于许多电池应用,希望知道使用时电池的充电状态。充电状态(SOC)被定义为电池在电压下限和电压上限之间表现出的容量的百分数,在所述电压下限处电池处于平衡时完全放电,在所述电压上限处电池处于平衡时完全充电。因此0%SOC对应于完全放电状态而100%SOC对应于完全充电状态。可在限定的SOC范围中或者在包括可由电池获得的全部离子贮存容量的宽范围中使用电池或形成电池组的电池串(string)。
在许多电池应用中希望或必须监测SOC,所述应用包括便携式电子产品例如无线通信装置和膝上型电脑、电动工具、电动车辆(包括混合动力、外接插电式混合动力和全电动车辆)、后备电力系统、用于发电装置(例如太阳能或风能收集器或燃料电池或者常规燃料燃烧电源等)的能量贮存器。以混合动力电动车辆(HEV)为例,需要监测电池的充电状态,这是因为工作中通常不使用SOC的全部范围。例如,所使用的SOC范围可以为SOC的10-90%、20-80%、30-70%或40-60%。因为施加到电池的下一个脉冲可能是充电或放电,大多数HEV组维持在放电和充电的功率容量均相对高的中间SOC(40-60%SOC)。使电池保持在约50%SOC是非常普遍的,这是由于电池以这种方式工作可获取制动能量且因此进一步使电池充电,或者在加速步骤中释放出能量且由此使电池放电。因此,通过处于完全充电或完全放电电池的中间充电状态,电池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满足充电或放电的功率要求。
精确监测SOC的另一个原因是改善电池的寿命和/或安全性。某些电池的化学性质在过高充电电压下变得不安全,并且许多化学性质在极高或极低的SOC时劣化得较快。因此精确的SOC评估对于改善系统安全性和/或长期寿命是有用的。
电池的理想工作范围称作充电状态摆幅。除了维持对充电或放电事件的响应性外,保持电池在其充电状态摆幅内避免了在高功率再充电期间(例如在用于HEV的电池系统中快速制动期间)发生劣化反应的风险。这种劣化反应风险的出现随着充电状态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限制最大充电状态可延长电池的寿命。深度充电和放电的应力和应变可能对电池有害,造成降低的寿命从而导致HEV或外接插电式HEV的较高维护/工作成本。降低充电状态摆幅还可以降低正或负电活性材料内的机械应变,这提高了电池寿命。
在大多数电池组工作期间易于测量的量为:电压、电流、时间和温度。因此评估SOC的方法通常利用这些输入量。
在某些电池化学组成中,例如在使用金属氧化物正电极材料的铅酸或锂离子电池中,电压相对于容量的曲线不是平坦的;即,电压相对于容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些电池因此在电压和容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从而使电池电压的测量给出了电池充电状态的近似值。因此许多SOC算法使用若干基于电压的方法来评估SOC或重新校准SOC评估。然而,因为其允许基于电压变化来评估SOC,因此这通常要求电池化学组成随SOC表现出明显的开路电压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阻抗随SOC变化的电池还可使用电流脉冲期间的电压变化来确定SOC。由于阻抗和开路电压(OCV)可以是温度的函数,因此通常要考虑温度。
基于电压的方法的有效性取决于存在电压随容量的某些变化。在呈现出阻抗或OCV在大的SOC范围中变化很小或不变化的电池化学组成中,难以实施基于电压或阻抗的算法,并且在SOC评估中可产生大的误差。一个例子是具有锂铁磷酸盐正电极和石墨负电极的电池,这是因为正和负电极的电压曲线相对平坦,从而使得在宽容量范围内仅呈现出小的电压变化。
基于电压的方法还遭受滞后引起的误差。滞后包括电池电压相对于容量或阻抗特性的变化,该变化取决于其先前充电或放电的历史。例如电池在给定的固定SOC处表现出的电压可取决于最近电池经历了充电还是放电事件。给定SOC处的电压或阻抗的变化还可取决于先前充电或放电事件的倍率、达到所述SOC经过的时间、和温度。锂铁磷酸盐在充电和放电期间表现出滞后性,从而使电池的最近的历史影响电压。因此,锂铁磷酸盐电池的电压测量无法提供精确和准确的与电池容量的相关性。
库伦计算是监测SOC的另一个常用方法,其中随时间对电流进行积分以确定已经充入或放出多少安培-小时。然而,库伦计算的问题是SOC评估依赖于高和低电流下的准确测量、以及频繁的数据取样。用于准确SOC评估的硬件是昂贵的,并且单独库伦计算可能会导致可随时间累积的误差。为降低累积误差,大多数SOC评估还使用对SOC评估进行定期再校准的方法。因此,需要更简单和准确的监测电池SOC的方法,并且所述方法使用更便宜的设备使得可降低为其提供电力的系统的总成本。
概述
描述了电极活性材料、电池、电池组和确定电池的充电状态的方法。该方法提供确定何时电池的充电状态或容量接近希望的上下限的量度,从而该电池可起动使电池组进入其所需工作范围的处理。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监测和维持电化学电池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具有被电解质间隔开的负电极和正电极的电化学电池,对正电极、负电极或其二者的电活性材料的组成进行选择,以提供在不同充电状态下具有多个开路电压的电池。对一个或两个电极的组成进行选择以提供在预选充电状态下电池电压的变化。对电池进行监测以检测电池电压变化,并且响应所检测到的电压变化来调节进出电池的电流或功率。
作为非限制性例子,当电池下降到低于20%或高于80%SOC时提供大的电压信号,这允许在这些时刻对SOC评估进行重新校准,其中电池仍可输送所需的充电和放电功率脉冲。这随即在工作要求驱使SOC范围超过改善的安全性或寿命所需范围之前,使得系统使电池组返回到SOC的中间工作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正电极电活性材料进行选择以提供在不同充电状态具有多个开路电压的电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负电极电活性材料进行选择以提供在不同充电状态具有多个开路电压的电池。因此,虽然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案是指含有主要电活性材料以及高和/或低电压指示剂的正电极,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负电极也可以包括高和/或低电压指示剂。此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正负电极分别含有主要电活性材料和电压指示剂。在正负电极均包括电压指示剂时,独立地选择每个电极的电压指示剂,并且不需要其具有相同特性或以相同量存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本文描述的适合用作正电极电压指示剂的材料中的一些材料还适合用作负电极电压指示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公开了具有这样的电压台阶的材料和电池,所述电压台阶接近但高于或低于预选电压阈值。例如,公开了具有较高电压台阶和/或较低电压台阶的材料和电池,所述较高电压台阶接近但低于工作电压的上限,所述较低电压台阶接近但高于工作电压的下限,例如在极限电压的约0.1-1.0V内,以便减轻快速过充电或放电对电池的影响。上下限电压分别是高于和低于电池的性能、组成或安全性经历明显劣化的电压。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和使用寿命取决于对其进行充电的上限电压,这主要是由于电解质氧化或者活性材料的结构和化学变化。还已知的是,锂离子电池的过放电可降低性能或寿命,这主要是由于负集电器例如铜箔的溶解。在许多情形中,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还取决于SOC,这是因为SOC决定了阴极材料的氧化状态,并且对许多正电极活性材料化合物的热逸散或氧释放的不稳定性与该氧化状态紧密相关。
如果在较高电压下存在较少或不存在离子贮存容量,则随着电池接近极限SOC以高电流倍率进行充电的电池可能经历急剧电压上升。“极限SOC”表示等于或接近电池或电化学电池的容量上限或下限的充电状态。极限SOC与上下限电压有关联。主要的机理是高电压漂移可通过氧化电解质溶剂而劣化电池。通过对电极-活性材料进行设计以便在中间或较高电压下提供一些容量,例如通过向正电极加入在与主要电活性材料相比较高的OCV下提供离子贮存或释放的添加剂,降低了电压“尖峰”,并且为电池管控系统更好地应对即将来临的过充电条件提供了时间。
类似地,在放电时,例如通过迫使负集电器达到过高的绝对电势而导致其溶解,急剧电压向下漂移可使电池劣化。通过在仍高于发生劣化时的电压的较低电压下提供一些容量,例如通过向正电极加入在与主要电活性材料相比较低的OCV下提供离子贮存的添加剂,可更好地监测电池的充电状态从而避免放电到低于存在不希望的劣化反应所处的充电状态。如随后所讨论的,这些保护措施对直到充电或放电的终了仍具有相对平坦的电压与容量响应的电池可特别有用,所述电池包括使用包含某些金属磷酸盐的正电极、和基于碳或钛酸锂尖晶石或在组成上进行改性的钛酸锂尖晶石的负电极的电池。
以较低电压引入容量可提供的另一个有用功能是过放电保护。当电化学电池在正负电极处分别具有特定的热力学电势时,且因此作为这些电势之间的差异的平衡或热力学电压被放电到低于该电压时(包括通过造成短路迫使其达到零电压),正负电极处的电势偏离它们的热力学电势以进行补偿。迫使正电极到达比其热力学值低如下量的电势以及迫使负电极达到比其热力学值高如下量的电势,所述量取决于容量比、各个电极的锂储量、各个电极OCV曲线以及各个电极的阻抗。在过放电期间,负电极处电势的提高通过氧化和溶解集电器材料可能导致电池失效或劣化。例如,许多锂离子电池使用铜作为负集电器,在该情形中在负电极处相对于Li/Li+(例如锂金属电极)测得的大于3.3V的氧化电势将导致铜溶解。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通过在正电极引入至少5mAh/g的总活性材料的容量,在低于负集电器氧化电势的电压范围中给电池提供过放电保护。特别地,在铜集电器的情形中,正电极材料在相对于Li/Li+测得的小于约3.3V的电势下具有电压台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通过在负电极中引入容量而在处于主要负电极材料的OCV和负集电器的氧化电势(相对于Li/Li+测得)之间的电压范围中给电池提供了过放电保护。特别地,在铜集电器的情形中,通过将主要负电极材料与OCV小于3.3V(相对于Li/Li+测得)但大于主要负电极材料的平均OCV的锂化化合物混合实现了负电极的过放电保护。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向负电极加入贮锂化合物而提供的过放电保护与向正电极中加入添加剂相比可提供某些优点。加入到正电极的添加剂化合物在电池电压每次被放电至低于添加剂和负电极活性材料之间的电势差的值时变得具有活性。加入到负电极的添加剂化合物在电池每次被放电至低于添加剂和正电极活性材料之间的电势差时变得具有活性。可用作添加剂的许多化合物具有与负电极相比更接近正电极的电势,例如相对于锂金属为2.5-3V。因此,对于正常使用中锂离子电池的较低放电电压的典型值,如果将过放电添加剂添加到正电极,则其可在每次电池循环时循环。然而,如果将其加入到负电极,则允许较低放电电压的较低值而不使添加剂循环。如果过放电化合物在电池寿命中是有效的,则除了当需要过放电保护时之外,未进行电化学循环的添加剂与正常工作期间进行循环的添加剂相比提供了优点。主要的优点是,加入到负电极的添加剂化合物的所需量比加入到正电极的要少。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引入至少1mAh/g或至少5mAh/g或至少10mAh/g或至少20mAh/g的容量给电池提供了过放电保护。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作电化学电池中的正电极材料的电活性组合物,包括约60-95摩尔%的第一主要电活性材料,其中该第一主要电活性材料是锂金属磷酸盐;例如约0-50摩尔%、约0-20摩尔%或约5-20摩尔%的第二主要电活性材料;例如约1-40摩尔%、约1-35摩尔%、约1-30摩尔%或约1-20摩尔%的高电压指示剂材料,其相比于第一和第二主要电活性材料中的每一种具有更高的开路电势;和例如约1-40摩尔%、约1-35摩尔%、约1-30摩尔%或约1-20摩尔%的低电压指示剂材料,其相比于第一和第二主要电活性材料中的每一种具有更小的开路电势。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该组合物是单相材料。在其它实施方案,该组合物是多相材料或物理混合物。还提供了含有包括上述的组合物的正电极的电化学电池。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作电化学电池中的正电极材料的电活性组合物,包括具有式LixM’yM”zM’”wPO4的橄榄石型锂金属磷酸盐材料,其中
M’是Mn和Fe中的一种或多种;
M”是Mn、Co和Ni中的一种或多种;
M’”是Ti、Zr和Mg中的一种或多种;
M’与M”不相同;
0≤x≤1.2;0.5≤y≤0.95;0.025≤z≤0.5;0.025≤w≤0.25;和0.8≤y+z+w≤1.2。在某些实施方案中,0.6≤y≤0.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0.05≤z≤0.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0.05≤w≤0.2。还提供了含有包括上述的组合物的正电极的电化学电池。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提供了电化学电池,该电池包括含有正电极电活性材料的正电极、通过电解质与所述正电极间隔开的负电极、和与负电极电连通的负集电器,其中所述负电极包括负电极电活性材料和开路电压小于集电器的溶解电势的添加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添加剂对于锂插层在0.2V-3.3V(相对于Li/Li+)之间的还原-氧化电势下,提供了正电极锂贮存容量的例如约0.5-20%、约5-10%。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提供了用作电化学电池中的正电极材料的电活性组合物,包括具有式LixM’yM”zPO4的橄榄石型锂金属磷酸盐材料,其中
M’是Mn和Fe中的一种或多种;
M”是Mn、Co和Ni中的一种或多种;
M’与M”不相同;
0≤x≤1.2;0.7≤y≤0.95;0.02≤z≤0.3;和0.8≤y+z≤1.2。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0.8≤y+z<1或1<y+z≤1.2或y+z=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0.02≤z≤0.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M’是Fe。还提供了含有的正电极包括这样的组合物的电化学电池。
附图说明
提供以下附图仅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不意图限制。
图1是在2.0V与3.8(曲线100)和4.2V(曲线110)之间循环的LiFe0.9Mn0.1PO4电池的放电容量(mAh/g)相对于C倍率的曲线图。
图2是在2-4.2V循环的LiFe0.9Mn0.1PO4电池的电压相对于放电容量(mAh/g)的曲线图。
图3是在2-5.0V循环的LiFe0.9Co0.1PO4电池的放电容量(mAh/g)相对于C倍率的曲线图。
图4是在2-5.0V循环的LiFe0.9Co0.1PO4电池的电压相对于放电容量(mAh/g)的曲线图。
图5是在2-5.0V循环的LiFe0.6Co0.2Mn0.2PO4电池的放电容量(mAh/g)相对于C倍率的曲线图。
图6是在2-5.0V循环的LiFe0.6Co0.2Mn0.2PO4电池的电压相对于放电容量(mAh/g)的曲线图。
图7是含有Ti或Zr的混合金属磷酸盐电池的放电容量(mAh/g)相对于C倍率的曲线图。
图8A-8D是具有(8A)LiTi0.05Fe0.80Ni0.10PO4、(8B)Li0.95Ti0.05Fe0.825Ni0.10PO4、(8C)Li0.90Ti0.10Fe0.85Ni0.10PO4和(8D)LiZr0.05Fe0.80Ni0.10PO4的电池的电压相对于放电容量(mAh/g)的曲线图。
图9是含有Ti或Zr的混合金属磷酸盐电池的放电容量(mAh/g)相对于C倍率的曲线图。
图10A-10D是具有(10A)LiTi0.05Fe0.80Co0.10PO4、(10B)LiZr0.05Fe0.80Co0.10PO4、(10C)Li0.90Ti0.05Fe0.85Co0.10PO4和(10D)Li0.95Ti0.05Fe0.825Co0.10PO4的电池的电压相对于放电容量(mAh/g)的曲线图。
图11是理想化的电压(V)相对于放电容量(描述为%充电状态)的曲线图。
图12A-12H是具有(12A,12B)LiMg0.05FePO4、(12C,12D)LiZr0.05Fe0.90PO4和LiTi0.05FeC0.90PO4、(12E,12F)Li0.95Ti0.05Fe0.925PO4以及(12G,12H)Li0.90Ti0.05Fe0.95PO4组分的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案。
图13A-13E是具有(13A)LiMg0.05FePO4、(13B)LiZr0.05Fe0.90PO4、(13C)LiTi0.05Fe0.90PO4、(13D)Li0.95Ti0.05Fe0.925PO4和(13E)Li0.90Ti0.05Fe0.95PO4的电池的放电容量(mAh/g)相对于C倍率的曲线图。
图14A-14E是具有(14A)LiMg0.05FePO4、(14B)LiZr0.05Fe0.90PO4、(14C)LiTi0.05Fe0.90PO4、(14D)Li0.95Ti0.05Fe0.925PO4和(14E)Li0.90Ti0.05Fe0.95PO4的电池以C/50倍率和25℃测得的电压相对于比容量(mAh/g)的曲线图。
图15A-15B是按两种不同的时间刻度显示的3-电极电池的总电池电压、正电极电势和负电极电势的曲线图。所述正电极是纳米级Li0.99Nb0.01FePO4和掺杂Al的LiMnO2的物理混合物。所述负电极是碳(中间相炭微球,MCMB),参比电极是Li金属。
图16是3-电极电池的总电池电压、正电极电势和负电极电势的曲线图。所述正电极是纳米级Li0.99Nb0.01FePO4,所述负电极是碳(MCMB),Li金属用作参比电极。
图17是3-电极电池的总电池电压、正电极电势和负电极电势的曲线图。所述正电极是纳米级Li0.99Nb0.01FePO4和掺杂Al的LiMnO2的物理混合物。所述负电极是碳(MCMB),参比电极是Li金属。正电极和负电极容量的匹配不良。
图18是使用正丁基锂通过LiTi2(PO4)3的化学锂化制得的Li3Ti2(PO4)3的充电-放电曲线图。
图19显示了通过对按实施例13所制备的纳米级Li1-xCozFe1-zPO4组合物进行Rietveld修正获得的起始橄榄石相的晶胞(unit cell)参数的曲线图。
图20A-E显示了恒电势间歇滴定试验(PITT)的结果,作为充电和放电期间的电压相对于实验时间和各个恒定电压保持期间的电流的曲线图。对使用按实施例13中所制备的纳米级Li1-xCozFe1-zPO4电极的锂半电池进行测试。图20A-E分别显示了z=0.02、0.05、0.1、0.2和0.3的结果。
图21A-B是按实施例13中所制备的纳米级Li1-xCozFe1-zPO4组分的锂溶解性相对于Co含量的曲线图。
图22显示了对于电极在开始以及取50%和80%SOC,按实施例13中所制备的Li1-xCozFe1-zPO4电极的X射线衍射图案。
图23显示了通过对按实施例14中所制备的纳米级Li1-xFe1-yMnyPO4组分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进行Rietveld修正所获得的橄榄石相的晶胞参数的曲线图。
图24显示了对于在开始以及在充电或放电至各种SOC后,按实施例14中所制备的纳米级Li1-xFe1-yMnyPO4电极的X射线衍射图案。
图25显示了对于在开始以及在充电或放电至各种SOC后,按实施例14中所制备的纳米级Li1-xFe1-yMnyPO4电极的X射线衍射图案。
图26是在60℃下最初6个循环期间Li半电池中Li2FeSiO4的微分容量(Ah/V)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公开了可有助于改善电池性能、安全性和/或寿命的电极材料或电极材料的组合以及使用这样的电极材料的方法、电池和系统。这些材料、方法和系统在各种电池应用中是有益的。例如,它们对于具有基本上平坦的电压相对于容量曲线的电化学电池(其容易使SOC监测变得复杂)以及对于经历电压滞后的电极材料可特别有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电化学电池或形成电池系统的电池集合包括电极活性组合物,该活性组合物允许监测和控制各种电池功能。该电池包括主要组合物,由该主要组合物通过锂嵌入或脱出时过渡金属离子的氧化和还原获得能量贮存或释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主要组合物是电活性材料的混合物,并且对该材料进行选择以在电压范围内的活性充电和放电期间产生稳定地检测电池的SOC的电压“台阶”,所述电压范围包括出现电压“台阶”时的SOC。在其它实施方案中,添加剂包括在与主要组合物相比具有较高或较低电压的电极-活性材料中。所述添加剂产生与提供能量贮存的主要组合物不同且不重叠的工作电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随着电池趋近所需充电状态或放电状态(SOC)的结束,添加剂将提供电池开路电压的变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电压变化是急剧的,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该电压变化是更为逐渐或“倾斜”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变化在容量相对于电压的曲线图上产生拐点。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所包括的添加剂具有处于接近但低于工作上限电压的较高电压台阶、和/或处于接近但高于工作下限电压的较低电压台阶,以便减轻快速过充电或放电对电池的影响。
不希望受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组合物或组合物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使用锂金属聚阴离子电极材料,包括具有通式组合物LixMyXO4Zz的那些,其中M是一种或多种金属并且至少包括过度金属,X是P、S、Si、Ge、As、W或Mo,Z是卤素。一些这样的组合物以有序橄榄石、无序橄榄石或改性橄榄石结构类型结晶。其它组合物包括以NASICON结构类型结晶的材料。还包括基于尖晶石或改性尖晶石结构的钛酸锂的电极-活性组合物,包括组成上得到改性的尖晶石或在电化学循环时转变成尖晶石或改性尖晶石结构的钛氧化物的形式。这样的电极-活性材料可以是单相、或者是多个相或化合物的组合。
某些这样的组合物可存在为有序或部分有序的橄榄石结构、或者按无序或非晶态材料存在。这样的组合物如果是晶态,则可包括理想的化学计量的橄榄石型LixMPO4,其中0≤x≥l并且M是Fe、Mn、Co和Ni中的一种或多种。对于主要能量贮存功能以及作为电压提高添加剂,示例性的材料包括具有约3.45V(OCV,本文中相对于锂金属电极测得)开路电压的锂铁磷酸盐(LiFePO4),具有约4.0伏OCV的锂锰磷酸盐(LiMnPO4),具有约4.8伏OCV的锂钴磷酸盐(LiCoPO4),和具有约5.4伏OCV的锂镍磷酸盐(LiNiPO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正电极包括足以提供所需工作容量的工作量的锂铁磷酸盐,以及选定量的、与锂铁磷酸盐相比具有不同且更高的OCV的高电压指示剂。如下文所进一步详细讨论,这两种材料可物理混合,或者可为含有铁和另外金属的锂金属磷酸盐固溶体,所述另外金属被选择为提供与锂铁磷酸盐相比具有更高开路电势的指示剂。更高电压的指示剂可按任何量存在,例如约5-约30摩尔%、约5-约20摩尔%或约10-约15摩尔%。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可理解的,使用高电压指示剂可导致在工作电压下损失容量,并且依此对指示剂的量作出选择。
在工作中,含有阴极(具有锂铁磷酸盐材料)和高电压指示剂的电池按图11所描述的工作,该图是包括主要电活性材料和高电压添加剂的电化学电池的电压相对于放电容量(%SOC)示例性曲线图。该电压曲线在不同电压下表现出明显的平台。大的平台1100与例如锂铁磷酸盐在约3.45V的开路电压相关,并且提供了电池的至少一些工作容量。高电压指示剂例如在约5.4V具有开路的锂镍磷酸盐、具有约4.8V的开路电压的锂钴磷酸盐或具有约4.0V OCV的锂锰磷酸盐,在较高充电状态(任意地指定为80%SOC)处形成平台1110。即使电极可以具有不同材料的紧密混合物或不同材料的固溶体,但随着充电电压提高(锂脱出),首先铁被氧化,然后是锰,然后是钴,然后是镍,在每种情形中,被从2+氧化到3+态,并且产生约等于每种金属的量的容量、以及恒定电压,使得电压相对于容量曲线显示出平台。这在相对平坦的电压平台之间产生明显拐点(S型曲线)。在充电工作中,从平台1100到平台1110的电池电势的改变表示主要电活性材料已经基本上被完全脱锂以及电池接近完全充电状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监测系统使用该电压变化来起动一系列动作,例如使充电倍率降低或者停止充电以避免电池中伤害性的过充电。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所有正电极材料中没有一致地观测到图11中所描述的行为。例如,由于纯氧化物,混合金属氧化物的存在通常产生在OCV之间连续地、甚至线性地变化的电压曲线。以这种方式表现的组合物的两个例子是锂镍钴氧化物(Li(Ni,Co)O2)和锂钴铝氧化物(Li(Co,Al)O2)。形成对比的是,在所公开的磷酸盐材料中,当在电池中观测到向较高电压的转变时,在电压-容量曲线中典型地存在折点。通过改变主要材料和含有较高电压金属的材料的相对量,可以设定发生这样的转变时的容量或充电状态。因此,以举例方式,具有铁和锰作为过渡金属的组合物(其铁摩尔含量为80%且锰为20%)在约80%SOC下可显示出电压转变。在该SOC出现的电压台阶因此可用作SOC的指示。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括例如高达约80、高达约90或高达约95摩尔%的锂铁磷酸盐,余量为高电压指示剂。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工作容量的主要电活性材料是单一材料例如锂铁磷酸盐材料或锂锰磷酸盐材料。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主要电活性材料是混合材料例如单相Li(Mn,Fe)PO4。含有Fe和Mn的混合物的材料可工作在使得Fe2+/Fe3+和Mn2+/Mn3+电化学偶对提供的容量被用于能量贮存的电压范围中。在一些情形中,电化学电池包括另外的添加剂例如Co基或Ni基锂金属磷酸盐,用于在充电时Mn偶对被耗尽时产生急剧增加的电压。在一些这样的情形中,使用3.45V至4.0V之间的电压台阶作为SOC指示剂,指示中间充电状态,而4.0V至4.8V或5.4V之间的较大台阶用于避免超过所需SOC的正电极材料的过充电。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对Fe和Mn的相对摩尔量进行选择,使得LiFePO4和LiMnPO4之间的电压转变发生在约60-90%SOC或在约5-20%SOC,因此为HEV划分出约5-90%SOC或约20-70%SOC的所需容量范围。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对Fe和Mn的相对摩尔量进行选择,使得LiFePO4和LiMnPO4之间的电压转变发生在约40-60%SOC,其处于HEV的通常所需容量范围之内。预选择的电压范围中的电压转变表示电池的SOC相比于所需SOC范围所处的位置,并且通知电池监测系统以允许随后控制充电或放电协议。与单独使用Fe相比,一并使用Fe和Mn或单独使用Mn还提供了在主要能量贮存电压范围中的更高的平均电压,且因此提供了更高的能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括Fe来改善高Mn组合物或单独含有Mn作为过渡金属的组合物的电导率和倍率能力,并且减少极化。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根据SOC指示剂材料在电池中所起作用来选择SOC指示剂材料的性能。例如,在某些应用中如在经常需要限制SOC摆幅的HEV应用中,需要在所选SOC下出现电压的突然且大的提高。
镍(包括作为单相橄榄石型组合物的组分的镍)对于在所需SOC摆幅的末尾提供急剧提高的电压“墙”是有用的,这是因为其相比于其它过渡金属磷酸盐化合物往往具有较高的OCV。例如,在典型的HEV工作期间,LiFePO4或LiMnPO4在~95%SOC下表现出的急剧电压上升对于防止Li镀覆在负电极上是过晚的,这可能是在HEV循环下电池容量衰减的原因。在~70-80%SOC下的电压急剧上升通知电池监测器SOC正变得足够高以致面临Li镀覆的风险。因此,在该特定例子中,顾虑的不是电池电压必然突波(spike)过高,而是在允许的电压范围内仍存在Li镀覆的风险。
在另一方面,在一些情形中希望避免急剧的电压升高,且因此在过充电时更缓和地消耗电池中的能量,由此使得较低的电压台阶是所希望的。对于一些电池,当能量不能被消耗时,导致突然升高至高电压,正电极可经受会损害电池的各种化学反应,特别是氧化性或产生气体的反应。在放电时,在一些情形中希望避免电池电压突然降至可能发生负集电器被氧化溶解的值。通过提供更接近电压上下限的电压台阶,在过充电或过放电电压偏离(stray into)进入各自电压指示剂的充电/放电区域中时可将能量消耗,从而在达到电池的容量极限时以相对恒定的功率限制电压上升或降低的程度,并且减轻这些负面后果。
已知许多化合物表现出比锂铁磷酸盐高的开路电池电压。除了先前所述的含有Mn、Co和Ni的橄榄石外,这些还包括氟磷酸盐化合物例如LiVPO4F,各种结构类型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该氧化物包括岩盐(rocksalt)结构类型和尖晶石结构类型化合物LiNixCoyMnzMwO2,其中0≤x≤1.2,0≤y≤1.2,0≤z≤1.2,0.5≤x+y+z+w1.2,0≤w≤0.5、并且M是包括但不限于Mg、Al、Zr和Ti的主族金属。例如,添加剂化合物具有0.2<x<0.4、0.2<y<0.4和0.2<z<0.4,或x=0.5、y=0=w和z=0.5。还包括尖晶石结构化合物例如LiMn2O4和其在组成上得到改性的衍生物。除其它特征例如材料的倍率能力、长期电化学循环的稳定性和原料成本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就给定的应用由所公开或测得的该化合物的电压相对于容量曲线来选择使用何种化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括了低电压指示剂添加剂来产生较低电压台阶,并且以与充电期间使用高电压添加剂的相同方式在放电期间使用。可以以类似的方式选择低电压指示剂。例如,已经发现许多合适的金属磷酸盐组合物,这些组合物取决于放电电流倍率而在2.8-3.3V(相对于Li)的范围中的电压下于放电时表现出电压台阶。示例性材料包括含有镁(Mg)、锆(Zr)或钛(Ti)的锂金属磷酸盐组合物。这些较低电压材料可以是单相材料或者包括多个相或化合物的组合。它们可形成晶体橄榄石固溶体,或者可为无序或非晶态材料。
在工作中,含有的正电极(具有锂铁磷酸盐材料和低电压指示剂)的电池按图11中所说明地工作,该图是包括主要电活性材料和低(和高)电压添加剂的电化学电池的电压相对于放电容量(%SOC)的示例性曲线图。电压曲线在不同电压下表现出明显的平台。如上文所指出的,大的平台1100与开路电压(例如对锂铁磷酸盐则为约3.45伏)相关联,并且提供了电池的工作容量。比主要电活性组合物具有更小开路电压的低电压指示剂例如是锂钛(镁或锆)铁磷酸盐组合物,其在较低电压和较低充电状态(任意指定为15%SOC)下形成平台1120。在放电工作中,从处于平台1100的电池电势到处于平台1120的电池电势的改变表示主要电活性材料已经被基本上完全锂化并且该电池接近完全放电状态。监测系统可利用该电压改变来起动一系列动作,例如使放电倍率降低或者停止放电以获得如上文所述益处或避免上文所述损害。
作为利用保护添加剂的实施方案的非限制性例子,提供了在意外过充电的情形中防止电池灾难性失效的方法。通常使电池具有电流中断装置(CID)。对该CID进行设计从而使其在正常工作期间将电流从电池接线端导至电池电极。如果电池中的压力超过了特定阈值,则CID变形,断开电连接且因此使电流中断,从而保护电池免受可产生危险量气体的进一步过充电。
在过充电期间产生气体是因为电解质或电极材料在超过正常工作电压的电势下被氧化,从而产生气体产物。正是这些气体产物产生提高的压力,该压力使CID启动。然而,在一些情况中,在使电流中断后过充电阶段期间产生的物质可继续反应。这种继续反应还可产生热和气体,从而导致安全排气孔的爆裂或甚至电池帽或壳的爆裂。在CID激活所花费时间中电池的压力可升至略高于的CID激活压力的情形中,如果气体产生速率非常快则电池排气的风险特别尖锐。
在本文的某些实施方案中,对正电极的组成进行设计以减少在过充电期间电流中断后发生的反应的数量。已经讨论了使CID能够安全启动的若干其他方法。可将析气添加剂(gassing additive)例如Li2CO3混入到正电极中以抑制过充电期间不希望的反应。可将吸气添加剂例如联苯混入到电解质中以在与开始发生不希望的反应时的电势相比更低的电势处产生气体。然而,这些添加剂无助于并且可能负面地影响电池正常工作期间的电池能量或功率。
电池充电器通常以固定电流或者以固定功率工作。考虑固定电流的情形。离开每个电极的总电流是该电极中发生的所有电化学反应的总和。过充电期间在正电极可能发生的反应包括1)锂从活性正电极材料脱出,2)仅产生惰性气体物质的副反应,和3)产生在电流中断后可继续反应的物质和/或气体的副反应。对于特定反应,反应的相对速率取决于局部电化学电势和氧化还原电势之间的差,其是局部反应物和产物浓度的函数。对于锂铁磷酸盐的情形,在完全低于约3.9V(相对于Li)处出现氧化还原电势。一旦已经脱出所有的锂,活性材料本身的进一步氧化是不可能的。充电电流的持续施加将电池电压抬高至这样的电势,在该电势处,副反应以足以满足所施加的电流的速率发生。该高电压可导致不希望的副反应,该副反应产生在电流中断后持续反应的物质,或者以过快速率产生气体。
在本文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将少量(例如,主要正电极活性材料质量的<5%)次要正电极材料加入到正电极,所述次要正电极材料具有3.7至4.4V(相对于Li)之间的氧化还原电势,在所述正电极中的主要活性材料是锂铁磷酸盐。在正常工作期间,这些材料将是非活性的。如果将正电极充电至高于次要正电极材料的氧化还原电势,则其将被氧化。结果,在过充电期间电池电势将比没有次要活性材料时升高得更为缓慢。较低的电池电势意味着以较低速率产生气体,从而提供CID时间以启动,并且意味着产生较少的在CID启动后可继续产生热和气体的物质。次要正电极材料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
-LiMnPO4
-LiMnPO4与LiFePO4的固溶体
-LiNixCoyMnzMwO2,其中0≤x≤1.2,0≤y≤1.2,0≤z≤1.2,0.5≤x+y+z+w≤1.2,0≤w≤0.5,M是包括但不限于Mg、Al、Zr和Ti的主族金属,例如,其中0.2<x<0.4,0.2<y<0.4,和0.2<z<0.4,或者x=0.5,y=0=w,和z=0.5,或者M=Al,x=0,y=0,z=0.95,w=0.05。
已知许多化合物表现出与锂铁磷酸盐或其它橄榄石相相比更低的OCV,并且因此其对于具有这样的正电极材料的较低电压指示是有用的。此外,已知许多化合物表现出低于3.3V的OCV(相对于Li/Li+),高于其发生铜负集电器的腐蚀。具有低于3.3V的OCV的这些化合物对于较低电压指示和过放电保护均是有用的。表现出低于3.3V的OCV的所述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结构类型的具有通式LixMyO2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结构类型包括岩盐、尖晶石、金红石和非密排结构,其中M典型地是Fe、V或Ti。锂化钒氧化物LiVxOy或包括Li4Ti5O12及其衍生物的锂化钛氧化物LiTixOy(其具有约1.5V的OCV)是特定而非限制性的例子。锂化锂锰氧化物尖晶石Li1+xMn2O4在0<x<1的组成范围中具有约3.0V的OCV。此外,已知在锂脱出时具有单斜和正交对称性(均为有序岩盐结构)的LiMnO2的晶型不可逆地转变为LixMn2O4尖晶石状结构,并且在1<x<2的组成范围中具有约3.0V的OCV。因此,使用Li2Mn2O4和LiMnO2化合物(具有或不具有例如Al和Cr的掺杂剂)用于较低电压指示和过放电保护。许多较低电势的无水或部分水合锂金属聚阴离子化合物也是已知的并且用于某些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具有橄榄石或NASICON结构类型的锂金属磷酸盐、硅酸盐和硫酸盐。特定的非限制性例子包括NASICON结构化合物LixM2(PO4)3,其中M=Fe、V或Ti,其被选择为具有给出低于3.3V的OCV的x值。
在随后Li嵌入时,如果这样的材料在低于3.3V的电压下产生容量,则还可利用初始具有高于3.3V(相对于Li)的OCV的材料作为过放电保护的添加剂。正交晶和单斜晶LiMnO2是这样的材料的例子。在约3.7V下从LiMnO2发生初始的Li脱出,但随后Li嵌入主要发生在约3.0V,伴随有从有序岩盐结构向类尖晶石结构的相转变。对于进一步锂的嵌入和脱出,均产生4.0V和3.0V容量。因此,当LiMnO2与主要正电极材料物理混合时,可利用3.3V氧化还原电势用以过放电保护。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通过将较低OCV材料与较高电压正电极材料以与寻求指示的充电状态相一致的摩尔比例共合成或物理混合,使上文所述的化合物实现上述目的,或者用于为过放电保护提供所需的容量和电压。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这些化合物的物理混合物用于过放电保护。
在涉及主要正电极材料与作为正电极添加剂的较低电压材料物理混合的至少某些情形中,以如下形式加入添加剂材料,由该形式可将锂在所需的低电压下脱出从而起到低电压指示剂或过放电保护剂的作用。在某些锂离子电池中,电池可按放电状态装配,并且在放电期间嵌入到正电极的锂典型地是在充电期间从正电极初始脱出的锂。在这样的情形中,典型地所有在电池使用期间进行循环的锂来源于开始的正电极。如果在原始混合物中较低电压正电极添加剂处于锂化状态,则充电期间的锂脱出首先从较低OCV正电极添加剂发生,然后从主要正电极材发生。取锂铁磷酸盐作为主要正电极材料的例子时,在放电期间,首先发生到锂铁磷酸盐中的锂嵌入,然后发生到较低电压正电极添加剂中的锂嵌入。如果在不能脱出锂的状态中加入较低电压正电极添加剂材料,则分别在充电和放电期间仅在锂铁磷酸盐中发生锂嵌入和脱出。在这样的情形中,放电期间较低电压正电极添加剂不参与锂嵌入,且因此不起较低电压指示剂或过放电保护剂的作用。
以锂化状态提供的较低电压正电极添加剂材料可通过初始处在更为脱锂形式的化合物的固态合成或者通过化学的或电化学锂化获得。LiMnO2是通过固态反应合成的以锂化状态存在的低电压正电极添加剂材料的非限制性例子。NASICON化合物Li3Ti2(PO4)3是可通过LiTi2(PO4)3的化学锂化制备的处于锂化状态的低电压正电极添加剂材料的非限制性例子。通常用处于4+态的Ti制得尖晶石型化合物Li4Ti5O12,使得Li是不可脱出的,但还可将该化合物化学地锂化以提供用于上述用途的锂化尖晶石Li4+xTi5O12。化学锂化的方法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公知的;一个例子是使用丁基锂作为锂源。制得的处于锂化状态的较低电压正电极添加剂材料还可通过更为去锂化的形式的固态锂化获得。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锂化(四方)尖晶石Li2Mn2O4通过立方尖晶石LiMn2O4与锂盐例如Li2O或Li2CO3的固态反应在受控的气氛中制得,使用起始的LiMn2O4作为晶种化合物来获得四方晶尖晶石而不是正交晶或单斜晶形式的LiMnO2。还可通过锰盐例如MnCO3或MnO或Mn3O4与锂盐例如Li2O或Li2CO3的固态反应制得所需的相。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锂化方法制得的材料也可用作电活性添加剂(例如,Berbenni等人的J.Anal.Appl.Pyrolysis62:45-62(2002))。
然而,还可在橄榄石系统中观测到低电压相。如在下面实施例(见例如实施例4-6)中所说明的,在具有低电压指示剂添加剂的锂铁磷酸盐材料的放电或循环中,在首次放电时于约2.3-2.8V(相对于Li)的范围出现了小的低电压平台。虽然不意欲受任何特定理论的束缚,但这种新的电压平台可以是橄榄石体相内结构改性的指示,从而证明了包括晶体学改性或相改变的锂铁磷酸盐材料在较低电压台阶下提供了离子贮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将主要负电极材料例如碳与具有的OCV低于3.3V但高于主要负电极材料的OCV的化合物混合来实施过放电保护,从而提供所需的容量和电压。在混合物中提供处于初始锂化状态的负电极添加剂材料以起到过放电保护作用。如果负电极添加剂在原始混合物中处于锂化状态,则锂离子电池充电期间的锂嵌入仅发生在主要负电极材料中。在正常放电条件下,负电极中的锂脱出仅发生的主要负电极材料中。在过放电条件下,在作为主要负电极材料的负电极添加剂材料中发生的锂脱出是完全脱去锂。此外,为提供过放电保护,来自负电极的容量足够大以完全锂化正电极材料。如果负电极添加剂没有被初始锂化,则当将电池过放电至0V时,正电极将保持部分去锂化而负电极(主要材料和添加剂)将被完全去锂化。在这样的情形中,负电极电势将升至部分去锂化的正电极的OCV,并且没有实现过放电保护。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以多种方式进行电池性能的监测。考虑到两种工作模式:加负荷和空负荷(on rest)。在加负荷时,放电倍率高,其频繁改变,并且在车辆中放电与充电交替。这意味着许多电压曲线特征倾向于变卷褶(卷褶的卷积积分含义,即使平滑)。有可能检测作为SOC函数的dV/dSOC(还取决于电流和阻抗)。可使用电压分布曲线中陡的斜坡或“陡壁(hard wall)”作为电池已经达到设计SOC范围的末尾。
空负荷时,可以使OCV与SOC关联。给OCV曲线增加斜率有助于改善SOC评估的准确性。此外,OCV相对于SOC的二次导数改变符号是至少某些OCV曲线的数学特性,所述数学特性对于SOC监测具有有用的特征。可以监测二次导数改变符号和/或一次导数增加(加负荷)的幅度,或者简单地使用SOC的查询表(空负荷)。二次导数对于具有低放电倍率的应用例如移动电话可更为有效。
如下面实施例中所示,本文描述的实施方案提供了电压相对于时间或电压相对于容量的曲线,其中曲率从负到正,即电压的二次导数d2V/dt2或d2V/dC2改变符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池管理系统使用电压相对于时间或容量的二次导数的改变。
电压传感器典型地用于记录瞬时电压。当随时间相继取得这些测量结果时,可用相对简单的微处理器对这些值进行分析。可计算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率dV/dt或相对于容量的变化率(dV/dC)。类似地,如果电压数据是平滑的并且随时间“表现良好”,例如对于恒电流充电方法,则还可计算出电压的二次导数d2V/dt2或d2V/dC2。这种电压变化率和二次导数均提供了关于电池的相对充电状态和电池接近完全充电的程度的信息。在一些电化学系统中,随着电池接近完全充电状态,电压将迅速上升。因此,dV/dt或dV/dC在电池达到较高SOC时将提高。有可能以类似方式使用二次导数(d2V/dt2或d2V/dC2),但是是作为电压变化的更为敏感的指示。
还可以就阻抗对电池电压进行校正,以评估中断电流时的开路电势。这通过从电池电压减去电流乘以阻抗获得。测得了电流。可将阻抗作为充电状态和/或温度的函数的查询表进行记录。另外,可通过模型例如等效电路模型或更为复杂的电池模型评估阻抗对时间的依赖性。特别是如果电流随时间改变,则就电池阻抗对电池电压进行校正可使得能够较好地跟踪开路电压的变化。
当系统检测到dV/dt、dV/dC、d2V/dt2或d2V/dC2明显变化时,可采取若干动作。一种是向电池管理系统指示所测得的特定电池正接近已知的SOC,通常是完全充电状态。可将该电池与电池组中的其它电池进行对比,以确定该电池与其它相比是否处于较高SOC。如果是,则可激活电池平衡电路使一些充电电流从处于较高SOC的电池分流出。根据dV/dt、dV/dC、d2V/dt2或d2V/dC2的变化,还可实施其它电池平衡方案。如果系统中没有实施电池平衡电路,则可修正充电参数,例如通过降低充电电流来改善总电池SOC,并同时降低使系统过充电的机会。例如,在汽车应用中,车辆可激活机械断路器,从而降低通过电机从再生制动进入到电池中的电荷量。或者,HEV的控制可使电池承担下一个放电事件的较大负荷,或者通过降低来自内燃机的功率,来使电池充电状态降低。如果足够的电池具有超过目标的dV/dt、dV/dC、d2V/dt2或d2V/dC2值,则可发送信号以停止充电,这是因为电池处于所需的SOC,其通常是完全充电的。
因为系统检测到dV/dt、dV/dC、d2V/dt2或d2V/dC2的明显变化,有可能设计这样的电化学系统,该系统在电压分布曲线中增加特征以引入例如涉及SOC的电压指示。如本文中所详细描述的,指示电压台阶的SOC可通过将材料加入到正和/或负电极来引入。添加剂材料具有不同的电压曲线或平台,因此将新特征引入到整个电压分布曲线中。在一个例子中,电化学系统具有在3.3V的相对平坦的电压分布曲线。然而,向正电极引入另外材料可能引入在3.7V的另一个电压平台。取决于使用多少这种第二材料,可将SOC指示“调谐”至所需值。例如,如果20%的正电极使用这种第二材料,则总电池电压在约80%SOC将从3.3升至3.7V,然后在80-100%SOC之间于约3.7V变平。例如在电压分布曲线达到第一、较低电压平台的尾部后迅速上升时,还可利用第二、较高电压平台的存在来防止电池被过充电。如果在电压平台的末尾电压快速上升(高的dV/dt或dV/dC),则有可能通过产生另一个电压平台来延长寿命,这防止了电池偶然达到可能损害电解质和电极的高电压(例如,>4.4V)。还有可能通过使电池工作在目标SOC范围内来延长寿命。
引入电压台阶的另外活性材料的使用还可与其它电池平衡策略(例如电化学氧化还原往返)结合。在这些系统中,电化学活性化合物即氧化还原往返物能够在充电期间使电流通过或往返。氧化还原往返可允许传递大量的电流,因此防止电池被充电至较高电压。虽然在没有第二材料的情况下氧化还原往返物将起作用,但对于较高的平台,具有这样的平台在氧化还原往返不能够跟上充电电流的情形中提供了保护裕度。在这种情形中,任何没有被往返物消耗的另外的充电电流可用于在第二、较高电压分布下对电池进行充电,而不是促使电池进入过充电状态。
本文所述的高和低电压添加剂可作为均匀混合物、或者作为电极材料制备和烧制期间产生的一个或多个分离相存在于电极中。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希望使用含有合适的多电压台阶的单相或单化合物材料,这是因为其降低了给定离子贮存相或化合物由于全应变而固有的晶体或晶格应变,所述全应变通常发生在所述相或化合物在其整个SOC范围进行循环时。电压曲线中SOC指示的产生允许电池的SOC摆幅得到准确控制。相应地,减少离子贮存电极内和电极及电池中应变的发生,提高了电池倍率性能和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循环时的容量衰减速率和在循环或不循环的情况下导致功率衰减的阻抗增长速率。根据一个实施方案,对指示电压台阶的SOC进行选择以允许将电池的SOC摆幅容易地限制到这样的范围,在该范围中,应变被降低,从而改善电池的上述性能并同时允许高的可逆贮存容量、能量和/或功率。
例如,橄榄石型LiFePO4和FePO4之间的晶胞体积差异为约6.5%,LiMnPO4和MnPO4之间的晶胞体积差异为约11%。如果使材料在0-100%SOC之间循环,则这些差异足以导致包括活性材料颗粒破裂和电池性能劣化在内的机械损害。然而,通过引入允许充电状态摆幅被限制到较小范围的电压台阶,降低了循环期间材料经受的总应变,改善了例如功率、高功率下的保留能量、电池阻抗以及循环或使用寿命的性能特性。例如,可通过引入由Co或Ni的加入引起的电压台阶来限制较高的SOC,并且可通过引入如下面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引起较低电压台阶的相或化学组分来限制较低的SOC。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提供高的倍率能力、循环期间降低的颗粒应变、或者长的循环或使用寿命,电极材料的颗粒非常细,它们的尺寸甚至是纳米级。在一些情形中,比表面积高,例如大于约10m2/g、大于约15m2/g、大于约20m2/g或者甚至大于约30或40m2/g。这种固态材料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制得,该方法特别是如共同拥有和共同未决的公开申请US 2004/0005265中所述描述的,其通过引用以其全文并入本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高和低电压添加剂按单独粉末的物理混合物加入到电极中。在这样的实施方案中,可通过调节添加剂粉末的组成和物理特性(包括它们的平均颗粒尺寸或比表面积、颗粒尺寸分布和颗粒形貌)来独立地选择单独电压台阶上的电极或电池的阻抗。用于调节和/或控制阻抗的电活性粉末的物理特性描述于共同拥有和共同未决的公开申请US 2005/0233219中,其在此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将具有高和/或低电压指示剂的正电极纳入到电池(例如HEV或PHEV电池)中,用作已到达所需充电状态的外范围的指示。然后电池管理系统可以起动最优化程序来使电池返回所需的充电状态。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使用高和低电压指示剂添加剂的混合物以及提供工作容量的主要电活性材料的混合物。根据所需功能确定每种组分的组成百分数。例如,组合物任选包括一种或多种起高电压指示剂、低电压指示剂或其二者的作用的组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添加剂中每一种的量独立地为约0-20摩尔%、约1-20摩尔%、约5-15摩尔%、约5-10摩尔%或约1-10摩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主要电活性组分存在的量为约60-95摩尔%、约80-95摩尔%或约70-90摩尔%。组分的摩尔百分数在本文中被定义为组分中电化学活性锂在其各自电压范围中的量相对于所有组分的电化学活性锂的总量。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由每种组分提供的电压和容量或者由组分的详细电压-容量关系确定待使用的每种材料的摩尔量。该组合物可包括一种或多种起主要电活性材料作用的组分。
作为非限制性例子,多功能磷酸盐正电极材料包括4种或更多种材料,每种具有其自身的标称平衡电势。这些根据它们的理想化橄榄石型组合物加以表示,尽管认为电活性材料可以是含有构成这些理想化组合物的组分的固溶体:
·V1=LiCoPO4(高电压指示剂)
·V2=LiMnPO4(高能量电活性材料,其相对于LiFePO4还可充当高电压指示剂)
·V3=LiFePO4(主要电活性材料)
·V4=提供低电压指示剂的掺杂剂(如下文实施例4-6中所述)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电活性材料具有下面的通式(以摩尔%表示):0-20%的V1;60-100%的V2;0-20%的V3;0-20%的V4,其中V1和V4中的至少一个不为零。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电活性材料具有下面的通式(以摩尔%表示):0-20%的V1;20-60%的V2;20-60%的V3;0-20%的V4,其中V1和V4中的至少一个不为零。表1显示了另外的非限制性示例性组合物(摩尔%)。
表1
     A    B    C    D
V1   0%  5%  5%  10%
V2   0%  95% 85% 40%
V3   95% 0%  5%  40%
V4   5%  0%  5%  10%
所述组合物的平衡电势具有下面的值:V1>V2>V3>V4。
参考表1中的组合物,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A是高功率配方,包括低电压指示剂。对于一些实施方案,B是最高能量的电池,具有高电压指示剂。对于一些实施方案,C是高能量电池,具有一种过电压指示剂和两种低电压指示剂。这对于PHEV、消费电子产品和电池主要在V2平台上工作的其它应用将是有用的。D是中等能量电池,具有V2和V3平台的平衡混合。如果电池在50%SOC(或一些中等SOC)附近工作并且在两个平台上工作,则这将是有用的。在该情形中,可使用V2平台来指示>50%的SOC和使用V3平台来指示<50%的SOC。SOC设定点不需要为50%SOC。
在作为燃料规格的SOC评估器中使用两种低电压指示剂将是有用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V3平台上,电池通常放电。一旦达到V4平台,则电池处于临界的低SOC并且电池管理系统可开始平稳关机。在某些应用中,重要地是提供电池达到低SOC的系统或用户预警。这是为了防止灾难性失效(例如,在无线电控制的飞机中)、数据损失(例如在膝上型计算机中)或功能性的潜在有害损失(例如在汽车中)。
在下面实施例中描述了提供高和/或低电压指示功能的示例性组合物。还如实施例中所示,可制得包括高和低电压指示剂的单一金属磷酸盐组合物,从而提供多功能组合物。
本文描述的某些组合物的另外的益处涉及扩展的固溶范围。众所周知的是,LixMyXO4Zz类的阴极活性化合物(其中M包含金属,X是P、S、Si、Ge、As、W或Mo,Z是卤素)在它们的组成x变化时常常表现出不连续的相变,例如当它们用作可再充电锂电池中的阴极活性材料时。这种现象是由该系统中晶态化合物受限制的相互固溶性引起的。例如,在LixFePO4系统中,锂化的LiFePO4端员和去锂化的FePO4端员很大程度上彼此不可溶,使得具有其中两相共存的宽范围锂组成x。同样已知的是系统LixMnPO4、LixFe1-yMnyPO4、LiCoPO4、LiNiPO4和其它这样的橄榄石类以及它们的固溶体。典型地,共存相之间的组成差异如此之大,以致于如果一个由另一个形成,则产生高应力的情形,这导致发生材料的晶体缺陷或甚至材料的破裂。
以前已经显示(见例如Meethong等人的Adv.Funct.Mater.17:1115-1123(2007),和Meethong等人的Electrochem.Solid StateLett.,10[5]:134-138(2007)),提高这样的共存相之间的固溶性,例如通过降低晶粒尺寸、通过加入掺杂剂、通过改变化合物的Li与M与P的化学计量远离该化合物的理想组成(例如在橄榄石型磷酸盐中Li∶M∶P=1∶1∶1)或形成非晶态相,降低了材料具有不同锂浓度的部分之间的应变。例如,这可降低晶胞体积差异,包括两相共存于单个晶粒中时沿它们之间最小错配面的晶格失配。这种提高的固溶范围对于使用这些化合物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容量、贮存容量以及寿命是有益的。可通过在用作电极时以各种电流和温度测量材料的充电容量或放电容量、测量恒电压充电或放电时的离子插入或脱插率(所谓的恒电势间歇滴定测试,PITT),或者通过使用衍射或电子显微镜法检查材料结构,或者通过在使电极重复循环时充电或放电容量的保持性,全部或部分地观测到这些材料的改善性能。
我们意外地发现,通过提供具有混合的过渡金属M的橄榄石型化合物,并且同时将主要晶粒尺寸降到低于约500nm(在一些情形中低于约100nm),可以极大地就锂组成x扩展这些化合物的固溶范围。这在这些化合物用作电池中的锂贮存电极时可提供改善的性能和额外的功能性。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关于锂浓度的扩展的固溶性的产生导致电极材料的平衡电势随锂浓度连续地变化,而当存在两相反应时其是恒定的。这允许电池中改善的SOC检测和监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固溶体的存在允许更为容易的锂嵌入和脱出,这是因为当使电极在固溶范围中循环时、甚至当其在较宽锂浓度范围中使用时不需要分离相的成核或生长,因此降低了不连续相转变的数量。这样的行为可在PITT测量(例如实施例13中所描述和图20中所示的那些)中看到,并且改善以给定电流倍率可获得的功率和容量,以及降低了电池的滞后。这促进了较大的能量效率、较少的自发热和改善的SOC监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扩展的固溶降低了电极在被循环时其内不同组成区域之间的机械应变。例如,可降低锂浓度不同的两个晶态区域之间的晶格错配。这进而通过降低机械应力促进改善的循环寿命,所述机械应力可促使破裂、疲劳或在化合物内产生缺陷。
其间获得平衡固溶体的锂浓度范围(SOC)并非必须等于其间使用该材料的总浓度范围、或其间观测到快速充电和放电动力学的范围。完全固溶可以是有益的,但不是必需的;部分固溶仍可降低锂化相和去锂化相之间的错配,使得当该材料在较宽的锂浓度范围(SOC)中进行循环时获得快速充电或放电动力学。此外,如图20中的PITT结果所例示,其间材料具有对于快速充电有益的动力学特性的组成范围与快速放电相比典型地是更受限制的SOC范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基于本文所公开的材料的电池中,通过所使用的特定方法提供了改善的功能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在快速再充电是有益的消费产品中,对SOC范围进行选择以使得对于快速充电有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如在混合动力车辆(HEV)电池的情形中,对SOC摆幅进行选择以成为其中材料提供循环高倍率充电和放电方面的益处并且具有高功率、能量和寿命的整个组成范围。这些SOC范围可以使用各种电化学测试进行确定,但特别是通过使用动力学测试例如PITT加以辅助(图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例如设定充电期间的电流-电压曲线以在固溶区域中具有高电流倍率和在两相反应的区域中具有较低电流倍率,由此缩短充电时间。可使用电化学测试和结构测试例如X射线衍射确定锂固溶和两相反应的区域。这种功能性例如在消费电子产品、电动工具、PHEV或电动车辆(EV)应用中是有益的。
在下面的实施例(见例如实施例13-14)中,就若干特定组合物提供了结果以说明扩展的固溶范围的效果和益处。这些结果所证明的原理自然地可扩展到其它组合物系统。使用此处描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确定存在扩展的Li固溶的其它组合物,从而使得能够因倾斜的电压曲线而更好地监测SOC,获得更快的充电或放电动力学、较长的循环寿命、由循环时较低的错配应变引起的较低滞后和/或改善的循环寿命。
给出下面实施例仅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不意欲成为限制性的。
实施例1:LiFe0.9Mn0.1PO4的制备和测试
由准确化验和称重比例的材料Li2CO3、草酸铁(II)、碳酸锰(II)和磷酸铵制备组合物LiFe0.9Mn0.1PO4。称重干燥组分并与足够量的高纯度丙酮混合以产生自由流动的悬浮体,在密封的聚丙烯广口瓶中使用氧化锆碾磨介质将该混合物辊碾24小时,获得均匀和细分散的前体悬浮体。将该前体充分干燥并然后在管式炉内在流动氩气(5.0级)下加热处理,首先于350℃下加热处理10小时并然后在700℃下加热处理5小时。将烧制的粉末配制成具有下面组成的电极:
阴极活性粉末            3.95g
Super P碳               0.50g
Kynar 2801粘合剂        0.55g
γ-丁内酯(溶剂)         28.5g
并混合以产生自由流动的悬浮体,然后以均匀层浇注到铝箔上。在真空中于100-110℃下干燥该涂层,之后测得其具有约100微米的厚度,并酌情将其冲压成直径为1-2cm的圆片以适合于Swagelok或钮扣电池。将电极涂层组装入使用Swagelok或钮扣电池部件的锂半电池内,使用微孔聚合物分隔体、作为负电极的锂箔(总锂含量是正电极的理论贮存容量的至少10倍)和包含LiPF6作为锂盐的常规非水性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设想在该组合物中工作电压可为2-3.6V(SOC为0-90%)。在该工作范围内的C倍率范围中测试该材料的电压和放电容量。在图1中出于说明性目的,使样品在2.0V和3.8V(曲线100)及4.2V(曲线110)之间循环。10C下的放电容量保持高达其在0.1C下的放电容量的约85%,证明了在比LiFePO4高的电势下的稳定循环。图2说明了在2-4.2V中循环的LiFe0.9Mn0.1PO4的电压相对于放电容量的曲线图。Fe和Mn的放电和电压性能一并确立了该混合金属磷酸盐在主要能量贮存电压范围中具有较高的平均电压,且因此与单独使用Fe时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该曲线图还显示了典型地为LiFePO4的在约3.45V的平台200,和指示存在LiMnPO4的高电压平台210。
实施例2.LiFe0.9Co0.1PO4的合成和性能
依照实施例1的方法合成和测试该组合物,不同之处在于使用CoC2O4·2H2O作为钴源。设想在该组合物中工作电压可为2-3.6V(SOC为0-90%)。在该工作范围内的C倍率范围中测试该材料的电压和放电容量。在材料性能的说明中,图3是说明充电/放电容量保持率与高倍率的LiFe0.9Co0.1PO4(2-5.0V)的放电容量相对于C倍率的曲线。图4是在2-5.0V循环的LiFe0.9Co0.1PO4的电压相对于放电容量曲线图。该放电曲线图显示了典型地为LiFePO4的在约3.45V的平台400,和指示LiCoPO4的存在的高电压陡峭上升410。为在电压上限低于约4.8V(相对于锂金属负电极测得)时将充电状态限制到约90%,该化合物含有10摩尔%的Co。
实施例3.LiFe0.6Co0.2Mn0.2PO4的合成和测试
依照实施例1和2的方法合成和测试该组合物。设想在该组合物中工作电压为2-3.6V(SOC为0-60%)。在该工作范围内的C倍率范围中测试该材料的电压和放电容量。在材料性能的说明中,图5是说明高容量与高充电/放电倍率的LiFe0.6Co0.2Mn0.2PO4(2-5.0V)的放电容量相对于C倍率的曲线。图6是在2-5.0V循环的LiFe0.6Co0.2Mn0.2PO4的电压相对于放电容量曲线图。该放电曲线图显示了典型地为LiFePO4的在约3.45V的平台600,和指示LiMnPO4的存在的高电压平台610,以及指示LiCoPO4的存在的最终高电压陡峭曲线上升615。为在电压上限低于约4.8V(相对于锂金属负电极测得)时将充电状态限制到约80%,该化合物含有20摩尔%的Co。Mn的包含在主要的能量存储电压范围内提供了较高的平均电压。
实施例4.具有高和低电压指示剂的化合物的合成和测试
该实施例说明了依照实施例1-3的方法制备并且相对于锂金属负电极测试的磷酸盐组合物,不同之处在于分别使用了Ti(OCH3)4·(CH3OH)2、Zr(OC2H5)4和NiC2O4·2H2O作为钛、锆和镍的来源。该组合物表现出由镍的加入引起的较高电压指示,和通过Zr或Ti的加入引入的较低电压台阶,这些在低SOC状态下有效的作为SOC指示或用于过放电保护,例如在电池的过放电或短路时保护负电极集电器不溶解。在每种情形中,为就电压上限低于约5.4V(相对于锂金属负电极测得)而将充电状态限制到约90%,向该组合物加入10摩尔%的Ni。
制备组成为LiTi0.05Fe0.80Ni0.10PO4,Li0.95Ti0.05Fe0.825Ni0.10PO4、Li0.90Ti0.05Fe0.85Ni0.10PO4和LiZr0.05Fe0.80Ni0.10PO4的材料。通过BET法所分析出的粉末的比表面积分别为43.4、44.8、44.0和41.6m2/g。图7显示了这些组合物中的每一种在高放电电流倍率下提供优异的容量。在图7中,每个曲线在较低倍率下的第一个数据点表示第一充电容量而其它是放电容量。图8A-8D显示,这些含有Ti或Zr的混合金属磷酸盐的较低电压台阶820a、820b、820c、820d(由820d的拐点所表示)是显著的,从而证明这些化合物在高至20C的倍率下于较低充电状态(即接近电池的放电极限)提供了SOC指示。还观测到与主要电活性材料有关的高电压曲线上升810a、810b、810c、810d和平台800a、800b、800c、800d。
实施例5.具有高和低电压指示剂的组合物的合成
该实施例说明了依照实施例1-4的方法制备并且相对于锂金属负电极测试的磷酸盐组合物,其表现出由钴的加入引起的较高电压指示,和通过某些掺杂剂的使用引入的较低电压台阶,这些有效的作为放电状态(SOD)指示或过放电保护。在每种情形中,为了就低于约4.8V的电压上限(相对于锂金属负电极测得)而将充电状态限制到约90%,向该组合物加入10摩尔%的Co。
制备组成为LiTi0.05Fe0.80Co0.10PO4、Li0.95Ti0.05Fe0.825Co0.10PO4、Li0.90Ti0.10Fe0.85Co0.10PO4和LiZr0.05Fe0.80Co0.10PO4的材料。通过BET法所分析出的粉末的比表面积分别为34.6、40.6、39.8和38.4m2/g。图9显示了这些组合物中的每一种在高放电电流倍率下提供优异的容量。在图9中,每个曲线在较低倍率下的第一个数据点表示第一充电容量而其它是放电容量。图10A-10D显示较低电压台阶1020a、1020b、1020c、1020d是显著的,从而在高至20C的倍率下提供了SOD指示。还观测到与主要电活性材料有关的高电压曲线上升1010a、1010b、1010c、1010d和平台1000a、1000b、1000c、1000d。
实施例6.具有低电压指示剂的组合物的合成
该实施例说明了依照实施例1-5的方法制备并且相对于锂金属负电极测试的磷酸盐组合物,其表现出通过某些掺杂剂的使用引入的较低电压台阶,有效的作为SOD指示或过放电保护。制备并测试组合物LiMg0.05FePO4、LiZr0.05Fe0.90PO4、LiTi0.05Fe0.90PO4、Li0.95Ti0.05Fe0.925PO4和Li0.90Ti0.05Fe0.95PO4。通过BET法所测得的这些样品的比表面积分别为36.2、36.6、38.0、37.6和37.6m2/g。图12A-12H中呈现的X射线衍射显示,这些组合物中的每一种基本上是单相橄榄石,例外的是掺杂Zr的样品,其含有作为次要相的磷酸锆。图13A-13E(其中每个图的3个曲线显示了来自3个标称相同的组装电池的结果)显示这些组合物中的每一种在高放电电流倍率下提供优异的容量。在图13A-13E中,每个曲线在较低倍率下的第一个数据点表示第一充电容量而其它是放电容量。图14A-14E分别显示了这些组合物在C/50电流倍率和25℃下测量的充电-放电曲线。可看出,每种组合物提供了可用于SOD指示或过放电保护的在较低电压台阶下随容量的电压曲线。应注意,图14E中按较低电压台阶测得的容量特别地是总容量的大的分数,大大超过样品中任何可检测到的次要相的量。这证明根据本文的某些实施方案,固溶橄榄石型组合物提供了低的电压容量,或者电化学循环原位产生了具有较低电压下的容量的相。
实施例7.纳米级Li0.99Nb0.01FePO4和低OCV次要正电极材料的物理混合物
该实施例说明了纳米级Li0.99Nb0.01FePO4和较低电压次要正电极材料的物理混合物。该混合物表现出由于锂嵌入到低电压材料中引起的低于3.3V的较低电压台阶,这有效的用作过放电保护,例如在电池过放电或短路时保护铜负电极集电器不溶解。制造Li0.99Nb0.01FePO4和掺杂Al的LiMnO2的混合物(LiAl0.05Mn0.95O2)并且作为3-电极锂离子袋状电池中的正电极进行测试。使用锂金属作为参比电极,使用MCMB碳作为负电极。图15A显示了所述袋状电池的电压分布。阴极电势曲线在约3.0V处的弯折(1510)是放电期间锂嵌入到掺杂Al的LiMnO2(LiAl0.05Mn0.95O2)中的证据。当将该电池放电到并保持在0V时,负电极电势缓慢上升至3.0V(见图15B),这是掺杂Al的LiMnO2(LiAl0.05Mn0.95O2)在转变为尖晶石LixMn2O4(1<x<2)后的平衡氧化还原电势。由于相对于Li/Li+测得的负电极电势保持在3.0V,不发生铜负集电器的溶解。
这种行为与不具有次要活性材料(图16)的纳米级Li0.99Nb0.01FePO4相反。图16的样品是3-电极锂离子袋状电池。阴极是根据实施例1中描述的方法制得的纳米级Li0.99Nb0.01FePO4的混合物,阳极是碳(MCMB)。使用锂金属作为参比电极来测量相对于Li/Li的阴极和阳极电势。图16显示,在0V处,负电极电势上升至3.4V,其是部分去锂化的纳米级Li0.99Nb0.01FePO4阴极的近似OCV。当负电极电势高于铜负集电器的溶解电势时,在过放电的电池中可发生铜负集电器的溶解。应注意的是,在电池放电的末尾,纳米级的Li0.99Nb0.01FePO4阴极由于锂损失而保持部分去锂化,例如通过在第一次充电期间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
正负电极容量的匹配允许较低电压材料起到过放电保护添加剂的作用。使正电极和负电极容量匹配,以使得在完成到纳米级Li0.99Nb0.01FePO4的嵌入后,锂仍可嵌入到较低电压正电极添加剂材料。否则,不发生到较低电压材料中的锂嵌入,并且单体电极电势将不会被固定在提供过放电保护的值处。
图17显示了具有由纳米级Li0.99Nb0.01FePO4和掺杂Al的LiMnO2(LiAl0.05Mn0.95O2)的混合物制成的正电极的3-电极锂离子袋状电池的电势曲线。图17的材料是3-电极锂离子袋状电池。阴极是依照实施例1中描述的方法制成的掺有LiMnO2(LiAl0.05Mn0.95O2)的纳米级Li0.99Nb0.01FePO4混合物,阳极是碳(MCMB)。使用锂金属作为参比电极。对阴极和阳极容量的比率进行有意地选择以小于1,使得在过放电条件下没有锂可用于嵌入到掺杂Al的LiMnO2中。该电池具有使得极少锂可用于嵌入到掺杂Al的LiMnO2(LiAl0.05Mn0.95O2)中的正电极与负电极的容量比。没有观测到在3V处的阴极电势弯折。在0V处,阳极电势上升至3.2V。虽然阳极电势仍低于铜溶解电势(3.3V),但其高于图15B所示的阳极电势。
实施例7中说明的掺杂Al的LiMnO2的组合物(LiAl0.05Mn0.95O2)是可用作用于过放电保护的正电极添加剂的掺杂Al的LiMnO2的非限制性例子。Jang等人的Solid State Ionics 130:53-59(2000)显示,在某些合成条件(例如在950℃的温度和10-10atm的氧气分压下)下掺杂Al的LiMnO2(LiAlxMn1-xO2)对于0≤x<0.05在正交晶结构中按单相存在。此处,x=0对应于没有Al掺杂的LiMnO2。对于x≥o.05,单斜晶结构比正交晶结构稳定。
掺杂Al的LiMnO2或未掺杂的LiMnO2的正交晶和单斜晶晶型在锂脱出时均不可逆地转变为LiyMn2O4尖晶石类结构,并在1<y<2的组成范围中具有约3.0V的OCV。此外,掺杂Al的LiMnO2(和没有Al掺杂的LiMnO2)的初始充电容量可通过重复循环得到几乎完全恢复,这使不可逆的容量损失(即对于负电极的锂的损失)小于5%。例如,Jang等人的J.Electrochem.Soc.146:3217-3223(1999)显示了,没有Al掺杂的LiMnO2输送的放电容量是LiMnO2的理论容量的95%,这表示这种材料的不可逆的容量损失小于5%。
因此,掺杂Al的LiMnO2的正交晶和单斜晶晶型均可用作用于过放电保护的正电极添加剂。对于该化合物,掺杂Al的LiMnO2(LiAlxMn1-xO2)的Al含量(x)可为0≤x<0.05(包括没有Al掺杂的LiMnO2)或x≥0.05,用以起到过放电保护添加剂的作用,并且Al的含量不限于0.05≤x≤0.50。
实施例8.通过化学锂化合成Li3Ti2(PO4)3
该实施例说明了通过脱锂形式的化学锂化合成处于锂化状态的低OCV添加剂材料(待加入到正电极或负电极中)。可使用锂源作为还原剂(例如用己烷稀释的正丁基锂)进行化学锂化。在惰性气氛中于环境温度或提高的温度在恒定搅拌下维持反应。然后在烘干(例如在真空中)之前用己烷洗涤锂化产物。
Li3Ti2(PO4)3是通过较少锂化形式的化学锂化合成的添加剂材料的例子。在该实施例中,通过Li2CO3、TiO2(锐钛矿)和NH4H2PO4在空气中于800℃下的固态反应合成LiTi2(PO4)3。获得NASICON化合物LiTi2(PO4)3,其对于4+态的Ti不具有可脱出的Li。在室温下使用在己烷中稀释的正丁基锂(1.6M)的化学锂化LiTi2(PO4)3制得了锂化的NASICON化合物Li3Ti2(PO4)3。该锂化的NASICON化合物在Ti处于3+态时具有可脱出的Li。图18显示了在Li半电池中最初3个循环期间的Li3Ti2(PO4)3的充电-放电曲线。初始充电容量的存在表示化学锂化的NASICON相具有可脱出的Li。Li3Ti2(PO4)3在约2.5V下的理论容量为134mAh/g,这对于较低电压指示和过放电保护均是有用的。
实施例9.通过化学锂化合成Li7Ti5O12
该预想的实施例还说明了通过去锂化形式的化学锂化合成处于锂化状态的低OCV添加剂材料(待加入到正电极或负电极)。如上文,可使用锂源作为还原剂(例如用己烷稀释的正丁基锂)进行化学锂化。在惰性气氛中于环境温度或提高的温度在恒定搅拌下维持反应。然后用己烷洗涤锂化产物,之后烘干(例如在真空中)。
使用用己烷稀释的正丁基锂通过化学锂化较少的锂化形式合成了锂化尖晶石Li7Ti5O12。通常以对于处于4+态的Ti不具有可脱出的Li的形式制备尖晶石化合物Li4Ti5O12,但化学锂化的尖晶石Li7Ti5O12对于3+/4+态的Ti具有可脱出的Li。Li7Ti5O12在1.5V(相对于Li/Li+)下的理论容量为168mAh/g。对于1.5V的OCV,Li7Ti5O12对于较低电压指示和过放电保护均是有用的。
实施例10.通过固态锂化合成处于锂化状态的低OCV添加剂材料
该预想的实施例说明了通过较少锂化形式的固态锂化合成处于锂化状态的低OCV添加剂材料(待加入到正电极或负电极)。通过在受控气氛中于高温下使用较少锂化的化合物与锂源发生固态反应来进行固态锂化。例如,可通过在还原气氛中立方尖晶石LiMn2O4与锂盐例如Li2O或Li2CO3的固态反应来合成锂化(四方)的锂锰尖晶石Li2Mn2O4。此处使用起始尖晶石LiMn2O4作为籽晶化合物来获得四方尖晶石而不是LiMnO2的正交晶或单斜晶晶型。合成Li2Mn2O4化合物的工序如下。首先,通过球磨将尖晶石化合物LiMn2O4与Li2CO3或Li2O以所需比例混合,包括但不限于化学计量比例(LiMn2O4∶Li2CO3或Li2O=2∶1)。其次,在惰性(氮气或氩气)或还原性气氛(10-4-10-8atm的氧气分压)中于700-900℃下进行混合粉末的热处理,持续2-20小时。还通过锰盐例如MnCO3或者锰氧化物例如MnO或Mn3O4的固态反应来制备Li2Mn2O4相。获得Li2Mn2O4的具体条件是MnCO3∶Li2CO3=1∶0.05-0.17,在氮气气氛中于850℃下热处理16小时。
实施例11A.用于低OCV电极添加剂材料的Li2FeSiO4的合成
该实施例说明了通过固态反应合成处于锂化状态的低OCV添加剂材料。Li2FeSiO4是通过固态反应合成的添加剂材料的例子。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惰性气氛(Ar)中于700℃下Li2SiO3和FeC2O4·2H2O的固态反应来合成Li2FeSiO4。图26显示了在60℃下的最初6个循环期间Li半电池中Li2FeSiO4的微分容量曲线图。该微分容量曲线图中的峰对应于电压相对于时间曲线中的平台。初始充电主要发生在相对于Li为3.16V处。在初始2个循环后,充电和放电电势相对于Li分别为2.81和2.76V。
Li2FeSiO4有效的作为正电极或负电极添加剂。用于过放电保护的正电极添加剂在合成形式中具有可脱出的Li,且氧化还原电势低于负电极集电器的溶解电势。用于过放电保护的负电极添加剂具有这些特性并且还具有低于正电极电势的去锂化电势。否则,在降至0V的过放电条件下不发生添加剂的去锂化。例如,对于Li0.99Nb0.01FePO4正电极的情况,负电极添加剂的去锂化电势低于3.4V(相对于Li)。Li2FeSiO4是提供用于过放电保护的正电极或负电极添加剂的上述特性的材料的例子。
实施例11B.作为低OCV负电极添加剂材料的Li2FeSiO4
该预想的实施例说明了利用Li2FeSiO4作为负电极添加剂。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碳(MCMB)和Li7Ti5O12的混合物作为负电极,使用LiFePO4或纳米级Li0.99Nb0.01FePO4作为正电极。在正常放电条件下,Li2FeSiO4相不参与负电极中Li的嵌入和脱出。然而,在过放电时,从Li2FeSiO4脱出的Li使LiFePO4正电极完全锂化。当使电池放电至并保持在0V时,负电极电势停留在2.8V,这是Li2-xFeSiO4的OCV。
在一些情形中,与正电极相反,在负电极中使用过放电保护添加剂提供了某些优点。通过对比其中将相同的化合物例如Li2FeSiO4加入到正电极和负电极的电池的工作,这些优点变得很明显。当该化合物加入到正电极时,在充电时其被去锂化。其加入量提供了超过电池不可逆容量的容量,使得在放电期间有可能使电池放电降至添加剂的较低电压容量。在锂离子电池的最初循环期间,锂通过SEI形成或其它副反应被不可逆地消耗。通常这种不可逆的容量为总电池容量的5%-20%。过放电添加剂的量足以提供至少该容量,并且如此可减损电池的能量密度。
相反,相同的过放电添加剂在加入到负电极时,直到电池被过放电也未得到利用。在电池的最初充电时,添加剂化合物保持锂化,并且不可逆的容量损失所消耗的锂来自正电极。如果电池未被过放电,则锂仅在正电极和负电极活性化合物之间可逆地循环。仅当电池被过放电时,活性化合物才被去锂化。当这发生时,去锂化添加剂化合物则将负电极的电势固定在足够低的值以防止负集电器溶解。添加剂的量决定过放电保护的持续时间。当添加剂被完全去锂化时,负电极电势升高超过添加剂的氧化还原电势。如果在正电极电势降到低于负电极集电器的溶解电势之前发生添加剂的完全去锂化,则负电极电势将上升到高于负集电器的溶解电势。因此,如果电池将长期以过放电状态贮存,则可按如下的量包括添加剂,在所述添加剂的量处,提供了超过电池不可逆容量的容量。然而,实际上,负电极添加剂的量可以小得多,从而提供有限的过放电保护持续时间。过放电保护持续时间可由添加剂的量设定。例如,添加剂的量可以是提供等于电池容量的0.1%-10%的锂的量。
实施例12.碳和负电极添加剂材料的物理混合物
该预想的实施例说明了用于过放电保护的具有小于3.3V(相对于Li)的碳和负电极添加剂材料的物理混合物。例如,可使用通过Li4Ti5O12的化学锂化合成的锂化尖晶石Li7Ti5O12来实施该实施例。Li7Ti5O12的氧化还原电势为1.5V(相对于Li),有效的用于过放电保护。使用碳(MCMB)和Li7Ti5O12的混合物作为负电极,使用LiFePO4或纳米级Li0.99Nb0.01FePO4作为正电极。在正常放电条件下,Li7Ti5O12相不参与阳极中Li的嵌入和脱出。然而,在过放电时,从Li7Ti5O12脱出的Li使LiFePO4正电极完全锂化。当使电池放电至并保持在0V时,负电极电势停留在1.5V,这是Li4+xTi4O12的OCV。
正电极和负电极容量的匹配允许负电极添加剂起到过放电保护剂的作用。使正电极和负电极容量匹配,使得在放电期间锂从碳完全脱出后,可从添加剂脱出的锂能够使正电极完全锂化。当在过放电条件下正电极被完全锂化而负电极添加剂保持部分锂化时,负电极电势停留在添加剂化合物Li4+xTi5O12的OCV。因为该OCV为1.5V,低于铜负集电器的溶解电势(3.3V),因此得以实现过放电保护。如果在过放电条件下可从添加剂脱出的锂没有使正电极完全锂化,则添加剂将最终被完全去锂化而正电极保持部分去锂化。在这样的情形中,负电极电上升到正电极材料的OCV,其高于3.3V,并且可能出现铜负集电器的溶解。
实施例13.具有扩展的锂固溶性的纳米级Li1-xCozFe1-zPO4
由准确分析和称重比例的材料Li2CO3、草酸铁(II)、CoC2O4·2H2O和磷酸铵制备组合物Li1-xCozFe1-zPO4(其中在制得状态中x=0并且z具有0.02、0.05、0.1、0.15、0.2和0.3的值)。称重干燥的组分并与足够量的高纯度丙酮混合以产生自由流动的悬浮体,在密封的聚丙烯广口瓶中使用氧化锆碾磨介质将该混合物辊碾24小时,获得均匀和细分散的前体悬浮体。将该前体充分干燥并然后在管式炉内在流动的氩气(5.0级)下进行热处理,首先于350℃下加热处理10小时并然后在700℃下加热处理5小时。BET法测得的粉末的比表面积对于z=0.02、0.05、0.1、0.15、0.2和0.3分别为40.4、40.1、44.6、43.7、38.0和30.2m2/g,这显示了所述粉末具有纳米级尺寸。残留碳含量分别为3.23、3.27、3.03、2.80、2.78和2.45%。对所述组合物中的每一个进行粉末X射线衍射,并通过Rietveld修正获得起始橄榄石相的晶胞参数并且示于图19中。观测到晶胞体积几乎随z线性地变化,显示了在橄榄石型结构中Co与Fe形成了固溶体。
将烧制的粉末配制成具有下面组成的电极:
阴极活性粉末             3.95g
Super P碳                0.50g
Kynar 2801粘合剂         0.55g
γ-丁内酯(溶剂)          28.5g
并混合以产生自由流动的悬浮体,然后以均匀层浇注到铝箔上。在真空中于100-110℃下干燥该涂层,之后测得其具有约100微米的厚度,并酌情将其冲压成直径为1-2cm的圆片以适合于Swagelok或钮扣电池。组装电极涂层至使用Swagelok或钮扣电池部件的锂半电池内,使用微孔聚合物分隔体、作为负电极的锂箔(总锂含量是正电极的理论贮存容量的至少10倍)和包含LiPF6作为锂盐的常规非水性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所述组合物对于高电流倍率显示出高贮存容量和保持高容量。例如,对于z分别等于0.02、0.05、0.1、0.15、0.2和0.3,在C/5放电倍率下容量为151、132、123、130和107mAh/g,在10C放电倍率下容量为122、106、99、100、99和82mAh/g,和在50C放电倍率下容量为78、72、69、69、72和56mAh/g。
进行恒电势间歇滴定测试(PITT)以确定锂固溶体的范围和该化合物的充电和放电动力学。首先,使锂半电池在2.0-3.8V之间以C/10的倍率恒化学电流(galvanostatically)地循环两次以确定电池容量。然后,使电池达到50%充电状态(SOC)并且在进行保持以允许电压松弛到稳定值后测量开路电压(OCV)。各个组合物的50%SOC点位于电压相对于容量曲线的平坦或接近平坦的部分上。在50%SOC下的OCV随Co浓度单调递增,对于z=0.02、0.05、0.1、0.15、0.2和0.3分别为3.431、3.433、3.438、3.442、3.445和3.449V。如PITT测试中所示,在较高SOC区域中OCV随SOC连续提高。从放电状态处于2.0V开始起动PITT测试,电压台阶为5mV,随后接着进行保持直到电流松弛到C/50倍率。获得了在各个电压台阶的总容量(电流×时间)。
在图20A-E中按充电和放电期间的电压相对于实验时间的曲线图显示了PITT结果,每个恒定电压期间的电流保持不变。图20A-E分别显示了z=0.02、0.05、0.1、0.2和0.3的结果。在给定的恒电压台阶处,电流的绝对值从最大值开始并且以变化的衰减速率衰减。较快的电流衰减速率对应于较快的锂交换。作为改善的功能性的一个例子,应注意在充电时的电流典型地慢于放电期间的电流,从而显示对于给定的组合物,在给定C倍率处充电时获得的能量很可能小于在相同C倍率处放电时获得的能量。随着z增加,可看出其间充电时获得快速动力学的组成区域系统性地增长。该区域朝向较高的SOC值。因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池的工作可利用这种SOC范围以允许较好的SOC检测、较高的充电倍率、较高的充电和放电功率、或较长的寿命。
可对PITT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锂固溶的范围。在两相共存时,使用在约50%SOC测得的OCV值来区分两相反应的电压,在充电时于OCV以下累积的总容量表示Li1-xCozFe1-zPO4中固溶的程度x。在放电时,在OCV上方累积的总容量表示去锂化相的固溶程度,遵照Meethong等人的Adv.Funct.Mater.17:1115-1123(2007)中的规约将其表示为y。图21A-B显示固溶区域x和y均随Co浓度z系统性地增长,且y增长得特别显著,使得在z=0.3附近,相边界处在接近50%的Li浓度。
在组成z=0.3时,还对取为50%和80%SOC的电极进行X射线衍射,以通过观测橄榄石相的晶格常数来证实固溶体的存在。如在图22中所示,关于其中两相具有恒定组成的两相混合物,观测到橄榄石衍射峰随SOC单调地变化而不是保持恒定。因此,该衍射数据还支持关于锂浓度存在非常宽的固溶范围。
应注意,此处给出的z值是总组成。对这些样品进行的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法(STEM)显示,固溶体中的量小于总组成的量,从而显示了在比标称值低的Co浓度下获得了这些效果。例如,在z=0.05、0.15和0.30的组合物的粉末中,大量个体晶粒的分析显示了固溶体的平均量分别为0.019、0.085和0.221。
这些结果所证明的原理自然地可扩展到其它组合物系统,并且使用此处描述的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确定存在扩展Li固溶性的其它组合物。这可促进因倾斜的电压曲线而更好的SOC监测,更快的充电或放电动力学,更长的循环寿命,和/或由更低的错配应变引起的更低滞后(其也有助于SOC监测)。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内容可易于利用组合物LiMPO4(其中M是第一行过渡金属Mn、Fe、Co和Ni的组合)。不受任何特定科学解释的束缚,过渡金属的其他混合在化合物中产生了原子无序性,其加宽了锂的固溶范围。例如,向实施例13的组合物加入Mn或Ni可允许以低得多的Co含量产生扩展的锂固溶性,因为Co是相对昂贵的金属组分,因此这是有利的。
实施例14.具有扩展的锂固溶性的纳米级Li1-xFe1-yMnyPO4
对于Li1-xFe1-yMnyPO4组合物系统中的常规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是,在锂化或去锂化端元中受限制的锂固溶性是可能的,并且锂固溶范围随y值变化。然而,贯穿大多数组合物领域,存在锂化相和去锂化相的可混溶性(见例如Yamada等的J.Electrochem.Soc.148(10):A1153(2001))。出人意料地发现,当以纳米级晶粒尺寸制备这样的材料时,在宽范围组成y的材料中于室温下存在完全或接近完全的锂固溶。根据下面方法制得起始组合物LiFe1-yMnyPO4(其中y=0.1、0.2、0.4、0.6和0.8)
由准确分析和称重比例的材料Li2CO3、草酸铁(II)、碳酸锰(II)和磷酸铵制备每一种组合物LiFe1-yMnyPO4。称重干燥组分并与足够量的高纯度丙酮混合以产生自由流动的悬浮体,在密封的聚丙烯广口瓶中使用氧化锆碾磨介质将该混合物辊碾24小时,获得均匀和细分散的前体悬浮体。将该前体充分干燥并然后在管式炉内在流动氩气(5.0级)下进行热处理,首先于350℃下加热处理10小时并然后在700℃下加热处理5小时。BET法测得的粉末的比表面积对于y=0.1、0.2、0.4和0.6分别为34.8、32.6、30.9和29.4m2/g,显示所述晶粒具有几纳米的尺寸。
使用下面方法将这些粉末制成锂半电池。将烧制的粉末配制成具有下面组成的电极:
阴极活性粉末           3.95g
Super P碳              0.50g
Kynar 2801粘合剂       0.55g
γ-丁内酯(溶剂)        28.5g
并混合以产生自由流动的悬浮体,然后以均匀层浇注到铝箔上。在真空中于100-110℃下干燥该涂层,之后测得其具有约100微米的厚度,并酌情将其冲压成直径为1-2cm的圆片以适合于Swagelok或钮扣电池。将电极涂层组装入使用Swagelok或钮扣电池部件的锂半电池内,使用微孔聚合物分隔体、作为负电极的锂箔(总锂含量是正电极的理论贮存容量的至少10倍)和包含LiPF6作为锂盐的常规非水性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谱图的Rietveld修正确定橄榄石相的晶胞参数。并且如图23中所示,显示了晶格参数和晶胞体积随y线性变化,从而表示Mn和Fe的固溶。电化学测试显示了在高电流倍率下高的容量和优异的容量保持率。例如,在充电至4.2V时,在4.2-2.0V之间10C的放电电流倍率下,对于y=0.1、0.2、0.4、0.6和0.8来说放电容量分别为131、130、134、117和62mAh/g。
在充电或放电至各种SOC后对电极进行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于图24-25中。出人意料地发现,受检查的所有组合物在SOC变化时表现出单相反应,而不是形成不同的锂化相和去锂化相。在图24-25中,标为“C”的峰由电极配方中使用的碳引起。标为“T”的峰对应于理想的完全锂化的LiFePO4相的位置。标为“H”的峰对应于理想的完全去锂化FePO4相。已知经过两相反应的组合物在一个相的峰强度提高时显示出另一个相的峰强度的减小,峰的位置很少移位或不移位。此处,相反地,观测到处于部分充电状态的样品的峰位于中间位置,并且随SOC系统性地移位,从而显示关于该锂浓度x获得了连续的固溶性。因此,这样的材料在用作可再充电锂电池中的贮存电极时可提供本文所述的优点。
由实施例13和14,易于看出过渡金属M的混合物(其中M=Mn、Fe、Ni和Co)任选地与晶粒尺寸的纳米级组合,可改变相对于锂浓度x的相图,包括在室温或以下提供具有完全固溶性的材料。
通过阅读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见的是,能够以不同于上文具体公开的那些形式以外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因此上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案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给出,而不局限于前述说明书中包含的实施例。

Claims (27)

1.一种监测和维持电化学电池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被电解质间隔开的负电极和正电极的电化学电池,对正电极、负电极或其二者的电活性材料的组成进行选择,以提供在不同充电状态下具有多个开路电压的电池,对所述组成进行选择以提供在预选充电状态下电池电压的变化;
对电池进行监测以检测电池电压的变化;和
响应于所检测到的电压变化来改变进出电池的电流或功率。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对正电极电活性材料进行选择,以提供在不同充电状态具有多个开路电压的电池。
3.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对负电极电活性材料进行选择,以提供在不同充电状态具有多个开路电压的电池。
4.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对正电极和负电极电活性材料进行选择,以提供在不同充电状态具有多个开路电压的电池。
5.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正电极电活性材料包含主要电活性材料和高电压指示剂,所述高电压指示剂具有如下的平衡电势,该平衡电势产生的电池电压接近但低于第一预选电压阈值。
6.如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负电极电活性材料包含主要电活性材料和低电压指示剂,所述低电压指示剂具有如下的平衡电势,该平衡电势产生的电池电压接近但高于第二预选电压阈值。
7.如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低电压指示剂在被加入到电极之前进行锂化。
8.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正电极电活性材料包含主要电活性材料和低电压指示剂,所述低电压指示剂具有如下的平衡电势,该平衡电势产生的电池电压接近但高于预选电压阈值。
9.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低电压指示剂在被加入到电极之前进行锂化。
10.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主要电活性材料包含锂金属磷酸盐,并且低电压指示剂包含锂金属氧化物。
11.如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低电压指示剂包含LiAlxMn1-xO2,其中0≤x<0.05。
12.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低电压指示剂包含Li2FeSiO4
13.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主要电活性材料包含锂金属磷酸盐,并且低电压指示剂包含锂Ti、Mg或Zr磷酸盐。
14.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正电极电活性材料包含主要电活性材料;高电压指示剂;和低电压指示剂,所述高电压指示剂具有产生的电池电压接近但低于电池的上限电压的平衡电势,所述低电压指示剂具有产生的电池电压接近但高于电池的下限电压的平衡电势。
15.如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低电压指示剂在被加入到电极之前进行锂化。
16.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负电极电活性材料包含主要电活性材料和低电压指示剂,所述低电压指示剂具有如下的平衡电势,该平衡电势产生的电池电压接近但高于电池的下限电压。
17.如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中所述低电压指示剂在被加入到电极之前进行锂化。
18.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正电极电活性材料包含锂金属磷酸盐。
19.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正电极电活性材料包含:
约60-95摩尔%的第一主要电活性材料,其中该第一主要电活性材料是锂金属磷酸盐;
约0-50摩尔%的第二主要电活性材料;
约1-30摩尔%的高电压指示剂材料,其相比于第一和第二主要电活性材料中的每一种具有更高的开路电势;和
约1-30摩尔%的低电压指示剂材料,其相比于第一和第二主要电活性材料中的每一种具有更小的开路电势。
20.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正电极电活性材料包含具有式LixM'yM”zM”’wPO4的橄榄石型锂金属磷酸盐材料,其中
M’是Mn和Fe中的一种或多种;
M”是Mn、Co和Ni中的一种或多种;
M”’是Ti、Zr和Mg中的一种或多种;
M’与M”不相同;
0<x≤1.2;0.5≤y≤0.95;0.025≤z≤0.5;0.025≤w≤0.25;和
0.8≤y+z+w≤1.2。
21.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对电池进行监测以检测电压变化包括,测量电压或者监测电压相对于时间或容量的一次或二次导数。
22.如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在测量电压时使用阻抗补偿。
23.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过限制进入电池的充电或放电电流来改变电流。
24.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过降低充电或放电倍率来改变电流。
25.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过终止充电或放电来改变电流。
26.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过从充电状态切换到放电状态来改变电流。
27.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通过从放电状态切换到充电状态来改变电流。
CN200880105630.8A 2007-07-12 2008-07-11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多功能混合金属橄榄石 Active CN1020376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4941007P 2007-07-12 2007-07-12
US60/949,410 2007-07-12
US2666508P 2008-02-06 2008-02-06
US61/026,665 2008-02-06
US3712208P 2008-03-17 2008-03-17
US61/037,122 2008-03-17
PCT/US2008/069858 WO2009009758A2 (en) 2007-07-12 2008-07-11 Multifunctional mixed metal olivin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7601A CN102037601A (zh) 2011-04-27
CN102037601B true CN102037601B (zh) 2014-04-23

Family

ID=40229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5630.8A Active CN102037601B (zh) 2007-07-12 2008-07-11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多功能混合金属橄榄石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187735B2 (zh)
EP (1) EP2171791A4 (zh)
JP (1) JP5558349B2 (zh)
KR (1) KR101502440B1 (zh)
CN (1) CN102037601B (zh)
TW (1) TWI449235B (zh)
WO (1) WO200900975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6370B (zh) 2008-01-17 2014-12-21 A123 Systems Inc 鋰離子電池的混合式金屬橄欖石電極材料
JP5169341B2 (ja) * 2008-03-14 2013-03-27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予備充放電方法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US8754611B2 (en) 2008-04-11 2014-06-17 Apple Inc. Diffusion-limited adaptive battery charging
JP5262318B2 (ja) * 2008-06-09 2013-08-14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US9172086B2 (en) * 2008-12-05 2015-10-27 Samsung Sdi Co., Ltd. Cathode and lithium battery using the same
JP5326679B2 (ja) * 2009-03-09 2013-10-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充放電制御方法、二次電池システム、及び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
US9337484B2 (en) * 2009-05-13 2016-05-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odes having a state of charge marker for battery systems
JP5332983B2 (ja) * 2009-07-08 2013-11-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システム
US9178215B2 (en) * 2009-08-25 2015-11-03 A123 Systems Llc Mixed metal olivin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having improved specific capacity and energy density
KR101607233B1 (ko) * 2009-08-25 2016-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양극 활물질, 이를 포함하는 양극 및 상기 양극을 채용한 리튬 전지
JP6034191B2 (ja) * 2009-09-18 2016-11-30 エイ123・システムズ・リミテッド・ライアビリティ・カンパニーA123 Systems, Llc リン酸第二鉄およびその調製の方法
US9660267B2 (en) 2009-09-18 2017-05-23 A123 Systems, LLC High power electrode materials
JP5364523B2 (ja) * 2009-09-29 2013-12-11 古河電池株式会社 オリビン型ケイ酸mリチウムの合成方法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EP2496250B1 (en) * 2009-11-05 2016-07-27 Quest Diagnostics Investments Incorporated Quantitation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 with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CN102656726B (zh) * 2009-12-15 2015-06-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WO2011090020A1 (ja) * 2010-01-19 2011-07-28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二次電池の充電状態測定装置及び二次電池の充電状態測定方法
DE102010006083B4 (de) 2010-01-28 2014-12-11 Süd-Chemie Ip Gmbh & Co. Kg Substituiertes Lithium-Mangan-Metallphosphat
DE102010006077B4 (de) * 2010-01-28 2014-12-11 Süd-Chemie Ip Gmbh & Co. Kg Substituiertes Lithium-Mangan-Metallphosphat
JP5653637B2 (ja) * 2010-03-01 2015-01-1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材料、正極、2次電池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WO2011114842A1 (en) * 2010-03-19 2011-09-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storage device
WO2011118350A1 (en) * 2010-03-26 2011-09-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wer storage device
US8179092B2 (en) 2010-04-12 2012-05-15 Concorde Battery Corporation Lithium-ion aircraft battery with automatically activate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US8465287B2 (en) * 2010-04-21 2013-06-18 Jeffrey M Drazan Alternative energy powered electronic reader having preloaded educational data
EP2577780B1 (en) * 2010-05-25 2018-05-30 Pellion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magnesium batteries
WO2011155781A2 (ko) * 2010-06-09 2011-12-15 주식회사 루트제이제이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양극 활 물질,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
JP2010265177A (ja) * 2010-06-21 2010-11-25 Ngk Insulators Ltd スピネル型マンガン酸リチウムの製造方法
JP5539802B2 (ja) * 2010-07-12 2014-07-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TWI493779B (zh) * 2010-08-25 2015-07-21 A123 Systems Llc 具有改良式比電容與能量密度之鋰離子電池用的混合金屬橄欖石電極材料
JP5920613B2 (ja) * 2010-10-27 2016-05-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二次電池
WO2012074548A1 (en) * 2010-11-29 2012-06-07 Martin Koebler Lithium starter battery and solid state switch therefor
JP5282789B2 (ja) * 2011-01-11 2013-09-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電池容量検出装置
JP5871211B2 (ja) * 2011-06-09 2016-03-01 株式会社栗本鐵工所 Li2MSiO4の製造方法
JP5553798B2 (ja) * 2011-06-10 2014-07-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
EP2737565B1 (en) 2011-07-25 2019-09-25 A123 Systems LLC Blended cathode materials
KR101243493B1 (ko) * 2011-09-02 2013-03-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 팩의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충방전 방법
US20130071737A1 (en) * 2011-09-20 2013-03-21 Ilias Belharouak Lithium iron titanium phosphate composites for lithium batteries
JP5765780B2 (ja) * 2011-10-14 2015-08-1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リチウムシリケート系化合物と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6047871B2 (ja) * 2011-10-20 2016-12-21 Tdk株式会社 組電池、それを用いた蓄電装置
DE102012200414A1 (de) * 2012-01-12 2013-07-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 einer Bestimmung eines Ladezustands eines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s
WO2013111186A1 (ja) * 2012-01-25 2013-08-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制御装置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回復方法
US9716294B2 (en) 2012-04-20 2017-07-2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attery controller with monitoring logic for model-based battery control
JP6155781B2 (ja) * 2012-05-10 2017-07-0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素子管理装置、及び、soc推定方法
WO2013188594A2 (en) 2012-06-12 2013-12-19 A123 Systems, LLC Non-aqueous electrolytic rechargeable batteries for extended temperature range operation
KR101454828B1 (ko) * 2012-06-13 2014-10-2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혼합 양극재를 포함하는 이차 전지의 전압 추정 장치 및 방법
US9046583B2 (en) 2012-06-13 2015-06-02 Lg Chem,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voltage of secondary battery including blended material in electrode
DE102012212328A1 (de) * 2012-07-13 2014-01-16 Robert Bosch Gmbh Energiespeichervorrichtung für eine Photovoltaik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Energiespeichervorrichtung einer Photovoltaikanlage
CN104508173B (zh) * 2012-07-24 2016-09-21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靶材及其制造方法
EP2698346A1 (en) 2012-08-14 2014-02-19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Mixed sulphate containing lithium-manganese-metal phosphate
EP2698345A1 (en) 2012-08-14 2014-02-19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Mixed sulphate containing lithium-iron phosphate
JP5838934B2 (ja) * 2012-08-30 2016-01-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US9081068B2 (en) 2012-09-18 2015-07-14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capacity of a battery
JP6164812B2 (ja) * 2012-09-19 2017-07-19 株式会社オハラ 全固体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6057644B2 (ja) * 2012-09-21 2017-01-11 株式会社Kri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JP2016015197A (ja) * 2012-11-14 2016-0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正極および非水系二次電池
CN104685367B (zh) * 2012-11-29 2017-09-08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估计包括混合正极材料的二次电池的功率的设备和方法
JPWO2014122776A1 (ja) * 2013-02-08 2017-01-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KR102169774B1 (ko) * 2013-02-21 2020-10-27 로베르트 보쉬 게엠베하 리튬-이온 배터리 시스템의 개개의 전극들의 용량 및 총 용량을 추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EP2778126A1 (en) 2013-03-15 2014-09-17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Lithium transition metal phosphate secondary agglomerates and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EP2778127A1 (en) 2013-03-15 2014-09-17 Clariant International Ltd. Lithium transition metal phosphate secondary agglomerates and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KR102240980B1 (ko) 2013-05-10 2021-04-16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리튬 망가니즈 복합 산화물, 이차 전지,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US9293236B2 (en) 2013-07-15 2016-03-22 Semidon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thium—manganese composite oxide, secondary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US9559543B2 (en) * 2013-07-19 2017-01-31 Apple Inc. Adaptive effective C-rate charging of batteries
WO2015016548A1 (ko) * 2013-07-30 2015-02-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비가역 첨가제가 포함되어 있는 이차전지용 양극 합제
JP5924314B2 (ja) * 2013-08-06 2016-05-2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組電池
US9865867B2 (en) 2013-10-04 2018-01-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thium manganese composite oxide, secondary battery, and electrical device
CN106030872B (zh) 2013-11-29 2018-12-1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锂锰复合氧化物及二次电池
US9356291B2 (en) * 2013-12-04 2016-05-3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High voltage lithium ion positive electrode material
KR102172027B1 (ko) 2013-12-30 2020-11-0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리튬 전이금속 인산화물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리튬 전이금속 인산화물
DE102014206112A1 (de) * 2014-04-01 2015-10-01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eines Ladezustands bzw. eines Lade- oder Entladestroms eines Akkumulators
CN106463699B (zh) 2014-05-09 2019-08-27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电子装置
JP6079696B2 (ja) * 2014-05-19 2017-02-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KR102248599B1 (ko) * 2014-05-20 2021-05-0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배터리의 충전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JP2015225787A (ja) * 2014-05-28 2015-12-1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システム、及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US20160023568A1 (en) * 2014-07-28 2016-01-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rpolation of metal-ion concentrations in a battery model for vehicle control
US9929453B2 (en) 2014-08-04 2018-03-27 Uchicago Argonne, Llc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as cathode electrocatalysts
CN104319425B (zh) * 2014-08-25 2016-06-22 江苏华东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进行管理的方法
DE102014216839A1 (de) * 2014-08-25 2016-02-25 Robert Bosch Gmbh Komposit-Anode für eine galvanische Zelle und galvanische Zelle
US10256470B2 (en) 2014-12-26 2019-04-0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de, power storage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de
WO2016116862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Umicore Lithium nickel-manganese-cobalt oxide cathode powders for high voltage lithium-ion batteries
US10707526B2 (en) 2015-03-27 2020-07-07 New Dominion Enterprises Inc. All-inorganic solvents for electrolytes
GB2541419B (en) * 2015-08-18 2017-11-29 Oxis Energy Ltd Monitoring and balancing capacity in lithium sulfur cells arranged in series
CN105301504A (zh) * 2015-09-24 2016-02-03 天津大学 基于单位脉冲响应估计锂电池荷电状态的方法
US9840161B2 (en) 2016-03-10 2017-12-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battery cell degradation events
WO2017221735A1 (ja) * 2016-06-22 2017-12-28 株式会社 村田製作所 組電池回路、容量係数検出方法、および容量係数検出プログラム
KR20220051021A (ko) 2016-07-05 2022-04-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양극 활물질, 양극 활물질의 제작 방법, 및 이차 전지
KR101972521B1 (ko) * 2016-08-26 2019-04-2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셀의 성능 테스트 장치 및 방법
US10707531B1 (en) 2016-09-27 2020-07-07 New Dominion Enterprises Inc. All-inorganic solvents for electrolytes
KR102392937B1 (ko) 2016-10-12 2022-05-03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양극 활물질 입자 및 양극 활물질 입자의 제작 방법
KR102513455B1 (ko) * 2016-12-15 2023-03-24 하이드로-퀘벡 탄소의 첨가에 의한 무-탄소 올리바인의 탈리튬화
US11152602B2 (en) * 2017-01-12 2021-10-19 StoreDot Ltd. Using formation parameters to extend the cycling lifetime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12259720A (zh) 2017-05-12 2021-01-22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正极活性物质粒子
US11799080B2 (en) 2017-05-19 2023-10-2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secondary battery
CN112201844A (zh) 2017-06-26 2021-01-0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及二次电池
US10627451B2 (en) 2017-07-28 2020-04-21 Northstar Battery Compan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battery theft
US20190089015A1 (en) * 2017-09-18 2019-03-21 StoreDot Ltd. In-operation lithiation according to soh monitoring
CN108760964B (zh) * 2018-03-22 2020-10-09 武汉昊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检验电解二氧化锰煅烧程度的方法
JP6965827B2 (ja) * 2018-05-11 2021-1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診断方法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診断装置
US11251472B2 (en) * 2018-06-27 2022-02-15 Robert Bosch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batteries based on electrode crystal structure change
CN108963219A (zh) * 2018-07-11 2018-12-07 东莞力朗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提升硅碳负极材料效率的补锂添加剂及锂离子电池
WO2020026058A1 (ja) * 2018-07-31 2020-02-0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蓄電システムおよび蓄電システムの動作方法
JP7036701B2 (ja) * 2018-10-19 2022-03-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CN109817927B (zh) * 2019-01-25 2022-03-25 安徽益佳通电池有限公司 可提高soc估算精度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2684199B1 (ko) 2019-04-17 2024-07-1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의 퇴화 상태를 결정하기 위한 장치, 방법 및 배터리 팩
CN110988689B (zh) * 2019-04-25 2021-05-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可恢复衰减容量的恢复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20352736A1 (en) * 2019-07-19 2022-11-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harging/discharging control device and charging/discharging control method
CN110988086B (zh) * 2019-10-11 2022-08-19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电池循环过程中电极材料结构稳定性的方法
JP7191873B2 (ja) * 2020-01-17 2022-12-19 株式会社東芝 充放電制御装置、充放電システム、充放電制御方法及び充放電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1125707B1 (en) * 2020-08-18 2021-09-21 Element Energy,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situ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alysis of battery cells in multi-cell battery packs
DE102020122111A1 (de) 2020-08-25 2022-03-03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Kapazität von Li-lo-Zellen mit Hilfe markanter Punkte
KR102529786B1 (ko) * 2021-10-26 2023-05-08 컨템포러리 엠퍼렉스 테크놀로지 씨오., 리미티드 배터리 팩 및 전기 기기
WO2023070307A1 (zh) * 2021-10-26 2023-05-0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KR20230117994A (ko) * 2022-02-03 2023-08-10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리튬 이차전지
DE102023102554A1 (de) * 2023-02-02 2024-08-08 Albemarle Germany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überlithiierten Lithiummetalloxide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1083A (en) * 1995-06-07 1997-11-25 Eveready Battery Company, Inc. Potassium ion additives for voltage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nonaqueous cells
CN1549385A (zh) * 2002-10-11 2004-11-24 ������������ʽ���� 检测充电电池内部的方法和设备、含该设备的充电电池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97390B2 (ja) * 1989-04-03 1998-09-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DE69329704T2 (de) * 1992-06-29 2001-05-10 Canon K.K., Tokio/Tokyo Bilderzeugungsverfahrenn und Wärmefixierverfahren
US5278000A (en) * 1992-09-02 1994-01-1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Administrator Of 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Overcharge and 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of ambient temperature secondary lithium cells
US5910382A (en) * 1996-04-23 1999-06-08 Board Of Regents,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s Cathode materials for secondary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US6514640B1 (en) * 1996-04-23 2003-02-04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Cathode materials for secondary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US7001690B2 (en) * 2000-01-18 2006-02-21 Valence Technology, Inc. Lithium-based active material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JP3959929B2 (ja) * 2000-04-25 2007-08-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正極及び非水電解質電池
CA2796903C (en) * 2000-04-25 2015-03-31 Sony Corporatio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ell
EP1261050A1 (en) * 2001-05-23 2002-11-27 n.v. Umicore s.a. Lithium transition-metal phosphate powder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
EP2278643B1 (en) 2001-12-21 2018-03-28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Conductive lithium storage electrode
JP3867581B2 (ja) * 2002-01-17 2007-01-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組電池システム
CN1234179C (zh) * 2002-03-22 2005-12-28 Lg化学株式会社 含防过量放电剂的锂蓄电池
US20070141468A1 (en) * 2003-04-03 2007-06-21 Jeremy Barker Electrodes Comprising Mixed Active Particles
US7041239B2 (en) * 2003-04-03 2006-05-09 Valence Technology, Inc. Electrodes comprising mixed active particles
KR100533095B1 (ko) * 2003-04-09 2005-12-0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과방전 방지제를 포함하는 양극 활물질 및 이를 이용한리튬 이차 전지
US7317300B2 (en) * 2003-06-23 2008-01-08 Denso Corporation Automotive battery state monitor apparatus
JP4039323B2 (ja) * 2003-06-23 2008-01-3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バッテリの状態監視装置
US7019494B2 (en) * 2004-01-06 2006-03-28 Moltech Corporation Methods of charging lithium sulfur cells
WO2005076936A2 (en) * 2004-02-06 2005-08-25 A123 Systems, Inc. Lithium secondary cell with high charge and discharge rate capability
US7233128B2 (en) * 2004-07-30 2007-06-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alculation of state of charge offset using a closed integral method
KR20130102647A (ko) * 2005-09-09 2013-09-17 에이일이삼 시스템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고속 충전 및 방전 능력과 낮은 임피던스 증가를 나타내는 리튬 2차 전지
JP2007128723A (ja) * 2005-11-02 2007-05-24 Sony Corp 電池
JP2007134274A (ja) * 2005-11-14 2007-05-31 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電極材料及び電極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1083A (en) * 1995-06-07 1997-11-25 Eveready Battery Company, Inc. Potassium ion additives for voltage control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nonaqueous cells
CN1549385A (zh) * 2002-10-11 2004-11-24 ������������ʽ���� 检测充电电池内部的方法和设备、含该设备的充电电池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7-128723A 2007.05.2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558349B2 (ja) 2014-07-23
WO2009009758A2 (en) 2009-01-15
JP2011517361A (ja) 2011-06-02
US20120231308A1 (en) 2012-09-13
CN102037601A (zh) 2011-04-27
WO2009009758A3 (en) 2009-03-19
US8187735B2 (en) 2012-05-29
US9509019B2 (en) 2016-11-29
TWI449235B (zh) 2014-08-11
TW200915640A (en) 2009-04-01
EP2171791A4 (en) 2014-09-10
US20090123813A1 (en) 2009-05-14
KR20100057605A (ko) 2010-05-31
KR101502440B1 (ko) 2015-03-13
EP2171791A2 (en) 201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7601B (zh)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多功能混合金属橄榄石
Whittingham Ultimate limits to intercalation reactions for lithium batteries
Brodd Batteries for sustainability: selected entries from the encyclopedia of sustainabi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P5173145B2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CN102306747B (zh) 电池组及车辆
Yabuuchi et al. Novel lithium insertion material of LiCo1/3Ni1/3Mn1/3O2 for advanced lithium-ion batteries
US8765306B2 (en) High voltage battery formation protocols and control of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for desirable long term cycling performance
CN101946346B (zh) 用于锂离子蓄电池的混合的金属橄榄石电极材料
KR101965016B1 (ko) 블렌딩된 캐소드 물질
Xu et al. Lithium-ion batteries for stationary energy storage
KR101061702B1 (ko) 리튬 전지용 양극 재료의 제조방법 및 리튬 전지
KR102002101B1 (ko) 도핑된 니켈레이트 화합물
CN103078105B (zh) 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活性材料及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007200865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KR20070098636A (ko) 비수전해질 이차 전지
CN104103826A (zh) 层状结构锂镍金属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及包含该氧化物的锂二次电池
CN105264696B (zh) 具有改进的电池性能的橄榄石组合物
US20160260968A1 (en) "B" AND "O" SITE DOPED AB2O4 SPINEL CATHODE MATERIAL,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RECHARGEABLE LITHIUM AND Li-ION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CONTAINING THE SAME
Feng et al. Electrochemical property of LiMn2O4 in over-discharged conditions
US10516156B2 (en) Chlorinated lithium manganese oxide spinel cathode material with charge transfer catalyst coating,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Li electrochemical cell containing the same
CN112038595A (zh) 一种锶掺杂的钛酸锂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JP6356425B2 (ja) 組成変調されたリン酸コバルトリチウム化合物からなる正極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高電圧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ia et al. Lithium Ion Batteries: Fundamentals and Progress
野島昭信 Synthesis of Three Types of LiVOPO4 (α, α1, and β)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Li-ion Battery
Lu Investigation of physic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antalum-doped beta niobium phosphate as an electrode for lithium batter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ANXIANG AMERICA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A123 SYSTEMS INC.

Effective date: 201508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A123 SYSTEMS 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WANXIANG AMERICA CORPORATIO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A123 SYSTEMS, LLC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Patentee before: Universal clean energy USA acquiring Co.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A123 SYSTEMS, Inc.

Address before: Massachusetts USA

Patentee before: A123 SYSTEM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814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Universal clean energy USA acquiring Co.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Patentee before: A123 SYSTEM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