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4265A - 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4265A
CN102014265A CN2011100019926A CN201110001992A CN102014265A CN 102014265 A CN102014265 A CN 102014265A CN 2011100019926 A CN2011100019926 A CN 2011100019926A CN 201110001992 A CN201110001992 A CN 201110001992A CN 102014265 A CN102014265 A CN 102014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image file
continuous shooting
file
sho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19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越智厚雄
林孝行
日下博也
石丸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14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4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1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04N5/772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th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the television camera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enclos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04N23/61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where the recognised objects include par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1Motion detection
    • H04N23/6811Motion detection based on the imag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07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static stores, e.g. stora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mem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从连拍拍摄所获得的多张连拍图像中正确且迅速地选择主图像,而且使存储卡所记录的图像文件的处理变得简便的摄像装置。通过一次操作,拍摄规定时间间隔的连续的多张图像,并且在从多张拍摄图像中选择出一张主图像后,将主图像的图像数据和主图像以外的副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一个图像文件记录到记录媒体(220)。

Description

摄像装置
本发明是以下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号:200880002301.0,申请日:2008.01.11,发明名称: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相机等摄像装置,特别涉及能够以规定的时间间隔连续地拍摄多张图像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与数码相机有关的技术领域的进步显著,现在,数码相机甚至可以替代以往的胶片式相机。
数码相机的特长在于,与以往的胶片式相机直到将拍摄的图像显像后才能进行确认相比,能够当场确认拍出的图像,因此即使是业余人士,失败也较少。而且,胶片使用过一次后就不能再次使用,但数码相机将拍摄图像记录在可装卸的半导体存储器(以下,称为“存储卡”),只要将记录的图像删除就可以多次使用,在成本方面较为有利。另外,由于所拍摄的图像是数字信号,所以若使用图像的压缩技术则能够削减记录数据量,从而能够进一步高效率地使用存储卡。
另外,在为不熟悉拍摄的拍摄者时,在被摄体闭上眼睛或朝向侧面的瞬间按下快门而错失快门时机,或者因拍摄时手部抖动而拍出模糊的照片。甚至,还经常经历因没有较好地设定拍摄条件而拍出聚焦不清或曝光过度的失败照片。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有的数码相机带有连拍功能。若使用该连拍功能,则在同一拍摄条件下,能够连续地拍摄多张相同被摄体的照片,从拍出的照片中选择拍得最好的照片。另外,称为自动包围(auto-bracket)的每次拍摄时改变曝光或白平衡等拍摄条件且连续拍摄的功能也已普及。
上述的连拍功能中,通过一次拍摄而将多张图像记录到存储卡。这些图像以一个图像一个图像文件的方式记录。以该连拍功能拍摄的图像(以下,称为“连拍图像”)中所包含的各个图像的性质与以通常的拍摄功能记录的图像(以下,称为“单拍图像”)的性质不同。对单拍图像而言,拍摄时间、拍摄场所、拍摄条件等各个图像互不相同,为1张独立的图像。与此相对,连拍图像有时为各个图像相互关联的图像,并在拍摄后将这些图像汇总处理。
因此,若与单拍图像一样地记录连拍图像,则在连拍图像的处理上会产生不便。例如,从连拍图像中以拍得最好或喜欢等理由选择一张图像并印刷,或者存入个人电脑(以下,称为“PC”)来进行各种加工,这些都很费事。而且,每次汇总地删除、移动、复制连拍图像都需要选择所有的图像,操作繁琐。进而,为了从连拍图像中找出一张图像,需要拍摄者查看所有的连拍图像来进行判断,有时会较费时或错选。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提出了下述方法,即,每次连拍拍摄时在存储卡内生成新的文件夹,在该文件夹内记录通过一次连拍拍摄所获得的多张图像文件,从而即使由一次连拍而生成多个图像文件,也简单地进行由连拍所生成的图像的检索、播放、印刷、删除等处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提出了下述方法,对连拍图像,在各个图像文件的标头附加连拍ID后记录到存储卡,即使将单拍的图像文件与连拍的图像文件记录到同一文件夹中,也能够迅速地检索连拍的图像文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另外,也提出了下述方法,使显示单元同时显示以自动包围拍摄的连拍图像,从而容易选择喜欢的图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414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430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2907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24572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6-32514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201776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以往技术中,由于将连拍图像汇总地记录在同一文件夹中,所以通过一次操作就完成删除等,但是不能将其与另外的文件夹中所存储的其他连拍图像或单拍图像比较性地观看。而且,若将单拍图像和连拍图像存储在同一文件夹内,则无法区别连拍图像和单拍图像。
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以往技术中,使连拍图像和单拍图像共同存在于同一文件夹内,但图像文件的数量膨大,检索所需图像文件时耗费时间。另外,有时操作途中通过同一连拍所拍摄的图像被存储到不同的文件夹,图像文件的整理很麻烦。
在专利文献3公开的以往技术中,由于将通过自动包围功能拍摄并记录的图像同时显示在画面上,所以容易选择,但因为画面较小,拍摄者难以用眼睛看出并判断图像间微妙的不同。
这样,以往尽管通过连拍拍摄而拍出大量的图像,可是图像文件的整理繁琐,而且检索或处理所期望图像文件时较费事。今后,预想到在存储卡的容量越来越增加的趋势下,连拍功能会成为较今为止更重要的功能,所以强烈要求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处理连拍拍摄所获得的多张关联图像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从连拍拍摄所获得的多张连拍图像中正确且迅速地选择主图像,而且使存储卡所记录的图像文件的处理变得简便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有通常拍摄模式和连续拍摄模式,包括:摄像单元,取得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单元,使所述图像数据记录为图像文件,在设定为所述通常拍摄模式时,所述摄像单元取得一个图像数据,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一个图像数据记录为一个图像文件的单拍图像文件,在设定为所述连续拍摄模式时,所述摄像单元连续拍摄多张图像,取得多个图像数据,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多个图像数据记录为一个图像文件的连拍图像文件,并且将用于区别所述单拍图像文件和所述连拍图像文件的连拍标记存储到所述连拍图像文件。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摄像单元,连续地拍摄多张图像而取得多个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单元,从所述多个图像数据中选择一个图像数据,使所选择的图像数据与剩余的图像数据记录为一个图像文件。由此,能够容易地处理连拍拍摄所获得的多张关联图像。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采用的结构包括:连续拍摄单元,通过一次操作,拍摄规定时间间隔的连续的多张图像;记录单元,将对应于所拍摄的所述多张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媒体;以及主图像选择单元,从所述多张拍摄图像中选择一张主图像,所述记录单元将所述主图像的图像数据和所述主图像以外的副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一个图像文件记录到所述记录媒体。由此,能够在存储卡内将连拍拍摄所获得的多张连拍图像作为一个图像文件来处理,而且能够容易地检索代表了连拍图像的主图像。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所述连续拍摄单元还包括:连续拍摄条件设定单元,根据拍摄者的操作,在拍摄时设定包含所述时间间隔以及一次的拍摄张数的连续拍摄条件。由此,拍摄者能够自由地设定连续拍摄的条件,拍摄的自由度更大。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还包括:拍摄状态检测单元,拍摄时检测所述多张拍摄图像的各个图像的拍摄状态,所述主图像选择单元基于所述拍摄状态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选择主图像。由此,能够从多张连拍图像中正确且迅速地选择主图像。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拍摄状态检测单元检测拍摄时的手部抖动量,所述主图像选择单元选择所述检测出的手部抖动量最小的拍摄图像作为主图像。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拍摄状态检测单元检测拍摄时的被摄体的移动量,所述主图像选择单元选择所述检测出的被摄体的移动量最小的拍摄图像作为主图像。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拍摄状态检测单元检测拍摄时的对被摄体的聚焦程度,所述主图像选择单元选择所述检测出的聚焦程度最高的拍摄图像作为主图像。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拍摄状态检测单元通过识别拍摄时的被摄体的脸部,检测被摄体是否闭着眼睛,所述主图像选择单元禁止选择所述闭着眼睛的拍摄图像选择作为主图像。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还包括:第一和第二拍摄操作单元,通过第一拍摄操作,开始规定的时间间隔的拍摄,通过第二拍摄操作,以规定的时间间隔拍摄规定的张数后结束拍摄,所述拍摄状态检测单元检测所述第二拍摄操作,所述主图像选择单元选择所述第二拍摄操作后最先拍摄的拍摄图像作为主图像。由此,能够选择在快门时机的定时拍摄的图像作为主图像。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还包括:拍摄条件变更单元,对所述多张的拍摄图像的各个拍摄图像变更拍摄条件;以及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多张拍摄图像,所述主图像选择单元根据拍摄者的操作,从所述显示单元所显示的所述多张拍摄图像中选择主图像。由此,拍摄者能够选择最满意的拍摄图像作为主图像。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所述拍摄条件变更单元包括:拍摄条件设定单元,根据拍摄者的操作,在拍摄时设定所述拍摄条件的变更内容。由此,拍摄者能够自由地设定拍摄条件的变更内容,拍摄的自由度更大。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还包括:图像文件处理单元,选择所述记录媒体所记录的所述图像文件而对其进行规定的处理,所述图像文件处理单元仅将所述主图像作为处理对象。由此,能够容易地仅进行主图像的显示、印刷、复制、移动、发送等处理。而且,在复制、发送等时能够节约记录容量,而且能够进行高速的处理。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所述图像文件处理单元将所述主图像和所述副图像作为处理对象。由此,通过一次文件操作,能够进行连拍拍摄所获得的所有拍摄图像的显示、复制、删除等处理。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所述记录单元将所述拍摄状态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与所述图像数据一起存储到所述图像文件并记录到所述记录媒体。由此,在将连拍图像文件记录到记录媒体后,也能够将拍摄状态的检测结果用于主图像的选择。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还包括:主图像更换单元,将所述图像文件的所述主图像更换为任意的所述副图像。由此,在记录到记录媒体后,也能够将图像文件的主图像简单地更换为满意的副图像。
另外,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中,所述主图像更换单元具有将所有的所述副图像删除而生成仅有所述主图像的新图像文件的瘦身模式(dietmode)。由此,在记录媒体的容量不足时等,通过一次操作来删除不需要的副图像,从而能够高效地利用记录容量。
根据本发明的摄像装置,能够容易地处理连拍拍摄所获得的多张关联图像。而且,能够提供从连拍拍摄所获得的多张连拍图像中正确且迅速地选择主图像,而且使存储卡所记录的图像文件的处理变得简便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带连拍功能的数码相机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连续拍摄动作时的释放按钮与曝光的关系的图。
图3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数码相机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连拍图像文件的结构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将连拍图像文件实现为Exif形式时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文件管理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连拍拍摄的拍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使快门时机图像为主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将连拍图像文件化后记录到存储卡为止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连拍图像文件的显示(印刷)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多显示模式的画面例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依次显示模式的画面例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复制(移动,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主图像更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基于手部抖动检测量来决定主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基于拍摄图像的移动量来决定主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4中的基于拍摄图像的聚焦程度来决定主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5中的基于拍摄图像的脸部识别结果来决定主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中的AB模式拍摄下的主图像选择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带连拍功能的数码相机的后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显示连拍图像文件的显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带连拍功能的数码相机100的外观图。数码相机100包括:镜筒101、取景器102、释放按钮103、通常拍摄/连续拍摄切换按钮104、存储卡插入口105以及存储卡取出按钮106。通常,通过取景器102确认被摄体的构图后,每按下一次释放按钮103,拍摄一张图像,拍摄图像被记录到从存储卡插入口105安装的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等存储卡(未图示)。拍摄后,按下存储卡取出按钮106,从相机本机取出存储卡,将图像存入PC等后播放或者进行编辑或加工,尽享其趣。
接着,说明由该数码相机100进行连续拍摄的方法。
首先,按下通常拍摄/连续拍摄切换按钮104而切换到连续拍摄模式(以下,简记为“连拍模式”)。接着,通过取景器102确认要连续拍摄的被摄体,将释放按钮103轻按至其整个行程的约一半处。此时开始连续拍摄,正好在快门时机的定时,将释放按钮103深按至几乎接近整个行程处。在该定时拍取快门时机的拍摄图像,此后,继续拍摄事先设定的张数后,结束拍摄。这些连续拍摄所获得的多张图像暂时存储在数码相机内部的缓存器后,进行规定的处理而被保存到存储卡。
接着,参照图2,进一步详细说明连续拍摄。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连续拍摄动作时的释放按钮103与曝光的关系的图。在图2中,在时刻t0使释放按钮103处于半按下状态,在时刻t1开始第一次曝光。以后,在半按下状态持续的期间,基于事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在时刻t2、t3反复曝光,周期性地进行拍摄。接着,在时刻t4,释放按钮103全按下后,在紧后的时刻t5进行曝光,在操作者最想拍摄的定时拍摄被摄体。此后,拍摄事先设定的张数及时间间隔的图像后,结束拍摄。图2表示,全按下释放按钮103,在时刻t5拍摄一张快门时机的图像后还拍摄三张图像的情况,在时刻t6、t7、t8继续拍摄。
另外,在数码相机本体的背面所配备的、后述的LCD等显示出的菜单上能够另行设定连续拍摄的时间间隔或释放按钮103全按下后的拍摄张数等。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下述例子,即,通过组合释放按钮103的半按下和全按下,拍摄者有意识地控制快门时机,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进行利用了在拍摄者半按下释放按钮103的期间以事先设定的拍摄时间间隔进行连续拍摄的通常的连拍模式或自拍功能的连续拍摄。而且,也可以为下述的结构,即对于连续拍摄张数或拍摄时间间隔,已事先在相机本体中进行了设定,操作者不能进行变更。
而且,拍摄时间间隔也可以不固定。图3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数码相机100的电路结构的方框图。在图3中,数码相机100包括:包含变焦透镜202和聚焦透镜203的摄像透镜群201、光圈204、摄像元件205、变焦透镜控制驱动单元206、聚焦透镜控制驱动单元207、光圈控制驱动单元208、摄像元件控制驱动单元209、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0、A/D变换单元211、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12、AF检测单元213、移动检测单元214、缓存器215、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联合图像专家组)处理单元216、工作存储器217、图像识别单元218、卡接口(I/F)219、存储卡220、LCD接口221、LCD222、外部接口223、操作单元224、手部抖动检测单元225、数据总线226、内置有拍摄信息存储单元227的微型计算机(以下,简记为“微机”)228。另外,外部接口223能够与PC229或打印机230等连接。
摄像透镜群201是用于使被摄体像成像于摄影元件205上的光学系统。变焦透镜202是用于将被摄体光学性地放大来进行拍摄的透镜,通过变焦透镜控制驱动单元206,配合望远、广角拍摄,在光轴上移动。聚焦透镜203是用于调整被摄体像的焦点的透镜,通过聚焦透镜控制驱动单元207在光轴上移动以聚焦在摄像元件205上。
光圈204是用于基于周围的亮度调整最合适的曝光量的机构,通过光圈控制驱动单元208控制开口量。摄像元件205由CCD(charged coupled device:电子耦合组件)等构成,是对通过摄像透镜群201摄像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变换而将其变换为电信号的元件,通过摄像元件控制驱动单元209控制该摄像元件。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0对从摄像元件205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进行增益调整、伽马处理等规定的模拟信号信号处理。A/D变换单元211将从模拟信号处理单元210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变换为数字的图像数据。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12对图像数据进行去除噪点或强调轮廓等数字处理。另外,AF检测单元213计算图像数据的明暗对比值,检测聚焦程度。检测结果被存入微机228,并用于聚焦透镜203的控制驱动。移动检测单元214从数字图像数据的移动向量等检测拍摄时的被摄体的移动量,并将检测结果输出到微机228。手部抖动检测单元225由角速度传感器等构成,检测拍摄时的手部抖动量。然后,该检测结果被存入微机228,用于校正手部抖动。另外,所谓手部抖动是指,由手持数码相机100的拍摄者的手部移动等造成的数码相机100的振动。
缓存器215由具有可存储多张非压缩图像的容量的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等构成,图像数据经由数字信号处理单元212而暂时被存储到该缓存器215。图像识别单元218是用于下述目的的处理电路,即,从缓存器215读出的图像数据中识别脸的部分,检测闭着眼睛等失败图像。脸部识别结果被存入微机228。JPEG处理单元216是用于下述目的的处理电路,即,对缓存器215所存储的图像数据,在记录时进行JPEG压缩处理而生成压缩数据,在播放时对压缩数据进行JPEG扩展处理,恢复为原来的非压缩的图像数据。工作存储器217用于,将JPEG压缩数据变换为记录到存储卡220所用的文件格式。在该工作存储器217中,对压缩数据附加标头,形成用于记录的图像文件。这里,标头由拍摄时的拍摄信息和识别图像用的缩小图像(以下,称为“缩略图像”)构成。存储卡220是例如闪速存储器等可装卸的半导体存储卡,经由卡接口219,记录保存上述图像文件。
LCD222是由液晶显示元件构成的显示单元,经由LCD接口221显示图像。拍摄中,为了确认被摄体,能够将预览图像(through image)显示在LCD222上,而且在拍摄后,能够使存储卡220所记录的图像经由缓存器215显示在LCD222上,用于确认。操作单元224是用于拍摄者输入数码相机100的拍摄模式或各种拍摄条件(曝光、变焦、聚焦等)的设定的单元。通过该操作单元224输入的设定信息和用于操作的菜单画面也显示在LCD222上。
上述的各个单元与数据总线226连接,经由该数据总线226在相互单元之间交换图像数据、JPEG压缩数据、控制信息等。在上述说明中,将存储非压缩的图像数据的缓存器215和存储JPEG压缩数据的工作存储器分开来进行了说明,但这两个存储器也可以使用共用的存储器。
微机228统一地管理整个数码相机100,根据拍摄者通过操作单元设定的各种拍摄条件,控制拍摄、记录、播放、显示等各个动作。而且,经由外部接口223也进行与PC229或打印机230等其他的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通信的控制等。另外,微机228输入由AF检测单元213、移动检测单元214、图像识别单元218、手部抖动检测单元225分别检测出的每个拍摄图像的拍摄状态,该每个拍摄图像的拍摄状态存储到处于微机228的内部的拍摄信息存储单元227后,将其加工为标头信息,并与压缩数据一起嵌入图像文件后记录到存储卡220。
微机228具有下述的功能,即,从通过连拍功能连续拍摄多张图像而获得的多个图像数据中选择一个图像数据,将选择出的图像数据与剩余的图像数据记录为一个图像文件。而且,微机228读出该图像文件,接受对所述多个图像数据中的一个图像数据的选择,将上次所选择的图像数据更换为此次所选择的图像数据,并将此次所选择的图像数据与剩余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该图像文件中。此时,图像数据的结构可以是,在将上次所选择的图像数据更换为此次所选择的图像数据时,在该图像文件中重新排列此次所选择的图像数据和剩余的图像数据的结构,或是在该图像文件中将此次所选择的图像数据复制到规定的位置的结构。
更具体而言,例如,微机228具有下述的功能,即,从通过连拍功能连续拍摄多张图像而获得的多个图像数据中选择一个图像数据作为主图像,使选择出的主图像记录在一个图像文件的开头而且使主图像以外的图像数据作为副图像记录在该图像文件的主图像之后。而且,微机228在更换主图像时,使更换后的主图像记录在该图像文件的开头而且使主图像以外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该图像文件的主图像之后。也就是说,微机228读出该图像文件,接受对所述多个图像数据中的一个图像数据的选择,使选择出的图像数据作为新的主图像记录在该图像文件的开头,而且使剩余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该图像文件的主图像之后。
而且,有关图像文件的结构,例如,微机228在播放多个图像数据时,最先播放所选择的图像数据(主图像),或者,仅播放所选择的图像数据(主图像)和其前后的图像数据。而且,微机228读出图像文件,接受对所述多个图像数据中的图像数据的选择,从该图像文件中删除所选择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的选择性删除)。
图2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带连拍功能的数码相机100的后视图。另外,在图20中示出了为了方便而在图1中没有表示的拨盘。
在相机本体的上表面配置有释放按钮103、通常拍摄/连续拍摄切换按钮104、变焦拨盘172、模式拨盘174。释放按钮103接受按下操作。微机228根据释放按钮103被半按下而开始AE控制或AF控制。另外,微机228根据释放按钮103被全按下而进行被摄体的拍摄。变焦拨盘172可旋转地配置在释放按钮103的四周。微机228根据变焦拨盘172被旋转地操作而开始光学变焦控制或电子变焦控制。模式拨盘174接受旋转操作。模式拨盘174设置有刻度,数码相机100的动作模式分配给各个刻度。所谓数码相机100的动作模式例如为播放模式或录像模式等。微机228根据模式拨盘174的旋转操作,以模式拨盘174指定的动作模式来控制数码相机100。
在相机本体的后面配置有电源开关173、十字键180、删除按钮186、LCD222。电源开关173接受滑动操作。微机228根据电源开关173的滑动操作,切换数码相机100的电源状态。LCD222例如,如上所述根据由模式拨盘174选择的动作模式,显示存储卡220所记录的图像数据或菜单画面等。十字键180接受从四个方向181~184及中央部185的五种模式的按下操作。微机228根据十字键180被按下的操作,进行播放图像数据的切换等LCD222的显示的操作。删除按钮186接受按下操作。微机228根据删除按钮186被按下的操作,删除事先选择的图像数据。
接着,说明将N张的连拍图像记录到存储卡220时的图像文件的结构。
图4是表示一例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连拍图像文件的结构的图。如图4A所示,连拍图像文件由管理信息、标头、图像数据三个区域构成。如图4B所示,标头区域及图像数据区域存储代表了连拍图像的一张主图像和紧随其后的连续N-1张的副图像的信息。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主图像配置在开头,将副图像配置在主图像之后。这里,主图像数据及副图像数据是JPEG压缩数据。而且,如图4C所示,在管理信息区域中存储连拍标记、连拍张数、连拍间隔等与连拍拍摄有关的信息,以及拍摄时间和拍摄场所等全部图像公共的信息,在标头区域存储各个图像互不相同的拍摄信息、缩略图像、指针等。其中,指针是指示存储了与标头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地址的信息。通过看标头,可知道图像文件中的图像数据的存储场所,从而能够迅速且容易地进行检索等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C所示,主图像的标头与副图像的标头为相同的结构。
另外,如图4D所示,作为拍摄信息,除了快门速度、光圈值、焦距、闪光等在拍摄前所设定的一般的拍摄条件以外,还一起存储表示了快门时机标记、手部抖动量、图像的移动量、脸部识别结果(是否闭着眼睛)、聚焦程度、主图像标记等拍摄状态的信息。而且,使用这些拍摄状态的信息作为在拍摄后自动选定主图像用的信息。另外,作为拍摄信息存储到标头的信息并不限于此。通过使连拍图像文件为这样的结构,能够将N张的连拍图像作为一个图像文件来处理,而且能够通过管理信息的连拍标记容易地区别连拍图像与单拍图像。另外,单拍图像文件的结构为,在图4A中,没有与连拍相关的管理信息,在标头及图像数据的各个区域中记录单拍图像的标头和图像数据。
接着,说明对连拍图像文件与当前作为数码相机的图像文件形式广泛普及的Exif(Exchange Image File:可交换图像文件)形式取得互换性的方法。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连拍图像文件实现为Exif形式时的说明图。如图5A所示,连拍图像的主图像数据以及标头信息中被标准支持的拍摄条件等存储在Exif形式的主图像区域内。N-1张的副图像及与其对应的压缩参数和缩略图像连续地附加在表示图像文件的末尾的标志(EOI)之后。如图5B及图5C所示,在Exif形式的图像文件的「Exif IFD」中存在标签(“MakerNote Tag”),该标签表示有厂家独自定义的附加信息的事实。另外,从该标签中记载的地址(“Value Offset”)所表示的位置开始存储具体的附加信息(“Exif Value Data”)。由于能够任意地决定该附加信息的结构,所以如图5D所示,存储连拍图像文件的管理信息、主图像的标头、N-1张的副图像的标头。另外,在上述副图像标头中,除了拍摄信息以外,还存储指示了副图像数据及缩略图像的各个地址的两个指针。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维持与Exif形式的互换性并将连拍图像作为一个图像文件来处理。也就是说,不对应本实施方式的新格式(图像文件的结构)的旧格式播放装置也至少能够播放主图像。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文件管理的图,并表示了由数码相机100使用的存储卡220内的一般的目录(文件夹)结构。如图6所示,在存储卡220的根目录下存在“DCIM”即DCF图像根目录,在其正下面存在“100ABCDE”、“101ABCDE”等DCF目录。另外,在该DCF目录“100ABCDE”中记录有例如ABCD0001.jpg~ABCD0008.jpg八个图像文件。在这些图像文件中ABCD0002.jpg及ABCD0005.jpg是连拍图像文件,除此以外是单拍图像文件。如图6所示,连拍图像文件与单拍图像文件同样地作为一个图像文件显示给拍摄者。而且,即使在相同的DCF目录“100ABCDE”中同时存在连拍图像文件和单拍图像文件,也能够通过连拍标记的识别标志容易地进行区别。另外,图6表示对应连拍图像文件的数码相机下的显示方式,在不对应连拍图像文件的以往的数码相机中不显示最后尾栏的连拍标记。
图21是表示了显示例的图,该显示例用于显示是连拍图像文件的事实。在该例中,作为一个例子,用显示261来表示连拍图像文件,用显示262来表示单拍图像文件。连拍图像文件显示主图像的缩略图,单拍图像文件显示单拍图像的缩略图。单拍图像文件的缩略图的边框为一层,与此相对,连拍图像文件的缩略图的边框的一部分为三层。由此,即使是同一JPEG文件,也能够区别地显示连拍图像文件和单拍图像文件。另外,连拍图像文件的显示也可以根据副图像的数量而不同。例如,也可以是副图像的数量越多,所显示的缩略图的边框重叠数越多。
这样,在对应本发明的连拍图像文件格式的数码相机或安装了相对应软件的PC中,能够将N张的连拍图像作为一个图像文件来处理。在以往的数码相机或未安装相对应软件的PC中,由于忽视主图像以外的信息,所以也将该图像文件识别为犹如主图像的单拍图像文件。这样,通过以上述的形式将连拍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卡220,维持新旧格式的互换性,图像文件的处理与以往相比格外简单。
接着,参照图7~图9说明连拍图像文件的生成过程。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连拍拍摄的拍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300中,判定所设定的拍摄模式是否为连拍模式。若未选择连拍模式(“否”的情况),进至步骤S302,进行通常拍摄。若在步骤S300中连拍模式被选择(“是”的情况),首先,在步骤S301,将连拍张数、连拍间隔、拍摄时间、拍摄场所等连拍拍摄的管理信息存入微机228。然后,在步骤S303,等待释放按钮103被按下一半。若释放按钮103被按下一半,则开始连续拍摄。在步骤S304,首先拍摄一张图像,在步骤S305,暂时将拍摄图像的图像数据存储到缓存器215,而且将该拍摄图像的拍摄信息存入微机228。接着,在步骤S306,监视释放按钮103是否被完全按下,以规定的时间间隔反复进行连续拍摄,直至其被全按下为止。接着,若在步骤S306检测到释放按钮103被完全按下(“是”的情况),在步骤S307,接着拍摄的一张图像的拍摄信息的快门时机标记被设定。此后,在步骤S308和步骤S309,拍摄一张图像,将图像数据存储到缓存器215,并将拍摄信息存入微机228,在步骤S310,判定拍摄张数是否已达到在步骤S301存入的规定张数,直至达到规定张数为止反复进行拍摄,之后结束。
接着,参照图8,说明连拍模式下的主图像的选择方法。
在本实施方式中,选定在快门时机拍摄的图像为主图像。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使快门时机图像为主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拍摄结束后,首先,在步骤S320,将图像序号i初始化(i=1)。接着,在步骤S321,从微机228内的拍摄信息存储单元227读出第i张图像的快门时机标记。然后,在步骤S322,判定该拍摄图像是否为快门时机图像,若是快门时机图像(“是”的情况),在步骤S323,设定拍摄信息的主图像标记后结束。若在步骤S322判定为不是快门时机图像(“否”的情况),在步骤S324,更新图像序号i,返回到步骤S321,反复进行该循环。
接着,说明连拍图像文件的生成过程。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连拍拍摄后,连拍图像被文件化后记录到存储卡220为止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340,将图像序号i初始化。接着,在步骤S341,从缓存器215读出第i张图像数据,在步骤S342进行JPEG压缩。接着,在步骤S343,参照微机228内所存储的拍摄信息的主图像标记,判定该图像是否为主图像,如果是主图像(“是”的情况),在步骤S344,生成图5所示的主图像标头,在步骤S345,将该主图像标头与JPEG压缩数据一起存储到工作存储器217的主图像区域。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343判定为不是主图像(“否”的情况),而判定为是副图像,在步骤S346,生成图5所示的副图像标头,在步骤S347,将该副图像标头与JPEG压缩数据一起存储到副图像区域。然后,在步骤S348和步骤S349,进行图像序号i的更新和判定,反复进行步骤S341至步骤S349的动作,直至第N张图像为止。接着,在步骤S350,从工作存储器217按照主图像、副图像1至N-1的顺序依次读出全部图像的压缩数据和各个标头,在步骤S351,附加管理信息。这样,生成图5所示的连拍图像文件,最后,在步骤S352,将其记录到存储卡220后结束。
接着,参照图10~图14说明连拍图像文件的处理。
图10、图13以及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各个连拍图像文件的显示(印刷)、复制(移动,发送)、主图像更换的各个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参照图10说明显示(印刷)处理。
在图10中,首先,在步骤S360,从存储卡220内的文件夹中选择规定的图像文件后,在步骤S361,判定该图像文件是连拍图像文件还是单拍图像文件,若不是连拍图像文件(“否”的情况),则进至步骤S362,进行通常的显示。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361判定为是连拍图像文件(“是”的情况),则在步骤S363选择显示模式。本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00包括三种显示模式:多显示模式、主图像显示模式以及依次显示模式。多显示模式是将所有的连拍图像合成为一张图像来显示的模式,由于能够一次看清全部的连拍图像,所以具有容易在图像之间进行比较的优点。若步骤S363选择该多显示模式,则在步骤S364,从存储卡220将全部图像的压缩数据暂时读到工作存储器217中的相对应的区域,这些压缩数据在步骤S365被扩展而恢复为原来的非压缩的图像文件。然后,在步骤S366,将其合成为一张图像,在步骤S367,将该一张图像显示在LCD222上。图11表示该多显示模式的画面例。图11显示图6的目录“100ABCDE”内的连拍图像文件ABCD0002.jpg,并表示连拍图像文件ABCD0002.jpg包含七张连拍图像的情况。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虽然示出了在一个画面中显示所有的连拍图像的例子,但在连拍张数较多,一张图像变得过小的情况下,也可以分成几个画面来显示。
接着,若在步骤S363选择主图像显示模式,在步骤S368,从存储卡220的连拍图像文件中仅将主图像的压缩数据读到工作存储器217。主图像的压缩数据在步骤S369被扩展,在步骤S370,将一张主图像显示在LCD222上。通过利用该主图像显示模式,不用费事地从多个连拍图像中选择一张主图像,也能够通过仅选择连拍图像文件而显示主图像,并且与以往的单拍图像完全同样地进行显示,从而文件选择的效率显著提高。
接着,若在步骤S363选择依次显示模式,在步骤S371,从存储卡220读出最先拍摄的图像的压缩数据,在步骤S372,将压缩数据扩展后,在步骤S373,将其显示在LCD222上。接着,在步骤S374,等待来自操作者的指示,即是更新显示图像还是结束显示,若有更新指示(“是”的情况),在步骤S375,读出下一图像的压缩数据后返回到步骤S372。图12表示该依次显示模式的画面例。在图12中,可以每按一下画面右上部的正方向移向键251或反方向移向键252,以拍摄顺序或相反顺序显示一张记录图像。若使用该依次显示模式,则拍摄者无需一张张地选择连拍图像,仅通过按下移向键251和252,能够一张张地确认所有的连拍图像,而且通过迅速地切换正反方向移向键251、252,能够容易地检索所期望的图像。另外,在LCD222仅显示所选择的一张图像,所以与多显示模式相比,能够确认到细微之处。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每次选择图像时,从存储卡220读出一张的方法,但也可以与多显示模式同样,暂时将全部图像存储到缓存器215,每次选择图像时,从缓存器215读出所选择的图像。这样,能够缩短从选择到显示为止的时间。而且,也可以将最先显示的图像作为主图像,通过操作移向键251和252,以主图像为中心依次显示前后拍摄的图像。而且,依次显示模式具有连续播放的功能,按一下图12的画面左上方的播放键253后,也能够以一定的间隔按照拍摄顺序动画地显示全部连拍图像。
接着,参照图13说明连拍图像文件的复制(移动,发送)处理。
图13是用于说明复制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3中,首先,在步骤S380,选择规定的图像文件后,在步骤S381,判定该图像文件是连拍图像文件还是单拍图像文件,若不是连拍图像文件(“否”的情况),在步骤S382,进行通常的复制。若在步骤S381判定为是连拍图像文件(“是”的情况),则在步骤S383选择复制模式。连拍图像的复制模式中有两种模式,即全部图像复制模式和主图像复制模式。若在步骤S383选择全部图像复制模式,则在步骤S384,直接将连拍图像文件复制到存储卡220内的其他文件夹或PC229。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383选择主图像复制模式,则在步骤S385,从连拍图像文件中提取主图像数据和主图像标头信息而生成仅有主图像的单拍图像文件(步骤S386),在步骤S387,将该主图像的单拍图像文件移动到复制对象的文件夹。使用该主图像复制模式,复制仅有主图像的容量少的文件,从而能够节约存储器的容量。而且,若在发送时使用该模式,则能够仅将所需的图像发送给发送对方而不会给通信线路增加负荷。接收的对方也不会浪费自身的存储器容量。
接着,参照图14说明连拍图像的主图像更换处理。
图14是用于说明主图像更换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4中,首先,在步骤S400,选择规定的图像文件后,在步骤S401,判定该图像文件是连拍图像文件还是单拍图像文件,若不是连拍图像文件(“否”的情况),在步骤S402,显示意指选择的图像文件不是连拍图像文件的警告而结束。若在步骤S401判定为是连拍图像文件(“是”的情况),则在步骤S403,转移到多显示模式或依次显示模式,使用该显示模式选择新的主图像(步骤S404)。例如,在步骤S403的显示模式下,从当前的主图像开始显示。接着,在步骤S405,判断是否为瘦身模式。瘦身模式是为节约记录容量而准备的模式,若在步骤S405判断为已选择瘦身模式(“是”的情况),则在步骤S410,从连拍图像文件中提取主图像的压缩数据和标头,在步骤S411,变更管理信息和标头而生成新的单拍图像文件,在步骤S412,将该单拍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卡220。然后,最后在步骤S413,从存储卡220中删除旧连拍图像文件后结束。
另外,若在步骤S405没有选择瘦身模式(“否”的情况),则在步骤S406,进行连拍图像文件中的新旧主图像的更换。将连拍图像的压缩数据和标头暂时读到工作存储器217,将主图像数据和标头存储到副图像区域,并将新的主图像的图像数据和标头存储到主图像区域后,依次读出,由此进行新旧主图像的更换。接着,在步骤S407,变更连拍图像文件的管理信息和标头,生成新的连拍图像文件。接着,在步骤S408,将新连拍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卡220,最后在步骤S409,从存储卡220中删除旧连拍图像文件后结束。这样,若使用该主图像更换模式,则能够简单地将主图像更换为其他的副图像。而且,若存储卡220的剩余容量变少,则使用瘦身模式而能够立即删除主图像以外的图像数据,从而能够增加可使用的容量。
另外,除了这里说明的显示(印刷)、复制(移动,发送)以及主图像更换处理以外,作为图像文件处理还有删除、颜色加工等,但是对连拍图像文件所包含的全部图像进行这些处理。另外,图像文件处理并不限定于这些,也可以对每个图像文件处理适当地决定仅以主图像为对象还是以全部图像为对象。
如上述详细的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微机228从通过连拍功能连续拍摄多张图像而获得的多个图像数据中选择一个图像数据作为主图像,使选择出的主图像记录在一个图像文件的开头,而且使主图像以外的图像数据作为副图像记录在该图像文件的主图像之后。而且,微机228在更换主图像时,使更换后的主图像记录在该图像文件的开头并且使主图像以外的图像数据记录在该图像文件的主图像之后。由此,由于将连拍所得的图像汇总地记录为一个文件,所以关联图像的处理较容易。另外,此时,在汇总地记录为一个文件的图像数据中依序将主图像记录在开头,将除此以外的副图像记录在主图像之后,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可靠且迅速地显示主图像。特别是,通过将主图像配置在一个文件的开头,能够与具有以往的Exif形式的摄像装置及记录媒体保持互换性,保证主图像在任何摄像装置等中显示等的输出。这样具有能由旧格式播放装置进行播放的优点。而且,通过将主图像配置在开头,也具有检索迅速的效果。作为使用方法,在点击该文件时,最先出现的必然是主图像。
另外,在专利文献4至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以下的方法,将主图像数据和缩小主图像的数据尺寸后所获得的副图像数据记录在一个文件中。但是,虽然所谓主图像数据与副图像数据这样的术语类似,但由于这些方法是(1)以检索的简单化为目的,并且(2)不是连拍图像,所以其是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技术。
而且,数码相机的动画模式中,准备了运动JPEG,以时间序列播放一连串静像的回顾文件(review file)。这是将多个图像数据记录在一个文件中。但是,由于该技术是运动图像播放,所以其是与本实施方式那样的、与拍摄顺序无关地将主图像置于文件的开头的技术不同的技术。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是根据手部抖动量选择主图像的情况。
图1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基于手部抖动检测量来决定主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
若在拍摄的定时发生手部抖动,则拍摄图像变得模糊。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监视从手部抖动检测单元225输出的手部抖动量,选择手部抖动量最少的图像作为主图像。
在图15中,首先,在步骤S420,将图像序号i初始化(i=1)。然后,在步骤S421,读出连拍拍摄时存储到拍摄信息存储单元227的数码相机100的手部抖动量Q(i)。接着,在步骤S422,比较手部抖动量Q(i)和前一张拍摄的第(i-1)张图像的手部抖动量Q(i-1),若Q(i)小于Q(i-1)(“是”的情况),则在步骤S423将主图像序号k设定为i。反之,在Q(i)大于Q(i-1)时,直接进至步骤S424,更新图像序号i,反复进行步骤S421至步骤S425的循环,直至在步骤S425图像序号i等于N。然后,最后在步骤S426,将主图像标记设定给第k张图像后结束。这样,能够将通过连拍而拍摄到的N张图像中手部抖动量最少的图像设定为主图像。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是根据图像的移动量选择主图像的情况。
图1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基于拍摄图像的移动量来决定主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
若在拍摄的定时被摄体移动,则拍摄图像变得模糊。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拍摄时移动检测单元214的输出,监视被摄体的移动量,选择移动量最少的图像作为主图像。
在图16中,首先,在步骤S440,将图像序号i初始化(i=1)。然后,在步骤S441,读出连拍拍摄时存储到拍摄信息存储单元227的图像的移动量M(i)。接着,在步骤S442,比较移动量M(i)和前一张拍摄的第(i-1)张图像的移动量M(i-1),若M(i)小于M(i-1)(“是”的情况),则在步骤S443,将主图像序号k设定为i。反之,若M(i)大于M(i-1)(“否”的情况),则直接进至步骤S444,更新图像序号i,反复进行步骤S441至步骤S445的循环,直至在步骤S445图像序号i等于N。然后,最后在步骤S446,将主图像标记设定给第k张图像后结束。这样,能够将通过连拍而拍摄到的N张图像中被摄体的移动量最少的图像设定为主图像。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是根据聚焦程度选择主图像的情况。
图1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4中的基于拍摄图像的聚焦程度来决定主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
若在拍摄的定时焦点与被摄体不吻合,则拍摄图像变成画面模糊的图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由AF检测单元213输出的拍摄图像的明暗对比值,监视聚焦程度,选择焦点最准的图像作为主图像。
在图17中,首先,在步骤S460,将图像序号i初始化(i=1)。然后,在步骤S461,读出连拍拍摄时存储到拍摄信息存储单元227的拍摄图像i的明暗对比值C(i)。接着,在步骤S462,比较明暗对比值C(i)和前一张拍摄的第(i-1)张图像的明暗对比值C(i-1),若C(i)大于C(i-1)(“是”的情况),则在步骤S463,将主图像序号k设定为i。反之,在C(i)小于C(i-1)时,直接进至步骤S464,更新图像序号i,反复进行步骤S461至步骤S465的循环,直至在步骤S465图像序号i等于N。然后,最后在步骤S466,将主图像标记设定给第k张图像后结束。这样,能够正确地判定通过连拍而拍摄到的N张图像中焦点最准的图像,并将该图像设定为主图像。
(实施方式5)
实施方式5是,识别图像中的脸部,若检测出眼睛闭着的图像,则将NG(no good)标记设定给该图像的情况。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5中的基于拍摄图像的脸部识别结果来决定主图像的处理的流程图。
有时在拍摄的定时被摄体眨眼睛,从而拍摄了闭着眼睛的图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图像识别单元218中的脸部的识别结果,将闭着眼睛的图像排除在主图像的候补之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拍拍摄结束,N张的连拍图像存储到缓存器215后,进行脸部识别。
在图18中,首先,在步骤S480,将图像序号i初始化(i=1)。接着,在步骤S481,从缓存器215读出第i张图像。接着,在步骤S482,进行脸部识别。然后,在步骤S483,根据脸部识别的结果,判定是否闭着眼睛,若闭着眼睛(“是”的情况),则将NG设定给拍摄信息的脸部识别结果。反之,若在步骤S483判定为没有闭着眼睛(“否”的情况),则直接进至步骤S485,更新图像序号i,反复进行步骤S481至步骤S486的循环,直至在步骤S486图像序号i等于N。这样,能够将NG设定给通过连拍而拍摄到N张图像中闭着眼睛的图像,从而能够将其排除在选择主图像时的候补之外。
(实施方式6)
实施方式6是,自动包围模式(以下,简称为“AB模式”)下的拍摄后,将满意的图像设定为主图像的情况。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中的AB模式拍摄下的主图像选择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19中,首先,在步骤S500中,判断所设定的拍摄模式是否为AB模式。若不是AB模式(“否”的情况),在步骤S502,进行通常拍摄。若在步骤S500中判断为已选择AB模式(“是”的情况),首先,在步骤S501,将连拍张数、连拍间隔、拍摄时间、拍摄场所等连拍拍摄的管理信息存入微机228。然后,在步骤S503,设定拍摄条件的初始值。然后,在步骤S504等待下述情况,即,释放按钮103被按下并开始拍摄。在设定为AB模式的情况下,通过完全按下释放按钮103,按照事先的设定改变拍摄条件的同时,拍摄规定的张数。若在步骤S504释放按钮103被按下而开始拍摄,则在步骤S505,拍摄一张图像,在步骤S506,将拍摄图像数据存储到缓存器215,并将此时的拍摄条件存储到拍摄信息存储单元227。然后,在步骤S507,判定拍摄张数是否达到规定张数,更新拍摄条件的同时(步骤S508)且反复进行拍摄,直至达到规定张数。拍摄结束后,在步骤S509,转移到显示模式,从以AB模式拍摄的图像中选择满意的图像(步骤S510)。然后,最后在步骤S511,将主图像标记设定给所选择的图像的拍摄信息。这样,AB模式的拍摄也与通常的连拍拍摄同样,将具有一张主图像的一个连拍图像文件记录到存储卡220。
另外,若将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中已说明的通常的连拍拍摄时的主图像选择方法组合到该AB模式拍摄的主图像选择方法中,则能够进一步提高选择的精度。作为在AB模式拍摄,每次拍摄时变更的拍摄条件有,曝光量、白平衡等,但当然不限于此。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中,能够从连拍拍摄所获得的多张连拍图像中正确且迅速地选择主图像,而且存储卡220所记录的图像文件的处理变得极为简单。
另外,以上的说明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例证,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任何装置,只要其是具有摄像装置的电子设备。例如,不用说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还可以适用于带照相机的移动电话、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信息终端、以及装备摄像装置的个人电脑等信息处理装置。
另外,只要是进行依序将主图像记录到开头而将除此以外的副图像记录到主图像之后的控制,可以是任何方法,例如,除了使用表示了主图像的指针的方法以外,也可以是将标记设置给主图像的方法。而且,在更换主图像时,除了重新排列图像数据的方式以外,也可以是不重新排列图像数据而将主图像复制到开头位置来对应的方式。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自动地进行通常的连拍的情况下的主图像的选择,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与AB模式拍摄同样,在拍摄后使用多显示模式或依次显示模式,通过眼睛确认所拍摄的全部图像的同时,由拍摄者手动地设定最满意的图像。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独立地评价拍摄状态后决定主图像,但是也可以综合地评价多个拍摄状态后决定主图像。例如,给各个拍摄状态加上评价点数,选择合计点数最高的图像作为主图像等。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将拍摄图像进行JPEG压缩后记录到存储卡的情况,但不言而喻也可以适用于以其他压缩方式记录的图像,或者非压缩的图像。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数码相机的处理,但在安装了对应连拍图像文件的软件的PC等信息设备中也能够进行同样的处理。
而且,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连拍模式和AB模式都将连续地拍摄到的图像作为对象来生成连拍图像文件的情况,但并不需要一定是连拍图像,也能够在一张张单独地拍摄后汇集关联图像而生成一个连拍图像文件。也可以用连拍图像文件的形式记录例如手动地改变变焦倍率的同时拍到的多张图像。
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摄像装置这个名称,但这是为了便于说明,当然也可以称为拍摄装置、数码相机、以及拍摄方法等。
另外,构成上述数码相机的各个结构部分,例如摄像光学系统的种类、其驱动单元以及安装方法等,以及移动检测单元的种类等,均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另外,以上说明的摄像装置也可以通过用于执行该摄像装置的拍摄控制方法的程序来实现。该程序被存储在可以通过计算机读取的记录媒体中。
本说明书基于2007年1月15日申请的特愿第2007-005611号。其内容全部包含于此。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具有连拍功能的数码相机等摄像装置。

Claims (10)

1.摄像装置,具有通常拍摄模式和连续拍摄模式,包括:
摄像单元,取得图像数据;以及
控制单元,使所述图像数据记录为图像文件,
在设定为所述通常拍摄模式时,
所述摄像单元取得一个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一个图像数据记录为一个图像文件的单拍图像文件,
在设定为所述连续拍摄模式时,
所述摄像单元连续拍摄多张图像,取得多个图像数据,
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多个图像数据记录为一个图像文件的连拍图像文件,并且将用于区别所述单拍图像文件和所述连拍图像文件的连拍标记存储到所述连拍图像文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单拍图像文件和所述连拍图像文件是相同的文件形式。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单拍图像文件的缩略图和所述连拍图像文件的缩略图,
所述显示单元区别地显示所述单拍图像文件的缩略图和所述连拍图像文件的缩略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显示单元重叠地显示所述连拍图像文件的缩略图的边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显示单元根据所述连拍图像文件的图像的数量,显示不同的缩略图。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显示单元根据所述连拍图像文件的图像的数量,显示不同的缩略图。
7.如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连拍图像文件的图像的数量越多,所述显示单元显示越多的所述连拍图像文件的缩略图的边框重叠的数量。
8.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4、权利要求5以及权利要求6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单拍图像文件和所述连拍图像文件记录在同一文件夹内。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单拍图像文件和所述连拍图像文件记录在同一文件夹内。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所述单拍图像文件和所述连拍图像文件记录在同一文件夹内。
CN2011100019926A 2007-01-15 2008-01-11 摄像装置 Pending CN1020142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05611 2007-01-15
JP005611/07 2007-01-15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23010A Division CN101584205B (zh) 2007-01-15 2008-01-11 摄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4265A true CN102014265A (zh) 2011-04-13

Family

ID=396359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19926A Pending CN102014265A (zh) 2007-01-15 2008-01-11 摄像装置
CN20088000230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4205B (zh) 2007-01-15 2008-01-11 摄像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0230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84205B (zh) 2007-01-15 2008-01-11 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400528B2 (zh)
JP (3) JP4336387B2 (zh)
CN (2) CN102014265A (zh)
WO (1) WO20080879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605A (zh) * 2014-01-23 2015-07-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4265A (zh) * 2007-01-15 2011-04-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JP5083090B2 (ja) 2007-09-18 2012-1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撮像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004582B2 (en) * 2007-12-14 2011-08-23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e fil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il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4934104B2 (ja) * 2008-06-06 2012-05-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111279B2 (ja) * 2008-07-30 2013-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153504B2 (ja) * 2008-07-31 2013-0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5324152B2 (ja) * 2008-07-31 2013-10-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487799B2 (ja) * 2008-08-28 2014-05-07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157761B2 (ja) * 2008-09-02 2013-03-06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US8098297B2 (en) * 2008-09-03 2012-01-17 Sony Corporation Pre- and post-shutter signal image capture and sort for digital camera
DE102008058671B4 (de) * 2008-10-03 2011-04-07 ASTRA Gesellschaft für Asset Management mbH & Co. K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Videoüberwachungseinrichtung
JP2010103692A (ja) * 2008-10-22 2010-05-06 Canon Inc 画像出力装置、画像出力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0130437A (ja) 2008-11-28 2010-06-10 Casio Computer Co Ltd 撮像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FR2942890A1 (fr) * 2009-03-05 2010-09-10 Thomson Licensing Procede de creation d'une suite animee de photographies, et appareil pour mettre en oeuvre le procede
JP5115570B2 (ja) * 2009-06-16 2013-01-09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機器、およびカメラ
JP5436975B2 (ja) * 2009-08-21 2014-03-05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カメラ、カメラの表示制御方法、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US20110050954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Prentice Wayne E Automatic image favorite using gyro
JP5531556B2 (ja) * 2009-10-28 2014-06-25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撮影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撮影データ処理用プログラム
JP2011182381A (ja) * 2010-02-08 2011-09-15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11211696A (ja) * 2010-03-10 2011-10-20 Nikon Corp 画像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画像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
JP5556260B2 (ja) * 2010-03-12 2014-07-23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プログラム
JP5810307B2 (ja) * 2010-05-10 2015-11-1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570325B2 (ja) * 2010-07-05 2014-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ファイル管理方法
US20120007995A1 (en) * 2010-07-10 2012-01-12 Meredith Goldia Barrett Electronic flipbook systems and methods
JP2012109686A (ja) * 2010-11-15 2012-06-07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TWI444753B (zh) * 2010-11-16 2014-07-11 Altek Corp 影像擷取裝置及其曝光時間調整方法
US20120249853A1 (en) * 2011-03-28 2012-10-04 Marc Krolczyk Digital camera for reviewing related images
US11580155B2 (en) 2011-03-28 2023-02-14 Kodak Alaris Inc.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related digital images
US9313390B2 (en) * 2011-04-08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calibrate a multi camera device
US8957979B2 (en) 2011-07-19 2015-02-17 Sony Corporatio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program product with speed detection features
KR101909130B1 (ko) * 2012-02-13 2018-1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JP2014060566A (ja) * 2012-09-18 2014-04-03 Casio Comput Co Ltd 画像配列決定方法、画像配列決定装置、及び、印刷装置、表示装置、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KR101949218B1 (ko) * 2012-09-25 2019-02-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이미지 촬영 방법 및 장치
US9374517B2 (en) * 2012-10-12 2016-06-21 Ebay Inc. Guided photography and video on a mobile device
US9552598B2 (en) 2012-10-12 2017-01-24 Ebay Inc. Mobile trigger web workflow
KR102022444B1 (ko) * 2013-02-21 2019-09-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카메라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에서 유효한 영상들을 합성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휴대 단말
US9232137B2 (en) 2013-04-24 2016-01-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tion blur avoidance
US9071735B2 (en) * 2013-05-01 2015-06-30 Htc Corporation Name management and group recover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burst shot
JP6102558B2 (ja) * 2013-06-20 2017-03-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情報表示方法、ならびに情報処理装置
CN103384310A (zh) * 2013-07-09 2013-11-06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撷取装置及影像撷取方法
CN104519262B (zh) * 2013-09-27 2018-04-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获取视频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5074261A1 (zh) * 2013-11-22 2015-05-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保存拍摄图像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US9871959B1 (en) * 2014-01-11 2018-01-16 Joseph F Hlatky Adaptive trail cameras
WO2015118788A1 (ja) * 2014-02-07 2015-08-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5981366B (zh) * 2014-02-12 2020-03-06 索尼公司 用于显示图像的方法
JP2015159511A (ja) * 2014-02-25 2015-09-0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影機器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US9106820B1 (en) * 2014-03-18 2015-08-11 Here Global B.V. Multi-stage trigger for capturing video images
CN104980641B (zh) * 2014-04-04 2019-01-08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图像检视方法
US9678649B2 (en) * 2014-05-14 2017-06-13 Ht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isplaying photos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using the same
CN105450920B (zh) * 2014-08-19 2019-10-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方法及装置
JP6451141B2 (ja) * 2014-08-19 2019-0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
CN104135622B (zh) * 2014-08-25 2018-05-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结合陀螺仪优化快拍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4767933B (zh) * 2015-03-13 2018-12-21 北京畅游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拍照功能的便携数码设备及筛选照片的方法
CN105472240B (zh) * 2015-11-18 2019-02-15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采集方法及装置
JP6210106B2 (ja) * 2015-11-18 2017-10-1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画像評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603917A (zh) * 2016-12-16 2017-04-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装置和方法
WO2019189206A1 (ja) * 2018-03-30 2019-10-03 株式会社ニコン 再生装置、伸張装置、電子機器、再生プログラムおよび伸張プログラム
WO2019189199A1 (ja) * 2018-03-30 2019-10-03 株式会社ニコン 生成装置、電子機器、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データ構造
CN111567033A (zh) * 2019-05-15 2020-08-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拍摄装置、无人飞行器、控制终端和拍摄方法
JP6810367B2 (ja) * 2019-10-01 2021-01-06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そ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204722B1 (en) 2020-06-04 2021-12-21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Content-aware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therewit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6182B2 (ja) 1988-02-06 1994-05-11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画像ファイリング・検索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336886A (ja) * 1989-07-04 1991-02-18 Konica Corp スチルビデオカメラ
JP3112497B2 (ja) 1991-04-17 2000-11-27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H06325147A (ja) 1993-05-11 1994-11-2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3528214B2 (ja) * 1993-10-21 2004-05-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表示方法及び装置
JP3556265B2 (ja) * 1994-03-04 2004-08-1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画像取扱装置及びカメラ
JPH10257370A (ja) * 1997-03-14 1998-09-25 Minolta Co Ltd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H11266420A (ja) * 1998-03-17 1999-09-28 Hitachi Ltd 画像データ記録方法及び画像データ記録装置
JP3096684B2 (ja) 1998-03-25 2000-10-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7027087B2 (en) * 1998-08-21 2006-04-11 Nik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amera
JP4208300B2 (ja) * 1998-08-31 2009-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憶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813394B1 (en) * 1998-08-31 2004-1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torage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088865B2 (en) 1998-11-20 2006-08-08 Nikon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image selection function, and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image selection function program
JP2000350123A (ja) 1999-06-04 2000-12-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選択装置、カメラ、画像選択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00354185A (ja) * 1999-06-10 2000-12-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4499258B2 (ja) * 2000-08-04 2010-07-0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JP2002191014A (ja) * 2000-12-21 2002-07-0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電子カメラ
JP4382999B2 (ja) * 2001-03-23 2009-12-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JP3541820B2 (ja) 2001-07-04 2004-07-14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US6930718B2 (en) * 2001-07-17 2005-08-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Revised recapture camera and method
JP3973408B2 (ja) * 2001-11-22 2007-09-1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ムービ・カメラおよ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TWI260931B (en) * 2002-04-01 2006-08-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Image presentation device and image presentation method
JP3747914B2 (ja) * 2002-04-12 2006-02-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画像記録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026757B2 (ja) * 2002-09-27 2007-12-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234968B2 (ja) 2002-09-27 2009-03-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156352B2 (ja) * 2002-11-28 2008-09-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デバイス
JP3845865B2 (ja) * 2003-01-22 2006-11-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4229073A (ja) 2003-01-24 2004-08-12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3984175B2 (ja) 2003-01-31 2007-10-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写真画像選別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356683A (ja) 2003-05-27 2004-1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管理システム
US8593542B2 (en) * 2005-12-27 2013-11-26 DigitalOptics Corporation Europe Limited Foreground/background separation using reference images
US8896725B2 (en) * 2007-06-21 2014-11-25 Fotonation Limited Image capture device with contemporaneous reference image capture mechanism
JP4305079B2 (ja) 2003-07-30 2009-07-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管理装置
JP2005143020A (ja) 2003-11-10 2005-06-02 Seiko Epson Corp 撮影装置およびその処理方法並びに撮影装置用のプログラム
JP2005164832A (ja) * 2003-12-01 2005-06-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立体視画像生成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5227957A (ja) 2004-02-12 2005-08-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最適顔画像記録装置及び最適顔画像記録方法
JP4347724B2 (ja) * 2004-03-05 2009-10-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ファイル生成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画像ファイル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US7518651B2 (en) 2004-05-28 2009-04-14 Aptina Imaging Corporation Multiple image autofocus
JP4198099B2 (ja) * 2004-07-28 2008-1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動画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197243A (ja) 2005-01-13 2006-07-27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06295244A (ja) 2005-04-05 2006-10-26 Olympus Imaging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499605B2 (ja) 2005-04-27 2010-07-07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6324920A (ja) * 2005-05-18 2006-11-30 Hitachi Maxell Ltd 電子カメラ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180874B (zh) * 2005-05-25 2010-09-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显示控制装置、显示装置、打印控制装置、以及打印装置
US7692696B2 (en) * 2005-12-27 2010-04-06 Fotonation Vision Limited Digital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with portrait mode
JP4802790B2 (ja) * 2006-03-20 2011-10-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
CN102014265A (zh) * 2007-01-15 2011-04-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US8259193B2 (en) * 2007-11-21 2012-09-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e file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dat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JP4911008B2 (ja) * 2007-12-11 2012-04-04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画像データ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データ再生装置
US8004582B2 (en) * 2007-12-14 2011-08-23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e fil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ile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4861302B2 (ja) * 2007-12-26 2012-01-25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画像ファイル作成装置、画像ファイル作成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1605A (zh) * 2014-01-23 2015-07-2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以及摄像控制方法
CN104811605B (zh) * 2014-01-23 2018-03-3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摄像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90321B2 (ja) 2012-08-01
JP4336387B2 (ja) 2009-09-30
JP2012178860A (ja) 2012-09-13
WO2008087914A1 (ja) 2008-07-24
US20090207279A1 (en) 2009-08-20
JP2009213150A (ja) 2009-09-17
CN101584205A (zh) 2009-11-18
US20140055629A1 (en) 2014-02-27
CN101584205B (zh) 2011-07-13
JPWO2008087914A1 (ja) 2010-05-06
US8400528B2 (en) 2013-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4205B (zh) 摄像装置
US78215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ive view and instant review in an image capture device
JP4720785B2 (ja) 撮像装置、画像再生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1510307A (ja) カメラのグラフィカル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において縦横比を補正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2011077654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311493A (ja) カメラ
JP2007221722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2152557A (ja) 電子カメラ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6074208A (ja) 撮像装置と撮像方法
JP3160893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7124132A (ja) カメラ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345188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011244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94134B2 (ja) 撮像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H11346339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2006262128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4173085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2002300511A (ja) 電子カメラ及び電子カメラの記録方法
JP4076278B2 (ja) 電子カメラ
JP3302648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用記憶媒体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10198470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5109584A (ja) 印刷済データ書込装置
JP2006295706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8113166A (ja)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121485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