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0857A - 片材运送装置,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运送装置,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0857A
CN101920857A CN2010102050878A CN201010205087A CN101920857A CN 101920857 A CN101920857 A CN 101920857A CN 2010102050878 A CN2010102050878 A CN 2010102050878A CN 201010205087 A CN201010205087 A CN 201010205087A CN 101920857 A CN101920857 A CN 1019208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mentioned
path
interface member
link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50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0857B (zh
Inventor
西井敏兼
藤原宏
山崎知善
本多春之
近藤和芳
田中瑞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208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08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08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08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04Deskewing sheet by abutting against a stop, i.e. producing a buckling of the sheet
    • B65H9/006Deskewing sheet by abutting against a stop, i.e. producing a buckling of the sheet the stop being formed by forwarding means in stand-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4Simultaneously, alternately, or selectively 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two or more p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36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1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2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234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 G03G15/235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the image receiving member being preconditioned before transferring the second image, e.g. decurled, or the second image being formed with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e.g. a different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79Conveying means details, e.g. roll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片材运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在导向部件(18)的导向面(18a)规定的运送路径中,在从多个供纸部运送片材(P)的运送路径内,沿着片材运送方向,在产生阶梯差的部位的下游侧配置相接部件(15),相接部件(15)在离开运送路径位置具有回转支点(15-3),在其运送路径下游侧具有第一相接部(15-1),上游侧具有第二相接部(15-2)。若运送中的片材(P)前端与第一相接部(15-1)相接推压,则相接部件(15)以回转支点(15-3)为中心回转,第二相接部(15-2)侧在运送路径内出现,使得片材(P)的运送路径从导向部件(18)的导向面(18a)规定的运送路径偏离,能防止片材后端通过阶梯差部位时的噪音。提供能有效地防止片材运送时噪音的片材运送装置。

Description

片材运送装置,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合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将片材朝所定方向运送的片材运送装置,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运送路径上,在单元之间的交界处等设有阶梯差部,使得纸前端不挂住,纸运送路径的纸运送方向下游侧的单元比上游侧的单元退避离开纸运送路径。
又,在纸运送路径合流处,若以二条运送路径合流场合为例,为了从二条运送路径经合流地点平滑地向下游侧运送,从合流地点下游侧比合流地点上游侧的各纸运送路径宽。
构成图像形成装置各部分(供纸部,图像形成部,转印部,定影部)的配置根据所希望的功能目的进行各种各样的选择,很多装置根据需要纸运送路径成为弯曲路径。在弯曲的纸运送路径上,上述单元之间交界处场合,设有阶梯差部,当纸后端通过该阶梯差部时,因运送路径而弯曲的纸因欲使其回复到原状态(直线状)的回复力,产生纸后端从纸运送路径退避若干部分的跳起音,产生所谓纸后端跳起。
又,具有纸运送路径合流的合流地点的纸运送路径弯曲场合,合流地点下游侧比合流地点上游侧的各纸运送路径宽,因此,在该合流地点前后,纸运送路径产生阶梯差,因此,在弯曲的纸运送路径,与上述单元之间交界处场合相同,产生纸后端跳起。为了解消这种跳起音,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得形成连接处的零件的下游侧部件具有使得片材后端浮起的形状,防止跳起音。但是,为了以该形状使得片材后端确实浮起,当从片材流入路径片材前端进入下游侧的导向部件时,片材前端的进入部的相对角度变大,从下游侧的导向件受到运送负荷增大,存在堵塞的危险。再有,使得片材沿所定形状时,片材 刚度越强,回复到直线的力越大,削弱作为本来目的的刚度大的片材跳起音缓和效果。
又,在专利文献2中,导向部件的连接处的形状相对宽度方向具有角度,不是瞬间而是顺序使得片材后端相接,防止跳起音。该构成能缓和跳起音,但不能使其消失。为了取得效果,需要充分取得角度,狭窄运送路径场合,有时配置本身成为不可能。
在专利文献3中,在运送路径合流部设置回转部件,从一方的流入路径运送纸场合,控制填埋另一方的流入路径,控制手段的顺序设定方法,以及需要使其回转的驱动部件,存在成本贵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162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193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71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减少纸运送在具有阶梯差部的纸运送路径时产生的噪音的纸运送装置,以及设有这种纸运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片材运送装置,包括:
运送片材的第一片材运送机构;
配置在该第一片材运送机构的下游侧,运送该片材的第二片材运送机构;以及
从该第一片材运送机构至该第二片材运送机构的弯曲的片材运送路径;
上述片材运送路径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与片材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相比,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片材运送路径的下游侧具有与上述片材相接的相接部件;
该相接部件设有第一相接部及第二相接部,所述第一相接部与上述片材前端部相接,朝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相接部与该第一相接部移动连动,出现在该第一相接部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上 述片材的至少中部相接。
(2)在上述(1)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片材运送路径在与片材运送方向交叉方向被分割;
该被分割的分割位置的沿片材运送方向下游侧与该分割位置的沿片材运送方向上游侧相比,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
(3)在上述(1)或(2)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片材运送路径具有与其他至少一个片材运送路径合流的合流地点;
该合流地点的片材运送方向下游侧与该合流地点的片材运送方向上游侧相比,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
(4)在上述(1)-(3)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位于比上述片材运送路径下游侧更进一步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的位置;
沿着片材运送方向,在位于上述第一相接部上游侧、上述第二相接部下游侧的位置具有回转支点。
(5)在上述(4)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相接部与上述片材前端相接;
通过以上述回转支点为中心朝着运送方向下游侧回转,上述第二相接部以上述回转支点为中心朝着运送方向下游侧回转;
该第二相接部出现在上述片材运送路径上,与上述片材的至少中部相接。
(6)在上述(4)或(5)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具有“ㄑ”字形的曲折形状;
在该曲折形状的曲折部具有上述回转支点。
(7)在上述(4)-(6)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相接部,上述回转支点,以及上述第二相接部构成的角度α设为:90°≤α<180°。
(8)在上述(4)-(7)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构成为连接上述第一相接部和上述回转支点的直线比连接上述第二相接部和上述回转支点的直线长。
(9)在上述(4)-(8)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具有赋能机构,该赋能机构对上述相接部件赋能,使得第二相接部成为位于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位置的姿势。
(10)在上述(4)-(8)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在第二相接部位于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位置的姿势,通过该相接部件自重绕上述回转支点为中心回转。
(11)在上述(4)-(8)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自重具有使得相接部件绕上述回转支点为中心回转的转矩,所述自重使得上述相接部件保持在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的位置。
(12)在上述(1)-(11)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使得至少上述第一相接部及第二相接部的摩擦系数比上述片材运送路径表面摩擦系数低。
(13)在上述(1)-(12)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在上述第一相接部及第二相接部的至少一方设有可回转的滚子。
(14)在上述(1)-(13)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设有用于检测上述相接部件姿势变化的检测机构。
(15)在上述(1)-(14)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沿着与片材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配设多个上述相接部件。
(16)在上述(15)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的至少一个配设在作为运送对象的片材内可与最小尺寸片材相接的位置。
(17)在上述(1)-(14)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配设在上述片材运送路径的与片材运送方向垂直方向的大致中央。
(18)在上述(1)-(14)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配设在上述片材运送路径的与片材运送方向垂直方向的侧边部。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上述技术方案(1)-(18)任一个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能防止纸后端通过构成运送路径的部件间的阶梯差时产生的噪音,不必追加零件地能实现稳定地保持相接部件的姿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截面图。
图2是表示设在图1装置的片材运送路径的导向部件,以及设在其上的相接部件的截面图。
图3是详细表示图2所示导向部件和相接部件的模式图。
图4A及图4B表示图2所示相接部件的动作的模式图。
图5A及图5B是表示相接部件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A及图4B的模式图。
图6A及图6B是表示相接部件另一变形例的相当于图4A及图4B的模式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9表示定影辊后的运送路径。
图10是图2所示相接部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具体形状构成的立体图。
图12是在导向部件安装相接部件的构成图。
图13是作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的复印机的概略截面图。
图14是表示相接部件机构一例的立体图。
图15是图2所示具有阶梯差部位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6是图2所示具有阶梯差部位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其它的目的及特征,根据参照附图的下文的实施形态的说明,将变得明确。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涉及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 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安装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特征在于:在弯曲的、从上游侧退避的下游侧,即具有阶梯差的纸运送路径的下游侧(退离阶梯差侧),设置具有第一相接部和第二相接部的相接部件,若纸前端与第一相接部相接,则第一相接部移动到从纸运送路径退避的位置,与第一相接部移动连动,第二相接部出现在纸运送路径,通过上述构成,能降低片材后端通过上述阶梯差部后因自身回复力打击下游侧的纸运送路径而产生的跳起音。
因此,用不同部件构成第一相接部(触发器,trigger)和第二相接部,将第一相接部的移动作为触发器,第二相接部出现在纸运送路径中那样的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即,本发明的片材运送装置包括运送片材的第一片材运送手段,配置在该第一片材运送手段的下游侧、运送该片材的第二片材运送手段,从该第一片材运送手段至该第二片材运送手段的弯曲的片材运送路径。上述片材运送路径的片材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与片材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相比,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在上述片材运送路径的下游侧具有与上述片材相接的相接部件。该相接部件设有第一相接部及第二相接部,所述第一相接部与上述片材前端部相接,朝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相接部与该第一相接部移动连动,出现在该第一相接部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上述片材的至少中部相接。因此,本发明在具有弯曲部的运送路径中,当下游侧导向面从片材运送路径退避场合,通过相接部件能防止片材后端跳起音。
上述阶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中,考虑在纸运送路径中途单元被分割场合,在上述片材运送装置中,在与片材运送方向交叉方向分割上述片材运送路径。该分割位置的沿上述片材运送方向下游侧与上述分割位置的沿上述片材运送方向上游侧相比,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因此,本发明能分割具有弯曲部的运送路径作为单元构成。
上述阶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中,考虑在纸运送路径中途与其他纸运送路径合流地点场合,在上述片材运送装置中,上述片材运送路径具有与其他至少一个片材运送路径合流的合流地点。该合流地点的片材运送方向下游侧 与该合流地点的片材运送方向上游侧相比,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因此,本发明能在片材运送路径合流位置防止片材后端跳起音。
上述第一相接部和第二相接部为一体,为了规定该场合的回转支点的位置,在上述片材运送装置中,上述相接部件位于比上述片材运送路径下游侧更进一步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的位置,且沿着片材运送方向,在位于上述第一相接部上游侧、上述第二相接部下游侧具有回转支点。因此,本发明能以回转支点使得相接部件回转,能以一零件防止跳起音。
为了规定上述相接部件动作,在上述片材运送装置中,通过上述第一相接部与上述片材前端相接,以上述回转支点为中心朝着运送方向下游侧回转,上述第二相接部以上述回转支点为中心朝着运送方向下游侧回转,该第二相接部出现在上述片材运送路径上,与上述片材的至少中部相接。因此,本发明相接部件朝一方向动作,第二相接部与片材中部碰接,能防止跳起音。
在本发明中,为了能防止跳起音,相接部件形状采用“ㄑ”字形的曲折形状,在该曲折形状的曲折部具有上述回转支点。
在本发明中,上述第一相接部,上述回转支点,以及上述第二相接部构成的角度α设为:90°≤α<180°,具体限制上述相接部和回转支点的角度能提高防止跳起音的效果。
上述相接部件构成为连接上述第一相接部和上述回转支点的直线比连接上述第二相接部和上述回转支点的直线长的形状,通过设定从上述回转支点到上述第二相接部的距离比从上述回转支点到上述第一相接部的距离短,即使对于回弹力强的片材也能有效地防止跳起音。
在本发明中,具有赋能手段,该赋能手段对上述相接部件赋能,使得第二相接部位于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的位置,即通过对上述相接部件追加上述赋能手段,使得相接部件时常保持待机时姿势,能防止片材堵塞。
在本发明中,上述相接部件在第二相接部位于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位置的姿势,通过该相接部件自重绕上述回转支点为中心回转,不须设置追加赋能手段,能以低成本实现目的。
在本发明中,上述相接部件通过使得至少上述第一相接部及第二相接部的摩擦系数比上述片材运送路径表面摩擦系数低,能降低片材运送负荷,防 止片材堵塞等副作用。
在本发明中,上述相接部件通过在上述第一相接部及第二相接部的至少一方追加可回转的滚子,能进一步降低摩擦系数,防止片材运送中的摩擦等引起的磨耗,还能防止发生纸粉。
在本发明中,设有用于检测上述相接部件姿势变化的检测手段,通过检测上述相接部件的动作,用于片材位置和尺寸的检测,与驱动系统控制手段连动,能用于向片材形成图像或检测片材堵塞等。
在本发明中,沿着与片材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配设多个相接部件,能防止多种尺寸宽度的片材的跳起音。
在本发明中,上述相接部件的至少一个配设在作为运送对象的片材内可与最小尺寸片材相接的位置,对于装置对应的所有尺寸的片材,能防止跳起音。
在本发明中,上述相接部件配设在上述片材运送路径的与片材运送方向垂直方向的大致中央,在以中心基准运送片材场合,能防止对应的所有宽度尺寸的片材跳起音。
再有,在本发明中,当以侧边基准运送片材场合,上述相接部件若为一个,则设在侧边部,在以侧边基准运送片材的装置中,能防止对应的所有宽度尺寸的片材跳起音。
再有,在使用本发明涉及的片材运送装置的多种图像形成装置中,即使在运送路径中具有弯曲部,也能期待防止片材跳起音的效果。
[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示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图示型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片材运送装置,也可适用其他各种型式的装置。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对象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例的整体截面图。图中线X表示片材P的运送路径。设在设置在装置本体内外的供纸部31的附近,通过构成第一片材运送手段的供纸辊1a-1c,从载置在供纸部31的片材束P1,P2一张张分离片材P,经构成第二片材运送手段的定位驱动辊2,从动辊3,到达转印驱动辊4b,从动辊5。从感光体6-9在中间转印带4a上形成图像,通过 转印驱动辊4b,将图像转印到片材P上,通过定影辊对10,11,加热定影图像,通过排纸辊对12,13,片材P排出到排纸部14。
本实施例装置如图2所示,从供纸部31的供纸路径中,为了进行供纸导向,配置导向部件18,在其上设有相接部件15。相接部件15如图14所示,可以使用分为多个连动动作的机构,例如图示第一相接部件15c,第二相接部件15d。如后所述,为了利用片材自身的回弹力动作,较好的是,以一零件形成。
相接部件15的立体图表示在图10。相接部件15在图2例中具有“ㄑ”形状的曲折形状,位于分割片材P的运送路径X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从该上游侧退避的下游侧的位置,片材P没有通过导向部件18的一面侧的导向面18a(在图示例中,设为供纸部31侧,但不限定于此)时,导向部件18的导向面18a取图示姿势构成。因此,也如图3所示,当片材P的前端到达导向面18a的下游侧(沿着片材P的运送方向)时,因运送路径X的曲率以及片材P的刚度,相接部件15取图3所示姿势15a,将片材P的沿运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一相接部15-1推压在片材P上,使得作为回转支点的回转中心15-3绕中心回转,作为片材P的沿运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的第二相接部15-2具有压回片材P的力,与片材P相接。该状态表示在图4B。于是,原来沿着导向部件18的导向面18a保持姿势的片材P因其二点相接,从导向面18a浮起,阶梯差部位19a产生在从供纸部31的供纸路径中,片材P后端从阶梯差部位19a(参照图2)脱离。因此,能防止产生上述跳起音。
又,该防止效果在以下场合:例如图2所示,具有形成构成第一片材运送手段的供纸辊1a后的运送路径的导向面16b以及下游侧导向面18b的阶梯差部位19b(图16放大表示)场合,又,如图9所示,具有形成定影辊后的运送路径的导向面101a以及下游侧导向面102a的阶梯差部位19c等单一路径中的阶梯差部位场合,又,如图2所示,具有形成作为由供纸辊1a及1b构成的两运送路径的合流地点的部位的导向部件18以及下游侧导向面103a的阶梯差部位19d(图15放大表示)这样的运送路径合流部的阶梯差部位等场合,在如上所述的运送纸的路径弯曲、在弯曲路径外侧具有导向面的阶梯差部位场合也完全能适用。
又,在导向面18a中,若从阶梯差部位19沿片材运送方向离开距离场所, 设置相接部件15,则即使是与相对装置本体可动的导向部件之间产生的阶梯差部位,也不会妨害动作,取得同样效果。但是,若考虑回避阶梯差部位,相接部件15越接近阶梯差部位当然越容易取得效果,因此,不是上述那样可动导向件场合,较好的是,在接近阶梯差部位位置设置相接部件。
根据图3-图6以及图10进一步详细说明相接部件15。
相接部件15以图4A姿势待机,若因印刷动作,纸P前端与相接部件15的第一相接部15-1接触,则相接部件15因回转中心15-3朝逆时钟方向回转,第二相接部15-2与纸P中部相接,使得纸P从导向面退避。即,片材P的运送路径X从图2也可知,片材运送方向的下游侧(定位驱动辊2,从动辊3侧)弯曲,从片材运送方向的上游侧(供纸辊1a-1c侧)退避,换句话说,与没有相接部件15场合路径相比,成为向定位驱动辊2侧离开的形状,纸P沿此退避。此时,相接部件15为了使得纸P从导向面退避,若至少将包含第一相接部15-1的外形线L1和包含第二相接部15-2的外形线L2的内角设为α,则α成为180°以下,因此,为了用一零件形成相接部件15,优选“ㄑ”形状。
若在包含相接部件15的片材运送方向下游侧的第一相接部15-1的部位,片材P的前端一边接触一边移动,则可以例如在图3和图4所示例中,α为120°,在图5所示例中为90°,在图6所示例中为60°等。
在这些例中,构成为连接第一相接部15-1和作为回转支点的回转中心15-3的直线比连接第二相接部15-2和回转中心15-3的直线长。在图示例中,若将相接部件15和片材P接触时的导向面18a到片材P的距离设为L31,L32,L33,则L31<L32<L33。为了使得片材P后端远离阶梯差部位,内角α越接近0°离开越远,但是,若使得α过小,L1和导向面18a形成的角度小于90°,则片材P前端通过相接部件的外形线上时,包含第一相接部15-1的外形线妨害片材P前端动作,不合适。虽然没有限定,内角α优选设为90°以上。这样,片材P能顺畅地运送。若内角α接近180°,则片材P的面和导向面18a的距离变小,受到阶梯差部位19的影响,因此,较好的是,设定合适值的内角α,使得从导向面18a到片材P的高度比阶梯差部位19的高度高。导向面18a沿片材运送方向具有足够空间场合,若增大外形线L1,L2的长度,内角α也可以增大。又,若从力学角度考虑以回转轴15-3为支点,15-1为力点,15-2为作用点的平衡,则 为了使得片材后端充分远离导向面,优选L1>L2的关系。
如图3所示,在相接部件15-1的背面和导向部件18之间,设有弹性部件作为赋能手段,通过使得产生回弹力,相接部件15产生保持姿势15a的力。即,片材P前端接触前,可靠地使得相接部件15不成为姿势15b,由此,片材P前端不会与相接部件15挂住,能防止或大致防止运送堵塞。在图3中,设有由导向部件18局部构成的安装面104以及碰接面105。赋能手段20安装在安装面104上,沿顺时钟方向对相接部件15赋能。使得当相接部件15朝着顺时钟方向回转时,碰接面105不回转一定角度以上。通过这种构成,关于相接部件15,纸没有通过场合的待机状态15a和通过中回转状态15b总是成为确定状态。
为了抑制运送片材的负荷增大,此时赋能手段的赋能力,较好的是,极力小。但是,作为条件,不能低于相接部件15的回转负荷转矩。作为赋能手段可以使用压缩螺旋弹簧,拉伸螺旋弹簧,受扭螺旋弹簧那样的弹性部件,此外,也可以使用板簧,由相接部件局部形成的树脂弹性形状部分,或缓冲器等具有回复力的缓冲材料。
若利用相接部件15自重产生回转力,则即使不使用赋能手段,片材P运送中以外,也能保持姿势15a。例如,相对回转中心15-3,相接部件15的重心位于图右侧时,相对回转支点15-3,重心欲朝重力方向(朝下)移动,相接部件15自身产生总朝着顺时钟方向的回转转矩。因此,片材P接触时以外能保持姿势15a。即,与上述相同,能防止因相接部件15和片材P的挂住而引起的运送堵塞,且可以不必追加用于赋能手段的零件,回弹力原本是自重,因此,能期待长期间的效果。为了增大相接部件15的回转转矩,较好的是,尽可能使得从回转中心15-3到重心的距离(连接回转中心15-3和重心的线段长度)长,在姿势15a中,该线段越接近与重力方向垂直越好。
即,在本发明中,通过相接部件15的相接部15-1,15-2相对片材P的摩擦系数比导向面摩擦系数低,降低以往的因从导向面受到的摩擦引起的运送负荷,因此,能防止发生因摩擦负荷引起的堵塞。例如,可以在相接部15-1,15-2部分粘接摩擦系数小的特氟隆(登录商标)片材等。作为相接部件的材质,若用以往树脂形成,若是PS,ABS,PC,金属,一般可以使用SECC,SUS等,优选用摩擦系数低的材质例如POM(聚缩醛)形成。
[实施例2]
图7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如图所示,通过在相接部件15的相接部15-1,15-2追加设置滚子21,22,能进一步降低与片材P的摩擦负荷,能更有效地防止发生跳起音及发生堵塞。由于片材P和滚子21,22不产生滑动摩擦,因此,难以发生片材P受损伤或产生纸粉等不良状况。具体形状构成表示在图11立体图中。在相接部件15局部形成回转轴21a,22a,滚子21,22可回转地安装在所述回转轴21a,22a上。
[实施例3]
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构成为使用作为检测手段的光断路器24能检测相接部件15姿势。即,当相接部件15姿势从姿势15a状态变化到姿势15b状态时,与相接部件15形成为一体的测头部23遮盖光断路器24的光轴,或者使其变化到非遮盖状态,由此引起光断路器24的电信号的接通/断开,判断相接部件15姿势。
通过该构成,能检测运送中的片材正在通过相接部件15位置,因此,通过例如发生堵塞场合等的堵塞片材位置检测,片材尺寸测定,知道前端时间,具有以往在运送辊附近使用的传感器功能,与驱动系统控制手段连动,能用于向片材形成图像,往两面形成用路径的反转控制等。
[实施例4]
图12表示在导向部件18安装相接部件15的构成图。在图12中,在纸宽度方向设置15a-15e合计5个相接部件。片材P宽度方向尺寸大场合,仅在一处配置相接部件15,会降低防止后端跳起音的效果,因此,沿导向部件18的导向面18a的宽度方向配置多个相接部件15,由此,能提高防止发生上述那样的音、防止发生堵塞的效果。又,通过在形成与片材P的运送方向成直角方向的线上设置多个相接部件,施加在运送中的片材P前端的运送负荷同时施加,还可以防止片材P倾斜。
又,为了减少相接部件,以减少零件数,考虑多种纸对应尺寸场合,通过在最小宽度尺寸的片材宽度内部设置相接部件,对于所有尺寸纸能得到相接部件的效果。图12所示Lmin设为最小尺寸纸,可以设置位于虚线内侧的相接部件15a,15c,15d中任一个或多个。再有,纸运送装置的纸运送基准位置有纸 宽度中央的场合和端部场合,若基准为中央,仅仅中央部的相接部件15c,若是端部,则通过设置与该端部基准对应的侧边部的相接部件15a或15e,能相对所有尺寸的纸取得效果。
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片材运送装置可以应用在几乎所有的图像形成装置,能防止片材后端通过构成运送路径的零件间的阶梯差时产生的噪音。又,能稳定地保持相接部件姿势,不需要追加零件能实现保持该稳定姿势。也可以用于图13所示那样的大型图像形成装置的运送路径。
上述各个实施形态仅仅是适合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化的示例,而非据此来对本发明的技术上的范围进行限定性的解释。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主旨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以各种各样的其它形式来实施。

Claims (19)

1.一种片材运送装置,包括:
运送片材的第一片材运送机构;
配置在该第一片材运送机构的下游侧,运送该片材的第二片材运送机构;以及
从该第一片材运送机构至该第二片材运送机构的弯曲的片材运送路径;
上述片材运送路径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与片材运送方向的上游侧相比,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片材运送路径的下游侧具有与上述片材相接的相接部件;
该相接部件设有第一相接部及第二相接部,所述第一相接部与上述片材前端部相接,朝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相接部与该第一相接部移动连动,出现在该第一相接部的沿片材运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上述片材的至少中部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片材运送路径在与片材运送方向交叉方向被分割;
该被分割的分割位置的沿片材运送方向下游侧与该分割位置的沿片材运送方向上游侧相比,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片材运送路径具有与其他至少一个片材运送路径合流的合流地点;
该合流地点的片材运送方向下游侧与该合流地点的片材运送方向上游侧相比,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运送机构,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位于比上述片材运送路径下游侧更进一步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的位置;
沿着片材运送方向,在位于上述第一相接部上游侧、上述第二相接部下游侧的位置具有回转支点。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相接部与上述片材前端相接;
通过以上述回转支点为中心朝着运送方向下游侧回转,上述第二相接部以上述回转支点为中心朝着运送方向下游侧回转;
该第二相接部出现在上述片材运送路径上,与上述片材的至少中部相接。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具有“ㄑ”字形的曲折形状;
在该曲折形状的曲折部具有上述回转支点。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相接部,上述回转支点,以及上述第二相接部构成的角度α设为:90°≤α<180°。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构成为连接上述第一相接部和上述回转支点的直线比连接上述第二相接部和上述回转支点的直线长。
9.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赋能机构,该赋能机构对上述相接部件赋能,使得第二相接部成为位于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位置的姿势。
10.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在第二相接部位于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位置的姿势,通过该相接部件自重绕上述回转支点为中心回转。
11.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自重具有使得相接部件绕上述回转支点为中心回转的转矩,所述自重使得上述相接部件保持在从上述片材运送路径退避的位置。
12.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使得至少上述第一相接部及第二相接部的摩擦系数比上述片材运送路径表面摩擦系数低。
1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在上述第一相接部及第二相接部的至少一方设有可回转的滚子。
1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有用于检测上述相接部件姿势变化的检测机构。
1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着与片材运送方向垂直的方向,配设多个上述相接部件。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的至少一个配设在作为运送对象的片材内可与最小尺寸片材相接的位置。
1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配设在上述片材运送路径的与片材运送方向垂直方向的大致中央。
1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材运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接部件配设在上述片材运送路径的与片材运送方向垂直方向的侧边部。
1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上述权利要求1-18中任一个所述的纸运送装置。
CN2010102050878A 2009-06-11 2010-06-11 片材运送装置,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9208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40423 2009-06-11
JP2009140423 2009-06-11
JP2010-060362 2010-03-17
JP2010060362A JP2011016658A (ja) 2009-06-11 2010-03-17 シート搬送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0857A true CN101920857A (zh) 2010-12-22
CN101920857B CN101920857B (zh) 2013-01-02

Family

ID=43305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50878A Active CN101920857B (zh) 2009-06-11 2010-06-11 片材运送装置,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05913B2 (zh)
JP (1) JP2011016658A (zh)
CN (1) CN10192085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3404A (zh) * 2014-10-16 2016-04-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薄片体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8249182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株式会社东芝 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9463B2 (ja) * 2010-03-30 2013-02-0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33700B2 (ja) * 2011-01-31 2014-12-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35645B2 (ja) 2011-06-28 2015-12-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ガイド構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79439B2 (ja) * 2011-11-30 2014-04-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95613A (ja) 2012-03-19 2013-09-30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44803B2 (ja) * 2012-08-06 2015-07-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056258B2 (ja) 2012-08-17 2017-0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状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6440086B2 (ja) 2014-03-17 2018-1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078983A (ja) 2014-10-16 2016-05-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32773B2 (ja) 2014-12-15 2018-1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6330728B2 (ja) * 2015-05-25 2018-05-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59747B2 (ja) * 2016-06-21 2020-09-2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00307934A1 (en) * 2019-03-25 2020-10-0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alignment i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JP2021195208A (ja) 2020-06-12 2021-1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11135A (ja) * 2021-07-12 2023-01-24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4047A (en) * 1992-09-24 1994-12-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er
JP2003040472A (ja) * 2001-07-31 2003-02-13 Ricoh Co Ltd 給紙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572524A (zh) * 2003-06-16 2005-02-02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片材介质处理装置的片材介质输入结构
US20070108696A1 (en) * 2005-11-16 2007-05-17 Mamoru Yorimoto Sheet feeder capable of reducing multi feed
CN101181967A (zh) * 2006-11-16 2008-05-21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供给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54862A (zh) * 2007-03-01 2008-09-03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4206B2 (ja) * 1998-06-19 2003-08-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給送装置
JP2000219382A (ja) 1999-01-29 2000-08-08 Ricoh Co Ltd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03192180A (ja) * 2001-12-25 2003-07-09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4026321A (ja) * 2002-06-21 2004-01-29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455288B2 (en) * 2003-06-16 2008-1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heet media input structure
US6926272B2 (en) * 2003-08-12 2005-08-0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ensor and diverter mechanism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111895B2 (ja) * 2003-09-10 2008-07-02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05225586A (ja) 2004-02-10 2005-08-25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
JP2006193317A (ja) * 2005-01-17 2006-07-27 Canon Inc 用紙反転装置及びこの用紙反転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784941B2 (ja) 2007-03-13 2011-10-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4047A (en) * 1992-09-24 1994-12-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er
JP2003040472A (ja) * 2001-07-31 2003-02-13 Ricoh Co Ltd 給紙機構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572524A (zh) * 2003-06-16 2005-02-02 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用于片材介质处理装置的片材介质输入结构
US20070108696A1 (en) * 2005-11-16 2007-05-17 Mamoru Yorimoto Sheet feeder capable of reducing multi feed
CN101181967A (zh) * 2006-11-16 2008-05-21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供给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54862A (zh) * 2007-03-01 2008-09-03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3404A (zh) * 2014-10-16 2016-04-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薄片体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薄片体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8249182A (zh) * 2016-12-28 2018-07-06 株式会社东芝 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0857B (zh) 2013-01-02
JP2011016658A (ja) 2011-01-27
US8505913B2 (en) 2013-08-13
US20100314827A1 (en) 201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0857B (zh) 片材运送装置,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JP427419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68474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ransfer attitude correcting section
US8020861B2 (en) Sheet conveyanc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597247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N101713951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051528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8150110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4611050B2 (ja) 画像記録装置、その画像記録装置の画像記録方法
US7775733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medium,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inter apparatus
US913740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227164B2 (en) Media width detecting apparatus
US20070041049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US9422128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778225B2 (ja) 物体の双方向移動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検出方法
CN100443390C (zh) 纸张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013228A (ja) 用紙検知装置
JP47016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画像形成結果検査方法
JP54832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388659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44793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910003B2 (ja) 通帳伝票プリンタ
JP505041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62559A (ja) 印刷装置
JPH069133A (ja) 折り返し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