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13951B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13951B
CN101713951B CN2009101756941A CN200910175694A CN101713951B CN 101713951 B CN101713951 B CN 101713951B CN 2009101756941 A CN2009101756941 A CN 2009101756941A CN 200910175694 A CN200910175694 A CN 200910175694A CN 101713951 B CN101713951 B CN 1017139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spur
fixing device
spigot surface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56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13951A (zh
Inventor
酒谷广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13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3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13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1395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导向部件(30)用于将记录介质(P)导向定影夹持部(N3),将该导向部件配设在定影夹持部(N3)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侧,记录介质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侧。导向部件的记录介质运送通道(R1)侧的导向面(33)包括第一导向面(33a)及第二导向面(33b),第二导向面位于该第一导向面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侧,配设在至少记录介质(P)的后端接近处,相对第一导向面(33a),朝着离开记录介质运送通道(R1)的方向倾斜。在导向部件(30)可回转地配设马刺(31),使得该马刺(31)从连接第一导向面(33a)和第二导向面(33b)的连接部朝记录介质运送通道(R1)侧突出。提供能防止记录介质后端接触导向部件的定影装置。

Description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记录介质加热及加压使得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以及设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上述设备功能的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大多使用通过热及压力使得转印在纸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如图19所示,定影装置A由例如作为可回转地构成的定影回转体的定影辊100,作为加热定影辊100的发热手段的加热器200,作为对定影辊100加压的加压回转体的加压辊300等构成。在定影辊100及加压辊300互相压接的定影夹持部N103,使得转印有图像T的纸P通过,对该纸P加热及加压,使得纸P上的图像T定影。
另外,在定影纸上图像的定影工序前,进行将图像转印在纸上的转印工序。在如图19所示那样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作为将图像转印在纸上的转印手段B,设有例如载置图像的中间转印带400,夹持中间转印带400互相压接的转印辊500以及对向辊600。将图像转印在纸P上场合,与回转的中间转印带400上的图像一致,使得纸P通过转印辊500和对向辊600互相压接的转印夹持部N102,在转印夹持部N102将中间转印带400上的图像转印在纸P上。
纸P通过转印夹持部N102时,纸P沿对向辊600的外周面弯曲。因此,由于纸P材质等原因,通过转印夹持部N102后,纸P也以弯曲状态被运送。此后,若弯曲的纸P送向定影装置A,则恐怕纸P不能合适地进入定影夹持部N103导致发生堵塞或发生折皱。
因此,如图19所示,在定影夹持部N103的沿纸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图的下侧)设有两个导向部件700,800,通过所述导向部件700,800,将纸P前端合适地导向定影夹持部N103。
但是,在纸P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侧(图的左侧面侧)配设导向部件700场合,存在若纸P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接触该导向部件700,则纸P上的图像T发生紊乱、使得图像质量低下的问题。
于是,在例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配设在纸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侧的导向部件上,可回转地配设在外周连续形成多个突起的马刺。这种场合,通过被运送的纸与马刺点接触,能防止纸与导向部件接触。由此,防止因纸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与导向部件接触引起的图像质量低下。
[专利文献1]特开平5-1583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1-10754号公报
又,如图20所示,弯曲的纸P送向定影夹持部N103时,因纸P刚度,有时纸P后端跳起,其后端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与导向部件700接触。这种场合,恐怕纸P后端图像发生紊乱,图像质量低下。
再有,近年,伴随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上述转印辊及对向辊大多采用小径辊,或使得纸运送通道弯曲的结构。因此,可以预料,纸以更弯曲的状态送入定影装置变多。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等公开的以往定影装置中,没有具体公开避免弯曲的纸的后端与导向部件接触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防止纸的后端与导向部件接触的定影装置,以及设有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定影装置,设有通过加热手段加热、同时可回转地构成的定影回转体,及对该定影回转体加压的定影回转体,通过使得记录介质通过所述定影回转体和加压回转体互相压接的定影夹持部,对记录介质加热及加压,使得未定影图像定影在该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
导向部件用于将记录介质导向所述定影夹持部,所述导向部件位于所述定影夹持部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侧,配设在记录介质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侧;
所述导向部件的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的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及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位于该第一导向面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侧,配设在至少记录介质后端接近处,同时,相对所述第一导向面朝脱离记录介质运送通道的方向倾斜;
在所述导向部件可回转地配设马刺,使得该马刺从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连接部朝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突出。
本发明的定影装置的所述导向部件的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的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及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位于该第一导向面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侧,配设在至少记录介质后端接近处,同时,相对所述第一导向面朝脱离记录介质运送通道的方向倾斜。而且,通过使得马刺从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连接部朝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突出,能防止记录介质后端侧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接触导向部件的上述连接部及其附近。
(2)在上述(1)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分别设定所述第二导向面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二导向面的相对第一导向面的倾斜角度,使得记录介质后端不接触所述第二导向面。
这样,能可靠地防止记录介质后端接触第二导向面。
(3)在上述(2)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二导向面相对第一导向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15°~20°,根据上述倾斜角度设定第二导向面的长度,使得记录介质后端不接触所述第二导向面。
(4)在上述(1)-(3)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马刺相对第二导向面的朝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的突出量设定为小于所述马刺的半径。
这样,通过设定马刺相对第二导向面的突出量,当记录介质前端与马刺相接时,马刺能平滑地朝与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相同方向回转。与此相反,当马刺相对第二导向面的突出量成为马刺的半径或半径以上时,记录介质前端与马刺相接时,马刺不能平滑地朝与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相同方向回转,或发生逆回转,恐怕会发生记录介质堵塞或产生折皱。
(5)在上述(1)-(4)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导向部件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端部配设在所述马刺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侧。
这样,能通过导向部件的上游端部保护马刺,使得马刺不直接受到来自上游侧的冲击。
(6)在上述(5)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导向部件构成为起着作为支承所载置的定影装置本体的脚部的功能,在载置定影装置本体的状态下,将所述导向部件配设在所述马刺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侧,所述导向部件的上游端部与载置面接触。
这样,载置定影装置本体时,由于马刺不接触载置面,因此,能防止马刺的损伤或破损。
(7)在上述(1)-(6)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导向部件的与上述导向面相反侧的面上,设有保护壁,其配设在从所述马刺朝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的相反侧。
这样,能通过保护壁保护马刺,使得马刺不直接受到来自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的相反侧的冲击,能防止马刺的损伤或破损。
(8)在上述(1)-(7)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导向部件的配设所述马刺的位置,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下游侧,可回转地配设另一马刺,使其从所述第一导向面朝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突出。
这样,通过使得上述另一马刺从第一导向面向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突出,能防止记录介质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接触第一导向面。
(9)在上述(8)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马刺相对第一导向面的朝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的突出量设定为小于该马刺的半径。
这样,通过设定马刺相对第一导向面的突出量,当记录介质前端与马刺相接时,马刺能平滑地朝与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相同方向回转。与此相反,当马刺相对第一导向面的突出量成为马刺的半径或半径以上时,记录介质前端与马刺相接时,马刺不能平滑地朝与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相同方向回转,或发生逆回转,恐怕会发生记录介质堵塞或产生折皱。
(10)在上述(1)-(9)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沿着上述导向部件的沿与记录介质运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配设多个所述马刺。
这样,能在导向部件的宽度方向的宽广范围,防止记录介质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接触导向部件。
(11)在上述(1)-(10)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导向部件上形成用于插入安装所述马刺的孔部,将该孔部的插入所述马刺的开口部形成在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
这样,当万一在导向部件的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记录介质堵塞场合,马刺从堵塞的记录介质受到推压力。本发明将孔部的开口部形成在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因此,使得马刺从孔部脱离的方向,与马刺从堵塞的记录介质受到推压力的方向互相逆向。因此,由于受到来自堵塞的记录介质的推压力,马刺不会从孔部脱落。
(12)在上述(11)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由面对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倾斜的倾斜面形成所述孔部的所述开口部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缘部。
这样,被运送的记录介质前端即使与孔部的开口部的下游侧的缘部相接,由于该下游侧的缘部为倾斜面,记录介质前端也能平滑地跨越倾斜面。由此,能抑制记录介质前端挂在孔部的开口部而引起的堵塞或产生折皱。又,通过将开口部的缘部设为倾斜面,开口部变得宽广,易将马刺插入孔部内。
(13)在上述(1)-(12)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由耐热性部件形成上述马刺。
由于定影装置被加热变热,较好的是,马刺由耐热性部件形成。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像载置体,在表面载置静电潜像;
充电手段,使得所述像载置体表面带电;
曝光手段,对所述像载置体表面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手段,向形成在所述像载置体表面的静电潜像供给色调剂,使其成为可视图像;
转印手段,将形成在所述像载置体表面的可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装置,使得转印在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
上述(1)-(13)任一个记载的定影装置作为上述定影装置。
通过图像形成装置设有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能防止记录介质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接触导向部件引起图像质量低下,能得到良好的图像品质。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按照本发明,能防止记录介质后端侧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接触导向部件。由此,能防止记录介质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接触导向部件引起图像质量低下,能得到良好的图像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设有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概略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概略图。
图3是图2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用于说明上游侧的马刺的突出量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上游侧的马刺的突出量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下游侧的马刺的突出量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下游侧的马刺的突出量的图。
图8是从导向面侧看表面侧导向部件的平面图。
图9是在表面侧导向部件形成的孔部的截面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作用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作用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作用的图。
图13用于说明与孔部倾斜面接触的纸的前端的动作。
图14(a)是表示载置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的状态的整体图,(b)是(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5是使用定影辊作为定影回转体的定影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6是使用加压带作为加压回转体的定影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7是设有定影垫的定影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8是设有定影带及加压带的定影装置的概略截面图。
图19是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的定影装置及转印手段的概略构成图。
图20表示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的定影装置中,纸后端与导向部件接触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形状,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概略图。下面,参照该图说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具有成像部的四个处理单元1K、1M、1C、1Y,所述成像部用于通过与彩色图像的色分解成份对应的黑色、品红色、青色、黄色的不同色的显影剂形成图像。各处理单元1K、1M、1C、1Y构成为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
各处理单元1K、1M、1C、1Y除了收纳互相不同色的色调剂之外,具有相同构成。于是,以一个处理单元1K为例,说明各处理单元1K、1M、1C、1Y的构成。
处理单元1K在其壳体6内设有在表面载置静电潜像的像载置体2,使得像载置体2表面带电的充电手段3,将色调剂供给在像载置体2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像上使其可视图像化的显影手段4,除去残留在像载置体2表面的色调剂等的像载置体清洁手段5等。
在各处理单元1K、1M、1C、1Y上方,配设对像载置体2表面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手段7。该曝光手段7构成为根据图像数据从激光二极管发出激光L1-L4。
在各处理单元1K、1M、1C、1Y下方,配设转印手段8,将形成在像载置体2表面的可视图像转印在作为记录介质的纸上。转印手段8包括架设在驱动辊10及从动辊11等的中间转印带12,与四个像载置体2对向的四个一次转印辊9K、9M、9C、9Y,与驱动辊10对向的二次转印辊13等。又,对中间转印带12配设清洁手段17,用于除去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2表面的色调剂等。
四个一次转印辊9K、9M、9C、9Y相对处于对向位置的像载置体2,通过中间转印带12压接,在其压接处,形成用于将像载置体2上的图像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的一次转印夹持部N1。又,二次转印辊13相对处于对向位置的驱动辊10,通过中间转印带12压接,在其压接处,形成用于将中间转印带12上的图像转印在纸上的二次转印夹持部N2。
在图示二次转印夹持部N2的上方,配设用于使得转印在纸上的转印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的定影装置20。该定影装置20由定影辊21,内藏作为加热手段的加热器的加热辊22,架设在定影辊21及加热辊22上的作为定影回转体的定影带23,对定影带23加压的作为加压回转体的加压辊24等构成。在加压辊24和定影带23互相压接处,形成用于使得纸上的未定影图像定影的定影夹持部N3。
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下部,设有可收纳多张纸的供纸盒14,以及从供纸盒14送出纸的供纸辊15。在供纸盒14也可收纳例如OHP片材等纸以外的记录介质。在图像形成装置内形成用于将纸从供纸盒14朝图示上方运送的纸运送通道R1。在纸运送通道R1,在紧靠二次转印夹持部N2前,配设使得纸暂时停止的一对定位辊16。
在纸运送通道R1的出口,配设用于将纸排出到外部的一对排纸辊18。又,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上部,形成排纸台19。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设有用于在纸的两面形成图像的机构。更详细地说,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形成用于使得纸表面背面翻转运送的纸翻转通道R2。纸翻转通道R2在纸运送通道R1出口侧分叉,同时,在紧靠定位辊16前,与纸运送通道R1合流。又,上述排纸辊18为了使得纸转向到纸翻转通道R2,构成为可朝与纸排出时回转方向逆方向回转。
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动作。
以一个处理单元1K为例进行说明,首先,通过充电手段3使得像载置体2的表面以均一的高电位带电。从曝光手段7根据图像数据向像载置体2表面照射激光束L1,被照射部分电位低下,形成静电潜像。在形成静电潜像的像载置体2的表面部分,通过显影手段4使得色调剂转移,形成黑色的色调剂图像(可视图像化)。
对一次转印辊9K施加控制为与色调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电压,在一次转印夹持部N1形成转印电场。接着,通过该转印电场的作用,将像载置体2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在沿周向移动的中间转印带12上。
在其他各处理单元1M、1C、1Y中,同样在像载置体2上形成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上,使得四色色调剂图像互相叠合。
另一方面,根据来自没有图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的供纸信号,使得供纸辊15回转,仅仅使得载置在供纸盒14中的纸的最上面的纸分离,送向纸运送通道R1。送出的纸在定位辊16暂时停止。
将上述各色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上后,再驱动定位辊16,在时间上使得与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的色调剂图像同步,将纸送向二次转印夹持部N2。
在二次转印夹持部N2,通过对二次转印辊13施加与色调剂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电压,形成转印电场。或者也可以对与二次转印辊13对向的驱动辊10施加与色调剂的带电极性相同极性的电压,形成同样的转印电场。然后,通过在二次转印夹持部N2形成的转印电场的作用,将中间转印带12上的色调剂图像一下子二次转印在纸上。
在一次转印后的像载置体2以及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12的各表面上,残留没有转印的色调剂。所述像载置体2及中间转印带12上的残留色调剂由像载置体清洁手段5及带清洁手段17除去。
二次转印后,纸被运送到定影装置20。纸通过定影夹持部N3时,纸上的未定影色调剂图像被加热/加压,定影在纸上。此后,纸从定影装置20送出,通过排纸辊18排出到排纸台19上。
又,在纸两面形成图像场合,如上所述,在纸的单面(表面侧的面)色调剂图像定影后,使得排纸辊18朝着与排纸回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回转,使得纸转向到纸翻转通道R2。纸通过纸翻转通道R2再次送入纸运送通道R1,纸的表面背面被翻转。接着,与上述相同,在纸的背面转印/定影色调剂图像后,将该纸排出到排纸台19上。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的构成。
图2是表示定影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概略图。如图2所示,定影装置20包括定影辊21,加热辊22,定影带23,加压辊24,收纳上述各部件的壳体26,以及一体地设在该壳体26上的两个导向部件30,40等。又,该定影装置20构成为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
定影辊21由铝制或铁制等心轴形成。为了提高定影性,可以在定影辊21的心轴外周,配设厚度1mm以下的硅酮橡胶等弹性层。
加压辊24由铝制或铁制等心轴,配设在心轴外周的厚度2mm-6mm的液状硅酮制或泡沫硅酮制等弹性层,以及配设在该弹性层外周的PFA制或PTFE制等的脱模层构成。可回转地保持在加压辊24的心轴两端的轴承被支承在侧板上(图示省略),能沿着接近/离开定影辊21的方向移动。通过没有图示的弹簧,朝着接近定影辊21方向推压加压辊24,加压辊24与定影带23表面压接。又,在定影夹持部发生纸堵塞等场合,通过使得加压辊24朝着相对定影辊21离开方向移动,能除去堵塞的纸。
定影带23由厚度50μm-150μm的聚酰亚胺等树脂制的基材,配设在基材上的厚度20μm-50μm的硅酮橡胶制等弹性层,配设在该弹性层上的厚度20μm-50μm的PFA制或FEP制或PTFE制等的脱模层构成。又,为了使得定影带23的热容量小,可以仅由树脂制基材或不锈钢等金属制基材构成定影带23。
如图2所示,两个导向部件30,40配设在定影夹持部N3的纸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图示下侧),夹着纸运送通道R1互相对向。下面,两个导向部件30,40之中,将一方称作表面侧导向部件30,其配设在纸P的形成未定影图像T的表面侧,将另一方称作背面侧导向部件40,其配设在纸P的背面侧。
在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沿纸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及下游侧(以下简称为“上游侧”,“下游侧”),可回转地配设在外周连续形成多个突起的马刺(Spur)31,32。上游侧的马刺31及下游侧的马刺32从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纸运送通道R1侧的导向面33朝纸运送通道R1侧突出。
为了极力减少各马刺31,32对纸上的未定影图像的影响,较好的是,形成在各马刺31,32外周的突起部的前端形成0.1mm以下的曲率半径(在此,“0.1mm以下”包含0.1mm,下文均如此)。又,与上述相同理由,较好的是,上述突起部的前端的壁厚设定为0.3mm以下。
又,由于定影装置20设有的各部件被加热变热,较好的是,上游侧的马刺31及下游侧的马刺32由PBT或PET或液晶聚合物等耐热性树脂形成。又,也可以由金属板形成各马刺31,32,但从处理时安全性角度考虑,较好的是,由难以加热的耐热性树脂形成马刺31,32。
如图2所示,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导向面33包括第一导向面33a及第二导向面33b,所述第二导向面33b连续配设在第一导向面33a的上游侧,同时,以与第一导向面33a不同的角度倾斜。关于向定影装置运送的纸的动作将在后文说明,第二导向面33b配设在导向面33的至少纸后端接近的地方。
图3是图2所示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放大图。
如图3所示,第二导向面33b相对第一导向面33a朝离开纸运送通道R1的方向(图示左侧)倾斜。第二导向面33b的沿纸运送方向的长度L以及第二导向面33b相对第一导向面33a的倾斜角度θ,较好的是,设定为被运送的纸后端不接触第二导向面33b那样的值。
又,上游侧的马刺31从第一导向面33a和第二导向面33b连接的连接部(顶部)33c朝纸运送通道R1侧突出。
图4是用于说明上游侧的马刺31相对第二导向面33b的突出量d1的图。如图4所示,上游侧的马刺31相对第二导向面33b朝纸运送通道侧的突出量d1设定为小于马刺31的半径r1。又,在图4中,将上游侧的马刺31和第二导向面33b的交点设为p1,以该交点p1为顶点,马刺31的节圆切线X与第二导向面33b所成角度设为α,角度α成为比90度大的角度(钝角)场合,上游侧的马刺31的突出量d1小于马刺31的半径r1。
与此相反,如图5(a)所示,切线X和第二导向面33b所成角度α成为90度(直角)场合,上游侧的马刺31的突出量d1与马刺31半径r1相同,突出量d1不成为小于半径r1。又,如图5(b)所示,切线X和第二导向面33b所成角度α成为小于90度(锐角)场合,上游侧的马刺31的突出量d1比马刺31半径r1大。
另一方面,下游侧的马刺32在被运送的纸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唯恐接触第一导向面33a的位置,朝纸运送通道R1侧突出。
图6是用于说明下游侧的马刺32相对第一导向面33a的突出量d2的图。如图6所示,下游侧的马刺32相对第一导向面33a朝纸运送通道侧的突出量d2也设定为小于马刺32的半径r2。即,下游侧的马刺32和第一导向面33a的交点设为P2,以该交点P2为顶点,马刺32的节圆切线Y与第一导向面33a所成角度β设定为比90度大的角度(钝角)。
与此相反,如图7(a)所示,切线Y和第一导向面33a所成角度β成为90度(直角)场合,下游侧的马刺32的突出量d2与马刺32半径r2相同,突出量d2不成为小于半径r2。又,如图7(b)所示,切线Y和第一导向面33a所成角度β成为小于90度(锐角)场合,下游侧的马刺32的突出量d2比马刺32半径r2大。
又,如图3所示,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上游端部30d配设在上游侧的马刺31的上游侧(图示下侧)。通过这样配置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上游端部30d,保护马刺31使其不直接承受来自上游侧的冲击。又,在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与导向面33相反侧的面36上,配设从上游侧的马刺31朝纸运送通道R1侧的相反侧突出的保护壁35。该保护壁35配设在接近上游侧的马刺31的位置,通过保护壁35保护马刺31使其不直接承受来自纸运送通道R1侧的相反侧的冲击。
图8是从导向面33侧看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图。
如图8所示,上游侧的马刺31和下游侧的马刺32分别沿着与纸运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图示左右方向)配设多个。在图8中,马刺31,32沿纸运送方向(图示上下方向)配设二列,沿与纸运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图示左右方向)配设四列,马刺31,32的配设数并不限定与此。又,在表面侧导向部件30形成多个用于插入各马刺31,32进行安装的孔部34。
图9是在表面侧导向部件形成的孔部34的放大截面图。
孔部34在纸运送通道R1侧设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缘部由面对纸运送通道R1侧倾斜的倾斜面34a,34b形成。又,在孔部34中,在马刺31(32)的轴310(320)插入部分,形成轴310(320)的脱落防止用的凸部34c。
下面,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的作用/效果。
如图10所示,弯曲的纸P从没有图示的二次转印夹持部N2朝着定影装置20向上方运送场合,纸P前端与表面侧导向部件30接触,沿表面侧导向部件30,如图示双点划线所示,朝下游移动。这时,纸P的前端与表面侧导向部件30接触,纸P的未定影图像T的形成面与表面侧导向部件30不接触,因此,不用担心图像质量低下。
又,纸P前端沿表面侧导向部件30移动时,纸P前端与下游侧的马刺32相接,但是,伴随纸P移动,下游侧的马刺32朝着与纸P移动方向相同方向回转,因此,不会因马刺32阻挡纸P前端向下游的移动。这是由于参照图6所说明那样,将下游侧的马刺32相对第一导向面33a的突出量d2设定为小于马刺32的半径r2的缘故。与此相反,如图7(a),(b)所示,下游侧的马刺32的突出量d2成为马刺32的半径r2或r2以上场合,纸P前端与马刺32相接时,马刺32不平滑地朝着与纸P移动方向相同方向回转,或逆回转,纸P恐怕会堵塞或产生折皱。
又,由于纸P弯曲程度不同等原因,也有纸P前端与上游侧的马刺31相接场合,但是,这种场合,上游侧的马刺31的作用/效果与上述下游侧的马刺32的作用/效果相同,说明省略。
图11表示纸P前端通过定影夹持部N3的状态。图11所示纸P的前端侧被夹持在定影夹持部N3中,后端侧由没有图示的二次转印夹持部N2夹持的状态。这样,纸P在由定影夹持部N3及二次转印夹持部N2夹持状态下运送时,纸P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接近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第一导向面33a。本发明以马刺32从第一导向面33a突出的状态配置,因此,纸P不接触第一导向面33a,与马刺32接触。并且,伴随纸P朝下游侧运送,马刺32朝与纸P运送方向相同方向回转。此时,马刺32与纸P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点接触或以极小面接触,因此,不担心图像质量低下。
此后,纸P进一步朝下游运送,纸P后端脱离二次转印夹持部N2时,如图12所示,因弯曲的纸P的刚度,有时纸P后端跳起,纸后端接近表面侧导向部件30。在本发明中,至少在纸P后端接近处,配设朝离开纸运送通道R1方向的第二导向面33b,避免纸P后端接触表面侧导向部件30。又,使得上游侧的马刺31从第二导向面33b和第一导向面33a的连接部33c(参照图3)朝纸运送通道侧突出,因此,纸P后端不接触上述连接部33c及其附近,与马刺31接触。并且,伴随纸P朝下游侧运送,马刺31朝着与纸P运送方向相同方向回转。此时,马刺31与纸P的后端侧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点接触或以极小面接触,因此,不担心图像质量低下。
这样,向定影装置20运送的纸P通过与上游侧的马刺31或下游侧的马刺32接触,能防止纸P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与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表面接触。由此,能防止纸P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与表面侧导向部件30接触引起的图像质量低下,能得到良好的图像质量。
当在导向部件30,40之间纸P被堵塞场合,马刺31,32受到来自堵塞的纸P的推压力。在本发明中,如参照图9所说明那样,形成在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孔部34在纸运送通道R1侧设有用于插入马刺31,32的开口部。即,使得马刺31,32从孔部34脱离的方向,与马刺31,32受到来自堵塞的纸P的推压力的方向互相逆向。因此,马刺31,32不会因受到来自堵塞的纸P的推压力而从孔部34脱落。
又,如参照图9所说明那样,孔部34的开口部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缘部由倾斜面34a,34b形成。因此,孔部34的开口部变宽,易将马刺31,32插入孔部34。又,如图13所示,即使所运送的纸P前端与孔部34的开口部的下游侧(图示上侧)的缘部相接,其下游侧的缘部为倾斜面34a,因此,纸P前端如图示双点划线所示,能平滑地跨越倾斜面34a。由此,能抑制纸P前端挂在孔部34开口部而引起的堵塞或折皱。
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构成为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因此,因维修保养等目的,能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卸下定影装置。卸下的定影装置置于工作台等载置面上场合,如图14(a)所示,两个导向部件30,40可以作为支承定影本体的脚使用。又,如图14(b)所示,第二导向面33b的上游端部30d配设在上游侧的马刺31的上游侧(图示下侧),因此,在载置状态下,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上游端部30d与载置面F接触,马刺31不接触载置面F。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向面33b相对第一导向面33a的倾斜角度θ(参照图3)使用17°。在此,较好的是,倾斜角度θ为15°~20°。
若倾斜角度θ小于15°,存在与纸的后端蹭擦的可能性。因此,倾斜角度θ越大,离纸后端越远,对防止蹭擦越有利。
但是,在本构成中,如图14(a)所示,定影装置置于载置台场合,在载置状态下,设定第二导向面33b沿纸运送方向的长度L,使得表面侧导向部件30的上游端部30d与载置面F接触,马刺31与载置面F不接触。图14(c),(d)用于说明图14(a)构成的长度L和倾斜角度θ的关系。长度L根据倾斜角度θ设定,如图14(c)所示,倾斜角度θ小场合,长度L小,如图14(d)所示,倾斜角度θ大场合,长度L变长。例如,半径R=4.8mm场合,倾斜角度θ=15°时,长度L=5.4mm,倾斜角度θ=17°时,长度L=5.6mm,倾斜角度θ=20°时,长度L=5.9mm。这样,倾斜角度θ越大,长度L变长,显影装置大型化,因此,从装置小型化角度考虑,倾斜角度θ小,接近15°有利。因此,加上公差等因素,倾斜角度θ希望处于上述那样的范围。
由此,能防止上游侧的马刺31与载置面F接触导致损伤或破损。
上面说明了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的实施形态,但能适用本发明构成的定影装置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的构成适用于图15-图18所示的定影装置。
如图15所示的定影装置50设有内藏加热器51的定影辊52,以及与定影辊52压接的加压辊53。该定影装置不设有定影带,将定影辊52作为定影回转体使用。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手段驱动定影辊52回转,加压辊53以与定影辊52相同速度从动回转。在定影辊52和加压辊53互相压接的定影夹持部N3,使得将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T保持在表面的纸P通过,对纸P上的色调剂图像T进行定影。
如图16所示的定影装置60设有内藏加热器61的定影辊62,以及作为对定影辊62加压的加压回转体的环状加压带63。通过加压垫64加压,使得加压带63与定影辊62压接,以与定影辊62相同速度从动回转。在定影辊62和加压带63压接的定影夹持部N3,使得将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T保持在表面的纸P通过,对纸P上的色调剂图像T进行定影。
如图17所示的定影装置70设有内藏加热器71的加热辊72,定影垫73,架设在定影垫73及加热辊72上的作为定影回转体的定影带74,内藏加热器75、同时在与定影垫73对向位置与定影带74压接的加压辊76。通过加压辊76回转,定影带74从动回转。在定影带74和加压辊76互相压接的定影夹持部N3,使得将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T保持在表面的纸P通过,对纸P上的色调剂图像T进行定影。
如图18所示的定影装置80设有架设在辊81、82及导向部件83上的作为定影回转体的定影带84,架设在辊85、86及导向部件87上的作为加压回转体的加压带88。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部驱动辊81回转,定影带84回转。加压带88通过辊85与定影带84压接,以与回转的定影带84相同速度从动回转。又,在辊81、85中分别内藏加热器89,90,通过各加热器89,90加热定影带84及加压带88。在定影带84和加压带88互相压接的定影夹持部N3,使得将未定影的色调剂图像T保持在表面的纸P通过,对纸P上的色调剂图像T进行定影。
又,在图1中,系将本发明涉及的定影装置搭载在所谓串列型间接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但本发明也能适用于将像载置体上形成的图像直接转印在纸上的直接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或者将各色图像顺序形成在一个像载置体上的所谓旋转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或上述以外的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14)

1.一种定影装置,设有通过加热手段加热、同时可回转地构成的定影回转体,及对该定影回转体加压的定影回转体,通过使得记录介质通过所述定影回转体和加压回转体互相压接的定影夹持部,对记录介质加热及加压,使得未定影图像定影在该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
导向部件用于将记录介质导向所述定影夹持部,所述导向部件位于所述定影夹持部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侧,配设在记录介质的未定影图像形成面侧;
所述导向部件的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的导向面包括第一导向面及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位于该第一导向面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侧,配设在至少记录介质后端接近处,同时,相对所述第一导向面朝脱离记录介质运送通道的方向倾斜;
在所述导向部件可回转地配设马刺,使得该马刺从连接所述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的连接部朝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分别设定所述第二导向面的长度以及所述第二导向面的相对第一导向面的倾斜角度,使得记录介质后端不接触所述第二导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二导向面相对第一导向面的倾斜角度设定为15°~20°,根据上述倾斜角度设定第二导向面的长度,使得记录介质后端不接触所述第二导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马刺相对第二导向面的朝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的突出量设定为小于所述马刺的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导向部件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端部配设在所述马刺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导向部件构成为起着作为支承所载置的定影装置本体的脚部的功能,在载置定影装置本体的状态下,将所述导向部件配设在所述马刺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上游侧,所述导向部件的上游端部与载置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导向部件的与上述导向面相反侧的面上,设有保护壁,其配设在从所述马刺朝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的相反侧。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上述导向部件的配设所述马刺的位置,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下游侧,可回转地配设另一马刺,使其从所述第一导向面朝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马刺相对第一导向面的朝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的突出量设定为小于该马刺的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着上述导向部件的沿与记录介质运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配设多个所述马刺。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导向部件上形成用于插入安装所述马刺的孔部,将该孔部的插入所述马刺的开口部形成在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面对记录介质运送通道侧倾斜的倾斜面形成所述孔部的所述开口部的沿记录介质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缘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个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由耐热性部件形成上述马刺。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像载置体,在表面载置静电潜像;
充电装置,使得所述像载置体表面带电;
曝光装置,对所述像载置体表面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向形成在所述像载置体表面的静电潜像供给色调剂,使其成为可视图像;
转印装置,将形成在所述像载置体表面的可视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定影装置,使得转印在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定影在记录介质上;其特征在于:
设有权利要求1-13中任一个记载的定影装置作为上述定影装置。
CN2009101756941A 2008-10-02 2009-09-29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39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57222 2008-10-02
JP2008257222A JP5527499B2 (ja) 2008-10-02 2008-10-02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13951A CN101713951A (zh) 2010-05-26
CN101713951B true CN101713951B (zh) 2012-11-07

Family

ID=42075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569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13951B (zh) 2008-10-02 2009-09-29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37998B2 (zh)
JP (1) JP5527499B2 (zh)
CN (1) CN1017139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28312B2 (ja) * 2007-11-21 2011-07-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09509B2 (ja) * 2010-12-17 2015-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76186B2 (ja) * 2011-01-27 2015-09-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22179B2 (ja) 2011-06-28 2015-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レバー切換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35646B2 (ja) 2011-06-30 2015-12-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ガイド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22062B2 (ja) 2011-06-30 2015-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ガイド機構、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30051824A1 (en) * 2011-08-22 2013-02-28 Robert David Bobo Preventing fuser roller damage by thick receivers
JP2013167705A (ja) * 2012-02-14 2013-08-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6019976B2 (ja) * 2012-09-14 2016-11-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94873B2 (ja) 2014-09-05 2018-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92771B2 (ja) * 2015-02-27 2019-04-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47947B2 (ja) 2015-06-23 2019-07-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分離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20722B2 (ja) * 2016-11-10 2019-12-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61471B2 (ja) * 2017-11-24 2021-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16066A (ja) * 2020-07-10 2022-01-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0754A (ja) * 1999-06-29 2001-01-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37491A (ja) * 2002-05-20 2003-11-2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804734A (zh) * 2004-12-07 2006-07-1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44835Y2 (zh) * 1986-09-17 1993-11-15
JPH0297344A (ja) 1988-10-04 1990-04-09 Nippon Steel Corp 海草の栽培方法および栽培具
JPH0747395Y2 (ja) * 1989-01-24 1995-11-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転写紙搬送ガイド装置
JPH0316166U (zh) * 1989-06-30 1991-02-18
JPH0316166A (ja) 1990-03-31 1991-01-24 Ricoh Co Ltd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H05158367A (ja) 1991-12-05 1993-06-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GB2279039B (en) * 1993-06-01 1997-03-12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Fu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using toner to a recording medium
JPH08314247A (ja) * 1995-05-16 1996-11-29 Canon Inc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058287A (en) * 1996-09-12 2000-05-02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heet conveyance device
JPH10142869A (ja) * 1996-09-12 1998-05-29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716558B2 (ja) * 1997-06-23 2005-11-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5995797A (en) * 1997-05-26 1999-11-30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conveys unfixed toner images to a fixing device in an undisturbed and stable manner so that images may be formed on both sides of a sheet
JP2000147979A (ja) * 1998-11-06 2000-05-26 Copyer Co Ltd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60707B2 (ja) * 1999-12-03 2006-03-2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89633B2 (ja) * 2000-10-26 2005-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741832B2 (en) * 2001-03-16 2004-05-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hermal fix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270995A (ja) * 2002-03-14 2003-09-25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69034A (ja) * 2005-12-26 2007-07-05 Ricoh Co Ltd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131202B2 (en) * 2007-02-17 2012-03-06 Seiko I Infotech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pur unit for regulating conveyance of sheet
US8107864B2 (en) * 2007-10-24 2012-01-31 Ricoh Company, Limited Separating member,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22563A (ja) * 2007-11-19 2009-06-04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58959B2 (ja) * 2008-01-25 2013-12-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37560A (ja) * 2008-03-03 2009-10-1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10754A (ja) * 1999-06-29 2001-01-1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37491A (ja) * 2002-05-20 2003-11-2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804734A (zh) * 2004-12-07 2006-07-1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37998B2 (en) 2014-09-16
JP2010085895A (ja) 2010-04-15
JP5527499B2 (ja) 2014-06-18
CN101713951A (zh) 2010-05-26
US20100086334A1 (en) 201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3951B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P2921911B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58563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59633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568119C (zh) 定影装置
JP545501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819240B2 (en) Transfer bel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KR100561473B1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정착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US9046828B2 (en)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09166910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これを用いた原稿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70221B2 (ja) 加熱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949761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093411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49980B2 (ja) 転写装置、中間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3005832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315514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30314987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suppressing deformation of fixing belt and excessive adhesion of lubricant
US7003252B2 (en) Thermal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940654B2 (ja) 定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
JP5847242B2 (ja)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166902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downstream belt presser from an external side
JP2017116639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24595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16931401A (zh)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736855B2 (ja) 転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