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9182A - 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49182A
CN108249182A CN201710788692.4A CN201710788692A CN108249182A CN 108249182 A CN108249182 A CN 108249182A CN 201710788692 A CN201710788692 A CN 201710788692A CN 108249182 A CN108249182 A CN 108249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downstream side
standby
upstream sid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86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49182B (zh
Inventor
川口贵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49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9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49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49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8Devices for collating sheet copy material, e.g. sorters, control, copies in staples form
    • G03G15/6541Binding sets of sheets, e.g. by stapling, glueing
    • G03G15/6544Details about the binding means or proced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2Pile receivers with stationary end support against which pile accumu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6Auxiliary devices for retaining articles in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0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 B65H31/300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dropping, e.g. removing the pile support from under the pile
    • B65H31/3018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dropping, e.g. removing the pile support from under the pile from opposite part-support elements, e.g.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6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acting each article with a front stop as it is pi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2Forming a pile of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3Forming a pile of a limited number of articles, e.g. buffering, forming bu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 B65H2404/1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shape
    • B65H2404/1114Paddle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3Roller pairs driving roller and idler roller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5Roller assembly, particular roller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5Bottom with surface inclined, e.g. in width-wise direction
    • B65H2405/11151Bottom with surface inclined, e.g. in width-wise direction with surface inclined upwardly in transport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8Devices for collating sheet copy material, e.g. sorters, control, copies in staples form
    • G03G15/6547Shifting sets of sheets in the discharge tr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886Sorting or discharging
    • G03G2215/0089Shifting jo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包括:待机部、处理部、上游侧保持单元、下游侧保持单元、片材位置检测单元以及控制部。上游侧保持单元在待机托盘中保持片材的上游侧。下游侧保持单元在待机托盘中保持片材的下游侧。下游侧保持单元能够使保持的片材向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移动。控制部进行片材输送工序、下游侧保持工序、片材返回工序、上游侧保持工序、下游侧释放工序以及上游侧释放工序。在片材返回工序中,使下一张片材回到比上一张片材更偏向上游侧或下游侧的位置,将片材摞的一侧边缘按阶梯状错开。

Description

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般涉及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对从图像形成装置输送的片材(纸张)进行规定的后处理的片材处理装置。片材处理装置包括:进行后处理的处理部和设于处理部的上方的待机部。待机部在由处理部进行片材的后处理的期间使后续的片材暂时滞留。待机部当处理部为空时,使滞留的片材向处理部落下
在片材处理装置中,在用粘合带将片材摞的一侧边缘装订的情况下,有时将片材摞的各片材一点点地错开,将片材摞的一侧边缘形成为阶梯状。在该情况下,能够对片材摞的中间页增加与粘合带的粘接面积。但是,难以将片材摞的一侧边缘按阶梯状错开,易于使装置构成复杂化。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包括:待机部,具有待机托盘,在所述待机托盘上重叠多个片材而成为片材摞;处理部,对从所述待机部输送的所述片材摞进行规定的处理;上游侧保持单元,配置于所述待机托盘的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并能够进行所述待机托盘上的片材的上游侧的保持和保持解除;下游侧保持单元,配置于所述待机托盘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侧,并能够进行所述待机托盘上的片材的下游侧的保持和保持解除,并且能够使保持的片材向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移动;片材位置检测单元,能够检测输送到所述待机部的片材的位置;以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进行以下工序:片材输送工序,将片材输送到所述待机部,并使片材向下游侧前进至超过所述待机托盘上的片材载置位置;下游侧保持工序,将在所述片材输送工序中超过了片材载置位置的片材通过所述下游侧保持单元保持;片材返回工序,通过所述下游侧保持单元使在所述下游侧保持工序中保持的片材回到片材载置位置;以及上游侧保持工序,将在所述片材返回工序中回到片材载置位置的片材通过所述上游侧保持单元保持,所述控制部对第二张以后的下一张片材进行如下工序:下游侧释放工序,在所述片材输送工序前,对由所述下游侧保持单元而保持的上一张片材进行解除;以及上游侧释放工序,在针对下一张片材的所述下游侧保持工序之后,对由所述上游侧保持单元而保持的上一张片材进行解除,在所述上游侧释放工序之后的针对下一张片材的片材返回工序中,使下一张片材回到所述片材载置位置中的相比上一张片材更偏向上游侧或下游侧的位置,并使所述片材摞的一侧边缘按阶梯状错开。
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方法包括片材输送工序,将片材输送到待机部,使片材向片材输送方向下游侧前进至超过待机托盘上的片材载置位置;下游侧保持工序,将在片材输送工序中超过了片材载置位置的片材保持在待机托盘的下游侧;片材返回工序,使在所述下游侧保持工序中保持的片材回到片材载置位置;以及上游侧保持工序,将在所述片材返回工序中回到片材载置位置的片材保持在待机托盘的上游侧,对第二张以后的下一张片材进行如下工序:下游侧释放工序,在所述片材输送工序前,解除由所述待机托盘的下游侧而保持上一张片材;以及上游侧释放工序,在针对下一张片材的所述下游侧保持工序之后,解除由待机托盘的上游侧而保持的上一张片材,在所述上游侧释放工序之后的针对下一张片材的片材返回工序中,使下一张片材回到片材载置位置中的相比上一张片材更偏向上游侧或下游侧的位置,并将片材摞的一侧边缘按阶梯状错开。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后处理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待机部和处理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待机部和处理部的截面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待机部和处理部并表示辅助导向件的工作例的截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辅助导向件和按压构件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按压构件周边的截面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按压构件周边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按压构件周边并表示按压构件的工作例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待机部和处理部并表示辅助导向件的第二工作例的截面图。
图12是将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动作按(a)~(d)的顺序表示的图。
图13是将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动作按(e)~(h)的顺序表示的图。
图14是将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动作按(i)~(l)的顺序表示的图。
图15是将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动作按(m)~(o)的顺序表示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一个动作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具有同一或类似功能够的构成附上同一附图标记。并且,有时会省略这些构成的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16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首先,图1和图2表示图像形成系统1的整体构成例。图像形成系统1包括图像形成装置2和后处理装置3。图像形成装置2在纸张等片材状的记录介质(以下称为“片材S”。)中形成图像。后处理装置3对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的片材S进行后处理。后处理装置3是“片材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像形成装置2包括控制面板11、扫描部12、打印部13、供纸部14、排纸部15以及图像形成控制部16。
控制面板11包括受理用户的操作的各种按键或触摸面板等。例如,控制面板11受理与片材S的后处理的种类有关的输入。图像形成装置2将与通过控制面板11输入的后处理的种类有关的信息送到后处理装置3。
扫描部12包括读取复印对象的图像信息的读取部。扫描部12将读取到的图像信息送到打印部13。
打印部13基于从扫描部12或外部设备发送的图像信息通过碳粉等显影剂形成输出图像(以下称为“碳粉图像”。)。打印部13将碳粉图像转印到片材S的表面上。打印部13对转印到片材S的碳粉图像施加热和压力,使碳粉图像定影到片材S。
供纸部14与打印部13形成碳粉图像的定时相应地将片材S一张张地供应到打印部13。
排纸部15将从打印部13排出的片材S向后处理装置3输送。
图像形成控制部16控制图像形成装置2的整体的动作。即,图像形成控制部16对控制面板11、扫描部12、打印部13、供纸部14以及排纸部15进行控制。图像形成控制部16由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控制电路形成。
接着,说明后处理装置3。
首先,说明后处理装置3的整体构成。如图1所示,后处理装置3与图像形成装置2相邻配置。后处理装置3对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的片材S执行通过控制面板11指定的后处理。例如,后处理是片材装订处理和分类处理等。
后处理装置3包括待机部21、处理部22、排出部23以及后处理控制部(控制部)24。
待机部21使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的片材S(参照图3)暂时滞留(缓冲)。例如,待机部21在由处理部22进行在先的片材S的后处理的期间,使后续的多张片材S待机。待机部21设于处理部22的上方。例如,待机部21将多张片材S重叠而形成片材摞SS。待机部21当处理部22为空时,使滞留的片材S向处理部22落下。
处理部22对输送的片材S进行后处理。例如,处理部22将多张片材S整合。例如,处理部22对通过待机部21形成的片材摞SS进行基于粘合带的片材装订处理。处理部22将进行了后处理的片材S向排出部23排出。
排出部23包括固定托盘23a和可动托盘23b。固定托盘23a设于后处理装置3的上部。可动托盘23b设于后处理装置3的侧部。被后处理后的片材S排出到固定托盘23a和可动托盘23b。
后处理控制部24控制后处理装置3的整体的动作。即,后处理控制部24控制待机部21、处理部22以及排出部23。另外,如图2所示,后处理控制部24控制后述的入口辊32a、32b、出口辊33a、33b、桨部34、辅助导向件43的驱动机构70以及后端夹头90的驱动部94。后处理控制部24与图像形成控制部16同样地由包括CPU、ROM和RAM的控制电路形成。
接着,具体地说明后处理装置3的各部构成。
此外,本申请所说的“片材输送方向”意味着片材S相对于待机部21的待机托盘41的输送方向D(片材S向待机托盘41的进入方向)。另外,本申请所说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意味着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图像形成装置2侧)和下游侧。另外本申请所说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意味着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端部”和“上游侧端部”。而且,在本申请中,将与待机托盘41的上面(输送面)45b大致平行的方向中的与片材输送方向D大致正交的方向称为片材宽度方向W。
图3示意性地表示后处理装置3的构成。如图3所示,后处理装置3具有片材S的输送路径31、一对入口辊32a、32b、一对出口辊33a、33b、待机部21、桨部34以及处理部22。
输送路径31设于后处理装置3的内部。例如,输送路径31由第一导向构件31a和第二导向构件31b形成。第一导向构件31a形成输送路径31的下面。第二导向构件31b相对于输送路径31位于与第一导向构件31a相反的一侧(上面侧)。第二导向构件31b形成输送路径31的上面。输送路径31具有片材供应口31p和片材排出口31d。片材供应口31p面对图像形成装置2。从图像形成装置2对片材供应口31p供应片材S。另一方面,片材排出口31d位于待机部21的近旁。经过了输送路径31的片材S从片材排出口31d排出到待机部21。
入口辊32a、32b设于片材供应口31p的近旁。入口辊32a、32b相互呈平行并在径向上相对。入口辊32a是配置于输送路径31的上面侧的驱动辊。入口辊32b是配置于输送路径31的下面侧的从动辊。入口辊32a、32b在相互之间夹着片材S。入口辊32a、32b将供应到片材供应口31p的片材S向输送路径31的下游侧输送。入口辊32a、32b将片材S输送到出口辊33a、33b。
出口辊33a、33b设于片材排出口31d的近旁。出口辊33a、33b相互呈平行并在径向上相对。出口辊33a是配置于输送路径31的上面侧的驱动辊。出口辊33b是配置于输送路径31的下面侧的从动辊。出口辊33a、33b在相互之间夹着片材S。出口辊33a、33b将由入口辊32a、32b输送的片材S从片材排出口31d向待机部21输送。
接着,说明待机部21。
待机部21具有待机托盘(缓冲托盘)41、开闭驱动部42(参照图4)、辅助导向件43以及排出辊44a、44b。
待机托盘41的后端部位于出口辊33a、33b的近旁。待机托盘41的后端部位于比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靠下方的位置。待机托盘41以随着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前进而逐渐变高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待机托盘41在由处理部22进行后处理的期间使多张片材S重叠后待机。
待机托盘41具有底壁45和未图示的侧壁。底壁45具有下面45a和上面(输送面)45b。底壁45从下方支撑片材S。侧壁支撑片材S的片材宽度方向W的侧部。上面45b支撑在待机部21中滞留的片材S。
图4示意性地表示待机托盘41。如图4所示,待机托盘41具有第一托盘构件46a和第二托盘构件46b。第一托盘构件46a和第二托盘构件46b在片材宽度方向W上相互分开。第一托盘构件46a和第二托盘构件46b能够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和相互离开的方向移动。
开闭驱动部42能够对第一托盘构件46a和第二托盘构件46b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和相互离开的方向进行驱动。开闭驱动部42在片材S在托盘41中待机的情况下,将第一托盘构件46a和第二托盘构件46b设为相互接近的状态。由此,片材S由第一托盘构件46a和第二托盘构件46b支撑。另一方面,开闭驱动部42在片材S从待机托盘41向处理部22的处理托盘61移动的情况下,使第一托盘构件46a与第二托盘构件46b相互分开。由此,由待机托盘41支撑的片材S从第一托盘构件46a与第二托盘构件46b之间的间隙向处理托盘61落下。由此,片材S从待机托盘41移动到处理托盘61。
图5将辅助导向件43放大后示出。如图5所示,辅助导向件43设于待机托盘41的上方。例如,辅助导向件43具有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与待机托盘41大致相同的长度。辅助导向件43是向待机托盘41的上方扩展的板状构件(参照图7)。从出口辊33a、33b排出的片材S进入辅助导向件43与待机托盘41之间的间隙。进入了待机部21的片材S由辅助导向件43和待机托盘41引导,向待机部21的下游侧前进。
辅助导向件43具有在片材S从待机托盘41向处理托盘61移动的情况下对片材S向处理托盘61施力的功能够。具体地,辅助导向件43能够在待机位置(参照图5)与相对于待机位置向下方移动了的突出位置(参照图6)之间移动。在所述待机位置,辅助导向件43的整体位于待机托盘41的上方。在所述待机位置,辅助导向件43位于比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靠上方的位置。另一方面,在所述突出位置,辅助导向件43的至少一部分比待机托盘41的下面45a更向下方突出。辅助导向件43在片材S从待机托盘41向处理托盘61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从所述待机位置移动到所述突出位置,而对片材S向处理托盘61施力。辅助导向件43在待机托盘41上载置片材S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到所述待机位置与所述突出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以下称为按压位置。),而对片材S向待机托盘41施力。
如图5所示,辅助导向件43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具有第一端部43a和第二端部43b。第一端部43a是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的端部。第二端部43b是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的端部。
第一端部43a具有成为辅助导向件43的转动支点(转动中心)的转动轴81。转动轴81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设于与待机托盘41的前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例如,转动轴81位于排出辊44a的近旁,排出辊44a位于待机托盘41的上方。
第二端部43b形成与片材S接触的按压部82。按压部82在片材S从待机托盘41向处理托盘61移动的情况下,通过辅助导向件43以转动轴81为中心转动,而向处理托盘61按压片材S的上游侧。
按压部82如图5所示位于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的近旁。例如,按压部82在图5的侧面观察下与经过后述的桨部34的旋转轴49的轴心的铅垂线M1重叠。按压部82比铅垂线M1更延伸到片材排出口31d的附近。
图6表示移动到所述突出位置的辅助导向件43。如图6所示,按压部82向处理托盘61(向下方)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
接着,说明驱动辅助导向件43的驱动机构70。
如图5所示,驱动机构70具有驱动构件71、驱动源72(参照图7)、动力传递机构73(图7参照)以及弹簧74。
驱动构件71是使辅助导向件43从所述待机位置移动到所述突出位置或按压位置的构件。例如,驱动构件71是凸轮。驱动构件71具有位于比待机托盘41靠上方的旋转中心C。驱动构件71是具有相对于旋转中心C偏心的外周面的凸轮。驱动构件71通过以旋转中心C为中心旋转而与辅助导向件43的上面接触。驱动构件71通过在该驱动构件71与辅助导向件43的上面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旋转而向下方按压辅助导向件43。由此,驱动构件71使辅助导向件43从所述待机位置向所述突出位置或按压位置移动。
图7表示辅助导向件43的俯视图。如图7所示,驱动构件71经由动力传递机构73连接到驱动源72。驱动源72例如是脉冲电机。驱动源72经由动力传递机构73使驱动构件71旋转。
如图5所示,弹簧74设于辅助导向件43的上方。弹簧74对辅助导向件43向上方施力。移动到所述突出位置的辅助导向件43当驱动构件71的按下被解除时,由于弹簧74的作用力而恢复到所述待机位置。
如图5所示,排出辊44a、44b设于待机托盘41的前端部的近旁。排出辊44a、44b相互呈平行且在径向上相对。排出辊44a是配置于待机托盘41的上面侧的驱动辊。排出辊44b是配置于待机托盘41的下面侧的从动辊。排出辊44a、44b在相互之间夹着片材S。排出辊44a在片材S从待机托盘41直接排出到排出部23的情况下正转驱动,将片材S向排出部23的可动托盘23b输送。排出辊44a当将片材S装载到待机托盘41上的规定位置时,能够通过反转驱动与片材S的位置对准。
接着,说明桨部34。
如图5所示,桨部34设于待机托盘41与处理托盘61之间。桨部34设于待机托盘41的下方。桨部34在片材S从待机托盘41向处理托盘61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以旋转轴49为中心旋转,而向处理托盘61按压片材S。桨部34使向处理托盘61落下的片材S向处理部22的规定位置移动。桨部34具有旋转轴49、旋转体50、多个第一桨51以及多个第二桨52。
旋转轴49是桨部34的旋转中心。旋转轴49位于比待机托盘41靠下方的位置。旋转轴49在片材宽度方向W上延伸。桨部34以旋转轴49为中心向图5中的箭头A方向(左转方向)旋转。
旋转体50形成为圆筒状。旋转体50以旋转轴49为中心旋转。旋转体50安装有第一桨51和第二桨52。
第一桨51和第二桨52在旋转体50的径向上从旋转体50突出。第一桨51和第二桨52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例如,第一桨51与片材S从待机托盘41向处理托盘61移动的定时相应地旋转。第一桨51通过所述旋转向处理托盘61按压片材S。由此,在片材S由于静电等贴附于辅助导向件43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片材S从辅助导向件43可靠地剥离。
第二桨52在桨部34的旋转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桨51位于与箭头A方向相反的一侧。第二桨52的长度在旋转体50的径向上比第一桨51的长度长。第二桨52以旋转轴49为中心旋转,从而与向处理托盘61落下的多张片材S中位于最上位的片材S的上面接触。第二桨52在与片材S的上面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旋转,从而使片材S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移动。
接着,说明处理部22。
处理部22具有处理托盘61、胶带装订处理部62、输送辊63a、63b以及输送带64。
处理托盘61设于待机托盘41的下方。处理托盘61以随着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前进而逐渐变高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例如,处理托盘61与待机托盘41大致平行地倾斜。例如,移动到处理托盘61的多张片材S通过整合板等在片材宽度方向W和片材输送方向D上被整合。例如,处理部22将从待机托盘41移动到处理托盘61的片材摞SS推抵到设于处理部22的上游侧的里面的后端止动件。
如图16所示,例如,片材摞SS从待机托盘41侧起按顺序由第一片材S1、第二片材S2和第三片材S3形成。
第一片材S1在待机托盘41上位于最下面,成为片材摞SS的封面。第一片材S1是片材摞SS中的最初被输送的片材S。
第三片材S3在待机托盘41上位于最上面,成为片材摞SS的封底。第三片材S3是片材摞SS中的最后被输送的片材S。
第二片材S2在待机托盘41上位于第一片材S1与第三片材S3之间,成为片材摞SS的中间页。第二片材S2既可以是一张,也可以是多张。片材摞SS也可以没有第二片材S2而仅由第一片材S1和第三片材S3形成。
接着,说明使用处理部22的里面的后端止动件将片材摞SS的各片材S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对齐的步骤。
待机部21控制出口辊33a和排出辊44a的旋转量,从而控制待机部21中的片材S的位置。包括出口辊33a和排出辊44a的片材输送装置将第一片材S1和第三片材S3输送到待机托盘41上的片材载置位置SP中的靠下游的第一位置。片材输送装置将第二片材S2输送到相对于第一片材S1和第三片材S3向上游侧错位的第二位置。片材摞SS将第二片材S2(中间页)相对于第一片材S1和第三片材S3(封面封底页)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错开而形成。
当将片材摞SS按抵到处理部22的里面的后端止动件时,未图示的辊和桨等驱动构件与第一片材S1和第三片材S3接触。第一片材S1和第三片材S3通过与所述驱动构件以比较强的摩擦力接触,而向后端止动件侧移动。第二片材S2通过片材彼此以比较弱的摩擦力接触,而向后端止动件侧移动。当片材摞SS的上游侧端部(一侧边缘SSa)碰到后端止动件时,第二片材S2相对于第一片材S1和第三片材S3先碰到后端止动件,第二片材S2向下游侧滑动。之后,所有片材S碰到后端止动件,从而使片材摞SS的各片材S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被整合。
待机部21具有后端夹头90,后端夹头90相对于待机托盘41接近、分离,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使其不能够移动。后端夹头90与待机托盘41的后端部的上面45b一起构成能够夹着并保持片材S的上游侧端部的上游侧保持单元。后端夹头90当所述片材输送装置将第二张以后的片材S输送到待机部21时,按压之前载置的片材S的后端部Sa。后端夹头90在将片材S的上游侧端部保持的保持位置和解除了片材S的上游侧端部的保持的释放位置这两者允许向待机部21搬入下一张片材S。
排出辊44a相对于待机托盘41接近、分离,并能够按压片材S的下游侧使其不能够移动。排出辊44a与由待机托盘41的前端部支撑的排出辊44b一起构成能够夹着并保持片材S的下游侧的下游侧保持单元。排出辊44a在将片材S的下游侧保持的保持位置与解除了片材S的下游侧的保持的释放位置之间移位。排出辊44a通过在保持了片材S的状态下反转驱动而能够使片材S后退。此外,“后退”是指向与片材输送方向D相反的方向输送片材S。
被输送到待机托盘41上的片材S在由排出辊44a保持后通过排出辊44a的反转驱动而回到规定位置。此时,后端夹头90成为释放位置,由此,能够将返回的片材S的上游侧端部收入后端夹头90的挟持位置。
在将第二片材S2相对于第一片材S1和第三片材S3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错开的情况下,只要根据片材S切换排出辊44a的返回量即可。
例如,在出口辊33a的近旁设有检测片材S的下游侧端部的出口传感器33c。在出口传感器33c检测出片材S的下游侧端部后,后处理控制部24对出口辊33a和排出辊44a的各驱动电机(未图示)进行脉冲控制。由此,能够控制待机托盘41上的片材S的输送位置,能够将片材S输送到待机托盘41上的规定位置。
这样,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将第二片材S2相对于第一片材S1和第三片材S3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错开的层叠。
接着,说明处理部22的胶带装订处理部62为了用胶带装订片材摞SS而由待机部21将片材摞SS的各片材S按阶梯状错开的步骤。
待机部21能够通过包括出口辊33a和排出辊44a的片材输送装置的控制来控制片材摞SS的各片材S的位置。待机部21通过依次切换在待机托盘41上载置的多个片材S的返回量而能够将多个片材S以规定量按阶梯状错开后层叠。用于该控制的装置构成与用于使片材摞SS的各片材S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整合的构成是共用的。
胶带装订处理部62设于处理托盘61的上游侧端部。胶带装订处理部62对被移送到处理托盘61上的片材摞SS的上游侧端部(一侧边缘SSa)进行基于粘合带的片材装订处理。此时,片材摞SS的上游侧端部通过将各片材S按阶梯状错开而形成,从而易于使胶带还与作为中间页的第二片材S2的纸面贴紧。由此,与胶带仅与第二片材S2的端缘贴紧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中间页的装订强度。
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空出规定的间隔配置有输送辊63a、63b。输送带64架设于输送辊63a、63b。输送带64与输送辊63a、63b同步旋转。输送带64在胶带装订处理部62与排出部23之间输送片材S。
说明待机部21的按压片材S的构成。
后处理装置3具有为了不使片材S在待机部21处浮起而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的构成。
如图3所示,后处理装置3作为在待机部21处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的构件之一具有后端夹头90。
图8至图10将后端夹头90放大后示出。如图8所示,后端夹头90具有转动轴91、多个按压构件92、多个加压部93以及驱动部94。
转动轴91是按压构件92的转动中心。转动轴91在片材宽度方向W上延伸。按压构件92能够以转动轴91为中心向图8中的箭头B1方向和箭头B2方向转动。转动轴91设于比待机部21靠下方(例如比待机托盘41靠下方)的位置。转动轴91位于待机托盘41与处理托盘61之间。例如,转动轴91位于将待机托盘41的下面45a延长后的延长线M2靠下方的位置。例如,转动轴91设于与桨部34的旋转轴49相同的轴上。
按压构件92具有第一筒部101、臂102以及按压部103。
第一筒部101安装于转动轴91并能够转动。第一筒部101和转动轴91位于待机托盘41的后端部的下方。
臂102安装于第一筒部101。臂102能够与第一筒部101一体地以转动轴91为中心转动。臂102从第一筒部101向径向外侧延伸。臂102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在比第一筒部101靠上游侧的范围内转动。
按压部103从臂102的延出前端部向待机部21侧延伸。按压部103从臂102的延出前端部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延伸。例如,按压部103形成为以转动轴91为中心的圆弧状。按压部103能够与臂102一体地以转动轴91为中心转动。按压部103通过向待机托盘41转动,而能够向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
如图9所示,在按压部103的前端部设有摩擦材料104。例如,摩擦材料104由硬度比较低、摩擦系数比较高的材料形成。例如,摩擦材料104由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那样的橡胶材料形成。
图10表示转动到与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接触的位置的按压构件92。如图8和图10所示,按压构件92能够在退避位置(参照图8)与按压位置(参照图10)之间移动。即,按压构件92以转动轴91为转动中心在所述退避位置与所述按压位置之间转动。
在所述退避位置,按压部103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位于比待机托盘41靠上游侧。在所述退避位置,按压部103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位于比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靠上游侧。在所述退避位置,按压部103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位于比转动轴91靠上游侧。
在所述按压位置,按压部103从上方与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面对。在待机托盘41中收纳有片材S的情况下,按压部103的前端部(例如摩擦材料104)与片材S的后端部Sa接触。按压部103向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
按压构件92在所述退避位置和所述按压位置这两者从输送路径31离开。按压构件92在位于所述退避位置和所述按压位置中的任一位置的情况下,都允许片材S从输送路径31向待机部21进入。即,当按压构件92位于所述退避位置时,片材S经过第一导向构件31a的前端部与待机托盘41之间的间隙的上方输送到待机部21。
当按压构件92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按压部103从第一导向构件31a的前端部的下方向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以圆弧状延伸。此时,按压构件92不是向来自片材排出口31d的片材排出路径突出,而是架设于第一导向构件31a的前端部与待机托盘41之间。片材S经过该按压构件92的上方输送到待机部21。
如图7所示,多个按压构件92在片材宽度方向W上相互分开设置。在多个按压构件92的各者设有加压部93。
如图8所示,加压部93包括加压构件106和弹簧107。
加压构件106具有第二筒部111(参照图9)和支撑部112(参照图8)。
如图9所示,第二筒部111在第一筒部101的旁边安装于转动轴91。例如,第二筒部111固定于转动轴91。第二筒部111与转动轴91一体地转动。
如图8所示,支撑部112从第二筒部111向转动轴91的径向突出。支撑部112与第二筒部111一体地形成。支撑部112在从按压构件92的所述退避位置朝向所述按压位置的转动方向(箭头B1的方向)上位于比按压构件92的臂102靠后方的位置。
弹簧107设于加压构件106的支撑部112与按压构件92的臂102之间。弹簧107在加压构件106的支撑部112与按压构件92的臂102之间的距离比规定距离短的情况下,对按压构件92的臂102向从加压构件106的支撑部112离开的方向施力。
接着,说明驱动部94。
驱动部94包括驱动源116(参照图3)和动力传递机构117。例如驱动源116是脉冲电机。动力传递机构117包括:安装于驱动源116的驱动轴的滑轮、安装于转动轴91的滑轮、以及使这些滑轮连动的带等。由此,驱动源116经由动力传递机构117使转动轴91转动。
驱动源116使转动轴91转动,从而使加压构件106向图8中的箭头B1方向和箭头B2方向转动。
当驱动部94使加压构件106向箭头B1的方向转动时,加压构件106的支撑部112向箭头B1的方向转动。当加压构件106的支撑部112向箭头B1的方向转动时,按压构件92由于弹簧107而向箭头B1的方向转动。由此,按压构件92从所述退避位置移动到所述按压位置。
按压构件92当按压部103与在待机托盘41处待机的片材S接触时,停止旋转。另一方面,驱动部94在按压构件92停止旋转后也使加压构件106的支撑部112向箭头B1的方向转动。因此,弹簧107在加压构件106的支撑部112与按压构件92的臂102之间被拉紧。由此,弹簧107对按压构件92向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施力。即,按压构件92的按压部103对片材S的后端部Sa加压并保持。
当驱动部94使加压构件106向箭头B2的方向转动时,加压构件106的支撑部112向箭头B2的方向转动。当加压构件106的支撑部112向箭头B2的方向转动时,按压构件92由于弹簧107而向箭头B2的方向转动。由此,按压构件92从所述按压位置恢复到所述退避位置。
接着,说明辅助导向件43。
辅助导向件43作为在待机部21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的构件之一发挥功能够。
图11表示位于按压片材S的位置的辅助导向件43。如图11所示,辅助导向件43除了能够移动到所述待机位置和所述突出位置以外,还能够移动到比突出位置稍微向下方移动的按压位置。辅助导向件43当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向下方按压片材S。辅助导向件43通过所述的驱动机构70转动到所述按压位置。
在所述按压位置,辅助导向件43的按压部82向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后端夹头90和辅助导向件43在待机部21向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
如图7所示,片材宽度方向W的辅助导向件43的宽度比片材宽度方向D的片材S的宽度大。例如,辅助导向件43具有能够覆盖多种规格(例如明信片尺寸、B5尺寸和A4尺寸)的片材S的后端部Sa的宽度。片材宽度方向W上的辅助导向件43的宽度比片材宽度方向W上的按压构件92的宽度(例如多个按压构件92的宽度的合计值)大。
辅助导向件43和后端夹头90分别形成为梳齿状。辅助导向件43具有多个切口部83。多个切口部83设于与多个按压部103对应的位置。各切口部83从辅助导向件43的后端缘向片材输送方向D延伸。多个按压部103分别进入对应的切口部83的内侧。多个按压部103分别进入对应的切口部83的内侧,从而能够不与辅助导向件43干扰地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多个按压部103在辅助导向件43按压了片材S的后端部Sa的状态下能够不与辅助导向件43干扰地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
接着,说明当在待机托盘41上形成片材摞SS时后处理控制部24进行的处理。
图12至图15表示使多张片材S在待机托盘41处待机的动作的流程。
图12中的(a)表示最初的片材S从输送路径31进入待机托盘41的状态。后处理控制部24当将片材S从输送路径31向待机托盘41输送时,将辅助导向件43配置于所述待机位置。即,将辅助导向件43配置于比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靠上方的位置。因此,从输送路径31输送的片材S能够不妨碍辅助导向件43地进入待机托盘41。
此时,后处理控制部24将按压构件92配置于所述退避位置,将排出辊44a配置于所述退避位置。另外,对出口辊33a进行驱动控制,使片材S前进至片材S的一部分(下游侧)越过待机托盘41的片材载置位置SP为止。将该工序设为“片材输送工序ST1”。
图12中的(b)表示排出辊44a从释放位置移动到保持位置而保持片材S的状态。即,排出辊44a与片材S和排出辊44b接近,在排出辊44a、44b之间夹着并保持片材S。将该工序设为“下游侧保持工序ST2”。此外,下游侧保持单元不限于用排出辊44a、44b夹着片材S的构成,也可以是具有与排出辊44a、44b等片材输送构件不同的保持构件的构成。
图12中的(c)表示排出辊44a在保持了片材S的状态下反转驱动而使片材S向上游侧返回的状态。由此,使排出辊44a所保持的片材S后退到待机托盘41的片材载置位置SP。将该工序设为“片材返回工序ST3”。片材载置位置SP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具有比片材S长的长度。片材载置位置SP能够在片材输送方向D的全长内使片材S错开载置。
图12中的(d)表示用辅助导向件43向待机托盘41侧按压回到片材载置位置SP的片材S的上游侧的状态。即,后处理控制部24在使片材S回到规定位置后,通过驱动机构70使辅助导向件43转动到所述按压位置。使辅助导向件43转动到所述按压位置,由此,片材S的后端部Sa被向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按压。在用按压构件92按压片材S之前进行辅助导向件43对片材S的按压。通过驱动机构70使辅助导向件43转动,从而能够用比辅助导向件43的自重大的力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辅助导向件43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从而使片材S的后端部Sa被拉平。例如在片材S的后端部Sa具有弯曲的情况下,该弯曲也会被拉平。另外,能够抑制片材S从上游侧的待机托盘41浮起。将该工序设为“片材辅助工序ST4”。在该工序中,能够用不同于上游侧保持单元(按压构件92)和下游侧保持单元(排出辊44a)的构成的辅助构件(辅助导向件43)按压片材S。
图13中的(e)表示按压构件92接在辅助导向件43之后按压片材S的状态。按压构件92通过驱动部94和加压部93转动到所述按压位置。按压构件92转动到所述按压位置,从而向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将该工序设为“上游侧保持工序ST5”。按压构件92在辅助导向件43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的状态下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
图13中的(f)表示辅助导向件43恢复到所述待机位置的状态。辅助导向件43在按压构件92按压了片材S的后端部Sa后,从片材S离开而恢复到所述待机位置。辅助导向件43在下一张片材S从输送路径31输送到待机托盘41之前,比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更向上方移动。将该工序设为“辅助解除工序ST6”。按压构件92当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也允许下一张片材S向待机托盘41进入。
图13中的(g)表示排出辊44a从保持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而解除了片材S的保持的状态。将该工序设为“下游侧释放工序ST7”。下游侧释放工序ST7预先在将下一张片材S(第二张以后的片材S)输送到待机部21之前完成。
图13中的(h)表示下一张片材S(第二张以后的片材S)从输送路径31进入待机托盘41的状态。即,进行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片材输送工序ST1。在下一张片材S的片材输送工序ST1中,已经载置于待机托盘41上的上一张片材S的后端部Sa被按压构件92保持。因此,待机托盘41上的上一张片材S即使受到运入下一张片材S时的摩擦力也不会移动。下一张片材S被按压构件92的上面引导而进入待机托盘41。下一张片材S由于进入待机托盘41而与上一张片材S重叠。
图14中的(i)表示排出辊44a再次从释放位置移动到保持位置且将下一张片材S与上一张片材S一起保持的状态。即,进行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下游侧保持工序ST2。
图14中的(j)表示在进行了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下游侧保持工序ST2后排出辊44a反转驱动而使片材S回到上游侧的状态。即,进行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片材返回工序ST3。此时,下一张片材S回到比待机托盘41上的上一张片材S更向上游侧或下游侧以规定量错位的位置。另外,此时,由于按压构件92位于保持位置,因此下一张片材S的后端部Sa跨于按压构件92的前端部。
图14中的(k)表示在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片材返回工序ST3后按压构件92从保持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而解除了片材S的保持的状态。将该工序设为“上游侧释放工序ST8”。此时,各片材S的下游侧由排出辊44a保持,因此能够抑制在待机托盘41上的动作。按压构件92移动到释放位置,因此下一张片材S不会跨于按压构件92。
图14中的(l)表示在上游侧释放工序ST8后使辅助导向件43转动到所述按压位置的状态。即,进行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片材辅助工序ST4,片材S的后端部Sa被拉平。当保持片材S的后端部Sa跨于按压构件92的原样进行片材辅助工序ST4时,有时剪切力作用于片材S的后端部Sa或者在片材S的后端部Sa产生皱纹。
图15中的(m)表示在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片材辅助工序ST4后按压构件92对下一张片材S以及上一张片材S一起按压的状态。即,进行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上游侧保持工序ST5。按压构件92在辅助导向件43按压了下一张片材S的后端部Sa后被驱动,从而再次转动到所述按压位置。按压构件92转动到所述按压位置,从而向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按压下一张片材S的后端部Sa。按压构件92从与辅助导向件43相同的一侧按压下一张片材S的后端部Sa。此时,片材S的后端部Sa被拉为平坦状,因此能够抑制片材S的后端部Sa的剪断或皱纹的发生。
图15中的(n)表示辅助导向件43再次恢复到所述待机位置的状态。辅助导向件43在按压构件92按压了下一张片材S的后端部Sa后从下一张片材S离开。即,进行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辅助解除工序ST6。
图15中的(o)表示排出辊44a再次从保持位置移动到释放位置而解除了下一张片材S的保持的状态。即,进行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下游侧释放工序ST7。
之后,根据片材S的张数重复图13中的(h)到图15中的(o)的各工序。由此,在待机托盘41上形成多张片材S重叠后的片材摞SS。片材摞SS的各片材S如何错位而重叠是通过所述片材返回工序ST3中的片材S的返回量的控制来决定的。即,能够用共用的装置构成形成多个片材S整合后重叠的状态、中间页相对于封面封底页向上游侧错位的状态、片材摞SS的一侧边缘SSa按阶梯状错位的状态等不同方式的片材摞SS。此外,在将片材摞SS的一侧边缘SSa按阶梯状错开的情况下,不限于使下一张片材S相对于上一张片材S向下游侧错开的重叠方法,还可以有使下一张片材S相对于上一张片材S向上游侧错开的重叠方法。
根据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3,能够用共用的装置构成实现片材对齐机构和片材错开机构。片材对齐机构通过使多个片材S在待机托盘41上后退而整合,使片材摞SS的上游侧端部对齐。片材错开机构使多个片材S在待机托盘41上一点点地错开而将片材摞SS的上游侧端部按阶梯状形成。因此,能够在抑制了装置构成的复杂化的基础上实现将片材摞SS的一侧边缘SSa按阶梯状错开的处理。
根据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3,上游侧保持单元包括向待机托盘41侧按压片材S来保持片材S的上游侧按压构件(按压构件92)。因此,能够抑制待机托盘41上的片材S的浮动,能够精度良好地保持片材S而实现片材S的错位的均等化。
另外,上游侧按压构件(按压构件92)按保持位置和释放位置进行切换。在保持位置,与待机托盘41接近而在与待机托盘41侧的支撑部(上面45b)之间夹着并保持片材S。在释放位置,从待机托盘41离开而解除片材S的保持。因此,能够利用待机托盘41高效地保持片材S。
另外,上游侧按压构件在保持位置和释放位置这两者允许向待机部21输送下一张片材S。因此,能够减小与片材S的输送相伴的上游侧按压构件的保持位置和释放位置的切换的频率。
根据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3,下游侧保持单元包括下游侧按压构件(排出辊44a)。下游侧按压构件向待机托盘41侧按压片材S来保持片材S。因此,能够抑制在待机托盘41上的片材S的浮起,能够精度良好地保持片材S而实现片材S的错位的均等化。
另外,下游侧按压构件(排出辊44a)按保持位置和释放位置进行切换。在保持位置,与待机托盘41接近而在与待机托盘41侧的支撑部(排出辊44b)之间夹着并保持片材S。在释放位置,从待机托盘41离开而解除片材S的保持。因此,能够利用待机托盘41高效地保持片材S。
另外,下游侧按压构件是为了使保持的片材S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返回而能够反转的转动辊。因此,能够利用转动辊进行片材S的保持和释放,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片材S的后退。
根据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3,还包括向待机托盘41侧按压片材S的辅助构件。因此,能够抑制待机托盘41上的片材S的浮起,能够精度良好地保持片材S而实现片材S的错位的均等化。
另外,处理部22包括用胶带装订片材摞SS的胶带装订处理部62。因此,在通过无损伤结合进行胶带装订的后处理中,能够高效地实现将片材摞SS的一侧边缘SSa按阶梯状错开的处理。
实施方式还包含以下的片材处理方法。
即,包括:片材输送工序ST1、下游侧保持工序ST2、片材返回工序ST3、上游侧保持工序ST5、下游侧释放工序ST7以及上游侧释放工序ST8。片材输送工序ST1将片材S输送到待机部21,使片材S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前进至超过待机托盘41上的片材载置位置SP。下游侧保持工序ST2将在片材输送工序ST1中超过了片材载置位置SP的片材S保持在待机托盘41的下游侧。片材返回工序ST3使在下游侧保持工序ST2中保持的片材S回到片材载置位置SP。上游侧保持工序ST5将在片材返回工序ST3中回到片材载置位置SP的片材S保持在待机托盘41的上游侧。下游侧释放工序ST7在针对第二张以后的下一张片材S的片材输送工序ST1前,解除待机托盘41的下游侧的上一张片材S的保持。上游侧释放工序ST8在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下游侧保持工序ST2后,解除待机托盘41的上游侧的上一张片材S的保持。在上游侧释放工序ST8后的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片材返回工序ST3中,使下一张片材S回到片材载置位置SP中的相比上一张片材S更偏向上游侧或下游侧的位置,将片材摞SS的一侧边缘SSa按阶梯状错开。
以上说明了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但片材处理装置的构成不限于所述例子。例如,片材处理装置可以是在箱体内具有体内润饰液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后端夹头90和排出辊44a(上游侧保持单元和下游侧保持单元)向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按压片材S。不过,上游侧保持单元和下游侧保持单元按压片材S的片材支撑面不限于待机托盘41的上面45b。例如,上游侧保持单元和下游侧保持单元的至少一方可以另外包括形成片材支撑面的构件。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辅助导向件43按压片材S的上游侧。不过,也可以包括按压片材S的下游侧的辅助导向件。即,也可以包括按压片材S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至少一方的辅助导向件。另外,还可以有不包括辅助导向件的构成。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处理部22包括胶带装订处理部62。不过,不限于胶带装订处理部62,可以包括订书钉。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通过输送部的出口传感器33c检测输送到待机部21的片材S的位置。不过,不限于输送部的出口传感器33c,也可以包括配置于待机部21的传感器。另外,也可以包括直接检测片材摞SS的一侧边缘SSa的线传感器。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后处理装置3包括:待机部21、处理部22、上游侧保持单元(按压构件92)、下游侧保持单元(排出辊44a)、片材位置检测单元(出口传感器33c)以及控制部24。待机部21具有待机托盘41,在待机托盘41上将处理前的片材S重叠多个而成为片材摞SS。处理部22对从待机部21输送的片材摞SS进行规定的处理。上游侧保持单元配置于待机托盘41的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上游侧保持单元能够进行待机托盘41上的片材S的上游侧的保持和保持解除。下游侧保持单元配置于待机托盘41的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下游侧保持单元能够进行待机托盘41上的片材S的下游侧的保持和保持解除。下游侧保持单元能够使保持的片材S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移动。片材位置检测单元能够检测输送到待机部21的片材S的位置。控制部进行片材输送工序ST1、下游侧保持工序ST2、片材返回工序ST3、上游侧保持工序ST5、下游侧释放工序ST7以及上游侧释放工序ST8。片材输送工序ST1将片材S输送到待机部21,使片材S向下游侧前进至超过待机托盘41上的片材载置位置SP。下游侧保持工序ST2将在片材输送工序ST1中超过了片材载置位置SP的片材S用下游侧保持单元保持。片材返回工序ST3通过下游侧保持单元使在下游侧保持工序ST2中保持的片材S回到片材载置位置SP。上游侧保持工序ST5通过上游侧保持单元保持在片材返回工序ST3中回到片材载置位置SP的片材S。下游侧释放工序ST7在针对第二张以后的下一张片材S的片材输送工序ST1前,解除下游侧保持单元对上一张片材S的保持。上游侧释放工序ST8在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下游侧保持工序ST2后,解除上游侧保持单元对上一张片材S的保持。在上游侧释放工序ST8后的针对下一张片材S的片材返回工序ST3中,使下一张片材S回到片材载置位置SP中的相比上一张片材S更偏向上游侧或下游侧的位置,将片材摞SS的一侧边缘SSa按阶梯状错开。
通过包括所述构成,能够在抑制了装置构成的复杂化的基础上实现将片材摞SS的一侧边缘SSa按阶梯状错开的处理。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片材处理装置,包括:
待机部,具有待机托盘,在所述待机托盘上重叠多个片材而成为片材摞;
处理部,对从所述待机部输送的所述片材摞进行规定的处理;
上游侧保持单元,配置于所述待机托盘的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并能够进行所述待机托盘上的片材的上游侧的保持和保持解除;
下游侧保持单元,配置于所述待机托盘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侧,并能够进行所述待机托盘上的片材的下游侧的保持和保持解除,并且能够使保持的片材向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移动;
片材位置检测单元,能够检测输送到所述待机部的片材的位置;
以及
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进行以下工序:
片材输送工序,将片材输送到所述待机部,并使片材向下游侧前进至超过所述待机托盘上的片材载置位置;
下游侧保持工序,将在所述片材输送工序中超过了片材载置位置的片材通过所述下游侧保持单元保持;
片材返回工序,通过所述下游侧保持单元使在所述下游侧保持工序中保持的片材回到片材载置位置;以及
上游侧保持工序,将在所述片材返回工序中回到片材载置位置的片材通过所述上游侧保持单元保持,
所述控制部对第二张以后的下一张片材进行如下工序:
下游侧释放工序,在所述片材输送工序前,对由所述下游侧保持单元而保持的上一张片材进行解除;以及
上游侧释放工序,在针对下一张片材的所述下游侧保持工序之后,对由所述上游侧保持单元而保持的上一张片材进行解除,
在所述上游侧释放工序之后的针对下一张片材的片材返回工序中,使下一张片材回到所述片材载置位置中的相比上一张片材更偏向上游侧或下游侧的位置,并使所述片材摞的一侧边缘按阶梯状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上游侧保持单元包括上游侧按压构件,所述上游侧按压构件向所述待机托盘侧压入片材来保持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上游侧按压构件在保持位置与释放位置间切换,所述保持位置是与所述待机托盘接近而在与所述待机托盘侧的支撑部之间夹着片材并保持的位置,所述释放位置是与所述待机托盘分开而解除片材的保持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上游侧按压构件在所述保持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这两者允许向待机部输送下一张片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下游侧保持单元包括下游侧按压构件,所述下游侧按压构件向所述待机托盘侧按入片材来保持片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下游侧按压构件在保持位置与释放位置间切换,所述保持位置是与所述待机托盘接近而在与所述待机托盘侧的支撑部之间夹着片材并保持的位置,所述释放位置是与所述待机托盘分开而解除片材的保持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下游侧按压构件是为了使保持的片材向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返回而能够反转的转动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片材处理装置还包括向所述待机托盘侧按压片材的辅助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部包括用胶带装订所述片材摞的胶带装订处理部。
10.一种片材处理方法,包括:
片材输送工序,将片材输送到待机部,使片材向片材输送方向下游侧前进至超过待机托盘上的片材载置位置;
下游侧保持工序,将在片材输送工序中超过了片材载置位置的片材保持在待机托盘的下游侧;
片材返回工序,使在所述下游侧保持工序中保持的片材回到片材载置位置;以及
上游侧保持工序,将在所述片材返回工序中回到片材载置位置的片材保持在待机托盘的上游侧,
对第二张以后的下一张片材进行如下工序:
下游侧释放工序,在所述片材输送工序前,解除由所述待机托盘的下游侧而保持上一张片材;以及
上游侧释放工序,在针对下一张片材的所述下游侧保持工序之后,解除由待机托盘的上游侧而保持的上一张片材,
在所述上游侧释放工序之后的针对下一张片材的片材返回工序中,使下一张片材回到片材载置位置中的相比上一张片材更偏向上游侧或下游侧的位置,并将片材摞的一侧边缘按阶梯状错开。
CN201710788692.4A 2016-12-28 2017-09-04 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Active CN1082491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392,564 2016-12-28
US15/392,564 US10042305B2 (en) 2016-12-28 2016-12-28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and sheet processing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9182A true CN108249182A (zh) 2018-07-06
CN108249182B CN108249182B (zh) 2020-06-30

Family

ID=62630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8692.4A Active CN108249182B (zh) 2016-12-28 2017-09-04 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042305B2 (zh)
CN (1) CN1082491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07134B2 (ja) * 2018-09-26 2022-07-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スタッカー及び媒体処理装置
JP7318442B2 (ja) * 2019-09-18 2023-08-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7472452B2 (ja) * 2019-09-30 2024-04-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JP7417184B2 (ja) * 2019-10-07 2024-01-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KR102351227B1 (ko) * 2020-08-25 2022-01-14 (주)케이알디씨 화상형성장치용 후처리 장치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1433A (en) * 1995-04-28 1998-06-23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systems for holding image carrying media of various sizes
JP2001072269A (ja) * 1999-09-06 2001-03-21 Horizon International Kk 表紙供給装置
EP1359106A1 (de) * 2002-04-30 2003-11-05 Siempelkamp Handling Systeme GmbH & Co.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einzelung von Platten
CN101205028A (zh) * 2006-12-22 2008-06-25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用纸后处理装置
CN101920857A (zh) * 2009-06-11 2010-12-22 株式会社理光 片材运送装置,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01598A (zh) * 2009-12-18 2011-06-22 米勒·马蒂尼控股公司 用于从堆垛分开印刷产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79827A (zh) * 2012-12-19 2014-06-25 Gradco日本株式会社 纸张后处理装置
CN104670962A (zh) * 2013-12-03 2015-06-0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1234B1 (en) * 1996-12-27 2001-06-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US6244583B1 (en) * 1997-03-11 2001-06-12 Minolta Co., Ltd. Stack transport for a sorter with pressing device
JP3432726B2 (ja) * 1997-11-17 2003-08-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シート排出機構
JP4298360B2 (ja) * 2003-03-07 2009-07-15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68965A (ja) 2005-12-21 2007-07-05 Toshiba Tec Corp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5301975B2 (ja) * 2008-12-11 2013-09-25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集積方法、シート集積装置および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WO2011070799A1 (ja) * 2009-12-08 2011-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041587B2 (ja) * 2011-09-30 2016-1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150378B2 (en) * 2012-08-31 2015-10-06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Sheet stack tray having sheet pressurizing member
US9567183B2 (en) * 2013-12-16 2017-02-14 Canon Finetech Inc.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JP6235900B2 (ja) * 2013-12-27 2017-11-22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綴じ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395179B2 (ja) * 2014-04-24 2018-09-26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1433A (en) * 1995-04-28 1998-06-23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systems for holding image carrying media of various sizes
JP2001072269A (ja) * 1999-09-06 2001-03-21 Horizon International Kk 表紙供給装置
EP1359106A1 (de) * 2002-04-30 2003-11-05 Siempelkamp Handling Systeme GmbH & Co.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Vereinzelung von Platten
CN101205028A (zh) * 2006-12-22 2008-06-25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用纸后处理装置
CN101920857A (zh) * 2009-06-11 2010-12-22 株式会社理光 片材运送装置,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01598A (zh) * 2009-12-18 2011-06-22 米勒·马蒂尼控股公司 用于从堆垛分开印刷产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879827A (zh) * 2012-12-19 2014-06-25 Gradco日本株式会社 纸张后处理装置
CN104670962A (zh) * 2013-12-03 2015-06-0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49182B (zh) 2020-06-30
US20180181050A1 (en) 2018-06-28
US10042305B2 (en) 2018-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49182A (zh) 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CN106241472B (zh) 片材处理装置
US5026034A (en) Document output apparatus having anti-dishevelment device
CN100555094C (zh) 片材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JPH04226253A (ja) 電子写真式印刷機
JPH09202480A (ja) 給紙装置
US10882710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3166612A (ja)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693725A (zh) 片材处理装置
JP2011026121A (ja) 冊子積載装置、リングバインド製本装置、リングバインド製本システム、冊子積載制御方法、及び冊子積載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175642B2 (ja) 紙折り装置
JPH02188370A (ja) 電子写真複写機用コピーシートセット給送装置
JP4869156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8459475A (zh) 片材处理装置及片材处理方法
CN106672686B (zh) 片材处理装置
JP2013124178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06360B2 (ja) シート排出機構
JP5251525B2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7076898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6491958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US7416184B2 (en) Sheet buffer device with rotating disk
JP2009173457A (ja) シート給紙装置
JP2003261256A5 (zh)
JPS6124531Y2 (zh)
JP2560987Y2 (ja) 給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