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672686B - 片材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672686B
CN106672686B CN201510756465.4A CN201510756465A CN106672686B CN 106672686 B CN106672686 B CN 106672686B CN 201510756465 A CN201510756465 A CN 201510756465A CN 106672686 B CN106672686 B CN 106672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component
sheet
standby
guid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7564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672686A (zh
Inventor
山本干夫
川口贵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7564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6726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6672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2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672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672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片材处理装置具备待机部、处理部、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所述处理部设置于所述待机部的下方。所述第一部件在第一片材进入所述待机部的情况下,按压片材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片材的上游侧的端部。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按压所述第一片材之前按压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端部。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按压所述第一片材之后与所述第一片材分离。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第一片材从所述待机部向所述处理部移动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片材施加朝向所述处理部的力。

Description

片材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对从图像形成装置输送来的片材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具备进行后处理的处理部、以及设置于处理部的上方的待机部。待机部在由处理部进行片材的后处理的期间,使后续的片材暂时滞留。待机部在处理部空闲时使滞留的片材朝向处理部落下。
然而,片材有时出现卷曲。在待机部先行待机的片材卷曲的情况下,后续的片材有可能接触该片材的卷曲。当后续的片材与先行待机的片材的卷曲接触时,有可能使片材的移动变得不稳定。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具备待机部、处理部、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所述处理部设置于所述待机部的下方。在第一片材进入所述待机部的情况下,并且所述第一部件在允许所述第一片材之后输送的第二片材进入所述待机部的状态下,按压片材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片材的上游侧的端部。在所述第一部件按压所述第一片材之前,所述第二部件按压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端部。在所述第一部件按压所述第一片材之后,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片材分离。在所述第一片材从所述待机部向所述处理部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部件对所述第一片材施加朝向所述处理部的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例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在图1中示出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表示在图1中示出的后处理装置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图3中示出的待机部以及处理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图3中示出的待机部以及处理部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在图3中示出的待机部以及处理部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在图3中示出的输送引导件以及按压部件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在图3中示出的按压部件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在图3中示出的按压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在图3中示出的按压部件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图3中示出的待机部以及处理部的剖视图。
图12的(a)~(d)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3的(e)~(h)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4的(i)~(k)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15是表示上述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的一个动作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相同或者类似的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然后,有时省略上述结构的重复说明。
参照图1~图15,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片材处理装置。首先,图1以及图2表示图像形成系统1的整体结构例。图像形成系统1包括图像形成装置2和后处理装置3。图像形成装置2在纸张等片状的介质(以下称为“片材”)上形成图像。后处理装置3对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来的片材进行后处理。后处理装置3是“片材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像形成装置2具备控制面板11、扫描部12、打印部13、供纸部14、排纸部15以及图像形成控制部16。
控制面板11具备用于接受用户的操作的各种键。例如,控制面板11接受与片材的后处理的种类相关的输入。图像形成装置2将通过控制面板11输入的与后处理的种类相关的信息向后处理装置3输送。
扫描部12具备用于读取复印对象物的图像信息的读取部。扫描部12将读取的图像信息向打印部13输送。
打印部13基于从扫描部12或者外部设备传送来的图像信息,通过色调剂等显影剂来形成输出图像(以下称为“色调剂图像”)。打印部13将色调剂图像向片材的表面上转印。打印部13向转印到片材的色调剂图像施加热与压力,使色调剂图像在片材上定影。
供纸部14与打印部13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定时配合,将片材逐张供给打印部13。
排纸部15将从打印部13排出的片材向后处理装置3输送。
图像形成控制部16控制图像形成装置2整体的动作。即,图像形成控制部16对控制面板11、扫描部12、打印部13、供纸部14以及排纸部15进行控制。图像形成控制部16由包含CPU、ROM以及RAM的控制电路形成。
接下来,对后处理装置(片材后处理装置)3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后处理装置3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后处理装置3与图像形成装置2相邻配置。后处理装置3对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出的片材执行通过控制面板11指定的后处理。例如,后处理是装订处理或者排序处理。后处理装置3具备待机部21、处理部22、排出部23以及后处理控制部24。
待机部21使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出的片材S(参照图3)暂时滞留(缓冲)。例如,在处理部22中进行在先的片材S的后处理的期间,待机部21使后续的多张片材S待机。待机部21设置于处理部22的上方。待机部21在处理部22空闲时使滞留的片材S朝向处理部22落下。
处理部22对片材S进行后处理。例如,处理部22整合多张片材S。处理部22对整合后的多张片材S进行装订处理。由此,订合多张片材S。处理部22将进行过后处理的片材S向排出部23排出。
排出部23具备固定托盘23a与可动托盘23b。固定托盘23a设置于后处理装置3的上部。可动托盘23b设置于后处理装置3的侧部。向固定托盘23a以及可动托盘23b排出进行了排序处理的片材S。
后处理控制部24控制后处理装置3的整体动作。即,后处理控制部24对待机部21、处理部22以及排出部23进行控制。另外,如图2所示,后处理控制部24对后述的入口辊32a、出口辊33a、桨状部34、输送引导件43的驱动机构70以及后端卡盘90的驱动部94进行控制。后处理控制部24由包含CPU、ROM以及RAM的控制电路形成。
接下来,对于后处理装置3的各部分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本申请所谓的“片材输送方向”是指,片材S朝向待机部21的待机托盘41的输送方向D(片材S朝向待机托盘41的进入方向)。另外,本申请所谓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分别是指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以及下游侧。另外,本申请所谓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分别是指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的端部”以及“上游侧的端部”。另外,在本申请中,将与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输送面)45b大致平行、且与片材输送方向D大致正交的方向称为片材宽度方向W。
图3示意性示出后处理装置3的结构。如图3所示,后处理装置3具有片材S的输送路径31、一对入口辊32a、32b、一对出口辊33a、33b、待机部21、桨状部34以及处理部22。
输送路径31设置于后处理装置3的内部。例如,输送路径31由第一引导部件31a与第二引导部件31b形成。第一引导部件31a形成输送路径31的下表面。第二引导部件31b与第一引导部件31a相对于输送路径31位于相反侧。第二引导部件31b形成输送路径31的上表面。另外,输送路径31具有片材供给口31p与片材排出口31d。片材供给口31p面向图像形成装置2。在片材供给口31p处从图像形成装置2供给片材S。另一方面,片材排出口31d位于待机部21的附近。通过输送路径31的片材S从片材排出口31d向待机部21排出。片材排出口31d是“片材输送路径向待机部的出口”的一个例子。
入口辊32a、32b设置于片材供给口31p的附近。入口辊32a、32b将供给到片材供给口31p的片材S向输送路径31的下游侧输送。例如,入口辊32a、32b将供给到片材供给口31p的片材S输送至出口辊33a、33b。
出口辊33a、33b设置于片材排出口31d的附近。出口辊33a、33b接受由入口辊32a、32b输送来的片材S。出口辊33a、33b将片材S从片材排出口31d向待机部21输送。
接下来,对待机部21进行说明。
待机部21具有待机托盘(缓冲托盘)41、开闭驱动部42(参照图4)、输送引导件43以及排出辊44a、44b。
待机托盘41是“第一托盘”的一个例子。待机托盘41的后端部位于出口辊33a、33b的附近。待机托盘41的后端部位于比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稍靠下方的位置。待机托盘41以随着进入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而逐渐增高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待机托盘41在由处理部22进行后处理的期间重叠多张片材S而使其待机。
待机托盘41具有底壁45与未图示的侧壁。底壁45具有下表面45a与上表面(输送面)45b。底壁45从下方支撑片材S。侧壁支撑片材S的片材宽度方向W的侧部。上表面45b是支撑在待机部21处滞留的片材S的“片材支撑面”的一个例子。
图4示意性示出待机托盘41。如图4所示,待机托盘41具有第一托盘部件46a与第二托盘部件46b。第一托盘部件46a以及第二托盘部件46b在片材宽度方向W上彼此分离。第一托盘部件46a以及第二托盘部件46b能够在彼此靠近的方向与彼此分离的方向上移动。
开闭驱动部42能够将第一托盘部件46a以及第二托盘部件46b向彼此靠近的方向与彼此分离的方向驱动。在利用待机托盘41使片材S待机的情况下,开闭驱动部42将第一托盘部件46a与第二托盘部件46b设置为彼此靠近的状态。由此,利用第一托盘部件46a以及第二托盘部件46b来支撑片材S。另一方面,在片材S从待机托盘41朝向处理部22的处理托盘61移动的情况下,开闭驱动部42使第一托盘部件46a与第二托盘部件46b相互分离。由此,被待机托盘41支撑的片材S从第一托盘部件46a与第二托盘部件46b之间的间隙向处理托盘61落下。由此,片材S从待机托盘41向处理托盘61移动。
输送引导件(辅助引导件)43是“按压部件(或者施力部件)”的一个例子。图5放大表示输送引导件43。如图5所示,输送引导件43设置于待机托盘41的上方。例如,输送引导件43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具有待机托盘41的大致一半以上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引导件43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具有与待机托盘41大致相同的长度。输送引导件43是在待机托盘41的上方扩展的板状的部件(参照图7)。从出口辊33a、33b排出的片材S进入到输送引导件43与待机托盘41之间的间隙中。进入到待机部21的片材S被输送引导件43与待机托盘41引导,朝向待机部21的里侧行进。
本实施方式的输送引导件43具有在片材S从待机托盘41向处理托盘61移动的情况下对片材S施加朝向处理托盘61的力的功能。具体来说,输送引导件43能够在待机位置(参照图5)与突出位置(参照图6)之间进行移动。在上述待机位置,输送引导件43整体位于待机托盘41的上方。即,在上述待机位置,输送引导件43位于比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靠上方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上述突出位置,输送引导件43的至少一部分比待机托盘41的下表面45a向下方突出。输送引导件43在片材S从待机托盘41朝向处理托盘61移动的情况下从上述待机位置向上述突出位置移动,从而对片材S施加朝向处理托盘61的力。
更详细而言,如图5所示,输送引导件43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具有第一端部43a与第二端部43b。第一端部43a是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的端部。另一方面,第二端部43b是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的端部。
第一端部43a具有成为输送引导件43的转动支点(转动中心)的转动轴81。本实施方式的转动轴81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设置在与待机托盘41的前端部大致相同的位置。即,转动轴81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位于比容纳于待机托盘41的片材S的后端部Sa靠下游侧的位置。例如,转动轴81位于在待机托盘41的上方设置的排出辊44a的附近。
另一方面,第二端部43b形成与片材S接触的按压部82。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82位于比转动轴81靠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的位置。按压部82在片材S从待机托盘41朝向处理托盘61移动的情况下通过使输送引导件43以转动轴81为中心转动,从而在比转动轴81靠近上游侧的位置将片材S朝向处理托盘61按压。
如图5所示,按压部82位于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的附近。例如,按压部82在垂直方向上与后述的桨状部34的转动轴49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参照图5中的假想线M1)。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82延伸至比在铅垂方向上通过桨状部34的转动轴49的假想线M1更靠近片材排出口31d的附近。图6表示移动到上述突出位置的输送引导件43。如图6所示,按压部82将片材S的后端部Sa朝向处理托盘61按压。
接下来,对驱动输送引导件43的驱动机构70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驱动机构70具有驱动部件71、驱动源72(参照图7)、动力传递机构73(参照图7)以及弹簧74。
驱动部件71是使输送引导件43从上述待机位置移动至上述突出位置的部件。如图5所示,例如,驱动部件71为凸轮。驱动部件71具有位于比待机托盘41靠上方的转动中心C。驱动部件71是具有相对于转动中心C偏心的外周面的凸轮。例如,驱动部件71是比半圆小的扇状的凸轮。驱动部件71通过以转动中心C为中心进行转动而与输送引导件43的上表面接触。驱动部件71通过在该驱动部件71与输送引导件43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转动,将输送引导件43朝向下方推压。由此,驱动部件71使输送引导件43从上述待机位置朝向上述突出位置移动。
图7表示输送引导件43的俯视图。如图7所示,驱动部件71经由动力传递机构73与驱动源72连接。驱动源72例如为脉冲电机。驱动源72经由动力传递机构73使驱动部件71转动。
如图5所示,弹簧74设置于输送引导件43的上方。弹簧74对输送引导件43施加朝向上方的力。因此,移动至上述突出位置的输送引导件43在解除了由驱动部件71进行的下压时,由于弹簧74的作用力而复原至上述待机位置。
如图5所示,排出辊44a、44b设置于待机托盘41的前端部的附近。排出辊44a、44b在片材S从待机托盘41向排出部23直接排出的情况下,将片材S向排出部23的可动托盘23b输送。
接下来,对桨状部34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桨状部34设置在待机托盘41与处理托盘61之间。即,桨状部34设置于待机托盘41的下方。桨状部34在片材S从待机托盘41朝向处理托盘61移动的情况下,通过转动将片材S朝向处理托盘61按压。另外,桨状部34使落下至处理托盘61的片材S朝向后述的装订器62移动。详细而言,桨状部34具有转动轴49、转动体50、多个第一桨叶51以及多个第二桨叶52。
转动轴49是桨状部34的转动中心。转动轴49位于比待机托盘41靠下方的位置。转动轴49在片材宽度方向W上延伸。桨状部34以转动轴49为中心向图5中的箭头A方向转动。
转动体50形成为圆筒状。转动体50以转动轴49为中心进行转动。在转动体50上安装第一桨叶51以及第二桨叶52。
第一桨叶51以及第二桨叶52在转动体50的径向上从转动体50突出。第一桨叶51以及第二桨叶52由橡胶那样的弹性材料形成。例如,第一桨叶51通过配合片材S从待机托盘41朝向处理托盘61移动的定时进行转动,将片材S朝向处理托盘61按压。由此,即便在片材S因静电等而粘贴于输送引导件43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片材S从输送引导件43可靠地剥离。
第二桨叶52在桨状部34的转动方向上位于第一桨叶51的后方。第二桨叶52的长度在转动体50的径向上比第一桨叶51的长度长。第二桨叶52通过转动而与落下到处理托盘61的多张片材S之中位于最上位的片材S的上表面接触。第二桨叶52在与片材S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进一步转动,由此使片材S朝向装订器62移动。
接下来,对处理部22进行说明。
处理部22具有处理托盘61、装订器62、输送辊63a、63b以及输送带64。
处理托盘61是“第二托盘”的一个例子。处理托盘61设置于待机托盘41的下方。处理托盘61以随着进入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而逐渐增高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例如,处理托盘61与待机托盘41大致平行地倾斜。移动到处理托盘61的多张片材S通过整合板等在片材宽度方向W以及片材输送方向D上被整合。
装订器62设置于处理托盘61的端部。装订器62对位于处理托盘61上的规定张数的片材S的束进行装订(订合)处理。
输送辊63a、63b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输送带64搭设在输送辊63a、63b上。输送带64与输送辊63a、63b同步转动。输送带64在装订器62与排出部23之间输送片材S。
接下来,对在待机部21按压片材S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3具有在待机部21以不使片材S浮起的方式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的结构。如图3所示,后处理装置3中,作为在待机部21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的部件之一,具有后端卡盘90。后端卡盘90是“第一部件”的一个例子。
图8至图10放大表示后端卡盘90。如图8所示,后端卡盘90具有转动轴91、多个按压部件92、多个加压部93以及驱动部94。
转动轴91是按压部件92的转动中心。转动轴91在片材宽度方向W上延伸。按压部件92能够以转动轴91为中心朝向图8中的箭头B1方向与箭头B2方向转动。转动轴91设置于比待机部21靠下方(例如比待机托盘41靠下方)的位置。转动轴91位于待机托盘41与处理托盘61之间。例如,转动轴91位于比将待机托盘41的下表面45a延长而成的延长线M2靠下方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轴91与桨状部34的转动轴49设置在同轴上。
按压部件92具有第一筒部101、臂102以及按压部103。
第一筒部101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转动轴91上。即,第一筒部101能够以转动轴91为中心进行转动。
臂102安装于第一筒部101。因此,臂102与第一筒部101一体地以转动轴91为中心转动。臂102从第一筒部101朝向片材输送方向D上待机部21的上游侧突出。即,臂102从第一筒部101朝向与待机部21(例如待机托盘41)不同的方向突出。转动轴91的径向上的臂102的长度L1比转动轴91与待机托盘41之间的距离长。此外,“转动轴91的径向上的臂102的长度L1”是指从第一筒部101的表面至臂102的前端部(突出方向的前端部)的长度。例如,转动轴91的径向上的臂102的长度L1比片材宽度方向W上的臂102的宽度W1(参照图9)长。另外,从其它的观点来看,转动轴91的径向上的臂102的长度L1比转动轴49的径向上的第一桨叶51的长度L2(参照图5)长。此外,“转动轴49的径向上的第一桨叶51的长度L2”是指从转动体50的表面至第一桨叶51的前端部(突出方向的前端部)的长度。另一方面,转动轴91的径向上的臂102的长度L1比转动轴91与输送路径31之间的距离短。
按压部103从臂102的上述前端部朝向待机部21(例如朝向待机托盘41)延伸。换言之,按压部103从臂102的上述前端部朝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延伸。例如,按压部103形成为以转动轴91为中心的圆弧状。按压部103朝向待机托盘41移动,由此将片材S的后端部Sa向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按压。
如图9所示,在按压部103的前端部设置有摩擦件104。摩擦件104由硬度低且摩擦系数比较高的材料形成。例如,摩擦件104由乙烯·丙烯·二烯橡胶(EPDM)这样的橡胶材料形成。
图10表示转动至与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接触的位置的按压部件92。如图8以及图10所示,按压部件92能够在退避位置(参照图8)与按压位置(参照图10)之间移动。即,按压部件92以转动轴91为转动中心而在上述退避位置与上述按压位置之间转动。
在上述退避位置上,按压部103位于片材输送方向D上比待机托盘41靠上游侧的位置。从其它的观点来看,在上述退避位置处,按压部103位于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比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靠上游侧的位置。另外,从其它的观点来看,在上述退避位置处,按压部103位于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比转动轴91靠上游侧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上述按压位置处,按压部103从上方面向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在待机托盘41中容纳有片材S的情况下,按压部103的前端部(例如摩擦件104)与片材S的后端部Sa接触。按压部103将片材S的后端部Sa向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按压。
在此,按压部件92在上述退避位置以及上述按压位置这两个位置处远离输送路径31。即,按压部件92在位于上述退避位置以及上述按压位置这两个位置的情况下,允许片材S从输送路径31进入待机部21。详细而言,上述按压位置处的按压部件92在该按压部件92与形成输送路径31的下表面的第一引导部件31a之间隔开间隙。上述按压位置处的按压部件92位于在与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比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靠下方的位置。在上述按压位置处,按压部103的一部分从第一引导部件31a的前端部的下方朝向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延伸。因此,从输送路径31排出的片材S能够通过按压部103的上方进入待机托盘41。例如,从输送路径31排出的片材S被引导至按压部103的上表面而进入待机托盘41。
如图7所示,多个按压部件92在片材宽度方向W上彼此分离设置。多个按压部件92各自设置有加压部93。
接下来,对加压部93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加压部93包含加压部件106与弹簧107。
加压部件106具有第二筒部111(参照图9)与支撑部112(参照图8)。如图9所示,第二筒部111在第一筒部101的旁边安装于转动轴91。例如,第二筒部111固定于转动轴91。第二筒部111与转动轴91一体转动。
如图8所示,支撑部112在转动轴91的径向上从第二筒部111突出。支撑部112与第二筒部111一体形成。支撑部112位于在按压部件92的从上述退避位置朝向上述按压位置的转动方向(箭头B1的方向)上比按压部件92的臂102靠后方的位置。
弹簧107设置于加压部件106的支撑部112与按压部件92的臂102之间。在加压部件106的支撑部112与按压部件92的臂102之间的距离比规定距离短的情况下,弹簧107对按压部件92的臂102施加朝向远离加压部件106的支撑部112的方向的力。
接下来,对驱动部94进行说明。
驱动部94包含驱动源116(参照图3)与动力传递机构117。例如,驱动源116为脉冲电机。动力传递机构117包含在驱动源116的驱动轴上安装的皮带轮、安装于转动轴91的皮带轮、以及使这些皮带轮连动的传送带等。由此,驱动源116经由动力传递机构117使转动轴91转动。
驱动源116通过使转动轴91转动,使加压部件106在图8中的箭头B1方向与箭头B2方向上转动。当驱动部94使加压部件106向箭头B1方向转动时,加压部件106的支撑部112向箭头B1方向转动。当加压部件106的支撑部112向箭头B1方向转动时,利用弹簧107使按压部件92向箭头B1方向转动。由此,按压部件92从上述退避位置移动至上述按压位置。
按压部件92在按压部103与在待机托盘41处待机的片材S接触时,停止转动。另一方面,驱动部94在按压部件92停止转动之后,依旧使加压部件106的支撑部112朝箭头B1方向转动。因此,弹簧107在加压部件106的支撑部112与按压部件92的臂102之间压紧。由此,弹簧107对按压部件92施加朝向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的力。即,按压部件92的按压部103对片材S的后端部Sa进行加压并保持后端部Sa。
另一方面,在驱动部94使加压部件106朝箭头B2方向转动时,加压部件106的支撑部112朝箭头B2方向转动。当加压部件106的支撑部112朝箭头B2方向转动时,利用弹簧107使按压部件92朝箭头B2方向转动。由此,按压部件92从上述按压位置复原至上述退避位置。
接下来,对输送引导件43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引导件43作为在待机部21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的部件之一而发挥功能。输送引导件43是“第二部件”的一个例子。
图11表示位于按压片材S的位置的输送引导件43。如图11所示,输送引导件43除了上述待机位置以及上述突出位置之外还能够移动至按压片材S的按压位置。上述按压位置是使输送引导件43以转动轴81为中心从上述待机位置向下方转动的位置。输送引导件43通过上述的驱动机构70转动至上述按压位置。
在上述按压位置处,输送引导件43的按压部82将片材S的后端部Sa朝向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按压。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端卡盘90以及输送引导件43在待机部21之中彼此朝向相同的面来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
如图7所示,片材宽度方向W上的输送引导件43的宽度比片材宽度方向D上的片材S的宽度大。例如,输送引导件43具有能够覆盖多种规格(例如明信片尺寸、B5尺寸以及A4尺寸)的片材S的后端部Sa的大小的宽度。另外,从其它的观点来看,片材宽度方向W上的输送引导件43的宽度大于片材宽度方向W上的按压部件92的宽度(例如多个按压部件92的宽度的合计值)。
如图7所示,输送引导件43与后端卡盘90形成为梳齿状。即,输送引导件43具有多个切口部83。多个切口部83在片材宽度方向W上分离设置。多个切口部83设置在与多个按压部103对应的位置。各切口部83从输送引导件43的后端缘向片材输送方向D延伸。多个按压部103能够进入各自对应的切口部83的内侧。多个按压部103通过进入各自对应的切口部83的内侧,能够在不对输送引导件43造成干扰的情况下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换言之,多个按压部103在输送引导件43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的状态下,能够在不对输送引导件43造成干扰的情况下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
接下来,对于使多张片材S在待机托盘41待机的动作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多张片材S之中最初向待机托盘41输送的片材S称为“第一片材S1”,将在第一片材S1之后输送的片材S称为“第二片材S2”,将在第二片材S2之后输送的片材S称为“第三片材S3”。
图12至图14表示使多张片材S在待机托盘41待机的动作的流程。首先,图12中的(a)表示第一片材S1从输送路径31进入待机托盘41的状态。在第一片材S1从输送路径31进入待机托盘41的情况下,输送引导件43位于上述待机位置。即,输送引导件43位于比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靠上方的位置。另外,按压部件92位于上述退避位置。即,按压部件92退避至比待机托盘41靠上游侧。因此,第一片材S1在不被输送引导件43以及按压部件92妨碍的情况下被输送至待机托盘41。
图12中的(b)表示第一片材S1在待机托盘41上被输送至规定位置的状态。当第一片材S1被输送至规定位置时,通过驱动机构70使输送引导件43转动至上述按压位置。通过使输送引导件43转动至上述按压位置,将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向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按压。输送引导件43在按压部件92按压第一片材S1之前按压第一片材S1。通过驱动机构70使输送引导件43转动,由此利用比自重大的力来按压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通过使输送引导件43按压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从而使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平坦地展开。例如,即便在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存在卷曲的情况下,该卷曲也被平坦地展开。
图12中的(c)表示按压部件92按压第一片材S1的状态。通过驱动部94以及加压部93使按压部件92转动至上述按压位置。通过使按压部件92转动至上述按压位置,将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向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按压。按压部件92在输送引导件43按压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的状态下按压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按压部件92在允许第二片材S2进入待机托盘41的状态下按压第一片材S1。
图12中的(d)表示输送引导件43复原至上述待机位置的状态。输送引导件43在按压部件92按压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之后,与第一片材S1分离。即,输送引导件43在按压部件92按压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之后,复原至上述待机位置。输送引导件43在第二片材S2从输送路径31被输送至待机托盘41之前,向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的上方移动。
图13中的(e)表示第二片材S2从输送路径31进入待机托盘41的状态。在第二片材S2从输送路径31进入待机托盘41的情况下,输送引导件43位于上述待机位置。另一方面,按压部件92按压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第一片材S1由于被按压部件92按压,因此即便受到来自第二片材S2的摩擦力也不会移动。第二片材S2被引导至按压部件92的上表面而进入待机托盘41。第二片材S2通过进入待机托盘41而与第一片材S1重叠。在这种情况下,按压部件9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片材S1与第二片材S2之间。
图13中的(f)表示第二片材S2在待机托盘41上被输送至规定位置的状态。第二片材S2在被输送至规定位置之后停止。
图13中的(g)表示按压部件92移动至上述退避位置的状态。在第二片材S2被输送至上述规定位置而停止之后,按压部件92通过被驱动部94以及加压部93驱动而移动至上述退避位置。即,按压部件92相对于第一片材S1以及第二片材S2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移动。按压部件92通过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移动,从第一片材S1与第二片材S2之间退出。
图13中的(h)表示输送引导件43按压第二片材S2的状态。输送引导件43在按压部件92从第一片材S1与第二片材S2之间退出之后,通过驱动机构70再次转动至上述按压位置。输送引导件43通过转动至上述按压位置,将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向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按压。通过使输送引导件43按压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被平坦地展开。例如,即便在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存在卷曲的情况下,该卷曲也被平坦地展开。
图14中的(i)表示按压部件92按压第二片材S2的状态。按压部件92在输送引导件43按压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之后,通过被驱动部94以及加压部93驱动,再次转动至上述按压位置。按压部件92通过转动至上述按压位置,将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向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按压。按压部件92对第二片材S2从与输送引导件43相同的一侧按压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
图14中的(j)表示输送引导件43复原至上述待机位置的状态。输送引导件43在按压部件92按压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之后,与第二片材S2分离。即,输送引导件43在按压部件92按压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之后,复原至上述待机位置。输送引导件43在第三片材S3从输送路径31被输送至待机托盘41之前,向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的上方移动。
图14中的(k)表示第三片材S3从输送路径31进入待机托盘41的状态。此外,输送引导件43以及按压部件92对第三片材S3的动作与输送引导件43以及按压部件92对第二片材S2的动作相同。另外,在存在第三片材S3之后输送的第四张以下的片材S的情况下,输送引导件43以及按压部件92的动作也与上述相同。由此,多张片材S以彼此重叠的状态容纳于待机托盘41。
根据以上这样的结构的后处理装置3,能够实现片材S的移动的稳定性的提高。
即,片材S有时存在卷曲。在待机部21处先行待机的片材S存在卷曲的情况下,后续的片材S有可能接触该片材S的卷曲。当后续的片材S接触先行待机的片材S的卷曲时,片材S的移动有可能变得不稳定。
在此,为了进行比较,对于防止先行待机的片材S与后续的片材S之间的碰撞的几个机构进行考虑。首先,考虑在后续的片材S越过挡板状的部件(以下称为“挡板”)之后,使该片材S反向进纸(バックフィード)而使片材S的后端部潜入挡板的下方的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需要使片材S反向进纸。因此,从后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的高速化的观点来看具有改善的余地。此外,“反向进纸”是指向与片材输送方向D相反的方向输送片材S。
另外,考虑通过在片材S的输送路径与待机托盘之间设置比较大的落差而防止先行待机的片材S与后续的片材S的碰撞。然而,当在片材S的输送路径与待机托盘之间设置比较大的落差时,为了使片材S从输送路径向待机托盘落下而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从后处理装置中的处理的高速化的观点来看具有改善的余地。另外,根据上述结构,也难以推进后处理装置的小型化。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处理装置3具备待机部21、处理部22、后端卡盘90以及输送引导件43。处理部22设置于待机部21的下方。后端卡盘90在第一片材S1进入待机部21的情况下,在允许在第一片材S1之后输送的第二片材S2进入待机部21的状态下,按压片材输送方向D上的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输送引导件43在后端卡盘90按压第一片材S1之前按压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输送引导件43在后端卡盘90按压第一片材S1之后与第一片材S1分离。输送引导件43在第一片材S1从待机部21朝向处理部22移动的情况下,对第一片材S1施加朝向处理部22的力。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后端卡盘90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之前,利用输送引导件43使片材S的后端部Sa比较平坦地展开。换言之,能够在利用输送引导件43使片材S的后端部Sa比较平坦地展开的状态下,后端卡盘90保持片材S的后端部Sa。由此,即便在片材S存在卷曲的情况下,片材S也可以在卷曲被展开的状态(换言之,卷曲被矫正的状态)下被后端卡盘90按压。因此,抑制了后续的片材S与先行待机的片材S的卷曲接触。由此,能够实现片材S的移动的稳定性提高。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卷曲被展开的状态下片材S在待机托盘41处待机,因此能够缩小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与待机托盘41之间的落差。当能够缩小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与待机托盘41之间的落差时,则能够缩短为了使片材S从输送路径31向待机托盘41移动所需的时间。由此,能够实现后处理装置3中的处理的高速化。另外,当能够缩小输送路径31的片材排出口31d与待机托盘41之间的落差时,则能够实现后处理装置3的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引导件43以及后端卡盘90朝向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输送面)45b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根据这样的结构,无需将支撑片材S的后端部Sa的台座安装于桨状部34的转动轴49。因此,能够实现后处理装置3的小型化、低成本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端卡盘90之前按压片材S的部件是在片材S从待机部21向处理部22移动的情况下向片材S施加朝向处理部22的力的输送引导件43。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向片材S施加朝向处理部22的力的输送引导件43,在后端卡盘90按压片材S之前使片材S的后端部Sa平坦地展开。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后处理装置3的部件件数的增加。当能够抑制后处理装置3的部件件数的增加时,则有利于后处理装置3的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件92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二片材S2进入待机部21而与第一片材S1重叠的情况下位于第一片材S1与第二片材S2之间。按压部件92通过相对于第一片材S1以及第二片材S2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移动,从第一片材S1与第二片材S2之间退出。
根据这样的结构,按压部件92能够在直到第二片材S2被输送至上述规定位置为止保持第一片材S1,然后从第一片材S1与第二片材S2之间退出,由此移至下一动作。即,根据上述结构,按压部件92能够在直到第二片材S2被输送至上述规定位置为止通过按压部件92可靠地保持第一片材S1。因此,不易产生第一片材S1的位置偏移。由此,能够实现片材S的移动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引导件43在后端卡盘90从第一片材S1与第二片材S2之间退出之后,按压片材输送方向D上的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便在第二片材S2存在卷曲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输送引导件43使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平坦地展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端卡盘90在输送引导件43按压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之后,相对于第二片材S2从与输送引导件43相同的一侧按压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在利用输送引导件43使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平坦地展开之后,利用后端卡盘90来保持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由此,能够抑制后续的片材S与第二片材S2接触。由此,能够实现片材S的移动的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端卡盘90以及输送引导件43在待机部21中彼此朝向相同面(例如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按压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
根据这样的结构,后端卡盘90能够在利用输送引导件43使片材S平坦地展开的面按压片材S。由此,后端卡盘90能够以更加平坦的状态保持片材S。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端卡盘90具有在片材宽度方向W上彼此分离设置的多个按压部103。输送引导件43在与多个按压部103对应的位置具有供多个按压部103进入的多个切口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输送引导件43能够在不对后端卡盘90造成干扰的情况下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换言之,输送引导件43能够使后端卡盘90按压的片材S的后端部Sa平坦地展开。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端卡盘90包括按压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的按压部103、以及对按压部103施加朝向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的力的弹簧107。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弹簧107对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进行加压。由此,能够更稳固地保持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当能够更稳固地保持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时,即便在例如片材S存在卷曲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控制住该卷曲的状态下保持片材S。
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端卡盘90具有转动轴91、第一筒部101、臂102以及按压部103。转动轴91位于比待机部21靠下方的位置。第一筒部101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转动轴91上。臂102在片材输送方向D上从第一筒部101向待机部21的上游侧突出。按压部103从臂102的端部向待机部21延伸而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
根据这样的结构,按压部件92能够相对于在待机托盘41处待机的片材S而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移动。因此,按压部件92能够从在待机托盘41处待机的第一片材S1与第二片材S2之间顺畅地退出。另外,按压部件92在从第一片材S1与第二片材S2之间退出之后,再次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移动,由此能够按压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即,根据这样的结构,无需使片材S反向进纸就能够利用按压部件92来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当无需使片材S反向进纸时,则能够实现后处理装置3中的处理的高速化。
另外,根据上述结构,即便正在按压部件92的上方输送片材S时也能够使按压部件92从上述按压位置向上述退避位置移动。因此,按压部件92能够在片材S正在被输送时进行用于接下来的处理的动作。例如,按压部件92可以在第二片材S2进入待机部21之后并输送至上述规定位置之前,从上述按压位置朝向上述退避位置移动。当能够在片材S正在被输送时使按压部件92进行用于接下来的处理的动作,则能够实现后处理装置3中的处理的进一步高速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动轴91的径向上的臂102的长度L1比片材宽度方向W上的臂102的宽度W1长。
根据这样的结构,按压部件92具有比较长的臂102。当臂102的长度比较长时,则按压部103能够描绘比较缓和的圆弧的轨迹而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移动。因此,按压部103能够从第一片材S1以及第二片材S2之间顺畅地退出。
在此,片材S有时在片材宽度方向W上具有起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片材宽度方向W上的输送引导件43的宽度比片材宽度方向W上的第一片材S1的宽度大。
根据这样的结构,利用宽度比较宽的输送引导件43,能够更平坦地使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展开。例如,即便在第一片材S1在片材宽度方向W上具有起伏的情况下,输送引导件43也能够使该起伏展开。
接下来,对后处理装置3的动作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5示出后处理装置3的动作的一个例子。如图15所示,容纳于待机托盘41的多张片材S包含第一片材S1、至少1张(例如多张)第二片材S2、以及第三片材S3。第一片材S1是在多张片材S之中最先被输送至待机托盘41的片材。第二片材S2是第一片材S1之后输送的片材。第三片材S3是第二片材S2之后输送的片材。换言之,第一片材S1在多张片材S之中位于最下位。第三片材S3在多张片材S之中位于最上位。第二片材S2位于第一片材S1与第三片材S3之间。
在此,如图15所示,第二片材S2相对于第一片材S1以及第三片材S3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偏移重叠。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通过控制出口辊33a(或者排出辊44a)的转动量,能够控制待机部21中的片材S的位置。出口辊33a以及排出辊44a各自为“输送部”的一个例子。上述输送部能够将第一片材S1向第一位置输送。上述输送部能够将第二片材S2向与第一片材S1重叠并且相对于上述第一位置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偏移的第二位置输送。上述输送部能够将第三片材S3向与第二片材S2重叠并且相对于上述第二位置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偏移的第三位置输送。
按压部件92在上述输送部将第二片材S2向上述第二位置输送的情况下,通过按压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而能够将第一片材S1保持在上述第一位置。按压部件92在上述输送部将第三片材S3向上述第三位置输送的情况下,通过按压第二片材S2的后端部Sa而能够将第一片材S1保持在上述第一位置,并且将第二片材S2保持在上述第二位置。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无需使片材S反向进纸、而使第二片材S2相对于第一片材S1以及第三片材S3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偏移重叠。当能够相对于第一片材S1以及第三片材S3将第二片材S2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偏移重叠,则能够在处理部22提高多张片材S的整合精度。即,在第二片材S2相对于第一片材S1以及第三片材S3向片材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偏移的情况下,第二片材S2被推碰到设置于装订器62深处的金属制的后端止动器上,从而能够容易对齐第一片材S1以及第三片材S3与第二片材S2的位置。由此,能够提高多张片材S的整合精度。当能够提高片材S的整合精度时,则能够提高装订器62的订合的精度。
以上,对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片材处理装置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片材处理装置也可以是在壳体内具有内部装订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输送引导件43以及后端卡盘90将片材S的后端部Sa朝向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按压。但是,输送引导件43以及后端卡盘90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的片材支撑面不限于待机托盘41的上表面45b。例如,输送引导件43以及后端卡盘90中的至少一方也可以向安装在桨状部34的转动轴49的台座按压片材S的后端部Sa。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台座的上表面形成支撑在待机部21处滞留的片材S的“片材支撑面”的一个例子。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后处理装置3具备待机部21、处理部22、后端卡盘90以及输送引导件43。处理部22设置于待机部21的下方。后端卡盘90在第一片材S1进入待机部21的情况下,并且在允许第一片材S1之后输送的第二片材S2进入待机部21的状态下,按压片材输送方向D上的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输送引导件43在后端卡盘90按压第一片材S1之前按压第一片材S1的后端部Sa。输送引导件43在后端卡盘90按压第一片材S1之后与第一片材S1分离。输送引导件43在第一片材S1从待机部21向处理部22移动的情况下,对第一片材S1施加朝向处理部22的力。由此,能够实现片材S的移动的稳定性的提高。
虽然对一些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例示,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本文描述的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许多其它方式体现,而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前提下,可以对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各种省略、替换和变更。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范围涵盖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宗旨的这些方式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片材处理装置,包括:
待机部;
处理部,设置于所述待机部的下方;
第一部件,在第一片材已进入所述待机部的情况下,并且所述第一部件在允许所述第一片材之后输送的第二片材进入所述待机部的状态下,按压片材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片材的上游侧的端部;以及
第二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按压所述第一片材之前,所述第二部件按压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端部,在所述第一部件按压所述第一片材之后,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片材分离,并且在所述第一片材从所述待机部向所述处理部移动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片材施加朝向所述处理部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片材进入所述待机部而与所述第一片材重叠的情况下,位于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之间,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片材以及所述第二片材向所述片材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移动,由此从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之间退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第一部件从所述第一片材与所述第二片材之间退出之后,按压所述片材输送方向上的所述第二片材的上游侧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在所述第二部件按压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端部之后,对于所述第二片材,从与所述第二部件相同的一侧按压所述第二片材的所述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以及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待机部中彼此朝向相同的面按压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在与所述片材输送方向正交的片材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设置的多个按压部,
所述第二部件在与多个所述按压部对应的位置具有用于多个所述按压部进入的多个切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包括:
按压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端部的按压部;以及
对所述按压部施加朝向所述第一片材的所述端部的力的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
位于所述待机部的下方的转动轴;
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的筒部;
从所述筒部朝向所述片材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待机部的上游侧突出的臂;以及
从所述臂的端部向所述待机部延伸而按压片材的端部的按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转动轴的径向上的所述臂的长度比与所述片材输送方向正交的片材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臂的宽度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处理装置,其中,
与所述片材输送方向正交的片材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二部件的宽度比所述片材宽度方向上的所述第一片材的宽度宽。
CN201510756465.4A 2015-11-09 2015-11-09 片材处理装置 Active CN106672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6465.4A CN106672686B (zh) 2015-11-09 2015-11-09 片材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756465.4A CN106672686B (zh) 2015-11-09 2015-11-09 片材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2686A CN106672686A (zh) 2017-05-17
CN106672686B true CN106672686B (zh) 2018-02-06

Family

ID=58864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756465.4A Active CN106672686B (zh) 2015-11-09 2015-11-09 片材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6726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55109B2 (en) * 2019-09-30 2021-10-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system
JP7400307B2 (ja) * 2019-09-30 2023-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排紙装置、排紙装置の制御方法、処理装置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9148A (zh) * 2008-06-18 2008-10-22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后处理装置
US7866647B2 (en) * 2005-12-21 2011-01-1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2963758A (zh) * 2011-08-29 2013-03-13 株式会社东芝 用纸处理装置以及用纸输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50132B2 (ja) * 2004-09-28 2009-04-0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待機トレイ
JP4081076B2 (ja) * 2004-09-29 2008-04-23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6647B2 (en) * 2005-12-21 2011-01-11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1289148A (zh) * 2008-06-18 2008-10-22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后处理装置
CN102963758A (zh) * 2011-08-29 2013-03-13 株式会社东芝 用纸处理装置以及用纸输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672686A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22901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252876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882710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6672686B (zh) 片材处理装置
US10042305B2 (en)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and sheet processing method
US6109605A (en)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JP7283061B2 (ja) 媒体搬送装置、媒体処理装置、制御方法
JP4772439B2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4932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CN105712120B (zh) 片材集聚装置
US8632067B2 (en) Post-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7045610A (ja) シート整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532131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4099291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シート抑え機構
JP6747372B2 (ja) 後処理装置
JP2005089021A (ja) 用紙処理装置と、用紙の搬送方法と、用紙処理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87023A (ja) 記録材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99274A (ja) 用紙整合機構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後処理装置
US11649131B2 (en)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JPH11180610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2005231777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H06156787A (ja) 給紙装置
JP2007076894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2007070009A (ja) 中間バッファ装置
JP2004277094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