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7838B -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7838B
CN101907838B CN2010101987332A CN201010198733A CN101907838B CN 101907838 B CN101907838 B CN 101907838B CN 2010101987332 A CN2010101987332 A CN 2010101987332A CN 201010198733 A CN201010198733 A CN 201010198733A CN 101907838 B CN101907838 B CN 1019078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acid
mentioned
fixing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87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7838A (zh
Inventor
杉本强
霜田直人
山下裕士
小川哲
斯波正名
粟村顺一
长友庸泰
渡边政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07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7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7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78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1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4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5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acidity, molecular weight, sensitivity to reacta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33Organic compounds
    • G03G9/0975Organic compounds anioni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色剂、使用该调色剂的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形成图像的方法,本发明适应于低温定影系统,耐热粘附性良好,不污染定影装置及图像,能长时间地形成画面清晰的高质量图像。本发明的调色剂至少包括:着色剂,粘结树脂,脱模剂,定影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在80℃时的储能模量G’(Pa)为,5.0×104<G’<5.0×105,90℃时的储能模量G’为,1.0×104<G’<1.0×105,100℃时的储能模量G’为,5.0×103<G’<5.0×104,120℃时的储能模量G’为,1.0×103<G’<1.0×104,150℃时的储能模量G’为,1.0×103<G’<1.0×104

Description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电子照相、静电记录、静电印刷等中的静电荷像显影的调色剂,及使用该调色剂的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电子照相、静电记录、静电印刷等形成图像,通常是经过一连串的处理工序进行的: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以下也称为“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用显影剂对该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成为可视像(调色剂像)之后,将该可视像转印至纸等记录介质上,通过定影成为定影图像。
作为上述显影剂,有单独使用磁性调色剂或非磁性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剂,以及由调色剂与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
作为上述电子照相方法的定影方式,从能量效率的优良角度考虑,一般广泛采用直接将加热辊压接在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上进行定影的加热辊方式。所述加热辊方式为了定影需要化费相当大的电力。于是,从希望节能角度考虑,人们对减少加热辊的耗电进行了各种研究。通常,多采用例如在不输出图像时,减小加热辊用的加热器输出功率,在输出图像时,则增加加热器的输出功率使加热辊温度上升的方式。
但此时,为了将加热辊温度从休眠时的温度升高至定影所需要的温度,必须有几十秒钟左右的待机时间,对于用户来说,该待机时间让人感到厌烦。另外,人们还希望在无图像输出时,通过将加热器完全断开,抑制电耗。为了达到这些要求,降低调色剂本身的定影温度,降低可使用时的调色剂的定影温度是必要的。
随着电子照相技术的发展,对用于上述显影剂的调色剂,要求有优良的低温定影性及保存性(耐结块性),对采用聚酯树脂的调色剂进行各种试验,所述聚酯树脂与迄今通常作为调色剂用粘结树脂使用的苯乙烯系树脂相比,与记录介质等的亲和性高,低温定影性优良。例如,已有人提出含有规定的分子量等物性的线型聚酯树脂的调色剂(参照专利文献1),含有使用作为酸成分的松香类非线型交联聚酯树脂的调色剂(参照专利文献2)等。
近年,在谋求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的高速化和节能化方面,由于以往的调色剂用粘结树脂对于市场要求尚嫌不足,通过缩短定影工序的定影时间以及使采用定影手段的加热温度低温化,以维持充分的定影强度是非常困难的。
含有采用如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的松香类聚酯树脂的调色剂,在具有优良的低温定影性的同时,因粉碎性能佳,所以还具有能提高用粉碎法生产调色剂的生产效率的优点。又,由于在醇成分中采用了碳原子数为3的支链型醇的1,2-丙二醇,与碳原子数2以下的醇相比,在维持了耐热粘附性(hotoffset)的同时,可照样改善低温定影性;与碳原子数4以上的支链型醇相比,可以有效地防止伴随着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降低而导致的保存性的变差。通过采用这样的聚酯树脂作为调色剂用的粘结树脂,可以在低温下定影,而且显示出提高保存性的效果。
然而,针对节能的要求今后将日趋严格,由于采用了低温定影性优良的聚酯树脂,与以往相比,具有改善低温定影性的倾向,但是如果在不久的将来仅仅使用聚酯树脂,则难于充分应对节能的要求。
近年,有人尝试通过将定影助剂引入到调色剂中提高低温定影性(参照专利文献3)。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通过使定影助剂在调色剂中作为晶畴存在,由此,使得调色剂兼具耐热保存性与低温定影性。但是,伴随近年来机器设备的高速化,要求调色剂耐久性高的同时还希望能满足节能的要求,目前的现状是难以充分满足这些要求,业界希望进行进一步地改良和开发。
[专利文献1]日本特開2004-245854号公報
[专利文献2]日本特開平4-70765号公報
[专利文献3]日本特開2006-208609号公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以往的各种问题,达到以下的目的作为课题。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于低温定影系统、耐热粘附性良好、不污染定影装置及图像、能长时间地形成画面清晰的高质量图像的调色剂,使用该调色剂的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容器、处理卡盒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在由至少包括着色剂,粘结树脂,脱模剂,且含有定影助剂所构成的调色剂中,所述调色剂在80℃时的储能模量G’(Pa)为,5.0×104<G’<5.0×105,90℃时的储能模量G’为,1.0×104<G’<1.0×105,100℃时的储能模量G’为,5.0×103<G’<5.0×104,120℃时的储能模量G’为,1.0×103<G’<1.0×104,150℃时的储能模量G’为,1.0×103<G’<1.0×104。由此,可进一步提高低温定影性。
此外,本发明人还发现:由于本发明中的定影助剂在定影部位受到加热之前与上述的粘结树脂是相互独立存在的,因此,不会在定影部位受到加热之前使粘结树脂的热特性降低,可以保持耐热保存性。
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人上述认知,作为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如下。即:
(1)一种调色剂,至少包括着色剂、粘结树脂、脱模剂、定影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的储能模量G’(Pa)满足以下条件:
80℃时的储能模量G’:5.0×104<G’<5.0×105
90℃时的储能模量G’:1.0×104<G’<1.0×105
100℃时的储能模量G’:5.0×103<G’<5.0×104
120℃时的储能模量G’:1.0×103<G’<1.0×104
150℃时的储能模量G’:1.0×103<G’<1.0×104
(2)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调色剂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影助剂为结晶聚酯,而且,根据上述结晶聚酯的第二次升温时DSC曲线计算出的吸热峰值温度(T2-cp)为60℃以上、不足80℃,且上述T2-cp满足如下关系:
(T2-cs2)-10<(T2-cp)<(T2-cs1)+10
T2-cs1:根据第二次升温时DSC曲线计算出的吸熱肩温度1
T2-cs2:根据第二次升温时DSC曲线计算出的吸熱肩温度2。
在本发明中,所谓“60℃以上”是指大于或等于60℃,所谓“不足80℃”是指小于80℃。以下皆同。
(3)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调色剂中,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上述调色剂的DSC测定时,第一次升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st为50℃<Tg1st<70℃,并且,第二次升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nd为20℃<Tg2nd<50℃。
(4)在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的调色剂中,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上述调色剂的DSC测定时,第一次升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st为50℃<Tg1st<70℃,且,第二次升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nd为30℃<Tg2nd<50℃。
(5)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调色剂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影助剂由熔点在70℃以上、不足120℃的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构成,所述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的末端具有氨基或羟基。
(6)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调色剂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影助剂为二元羧酸与一元脂肪醇经酯化反应得到的二元酸酯化合物,所述二元羧酸的碳原子数为2以上、6以下,所述二元酸酯化合物的熔点在60℃以上、不足100℃。
(7)在上述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调色剂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影助剂为含有硬脂酸和/或二十二碳烷酸80重量%以上的脂肪酸与含有乙二醇80重量%以上的醇反应得到的酯化合物,且羟基值为10mgKOH/g以上、不足100mg KOH/g。
(8)在上述技术方案(1)~(7)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结树脂含有至少一种聚酯树脂。
(9)在上述技术方案(1)~(8)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色剂是将调色剂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液,再分散在水系介质中,将所述有机溶剂除去得到。
(10)在上述技术方案(1)~(9)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中,其特征在于:
调色剂材料包括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以及能与该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聚合物;
造粒过程是通过使所述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在上述水系介质中,与能与该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聚合物反应生成粘结性的基材的同时,利用该粘结性的基材得到颗粒。
(11)在上述技术方案(1)~(10)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中,其特征在于,脱模剂为熔点在60℃以上、不足90℃的烃类蜡。
(12)一种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剂含有上述技术方案(1)~(11)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13)一种调色剂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色剂收纳容器收纳上述技术方案(1)~(11)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14)一种处理卡盒,所述处理卡盒至少具有静电潜像载置体和显影手段,所述显影手段利用调色剂将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像,所述处理卡盒可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色剂为上述技术方案(1)~(11)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1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图像形成方法至少包括: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工序,利用调色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图像的显影工序,将所述可视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工序,和将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定影的定影工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色剂为上述技术方案(1)~(11)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调色剂,及使用该调色剂的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容器,处理卡盒,以及形成图像方法,所述调色剂可以解决以往存在的问题,适应于低温定影系统,耐热粘附性良好,不污染定影装置及图像,能长时间地形成画面清晰的高质量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结晶聚酯的DSC测定的一个例子。
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3为显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个例子。
图4为显示图3的串列型显影器。
图5为显示本发明的处理卡盒的一个例子。
图中符号说明:
10-感光体鼓
18-图像形成手段
20-充电辊
22-二次转印装置
24-二次转印带
25-定影装置
30-曝光装置
40-显影器
50-中间转印体
52-电晕充电器
60-清洁装置
70-消电灯
80-转印辊
90-清洁装置
100A,100B-图像形成装置
110-处理卡盒
120-串列型显影器
具体实施方式
[调色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至少含有着色剂,粘结树脂,脱模剂,以及定影助剂成分,根据需要还可以含有其他成分。
本发明的调色剂在80℃时的储能模量G’:5.0×104<G’<5.0×105,90℃时的储能模量G’:1.0×104<G’<1.0×105,100℃时的储能模量G’:5.0×103<G’<5.0×104。如上所述,在低温区段(80-100℃)的粘弹性发生急剧变化,调色剂在定影时被加热,在更低的温度下发生塑性形变,容易粘着在记录材料上,所以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
以往,为了实现低温定影,一直进行着降低低温下的粘弹性的尝试,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担心调色剂在高温保存时,在显影器内受到搅拌等的应力时会发生熔融粘着。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了直至熔点仍保持着高结晶的状态、在熔点附近粘弹性发生急剧变化的定影助剂,使得调色剂在保存的环境中,在显影器内受到搅拌时也不熔融,在定影助剂的熔点附近其粘弹性急剧降低,由此,可兼顾低温定影性能和耐热保存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调色剂在120℃时的储能模量G’:1.0×103<G’<1.0×104,且在150℃时的储能模量G’:1.0×103<G’<1.0×104,由此,因在高温区段(120-150℃)维持了较高的粘弹性,调色剂在定影部件与纸之间不容易破损,可防止调色剂粘附在定影部件一侧。
为了提高高温区段的耐粘附性能,以往,一直是尝试调整粘合树脂的粘弹性,但在这种情况下,低温区段的粘弹性也已经提高了,低温定影性能恶化。根据本发明,其目标是,利用定影助剂使低温区段的粘弹性发生急剧变化,利用粘合树脂的高分子量组分来保证高温区段的粘弹性。为了使定影助剂成分的功能和粘合树脂的高分子量成分的功能可独立地发挥作用,可以使互相之间的相容性有某种程度的降低。
[定影助剂成分]
定影助剂成分若是使得本发明的储能模量成立,对其不作特别限定,优选以下所示物质。
-结晶聚酯树脂—
合乎理想的结晶聚酯树脂是,用例如,作为醇成分的碳原子数为2~12的饱和脂肪族二元醇化合物,特别是1,4-丁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10-癸二醇,1,12-十二烷二醇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和至少作为酸成分的具有双键(C=C)的碳原子数为2~12的二元羧酸,或者碳原子数为2~12的饱和二元羧酸,特别是富马酸,1,4-丁二酸,1,6-己二酸,1,8-辛二酸,1,10-癸二酸,1,12-十二烷二酸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来合成的结晶聚酯。
其中,从更加减小吸热峰温与吸热肩温之差的观点出发,特别理想的是,仅由1,4-丁二醇,1,6-己二醇,1,8-辛二醇,1,10-癸二醇,1,12-十二烷二醇中的任何一种醇成分与富马酸,1,4-丁二酸,1,6-己二酸,1,8-辛二酸,1,10-癸二酸,1,12-十二烷二酸中的任何一种二元酸成分构成的聚酯。
又,作为控制结晶聚酯树脂的结晶度及软化点的方法,可以举出在合成聚酯时,设计、使用往醇成分中补充添加甘油等三元以上的多元醇,及往酸成分中补充添加偏苯三酸酐等三元以上的多元羧酸,进行缩聚反应的非线性聚酯等的方法。
本发明的结晶聚酯树脂的分子结构,除了可以作溶液或固体的NMR测定之外,还可以根据X射线衍射,GC/MS,LC/MS,IR测定等来确认,但为了简便起见,例如可以提出基于在红外吸收光谱中的965±10cm-1或990±10cm-1处的烯烃的δCH(面外变角振动)具有的吸收峰来确认。
就分子量而言,上述分子量分布窄、低分子量树脂的低温定影性能出色,低分子量的成分多的话,则耐热保存性能会变差,从这个观点出发,经过刻意研究的结果,根据邻二氯苯可溶成分的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在横轴为log(M),纵轴为重量%表示的分子量分布图的峰位置范围为3.5~4.0,半峰宽度小于1.5,重均分子量(Mw)为3000~30000,数均分子量(Mn)为1000~10000,Mw/Mn为1~10这样的分子量分布是令人满意的。更理想的是,重均分子量(Mw)为5000~15000,数均分子量(Mn)为2000~10000,Mw/Mn为1~5这样的分子量分布。
从纸与树脂的亲和性观点出发,为了实现目标的低温定影性能,结晶聚酯树脂的酸值以5mg KOH/g以上为宜,更好的是10mg KOH/g以上,另外,为了提高热粘附性能,酸值以小于45mg KOH/g为宜。另外,为了实现目标的低温定影性能和良好的充电特性,结晶高聚物的羟基值以0~50mg KOH/g为宜,5~50mg KOH/g则更为理想。
本发明的结晶聚酯根据第二次升温时DSC曲线计算出的吸热峰温(T2-cp)为60℃以上且低于80℃,且上述T2-cp满足如下关系:
(T2-cs2)-10<(T2-cp)<(T2-cs1)+10
T2-cs1:根据第二次升温时DSC曲线计算出的吸熱肩温度1
T2-cs2:根据第二次升温时DSC曲线计算出的吸熱肩温度2
由于本发明调色剂中的结晶聚酯树脂具有结晶性,所以,在吸热峰值温度附近显示出粘度急剧下降的热熔融特性。亦即,直至开始熔融的温度之前,由于结晶性的缘故,耐热保存性能良好,在开始熔融的温度下,粘度发生急剧的下降(急剧熔化性能),树脂固着下来,所以,可以设计出兼备良好的耐热保存性能与低温定影性能的调色剂。
由于使结晶聚酯的吸热峰位于60~80℃,就有可能同时提高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能和耐热保存性能。更进一步说,如果结晶聚酯的吸热峰值温度为65~75℃,就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能和耐热保存性能。
通过减小吸热肩1,2与吸热峰的差别,就可减小结晶聚酯分子中的组成,分子量的差异变小,所以,在吸热峰附近的温度下,结晶聚酯的粘度容易发生急剧的下降,由此,可以提高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能。
又,使吸热峰与吸热肩的温度1的差小于10℃,可由此减少结晶聚酯中热特性低的成分,可以提高耐热保存性能和防粘连结块性能。更进一步说,如果差别小于6℃,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耐热保存性能和防粘连结块性能。又,使得吸热峰与吸热肩的温度2的差小于10℃,可由此减少结晶聚酯中热特性高的成分,可以提高低温定影性能。更进一步说,如果使吸热峰与吸热肩的温度2的差别小于6℃,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低温定影性能。
通过调整结晶聚酯的单体结构和重均分子量可以来调整吸热峰值温度。为了缩小吸热肩温度与吸热峰值温度的差别,可以通过利用能提高聚酯结晶性的单体结构来加以调整。具体地说,利用更加类似的化合物来构成酸/醇的单体结构,以使分子链中同一结构地重复一致的概率提高来加以调整。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缩小结晶聚酯的数均分子量与重均分子量的差别来加以调整。数均分子量与重均分子量的调整可以通过调整结晶聚酯合成反应时的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来进行。具体来说,与以往相比,在较高的温度下长时间地反应可缩小数均分子量与重均分子量的差别。还可以根据聚合反应时所使用的催化剂的种类及数量来调整数均分子量与重均分子量。
-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
采用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作为本发明的定影助剂时,其熔点高于70℃,低于120℃,末端有氨基或羟基的化合物是理想的。作为有关的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单酰胺化合物,一元醇加成的酰胺化合物,二元醇加成的酰胺化合物等。
-单酰胺化合物-
上述单酰胺化合物可用下述结构式(1)示之。
R1-CONH2……(1)
上述结构式(1)中,R1为饱和或1~2价不饱和的碳原子数10~30的烃基。
-一元醇加成的酰胺化合物-
上述一元醇加成的酰胺化合物可用下述结构式(2)示之。
R1-NHCO-R2-OH……(2)
在上述结构式(2)中,R1为饱和或1~2价不饱和的碳原子数为10~30的烃基,R2为饱和或1~2价不饱和的碳原子数为1~30的烃基。
-二元醇加成的酰胺化合物-
上述二元醇加成的酰胺化合物可用下述结构式(3)示之。
[化1]
Figure GSA00000141396400101
上述结构式(3)中,R1为饱和或1~2价不饱和的碳原子数为10~30的烃基,R2为饱和或1~2价不饱和的碳原子数为1~30的烃基,R3为饱和或1~2价不饱和的碳原子数为1~30的烃基。
上述单酰胺化合物,上述一元醇加成的酰胺化合物,以及上述二元醇加成的酰胺化合物,由于脂肪酸的末端具有极性高的氨基(-NH2),羟基(-OH),因此,与作为调色剂主成分的树脂的相容性好,定影时通过加热会迅速熔化,使粘结树脂更迅速地软化,所以能改善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其中,从与树脂的相容性更好,能更加提高调色剂低温定影性的角度考虑,上述的单酰胺化合物是合乎理想的。
作为上述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的熔点,如上所述为70~120℃,但优选75~100℃,更好的是75~95℃。上述熔点低于70℃时,调色剂的耐热保存性会变差。而上述熔点高于120℃时,则不能充分地表现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
作为熔点为70~120℃的上述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并无特别限制,根据目的可以适当地选择。例如,棕榈酰胺,棕榈油酰胺,硬脂酰胺,油酰胺,花生酰胺,二十烷酸酰胺,山萮酸酰胺,芥酸酰胺,二十四烷酸酰胺等将碳原子数为10~30的饱和或一价不饱和的脂肪族酰胺化了的单酰胺化合物;或者棕榈酸单乙醇酰胺,硬脂酸单乙醇酰胺,山萮酸单乙醇酰胺,二十四烷酸单乙醇酰胺,芥酸单乙醇酰胺,棕榈酸单丙醇酰胺,硬脂酸单丙醇酰胺,山萮酸单丙醇酰胺,二十四烷酸单丙醇酰胺,芥酸单丙醇酰胺,棕榈酸二乙醇酰胺,硬脂酸二乙醇酰胺,山萮酸二乙醇酰胺,二十四烷酸二乙醇酰胺,芥酸二乙醇酰胺,棕榈酸二丙醇酰胺,硬脂酸二丙醇酰胺,山萮酸二丙醇酰胺,二十四烷酸二丙醇酰胺,芥酸二丙醇酰胺,二硬脂酸乙醇胺,二山萮酸乙醇胺,二二十四烷酸乙醇胺,二芥酸乙醇胺,二硬脂酸丙醇胺,二山萮酸丙醇胺,二二十四烷酸丙醇胺,二芥酸乙醇胺等所谓的脂肪酸酰胺的醇加成物。其中,从与树脂的相容性更好,能更加提高调色剂低温定影性,而且,不使调色剂的耐热保存性会变差角度考虑,单酰胺化合物,或它们的醇加成物是合乎理想的。
-酯化合物-
本发明的定影助剂以熔点60℃以上而低于85℃的酯化合物,而且含有80质量份%以上的作为上述酯化合物的醇成分的乙二醇,含有80质量份%以上的作为脂肪酸成分的硬脂酸和/或山萮酸,羟基值10mg KOH/g以上而低于100mg KOH/g为理想。
尤其是,作为酯化合物中的醇成分是由将乙二醇作为主要成分构成的,因其急剧熔化(sharp melt)性出色,所以,定影时可通过加热迅速熔化,使粘结树脂更迅速地软化,由此,可以发挥低温定影性。
又,因作为酯化合物的脂肪酸的是由硬脂酸和/或山萮酸为主要成分构成,因此,可通过提高酯化合物的结晶性,具有优异的酯化合物的急剧熔化性能。为此,定影时通过加热会迅速熔化,使粘结树脂更迅速地软化,可以发挥低温定影性。
作为上述醇成分,除了作为主要成分的乙二醇外,还可以用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1,4-丁二醇,丙三醇等的多元醇单体,或者,根据需要,将上述多元醇缩聚的缩聚物。采用上述缩聚物作为醇成分时,聚合度以大于2小于20为宜。上述聚合度大于20时,由于结晶性降低,失去了作为定影助剂的急剧熔化性能,会不能获得充分的低温定影效果。
作为上述脂肪酸,除了作为主要成分的硬脂酸,山萮酸外,还可以用碳原子数大于12小于24的脂肪酸的单体或它们的混合物。具体地,可以例举出月桂酸,棕榈酸,花生酸,二十烷酸,二十四烷酸等的单体,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碳原子数低于12的话,结晶性低,化合物本身的熔点低,可能无法获得充分的耐热保存性。另外,失去了作为定影助剂的急剧熔化性能,可能无法获得充分的低温定影效果。
上述酯化合物通过使作为调色剂主要成分的粘结树脂软化,实现了低温定影化。因此,希望上述酯化合物持有某种程度的羟基值。
上述酯化合物的羟基值以10mg KOH/g以上而低于100mg KOH/g为理想。上述羟基值低于10mg KOH/g时,对于聚酯树脂的相容性不充分,有时不能充分获得低温定影的效果。而上述羟基值为100mg KOH/g以上时,由于调色剂的高温高湿化,会使充电特性变差。
所谓羟基值是指,将1克试样在下述条件下乙酰化时,中和与羟基结合了的醋酸所需要的KOH的数量(mg)。以下说明羟基值的测定方法。
首先,精确称取1克左右的试样,置于圆底烧瓶内,准确量取5ml的醋酐·吡啶试液加入,将小漏斗放在烧瓶口上,将烧瓶底部浸在95~100℃的油浴中约1cm深,加热1小时。接着,冷却,加水1ml,充分振摇混和,再加热10分钟。冷却之后,用5ml乙醇洗涤小漏斗和烧瓶口并加入到烧瓶中,添加1ml酚酞试液作为指示剂,然后,用0.5mol/l KOH乙醇溶液来滴定过量的醋酸(本试验)。除了不加试样外,与上述同样步骤进行空白试验,利用下式:
羟基值=((a[ml]-b[ml])×28.05/试样採取的数量[g]+酸值
可以求得羟基值。式中,a及b分别为空白试验和本试验中0.5mol/l KOH乙醇溶液的滴定量。
所谓酸值是指,中和1克试样所需要的KOH量[mg]。下面说明酸值的测定方法。
首先,精确称取1.0克左右的试样,加入50ml的乙醇/乙醚混合液(体积比1∶1),需要时加温使试样溶解成为检测液。冷却之后,加入数滴酚酞试液,用0.1mol/l KOH乙醇溶液来滴定,至现红色持续30秒钟为止,利用下式:
酸值=c[ml]×5.611/试样採取的数量[g]
可以求得酸值。式中,c为0.1mol/l KOH乙醇溶液的滴定量。
本发明中的酯化合物以熔点60℃以上且低于85℃的为宜。熔点低于60℃时,调色剂的耐热保存性变差,85℃以上时,调色剂的低温定影性变差。熔点为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所得到的差热曲中吸热量最大时的温度。
-二元酸酯化合物-
在本发明的调色剂中,定影助剂为二元酸酯化合物时,以二元羧酸与一元脂肪醇酯化的二元酸酯化合物,上述二元羧酸的碳原子数为2以上6以下,上述二元酸酯化合物的熔点以60℃以上且低于100℃的为宜。作为有关的二元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具有以下结构的二元酸与一元脂肪醇酯化了的化合物。
[二元羧酸]
富马酸:HOOC-(CH2)n-COOH
0≤n≤4
[一元脂肪醇]
R1-OH
R1:饱和或不饱和烃基
[二元酸酯化合物]
R2-COO-R1-COO-R3
R2-COO-R1-COOH
R1:碳原子数为0~4的直链烃基
R2:饱和或不饱和烃基
R3:饱和或不饱和烃基
具有上述结构,而且熔点在60~100℃的化合物可以用作本发明的定影助剂。优选熔点在75~100℃,更理想的熔点是75~95℃。如熔点低于60℃,调色剂的耐热保存性变差。而熔点高于100℃,不能获得充分的低温定影性。
二元酸酯化合物,可以是与多种一元脂肪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又,二元酸酯可以是二酯,也可以是单酯,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中,用作定影助剂的二元酸酯化合物,由于含有作为极性基团的酯基,羰基,所以,与作为调色剂主要成分的聚酯树脂的相容性出色,定影时通过加热会迅速熔化,使粘结树脂更迅速地软化,可以发挥低温定影性。
并且,由于用了碳原子数为2以上6以下的二元羧酸与一元脂肪醇,二元酸酯化合物的急剧熔化性提高,所以能使粘结树脂更迅速地软化,可以发挥低温定影性。
上述直链二元羧酸中合乎理想的是己二酸,或者富马酸,己二酸尤其理想。由于己二酸的碳原子数是6,富马酸的碳原子数是4,比较大,所以,与作为调色剂主要成分的聚酯树脂的相容性出色,定影时通过加热会迅速熔化,使粘结树脂更迅速地软化,可以发挥低温定影性。
又,使用这些碳原子数为2以上6以下的二元羧酸与直链脂肪醇时,因二元酸酯化合物的结晶性提高,耐热保存性出色,可得到相对于显影设备内的搅拌等的应力为坚固的调色剂,因此,可以长期获得高品质的图像。
在直链状的一元脂肪醇中,优选饱和脂肪醇,而碳原子数在10以上24以下的则更为理想。由于采用了饱和脂肪醇,结晶性提高,耐热保存性出色,且,可获得相对于显影设备内的搅拌等的应力为坚固的调色剂,因此,可以长期获得高品质的图像。
碳原子数低于10,二元酸酯化合物的结晶性变差,耐热保存性会变差。碳原子数超过24,与粘结树脂的相容性变差,可能不能获得充分的低温定影性。
二元酸酯化合物的酸值以0.1mg KOH/g以上而低于100mg KOH/g为理想。上述酸值低于0.1mg KOH/g时,对于粘结树脂的相容性不充分,会不能充分获得低温定影的效果。而上述酸值为100mg KOH/g以上时,由于调色剂的高温高湿化,会使充电特性变差。
酸值的测定采用电位差自动滴定装置DL-53Titrator(MettlerToledo公司制品)以及分析软件Lab X Light Version 1.00.000。此时,装置的校正采用甲苯120ml和乙醇30ml的混合物进行,测定温度23℃,测定条件如下:
搅拌
速度[%]25
时间[秒]15
EQP 滴定
滴定剂/传感器
滴定剂CH3ONa
浓度[mol/L]0.1
传感器DG115
测量单位mV
预分散至体积
体积[mL]1.0
等候时间[秒]0
滴定剂加入动态
dE(设定)[mV]8.0
dV(最小)[mL]0.03
dV(最大)[mL]0.5
测量模式 平衡控制
dE[mV]0.5
dt[秒]1.0
t(最小)[秒]2.0
t(最大)[秒]20.0
识别
极限100.0
仅仅最陡滴定突跃 非
范围 无
趋势 无
终止
在最大体积[mL]10.0
在某电位 非
在某斜度 非
在EQPs次数后 是
n=1
结合的终止条件 无
评价
程序 标准
电位 1 非
电位 2 非
停止,重新评价 非
具体地说,依据JIS K0070-1992所记载的测定方法来进行测定。首先,往120ml的甲苯中添加0.5克试样,室温(23℃)下搅拌约10小时使试样溶解后,加入30ml乙醇形成试样溶液。接着,用预先标定好的0.1N KOH溶液滴定之,读得滴定量X[ml],由式
酸值=X*N*56.1/试样重量[KOH mg/g]
可以求得酸值。式中,N为0.1N KOH的醇溶液的系数。
定影助剂在上述调色剂中以晶畴存在,加热时具有可以与上述粘结树脂相容的特性。
为了确认上述定影助剂具有结晶性,可以由X射线衍射图来测定结晶性的保持状态(相容或不相容)。
具体地说,定影助剂在调色剂中是否具有结晶性,可以利用X-射线晶体衍射仪(X’Pert MRDX’Pert MRD,Philips公司制品)来确认。首先,将定影助剂单一样品在研钵中磨碎,制成试样粉末,将所得到的试样粉末均匀涂布在试样架上。然后,将试样架置于衍射仪中进行测定,得到定影助剂的衍射光谱。再将调色剂粉末涂布在试样架上,进行同样的测定。根据事前得到的定影助剂的衍射光谱,可以识别调色剂中含有的辅助成分。
另外,在上述装置中,利用附属的加热单元可以测定在令温度发生变化时衍射光谱的变化。采用同样的单元,根据常温及150℃下定影助剂X射线衍射光谱峰面积的变化,可以求出由于定影助剂带来的加热前后对于树脂相容部分及不相容部分的比例。由于定影助剂带来的加热前后的峰面积变化越大,意味着定影时通过加热与调色剂有相容化的进程,因此,可以得到更大的低温定影效果。
作为上述定影助剂的分散粒径,最大方向上的粒径,例如,以10nm~3μm为宜,50nm~1μm则更理想。上述的分散粒径小于10nm时,由于上述定影助剂与上述粘结树脂的接触表面积增大,耐热保存性能会变差,若超过3μm,则在定影过程中,加热时与上述粘结树脂的相容进行得不够充分,低温定影性能会变差。
作为上述定影助剂分散粒径的测定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做适当选择。例如,可以用环氧树脂将调色剂包埋住,切成约100nm的薄片,四氧化钌染色后,利用透射电镜(TEM)以10000倍的倍率进行观察,复印摄影,图像评价所摄图片,可以观察所述定影助剂的分散状态,测定上述的分散粒径。又,为了识别调色剂中上述的助剂与脱模剂,通过事先分别用同样的四氧化钌对助剂,脱模剂染色,确认所得到的对照差异,可以识别调色剂中的助剂与脱模剂的对照差异。
本发明中的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Tgr,对90质量份的该聚酯树脂中加入10质量份的定影助剂,再加热到150℃之后的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Tgr’,以满足ΔTg=Tgr-Tgr’>10℃为宜,ΔTg=Tgr-Tgr’>15℃则更加理想。
上述调色剂在进行DSC测定时,第一次升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st为50℃<Tg1st<70℃。并且,理想的是,第二次升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nd为20℃<Tg2nd<50℃。Tg1st为50℃以下时,调色剂的耐热保存性能变差。又Tg1st为70℃以上时,调色剂粘弹性发生变化的温度升高,无法获得充分的低温定影性能。另外,Tg2nd为20℃以下时,由于定影助剂与粘合树脂相溶时的热特性低下,定影图像耐热保存性能变差。而Tg2nd为50℃以上时,定影助剂与粘合树脂的相容性不充分,低温定影性能变差。
这里,可以用例如DSC系统(差示扫描量热计)(“DSC-60”,岛津製作所制品)测定结晶聚酯的吸热峰值温度(T2-cp),结晶聚酯吸热肩温度(T2-cs1,T2-cs2),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st,Tg2nd)、调色剂的吸热峰值(Qn,n=1,2,3,…)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r)、添加了10质量份的定影助剂时的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r’)。
-结晶聚酯的吸热峰值温度(T2-cp),结晶聚酯吸热肩温度(T2-cs1,T2-cs2)的测定-
图1所示为结晶聚酯DSC测定的一个例子。
在本发明中,结晶聚酯,非晶性聚酯,调色剂的吸热峰值温度,吸热肩温度,可以采用例如DSC系统(差示扫描量热计)(“DSC-60”,岛津製作所制品)测定。
参照图1进行说明,具体地说,可以依照下述的顺序来测定对象试样的吸热肩(1’)(=T1-cs1),(1)(=T2-cs1),吸热肩(2’)(=T1-cs2),(2)(=T2-cs2)。
首先,将5.0mg左右的聚酯树脂置于铝制的试样容器中,把试样容器装在支架单元上,放进电炉中。接着,在氮气气氛中,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0℃加热至150℃。然后,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从150℃冷却至0℃,再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50℃,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60”,岛津製作所制品)测得DSC曲线。
从得到的DSC曲线中选择第一次升温时的DSC曲线,利用DSC-60系统中的分析程序中的『吸熱肩温度』,可以求出对象试样在第一次升温时的吸热肩(1’),吸热肩(2’),选择第二次升温时的DSC曲线,利用『吸熱肩温度』,可以求出对象试样在第二次升温时的吸热肩(1),吸热肩(2)。肩温度是从低的温度开始,依次定义为吸热肩(1),(1’),吸热肩(2’),(2)。
又,从得到的DSC曲线中,利用DSC-60系统中的分析程序中的『吸熱峰值温度』,选择第一次升温时的DSC曲线,可以求出对象试样在第一次升温时的吸热峰,选择第二次升温时的DSC曲线,利用『吸熱峰值温度』,可以求出对象试样在第二次升温时的吸热峰。
-Tg1st,Tg2nd,Qn测定法-
首先,将5.0mg左右的调色剂置于铝制的试样容器中,把试样容器装在支架单元上,放进电炉中。接着,在氮气气氛中,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20℃加热至150℃。然后,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从150℃冷却至0℃,再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50℃,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60”,岛津製作所制品)测得DSC曲线。
从得到的DSC曲线中选择第一次升温时DSC曲线的肩,利用DSC-60系统中的分析程序可以算出第一次升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st),50-120℃区段的吸热峰Qn。选择第二次升温时DSC曲线的肩,利用DSC-60系统中的分析程序可以算出第二次升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nd)。
-Tgr测定法-
首先,将5.0mg左右的聚酯树脂置于铝制的试样容器中,把试样容器装在支架单元上,放进电炉中。接着,在氮气气氛中,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20℃加热至150℃。然后,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从150℃冷却至0℃,再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50℃,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60”,岛津製作所制品)测得DSC曲线。
从得到的DSC曲线中选择第二次升温时DSC曲线的肩,利用DSC-60系统中的分析程序可以算出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r)。
-Tgr’测定法-
又,可以用同样方法测定添加了10质量份的定影助剂时的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r’)。
首先,将0.5mg的定影助剂、4.5mg的聚酯树脂置于铝制的试样容器中,把试样容器装在支架单元上,放进电炉中。接着,在氮气气氛中,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从20℃加热至150℃。然后,以10℃/分钟的降温速度从150℃冷却至0℃,再以10℃/分钟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50℃,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60”,岛津製作所制品)测得DSC曲线。
从得到的DSC曲线中选择第二次升温时DSC曲线的肩,利用DSC-60系统中的分析程序可以算出添加了定影助剂时的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r’)。
[储能模量(G’)的测定]
由于本发明的调色剂在80℃时的储能模量G’(Pa)为,5.0×104<G’<5.0×105,90℃时的储能模量G’为,1.0×104<G’<1.0×105,100℃时的储能模量G’为,5.0×103<G’<5.0×104,120℃时的储能模量G’为,1.0×103<G’<1.0×104,150℃时的储能模量G’为,1.0×103<G’<1.0×104,所以有可能进一步提高低温定影性能。
一般来说,G’为1.0×105Pa以下时,则在定影时调色剂被加压变形,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相对于以往的调色剂,本发明的调色剂在80-100℃时的G’急剧下降,调色剂有可能在更低的温度下定影在记录材料上。
又,作为降低G’的手段,可藉由使调色剂中含有的树脂低粘性化实现,但是,伴随着树脂的低粘性化,玻璃化转变温度也下降,耐热保存性能就会恶化。另外,若使树脂低粘性化,高温区段的G’显著降低,容易使定影辊产生热粘附现象。热粘附现象容易在调色剂的G’为1.0×103Pa以下时发生。
以往在引入定影助剂时,也可能使低温区段的G’降低,但有时会发生热粘附性能的恶化。若欲保持热粘附性能,则有时低温区段的G’未充分降低,但低温定影性能会变差。
在本发明中,采用了高结晶性的急剧熔化性出色的材料,又提高定影助剂与粘结树脂的相容性,由此,定影助剂使粘结树脂快速软化,而且在不损害耐热粘附性能的程度下调整粘结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具体地说,调整粘结树脂中高分子量的成分与低分子量的成分的数量比例,由此,可在使低温区段的G’急剧下降的同时,保持高温区段下的G’在不至发生热粘附的程度,这样就能够达到低温定影性能与耐热粘附性能的兼容。
本发明的调色剂的G’值的测定可采用例如以下的方法进行。
利用片剂成型器,在400kgf压力下将0.80克的调色剂加压成型为直径20mm,高1.9~2.1mm的圆柱形试样,制成用于测定的圆片。
采用HAAKE公司制的Rheo Stress RS 50,将用于测定的圆片固定在平行板上,测定条件为,频率1Hz,温度60~180℃,应变0.1,升温速度3℃/分钟,可以测定调色剂在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G’。
在本发明中,粘结树脂能获得良好的低温定影性,虽含有聚酯树脂,但聚酯树脂的分子量,构成的单体等可以根据目的来做适当的选择。粘结树脂还可以含有除聚酯树脂以外的树脂。作为聚酯树脂以外的树脂,例如,还可以举出:苯乙烯类单体,丙烯酸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等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多元醇型树脂,酚醛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呋喃树脂,环氧树脂,二甲苯树脂,萜烯树脂,苯并呋喃-茚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石油系树脂等,也可以两种以上合并使用。
聚酯树脂是由多元醇与多元羧酸经脱水缩合反应得到的,作为多元醇,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1,4-丁二醇,2,3-丁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氢化双酚A,双酚A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环醚的加成反应所得到的二元醇等。为了使聚酯树脂交联,合并使用山梨糖醇,1,2,3,6-己四醇,1,4-脱水山梨糖醇,季戊四醇,二聚季戊四醇,三聚季戊四醇,1,2,4-丁三醇,1,2,5-戊三醇,丙三醇,2-甲基戊三醇,2-甲基-1,2,4-丁三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1,3,5-三羟基苯等三元以上的醇。
作为多元羧酸,例如可以举出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等的苯二甲酸类或其酸酐;琥珀酸,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等烷基二羧酸类或其酸酐;马来酸,柠康酸,衣康酸,烯基琥珀酸,富马酸,中康酸等不饱和二元酸;马来酸酐,柠康酸酐,衣康酸酐,烯基琥珀酸酐等不饱和二元酸酐,1,3,5-苯三酸,均苯四酸,1,2,4-苯三甲酸,1,2,5-苯三甲酸,2,5,7-萘三甲酸,1,2,4-萘三甲酸,1,2,4-丁三酸,1,2,5-己三酸,1,3-二羧基-2-甲基-2-亚甲基羧基丙烷,四(亚甲基羧基)甲烷,1,2,7,8-辛四酸,它们的酸酐,部分低碳烷基酯等。
在本发明中,聚酯树脂的酸值优选5~40KOH mg/g,10~30KOH mg/g则更加理想。酸值低于5KOH mg/g时,与作为主要记录介质的纸的亲和性下降,所以,低温定影性会变差,而且难以获得负带电性,所形成的图像质量会劣化。另外,酸值低于5KOH mg/g时,与作为本发明定影助剂的二元酸酯化合物的相容性会变差,因此,恐怕不能充分获得低温定影性。而酸值高于40KOH mg/g时,在高温高湿,低温低湿等的环境下,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图像质量会劣化。
在本发明中,聚酯树脂的羟基值优选5~100KOH mg/g,20~60KOHmg/g则更加理想。羟基值低于5KOH mg/g时,与作为主要记录介质的纸的亲和性下降,所以,低温定影性会变差,而且难以获得负带电性,所形成的图像质量会劣化。另外,羟基值低于5KOH mg/g时,与作为本发明定影助剂的二元酸酯化合物的相容性会变差,因此,恐怕不能充分获得低温定影性。另一方面,羟基值高于100KOH mg/g时,在高温高湿,低温低湿等的环境下,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图像质量会劣化。
又,从调色剂的定影性能,耐热粘附性角度考虑,聚酯树脂在THF(四氢呋喃)中可溶成分的分子量分布,优选在分子量3,000~50,000区段内至少有一个峰,更理想的是,在分子量5,000~20,000区段内至少有一个峰的聚酯树脂。而且,聚酯树脂的THF可溶成分中,分子量100,000以下的成分的含量以60~100重量%为宜。聚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是利用以THF作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来测定的。
从调色剂的保存性观点考虑,粘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55~80℃为宜,60~75℃则更加理想。Tg处于上述范围内,高温保存的稳定性能出色,而且,由于本发明的定影助剂,能获得使粘结树脂软化的足够大的效果,所以低温定影性更加出色。
作为上述脱模剂并无特别限制,可以根据目的来作适当选择,但熔点为60~90℃的低熔点脱模剂是合乎理想的。低熔点的脱模剂,通过与上述树脂的分散,作为脱模剂在定影辊与调色剂界面之间发挥作用,由于这是无油的(在定影辊上没有涂布象油那样的脱模剂),所以,耐热粘附性也良好。尤其在本发明中,由于引入了定影助剂使调色剂的定影低温化,估计定影辊的使用温度低于以往的设定温度,所以需要在更低的温度下发挥脱模剂的功效。脱模剂的熔点低于60℃时,调色剂的高温保存性会变差,恐怕所得到的图像质量会劣化。
作为上述的蜡类,例如可以举出如巴西棕榈蜡,棉蜡,木蜡,米糠蜡等的植物系蜡;如蜂蜡,羊毛脂蜡等的动物系蜡;如地蜡,蔗蜡等的矿物系蜡;如石蜡,微晶石蜡,矿脂等的石油蜡等的天然蜡。除了这些天然蜡之外,还可以举出费-托(Fischer-Tropsch)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等的合成烃蜡;酯,酮,醚等的合成蜡等。
这些蜡类可以单独用一种,也可以两种以上合并起来使用。
在上述脱模剂中,作为本发明的脱模剂,理想的是如石蜡,聚乙烯,微晶石蜡,聚丙烯等的烃系蜡。由于上述烃系蜡与本发明的作为定影助剂的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的相容性低,相互之间的功能不会损害,可以独立地发挥作用,所以,可以获得充分的低温定影性。
作为着色剂,可以从熟知的染料以及颜料中根据目的做适当的选择。例如可以举出:炭黑,苯胺黑染料,黑锑粉,萘酚黄S,汉撒黄(10G,5G,G),镉黄,黄色氧化铁,黄土,铬黄,钛黄,多偶氮黄,油黄,汉撒黄(GR,A,RN,R),颜料黄,联苯胺黄(G,GR),水固黄(NCG),硫化坚牢黄(5G,R),酒石黄色淀,喹啉黄色淀,蒽烯黄BGL,异吲哚啉酮黄,铁丹,铅丹,铅朱,镉红,镉汞红,锑红,永久红4R,玫瑰红,火红(fire red),对氯邻硝基苯胺红,立索坚牢猩红G,亮坚牢猩红,亮胭脂红BS,永久红(F2R,F4R,FRL,FRLL,F4RH),坚牢猩红VD,硫化坚牢玉红B,亮猩红G,立索玉红GX,永固红F5R,亮胭脂红6B,颜料猩红3B,枣红5B,甲苯胺紫红,永固枣红F2K,日光枣红BL,枣红10B,邦褐红亮(BON MAROON LIGHT),邦褐红中(BON MAROONMEDIUM),曙红色淀,若丹明色淀B,若丹明色淀Y,茜素色淀,硫靛红B,硫靛紫红,油红,喹吖啶酮红,吡唑啉酮红,多偶氮红,钼(铬)红,联苯胺橙,帕丽诺(perynone),油橙,钴蓝,青天蓝,碱性蓝色淀,孔雀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无金属酞菁蓝,酞菁蓝,坚牢天蓝,阴丹士林蓝(RS,BC),靛蓝,群青,普鲁士蓝,蒽醌蓝,坚牢紫,甲基紫色淀,钴紫,锰紫,二噁烷紫,蒽醌紫,铅铬绿,锌绿,氧化铬,微利迪安染料(Guignet绿),翡翠绿,颜料绿B,萘酚绿B,绿金,酸性绿色淀,孔雀石绿色淀,酞菁绿,蒽醌绿,氧化钛,锌白,锌钡白等,也可以两种以上合并起来使用。
调色剂材料中着色剂的含量以1~15总量%为宜,3~10重量%则更加理想。该含量低于1重量%时,调色剂的着色能力低下,高于15重量%时,调色剂中的颜料产生分散不良,会引起着色能力的低下以及调色剂电气特性的低下。
着色剂也可以采用与树脂复合在一起的母料。作为这样的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酯,苯乙烯或其取代化合物的聚合物,苯乙烯系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环氧树脂,环氧多元醇树脂,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丙烯酸树脂,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脂肪烃树脂,脂环烃树脂,芳香族系石油树脂,氯化石蜡,石蜡等,也可以两种以上合并起来使用。
作为苯乙烯或其取代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聚苯乙烯,聚对氯苯乙烯,聚乙烯基甲苯等。作为苯乙烯系共聚物,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α-氯代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茚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等。
将母料用的树脂和着色剂以高剪切力混和或混炼可以得到母料。此时,为了强化着色剂和树脂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有机溶剂是适宜的。所谓的“闪速法”(flashing)是指可以直接使用着色剂的湿饼而不必干燥,这一点是很合适的。闪速法是将着色剂含水的水性糊与树脂和有机溶剂一起混和,混炼,使着色剂朝着树脂这一侧移动而除去水分和有机溶剂成分的方法。混和混炼时,宜使用三辊开炼机等高剪切的分散装置。
本发明的调色剂还可以含有带电控制剂,无机微粒,清洁性能促进剂,磁性材料等。
作为带电控制剂,例如可以举出:苯胺黑系染料,三苯甲烷系染料,含铬金属络合物染料,钼酸螯合物颜料,若丹明系染料,烷氧基系胺,季铵盐(包括氟改性季铵盐),烷基酰胺,磷的单质或化合物,钨的单质或化合物,氟系表面活性剂,水杨酸金属盐,以及水杨酸衍生物的金属盐等。
也可以使用市售的带电控制剂,例如可以举出苯胺黑系染料的BONTRON03,季铵盐的BONTRON P-51,含金属偶氮染料的BONTRON S-34,α-萘酚酸系金属络合物的E-82,水杨酸系金属络合物的E-84,酚系缩合物的E-89(以上为Orient公司制品),季铵盐钼络合物的TP-302,TP-415(以上为保土谷化学工業社制品),季铵盐的Copy Charge PSY VP2038,三苯甲烷衍生物的CopyBlue PR,季铵盐的Copy Charge NEG VP2036,Copy Charge NX VP434(以上为Hoechst公司制品),LRA-901,硼络合物的LR-147(日本Carlit公司制品),酞菁铜,苝,喹吖啶酮,偶氮系颜料,此外,具有磺酸基,羧基,季铵盐等的官能团的高分子系化合物。
调色剂组合物中的带电控制剂的含量,例如,相对于粘结树脂,以0.1~10重量%为宜,而0.2~5重量%则更加理想。该含量低于0.1重量%时,可能无法获得充电控制性,超过10重量%时,调色剂的充电性过大,主带电控制剂的效果减低,和显影辊的静电吸引力增大,引起显影剂的流动性下降和图像浓度的减低。
无机微粒被用来作为外加型添加剂以赋予调色剂流动性,显影性,充电性等。作为无机微粒,例如可以举出硅石,氧化铝,钛白,钛酸钡,钛酸镁,钛酸钙,钛酸锶,氧化锌,氧化锡,石英砂,粘土,云母,硅灰石,硅藻土,氧化铬,氧化铈,氧化铁,三氧化锑,氧化镁,氧化锆,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碳化硅,氮化硅等,也可以两种以上合并起来使用。
无机微粒的一次粒径以5nm~2μm为宜,5~500nm则更加理想。
调色剂中的无机微粒的含量以0.01~5.0重量%为宜,0.01~2.0重量%则更加理想。
又,无机微粒最好经流动性促进剂作表面处理。经过这样的处理,无机微粒的疏水性能提高,可以抑制在高湿度下的流动性和充电性的降低。作为流动性促进剂,例如可以举出硅烷偶联剂,硅烷化剂,具有氟烷基的硅烷偶联剂,有机钛酸酯系偶联剂,铝系偶联剂,硅油,改性硅油等。理想的是,硅石,钛白用流动性促进剂作表面处理后作为疏水性二氧化硅,疏水性钛白使用。
为了容易地去除转印后残留在感光体和一次转印媒体上的调色剂,可以使用清洁性促进剂。作为清洁性促进剂,例如可以举出如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等的脂肪酸金属盐: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聚苯乙烯微粒等的经无皂乳液聚合反应制得的聚合物微粒等。聚合物微粒以粒度分布较窄的为宜,体积平均粒径以0.01~1μm为宜。
作为磁性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铁粉,磁铁矿,铁酸盐等。从调色剂色调的观点考虑,磁性材料最好是白色的。
本发明的调色剂有出色的低温定影性和耐热粘附性,经过长期使用,可以形成高质量的图像。因此,本发明的调色剂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尤其是可以令人满意地用于利用电子照相来形成图像。
-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作为上述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以从以往熟知的调色剂制造方法中根据目的作适当的选择。例如可以举出混炼·粉碎法,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等),溶解悬浮法,喷雾造粒法等。在这些方法中,特别理想的是,可以在水介质中生成调色剂的溶解悬浮聚合法,因为该聚合方法容易使定影助剂与聚酯树脂在制造调色剂时形成不相容的状态。
-混炼/粉碎法-
上述混炼/粉碎法是将例如至少含有粘结树脂,脱模剂,以及定影助剂的调色剂材料熔融混炼,通过将所得到的混炼物进行粉碎,分级来制造上述母料粒子的方法。
在上述熔融混炼过程中,将上述调色剂材料混合,将该混合物装入熔融混炼机中进行熔融混炼。作为该熔融混炼机,可以采用,例如,单螺杆或双螺杆连续混炼机,或依照开炼机方式的间歇式混炼机。例如,神户製鋼所生产的KTK型双螺杆挤出机,東芝機械社生产的TEM型挤出机,KCK公司生产的双螺杆挤出机,株式会社池贝生产的PCM型双螺杆挤出机,瑞士BUSS公司生产的KO型连续炼塑机(KO-Kneader)等都很适用。这种熔融混炼最好是在不会引起粘结树脂分子链被切断的适当条件下进行。具体地说,熔融混炼的温度要参考粘结树脂的软化点,若温度比该软化点过高,则发生激烈的分子链切断,温度过低则分散会不能进行。
在上述的粉碎过程中,将在上述混炼过程中得到的混炼物进行粉碎。最好首先将混炼物粗碎,接着再微粉碎。此时,理想的是,使用利用射流使颗粒与挡板冲撞而被粉碎的方式,或是在射流中使颗粒相互之间冲撞而被粉碎的方式,或是利用机械旋转的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狭窄隙缝进行粉碎的方式。
上述的分级过程是对上述粉碎过程中所得到的粉碎物进行分级,调整成为既定粒径的颗粒。上述的分级过程可以利用例如,旋风分离器,滗析器,离心分离器等将微细颗粒的部分去除来进行。
上述粉碎和分级过程结束之后,将粉碎物利用离心力等在气流中分级,可以制造既定粒径的调色剂母粒。
接着,往调色剂母粒中加入外添加的外添加剂。采用混合机来混合搅拌调色剂母粒和外添加剂,使得外添加剂分解破碎的同时,被覆在调色剂母粒的表面。此时重要的是,让无机微粒和树脂微粒均匀而且坚固地与调色剂母粒附着在一起的耐久性。
-聚合法-
作为根据上述聚合法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使得至少包括获得脲或脲键改性的聚酯类树脂、脱模剂、及定影助剂的调色剂材料溶解以至分散在有机溶剂中。接着,将该溶解以至分散物分散在水系介质中,使其加成聚合反应,除去该分散液的溶剂,清洗而得到。
作为上述获得脲或脲键改性的聚酯类树脂,可以列举例如使得聚酯树脂端部的羧基、羟基等和聚异氰酸酯化合物(PIC)反应、具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等。并且,通过该聚酯预聚物和胺类等反应,分子链交联和/或伸长而得到的改性聚酯树脂能一边维持低温定影性,一边提高耐粘附性。
作为上述聚异氰酸酯化合物(PIC),可以列举例如脂肪族聚异氰酸酯(二异氰酸四亚甲酯,二异氰酸六亚甲酯,2,6-二异氰酸己酸甲酯等),脂环式聚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芳香脂肪族二异氰酸酯(α,α,α’,α’-四甲代苯二甲撐二异氰酸酯等),异氰脲酸酯类,它们的以酚衍生物,肟,己内酰胺等封闭的化合物等。它们可以单独一种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合并在一起使用。
上述聚异氰酸酯化合物(PIC)的比率,异氰酸酯基[NCO]与含该羟基的聚酯树脂中的羟基[OH]的当量比([NCO]/[OH]),以5/1~1/1为宜,更好的是4/1~1.2/1,特别理想的是2.5/1~1.5/1。
作为每1分子的上述含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所含的异氰酸酯基,优选1个以上,较好的是平均1.5~3个,更加理想的是平均1.8~2.5个。
作为与上述聚酯预聚物反应的胺类(B),可以列举二胺化合物(B1),三元以上的多胺化合物(B2),氨基醇(B3),氨基硫醇(B4),氨基酸(B5),上述(B1)~(B5)的氨基被封端的化合物(B6)等。
作为上述的二胺化合物(B1),例如可以举出芳族二胺,脂环族二胺,脂肪族二胺等。作为该芳族二胺,例如可以举出苯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4,4’-二氨基二苯甲烷等。作为该脂环族二胺,例如可以举出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环己基甲烷,二氨基环己烷,异佛尔酮二胺等。作为该脂肪族二胺,例如可以举出1,2-乙二胺,四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等。
作为上述三元以上的多胺化合物(B2),例如可以举出二亚乙基三胺,二亚甲基四胺等。
作为上述的氨基醇(B3),例如可以举出乙醇胺,羟乙基苯胺等。
作为上述的氨基硫醇(B4),例如可以举出氨乙基硫醇,氨丙基硫醇等。
作为上述的氨基酸(B5),例如可以举出氨基丙酸,氨基己酸等。
作为上述(B1)~(B5)的氨基被封端的化合物(B6),例如可以举出由上述(B1)~(B5)的任一胺类与酮类(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所得到的酮亚胺化合物,恶唑啉(oxazolidine)化合物等。
作为胺类(B)与上述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的混合比率,优选上述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中的异氰酸酯基[NCO]与上述胺类(B)中的氨基[NHx]的混合当量比([NCO]/[NHx])为1/2~2/1,较好的为1.5/1~1/1.5,更好的是1,2/1~1/1.2。
根据上述这种聚合法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能以环境负荷小、低成本制作小粒径且球形状的调色剂。
本发明的显影剂含有本发明的调色剂,但还可以含有载体等的成分,本发明的显影剂可以用作由调色剂构成的单组分显影剂、由调色剂及载体构成的双组分显影剂,但在近年来对应于信息处理速度提高的高速打印机上,从延长受命等观点考虑,理想的是使用双组分显影剂。这样的显影剂可以用于磁性单组分显影法、非磁性单组分显影法、双组分显影法等熟知的各种电子照相法。
当本发明的显影剂用作单组分显影剂时,即使进行调色剂的消耗和补充,调色剂粒径的波动也很少,由于调色剂在显影辊上形成薄膜或薄层化,所以可以抑制调色剂熔融粘着在刀片等的部件上,显影装置即使经长期使用(搅拌),也能获得良好稳定的显影性能。
当本发明的显影剂用作双组分显影剂时,即使长期进行调色剂的消耗和补充,调色剂粒径的波动也很少,即使显影装置上长期搅拌,也能获得良好稳定的显影性能。
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载体含量优选90~98重量%,93~97重量%则更加令人满意。
对载体并无特别限制,最好有芯材和包覆芯材的树脂层。
作为芯材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50~90emu/g的锰-鍶(Mn-Sr)系材料,锰-镁(Mn-Mg)系材料等,也可以两种以上合并起来使用。从确保图像浓度的角度出发,最好采用以铁粉(100emu/g以上),磁铁矿(75~120emu/g)等的高磁化材料作为芯材。又,从可以减弱对调色剂成为穗立状态的感光体鼓的碰触,有利于图像的高质量化角度考虑,最好采用铜-锌(Cu-Zn)系(30~80emu/g)等的弱磁化材料作为芯材。
芯材的体积平均粒径(D50)以10~150μm为宜,20~80μm则更加理想。D50小于10μm时,载体的粒径分布中微粉太多,平均每个粒子的磁化降低,会发生载体飞散。另一方面,D50超过150μm时,载体的比表面积减小,也会产生载体的飞散。其结果,在实心部分较多的全彩色版,特别是连续色调部分的重现性低下。
作为树脂层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氨基类树脂,聚乙烯基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卤化烯烃树脂,聚酯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乙烯树脂,聚氟化乙烯基树脂,聚偏氟乙烯树脂,聚三氟乙烯树脂,聚六氟丙烯树脂,偏氟乙烯与丙烯酸单体的共聚物,偏氟乙烯与氟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与偏氟乙烯,非氟化的单体的三元共聚物等的氟三元聚合物,有机硅树脂等,也可以两种以上合并在一起使用。
作为氨基类树脂,例如可以举出尿素-甲醛树脂,三聚腈胺树脂,苯胍胺树脂,尿素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等。作为聚乙烯基类树脂,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等。作为聚苯乙烯类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等。作为卤化烯烃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氯乙烯等。作为聚酯类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
根据需要,树脂层也可以含有导电粉等。作为导电粉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金属,炭黑,钛白,氧化锡,锌白等。导电粉的平均粒径以1μm以下为宜。平均粒径超过1μm时,电阻的控制困难。
树脂层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形成,例如,使有机硅树脂等溶解在溶剂中配制成涂布液后,利用熟知的涂布方法将涂布液涂覆在芯材的表面,再进行干燥和烘烤。作为涂布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浸渍法,喷涂法,刷涂法等。作为溶剂,例如可以举出甲苯,二甲苯,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乙酸丁酯溶纤剂等。另外,作为烘烤方法,无论采用外部加热方式还是内部加热方式都可以,例如可以举出采用固定式电炉,流化式电炉,回转式电炉,烧嘴炉等的方法及使用微波的方法等。
载体中树脂层的含有量以0.01~5.0重量%为宜。该含有量低于0.01重量%时,可能无法在芯材的表面上形成均匀的树脂层,而超过5.0重量%时,树脂层太厚,载体相互之间会发生造粒,会得不到均匀的载体。
本发明的显影剂能适宜地用于通过磁性单组分显影方法,非磁性单组分显影方法,双组分显影方法等熟知的各种电子照相法来形成图像。
本发明的显影剂被收纳在本发明的显影剂收纳容器中,但作为容器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从公知容器中作适当选择,可以举出具有容器本体和盖子的容器等。
容器本体的大小,形状,结构,材质等并无特别限定,圆筒状的容器是适宜的,在内圆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的凹凸,理想的是,回转时,装在里面的显影剂能往排出口一侧移动,螺旋状的凹凸的一部分或全部具有波纹功能的圆筒状的容器。容器材质并无特别限定,理想的是尺寸精度高的材料,例如可以举出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聚缩醛树脂等的树脂材料。
显影剂收纳容器因易保存,搬运,操纵性能好,所以可卸装地安装在后述的处理卡盒、图像形成装置上,可以用于显影剂的补充供应。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以至少具有静电潜像形成工序,显影工序,转印工序,定影工序为宜,更好的是具有清洁工序,根据需要还可以具有例如消电工序,回收工序,控制工序等。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以至少具有静电潜像载置体,静电潜像形成手段,显影手段,转印手段,定影手段为宜,更好的是具有清洁手段,根据需要还可以具有例如消电手段,回收手段,控制手段等。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方法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实施,静电潜像形成工序可以采用静电潜像形成手段实施,显影工序可以采用显影手段实施,转印工序可以采用转印手段实施,定影工序可以采用定影手段实施,这些以外的工序可以采用这些以外的手段实施。
静电潜像形成工序是在光导电性绝缘体,感光体等的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工序。静电潜像载置体的材质,形状,结构,大小等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从熟知的静电潜像载置体中作适当的选择,但形状以鼓状为理想。作为感光体,例如可以举出无定形硅,硒等无机感光体,聚硅烷,酞聚甲炔等有机感光体。其中,从寿命长的观点考虑,无定形硅感光体等是合乎理想的。
可以用静电潜像形成手段形成静电潜像,例如在对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均匀地充电之后,曝光形成潜像。静电潜像形成手段具有例如至少具有对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施加电压,使其均匀地带电的充电器,和对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进行曝光形成潜像的曝光器。
作为充电器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配置有导电性或半导电性的辊子,刷子,薄膜,橡胶刮板等熟知的接触充电器,利用电晕器、栅控电晕器等的电晕放电的非接触充电器等。
作为曝光器,只要是可对用于在由充电器带电的静电潜像载置体表面上形成的潜像进行曝光的曝光器即可,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复制光学系列,棒状透镜阵列系列,激光光学系列,液晶曝光盘光学系列等的各种曝光器。也可以采用从静电潜像载置体的背面侧对潜像进行曝光的背光方式。
显影工序是利用本发明的显影剂将静电潜像显影形成调色剂像的工序,可以利用显影手段形成可视图像。只要能利用本发明的显影剂显影,对显影手段并无特别限定,例如,理想的是,可以采用至少具有容纳本发明的显影剂,通过接触或非接触的方法能将调色剂赋于静电潜像的显影器,配置有容纳本发明的显影剂的容器的显影器。
显影器可以是采用干式显影方式及湿式显影方式中之任何一种,也可以是用于单色的显影器及用于多色的显影器中之任何一种。例如,可以举出具有通过摩擦搅拌本发明的显影剂充电的搅拌器和能旋转的磁辊的显影器。在显影器内,例如,调色剂和载体被搅拌混合,由于此时的摩擦使得调色剂被充电,在旋转的磁辊表面保持成穗立的状态,形成磁刷。磁辊设置在静电潜像载置体的近旁,构成在磁辊表面形成的磁刷的一部分调色剂,由于电吸引力而朝着静电潜像载置体的表面移动。其结果,静电潜像被调色剂显影,在静电潜像载置体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像。容纳在显影器中的显影剂是本发明的显影剂,既可以是单组分显影剂,也可以是双组分显影剂。
转印工序例如是通过用转印充电器使已经形成调色剂像的静电潜像载置体充电,将调色剂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去的工序,可以利用转印手段转印。此时,最好包括将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去的一次转印工序,和将转印至中间转印体上的调色剂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去的二次转印工序。更加理想的是,转印工序使用两种颜色以上的调色剂,理想的是使用彩色的调色剂,将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去,形成复合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工序,和将形成在中间转印体上的复合调色剂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去的二次转印工序。
转印手段最好有将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去形成复合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手段,和将形成在中间转印体上的复合调色剂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去的二次转印手段。作为中间转印手段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环状的转印皮带。转印手段(一次转印手段,二次转印手段)最好至少有使形成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像带电剥离到记录介质侧的转印器。转印手段可以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转印器。
作为转印器,可以举出通过电晕放电的电晕转印器,转印带,转印辊,压力转印辊,粘附转印器等。
作为记录介质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从熟知的记录介质(记录纸)中作适当选择。
定影工序是将转印至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像定影的工序,可以用定影手段使调色剂像定影。使用两种以上颜色的调色剂时,既可以在各种颜色的调色剂每次转印至记录介质上时定影,也可以在彩色的调色剂转印至记录介质上后,在层叠的状态下定影。作为定影手段并无特别限定,可以采用熟知的加热加压手段。作为加热加压手段,可以举出热辊与压力辊的组合,热辊和压力辊和环状带的组合等。此时的加热温度通常为80~200℃。根据需要,也可以与定影手段一起,或者替代定影手段,采用熟知的光定影器。
消电工序是通过对静电潜像载置体施加消电偏压的工序,可以利用消电手段消电。作为消电手段,只要能对静电潜像载置体施加消电偏压,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消电灯等。
清洁工序是将残留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除去的工序,可以利用清洁手段清除。作为清洁手段,只要能将残留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调色剂除去,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器,磁辊清洁器,刮板清洁器,清洁刷,丝网清洁器等。
回收工序是将在清洁工序中清除掉的调色剂回收到显影手段中去的工序,可以利用回收手段回收调色剂。作为回收手段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熟知的运送手段等。
控制工序是控制各工序的工序,可以用控制手段进行控制。作为控制手段,只要能控制各手段的动作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程序装置,计算机等。
图2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图像形成装置100A具有作为静电潜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10、作为充电手段的充电辊20、作为曝光手段的曝光装置(图上未示出)、作为显影手段的显影器45(K,Y,M,C)、中间转印体50、作为清洁手段的具有清洁刮板的清洁装置60及作为消电手段的消电灯70。
中间转印体50是环状带,利用在其内侧配置的三个辊子51架设,带可以沿着箭头方向移动。三个辊子51的一部分也起到了作为可以向中间转印体50施加规定的转印偏压(一次转印偏压)的转印偏压辊的功能。
在中间转印体的近旁配置具有清洁刮板的清洁装置90。转印辊80作为能施加转印偏压的手段以将调色剂像转印(二次转印)至记录纸95上,转印辊80被置于对着中间转印体50的位置上。
在中间转印体50的周围,用于将电荷赋与中间转印体50上的调色剂像的电晕充电器52被配置在感光体鼓10和中间转印体50的接触部位,与中间转印体50和记录纸95的接触部位的之间。
黑(K),黄(Y),品红(M)以及青(C)各种颜色的显影器40设有显影剂收纳部41、显影剂供给辊42及显影辊43。
在图像形成装置100A中,利用充电辊20让感光体鼓10均匀带电后,利用曝光装置(图中未示出)使曝光的光L对感光体鼓10进行曝光,形成静电潜像。接着,由显影器40供给显影剂使在感光体鼓10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调色剂像后,利用由辊51施加的转印偏压,调色剂像被转印(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体50上。然后,中间转印体50上的调色剂像,再由电晕充电器52赋于电荷之后被转印(二次转印)至记录纸95上。感光体鼓10上残留的调色剂被清洁装置60除去,感光体鼓10被消电灯70作一次消电。
图3示出本发明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图像形成装置100B是串列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它具有复印装置本体150、供纸台200、扫描器300,和原稿自动输送装置(ADF)400。
环状带状的中间转印体50被设置在复印装置本体150的中央部位。中间转印体50被托辊14,15及16张紧,可以沿着箭头方向移动。
托辊15近旁配制有清洁装置17,以清除残留在中间转印体50上的调色剂。在由托辊14和托辊15张紧的中间转印体50上,沿着它的运送方向配制有串列型显影器120,它是由黄,青,品红,以及黑四个图像形成手段18对着中间转印体50的位置并排设置。
如图4所示,各种颜色的显影手段18配置有感光体鼓10、使感光体鼓10均匀带电的充电辊60和显影器70、将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转印至中间转印体50上的转印辊62、清洁装置63及消电灯64。所述显影器70利用黑(K),黄(Y),品红(M)以及青(C)各种颜色的显影剂使在感光体鼓10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调色剂像。
又,在串列型显影器120的近旁配置有曝光装置30。曝光装置30对感光体鼓10用光线L曝光,形成静电潜像。
再有,在中间转印体50的配置串列型显影器120侧的相反侧,配置二次转印装置22。二次转印装置22由架设在一对辊23上的作为环形带的二次转印带24构成,二次转印带24上运送的记录纸和中间转印体50可互相接触。
在二次转印装置22近旁配置有定影装置25。定影装置25设有作为环状带的定影带26,以及受定影带26推压配置的加压辊27。
又,在二次转印装置22和定影装置25近旁,配置有用于在记录纸的两面形成图像的翻转装置28。
下面就图像形成装置100B的彩色图像形成(彩色复印)加以说明。首先,将原稿放在原稿自动输送装置(AFD)400的原稿台130上,或者打开原稿自动输送装置(AFD)400,将原稿放在扫描器300的稿台玻璃32上,关上原稿自动输送装置400。接着,按下启动按钮(图中未示出),在将原稿放在原稿自动输送装置400上时,原稿被移动送往稿台玻璃32上。当原稿放在稿台玻璃32上时,扫描器300直接驱动,第一扫描车架33及第二扫描车架34开始运行。此时,在受到来自第一扫描车架33的光源的光照射的同时,来自原稿面的反射光被第二扫描车架上的反光镜反射,通过成像透镜35,在读取传感器36受光。由此,彩色原稿(彩色图像)被读取,获得黑,黄,品红以及青色的各种颜色的图像信息。
根据所获得的各种颜色的图像信息,利用曝光装置在感光体鼓10上形成了各种颜色的静电潜像之后,利用由各种颜色的显影器120提供的显影剂将各种颜色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所形成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被顺序重叠地转印(一次转印)在通过托辊14,15及16回转移动的中间转印体50上,在中间转印体50上形成复合调色剂像。
在给纸台200中,选择使供纸辊142之一回转,从配置在纸库143的多个供纸盒144之一将记录纸输出,利用分离辊145分离成每一张输送往供纸通道146。供纸辊147输送,导向复印机本体150中的供纸通道148,碰到定位辊49停止。或者输出手工送纸盘54里的记录纸,利用分离辊58分离成每一张输送往手工供纸通道53,碰到定位辊49停止。通常,定位辊49接地使用,但为了除去记录纸的纸粉,也可以在施加偏压状态下使用。
然后,与在中间转印体50上形成的复合调色剂像时间一致,使定位辊49回转,将记录纸送向中间转印体50与二次转印装置22之间,将复合调色剂像转印(二次转印)至记录纸上。
转印复合调色剂像的记录纸由二次转印装置22输送,送往定影装置25。然后,在定影装置中,利用定影辊26以及加压辊27经加热加压将调色剂像定影在记录纸上。接着,记录纸由切换爪55切换后,利用排纸辊56输出,在排纸盘57上堆起来。或者由切换爪55切换,利用翻转装置28翻转过来再导引向转印位置,在背面上也形成图像之后利用排纸辊56输出,在排纸盘57上堆起来。
复合调色剂像转印之后,通过清洁装置17清除残留在中间转印体50上的调色剂。
本发明的处理卡盒成型为能相对各图像形成装置装卸,至少具有载置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载置体、将载置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的静电潜像利用本发明的显影剂显影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手段。根据需要,本发明的处理卡盒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手段。
作为显影手段,至少具有收纳本发明显影剂的显影剂收纳容器,以及载置收纳在显影剂收纳容器内的显影剂并运送的显影剂载体。显影手段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限制所载置显影剂厚度的限制部件等。
图5示出本发明处理卡盒的一个例子。处理卡盒110具有感光体鼓10,电晕充电器52,显影器40,转印辊80以及清洁装置90。
[实施例]
-聚酯树脂A的合成-
往带有冷却管、搅拌机、以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釜中加入65质量份双酚A的环氧乙烷2摩尔加成物,86质量份双酚A的环氧丙烷3摩尔加成物,274质量份对苯二甲酸,以及2质量份氧化二丁锡,常压下,于235℃反应15小时。接着,减压至5~10mmHg下反应6小时,合成聚酯树脂。
所得到的聚酯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Mn)为2,300,重均分子量(Mw)为6,0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8℃,酸值为25mg KOH/g,羟基值为35mgKOH/g。
-聚酯树脂B的合成-
往带有冷却管、搅拌机、以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釜中加入102质量份双酚A的环氧乙烷2摩尔加成物,49质量份双酚A的环氧丙烷3摩尔加成物,28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以及2质量份氧化二丁锡,常压下于235℃反应8小时。接着,减压至10~15mmHg下反应5小时,合成了聚酯树脂。
所得到的聚酯树脂B的数均分子量(Mn)为2,100,重均分子量(Mw)为6,2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70℃,酸值为25mg KOH/g,羟基值为40mg KOH/g。
-聚酯树脂C的合成-
往带有冷却管、搅拌机、以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釜中加入62质量份双酚A的环氧乙烷2摩尔加成物,89质量份双酚A的环氧丙烷3摩尔加成物,29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以及2质量份氧化二丁锡,常压下于235℃反应8小时。接着,减压至10~15mmHg下反应5小时,合成了聚酯树脂。
所得到的聚酯树脂C的数均分子量(Mn)为2,100,重均分子量(Mw)为5,6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8℃,酸值为35mg KOH/g,羟基值为45mg KOH/g。
-聚酯树脂D的合成-
往带有冷却管、搅拌机、以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釜中加入70质量份双酚A的环氧乙烷2摩尔加成物,80质量份双酚A的环氧丙烷3摩尔加成物,250质量份对苯二甲酸,30质量份偏苯三酸,以及3质量份氧化二丁锡,常压下于230℃反应8小时。接着,减压至10~15mm Hg下反应10小时,合成了聚酯树脂。
所得到的聚酯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Mn)为6,100,重均分子量(Mw)为25,6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68℃,酸值为35mg KOH/g,羟基值为25mg KOH/g。
-结晶聚酯树脂1的合成-
往带有氮气导入管,脱水管,搅拌器,以及热电偶的5升四口烧瓶中加入2300克1,10-癸二酸,2530克1,8-辛二醇,4.9克氢醌,于180℃下反应10小时后,升温至200℃下反应3小时,再在8.3kPa下反应2小时,得到结晶聚酯树脂1。DSC热特性,GPC测定的分子量如表1所示。
-结晶聚酯树脂2的合成-
往带有氮气导入管,脱水管,搅拌器,以及热电偶的5升四口烧瓶中加入2160克富马酸,2320克1,6-己二醇,4.9克氢醌,于180℃下反应10小时后,升温至200℃下反应3小时,再在8.3kPa下反应2小时,得到结晶聚酯树脂2。DSC热特性,GPC测定的分子量如表1所示。
-结晶聚酯树脂3的合成-
往带有氮气导入管,脱水管,搅拌器,以及热电偶的5升四口烧瓶中加入2320克1,6-己二酸,2880克1,5-戊二醇,4.9克氢醌,于180℃下反应10小时后,升温至200℃下反应3小时,再在8.3kPa下反应2小时,得到结晶聚酯树脂3。DSC热特性,GPC测定的分子量如表1所示。
表1
  T2-cp(℃)   T2-cs1(℃)   T2-cs2(℃)   Mw   Mn   Mw/Mn
 结晶聚酯1   70   65   73   10000   3000   3.3
 结晶聚酯2   85   65   98   13000   2500   5.2
 结晶聚酯3   58   40   63   12000   2300   5.2
-苯乙烯-丙烯酸树脂A的合成-
往带有冷却管、搅拌机、以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釜中加入300质量份乙酸乙酯,185质量份苯乙烯,115质量份丙烯酸单体,以及5质量份偶氮二异丁腈,氮气氛下于65℃(常压)反应8小时。接着,加入200质量份甲醇,搅拌1小时后除去上层清液,减压干燥,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树脂A。
所得到的苯乙烯-丙烯酸树脂A的Mw为20,000,Tg为58℃。
-预聚物的合成-
往带有冷却管、搅拌机、以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器中加入682质量份双酚A的环氧乙烷2摩尔加成物,81质量份双酚A的环氧丙烷2摩尔加成物,283质量份对苯二甲酸,22质量份偏苯三酸酐,以及2质量份氧化二丁锡,常压下于230℃反应8小时。接着,减压至10~15mmHg下反应5小时,合成了聚酯中间体。
所得到的聚酯中间体的数均分子量(Mn)为2,100,重均分子量(Mw)为9,600,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5℃,酸值为0.5,羟基值为49。
接着,往带有冷却管、搅拌机、以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器中加入411质量份上述聚酯中间体,89质量份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以及500质量份乙酸乙酯,于100℃下反应5小时,合成了预聚物(能与含活性氢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
所得到的预聚物中的游离异氰酸酯含量为1.60质量%,预聚物的固形分浓度(150℃下放置45分钟之后)为50质量%。
-酮亚胺(含活性氢的化合物)的合成-
往装有搅拌棒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加入30质量份异佛尔酮二胺,以及70质量份甲乙酮,50℃下反应5小时,合成了酮亚胺化合物(含活性氢的化合物)。
所得到的酮亚胺化合物(含活性氢的化合物)的胺值为423。
-母料的制作-
采用Henschel混合机(三井鉱山社制品)混合1000质量份水,540质量份炭黑Printex 35(Degussa公司制品,DBP吸油量42ml/100g,pH9.5),以及1200质量份聚酯树脂A。接着,用双辊式炼塑机将所得到的混合物在150℃下混炼30分钟后,辊轧冷却,用破碎机(HOSOKAWA Micron公司制品)粉碎之,制得母料。
[实施例1]
-水介质的制备-
将306质量份去离子水,265质量份磷酸三钙10质量%的悬浮液,以及1.0质量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混合,使均匀地溶解,配制成水介质。在用Sigma表面张力计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于水介质的胶束浓度时,相对水介质为0.05重量%。
-调色剂材料液的配制-
往烧杯内加入70质量份聚酯树脂A,10质量份预聚物,以及100质量份乙酸乙酯,搅拌使溶解,加入5质量份石蜡(日本精镴社制品HNP-9,熔点75℃)作为脱模剂,硬脂酰胺(日本精化社制品NEUTRON 2,熔点99℃)作为定影助剂,10质量份母料,采用珠磨机(bead mill)类的UltraVisco mill(湿式超微粉分散机,AIMEX公司制品),给液速度1公斤/小时,盘的圆周速度为6米/秒,在用粒径为0.5mm的锆砂珠充填至80体积%的条件下通过三次后,加入上述的酮亚胺2.7质量份,使溶解,配制成调色剂材料液。
-乳化液或分散液的配制-
往容器中加入150质量份上述水介质相,利用TK式均相混合机以12,000rpm的转速搅拌之,往其中添加100质量份上述调色剂材料液,混合10分钟,配制成乳化液或分散液(乳化浆)。
-除去有机溶剂-
往装有搅拌器及温度计的烧瓶内加入100质量份上述乳化浆,一边以20米/分钟的圆周速度搅拌,一边在30℃下用12小时脱去溶剂。
-洗净-
将100质量份上述分散浆减压过滤后,往滤饼中加100质量份去离子水,利用TK式均相混合机混合(转速12,000rpm下转10分钟)后过滤。往得到的滤饼中加300质量份去离子水,利用TK式均相混合机混合(转速12,000rpm下转10分钟)后过滤,如此操作两遍。往得到的滤饼中加20质量份10质量%的NaOH水溶液,利用TK式均相混合机混合(转速12000rpm下转10分钟)后减压过滤。往得到的滤饼中加300质量份去离子水,利用TK式均相混合机混合(转速12,000rpm下转10分钟)后过滤。往得到的滤饼中加300质量份去离子水,利用TK式均相混合机混合(转速12,000rpm下转10分钟)后过滤,如此操作两遍。再往得到的滤饼中加20质量份10质量%的盐酸,利用TK式均相混合机混合(转速12,000rpm下转10分钟)后过滤。
-干燥-
利用循环风干燥机在45℃下对所得到的最终滤饼干燥48个小时,用75μm筛网过筛,得到实施例1的调色剂母粒。
-外添加剂处理-
对于100重量份的调色剂母粒,利用Henschel混合机将调色剂母粒与0.6重量份平均粒径为100μm的疏水性二氧化硅,1.0重量份平均粒径为20nm的氧化钛,0.8重量份平均粒径为15nm的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粉一起混合,得到实施例1的调色剂。
[实施例2]
-二元酸酯的合成-
将100质量份己二酸,和100质量份十八烷醇,与催化剂一起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氮气流下于240℃使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二元酸酯化合物(i)(熔点80℃,酸值20mg KOH/g)。
又,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材料液时,除了用二元酸酯化合物(i)替代硬脂酰胺外,用同样方法得到了实施例2的调色剂。
[实施例3]
-酯化合物的合成-
将100质量份山萮酸、100质量份硬脂酸、50质量份乙二醇,与催化剂一起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氮气流下于240℃使发生酯化反应,合成了二元酸酯化合物(ii)(熔点77℃,酸值30mg KOH/g)。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材料液时,除了用酯化合物(ii)替代硬脂酰胺外,用同样方法得到了实施例3的调色剂。
[实施例4]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材料液时,除了用聚酯树脂D替代预聚物外,用同样方法得到了实施例4的调色剂。
[实施例5]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材料液时,除了用聚酯树脂B替代聚酯树脂A外,用同样方法得到了实施例5的调色剂。
[实施例6]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材料液时,除了用聚酯树脂C替代聚酯树脂A外,用同样方法得到了实施例6的调色剂。
[实施例7]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材料液时,除了用山萮酸(日油社制品NAA222)替代硬脂酰胺外,用同样方法得到了实施例7的调色剂。
[实施例8]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材料液时,除了用巴西棕榈蜡(東亚化成社制品WA-05,熔点86℃)替代石蜡外,用同样方法得到了实施例8的调色剂。
[实施例9]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料液时,除了用结晶聚酯1代替硬脂酰胺之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实施例9的调色剂。
[实施例10]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料液时,除了用结晶聚酯2代替硬脂酰胺之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实施例10的调色剂。
[实施例11]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料液时,除了用结晶聚酯3代替硬脂酰胺之外,其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实施例11的调色剂。
[比较例1]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材料液时,除了将用作定影助剂的硬脂酰胺的添加量从10质量份改为0质量份外,用同样方法得到了比较例1的调色剂。
[比较例2]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材料液时,除了用苯乙烯-丙烯酸树脂A替代聚酯树脂A外,用同样方法得到了比较例2的调色剂。
[比较例3]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材料液时,除了将预聚物的添加量从10质量份改为0质量份外,用同样方法得到了比较例3的调色剂。
[比较例4]
在配制实施例1的调色剂材料液时,除了将用作定影助剂的硬脂酰胺的添加量从10质量份改为0质量份,而且,将聚酯树脂A改成了聚酯树脂C外,用同样方法得到了比较例4的调色剂。
[比较例5]
除了如下述的调色剂材料液的配制方法改变外,与实施例1同样制成了调色剂。
-调色剂材料液的配制-
往烧杯内加入60质量份聚酯树脂A、15质量份预聚物、以及100质量份乙酸乙酯,搅拌使溶解。加入10质量份巴西棕榈蜡(東亚化成社制品WA-05,熔点86℃)作为脱模剂,山萮酸(日油社制品NAA 222,熔点77℃)作为定影助剂,10质量份母料,采用珠磨机(bead mill)类的UltraViscomill(湿式超微粉分散机,AIMEX公司制品),给液速度1公斤/小时,盘的圆周速度为6米/秒,在用粒径为0.5mm的锆砂珠充填至80体积%的条件下通过三次后,加入上述的酮亚胺2.7质量份,使溶解,配制成调色剂材料液。
依照上述所制作的实施例1~11,比较例1~5的调色剂一览如表2所示。
表2
  树脂1/质量份   树脂2/质量份   预聚物/份   定影助剂/份   脱模剂/质量份
  实施例1   聚酯树脂A/70份   -   10份   硬脂酰胺/10份   石蜡/5份
  实施例2   聚酯树脂A/70份   -   10份   二元酸酯化合物(i)/10份   石蜡/5份
  实施例3   聚酯树脂A/70份   -   10份   酯化合物(ii)/10份   石蜡/5份
  实施例4   聚酯树脂A/70份   聚酯树脂D/10份   0份   硬脂酰胺/10份   石蜡/5份
  实施例5   聚酯树脂B/70份   -   10份   硬脂酰胺/10份   石蜡/5份
  实施例6   聚酯树脂C/70份   -   10份   硬脂酰胺/10份   石蜡/5份
  实施例7   聚酯树脂A/70份   -   10份   二十二碳烷酸/10份   石蜡/5份
  实施例8   聚酯树脂A/70份   -   10份   硬脂酰胺/10份   巴西棕榈蜡/5份
  实施例9   聚酯树脂A/70份   -   10份   结晶聚酯1   石蜡/5份
  实施例10   聚酯树脂A/70份   -   10份   结晶聚酯2   石蜡/5份
  实施例11   聚酯树脂A/70份   -   10份   结晶聚酯3   石蜡/5份
  比较例1   聚酯树脂A/70份   -   10份   无   石蜡/5份
  比较例2   苯乙烯-丙烯酸树脂A/70份   -   10份   硬脂酰胺/10份   石蜡/5份
  比较例3   聚酯树脂A/70份   -   0份   硬脂酰胺/10份   石蜡/5份
  比较例4   聚酯树脂C/70份   -   10份   无   石蜡/5份
  比较例5   聚酯树脂A/60份   -   15份   二十二碳烷酸/10份   巴西棕榈蜡/10份
[载体的制作]
往100质量份甲苯中加入100份有机直链硅氧烷(organo straightsilicone)、5份γ-(2-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及10份炭黑,利用均相混合机分散20分钟,配制成树脂层涂布液。采用流化床涂布装置,在1000份平均粒径为50μm的球状磁铁矿粉表面涂布上树脂层涂布液,制作成载体。
[显影剂的制作]
利用均相混合机将5份调色剂与95份载体混合,制作成显影剂。
[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
用得到的显影剂进行以下评价,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定影下限温度>
作为定影辊,采用复印机MF-200(Ricoh公司制品)的定影部分经改造过的装置,该复印机采用Teflon(注册商标)辊,装上6200号纸(Ricoh公司出品),使定影辊的温度以5℃的间距变化,进行复印试验。用小块(pat)摩擦定影图像后,将图像浓度的残存率为70%以上时的定影辊温度的最小值作为定影下限温度。从降低电耗来说,定影下限温度低是合乎理想的,若低于130℃,那是属于实际使用时就没有问题的水平了。
<发生热粘附的温度>
从串列型彩色复印装置Imagio Neo C350(Ricoh公司制品)的定影单元中卸去硅油涂布装置,改造成无油涂布方式,调整到温度及线速度可调的状态。采用该串列型彩色复印机,调整至使0.85+/-0.3mg/cm2调色剂显影。使定影辊的温度以5℃的间距变化,将所得到的图像定影,测定发生热粘附现象的定影温度(粘附发生温度),将不让热粘附现象发生而能定影的定影辊温度的最大值作为定影上限温度。定影上限温度越高能增加对耐热粘附性的余地,所以高的定影上限温度是合乎理想的,若高于180℃,为实际使用时没有问题的水平。
<耐热保存性>
将调色剂充填入50ml的玻璃容器中,置于50℃的恒温槽中24小时后冷却至24℃,依照针入度试验(JIS K 2235-1991)测定针头刺入度,评价热保存性。针头刺入度超过25mm的判定为◎,超过15mm、未满25mm的判定为○,超过5mm、未满15mm的判定为△,未满5mm的判定为×。此时,针入度越大,则意味着耐热保存性出色,若针入度不足5mm,则使用时发生问题的可能性高。
从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的调色剂使用低温定影性出色的聚酯树脂和定影助剂,而且,在低温区段G’出现陡峭的变化,而在高温区段G’能保持在一定程度上,所以低温定影性,耐热粘附性出色。另外,由于使用了作为在调色剂中独立的晶畴的定影助剂,所以可兼顾耐热保存性和低温定影性。
比较例1的调色剂相当于从实施例1的调色剂中把定影助剂除掉了的调色剂,因此,在低温区段的G’高,结果是低温定影性变差。
由于比较例2的调色剂使用了苯乙烯-丙烯酸树脂,与聚酯树脂相比,不能获得充分的低温定影性,而且,苯乙烯-丙烯酸树脂与定影助剂的相容性劣化,所以,在低温区段G’高,结果是不能获得充分的低温定影性。
由于比较例3的调色剂是把调色剂中形成树脂的高分子量成分的预聚物除掉,因此,在高温区段G’过低,结果是耐热粘附性变差。
比较例4的调色剂去除了定影助剂,代之以Tg低的树脂,但低温区段的G’不足够低,结果是低温定影性变差。
比较例5的调色剂中添加了定影助剂,但是与聚酯树脂的相容性不充分,而且,高分子量的成分(预聚物)在调色剂重量中所占的比例也高,所以,低温区段的G’不足够低,结果是低温定影性变差。
从上面可以看出,对应于低温定影系统,实施例的调色剂的耐热粘附性良好,不容易污染定影装置以及图像。而且,实施例的调色剂的耐热保存性出色,长期使用,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调色剂像。
Figure GSA00000141396400471

Claims (15)

1.一种调色剂,至少包括着色剂、粘结树脂、脱模剂、定影助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色剂的储能模量G’(Pa)满足以下条件:
80℃时的储能模量G’:5.0×104<G’<5.0×105
90℃时的储能模量G’:1.0×104<G’<1.0×105
100℃时的储能模量G’:5.0×103<G’<5.0×104
120℃时的储能模量G’:1.0×103<G’<1.0×104
150℃时的储能模量G’:1.0×103<G’<1.0×104
其中所述定影助剂为结晶聚酯,并且所述粘结树脂包含聚酯树脂,
所述结晶聚酯进行DSC测定时通过第二次升温计算出的吸热峰值温度(T2-cp)为60℃以上、不足80℃,和
所述定影助剂的分散粒径为10nm~3μm,
所述定影助剂是在调色剂中作为晶畴存在、并在加热时与所述粘结树脂相容的成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影助剂为结晶聚酯,而且,根据上述结晶聚酯的第二次升温时DSC曲线计算出的吸热峰值温度(T2-cp)为60℃以上、不足80℃,且上述T2-cp满足如下关系:
(T2-cs2)-10<(T2-cp)<(T2-cs1)+10
T2-cs1:根据第二次升温时DSC曲线计算出的吸热肩温度1
T2-cs2:根据第二次升温时DSC曲线计算出的吸热肩温度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上述调色剂的DSC测定时,第一次升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st为50℃<Tg1st<70℃,并且,第二次升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nd为20℃<Tg2nd<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在进行上述调色剂的DSC测定时,第一次升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st为50℃<Tg1st<70℃,并且,第二次升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2nd为30℃<Tg2nd<50℃。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影助剂由熔点在70℃以上、不足120℃的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构成,所述脂肪酸酰胺类化合物的末端具有氨基或羟基。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影助剂为二元羧酸与一元脂肪醇经酯化反应得到的二元酸酯化合物,所述二元羧酸的碳原子数为2以上、6以下,所述二元酸酯化合物的熔点在60℃以上、不足100℃。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定影助剂为含有硬脂酸和/或二十二碳烷酸80重量%以上的脂肪酸与含有乙二醇80重量%以上的醇反应得到的酯化合物,且羟基值为10mgKOH/g以上、不足100mg KOH/g。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结树脂含有至少一种聚酯树脂。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上述调色剂是将调色剂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液,再分散在水系介质中,将所述有机溶剂除去得到。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
调色剂材料包括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以及能与该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聚合物;
造粒过程是通过使所述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在上述水系介质中,与能与该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聚合物反应生成粘结性的基材的同时,利用该粘结性的基材得到颗粒。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色剂,其特征在于,脱模剂为熔点在60℃以上、不足90℃的烃类蜡。
12.一种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剂含有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13.一种调色剂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色剂收纳容器收纳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14.一种处理卡盒,所述处理卡盒至少具有静电潜像载置体和显影装置,所述显影手段利用调色剂将在该静电潜像载置体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像,所述处理卡盒能够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色剂为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15.一种图像形成方法,所述图像形成方法至少包括:在静电潜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工序,利用调色剂使所述静电潜像显影,形成可视图像的显影工序,将所述可视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工序,和将转印至所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图像定影的定影工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色剂为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
CN2010101987332A 2009-06-08 2010-06-08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方法 Active CN1019078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7227/09 2009-06-08
JP2009137227 2009-06-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7838A CN101907838A (zh) 2010-12-08
CN101907838B true CN101907838B (zh) 2013-08-07

Family

ID=42668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87332A Active CN101907838B (zh) 2009-06-08 2010-06-08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27164B2 (zh)
EP (1) EP2296044B1 (zh)
JP (1) JP5582393B2 (zh)
CN (1) CN101907838B (zh)
ES (1) ES2571130T3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68888B2 (ja) * 2008-05-23 2014-08-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KR20100010845A (ko) 2008-07-23 2010-02-02 삼성정밀화학 주식회사 온도에 따른 저장 탄성률 곡선이 복수개의 변곡점을 갖는토너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5515909B2 (ja) 2010-03-18 2014-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85984B2 (ja) 2010-04-21 2015-03-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結晶性ポリエステルを添加したトナー
JP2012008530A (ja) * 2010-05-28 2012-01-12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08354A (ja) 2010-06-25 2012-01-12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トナー及び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5533454B2 (ja) 2010-08-31 2014-06-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JP5522540B2 (ja) 2010-09-15 2014-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現像剤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098697A (ja) 2010-10-04 2012-05-24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JP2012103680A (ja) 2010-10-14 2012-05-31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90881B2 (ja) 2010-10-22 2016-09-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12108462A (ja) * 2010-10-28 2012-06-07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JP2012118499A (ja) 2010-11-12 2012-06-21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742319B2 (ja) * 2011-03-11 2015-07-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692587B2 (ja) * 2011-03-14 2015-04-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729035B2 (ja) 2011-03-15 2015-06-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その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929007B2 (ja) * 2011-05-09 2016-06-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789145A (zh) * 2011-05-18 2012-11-21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和显影剂
JP2012247657A (ja) * 2011-05-30 2012-12-13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
JP5408210B2 (ja) 2011-09-02 2014-0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JP5608622B2 (ja) * 2011-09-30 2014-10-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5709065B2 (ja) 2011-10-17 2015-04-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09135A (ja) 2011-11-21 2013-06-06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JP2013109142A (ja) 2011-11-21 2013-06-06 Ricoh Co Ltd トナー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086291B2 (ja) 2011-12-15 2017-03-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13148859A (ja) * 2011-12-19 2013-08-0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48862A (ja) 2011-12-20 2013-08-01 Ricoh Co Ltd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00789B2 (ja) * 2012-01-30 2016-04-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56475A (ja) * 2012-01-31 2013-08-15 Ricoh Co Ltd 静電画像形成用トナーおよび現像剤
JP2013190667A (ja) * 2012-03-14 2013-09-26 Ricoh Co Ltd トナーセット、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19637B2 (ja) * 2012-03-14 2016-11-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JP2013190720A (ja) * 2012-03-15 2013-09-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用トナー
JP6036166B2 (ja) 2012-03-22 2016-1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カラートナーセット
JP6011051B2 (ja) 2012-06-18 2016-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82951B2 (ja) * 2012-09-18 2014-05-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JP6160100B2 (ja) 2013-02-05 2017-07-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51285B2 (ja) * 2013-06-26 2015-07-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6294611B2 (ja) * 2013-09-06 2018-03-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像現像用トナー、現像剤
JP6010010B2 (ja) * 2013-10-22 2016-10-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ワックスマスターバッチ、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6245973B2 (ja) * 2013-12-20 2017-1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6260315B2 (ja) * 2014-02-05 2018-0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01794B2 (ja) * 2014-02-07 2017-09-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JP6337638B2 (ja) * 2014-06-19 2018-06-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17107138A (ja) 2015-01-05 2017-06-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03738B2 (ja) * 2015-01-05 2019-04-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90236B2 (ja) 2015-01-05 2020-04-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65525B2 (ja) 2015-01-05 2021-04-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92813B2 (ja) 2015-03-13 2019-04-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27837B2 (ja) * 2015-03-25 2020-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6623637B2 (ja) * 2015-09-16 2019-12-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68423B2 (ja) * 2015-12-04 2020-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WO2017115734A1 (ja) 2015-12-28 2017-07-06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6870323B2 (ja) * 2015-12-28 2021-05-12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6874365B2 (ja) * 2015-12-28 2021-05-19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CN107924150B (zh) * 2016-05-12 2021-01-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
WO2018020998A1 (ja) * 2016-07-27 2018-02-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49505B2 (ja) * 2017-03-31 2021-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JP7286934B2 (ja) * 2018-09-26 2023-06-0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183717B2 (ja) * 2018-11-09 2022-12-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70895B2 (ja) * 2018-11-29 2023-05-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
JP7320386B2 (ja) * 2019-06-21 2023-08-03 花王株式会社 トナー用エステル組成物
JP7400239B2 (ja) * 2019-07-24 2023-1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JP7338396B2 (ja) 2019-10-18 2023-09-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トナーの製造方法、現像剤、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65261A2 (en) * 2007-03-02 2008-09-03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toner,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to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0765A (ja) 1990-07-11 1992-03-05 Arakawa Chem Ind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組成物
JP3240369B2 (ja) * 1994-12-21 2001-12-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4284005B2 (ja) 2001-04-02 2009-06-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60225763T2 (de) 2001-07-03 2009-04-09 Ricoh Co., Ltd. Trockentoner und Herstellungsverfahren
US20030096185A1 (en) 2001-09-21 2003-05-22 Hiroshi Yamashita Dry ton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EP1347341B2 (en) 2002-03-22 2018-01-10 Ricoh Company, Ltd. Use of a toner and develop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image-forming process cartridge, image-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forming process using the toner
DE60304772T3 (de) 2002-06-28 2014-12-04 Ricoh Co., Ltd. Toner für die Entwicklung latenter elektrostatischer Bilder, diesen enthaltender Behälter, diesen verwendender Entwickler, diesen verwendendes Bilderzeugungsverfahren, diesen verwendendes Bilderzeugungsgerät sowie diesen verwendende Bilderzeugungskartusche
US7541128B2 (en) 2002-09-26 2009-06-02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developer including the toner, and method for fixing toner image
JP4079257B2 (ja) 2002-10-01 2008-04-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4027297B2 (ja) 2002-10-24 2007-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新規なポリヒドロキシアルカノエ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含む樹脂組成物;新規なポリヒドロキシアルカノエートを含有する荷電制御剤、静電荷像現像トナー及びバインダー樹脂組成物
JP3984152B2 (ja) 2002-11-29 2007-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JP3773906B2 (ja) 2002-12-20 2006-05-10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用線状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およびトナー
JP4190309B2 (ja) 2003-02-25 2008-12-03 パロマ工業株式会社 圧力フライヤー
DE602004020822D1 (de) 2003-03-07 2009-06-10 Ricoh Kk Toner, Entwickler und Apparat zur Herstellung von Bildern
JP4030907B2 (ja) 2003-03-19 2008-0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CN102314104B (zh) 2003-09-18 2013-05-01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显影剂、容器、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及方法
EP1564604B1 (en) 2004-02-16 2013-06-19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with cleaning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fixing device
JP2006058652A (ja) * 2004-08-20 2006-03-02 Toshiba Corp トナー
JP4347174B2 (ja) * 2004-09-15 2009-10-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006208609A (ja) 2005-01-26 2006-08-10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EP1880250B8 (en) 2005-05-10 2012-10-24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EP1744222B1 (en) 2005-07-15 2011-02-02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toner container
CN101017336B (zh) 2005-12-15 2012-02-29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及制备方法和显影剂、成像方法和装置、处理盒
JP4944457B2 (ja) * 2006-03-02 2012-05-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US8026031B2 (en) 2006-03-06 2011-09-27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vessel with the toner,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7943280B2 (en) 2006-03-15 2011-05-17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ntaining a laminar inorganic mineral in which part or all of the ions present between layers are modified by organic ions
JP4786555B2 (ja) 2006-03-15 2011-10-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トナーの製造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38452B (zh) 2006-03-17 2011-12-21 株式会社理光 色调剂
JP4707188B2 (ja) 2006-03-17 2011-06-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
JP2007248982A (ja) 2006-03-17 2007-09-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
JP2007279702A (ja) 2006-03-17 2007-10-25 Ricoh Co Ltd トナー、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20070275315A1 (en) 2006-05-23 2007-11-29 Tsuneyasu Nagatomo Ton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the toner, and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toner
JP4715658B2 (ja) 2006-07-14 2011-07-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静電荷像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
JP4816345B2 (ja) 2006-09-05 2011-1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静電潜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043778B2 (en) 2006-09-15 2011-10-25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toner
US7824834B2 (en) 2006-09-15 2010-11-02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toner
JP4658010B2 (ja) 2006-09-15 2011-03-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80682B2 (ja) 2006-09-19 2012-07-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EP1903403B1 (en) 2006-09-19 2015-11-04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4963910B2 (ja) 2006-09-19 2012-06-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方法
JP4127313B1 (ja) * 2007-02-01 2008-07-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45849B2 (ja) 2007-02-28 2013-0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該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8216515A (ja) 2007-03-02 2008-09-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るトナー
JP2008224976A (ja) * 2007-03-12 2008-09-25 Fuji Xerox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剤、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25393A (ja) 2007-03-15 2008-09-25 Ricoh Co Ltd 非磁性一成分トナー
JP4847903B2 (ja) 2007-03-16 2011-12-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1成分現像装置
JP5042889B2 (ja) 2007-03-16 2012-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現像剤、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008233256A (ja) 2007-03-16 2008-10-02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トナー入り容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該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859058B2 (ja) 2007-03-16 2012-01-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US20080227018A1 (en) 2007-03-16 2008-09-18 Junichi Awamura Toner for developing a latent electrostatic ima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toner
JP5169304B2 (ja) 2007-03-19 2013-03-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08262171A (ja) 2007-03-19 2008-10-30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8771914B2 (en) 2007-03-23 2014-07-08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for developing latent electrostatic image, two-component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114560B2 (en) 2007-05-11 2012-02-14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toner
JP5261978B2 (ja) * 2007-05-11 2013-08-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090057B2 (ja) 2007-05-11 2012-1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128858B2 (ja) 2007-06-19 2013-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15808B2 (ja) 2007-06-22 2013-10-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20090003885A1 (en) 2007-06-27 2009-01-01 Akiyoshi Sabu Toner,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42257A (ja) 2007-08-06 2009-02-26 Ricoh Co Ltd 一成分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一成分現像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886635B2 (ja) 2007-09-03 2012-02-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US20090067876A1 (en) 2007-09-10 2009-03-12 Takuya Seshita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2009199052A (ja) 2007-09-12 2009-09-03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法
US20090074467A1 (en) 2007-09-13 2009-03-19 Takuya Seshit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036478B2 (ja) 2007-10-09 2012-09-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
JP2009116313A (ja) 2007-10-18 2009-05-28 Ricoh Co Ltd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495532B2 (ja) * 2007-10-24 2014-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
US20090142094A1 (en) 2007-11-29 2009-06-04 Toyoshi Sawada Toner, develop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33959A (ja) 2007-11-29 2009-06-18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と装置
US20090142680A1 (en) 2007-11-29 2009-06-04 Naohito Shimota Full-color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152638B2 (ja) 2007-11-30 2013-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8748071B2 (en) 2007-11-30 2014-06-10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785093B2 (en) 2007-11-30 2014-07-22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toner, and develop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toner
US8377620B2 (en) 2007-11-30 2013-02-19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toner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137227A (ja) 2007-12-10 2009-06-25 Ricoh Co Ltd 液滴回収装置と液滴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46703B2 (ja) 2007-12-14 2011-12-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24308B2 (ja) 2008-02-26 2013-01-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152646B2 (ja) 2008-02-27 2013-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製造方法、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US8178276B2 (en) 2008-03-07 2012-05-15 Ricoh Company Limite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oner
JP2009244871A (ja) 2008-03-14 2009-10-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画像形成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トナー入り容器、二成分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222956A (ja) 2008-03-17 2009-10-01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フルカラー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9265311A (ja) 2008-04-24 2009-11-12 Ricoh Co Ltd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146661B2 (ja) 2008-05-08 2013-0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トナー
JP2010008734A (ja) 2008-06-27 2010-01-14 Ricoh Co Ltd トナー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157733B2 (ja) 2008-08-05 2013-03-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061068A (ja) 2008-09-08 2010-03-18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41402B2 (ja) 2008-09-24 2013-07-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樹脂粒子、トナー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0078683A (ja) 2008-09-24 2010-04-08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078925A (ja) 2008-09-26 2010-04-08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マゼンタトナー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65261A2 (en) * 2007-03-02 2008-09-03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toner,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to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27164B2 (en) 2012-07-24
JP5582393B2 (ja) 2014-09-03
ES2571130T3 (es) 2016-05-24
CN101907838A (zh) 2010-12-08
EP2296044B1 (en) 2016-03-02
EP2296044A1 (en) 2011-03-16
JP2011018030A (ja) 2011-01-27
US20100310980A1 (en) 2010-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7838B (zh)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方法
US8557491B2 (en) Toner, developer, ton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2037411B (zh) 调色剂、显影剂、容纳调色剂的容器、处理盒和成像方法
EP2096496B1 (en) Toner, developer,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01174112B (zh) 静电图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其生产方法、静电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KR101492363B1 (ko) 토너, 및 현상제,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US20100075243A1 (en) Tone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nd two-component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the toner
US9127118B2 (en) Resin for toner, toner using the resin, and development agent using the toner
CN106104389B (zh) 调色剂、显影剂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5518535A (zh) 调色剂、显影剂和图像形成设备
US9063446B2 (en) Toner, develop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9709911B2 (en) Tone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11796931B2 (en) Ton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ner, developer, toner accommodating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445925B2 (ja)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761559B2 (ja) トナー用樹脂、該トナー用樹脂を使用したトナー、及び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現像剤
US9753387B2 (en) Toner, developer and developer containing unit
JP5354274B2 (ja) トナー、及び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540560B2 (ja)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23138299A (ja) トナー、トナー収容ユニット、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