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7363B -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7363B
CN101827363B CN201010129385.3A CN201010129385A CN101827363B CN 101827363 B CN101827363 B CN 101827363B CN 201010129385 A CN201010129385 A CN 201010129385A CN 101827363 B CN101827363 B CN 101827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data
connection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93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7363A (zh
Inventor
沖上昌史
松本雅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496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4101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90617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6733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1897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36675A/zh
Priority to CN201510288770.5A priority patent/CN104935776B/zh
Priority to CN201910187685.8A priority patent/CN1099055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827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7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7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73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1Device related settings, e.g. IP address, Nam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6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via local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9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by using a location-limited connec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or limited proximity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95System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picture signal
    • H04N1/00103System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picture signal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o transmission, e.g. via satellites
    • H04N1/00106System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picture signal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o transmission, e.g. via satellites using land mobile radio networks, e.g. mobile tele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95System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picture signal
    • H04N1/00103System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picture signal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o transmission, e.g. via satellites
    • H04N1/00108System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picture signal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o transmission, e.g. via satellites of digital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7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rinting apparatus, e.g. a laser beam prin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0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06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separate from the image data, e.g. in a different computer file
    • H04N1/32117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separate from the image data, e.g. in a different computer file in a separate transmission or protocol signal prior to or subsequent to the image data transmission, e.g. in digital identification signal [DIS], in non standard setup [NSS] or in non standard field [NS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15Control of imag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e.g. signalling cap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37Topological 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 H04N2201/0041Point to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37Topological 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 H04N2201/0043Point to 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6Software interface details, e.g. interaction of operating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55By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6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g. an inductive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4Digital still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96Portab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04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user, sender, addressee, machine or electronic recording medium
    • H04N2201/3207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user, sender, addressee, machine or electronic recording medium of an address
    • H04N2201/3208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of data relating to a user, sender, addressee, machine or electronic recording medium of an address of an e-mail or network addr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移动信息终端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数字复合机一旦确立了与便携电话机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对无线通信单元的连接确立的请求。此外,数字复合机一旦确立了与便携电话机的连接后,中止无线通信单元的地址的、经由读写器的发送。数字复合机以及便携电话机在结束了数据的发送接收后,删除为了在发送接收数据时使用而各自存储了的对方装置的地址。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的通信系统、具有通信终端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便携通信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从外部取得图像数据而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外部进行通信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选择性地进行连接确立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该信息处理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包括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普及了安装照相机功能的移动电话机,何时何地都能够轻松地拍摄数字相片。此外,安装在移动电话机上的存储器变得大容量化,也增加了用于存储数字相片、商务文件等数据的、作为个人的存储设备的利用例。随着便携电话机的小型化、薄型化,安装在便携电话机上的存储器通过指尖程度或比指尖小的大小的所谓的卡型存储器来实现。
特开2007-267370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无线通信方法:当用户将自己的非接触ID卡(或内置了非接触ID卡的无线通信设备)接近于图像处理装置的卡读写单元的情况下,非接触ID卡的IC芯片接收始终从所述卡读写单元发出的包含用于表示所述图像处理装置的ID的终端ID的微弱的电波,从而取得所述终端ID,并利用该终端ID对图像处理装置发送非接触ID卡的用户ID。
特开2003-32176号公报中公开了以下的通信系统:用户使便携电话机接近个人计算机,所述便携电话机包括通过电磁波与所述个人计算机的读写机进行通信的非接触IC卡,当所述非接触IC卡接收了从所述读写机辐射的电磁波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电话机将在所述非接触IC卡上设定的卡ID通知给所述个人计算机,该个人计算机基于被通知到的卡ID来识别所述移动电话机,并将其确定为通信对象。
另一方面,作为用户印刷在移动电话机的存储器内存储的数字照片、商务文件等数据的方法,有以下的方法等:将移动电话机的存储器直接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的读取装置上,将应印刷的数据(以下,称为印刷数据)发送给图像形成装置而进行印刷的方法;以无线方式对可与移动电话机进行无线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发送印刷数据从而进行印刷的方法。
当将移动电话机的存储器直接连接在图像形成装置上进行印刷的情况下,需要从移动电话机拔出卡型的存储器,并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存储卡读卡器上。此外,在完成印刷后,需要再次将存储器插入到移动电话机上,要求非常麻烦的作业,而且完成印刷后,存在忘记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存储卡读卡器拔掉存储器的顾虑。
此外,作为以无线方式对图像形成装置发送印刷数据而进行印刷的方法,例如有利用基于蓝牙(注册商标)技术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利用使用了RFI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利用移动电话机和图像形成装置之间的红外线通信的方法等。
当利用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移动电话机和图像形成装置都必须是应对蓝牙的设备,此外,需要用于设定(认证)为双方设备间可通信的状态的操作。例如,在开始基于蓝牙技术的无线通信时,需要通过统称为配对(或者绑定(bonding))的设定操作来确定对方,并将两者设定为可通信的状态。
但是,配对需要复杂且麻烦的操作。具体来说,当用户通过图像形成装置来印刷移动电话机的存储器内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用户利用移动电话机,检索规定半径范围内(例如,100m以内)的可无线通信的图像形成装置。然后,用户需要从作为检索结果而显示在移动电话机的显示单元上的多个图像形成装置的蓝牙地址中,判别期望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蓝牙地址。但是,该判别作业是非常难的作业,此外,即使用户正常地进行了判别,此后还需要用于将两者设定为可通信的状态的细致的操作。
当图像形成装置是设置在便利店等内的出借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各个用户是初次使用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较多,需要对每个初次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上述的配对。
另一方面,当利用移动电话机和图像形成装置之间的红外线通信的情况下,在以无线方式发送印刷数据期间,用户需要在将移动电话机的红外线端 口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红外线端口对准的状态下,将移动电话机固定规定时间。
此外,当利用例如使用了Felica(注册商标)、Edy(注册商标)等的RFID系统的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由于通信速度慢,因此在直到以无线方式发送印刷数据之前的期间,用户需要将移动电话机规定时间对准在图像形成装置。
作为简单进行这些作业的方法,已知有在特开2007-267370号公报中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在特开2003-32176号公报中公开的通信系统。如上所述,在特开2007-267370号公报中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在特开2003-32176号公报中公开的通信系统都在利用所谓的RFID系统将非接触ID卡(非接触IC卡)接近图像处理装置的卡读写单元(个人计算机的读写器)的情况下,非接触ID卡的用户ID(非接触IC卡的卡ID)自动地被发送到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上。
但是在特开2007-267370号公报中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在特开2003-32176号公报中公开的通信系统中,仅通过将非接触ID卡(非接触IC卡)接近图像处理装置的卡读写单元(个人计算机的读写器)的操作,非接触ID卡的用户ID(非接触IC卡的卡ID)自动地被发送到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上而确立连接。从而,在已经有一个非接触ID卡(非接触IC卡)连接到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上的状态下,有恶意的第三者利用不同的非接触ID卡(非接触IC卡)进行了所述操作的情况下,第三者的非接触ID卡(非接触IC卡)进一步连接到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上,第三者的非接触ID卡(非接触IC卡)和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之间可进行通信。此时,存在以下顾虑:例如第三者利用自己的非接触ID卡(非接触IC卡),通过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篡改或盗取先连接的非接触ID卡(非接触IC卡)的数据(例如,个人信息)。
此外,在特开2007-267370号公报中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在特开2003-32176号公报中公开的通信系统中,存在以下顾虑:由于以前与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进行了通信而在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上留下其历史的用户,在其他用户的非接触ID卡(非接触IC卡)与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连接的状态下,在利用所述历史而实现了自己的非接触ID卡(非接触IC卡)和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的通信的情况下,通过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篡改或盗取其他用户的非接触ID卡(非接触IC卡)的数据。
而且,在特开2007-267370号公报中公开的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在特开2003-32176号公报中公开的通信系统中,始终可确立经由图像处理装置的卡读写单元(个人计算机的读写器)的连接、以及利用了一旦确立了连接后留下的通信历史的连接。从而,存在例如不能应对作业环境所需要的连接确立的限制请求的问题。
具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即使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是在认证了非接触ID卡的用户ID(非接触IC卡的卡ID)的基础上仅对一部分社员许可使用图像处理装置(个人计算机)从而防止泄露机密信息的结构,也不能禁止利用通信历史进行的非法的连接确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有互相进行通信的第1通信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中,容易进行两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确立的同时,在确立了与一个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的请求,从而能够防止已经确立连接的装置内的数据被盗用的通信系统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便携通信装置、以及从该便携通信装置取得数据从而形成基于该数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系统容易进行两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确立,同时在图像形成装置确立了与一个便携通信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的请求,从而能够防止已经确立连接的装置内的数据被盗用。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从外部取得图像数据,从而形成基于该图像数据的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容易进行与通信对象的装置的连接确立,并在确立了与外部的一个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的请求,从而能够防止已经确立连接的装置内的数据被盗用。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其与外部进行通信,在确立了与外部的一个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的请求,从而能够防止已经确立连接的装置内的数据被盗用。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该信息处理系统包括通 信装置、以及从该通信装置取得数据从而进行该数据的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系统容易进行两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确立,并能够根据作业条件,能够选择信息处理装置确立连接的通信对象的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便携通信装置、以及从该便携通信装置取得数据从而形成基于该数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系统容易进行两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确立,并能够根据作业条件,选择图像形成装置确立连接的通信对象的便携通信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容易进行与通信对象的装置的连接确立,并能够根据作业条件选择确立连接的对象装置。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具有互相进行通信的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该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分别具有多个无线通信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通信装置包括:第1通信部件,确立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的连接,从而进行通信;第2通信部件,将第1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发送给所述第2通信装置;以及连接拒绝部件,在确立了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的请求,所述第2通信装置包括:第3通信部件,接收所述第1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以及第4通信部件,利用该第3通信部件接收的所述识别数据,确立与所述第1通信部件的连接而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中,在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之间确立连接而进行通信时,第1通信装置的第2通信部件将第1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发送给第2通信装置的第3通信部件。当第2通信装置的第3通信部件接收了所述识别数据的情况下,第2通信装置的第4通信部件利用所述识别数据,确立与第1通信装置的第2通信部件的连接。第1通信装置这样确立了连接后,通过连接拒绝部件,拒绝来自确立了连接的装置以外的装置的连接的请求。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通信装置包括发送中止部件,在确立了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的连接后,该发送中止部件中止所述第2通信部件的所述识别数据的发送。
在本发明中,在确立了第1通信装置(第1通信部件)和第2通信装置(第4通信部件)的连接后,发送中止部件中止第2通信部件发送所述识别数据。从而,禁止对于来自确立了连接的对象装置以外的装置的连接请求的响应(识别数据的发送)。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通信装置包括:第1存储部件,存储所述第3通信部件接收到的所述识别数据;以及第1删除部件,在所述 第4通信部件的通信结束后,从所述第1存储部件删除所述识别数据。
在本发明中,第2通信装置的第1存储部件存储第3通信部件接收的第1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在第4通信部件的通信结束后,第1删除部件从第1存储部件删除所述识别数据。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通信装置包括:第2存储部件,接收并存储第2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以及第2删除部件,在所述第1通信部件的通信结束后,从所述第2存储部件删除所述第2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
在本发明中,当第1通信装置接收了第2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的情况下,将接收到的第2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存储在第2存储部件中,当第1通信部件的通信结束的情况下,第2删除部件从第2存储部件删除第2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2通信部件以及第3通信部件进行利用了RFID系统的通信,所述第1通信部件以及第4通信部件通过所述RFID系统进行远距离的无线通信。
在本发明中,例如第3通信部件以及第2通信部件是接触或非接触IC卡、以及读卡器,通过利用了RFID系统的通信来发送接收第1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此外,第1通信部件以及第4通信部件都是应对蓝牙的设备,在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之间,通过利用了RFID系统的通信,进行远距离的无线通信。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存储部件将接收的第1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存储在所述RFID系统内的存储区域中的、自由区域。
在本发明中,当第3通信部件接收了第1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的情况下,第2通信装置在RFID系统内的存储区域中的自由区域存储接收到的识别数据。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通信终端装置以及从该通信终端装置取得数据而进行该数据的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1发送接收部件,确立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连接,从而发送接收数据;发送部件,对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发送信息处理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以及连接拒绝部件,在确立了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的请求,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包括:接收部件,接收所述信息处理 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以及第2发送接收部件,利用该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所述识别数据,确立与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件的连接而发送接收数据。
在本发明中,在通信终端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之间确立连接后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时,信息处理装置的发送部件对通信终端装置的接收部件发送信息处理装置用的识别数据。当通信终端装置的接收部件接收了所述识别数据的情况下,通信终端装置的第2发送接收部件利用所述识别数据,确立与信息处理装置的第1发送接收部件的连接。在这样确立了连接后,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连接拒绝部件,拒绝来自确立了连接的对象装置以外的装置的连接的请求。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取得部件,取得所述通信终端装置持有的内容数据;以及显示部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该取得部件取得的内容数据的图像。
在本发明中,信息处理装置的取得部件取得通信终端装置持有的内容数据,显示部件在显示单元显示取得的内容数据的图像。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通知部件,该通知部件对所述通信终端装置通知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异常发生或正常结束的意旨。
在本发明中,信息处理装置从通信终端装置取得数据,并在进行该数据的处理(例如,基于数据的图像的生成、变倍、旋转等)时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或在正常结束的情况下,通知部件对通信终端装置通知该意旨。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便携通信装置、以及从该便携通信装置取得数据而形成基于该数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1发送接收部件,确立与所述便携通信装置的连接,从而发送接收数据;发送部件,对所述便携通信装置发送图像形成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以及连接拒绝部件,在确立了与所述便携通信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的请求,所述便携通信装置包括:接收部件,接收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以及第2发送接收部件,利用该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所述识别数据,确立与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件的连接而发送接收数据。
在本发明中,在便携通信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时,图像形成装置的发送部件对便携通信装置的接收部件发送图像形成装置用的识别数据。当便携通信装置的接收部件接收了所述识别数据的情况下, 便携通信装置的第2发送接收部件利用所述识别数据,进行与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发送接收部件的连接的确立。图像形成装置在这样确立了连接后,通过连接拒绝部件,拒绝来自确立了连接的对象装置以外的装置的连接的请求。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发送中止部件,在确立了与所述便携通信装置的连接后,该发送中止部件中止所述发送部件的所述识别数据的发送。
在本发明中,在确立了图像形成装置(第1发送接收部件)和便携通信装置(第2发送接收部件)的连接后,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发送中止部件,中止发送部件发送图像形成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从而,图像形成装置禁止对于来自确立了连接的对象装置以外的装置的连接请求的响应(识别数据的发送)。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取得部件,取得所述便携通信装置持有的内容数据;以及显示部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该取得部件取得的内容数据的图像。
在本发明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取得部件取得便携通信装置所持有的内容数据,显示部件在显示单元显示取得的内容数据的图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通知部件,该通知部件对所述便携通信装置通知图像形成过程中的异常发生或正常结束的意旨。
在本发明中,图像形成装置从便携通信装置取得数据,并当在形成基于该数据的图像时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或正常结束的情况下,通知部件对便携通信装置通知该意旨。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通信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基于存储的内容数据的图像,当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了任意的内容数据的图像的状态下,所述接收部件接近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发送部件规定距离以内的情况下,所述第2发送接收部件将所述任意的内容数据发送给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件。
在本发明中,例如在便携通信装置的用户将期望的图像显示在便携通信装置的显示单元上的状态下,当便携通信装置的接收部件在离图像形成装置的发送部件规定距离以内的位置,将便携通信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便携通信装置的第2发送接收部件将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图像形成装 置的第1发送接收部件。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从外部取得图像数据,从而形成基于该图像数据的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部件,确立与一个装置的连接,从而接收图像数据;发送部件,将本机的识别数据发送给所述一个装置;以及连接拒绝部件,在确立了与所述一个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的请求。
在本发明中,在图像形成装置从外部的装置接收图像数据时,发送部件对所述外部的装置发送本机的识别数据。接收了所述识别数据的外部的装置能够利用所述识别数据确立与图像形成装置的接收部件的连接,发送图像数据。图像形成装置在这样确立了连接后,通过连接拒绝部件,拒绝来自确立了连接的对象装置以外的装置的连接的请求。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发送中止部件,在确立了与所述一个装置的连接后,该发送中止部件中止所述发送部件的所述识别数据的发送。
在本发明中,在确立了与一个装置的连接后,发送中止部件中止发送部件发送本机的识别数据。从而,图像形成装置禁止对于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请求的响应(识别数据的发送)。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单元;以及显示部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接收部件接收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在本发明中,当接收部件接收了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显示部件在显示单元显示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知部件,该通知部件对所述一个装置通知图像形成过程中的异常发生或正常结束的意旨。
在本发明中,在接收部件从外部的装置接收图像数据,当进行基于该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形成时发生了异常的情况下,或者正常结束的情况下,通信部件对外部的装置通知该意旨。
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与外部进行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通信部件,确立与一个装置的连接,从而发送接收数据;第2通信部件,接收所述一个装置的识别数据;以及连接拒绝部件,在确立了与所述一个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的请求。
在本发明中,与外部的一个装置的通信时,第2通信部件接收所述一个 装置的识别数据,第1通信部件利用该识别数据确立与所述一个装置的连接,从而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在这样确立了连接后,连接拒绝部件拒绝来自确立了连接的对象装置以外的装置的连接的请求。
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存储部件,存储所述第2通信部件接收到的所述识别数据;以及删除部件,在所述第1通信部件利用所述识别数据发送接收了数据后,从所述存储部件删除所述识别数据。
在本发明中,在结束了第1通信部件的数据的发送接收后,删除部件删除存储部件存储的识别数据。
本发明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基于存储的内容数据的图像,当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任意的内容数据的图像的状态下,接近于所述一个装置规定距离以内的情况下,将所述任意的内容数据发送到所述一个装置。
在本发明中,例如当便携信息终端装置以及一个装置分别为便携电话机以及复合机的情况下,在便携电话机的用户将期望的图像显示在便携电话机的显示单元的状态下,对准复合机(一个装置),从而从便携电话机的第1通信部件对复合机发送显示中的图像的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通信装置、以及从该通信装置取得数据从而进行该数据的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第1发送接收部件,与所述通信装置发送接收数据;以及发送部件,对所述通信装置发送第1发送接收部件用的识别数据,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件接收来自所述识别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通信装置的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来自所述发送目的地以外的通信装置的第2连接确立请求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部件,接收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件用的识别数据;以及第2发送接收部件,利用该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所述识别数据,确立与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件的连接而发送接收数据。
在本发明中,在通信装置以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数据的发送接收时,信息处理装置的发送部件对通信装置的接收部件发送第1发送接收部件用的识别数据,通信装置的第2发送接收部件利用接收部件接收的识别数据,确立与信息处理装置的第1发送接收装置的连接。在确立该连接时,信息处理装置的第1发送接收部件选择性地接受来自接收了识别数据的通信装置的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来自除此以外的通信装置的第2连接确立请求。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选择接受部件,接受从所述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第2连接确立请求中,应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的选择;存储部件,当所述发送部件发送了所述识别数据的情况下,存储用于表示该意旨的数据;判定部件,基于该存储部件的存储数据,判定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件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为所述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连接确立部件,基于该判定部件的判定结果,接收与所述选择接受部件接受的选择有关的连接确立请求,从而进行连接的确立。
在本发明中,例如当选择接受部件在接受了应接受的连接确立请求的选择后,接收了连接确立请求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基于存储部件的存储数据,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为第1连接确立请求。当存储部件中存储发送了所述识别数据的意旨的数据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是来自接收了所述识别数据的通信装置的连接确立请求,当存储没有发送所述识别数据的意旨的数据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判定为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不是来自接收了所述识别数据的通信装置的连接确立请求。基于该判定结果,连接确立请求接受与选择接受部件接受的选择有关的连接确立请求,从而进行连接的确立。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部件以及接收部件进行利用了RFID系统的通信,所述第1发送接收部件以及第2发送接收部件通过所述RFID系统进行远距离或高速度的无线通信。
在本发明中,例如接收部件以及发送部件是接触或非接触IC卡、以及读卡器,通过利用了RFID系统的通信发送接收识别数据。此外,第1发送接收部件以及第2发送接收部件都是蓝牙应对设备,在信息处理装置以及通信装置之间进行基于蓝牙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将所述接收部件接收到的识别数据存储在所述RFID系统内的存储区域中的自由区域。
在本发明中,当通信装置的接收部件接收了第1发送接收部件用的识别数据的情况下,接收到的识别数据存储在RFID系统内的存储区域中的自由区域。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接收部件,与外部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以及发送部件,发送发送接收部件用的识别数据,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来自所述识别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第1连接确立请求、和/或 来自该发送目的地以外的第2连接确立请求。
在本发明中,在发送接收部件与外部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时,选择性地接受来自发送了发送接收部件用的识别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来自该发送目的地以外的第2连接确立请求。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选择接受部件,接受从所述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第2连接确立请求中、应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的选择;存储部件,当所述发送部件发送了所述识别数据的情况下,存储用于表示该意旨的数据;判定部件,基于该存储部件的存储数据,判定所述发送接收部件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为所述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连接确立部件,基于该判定部件的判定结果,接收与所述选择接受部件接受的选择有关的连接确立请求,从而进行连接的确立。
在本发明中,例如在选择接受部件接受了应接受的连接确立请求的选择后,接收了连接确立请求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基于存储部件的存储数据,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为第1连接确立请求。当存储部件中存储有发送了所述识别数据的意旨的数据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为来自所述识别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连接确立请求,当存储有未发送所述识别数据的意旨的数据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不是来自所述识别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连接确立请求。基于该判定结果,连接确立部件接受与选择接受部件接受到的选择有关的连接确立请求,从而进行连接的确立。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发送部件进行利用了RFID系统的通信,所述发送接收部件通过所述RFID系统进行远距离或高速度的无线通信。
在本发明中,例如发送部件是与接触或非接触IC卡对应的读卡器,通过利用了RFID系统的通信发送识别数据。此外,发送接收部件是蓝牙应对设备,信息处理装置与蓝牙应对设备之间进行利用了蓝牙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基于该信息处理装置的发送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数据,形成图像。
在本发明中,信息处理装置的发送接收部件选择性地接受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第2连接确立请求,确立与外部的装置的连接,并进行基于从确立了连接的外部的装置接收的数据的图像的形成。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单元;以及显示部件,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基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发送接收部件接收到的数据的图像。
在本发明中,当信息处理装置的发送接收部件从确立了连接的外部的装置接收了数据的情况下,显示部件在显示单元显示基于所述数据的图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便携通信装置、以及从该便携通信装置取得数据,从而形成基于该数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1数据通信部件,利用蓝牙通信方式,与所述便携通信装置发送接收数据;数据发送部件,利用RFID通信方式,将该第1数据通信部件的固有地址发送给所述便携通信装置;选择接受部件,接受从来自所述固有地址的发送目的地的便携通信装置的第1连接请求以及来自所述发送目的地以外的便携通信装置的第2连接确立请求中、应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的选择;存储部件,当所述数据发送部件发送了所述固有地址的情况下,存储用于表示该意旨的数据;判定部件,基于该存储部件的存储数据,判定所述第1数据通信部件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为所述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连接确立部件,基于该判定部件的判定结果,接收与所述选择接受部件接受的选择有关的连接确立请求,从而进行连接的确立,所述便携通信装置包括:地址接收部件,利用RFID通信方式,接收所述固有地址;以及第2数据通信部件,利用该地址接收部件接收的所述固有地址,从而利用蓝牙通信方式与所述第1数据通信部件发送接收数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图像形成部件,当所述第1数据通信部件从通过所述连接确立部件确立了连接的便携通信装置接收到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在片材上形成基于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在本发明中,当在便携通信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的数据发送部件对便携通信装置的地址接收部件发送第1数据通信部件的固有地址。便携通信装置的第2数据通信部件利用地址接收部件接收的固有地址,确立与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数据通信部件的连接。在确立该连接时,例如,在选择接受部件接受了应接受的连接确立请求的选择后,接收了连接确立请求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基于存储部件的存储数据,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为第1连接确立请求。即,当存储部件中存储有发送了所述固有地址的意旨的数据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判定接收到的连 接确立请求是来自发送了所述固有地址的便携通信装置的第1连接确立请求。另一方面,当存储部件中存储有没有发送所述固有地址的意旨的数据的数据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不是来自发送了所述固有地址的便携通信装置的连接确立请求,即不是第1连接确立请求。基于该判定结果,连接确立部件接受与选择接受部件接受的选择有关的连接确立请求,从而进行连接的确立。在确立连接后,第1数据通信部件从通过连接确立部件确立了连接的便携通信装置接收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基于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通信部件,利用蓝牙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发送部件,利用RFID通信方式,发送该通信部件的固有地址;选择接受部件,接受从来自所述固有地址的发送目的地的第1连接确立请求和/或来自该发送目的地以外的第2连接确立请求中、应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的选择;存储部件,当所述发送部件发送了所述固有地址的情况下,存储用于表示该意旨的数据;判定部件,基于该存储部件的存储数据,判定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为所述第1连接确立请求;连接确立部件,基于该判定部件的判定结果,接收与所述选择接受部件接受的选择有关的连接确立请求,从而进行连接的确立;以及当所述通信单元接收了图像数据的情况下,在片材上形成基于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在本发明中,例如,在通信部件与外部进行数据通信时,发送部件对外部的装置发送所述通信部件的固有地址。选择接受部件从来自所述固有地址的发送目的地的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来自该发送目的地以外的第2连接确立请求中,接受应接受的连接确立请求的选择。此后,当接收了连接确立请求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基于存储部件的存储数据,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为第1连接确立请求。即,当在存储部件中存储有发送了所述固有地址的意旨的数据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是来自所述固有地址的发送目的地的第1连接确立请求。另一方面,当在存储部件中存储有没有发送所述固有地址的意旨的数据的情况下,判定部件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不是来自所述固有地址的发送目的地的连接确立请求,即不是第1连接确立请求。基于该判定结果,连接确立部件接受与选择接受部件所接受的选择有关的连接确立请求,从而进行连接的确立。通信部件从确立了连接的外部的装置接收图像数据,并在片材上形成基于接收到的图像数据 的图像。
根据本发明,在具有互相进行通信的第1通信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通信终端装置)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中,容易进行两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确立。此外,只有接收了第1通信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用的识别数据的一个第2通信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可进行与第1通信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通信。从而,当在第1通信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一个第2通信装置(通信终端装置)之间确立连接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两个装置内的数据的盗用。此外,在通信(数据的发送接收)结束后,删除用于通信的对象装置的识别数据,从而不会残留在第1通信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内,从而能够防止用于通信的个人信息或秘密信息泄露。此外,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各个装置中被限制的存储区域。
根据本发明,在包括便携通信装置、以及从该便携通信装置取得数据从而形成基于该数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中,容易进行两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确立。此外,只有接收到图像形成装置用的识别数据的一个便携通信装置可进行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通信。从而,当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一个便携通信装置之间确立连接的情况下,能够防止两个装置内的数据的盗用。此外,在结束了数据的发送接收后,删除用于发送接收的对象装置的识别数据,不会残留在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便携通信装置内,从而能够防止用于发送接收的个人信息或秘密信息的泄露。此外,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在各个装置中被限制的存储区域。
根据本发明,在从外部取得图像数据从而形成基于该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容易进行与通信对象的装置的连接确立。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确立了与外部的一个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的请求,从而只有接收了图像形成装置的识别数据的一个装置可进行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通信。从而,当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一个装置之间确立连接的情况下,禁止图像形成装置或经由图像形成装置对所述一个装置的连接,因此能够防止两个装置内的数据的盗用。此外,在结束了图像数据的取得后,删除用于图像数据的取得的对象装置的识别数据,从而不会残留在图像形成装置内,从而能够防止用于图像数据的取得的个人信息或秘密信息的泄露。此外,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被限制的存储区域。
根据本发明,在与外部进行通信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中,在确立了与外部的一个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的请求。从而,只有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接收的识别数据有关的装置可与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发送接收数据,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以及一个装置之间确立连接的情况下,禁止便携信息终端装置或经由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对所述一个装置的连接,因此能够防止两个装置内的数据的盗用。此外,在结束了与所述一个装置的发送接收后,删除用于数据的发送接收的识别数据从而不会残留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内,从而能够防止用于发送接收的个人信息或秘密信息的泄露。此外,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用在便携信息终端装置中被限制的存储区域。
根据本发明,信息处理装置选择性地接受来自发送了本机的识别数据的通信装置的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来自该通信装置以外的第2连接确立请求。从而,能够容易进行与通信对象的装置的连接确立,并根据作业条件的变化或来自用户的期望,选择确立连接的通信对象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接受来自发送了本机的固有地址的便携通信装置的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来自该便携通信装置以外的第2连接确立请求的至少一个,并从确立了连接的便携通信装置接收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基于该图像数据的图像。从而,能够容易进行两个装置之间的连接的确立,并根据作业条件的变化或来自用户的期望,选择确立连接的通信对象的便携通信装置。
根据本发明,接受来自发送了本机的识别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第1连接确立请求、以及来自所述发送目的地以外的第2连接确立请求中的至少一个。从而容易连接确立,并根据作业条件的变化或来自用户的期望,能够选择确立连接的对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方框图。
图3A和图3B是表示数字复合机的控制单元以及移动电话机的控制单元的CPU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接触/非接触IC卡的存储区域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在数字复合机的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文件名的一览画面的一例的例示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数字复合机的控制单元和移动电话机的控制单元的CPU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移动电话机中选择应印刷的文件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数字复合机的控制单元的CPU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9A和图9B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数字复合机的控制单元的CPU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连接选择接受画面的一例的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具体说明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第1通信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具有复印功能、印刷功能等的数字复合机的实施方式。以下,举例说明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包括所述数字复合机和便携电话机(第2通信装置、通信终端装置、便携通信装置)作为结构要素的情况。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的概念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方框图。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包括数字复合机1和便携电话机2。
数字复合机1包括控制单元11、图像输入单元17、图像处理单元18、图像输出单元19、存储单元14、无线通信单元16、读写器15以及操作面板12等硬件,作为整体构成数字复合机。
控制单元11包括用于控制上述的各个硬件部分的CPU和暂时保持控制时所需的数据等的RAM。存储单元14例如是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存储用于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用于控制硬件单元各部分的控制程序等。此外,存储单元14存储用于在显示单元13上显示后述的文件名的一览画面等各种画面的程序、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6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等。另外,存储单元 14中预先存储有多个密钥(passkey),控制单元11的CPU在经由操作面板28、12接受了密钥的情况下,进行接受到的密钥和存储在存储单元14的密钥的比较。
控制单元11根据需要从存储单元14装载控制程序,并执行所装载的控制程序,从而使装置整体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来动作。
操作面板12包括用于接受用户的指示的各种按钮、用于接受指示的确定的输入键、数字键等。操作面板12包括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单元13,用于显示确立了连接的便携电话机2所具有的图像、文档等文件名的一览画面(内容数据)。另外,显示单元13起到触摸面板的功能。
图像输入单元17是光学性地读取原稿的图像的读取部件,包括对原稿照射光的光源、CCD(Charge Coupled Device)这样的图像传感器等。图像输入单元17使图像传感器对来自放置在规定的读取位置的原稿的反射光像进行成像,并输出来自图像传感器的RGB(R:红、G:绿、B:蓝)的模拟电信号。图像输入单元17所输出的模拟电信号输入到图像处理单元18。
图像处理单元18基于从图像输入单元17输入的模拟电信号,生成数字形式的图像数据,并实施与图像的类别对应的处理后,生成输出用的图像数据。生成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输出单元19或无线通信单元16。
图像输出单元19是以电子照相方式在片材上形成用户所期望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基于从图像处理单元18输出的图像数据在用纸、OHP薄膜等片材上进行图像形成。图像输出单元19包括感光体鼓;使感光体鼓带电至规定的电位的带电器;根据处理对象的图像数据发出激光从而在感光体鼓上生成静电潜影的激光写入装置;对在感光体鼓的表面形成的静电潜影提供调色剂而使其显影化的显影器;以及将在感光体鼓的表面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用纸上的转印器等(未图示)。另外,除了通过利用了激光写入装置的电子照相方式进行图像形成之外,还可以是通过喷墨方式、热转印方式、升华方式等进行图像形成的结构。
无线通信单元(第1通信部件、第1发送接收部件、接收部件)16例如是可应对蓝牙技术的无线通信单元,以无线方式进行与规定近距离(例如100m)内的其他的蓝牙应对设备(例如,后述的无线通信单元27)的连接。详细地说,无线通信单元16(蓝牙应对设备)具有固有的蓝牙地址(识别数据),经由被称为微微网(pico net)的近距离的临时网络,进行称为配对的、 利用了相互的蓝牙地址的连接对象的确定处理(认证),从而能够与其他的蓝牙应对设备进行连接和通信。在其他的蓝牙应对设备进入了距离无线通信单元16规定距离范围内时,以及超出规定距离范围时,微微网动态且自动地确立或消失。无线通信单元16不限定于蓝牙应对设备,也可以是例如应对IEEE802.11的设备那样,可进行比RFID系统还远距离且高速的无线通信的设备。其中,此时与无线通信单元16对应的后述的无线通信单元27也需要是IEEE802.11应对设备。
读写器15利用非接触方式的通信方式(RFID(无线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在接触/非接触的状态下与后述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以下,说明读写器15和接触/非接触IC卡26之间的非接触方式的通信。从读写器15始终发出启动信号(电磁波),在接触/非接触IC卡26和读写器15接近至互相可进行通信的程度的情况下,接触/非接触IC卡26接收从读写器15发出的电磁波。接触/非接触IC卡26在接收了来自读写器15的电磁波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电磁波的载波进行整流而生成直流电源,并利用生成的直流电源驱动内部电路。然后,接触/非接触IC卡26进行振幅调制,并将对应于接收到的启动信号的响应信号发送给读写器15。作为非接触下的通信方式,例如,采用Felica、Edy等RFID系统。读写器15在接收了来自接触/非接触IC卡26的响应信号的情况下,将无线通信单元16的固有的蓝牙地址(识别数据)发送给接触/非接触IC卡26。
通常,为了蓝牙应对设备进行配对而与连接对象确立连接,需要如下的繁杂的操作:检索处于规定范围内的可连接的设备的地址,并从检索到的地址中,选择并指定期望连接的设备。但是,在本发明的系统中,在确立便携电话机2和数字复合机1的连接时,能够省去这样的操作。
另一方面,便携电话机2包括控制单元21、闪速存储器24、基站通信单元25、操作面板28、输入单元23、输出单元22、接触/非接触IC卡26、无线通信单元27等。
控制单元21包括用于控制装置整体的CPU、用于记录程序、各种数据等的ROM、可高速写入/读取的RAM等。闪速存储器24是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存储电话号码、图像数据、用于显示便携电话机2所具有的图像和文件等的文件名的一览的一览数据(内容数据)、各图像的缩略图等。
基站通信单元25与具有通信接口的基站进行通信。操作面板28具有用 于接受用户的操作的操作按钮等。输入单元23是通过拍摄而取得视频的照相机、接受声音的输入的麦克风等。输出单元22是输出视频的液晶监视器、输出声音的扬声器等。
接触/非接触IC卡26利用所谓的非接触方式的通信方式,在接触/非接触的状态下与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作为通信方式,如上所述,采用Felica、Edy等的RFID系统。无线通信单元(第4通信部件、第2发送接收部件)27与数字复合机1的无线通信单元16一样,是能够应对蓝牙技术的的无线通信单元,当其他的蓝牙应对设备(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6)处于规定近距离(例如100m)内的情况下,以无线方式进行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和通信。
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中的、数字复合机1和便携电话机2的通信处理以及图像形成处理。这里,以在数字复合机1中印刷基于在用户的便携电话机2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另外,数字复合机1能够使显示单元13显示基于在便携电话机2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图3A和图3B是表示数字复合机1的控制单元11和便携电话机2的控制单元21的CPU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如上所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中,数字复合机1和便携电话机2都是蓝牙应对设备。
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便携电话机2是否接近于规定范围内(S101)。在数字复合机1中设有读写器15,在便携电话机2中设有接触/非接触IC卡26。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始终发送启动信号(电磁波),例如在用户将便携电话机2对准读写器15的情况下,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接收从读写器15发送的启动信号。当接收了启动信号的情况下,接触/非接触IC卡26发送与启动信号对应的响应信号。当通过读写器15接收了从接触/非接触IC卡26发送的响应信号的情况下,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为便携电话机2接近于规定范围内。
当判定为便携电话机2没有接近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S101:否),数字复合机1的CPU待机至便携电话机2接近于规定范围内。另一方面,当判定为便携电话机2接近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S101: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读取无线通信单元16所持有的蓝牙地址(以下,称为复合机侧地址)而发送给读写器15。然后,数字复合机1的CPU通过读写器(第2通信部件、 发送部件)15,将复合机侧地址(识别数据)发送给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S102)。
另一方面,便携电话机2的CPU通过监视接触/非接触IC卡(第3通信部件、接收部件)26,判定是否从数字复合机1接收了复合机侧地址(S201)。当判定为没有接收到复合机侧地址的情况下(S201:否),便携电话机2的CPU待机至接收复合机侧地址为止。当判定为接收了复合机侧地址的情况下(S201:是),便携电话机2的CPU将接收到的复合机侧地址存储在接触/非接触IC卡26的存储区域。
图4是用于说明接触/非接触IC卡26的存储区域的结构的说明图。接触/非接触IC卡26的存储区域包括公共区域26B和自由区域26A(自由(free)区域)。便携电话机2的CPU将接收到的复合机侧地址(识别数据)写入接触/非接触IC卡26的自由区域(第1存储部件)26A。自由区域26A是服务供应商可自由利用的区域。通过利用自由区域26A可进行自由度高的写入。另一方面,可对公共区域26B写入数据,但此时,必须要利用接触/非接触IC卡26中的远程发行系统,存在写入时的自由度低的问题。
便携电话机2的CPU对数字复合机1发送配对的请求、以及无线通信单元27的蓝牙地址(以下,称为便携电话机侧地址)(步骤S202)。这里,便携电话机2的无线通信单元27对数字复合机1的无线通信单元16发送便携电话机侧地址和用于请求配对的数据。
数字复合机1的CPU通过监视无线通信单元16,判定是否从便携电话机2接收了配对的请求以及便携电话机侧地址(S103)。当判定为没有接收到配对的请求和便携电话机侧地址的情况下(S103:否),数字复合机1的CPU待机至从便携电话机2接收配对的请求和便携电话机侧地址为止。当判定为接收了配对的请求和便携电话机侧地址的情况下(S103: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将接收到的便携电话机侧地址存储在存储单元(第2存储部件)14中。数字复合机1的CPU在操作面板12的显示单元13上显示用于督促输入密钥的密钥输入画面(S104),对用户请求输入密钥。数字复合机1的CPU经由操作面板12(或显示单元13的触摸面板)接受用户所输入的密钥,并将接受的密钥暂时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
数字复合机1的CPU比较用户所输入的密钥和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密钥,当一致时,完成配对,确立数字复合机1和便携电话机2的连接, 设定为互相可通信的状态。另一方面,当密钥不一致的情况下,数字复合机1的CPU在显示单元13上显示该情况以及用于督促再次输入的画面。
当确立了与便携电话机2的连接的情况下,数字复合机1的CPU(拒绝连接部件)开始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请求(配对请求)的无效化(S105)。即,当确立了与便携电话机2的连接的情况下,无线通信单元16以后即使从其他的装置接收用于请求配对的意旨的数据,也使接收到的数据无效。
此后,数字复合机1的CPU(发送中止部件)切断对读写器15提供的电源,中止读写器15发送复合机侧地址(S106)。
这样的数字复合机1通过在与一个便携电话机2连接后将来自其他装置的配对的请求设为无效,从而能够防止恶意地利用使用了蓝牙技术的通信可重复配对的情况,以及第三者经由数字复合机1非法访问便携电话机2。从而能够防止经由数字复合机1改写或盗取便携电话机2的数据。
接着,数字复合机1的CPU请求用于显示便携电话机2持有的图像、文档等的文件名的一览的一览数据(S107)。具体来说,数字复合机1的CPU将用于请求一览数据的数据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6发送给便携电话机2。
当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7接收了从数字复合机1发送的用于请求一览数据的数据的情况下,便携电话机2的CPU读出在闪速存储器24中存储的图像、文档等的文件名的一览数据,并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7发送给数字复合机1(S203)。
数字复合机1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取得部件)16,取得便携电话机2发送的一览数据(S108),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单元14。
数字复合机1的CPU(显示部件)基于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一览数据,在显示单元13显示用于从用户接受期望印刷的文件的选择的文件名的一览画面(S109)。
图5是表示在数字复合机1的显示单元13中显示的文件名的一览画面的一例的例示图。在文件名的一览画面中,例如滚动(scroll)显示基于从便携电话机2接收的文件名的一览数据的多个文件名。此外,文件名的一览画面中显示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面板12(或显示单元13的触摸面板)而选择的文件的缩略图。此外,文件名的一览画面中显示有“份数”、“变倍”、“印刷”等的软按键,数字复合机1的CPU经由操作面板12(或显示单元13的触摸面板),能够从用户接受印刷份数、变倍等印刷条件。用户经由该画面,进行 期望印刷的文件的选择、输入印刷条件,并通过操作“印刷”软按键而指示开始印刷。此时,由于并不是边看便携电话机2的小的液晶监视器边操作小的按键,而是通过数字复合机1的大的显示单元13进行期望的文件的选择,因此提高了图像的参照性以及按键的操作性。
数字复合机1的CPU通过监视操作面板12和显示单元13的触摸面板,判定是否从用户接受了文件的选择(S110)。当判定为没有接受文件的选择的情况下(S110:否),数字复合机1的CPU待机至接受文件的选择为止。另一方面,当判定为接受了文件的选择的情况下(S110: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是否从用户接受了印刷指示(S111)。这里的判定是通过CPU监视操作面板12和显示单元13的触摸面板来进行。
当判定为没有接受印刷指示的情况下(S111:否),数字复合机1的CPU待机至接受印刷指示为止。当判定为接受了印刷指示的情况下(S111: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对便携电话机2请求所选择的文件(以下,称为选择文件)的图像数据(S112)。这里的请求是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6对便携电话机2发送用于请求发送选择文件的图像数据的意旨的数据而进行。
便携电话机2的CPU通过监视无线通信单元27,判定是否从数字复合机1有选择文件的图像数据的请求(S204)。当判定为没有图像数据的请求的情况下(S204:否),便携电话机2的CPU待机至有图像数据的请求为止。当判定为有图像数据的请求的情况下(S204:是),便携电话机2的CPU从闪速存储器24读取数字复合机1所请求的选择文件的图像数据,并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7发送给数字复合机1(S205)。
数字复合机1的CPU在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6,从便携电话机2接收了选择文件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113),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
然后,数字复合机1的CPU将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图像输出单元19,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9,印刷基于该图像数据的图像(S114)。
数字复合机1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通知部件)16对便携电话机2发送用于通知印刷正常结束的情况或者印刷时发生了异常的情况等的印刷结果的意旨的数据(S115)。
便携电话机2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7取得来自数字复合机1的用于通知印刷结果的意旨的数据(S206),并存储在闪速存储器24中。
接着,便携电话机2的CPU基于在闪速存储器24中存储的用于通知印刷结果的意旨的数据,进行经由输出单元22的输出(S207)。这里的输出,可以例如在便携电话机2的液晶监视器上显示用于通知印刷结果的意旨的文本,也可以经由便携电话机2的扬声器输出用于通知印刷结果的意旨的声音、警告音等。
在通知了印刷结果后,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是否结束印刷(S116)。这里的判定是通过例如数字复合机1的CPU在显示单元13上显示“结束印刷?”的询问的文本、以及“是”和“否”的软按键,并监视显示单元13(触摸面板)的操作来进行。
当判定为不结束印刷的情况下(S116:否),数字复合机1的CPU返回步骤S109的处理的处理,在显示单元13上再次显示文件名的一览画面,并从用户接受期望印刷的文件的选择。当判定为结束印刷的情况下(S116: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是否结束通信(S117)。这里的判定是通过例如数字复合机1的CPU在显示单元13上显示“结束通信?”的询问的文本、以及“是”和“否”的软按键,并监视显示单元13(触摸面板)的操作来进行。
当判定了不结束通信的情况下(S117:否),数字复合机1的CPU再次返回步骤S116。另一方面,当判定为结束通信的情况下(S117: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6对便携电话机2发送用于结束通信的意旨的数据,从而通知通信的结束(S118)。
数字复合机1的CPU(第2删除部件)从存储单元14中删除在步骤S103中接收的便携电话机侧地址以及在步骤S104中接受的密钥(S119)。从而,能够防止有恶意的第三者恶意利用通信历史而盗用便携电话机侧地址。另外,是否结束印刷的判定、或者是否结束数字复合机1和便携电话机2的通信的判定并不限定于基于来自用户的指示而进行的结构,例如,当规定时间没有显示单元13(触摸面板)的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结束通信。
数字复合机1的CPU解除在步骤S105中开始的、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请求的无效化(S120),并结束处理。
例如,在步骤S207中进行了正常结束的意旨的输出后,便携电话机2的CPU监视无线通信单元27,从而在规定时间判定是否接收了通信的结束通知(S208)。当判定为经过规定时间后也没有接收通信的结束通知的情况下(S208:否),便携电话机2的CPU返回到步骤S204的处理,判定是否从数 字复合机1有图像数据的请求。另一方面,当判定为接收了通信的结束通知的情况下(S208:是),便携电话机2的CPU(第1删除部件)从接触/非接触IC卡26的存储区域删除在步骤S201中接收的复合机侧地址(S209),并结束通信。
如上所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中,便携电话机2的用户从数字复合机1接收复合机侧地址,并利用复合机侧地址从便携电话机2对数字复合机1发送数据。从而能够防止违背用户的意图而泄露便携电话机2内的秘密信息(例如,地址、密钥等)。此外,在通信结束后,在数字复合机1以及便携电话机2的两个设备中,删除接收到的对方的蓝牙地址(以及接受到的密钥)。从而,能够防止通信历史(通信对方的蓝牙地址以及密钥)的泄露,同时防止由于每次配对时取得的连接对象的蓝牙地址而数字复合机1和便携电话机2的资源被无用地占有,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数字复合机1以及便携电话机2的资源。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为了可靠地输入密钥,用户手动输入密钥的结构,但若以方便为优先,则也可以经由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以及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进行密钥的交接。
另外,在不能输入密钥的设备(鼠标、耳机等)中,可以是将密钥设为固定值的结构,也可以是不需要输入密钥的结构。例如,当这样的不能输入密钥的设备的情况下,作为默认,也可以设为例如“0000”这样的简单的罗列的密钥。
(实施方式2)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中的、数字复合机1以及便携电话机2的通信处理以及图像形成处理。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以下,以通过数字复合机1印刷基于在用户的便携电话机2中存储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装置中,经由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以及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而交接密钥。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数字复合机1的控制单元11以及便携电话机2的控制单元21的CPU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便携电话机2的用户操作便携电话机2,选择应印刷的文件(S401)。图7是用于说明在便携电话机2中选择应印刷的文件的操作的说明图。便携电 话机2的液晶监视器(输出单元22)显示存储在闪速存储器24中的图像数据的缩略图,且按键(按钮等操作面板28)被操作而光标被移动,从而接受任意的缩略图的选择。当选择了任意的缩略图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输出单元22显示被选择的缩略图的文件(选择文件)名以及比缩略图大的图像。如图7所示,在应印刷的文件被选择的状态下,用户将便携电话机2对准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
另一方面,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便携电话机2是否接近于规定范围内(S301)。具体来说,当通过读写器15接收了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响应于读写器15发送的启动信号而送出的响应信号的情况下,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为便携电话机2接近于规定范围内。当判定为便携电话机2没有接近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S301:否),则数字复合机1的CPU待机至便携电话机2接近规定范围内为止。当判定为便携电话机2接近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S301: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读出无线通信单元16所持有的蓝牙地址(复合机侧地址)以及密钥,并发送给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S302)。具体来说,数字复合机1的CPU对读写器15发送读取到的复合机侧地址以及密钥,并将其从读写器15发送到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另外,密钥可以与复合机侧地址一同存储在无线通信单元16中,也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
便携电话机2的CPU通过监视接触/非接触IC卡26,判定是否接收了复合机侧地址以及密钥(S402)。当判定为没有接收复合机侧地址以及密钥的情况下(S402:否),便携电话机2的CPU待机至接收复合机侧地址以及密钥为止。当判定为接收了复合机侧地址以及密钥的情况下(S402:是),便携电话机2的CPU将接收到的复合机侧地址以及密钥存储在接触/非接触IC卡26的存储区域中。
接着,便携电话机2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7对数字复合机1发送存储在无线通信单元27中的便携电话机侧地址以及密钥(S403),实现与数字复合机1的连接的确立。另外,密钥可以与便携电话机侧地址一同存储在无线通信单元27中,也可以存储在闪速存储器24中。
数字复合机1的CPU在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6从便携电话机2接收了便携电话机侧地址以及密钥的情况下(S303),将便携电话机侧地址以及密钥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另外,通过接收便携电话机侧地址以及密钥而完成配对, 数字复合机1以及便携电话机2确立连接,并设定为互相可通信的状态。
接着,便携电话机2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7,将确立了连接的意旨的数据发送给数字复合机1,从而进行连接确立的通知(S404)。
数字复合机1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6,从便携电话机2接收确立了连接的意旨的连接确立的通知(S304)。然后,数字复合机1的CPU开始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请求(配对请求)的无效化(S305)。即,当确立了连接的情况下,此后,即使无线通信单元16从其他的装置接收用于请求配对的意旨的数据,也将该数据设为无效。此外,数字复合机1的CPU切断对读写器15提供的电源,并中断读写器15发送复合机侧地址(S306)。
在通知了连接确立后,便携电话机2的CPU从闪速存储器24读取在步骤S401中选择的文件的图像数据,并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7发送给数字复合机1(S405)。
数字复合机1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6,从便携电话机2接收图像数据(S307),并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接着,数字复合机1的CPU将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图像输出单元19,并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9,印刷基于该图像数据的图像(S308)。
数字复合机1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6对便携电话机2发送用于通知印刷正常结束的情况、或者印刷时发生了异常的情况等的印刷结果的意旨的数据(S309)。
此外,数字复合机1的CPU从存储单元14中删除在步骤S303中接收到的便携电话机侧地址以及密钥(S310)。由此,能够防止有恶意的第三者盗用便携电话机侧地址。
此后,数字复合机1的CPU解除在步骤S305中开始的、来自其他装置的连接确立请求(配对请求)的无效化(S311),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便携电话机2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7,从数字复合机1取得用于通知印刷结果的意旨的数据(S406),并存储在闪速存储器24中。
便携电话机2的CPU经由输出单元22进行基于用于通知存储在闪速存储器24中的印刷结果的意旨的数据的输出(S407)。
此外,便携电话机2的CPU从接触/非接触IC卡26的存储区域删除在步骤S402中接收到的复合机侧地址以及密钥(S408),完成处理。由此,能够防止有恶意的第三者盗用复合机侧地址。
如上所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2的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中,仅通过将预先选择了应印刷的文件的状态的便携电话机2接近数字复合机1,就能够使数字复合机1进行印刷,印刷作业变得非常容易。
在以上的记载中,以数字复合机1(图像形成装置)以及便携电话机2为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便携电话机2可以是具有通信功能的数字照相机、移动计算机或被称为PDA的便携终端等。此外,不仅包括从便携电话机2对数字复合机1发送数据的结构,还可以包括将通过数字复合机1持有的扫描仪读取的原稿图像的数据发送给便携电话机2的结构。此外,还可以包括将数字复合机1的存储装置内累积的传真图像的数据、电子数据等发送给便携电话机2的结构。此外,在如数字复合机1(图像形成装置)中的读写器15以及无线通信单元16、便携电话机2中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以及无线通信单元27那样包括2个以上的通信部件并互相进行通信的设备之间,能够起到与本发明相同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2中,以当用户将便携电话机2对准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的情况下,从读写器15对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发送了复合机侧地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当用户将便携电话机2对准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的情况下,也可以相反从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对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发送便携电话机侧地址。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中,唯一地进行了地址以及密钥的删除,但也可以构成为便携电话机2持有用于发送删除命令的控制单元。根据该结构,即使使用没有删除控制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数字复合机1),由于根据来自便携电话机2侧的地址的删除命令,也能够可靠地删除在数字复合机1内存储的地址,因此关系到进一步的安全性的提高。此外,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判断来决定删除还是保存数字复合机1以及便携电话机2中分别存储着的地址,并接受判断的结果的指示。例如,若用户以短间距多次进行与数字复合机1的通信,则通过在数字复合机1和便携电话机2内残留该地址以及密钥的数据,从而能够得到即使省去将便携电话机2对准数字复合机1的操作,也能够互相进行通信的优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2中,以数字复合机1(图像形成装置)从便携 电话机2接收图像数据,从而进行基于该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图像形成)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从移动计算机或被称为PDA的便携终端接收文本数据而进行编辑时、在接收图像数据而进行该图像数据的变倍、旋转时等,在所谓的数据处理(或信息处理)中,当然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实施方式3)
以下,说明实施方式3的信息处理系统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中的、数字复合机1以及便携电话机2的通信处理以及图像形成处理。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3中,当经由读写器15对外部的装置发送了无线通信单元16的固有的蓝牙地址(识别数据、固有地址)的情况下,数字复合机1的CPU对存储单元14存储该意旨。
在本实施方式3中,数字复合机1的操作面板12具有用于从用户接受数字复合机1应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的选择的“连接确立限制”键。另外,当用户操作了操作面板12的“连接确立限制”键的情况下,在显示单元13显示用于从用户接受数字复合机1应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的选择的连接选择接受画面。此外,本实施方式3的操作面板12在显示单元13显示基于从确立了连接的便携电话机2接收到的数据的图像(画面)。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数字复合机1的作用的概要。以下,以数字复合机1从便携电话机2取得图像数据,并印刷基于所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3中,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与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进行基于非接触方式的通信方式(RFID系统)的通信,便携电话机2的无线通信单元27与数字复合机1的无线通信单元16进行基于蓝牙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此外,便携电话机2根据来自数字复合机1的请求,读出在闪速存储器24中存储的图像、文档等的文件名的一览数据,并发送给数字复合机1。
当便携电话机2接近于规定距离范围的情况下,数字复合机1将无线通信单元16的蓝牙地址(复合机侧地址)从读写器15对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发送,并将表示该意旨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14。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数字复合机1的控制单元11的CPU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便携电话机2是否接近于规定范围内(S501)。 具体地说,当通过读写器15接收了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响应于读写器15发送的启动信号而发送的响应信号的情况下,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便携电话机2是否接近于规定范围内。
当判定为便携电话机2没有接近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S501:否),数字复合机1的CPU待机至便携电话机2接近于规定范围内为止。当判定为便携电话机2接近于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S501: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读出无线通信单元16持有的复合机侧地址而发送给读写器15。然后,数字复合机1的CPU通过读写器15将复合机侧地址发送给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S502)。发送到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的复合机侧地址被存储在接触/非接触IC卡26的存储区域中。另外,便携电话机2将接收到的复合机侧地址写入接触/非接触IC卡26的自由区域26A(参照图4)。
接着,数字复合机1的CPU将表示通过读写器15发送了复合机侧地址的意旨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例如,在存储单元14的存储区域的一部分设置有作业状况管理区域,该作业状况管理区域存储读写器15的复合机侧地址的发送情况。数字复合机1的CPU在通过读写器15发送复合机侧地址之前将“停止状态”写入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4的作业状况管理区域,在通过读写器15发送了复合机侧地址后将“执行状态”改写入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4的作业状况管理区域(S503)。
此后,数字复合机1的CPU进行后述的连接确立以及数据接收处理(S504)。
在完成了连接确立以及数据接收处理后,数字复合机1的CPU再次将“停止状态”写入存储单元14(S505),并结束处理。
接着,详细说明连接确立以及数据接收处理。图9A和图9B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数字复合机1的控制单元11的CPU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数字复合机1的CPU监视在操作面板12上设置的“连接确立限制”键,当用户操作了“连接确立限制”键的情况下,在显示单元13显示连接选择接受画面。然后,数字复合机1的CPU(连接接受部件)经由连接选择接受画面,接受数字复合机1应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的选择(S601)。
关于该处理,以下详细进行说明。外部的装置对数字复合机1(无线通信单元16)进行连接确立请求的方法,可考虑2个模式。第一个是接收了从 读写器15发送的复合机侧地址的装置,利用接收到的复合机侧地址,对数字复合机1的无线通信单元16请求连接确立的模式。即,是来自复合机侧地址的发送目的地的连接确立请求(第1连接确立请求)。第二个是没有接收到复合机侧地址的装置对数字复合机1的无线通信单元16请求连接确立的模式。即,是来自复合机侧地址的发送目的地以外的连接确立请求(第2连接确立请求)。作为第二个模式,是离数字复合机1(无线通信单元16)在规定近距离(例如,100m)内的其他的蓝牙应对设备通过检索而取得数字复合机1(无线通信单元16)的复合机侧地址,并利用得到的复合机侧地址而请求连接确立的情况;或者,利用以前与数字复合机1(无线通信单元16)进行通信时的通信历史,请求连接确立的情况等。本实施方式3的数字复合机1能够确立根据需要从这2个模式选择的模式的连接。以下,将上述第一个模式称为“经由模式”,将第二个模式称为“直接模式”。
图10是表示连接选择接受画面的一例的例示图。在连接选择接受画面中显示有“1.仅许可经由读写器”、“2.仅许可直接”、“3.许可两者”的选项(软按键),用户通过适当操作操作面板12(或触摸面板),能够选择任一个。数字复合机1的CPU使存储单元14存储经由连接选择接受画面接受的选择。例如,当选择了“1.仅许可经由读写器”的情况下,仅接受“经由模式”的连接确立请求,当选择了“2.仅许可直接”的情况下,仅接受“直接模式”的连接确立请求,当选择了“3.许可两者”的情况下,接受“经由模式”以及“直接模式”的连接确立请求。
当判定为从数字复合机1接收了复合机侧地址的情况下(参照S502),便携电话机2的CPU将接收到的复合机侧地址存储在接触/非接触IC卡26的存储区域。接收了复合机侧地址的便携电话机2的CPU对数字复合机1请求确立连接(S701)。具体来说,便携电话机2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7,对数字复合机1的无线通信单元16发送无线通信单元27的蓝牙地址(便携电话机侧地址)以及请求配对的意旨的数据。
数字复合机1的CPU监视无线通信单元16,从而判定是否从便携电话机2有连接确立请求(或配对请求)(S602)。当判定为没有连接确立请求的情况下(S602:否),数字复合机1的CPU待机至从便携电话机2有连接确立请求为止。当判定为有连接确立请求的情况下(S602: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将从便携电话机2接收的便携电话机侧地址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
接着,数字复合机1的CPU基于在存储单元14中存储的数据,判定在步骤S601中接受的选择是否为“经由模式”(S603)。当判定为“经由模式”的情况下(S603: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在步骤S602中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经由读写器15(S604)。这里,数字复合机1的CPU通过参照存储在存储单元14的作业状况管理区域中的数据,判定在步骤S602中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为来自读写器15发送了复合机侧地址的装置(便携电话机2)的连接确立请求(第1连接确立请求)。
更具体地说,当在存储单元14的作业状况管理区域写入“执行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是读写器15发送了复合机侧地址的状态,因此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为来自复合机侧地址的发送目的地的装置(便携电话机2)的“经由模式”的连接确立请求。此外,当在存储单元14的作业状况管理区域写入“停止状态”的情况下,由于是读写器15没有发送复合机侧地址的状态,因此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为来自非复合机侧地址的发送目的地的装置的“直接模式”的连接确立请求。
当判定为在步骤S602中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是经由读写器15的情况下(步骤S604: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为了根据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来确立连接,在操作面板12的显示单元13上显示用于督促输入密钥的密钥输入画面(S605),要求用户输入密钥。数字复合机1的CPU经由操作面板12(或显示单元13的触摸面板)从用户接受密钥的输入,并将接受的密钥暂时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
当判定为在步骤S602中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不是经由读写器15的情况下(S604:否),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为有“直接模式”的连接确立请求,将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无效化(S617),并结束处理。
在步骤S603中,当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为接受的选择不是“经由模式”的情况下(S603:否),判定接受的选择是否为“直接模式”(S614)。
当判定为接受的选择不是“直接模式”的情况下(S614:否),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为选择了“3.许可两者”,并将处理转移到步骤S605。
当判定为接受的选择是“直接模式”的情况下(S614: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在步骤S602中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是否是经由读写器15(S615)。
当判定为在步骤S602中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不是经由读写器15的情况下(S615:否),数字复合机1的CPU为了根据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确立连接,在操作面板12的显示单元13上显示用于督促输入密钥的密钥输入画面(S605),要求用户输入密钥。
此外,当判定为在步骤S602中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是经由读写器15的情况下(S615:是),数字复合机1的CPU判定为接收了“经由模式”的连接确立请求,将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无效化(S616),结束处理。
数字复合机1的CPU将经由在步骤S605中显示的密钥输入画面接受的密钥、以及预先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密钥进行比较,若判定为一致,则确立与便携电话机2的连接(或配对完成)。由此,数字复合机1和便携电话机2被设定为互相可通信的状态。另一方面,若判定为不一致,则数字复合机1的CPU在显示单元13上显示该意旨以及用于督促再次输入的画面。
接着,数字复合机1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6对便携电话机2的无线通信单元27发送用于请求确立了连接的便携电话机2所持有的图像、文档等文件名的一览数据的意旨的数据(S606),请求文件名的一览数据。
当从数字复合机1接收了用于请求一览数据的意旨的数据的情况下(S702),便携电话机2的CPU从闪速存储器24读出被请求的一览数据,并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7发送给数字复合机1(S703)。
数字复合机1的CPU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6接收从便携电话机2发送的一览数据(S607),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
数字复合机1的CPU基于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一览数据,在显示单元13上显示如图5所示那样的、用于从用户接受期望印刷的文件的选择的文件名的一览画面(S608)。
数字复合机1的CPU经由操作面板12以及显示单元13的触摸面板,从用户接受文件的选择(S609),并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6对便携电话机2发送用于请求被选择的文件(选择文件)的图像数据的意旨的数据(S610)。
便携电话机2的CPU在从数字复合机1接收了选择文件的图像数据的请求的情况下(S704),从闪速存储器24读出选择文件的图像数据,并经由无线通信单元27发送给数字复合机1(S705)。
在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6从便携电话机2接收了选择文件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S611),数字复合机1的CPU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14 中。
接着,数字复合机1的CPU将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图像数据发送给图像输出单元19,并通过图像输出单元19印刷基于从便携电话机2接收的图像数据的图像(S612)。
数字复合机1的CPU在完成了印刷的执行后,切断与便携电话机2的连接(S613),并结束通信。另外,此时,数字复合机1的CPU也可以从存储单元14删除在步骤S602中接收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便携电话机侧地址、以及在步骤S605中接受并存储在存储单元14中的密钥。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为了可靠地输入密钥,用户手动输入密钥的结构。但若以方便为优先,则也可以通过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以及便携电话机2的接触/非接触IC卡26来交接密钥。
另外,在不能输入密钥的设备(鼠标、耳机等)中,也可以将密钥设为固定值,也可以是不需要输入密钥的结构。例如,在这样的不能输入密钥的设备的情况下,作为默认,也可以设为例如“0000”这样的简单罗列的密钥。
此外,在数字复合机1中设定为“直接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中止来自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的复合机侧地址等的发送,也可以构成为中止对读写器15的供电。设为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不能发送复合机侧地址,因此能够完全切断经由读写器15的通信。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在设定“直接模式”时,在将便携电话机2对准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时,在便携电话机2或数字复合机1的各自的显示单元22、13显示如下意旨的消息,即当前仅可进行单纯通过蓝牙的连接确立,或者请求单纯通过蓝牙的连接的连接确立。通过该显示,用户能够发现自己的失误而容易理解应对方法。相反,也可以构成为,在设定“经由模式”时,当从外部有“直接模式”下的连接确立请求的情况下,在便携电话机2或数字复合机1的各自的显示单元22、13上显示如下意旨的消息:即当前仅可进行经由模式下的连接确立,或请求经由模式下的连接确立。
在本实施方式3中,根据在数字复合机1的存储单元14的作业状况管理区域中是否存储有“执行状态”,判断数字复合机1(无线通信单元16)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是“经由模式”还是“直接模式”,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当数字复合机1设定为“经由模式”的情况下,在便携电话机2对准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时,读写器15对便携电话机2发送复合机 侧地址的同时发送用于表示是经由读写器15的情况的标记。此时,在此后数字复合机1和便携电话机2之间的连接确立时,便携电话机2对数字复合机1发送连接确立请求和所述标记,数字复合机1确认从便携电话机2接收的连接确立请求的数据中是否有所述标记,从而判定该连接确立请求是经由读写器15的连接确立请求还是直接模式的连接确立请求。即,可以是,若虽然设定为“经由模式”却不能确认标记的情况下,判断为是直接模式的连接确立请求,从而拒绝该连接确立请求的结构。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更加可靠地判定接收到的连接确立请求是经由模式的连接确立请求还是直接模式的连接确立请求。
数字复合机1的用户通过选择这些设定方法中的适合自己的方法,可以仅许可自己有的连接方法下的连接。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不是用户而是由管理者进行这样的连接方法的选择。例如,设置在便利店的出租用的数字复合机的情况下,管理者仅设定为“经由模式”,从而即使从店外有基于蓝牙的连接确立请求,也能够拒绝其,因此仅使在店内利用数字复合机的顾客以读写器经由方式使用蓝牙通信。
此外,在公司内等被限制的环境下使用时,通过设为不仅是“经由模式”,还可进行“直接模式”的通信,从而例如即使坐在远离数字复合机1的座位,也无需移动到数字复合机1处就能够与数字复合机1进行连接。如上那样,由于连接方法的设定是可选择的,因此能够选定适合该数字复合机1的使用状况或设置状况的连接方法,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在以上的记载中,以便携电话机2对数字复合机1发送数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通过数字复合机1持有的扫描仪读取到的原稿图像的数据发送给其他的数字复合机的结构,也可以是将存储在数字复合机1的存储装置内的传真图像的数据、电子数据等发送给其他的数字复合机的结构。此外,当如数字复合机1的读写器15以及无线通信单元16那样,具有2个以上的通信部件的情况下,能够起到与本发明相同的效果。

Claims (15)

1.一种通信系统,具有互相进行通信的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该第1通信装置以及第2通信装置分别具有多个无线通信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通信装置包括:
第1通信单元,确立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的连接,从而进行通信;
第2通信单元,将第1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发送给所述第2通信装置;以及
连接拒绝单元,在由所述第1通信单元确立了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向所述第1通信单元的连接确立的请求,
所述第2通信装置包括:
第3通信单元,接收由所述第2通信单元发送的所述第1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以及
第4通信单元,利用该第3通信单元接收的所述识别数据,确立与所述第1通信单元的连接而进行通信,
所述第1通信装置包括发送中止单元,在由所述第1通信单元确立了与所述第2通信装置的连接后,该发送中止单元中止所述第2通信单元的所述识别数据的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通信装置包括:
第1存储单元,存储所述第3通信单元接收到的所述识别数据;以及
第1删除单元,在所述第4通信单元的通信结束后,从所述第1存储单元删除所述识别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通信装置包括:
第2存储单元,接收并存储第2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以及
第2删除单元,在所述第1通信单元的通信结束后,从所述第2存储单元删除所述第2通信装置用的识别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通信单元以及第3通信单元进行利用了RFID系统的通信,
所述第1通信单元以及第4通信单元通过所述RFID系统进行远距离的无线通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存储单元将所述第3通信单元接收的所述识别数据存储在RFID系统内的存储区域中的自由区域。
6.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通信终端装置以及从该通信终端装置取得数据而进行该数据的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第1发送接收单元,确立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连接,从而发送接收数据;
发送单元,对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发送信息处理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以及
连接拒绝单元,在通过所述第1发送接收单元确立了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向所述第1发送接收单元的连接确立的请求,
所述通信终端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由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以及
第2发送接收单元,利用该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识别数据,确立与所述第1发送接收单元的连接而发送接收数据,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发送中止单元,在由所述第1发送接收单元确立了与所述通信终端装置的连接后,该发送中止单元中止所述发送单元的所述识别数据的发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
取得单元,取得所述通信终端装置持有的内容数据;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该取得单元取得的内容数据的图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通知单元,该通知单元对所述通信终端装置通知在进行处理时发生异常的情况或处理正常结束的情况。
9.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便携通信装置、以及从该便携通信装置取得数据而形成基于该数据的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第1发送接收单元,确立与所述便携通信装置的连接,从而发送接收数据;
发送单元,对所述便携通信装置发送图像形成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以及
连接拒绝单元,在通过所述第1发送接收单元确立了与所述便携通信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向所述第1发送接收单元的连接确立的请求,
所述便携通信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接收由所述发送单元发送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用的识别数据;以及
第2发送接收单元,利用该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识别数据,确立与所述第1发送接收单元的连接而发送接收数据,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发送中止单元,在由所述第1发送接收单元确立了与所述便携通信装置的连接后,该发送中止单元中止所述发送单元的所述识别数据的发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
取得单元,取得所述便携通信装置持有的内容数据;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该取得单元取得的内容数据的图像。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通知单元,该通知单元对所述便携通信装置通知在进行处理时发生异常的情况或处理正常结束的情况。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通信装置包括显示单元,显示基于存储的内容数据的图像,
当在所述显示单元显示了任意的内容数据的图像的状态下,所述接收单元接近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发送单元,即所述接收单元与所述发送单元能够进行通信的规定距离以内的情况下,所述第2发送接收单元将所述任意的内容数据发送给所述第1发送接收单元。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从外部取得图像数据,从而形成基于该图像数据的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确立与一个装置的连接,从而接收图像数据;
发送单元,将本机的识别数据发送给所述一个装置;以及
连接拒绝单元,在通过所述接收单元确立了与所述一个装置的连接后,拒绝来自其他装置的向所述接收单元的连接确立的请求,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发送中止单元,在由所述接收单元确立了与所述一个装置的连接后,该发送中止单元中止所述发送单元的所述识别数据的发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单元;以及
显示控制单元,使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知单元,该通知单元对所述一个装置通知在进行处理时发生异常的情况或处理正常结束的情况。
CN201010129385.3A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73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9736.0A CN109936675A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1510288770.5A CN104935776B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图像形成装置、数字照相机、信息处理装置
CN201910187685.8A CN109905558B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系统及方法、图像形成及信息处理装置、数字照相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49652A JP4741014B2 (ja) 2009-03-03 2009-03-03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049652/09 2009-03-03
JP061761/09 2009-03-13
JP2009061761A JP4767333B2 (ja) 2009-03-13 2009-03-13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89736.0A Division CN109936675A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01910187685.8A Division CN109905558B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系统及方法、图像形成及信息处理装置、数字照相机
CN201510288770.5A Division CN104935776B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图像形成装置、数字照相机、信息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7363A CN101827363A (zh) 2010-09-08
CN101827363B true CN101827363B (zh) 2015-07-01

Family

ID=42678019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938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7363B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
CN201510288770.5A Active CN104935776B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图像形成装置、数字照相机、信息处理装置
CN201910187685.8A Active CN109905558B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系统及方法、图像形成及信息处理装置、数字照相机
CN201910189736.0A Pending CN109936675A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88770.5A Active CN104935776B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图像形成装置、数字照相机、信息处理装置
CN201910187685.8A Active CN109905558B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系统及方法、图像形成及信息处理装置、数字照相机
CN201910189736.0A Pending CN109936675A (zh) 2009-03-03 2010-03-03 通信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3) US20100225962A1 (zh)
CN (4) CN1018273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25284B2 (en) 2008-05-13 2019-09-24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establishing a relationship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wo devices
US8499087B2 (en) * 2009-11-30 2013-07-30 At&T Mobility Ii Llc Service-based routing for mobile core network
JP5935336B2 (ja) * 2011-06-02 2016-06-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プリンター、印刷依頼制御サーバー、印刷依頼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JP5799883B2 (ja) * 2011-06-16 2015-10-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接続制御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携帯型移動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接続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接続制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TWI453655B (zh) * 2011-08-26 2014-09-21 Kinpo Elect Inc 多功能事務機及其警示方法
US9007613B2 (en) * 2011-09-23 2015-04-1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ecure mobile printing method and system
US20130094047A1 (en) * 2011-10-14 2013-04-18 Global Graphics Software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nting documents using a mobile device
JP5950691B2 (ja) * 2012-02-09 2016-07-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通信接続方法
CN103379493A (zh) * 2012-04-13 2013-10-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传输模组及无线传输方法
JP2013247510A (ja) * 2012-05-25 2013-12-09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US20140139864A1 (en) * 2012-11-19 2014-05-22 Makato HARIGAE File management apparatus, file management method, and file management system
JP5991167B2 (ja) * 2012-11-28 2016-09-14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用プログラム
KR20140090297A (ko) * 2012-12-20 2014-07-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nfc)을 이용하는 화상 형성 방법 및 장치
JP6003629B2 (ja) * 2012-12-27 2016-10-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携帯端末
US9454715B2 (en) * 2013-02-13 2016-09-27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parently extending a multifunction device to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6015499B2 (ja) 2013-03-07 2016-10-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携帯端末
JP5983474B2 (ja) 2013-03-14 2016-08-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プログラム、携帯端末および携帯端末のプログラム
WO2014143776A2 (en) 2013-03-15 2014-09-18 Bodhi Technology Ventures Llc Providing remote interactions with host device using a wireless device
JP5935740B2 (ja) 2013-03-29 2016-06-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プログラム、携帯端末および携帯端末のプログラム
JP6098396B2 (ja) * 2013-06-28 2017-03-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とプリンタ
JP6179228B2 (ja) * 2013-07-09 2017-08-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70466B2 (ja) 2013-07-31 2017-0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とプリンタ
WO2015034253A1 (en) * 2013-09-03 2015-03-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the same
JP6265683B2 (ja) * 2013-10-28 2018-0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4598174A (zh) * 2013-10-30 2015-05-06 诚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JP5910612B2 (ja) * 2013-10-31 2016-04-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携帯端末装置、ファイル処理方法及びファイル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244861B2 (ja) * 2013-12-04 2017-12-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33046B2 (ja) 2014-01-22 2017-11-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6320153B2 (ja) * 2014-04-24 2018-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0313506B2 (en) 2014-05-30 2019-06-04 Apple Inc. Wellness aggregator
JP6355437B2 (ja) * 2014-06-04 2018-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668610B2 (ja) * 2014-06-19 2020-03-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6015546A (ja) * 2014-06-30 2016-01-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6531362B2 (ja) * 2014-09-09 2019-06-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機器管理方法
CN105592434A (zh) * 2014-10-23 2016-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管理设备间d2d通信分组的方法及设备
EP3998762A1 (en) 2015-02-02 2022-05-18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establishing a relationship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wo devices
JP6471534B2 (ja) * 2015-02-26 2019-02-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WO2016144385A1 (en) 2015-03-08 2016-09-15 Apple Inc. Sharing user-configurable graphical constructs
JP6406092B2 (ja) 2015-03-27 2018-10-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機器
US10275116B2 (en) 2015-06-07 2019-04-30 Apple Inc. Browser with docked tabs
JP6455327B2 (ja) * 2015-06-12 2019-01-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314951B2 (ja) 2015-10-08 2018-04-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853721A (zh) * 2015-12-09 2017-06-16 王彦明 喷码机控制方法
JP6768291B2 (ja) * 2015-12-11 2020-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多機能周辺装置、多機能周辺装置の制御方法、モバイル端末、モバイル端末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662024B2 (ja) * 2015-12-21 2020-03-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DK201770423A1 (en) 2016-06-11 2018-01-15 Apple Inc Activity and workout updates
US10873786B2 (en) 2016-06-12 2020-12-22 Apple Inc. Recording and broadcasting application visual output
US11816325B2 (en) 2016-06-12 2023-11-14 Apple Inc. Application shortcuts for carplay
JP2018107768A (ja) * 2016-12-28 2018-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34675B2 (ja) * 2017-03-27 2021-02-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ジョブ処理装置、サーバ、サーバプログラム
CN110463171A (zh) * 2017-03-31 2019-11-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DK180171B1 (en) 2018-05-07 2020-07-14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SHARING CONTEXTUALLY RELEVANT MEDIA CONTENT
US11863700B2 (en) 2019-05-06 2024-01-02 Apple Inc. Providing user interfaces based on use contexts and managing playback of media
JP2022146155A (ja) * 2021-03-22 2022-10-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システム
US11938376B2 (en) 2021-05-15 2024-03-26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s for group workout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500A (zh) * 2004-10-29 2006-05-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包通信装置
CN101005432A (zh) * 2005-12-16 2007-07-25 阿尔卡特朗讯 具有分布式认证控制的网络

Family Cites Families (9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0342B2 (ja) * 1997-09-12 2002-09-03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印刷をプリンタ・システムに実行させる方法、印刷実行方法、コンピュータ、及び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JP4357699B2 (ja) 1999-10-20 2009-11-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手段の通知方法及び通知システム
JP3622620B2 (ja) 2000-02-18 2005-02-23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情報取得方法、画像情報送信装置及び画像情報送信システム
US7327387B2 (en) * 2000-02-21 2008-02-05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system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for an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system
JP2001306827A (ja) 2000-04-17 2001-11-02 Ntt Data Corp サービス提供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US20020038372A1 (en) 2000-09-28 2002-03-28 Takenori Idehara Network device connecting system,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data receiving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JP4461601B2 (ja) 2000-09-28 2010-05-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移動端末を利用する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送受信方法
JP2002335344A (ja) * 2001-03-07 2002-11-22 Casio Comput Co Ltd 接続ユニット、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接続ユニットの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3671881B2 (ja) 2001-07-18 2005-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通信端末および方法、拡張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3030201A (ja) 2001-07-19 2003-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管理装置及び映像配信方法
JP2003046673A (ja) 2001-08-02 2003-02-14 Yamaha Corp 通信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状況表示方法
JP4984364B2 (ja) 2001-09-13 2012-07-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3871113B2 (ja) 2001-09-28 2007-01-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確立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に係るプログラム
KR100971814B1 (ko) 2001-10-16 2010-07-22 소니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정보 처리단말기 및 방법
EP1310862B1 (en) 2001-11-09 2018-09-2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system
JP4168714B2 (ja) 2001-12-17 2008-10-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3198833A (ja) * 2001-12-27 2003-07-11 Canon Inc 画像通信装置及び画像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通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携帯機器装置及び携帯機器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携帯機器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3619963B2 (ja) 2002-01-08 2005-02-1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3978536B2 (ja) 2002-04-12 2007-09-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情報送信システム
US7218644B1 (en) * 2002-05-29 2007-05-15 Nokia Corporation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for bluetooth access point connections
US8035832B2 (en) * 2002-07-05 2011-10-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for
JP4075499B2 (ja) 2002-07-19 2008-04-16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8364080B2 (en) * 2002-08-01 2013-01-29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hieving enhanced quality and higher throughput for collocated IEEE 802.11 B/G and bluetooth devices in coexistent operation
US6990352B2 (en) * 2002-10-03 2006-01-24 Nokia Corporation GPRS signaling via SMS messages
US7089876B2 (en) * 2002-11-12 2006-08-15 Aquatron Llc Floating electronic platform for swimming pools and spas
JP4227458B2 (ja) 2003-05-26 2009-0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2004357182A (ja) 2003-05-30 2004-12-16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システム及びメモリデバイス
JP4227464B2 (ja) * 2003-06-04 2009-0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供給デバイスと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記録制御方法
KR20050005156A (ko) * 2003-07-05 2005-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화상저장장치에 저장된 화상데이터를 인쇄하는인쇄시스템 및 이에 의한 화상데이터 인쇄방법
JP4437654B2 (ja) 2003-09-25 2010-03-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5167946A (ja) 2003-12-05 2005-06-23 Nec Corp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による無線接続方法
KR100565062B1 (ko) * 2003-12-13 2006-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망을 통해 프린터를 선택하여 인쇄하는 시스템 및 그방법
US7460151B2 (en) * 2004-03-29 2008-12-02 Fujifilm Corporation Image file sharing method, and digital camera and center server used in image file sharing system
US8705076B2 (en) 2004-04-02 2014-04-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JP2005349664A (ja) 2004-06-09 2005-12-22 Sharp Corp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25257A (ja) 2004-07-08 2006-01-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撮像装置
JP2006042104A (ja) 2004-07-29 2006-02-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画像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JP2006067116A (ja) 2004-08-25 2006-03-09 Canon Inc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データ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JP4027360B2 (ja) 2004-11-08 2007-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認証方法及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3961527B2 (ja) * 2004-11-08 2007-08-22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278579B2 (en) * 2004-11-12 2007-10-09 Siemens Medical Solutions Usa, Inc. Pati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JP2006191440A (ja) * 2005-01-07 2006-07-20 Canon Inc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060176524A1 (en) * 2005-02-08 2006-08-10 Willrich Scott Consulting Group, Inc. Compact portable document digitizer and organizer with integral display
JP2006287860A (ja) 2005-04-05 2006-10-19 Canon Inc 複合機能印刷装置
US9059782B2 (en) * 2005-06-01 2015-06-16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tenna and radio front-end topologies for a system-on-a-chip (SOC) device that combines bluetooth and IEEE 802.11 b/g WLAN technologies
KR100708145B1 (ko) * 2005-06-21 2007-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일체형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7053651A (ja) * 2005-08-19 2007-03-0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090103124A1 (en) * 2005-08-31 2009-04-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bile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4667175B2 (ja) * 2005-08-31 2011-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JP2007143045A (ja) 2005-11-22 2007-06-07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と画像形成方法
US8487956B2 (en) * 2005-11-29 2013-07-16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system and display method to adaptively update a displayed image
JP4506658B2 (ja) 2005-11-30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設定情報提供方法,設定情報取得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0785083B1 (ko) * 2005-12-26 2007-1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의 제어방법과 포토드라마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의 이미지 편집 저장방법
US20070174515A1 (en) * 2006-01-09 2007-07-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rfacing I/O Devices with a Mobile Server
JP2007189348A (ja) * 2006-01-11 2007-07-26 Fujifilm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ホスト、通信端末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00479380C (zh) * 2006-01-16 2009-04-1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管理方法、网络设备和网络设备管理系统
JP4764204B2 (ja) 2006-02-27 2011-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供給装置と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方法
JP4933292B2 (ja) 2006-02-28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無線通信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JP2007267362A (ja) 2006-03-02 2007-10-11 Ricoh Co Ltd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印刷用プログラム
JP2007241815A (ja) 2006-03-10 2007-09-20 Sony Corp 製品生成装置、製品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7249425A (ja) 2006-03-14 2007-09-27 Fujifilm Corp 接続認証システム、通信装置、画像プリント装置又は画像データ記憶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接続認証方法
KR20070102346A (ko) * 2006-04-13 2007-10-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의 XHTML-Print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및장치
KR100713001B1 (ko) * 2006-05-02 2007-05-02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리세스 게이트를 갖는 반도체 소자의 제조방법
JP4944510B2 (ja) * 2006-06-23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4795133B2 (ja) 2006-06-23 2011-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該方法を実行する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259553B2 (ja) * 2006-08-23 2009-04-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装置、データ転送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TW200818884A (en) * 2006-09-20 2008-04-16 Macnica Inc Control system of imag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s digital camera, digital video-camera or the like us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image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JP2008148053A (ja) 2006-12-11 2008-06-26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サーバ、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207412B (zh) * 2006-12-20 2012-12-19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蓝牙手机的电视机
CN101247610B (zh) * 2007-02-13 2012-03-28 艾威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管理多种短距离无线技术通信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JP4894546B2 (ja) 2007-02-14 2012-03-1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制御用情報記憶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08166B2 (ja) 2007-02-14 2011-11-02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KR20080078368A (ko) * 2007-02-23 2008-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의 확인절차 후에 무선 통신할 무선기기를 교체하는무선통신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영상기기
JP4327862B2 (ja) 2007-03-14 2009-09-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835493B2 (ja) * 2007-03-30 2011-12-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372175B2 (ja) 2007-04-02 2009-1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処理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記録媒体
JP4877032B2 (ja) 2007-04-19 2012-02-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DE112007003574A5 (de) * 2007-05-03 2010-04-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Aufbau einer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verbindung zwischen einer Automatisierungskomponente und einem mobilen Bedienterminal
US7826411B2 (en) * 2007-05-10 2010-11-02 Broadcom Corporation Cooperative transceiving between wireless interface devices of a host device with shared modules
KR101485458B1 (ko) * 2007-07-02 2015-01-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개체 정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파일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JP2009037591A (ja) 2007-07-11 2009-02-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48637B2 (en) * 2007-07-19 2012-08-21 Csr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 mobile device
US8274669B2 (en) * 2007-07-31 2012-09-25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508760B2 (en) * 2007-07-31 2013-08-13 Ricoh Company, Ltd. Output device capable of preventing the leakage of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JP4924274B2 (ja) * 2007-08-01 2012-04-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EP2178287B1 (en) * 2007-08-09 2015-05-20 Kabushiki Kaisha Audio-Technica Audio conference system
JP5219431B2 (ja) * 2007-08-20 201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入出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159706B2 (en) * 2007-09-12 2012-04-17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
AU2007249153B2 (en) 2007-12-20 2010-08-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 method of browsing media items using thumbnails
WO2009100411A2 (en) 2008-02-08 2009-08-13 Trident Security Concepts, Llc Wireless security system
JP5184912B2 (ja) * 2008-02-18 2013-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090286479A1 (en) * 2008-05-16 2009-11-19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sory pairing for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KR20090124588A (ko) * 2008-05-30 2009-1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블루투스 프로파일 연결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블루투스 기기
US8279471B2 (en) * 2008-08-28 2012-10-0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Virtual USB over NFC print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2165412A (zh) * 2008-09-30 2011-08-24 Nec显示器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发送终端、显示设备、被提供有发送终端和显示设备的图像显示发送系统、以及在该系统中执行的数据传输方法
JP5941300B2 (ja) * 2012-03-05 2016-06-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974779B2 (ja) * 2012-09-27 2016-08-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7500A (zh) * 2004-10-29 2006-05-0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数据包通信装置
CN101005432A (zh) * 2005-12-16 2007-07-25 阿尔卡特朗讯 具有分布式认证控制的网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36675A (zh) 2019-06-25
US10168971B2 (en) 2019-01-01
US20150062648A1 (en) 2015-03-05
US20130314738A1 (en) 2013-11-28
US20180004469A1 (en) 2018-01-04
US9075554B2 (en) 2015-07-07
US10235114B2 (en) 2019-03-19
US20140340711A1 (en) 2014-11-20
US20130314748A1 (en) 2013-11-28
US20150049358A1 (en) 2015-02-19
US20160328196A1 (en) 2016-11-10
CN109905558B (zh) 2021-01-12
US20130321852A1 (en) 2013-12-05
US20130314747A1 (en) 2013-11-28
CN109905558A (zh) 2019-06-18
US9131085B2 (en) 2015-09-08
US9148531B2 (en) 2015-09-29
CN104935776B (zh) 2019-04-05
US20200150914A1 (en) 2020-05-14
US10572205B2 (en) 2020-02-25
US20190278545A1 (en) 2019-09-12
US9977634B2 (en) 2018-05-22
CN101827363A (zh) 2010-09-08
US20130308160A1 (en) 2013-11-21
US11119714B2 (en) 2021-09-14
US20100225962A1 (en) 2010-09-09
CN104935776A (zh) 2015-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7363B (zh)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及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及装置、便携信息终端装置
CN101800835B (zh) 通信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和便携信息终端装置
JP474101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34656A (zh) 信息处理系统和装置、通信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和装置
JP2010199758A (ja)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54366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67333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4240B2 (ja) プログラム、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1063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印刷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外部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4909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54854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外部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24239B2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JP54049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5508597B2 (ja) 外部装置、プログラム、画像形成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