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1377B - 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1377B
CN101731377B CN2009102137648A CN200910213764A CN101731377B CN 101731377 B CN101731377 B CN 101731377B CN 2009102137648 A CN2009102137648 A CN 2009102137648A CN 200910213764 A CN200910213764 A CN 200910213764A CN 101731377 B CN101731377 B CN 1017313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
tea
blue
leaf
hongluochu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137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1377A (zh
Inventor
赖兆祥
吴家尧
苗爱清
黄国滋
庞式
凌彩金
孙世利
胡海涛
陈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ea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Tea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09102137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7313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731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1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13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13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红茶品种或乌龙茶品种鲜叶为原料,依次通过晒青、凉青、做青、萎调、揉捻、发酵、初烘、造型和足干处理,从而制备得到所需红螺春。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结合了红茶、绿茶和乌龙茶的加工工艺,从而制备所得红螺春,既有红茶的汤色、绿茶的外形又有乌龙茶的花香等特点。本发明的红螺春其螺形改善传统条形红茶不能真空包装的技术难题,有效的解决红茶的保鲜、保质问题;弥补了市场无花香型红茶的空缺。本发明通过利用红茶品种或乌龙茶品种鲜叶为原料,通过优化加工工艺,制备得到花香型红螺春。利用夏暑季鲜叶原料加工红螺春,能有效解决夏暑茶苦涩味重,提高夏暑茶的质量、增加夏暑茶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属发酵茶,是指初制中将在制品放置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供氧条件下,经过特有的“发酵”作用,所形成的一类具有汤色和叶底都红艳明亮的茶叶,其基本工艺是萎凋、揉捻(切)、发酵和干燥。它是我国生产和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由于制法不同,品质的差异,我国红茶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等三种。
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红茶条索粗壮紧直,身骨重实,不带毫心;色泽褐红润泽,汤色红艳,香气高爽浓烈,微带松烟香;滋味浓醇,甘甜,似桂圆汤味;叶底古铜色明亮,叶张大而柔软,肥厚壮实。小种红茶比工夫红茶粗老,一般采摘半开面三、四叶,由于嫩梢较成熟,芽尖很小,糖类含量较高,多酚类含量较少,有利于茶汤滋味的形成。春茶一般在5月上旬开采,6月下旬采夏茶,不采秋茶,小种红茶制法比其它红茶精细,分为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火等7道工序。
工夫红茶是我国独有的条形红茶,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所谓工夫红茶,是因为在初制中,特别注意条索的紧结完整,精制又很费工夫而得名。外形条索紧细匀直,色泽乌润匀调,毫尖金黄;内质香气高锐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明。产地不同,风格有异。如高级祁红有特殊的“甜花香”,俗称蜜糖香。高级川红,有类似桔子的香气。滇红外形肥硕多毫,香气鲜浓,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强,叶底红匀鲜亮。以一芽二、三叶为主要原料。祁红要求芽叶要匀齐,新鲜,叶色黄绿,叶张狭长,节间较短,叶质柔软,多酚类和水浸出物含量要高,鲜叶进厂要分级验收、管理和付制。三、初制技术分为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4道工序。前三道工序是创造适宜条件,充分提高酶活性,促进以多酚类酶促氧化为中心的一系列反应,形成红茶色、香、味、形品质特征。第四道工序的作用是固定和发展前三道工序形成的品质特色。
红碎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主要品种。我国红碎茶的产量和出口量仅次于炒青绿茶,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茶叶品种。红碎茶按其成品茶的外形和内质特点可分为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四大类。其外形叶茶呈条状,条索紧直,碎茶呈颗粒状,颗粒紧结,片茶皱折如“碗口”形,末茶似砂粒。四类茶叶规格差异明显,互不混杂。叶色润泽。内质汤色红亮,香气滋味浓、强、鲜。四类茶叶包含多种花色,品质各有差异。
红螺春属于红茶类,但与上述各种现有红茶品种相比,红螺春尚属于新品种,市场上极为少见,而且其制备工艺也未见有相关文献报道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现有螺旋形茶叶更紧结,且有天然花香的红螺春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全年的茶叶鲜叶为原料,通过对加工工艺的优化,从而制备得到外形卷曲如螺、汤色红亮、清香显、叶底红匀,既有红茶的汤色、绿茶的外形又有乌龙茶的花香的红螺春。
上述红螺春的制备方法中,作为原料的茶叶鲜叶,优选红茶品种鲜叶或乌龙茶品种鲜叶。
上述红螺春的制备方法,主要是结合了红茶和绿茶以及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晒青、凉青、做青、萎调、揉捻、发酵、初烘、造型和足干这九个步骤,且对每个步骤中的具体操作进行了优化,从而得到满足本发明要求的红螺春。
上述红螺春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描述如下:
(1)晒青
晒青的作用是减少水分,减少青臭气味,提高茶青中酶的活性,以加速内含物质的变化,促进香气的形成。晒青对茶叶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经晒青工序制成的成茶色泽油光,内质香气较高,滋味醇爽。而没经晒青处理的成茶色泽暗绿,香气低,滋味欠爽。
本发明的晒青操作中,要求晒青叶均匀摊放,厚度不超过1cm,晒青温度为22~28℃,晒青时间为10~20min。
(2)凉青
凉青又叫摊青,是晒青的补充程序,由于晒青后叶子的水分受到蒸发而减少,鲜叶呈萎蔫状态,但因叶表皮组织(主要是下表皮)水分蒸发多,叶内细胞间隙,细胞液和梗子的水分蒸发少,因而在加工厂内凉青过程中,叶内及梗子的水分向叶表皮运行,使鲜叶形成比较紧张状态,有返活的趋势(俗称回阳)。通过凉青促进茶青水分的重新分配,使叶子回阳,加速部分物质转化,为做青工序的正常进行创造条件。
本发明的凉青操作中,凉青在摇青房内进行,凉青温度为室温,相对湿度为75%~85%,凉青时间为1~2h,叶子厚度为1~3cm左右。
(3)做青
做青是加工天然花香最关键的工序,包括摇青和静置两个重复交替的过程。做青的作用主要有通过振荡刺激,促进茶青中水分流通蒸发,使水分减少;由于水分的减少和叶温的逐步升高,提高了酶的活性,加速茶叶内含物的变化;低沸点的芳香物质逐步挥发和转化,新的芳香物逐步形成产生。
做青过程对茶叶的叶色、茶多酚和香气变化均有较大影响:
a.通过做青,叶缘显红色,叶腹变成黄绿色;
b.通过做青,茶多酚在多酚氧化酶或过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轻度氧化,生成的黄素类(TF)、茶红素(TR)和茶褐素(TB),三者的含量和比例影响茶汤色和茶味品质;
c.在做青过程中,香气也发生了变化:低沸点的青草气成分(如己醛,异戊醇,青叶醇)不断挥发或转化;其次高沸点的花果香成分(如芳香族类的苯甲醇,幛萜烯醇类的芳樟醇)逐步显现;再有新的香气成分不断形成。
做青的方式有三种:用手碰青、筛摇和机摇。本发明的做青处理在摇青房内进行,采用机摇方式,温度控制在18℃左右。做青过程总共分为4步操作,其具体步骤为:
a.第1步,采用摇青机,摇笼转8转,茶青摊开静置90min;
b.第2步,采用摇青机,摇笼转16转,茶青摊开静置120min;
c.第3步,采用摇青机,摇笼转30转,茶青摊开静置120min;
d.第4次,采用摇青机,摇笼转45转,茶青摊开静置120min;
上述四步做青对茶叶的作用为:第1步主要起促返活,第2、3和4步主要促起红(加速内含物的变化),促红度和香气的形成。
(4)萎调
本发明的萎调操作中,茶青的摊放厚度为15~20cm,采用鼓风萎调,萎调时间为5~8小时。
(5)揉捻
揉捻程度对叶组织的破损率及内质上的色、香、味关系更大。
本发明的揉捻过程中,揉捻时间为65~70min。揉捻分两次进行,中间下机解块,采用轻揉、中揉、重揉方式交替进行,揉捻适度标志有二,其一,芽叶紧卷成条,无松散折叠现象现象,其二,手握茶坯有茶汁溢出,茶坯面部发红,大约有70%左右的细胞受损。
(6)发酵
发酵是形成红茶色香味的关键,是绿叶变红的主要过程。
本发明的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为24~25℃,湿度为90%以上,发酵时间为3~5小时。
(7)初烘
初烘的目的是采用高温(130℃左右)快速终止酶活性,进而终止继续发酵,并使发酵叶散失部分水分,便于接下来的造型。
本发明的初烘过程中,茶青叶子的失水率为15~18%。
(8)造型
本发明的造型过程中,每锅投叶量为35~40斤,前期锅温控制在40℃,后期控制在60℃,所述前期为1小时,后期也为1小时,经过2小时的翻炒,茶叶的螺形外形就形成,如果后期温度高于60℃会使茶叶有高火味,从而影响茶叶品质。
(9)足干
本发明的足干过程中,烘焙温度为95~105℃,烘焙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烘干后茶叶含水量为5~6%。
上述红螺春的制备方法中,鲜叶原料采用红茶品种(英红九号、秀红等品种)或乌龙茶品种(黄观音、黄枝香、黄金桂、八仙过海等)鲜叶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上述红螺春的制备方法中,鲜叶原料的采摘为每天早晨露水干后开始,正常天气,10:00~11:00,14:00~17:00进行采摘,以下午采摘为佳。若茶青表面水分多,则制成的毛茶香气低,味不醇,雨天后茶青次于晴天上午茶青,露水青及雾青质量最差。
上述红螺春的制备方法中,晒青时间一般要求在有阳光的时候,如15:00~18:00,晒青过程中应轻翻2~3次,防止擦伤青叶,晒青均匀。中午阳光强,温度35℃以上,叶子容易灼伤,一般不宜晒青。晒青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季节、叶子的厚薄,青叶水分含量,阳光强弱,气温的高低等因素而定。春茶比夏茶晒青时间长,茶青叶质厚,含水量高,阳光弱,晒青时间应较长;相反则较短。早上青较下午青短,灵活掌握。如果是雨天或没有阳光的天气,可在室内萎调方式代替晒青,萎凋时要求叶摊放厚度15~20cm,自然或热风(35~40℃)萎凋至萎凋叶含水量在55~65%之间。
上述红螺春的制备方法中,凉青过程不宜翻动,不能在高温处凉青。若凉青温度超过30℃,则辅以空调降温和结合增湿机加湿凉青,温度设在26℃,相对湿度80%,凉青时间90min便可。
上述红螺春的制备方法中,做青过程静置时茶青香气的变化为:第1次茶青叶以水青气味为主,第2次静置后茶青出现轻微花香,第3、4次静置后花香逐渐变浓郁。
上述红螺春的制备方法中,萎凋的目的是:蒸发部分水分,降低茶叶细胞的张力,使叶梗由脆变软,增加叶叶韧性,便于揉捻成条;由于水分的散失而引起茶梢中的内含物质的一系列化学变化,为形成色香味的特定品质,奠定物质变化的基础。萎凋叶的含水量为55%~65%。
上述红螺春的制备方法中,揉捻是塑造条状外形的一道工序,且对提高成条滋味浓度有重要作用,揉捻一是破坏叶细胞组织;二是使茶叶条索紧直;三是使茶汁溢出附于茶条表面。揉捻过程加压轻重与加压时间,对茶叶条索松紧,扁碎有很大的影响。
上述红螺春的制备方法中,发酵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必须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经过上述九个步骤处理后的茶叶,即为本发明所需的红螺春,外形卷曲如螺、汤色红亮、清香显、叶底红匀,将茶叶采用真空包装,保存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现有的红茶生产均没有晒青、晾青和做青的步骤,而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结合了红茶和绿茶以及乌龙茶的加工工艺,从而制备得到的红螺春,既有红茶的汤色、绿茶的外形又有乌龙茶的花香等特点;
2.本发明的红螺春其外形比现有的螺旋形茶叶更加紧结,改善了传统条形红茶不能真空包装的技术难题,有效的解决红茶的保鲜、保质问题,而且本发明的红螺春具有天然花香,也弥补了市场无花香型红茶的空缺;
3.本发明采用全年的茶叶鲜叶为原料,通过优化加工工艺参数,从而制备得到花香型红螺春产品,尤其能解决我省夏暑茶苦涩味重,提高夏暑茶的质量、增加夏暑茶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红螺春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描述,但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定。
实施例1红螺春的制备
本实施例红螺春的鲜叶原料采用黄金桂品种鲜叶的一芽一叶,采摘于14:00~17:00,其制备过程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晒青
将鲜叶原料(又称茶青)竹筛上摊凉,厚度约5cm以散发叶温,待散热降温后将茶青轻放在室外晒青。
晒青叶均匀摊放厚度约1cm,晒青过程中轻翻2~3次,晒青温度为22~28℃,室外晒青10~20min。
晒青适度标准是:叶子失去原有的光泽,叶色由青绿有光转变为暗绿无光。嫩梢竖直时顶芽叶下垂,叶子由原来的紧张状态变成柔软,手模茶青感到柔滑,略有香气产生,晒青叶减重率7%~15%。
(2)凉青
茶青晒青适度后进行并筛,第一次2~3筛并一筛,厚度约2cm,放在室内凉青架上凉青,凉青过程不宜翻动,凉青温度为室温,相对湿度为75%~85%,凉青时间1~2h。
凉青标准:以茶青热气消失,晒青叶恢复紧张状态为适度。
(3)做青
将凉青后的茶青倒入摇笼内,为做青做好准备。做青共4步操作,其具体步骤为:
a.第1步,采用摇青机,摇笼转8转,茶青摊开静置90min;
b.第2步,采用摇青机,摇笼转16转,茶青摊开静置120min;
c.第3步,采用摇青机,摇笼转30转,茶青摊开静置120min;
d.第4次,采用摇青机,摇笼转45转,茶青摊开静置120min。
做青适度标准:摇青适度的叶子,香气显著,红绿比重适当,红的部分占10%~20%面积,叶子开展返活(叶子成汤匙状),清甜花蜜香为做青适度。完成最后一次做青,叶子静置90~120min,此时以青辣气消失,清甜花果味浓便转入萎调。
(4)萎调
以人工控制萎凋槽设备进行鼓风萎凋,萎凋槽萎凋时采用7号轴流风机鼓风,摊放厚度控制在15~20cm,每2h停风翻抖一次,当达到萎凋适度便终止萎凋,萎凋时间5~8h。
(5)揉捻
揉捻时间控制在70min左右,分两次进行,中间下机解块一次,揉至茶汁溢出,叶卷成条即可,整个揉捻过程的加压原则为轻-重-轻。
(6)发酵
揉捻处理后的茶青叶放在发酵筐,进入发酵室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4~25℃为佳,湿度保持在90%以上,为增湿可采取喷雾或洒水等措施,发酵时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发酵时间控制在3~5h。
当青草气消失,出现一种新鲜的、清鲜的花果香,叶色红变,嫩叶色泽红匀,叶温达到高峰开始平稳时,即为发酵适度。
(7)初烘
初烘温度采用130℃左右的高温,经初烘后,用手触其叶略有刺手感,此时叶的失水率在15~18%,下烘干机后转入造型工序。
(8)造型
采用双锅曲毫机造型。
每锅投叶量在35~40斤,前期锅温控制在40℃,后期控制在60℃,经过2h的翻炒,则螺形外形形成。
(9)足干
烘干温度100℃左右,烘至足干,下机时茶叶含水量5~6%。
将经过上述九步处理的茶叶,采用真空包装储存。
本实施例制备所得茶叶,其外形卷曲如螺、汤色红亮、清香显、叶底红匀,且有浓郁的花香。

Claims (1)

1.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是将茶叶鲜叶依次通过晒青、凉青、做青、萎调、揉捻、发酵、初烘、造型和足干处理,从而制备得到所需红螺春;
所述晒青处理中,茶青叶厚度不超过1cm,晒青温度为22~28℃,晒青时间为10~20min;
所述凉青处理中,凉青温度为室温,相对湿度为75%~85%,凉青时间为1~2h,叶子厚度为1~3cm;
所述做青处理在摇青房内进行,采用机摇方式,温度控制在18℃;
所述做青处理共4步操作,其具体步骤为:
a.第1步,采用摇青机,摇笼转8转,茶青摊开静置90min;
b.第2步,采用摇青机,摇笼转16转,茶青摊开静置120min;
c.第3步,采用摇青机,摇笼转30转,茶青摊开静置120min;
d.第4次,采用摇青机,摇笼转45转,茶青摊开静置120min;
所述萎调处理中,茶青的摊放厚度为15~20cm,萎调时间为5~8小时;
所述揉捻处理中,揉捻时间为65~70min;
所述发酵处理中,发酵温度为24~25℃,湿度为90%以上,发酵时间为3~5小时;
所述造型处理中,每锅投叶量为35~40斤,前期锅温控制在40℃,后期控制在60℃,翻炒2小时;
所述足干处理中,烘焙温度为95~105℃,烘焙时间控制在2小时,烘干后茶叶含水量为5~6%。
CN2009102137648A 2009-12-11 2009-12-11 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13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37648A CN101731377B (zh) 2009-12-11 2009-12-11 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137648A CN101731377B (zh) 2009-12-11 2009-12-11 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1377A CN101731377A (zh) 2010-06-16
CN101731377B true CN101731377B (zh) 2012-05-16

Family

ID=42455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1376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1377B (zh) 2009-12-11 2009-12-11 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7313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7981B (zh) * 2010-11-27 2013-01-0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1986853A (zh) * 2010-12-09 2011-03-23 云南龙生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乌龙红茶加工工艺
CN102125118B (zh) * 2011-01-30 2012-12-19 福建坦洋工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070251A (zh) * 2011-10-26 2013-05-01 镇江新区雨泰香茗园艺专业合作社 一种螺型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2511572B (zh) * 2011-12-17 2013-08-14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高香卷曲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518869A (zh) * 2012-07-04 2014-01-22 广西平果浪伏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紫芽茶的加工方法
CN102783532B (zh) * 2012-09-05 2013-08-28 安溪中闽魏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2940053B (zh) * 2012-11-02 2014-03-12 婺源县聚芳永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夏秋茶叶苦涩味的绿茶加工方法
CN102919403B (zh) * 2012-11-15 2013-09-25 青岛农业大学 夏暑红茶的优质生产方法
CN103238686B (zh) * 2013-05-29 2015-02-25 广东茗皇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茶叶红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CN103416492B (zh) * 2013-07-23 2015-04-2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特色甜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749752A (zh) * 2014-01-21 2014-04-30 阳山县第一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CN103891934B (zh) * 2014-04-10 2015-10-28 郑用辉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6106861A (zh) * 2014-10-16 2016-11-16 福安市科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白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4543055A (zh) * 2014-12-19 2015-04-29 福建省胜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野生茶的制备方法
CN104886290A (zh) * 2015-06-24 2015-09-09 贵州怡壶春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黄观音工夫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5124007B (zh) * 2015-08-05 2018-09-11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 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5285193A (zh) * 2015-10-19 2016-02-0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叶揉捻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绿茶和红茶加工工艺
CN105309716A (zh) * 2015-12-01 2016-02-10 吴菁 一种笋皮茶的制备方法
CN106172918A (zh) * 2016-07-21 2016-12-07 蒋丽红 一种增香花香型红螺春的加工方法
CN108244277A (zh) * 2016-12-28 2018-07-06 炎陵县神农生态茶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红茶的加工工艺
CN106900889A (zh) * 2017-01-05 2017-06-30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蜜香型工夫红茶的方法
CN107319041B (zh) * 2017-07-20 2020-05-19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8967563A (zh) * 2018-06-15 2018-12-1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降低茶小绿叶蝉为害的茶叶采制方法
CN109042974A (zh) * 2018-10-31 2018-12-21 张家界西莲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花香红茶加工工艺
CN112616947B (zh) * 2020-12-07 2023-05-12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一种经摇青协同有氧发酵提高红茶品质制备方法
CN115299511B (zh) * 2022-06-24 2023-04-25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橘红红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9628A (zh) * 2001-12-25 2002-07-2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冰鲜乌龙茶制作方法
CN1666626A (zh) * 2005-03-21 2005-09-1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乌龙茶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9628A (zh) * 2001-12-25 2002-07-2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冰鲜乌龙茶制作方法
CN1666626A (zh) * 2005-03-21 2005-09-14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乌龙茶加工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毛志方等.名优绿茶加工技术与品质(续).《中国茶叶加工》.2007,(第02期),49-5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1377A (zh)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1377B (zh) 一种红螺春的制备方法
CN102217683B (zh) 信阳红红茶加工工艺
CN1109504C (zh) 乌龙红茶制作方法
CN102422927B (zh) 茉莉花红茶的生产方法
CN104430989B (zh) 一种花果香黄茶加工方法
CN101507454B (zh) 一种兰花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1455247B (zh) 一种祁红皇茶的加工工艺
CN104171051B (zh)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兰花香型红茶的方法
CN102669314B (zh) 特种铁观音茶制作方法
CN103621699B (zh) 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
CN101124931B (zh) 茉莉花铁观音茶的加工方法
CN101946839B (zh) 铁观音红茶的生产方法
CN101156634B (zh) 一种梅山蛮茶的加工方法
CN106615304A (zh) 一种兰花香型工夫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3724B (zh) 一种红茶及其制作工艺
CN103262919A (zh) 一种提高天尖黑毛茶品质的加工方法
CN104920682A (zh) 一种夏秋颗粒状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6306150A (zh) 一种古树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1978842A (zh) 鲜香型铁观音紧压制作工艺及其制得产品
CN102077879A (zh) 一种炒青乌龙茶的加工方法
CN103349117B (zh) 一种老鹰茶的加工方法
CN105594901A (zh) 一种大树茶红茶的加工工艺
CN103504032A (zh) 茉莉花金骏眉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8477317A (zh) 一种红茶生产工艺
CN107691676A (zh) 一种条形高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16

Termination date: 201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