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7953B - 车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车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7953B
CN101557953B CN2007800458094A CN200780045809A CN101557953B CN 101557953 B CN101557953 B CN 101557953B CN 2007800458094 A CN2007800458094 A CN 2007800458094A CN 200780045809 A CN200780045809 A CN 200780045809A CN 101557953 B CN101557953 B CN 101557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er
concave shape
door
shape portion
recess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458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7953A (zh
Inventor
中村光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57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7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7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7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60N3/02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x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43Do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75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comprising removable or hinge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2013/0287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integrating other functions or accessori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3/00Vehicle 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wing or vehicle
    • E05B83/16Locks for luggage compartments, car boot lids or car bonn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及其制造方法。包括有在进行门操作时供手勾住的拉拽凹口(P)的后车门(1)等车门包括:门板(2)、内衬(3)和拉拽凹口部件(4)。内衬(3)设在当将门安装到车身上时门板(2)的朝向车室内侧的表面上。拉拽凹口部件(4)是与内衬(3)分体形成并安装在内衬(3)上的部件。拉拽凹口部件(4)具有凹形状部(41),当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到内衬(3)上时,凹形状部(41)呈朝向门板(2)侧凹入的形状,并构成为在内衬(3)的朝向车室内侧的表面(3a)上形成凹穴形状部。

Description

车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有拉拽凹口(pull pocket)的车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车门上设有在进行门的操作时供人手勾住的拉拽凹口。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9-193665号公报(0006段,图3)中记载了一种包括有下述拉拽凹口(内衬的凹部)的车辆后门,该拉拽凹口与作为门的内装部件的内衬(后门饰板)一体形成,向内衬(后门饰板)的下端附近开口并朝上方凹入设置。
然而,在上述那样现有的车门结构中,由于内衬与拉拽凹口一体形成,因此存在着在成型模具的分模、起模方向上受限制,从而牺牲了拉拽凹口的成型自由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期待能够提供一种容易进行人手勾在门上的操作且拉拽凹口的成型自由度高的车门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是在解决相关问题的努力过程中所做出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包括有在进行门操作时供手勾住的拉拽凹口的车门。该车门包括:门板;内衬,其安装在当门安装到车身上时朝向车室的所述门板的内表面上;和拉拽凹口部件,其与所述内衬分体地形成,并安装在所述内衬上,安装在所述内衬上的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具有凹形状部,所述凹形状部朝向所述门板延伸并构成为相对于面向所述车室的所述内衬的表面形成凹穴形状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拉拽凹口部件与内衬分体形成,因此在拉拽凹口部件上成型凹形状部时,不需要作如下考虑:凹形状部相对于内衬的车室内侧的表面成为凹穴形状。因此,构成拉拽凹口的凹形状部的成型自由度高。另外,由于拉拽凹口部件与内衬分体形成,因此在成型内衬时,拉拽凹口不会成为障碍。因此,内衬的成型变得容易,进而车门的制造也变得容易。进一步,在将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内衬上时,由于凹形状部相对于内衬的车室内侧的表面成为凹穴形状,因此能够形成在进行门操作时手容易勾住的拉拽凹口。另外,所谓“凹穴形状”是指,在将成型品从成型模中取出时,在原状态下无法进行脱模的形状。
另外,优选所述凹形状部在与门的转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凹入,但不是必须如此。
若凹形状部在与门的转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凹入形成,则容易在门的转动方向上施加操作力。因此,在进行门操作时(尤其在门关闭时)操作力的传递效率变高,能够降低门的开闭所需要的操作力。
另外,优选所述拉拽凹口部件还包括从门的转动方向卡合在所述门板上的卡合部,但不是必须如此。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内衬上时,由于设在凹形状部上的卡合部卡合在门板上,因此能够提高拉拽凹口部件的安装刚性。另外,由于卡合部从门的转动方向卡合在门板上,因此能够在门关闭时直接且高效地向门板传递操作力。
另外,优选所述拉拽凹口部件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拉拽凹口部件与所述卡合部之间将所述门板夹住的保持部,但不是必须如此。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内衬上之际,由卡合部与保持部夹住门板,因此能够防止拉拽凹口部件的晃动。
另外,优选还包括间隔部件,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间隔部件在所述凹形状部和所述内衬之间延伸,并配置在所述内衬的背侧的、与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相对的位置上,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构成相对于面向所述车室的所述内衬的表面形成的所述凹穴形状部的伸出部分的背面侧,但不是必须如此。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对拉拽凹口部件施加操作载荷时,由间隔部件确实地承受操作载荷,从而能够抑制凹形状部向车室内侧的位移和变形。另外,由于能够抑制凹形状部向车室内侧的位移和变形,因此不会破坏车内侧的视觉美感。
另外,由于提高了拉拽凹口部件的安装强度,因此能够提高门操作时的刚性感。
进一步,在拉拽凹口部件上设置与门板的卡合部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间隔部件将拉拽凹口部件定位在适当的位置上,因此能够使门板与卡合部确实地卡合。
另外,优选所述间隔部件具有抵接部,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凹形状部的所述侧壁抵接,该抵接部形成为与所述凹形状部的所述侧壁相吻合的形状,但不是必须如此。
根据这样的结构,间隔部件的抵接部与凹形状部能够无间隙地进行抵接,因此,凹形状部的保持状态稳定,从而能够在对拉拽凹口部件施加操作载荷时确实地承受操作载荷。
另外,优选所述内衬具有安装孔,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凹形状部嵌入到所述安装孔中,所述间隔部件安装在所述内衬的所述背侧上的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上,但不是必须如此。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高安装孔的周缘部上的安装刚性。因此,能够抑制凹形状部和内衬的变形,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门操作时的刚性感。
另外,优选所述内衬具有安装孔,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凹形状部嵌入到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拉拽凹口部件还包括有在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钩挂到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上时使用的钩挂部,所述钩挂部配置在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的、所述凹形状部的开口部附近,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构成所述内衬的背侧的、相对于面向所述车室的所述内衬的表面形成的所述凹穴形状部的伸出部分的背面侧,但不是必须如此。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在凹形状部的开口部侧且相对于所述内衬成为凹穴形状的一侧,设置有对内衬的安装孔的周缘部进行钩挂的钩挂部,因此在安装拉拽凹口部件时,能够使拉拽凹口部件以该钩挂部为支点转动。由此,能够容易地将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在内衬上。
另外,优选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具有互相离开地配置的一对所述钩挂部,所述内衬具有用于将一对所述钩挂部分别钩挂在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附近的一对卡合孔,所述间隔部件配置在所述内衬的所述卡合孔的中间部,但不是必须如此。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拉拽凹口部件相对于内衬成为凹穴形状的一侧、且一对卡合孔的中间部即一对钩挂部的中间部,间隔部件在其间延伸设置,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拉拽凹口部件的安装强度。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车门的制造方法。在该车门的制造方法中,将所述钩挂部钩挂在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上,然后,使所述拉拽凹口部件以所述钩挂部为支点转动,并使所述卡合部卡合在所述门板上。
根据这样的方法,通过在将所述钩挂部钩挂在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上之后,使所述拉拽凹口部件以所述钩挂部为支点转动这样的简单操作,能够将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在内衬和门板上。因此,能够提高车门的组装作业性。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制造方法是,包括有在进行门操作时供手勾住的拉拽凹口的车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的特征是:准备包括有内衬的门板,所述内衬在门安装到车身上时设置在朝向车室的所述门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内衬具有安装孔;准备拉拽凹口部件,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具有凹形状部和钩挂部,其中,该凹形状部构成为,当为了将该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而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的所述凹形状部嵌入到所述内衬的安装孔中时,相对于面向所述车室的所述内衬的表面形成凹穴形状部,该钩挂部配置在所述凹形状部的开口的周边,并形成在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上,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构成所述凹穴形状部的伸出部分的背面侧;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的所述凹形状部嵌入到所述内衬的所述安装孔中,直到所述拉拽凹口部件的所述钩挂部钩挂在所述内衬的安装孔的周缘部上;在将所述钩挂部钩挂在所述内衬的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上的状态下,使所述拉拽凹口部件以所述钩挂部为支点转动,直到所述拉拽凹口部件的所述凹形状部卡合在所述门板上。
另外,优选所述方法是,当所述凹形状部卡合在所述门板上时,将所述门板夹在设于所述拉拽凹口部件上的卡合部与保持部之间。
另外,优选在准备所述门板时,在与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相对的位置上设置间隔部件,当所述凹形状部卡合在所述门板上时,该间隔部件从所述门的转动方向支承所述凹形状部的所述侧壁,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构成在所述内衬的背侧中的、相对于面向所述车室的所述内衬的表面形成的凹穴形状部的伸出部分的背面侧。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各方面、以及进一步的特征和效果,将通过参照附图在后面叙述的本发明的例示性的且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立体图。
图2是沿图1的I-I线的剖视图。
图3A是表示拉拽凹口部件的从车室内侧看到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B是表示拉拽凹口部件的从车室外侧看到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表示转动前的状态。
图4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表示转动后的状态。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车门的立体图。
图6A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剖视图,表示转动前的状态。
图6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剖视图,表示转动后的状态。
图7A是表示从车室外侧看到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内衬整体的立体图。
图7B是表示图7A所示的内衬的安装孔附近的放大图。
图8是沿图7A的II-II线的车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说明中,对同一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说明方向时,以安装了车门的车辆的汽车的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为基准。
如图1所示,后车门1是设置在汽车(车辆)的后部的门,经由一对铰链部件H安装在车辆的后部上方。即,后车门1能够以转动轴O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转动。在后车门1的车室内侧,凹入设置有在进行门操作时供手勾住的拉拽凹口P。
后车门1主要由门板2、安装在该门板2的车室内侧的内衬3、和安装在该内衬3上的拉拽凹口部件4构成。另外,在后车门1上设置有用于确保车辆后方视野的后窗RW。
如图2所示,门板2是形成后车门1的骨架的部件,例如,通过将两片钢制的板状部件进行组合而构成。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门板2由露出于车辆外侧的门外板22、和焊接固定在该门外板22的车室内侧的门内板21构成。在门内板21和门外板22之间设有间隙,在该间隙中配置未图示的加强部件等。
在门内板21的与拉拽凹口部件4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用于避免与拉拽凹口部件4发生干涉的贯通孔21a。并且,后述的拉拽凹口部件4的卡合部42卡合在该贯通孔21a的下侧的周缘部21b上。
门外板22是所谓的外装件,其覆盖门内板21和拉拽凹口部件4,以使这些部件不露出于车外。在门外板22的车外侧的表面实施喷涂等。
内衬3是所谓的内装件,其由例如通过射出成型而制造的树脂性的板状部件构成。内衬3例如通过树脂夹具或螺钉等(未图示)被留出间隙地固定在门内板21的车室内侧。
内衬3具有用于安装拉拽凹口部件4的安装孔3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安装孔31设在车辆的靠右的位置上。另外,在该安装孔31的周缘部设有用于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在内衬3上的卡合孔32,33(参照图2)。
如图2、图3A和图3B所示,拉拽凹口部件4是用于在内衬3上构成拉拽凹口P的部件,例如通过将树脂射出成型而形成。拉拽凹口部件4与内衬3分体形成,并安装在内衬3的安装孔31上。
拉拽凹口部件4主要具有凹形状部41、卡合部42、保持部43和钩挂部44。
凹形状部41是构成拉拽凹口P的部分,呈一端侧开口的有底的四棱筒状。凹形状部41朝向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在内衬3上时的门板2侧凹入。在凹形状部41的开口部的周围设有开口缘部45。在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到内衬3上时,该开口缘部45与内衬3的车室内侧的表面3a形成为同一表面。
凹形部件41形成为,凹形状部41的形成方向A(参照图2)与开口缘部45所形成的角度θ(即,凹形状部41的形成方向A与内衬3的车室内侧的表面3a所形成的角度θ)为锐角。由此,在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到内衬3上时,凹形状部41相对于内衬3的车室内侧的表面3a成为凹穴形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凹形状部41相对于内衬3的车室内侧的表面3a向斜下方凹入设置。也就是说,凹形状部41以相对于内衬3的车室内侧的表面3a向下方挖入的方式形成。由此,凹形状部41成为人手容易钩挂的拉拽凹口P。
凹形状部41形成为,凹形状部41的形成方向A相对于门的转动方向B(参照图2)大致垂直。因此,容易在门的转动方向B(尤其是关闭方向B2)上施加操作力,操作力的传递效率变高,能够降低门的开闭所需要的操作力。
此外,经过操作力的作用点且与凹形状部41的形成方向A平行的直线(即,构成了所述凹穴形状部的伸出部分的内表面侧的凹形状部41的侧壁的延长,所述凹穴形状部形成在内衬3的表面3a上)优选通过后车门1的转动轴O的附近(参照图1),更优选通过转动轴O上。
卡合部42是卡合在门板2上的部分,突出设置于凹形状部41的底面的外表面上。卡合部42由四角板状的卡合片42a和支承并加强该卡合片42a的一对肋42b构成。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卡合部42从门的关闭方向B2与门内板21的贯通孔21a的下侧的周缘部21b抵接。换言之,卡合部42从车辆外侧方向朝向车室内抵接在周缘部21b上,并能够向门的关闭方向B2推压门内板21。因此,能够提高拉拽凹口部件4的安装刚性,并能够在门关闭时高效地向门板2直接传递操作力。
保持部43是与卡合部42一起将门板2夹入的部分,该保持部43突出设置于凹形部分41的底部的外表面,且位于卡合部42的车室内侧。侧视时,保持部43呈山形状,其顶部形成为曲面状。即,通过使保持部43的顶部形成为曲面状,从而在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到内衬3和门板2上时,保持部43能够容易地越过门内板21的贯通孔21a的下侧的周缘部21b。
钩挂部44是在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到内衬3上之际成为转动支点的部分,钩挂部44钩挂在内衬3的安装孔31的周缘部上,并卡合在设于所述安装孔31的周缘部附近的卡合孔32中。钩挂部44设在所述凹形状部41的侧壁的、凹形状部41的开口部附近,当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到所述内衬3上时,所述凹形状部41的侧壁构成位于所述内衬3的背面侧的、形成于所述内衬3的所述表面3a上的所述凹穴形状部的伸出部分的背面侧。例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A所示,两个钩挂部44、44互相隔开间隔地突出设置于开口缘部45的下缘部45a。钩挂部44朝向与凹形状部41的侧壁大致平行的方向突出设置,在将钩挂部44插入卡合孔32中的状态下,能够使拉拽凹口部件4转动。
如图3B所示,在开口缘部45的上缘部45b的车辆外侧面形成有与内衬3卡合的一对上侧卡合部46。各上侧卡合部46由四角板状的卡合片46a、从凹形状部41侧支承并加强该卡合片46a的肋46b、46b、和设于卡合片46a的上部的卡定突起46c构成。上侧卡合部46、46嵌入到设于内衬3的安装孔31的周缘部上的卡合孔33中(参照图2)。此时,卡定突起46c钩挂在卡合孔33的周缘部上,从而拉拽凹口部件4和内衬3被固定。
另外,在开口缘部45的两侧缘部45c的车辆外侧面突出设置有与内衬3卡合的一对侧部卡合部47。与上侧卡合部46同样,各侧部卡合部47在其前端侧具有卡定突起,一旦嵌入到设在内衬3上的卡合孔(图示省略)中就不会脱落。由此,拉拽凹口部件4能够被牢固地固定在内衬3上。
下面参照图4A和图4B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制造方法。此外,关于附图标记,适当地参照图1至图3B。
图4A和图4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图4A表示转动前的状态,图4B表示转动后的状态。
首先,如图4A所示,将门内板21、门外板22和内衬3进行组合。
然后,在拉拽凹口部件4的凹形状部41的形成方向A(参照图2)与内衬3的朝向车室侧的表面3a大致垂直的状态下,使拉拽凹口部件4倾斜,然后将拉拽凹口部件4的钩挂部44插入到设于内衬3的安装孔31的下侧的周缘部附近的卡合孔32中。此时,拉拽凹口部件4的凹形状部41成为插入到内衬3的安装孔31和门内板21的贯通孔21a中的状态,设在凹形状部41的底部上的卡合部42配置在比门内板21更靠车室外侧的位置。
接下来,如图4B所示,以钩挂部44为支点使拉拽凹口部件4转动,以使卡合部42从门的关闭方向B2(参照图2)卡合(抵接)在门内板21的贯通孔21a的周缘部21b上。此时,周缘部21b越过形成为曲面状的保持部43的顶部而被夹在卡合部42与保持部43之间。由此,凹形状部41相对于内衬3的车室内侧的表面3a成为凹穴形状。
另外,当拉拽凹口部件4转动,则设在开口缘部45的上缘部45b的车室外侧的上侧卡合部46嵌入到在内衬3的安装孔31的周缘部上设置的卡合孔33中。另外,设在开口缘部45的侧缘部45c的车室外侧的侧部卡合部47(参照图3B)也嵌入到在内衬3的未图示的卡合孔中。由此,拉拽凹口部件4被牢固地安装到内衬3和门板2上,从而完成组装包括有拉拽凹口P的后车门1。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后车门1,能够发挥以下的效果。
即,由于拉拽凹口部件4与内衬3分体形成,因此在拉拽凹口部件4上成型凹形状部41之际,不需要作如下考虑:凹形状部41相对于内衬3的车室内侧的表面3a成为凹穴形状。因此,构成拉拽凹口P的凹形状部41的成型自由度高。另外,由于拉拽凹口部件41与内衬3分体形成,因此在成型内衬3之际,拉拽凹口P不会成为障碍。因此,内衬3的成型变得容易,进而后车门1的制造也变得容易。进一步,在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到内衬3上时,由于凹形状部41相对于内衬3的车室内侧的表面3a成为凹穴形状,因此能够形成在进行门操作时人手容易勾住的拉拽凹口P。
另外,由于形成为凹形状部41的形成方向A与门的转动方向B大致垂直,因此容易在门的转动方向B尤其是门的关闭方向B2上施加操作力。因此,在门关闭时操作力的传递效率变高,能够降低后车门1的开闭所需要的操作力。
另外,在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到内衬3上之际,由于设在凹形状部41上的卡合部42卡合在门内板21上,因此能够提高拉拽凹口部件4的安装刚性。另外,由于卡合部42从门的关闭方向B2卡合在门内板21上,因此能够在门关闭时高效地向门内板21传递操作力。
另外,在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到内衬3上之际,由于由卡合部42与保持部43夹住门内板21的贯通孔21a的下侧的周缘部21b,因此能够防止拉拽凹口部件4的晃动。
另外,由于在开口缘部45的下缘部45a设置有钩挂在设于内衬3的安装孔31的周缘部上的卡合孔32中的钩挂部44,因此在安装拉拽凹口部件4时,能够以该钩挂部44为支点使拉拽凹口部件4转动。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在内衬3上。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后车门1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将钩挂部44钩挂在设于安装孔31的周缘部上的卡合孔32中之后,以钩挂部44为支点使拉拽凹口部件4转动这样的简单操作,能够将拉拽凹口部件4安装在内衬3和门内板21上。因此,能够提高后车门1的组装作业性。
下面,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车门。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车门的立体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后车门1A,在构成拉拽凹口P的凹形状部41A相对于内衬3的车室内侧的表面3a朝斜横向凹入设置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即,后车门1A的凹形状部41A朝门板2一侧且车辆的左侧凹入。由此,后车门1A的凹形状部41A相对于内衬3的车室内侧的表面3a呈凹穴形状。因此,在进行门操作时手容易勾挂在拉拽凹口P上。
另外,第二实施方式的后车门1A的拉拽凹口部件4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拉拽凹口部件4相比,以旋转90度的状态安装在内衬3上。这样,第二实施方式的后车门1A由于其内衬3和拉拽凹口部件4A分体形成,因此能够自由地改变拉拽凹口P的形成方向。另外,由于拉拽凹口P的形成方向不受限制,因此凹形状部41A的成型自由度也会提高。
下面,参照图6A和图6B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门。
图6A和图6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剖视图。
第三实施方式的后车门1B,在拉拽凹口4B形成为短尺寸以及内衬3的安装孔31的非凹穴形状部侧的周壁31a延伸设置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这里,“非凹穴形状部侧的周壁31a”是指安装孔31的周壁中,与拉拽凹口部件4B的凹形状部41的形成方向A相反的一侧的周壁。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凹形状部41向斜下方形成,因此成为非凹穴形状部侧的上侧的周壁31a向斜下方向延伸设置。上侧的周壁31a相对于安装孔31的下侧的周缘部(即设有卡合孔32的周缘部)能够延伸到与垂直于内衬3的车室内侧的表面3a的方向不重合的位置。通过这样,能够在以树脂射出成型内衬3之际,在与内衬3的车室内侧的表面3a垂直的方向上将内衬3的成型模进行起模。因此,成型模的分模和起模方向变得简易,从而能够降低内衬3的制造成本,进而能够降低后车门1B的制造成本。
另外,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安装孔31的上侧的周壁31a延伸设置,因此能够以短尺寸形成拉拽凹口部件4B。即,能够与上侧的周壁31a的长度相配合地改变拉拽凹口部件4B的大小(形状)。因此,提高了拉拽凹口部件4B的成型自由度。
下面,参照图7A、图7B及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门。此外,对与前面所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7A和图7B是表示从车室外侧看到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车门的内衬的立体图,图7A是内衬的整体图,图7B是安装孔附近的放大图。图8是沿图7A的II-II线的后车门的剖视图。此外,在图7A中,用假象线(双点划线)画出了拉拽凹口部件4C。
第四实施方式的后车门1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主要的不同点是,在拉拽凹口部件4C的凹形状部41与内衬3C之间跨设有间隔部件35。
如图7A和图7B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后车门1C(参照图8)的内衬3C具备用于安装拉拽凹口部件4C的安装孔31。
安装孔31的上侧的周壁31a在车室外侧延伸设置。剖视时,周壁31a呈大致ヘ字形,在该周壁31a的前端部设有与拉拽凹口部件4C的上侧卡合部46、46(参照图3B、图6A、图6B)卡合的上侧卡合孔33、33。
在安装孔31的下侧的周缘部上,用于钩挂拉拽凹口部件4C的钩挂部44、44(参照图3A、图3B、图6A、图6B)的一对下侧卡合孔32、32互相隔开间隔地设置。并且,在安装孔31的周缘部且是一对下侧卡合孔32、32的中间部的位置设有间隔部件35。
此外,该“下侧卡合孔”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说的“卡合孔”。
间隔部件35是用于抑制凹形状部41的位移和变形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部件35在内衬3C的车室外侧的表面突出设置。间隔部件35例如通过射出成型而与内衬3C一体地形成。
间隔部件35由互相离开地平行配置的三个纵壁35a、对相邻的纵壁35a的上边之间进行连接的上壁35b、和对相邻的纵壁35a的下边之间进行连接的下壁35c构成。
其中,在与纵壁35a的朝向车室外的表面邻接的一侧(前端侧)的上部,形成有与凹形状部4C抵接的抵接部35c。该抵接部35d沿凹形状部41的侧壁41a的形状倾斜。
如图8所示,当将拉拽凹口部件4C安装到内衬3C的安装孔31中时,间隔部件35的抵接部35d抵接在凹形状部41的侧壁41a上。由此,成为间隔部件35在内衬3C的背侧(车室外侧)与凹形状部41的周壁41a之间跨越设置的状态,其中,所述凹形状部41的周壁41a构成形成于内衬3C的表面3a上的凹穴形状部的伸出部分的内表面侧。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对拉拽凹口部件41施加操作载荷时,能够由间隔部件35承受操作载荷。因此,能够抑制凹形状部41向车室内侧的位移和变形。另外,由于提高了拉拽凹口部件47C的安装强度,因此在进行门操作时的刚性感也得到提高。
进一步,由于在一边使拉拽凹口部件4C转动一边将其安装到内衬3C上时,凹形状部41抵接在间隔部件35上,因此,拉拽凹口部件4C不会过度转动。因此,能够使拉拽凹口部件4C的卡合部42确实地卡合在贯通孔21a的下侧的周缘部21b上。
另外,由于间隔部件35的抵接部35d形成为沿着凹形状部41的周壁41a的形状,因此抵接部35d与凹形状部41能够无间隙地进行抵接。因此,凹形状部41的保持状态稳定,能够在对拉拽凹口部件4C施加操作载荷时由间隔部件35确实地承受操作载荷。
另外,由于间隔部件35跨越设置在一对钩挂部44、44的中间部与一对下侧卡合孔32、32的中间部上,因此,能够对安装孔31的周缘部与拉拽凹口部件4C的连接部分中、最容易发生弯曲的部分适宜地进行加强,从而提高刚性感。
以上,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不超出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正和变更。
例如,在前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中,针对将本发明应用于汽车的后门(后车门)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侧门等车辆的其他车门。
另外,在前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凹形状部41形成为四棱筒状,但也可以形成为其他的截面形状。
另外,在前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中,是在设于内衬3的安装孔21的下侧的周缘部上的卡合孔2中插入拉拽凹口部件4的钩挂部44的结构,但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设置朝门板侧凹入的卡合凹部(图示省略)来代替卡合孔32,并将钩挂部44钩挂在该卡合凹部中。
另外,在前面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将间隔部件35与内衬3C一体地形成,但可以构成为不同的部件。另外,也可以将间隔部件35设置在拉拽凹口部件4C上。另外,对间隔部件35的形状不作特别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可得到各种效果。例如,能够提供一种在进行门操作时手容易勾住、且拉拽凹口的成型自由度高的车门及其制造方法。

Claims (11)

1.一种车门,包括有在进行门操作时供手勾住的拉拽凹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板;
内衬,其安装在当门安装到车身上时朝向车室的所述门板的内表面上;和
拉拽凹口部件,其与所述内衬分体地形成,并安装在所述内衬上,
安装在所述内衬上的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具有凹形状部,所述凹形状部朝向所述门板延伸并构成为相对于面向所述车室的所述内衬的表面形成凹穴形状部,所述拉拽凹口部件还包括从门的转动方向卡合在所述门板上的卡合部,
所述拉拽凹口部件还包括用于在所述拉拽凹口部件与所述卡合部之间将所述门板夹住的保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状部在与门的转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凹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部件,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间隔部件在所述凹形状部和所述内衬之间延伸,并配置在所述内衬的背侧的、与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相对的位置上,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构成相对于面向所述车室的所述内衬的表面形成的所述凹穴形状部的伸出部分的背面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件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构成为具有与所述凹形状部的所述侧壁相吻合的形状,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抵接部与该凹形状部的所述侧壁抵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具有安装孔,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凹形状部嵌入到所述安装孔中,
所述间隔部件安装在所述内衬的所述背侧上的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具有安装孔,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凹形状部嵌入到所述安装孔中,
所述拉拽凹口部件还包括有在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钩挂到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上时使用的钩挂部,所述钩挂部配置在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的、所述凹形状部的开口部附近,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构成所述内衬的背侧的、相对于面向所述车室的所述内衬的表面形成的所述凹穴形状部的伸出部分的背面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具有安装孔,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凹形状部嵌入到所述安装孔中,
所述拉拽凹口部件还包括有在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钩挂到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上时使用的、互相离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的钩挂部,所述钩挂部配置在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的、所述凹形状部的开口部附近,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构成所述内衬的背侧的、相对于面向所述车室的所述内衬的表面形成的所述凹穴形状部的伸出部分的背面侧,
所述内衬具有用于将所述一对的钩挂部分别钩挂在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附近的一对的卡合孔,
所述间隔部件配置在所述内衬的所述卡合孔的中间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件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构成为具有与所述凹形状部的所述侧壁相吻合的形状,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抵接部与该凹形状部的所述侧壁抵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具有安装孔,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凹形状部嵌入到所述安装孔中,
所述间隔部件安装在所述内衬的所述背侧上的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上。
10.一种车门的制造方法,所述车门包括在进行门操作时供手勾住的拉拽凹口,其特征在于,
准备包括有内衬的门板,所述内衬在门安装到车身上时设置在朝向车室的所述门板的内表面上,所述内衬具有安装孔;
准备拉拽凹口部件,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具有凹形状部和钩挂部,其中,该凹形状部构成为,当为了将该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而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的所述凹形状部嵌入到所述内衬的安装孔中时,相对于面向所述车室的所述内衬的表面形成凹穴形状部,该钩挂部配置在所述凹形状部的开口的周边,并形成在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上,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构成所述凹穴形状部的伸出部分的背面侧;
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的所述凹形状部嵌入到所述内衬的所述安装孔中,直到所述拉拽凹口部件的所述钩挂部钩挂在所述内衬的安装孔的周缘部上;
在将所述钩挂部钩挂在所述内衬的所述安装孔的周缘部上的状态下,使所述拉拽凹口部件以所述钩挂部为支点转动,直到所述拉拽凹口部件的所述凹形状部卡合在所述门板上;
当所述凹形状部卡合在所述门板上时,将所述门板夹在设于所述拉拽凹口部件上的卡合部与保持部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准备所述门板时,在与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相对的位置上设置间隔部件,当所述凹形状部卡合在所述门板上时,该间隔部件从所述门的转动方向支承所述凹形状部的所述侧壁,当将所述拉拽凹口部件安装到所述内衬上时,所述凹形状部的侧壁构成在所述内衬的背侧中的、相对于面向所述车室的所述内衬的表面形成的凹穴形状部的伸出部分的背面侧。
CN2007800458094A 2006-12-11 2007-11-12 车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5579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32943 2006-12-11
JP332943/2006 2006-12-11
JP2007054026A JP4928311B2 (ja) 2006-12-11 2007-03-05 車両のド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054026/2007 2007-03-05
PCT/JP2007/071888 WO2008072440A1 (ja) 2006-12-11 2007-11-12 車両のドア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7953A CN101557953A (zh) 2009-10-14
CN101557953B true CN101557953B (zh) 2011-11-02

Family

ID=39511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458094A Active CN101557953B (zh) 2006-12-11 2007-11-12 车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141933B2 (zh)
EP (1) EP2103465B1 (zh)
JP (1) JP4928311B2 (zh)
CN (1) CN101557953B (zh)
BR (1) BRPI0720091A2 (zh)
TW (1) TWI348425B (zh)
WO (1) WO20080724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60775B1 (en) 2002-11-13 2006-07-19 Fabio Perini S.p.A. Unwinding device for reels of web material with dual drive mechanism and relative unwinding method
JP5427519B2 (ja) * 2009-09-01 2014-0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構造
DE102009049631A1 (de) * 2009-10-15 2011-04-21 Johnson Controls Interiors Gmbh & Co. Kg Verkleidung eines Fahrzeugteils
FR2956081B1 (fr) * 2010-02-05 2012-05-25 Faurecia Interieur Ind Ensemble d'equipeme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t procede de montage associe.
US8701951B2 (en) * 2010-08-30 2014-04-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movable carry bag integrated into door trim
FR2988055A1 (fr) * 2012-03-13 2013-09-20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habillage a organe de prehension pour un ouvrant d'acces a un compartiment a bagages de vehicule.
JP5929593B2 (ja) * 2012-07-30 2016-06-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ドアトリム構造
JP5983510B2 (ja) * 2013-04-10 2016-08-3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ドアトリム
US9463685B2 (en) * 2014-05-15 2016-10-11 Honda Motor Co., Ltd. Tailgate line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vehicle tailgate
CN106274730B (zh) * 2015-06-10 2021-07-27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可与内饰板分合接触的盖板组件及包含该盖板组件的内饰板组件
DE102015008134A1 (de) * 2015-06-24 2016-12-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Kraftfahrzeug mit Halterung für Warndreieck
WO2017044943A1 (en) * 2015-09-12 2017-03-16 Adac Plastics, Inc. Touchless 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and system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10415276B2 (en) 2015-09-12 2019-09-17 Adac Plastics, Inc. Gesture access and object impact avoidance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US11313159B2 (en) 2015-09-12 2022-04-26 Adac Plastics, Inc. Gesture access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EP3342610B1 (en) 2016-12-30 2020-09-02 Ford Otomotiv Sanayi Anonim Sirketi Tailgate for a vehicle
JP6695831B2 (ja) * 2017-06-20 2020-05-20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ドアハンドル構造体
DE102018007731B4 (de) * 2018-09-29 2021-04-15 Psa Automobiles Sa Anordnung zur Integration an einem beweglichen Bauteil eines Fahrzeugs, bewegliches Bauteil mit der Anordnung, Fahrzeug mit dem beweglichen Bauteil und Verfahren zur Bildung eines Betätigungsgriffes mit der Anordnung
US10981479B2 (en) 2019-01-15 2021-04-20 Honda Motor Co., Ltd. Armres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and door assembly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KR102268863B1 (ko) * 2019-10-28 2021-06-25 주식회사 서연이화 도어트림 조립체
US20230034903A1 (en) * 2021-07-28 2023-02-02 Rivian Ip Holdings, Llc In-door accessory charger
CN114368343B (zh) * 2021-12-21 2023-08-29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门地图袋总成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81759A (en) * 1992-02-21 1993-01-2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ollapsible arm rest
JP3110372B2 (ja) * 1986-08-11 2000-11-20 マサチューセッツ・アイ・アンド・イア・インファーマリー 免疫分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94855A (en) * 1926-12-01 1928-12-11 George C Irons Automobile door pocket
US3081126A (en) * 1961-01-31 1963-03-12 Lionel J Theberge Vehicle door receptacle
JPS59155485A (ja) * 1983-02-22 1984-09-04 Canon Inc 液晶組成物
DE3408611C1 (de) * 1984-03-09 1985-09-05 Daimler-Benz Ag, 7000 Stuttgart Mit einer Ablagetasche ausgeruestete Tuerinnenverkleidung in einem Kraftwagen
JPS60160010U (ja) 1984-03-31 1985-10-24 株式会社東芝 密閉形開閉装置
JPS6267852A (ja) * 1985-09-20 1987-03-27 Hitachi Ltd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JPH03110372A (ja) * 1989-09-22 1991-05-10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冷蔵庫の扉
JP2501422Y2 (ja) * 1989-10-26 1996-06-19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自動車用ドア
CH688345A5 (de) * 1994-04-06 1997-08-15 Fischer Artur Werke Gmbh Aufbewahrungsvorrichtung fuer Regenschirme zum Einbau in Kraftfahrzeugen.
JP3053556B2 (ja) * 1995-10-06 2000-06-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物品収容構造
JPH09142227A (ja) * 1995-11-21 1997-06-03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
JPH09193665A (ja) * 1996-01-22 1997-07-29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バックドア構造
US5934532A (en) * 1996-10-16 1999-08-10 Chrysler Corporation Removable storage system
US6116672A (en) * 1997-02-12 2000-09-12 Lear Corporation Insert for the map pocket of a motor vehicle
US6019418A (en) * 1997-07-31 2000-02-01 Lear Corporation Modular vehicle liftgate module
JP3772589B2 (ja) * 1999-06-11 2006-05-1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バックドアのプルハンドル構造
US6381906B1 (en) * 1999-11-03 2002-05-07 The Budd Company Modular door with attachment mechanism
FR2812592B1 (fr) * 2000-08-02 2002-12-20 Ecia Equip Composants Ind Auto Accoudoir orientable pour paroi interieu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3975428B2 (ja) * 2000-09-11 2007-09-12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インナハンドルの取付構造
US7328825B2 (en) * 2004-02-05 2008-02-12 Dolores Kaiser Secured dynamic storage compartment for vehicle door
US7244383B2 (en) * 2004-04-22 2007-07-17 Lear Corporation Method of forming a vehicle component
US6971698B1 (en) * 2005-02-09 2005-12-06 Lear Corporation Storage pocket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trim panel
JP4778727B2 (ja) 2005-05-30 2011-09-21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構造
US7594686B2 (en) * 2007-08-21 2009-09-29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Automotive door trim map pocket umbrella hold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10372B2 (ja) * 1986-08-11 2000-11-20 マサチューセッツ・アイ・アンド・イア・インファーマリー 免疫分析方法
US5181759A (en) * 1992-02-21 1993-01-2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Collapsible arm res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720091A2 (pt) 2013-12-24
US8141933B2 (en) 2012-03-27
EP2103465A4 (en) 2010-01-06
JP2008168886A (ja) 2008-07-24
TW200838734A (en) 2008-10-01
EP2103465B1 (en) 2012-08-01
EP2103465A1 (en) 2009-09-23
TWI348425B (en) 2011-09-11
WO2008072440A1 (ja) 2008-06-19
US20090302635A1 (en) 2009-12-10
CN101557953A (zh) 2009-10-14
JP4928311B2 (ja)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7953B (zh) 车门及其制造方法
US8833832B2 (en) Node for connecting vehicle body portions
US8567841B2 (en) Motor vehicle trunk lid
JP6051644B2 (ja) 樹脂製ドア構造
JP2006321417A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US20200391806A1 (en) Hatch door with mechanically secured rear and side spoiler connection
CN104228703A (zh) 附接组件
JP2007176361A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及び、車両用ドアの製造方法
CN102213256B (zh) 自支撑支架螺母
CN104442304A (zh) 车门
CN105522896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结构
JP6170535B2 (ja)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JP2000198469A (ja) 鋳物製継手を用いた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KR102440731B1 (ko) 자동차 루프 지지구조
KR200476205Y1 (ko) 조립 개폐식 내비게이션 고정장치
JP2007126070A (ja) 車両の室内外への部品の取付け構造
US11345408B2 (en) Body reinforc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KR102227136B1 (ko) 차량용 테일게이트의 이너패널구조
JP2008149893A (ja) 車体構造
CN209225077U (zh) 车门装饰板、车门和车辆
US6386618B1 (en) Single parting line between side door and back door of a vehicle
CN220243395U (zh) 一种扰流板、扰流板组件及汽车
CN110576910B (zh) 车身后部构造
JP2016506891A (ja) 中空部を画定するプラスチック材料で作製された開口部パネルの構造物
EP2708690B1 (en) Interior handle for opening the door of a mot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