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6282A - 热转印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6282A
CN101486282A CNA2009100012900A CN200910001290A CN101486282A CN 101486282 A CN101486282 A CN 101486282A CN A2009100012900 A CNA2009100012900 A CN A2009100012900A CN 200910001290 A CN200910001290 A CN 200910001290A CN 101486282 A CN101486282 A CN 101486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layer
resin
peel ply
lay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0012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6282B (zh
Inventor
椿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86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6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6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62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7/00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 B41M7/0027After-treatment of prints, e.g. heating, irradiating, setting of the ink, protection of the printed stock using protective coatings or layers by lamination or by fusion of the coatings or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2Dye diffusion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D2T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6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relating to melt (thermal) mass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8Intermediate layers;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 and imaging layer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转印记录介质,它含有布置在基材上的至少一层可转印保护层,并且在所述基材与所述可转印保护层之间具有不可转印的剥离层,其中在热转印期间,所述保护层在所述至少一层保护层与所述剥离层之间的界面处与所述剥离层分离,然后被热转印到图像上,该热转印记录介质包括至少含有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底漆层,所述底漆层、剥离层和保护层依此顺序叠合在所述基材的一个表面上,其中所述剥离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110℃。

Description

热转印记录介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2008年1月16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8-007203所涉及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中使用的热转印记录介质,尤其涉及在转印用来保护图像的保护层时提供良好的图像表面光泽度和良好的记录特性的热转印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迄今一直用如下技术来形成彩色或单色图像:使含有可热扩散色素的油墨片面朝照相纸之类的图像接受片材的色素接受层,用热印头加热可热扩散的色素,使可热扩散色素转印到色素接受层(即色素热转印法)。这种色素热转印法使得可以从数字数据形成图像,而且,与卤化银照相术相比,该方法以提供半色调(half-toning)而不用显影液之类的处理溶液而著称。
在含升华性染料的染料-升华型热转印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能精确地形成灰度图像,如面部肖像。但是,与由普通印刷油墨形成的图像不同,所得图像仅由染料形成而无载体,因此而不利地具有不良的耐久性,如耐侯性、耐磨性和耐化学性。
一直使用的方法是:把带有可转印保护层的热转印片叠合在通过热转印热熔性油墨或升华性染料而形成的图像上,用热印头或加热辊转印可转印保护层并在图像上形成保护层。在图像上布置保护层可以提高其耐久性,如耐侯性、耐磨性和耐化学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图像的光泽度。
在带有可转印保护层的热转印片中,保护层被布置在基材上。在不转印保护层时,热转印片被卷绕在油墨带上。使基材与保护层之间有一定的粘结强度,以防保护层粉化。当通过用热印头等加热来转印保护层时,保护层的良好转印性或保护层自基材的良好剥离性提供光泽度。也就是说,在带有可转印保护层的热转印片中,在不转印保护层时,保护层被粘结在基材上,而在转印保护层时,保护层容易与基材分离。这是一个难题。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特开2007-176011描述了一种热转印片材,它包括布置在热转印片材的基材与保护层之间的不可转印剥离层,以促进可转印保护层的转印,该不可转印剥离层是为促进保护层与基材分离而设计的。该专利文献还阐明,剥离层优选由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组成。
然而,在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特开2007-176011所述的方法中,当靠来自热印头的热量来转印保护层时,基材、剥离层、保护层等之间热变形行为上的差别以及构成剥离层的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之间贮热性上的差别导致图像上的缺陷,原因是在热印头的副扫描方向上,即在照相纸之类的图像接受片的输送方向上,保护层的不均匀转印扫描。
此外,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特开2006-272960描述了带有由分子量不同的2种聚酯树脂所组成的转印层的热转印片的实例。
在热转印片中,尤其是在布置在带有可转印保护层的基材背面的背面层含有可热熔润滑剂(如磷酸酯或脂肪酯)的情况下,在转印保护层时被来自热印头的热量所熔化的润滑剂,在受热的同时会沿热印头的副扫描方向以条纹状流出。这样,热转印片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在用热印头把热量从基材背面供至保护层时,高于所供热能的热能以条纹状不均匀地供至保护层,使所转印的保护层因不均匀的光泽度而呈现条纹状图案,从而导致不均匀的图像。
发明内容
因此,期望提供如下的热转印记录介质:在不转印保护层时,保护层被粘结在基材上,以及在转印保护层时,保护层容易与基材分离,从而将具有良好光泽度的保护层转印到图像上。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如下的热转印记录介质:它有至少一层布置在基材上的可转印保护层,在所述保护层与所述基材之间具有不可转印剥离层,其中在热转印期间,所述保护层在所述至少一层保护层与所述剥离层之间的界面处与剥离层分离,然后被热转印到图像上,该热转印记录介质包括至少含有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底漆层,所述底漆层、剥离层和保护层依此顺序叠合在基材的一个表面上,其中剥离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110℃。
在不进行转印时,含氟表面活性剂存在于基材与剥离层之间的界面处,从而改进基材与剥离层之间的粘结性。在进行转印时,含氟表面活性剂被热能扩散到剥离层与保护层之间的界面上,从而促进保护层与剥离层的分离。因此,可以防止在不进行转印时保护层的分离,即粉化(dusting)。在进行转印时,保护层容易与剥离层分离,从而把具有均匀光泽度的保护层转印到图像上。
附图说明
附图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热转印记录介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热转印记录介质。
如图所示,热转印记录介质1包括布置在基材2的一个表面2a上的底漆层3,所述底漆层3是为调节含色素(如染料)的黄色油墨层4Y、品红色油墨层4M和青色油墨层4C以及保护层6的涂布性和粘结性而设计的,所述保护层6是为保护所要形成的图像而设计的。3种油墨层4Y、4M和4C以及不可转印剥离层5排列在底漆层3上,保护层6覆盖在不可转印剥离层5上。
热转印记录介质1被安装在热转印设备上。油墨层4Y、4M和4C靠热印头之类的加热器从基材2的另一表面2b进行加热,以把黄色、品红色和青色色素转印到输入到热转印设备中的照相纸之类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材上,从而形成彩色图像。保护层6因受热而与不可转印剥离层5分层,然后被热转印到所形成的彩色图像上,以保护该图像。
热转印记录介质1中基材2的非限定性实例包括塑料膜、纸、合成纸和玻璃纸。优选基材2由能耐受热印头之类的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并具有高传热系数和均匀厚度的薄膜形成,由此使油墨层4Y、4M和4C及保护层6被均匀加热。
基材2的实例包括由例如下列聚合物构成的未拉伸或拉伸膜: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碳酸酯、氟碳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烯-1、聚醚醚酮、聚砜、聚醚砜和聚苯硫醚。其中,基材2优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醚醚酮构成的塑料膜形成,因为这类薄膜的耐热性高并能以厚度仅有微小的不均匀性生产。为确保塑料膜与布置在一个表面2a上的油墨层4Y、4M和4C及保护层6的粘结性,以及与下述布置在另一表面2b上的耐热滑动层的粘结性,优选对塑料膜进行表面处理,如底漆涂布或电晕放电。此外,为防止与外来物质的粘结性并稳定化片材的移动,优选对塑料膜进行表面处理,如抗静电处理。
优选基材2的厚度为3.5~12μm,尤其优选4.0~6.0μm。在基材2的厚度为3.5~12μm的情况下,热转印记录介质1具有耐热性,在把热转印记录介质1叠合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材上以将色素和保护层6热转印到片材上时不产生高度差,并且色调的重现性不降低。优选基材2在纵、横两个方向上的断裂强度为10~40kg/mm2以及纵、横两个方向上的断裂伸长率为50%~150%(都是根据JIS C2318)。在卷绕和印刷期间,10~40kg/mm2的断裂强度和50%~150%的断裂伸长率不会造成伸长或断裂,并且是优选的。
为调节油墨层4Y、4M和4C及保护层6的涂布性和粘结性,对基材2进行底漆处理,以形成底漆层3。在底漆处理中,在基材2的至少一个表面2a的整个表面上进行树脂表面改性,如电晕放电、火焰处理、臭氧处理、紫外线处理、辐照处理、粗糙化、化学加工、等离子体处理或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然后涂布涂布液(底漆层涂布液)。作为替代方案,在用熔体挤出法形成塑料膜后,在所得的未拉伸膜上涂布涂布液,然后拉伸该薄膜,以形成底漆层3。
为改进剥离层5与基材2的粘结性和保护层6自剥离层5的剥离性,底漆层3含有树脂和特定的含氟表面活性剂。
构成底漆层3的树脂的实例包括聚酯类树脂、聚丙烯酸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羟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和丁酸纤维素。
含氟表面活性剂,在不转印保护层6时,提高剥离层5与基材2的粘结性,而在热转印保护层6时,促进保护层6自剥离层5分离。
在不转印保护层6时,含在底漆层3中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存在于基材2和剥离层5之间,从而提高基材2与剥离层5之间的粘结性。此外,在不转印保护层6时,基材2与剥离层5之间的粘结性被底漆层3中的含氟表面活性剂提高,而且,构成剥离层5和保护层6且具有不同极性的树脂混合物彼此间具有粘结性。因此,保护层6不会自基材2分离,即能防止粉化。在热转印保护层6时,底漆层3内的含氟表面活性剂被热印头所提供的热能扩散进剥离层5。然后含氟表面活性剂扩散到剥离层5与保护层6之间的界面上,从而促进保护层6与剥离层5在二者界面处分离。
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有至少一种选自式(1)~(3)的化合物:
Rf-(L1)m-(Y1)n-X                式(1)
其中Rf表示含至少1个氟原子的脂肪基;L1表示二价连接基;Y1表示任选取代的亚烷氧基、亚烷基或烯基;X表示氢原子、羟基、阴离子基或阳离子基;m表示0或1~5的整数;n表示0或1~40的整数;
Rf-(O-Rf′)n1-L2-X′m1                式(2)
其中Rf表示含至少1个氟原子的脂肪基;Rf′表示含至少1个氟原子的亚烷基;L2表示单纯的键或连接基;X′表示羟基、阴离子基或阳离子基;n1和m1各自表示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和
[(Rf"O)n2-(PFC)-CO-Y2]k-L3-X"m2           式(3)
其中Rf"表示含1~4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PFC)表示全氟环亚烷基;Y2表示含氧原子或氮原子的连接基;L3表示单纯的键或连接基;X"表示阴离子基、阳离子基、非离子基或含两性基的赋予水溶性的极性基团;n2表示1~5的整数;k表示1~3的整数;以及m2表示1~5的整数。
在式(1)和(2)的每一个中,Rf表示含至少1个氟原子的脂肪基。脂肪基优选含1~18个碳原子,更优选2~12个碳原子,尤其优选3~7个碳原子。
在式(1)中,L1表示二价连接基。二价连接基特别优选是亚磺酰氨基(sulfonamide)、亚烷氧基、苯氧基或亚烷羰基(alkylenecarbonyl)。
在式(1)中,Y1表示任选取代的亚烷氧基或亚烷基。亚烷氧基的实例包括亚乙氧基和亚丙氧基。特别优选亚乙氧基。亚烷基的实例包括亚甲基、亚乙基和亚丙基。特别优选亚乙基。
在式(1)中,X表示氢原子、羟基、阴离子基或阳离子基。阴离子基优选是羧基、磺基或磷酸基(phosphate group)。阴离子基的反阳离子的优选实例包括碱金属离子(例如钠离子和钾离子)和铵离子。阳离子基优选是季烷基铵基。阳离子基的反阴离子的优选实例包括卤根离子和对-甲苯磺酸根离子。
在式(1)中,m表示0或1~5的整数。n表示0或1~40的整数。特别优选m表示0,n表示10~20。
在式(2)中,Rf′表示含至少1个氟原子的亚烷基。亚烷基内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8个,更优选2~5个。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2或3个。
在式(2)中,L2表示单纯的键或连接基。连接基优选是亚烷基、亚芳基或含杂原子的二价连接基。
在式(2)中,X′表示羟基、阴离子基或阳离子基。阴离子基优选是羧基、磺基或磷酸基。阴离子基的反阳离子的优选实例包括碱金属离子(例如钠离子和钾离子)和铵离子。阳离子基优选是季烷基铵基。阳离子基的反阴离子的优选实例包括卤根离子和对-甲苯磺酸根离子。
在式(2)中,n1和m1各自表示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优选地,n1表示1~10,m1表示1~3。
在式(3)中,Rf"表示含1~4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全氟烷基尤其优选三氟甲基。
在式(3)中,(PFC)表示全氟环亚烷基。全氟环亚烷基的实例包括全氟环亚辛基、全氟环亚庚基、全氟环亚己基和全氟环亚戊基。特别优选全氟环亚己基。
在式(3)中,Y2表示含氧原子或氮原子的连接基。连接基特别优选-OCH2-或-NHCH2-。
在式(3)中,L3表示单纯的键或连接基。连接基的实例包括多价(通常为二价)连接基,如取代和未取代的亚烷基(如亚乙基、正亚丙基和异亚丁基)、亚芳基(如亚苯基)、亚烷基和亚芳基的组合(如亚二甲苯基)、氧连二亚烷基(如CH2CH2OCH2CH2)和硫连二亚烷基(如CH2CH2SCH2CH2)。
在式(3)中,X"表示阴离子基、阳离子基、非离子基或含两性基的赋予水溶性的极性基。阴离子基的实例包括CO2H、CO2M、SO3H、SO3M、OSO3H、OSO3M、(OCH2CH2)OSO3M、OPO(OH)2和OPO(OM)2(其中M代表诸如钠离子、钾离子或钙离子之类的金属离子或铵离子)。其中,优选羧基、磺基和磷酸基。阴离子基的反阳离子的优选实例包括诸如钠离子和钾离子之类的金属离子和铵离子。阳离子基优选是季烷基铵基。阳离子基的反阴离子的优选实例包括卤根离子和对甲苯磺酸根离子。非离子基优选是羟基。
在式(3)中,n2表示1~5的整数。k表示1~3的整数。m2表示1~5的整数。n2优选表示3。k优选表示1或2。m2优选表示1。
虽然下面将描述可以用于本发明的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具体实例,但含氟表面活性剂并不限于这些。由式(1)~(3)代表的任何含氟表面活性剂都可以用。
式(1)的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如下:
1-1.C8F17SO3K
1-2.C8F17SO3Li
1-3.C8F17COONH4
1-4.C8F17COOK
1-5.C9F19-O-C6H4-SO3K
1-6.C9F19-O-C6H4-SO3Na
1-7.C6F13-O-C6H4-SO3K
1-8.C6F13-O-C6H4-SO3Na
1-9.C7F15COONH4
1-10.NaO3S(CH(CHCOOCH2CH2C8F17)COOCH2CH2C8F17)
1-11.C8F17SO2N(C3H7)(CH2COOK)
1-12.C8F17SO2N(C3H7)(CH2CH2OPO3Na2)
1-13.C8F17SO2N(C12H25)((C2H4O)4C4H8SO3Na)
1-14.C6F13CH2CH2SO(n3NH4
1-15.CF3CF2(CF2CF2)3CH2CH2SO3NH4
1-16.CF3CF2(CF2CF2)4CH2CH2SO3NH4
1-17.C6F13CH2CH2O-PO(ONH4)2
1-18.C6F3CH2CH2O-PO(ONH4)(OCH2CH2OH)
1-19.C2F5(CH2)6SO3NH4
1-20.C3F7(CH2)5SO3NH4
1-21.C2F5(CH2)6COOLi
1-22.C3F7(CH2)3O-C6H4-SO3K
1-23.NaO3S(CH(CHCOO(CH2)9C3F7)COO(CH2)9C3F7)
1-24.C3F7(CH2)5SO2N(C3H7)(CH2COOK)
1-25.C3F7(CH2)5SO2N(C12H25)((C2H4O)4C4H8SO3Na)
1-26.(C2F5CH2O)2PO(OH)2
1-27.C3F7CH2CH2OPO(OH)2
1-28.C3F7CH2CH2SCH2CH2COOLi
1-29.C6F13CH2CH2SCH2CH2COOLi
1-30.(C6F13CH2CH2O)2PO(OH)2
1-31.C6F13CH2CH2O-(CH2CH2O)10-H
1-32.C8F17CH2CH2O-(CH2CH2O)12-H
1-33.C10F21CH2CH2O-(CH2CH2O)8-H
1-34.C4F9CH2CH2O-(CH2CH2O)20-H
1-35.C3F7CH2CH2O-(CH2CH2O)10-H
1-36.C3F7CH2CH2O-(CH2CH2O)12-H
1-37.C2F5CH2CH2O-(CH2CH2O)15-H
1-38.C3F7-(CH2CH2O)2-(CH2C(OH)H-CH2O)10-H
1-39.C4F9-CH(CH3)CH2O-(CH2CH2O)9-H
1-40.C6F13-(CH2CH2O)3-(CH2C(OH)H-CH2O)12-H
1-41.C3F7CH2CH2O-(CH2CH2O)31-H。
式(2)的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如下:
2-1.C5F11(OCF2)OPO(ONa)2
2-2.HC6F12(OCF2)OPO(ONa)2
2-3.C8F17(OCF2)OPO(ONa)2
2-4.C10F21(OCF2)OPO(ONa)2
2-5.C12F25(O-CF2)OPO(ONa)2
2-6.C3F7(OC2F4)OPO(ONa)2
2-7.C4F9(OC2F4)OPO(ONa)2
2-8.C5F11(OC2F4)OPO(ONa)2
2-9.H-C6F12-(OC2F4)-OPO(ONa)2
2-10.C7F15(OC2F4)OPO(ONa)2
2-11.C9F19(OC2F4)OPO(ONa)2
2-12.C11F23(OC2F4)OPO(ONa)2
2-13.C3F7(OCF2)6OPO(ONa)2
2-14.C4F9(OCF2)6OPO(ONa)2
2-15.C5F11-(O-CF2)5-O-PO(ONa)2
2-16.H-C6F12-(OCF2)3OPO(ONa)2
2-17.C3F7O(CF2)3COONa
2-18.C4F9O(CF2)3COONa
2-19.C5F11O(CF2)3COONa
2-20.H-C7F14-[O(CF2)3]-OCH(COONa)2
2-21.C8F17O(CF2)3OCH(COONa)2
2-22.C3F7O(CF2)5COONa
2-23.C4F9O(CF2)5COONa
2-24.C5F11O(CF2)5COONa
2-25.C7F15O(CF2)5COONa
2-26.C3F7(OC2F4)5COONa
2-27.C4F9(OC2F4)2COONa
2-28.C5F11-(O-C2F4)2-COONa
2-29.H-C7F14(OC2F4)2COONa
2-30.C9F19(OC2F4)2COONa
2-31.C2F5(OC2F4)3COONa
2-32.C2F5(OC2F4)5COONa
2-33.C3F7(OC2F4)4COONa
2-34.C4F9(OC2F4)3COONa
2-35.C5F11(OC2F4)3NHCOCH(COONa)2
2-36.H-C6F12(OC2F4)3NHCOCH(COONa)2
2-37.C4F9(OC2F4)2OCF2COONa
2-38.C5F11(OC2F4)2OCF2COONa
2-39.C7F15(OC2F4)2OCF2COONa
2-40.C4F9-OCF2-[O(CF2)5]-COOK
2-41.C5F11-OCF2-[O(CF2)5]-COOK
2-42.H-C6F12-OCF2-[O(CF2)5]-COOK
2-43.C4F9-(OC2F4)5-[O(CF2)3]-COOK
2-44.C5F11-(OC2F4)2-[O(CF2)3]-COOK
2-45.C6F13-(OC2F4)2-[O-(CF2)3]-COOK
2-46.C12F25OCF2OSO3Na
2-47.C7F15OC2F4OC3H6SO3Na
2-48.C4F9-(OCF2)6-OSO3Na
2-49.H-C5F10-(OCF2)5-OC3H6SO3Na
2-50.H-C6F12-(OCF2)3-OSO3Na
2-51.C5F11-(OC2F4)2-OC3H6SO3Na
2-52.C7F15-(OC2F4)2-OSO3Na
2-53.C3F7-(OC2F4)4-OC3H6-SO3Na
2-54.C4F9-(OC2F4)3-O-SO3Na
2-55.H-C5F10-(OC2F4)3-OC3H6-SO3Na
2-56.C5F11OCF2-[O(CF2)5]-OSO3Na
2-57.C4F9-(OC2F4)2-[O(CF2)3]-OSO3Na
2-58.(HCF2)3C-(OC2F4)3-OSO3Na
2-59.(CF3)2CFCF2CF2-(OCF2)5-OC3H6-SO3Na
2-60.C11F23(OC2F4)OSO3Na
2-61.C4F9-(OC2F4)3-NHCO-(CH2)3-N+(CH3)3·Br-
2-62.C5F11-(OC2F4)2-NHCO-(CH2)3-N+(CH3)3·Br-
2-63.HC6F12-(OC2F4)2-NHCO-(CH2)3-N+(CH3)3·Br-
2-64.C4F9-(OC2F4)3-OCH2-N+(CH3)2(C2H4OH)·Br-
2-65.C5F11-(OC2F4)2-OCH2-N+(CH3)2(C2H4OH)·Br-
2-66.HC6F12-(OC2F4)2-OCH2-N+(CH3)2(C2H4OH)·Br-
2-67.C5F11-OCF2-(OC2F4)-NHCO-(CH2)3-N+(CH3)3·Br-
2-68.(CF3)3C-(OC2F4)3-OCH2-N+(CH3)2(C2H4OH)·Br-
2-69.C12F25OCF2OH
2-70.C7F15OC2F4OH
2-71.C4F9-(OCF2)6-OC3H6OH
2-72.C5F11-(OCF2)5-OC3H6OH
2-73.HC6F12-(OCF2)3-OH
2-74.C5F11-(OC2F4)2-OC3H6OH
2-75.C7F15-(OC2F4)2-OC3H6OH
2-76.C3F7-(OC2F4)4-OC3H6OH
2-77.HC4F8-(OC2F4)3-OC(C2H4OH)3
2-78.C5F11-(OC2F4)3-OC3H6OH
2-79.C5F11OCF2O(CF2)5OH
2-80.C4F9-(OC2F4)2-O(CF2)3OH
2-81.(CF3)3C-(OC2F4)3-OH
2-82.(HCF2)2CFCF2CF2-(OCF2)5-OH
2-83.C11F23(OC2F4)4OH。
式(2)的上述化合物可以按PCT日本专利申请特表平10-500950和11-50436中所述的方法合成。
式(3)的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如下:
3-1.(CF3O)3-(PFC)-CONHC3H6N+(CH3)2C2H4COO-
3-2.(CF3O)3-(PFC)-CONHC3H6N+(CH3)2C2H4SO3 -
3-3.(CF3O)-(PFC)-CONHC3H6N+(CH3)2C2H4SO3 -
3-4.(CF3O)3-(PFC)-CON(C3H6SO3-)C3H6N+(CH3)2H
3-5.(CF3O)-(PFC)-CON(C3H6SO3-)C3H6N+(CH3)2H
3-6.[(CF3O)3-(PFC)-COOCH2]2CH-CONHC3H6N+(CH3)2C2H4SO3 -
3-7.[(CF3O)2-(PFC)-COOCH2]2CH-CONHC3H6N+(CH3)2C2H4SO3 -
3-8.[(CF3O)-(PFC)-COOCH2]2CH-CONHC3H6N+(CH3)2C2H4SO3 -
3-9.(CF3O)3-(PFC)-CONHC3H6N+(CH3)2C2H4OH·Cl-
3-10.(CF3O)2-(PFC)-CONHC3H6N+(CH3)2C2H4OH·Cl-
3-11.(CF3O)-(PFC)-CONHC3H6N+(CH3)2C2H4OH·Cl-
3-12.(CF3O)3-(PFC)-CONHC3H6N+(CH3)2H·Cl-
3-13.(CF3O)2-(PFC)-CONHC3H6N+(CH3)2H·Cl-
3-14.(CF3O)-(PFC)-CONHC3H6N+(CH3)2H·Cl-
3-15.[(CF3O)3-(PFC)-COOCH2]2C(CH3)N+(CH3)2H·Cl-
3-16.[(CF3O)2-(PFC)-COOCH2]2C(CH3)N+(CH3)2H·Cl-
3-17.[(CF3O)-(PFC)-COOCH2]2C(CH3)N+(CH3)2H·Cl-
3-18.[(CF3O)3-(PFC)-COOCH2]2CHC3H6N+(CH3)2H·Cl-
3-19.[(CF3O)2-(PFC)-COOCH2]2CHC3H6N+(CH3)2H·Cl-
3-20.[(CF3O)-(PFC)-COOCH2]2CHC3H6N+(CH3)2H·Cl-
3-21.(CF3O)3-(PFC)-COO(C2H4O)12H
3-22.(CF3O)2-(PFC)-COO(C2H4O)12H
3-23.(CF3O)-(PFC)-COO(C2H4O)12H
3-24.(CF3O)3-(PFC)-COO(C2H4O)15CH3
3-25.(CF3O)2-(PFC)-COO(C2H4O)15CH3
3-26.(CF3O)-(PFC)-COO(C2H4O)15CH3
3-27.[(CF3O)3-(PFC)-COOCH2]2CHC3H6OH
3-28.[(CF3O)2-(PFC)-COOCH2]2CHC3H6OH
3-29.[(CF3O)-(PFC)-COOCH2]2CHC3H6OH
3-30.(CF3O)3-(PFC)-CONHC3H6COONa
3-31.(CF3O)2-(PFC)-CONHC3H6COONa
3-32.(CF3O)-(PFC)-CONHC3H6COOK
3-33.(CF3O)3-(PFC)-CONHC3H6SO3Na
3-34.(CF3O)2-(PFC)-CONHC3H6SO3Na
3-35.(CF3O)-(PFC)-CONHC3H6SO3K
3-36.(CF3O)3-(PFC)-CON(C3H6SO3Na)C3H7
3-37.(CF3O)2-(PFC)-CON(C3H6SO3Na)C3H7
3-38.(CF3O)-(PFC)-CON(C3H6SO3Na)C3H7
3-39.[(CF3O)3-(PFC)-COOCH2]2C(CH3)COONa
3-40.[(CF3O)2-(PFC)-COOCH2]2C(CH3)COONa
3-41.[(CF3O)-(PFC)-COOCH2]2C(CH3)COONa
3-42.[(CF3O)3-(PFC)-COOCH2]2C(COONa)2
3-43.[(CF3O)2-(PFC)-COOCH2]2C(COONa)2
3-44.[(CF3O)-(PFC)-COOCH2]2C(COONa)2
3-45.[(CF3O)3-(PFC)-COOCH2]2C(CH3)SO3Na
3-46.[(CF3O)2-(PFC)-COOCH2]2C(CH3)SO3Na
3-47.[(CF3O)-(PFC)-COOCH2]2C(CH3)SO3Na
3-48.[(CF3O)3-(PFC)-COOCH2]2CHC3H6SO3Na
3-49.[(CF3O)2-(PFC)-COOCH2]2CHC3H6SO3Na
3-50.[(CF3O)-(PFC)-COOCH2]2CHC3H6SO3Na。
在式(3)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中,(PFC)表示全氟环亚己基。当连接3个(CF3O)基时,相对于位于1位的羰基,(CF3O)基位于3、4和5位上。当连接2个(CF3O)基时,(CF3O)基位于3和4位上。当连接1个(CF3O)基时,(CF3O)基位于4位上。
式(3)的上述化合物可以按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特开平10-158218和PCT日本专利申请特表2000-505803中所述的方法合成。
可购得的可以优选用于本发明的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Ftergent 100C、Ftergent 150、Ftergent 250、Ftergent 300和Ftergent400SW(Neos Co.,Ltd.生产);Novec HFE、Novec EGC-1700和Novec1720(Sumitomo 3M Limited生产);以及Zonyl和Zonyl FS(Du PontKabushiki Kaisha生产)。
底漆层3中所包含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优选具有磺基三甲铵乙内酯结构或阴离子结构,因为在热转印保护层6时,含氟表面活性剂容易由于所施加的热而热扩散。含氟表面活性剂优选占底漆层3中固体含量的约0.01%~约3%。在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比例为底漆层3中固体含量的0.01%~3%的情况下,在不进行热转印时,提供了基材2与剥离层5之间的良好粘结性,而在进行热转印时,促进了保护层6的分离。
底漆层3可如下形成:用相关技术中所用的涂布技术,例如,凹版涂布、辊涂、丝网印刷或使用照相凹版圆筒的逆辊涂布,将含有溶解或分散在溶剂中的树脂和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底漆层涂布液涂布到基材2的至少一个表面2a上,然后干燥。
布置在底漆层3上的油墨层4Y、4M和4C主要含有作为色素的不同染料和用于承载染料的粘合剂树脂。油墨层4Y、4M和4C中所含的色素不限于升华性染料,而可以是热熔性色素。
染料的实例包括:次甲基染料,如二芳基甲烷和噻唑染料;偶氮甲碱染料,如靛苯胺、苯乙酮偶氮甲碱、咪唑偶氮甲碱和吡啶酮偶氮甲碱染料;呫吨染料;噁嗪染料;氰基亚甲基染料,如二氰基苯乙烯染料;吖嗪染料;噻嗪染料;偶氮染料,如苯偶氮、吡啶酮偶氮、异噻唑偶氮、咪唑偶氮、吡咯偶氮、双偶氮和三唑偶氮染料;萘醌染料;蒽醌染料;奎诺酞酮(quinophthalone)染料和若丹明内酰胺染料。
它们的实例包括:色指数(C.I.)分散黄3、7、23、51、54、60、79和141,C.I.分散蓝14、19、24、26、56、287、301和354,C.I.分散红1、59、60、73、135和167,C.I.分散紫4、13、26、31、36和56,C.I.分散橙149,C.I.溶剂黄14、16、29、56和201,C.I.溶剂蓝11、35、36、49、50、63、97和105,C.I.溶剂红18、19、23、24、25、81、143和182,C.I.溶剂紫13,C.I.溶剂绿3,和C.I.溶剂黑3。
在用于形成油墨层的涂布液中,各染料含量优选相对于构成油墨层4Y、4M和4C中相应油墨层的所有组分的总量为5wt%~90wt%,更优选10wt%~70wt%。
可以使用相关技术中用于热转印记录介质油墨层的任何粘合剂树脂作为承载染料的粘合剂树脂。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纤维素树脂,如纤维素加成物、纤维素酯和纤维素醚;聚乙烯醇缩醛,如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和聚乙烯醇缩丁醛;乙烯基树脂,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酸乙烯酯、聚乙酸乙烯酯-聚氯乙烯共聚物、聚丙烯酰胺、苯乙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树胶脂;离聚物树脂;烯烃树脂;和聚酯树脂。在这些粘合剂树脂中,优选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乙醛和纤维素树脂,原因是它们的贮存期长。
油墨层4Y、4M和4C中所含的粘合剂树脂的实例还包括:日本已审专利特公平5-78437中描述的异氰酸酯与选自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甲醛、聚酯多元醇和丙烯酸多元醇的含活泼氢化合物的反应产物、选自二异氰酸酯和三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与含活泼氢化合物的反应产物以及10~200质量份异氰酸酯与100质量份含活泼氢化合物的反应产物;
由天然存在的和/或半合成的水溶性聚合物的分子内羟基的酯化和/或氨酯键形成反应所制备的可溶于有机溶剂的聚合物,和天然存在的和/或半合成的水溶性聚合物;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特开平3-264393中所述的酰化度为2.4或更大、总取代度为2.7或更大的乙酸纤维素;
乙烯基树脂,如聚乙烯醇(Tg:85℃)、聚乙酸乙烯酯(Tg:32℃)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Tg:77℃);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如聚乙烯醇缩丁醛(Tg:84℃)和聚乙烯醇缩乙醛(Tg:110℃);乙烯基树脂,如聚丙烯酰胺(Tg:165℃);和聚酯树脂,如脂肪族聚酯(Tg:130℃);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特开平7-52564中所述的异氰酸酯与乙烯醇部分含量为15wt%~40wt%的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反应产物和选自二异氰酸酯和三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与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反应产物;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特开平7-32742中所述的式(I)的异氰酸苯酯-改性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特开平6-155935中所述的分别含选自异氰酸酯-反应性纤维素和异氰酸酯-反应性缩醛树脂中的一种、选自异氰酸酯-反应性缩醛树脂、异氰酸酯-反应性乙烯基树脂、异氰酸酯-反应性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反应性苯氧基树脂和异氰酸酯-反应性聚苯乙烯中的一种以及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固化产物;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优选分子量为60,000或更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或更高,更优选70~110℃,以及乙烯醇部分含量为10wt%~40wt%,更优选15wt%~30wt%);和
丙烯酸改性纤维素树脂。纤维素树脂的实例包括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乙基羟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和乙酸丁酸纤维素(优选乙基纤维素)。
这些粘合剂树脂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为实现保护层6的良好剥离性而设计的剥离层5位于带有底漆层3的基材2与保护层6之间。在保护层6自基材2的剥离性不足时,布置剥离层5来调节保护层6与基材2之间的粘结性,以成功地分离保护层6。一般而言,这样的剥离层促进基材2与剥离层5之间或剥离层5与保护层6之间的分离。在热转印记录介质1中,剥离层5促进剥离层5与保护层6之间界面处的分离。
构成剥离层5的材料的实例包括:各种蜡,如有机硅蜡(siliconewax);各种树脂,如硅氧烷树脂、氟碳树脂、丙烯酸树脂、水溶性树脂、纤维素衍生物树脂、聚氨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丙烯酸乙烯基醚树脂和马来酸酐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从实现良好记录性的观点看,剥离层5优选由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构成。
剥离层5由前述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110℃的树脂构成。在不热转印保护层6时,构成剥离层5的树脂的等于或高于6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抑制底漆层3中所含的含氟表面活性剂扩散进剥离层5中,并允许含氟表面活性剂留在底漆层3中;因此优选地防止了保护层6的粉化,即分离。而在热转印保护层6时,构成剥离层5的树脂的等于或低于11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允许底漆层3中的含氟表面活性剂扩散进剥离层5中并到达剥离层5与保护层6之间的界面。这优选地导致所转印保护层6的良好剥离性和光泽度的提高。
叠合在剥离层5上的保护层6由可热转印的透明树脂层形成。保护层6靠来自诸如热印头之类的加热器的热而被转印到由转印染料等在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材上形成的彩色图像上,以保护图像。
构成保护层6的树脂的实例包括聚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氨基甲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它们的环氧改性树脂、它们的硅氧烷改性树脂、它们的混合物、离子化辐照可固化树脂和防紫外线树脂。优选聚酯树脂、聚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环氧改性树脂。其中,优选选自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氯乙烯和纤维素酯衍生物共聚物的至少一种共聚物,因为所述的至少一种共聚物在不进行热转印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而在进行热转印时具有良好的可剥离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光泽度。最优选聚苯乙烯树脂、改性聚苯乙烯树脂和它们的共聚物。
保护层6可具有布置在该保护层6上与剥离层5相邻的那一面的反面上的胶粘剂亚层,即双层结构。在把保护层6热转印到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上时,使胶粘剂亚层位于保护层6与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之间,以使保护层6粘结到彩色图像上并提高保护层6的粘结性。
可以用相关领域内的任何含例如胶粘剂或热敏胶粘剂的树脂作为构成胶粘剂亚层的树脂。优选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0℃~80℃的热塑性树脂。热塑性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聚酯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丙烯酸树脂、缩丁醛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和氯乙烯树脂。胶粘剂亚层可含有添加剂,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和荧光增白剂。
上述底漆层3、油墨层4Y、4M和4C、剥离层5和保护层6中的每一个可适当地含有各种添加剂,如以下所述的蜡和紫外线吸收剂。
蜡的实例包括聚乙烯蜡、聚酯蜡、聚苯乙烯粉末、烯烃粉末、微晶蜡、巴西棕榈蜡、石蜡、费-托蜡(Fischer-Tropsch wax)、各种低分子量聚乙烯、日本蜡、蜂蜡、鲸蜡、羊毛脂、紫胶蜡、小烛树蜡、凡士林、部分改性蜡、脂肪酸酯和脂肪酸酰胺。
紫外线吸收剂的实例包括基于水杨酸、基于苯酮、基于苯并三唑和基于氰基丙烯酸酯的紫外线吸收剂。它们的具体实例包括:TinuvinP、Tinuvin 234、Tinuvin 320、Tinuvin 326、Tinuvin 327、Tinuvin 328、Tinuvin 312和Tinuvin 315(Nihon Ciba-Geigy K.K.生产),Sumisorb-110、Sumisorb-130、Sumisorb-140、Sumisorb-200、Sumisorb-250、Sumisorb-300、Sumisorb-320、Sumisorb-340、Sumisorb-350和Sumisorb-400(Sumitomo Chemical Co.,Ltd.生产),以及Mark LA-32、Mark LA-36和Mark 1413(Adeka Corporation生产),这些都是可以从市场上购得的。它们都可用于热转印记录介质1。
此外,还可以使用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与丙烯酸单体的无规共聚物,所述无规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等于或高于60℃,优选等于或高于80℃。
可以使用的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的实例包括通过把可加聚双键(如乙烯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或醇羟基、氨基、羧基、环氧基或异氰酸基引入到相关领域内所用的各非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基于水杨酸酯、基于苯酮、基于苯并三唑、基于取代丙烯腈、基于镍螯合物或基于受阻胺的紫外线吸收剂)中所制备的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它们的具体实例包括:UVA635L和UVA633L(BASFJapan Ltd.生产),以及PUVA-30M(Otsuka Chemical Co.,Ltd.生产),这些都是可以从市场上购得的。它们都可用于热转印记录介质1。
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与丙烯酸单体的无规共聚物中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10wt%~90wt%,优选30wt%~70wt%。无规共聚物的分子量为约5,000~约250,000,优选约9,000~约30,000。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和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与丙烯酸单体的无规共聚物可单独使用。作为替代方案,也可同时含紫外线吸收剂和无规共聚物。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和丙烯酸单体的无规共聚物在加入了所述无规共聚物的层内的比例优选为5wt%~50wt%。
此外,除紫外线吸收剂外,还可以使用耐光性赋予剂。术语“耐光性赋予剂”是指为吸收或阻止染料因光能、热能和氧化所引起的劣化或分解并防止染料的劣化和分解所设计的试剂。耐光性赋予剂的实例,除前述紫外线吸收剂以外,还包括相关领域内作为合成树脂用添加剂的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而且在此情况下,耐光性赋予剂可以包含在剥离层5、保护层6和胶粘剂亚层中的至少一层内。尤其优选地,耐光性赋予剂可包含在热敏胶粘剂亚层内。
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主抗氧化剂,如基于苯酚、基于单酚、基于双酚和基于胺的抗氧化剂;和次抗氧化剂,如基于硫和基于磷的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的实例包括基于受阻胺的光稳定剂。
包括紫外线吸收剂在内的耐光性赋予剂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制,但优选相对于每100重量份构成加入该试剂的层的树脂,为0.05~10重量份,更优选3~10重量份。耐光性赋予剂相对于100重量份树脂为0.05~10重量份的比例提供耐光性赋予剂的效果,而且是经济的。
除耐光性赋予剂以外,还可以在胶粘剂亚层内加进适量的各种添加剂,如荧光增白剂和填料。
如前所述,黄色油墨层4Y、品红色油墨层4M、青色油墨层4C和保护层6都排布在基材2的一个表面2a上。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只排布保护层6而无油墨层4Y、4M和4C。
耐热滑动层优选布置在另一个表面2b上,即基材2上与邻近油墨层4Y、4M和4C及保护层6的表面相反的表面上。
布置耐热滑动层的目的是防止诸如热印头之类的加热器和基材2熔化,使热转印记录介质1的移动平滑以及除去热印头上的粘着物。
用于耐热滑动层的树脂的实例包括天然存在的树脂和合成树脂,如纤维素树脂,例如,乙基纤维素、羟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和硝基纤维素;乙烯基树脂,例如,聚乙烯醇、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乙醛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丙烯酸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酰胺和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乙烯基甲苯树脂、苯并呋喃-茚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和硅氧烷改性或氟改性的聚氨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作为混合物组合使用。为提高耐热性,耐热滑动层优选由上述树脂中含反应性基团如羟基的树脂和作为交联剂用的多异氰酸酯所制得的交联树脂构成。
耐热滑动层还可含固体或液体剥离剂或润滑剂,以改进在热印头上的滑动性。在该情况下,耐热滑动层具有耐热可滑动性。可以使用的剥离剂或润滑剂的实例包括各种蜡,如聚乙烯蜡和石蜡、高级脂肪醇、有机聚硅氧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氟表面活性剂、金属皂、有机羧酸及其衍生物、氟碳树脂、聚硅氧烷树脂及诸如滑石和二氧化硅之类的无机化合物微粒。耐热滑动层中润滑剂的含量为约5wt%~约50wt%,优选约10wt%~约30wt%。耐热滑动层的厚度为约0.1~约10μm,优选约0.3~约5μm。
在热转印记录介质1中,即使耐热滑动层内的润滑剂被来自热印头的热量熔化了,含在底漆层3内的特定含氟表面活性剂仍会扩散到剥离层5与保护层6之间的界面上,以促进保护层6自剥离层5的分离,从而将保护层6转印到彩色图像上而不会造成不均匀的光泽度。
黄色、品红色和青色染料及保护层6从具有上述结构的热转印记录介质1上被转印到未示出的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上,所述热转印图像接受片包括布置在载体上的接受层,该接受层是为接受色素而设计的。
载体起承载接受层的作用。由于在进行热转印时片材被加热,因此优选载体的机械强度足以在热作用下实现良好的处理。
构成载体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它们的实例包括电容器纸、玻璃纸、羊皮纸、有高含量上浆剂的纸、合成纸(基于聚烯烃和基于聚苯乙烯的纸)、道林纸、美术纸、涂布纸、铸涂纸、墙纸、衬纸、合成树脂或乳液浸渍纸、合成橡胶胶乳浸渍纸、含合成树脂纸、纸板、纤维素纤维纸和由下列聚合物构成的膜:聚酯、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聚氨酯、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丙烯、聚苯乙烯、丙烯酸类、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尼龙、聚醚醚酮、聚砜、聚醚砜、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聚氟乙烯、四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聚氯三氟乙烯和聚偏氟乙烯。也可以用含合成树脂、白色颜料和填料的白色不透明膜和发泡片材作为载体。载体没有特别限制。
也可以使用它们任意组合的层合体。
层合体的典型实例包括纤维素纤维纸和合成纸的层合体以及纤维素合成纸和塑料膜的层合体。载体可具有任意厚度且常为约10~约300μm。
为提高印刷敏感性并获得无脱印或密度不均匀性的优质图像,优选载体包括含微孔层。该层可由内含微孔的塑料膜或合成纸形成。作为替代方案,可以通过任何涂布法在载体上形成含微孔层。
把作为主要组分的诸如聚丙烯之类的聚烯烃树脂或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之类的聚酯树脂和无机颜料和/或起成孔引发剂作用的与聚丙烯不相容的聚合物的混合物进行拉伸并成形为塑料膜或合成纸,优选成为含微孔的塑料膜或合成纸。
从这些观点看,优选各塑料膜和合成纸在20℃的弹性模量为5×108Pa~1×1010Pa。塑料膜和合成纸通常用双轴拉伸法成形,因此受热会收缩。在让塑料膜和合成纸在110℃下维持60s时,它们的收缩率各为0.5%~2.5%。塑料膜和合成纸各自都可具有含微孔的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在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多层结构内的所有层都可含微孔。作为替代方案,多层结构也可以有无微孔层。塑料膜和合成纸各自都可按需要含有起遮蔽剂作用的白色颜料。为提高白度,可掺入诸如荧光增白剂之类的添加剂。含微孔层的厚度优选为30~80μm。
塑料树脂可以用涂布法涂布到载体上以形成含微孔层。可以使用的塑料树脂的实例包括相关领域内所用的树脂,例如聚酯、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和聚乙酸乙烯酯。这类树脂可单独使用或作为混合物组合使用。
为防止卷曲,如果必要,载体可包括合成纸层或由如下树脂构成的层:聚乙烯醇、聚偏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改性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碳酸酯,该层布置在载体上邻近图像接受层的那面的反面上。为层合载体与树脂或合成纸层,可以用相关领域内所用的层合法,例如,干层合法、非溶剂层合(热熔层合)法或EC层合法。优选干层合法和非溶剂层合法。适用于非溶剂层合法的胶粘剂的实例是Takenate 720L(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生产)。适用于干层合法的胶粘剂的实例包括Takelack A969/TakenateA-5(3/1)(Takeda Pharmaceutical Company Limited生产)和PolysolPSA SE-1400 and Vinylol PSA AV-6200系列(Showa Highpolymer Co.,Ltd生产)。各胶粘剂作为固体组分的用量为约1~约8g/m2,优选约2~约6g/m2
在形成塑料膜与合成纸的层合体、塑料膜层合体、合成纸页层合体以及各种纸与塑料膜或合成纸等的层合体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用胶粘剂层进行粘合。
为提高载体与染料接受层之间的粘结强度,可以对载体进行表面处理,如底漆处理或电晕放电处理。
为接受诸如染料之类的色素而设计并成形在载体上的色素接受层主要由粘合剂树脂构成。可以使用相关领域内所用的粘合剂树脂。其中,优选使用染色良好的粘合剂树脂。它们的具体实例包括:聚烯烃树脂,如聚丙烯;卤化树脂,如聚氯乙烯和聚偏氯乙烯;乙烯基树脂,如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缩丁醛和聚乙烯醇缩乙醛;聚酯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乙烯树脂,如聚苯乙烯和聚苯乙烯-丙烯腈;聚酰胺树脂;苯氧基树脂;诸如乙烯和丙烯之类的烯烃与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聚氨酯;聚碳酸酯;丙烯酸树脂;离聚物;和纤维素衍生物。它们可单独使用或作为混合物组合使用。其中优选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和纤维素衍生物。
色素接受层优选含剥离剂,以防止色素接受层与热转印记录介质1中油墨层4Y、4M和4C之间热熔合。可以使用的剥离剂的实例包括基于磷酸酯的增塑剂、碳氟化合物和硅油(包括反应可固化聚硅氧烷)。其中优选硅油。作为硅油,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改性硅油,如二甲基硅氧烷。它们的实例包括氨基改性的聚硅氧烷、环氧改性的聚硅氧烷、醇改性的聚硅氧烷、乙烯基改性的聚硅氧烷和聚氨酯改性的聚硅氧烷。可以使用它们的混合物,或使用由种种反应使它们聚合而制得的聚合物。这类剥离剂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使用。剥离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构成色素接受层的粘合剂树脂,优选为0.5~30重量份。0.5~30重量份的剥离剂含量导致防止热转印记录介质1与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材的色素接受层之间的熔化并降低印刷敏感性。色素接受层中可以不加剥离剂。作为替代方案,含剥离剂的剥离层可成形在色素接受层上。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还可包括布置在载体与色素接受层之间的中间层。术语“中间层”是指布置在载体与色素接受层之间的所有层。中间层可具有多层结构。中间层具有例如但不限于耐溶剂性、阻隔性、粘结性、增白性、遮蔽性、抗静电性等。可以涂布相关领域内所用的任何中间层。
为使中间层具有耐溶剂性和阻隔性,优选使用水溶性树脂。水溶性树脂的实例包括纤维素树脂,如羧甲基纤维素;多糖树脂,如淀粉;蛋白,如酪蛋白;明胶;琼脂;乙烯基树脂,如聚乙烯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酸乙烯酯、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例如,VeoVa,Japan Epoxy Resins Co.,Ltd.生产)、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苯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如三聚氰胺树脂、脲树脂和苯胍胺树脂;聚酯;和聚氨酯。这里所用的术语“水溶性树脂”,是指完全可溶于主要由水组成的溶剂中(颗粒尺寸:0.01μm或更小)或能与主要由水组成的溶剂混合成胶体分散体(0.01~0.1μm)、乳液(0.1~1μm)或淤浆(1μm或更大)的树脂。在这些水溶性树脂中,特别优选在醇或通用溶剂中不溶解且不溶胀的树脂,所述醇例如甲醇、乙醇和异丙醇,所述通用溶剂例如己烷、环己烷、丙酮、甲乙酮、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甲苯。在这个意义上,最优选完全溶于主要由水组成的溶剂的树脂。它们的具体实例包括聚乙烯醇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环氧乙烷和纤维素树脂。
虽然构成中间层的材料随载体类型和载体所受的表面处理而变,但为了使中间层具有粘结性,一般都用聚氨酯树脂或聚烯烃树脂。此外,使用含活泼氢的热塑性树脂与诸如异氰酸酯化合物之类的固化剂的组合导致中间层的良好粘结性。
为使中间层具有增白性,优选在其中加入荧光增白剂。可以用相关领域内所用的任何荧光增白剂。它们的实例包括基于茋、基于二茋、基于苯并噁唑、基于苯乙烯基噁唑、基于芘噁唑、基于香豆素、基于氨基香豆素、基于咪唑、基于苯并咪唑、基于吡唑啉和基于二苯乙烯基联苯的荧光增白剂。白度可由荧光增白剂的类型和用量进行调节。荧光增白剂可以用任何方法加入。它们的实例包括:把荧光增白剂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所得溶液的方法;用球磨机或胶体研磨机粉碎和分散荧光增白剂,然后加入所得分散体的方法;把荧光增白剂溶解在高沸点溶剂内,然后把所得溶液与亲水胶体溶液混合,以形成水包油分散体,然后加入所得分散体的方法;以及把荧光增白剂浸入聚合物胶乳内,然后加入含荧光增白剂的胶乳的方法。
为减少载体的炫光和不均匀性,可以在中间层内加入氧化钛。此外,在中间层内加入氧化钛增加构成载体的材料的选择灵活性并因此是优选的。氧化钛包括两种:金红石型氧化钛和锐钛型氧化钛。从荧光增白剂的白度和效果看,优选锐钛型氧化钛,因为锐钛型氧化钛吸收的紫外线波长短于金红石型氧化钛所吸收的波长。在中间层由亲水树脂组成并因此氧化钛颗粒不易分散在其中的情况下,用经过亲水表面处理的氧化钛颗粒来分散氧化钛颗粒。作为替代方案,用相关领域内所用的分散剂,如表面活性剂或乙二醇,来分散氧化钛颗粒。相对于100重量份树脂固体,氧化钛的加入量以氧化钛固体重量计优选为10~400重量份。
为使中间层具有抗静电性,优选根据树脂选择相关领域内所用的导电材料,如无机导电填料或有机导电材料,如聚苯胺磺酸,并加入到树脂中。中间层的厚度优选为约0.1~约10μm。
用加热器,如热印头,顺次加热热转印记录介质1中的黄色油墨层4Y、品红色油墨层4M和青色油墨层4C,以把黄色、品红色和青色染料转印到热转印图像接受片材的色素接受层上,如前所述,从而使染料保留在色素接受层内以形成彩色图像。然后加热保护层6,使保护层6在保护层6与剥离层5之间的界面处分离并转印到彩色图像上,从而提供受保护层6保护的彩色图像。
热转印记录介质1包括基材2上的底漆层3。保护层6布置在底漆层3上,剥离层5布置在保护层6和底漆层3之间。底漆层3含特定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剥离层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110℃。在保护层6被转印到彩色图像上之前,底漆层3内的含氟表面活性剂把基材2和剥离层5结合在一起,因此防止了保护层6的分离。为转印保护层6,用热印头加热热转印记录介质1,以使含氟表面活性剂扩散到剥离层5与保护层6之间的界面上,从而促进保护层6与剥离层5在二者界面处分离并成功地转印保护层6。被转印的保护层6具有高光泽度和均匀光泽,因此可以形成具有均匀图像和光泽的良好图像,并可实现良好的记录特性。
实施例
下面将用实施例和对比例来描述按照本发明实施方案的热转印记录介质。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用为提高粘结性而处理过的6μm厚的膜(商品名:602 6.0E,Diafoil Corp.制造)作为基膜。通过印刷在基膜的一个表面上涂布具有表1所示组成的背面层涂布液(耐热层涂布液),然后干燥,以形成背面层。通过印刷在另一面上涂布具有表2所示组成的底漆层涂布液,然后干燥,以形成底漆层。底漆层含有式(1)的含氟表面活性剂(羧酸盐)。
表1
 
背面层涂布液 含量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S-Lec BX-1,来自Sekisui Chemical Co.,Ltd.) 3.5重量份
基于磷酸酯的表面活性剂(Plysurf A208S,来自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                                       3.0重量份
基于磷酸酯的表面活性剂(Phosphanol RD-720,来自Toho ChemicalIndustry Co.,Ltd.)                0.3重量份
多异氰酸酯(Burnock D750-45,来自DIC Corporation) 19.0重量份
滑石(Y/X=0.03,来自Nippon Talc Co.,Ltd.) 0.2重量份
甲乙酮 35.0重量份
甲苯 35.0重量份
表2
 
底漆层涂布液 含量
可自交联的丙烯酸乳液(Mowinyl LDM7582,来自The Nippon SyntheticChemical Industry Co.,Ltd.)              40重量份
含氟表面活性剂(Ftergent 100C,来自Neos Co.,Ltd.) 0.05重量份
 
去离子水 20重量份
用多色凹版涂布器,把表3所示的油墨层用黄色油墨、油墨层用品红色油墨和油墨层用青色油墨涂布到基膜上,以形成油墨层。在基膜上邻近青色油墨层处依次叠合剥离层、保护层和胶粘剂层。在基膜上排布黄色油墨层、品红色油墨层、青色油墨层和保护层,以形成热转印记录介质。油墨层用品红色油墨像油墨层用黄色油墨一样制备,但用2重量份品红色染料(商品名:MS Red G,Mitsui Chemicals,Inc.生产)代替黄色染料。油墨层用青色油墨像油墨层用黄色油墨一样制备,但用4重量份青色染料(商品名:DH-C2,Nippon Kayaku Co.Ltd.生产)代替黄色染料。表4给出用于形成剥离层的剥离层涂布液。表5给出用于形成保护层的保护层涂布液。表6给出用于形成胶粘剂层的胶粘剂层涂布液。
表3
 
油墨层用黄色油墨 含量
黄色染料(商品名:Foron Brilliant Yellow S-6GL,来自Sandoz K.K.)                          3重量份
乙缩醛(商品名:S-Lec KS-5,来自Sekisui Chemical Co.,Ltd.)                                       4重量份
聚硅氧烷微粒(Tosperl 120,来自GE Toshiba Silicones Co.,Ltd.) 0.5重量份
甲乙酮 50重量份
甲苯 43重量份
表4
 
剥离层涂布液 含量
聚乙烯醇缩乙醛(S-Lec KS-10,Tg:106℃,来自Sekisui ChemicalCo.,Ltd.)                                 7重量份
 
甲乙酮 53重量份
甲苯 40重量份
表5
 
保护层涂布液 含量
AS树脂(Stylac As,来自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20重量份
紫外线吸收树脂(UVA635L,来自BASF Japan Ltd.) 2.0重量份
甲乙酮 40重量份
甲苯 38重量份
表6
 
胶粘剂层涂布液 含量
丙烯酸树脂(Dianal BR90,来自Mitsubishi Rayon Co.,Ltd.) 6重量份
氢化石油树脂(Arkon P100,来自Arakawa Chemical Industries,Ltd.) 1.0重量份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热转印记录介质像实施例1那样制备,但用具有式(1)所示磺基三甲铵乙内酯结构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商品名:Ftergent150,Neos Co.,Ltd.生产)代替底漆层中所用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并用聚乙烯醇缩乙醛(商品名:S-Lec BX-1,Tg:90℃,Sekisui ChemicalCo.,Ltd.生产)代替剥离剂层中所用的聚乙烯醇缩乙醛。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热转印记录介质像实施例1那样制备,但用由式(1)表示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商品名:FC4430,Sumitomo 3M Limited生产)代替底漆层中所用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并用聚乙烯醇缩乙醛(商品名:S-Lec BX-5,Tg:86℃,Sekisui Chemical Co.,Ltd.生产)代替剥离剂层中所用的聚乙烯醇缩乙醛。
实施例4
在实施例4中,热转印记录介质像实施例1那样制备,但用由式(2)表示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商品名:Fluorad FC-93,Sumitomo 3MLimited生产)代替底漆层中所用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并用聚乙烯醇缩乙醛(商品名:S-Lec BL-5,Tg:62℃,Sekisui Chemical Co.,Ltd.生产)代替剥离剂层中所用的聚乙烯醇缩乙醛。
对比例1
在对比例1中,热转印记录介质像实施例1那样制备,但用含氟表面活性剂(商品名:Fluorad FC-93,Sumitomo 3M Limited生产)代替底漆层中所用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并用聚乙烯醇缩乙醛(商品名:S-Lec BL-10,Tg:59℃,Sekisui Chemical Co.,Ltd.生产)代替剥离剂层中所用的聚乙烯醇缩乙醛。
对比例2
在对比例2中,热转印记录介质像实施例1那样制备,但用含氟表面活性剂(商品名:Ftergent 100C,来自Neos Co.,Ltd.)代替底漆层中所用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并用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商品名:K-30,Tg:126℃,ISP(日本)Ltd.生产)代替剥离剂层中所用的聚乙烯醇缩乙醛。
对比例3
在对比例3中,热转印记录介质像实施例1那样制备,但不形成剥离层。
对比例4
在对比例4中,热转印记录介质像实施例1那样制备,但用含硅表面活性剂(商品名:KS-531,Shin-Etsu Chemical Co.,Ltd.生产)代替底漆层中所用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并用聚乙烯醇缩乙醛(商品名:S-LecBX-1,Tg:90℃,Sekisui Chemical Co.,Ltd.生产)代替剥离剂层中所用的聚乙烯醇缩乙醛。
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生产如下。通过干层合把厚20μm并经过电晕放电处理的各合成纸张(Yupo FPG#200,Yupo Corporation生产)粘结到涂布印刷纸(SA Kinfuji,定量:127.9g/m2,Oji Paper Co.,Ltd.生产)的两个表面上。通过绕线棒涂布在经过电晕放电处理的表面上涂布具有表7所示组成的底层形成涂布液,然后干燥,以形成厚度为0.5μm的底层。
表7
 
底层涂布液 含量
聚乙烯醇缩丁醛(S-Lec BM-1,来自Sekisui Chemical Co.,Ltd.) 8重量份
环氧改性的聚硅氧烷(双端型)(X-22-163B,来自Shin-Etsu Chemical Co.,Ltd.)                 1.2重量份
异氰酸酯(Coronate HX-Coronate3041(1∶1)混合物,来自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        0.8重量份
甲乙酮 80重量份
乙酸丁酯 10重量份
制备表8所示组成的图像接受层形成涂布液并通过绕线棒涂布将其涂布到底层上,然后干燥,以形成厚4μm的图像接受层(接受层),由此形成热转印图像接受片。
表8
 
图像接受层涂布液 含量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S-Lec BX-1,缩丁醛含量:70mol%,未皂化乙酸乙烯酯部分:3mol%,来自Sekisui Chemical Co.,Ltd.)                                      8重量份
丁二酸聚酯多元醇(Maximol FSK-1200,来自Kawasaki KaseiChemicals Ltd.)                      2重量份
环氧改性的聚硅氧烷(双端型)(X-22-163B,来自Shin-Etsu Chemical Co.,Ltd.)                 1.2重量份
 
异氰酸酯(Coronate HX-Coronate HK(1:1)混合物,来自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      0.8重量份
所转印保护层的图像密度的不均匀性(灯芯绒状图案,不均匀光泽度)和保护层分离性的评价,用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中制造的热转印记录介质和热转印图像接受片进行。表9给出评价结果。
表9
 
光泽度 光泽度不均匀性(灯芯绒状)     分离性
实施例1 88.4 极好
实施例2 82.2 极好 极好
实施例3 78.2 极好
实施例4 75.4
对比例1 70.3 极好
对比例2 81.3 差差
对比例3 23.4 一般
对比例4 74.4 极差
评价方法如下:用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中生产的热转印记录介质和热转印图像接受片,以染料升华印刷机DR-150(SonyCorporation制造),在最大密度下进行纯黑色印刷。光泽度(测量角:20℃)在热印头的副扫描方向上,即热转印图像接受片的输送方向上测定。
图像密度的不均匀性归因于平行于热印头副扫描方向上的条状图案(灯芯绒状图案),并且按照以下判据进行评价。“差”和“极差”是作为商品不可允许的水平。
极好:在图像部分观察到均匀光泽度。
好:在图像部分末端观察到可忽略的光泽度不均匀性但是可以允许。
一般:在图像部分观察到仅些许光泽度不均匀性但是可以允许。
差:在图像部分肉眼可清楚地观察到因光泽度的不均匀性所产生的条状图案,而且这种不均匀性是不可允许的。
极差:在整个表面上观察到条状图案而且这种不均匀性是完全不可允许的。
分离性的评价进行如下:把实施例1~4和对比例1~4中生产的尺寸各为10cm×10cm的热转印记录介质在23℃和55RH%下弄皱。然后将弄皱的介质完全展开。按照以下判据进行目测检查。“差”和“极差”是作为商品不可允许的水平。
极好:观察不到可转印保护层的分离。
好:略观察到点状图案分离,但是可以允许。
一般:观察到点状图案分离,但是可以允许。
差:观察到严重的的点状图案分离,而且是不可允许的。
极差:观察到非常大量的完全分离部分,而且这种状态是不可允许的。
表9所示的结果说明:在实施例1~4的每一个中,底漆层内含有选自式(1)~(3)化合物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剥离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110℃。因此,底漆层内存在含氟表面活性剂,从而提高了基材和剥离层之间的粘结性。结果,保护层不与基材分离,即防止了分离。在转印保护层时,含氟表面活性剂靠热印头的加热扩散到剥离层与保护层之间的界面上,从而导致保护层的良好可剥离性。因此,防止了灯芯绒状图案的出现。
相比之下,在对比例1中,构成剥离层的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59℃,即低于60℃。因此,在转印保护层时,底漆层内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不易扩散到剥离层中,因而保护层不易分离,造成灯芯绒状图案。
在对比例2中,构成剥离层的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6℃,即高于110℃。因此,含氟表面活性剂不易扩散到剥离层中,因而保护层不易分离,造成灯芯绒状图案。
在对比例3中,由于在底漆层与保护层之间并未形成剥离层,所以保护层不易分离,造成灯芯绒状图案。
在对比例4中,底漆层不含选自式(1)~(3)化合物的至少一种表面活性剂,但含有含硅表面活性剂。该含硅表面活性剂未被扩散到剥离层中,所以保护层不易分离,导致整个表面上的灯芯绒状图案。
根据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结果,在基材与剥离层之间存在选自式(1)~(3)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含氟表面活性剂并且剥离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110℃的情况下,在不转印保护层时,可防止保护层自剥离层的分离,而在转印保护层时,保护层易自剥离层分离,因此防止了灯芯绒状图案的出现。结果,可以形成具有均匀图像和光泽度的良好图像,并且可以实现良好的记录特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可以随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而进行各种各样的改进、组合、子组合和变化。

Claims (3)

1.一种热转印记录介质,所述热转印记录介质包括布置在基材上的至少一层可转印保护层,在所述基材与所述可转印保护层之间具有不可转印的剥离层,其中在热转印期间,所述保护层在所述至少一层保护层与所述剥离层之间的界面处与所述剥离层分离,然后被热转印到图像上,该热转印记录介质包含:
至少含有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底漆层,所述底漆层、剥离层和保护层依此顺序叠合在所述基材的一个表面上,
其中所述剥离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6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含氟表面活性剂含有至少一种选自式(1)~(3)的化合物:
Rf-(L1)m-(Y1)n-X         式(1)
其中Rf表示含至少1个氟原子的脂肪基;L1表示二价连接基;Y1表示任选取代的亚烷氧基、亚烷基或烯基;X表示氢原子、羟基、阴离子基或阳离子基;m表示0或1~5的整数;n表示0或1~40的整数;
Rf-(O-Rf′)n1-L2-X′m1        式(2)
其中Rf表示含至少1个氟原子的脂肪基;Rf′表示含至少1个氟原子的亚烷基;L2表示单纯的键或连接基;X′表示羟基、阴离子基或阳离子基;n1和m1各自表示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和
[(Rf"O)n2-(PFC)-CO-Y2]k-L3-X"m2    式(3)
其中Rf"表示含1~4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PFC)表示全氟环亚烷基;Y2表示含氧原子或氮原子的连接基;L3表示单纯的键或连接基;X"表示阴离子基、阳离子基、非离子基或含两性基的赋予水溶性的极性基;n2表示1~5的整数;k表示1~3的整数;以及m2表示1~5的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记录介质,其中所述剥离层含有选自聚乙烯醇缩乙醛和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至少一种。
CN2009100012900A 2008-01-16 2009-01-16 热转印记录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62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07203 2008-01-16
JP2008007203A JP4983616B2 (ja) 2008-01-16 2008-01-16 熱転写記録媒体
JP2008007203 2008-0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6282A true CN101486282A (zh) 2009-07-22
CN101486282B CN101486282B (zh) 2011-04-27

Family

ID=40386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129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86282B (zh) 2008-01-16 2009-01-16 热转印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81190A1 (zh)
EP (1) EP2082891B1 (zh)
JP (1) JP4983616B2 (zh)
CN (1) CN10148628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9476A (zh) * 2010-11-05 2012-07-04 索尼公司 热转印片材、被转印图像接受片材和热转印方法
CN102689540A (zh) * 2011-03-25 2012-09-26 索尼公司 热转印层压膜、热转印片材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191823A (zh) * 2010-09-16 2014-12-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和带打印设备
CN105144372A (zh) * 2013-04-24 2015-12-09 友立材料株式会社 半导体元件装配用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6536211B (zh) * 2014-07-17 2018-11-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图像接收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21403A (zh) * 2017-08-25 2019-03-05 德亚树脂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耐候性的热转印结构及其转印方法
CN113226760A (zh) * 2019-02-26 2021-08-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片
CN114953800A (zh) * 2022-07-04 2022-08-30 理光感热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高稳定性的热转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7562B2 (ja) * 2008-01-17 2012-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熱転写記録媒体
US9328317B2 (en) * 2011-11-04 2016-05-03 The Chemours Company Fc, Llc Fluorophosphate surfactants
JP6123431B2 (ja) * 2013-03-29 2017-05-1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層転写シート
JP6268925B2 (ja) * 2013-10-29 2018-01-31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層付き熱転写シート
JP6503838B2 (ja) * 2015-03-31 2019-04-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印画方法
JP6582833B2 (ja) * 2015-09-30 2019-10-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転写用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ハードコート層積層体
JP7404637B2 (ja) * 2019-03-29 2023-12-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加飾シート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06296A (ja) 1984-10-30 1986-05-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ト
US4739103A (en) 1985-02-01 1988-04-1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erfluorocycloalkane carbonyl fluorid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DE69032843T2 (de) * 1989-07-14 1999-08-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ische Übertragungsschicht
JP3009048B2 (ja) 1990-03-15 2000-02-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
JPH05262066A (ja) * 1992-03-23 1993-10-12 Teijin Ltd 感熱転写記録フィルム
JPH06155935A (ja) 1992-11-26 1994-06-0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732742A (ja) 1993-07-20 1995-02-0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
US5658962A (en) 1994-05-20 1997-08-19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Omega-hydrofluoroalkyl ethers, precursor carboxylic acids and derivatives thereof, and their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JP2597322B2 (ja) 1994-08-16 1997-04-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
TR199700834T1 (xx) 1995-02-22 1998-01-21 Novartis Ag 1-Aril-2-Akilamino ethan bile�ikleri ve bunlar�n n�rokinin olarak �zellikle n�rokinin 1 has�mlar� olarak kullan�mlar�.
CN1083347C (zh) * 1995-10-26 2002-04-24 美国3M公司 用于喷墨记录片的组合物
US5756000A (en) 1996-02-06 1998-05-2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erfluoro(alkoxycycloalkane)carbonyl fluoride compositions and their use
JP3654739B2 (ja) * 1997-05-13 2005-06-02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レーザーアブレーション記録材料
JP3800568B2 (ja) * 1997-05-21 2006-07-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層転写シート
JP2002274063A (ja) * 2001-03-22 2002-09-25 Ricoh Co Ltd 昇華型熱転写用受像シート
US7153812B2 (en) * 2003-03-28 2006-12-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Heat-sensitive recording material
JP4074239B2 (ja) * 2003-09-25 2008-04-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保護層転写シート、及び印画物
JP2005297303A (ja) * 2004-04-09 2005-10-2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最終被転写媒体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343023A (ja) * 2004-06-03 2005-12-15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Idカード
TWI337582B (en) * 2004-10-20 2011-02-21 Du Pont In-line donor element for thermal transfer
JP2006272960A (ja) 2005-03-01 2006-10-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
US20060198971A1 (en) * 2005-03-01 2006-09-07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JP2007176011A (ja) * 2005-12-28 2007-07-1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保護層熱転写シート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1823A (zh) * 2010-09-16 2014-12-10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和带打印设备
CN104191823B (zh) * 2010-09-16 2016-07-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带盒和带打印设备
CN102529476A (zh) * 2010-11-05 2012-07-04 索尼公司 热转印片材、被转印图像接受片材和热转印方法
CN102689540A (zh) * 2011-03-25 2012-09-26 索尼公司 热转印层压膜、热转印片材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5144372A (zh) * 2013-04-24 2015-12-09 友立材料株式会社 半导体元件装配用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5144372B (zh) * 2013-04-24 2018-01-09 友立材料株式会社 半导体元件装配用基板的制造方法
CN106536211B (zh) * 2014-07-17 2018-11-09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图像接收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9421403A (zh) * 2017-08-25 2019-03-05 德亚树脂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耐候性的热转印结构及其转印方法
CN113226760A (zh) * 2019-02-26 2021-08-0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片
CN114953800A (zh) * 2022-07-04 2022-08-30 理光感热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高稳定性的热转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3800B (zh) * 2022-07-04 2024-03-15 理光感热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高稳定性的热转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83616B2 (ja) 2012-07-25
CN101486282B (zh) 2011-04-27
EP2082891A2 (en) 2009-07-29
JP2009166363A (ja) 2009-07-30
EP2082891B1 (en) 2012-09-05
US20090181190A1 (en) 2009-07-16
EP2082891A3 (en) 201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6282B (zh) 热转印记录介质
TWI665102B (zh) 感熱轉印記錄媒體
US8460849B2 (en) Heat-sensitive transfer image-receiving sheet
CN1426934A (zh) 亲水性包装材料的保护层
US10737520B2 (en) Thermal transfer sheet
JP6717205B2 (ja)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KR20100123614A (ko) 열전사 시트 및 잉크 리본
JP4506200B2 (ja) 感熱転写記録用白色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2005088332A (ja) 感熱転写記録材料、感熱転写記録方法、カラートナー、光記録媒体、及びカラーフィルター
JP5119931B2 (ja) 熱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7189913A (ja) 熱転写記録材料
JP4957562B2 (ja) 熱転写記録媒体
WO2022102728A1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中間転写媒体
JP2015024576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4680084B2 (ja) 感熱転写記録材料、感熱転写記録方法及び感熱転写記録用色素
JP5589378B2 (ja) 筆記層付き熱転写印画物の製造方法、その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筆記層付き熱転写印画物及びその方法で使用される熱転写シート
JP6844395B2 (ja) 熱転写リボンと熱転写受像紙のセット
TW201600348A (zh) 感熱轉印記錄媒體及記錄方法
JP2006281480A (ja) 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ラミネ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ラミネート処理方法及び印画物
JP4680085B2 (ja) 感熱転写記録材料、感熱転写記録方法及び感熱転写記録用色素
JP2001115396A (ja) 画像材料用支持体
JP2021104629A (ja) 感熱記録媒体及び剥離基材付感熱記録媒体
JP2015024575A (ja) 熱転写記録材料及び印画物
JP2006306034A (ja) 感熱転写記録方法及び金属キレート色素画像
JP2019064154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