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29686A - 汽车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汽车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29686A
CN101029686A CN200710002042.9A CN200710002042A CN101029686A CN 101029686 A CN101029686 A CN 101029686A CN 200710002042 A CN200710002042 A CN 200710002042A CN 101029686 A CN101029686 A CN 101029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entioned
clutch
output shaft
extern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20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29686B (zh
Inventor
越智辰哉
冈田隆
坂本博史
今井正人
松村哲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029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9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29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296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68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 F16H61/68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drive
    • F16H61/688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epped gearings without interruption of drive with two inputs, e.g. selection of one of two torque-flow paths by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0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 F16H61/0213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for generating shift sign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 F16H61/0202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 F16H61/0204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 F16H61/0213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s used the signals being electric for gearshift control, e.g. control functions for performing shifting or generation of shift signal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for generating shift signals
    • F16H2061/0216Calculation or estimation of post shift values for different gear ratios, e.g. by using engine performance tab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60Inputs being a function of ambient conditions
    • F16H59/66Road conditions, e.g. slope, slippe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33Plurality of counter shaf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51Control mechanis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84Meshing assisters
    • Y10T74/19288Double clutch and interposed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手动变速模式中,由于很难判断驾驶者的变速意图,因此会产生预换档齿轮的选择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应答特性延迟,给驾驶者带来不适感。在安装了具有自动变速模式与手动变速模式的切换功能的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车辆控制装置中,具有:将形成所期望的变速段中没有使用的一方的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经给定齿轮系设为连结状态来进行待机的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110、120);以及用来取得车辆的外部信息的外部信息取得机构(400),手动变速模式时,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120)根据上述所取得的外部信息,选择进行预换档动作的给定齿轮系。

Description

汽车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特别涉及自动变速器的控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汽车的低燃耗与驾驶性的观点出发,将齿轮式变速器自动化的自动变速器逐渐普及。这样的自动变速器,公知的有一种所谓的双离合器式的自动变速器,其具有与引擎相连接的两个离合器,以及通过齿轮选择装置的选择操作将这两个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有选择地连接起来的多个齿轮系,通过结合一方的离合器同时松开另一方的离合器,形成所期望的齿轮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双离合器式变速器中,为了缩短变速时的所需时间,或从旋转同步机构的机械保护的观点出发,在变速判断之前操作给定的齿轮选择装置,经给定的齿轮系将目前处于松开状态(非驱动状态)的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设为结合状态来进行待机,即执行这种所谓预换档(preshift)动作。执行该预换档动作的给定齿轮的选择方法,有:预先设定与油门开度和车速之间的所谓变速线相同构造的数据表,根据驾驶者的油门操作量,判断是加档推定区域还是减档推定区域,并选择预换档齿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特开平6-2213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0-3183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对下一次变速的预测精度,抑制因预换档齿轮选择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应答延迟。
根据从取得汽车的外部信息的外部信息取得装置所输入的信息,选择执行预换档动作的齿轮系。
能够提高变速预想精度,抑制因预换档齿轮选择的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动作延迟。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装有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之主要部分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骨架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要部的控制方框图。
图4为表示进行自动变速模式用预换档齿轮选择的数据图的概要图。
图5为表示进行手动变速模式用预换档齿轮选择的数据图的概要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速模式切换机构105的外观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主要处理的流程图。
图8为说明自动变速模式时的预换档齿轮选择部的流程图。
图9为说明自动变速模式时的预换档齿轮选择部的流程图。
图10为说明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控制动作的要部的时间图。
图11为说明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控制动作的要部的时间图。
图12为说明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控制动作的要部的时间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安装有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之主要部分的系统结构图。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主要处理的流程图。
图中:1-引擎,2-齿轮式变速器,3a-第1离合器,3b-第2离合器,4-离合器执行器,5-换档执行器,6-电制节流阀,7-末尾齿轮,8-差速器,9-驱动轮,100-变速器控制装置,200-引擎控制装置,300-导航控制装置,110-自动变速模式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120-手动变速模式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130-切换机构,400-外部信息取得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安装了具有自动变速模式与手动变速模式的切换功能的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车辆控制装置,特别涉及在变速判断之前对给定的齿轮系进行选择操作,经给定的齿轮系将目前处于松开状态的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设为结合状态来进行待机,即执行的所谓的预换档控制。下面对照图1~图12,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装有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车辆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另外,自动变速器,通过设置在驾驶席中的变速模式开关来切换控制方法。自动变速模式中,通过内置在微计算机中的程序自动产生变速指令(加档(upshift)/减档(downshift)),因此有时驾驶者感觉不到变速动作之前所执行的预换档动作。也即,如果在加档待机时产生减档指令作为预换档动作,则在变速开始延迟到再次结合齿轮的情况下,驾驶者不会感到上述变速应答延迟。但是,在至少通过驾驶者的操作产生变速指令的手动变速模式中,由于驾驶者自发产生变速指令,因此在预换档齿轮选择失败的情况下,变速开始会延迟到再次结合上齿轮,从而产生不适感。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装有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之主要部分的系统结构图。图1中,1为作为车辆的动力源的引擎,2为齿轮式变速器,3a为第1离合器,3b为第2离合器,7为末尾齿轮,8为差速器,9为驱动轮。
第1离合器3a,与齿轮式变速器2中所具有的前进6速、后退1速的变速用齿轮系中,偶数段的齿轮系(2速段、4速段、6速段)以及后退段连结。另外,第2离合器3b与奇数段的齿轮系(1速段、3速段、5速段)连结。上述引擎1所产生的驱动转矩,经第1离合器3a或第2离合器3b输入给齿轮式变速器2,经对应各变速段的给定齿轮系以及轴,从末尾齿轮7以及差速器8传递给驱动轮9。上述齿轮式变速器的详细内容将在后面说明。
另外,作为电子控制系统的构成,图1中所示的100为变速器控制装置,200为引擎控制装置,300为导航控制装置,上述3个控制装置构成为通过双向数据通信来对各种数据实施信息交换。
变速器控制系统,由油门开度传感器101、离合器输出轴转数传感器102、变速器输出轴转数传感器(车速传感器)103、换档位置传感器(变速段检测机构)104、制动开关105、换档杆开关106、模式切换开关107、离合器执行器4、以及换档执行器5构成。油门开度传感器101检测出驾驶者的油门操作量,并将该信号输出给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离合器输出轴转数传感器102,检测出上述第1离合器3a的输出轴转速与上述第2离合器3b的输出轴转速,并将该信号输出给变速器控制装置100。变速器输出轴转数传感器103,检测出齿轮式变速器2的输出轴中的转速,并将该信号输出给变速器控制装置100。换档位置传感器104,检测出通过换档执行器5的动作而形成给定变速段的齿轮位置,并将该信号输出给变速器控制装置100。制动开关105,检测出驾驶者的制动操作的有无,并将该信号输出给变速器控制装置100。换档杆开关106,检测出驾驶者前进后退时切换等时所操作的换档杆的位置,并将该信号输出给变速器控制装置100。变速模式切换开关107,检测出通过驾驶者的操作所选择的自动变速模式或手动变速模式,并将该信号输出给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离合器执行器4,根据来自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控制指令,进行第1离合器3a与第2离合器3b的结合·松开,通过这样来传递·阻断来自引擎1的动力。进而还在行驶中通过切换施加双方离合器的转矩,来实现变速动作。
换档执行器5是上述齿轮选择装置,根据来自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控制指令,有选择地起动安装在齿轮式变速器中的未图示的1-3速拨叉(shift fork)、5速拨叉、2-4速拨叉、6-R速拨叉,使得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处于连结状态,形成给定变速段。另外,通过在变速动作之前,起动与非驱动侧相连结的给定齿轮系,实现预换档动作。
引擎控制系统,由油门开度传感器201、节流阀开度传感器202、以及电制节流阀6构成。油门开度传感器201检测出驾驶者的油门操作量,并将该信号输出给引擎控制装置200。节流阀开度传感器202,检测出电制节流阀6的节流阀阀门的开度,并将该信号输出给引擎控制装置200。电制节流阀6根据来自引擎控制装置200的控制指令,控制引擎吸气侧所设置的节流阀开度。另外,变速器控制装置100向引擎控制装置200发送请求转矩指令,引擎控制装置200中,根据所接收到的请求转矩指令让电制节流阀6进行工作,或变化点火时期,通过这样能够控制引擎1所产生的驱动转矩。
导航控制系统由方位传感器301、GPS传感器302、车速传感器303构成。方位传感器301检测出车辆的方位,并将该信号输出给导航控制装置300。GPS传感器302检测出来自未图示的GPS卫星的GPS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出给导航控制装置300。车速传感器303检测出车轮的转速,并将该信号输出给导航控制装置300。导航控制装置300中,使用上述传感器信号,通过公知的方法计算出车辆正行驶的现在位置。进而,读出内置在导航控制装置300中的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上述现在位置中的行驶路线的曲率半径以及道路斜度等各种地图信息,并使用双向数据通信发送给变速器控制单元100。
变速器控制单元100中,使用上述导航控制装置300所计算出的对应现在位置的地图信息,并在变速动作之前,控制换档执行器5,执行预换档。
这样,通过构成安装有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车辆控制装置的主要部分,能够提高手动变速模式中的变速预想精度,抑制因预换档齿轮选择的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动作延迟。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骨架图。引擎1与离合器3直接结合,第1离合器3a与第1离合器输出轴41a直接结合,第2离合器3b与第2离合器输出轴41b直接结合。第2离合器输出轴41b是中空的,第1离合器输出轴41a贯通第2离合器输出轴41b的中空部分,能够向旋转方向做相对运动。第1离合器输出轴41a中,固定有2速主动齿轮52、4速主动齿轮54、以及6速主动齿轮56,并能够相对第1离合器输出轴41a自由旋转。另外,第2离合器输出轴41b中,固定有1速主动齿轮51、3速主动齿轮53、5速主动齿轮55、以及未图示的R速主动齿轮,并能够相对第1离合器输出轴41a自由旋转。另外,第1离合器转数传感器102a安装在2速主动齿轮52中,第2离合器转数传感器102b安装在1速主动齿轮51中,检测出各个轴的转数。
另外,变速器输出轴42中,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有1速从动齿轮61、2速从动齿轮62、3速从动齿轮63、4速从动齿轮64、5速从动齿轮65、6速从动齿轮66、以及未图示的R速从动齿轮。并且,1速从动齿轮61与3速从动齿轮63之间,设置了具有旋转同步机构的第1啮合离合器70a。这样,通过控制未图示的换档执行器5对1-3速拨叉进行操作,使得上述第1啮合离合器70a向左右方向移动,能够将1速从动齿轮61或3速从动齿轮63设为与变速器输出轴42连结的状态。因此,从1速主动齿轮51或3速主动齿轮53传递给1速从动齿轮61或3速从动齿轮63的转矩,经第1啮合离合器309传递给变速器输出轴42。
同样,5速从动齿轮65中设置有第2啮合离合器70b。这样,通过控制未图示的换档执行器5对5速拨叉进行操作,使得上述第2啮合离合器70b向左方向移动,能够将5速从动齿轮65设为与变速器输出轴42连结的状态。2速从动齿轮62与4速从动齿轮64之间,设置了第3啮合离合器70c。这样,通过控制未图示的换档执行器5对2-4速拨叉进行操作,使得上述第3啮合离合器70c向左右方向移动,能够将2速从动齿轮62或4速从动齿轮64设为与变速器输出轴42连结的状态。6速从动齿轮66与未图示的R速从动齿轮之间,设置了第4啮合离合器70d。这样,通过控制未图示的换档执行器5对6-R速拨叉进行操作,使得上述第4啮合离合器70d向左右方向移动,能够将6速从动齿轮66或R速从动齿轮设为与变速器输出轴42连结的状态。
输出轴转数传感器103安装在1速从动齿轮61上,检测出变速器输出轴42的转数。
上述变速器控制装置100中,如果在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中选择了给定齿轮,换档执行器5便驱动相应的拨叉,让上述任一个啮合离合器进行动作,通过这样来实现预换档动作。然后,变速器控制装置100中产生变速指令后,判断齿轮操作是否完成,如果已完成便让未图示的离合器执行器4进行动作,结合·松开上述第1离合器3a以及第2离合器3b,通过这样来执行实际的变速动作。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要部的控制方框图。
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由自动变速模式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110、手动变速模式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120、以及切换机构130构成。自动变速模式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110,根据上述油门开度传感器101所检测出的信号APS,与基于由上述变速器输出轴转数传感器103所检测出的信号所计算出的车速VSP,选择自动变速模式用预换档齿轮段。具体如图4所示,使用横轴为车速VSP,纵轴为油门开度APS所构成的数据图,判断是应加档待机的驾驶区域,还是应减档待机的区域。也即,在驾驶者踩下油门的情况下判断为加档待机运转区域,在没有踩下油门的情况下判断为减档待机运转区域。进而,上述数据图,构成为可对每个驱动轴侧所形成的现在齿轮段分别设定。上述现在齿轮段,通过上述换档位置传感器104的信号由变速器控制装置100计算出来。
另外,图3所示的手动变速模式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120,根据外部信息取得机构400所取得的外部信息,选择预换档齿轮段。
上述外部信息取得机构400,并不仅限于上述导航控制装置,例如还可以通过测量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车间距离的雷达装置、获取车辆周围的图像的照相机装置、或与车辆外部的通信机构等构成。进而,上述外部信息可以由行驶道路的曲率半径、道路斜度、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车间距离、或路面的冻结信息等构成。作为一例,例如图5所示,使用横轴为车速VSP,纵轴为曲率半径Rc所构成的数据图,判断是应当加档待机的运转区域,还是应当减档待机的运转区域。也即,无论驾驶者的油门操作如何,在曲率半径较小的情况下,判断是减档待机区域,在曲率半径较大的情况下,判断是加档待机区域。进而,上述数据图,构成为可对每个驱动轴侧所形成的现在齿轮段分别设定。
并且,图3所示的切换机构130中,切换上述两个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的运算结果。具体的说,根据如图6所示设置在驾驶席处的换档杆中内置的上述变速模式切换开关106所检测出的信号,切换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的运算方法。换档杆如图6所示,由让车辆处于停车状态的P区域、让车辆后退的R区域、让车辆处于不行驶状态的N区域、以及让车辆前进的D区域构成。另外,在通过驾驶者的意图来执行变速动作的情况下,可选择M区域。通过像这样操作换档杆,将内置在换档杆中的未图示的上述模式切换开关106的信号,输入给上述变速器控制装置100,将变速模式在自动变速模式与手动变速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通过像这样构成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要部,能够提高手动变速模式中的变速预想精度,抑制因预换档齿轮选择的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动作延迟。
这里,作为上述手动变速模式中的预换档齿轮选择,使用从导航控制装置300所接收到的曲率半径Rc,但本发明中并不仅限于上述控制信号。例如,上述导航控制装置300,还可以采用检测出距离曲率半径为给定值以下的弯路的到达距离,并使用该到达距离的值。另外,还可以通过安装在车辆中并检测出上述车辆的上述前方图像的照相机装置,检测出行驶中的道路的曲率半径,并使用该曲率半径的值。另外,还可以通过安装在车辆中的雷达装置,检测出与上述车辆前方正行驶的前车之间的车间距离,并使用该车间距离。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主要处理的流程图。步骤S71中,检测出上述模式切换开关106的信号,判断变速模式是否选择了自动变速模式。在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2,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3,执行各自的处理。步骤S72中,执行如上述图4所示的自动变速模式用预换档齿轮选择控制,根据驾驶者的油门操作选择预换档齿轮段。关于上述步骤S72中所执行的自动变速模式预换档齿轮的具体处理内容,使用图8来表示。图8为自动变速模式预换档齿轮选择的流程图。步骤S81中,进行目前行驶中的现在齿轮位置是否为1速的判断。现在齿轮位置的判断,使用上述换档位置传感器104所检测出的信号计算出来。在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2,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3。步骤S82中,根据图4中所示的1速用数据图,判断是加档区域还是减档区域。步骤S83中也一样,进行现在齿轮位置是否为2速的判断。同样在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4,根据图4中所示的2速用数据图,判断是加档区域还是减档区域。以下,从3速到6速均执行同样的处理。之后,步骤S87中,进行是否是加档待机的判断。在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8,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89。步骤S88中,计算出给现在齿轮位置加1档后的值,作为预换档齿轮位置。同样,步骤S89中,进行是否是减档待机的判断。在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90,计算出给现在齿轮位置减1档后的值,作为预换档齿轮位置,自动变速模式预换档齿轮选择的一系列处理流程结束。
使用图9来对相当于图7中所示的步骤S73的处理的手动变速模式预换档齿轮的具体处理内容进行说明。图9为手动变速模式预换档齿轮选择方法的流程图。采用与上述自动变速模式相同的处理方式,是根据现在齿轮位置的判断处理,与对应各个齿轮段的数据图判断手动变速时的预换档齿轮位置是加档待机还是减档待机的处理流程。手动变速模式中的具体数据图的构成,为上述图5所示的构成,例如对应于行驶道路的曲率半径,判断是加档待机区域还是减档待机区域。之后,步骤S97~步骤S100中,在为加档待机的情况下,将现在齿轮位置加1档,另外在为减档待机的情况下,将现在齿轮位置减1档。这样,计算出预换档齿轮位置,手动变速模式预换档齿轮选择的一系列处理流程结束。
通过如上述图7至图9所示,来构成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主要处理,能够提高手动变速模式中的变速预想精度,抑制因预换档齿轮选择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动作延迟。
图10为说明上述控制装置100的控制动作的要部的时间图,是正确选择了预换档齿轮的情况下的时间图。
图10中,(A)表示现在齿轮位置以及预换档齿轮位置。(B)表示由安装在上述各个拨叉中的换档位置传感器104所检测出的换档位置。(C)表示第1离合器3a与第2离合器3b的目标转矩指令。(D)表示引擎转数以及上述两个离合器输出轴转数。
图10为现在齿轮位置为3速,预换档齿轮位置通过加档判断变为了4速位置时,在时刻t0中发生了从3速到4速的加档指令的情况。时刻t0中发生了3-4变速指令之后,由于正确选择了预换档齿轮,因此与变速指令发生的同时,进行离合器的重设,立即执行变速动作。之后,在时刻t1中离合器的重设结束后,由于引擎转数被第1离合器3a的转数所限制,因此转数向着第1离合器输出轴旋转进行变化。时刻t2中,引擎转数与第1离合器输出轴旋转相一致后,结束一系列的变速动作。由于时刻t0到时刻t2之间为变速控制中,因此禁止预换档齿轮位置的更新处理。时刻t2中,变速动作结束之后,预换档齿轮位置被从4速更新为5速,形成5速段,因此将5速换档位置从中立位置(SF_N)向5速结合位置(SF_H)移动。这样,在正确选择了预换档齿轮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变速应答延迟。
图11为说明上述控制装置100的控制动作的要部的时间图,是错误选择了预换档齿轮的情况下的时间图。图11中的(A)~(D)与图10的内容相同。图11为现在齿轮位置为3速,预换档齿轮位置通过加档判断变为4速位置时,在时刻t0中发生从3速往2速的减档指令的情况。时刻t0中,发生3-2变速指令之后,由于错误选择了预换档齿轮,因此将2-4速换档位置从4速结合位置(SF_L)向2速结合位置(SF_H)切换。之后,在时刻t1中判断齿轮结合动作完成之后,进行离合器操作,开始实际的变速动作。首先,减少作为驱动轴侧的第2离合器3b的目标转矩,提高引擎转数。接下来的时刻t2中,如果判断引擎转数已经上升到了相当于2速的转数,便减少作为驱动轴侧的第2离合器3b的目标转矩,同时增加作为非驱动轴侧的第1离合器3a的目标转矩,进行离合器重设。时刻t3中,判断离合器的重设的结束后,由于一系列的变速动作结束,因此预换档齿轮位置被从4速更新为3速。由于1-3速换档位置已经是3速结合位置(SF_L),因此1-3速换档位置不变。这样,在错误选择了预换档齿轮的情况下,从时刻t0到时刻t1之间并不开始实际的变速动作,因此作为变速应答延迟给驾驶者带来了不适感。
图12为说明上述控制装置100的控制动作的要部的时间图,是手动变速模式中的预换档齿轮选择的时间图。图12中,(A)表示现在齿轮位置以及预换档齿轮位置。(B)表示由安装在上述各个拨叉中的换档位置传感器104所检测出的换档位置。(C)表示导航装置300所检测出的行驶道路的曲率半径。(D)表示油门开度传感器所检测出的驾驶者的油门操作量即油门开度。图12示出了现在齿轮位置为3速,预换档齿轮位置通过加档判断变为了4速位置时,从进入弯路到通过为止的时间图。时刻t0中,示出了曲率半径减少,行驶道路的前方到达弯路。之后,时刻t1中判断下降到了作为图5中所示的加档待机区域与减档待机区域之间的边界的Rc_CHG,将预换档齿轮位置从4速更新为2速。并且,将2-4速换档位置从4速结合位置(SF_L)向2速结合位置(SF_H)移动,进行减档待机。也即,在比驾驶者判断进入弯路并执行用于减档的油门操作之前的时刻,设为减档待机。接下来,在车辆通过了弯路的时刻t2中,判断为超过了上述Rc_CHG后,将预换档齿轮位置从2速更新为4速。然后,将2-4速换档位置从2速结合位置(SF_L)向4速结合位置(SF_H)移动,进行加档待机。也即,在驾驶者判断通过弯路并执行用于加档的油门操作之前的时刻中,设为加档待机。
这样,通过控制变速器控制装置,能够提高手动变速模式中的变速预想精度,抑制因预换档齿轮选择的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动作延迟。
接下来,使用图13~图14,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安装有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车辆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安装有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车辆的控制装置之主要部分的系统结构图。图13中所示的系统结构图,是与图1中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主要构成。1为作为车辆的动力源的引擎,2为齿轮式变速器,3a为第1离合器,3b为第2离合器,7为末尾齿轮,8为差速器,9为驱动轮,10为制动执行器。
第1离合器3a,与齿轮式变速器2中所具有的前进6速、后退1速的变速用齿轮系中,偶数段的齿轮系(2速段、4速段、6速段)以及后退段连结。另外,第2离合器3b与奇数段(1速段、3速段、5速段)连结。上述引擎1所产生的驱动转矩,经第1离合器3a或第2离合器3b输入给齿轮式变速器2,经对应各变速段的给定齿轮系以及轴,从末尾齿轮7以及差速器8传递给驱动轮9。另外,通过控制制动执行器10,无论驾驶者的制动操作如何,都能够变化上述车辆的制动力。
另外,上述齿轮式变速器的详细构成与图2中所示的内容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作为电子控制系统的构成,图13中所示的100为变速器控制装置,200为引擎控制装置,500为车间距离控制装置,上述3个控制装置通过双向数据通信来对各种数据进行信息交换。
变速控制系统以及引擎控制系统,也跟图1中所示的内容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车间距离控制系统由雷达装置501、车速传感器502、以及车间距离控制切换开关503构成。雷达装置501检测出正在车辆的前方行驶的前车之间的车间距离,并将该信号输出给车间距离控制装置500。车速传感器检测出车轮的转速,并将该信号输出给车间距离控制装置500。车间距离控制切换开关503,检测出驾驶者执行车间距离控制的意图,并将该信号输出给车间距离控制装置500。
车间距离控制装置500中,通过车间距离控制切换开关503开始控制后,对车辆进行控制,使得雷达装置501所检测出的车间距离追随预先设定的车间距离。具体的说,向引擎控制装置200发出了请求转矩指令后,引擎控制装置200中,根据所接收到的请求转矩指令让电制节流阀6进行工作,或变化点火时期,通过这样能够增加或减少引擎1所产生的驱动转矩。另外,如果向变速器控制装置100发出了变速请求指令,变速器控制装置100中,根据所接收到的变速请求指令,让离合器执行器4以及预换档执行器5进行工作,通过这样来实现变速动作。
这里,在执行上述车间距离控制的情况下,在驾驶者的油门操作以及制动操作未被执行的情况下,由车间距离控制装置500自动控制车辆的驱动力以及制动力。在这样控制车间距离的状况中,更加重视对减档方向的控制应答性。因此,变速器控制装置100中,判断出正在执行车间距离控制后,便将预换档齿轮位置设为减档待机。
这样,通过控制变速器控制装置100,能够提高车间距离控制中的对减速方向的控制应答性,将车辆往更加安全的方向控制。
图1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主要处理的流程图。步骤S41中,通过双向通信从车间距离控制装置500接收上述车间距离控制切换开关503的信号,判断是否处于车间距离控制中。在为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2,执行图7中所示的通常的预换档齿轮选择控制。在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3,无论驾驶者的操作量以及车速等车辆驾驶条件如何,总设为减档待机。步骤S45中,进行是否是加档待机的判断,在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6,否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7。步骤S46中,计算出给现在齿轮位置加1档后的值,作为预换档齿轮位置。同样,步骤S47中,进行是否是减档待机的判断。在为是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48,计算出给现在齿轮位置减1档后的值,作为预换档齿轮位置,预换档齿轮选择的一系列处理流程结束。
通过像这样构成变速器控制装置100的主要处理,能够提高车间距离控制中的对减速方向的控制应答性,将车辆往更加安全的方向控制。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进行归纳。
(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安装有双离合器式变速器,该双离合器式变速器,具有自动变速模式与手动变速模式的切换功能,使多个齿轮系动作,这多个齿轮系通过齿轮选择装置的选择操作将与引擎的输出轴相连结的两个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连结起来,并且将一方的离合器结合并同时松开另一方离合器,通过这样形成所期望的变速段,该车辆控制装置,具有: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其将未被在形成上述所期望的变速段中使用的一方的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经给定齿轮系设为连结状态来进行待机;以及,外部信息取得机构,用来取得上述车辆的外部信息,上述手动变速模式时,上述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根据上述所取得的外部信息,选择进行预换档动作的给定齿轮系。通过该构成,能够提高手动变速模式中的变速预想精度,抑制因预换档齿轮选择的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动作延迟。
(2)上述(1)中优选,外部信息取得机构,采用通过导航装置、雷达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与车辆外部进行通信的机构中的任一个,来取得上述外部信息的构成。通过该构成,能够提高手动变速模式中的变速预想精度,抑制因预换档齿轮选择的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动作延迟。
(3)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安装有双离合器式变速器,该双离合器式变速器,具有自动变速模式与手动变速模式的切换功能,使多个齿轮系动作,这多个齿轮系通过齿轮选择装置的选择操作将与引擎的输出轴相连结的两个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连结起来,并且将一方的离合器结合并同时松开另一方离合器,通过这样形成所期望的变速段,该车辆控制装置,具有: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其将未被在形成上述所期望的变速段中使用的一方的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经给定齿轮系设为连结状态来进行待机,上述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具有:在上述自动变速模式中执行的第1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以及在上述手动变速模式中执行的第2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通过该构成,能够提高手动变速模式中的变速预想精度,抑制因预换档齿轮选择的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动作延迟。
(4)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该车辆安装有双离合器式变速器,该双离合器式变速器,具有自动变速模式与手动变速模式的切换功能,使多个齿轮系动作,这多个齿轮系通过齿轮选择装置的选择操作将与引擎的输出轴相连结的两个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连结起来,并且将一方的离合器结合并同时松开另一方离合器,通过这样形成所期望的变速段,该车辆的控制方法,在上述手动变速模式中,取得上述车辆的外部信息,并选择用于预换档动作的给定齿轮系,该预换档动作,将未被在形成上述所期望的变速段中使用的一方的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经给定齿轮系设为连结状态来进行待机。通过该构成,能够提高手动变速模式中的变速预想精度,抑制因预换档齿轮选择的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动作延迟。
(5)上述(4)中优选,外部信息,由通过导航装置、雷达装置、照相机装置、以及与车辆外部进行通信的机构中的任一个所取得的信息构成。通过相关构成,通过该构成,能够提高手动变速模式中的变速预想精度,抑制因预换档齿轮选择的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动作延迟。
(6)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该车辆安装有双离合器式变速器,该双离合器式变速器,具有自动变速模式与手动变速模式的切换功能,使多个齿轮系动作,这多个齿轮系通过齿轮选择装置的选择操作将与引擎的输出轴相连结的两个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连结起来,并且将一方的离合器结合并同时松开另一方离合器,通过这样形成所期望的变速段,该车辆的控制方法,具有:预换档齿轮选择手段,其将未被在形成上述所期望的变速段中使用的一方的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经给定齿轮系设为连结状态来进行待机,上述预换档齿轮选择手段构成为,对上述自动变速模式中执行的第1预换档齿轮选择方法,以及在上述手动变速模式中执行的第2预换档齿轮选择方法进行切换。通过该构成,能够提高手动变速模式中的变速预想精度,抑制因预换档齿轮选择的失败所引起的变速动作延迟。

Claims (10)

1.一种汽车的控制装置,具有双离合器方式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输入部,从取得上述汽车的外部信息的外部信息取得装置,输入该外部信息;以及,
预换档齿轮选择部,根据所输入的上述外部信息,选择执行预换档动作的齿轮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自动变速器,使多个齿轮系动作,这多个齿轮系通过齿轮选择装置的选择操作将与引擎的输出轴相连结的两个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连结起来,并且将一方的离合器结合并同时松开另一方离合器,通过这样形成所期望的变速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换档动作,是将与在上述汽车的行驶中传递用于该行驶的驱动力的变速段不同的上述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经给定齿轮系设为连结状态的动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执行自动变速模式与手动变速模式的切换的变速模式切换部;
上述预换档齿轮选择部,在上述变速模式是手动变速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输入的上述外部信息,执行预换档动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换档齿轮选择部,具有:在上述自动变速模式中执行的第1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以及,在上述手动变速模式中执行的第2预换档齿轮选择机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信息取得机构,是导航装置、雷达装置、照相机装置、或与上述汽车外部间的通信机构中的至少1个。
7.一种汽车的控制方法,是控制双离合器方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汽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取得上述汽车的外部信息的外部信息取得装置输入该外部信息,
根据所输入的上述外部信息,选择执行预换档动作的齿轮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自动变速器的控制,使多个齿轮系动作,这多个齿轮系通过齿轮选择装置的选择操作将与引擎的输出轴相连结的两个离合器的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之间连结起来,并且将一方的离合器结合并同时松开另一方离合器,通过这样形成所期望的变速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预换档动作,是将与在上述汽车的行驶中传递用于该行驶的驱动力的变速段不同的上述离合器输出轴,与变速器输出轴经给定齿轮系设为连结状态的动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执行自动变速模式与手动变速模式的切换,
在上述变速模式是手动变速模式的情况下,根据所输入的上述外部信息,执行预换档动作。
CN200710002042.9A 2006-02-28 2007-01-18 汽车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9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53044 2006-02-28
JP2006-053044 2006-02-28
JP2006053044A JP2007232047A (ja) 2006-02-28 2006-02-28 自動車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29686A true CN101029686A (zh) 2007-09-05
CN101029686B CN101029686B (zh) 2010-09-08

Family

ID=38066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204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29686B (zh) 2006-02-28 2007-01-18 汽车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91203B2 (zh)
EP (1) EP1826464A3 (zh)
JP (1) JP2007232047A (zh)
CN (1) CN10102968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6725A (zh) * 2011-08-30 2013-03-13 爱信Ai株式会社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106065942A (zh) * 2015-04-24 2016-11-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6931153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控制单元及其拨叉预挂档方法
CN106949234A (zh) * 2017-04-27 2017-07-14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器功能安全监控方法
CN109488760A (zh) * 2017-09-11 2019-03-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CN111350811A (zh) * 2018-12-24 2020-06-3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变速器的选档方法与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92047B2 (en) * 2007-06-04 2013-03-05 Zf Friedrichshafen Ag System for preventing damage to a vehicle
JP2009041601A (ja) 2007-08-07 2009-02-26 Hitachi Ltd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4812731B2 (ja) * 2007-10-30 2011-11-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クラッチ制御装置
JP5162767B2 (ja) * 2008-03-28 2013-03-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制御装置
FR2933759B1 (fr) * 2008-07-10 2011-01-14 Renault Sa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transmission d'un groupe motopropuls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5232565B2 (ja) 2008-08-04 2013-07-10 アイシン・エーアイ株式会社 デュアルクラッチ式変速機
JP4921509B2 (ja) 2009-03-31 2012-04-2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4999874B2 (ja) * 2009-03-31 2012-08-1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US8475336B2 (en) * 2009-07-30 2013-07-0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843284B2 (en) * 2009-08-14 2014-09-2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manual transmissions
US8225687B2 (en) * 2009-09-09 2012-07-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US8429994B2 (en) 2009-09-09 2013-04-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US8403792B2 (en) * 2009-10-21 2013-03-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JP5445758B2 (ja) * 2009-11-26 2014-03-19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車両用変速機制御装置
JP5653608B2 (ja) * 2009-11-26 2015-01-14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Daimler AG 車両用変速機制御装置
US8192176B2 (en) * 2009-12-10 2012-06-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fluid supply system having active regulator
US8443687B2 (en) * 2009-12-14 2013-05-2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887498B2 (en) 2009-12-18 2014-11-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Transmission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having an accumulator bypass valve assembly
US8402855B2 (en) * 2010-01-11 2013-03-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s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US8567580B2 (en) * 2010-01-22 2013-10-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413777B2 (en) * 2010-02-17 2013-04-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igh efficiency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ontrol system
US8234946B2 (en) * 2010-02-17 2012-08-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E102011079830A1 (de) * 2010-08-12 2012-02-16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automatisierten Doppelkupplungsgetriebes
US8839928B2 (en) 2010-12-02 2014-09-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904893B2 (en) 2010-12-06 2014-12-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733521B2 (en) 2010-12-06 2014-05-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738257B2 (en) 2010-12-08 2014-05-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740748B2 (en) 2010-12-08 2014-06-0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US8702564B2 (en) 2010-12-09 2014-04-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JP5836048B2 (ja) * 2011-10-11 2015-12-24 アイシン・エーアイ株式会社 変速機
JP5824437B2 (ja) * 2012-09-28 2015-1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ツインクラッチ制御装置
CN110402344B (zh) * 2017-03-23 2022-03-22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变速控制装置
KR102081334B1 (ko) * 2018-11-27 2020-02-25 현대 파워텍 주식회사 자동 변속기 차량의 엔진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5064A (en) * 1992-10-23 1995-01-31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Dual clutch countershaft automatic transmission
JPH06272753A (ja) * 1993-03-19 1994-09-2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制御変速装置
JPH08334168A (ja) * 1995-06-06 1996-12-17 Aqueous Res:Kk 多段変速装置
JP3632273B2 (ja) * 1996-01-25 2005-03-2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駆動力制御装置
JP2903380B2 (ja) * 1996-02-23 1999-06-07 株式会社エクォス・リサーチ 車両制御装置
JP3425505B2 (ja) 1996-05-30 2003-07-14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弾性表面波ジャイロスコープ
DE19631983C1 (de) * 1996-08-08 1998-02-12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zum Schalten eines Doppelkupplungsgetriebes und Doppelkupplungsgetriebe mit Synchronisiereinrichtung
JPH10318361A (ja) * 1997-05-21 1998-12-04 Toyota Motor Corp ツインクラッチ式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2000046169A (ja) * 1998-07-29 2000-02-18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制御装置
JP3955158B2 (ja) * 1998-08-24 2007-08-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00074198A (ja) * 1998-09-01 2000-03-07 Aisin Aw Co Ltd 車両制御装置、車両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1173740A (ja) * 1999-12-16 2001-06-26 Aisin Aw Co Ltd 自動変速機制御装置、自動変速機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459361B2 (ja) * 2000-02-09 2010-04-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02096658A (ja) * 2000-07-17 2002-04-02 Hitachi Ltd 自動車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DE10116545B4 (de) * 2001-04-03 2005-04-21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automatischen Getriebes und für ein solches Verfahren geeignete Steuerung
DE10163401A1 (de) * 2001-12-21 2003-07-03 Zf Sachs Ag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Mehrfachkupplungs-Mehrganggetriebe
JP3738740B2 (ja) * 2002-03-19 2006-01-2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ツインクラッチ式歯車変速機
JP3918596B2 (ja) * 2002-03-20 2007-05-23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変速機制御機構
JP4125067B2 (ja) * 2002-06-12 2008-07-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4378914B2 (ja) * 2002-06-21 2009-12-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複数クラッチ式変速機のシフト制御装置
CN1415876A (zh) * 2002-12-06 2003-05-07 吉林大学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机构
JP3952977B2 (ja) * 2003-03-19 2007-08-0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多段式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2005265176A (ja) * 2004-02-17 2005-09-29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走行制御装置
JP2006029476A (ja) * 2004-07-16 2006-02-02 Nissan Motor Co Ltd 駆動力伝達装置
JP4872235B2 (ja) * 2005-04-28 2012-02-0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多段式自動変速機の変速制御装置
JP4828929B2 (ja) * 2005-12-19 2011-11-3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自動変速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6725A (zh) * 2011-08-30 2013-03-13 爱信Ai株式会社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102966725B (zh) * 2011-08-30 2015-06-03 爱信Ai株式会社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CN106065942A (zh) * 2015-04-24 2016-11-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6931153A (zh) * 2015-12-31 2017-07-0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控制单元及其拨叉预挂档方法
CN106931153B (zh) * 2015-12-31 2018-07-17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箱控制单元及其拨叉预挂档方法
CN106949234A (zh) * 2017-04-27 2017-07-14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器功能安全监控方法
CN109488760A (zh) * 2017-09-11 2019-03-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系统及其控制策略
CN109488760B (zh) * 2017-09-11 2020-09-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双离合变速系统的控制策略
CN111350811A (zh) * 2018-12-24 2020-06-30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及其变速器的选档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99395A1 (en) 2007-08-30
EP1826464A2 (en) 2007-08-29
EP1826464A3 (en) 2011-01-05
JP2007232047A (ja) 2007-09-13
CN101029686B (zh) 2010-09-08
US7591203B2 (en) 2009-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29686A (zh) 汽车控制装置与控制方法
US9174644B2 (en) Vehi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CN110043649B (zh) 车辆以及控制装置
JP5139316B2 (ja) 急勾配な上り坂の走行状態における車両の走行中のギアの選択方法
CN104619974B (zh) 安装有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车辆的怠速停止控制装置
JP2014058286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JP5899047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CN103328297B (zh)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JP2019123327A (ja) 車両用制御装置及び車載装置
CN104884297A (zh) 电动车辆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04006149B (zh) 自动变速装置
US9989124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7830161B (zh) 一种应用于电子换挡系统的变速器控制方法
CN103339419A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3180190B (zh) 车辆的动力传递控制装置
CN110966396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96788A (zh)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及其变速控制方法
CN104806747B (zh) 离合器压力控制装置
JP2014073731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JP6982564B2 (ja) 車両制御装置
JP2007187227A (ja) 自動変速機の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自動変速装置
JP2014094596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変速制御装置
JP5445758B2 (ja) 車両用変速機制御装置
JP5653608B2 (ja) 車両用変速機制御装置
JP2014054952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