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8262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8262B
TWI358262B TW093131685A TW93131685A TWI358262B TW I358262 B TWI358262 B TW I358262B TW 093131685 A TW093131685 A TW 093131685A TW 93131685 A TW93131685 A TW 93131685A TW I358262 B TWI358262 B TW I3582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a
green tea
vermiculite
tea extract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1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8031A (en
Inventor
Masami Sasame
Hitoshi Kinugasa
Kenji Shimaoka
Yoko Haraguchi
Hitoshi Niino
Kazunori Okanoya
Original Assignee
Ito E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o En Ltd filed Critical Ito En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528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8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82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826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63Liquid or semi-liqui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e.g. gels, liquid extracts in solid capsu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8Extraction of water soluble tea constitu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Description

1358262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既使長期存放也不會產生 容器裝綠茶飲料的方法,特別是關於適合力口 容器裝綠茶飲料的方法。 【先前技術】 將綠茶飮料灌裝入容器後,於存放期間 物狀、白濁狀、凝體狀(綿絮狀)或者類似 物(下文將此等總稱爲「沈激物」)的情況 透明容器中的綠茶飮料而言,這種沈澱物的 導致其喪失商品價値的嚴重問題。 雖然槪稱爲「沈薇物」,其可分爲飮料 析出之「初次沈澱」物’及飮料製造後於存 逐漸產生之「二次沈澱物」。其中,「初次 被稱爲茶奶油’已被證實是由於咖啡因、茶 產生’以組合離心過濾 '酵素處理、膜過濾 濾’可確實防止茶奶油的產生。另一方面 •物」是一個比「初次沈澱物」更大的問題, 了各種防止方法。 提議以將引起沈灑的物質除去之方法· 「二次沈澱物」的其中之一方法。例如,已 水萃取茶’將所得到的茶萃取液冷卻後,加 置’接著經由離心等方法除去微細的茶顆粒 沈澱物之製造 熱販售之製造 會有產生浮遊 沈澱物的沈澱 。對於灌裝在 產生是一種會 製造後才開始 放中隨著時間 沈澱物」通常 黃素等結合而 等方法進行過 ,「二次沈澱 一直以來提案 做爲一種防止 揭示一種用熱 入丹寧酸後靜 ,之後藉由矽 -5- (2) (2)1358262 藻土過濾而澄淸化之方法(日本特開平6-269246號)。 又’已揭示一種萃取綠茶而得到茶萃取液,添加抗壞 血酸使其成酸性後急速冷卻,更進一步進行離心分離,接 著用矽藻土過濾以澄淸化之方法(日本特公平7-97965 號)。 此外’已揭示一種將綠茶以水或熱溫水萃取而得到之 水溶性茶成份的的茶萃取液中加入甲殼素,吸收高分子成 份的多酚類後’將其以離心分離機進行處理,更以矽藻土 過濾而除去沈澱物的結晶之方法(日本特開平6_3〗〗847 號)。 此外,提議添加化學試劑及酵素等而使不溶性複合物 (沈澱物)可溶化或安定化之方法。例如,已揭示一種綠茶 的熱水茶萃取液經過離心分離或者濾布過濾,再結合將具 有半纖維素酵素活性的酵素加入處理的步驟,而可有效抑 制綠茶飮料中二次沈澱產生的方法(日本特開平8_228684 號);及一種藉由於綠茶萃取液中加入α-澱粉酵素處 理,以抑制飮料中出現凝體狀之方法(日本特開200 1 _ 45973號);及一種藉由於綠茶萃取液中加入溶血卵磷脂 等之經酵素處理的卵磷脂進行調製,以抑制混·濁或沈源物 產生之製造綠茶飮料的方法(日本特開 200 1 -2043 8 6 號)等。 但是試圖藉由除去引起沈澱的物質以防止二次沈源物 的方法,因爲最後會將含於綠茶飮料中之引起混濁.沈殿 的物質全部除去,也大量地除去那些會影響到茶風味及與^ -6- 1358262 ⑶ 沈澱物形成無關的成份’而會有導致茶飮料的原有風味減 弱的問題。 又,添加化學試劑或酵素使不溶性複合物可溶解化或 安定化的方法’也會有因爲添加物和所含有之成份反應而 使茶的原有風味被改變的問題。 【發明內容】 近幾年來’主要在冬季將容器裝綠茶飲料加熱至約 5 5-60 °C販售’我們近來發現’綠茶飮料於加熱的狀態下 存放’則更易產生二次沈激’更發現加熱至55-60 t販售 時’可能產生由於嗜熱細菌所產生的腐臭及由於熱變性而 產生風味改變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經長時間後仍爲澄淸,並且 保持茶的原有風味之容器裝綠茶飮料,特別適用於加熱販 售之容器裝綠茶飮料之新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也提議一種含有在70-100。〇:熱水中萃取綠茶葉 之萃取步驟、於所得的茶萃取液中加入矽石而將茶萃取液 中的沈澱物成份吸附到該矽石之吸附步驟、自茶萃取液中 除去該砂石之矽石除去步驟、加熱殺菌步驟及容器灌裝步 驟之製造容器裝綠茶飮料的方法。 上述之矽石去除步驟可與過濾步驟結合,或者矽石去 除步驟可與過濾步驟分開實施。具體而言,亦可使用離心 過濾、超濾、細濾、微濾、逆滲透膜過濾、電滲析、生物 功能性膜等之膜過濾 '使用除此以外之多孔助劑(過濾材 (4) (4)I358262 料)可將固體顆粒自液體中分離之過濾方法或組合上述任 何兩種之過濾方法,可同時將不要的物質及所添加之矽石 自茶萃取液除去;又,亦可使用任何一種過濾方法(如上 面提到的過濾方法)將矽石除去後,再使用離心過濾、超 濾、細濾、微濾、反滲透膜過濾、電滲析、生物功能性膜 過濾等之膜過濾方法、或使用除此以外之多孔助劑(過濾 材料)可將固體顆粒自液體中分離之過濾方法進行過濾。 本發明的步驟亦可調換爲例如將殺菌步驟和容器灌裝 步驟的次序調換等步驟的順序,又,亦可插入其他步驟。 本發明者對防止茶飲料中之沈澱物(包括初次沈澱 物•二次沈澱物)精心硏究的結果,發現藉由將矽石加入 茶萃取液並使其接觸,茶萃取液中的沈澱物成份,具體而 言爲形成二次沈澱物的部分蛋白質和多醣類,可被選擇性 地吸附至矽石,基於上述相關的觀察而完成了本發明。以 往認爲綠茶飲料的存放時二次沈澱物產生的原因爲高分子 成份的調配比例,因此,在一些除去引起二次沈薇.物的物 質的方法中’大多數具有將含高分子成份除去的.結果,但 疋’由於含高分子成份中含有許多對茶風味具有影響的成 份’使用以往的方法既使能防止沈澱物產生,但卻使茶的 原有風味被減弱了,相對於此,本發明因爲可將形成二次 沈薇物的部分蛋白質和多醣類選擇性地吸附至矽石並除 去’因此可減少其含量’同時亦可將與沈源物產生無關之 風味成份大量保留在茶萃取液中,其結果,可製造經長期 間後仍爲澄淸、且保持有茶原有風味的容器裝綠茶飲料。 (5) (5)1358262 關於「二次沈澱」的原因,近來有報告認爲存在於茶 萃取液或茶調製溶液中的「小木麻黃素」因爲加熱殺菌時 分解爲「鞣花酸」,這種「鞣花酸」結合蛋白質多醣類 等而形成二次沈澱物(參照日本特開200 3 _23 54 5 2 等)°從此觀點來看’認爲可藉由將矽石加入綠茶萃取液 中並&擇性地吸附會與隸化酸結合的蛋白質.和多醒類至 砂石’可自米卒取液中集中選擇除去成爲二次沈薇物的真 正原因成份。 本發明的製造方法特別適合用於加熱販售的容器裝綠 茶飮料製造。加熱販賣一般爲加熱至5 5 - 6 0 °C .狀態下存放 和販售’如果綠茶飮料在加熱狀態下存放,二次沈澱物會 更容易產生’但是根據本發明的製造方法,形成二次沈薇 物的蛋白質和多醣類能被選擇性地吸附和除去,因而可使 所製造的綠茶飮料在經過長期間後仍維持澄淸。 又’加熱至5 5 - 6 0 t販售時,會有在常溫下不增殖的 嗜熱細菌(抗熱性嗜熱細菌)產生繁殖的問題,根據本發 明的製造方法,爲了使含於茶萃取液中之具有抗菌能力的 兒茶素類能保留在飮料中,可藉由此兒茶素類的抗菌作用 而扣]制嗜熱細菌的生長,從這點看,使用吸附多酚的方法 會使兒茶素的量變少;又,使用藉由酵素等進行分解的方 法’則會導致多餘的有機類殘留。 又’當一般綠茶飮料加熱至55-6(TC販售時,會有加 速熱變性和氧化變質,而加熱劣化持續進行則會感到一種' Ml U餐類之令人討厭的氣味的問題。而本發明的製造方 -9 - (6) (6)1358262 法’確認可選擇性的減少氣味惡化主要原因的脂肪酸氧化 分解物,另一方面,也確認可將多量的吡嗪等的烘焙香味 成份保留於飲料中,因此可提供—種加熱飲用時很少有令 人討厭的氣味、卻可感受到明顯的烘焙香味的綠茶飲料^ 從風味的觀點來看,如大家所知,人的味覺會隨著溫 度而改變感覺方式,當溫度高時,苦味和澀味的感受會變 得較遲鈍,而當溫度更高時’據說更容易品嘗出甜味,但 根據本發明的製造方法,由於澀味成份之兒茶素及烘焙香 味成份可完整的保留在飲料中’且可抑制令人討厭的薯臭 氣味’故可提供了一種特別適合於加熱販售的綠茶飲料。 再者’本發明中之「綠茶飲料」意指以綠茶葉萃取所 得到之茶萃取液爲主要原料的飲料,而烏.龍茶飮料及紅茶 飮料等之不容易發生「二次沈澱」的茶飲料’並不適合做 爲本發明的對象飮料。 另外’在本發明中「二次沈澱物」意指不包括細粉狀 沈澱之凝體狀(綿絮狀)的沈澱物,應與「初次沈澱物」 區分。又,葡萄作爲原料的飮料如葡萄酒中,出現的非凝 體狀的顆粒沈薇’也應與此做區分。 〔實施發明之最佳形態〕 以下說明實施本發明的最佳實施形態,但本發明的實 施形態並不限於以下的實施例。 在本貝施形態中,容器裝的綠茶飲料經過下述步驟所 製造:在熱水中對綠茶葉進行萃取之萃取步驟;將萃取物 -10- (7) (7)1358262 殘渣從茶萃取液中除去之粗濾步驟;在茶萃取液中加入矽 石,茶萃取液的沈澱物成份被吸附到矽石上之吸附步騍; 包括離心過濾(與矽石去除步驟並用)和矽藻土過濾之過 * 濾步驟;配製步驟;加熱殺菌步驟;和容器灌裝步驟。 但是,該製造方法僅只是其中一例,可調換每個步驟 的次序可,另外,在每個步驟中可插入另一步驟,例如, 在本製造步驟中,雖然添加的矽石是經由離心過濾從茶萃 取液中除去的,但在亦可在離心過濾前,插入自萃取液中 φ 除去所添加的矽石之過濾步驟。 (原料茶) 綠茶葉,即作爲原料茶葉,只要是採自茶樹(科學名 稱:Camellia sinensis)的茶葉即可,而不限其品種、產 地、採收時期、採收方法、種植方法等,任何茶種皆可做 爲此發明的實施對象。新鮮的茶葉等(包括葉子和莖)亦 可作爲原料茶葉,進一步說,只要是新鮮的茶葉等實施以 φ 蒸或烤等手段中斷酵素活性的初製茶加工方法製備而成之 初製茶,煎茶、鍋炒茶、被茶,玉露、沏末茶、抹 茶' 粗茶、烘焙茶、蒸熟製的玉綠茶' 炒熟製的玉綠 茶、嬉野茶、青柳茶等之任何一種皆可做爲原料茶葉, 又’可組合二種以上之這些初製茶,在製作中也可加入香 料’另外,也可使用茉莉花茶等輕度發酵茶,現有的茉莉 花茶有幾種,又那些綠茶中加入人造香料而製作的茶中, 以非發酵茶爲佳,對上述初製茶使用當前公知的方法進行 -11 - (8) (8)丄项262 加工完成後,所得的加工完成茶也可作爲原料茶骞。 另一方面,烏龍茶和鐵觀音茶等半發酵茶’钍茶等發 酵茶,普領茶等後發酵茶不適合作爲本發明的原料茶葉, 垣是因爲發生於烏龍茶 '紅茶中的茶奶油沈澱鹚發生於 非發酵.氽及發酵茶中的不可逆的凝體狀沈澱物(郎爲一次 沈源物)的原因不相同. % (萃取步驟) 綠茶葉的萃取可在70」00 r的熱水中進行窣取例 如,萃取可依據常用的方法,使用—種稱爲捏和璣的萃取 裝置’相對於原料茶的20- 1 00倍量' 溫度爲7〇Μ〇〇τ:之 萃取水中約1 · 2 0分鐘,根據需要,攪拌一次到多次,可 在大氣壓下萃取,然而,萃取方法和萃取條件等並沒有特 別的限制,例如,也可實施加壓萃取。 另外’萃取溫度、即萃取的熱水溫度爲7〇_1〇(rc,特 別佳爲在70-9(TC的熱水中進行萃取,若於70~] 0〇t: '特 別是7 0〜90 °C的熱水中萃取,可輕易獲得所希望的風味, 且澀味不會增強。 萃取所使用的萃取水,除純淨水外(包括硬水、軟水 和離子交換水)’尙可列舉如含抗壞血酸的水溶液和p η 値調整水等。 經由萃取所得到的茶萃取液,根據需要冷卻至大約5 -4 0 °c ,可於同時或此前後,並依需要,於茶萃取液中加入 抗壞血酸或抗壞血酸鈉等來調整至酸性(pH 4-5 )。藉由 -12 - (9) (9)1358262 茶萃取液的冷卻或調整酸度可防止所萃取成份的氧化,同 時可提高引起初次沈澱物的成份沈澱後之後續步驟的離心 過漉的效率。 (粗濾步驟) 粗濾步驟是一個除去茶葉、大的細粉等萃取殘渣的步 驟,舉例而言,可任意選擇不銹鋼篩檢程式、法蘭絨布、 濾網和其他目前所使用之除去萃取殘渣的過濾方法。 由於粗濾步驟是一個除去大的萃取殘渣的步驟,對茶 飲料中的分子量分佈等沒有影響,因而這種作用也可.透過 其他過濾方式(以本實施例而言爲離心過濾、矽藻土過 濾)實現,而省略粗濾步驟。 (吸附步驟) 在吸附步驟中,於茶萃取液中加入矽石,使茶萃取液 和矽石接觸,使茶萃取液中的沈澱物成份被選擇性地吸附 至砂石’而在後續步驟將本步驟中加入的砂石除去。 作爲添加用的矽石,除矽石(二氧化矽;Si02)外, 可使用含有以矽石作爲主要成份(占總量的50%以上)之 含砂物。 矽石(二氧化矽;Si 02 )可爲任一種之結晶質地及非 結晶質地,又亦可爲任一種之天然物及合成物,爲合成物 時,可使用任一種之乾式法(氣相法)、濕法(水玻璃 法;包括凝膠型和沈澱型)、溶膠一凝膠方法等任意的合 -13- (10) (10)1358262 成法所製造之矽石。 可以使用天然物之如矽酸鹽、矽藻土等之黏土礦物、 水晶' 石英等做爲含矽物。 藉由在茶萃取液中加入矽石,並使茶萃取液和矽石接 觸,可使茶萃取液中含有的沈澱物成份,尤其是形成二次 沈澱物的部分蛋白質和多醣類被選擇性地吸附至矽石,而 可降低茶溶液中此等物質的濃度。 矽石的添加量’爲萃取綠茶原料(茶葉量)的〇5_ 20倍,特別以1 — 1〇倍爲佳。 除添加的量外,藉由控制矽石的直徑 '細孔直徑、電 荷及存在砂石表面的羥基(矽烷醇基),來調整矽石的吸附 功能’藉此調整被吸附除去的蛋白質和多醣類的種類和 量’進而可調整綠茶飮料的風味。 具體的吸附方法,例如可將矽石加入茶萃取液並攪 拌,又,於粗濾後之茶萃取液中加入矽石,並將該茶萃取 液^ I石一起移至後續步驟’亦可在輸送此液體的過程中 使氽卒取液和矽石進行接觸,又矽石也可分成幾次添加 進行分散吸附。 达匕時將砂石加Λ茶葉萃Μ Φ彳&§卩 至 2 0 - 4 0 °C,同時插々如τα 便之與矽石接觸爲佳。如果茶萃取液冷 卻到2 0 °C以下,恐怕 匕、旧會產生茶奶油而降低矽石的吸附能 力’另一方面,如里 $ @於4〇°C,茶萃取液可能發生熱變性 而損害其風味。 又’添加砂石的苯; J糸卒取液調整到微酸性範圍(pH.4.5 -14 - (11) (11)1358262 - 5.5)爲佳。藉由調節到微酸性範圍,可使兒茶素的變 化受到抑制。必須注意的一點是’如果調整到低於ρ Η値 4 · 5 ’則恐怕會產生茶奶油,而使矽石的吸附能力降低。 爲了從茶萃取液中除去砂石,可另外插入一個除去砂 石的矽石過濾步驟,或者在吸附步驟後經由離心過濾、矽 藻土過濾或其他過濾方法,將矽石除去。 (離心過濾) 離心過濾可在例如,流速2 0 0 — 5 0 0 L / h,轉速5 0 0 0 -20 OOOrpm的條件下進行,此時,藉由改變流速、轉速、 離心沈澱表面(Σ )等,而可調整最終所獲得的容器裝綠 茶飮料的澄淸度(T % )。 在離心分離時’預先將茶萃取液冷卻到約5-4(TC爲 佳,但冷卻並非是絕對必要的。 離心過濾爲除去細微粉末的處理,但亦可除去如上述 所加入的矽石。 又,其它只要是能除去細微粉末的步驟,離心過濾並 非絕對必要的,但在矽藻土過濾之前進行離心過濾,可減 輕矽藻土過濾的負擔。例如,藉由增加滲透流速和降低摻 透壓可縮短過濾時間。然而,由於矽藻土過濾也可除去細 微粉末,雖然多少會加重其負擔,但於實施矽藻土過濾時 可省略離心過濾。 (矽藻土過濾) -15- (12) (12)1358262 砂藻土過濾是以矽藻土作爲過濾助劑的濾餅過濾法。 矽藻土是由稱爲矽藻類的浮游植物,經過長年在海底 或湖底堆積而石化,細微的矽藻殼所堆積而成的土。直徑 從數至數十# m,由於表面存在著無數之onoym 的微孔’藉由在金屬絲網或濾布上形成緻密的過濾助劑的 濾餅層,過濾時可獲得澄淸的液體。 矽藻土的主要成份是矽石(Si02),尤其是非結晶矽 石’對於過濾助劑的應用來說,一般爲使用那些已經過焙 燒而純化者。 矽藻土過濾的方法可以在過濾載體表面上形成由矽藻 土所成之助劑層(預塗佈),根據需要,原溶液(茶萃取 液的未過濾液)中注入矽藻土過濾試劑(主體加料),同 時’將原溶液(茶萃取液的未過濾液)送到前述助劑層即 可 。 在此’ 「預塗佈」指的是,在過濾操作前,將助劑分 散入於淸澈的液體中,使其循環,而在過濾載體〔例如金 屬網(葉),厚的過濾紙(濾板),層合金屬環(燭形 物)’陶瓷管(燭形物)等〕的表面形成數mm厚的助劑 層’籍此使懸浮的固形物直接吸附於過濾材料而可防止污 染’又可提昇濾液的澄淸度。 對於本發明中使用的矽藻土,只要是矽藻土原料礦石 經碾磨.乾躁處理者、經碾磨·乾躁處理後更施以燒成或 溶劑燒成處理者等做爲濾過助劑使用之矽藻土,皆可使 用’但以使用〇·〇5-〇.]達西的矽藻土過濾助劑爲佳,藉由 -16 - (13) (13)1358262 使用0.05-0.]達西的矽藻土過濾助劑,可製造更加澄淸的 容器裝茶飮料。再者,「0.05-0.1達西的矽藻土過濾助 劑」指的是達西滲透性係數K爲0.05-0.1範圍內的矽藻土 過濾助劑,「達西滲透性係數K」爲表示過濾助劑滲透性 的指數,其可用水滲透法或空氣滲透法測定。目前,「達 西」使用十分廣泛,一般爲指定此値以購買硅藻土過濾助 劑。 另外,對於本發明中使用的矽藻土,使用已經過酸處 理將鐵溶出除去的矽藻土爲佳。這是因爲鐵只會影響綠茶 飲料的口味,而且是褐變的原因。對於矽藻土酸處理的方 法並沒有特別的限制1例如可採取使用將矽藻土和酸性水 投入混合池中並攪拌的方法、及可將酸加入在混合池中的 矽藻土和水混合物中的方法等之任何方法使矽藻土與酸性 水接觸,之後’在固液分離後用水洗淨,使用水懸浮狀態 或濕潤狀態下的矽藻土之方法等。藉由使用水懸浮狀態或 濕潤狀態下的矽藻土’可更降低從矽藻土中所溶出的鐵, 又,此處的酸性水指的是PH値小於7,較佳爲pH爲]-5 的酸性水(含有酸的水溶液),例如可列舉如檸檬酸、乳 酸和醋酸等有機酸' 及磷酸、硝酸、鹽酸等無機酸水溶液 等。 矽石亦可混合砂膠、珍珠岩和纖維素等其它的過濾助 劑使用。 (配製) -17 - (14) (14)1358262 配製時,可添加水(硬水,軟水,離子交換水,自然 水等)、抗壞血酸、抗壞血酸鈉’碳酸氫鈉、糖類、糊 精、香料 '乳化劑、安定劑、或者其他風味物質等之任一 種或組合這些物質兩種以上,並主要進行pH調節、濃度 調節、口味調節’例如,可列舉如pH値調節到大約6, 同時Brix度調節到大約〇.3之例。 (殺菌和容器灌裝) 加熱殺菌在罐裝飲料的情況時,依據須要可再加熱 (熱裝法)後灌裝’並進行蒸餾殺菌〔例如,加熱殺菌在 適當的壓力(1.2mmHg等),121°C下進行7分鐘加熱殺 菌〕’在塑膠瓶裝飮料的情況時,可進行UHT殺菌(配 方溶液在1 2 0- 1 5 0 °C下保持1秒至幾十秒)。 本發明所製得的綠茶飮料,較佳爲茶萃取液中的半乳 糖醛酸量爲30-50ppm ’特別是在加熱販售時爲 35_ 45ppm,或/及茶萃取液中蛋白質的量爲6-l〇ppm,特別是 在加熱販售時爲7-9ppm。因此,以此等爲指標進行選擇 和調節在吸附步驟時添加矽石的類型和量爲佳,又.,半乳 糖醛酸和蛋白質的量以與實例中相同方法測得的値作爲基 準。 由於半乳糖醛酸是綠茶飮料中產生沈澱物的原因之一 的多醣(果膠)構成成份,藉由測定綠茶飮料中半乳糖醒 酸的含量,可淸楚知道沈澱發生原因之果膠的總量。 考慮加熱販售的應用時,綠茶飮料的澄淸度以93 - -18- (15) (15)1358262 9 8丁%透光度(66〇11111)爲佳’特別是以95_98丁%爲佳。此 時’可藉由調整離心過濾和矽藻土過濾等過濾條件來調節 綠朱飮料的澄淸度。這意味著如果綠茶飮料的澄淸度能被 調節到9 3 - 9 8 T %透光度(6 6 0 n m )’除了離心過濾和矽藻 土過德外,亦可使用其他過濾方法取代,如超濾、細濾、 微濾、反渗透膜過Μ、電滲析、生物功能性膜等膜過滅、 或者組合兩種以上此等方法的任一的過據方法。然而,由 於茶飮料容易受到氧化變質的影響,因此,比起以—般所 謂的膜過據·超爐進行的交流設計(cross-flow scheme),較希望採用全過據方式,並且從風味平衡的角 度看,適合使用過濾助劑進行澄淸過濾,比如使用過濾助 劑的濾餅過濾並結合離心過濾。其中’在本發明中,矽藻 土過濾具有不必預防在濾出液中留有矽石及不具有特殊技 術經驗也可安定地製造出高品質的茶飮料的優點。 另外,經過上述製造步驟,即萃取步驟,粗據步驟, 吸附步驟’含離心過濾.矽藻土過濾的過濾步驟,配製步 驟,殺菌步驟,容器灌裝步驟’來製造綠茶飮料的製造步 驟方法只是本發明的其中一個例子’並不限定於此方法, 例如,可以調換上述步驟的順序’也可加入其他步驟。 【實施方式】 (實驗1 :常溫存放的品質評價) 對l〇g (產於靜岡的“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 0:5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用 -19- (16) (16)1358262 80 °C的熱水1000ml萃取3·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80 網眼的不錄鋼過減器進行粗濾,貯存已完成粗濾的茶萃取 '液;^ Θ ’力卩Λ彳目fit於綠茶原料(茶葉量)之各種添加量 (見表1 )的较石(非結晶含水矽石;水澤化學工業股份 有限公司製「Mizuka s〇ap」),強制冷卻到3〇»c,同時 將茶卒取液(pH 5.0)攪拌15分鐘使茶萃取液與矽石充 分接觸’然後靜置’再使用Westfalia公司製之SA1連續 離心分離機進行離心分離(流速:3〇〇L/h '轉速: lOOOOrpm,離心沈薇表面(centrifugai sedimentati〇n surface) ( Σ ) : 1 000m2)。 然後’離心分離後的過濾液中加入3〇〇ppm的抗壞血 酸’用碳酸氣鈉調節到pH値6 ’並藉由添加離子交換水 調整到1 〇 〇 〇 m丨(塡補)後’進行U Η T殺菌㈠3 5 °C , 3 0 秒)’在金屬板內冷卻’在85°C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器 中(PET瓶)’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飲料,之後,將瓶蓋 部分翻轉3 0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 如上述製造出的容器裝綠茶飮料在室溫下存放2周, 之後觀察沈澱物的發生情況’並評價風味,風味的評價由 10位評審的評價決定。 下述標準作爲沈澱物評價的指標: +++ :產生大量沈澱物 ++ :產生沈澱物 +:產生輕微沈澱物 ±:產生細微粉粒 -20- (17)1358262 •:無沈澱物產生 [表1]
矽石含量 風味 沈灑物的產 總的評價 _(%) 生 _〇 皆良好 + + + X 0.3 皆良好 + + X 0.5 皆良好 + △ __1 淸晰並良好 〇 __5 淸晰並良好 〇 10 略淡,佝良好 〇 20 相對較淡 △ 25 淡 X
顯然藉由於茶萃取液中加入矽石並使其接觸,可抑制 沈澱物的產生,特別是,當添加矽石的量是相對於綠茶原 料(茶葉量)的0.5倍以上,並使其接觸時,此效果爲顯 著的。另一方面,也了解到如果添加量超過綠茶原料(茶 葉量)的2〇倍時,風味會變淡。 (實驗2:加熱存放情況T的品質評價)° 對i〇g(產於靜岡的“ 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 0 : 5 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薺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甩 80 r的熱水]000 ml萃取3·5分鐘,所得的朱卒取液用80 -21 - (18) (18)1358262 網眼的不錄鋼過濾器進行粗濾,貯存已完成粗濾的茶萃取 液之槽內’加入相對於綠茶原料(茶葉量)之各種添加量 . (見表2 )的砂石(非結晶含水矽石;水澤化學工業股份 有限公司製「Mizuka Soap」),強制冷卻到3(TC,同時. 將茶萃取液(pH 5.0)攪拌15分鐘使茶萃取液與矽石充 分接觸’然後靜置’再使用Westfalia公司製之SA1連續 離心分離機’於200〜400L/h之間變化流速以進行離心分 離(轉速 10〇〇〇rpm '離心沈源表面(centrifugal 籲 sedimentation surface ) ( Σ ) : 1 000m2) ° 然後’離心分離後的過濾液中加入300ppm的抗壞血 酸’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 Η値6,並藉由添加離子交換水 調整到1 〇 〇 〇m 1 (塡補)後,進行UHT殺菌(1 3 5 t ,3 0 秒)’在金屬板內冷卻,在8 5 t: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器 中(PET瓶)’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飲料,之後,將瓶蓋 部分翻轉3 0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 再者’容器裝的綠茶飮料的澄淸度(T%)爲以變化離心 φ 分離之流速而進行調整。 如上述製造出的容器裝綠茶飮料在55 °C下存放2周, 觀察存放7天.14天後的沈澱物的發生情況。 澄淸度(T%)爲徹底搖動樣品後測量其透過率 (6 6 0 n m)。取樣4.0 m L放入標準玻璃槽中,以測量裝置: 曰立分光光度計U-3310進行測量。再者,後述的實驗也 磚 同樣的測量T°/〇。 另外,沈澱物的評價如實驗]中一樣的方法實施。 -22- (19) (19)1358262
在加熱存放的情況下,即使添加相對於綠斧胃料(茶 葉量)之 0.5倍以上的矽石,仍可看到出現汰潑物’然 而,藉由調整離心過濾來增加澄淸度(T% ) ’ 使在加 熱存放的情況下,也能抑制沈澱物的產生。 (實驗3 :不同過濾方法的品質評價) 〔製造方法3-]〕 對10g (產於靜岡的“ 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〇:5〇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用 8〇°C的熱水1 000ml萃取3.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SO 網眼的不銹鋼過濾器進行粗濾’貯存已完成粗濾的茶萃取 液強制冷卻到30°C,然後靜置,再使用Westfalia公司製 之 S A ]連續離心分離機進行離心分離(流速:3 0 0 L/h、轉 -23- (20) (20)1358262 速 lOOOOrpm、離心沈薇表面(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surface ) (Σ) :]000m2)° 然後,離心分離後的過濾液中加入300ppm的抗壞血 酸,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H値6,並藉由添加離子交換水 調整到1 0 0 0ml(塡補)後,進行 UHT殺菌(135°C , 30 秒),在金屬板內冷卻,在85 °C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器 中(PET瓶),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飲料,之後,將瓶蓋 部分翻轉3 0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 〔製造方法3-2〕 對 1 〇g (產於靜岡的“ 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 〇 : 5 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用 8〇°C的熱水]000ml萃取3.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80 網眼的不銹鋼過濾器進行粗濾,貯存已完成粗濾的茶萃取 液強制冷卻到3 0 °C,然後靜置,再使用W e s t f a 1 i a公司製 之 S A I連續離心分離機進行離心分離(流速:3 00L/h、轉 速 lOOOOrpm' 離心沈灘表面(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surface ) ( Σ ) : 1 000m2)。 然後,使用0 ·]達西的矽藻土,對離心過濾後的濾出 液進行矽藻土過濾,而得到矽藻土濾出液。 然後,於矽藻土濾出液中加入3 0 0 pp m的抗壞血酸, 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H値6,並通過添加離子交換水調整 到1 0 0 0 m 1 (塡補)’然後進行υ Η T殺菌(1 3 5 t,3 0秒), 在金屬板內冷卻,再在8 5 t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器中 -24 - (21) 1358262 (PET瓶),從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飮料,之後,將瓶 部分翻轉3 0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 〔製造方法3-3〕 對10g (產於靜岡的“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 5〇:5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 8〇°C的熱水l〇〇〇ml萃取3.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 網眼的不銹鋼過濾器進行粗濾,貯存已完成粗濾的茶萃 液之槽內,加入相對於綠茶原料(茶葉量)之2倍量的 石(非結晶含水矽石;水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Mizuka Soap」),強制冷卻到 30°C ’同時將茶萃取 (pH 5.0)攪拌15分鐘使茶萃取液與矽石充分接觸, 後靜置,再使用Westfalia公司製之 SA1連續離心分離 進行離心分離(流速:3 00L/h、轉速 1 OOOOrpm、離心沈 表面(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surface ) ( Σ ) ]0 0 0 m 2 )。 然後,於離心分離後的過濾液中加入3 0 0 p p m的抗 血酸’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H値6,並藉由添加離子交 水調整到I〇00ml(塡補)後,進行UHT殺菌(135°C, 秒在金屬板內冷卻,在8 5 °C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 中(P E T瓶)’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飲料,之後,將瓶 部分翻轉3 0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 〔製造方法3-4〕 棻 以 用 80 取 矽 製 液 然 機 澱 壞 換 3 0 器 蓋 -25- (22) (22)1358262 對〗〇g (產於靜岡的“ 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〇:5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用 8〇°C的熱水1 000ml萃取3.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8〇 網.眼的不銹鋼過濾器進行粗濾,貯存已完成粗濾的茶萃取 液之槽內’加入相對於綠茶原料(茶葉量)之2倍量的矽 石(非結晶含水矽石;水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Mizuka Soap」)’強制冷卻到 30°C,同時將茶萃取液 (PH 5.0)攪拌15分鐘使茶萃取液與矽石充分接觸,然 後靜置,再使用Westfalia公司製之 SA1連續離心分離機 進行離心分離(流速:3 00L/h、轉速1 〇〇〇〇rpm、離心沈澱 表面(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surface ) ( Σ ): 1 000m2)。 然後,使用〇. 1達西的矽藻土,對離心過濾後的濾出 液進行矽藻土過濾,從而得到矽藻土濾出液。 然後,於矽藻土濾出液中加入 3 OOppm的抗壞血酸, 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H値6 ’並藉由添加離子交換水調整 到100〇1111(塡補)後,進行1^1'殺菌(135°(:,30秒),在 金屬板內冷卻,在85 °C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器中(PET 瓶),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飮料,之後,將瓶蓋部分翻轉 3 0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 〔製造方法3-5〕 使用酸處理矽藻土作爲矽藻土過濾中所使用之矽藻 土,其餘與上述製造方法3-4〜樣製造容器裝綠茶飲料。 -26 - (23) (23)1358262 再者,矽藻土的酸處理爲將製造方法3-3中使用的矽 藻土浸入4 〇倍量的鹽酸溶液中(2.5 %濃度),攪拌同時放 置於室溫下24小時,然後用水淸洗直到濾出液pH値爲 5,之後在轉鼓中進行至乾燥。 如由上述方法製造的容器裝綠茶飲料([3-1]-[3-5]), 在37 °C或55 °C的恒溫池中存放30天,並在7天、14天和 3 0天後觀察沈澱物產生的狀態、水色和風味。 水色和風味的評價由10個評委的評價決定。 另外,沈澱物的評價與實驗I中一樣實行。·
-27- (24) (24)1358262 〔表3〕 製造 方法 存放 溫度 沈澱物產生 水色 風味 7天後 14天後 30天後 3-1 3 7 °C - 土 + 輕微 渾濁 稍差 5 5〇C - + + + 輕微 渾濁 差 3-2 3 7 °C 土 澄淸 良好 5 5 °C - - + 輕微 渾濁 稍差 3-3 3 7 °C 土 澄淸 良好 5 5 °C - - + 輕微 渾濁 稍差 3-4 3 7 °C - 土 不能測 定 褐色 差 5 5 °C 土 + 不能測 定 褐色 差 3-5 3 7 °C 澄淸 良好 5 5 °C . 澄淸 良好. 在長期(3 0天)加熱存放的情況下,雖然可藉由於矽 石吸附後實施離心過濾,而增加澄淸度來抑制沈澱的產 生,但是,仍可觀察到輕微渾濁的發生(3-3)。而在那些用 矽藻土進一步提高澄淸度的飲料中,無法觀察到這種渾濁 -28- i (25) (25)1358262 (3-5)。另外’那些用未經酸處理的矽藻土過濾的飮料則明 顯產生變色(3-4 )。 (貫1¾ 4:砂澡土過據材料的鐵溶出量之評價) 將5g矽藻土過濾材料浸入i〇〇ml純淨水(離子交換水) 中,並在室溫下靜置24小時(這期間攪拌5次),然後,過 濾分離過濾材料和純淨水’再由簡單的鐵分析儀(染色吸 光度)測里濾出液(純淨水)中鐵量,結果顯示,換算每克原 矽藻土,溶出的鐵量爲〇.l0;Ug/g。 (實驗5 :測量不同過濾方法之半乳糖醛酸和蛋白質的含 量) 〔製造方法5-1〕 對log (產於靜岡的“ 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 0 : 5 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用 80C的熱水1000m】卒取3.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8〇 網眼的不銹鋼過減器進行粗據’貯存已完成粗據的茶萃取 液之槽內’加入相對於綠茶原料(茶葉量)之〇倍量' 0.5倍量、5倍量或20倍量的矽石(非結晶含水矽石;水 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Mizuka Soap」),強制冷 卻到30°C,同時將茶萃取液(ρΗ 5·0)攪梓Η分鐘使茶 萃取液與矽石充分接觸’然後靜置,再使用Westfa丨ia公 司製之S A1連續離心分離機進行離心分離(流速: 3 00L/h、轉速]OOOOrpm '離心沈澱表面(centrifuga】 -29- i (26) (26)1358262 sedimentation surface ) ( Σ ) ] 000m2) 〇 然後’離心分離後的過濾液中加入3〇〇ppm的抗壞血 酸’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H値6,並藉由添加離子交換水 調整到1 0 0 0 m丨(塡補)後,進行υ Η T殺菌(1 3 5 t .,3 0 秒),在金屬板內冷卻’在8 5 °C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器 中(PET瓶),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飮料,之後,將瓶蓋 部分翻轉3Ό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從而得到容器裝 綠茶飮料。 〔製造方法5-2〕 對l〇g (產於靜岡的“ 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 0 : 5 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用 8 0 °C的熱水]〇 〇 〇 m丨萃取3 · 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8 〇 網眼的不銳鋼過濾器進行粗據,貯存已完成粗濾.的茶萃取 液之槽內’加入相對於綠茶原料(茶葉量)之〇倍量、 0 ·5倍量、5倍量或2 0倍量的矽石(非結晶含水矽石;水 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MiZuka Soapj ),強制冷 卻到3 0 °C,同時將茶萃取液(pH 5. 〇 )攪拌]5分鐘,然 後靜置,再使用Westfalia公司製之SA1連續離心分離機 進行離心分離(流速:3 0 0 L / h、轉速1 〇 〇 〇 〇 r p m .'離心沈源 表面(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surface ) ( Σ ) : 1000m2)。然後’使用0.〗達西的矽藻土,對離心過濾後 的濾出物進行砂藻土過濾,從而得到砂藻土濾&、液。 然後’於矽藻土濾出液中加入30〇ppm的抗壞血酸., (27) (27)1358262 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H値6 ’並藉由添加離子交換水調整 到1000m丨(塡補)後,進行UHT殺菌(135 °C,30秒),在 金屬板內冷卻,在85 °C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器中(pET 瓶)’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飮料,之後,將瓶蓋部分翻轉 3 〇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從而得到容器裝綠茶飮料。 矽藻土的酸處理爲將0.1達西的矽藻土浸入40倍量 的鹽酸溶液中(2.5 %濃度)’攪拌同時放置在室溫下24小 時’然後用水淸洗直到灑出液p Η値爲5,之後在轉鼓中 進行至乾燥。 〔半乳糖醛酸的分析〕 各取10 0ml由製造方法5-1和5-2所得容器裝綠茶飮 料的樣本,經柱色譜法(Sephadex LH-20)除去丹寧酸,然 後濃縮5倍。對每1 m L濃縮液中加入4 m L的乙醇,並在 —3 0 °C下冷卻一夜。冷卻後,經離心過濾,去掉上淸液, 再用乙醇洗淨兩次,然後減壓乾燥,製成分析樣本。 將減壓乾燥所得的分析樣本溶解於總體積爲1 mL的蒸 餾水中,加入5 m L冰冷的0 · 0 2 5 Μ四硼酸納,再在熱水中 反應1 〇分鐘。 反應後,冷卻至室溫後,加入200 # L的7.5 mM咔唑 溶液,更於熱水中反應I 〇分鐘。等冷卻到室溫後,測量 5 3 0nm的吸光度(分析設備:日立分光光度計U-3310),以 測量半乳糖醛酸的含量。結果表示於圖I和圖2。 -31 - (28) (28)1358262 〔蛋白質分析〕 各取10 0ml由製造方法5-1和5-2所得容器裝綠茶飮 料的樣本,經柱色譜法(Sephadex LH-20)除去丹寧酸,然 後濃縮5倍。對每lmL濃縮液中加入4mL的乙醇,並在 一 3 0 °C下冷卻一夜。冷卻後,經離心過濾,去掉上淸液, 再用乙醇洗兩次,然後減壓乾燥,進而用]5%三氣乙酸@ 蛋白質沈澱,以獲得用於定量測定的樣本。 將上述用於定量測定的樣本溶解於總體積爲} 00 ^ L 的蒸餾水中’然後在IN的Na OH中溶解超過30分鐘,溶 解後’加入的酸納驗性銅(sodium carbonate alkaline copper)試劑’並將溶液靜置超過]〇分鐘。之 後,加入1 〇 Q # L福林試劑並迅速混合,然後將溶液靜置 超過30分鐘,測量750nm吸光度(分析設備:日立分光光 度計U - 3 3 I 0)’以測定蛋白質的含量。結果表示於圖〗和 圖2 〇 〔T%測定〕 徹底搖動上述製造方法5 - 2獲得的每個容器裝綠茶 飲料樣品(樣本)’然後測定透光度(660nm )。取樣 4 .〇m】放入標準玻璃槽中,用測量設備:日立分光光度計 U-33 ] 0),進行測量。 藉由於茶萃取液中添加矽石並使其接觸,然後離心分 離(實驗5 _ 1 ) ’離心分離後的半乳糖醛酸和蛋白品質降 低,且澄淸度提高,又,離心分離後進一步實施矽藻土過 -32- (29) (29)1358262 濾的情況(實驗5— 2) ’也能看到如實驗5— 1中同樣狀 況。 再者,使用未經酸處理的砂藻土,與製造方法5 - 2 一樣的方法所製備出的谷器裝綠糸飮料樣本,但出現了顯 著的變色和沈源’無法進行半乳糖醛酸和蛋白質的分析。 (實驗6:測量不同過濾方法之兒茶素的含量) 〔製造方法6_ 1〕 對l〇g (產於靜岡的“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0:5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用 80 °C的熱水l〇〇〇ml萃取3.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8〇 網眼的不绣鋼過濾器進行粗濾,貯存已完成粗濾的茶萃取 液之槽內,加入相對於綠茶原料(茶葉量)之5倍量的砂 石(非結晶含水砂石;水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M i z u k a S 〇 a p」)’強制冷卻到3 0 °C,同時將茶萃取液 (pH 5.0 )攪拌1 5分鐘,然後靜置,再使用westfalia公 司製之 S A 1連續離心分離機進行離心分離(流速: 300L/h ' 轉速 l〇〇〇〇rpm ' 離心沈激表面(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surface ) ( Σ ) : 1 000m2) ο 然後,使用〇.〗達西的矽藻土,對離心過濾後的濾出 物進行矽藻土過濾,從而得到矽藻土濾出液。 然後,於矽藻土濾出液中加入3 00ppm的抗壞吨酸, 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 Η値6,並藉由添加離子交換水調整 到1 0 0 0 m】(塡補)後’進行U Η Τ殺菌(]3 5 t,3 0秒),.在 -33 - (30) (30)1358262 金屬板內冷卻,在85 °C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器中(PET 瓶)’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飲料,之後,將瓶蓋部分翻轉 3 〇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從而得到容器裝綠茶飮料。 矽藻土的酸處理爲將0·]達西的矽藻土浸入40倍量 的鹽酸溶液中(2.5 %濃度)’攪拌同時放置在室溫下24小 時,然後用水淸洗直到濾出液p Η値爲5,之後在轉鼓中 進行至乾燥。 〔製造方法6—2〕 對10g (產於靜岡的“ 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0:5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用 8 〇 °C的熱水1 0 0 0 m 1萃取3 . 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8 0 網眼的不銹鋼過濾器進行粗濾,已完成粗濾的茶萃取液之 糟內強制冷卻到3 0 °C,靜置後,使用w e s t f a 1 i a公司製.之 S A 1連續離心分離機進行離心分離(流速:3 〇 〇 L / h '轉速 lOOOOrpm、離心沈激表面(centrjfUgai surface ) ( Σ ) : ] 000m2) ° 然後’使用〇. 1達西的矽藻土,對離心過濾後的濾出 物進行矽藻土過濾,從而得到矽藻土濾出液。 然後’離心分離後的過濾液中加入3 0 0 p p m的抗壞血 酸’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 Η値6,並藉由添加離子交換水 調整到1 0 0 0m 1 (塡補)後’進行^ Η Τ殺菌(]3 5 t,3 0 秒),在金屬板內冷卻,在8 5 °C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器 中(PET瓶),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飮料,之後,·將瓶蓋 (31) (31)1358262 部分翻轉3 0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從而得到容器裝 綠茶飲料。 〔製造方法6_ 3〕 對l〇g (產於靜岡的“ 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0:5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 8〇°C的熱水l〇〇〇ml萃取3.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8〇 網眼的不銹鋼過濾器進行粗濾,貯存已完成粗濾的茶# $ 液之槽內,加入相對於綠茶原料(茶葉量)之0.3質胃% 的甲殼素,添加後強制冷卻到3 (TC,同時將茶萃取液 (pH 5.0)攪拌15分鐘使其與甲殼素進行充分的接觸, 靜置後,使用Westfalia公司製之SA]連續離心分離機進 fT離心分離(流速:300L/h、轉速 lOOOOrpm'離心·沈澱表 面(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surface ) ( Σ ) : 1 000m2)。 然後’於離心分離後的過濾液中加入3 0 0 ρ ρ m的抗壞 血酸’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H値6,並藉由添加離子交換 水調整到1 0 0 0 m 1 (塡補)後,進行υ Η T殺菌.(1 3 5。(:,3 0 秒)’在金屬板內冷卻,在8 5。(: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器 中(PET瓶)’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飲料,之後,將瓶蓋 部分翻轉30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從而得到容器裝 綠茶飮料。 〔製造方法6 — 4〕 -35- (32) (32)1358262 對 lOg (產於靜岡的"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 0 : 5 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用 8〇。0的熱水】〇〇〇π)1萃取3·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80 網眼的不銹鋼過濾器進行粗滬’已完成粗濾的茶萃取液之 槽內強制冷卻到30°C ’靜置後’使用Westfalia公司製之 SA1連續離心分離機進行離心分離(流速:3 00L/h、轉速 lOOOOrpm、離心沈澱表面(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surface ) ( Σ ) : 1 000m2) ° 接著,對離心過濾後的濾出物進行膜處理。在膜處理 中’使用膜處理設備(Nitto Denko Membrane M aster)和
MiIliporeUF膜 ( 100000級分),膜過濾的工作壓力爲 6kg/cm2。 然後’於膜過據後的濾出液中加入3 0 〇 p p m的抗壞血 酸’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H値6,並通過添加離子交換水 曰周整到10〇〇ml (塡補),然後進行UHT殺菌(i35t,3〇 私),在金屬板內冷卻,再在85 °C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 窃中(PET瓶)’從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飲料。其後,將 瓶室部分翻轉30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從而獲得容器 裝的綠茶飲料。 L兒茶素分析方法〕 以經粗濾得到的茶萃取液爲對照組,依下 合〜綠氽飲料樣本中兒茶素的量,測苹的 比例’結果列示於表4。 素的 -36 - (33) 1358262 1 )設備和儀器 高效液相色譜儀:日立製作所 D-7000 HPLC系統 HPLC 用柱:YMC Jsphere ODS-H80 (D 4.6x250mm。 2 )試劑
移動相:乙腈(高效液相色譜用或最純)、磷酸(最 純)、超純水(以0 ·4 5 /z m處理的離子交換水) 兒茶素標準溶液:(-)-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 g a 】1 a t e (E G C g )〕,(-)-表兒 米素沒食子酸醋〔(-)-epicatechin gal 丨 ate ( ECg) 〕 , ( · )-表兒茶素〔(-)-epicatechin(EC)〕,(-)-表沒食子兒 茶素〔(-) -epigallocatechin (EGC) ,(-)·沒食子兒 米素沒食子酸醋〔(·) -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 > (-)-兒茶素沒食子酸酯〔(-)-catechin
gallate ( Cg ) 〕 , ( ·).沒食子兒茶素〔(-)· gallocatechin ( GC) 〕’( + )-兒茶素〔( + ) -catechin (C)〕。 -37- (34) 1358262 正曲線。 4 )高效液相色譜法操作條件 柱:YMC Jsphere ODS-H80 Φ 4.6 x
4 0°C 移動相:A相:5 %乙腈(含有Ο . 1 % ϊ 50%乙腈(含0.1%磷酸) 流速:l〇ml/min;注入量:10//】;檢 2 5 0 mm ;柱溫: 每酸)和B相: 測:UV23 Onm -38 - (35) !358262 」表4〕 6-1 6-2 6-3 6—4 遊離型兒茶素 95.88 96.85 74.4 1 95.60 酯型兒茶酸 97.36 97.90 46.49 74.4 5 總兒茶素 97.26 97.53 56.20 8 1.85 雖然在加入矽石用於吸附的情況下(6 -]) ’與實施 矽藻土過濾的情況(6 - 2) —樣,無法觀察到兒茶素量的 下降’但是,在加入甲殼素的情況下(6-3) ’與實施膜 過濾的情況(6 - 4 )—樣,得知其兒茶素的量減少。 (實驗7:不同過濾方法之香味成份的變化) 〔製造方法7- 1〕 對]0 g (產於靜岡的“ Y a b u k i t a ”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0:5 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用 8〇°C的熱水1 0 00ml萃取3 .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80 網眼的不銹鋼過濾器進行粗濾,已完成粗濾的茶萃取液之 槽內強制冷卻到30°C,使用 Westfalia公司製之 SA1連 續離心分離機進行離心分離(流速·· 3 00L/h、轉速 lOOOOrpm、離心沈濺表面(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surface ) ( Σ ) : 1 000m2)。 然後,於離心分離後的濾出液中加入3 0 Oppm的抗壞 血酸,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H値6,並通過添加離子交換 水調整到]0 0 0 m丨(塡補),然後進行υ Η T殺菌(1 3 5 t,3 0 -39 - (36) (36)1358262 秒),在金屬板內冷卻,西亦8 5 °Γ ~ττ m-u 3印卻,再在85 c下璀裝入透明的塑膠容 器中(PET瓶)’從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飮料。其後,將 瓶盖部为翻轉30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從而獲得容器 裝的綠茶飲料。其後,將瓶蓋部分翻轉3 〇秒進行殺菌, 並立即冷卻從而獲得容器裝的綠茶飮料。 〔製造方法7 — 2〕 對l〇g (產於靜岡的"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〇:5〇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甩 8〇°C的熱水1 000ml萃取3.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8〇 網眼的不銹鋼過據器進行粗濾’貯存已完成粗.濾的茶萃取 液之槽內,加入相對於綠茶原料(茶葉量)之5倍量的砂 石(非結晶含水矽石;水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M i z u k a S o a p」)’強制冷卻到 3 0 °C,同畤將茶萃取液 (pH 5.0)攪祥15分鐘,然後靜置,再使用West fa lia公 司製之 S A1連續離心分離機進行離心分離(流速: 300L/h ' 轉速 lOOOOrpm、離心沈殺表面(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surface) ( Σ ) : 1 000m2) ° 然後,離心分離後的過濾液中加入3 00ppm的抗壞血 酸,用碳酸氫鈉調節到PH値6 ’並藉由添加離子交換水 調整到 1 000ml(塡補)後,進行 UHT殺菌(]35°C ,30 秒),在金屬板內冷卻’在85 °C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器 中(PET瓶),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飲料,之後,將瓶蓋 部分翻轉3 0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從而得到容器裝 -40 - (37) (37)1358262 綠茶飲料。 〔製造方法7— 3〕 對l〇g (產於靜岡的“Yabukita”品種頭茶和二茶以 5 0:5 0混合進行輕度蒸汽殺菁所得之綠茶)綠茶原料使用 8 0°C的熱水1 000ml萃取3·5分鐘,所得的茶萃取液用8〇 網眼的不銹鋼過濾器進行粗濾,貯存已完成粗濾的茶萃取 液之槽內’加入相對於綠茶原料(茶葉量)之5倍量的砂 石(非結晶含水矽石;水澤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 「Mizuka Soap」),強制冷卻到 30 °C,同時將茶萃取液 (pH 5.0 )攪拌15分鐘’然後靜置,再使用westfalia公 司製之 SA]連續離心分離機進行離心分離(流速: 3 0 0L/h、轉速 i〇〇〇〇rpm、離心沈澱表面(centrifUgal sedimentation surface ) ( Σ ) : 1 000m2)。 然後’使用0 . 1達西的矽藻土,對離心過濾後的濾出 物進行矽藻土過濾’從而得到矽藻土濾出液。 然後’於矽藻土濾出液中加入3〇〇pprn的抗壞血酸, 用碳酸氣鈉調節到p Η値6,並藉由添加離子交換水調整 到1 0 0 0 m 1 (塡補)後’進行υ Η Τ殺菌(1 3 5 ,3 0秒),在 金屬板內冷卻’在85 °C下灌裝入透明的塑膠容器中(PET 瓶)’而得到容器裝的綠茶飲料,之後,將瓶蓋部分翻轉 3 0秒進行殺菌,並立即冷卻,從而得到容器裝綠茶飮料^ 此外’砂藻土的酸處理以下述步驟進行:將〇1達西的 较藻土浸入4〇倍量的鹽酸溶液中(2.5%濃度),攪拌上述 (38) (38)1358262 溶液’在室溫下保持24小時’然後用水淸洗直到濾出液 pH値爲5,之後在轉鼓中乾燥。 〔香味成份分析方法〕 . 用10ml小玻璃瓶取容器裝綠茶飮料樣本,加入3g NaCl,又,加入5//1的0.1%環己醇作爲內部標準。在香 味成份萃取中,採用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以 GC/MS進行分析,結果表示於圖4。 再者以內部標準物質(5//L的0.1%環己醇)表面作 爲1時,求算香味成份的量的相對比例。 (分析條件) GC/MS : Agilent 5 9 7 3N 柱:DB-WAX(0.25mmI.D.x60mx0.25//m), 流速:0.9 m 1 / m i η, 烤箱溫度:3 5 °C ( 3 m i η )〜5 °C / m i η 〜2 4 0 °C ( 5 m i η ), 注入溫度:-50°C〜12°C/s〜24 0 °C ,無斷裂。 〔結果〕 在加入矽石用於吸附的情況下(7 — 2),與進一步實 施矽藻土過濾的情況(7 - 3 )—樣,與僅有離心分離的情 況(7 -])相比較’有吡嗪類變多、而脂肪酸氧化分解物 變少的傾向。 -42 - (39) (39)1358262 【圖式簡單說明】 圖1表示綠茶飮料中隨加入的矽石量而變之經吸附步 驟、再離心過濾而製成的半乳糖醛酸量和蛋白質的量。 ® 2表示綠茶飮料中隨加入的矽石量而變之經吸附步 驟 '再經砂藻土過濾而製成的半乳糖醛酸量和蛋白質的 量。 ® 3表示綠茶飲料中隨加入的矽石量而變之經吸附步 驟、再經矽藻土過濾、而製成的T%。 圖4表示經不同過濾方法製備而成的綠茶飮料中之香 味成份(吡嗪 '脂肪酸氧化分解產物)的含量。 -43-

Claims (1)

  1. >1
    第093131685號專利申請案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100年6月1〇曰修正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製造容器裝綠茶飲料的方法,其特徵爲包括: 在70-lOOt熱水中對綠茶葉進行萃取之萃取步驟、於所得 的茶萃取液中加入矽石而將茶萃取液中的沈澱物成份吸附 至該砂石之吸附步驟、自茶萃取液中除去該矽石之矽石去 除步驟、殺菌步驟、及容器灌裝步驟,其中 在吸附步驟中,係將所得之茶萃取液的pH調整至4.5 〜5·5’且於此茶萃取液中添加矽石。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製造容器裝綠茶飲料的方 法’其中容器裝綠茶飮料爲保持在55-60 t狀態下之加熱 販售的容器裝綠茶飲料。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製造容器裝綠茶 飲料的方法,其中矽石的添加量爲相對於所萃取之茶葉量 的0.5 — 20倍量。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或第2項之製造容器裝綠茶 飮料的方法’其中吸附步驟,爲於茶萃取液中加入矽石 後’使該茶萃取液冷卻至20-401,同時與矽石接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或第2項之製造容器裝綠茶 飲料的方法’其爲包括使茶萃取液的澄清度達透光度 (6 6〇nm ) 95T%以上之過濾步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或第2項之製造容器裝綠茶 飮料的方法,其中在矽石去除步驟的後續步驟中,使用經 1358262 酸處理的矽藻土來進行矽藻土過濾^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2項之製造容器裝綠茶飲 料的方法,其中在7〇-100 °C熱水中對綠茶葉進行萃取,然 後對所得的茶萃取液進行粗濾,於粗濾後的茶萃取液中加 入矽石’再藉由離心分離或其他過濾方法將矽石自茶萃取 液中除去。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製造容器裝綠茶 # 飲料的方法,其中在7〇-1〇〇。(:熱水中對綠茶葉進行萃取, 然後對所得的茶萃取液進行粗濾,於粗濾後的茶萃取液中 加入矽石,藉由離心分離將矽石自茶萃取液中除去後,再 使用經酸處理的矽藻土進行矽藻土過濾。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製造容器裝綠茶 飲料的方法,其中容器裝綠茶飲料經由下述步驟所製造: 在70-100 °C熱水中對綠茶葉進行萃取的萃取步驟、自茶萃 取液中除去萃取物殘渣的粗濾步驟、於所得的茶萃取液中 ® 加入矽石從而將茶萃取液中的沈澱物成份吸附到該矽石的 吸附步驟、自茶萃取液中除去該矽石的矽石去除離心分離 步驟、殺菌步驟、及容器灌裝步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製造容器裝綠 茶飲料的方法’其中容器裝綠茶飲料經過下述步驟所製 造:在70-100 °C熱水中對綠茶葉進行萃取的萃取步驟、自 茶萃取液中除去萃取物殘渣的粗濾步驟、於所得的茶萃取 液中加入矽石從而將茶萃取液中的沈澱物成份吸附到該矽 石的吸附步驟、自茶萃取液中除去該矽石的矽石去除離心 -2- 1358262 分離步驟、矽藻土過濾步驟、殺菌步驟、及容器灌裝步 驟。 -3- 1358262 1¾^¾)93131685號專利申請案中文圖式修正頁 民國100年4月13曰修正
    100 95 90 rp 85 % 80 75 70 65 60
    0 05 5 20¾ 添加量
    0 0,05 0.1 0.15 0·2
TW093131685A 2004-02-19 2004-10-19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ntainered green tea beverage TW20052803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43606A JP4015631B2 (ja) 2004-02-19 2004-02-19 容器詰緑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8031A TW200528031A (en) 2005-09-01
TWI358262B true TWI358262B (zh) 2012-02-21

Family

ID=34858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1685A TW200528031A (en) 2004-02-19 2004-10-19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ntainered green tea beverag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682643B2 (zh)
JP (1) JP4015631B2 (zh)
CN (1) CN100456941C (zh)
TW (1) TW20052803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02824B2 (ja) * 2004-07-22 2011-06-15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茶ポリフェノール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70026005A (ko) * 2005-09-01 2007-03-08 카오카부시키가이샤 정제 녹차 추출물의 제조 방법
JP4542047B2 (ja) * 2005-10-20 2010-09-08 花王株式会社 精製緑茶抽出物の製造方法
US20090007522A1 (en) * 2006-02-28 2009-01-08 Toyo Seikan Kaisha, Ltd Method of Producing a Drink Contained in a Container
US7972644B2 (en) 2006-03-22 2011-07-05 Ito En, Ltd. Bottleable green tea beverage
EP2031976B1 (en) * 2006-05-11 2013-10-02 Sol Mate AG Maté beverage
EP1891862B1 (en) * 2006-07-24 2012-04-18 Unilever PLC Beverage precursor
US20080241085A1 (en) * 2007-03-29 2008-10-02 Lin Connie B Compositions for use in darkening the skin
WO2012029131A1 (ja) * 2010-08-31 2012-03-08 株式会社伊藤園 容器詰緑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029132A1 (ja) * 2010-08-31 2012-03-08 株式会社伊藤園 容器詰緑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228147B (zh) * 2010-10-08 2014-11-12 长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茶类提取物
CN102984950B (zh) * 2010-10-08 2015-02-25 长谷川香料株式会社 茶类提取物
JP5931519B2 (ja) * 2012-03-12 2016-06-08 サントリー食品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株式会社 茶葉ペクチン含有飲料
JP6027353B2 (ja) * 2012-07-03 2016-11-16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容器詰め緑茶飲料用緑茶抽出液及び容器詰め緑茶飲料
WO2014012755A1 (en) * 2012-07-18 2014-01-23 Unilever N.V. An edible product
JP6169353B2 (ja) * 2012-12-28 2017-07-26 キリンビバレッジ株式会社 飲料製造装置
US8871108B2 (en) 2013-01-22 2014-10-28 Tel Fsi, Inc. Process for removing carbon material from substrates
JP6250353B2 (ja) * 2013-09-30 2017-12-20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ケルセチン配糖体配合容器詰緑茶飲料
CN105580932B (zh) 2014-10-22 2021-11-30 可口可乐公司 制备具有不同味道的茶叶提取物的方法
WO2016100217A1 (en) 2014-12-19 2016-06-23 Ep Minerals, Llc Opaline biogenic silica/expanded perlite composite products
TWI552686B (zh) * 2015-01-15 2016-10-11 A two - stage sterilization process for treating heat - resistant spores in burdock extract
JP6801957B2 (ja) * 2015-12-21 2020-12-16 キリ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高可溶性固形分濃度容器詰め緑茶飲料
JP2018099099A (ja) * 2016-12-21 2018-06-28 キリン株式会社 甘味及び苦渋味を調和した味わいの深い容器詰緑茶飲料
JP6991505B2 (ja) * 2017-09-28 2022-01-12 ポッカサッポロフード&ビバレッジ株式会社 半発酵茶の風香味改善方法及び半発酵茶の製造方法
JP7182432B2 (ja) * 2018-11-14 2022-12-02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キトサンを含有する飲料
CN111296605A (zh) * 2020-04-02 2020-06-19 厦门惠尔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澄清的菊花茶饮料的方法
CN111317047A (zh) * 2020-04-15 2020-06-23 西安艾默农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翅果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15517305B (zh) * 2022-08-25 2023-12-15 杭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种茶叶拼配的色香味俱佳无沉淀红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ZA717113B (en) * 1971-01-22 1972-07-26 Ceylon Inst Of Scient And Ind Improvements in the preparation of tea extracts suitable for chilled beverages
US4324840A (en) * 1980-06-16 1982-04-13 General Foods Corporation Adsorption decaffeination
SU1409200A1 (ru) * 1985-06-10 1988-07-15 Кутаис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Н.И.Мусхелишвили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растворимого ча
JPS62278948A (ja) 1986-05-27 1987-12-03 Fuji Debuison Kagaku Kk 清澄な茶抽出液の製造法
JPS62278949A (ja) 1986-05-27 1987-12-03 Morinaga & Co Ltd 保存性の良好なココアペ−ストの製造法
JPH078781B2 (ja) * 1990-06-15 1995-02-01 昌市 桜下 浴用剤組成物
JPH0797965B2 (ja) 1991-04-11 1995-10-25 株式会社 伊藤園 緑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JPH05168407A (ja) * 1991-12-24 1993-07-02 Toyo Seikan Kaisha Ltd 容器詰緑茶類飲料の製造方法
JP2613163B2 (ja) 1993-03-18 1997-05-21 株式会社ポッ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269249A (ja) * 1993-03-19 1994-09-27 Taiyo Kagaku Co Ltd 発泡性が持続するチューインガムの製造法
JPH06311847A (ja) 1993-04-28 1994-11-08 J A Foods Ooita:Kk 清澄緑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KR970010219B1 (en) * 1994-10-06 1997-06-23 Pacific Co Ltd Prevention method of precipitation in green tea and woorong tea
JPH08228684A (ja) 1995-03-01 1996-09-10 Yakult Honsha Co Ltd 緑茶飲料の製造法
ATE240049T1 (de) 1995-12-07 2003-05-15 Nestle Sa Herstellung von tee-extrakt
JP4008135B2 (ja) 1998-12-28 2007-11-14 サッポロ飲料株式会社 抹茶入り茶類飲料の製造方法
JP3096035B1 (ja) 1999-08-05 2000-10-10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緑茶飲料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緑茶飲料
JP2001204386A (ja) 2000-01-24 2001-07-31 Kirin Beverage Corp 緑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法
JP3626462B2 (ja) * 2002-02-20 2005-03-09 株式会社 伊藤園 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JP4113829B2 (ja) 2003-10-24 2008-07-09 株式会社 伊藤園 グルタミン酸含有食品素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37286A (ja) 2003-11-07 2005-06-02 Ogawa & Co Ltd 呈味増強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56941C (zh) 2009-02-04
CN1656911A (zh) 2005-08-24
JP4015631B2 (ja) 2007-11-28
US20050186314A1 (en) 2005-08-25
TW200528031A (en) 2005-09-01
US7682643B2 (en) 2010-03-23
JP2005229918A (ja) 200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8262B (zh)
JP5658918B2 (ja) 緑茶エキス
TWI444143B (zh) Green tea beverag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7972644B2 (en) Bottleable green tea beverage
TW200418395A (en) Method of removing caffeine from caffeine-containing catechin compound composition
JP3626462B2 (ja) 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JP4065012B2 (ja) 加温販売用容器詰緑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111096B2 (ja) 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JP4944252B2 (ja) 容器詰緑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884975B2 (ja) 茶飲料用原料の選定方法及び茶飲料の製造方法
JP4369464B2 (ja) 容器詰緑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74418B1 (ja) 発酵茶抽出液の製造方法
JP4332487B2 (ja) 容器詰緑茶飲料
JP4008135B2 (ja) 抹茶入り茶類飲料の製造方法
US7022367B2 (en) Oolong tea beverage and process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5536381B2 (ja) 碾茶含有茶飲料
JP3704140B2 (ja) ウーロン茶飲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21194A (ja) 茶飲料用原料
CA2541255C (en) Bottleable green tea beverage
JP2006320246A (ja) 茶抽出物
WO2019044474A1 (ja) 脱色された茶抽出液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836899A1 (en) Bottleable green tea beverage
JPH06105654A (ja) 嗜好飲料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