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3294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3294B
TWI303294B TW094123267A TW94123267A TWI303294B TW I303294 B TWI303294 B TW I303294B TW 094123267 A TW094123267 A TW 094123267A TW 94123267 A TW94123267 A TW 94123267A TW I303294 B TWI303294 B TW I3032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r
engine
crank
force
inertial fo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232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15471A (en
Inventor
Naoki Okamoto
Kazuhiro Ohta
Taketoshi Sano
Akimitsu Takeuchi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15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15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3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329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22Compensation of inertia forces
    • F16F15/26Compensation of inertia forces of crankshaft systems using solid masses, other than the ordinary pistons, moving with the system, i.e. masses connected through a kinematic mechanism or gear system
    • F16F15/264Rotating balancer shaf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Description

1303294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一種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包含曲柄器及用以 抑制上述曲柄器所造成之振動之平衡器,並藉由調整由上 述曲柄器之1次慣性力及上述平衡器之慣性力所產生之平 移力之加速度,以及由上述曲柄器之丨次慣性力及上述平衡 器之上述丨貝性力所產生之力偶之加速度,而將引擎之瞬間 旋轉中心配置於特定目標位置附近。 【先前技術】 眾所周知,先前存在包含曲柄器與用以抑制該曲柄器所 產生之振動之平衡器之引擎。(例如,參照專利文 於上述專利文獻^揭示有如下之速克達型機車,其為減 小由曲柄器之U慣性力所產生之振動,而安裝有相對曲柄 斋之1次慣性力可產生方向相反、且A小相等之慣性力之i 軸式平衡器。 【專利文獻1】曰本專利特開2003_23767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上述專利文獻m揭示之構造中,由於使曲柄器之以慣 性力之向量執跡為圓形,並於所有相位上相對於曲柄h 次慣性力將平衡ϋ之慣性力設定為反方向、且大小相等 =而不會產生由曲柄器以次慣性力及平衡器之慣性力所 引起之平移力。藉此,可抑 』抑制由曲柄裔之1次慣性力及平衡 裔之慣性力之平移力所引起之振動。 、 然而’由於平衡器軸配置在自曲柄軸相距料距離之位 103294.doc 1303294 置上’因此曲柄器之!次慣性力及平衡器之慣性力會產生力 偶。該力偶由於以引擎重心為瞬間旋轉中心而產生,因而 • t存在如下不良情形’在引擎重心以外之位置上,會產生 ..J"引擎重心為瞬間旋轉中心而旋轉之振動。因此,專利文 獻1係為防止該力偶所產生之振動傳遞至車體,而介以減振 •環保持引擎者。總而言之,上述專利文獻冰引擎重心以外 之任意位置支持引擎之情形時,並非係防止該位置上產生 振動者,而係藉由減振環防止振動傳至車體者。即,並非 琴言周整並抑制支持引擎位置上所產生之力偶而引起之振動。 本發明係為冑決上述課題研冑而成纟,本發明目的之一 在於提供-種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可於任意位置上抑制 曲柄器之1次慣性力及平衡器之慣性力所產生之力偶而引 起之振動。又其它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裝有該引擎之機車。 【發明内容】 [發明内容及發明之效果] 鲁本中請案發明者等’首先著㈣藉由使瞬間旋轉中心位 於引擎之任意目標位置而抑制目標位置中之振動。繼而, 2到如下方面而最終完成本發明,上述曲柄器所產生^ 人&性力包含旋轉成分及平移成分,故藉由調整該旋轉成 分與平衡器之慣性力相平衡而產生之力偶所引起之加速度 並進成刀所產生之加速度,而使引擎之瞬間旋轉中心位 於目標位置。 即,本發明之第1種情形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包含曲 柄器及用以抑制曲柄器所產生之振動之平衡器,並可藉由 103294.doc 1303294 調整曲柄器之1次僧w 士 、 平衡器之慣性力所產生之平移 之加速度以及曲柄器之i次慣性力及平衡器之慣性力所 生之力偶之加速度,而使引擎之瞬間旋轉中心位於目棹 位置附近。 〜 該第1情形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如上所示,藉由調整曲 柄益之!次慣性力及平衡器之慣性力所產生之平移力之加 速度以及曲柄器之^二令@ α ^ - f貝性力及平衡器之慣性力所產生之 、力速度而使引擎之瞬間旋轉中心位於特定目標位 置附近。因而’於配置有瞬間旋轉中心之特定目標位置附 近將會抑制產生曲柄器之i次慣性力及平衡器之慣性力所 產生之力偶而引起之振動。其結果,可於任意位置(目標位 置)之附近抑制曲㈣之!次慣性力及平衡器之慣性力所產 生之力偶而引起之振動。 上述第1種情形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中,較好的是於配置 解間=轉中心之特定位置之附近,以實質上成為反方向、 且實質上大小相等之方式調整平移力所產生之加速度及力 偶所產生之加速度。如此構成,由於可易於於任意目標位 置附近配置瞬間旋轉中心,故而可易於於任意位置之附近 抑制由力偶所引起之振動。 述第1 ^形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中,較好的是曲柄器之 1次f貝性力’於以向量表示力時ι個週期之執跡所描畫之形 μ㈣圓形°如此構成’則一般而言’可藉由相對具有 圓形向量執跡之平衡器之慣性力,使用具有橢圓形向量軌 跡之曲柄器之!次慣性力而產生平移力成分。藉此,使用該 103294.doc 1303294 平移力所產生之加速度及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可易於使 瞬間旋轉中心位於任意目標位置附近。
包3上述曲柄器之1次慣性力具有特定橢圓形之附有平 衡器之引擎中,較好的是,曲柄器包含曲柄軸,平衡器包 含平衡器軸,連接曲柄軸與平衡器軸之曲柄器·平衡器直線 配置為κ質上平行於連接引擎重心與特定目標位置之重 ^目‘位置直線,且曲柄器之丨次慣性力之橢圓之長徑配 置為實質上平行於曲柄器·平衡器直線,平衡器之慣性力, 於以向篁表示力時丨個週期之執跡所描晝之形狀成為圓 形’而平衡ϋ之慣性力之圓形直徑之大小與曲柄器之i次慣 性力之橢®長徑大小實f上相等。如此構成,則可於特定 目標位置附近以實質上成為反方向,且實f上大小相等之 方心周整平移力所產生之加速度及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 並藉由控制曲柄器之1次慣性力之橢圓形狀,而可更加易於 使瞬間旋财心位練意目標位置附近。 、 器之引擎巾,較好的是,…………附有平衡 好的疋曲柄器進而包含鉛錘,並至小 藉由調整錯錘控制曲柄器之1次慣性力之橢圓形狀。如:槿 成,則可藉由調整鉛錘之位置及重量而易於將曲柄
次慣性力之橢圓形狀控制為特定之橢圓形狀。D 上述第1情形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中,較好的是, 備用以支持引擎之樞軸,且配置引擎旋轉中心之特2 如此構成,由於可抑制搞轴附近之 而無需設置用以抑制柩軸之括 固 軸之振動傳遞至安裝有?丨擎之車架 103294.doc 1303294 罝,並且可實現車體輕 等之減振核。藉此,可削減構件數 量化 j述第〗情形之附有平衡器之?丨擎中,平衡器係1轴式平 、盗。如此構成,収包含易於產生力偶所引起之振動之! *式平衡器之引擎中’可易於抑制任意目標位置附近之力 偶所引起之振動。 本發明第2情形之機車包含如請求項⑴中任一項 有平衡器之引擎。如此構成,則可獲得如下之機車,、該機 車可於任意位置(目標位置)附近抑制藉由曲柄器之】次慣性 力及平衡器之慣性力而產生之力偶所引起之振動。 為叹汁具有上述構成之引擎,而必需於目標位置⑽間旋 轉中心),曲柄器可產生使力偶及平移力平衡之特定卜欠^ 性力之橢圓。再者,可藉由調整曲柄器之不平鉛錘量(曲: 不平衡(錯錘)k.Wt)之大小及相位而自由設定曲柄器^欠^ 性力之橢圓之主軸方向X及長徑A。 人貝 该專角度X及長徑A可以下述式求出。 [數6] β = 360°-ψΒ t-tan λ 1 + 2 · /1 · cos β γ = 90ο - (7 +〜) cosyy + Λ · cosQg — ;7) eos77 + 2.2.cos〇0 - ;7) (其中,X係以汽缸軸線為基準, 橢圓主軸方向之角度者) 因此,於進行該設計之情形時, 取有曲柄軸旋轉方向之 將1次慣性力
103294.doc -10- 1303294 分及往返成分(平移成分)’求出旋轉成分與平衡器之慣性力 平衡而產生之目標位置中之力偶(矩)之加速度,為使之平 衡’於曲柄器位置上根據所必需之平移力大小及方向,決 定往返成分之加速度及方向。繼而,決定產生具有如此之 旋轉成分及往返成分之-次慣性力的橢圓之曲柄器之不平 錯錘量(曲柄不平衡)之大小(k)及相位(α),又決定平衡器之 大小(kB)與相位。 °
該等曲柄器錯鐘之大#與相位⑭藉由以下式求出。 [數7] v— A.sinx — (A-l)cosx sin(a - χ) cos(a - χ) 可知悉上述設計順序最終等同於利用下述式(iu至⑽ 而求出曲柄器之!次慣性力橢圓之主軸方向χ、長徑A、以及 平衡器之大小kB。又若知悉料,則曲柄器之不平錯鐘量 之大小⑻與相位⑷亦可根據非對稱曲柄器之式而求出。因 而’於用以設計該發明之引擎之設計裝置中,藉由預先記 憶運行該等演算之程式,錄人特定之參“決定引擎之 诸凡素則即可。如此般,則可易於設計出抑制目標位置上 之振動之引擎。 [數8] 103294.doc 1303294 1 〜I + M.Lp .Lc Μ·Lp·LB β ==360° -仏
2 · λ · sinP 1+2 · λ · cosP_ χ=90°-(η+^/Γ) Α _ cos”+X.cos (β-η) cosn+2-X.cos (β—η) ι λ-sin (β-η) 2i.sin (β-η) — sinq Χζ _ λ - COS 77 avb ------- cos η + 2 · λ · cos(p — η) ^___λ · sing_
式(11) 式(12) 式(13) 式⑽ 式(15) 式(15’) 式⑽ 式(16,) 2·λ·8ίπ(β-η) — sim\ 進而,另外本發明第3情形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中,钟置 有防振構件,該構件可降低曲柄器之2次慣性力所造成:振 動自目標位置向外傳遞。 又 由於於目標位置設置有防振構件,因而可減輕目標位置 上之1次慣性力所引起之振動,並且可抑制2次慣性力所引 起之振動自目標位置向外傳遞。
2發明可用於與翠汽虹等同之引擎。再者,所謂等同於 2缸之引擎’並非僅限於包含1個汽缸,亦包括例如2個 活塞以相同相位往返運動之2個汽缸(或多汽紅)之引 A =及於曲柄軸上連結有2個連桿之V型引擎等實質上可 ®作單汽缸之引擎。 、 x月之引擎可相於車輛,於其為車輛用引擎之情形 將目標位置設定於引擎之支持點(例如樞麵承)附近, 則可抑制振動自該支持點向車架傳遞。 尤其於具有單元搖擺式動力單元之速克達型車輛(包括2 103294.doc -12- 1303294 輪、3輪、以及4輪),若將目標位置設定於車體内以軸支撐 該動力單元並使其可自由搖動之樞抽附近,則可簡化搞轴 附近之防振構造。於該種車柄中較多的是藉由介以減振環 (㈣連接動力單元與車架而防止振動。根據本發明由於可 抑制該連接部附近之振動,因而可通過設計而節省減振 壤,此時,不僅結構會變得簡單,且可增強懸掛系統之剛 性,故可提高行駛特性。 如此之單元搖擺式引擎中,可使曲柄.平衡器直線(連結曲 柄軸與平衡器軸之直線)與重心.目標位置線(連結重心盘目 仏位置之線)平行,並使目標位置(樞轴位置)位於曲柄軸之 上方或下方,因此車架之载重性將得到改善。 又’於該引擎上固定有腳踏板(置足台)之機車中,可藉 ==板位置附近設為目標位置,而抑制振動自㈣ 遞至駕駛者之腳,適於提高駕駛舒適产。 據本一 =:::τ曲柄器進行—者,根 轴方向二法,亦可使平衡器轴之旋轉方向與曲柄 如運用式(11)至(16,)設計該 該情形時可藉由單绅… 明其優點。因而’ 予了精由早純求解式而決定引擎諸元素,因而可極 重1.目7順序。於運用此式時,若使料·平衡器直線與 π位置直線平行,並使丨次慣性 柄軸起)平衡器軸方向,則 0主軸為(自曲 之長值Α之計算及其它設定亦將簡化。 U橢固 可使用計算機實行货今 亥°又5十。於該情形時,預先將用以運 103294.d< 13 - 1303294 行上述計算之程式記情 進行計算即可。㈣程H &演算機構(CPU等) I异N L亥私式中’亦可包括非對稱 其用於根據由式⑴至(16,)所得 …
衡之相位。 以曲柄不平 說明本發明之原s。如圖6所示設定各參數。 為以下2 1軸1次附有平衡器之引擎中所產生之丨次慣性力 ⑴曲柄器之!次慣性力:往返運動質量所引起之】次慣性 力與曲柄不平衡(不均錯錘量)所引起之慣性力之合力。 ⑺平衡器之慣性力:大小固定且以曲 速進行逆池旋轉。 反冬 、,平衡器所產生之丨貝性力與曲柄器之丨次慣性力通常作為 :移力而平衡之狀態,如上述專利文獻2中作為先前技術之 說明般,其係於曲柄軸之對稱位置附加有往返運動質量 (Wt)之50%之50%對稱平衡者。於該情形時,平移力將完全 抵消,但會如上所述產生力偶。 '该力偶於目標位置P上,於重心與圍繞軸(垂直於圖6紙面 之軸)之叙轉切線方向,即重心·目標位置方向(G_p直線)垂 直之方向上將產生加速度am(圖7)。 於此’如若於重心G上,於與該加速度^相同之方向上反 向添加大小為3〇1/]\4=?.]^.1^.1^.(:〇30/1]\1之平移力,則可消除 目標位置P上之平移方向之加速度am。因而,i次慣性力所 產生之晃動將為零。 此處F係往返質量所產生之慣性力者,又匕、Θ·.·等則如 103294.doc -14- 1303294 圖6所示。 因此,為如此般消除目標位置P處之加速度am,本發明者 考慮將曲柄器之1次慣性力分為下述2個成分。相反,顯而 易見如可實現其,則可消除目標位置p處之該加速度、。 (1) 與平衡器之慣性力相平衡並成為力偶之力(大小固定 且等速地旋轉於與平衡器之慣性力相同之方向上。以下稱 為旋轉成分。) (2) 用以於目標位置p處消除上述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 之力(方向固定,而大小之變化同步於力偶之相位。以下稱 作往返成分。) 以下證明該等為可能之情形。首先,作用於離開重心G 之曲柄軸C上之平移力ρ·σ具有藉由直接作用於重心G之平 移力(F.a)與兩點G及C之距離而產生之力偶之2個作用。因 而’該等作用於目標位置p之加速度^為使 ar=F-a-cos0[l/M+ Lc-Lp/I]
=F-a-cos0[I+M-Lc-Lp]/IM am=ar,而使
F’kB-LB-LP/I=F.a[I+ M.LC.LP]/IM kB/a=[I+M-Lc-Lp]/M-LB-Lp= λ 其結果,如使1次慣性力之旋轉成分之大小(kB)為往返成 分之大小(σ)之λ倍,則可瞭解到上述假定,即於目標位置p 處可藉由平移力所產生之加速度、消除力偶所產生之加速 度am。於此λ為X=(F.kB)/(F.a),係旋轉成分與往返成分之大 小之比。 103294.doc -15- 1303294 =上所述’則意味著如滿足以下3個條件則即可。 之 比^曲柄^之1次慣性力之旋轉成分與往返成分的大小 比成為上述λ。 最:Γ為最大(以及0)時用以消除其之往返成分亦為 :、〇)之方式’設定曲柄不均衡(錯錘)之相位。 成刀之力之方向與連結重心與目標位置之直線 線)垂直’並使該方向與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反 向。
(求出1次慣性力橢圓) 述條件之1次丨貝性力之橢圓可利用圖12(Α)所示之 非對稱曲柄平衡式(自曲柄平衡求出慣性力擴圓之式)而求 出"亥式由於§己載於例如日刊工業新聞社發行之「機械設 計」第8卷第9號第43至44頁中,故省略該說明,而僅利用 其結果。其結果’可求出上述式⑴)、(12)、(13)。於此, 式⑽之11係設想之慣性力之主軸方向,該設想之主軸方向 η與原來之主轴方而υ议& 罕由万Ox以及重心·目標位置方向(G_P線方向) 與汽虹軸方向之角度ψρ因存在ψρ+χ+η=90。之關係,因而 可得出式(14)。 再者,上述原來之主軸方向义係以汽缸軸方向為基準,並 於曲柄之旋轉方向取得有角度之慣性力之主軸方向。又, 叹想之慣性力之主軸方向”係以慣性力之設想之往返成分 (F σ)之方向為基準,並於與曲柄旋轉方向相反之方向上取 得有角度之慣性力之主軸方向。 (求出1次慣性力橢圓之長徑Α、短徑6及平衡器之大小 103294.doc -16 - 1303294 藉由上述非對稱曲柄平衡之式可得到式(15)、(15,)β又, 利用由非對稱曲柄平衡式所得之長徑A、短徑Β,丨次慣性 力之在返成分之大小σ為 a=kBA=C0Sr|/[C0ST1+ 2U〇s(p Μηη/[2λ“η(β-η)4ηη]。 根據疋義1次f貝性力之旋轉成分與平衡器之慣性力 大J相同。又旋轉成分(F.kB)與往返成分(F·㈡根據定義,其 係 λ=]ζΒ/σ、]<:Β=λ·σ 因而可藉由利用σ之式而獲得式(16)、(ΐ6,)。 為自如此所求得之1次慣性力橢圓之主軸方向X及主軸方 向之直么Α (長徑Α) ’求出曲柄平衡之方向㈠目位…及大小 ()使用圖12(B)所不之非對稱曲柄平衡之式(自慣性力擴 ^出曲柄平衡之式)即可。即將由式04)所求出之主軸方 向績由式⑽或(15|)所求出之長徑Α之值代人該非對稱曲 柄平衡之式,藉此求出曲柄平衡之大小卜 往平衡器之方向⑹,由於力偶為零時丨次慣性力之 广亦為零,因此如上所述以[當曲 性 朝向平衡器軸時,朝向曲柄 f貝性力 可。該平衡器方向〜可藉由”而:屮]之方式加以設定即 故而省略。 肖由^而求出L計算繁雜 曲柄軸中心與汽缸_心 時慣性力辇踗1 1里%曲柄力疋轉方向上偏移8 于厂貝广生力專將如以下⑴至⑻所示 連桿長 者r ·曲柄半徑、j ·· 103294.doc 1303294 (1) 1次慣性力之相位延遲τιτίαη^δ/ΐ) (2) 1次慣性力之振幅倍率ε:ε={1 + (δ/1)2}1/2 (3) 1次慣性力之長軸方向χ與並無偏移時通用 Χ=Χ〇=90°-(η+ ψΡ) (4) 1次慣性力橢圓之長徑a僅增大振幅倍率ε,並以 斯下 式表示。 [數9] Α = ε· Α0,卜—cosrl+X.cos (β-η) ι λ-sin (β—η)
cosn+24.cx)s (β-η)— *2.λ·sin (β-η) -δίπη (5) 曲柄平衡之方向(角度^僅變小相位延遲τ。 a=a〇-x=a〇-tan'1(5/l) (6) 平衡方向(角度)αΒ僅變大相位延遲τ。 ctB==aB〇+x=aB〇+tan'1(5/l) (7) 曲柄平衡之大小κ為以下之式。 [數 10] 尤一(A - ε) · cos/ 一( A - ε) · cos/ cos (α〇 - j) cos (α—τ—/) 一 A-sin/ 一 A. sin/ sin (α0—;jf) sin (α—τ一/) 並以如下式表示。 (8)平衡器之大小kB僅變大振幅倍率ε [數 11] ΚΒ =ε·ΚΒ0 =ε--—CQST1- cos η+2 ·λ .cos (β—η) =ε__λιίηη_ 2ϋη (β—η) — sin” 【實施方式】 [第1實施形態] 圖 1係表示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搭载有 附有平衡器之引 103294.doc -18- 1303294 Γ 型機車之整體構造之側視圖(以下稱為速克 達)。圖2係圖1所示之搭在有附有平衡器之引擎的速克達之 ,邊之放大側視圖。圖3至圖5係用以說明圖2所示之附 有平衡器之引擎之瞬間旋轉中心之配置方法之圖。 有至圖3,就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搭在有附 !== 克達之結構加以說明。於搭載有附有 =之引擎!(以下稱為[引擎⑴之速克達2中,如圖⑽ 不,則叉4之轉向軸藉由前管3而得到支持,並可自由左右 =。於該前又4下端安裝有可旋轉之前輪5,而於上_ 向抽上端安裝有把手6。又,於前管3之前方設置有車蓋7。 達接有車架8之前端部分。該車_成為到 之:方為止,並包含上部框架8a與管狀下部框架 8b。该下部框架8b之前 P猎由螺栓9而固定於上部框架 由螺於ι、ιΐ= 11卩焊接有連結甩托架10。該連結用托架10藉 才而固定於上部框架8a。又,於下部框芊財,入 :並t圖示之托架,安裝有用以冷卻引擎!之散熱器12二 放熱器12中,安裝有冷卻水軟管 ' 結於管狀之下㈣㈣。 ’以冷卻水軟管㈣
箱==之上部框架以之中央部分下方安裝有燃料 相14 *於中央部分上方安裝有薄板B 置有用以存放安全帽之收納箱 4板下七权 設置為位於薄板15與前管3之間Γ )。又,將腳踏板16 又,於上述車架8之後部,以轴支持有 摇擺式引擎單元1(以下,簡單稱料擎υ。㈣擎⑽^ 103294.doc •19- 1303294 分配置有可旋轉之後輪17。該後輪17上方安裝有覆蓋後輪 17上方之擋泥板18。又,車架8之後端部與上述引擎丨之後 端部之間安裝有後坐墊19。又,於上述引擎1上方,安裝有 空氣清淨器20,而於該引擎i前部,安裝有與管狀之下部框 架8b後部相連之冷卻水軟管21。因而,散熱器12與引擎i 藉由包括冷卻水軟管13、管狀之下部框架扑以及冷卻水軟 管21之冷卻水路徑而連接。
上述引擎1之傳動箱In之上壁,如圖2所示,形成有樞軸 輪轂部lp,該輪轂部Ip介以樞軸la於車體8上受到支持並可 上下搖動。 又,上述引擎1中,配置有於汽缸軸線方向上可自由往返 運動之活塞if,於該活|lf上連結有活塞桿卜之較小端部, 而該活塞桿le之較大端部則介以曲柄銷ld連結於曲柄軸卜 之曲柄臂部。藉此’構成將活塞收往返運動變換為曲柄 軸lc之旋轉運動之曲柄器lb。 又,上述曲柄軸lct,以與該曲柄軸卜進行一體旋轉之 方式’設置有鉛錘(曲柄不平鉛錘量)lg。該錯錘1§配置於上 述曲柄銷id之相反側。如下所述,可藉由調整該錯鐘^之 大小及配置位置等,而調整該曲柄器^之卜欠慣性力之旋轉 成分及平移成分。 又,上述引擎1中,設置有用以抑制曲柄器lb所產生之振 動轴式平衡器ih。該平衡nlh具備平衡器軸以與該平 衡器軸1 i 一體旋轉之平衡錘lj。 於此’本實施形態中,將並不產生曲柄器丄…次慣性力 103294.doc -20- 1303294 F1 (參照圖3)及平衡器lh之慣性力μ (參照圖y所引起之振 動的瞬間旋轉中☆配置於樞軸u。目此,本實施形態中^ 由於樞軸la並上不產生曲柄器^之丨次慣性力n及平衡器 lh之慣性力F2所引起之振動,因而並未設置用以抑制㈣ la之振動向車架8傳遞之減振環。因而,本實施形態中,引 • 擎1之樞軸㈣直接受到車架8之支持而無需介以減振環。 又’本實施形態中,至於用以將瞬間旋轉中心配置於樞 轴la之方法將使用如下方法,其於應配置瞬間旋轉中心之 • 目標位置(樞軸1a)上,使藉由曲柄器Iki次慣性w及平衡 器lh之慣性力F2而產生之平移力所引起之加速度與藉由曲 柄器ibii次慣性力”及平衡器化之慣性力?2而產生之力 偶所引起之加速度相平衡(抵消)。 該情形下’於本實施形態中,為使曲柄器^之】次慣性力 F1及平衡fllh之慣性州產生平移力成分,而藉由調整鉛 鐘lg之位置及重量等,將曲柄器化之卜欠慣性力Fm向量表 *力時i個週期内執跡所描繪之形狀成為特定之擴圓形狀 之方式加以控制。又,藉由調整平衡錘lj之位置及重量等, 而將平衡器lh之慣性州以向量表示力W個週期内軌跡 所描緣之形狀成為特定大小之圓形之方式加以控制。 以下,就將上述瞬間旋轉中錢置於特定目標位置(框轴 la)附近之方法,參照圖2至圖5加以詳細說明。 首先,於本實施形態中’平衡器lh之平衡器軸u之軸中 心Ik如圖3所示,其相對於曲柄器^之曲柄轴^之軸中心 11,配置為與連結樞軸la之軸中心丨瓜與引擎丨之重心g之重 103294.doc -21 - 1303294 目才不位置直線Ll平行。又,平衡器ih之平衡器軸η之軸 中^ 1 k ’相對於曲柄器1 b之曲柄軸1 c之軸中心11,於自樞 軸la之軸中心lm朝向引擎丨之重心^之方向上以隔開特定間 隔之方式配置。 又,曲柄器lb之1次慣性力]^之橢圓S1之長徑,配置於連 接曲柄軸1〇之軸中心11與平衡器軸li之軸中心lk之曲柄.平 衡器直線£2上。又,構成為平衡器lh之慣性力F2之圓形S2 直徑大小與曲柄器1b之1次慣性力F1之橢圓S1之長徑大小 相等。又,構成為平衡器化之慣性力F2之方向與曲柄器讣 之1次慣性力F1之方向相反(逆相位)。 於此,眾所周知,如使曲柄器讣之丨次慣性力F1之橢圓si 之長軸與短軸之比率為長軸:短軸=A: (1-Α),並使活塞“ (參照圖2)之往返運動質量所產生之慣性力為F[N],則曲柄 器lb之1次慣性力17丨之橢圓S1長軸之半徑及短軸半徑將分 別為 AxF[N]及(l-A)xF[N]。 首先,導出曲柄器lb之1次慣性》F1之橢圓S1長軸與短軸 的比率A。該情形時,將與連結曲柄軸lc之軸中與平衡 器軸li之軸中心lk之曲柄·平衡器直線L2相平行之方向分別 設為E1方向及E2方向。又,將引擎丨之質量設為乂以幻,將 引擎1之慣性矩設為I[kg.m2]。又,將引之重心G至樞軸 la之軸中心lm為止之距離設為p[m],將與通過引擎丨之重心 G之E1方向平行之直線L3至平衡器軸Η之軸中心lk為止之 距離設為b[m],並將直線L3至曲柄軸1〇之軸中心丨丨為止之 距離設為c[m]。 103294.doc -22- 1303294 如圖3所示,如若相對於連結曲柄轴lc之轴中心丨丨與平衡 器軸li之軸中心lk之曲柄軸·平衡器直線L2,將曲柄器卟之j 次慣性力F1之角度設為0[rad],則平衡器ih之慣性力F2之角 度為π+θ [rad]。此時,曲柄器次慣性力?1之以方向 成分F1E1&E2方向成分卩1以將分別為FlEi=(1_A)xFsin0 [N] 及FlE2=AxFC〇S0 [N]。又,平衡器lh之慣性力?2之^方向 成分F2E1&E2方向成分卩2£2將分別為F2E1=AxFsin (π+ Θ) [Ν]及 F2E2=AxFcos (π+ Θ)[Ν]。 又,本發明者認為可將樞軸1 a上之加速度分為Ε丨方向與 E2方向。首先考慮樞軸^上之以方向之加速度。 如將連結引擎1之重心G與樞軸ia之軸中心lm之重心·目 標位置直線L1至曲柄轴lc之軸中心u及平衡器軸u之軸中 心lk為止之距離設為1 [m],則以樞軸la軸中心im處之重心 G為中心的力偶所產生之力矩,可以下式(丨)進行表示。 N=FlE2xl+F2E2xl+FlE1xc+F2E1xb =AxFcos0xl+AxFcos(7i+e)xl+(i_A)xFsin0xc+AxFsin (π+ 0)xb · · · · (1) 於此,由於cosh+0)=-cos0、sin(K+0)=-sin0故上式(1) 可以下式(2)進行表示。 N=AxFcosxl_AxFcos0xl + (l_A)xFsin0xc_AxFsin0xb ^==(l"A)xFsin0xc-AxFsin0xb · · · -(2) 又’如將於樞軸la之軸中心1111處之重心G設為中心之力 偶所產生之E1方向之加速度及角加速度設為&1 [m/s2]及 P[rad/s2]’則力偶所產生之E1方向上之加速度al及角加速度 103294.doc -23 - 1303294 β分別可以下式(3)及式(4)進行表示。 al=pxp. ---(3) β^Ν/Ι · · · · (4) 根據上述式(2),上述式(4)可如下述式(5)進行表示。 P=={(l-A)xFsin0xc-AxFxsin0xb}/L· · · -(5) 根據上述式(3)及式(5),E1方向之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al 可如下述式(6)表示。 al=pxp =PX {(l-A)xFsin0xc-AxFxsin0xb}/I · · · -(6) 又,樞軸la之軸中心lm處之E1方向上之平移力所產生之 加速度a2可如下述式(7)表示。 a2=(FlE1+F2E1)/M ={(1-A)xFsin0+AxFsin〇+ Θ)}/Μ ={( 1 -A)xFsin0-AxFsin6}/M =(l-2A)xFsin0/M· · · -(7) 於此’為使樞軸1 a成為引擎1之瞬間旋轉中心,則必需藉 由使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al與平移力所產生之加速度&2為 相反相反、且使之大小相同,而使E1方向上之力偶所產生 之加速度al與平移力所產生之加速度a2相互平衡(抵消)。 即’由於必需滿足al + a2 = 0’故根據上述式(6)及(7)可得下
al + a2=px {(l-A)xFsin0xc-AxFsin0xb}/I+(l-2A)xFsin0/M=O 將該式加以整理則可得到下式。
FsinG [px{(l-2A)xc-Axb}/I+(l-2A)/M] = 0 103294.doc -24- 1303294 此時,由於F关0,故可成為 sine[px {(i_A)xc-Axb} /Ι+(1_2Α)/Μ]=〇。 於此,sine关0時(於Θ关Ο、π之情形時),將滿足下式(8)。 Px((l-A)xc-Axb}/I+(1-2A)/M=0..... 藉由整理上述式(8),而於將瞬間旋轉中心配置於樞軸i a 時’可導出表示曲柄器lb之1次慣性力F1之橢圓S1之長軸與 短軸之比率A的下式(9)。 A=(Mxpxc+I)/{Mxp(b+ c)+ 21}.....(9) 由於具有滿足上述式(9)之曲柄器1 b之1次慣性力f 1之橢 圓形狀之引擎1中,可將引擎1之瞬間旋轉中心配置於樞轴 la附近,因而於本實施形態之引擎1中,可抑制樞軸la之振 動。 又,當sin0 = O時(θ = 0、π之情形時)(參照圖4及圖5),加速 度al及a2由於根據上述式(6)及(7)而分別為al=〇及a2=0因 此滿足al + a2 = 0。則於該情形時亦可抑制樞軸ia於Ei方向 上產生振動。 其次,針對樞軸la中E2方向上之加速度加以考慮。為使 樞軸1 a成為引擎1之瞬間旋轉中心,而必需藉由使樞軸1 &之 軸中心lm處E2方向上之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a3[m/s2]與樞 軸la之軸中心lm處E2方向上之平移力所產生之加速度 a4[m/s2]為相反方向且大小相同,而使E2方向上之力偶所產 生之加速度a3與平移力所產生之加速度a4相平衡(抵消)。 即,必需滿足a3 + a4=0。於此,由於樞軸la軸中心lm處之 以重心G為中心之力偶的E2方向之成分為0,因此a3 = 0。 103294.doc -25- 1303294 又’ E2方向之平移力所產生之加速度a4可如下式(10)進行 表示。
a4==(FlE2+F2E2)/M -{AXFCOS9+ ΑχΡο〇8(π+ Θ)}/Μ = {AxFcos0-AxFcose}/M =〇.....(10) 藉此,由於滿足a3 + a4 = 〇,因此可抑制樞軸i &於E2方向 上產生振動。 如上所示,於曲柄器lb之1次慣性力ρ 1之橢圓s丨滿足上 述式(1)時,由於樞軸la將成為引擎丨之瞬間旋轉中心,因此 可抑制樞軸la產生振動。 再者,上述式(I)與上述式(15)、(15,)相同。即如圖3所示 實施例中,由於ΨΒ = 180。、β = 360〇·ΨΒ=180。、η = 90。,故 式(15]如下所示。成為: [數 12] 2λ +1 —/ + m.ld.lc ~2l7M^Lp(2Lc--LB7 —(M.p.c + I) Μ·ρ (b + c) +21 因而成為上述式(I)。於此,當使該A變形時,如同藉由 對比圖6與圖3而可知悉般,利用有Lp=p、Lc=c、“计 之關係。 本實施形態之速克達2中’如上述所示,對藉由曲柄㈣ 之1次慣性力F1及平衡㈣之慣性力?2而產生之平移力所 103294.doc -26- 1303294 產生之加速度,及藉由曲柄器113之1次慣性力F1及平衡器ih 之f貝性力F2而產生之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加以調整,藉此 將引擎1之瞬間旋轉中心配置於樞軸la。因此,於配置有瞬 間旋轉中心之樞軸la之附近,由於可抑制產生起因於曲柄 器lb之1次慣性力1^及平衡器lh之慣性力卩2所產生之力偶 的振動,因此於樞軸la之附近可抑制起因於曲柄器“之^欠 慣性力F1及平衡器ih之慣性力!72所產生之力偶的振動。 藉此,則無需设置用以抑制樞軸1 a之振動傳遞至速克達2 之車架8等處之減振環。其結果,可削減構件件數,並且可 實現車體輕量化。於該情形時,由於可於車架8上堅固支持 引擎1 ’因而操縱穩定性可得到提高。 又,由於如將引擎1之瞬間旋轉中心配置於樞軸la以外之 特定目標位置上,則配置有瞬間旋轉中心之特定目標位置 之附近,將不會產生曲柄器^之丨次慣性》F1及平衡器化 之慣性力F2之力偶所引起之振動,因此可於任意位置(目標 位置)之附近,抑制曲柄器11}之丨次慣性力F1&平衡器h之 慣性力F2之力偶所引起之振動。 又’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於配置瞬間旋轉中心之樞軸h :,藉由將平移力所產生之加速度與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 调整為相反方向且大小相同,而易於將瞬間旋轉中心配置 於樞軸la之附近’因而可易於於樞軸u之附近抑制起因於 力偶之振動。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以於向量表示力時“固週期内 軌跡所描繪之形狀為特定之„形狀(滿足上述式(9)之擴 103294.doc -27- 1303294 圓形狀)之方式,構成曲柄器lb之1次慣性力FI,藉此可藉 由與圓形之平衡器lh之慣性力F2相對之橢圓之曲柄器11}之 1次慣性力F1而產生平移力成分,因此可利用該平移力所產 生之加速度與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而易於將瞬間旋轉中 心配置於樞軸1 a之附近。 又’本實施形態中’將平衡器軸1 i之軸中心1 k配置為, 相對於曲柄軸lc之軸中心11,與連接樞軸“之軸中心丨瓜與 引擎1之重心G之重心·目標位置直線!^相平行,且於自樞軸 la之軸中心im朝向引擎i之重心〇的方向上隔開特定之間 隔’並且將曲柄器lb之1次慣性力F1之橢圓S1之長軸配置 為’與連接曲柄軸lc之軸中心11與平衡器軸u之軸中心lk 的曲柄器.平衡器直線L2相平行,並以向量表示力時1個週 期内執跡所描繪之·形狀成為圓形之方式,控制平衡器化之 慣性力F2,且使平衡器lh之慣性力F2之圓形S2之直徑大小 與曲柄器lb之1次慣性力F1之橢圓S1之長軸大小相同,藉此 於樞軸la之附近,可藉由以使平移力所產生之加速度與力 偶所產生之加速度為相反方向且大小相同之方式而控制曲 柄器lb之1次慣性力F1之橢圓形狀,而易於將瞬間旋轉中心 配置於樞軸la之附近。 又’於本實施形態中,由於藉由調整鉛錘lg而控制曲柄 器lb之1次慣性力F1之橢圓形狀,因而可藉由調整鉛錘lg 之位置及重量,而易於將曲柄器lb之1次慣性力F1之橢圓形 狀控制為特定之橢圓形狀。 又,本實施形態中,藉由使平衡器lh為1軸式之平衡器 103294.doc -28- 1303294 而於包合易於產生起因於力偶之振動的i軸式平衡器u 之料u,可易於抑制柩轴la附近之力偶所引起之振動。 一:二4明藉由本發明而設計引擎之設計裝置。圖9係表 ^亥以裝置概要之方塊圖,圖1()係表示其動作即演算順 序概念之圖’圖11係表示實際之演算順序之圖。圖10之順 序對應於如請求項16之設計步驟。又,圖u之順序對應於 如請求項17之順序。於圖9中,符號5〇係演算機構之計算機 ㈣,52係記憶演算程式之記憶體,54係輸入機構,%係 輸出機構。 根據本發明可藉由如請求項17之順序進行設計,因而將 用於忒α又汁中之式(n)至(16f)及非對稱曲柄平衡式預先記 憶至記憶體52中。並自輸人機構54,輸人設計中所必需之 諸疋素,即曲柄器C、平衡器B、重心G、目標位置P之配置、 其它如圖崎示之馗小^山〜〜及仏等。^。、 11之步驟S100)。 ’: 求出位於目標位置P之力偶之加速am (圖1〇中之步 驟s 10 2 ),進而求出與加速度a m相抵消之曲柄位置中的平移 力ar。(圖10中之步驟81〇4)。繼而,藉由合成該等心與&而 求出1次慣性力橢圓(圖10中之步驟S106)。 由於求出該1次慣性力橢圓等同於使用上述式(11)至(i6,) 而求出主軸方向x與長徑A,因此於實際演算中則藉由式 (14)、(15)而求出該等(圖11中之步驟S106A)。 如此般若1次慣性力橢圓可確定,則可使用非對稱曲柄平 衡式,而求出用以產生如此橢圓之曲柄不平衡之大小k及相 103294.doc -29- 1303294 I,二(圖i〇之步驟sl〇8 ’圖u之步驟s⑽a)。繼而最後求出 平衡器之相位(圖1〇、u中之步驟sll〇)。 由於該平衡器相位可藉由計算而求出,因而若使該計算 式預先圮憶至記憶體52中則藉此可求出平衡器相位。該計 • I最終等同於以1次慣性力朝向平衡器軸時平衡器之慣性 • 力朝向曲柄軸之方式確定平衡器相位(步驟Sll0)。再者, 於求出主軸方向X與長徑A時可同時計算平衡器之大小kB (步驟 S106A)。 鲁將由此而求知之演算結果輸出至輸出機構%(步驟 S112) 〇 於以上說明中,求出丨次慣性力橢圓後,再求出曲柄不平 衡之大小k與相位α,但該等計算順序並非僅限於此。例如, 亦可預先將式(11)至(16,)與非對稱曲柄平衡式一並記憶至 記憶體52中,並通過一次性計算進行所需之演算。於該情 形時,計算順序並無問題。又,由於平衡器相位亦可藉由 計算而確定,因而可將該計算式記憶至記憶體52中而進行 _演算。 [第2實施形態] 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中,說明有如下情形,藉由樞軸la 而以軸支持單元搖擺式引擎1之設置於傳動箱“上壁之樞 軸轂部lp ’且其可上下自由搖動,並將瞬間旋轉中心配置 於該樞軸轂軸la上。 然而,於本發明中,瞬間旋轉中心進而樞軸之配置位置 並非僅限於上述第1實施形態之位置,而可加以自由設定。 103294.doc -30- 1303294 圖13至圖15係說明傳動箱下側配置有樞軸之第2實施形 態之圖。於圖13中,於傳動箱ln之下緣前部形成有柩軸轂 部Ip’,該枢轴轂部lp’藉由介以樞軸la而固定於車架構件8b 之懸掛托架8c而得到支持且可上下搖動。 於本實施形悲中,以使與曲柄器i !^之i次慣性力相關之瞬 間旋轉中心位於上述柩軸1&上之方式,調整曲柄器lb之鉛 錘及平衡器1 h之平衡錘之大小或位置。 另一方面,上述曲柄器lb中,藉由曲柄軸lc旋轉而產生2 次慣性力,並藉由該2次慣性力而產生振動。其中,與上述 1次慣性力所產生之振動相比,該2次慣性力F所產生之振動 之大小為可允許者,因而上述第丨實施形態中並未採用針對 2次慣性力所產生之振動之對策。 於該第2實施形態中,為更加確實滿足近年來強烈追求提 高速克達2之舒適性之要求,而針對上述2次慣性力所產生 之振動亦採取有措施。 即,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中,藉由將樞軸la作為有關工次 慣性力之瞬間旋轉中心而抑制該丨次慣性力所產生之振 動,该柩軸la係支持形成於上述傳動箱化下緣前部之柩軸 轂部lp1進而,藉由彈性構件製成之套筒22減輕通過2次慣性 力而傳遞至上述樞軸la之振動釋放至外部。 上述套筒22係將橡膠等彈性構件22c燒結固定於金屬製 之内筒22a與外筒22b之間者。其後,於上述彈性構件22〇中 形成有一對穿孔22d、22d。該套筒22以上述穿孔22d、22d 之配置方向與後述之2次慣性力所產生之加速度&的方向一 103294.doc -31- 1303294 致之方式插入至上述樞軸穀部丨卩,與樞轴丨&之間。藉此,上 述加速度a方向之彈性力將小於其它方向之彈性。 於此,可求出藉由上述曲柄器lb中2次慣性力F而作用於 樞轴la部分之加速度&。 百先,於模式性表示上述曲柄器lb之圖14中,使瓜产往返 貝里、r-曲柄半徑、ω=曲柄角速度、曲柄相位、^連環 比(p/r)、Ρ=連桿長度、卜慣性矩、Μ=引擎質量。 又圖13中,使卜2次慣性力、a=藉由2次慣性力而作用 於樞轴la之加速度、§=自汽缸軸線C至引擎重心G為止之距 離、h=自引擎重心G至有關2次慣性力之瞬間旋轉中心^為 止之距離、n=自上述瞬間旋轉中心D至樞軸“為止之距 離、j-自引擎重心G至樞軸ia為止之距離、三角形la G D 之頂角、β=圍繞上述瞬間旋轉中心D旋轉之角速度。 上述加速度a可藉由以下之式(17)而求出。 a=nxp· ---(17) 又,上述2次慣性力F等可藉由以下之式而求出。 F=mrxrxco2xcos(2e)/X,
P=F x g/I n^L^xhhjhxcos^)]1’2 h=I/(Mxg) 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中,於樞軸i &或其附近以平移力所產 生之加速度與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方向相反、且大小相同 之方式,控制曲柄器lb之1次慣性力ρ丨之橢圓形及平衡器lh 之慣性力F2之圓形。藉此’將抑制曲柄器丨b之1次慣性力所 103294.doc -32- 1303294 產生之振動自樞軸la傳遞至車架8。 又,於上述樞軸la與柩軸轂部lp,之間,或柩軸“與托架 8c之間藉由插入上述套筒22’可減小上述2次慣性力所產生
之加速度進而減輕振動’且可確保支持引“之車體所必需 之強度,確保行駛安定性。
於此,上述2次慣性W與汽缸軸線c—致,又上述加速度 a’與汽缸軸線C進而與加速度3之方向大致相同。因此,上 述套筒22設置為上述彈性力較小之方向朝向與汽缸轴線c 大致相同之方向。再者’於圖13中,加速度a相對汽虹軸線 C形成相對較大之角度,此係取決於作圖時之情形者。即, 與2次慣性力有關之瞬間旋轉“ D距離汽㈣線c越遠則 上述加速度a越靠近汽紅軸線c之方向,而圖13中,由於圖 紙大小之限制,不得不將該瞬間旋轉中心d繪制於較之實際 ㈣大幅接近汽紅轴線C之位置,其結果,使得加速度&與 汽缸軸線C如上所述以相對較大之角度交又。 [第3實施形態] 上述第2實施形態中,作為防振構件,對採用有使彈性力 強度具有方向性之套筒之情形作有說明,但本發明之防振 構件亦可㈣各種變形例。圖16係m明採用減振環作 為防振構件之第3實施形態之圖,與圖13中相同之符號表示 同一部分或與之相當之部分。 固定於車架構件外之把架8d中,介以軸承37a與包含彈性 構件之女#套⑻几’安裝有構成防振構件之鍵板π。安裝 套筒37b係於彈性力之強度上並無方向性之常用者,例如圖 103294.doc -33- 1303294 15所示之套筒22中,可採用並無穿孔22(1者。因而上述鏈板 37將藉由套筒22之彈性力朝向其中立位置(套筒22之軸心) 受到施力。如此,上述鏈板37可以軸承37a為中心,並對應 安^套筒37b之彈性變形量而旋轉。繼而藉由上述鍵㈣ 之前端部分並介以柩軸13,引擎丨受到支持且可上下搖動。 於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中,上述2次慣性力所產生之加速 度a之方向與汽缸軸線c之方向大致相同。此與上述第2實施 形態相同。其次,上述鏈板37構成為上述加速度&之方向與 以軸承37a為中心之樞軸la之旋轉方向一致。 因而,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中,由於相對於2次慣性力所 產生之加速度a,鏈板37處於以軸承37a為中心之安裝套筒 37b之彈性變形範圍内,且可準確旋轉,因此可更加確切防 止2次慣性力所產生之振動傳遞至外部。 又,由於上述鏈板37僅允許以上述軸承37a為中心之旋 轉,亚阻止朝向其它方向移動,因而可確實進行引擎1之支 持,故可提高行駛穩定性。 再者,於上述第3實施形態中,藉由套筒22對鏈板P向其 中立位置施力,但本發明中,亦可藉由套筒以外之構件如 彈簧構件對鏈板向中立位置施力。 [第4實施形態] 上述第1至第3實施形態中說明有支持引擎丨且使其可相 對車架圍繞柩軸搖動之示例。本發明亦可適用於將引擎固 定搭载於車架之情形中。 於該圖 圖17係用以說明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模式圖 103294.doc -34 - 1303294 中,與圖1至圖16中相同之符號表示同一部分或與之相當之 部分。 與本實施形態相關之機車30係具有固定架型車架3丨。前 叉4受到形成於該車架31前端之前管31a之支持且可左右轉 向,又,後臂32介以樞軸33受到形成於後部之後臂托架部 3 lb之支持且可上下搖動。於該後臂32之後端部後輪Η軸受 到支持。 繼而,於上述車架31之中央部搭載有¥型2汽缸引擎M。 ♦該引擎34中,插入配置於前、後汽缸體34a、糾内之前、 後活塞介以前、後連桿而連結於曲柄轴之共通曲柄銷上。 再者,本實施形態中乂型2汽缸引擎之情形時,2次慣性力F 將通過曲柄軸而作用至使Μ組二等分之直線方向或垂直 於該方向之方向上,因而認為該二等分線為汽缸軸線C。 上述引擎34將介以形成於車架31之複數個懸掛托架部 3k而直接固定於該車架部31,即無需插入彈性構件。即, 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中,引擎 #體而作A⑽π 心34與車以將結合成!個剛 向作為整體。因而,木膏 ^ ^ ^ /,考慮到曲柄器所產 生振動#之情形時引擎質署Μ盔 社人少“ 里Μ為將引擎34及與其經體 結合之車架31之質量進行累加者。 又*於上述車架31下部左、右,固定有騎車者放置腳的 二::踏板…於該聊踏板35中,安裝有包含用以吸收 振動之橡膠等彈性構材之減震器3 實施形態相同,構成為m ,咸震益36與上述第2 h的方^ 柄_之2次慣性力所產生之加速 度a的方向上之彈性 ^ /、匕方向上之彈性力。再者,本 103294.doc -35- 1303294 發明弟;3實施形態之加速度 ^ ^ ^ 又了藉由與上述第2實施形態之 加速度a相同之式子而求出。 =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中,至於配置以曲柄器所產生之】 二人t貝性力為基準之瞬間旋轉中心的目標位置,將選擇上述 腳踏板35。即’以上述腳踏板35成為曲柄器【…次慣性力 職生之瞬間旋轉中心之方式,調整曲柄器之錯鐘及平衡 盗之平衡錘之大小或位置。因而,於腳踏板〜戈腳踏板h 之附近處,以上述平移力所吝& 夕刀所產生之加速度與力偶所產生之 加速度方向相反、且大小相同之方式,對曲柄器次慣 性力Fk橢圓形及平衡器之慣性力打之圓形加以控制。藉 此’可抑制曲柄IIU次慣性力所產生之振動傳遞至車年。 進而,於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中,為抑制因2次慣性力 而使上述腳踏板35所產生之振動傳遞至騎車者,而於腳踏 板34上裝有減震器36。繼而由於減震器刊構成為使上述2 人丨貝性力所產生之加速度&的方向上之彈性力小於比其它 方向之彈性力,因而可抑制2次慣性力所產生之振動傳遞至 騎車者。 再者,上述第1至第4實施形態於所有方面上均為示例而 並無限制。本發明之技術性範圍並非上述實施形態之說 明’其基於專利申請範圍而進行賴,進而包含於與專利 申明範圍專同之意思及範圍内所有之變更。 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中揭示有以速克達型機車及V型引 擎直接連結於車架之例作為機車之—例。但本發明之適用 範圍不僅限於此’如其係具備付有平衡器之引擎之機車, 103294.doc -36- 1303294 則亦可較好適用於上述機車以外之機車。 又,上述實施形態揭示有於機車中安裝有付有平衡器之 引擎之示例。但本發明不僅限於此,亦可於其它之交通工 具、機械及裝置等中安裝附有平衡器之引擎。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揭示有將引擎之瞬間旋轉中心配 置於樞軸、腳踏板附近之例。但本發明不僅限於此,亦口 將引擎之瞬間旋轉中心配置於其它部分。 又,上述實施形態中’揭示有將平衡器軸相對曲柄軸配 置於自枢軸朝向引擎重心之方向上,並且將曲柄器之i次十· 性力之橢圓長軸實質上配置為平行於連結曲柄轴與平衡= 轴之直線之示例,但本明不僅限於此,亦可相對曲柄^ 平衡器轴配置於自引擎重心朝向樞轴之方向上。該情形, 若將曲柄之1次慣性力之橢圓短軸配置為實質上連 結曲柄軸與平衡器軸之直線。 又,上述實施形態揭示有如 不例’該示例藉由將瞬間 方疋轉中心配置於樞軸斤, 啊门 之振動傳遞至速克達之車架 (枢軸) 此,即#將睡鉍+ 減振衣。但本發明不僅限於 此即使㈣間旋轉中心配 環設置於引擎之柩轴與車心:附近時’亦可將減振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本發明第1實施形離 速克達型機車之側視圖。^合載有附有平衡器之引擎的 圖2係上述附有平衡器之5丨擎之側視圖。 圖3係用以說明上述 有'f衡器之引擎之瞬間旋轉中心 103294.doc -37 - 1303294 的配置方法之圖。 圖4係用以說明上述附有平 4 πτ ’十衡态之引擎之瞬間旋轉中心 的配置方法之圖。 圖5係用以說明上述附有平衡器之引擎之瞬間旋轉中心 的配置方法之圖。 圖6係用以說明各點之位置關係與1次慣性力擴圓之圖。 圖7係用以說明由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之圖。 圖8係用以說明丨次慣性力之往.返成分所產生之加速度之
圖。 圖9係表示本發明之設計裝置的示例之方塊圖。 圖10係表示本發明之設計順序的概要之圖。 圖11係表示本發明之實際設計順序之圖。 圖12(A)、(B)係表示非對稱曲柄平衡之式之圖。 圖13係表示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的 搭載狀態之模式側視圖。 圖14係表示上述引擎之曲柄器之模式圖。 圖15係表示上述引擎之套筒之模式圖。 圖16係表示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附有平衡器 ^ I -ap 6ί] 搭載狀態之模式側視圖。 圖17係表示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附有平衡器之 ^ 搭載狀態之模式侧視圖。 擎的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 34 引擎 la 樞軸(目標位置) 103294.doc -38 - 1303294 lb 曲柄器 1 c 曲柄軸 ig lh li 22 34
36 FI F2 LI L2 錯錘 平衡器 平衡器軸 套筒(防振構件) 腳踏板(目標位置) 防振構件 曲柄器之1次慣性力 平衡器之慣性力 重心·目標位置直線 曲柄·平衡器直線
103294.doc -39-

Claims (2)

  1. eI303ff412j67 號專辦請· 兮請專利範圍替換本(97年7月) Em 十、申請專利範圍: I =有平衡器之引擎’其特徵在於:其具有曲柄器: 由調ΙΓ制上述t柄11所產生之振動之平衡器,且藉 力所Γ上述曲柄""之1次慣性力及上述平衡11之慣性 力所產生之平移力所引起之加速度,以及由上述曲柄哭 之上述1次慣性力及上述平衡器之上述慣性力所產生之 :偶所引起之加速度,而將引擎之瞬間旋轉中心配置於 特定目標位置附近。 2·如請求们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上述平移力所產生 =度與上述力偶所產生之加速度,於配置上述瞬間 疋 〜之上述特定目標位置附近,調整為實質上方向 相反、且實質上大小相同。 、、 。 3. 如項2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上述曲柄器之上述 1次慣性力於向量表示力時’ 1週期内轨跡所描繪之形狀 為特定之橢圓形。 4. 如凊求項3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上述曲柄器包含曲 柄軸, 上述平衡器包含平衡器軸, 上述平衡器軸配置為連結該平衡器軸及上述曲柄軸之 曲柄·平衡器直線與連結上述引擎重心及上述特定目標位 置之重心·目標位置直線平行, 上述曲柄器之上述丨次慣性力之橢圓長軸配置為與上 述平衡器·曲柄直線實質上平行, 上述平衡器之上述慣性力於向量表示力時,1週期内執 103294-970725.doc 1303294 跡所騎之形狀為實質上圓形,^… 叫上述平衡器之上述慣性力之圓形直徑大小與上述曲柄 »。之上述1次慣性力之上述橢圓長軸大小實質 5·如請求項3之糾女、Τ/ 、相寻0 含錯錘,'而Λ 引擎’其中上述曲柄器進而包 〇 上述曲柄器所產生之上述1次慣性力之上 圓形至少可藉由調整上述鉛錘而加以控制。
  2. 6. HU項4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上述曲柄器進而包 而上述曲柄器所產生之上述丨次慣性力之上 圓形至少可藉由調整上述船錘而加以控制。 g 7. 如請求項⑴之任一項之附有平衡 含用以支持上述引擎之樞轴, 八進而包 述引擎之上述瞬間旋轉中心的上述特定目標位 置為上迷插轴。 8·如凊求項1至6之任一項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上 平衡裔為1軸式平衡器。 9·如請求項7之附有平衡器 式平衡器。 引擎其中上述平衡器為〗軸 10· 一種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特徵在於: 其包含含有曲柄軸之曲柄器,及 含有平衡器軸之平衡器, =述曲柄軸之旋轉所產生之i次慣性力包 疋且旋轉之旋轉成分, U 及方向固定且伴隨上述曲柄輪之旋轉大小會產生變化 之+移成分,且,由上述曲柄轴之旋轉所產生之卜大慣性 103294-970725.doc 1303294
    力之旋轉成分與由上述平衡器軸之旋轉所mm 保持平衡後而產生之力偶所引起之加速度,與上述曲柄 軸之1次慣性力之平移成分所產生之加速度於特定目標 位置上,方向係彼此實質上相反,且大小實質上相同。 ㈣求項1G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由上述曲柄轴之 旋轉所產生之i次慣性力之旋轉成分與平移成分之大小 比λ為 λ=[Ι+ M-Lp-Lc]/[M-Lp-LB] (其中,M為引擎質量,1為慣性矩,LP為目標位置與重 心之距離,LB為曲柄軸與平衡器軸之軸間距離,k為重 心·目標位置方向之曲柄軸與重心間之距離), 、㈣柄15之1次慣性力相位設定為上述旋轉成分 ”上述平衡裔之&性力保持平衡後所產生之力偶為最大 日曰夺平移成分亦為最大,且該力偶為最小時平移成分亦為 最小, 、且,上述曲柄器之1次慣性力之平移成分方向設定為婆 連、、、。引擎重心與目標位置之重心·目標位置直線垂直。 12·如請求項U之附有平衡器之料,其巾上述曲柄器之U I貝性力之向量執跡為橢圓。 13.如請求項12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以汽虹軸、線為基 準並取曲柄軸旋轉方向之上述橢圓之主軸方向角度X、長 徑A滿足[數1] : ^ 103294-970725.doc 1303294 β = 360° - ψΒ 2 · λ · sinp 1 + 2 · λ · cosp
    χ==90°-(η + ψΡ) A — cos” + λ · cos(p - η) cos” + 2 · λ · cos(p — η) (其中,ΨΒ係以重心·曰姆 ^ 置方向為基準之曲柄·平衡 為方向角度,ΨΡ係以重心·曰挪/ ^ 董^目標位置方向為基準之汽缸軸 線方向角度)。 14·如請求項13之附有平衡 括 衡益之引擎’其中設置於以汽缸軸 線方向為基準之上述曲柄軸 釉之曲柄不平衡(鉛錘)之方向 A A — 1 角度α於上止點時滿足[數2 ] · = X+tan" • tanx 15.如請求項13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上述曲柄不平衡 之大小K滿足[數3] ·· 、 k— Asinx —(A 一 ΐ)〇08χ sin (α-χ) cos(a一χ) 之慣 方向 16.如請求項11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上述平衡器 性力方向於上述曲柄器之丨次慣性力朝向平衡器軸 時朝向曲柄軸方向。 17.如請求項16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包含平衡器 口口 以平行於汽缸軸之方向為基準之上述平衡器之慣性力方 向角度〇tB於上止點時滿足[數4]: cos(aB + ψ F +90°)= 一-— sin(a+ ψρ) sin(aB +% +90。) = ^^〇如±^)—士-心 sin(a+b)] kB^ + cos^) 103294-970725.doc 1303294 18.如請求項16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上述平衡器之慣 性力大小kB滿足[數5]: kt λ·cos η cos” +2. λ · cos((3—η) — λ · sin/7 2ϋη (β—η) —sin” 0 19.如請求項ι〇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係車輛用引擎,且 將目標位置設於引擎支持點附近。 20·如請求項19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係搭載於具有單天 搖擺式動力單兀之速克達型車輛之引擎,且將目桿位置 設於將動力單元支承於車架且可自由搖動之拖轴^。 •如請求項20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曲柄平衡 與重心·目標位置直線平行,且使目標位置位於曲柄轴之 上方或下方。 22.如請求項1()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係固定有腳踏板之 機車用之引擎,並使目標位置位於腳踏板附近。 2 3 ·如睛求項1 〇之附有平衡哭 力卞銜為之引擎,其中上述平衡器包含 相對曲柄軸等速反轉之平衡器軸。 24·如請求項10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_上述平衡器包含 相對曲柄轴以等速旋轉於相同方向上之平衡器軸。 25. 一種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特徵為: 其包含曲柄器及用以抑制上述曲柄器 平衡器, 傲助之 並藉由調整因上述曲彡 上疋曲柄裔之1次慣性力及上述 之慣性力所產生之早孩士 ^ ^ 力所引起之加速度,及因上述曲 103294-970725.doc 丨織:
    1303294 柄器之上述i次慣性力及上述平衡器 生之力偶所引起之加速度,而將引擎之瞬間旋轉中心配 置於特定目標位置附近, 且設有為減低上述曲柄器之2次慣性力所產生之振動 自上述目標位置傳遞至外部之防振構件。 &如請求項25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上述目標位置為 可上下搖動地支持引擎之樞軸’而上述防振構件為彈性 構件製成之套筒,料性構件製叙套筒構成為藉由上 述2次慣性力而作用於上述樞軸之加速度主方向上之彈 性力小於其它方向上之彈性力,且該套筒配 軸上。 27·如請求項25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上述目標位置為 ί持引擎可上下搖動之樞軸,上述防振構件介以軸承而 女裝於車架上,且由中立位置上受到施力之環狀構件所 構成’並且引擎藉由該環狀構件並介以上述樞軸而得到 支持且可上下搖動’以上述軸承為中心之樞軸之移動方 向與藉由上述2次慣性力而作用於上述樞軸上之加速度 主方向大致一致。 28.如請求項25之附有平衡器之引擎,其中上述目標位置為 騎車人放置腳之腳踏拓,μ、+ ” ^ 腳踏板上述防振構件為減震器,該減 展'構成為藉由上述2次慣性力而作用於上述腳踏板之 加速度主方向上之彈性六 … Μ力小於其他方向上之彈性力,且 该減震器安裝於上述腳踏板上。 103294-970725.doc
TW094123267A 2004-07-09 2005-07-08 Engine with balancer mechanism TW20061547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202512 2004-07-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5471A TW200615471A (en) 2006-05-16
TWI303294B true TWI303294B (zh) 2008-11-21

Family

ID=35783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23267A TW200615471A (en) 2004-07-09 2005-07-08 Engine with balancer mechanism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220431B2 (zh)
EP (1) EP1767812B1 (zh)
JP (2) JP2006046326A (zh)
CN (2) CN100547259C (zh)
AT (1) ATE507413T1 (zh)
DE (1) DE602005027701D1 (zh)
ES (1) ES2362284T3 (zh)
TW (1) TW200615471A (zh)
WO (1) WO20060064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4276B2 (ja) * 2005-06-17 2011-08-24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
JP2008260501A (ja) 2006-06-09 2008-10-30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4675866B2 (ja) * 2006-09-27 2011-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ランサを備える内燃機関および該内燃機関が搭載された自動二輪車
JP5036329B2 (ja) * 2007-01-25 2012-09-2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WO2008123059A1 (ja) 2007-03-19 2008-10-16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自動二輪車
CN101636310B (zh) * 2007-03-19 2013-02-0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
JP4914776B2 (ja) * 2007-06-22 2012-04-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パワーユニット
JP5172421B2 (ja) * 2008-03-28 2013-03-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装置
KR100957164B1 (ko) * 2008-08-25 2010-05-1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크랭크 샤프트의 발란스 웨이트 시스템
CN102518745A (zh) * 2011-12-06 2012-06-27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立式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
JP5847688B2 (ja) * 2012-11-08 2016-01-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並列二気筒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CN104565197B (zh) * 2013-10-29 2017-06-0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直列两缸发动机曲轴平衡系统、方法以及发动机和汽车
JP6621268B2 (ja) * 2015-08-27 2019-12-1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及び鞍乗型車両
CN107306504B (zh) * 2016-02-19 2019-07-12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具有往复式滑块曲柄机构的机器以及用于设计具有往复式滑块曲柄机构的机器的方法
US10514081B2 (en) * 2016-05-17 2019-12-2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alance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9843A (ja) * 1981-08-31 1983-03-08 Fuji Heavy Ind Ltd 3気筒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装置
JPS5837344A (ja) * 1981-08-31 1983-03-04 Fuji Heavy Ind Ltd 3気筒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装置
JPS5969514A (ja) * 1982-10-09 1984-04-19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クランク軸
JPS60245852A (ja) * 1984-05-16 1985-12-05 Kawasaki Heavy Ind Ltd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ス機構
US4690111A (en) * 1984-10-29 1987-09-01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Bearing 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shaft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JPS61180043A (ja) * 1985-02-05 1986-08-12 Yamaha Motor Co Ltd バランサ軸付きの単・2気筒エンジン
JPH054570Y2 (zh) * 1987-02-06 1993-02-04
JPH0221045A (ja) * 1988-07-06 1990-01-24 Hond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JPH10238595A (ja) * 1996-12-27 1998-09-08 Toyot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装置
JP4093520B2 (ja) * 1999-09-24 2008-06-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船外機
JP3960450B2 (ja) * 2000-02-22 2007-08-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ランサ組付構造
DE10119161A1 (de) * 2001-04-19 2002-10-24 Stihl Maschf Andrea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urbelwange für eine Kurbelwelle
JP4052838B2 (ja) * 2002-01-18 2008-0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作業機
JP4377102B2 (ja) * 2002-02-20 2009-12-0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US8144380B2 (en) * 2002-09-26 2012-03-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ive mechanism
JP2005016511A (ja) * 2003-06-03 2005-01-20 Yamah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構造
US6907850B2 (en) * 2003-06-03 2005-06-21 Hardie D. Cree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of enhancing engine performance
JP4090961B2 (ja) * 2003-07-22 2008-05-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ケース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47259C (zh) 2009-10-07
DE602005027701D1 (de) 2011-06-09
ATE507413T1 (de) 2011-05-15
ES2362284T3 (es) 2011-06-30
CN101603577A (zh) 2009-12-16
US20090211550A1 (en) 2009-08-27
EP1767812B1 (en) 2011-04-27
WO2006006434A1 (ja) 2006-01-19
JP4495161B2 (ja) 2010-06-30
JP2006046326A (ja) 2006-02-16
CN1985105A (zh) 2007-06-20
EP1767812A1 (en) 2007-03-28
JPWO2006006434A1 (ja) 2008-04-24
CN101603577B (zh) 2011-06-08
EP1767812A4 (en) 2007-09-26
TW200615471A (en) 2006-05-16
US8220431B2 (en) 2012-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03294B (zh)
JPWO2005068872A1 (ja) 乗物用直列4気筒エンジンおよびこのエンジンを搭載した乗物
JP6621268B2 (ja) エンジン及び鞍乗型車両
CN101229838B (zh) 跨乘式车辆
JP2010043625A (ja) 3気筒エンジン
CN208237003U (zh) 发动机平衡轴总成
JP6650765B2 (ja) エンジン
WO2008123058A1 (ja) 自動二輪車
JPS6224316B2 (zh)
KR101326840B1 (ko) 밸런스샤프트 구조
JP2010115968A (ja) ミラー
JP2007237900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JP2533879Y2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US20170276213A1 (en) In-line four cylinder engine
WO2017141458A1 (ja) 往復スライダクランク機構を備えた機械および往復スライダクランク機構を備えた機械の設計方法
JPH026649B2 (zh)
JP4448581B2 (ja) 後部重りと内燃機関とを備えた産業車両
JP2019044943A (ja) 遠心振り子ダンパの設計方法
JP3155809U (ja) エンジンおよび鞍乗型車両
JP5036329B2 (ja) 鞍乗型車両
JPH0781693A (ja) ヘリコプタの能動防振装置
JP3541742B2 (ja)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
JPS5973644A (ja) 熱ガス機関のバランサ装置
JP6604119B2 (ja) 出力制御装置
JP2009513430A (ja) 自転車フレームの後部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