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86835B - ESD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 Google Patents

ESD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86835B
TWI286835B TW091105091A TW91105091A TWI286835B TW I286835 B TWI286835 B TW I286835B TW 091105091 A TW091105091 A TW 091105091A TW 91105091 A TW91105091 A TW 91105091A TW I286835 B TWI286835 B TW I2868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ffusion layer
well
type
conductivity type
heavily dop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1105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suyuki Morishita
Original Assignee
Nec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Electronic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86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868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0203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 H01L27/0248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 H01L27/0251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for MOS devices
    • H01L27/0259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for MOS devices using bipolar transistors as protective elements
    • H01L27/0262Particular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 electrical or thermal protection, e.g.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for MOS devices using bipolar transistors as protective elements including a PNP transistor and a NPN transistor, wherein each of said transistors has its base coupled to the collector of the other transistor, e.g.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SC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Bipola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Thyristors (AREA)

Description

1286835 五、發明說明(1) '〜- 本發明是有關於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靜電放電(esd) 保護電路,適合用在避免内部元件因靜電放電(UD)產 生的突波或其他類似的情況而損壞。此發明特別針對半 體積體電路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的保護效能做提昇。 半導體積體電路(ICs )必須具有對因為1(:輸入/輸 出端的靜電放電(ESD )所產生的電壓突波或電流突波^ 承受力。一般來說’為了遠到這個要求,靜電放電保護 路會連接到1C的輸入/輸出端。第ία圖是一個習知技術的 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結構剖面圖,第1 β圖是其等效電路圖。 參考第1Α圖,在習知技術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中,一 Ρ型半導體材料磊晶層102沉積在ρ型半導體材料基板1〇1 上,最上面分別是一Ν井NW101及一ρ井!^1〇1形成表面。 Ν井NW101及Ρ井PW101之間是一η型重摻雜擴散層⑽丨以。牡 除了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 Of外,還有一„型重摻雜 散層ND101在Ν井NW101的表面上。在〇型重摻雜擴散層、 〇1〇2與n型重摻雜擴散層_1〇1之間有一層p型重摻胃雜 散層PD101。因為淺溝隔離層效應,這些擴散層彼此是= 緣不導電的。 另一方面,除了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〇2外,還有— η 型重摻雜擴散層0103以及離η型重摻雜擴散層!^1〇2較 _ 的一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02在?井1^1〇1的表面上。η型重 摻雜擴散層ND103與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〇2也因具有另一 淺溝隔離層而使得彼此是絕緣不導電的。在p型半導體 , 料磊晶層102上,一導電層104被放置在介於n型重摻雜擴 _
2143-4709-PF(N).ptd 第4頁 1286835 五、發明說明(2) 散層ND102及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03之間,導電層1〇4與它 們之間隔著一介電層(未標示)。這樣的結構形成了一個 π通道的金氧半場效(MOS )電晶體,導電層104即是閘極 端點,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 03即是源極端點,^型重摻雜 擴散層ND1 0 2即是汲極端點。 輸入/輸出端I/O連接到重摻雜擴散層與ρ型 重摻雜擴散層PD101,而導電層104及η型重摻雜擴散層 ND103和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02則連接到一接地端GND。 如第1B圓所示,在這樣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中,p型 重摻雜擴散層PD101 、N井〇101與P井Pffl〇i構成了 一個電 晶體Trl。同樣地,N井NW101、P井PW101與n型重摻雜擴散 層ND103構成了另一個電晶體Tr2。也就是說,ρ型重摻雜 擴散層PD101 、N井〇101、P井PW101和η型重摻雜擴散層 ND103構成一矽控整流器(SCR) 井NW101及ρ井PW101分 別具有寄生電阻Rnw與Rpw。 當一個相對於接地點正的突波進入輸入/輸出端丨/〇 時,在NMOS電晶體的汲極(n型重摻雜擴散層⑽丨〇2 )與通 道(Ρ井P W1 0 1 )之間發生了一個崩潰,接著產生一個觸發 電流Itrig從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01經由Ν井NW101、η型 重摻雜擴散層ND102與Ρ井PW101流向接地端GND。Ν井NW101
的電位因為寄生電阻Rnw的關係變得比輸入/輸出端1/〇 低,而P井PW1 01的電位則因為寄生電阻Rpw的關係變得比 接地點高。然後,由P型重摻雜擴散層p D1 〇 1、N井N W1 0 1、 ρ井pwi οι和n型重摻雜擴散層ND103構成的矽控整流器SCR
2143-4709-PF(N).ptd 第5頁 1286835 五、發明說明(3) ---- 即啟動。此時,一大電流iscr從輪入/輸出端1/〇流向接 地端GND。結果,這個加至輸入/輪出端1/()的突波就從接 地端GND釋放,而不會對内部電路造成損壞。 類似這樣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的例子被發表在日本專 利出版物Laid-Open NO.Hei.10-313110,美國專利 N0.5465189及”1990 Symposium on VLSI T:chn〇1〇gy 6Β-5”ρ· 75—76 等等。 第2 Α圖是另一種習知技術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結構的 剖面圖,而第2B圖為其等效電路圖。這樣的靜電放電保護 電路被發表在美國專利NO· 54651 89。現在參考第2A圖及第 2B圖,在該習知技術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中,重摻雜 擴散層ND1 0 1沒有連接到輸入/輸出端丨/〇而是連接到電源 供應電壓端VDD。輸入/輸出端丨/〇只連接到p型重摻雜擴 散層PD 1 0 1。除了這點不同,此習知技術的靜電放電保護 電路與第1A圖及第1B圖中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具有相同的 結構。
在上述的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中,矽控整流器(SCR )的正極與負極間具有NM〇s電晶體的汲極(n型重摻雜擴 散層ND 102 )。攻樣使得正極與負極間的距離^^變得相 當長,大約2〜3 ,即使應用了 〇· 18 生產技術來製 造,也無法得到夠好的靜電放電(ESD)效能。這是因為 石夕控整流器fSCR)的放電能力因變長而降低。 第3A圖疋另一種習知技術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結構的 剖面圖,而第3B圖是它的等效電路圖。現在參考第3八圖及
2143-4709-PF(N).ptd 第6頁 1286835 五、發明說明(4) 第3B圖,與第2A圖及第2B圖中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比較, 一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04取代了 NMOS電晶體及p型重摻雜 擴散層PD102,以及一個淺溝槽絕緣結構STI配置在ρ型重 摻雜擴散層PD101及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04之間。η型重 摻雜擴散層ND104連接到接地端GND。除此之外,Ν井NWl(n 延伸到介於ρ型重掺雜擴散層PD1 01及η型重掺雜擴散層 ND104之間的淺溝槽絕緣結構STI之下。此靜電放電保護電 路的其他結構與第2Α圖及第2Β圖中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相 同0
在第3Α圖及第3Β圖所示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中,因為 沒有η型重摻雜擴散層在Ν井NW1 0 1及Ρ井PW1 〇1之間,所以 正極與負極間的距離L s c r可以被縮短。
然而,這個靜電放電保護電路有以下的缺點。在第 ΙΑ、1B圖與第2A、2B圖中所示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中, NMOS電晶體的汲極也就是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〇2與?井 pwiοι的邊界上的崩潰會變成矽控整流器SCR的觸發電壓 (Vtrig )。上述中的崩潰可以用改變NM〇s電晶體的結構 來作控制,而矽控整流器SCR的觸發電壓可以設定得比電 路可谷心的電壓低,用以保護連接到輸入/輸出端I / 〇的 電路。然而,矽控整流器(MR)因具有長距離的^^使 得它的放電能力很差,所以矽控整流器(SCR )必須作成 較大尺寸以滿足靜電放電的效能。結果,這個靜電放 濩電路的寄生電容變得很大,使得這個靜電放電保護電路 不能應用在一個高速介面電路上。
1286835 五、發明說明(5) 而第3A圖及第3B圖所示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可以將 Lscr的距離縮短。但是在這個靜電放電保護電路中’ n' NWUU與P井PWUH的邊界上的崩潰決定了石夕控整流器S(:R的 觸發電壓(Vtng )。這個觸發電壓無法設定得比電路可 容f的電壓低以保護電路,因為N井與p井間的崩潰電壓變 成间達數十伏特。也就是說’被保護的電路會在靜電放 保護電路因發生該崩潰而啟動前就被毁壞。 要同時使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的放電能力提昇與減少 Lscr的距離及降低觸發電壓是很難的。可是在最&幾年, 0· 10 CMOS技術已經在半導體電路中被採用,金氧半 體電晶體的閘極氧化層加上内部電路總厚度少於2nm。 種半導體積體電路需要比目前常見的靜電放電保護電 更強放電能力及更低的觸發電壓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來保 護它。 — 此發明的其中-個目標是提供一種同時具有更 能力及更低的觸發電壓應用在半導體積體電路上 電保護電路。 〃肝电苡 鲁 一根據此發明所製應用在半導體積體電路上的 電保護電路包括:一個第一導電型半導體基板;一 基板上第二導電型的井;一個長在第二導電型 導電型的第-擴散層,ϋ連接到焊墊;一 的:: 型井上的㈣電型的第—擴散㉟;一㈤長在上:: 上第二導電型井外的部分的第二導電型的第二擴散 接到一個參考電壓端;以及一個有兩個接頭的觸發^置,
2143-4709-PF(N).ptd 第8頁 1286835 五、發明說明(6) 其中一端連接到第二導電型的第一擴散層,另一端連接到 參考電壓,當兩端的電壓差超過預設的電壓,即可以有電 流流動。
在此發明中,當一相對於參考電壓為正的突波電壓送 到焊墊時,即產生一電壓經由第一導電型的第一擴散層, 第二導電型井,第二導電型的第一擴散層及接線送至觸發 裝置’產生一觸發電流通過觸發裝置。結果使得由第一導 電型的第一擴散層與第二導電型井及第一導電型半導體基 板構成的電晶體啟動,觸發電流即為電晶體的基極電流而 啟動電晶體。所以,由第一導電型的第一擴散層與第二導 電型井和第一導電型半導體基板及第二導電型的第二擴散 層所組成的矽控整流器(SCR )即啟動,然後因為靜電放 電突波產生的一大電流便流向參考電壓端,使加至焊墊上 的突波就因此釋放。 _ 在此發明中,既然觸發裝置是利用接線與第二導電型 的第一擴散層連接,則觸發裝置可以被放置在矽控整流器 SCR的外部。這樣一來,矽控整流器(SCR )的基本長度, 也就是Lscr的距離即可被縮短,靜電放電效能也被增進。 矽控整流器(SC R )的觸發電壓可以藉由改變觸發裝置的 特性來控制,而觸發裝置又可以與矽控整流器SCR獨立設 計,所以觸發電壓就變成一個可調整的參數。然後,這樣 一個用在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能同時達到 高放電能力與低觸發電壓的要求。結果,送進焊塾的電壓 信號可以有很大的限幅。除此之外,當被保護的電路是具
1286835 五、發明說明(7) —---- 有非常薄的閘極氧化層的〇.1〇//m製程的電路,我們可以 控制觸發電壓使它小於電路可容忍電&。還有,因為矽控 整流益(SCR )的尺寸變小,所以寄生電容也減小,如 此’這個靜電放電保護電路可以應用在高速介面電路。 、在此發明中,焊墊經由第一導電型的第一擴散層與第 一導電型井及第二導電型的第二擴散層連接到觸發裝置, 如此可以避免觸發裝置在矽控整流器(S(:R )啟動前就毁 壞的可能。
如果有一電流直接從焊墊流向觸發裝置,而不流向石夕 控整流器(SCR )的電晶體,則電晶體就不會產生基極電 流。相反地,此發明中這個電流會從焊墊流向組成矽控整 流器SCR的電晶體的基極,這樣,當突波送至焊墊時,石夕 控整流器(SCR )就可以馬上啟動。
根據此發明,觸發裝置可以設置在石夕控整流器(S c R )的外部’因為觸發裝置是經由一金屬線連接到矽控整流 器(SCR )裡電晶體的基極。所以矽控整流器()的基 本長度可以減小而靜電放電效能就能提昇。另外,既然矽 控整流器(S C R )的觸發電壓可以藉由改變觸發裝置的特 性來控制’則觸發電壓可以設定成所期望的值。結果,送 進輸入/輸出端I/O的電壓信號可以有报大的限幅。即使 是有很薄的閘極氧化層的〇· 1 〇 V m製程金氧半()電 路,這個電路也能保護它免於被燒毀。 實施例 現在要參考所附圖示明確地描述根據此發明而具體化
1286835 五、發明說明(8) =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第4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一種具體 實施例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第5A圖是它的等 效電路圖,而第5B圖是它的電路佈局圓。 在此實體中’就如第4、5A以及5B圖所示,一p型半導 體材料磊晶層2,沉積在p型半導體材料基板1上,一N井在 P型半導體材料蟲晶層2表面上形成。淺溝隔離絕緣($ τ I )層STI1-STI3分別被設置在N井NW1的中間及兩侧邊緣。n 井NW1上,n型重摻雜擴散層〇1 (第二導電型的第一擴散 層)介於STI1及STI2間,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 (第一導電 型的第一擴散層)介於STI2及ST 13間。矽化物層si與S2分_ 別形成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與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i之 上0 一P井PW1在絕緣層STI3下與N井NW1相鄰,而另一ρ井 PW2則是ρ型半導體材料層2上,STI3底部以外的其他範 圍。P井PW2的邊緣是淺溝隔離絕緣(STI )層STI4與 STI5。口型重摻雜擴散層PD2被設置在STI4與STI5之間,一 具有擴張結構的η通道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籠〇s設置在st 13 與ST I 4之間的範圍。換句話說,η型重摻雜擴散層ν D2與 ND3分別相鄰於隔離淺溝槽絕緣結構STI3與STI4,η型擴散 層ND5與ND6分別相鄰於ND2與ND3,矽化物層S3與S4分別覆 蓋在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2與ND3上,閘極介電層3沉積在η 型擴散層ND5與ND6之間的通道範圍上,此通道長〇. 2 am。 閘極電極4設置在介電層3上,周圍包覆著側壁5,上面覆 ^ 蓋著石夕化物層S6,石夕化物層S5覆蓋在ρ型重摻雜擴散層pj)2 -
2143-4709-PF(N).ptd 第11頁 1286835 五、發明說明(9) 上方。>5夕化物層S 1 - S 6可能是石夕化始或碎化鈦所製成的。 在整個表面上有一層内介電層(未顯示),在一般操 作中,有一電源供應電壓VDD約1 . 5V經由介電層上的接孔 接至矽化物層S1與S4。也就是矽化物層S1與S4連接一條金 屬線Ml。矽化物層S3、S5與S6連接到接地端GND,而矽化 物層S2連接到輸入/輸出端I/O。輸入/輸出端I/O連接到 内部電路(被保護的電路)。換句話說,輸入/輸出端 I/O經由p型重摻雜擴散層PDl、n井NW1、n型重摻雜擴散層 ND1和金屬線Ml連接到金氧半導體電晶體NM〇s,nm〇S的作 用是個觸發裝置。金屬線的材料是純金屬或合金,例如鋁 (A1 )或銅(Cu )。 參考第5所圖示,這個根據此發明具體實施例的靜電 放電保護電路中,P型重摻雜擴散層pD1、1^井,1、]?井1^1 與P型磊晶層2構成一個電晶體?]:i。同樣地,N井_1、p Pffl、n型重摻雜擴散層_2與1)型磊晶層2構成另一個電晶 體ΤΓ2。也就是說,p型重摻雜擴散層pM 1井_吖井 PWM〇n型重摻雜7散層ND2構成一個矽控制整 )井閜丨及?井PW!分別具有寄生電阻Rnw與Rpw/ 參考第4、5 Δ以及5 B圖,以下胳紐雜 -種具體實施例裝置的操作一下將.解//據本發明的第 的靜電放電突波施加於輸入/二二相對於接地點GND正 晶體NMOS的汲極擴散層(^型兩% 〇,金氧半導體電 層ND6)與通道(ρ型半導體好擴散層ND3與η型擴散 潰。因此,產生了-個觸發晶層2 )之間即發生崩 货電流Itng流過由ρ型重摻雜擴
1286835 五、發明說明(10) 散層PD1、N井irn、n型重摻雜擔 、 型重摻雜擴散層〇3與!1型擴散声、/曰、汲極擴散層(n 材料磊晶層2 )組成的路徑。觸曰發:通道(P型半導體 擴散層PD1、N井NW1及P井PW1。*金"$ :P型重摻雜 U// 時,…電晶體就被啟動了。 备P-N-P電曰曰體啟動,N-P-N電晶體也被啟動了。因此, P型重摻雜擴散層PD1、N井Nffl、f^pwi、p型半導體材 磊晶層2與!!型重摻雜擴散層ND2所組成的 UOO也被啟動了。此時,會產生一大電流丄整/二人 /輸出端I/O流向接地點GND。這個加至輸入/輸出端1/() 的犬波就這樣釋放,而不會造成内部電路的損壞。 在第一種具體實施例中,靜電放電保護電路所產生的 寄生電容只有在P型重摻雜擴散層PD1與N井NW1的邊界區域 存在。然而這些邊界區域非常小,所以在幾個幻以吡…等 級的高速操作是可以實現的。此外,既然金氧半導體電晶 體NMOS是藉由一條金屬線M1連接到n型重摻雜擴散層帅1, 則金氧半導體電晶體NMOS可以放置在一個適合的位置。如 此,I s cr流過的距離,也就是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工與ρ井 PW1的距離就可以縮小成比n井腳1的深度更短。前面說的 就是距離Lscr,舊技術製作約2-3 " m,而現在可以被縮短 成〇· 6 /zm。這樣的矽控制整流器(SCr )尺寸小又具有很 好的靜電放電效能。 接下來將描述根據第一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護電 第13頁 2143-4709-PF(N).ptd 1286835
路的製造方法。第6A-6C與7A-7B圖是根摅+欢口 n ^ ^ ^ ^ ® ^ 據此發明的第一種 具體貝%例裝置的母一製造步驟的結構剖面圖。 首先,如第6A圖所示,隔離淺溝槽絕緣二 STI1-STI5被選擇性地放置在事先沉積P型半^ 層2的p型半導體材料基板1±。 接著,如第6B圖所示,選擇性地利用離子佈植使N NW1從STI3的底部中間延伸到STI1的底部,卩井{^1從3丁13 的底部中間向另一邊延伸到STI3底部邊緣,p井pw2則是隔 離絕緣裝置ST4底部到STI5底部的範圍井NW1與p井pffl 的雜質濃度大約為5 X 1017/cm3。 ^
接著,如第6C圖所示,閘極介電層3與閘極電極4被選 擇性地沉積在STI3與STI4所形成的範圍之内。然後,n型 擴散層ND5與ND 6用離子佈植方式在上述範圍内形成,閘極 介電層3與閘極電極4的作用就‘同遮蔽物。在這次離子佈 植中,砷離子以5 X 1014/cm2的注入速度及5keV的加速能量 進行佈植。 下一步驟中’如第7 A圖所示,在隔離淺溝槽絕緣結構 STI1與STI2之間的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在隔離淺溝槽絕 緣結構STI2與STI3之間的p型重摻雜擴散層pdi及在隔離淺 溝槽絕緣結構S T I 4與S T I 5之間的p型重摻雜擴散層p d 2都是¥ 用離子佈植的方式形成。佈植重掺雜擴散層ND1時,珅 離子以5x 1015/cm2的注入速度及i〇kev的加速能量進行佈 植。佈植p型重掺雜擴散層PD1及PD2時,硼離子以5x 1015/cm2的注入速度及5keV的加速能量進行佈植。
2143-4709-PF(N).ptd 第14頁 1286835 wmKmmmmmmmmmmmmrnmmmmmmmmmmmmmmmmm 五、發明說明(12) 接下來如第7B圖所示,矽化鈷層S1在η型重摻雜擴散 層ND1上形成,矽化鈷層S2在ρ型重摻雜擴散層pj)j[上形 成,矽化鈷層S3在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2上形成,矽化始層 S4在η型重摻雜擴散層〇3上形成,矽化鈷層S5在ρ型重摻 雜擴散層PD2上形成,矽化鈷層S6在閘極電極4上形成。^然 後再放上了層内介電質薄層覆蓋整個表面,接孔在介電質 薄層上,並接上焊線。輸入/輸出端丨/〇連接到矽化鈷層 S2 ;電源供應電壓VDD約1 · 5 V經由介電層上的接孔連接至 石夕化銘層S1與S4;矽化姑層S3、S5與S6連接到接地端 GND。以上就是第一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的製 造過程。 窃接下來要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二種具體實施例。第8八 圖疋根據第二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結構的剖面 圖,而第8B圖是它的等效電路圖。然而,在第8A圖中,隔 離絕緣一裝i、矽化物層、閘極介電層及周圍側壁等都在第 4圖標示過,所以不再標示。 在这具體實施例中,參考第8人與⑽圖,p型半導體材 ^成晶層2沉積在P型半導體材料基板1上,N井NW1在它的 p^ t ^成。隔離絕緣裝置(未顯示)配置在Ν井’的中 二Γ。ϋ型重摻雜擴散層⑽1及ρ型重摻雜擴散層⑼1分 區域裡。Ρ玺半導體材料磊晶層2上由隔離絕緣裝置分隔的 二重:雜擴散層肋3配置在ρ型半導體材料磊晶層2上 、 的區域’與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將η型重摻雜 2143-4709-PF(N).ptd 第15頁 1286835 五、發明說明(13) 擴散層N D1夾在中間;而 雜擴散層NDUfn型重摻 f雜擴散層汕2,與η型重摻 擴散層02與ND3的作用1 = 1日ND3夾在中間。η型重摻雜 極擴散層與汲極擴散;:1;^金氧半導體電晶體NM0S的源 的區域則是通道擴^長擴散_2_3之間 顯示)設在通道區域上閉極介電層(未 上。 以及閘極電極4則在閘極介電層 的摻擴/層⑽7配置在p型半導體材料蟲晶層2上
重摻雜擴的區域’與n型重推雜擴散層削將口型 "^ ^ 夾在中間;而P型重摻雜擴散層PD2,與P 型重換雜擴散層PDMn型重摻雜擴散層謝夾在中間。石夕 化物層(未顯不)& 了覆蓋在[1型重摻雜擴散層剛、 ND2、_與腳7上’也覆蓋在P型重摻雜擴散層PD1與PD2。 内/1電層(未顯示)覆蓋住-整個表面,電源供應電壓 VDD經由介電層上的接孔連接至n型重摻雜擴散層仙i與 ND3 11型重摻雜擴散層ND1透過一金屬線Ml連接重摻雜 擴散層ND3,接地端GND連接到閘極電極4、η型重摻雜擴散 層ND2、η型重摻雜擴散層〇7與ρ型重摻雜擴散層⑼?。輸 入/輸出端I/O連接到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輸入/輸出 端I /0也連接到内部電路(被保護的電路)。p井可被設置 在P型半導體材料磊晶層2上的N井NW1外的某一區域。 參考第8 B圖,這個根據此發明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 護電路中,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N井NW1與ρ型磊晶層2構 成一個電晶體T r 1。同樣地,N井N W1、η型重摻雜擴散層
I 2143-4709-PF(N).ptd 第16頁 1286835 五、發明說明(14) 與p型磊晶層2構成另一個電晶體卜2。 ★、, 重摻雜擴散層PD1、N井NW1、n型重摻爲二°兄,p 1 b &? m ^ t雜擴散層ND7與p型磊 = 夕Γ整流器(SCR) °N咖及p型蟲晶 W八有寄生電阻Rnw與Rpw。 ^第8A以及,以下將解釋根 具體實施例裝置的操作。舍一個相斟认从 /3们弟一種 電放電突波送入輸入/輸“"。相對 ==?散層(n型重摻雜擴散_3)與通道'p型 丰導鱧材料蟲晶層2)之間發生崩冑。因此,產生了 ^流Itrig流過由p型重掺雜擴散層?1)1 1井_ η型重 散獅! ”及極擴散層(n型重#雜擴散層nd3)與 通道(P型半導體材料磊晶層2 )組成的路徑。
Itrig形成了 一條從P_N_p電晶體的射極到基極的電流: 徑,包括了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N井NW1及p型半導體材 料,晶層2。當金氧半導體電晶體NM〇s如同一觸發裝置發 生崩潰時,P-N-P電晶體即被啟動了。當p_N_p電晶體啟 動,N-P-N電晶體也被啟動。因此,由卩型重摻雜擴散層 PD1 N井NW1、ρ型半導體材料磊晶層2與11型重摻雜擴散層 ND7所組成的矽控制整流器(SCR )也被啟動。在此時,會 產生一大電流Iscr由輸入/輸出端1/〇流向接地點GND。這 個加至輸入/輸出端I/O的突波就被釋放,而不會造成内 部電路的損壞。 跟第一種實體比杈’這個實體並沒有限制金氧半導體 電晶體NMOS的位置,因為金氧半導體電晶體NM〇s的源極 2143-4709-PF(N).ptd 第17頁 1 1286835 五、發明說明(15) U型重摻雜擴散層ND2)與矽控制整流器(SCR)的 沒有接在一起。 、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三種具體實施例。 第9A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三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蠖電 路結構的剖面圖,而第9B圖是它的等效電路圖。然而,在 第9A圖中’如同第8A圖,隔離絕緣裝置、碎化物層、閉極 介電層及周圍側壁等都在第4圖提過,所以不再標示。 在這具體實施例中,參考第^與㈣圖,與第二種且體 實施例比較,N井NW2配置在p型半導體材料蟲晶層2Λη型 重摻雜擴散層ND7及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2之間,而Ν井 層η型重掺雜擴散層咖。有—石夕化物層(未顯示) 覆盖在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8 ’這層矽 輸出端!/〇。也就是輸入/輸出端1/〇除了連接摻/ 擴散層ND8也連接了 p型重摻雜振散層m及内部電路(未 雜擴散層PD2、p型半導體材料遙晶層卜 井N=n型重摻雜擴散層_組成了一個P_N接面二極體 D7。此具體實施例實體i 體相同。 I體其他的構造與第二種具體實施例實 現在參考第9 A Q D ran M t f M / 圖,以下將解釋根據本發明的第三 種具體實施例裝置的極从 . ^ , 靜電放電突波施加輪0^·:固,對於接地點GND正的 端I/O的靜電放電突波的摆輸’此加至輸入/輸出 種具體實施例是相同的一及呆遵電路的方式’與第二 電放電突波施加輪相對於接地脚D負的靜 輪出‘I/O,由p型重摻雜擴散層
第18頁 1286835 五、發明說明(16) PD2、p型半導體材料蠢晶層2、N井NW2與η型重換雜擴散層 ND8組成的Ρ-Ν接面二極體D7即啟動。於是這個負的靜電放 電突波就經由Ρ-Ν接面二極體D7被釋放到接地點GND,内部 電路就免於受到此負靜電放電突波影響。 跟第二種具體實施例比較,這個具體實施例可以保護 内部電路免於受到這個負的靜電放電突波影響。此外,因 為負極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2也就是Ν-Ρ-Ν電晶體的基極被 設置在Ν井NW2内,使PD2與η型重掺雜擴散層腳7也就是矽 控制整流器(SCR)分隔開了,所以Ν-Ρ-Ν電晶體的效能增 進了。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四種具體實施例。 第1 Ο Α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四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護 電路結構的剖面圖,而第10B圖是它的等效電路圖。然 而’在第10A圖中,如同第8A與9A圖,隔離絕緣裝置、矽 化物層、閘極介電層及周圍側壁等都在第4標圖示過,所 以不再標示。
—在這具體實施例中,參考第10A與1〇B圖,與第三種具 體實施例比較,在η型重摻雜擴散層〇2與閘極電極4間插 入一 $阻R1,而11型重摻雜擴散層ND3與閘極電極4間插入 電今C1。也就疋在金氧半導體電晶體隨〇s的源極區與閘 極電極之間及汲極區與閘極電極之間分別連接一電阻及一 電容。這具體實施例其他的構造與第三種具體實施例相 跟第三種具體實施例比較,這個具體實施例中金氧半
1286835 五、發明說明(17) ' -----—-- 導體電晶體NMOS的崩潰電壓可以降得較低,因為閘極盎 極之間的電容耦合效應。所以矽控制整流器(scr )的觸〆 發電壓\trig就被降低了,可以更可靠地保護内部電路。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五種具體實施例。 第1 1 A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五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護 電路結構的剖面圖,而第11B圖是它的等效電路圖。然w 而,在第11A圖中,隔離絕緣裝置、矽化物層、閘極介、電 層及周圍側壁等都在第4圖標示過,所以不再標示。 在這具體實施例中,參考第ΠΑ與11B圓,與第四種具 體實施例比較,在閘極電極4與一電阻以和電容Cl連接的、 焊墊N之間插入三個串聯的反向器9a、9b&9c,這具體實 施例其他的構造與第四種具體實施例相同。第五種具體實 施例f第四種相似,金氧半導體電晶體NM〇s的崩潰電壓可 以降得較低’以及觸發電壓Vtrig也被降低。還有,這具 體=施例中奇數的反向器9a、9b及以是彼此串聯的,而這 包含反向器9a、9b及9c的電路可以用一延遲電路來取代 它’用來延遲信號進入電阻R1和電容C1連接的焊墊n。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六種具體實施例。 第1 2 A圖疋根據此發明的第六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護 電路結構的剖面圖,而第12B圖是它的等效電路圖。然 而,在第1 2A圖中,隔離絕緣裝置、矽化物層、閘極介電 層及周圍側壁等都在第4圖標示過,所以不再標示。 在這具體實施例中,參考第12A圖與第12B圖,與第三 種具體實施例比較,第三種具體實施例中的N井〇1被分成
1286835 五、發明說明(18) 三個N井,NW3、NW4和NW5依同方向排成一列。η型重摻雜 擴散層ND1與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3配置在Ν井NW3的表面,η 型重摻雜擴散層ND9與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4配置在Ν井NW4 的表面,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0與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配 置在Ν井NW5的表面。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ρ型重摻雜擴 散層PD3、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9、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4、η 型重摻雜擴散層ND 10和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等在這一層内 排成一列。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3連接到η型重摻雜擴散層 ND9 ’而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4連接到η型重摻雜擴散層 ND10。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4與ν井〇4構成一Ρ-Ν接面二極 體D10a ’而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3與ν井NW3構成一 Ρ-Ν接面 二極體Dl〇b。Ρ-N接面二極體D10a和D10b限制了電流方向 從輸入/輸出端I/O流向電源供應電壓端VDD。N井,、 NW4和NW5分別具有寄生電阻Rnw3、Rnw4和Rnw5。這具體實 施例其他的構造與第三種具體實施例相同。 • 跟第三種具體實施例比較,這個具體實施例在輪入/ 輸出端I/O與電源供應電壓端VDD之間有數個二極體,這 一來’當電源供應電壓降至與接地點電壓相同,如果=’ 加至輸入/輸出端I/O的輸入信號電壓低於使這些二極體固 導通的電壓,則不會有電流流過輸入/輸出端丨/〇至嗎 供應電壓端VDD而避免内部電路發生故障,也就是實現/故 障保險功能。還有,二極體的數量須根據信號電 來決定。 〜寺級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七種具體實施例
第21頁 2143-4709-PF(N).ptd 1286835
1具體實施例是第六種與第四種具體實施例的結合。愈第 m第六種具體實施例比較,在〇型重摻雜擴散層_ =極電極4間有-電⑮,_型重摻雜擴散㈣ =4間有-電容。也就是在金氧半導體電晶體剛s的源 極區與閘極電極4之間及汲極區與閘極電極4之間分別連接 了一電阻及一電容。這具體實施例其他的構造與第六種且 體實施例相同。 a 跟第六種具體實施例比較,這個具體實施例中金氧半 導體電晶體NMOS的崩潰電壓可以降得較低,因為閘極與汲 極之間的電容耦合效應。所以矽控制整流器(SCR )的觸 發電壓Vtrig被降低,可以更可靠地保護内部電路。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八種具體實施例。 這具體實施例是第六種與第五種具體實施例的結合。與第 七種具體實施例比較,在閘極電極4與一電阻r 1和電容[1 連接的焊墊N之間插入三個串聯的反向器,這具體實施例 其他構造與第七種具體實施例相同。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九種具體實施例。 這具體實施例與第三種具體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就是N井 NW1沒有連接到電源供應電壓端VDD。其他的構造與第三種 具體實施例相同。此具體實施例避免金氧半導體電晶體 NMOS因受到電源供應電壓端VDd與接地點GND之間的靜電放 電突波而被破壞,所以金氧半導體電晶體麗〇s的尺寸可以 縮小。此具體實施例和第四種具體實施例一樣,在M〇s電 晶體NMOS的源極區與閘極電極4之間及汲極區與閘極電極4
2143-4709-PF(N).ptd 第22頁 1286835
之間分別連接了一電阻及一電容。此外,與第五種具體實
施例一樣,在閘極電極與一電阻和電容連接的焊塾之間 入數個反向器。 B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十種具體實施例。 這具體實施例是第六種與第九種具體實施例的結合。此具 體實施例與第六種具體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就是N井醫丨2 有連接到電源供應電壓端VDD。其他的構造與第六種具體& 實施例相同。此具體實施例也可避免金氧半導體電晶體 NMOS因受到電源供應電壓端VDD與接地點GND之間的靜電放
電突波而被破壞,所以金氧半導體電晶體NM〇s的尺寸可以 縮小。此具體實施例和第七種具體實施例一樣,在金氧半 導體電晶體NMOS的源極區與閘極電極之間及汲極區與閘極 電極之間分別連接了一電阻及一電容。此外,與第八種具 體實施例一樣,在閘極電極與一電阻和電容連接的焊墊之 間插入數個反向器。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一種具體實施 你J。第1 3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濩電路結構的剖面圖,而第丨4 A圖是它的等效電路圖,第 14B圖是它的電路佈局圖。
就像第13圖與第14β圖所示,[^井(第二導電型的井 NW1、NW2及NW3被排成一線,而ρ井(第一導電型的井) 3滿在Ρ型半導體材料基板1表面上Ν井外其他的空隙。Ν : NWi、NW2、NW3及卩井”幾乎是具有相同深度。口型重摻雜 、政層PD1 (第一導電型的第一擴散層)與n型重摻雜擴,
1286835 五、發明說明(21) 層ND1 (第二導電型的第一擴散層)配置在N井NW1的表 面,·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3與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3配置在N 井NW2的表面;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4與^型重摻雜擴散層 ND4配置在N井NW3的表面。在這層中,p型重摻雜擴散層 PD1、n型重摻雜擴斂層ND1、p型重摻雜擴散層PD3、n型重 換雜擴散層ND3、p型重摻雜擴散層pD4與η型重摻雜擴散層 ND4排成一線,和ν井NW1、NW2、NW3及Ρ井PW排列的方向一 樣。還有,在Ρ井PW上,有一 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2與η型重 摻雜擴散層ND1將ρ型重摻雜擴散層?])1夾在中間,以及ρ型 重摻雜擴散層PD2包住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2和Ν井NW1、 NW2、NW3。也就是如第14Β圖所示,ρ型重接雜擴散層pm 是一個長方形框,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2則是配置在Ν井NW1 與P型重摻雜擴散層PD2間的區域。STI (淺溝隔離絕緣) 層分別设置在各井上沒有擴散層的區域,而矽化物像矽化 鈷或矽化鈦覆蓋在各擴散層表面上。内介電層(未顯示) 覆蓋住整個表面。透過内介電層上的接孔,n型重摻雜擴 散層ND4、n型重摻雜擴散層〇2與1)型重摻雜擴散層pD2連 接到接地端GND,p型重摻雜擴散層PD1連接到輸入/輸出 端I/O ; 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1經由一金屬線M2連接到/型重 摻雜擴散層PD3 ; 重摻雜擴散層ND3經由一金屬線…連 接到P型重摻雜擴散層PD4。閘極電極4 ^型 ,。輸入/輸出端1/0連接到内部電路(被保護的層 )° 如第1 4 A圖所不,在這具體實施例的上述結構中p型重
1286835 五、發明說明(22) 摻雜擴散層PD3、N井NW2和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3構成一個 Ρ-Ν接面二極體D2,而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4、Ν井〇3 型 重摻雜擴散層ND4構成一個Ρ-Ν接面二極體D3。二極體…與 D3構成一個觸發裝置。p型重摻雜擴散層?1)1、N井NW1與p 井PW構成了一p_N-P電晶體Trl。同樣地,N井而!、ρ井” 與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2構成了一Ν-Ρ-N電晶體Tr2。也就是 說,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Ν井NW1、Ρ井PW與η型重摻雜擴 散層ND2構成了一矽控制整流器(SCR) 。1^井而11具有寄' 生電阻Rnwl ; N井NW1與NW1分別具有寄生電阻Rnw2 ^
Rnw3 ; P井PW具有寄生電阻Rpw。 ”
參考第1 3圖、第14A圖、第1 4B圖,以下將解釋根據本 發明的第十一種具體實施例裝置的操作。當一個相對於接 地點GND正的靜電放電突波送入輸入/輸出端1/〇,產生一 個觸發電流I tri g流過兩個串聯且順偏的二極體以及射極 與基極間包括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N井NW1、〇型重摻雜 擴散層ND1、金屬線M2、p型重摻雜擴散層叩3 1井醫2、n 型重摻雜擴散層ND3、金屬線M3、ρ型重摻雜擴散層?1)4、N 井腳3與11型重摻雜擴散層〇4的路徑。這個觸發電流丨^。 形成了 一個由P-N-P電晶體的射極到基極包括了 p型重摻雜 擴散層PD1、N井NW1與P井PW的電流路徑。二極體…與^如
同-觸發裝置,當它們導通時,p —"電晶體就啟動。當 P-Ν-P電晶體啟動時,包括ν共D 私思MM M D M L ^W1、P井PW與n型重摻雜擴 =Ν二7 ?曰曰曰體也啟動。因此,由Ρ型重摻雜擴散 層m、Ν井隨、……型重摻雜擴散層㈣所組成的石夕
1286835 五、發明說明(23) 控制整流器(SCR )也被啟動。在此時,會產生一大電流 Iscr由輸入/輸出端〗/〇流向接地點GND。這個加至輸入 輸出端I/O的突波就這樣被釋放,而不會造成内部〃路 損壞。 在第十一種具體實施例中,既然二極體〇2與⑽構成的 觸發裝置是經由一金屬線M2連接到井聽1與11型重摻雜 擴散層ND1構成的P-N-P電晶體Trl,則觸發裝置可以被設 置在一個理想的位置,且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1到ρ井pw的 距離也就是電流Iscr通過的距離可以變得比n井NW1盥p共 PW 〇 . ^Lscr , ^ % t Λ 2 3 ,. 而現在可以被縮短成約〇 · 6 // m ◊結果,矽控制整流器 (SCR)的放電能力因為Lscr的縮短而增進了,達到高靜 電放電效能的要求。當被保護的半導體積體電路(IC)操 作時,保護裝置的寄生電容就挲於p型重摻雜擴散層與1^井 之間的擴散電容。在這具體實施例中,因為距離Lscr被縮 短’所以矽控制整流器(SCR )具有很強的放電能力。既 然P型重摻雜擴散層的面積縮小而又具有足夠的靜電放電 能力,則寄生電容也可以變小。例如,丨〇〇 V m2的面積對 每一P型重摻雜擴散層來說就夠大,而它的寄生電容只有 1 00 fF ’這對幾G i ga-bps的高速操作來說已經夠小。例 如,這麼高的靜電放電效能提供給HBM (人體放電模式) 約40 00 V,MM (機器放電模式)約4〇〇v,CDM (元件充電模 式)約 1 000V。 ' 我們可以改變觸發裝置(二極體!)2與⑽)的特性來控
2143-4709-PF(N).ptd % 26 I 1286835 五、發明說明(24) 制理想的觸發電壓。這麼一來,送進輪入/輸出端1/〇的 電壓就能有很大的範圍。 還有’既然保護裝置不需要金氧半導體電晶體,則除 了製造内部電路外,不需要再有額外的保護裝置的製造步 驟。換句話說,不用再使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的金氧半導體 電晶體的閘極氧化層變更薄,雖然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的間 極氧化層已經可以做到1 9 A的厚度。
當製造根據第十一種具體實施例所製的靜電放電保護 電路時’ N井與P井的摻雜濃度大約是5 X 1 〇n/cm3,而產生 π型重摻雜擴散層時,砷離子是以5x i〇15/cm2的注入速度 及lOkeV的加速能量進行佈植,產生p型重摻雜擴散層時, ’離子是以5 X 1 〇15/cm2的注入速度及5keV的加速能量進行 佈植。以上所提的元素及注入速度不被限制必為上述之 值。
第十一種具體實施例的P-N-P電晶體的基極與接地端 GND之間使用了兩個p — N接面二極體。然而,二極體的數量 可以依送至輸入/輸出端丨/0的信號電壓和P — N接面二極體 操作時的壓降之間的關係來決定,例如約1 · 5 V的信號電 壓’使用兩個P-N接面二極體就夠了,如果是2· 5V則大約 需要四個。一般操作中,最佳的電晶體數量可以參考輸入 /輸出端I/O與接地端GND之間的漏電流大小來決定。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二種具體實施 例。第1 5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二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保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而第丨6 A圖是它的等效電路圖,
1286835 —I _ 五、發明說明(25) 第16B圖是它的電路佈局圖。在第13圖與圖14中的第十一 = : = 圖與圖16中的第十二種具體實施例有 特ί,、用且相同標不的兀件,所以這裡將不再描述它們的 在第15圖與第16B圖中的第十二種具體實施例,且 個和N井NW卜NW3及P井PW —樣深度的n井NW4在半導體其 板1的表面上’被N井〇3與N井黯2夾在令間,以及 土 =擴散層㈣覆蓋在上1型重摻雜擴散編^上重 有一矽化物層S。n型重摻雜擴散層ND5經由内介層 顯示)的接孔連接到輸入/輸出端I/O。
并PW上述,結Λ的具體實施例中,P型重摻雜擴散層Ml、P 、p3L半導體材料基板1 、以井〇4與11型重摻雜_散> 騰形/P-N接面二極體D4,如第m圖所示。轉雜擴散層 輸出:丄相:於接地點⑽正的靜電放電突波施加輸入/ 輸出鳊I /0時,就如同第十一種 / 接地點⑽釋放掉H面種::體f ;例一樣,突波從 靜電放電突沽^ /方 备一相對於接地點GND負的 静1:放電大波鈿加輸入/輸出端1/〇時,貝评 D4順偏,然後突波就從接地點釋放。 妾面一極體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三種且择眘# :的ί V圖是根據這種具體實施例的靜電放電保護電二 電路圖。在第十三種具體實施例中電= 電接路面。 一^體D5和一保護電路u連接在連接 Π電=的“言號線及連接接地·_線之間PN 接面一極體D6和—保護電路12連接在連接電源供應電壓端 第28頁 2143-4709-PF(N).ptd 1286835 五、發明說明(26) VDD的電源供應線及地線之間。内部電路丨〇 應線及地線之間。保護電路丨丨及丨2的姓構 園"、,、 十-種具體實施例相同。也就是,保;第 N方;接面^體D2和D3還有卜"電日日日 p N電B日體Tr2。構成這些結構的井具有寄生電阻。麸、 而,保護電路12中’以連接電源供應線來取代連 = 輸出端I /0〇 P-N接面二極體D5和06的構造鱼種 實施例中的P-N接面二極體D4相同。 ” 一種〃、體 以上所述的第十三種具體實施例,當不管相 :GND正或負的突波傳至輸入,輸出端1/〇,突波都 :二種具體實施例-樣的方式釋放到接地端⑽。當一相 源:應端VDD正的突波傳至輸入,輸出端ι/〇,保護 P_N接面二極體D6為順偏,然後突波就經 ::濩電路11與P-N接面二極_釋放到電源供應端_。 而备一相對於電源供應端VDD負的突波傳至輸入/輸出端 ’P-N接面二極體D5變為順偏且保護電路12導通,然後 經由P-N接面二極體D5與保護電路12釋放到電源供 。這樣’不論受到相對於電源供應端彻正或負的 犬波,内部電路都能被保護。 ,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十四種具體實施 · Α Μ Φ十四種具體實施例是採用此發明的一種數位類比結 二雪々路。第1 8圖是根據第十四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 J 結構的等效電路圖。在第十四種具體實施例中, -接面二極體D5a *D6a與保護電路lu及i2a與第Μ圖所
1286835 五、發明說明(27) 示一樣,是用來保護執行類比處理的内部電路1 〇a的;而 P N接面一極體D5d和D6d與保護電路lid及12d與第15圖所 示一樣,是用來保護執行數位處理的内部電路1 〇d的。 内部電路1 0 a連接到屬於類比電路的電源供應端VD Da 與接地端GNDa;内部電路1〇 d連接到屬於數位電路的電源 供應端VDD d與接地端GND d。另外,準備了 一條連接到接 地端GND的接地線讓突波釋放,而p —n接面二極體D5a、 D6a、D5d和D6d還有保護電路1 la、1 2a、1 Id及1 2d都連接 到這條接地線。二極體D7a與D8a彼此反方向搞合然後並聯 在連接到接地端GNDa的接地線與連接到接地端GND的接地 線之間;而二極體D7d與D8d彼此反方向耦合然後並聯在連 接到接地端GNDd的接地線與連接到接地端gnd的接地線之 間。 在十四種具體實施例中,它變成可以釋放介於不同電 源供應的線路之間的突波。二極體!)7&、D8a、D7d與!)8廿是 用來避免雜在接地線之間傳遞的。 第一種具體實施例所示的n通道金氧半導體電晶體 NM0S不一定要在ρ型半導體材料磊晶層2上而可以用一ρ井 來取代來包含金氧半導體電晶體NM〇s的通道,而ρ井pwi、 PW2的光罩或其他製造步驟的生產都很簡單。第十五種具 體實施例就是具有包含金氧半導體電晶體NM〇s的通道的ρ 井’ P井PWI、PW2是根據第一種實體所製。第19圖是根據 此發明的第十五種具體實施例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結構的 剖面圖。第1 9圖中的第十五種具體實施例和第4圖中的第
第30頁 2143-4709-PF(N).ptd 1286835 五、發明說明(28) 一種具體實施例有些共同的構成元件,它們具有相同的符 號’這裡將不再描述它們的特性。 第十五種具體實施例中,用p井PW10來取代P井PW1、 PW2 ’PW10從隔離絕緣裝置層STI3底部延伸到STI5底部。 第十五種具體實施例結構中,p型重摻雜擴散層pD i、 N井NW1與P井pwi〇構成一電晶體Tri。同樣地,n井NW1、P 井PW10與n型重摻雜擴散層ND2構成另一電晶體^?。它們 的操作與第一種具體實施例相同。 製造第十五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護電路時,取代
P井PW1、PW2的P井pwi〇的製造方法是根據第一種具體實施 例而來的。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十六種具體實施 例。第20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六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 電路:结構的剖面圖,而第2ίΑ圖是它的等效電路圖, # i #圖#是它的電路佈局圖。在第20圖與圖21中的第十六 Ϊ = f施例和第4圖與圖5中的第-種具體實施例有- 4 ς。相冋標不的元件,所以這裡將不再描述它們的特 第十六種具體實施例中 #PW3 ^ ° τ 別 圖與第21Β 圖所示
=裝置材料蟲晶層2表面上形成,鄰近在隔 分布^隔=底部的们,N井1^2則鄰近卩井1^ 有-隔離絕緣裝置圍。在N細的邊_ )層。N井I 個淺溝隔離絕緣(S< 細2的表面上有n型重摻雜擴散層猶,〇7上
2143-4709-PF(N).ptd 第31頁 1286835
一矽化物層S7,S7連接到輸入/輪出端1/〇。 以上此具體實施例的結構’如第2U圖所示,ρ型重推 ”擴政層PD2、Ρ井PW2、ρ型遙晶層2 、Ν井謂細型重摻 雜擴散層ND7形成Ρ-Ν接面二極體D2。 當一個相對於接地點GND正的靜電放電突波送入輸入 /輸出端I/O時,就如同第一種實體一樣,突波從接地點 GND釋*放掉。另一方面,當一個相對於接地點GND負的靜電 放電突波送入輸入/輸出端I/O時,貝JP-N接面二極體D2順 偏然後突波就從接地點釋放。這#,不論受到相對於電源 供應端VDD正或負的突波,内部電路都能被保護。 為了製造根據第十六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護電 路,N井NW2與N井NW1 —起形成,ρ井pW3與{)井1^1 一起形 成’η型重捧雜擴散層肋^與^型重摻雜擴散層〇1及其他^ 型重摻雜擴散層一起形成,矽化鈷層S7與矽化鈷層si及其 他石夕化物層一起形成,連接輸入/輸出端I/O的拉線也連 接到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 7,製造這個裝置的過 一種實體來的。 接著,以下將描述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七種具體實施 :雷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七種具體實施例靜電罐 f 構的剖面圖,U23圖是它的等效電路圖,第24 和:2匕2的2Λ路佈局圖。在第2〇圖與圖21中的第十六種實體 #,所U -中的第十七種實體有一些共用且相同標示的元 這裡將不再描述它們的特性。 現在參考圖22-24,在第十七種具體實施例中,\井
1286835
NW4、P井PW5、N井NW3與P井PW4配置在P井PW3與N井之 間。有一隔離絕緣裝置層ST丨7形成了 一個淺溝隔離絕緣 (STI )層覆蓋住在n井NW2與N井NW3之間的P井PW4,而隔 離絕緣裝置層ST 18形成了一個淺溝隔離絕緣(STI )層覆 蓋住在N井NW3與N井NW4之間的P井PW5。此外,隔離絕緣裝 置層ST I 9與ST 11 0形成的淺溝隔離絕緣($Τ I )層分別將在 N井NW3與N井NW4的表面分成兩區。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8配 置在Ν井NW3上的隔離絕緣裝置層STI 7與STI8之間的表面, 而P型重摻雜擴散層PD3配置在隔離絕緣裝置層STI9與STI8 之間。矽化鈷層S8及S9分別在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8及p型 重摻雜擴散層PD 3上形成。η型重摻雜擴散層〇9配置在Ν井 NW4上的隔離絕緣裝置層STI8與STI10之間的表面,而ρ型 重摻雜擴散層PD4配置在隔離絕緣裝置層STI 1 0與ST 111之 間。矽化鈷層S1 0及SI 1分別在η也重摻雜擴散層〇9及ρ型 重摻雜擴散層PD4上形成。 電源供應電壓端VDD連接到矽化鈷層S8而不是矽化鈷 層S1。矽化鈷層S1連接到矽化鈷層s 11,而矽化鈷層S1 0連 接到矽化鈷層S9。 現在參考第2 3圖’以上所述第十七種具體實施例的結 構中,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4、Ν井NW4與η型重摻雜擴散層 ND9構成一個Ρ-N接面二極體D3,而ρ型重摻雜擴散層PD3、 N井NW3與η型重摻雜擴散層ND8構成一個p~N接面二極體 D4,也就是二極體D3與D4串聯在一起。此外,ν井NW4具有 寄生電阻Rnw4,而Ν井NW3具有寄生電阻Rnw3。
2143-4709-PF(N).ptd 第33頁 五、發明說明(31) 當提供給二極體D3與D4約〇· 5V使它們導通時,一般操 =夺在第一種到第二種具體實施例中,如果電源供應電 壓提供電源供應電壓端VDj^W.5v的電壓,電壓準位因任 ,原,降低以及輸入/輸出端1/〇被輸入約丨.5v的信號電 j丄就會產生一漏電流從輸入/輸出端I /〇流向電源供應 祕端VDD。這樣,積體電路就發生了故障。換句話說, 艮第十七種具體實施例,即使電源供應電壓VDD準位降 又有約1.5V的信號電壓輸入輸入/輸出端1/(),也不 2 流向電源供應電壓端VDD,也就避免積體電路 (IC )發生故障(故障保險功能)。 政造根據第十七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護電 與p井ρπ及装2 與井起形成,p井剛、p井州 靼η创番换雜、撼批井一起形成,n型重摻雜擴散層08、ND9 Γ 侧及其他n型重摻雜擴散層-起形 其他P型重摻雜擴散起开H型/摻雜擴散層州及 銘層以及其他^L ㈣―sn與石夕化 …化钻層心匕化二 七種1體Ϊ施體實施例的情形’在第十六種與第十 NM0S的通道。’P井也形細通道金氧半導體電晶體 裝置如!出端1/0與内部電路間裝設次要保護 置-起使用二”f放電保護電路實體作為主要保護裝 罝 B疋更好的。第Μ圖是根據第十七種具體實
1286835 —---------- 五、發明說明(32) 要:濩裝置的等效電路圖。4要保護裝置有-觸 發裝置24。舉例說明,次要保護裝置包括_ 二道金雷氧Λ導/電™^ :Ϊ D)間。n通道金氧半導體電晶麵1的汲極連接 在電阻R1與内部電路23之間,閘極與源極連至接地點 GND。η通道金氧半導體電晶體關2的汲極連接在電阻u盥 内部電路23之間,@閘極連至接地點GND,源極連至電源: 供應電壓端VDD。然而,次要保護裝置的結構並不限於以 上的例子。 、 上述的各實施例中,所使用井和擴散層的導電型離可 ,是相對的。在這個例子中,輸入/輸出端1/〇與接地點 GND的連接可以交換。 雖然,上述具體實施例中的、型半導體材料基板i上都 有P型半導體材料磊晶層2形成,但是p型半導體材料磊晶 層2並不是必要的,可以直接將p井pwi、^2與1^井nwi或豆 他等等配置在p型半導體材料基板1的表面上。雖然上述具; 體實施例中都用金屬拉線來連接觸發裝置,但此發明並^ 限制一定要如此,可以用其他導電材料例如氮化鈦(TiN )來取代金屬材料作拉線。前面所描述的輸入/輸出端 I/O可能是一個可以加強外來的輸入訊號的輸入電路焊 墊,輸出電路端或電源端是用來連接電源供應電壓端與内 部電路’以及提供電源供應電壓給内部電路。 以下疋解釋一個此發明範圍沒有提到的相對例子。圖 2143-4709-PF(N).ptd 第35頁 1286835 五、發明說明(33) 26所不是這樣的一個相對例子。第2 6A圖是根據此相對例 子j裝置結構的剖面圖,而第26B圖是它的等效電路圖。 在=相對例子中,跟第i A圖中的舊技術靜電放電保護電路 ,,金氧半導體電晶體的源極與汲極的位置互換了。也 疋說|考第2 6 a圖,在根據此相對例子的靜電放電保 護電路中’構成金氧半導體 的η型重摻雜 ^")1〇2與11型重摻雜擴散層nD103的位置互換,還有一隔ς ·配置在η型重摻雜擴散層,⑽與口型重摻雜 ^ ^ a 01之間。輸入/輸出端I/O不僅連接Π型重摻雜 私與1)型重捧雜擴散層PD101也連接n型重摻雜擴 散層 ND 1 02。 ' 這構造,如第丨人圖中的舊技術的情形,Ρ型重摻 1井_101、P井1^1〇1與11型重摻雜擴散層 構成一矽控制整流器(SCR )。既然介於正極與負極 間的:離Ls:變短了,則它的靜電放電效能應該有改善。 :而匕的操作有個問題,當一相對於接地點GND正 體波送入輸入,輸出端1/〇,金氧半導體電晶 pwioi ) 7卩^(11型ί摻雜擴散層0102 )與通道(P井 τ · 日χ生了崩潰。因此,產生了 一個觸發電流 III1 ^ _ 致它的°電位上:W1#01因為它本身具有的寄生電阻Rpw而導 沒有雷、、6。…、、而,如第26B圖所示,N井NW101因為 胳。W = /;,L k它的寄生電阻Rnw,所以它的電位不會下 示¥金氧半導體電晶體NM0S的驅動能力特別強,否則
1286835 五、發明說明(34) ft型重摻雜擴散層PDliU、N井NW101、P井PW101與η型重 動二,政層ND1 〇3構成的矽控制整流器(SCR )不會被啟 半導二=矽控制整流器(SCR)啟動之前,金氧 電日日體N Μ 0 S就已經毀壞。 於太=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H託非 於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 …、其並非限定 範圍内,當可不脱離本發明之精袖4 田J作些許之更動與潤 〜研评和 圍當視後附之申过直制r m 飾 因此本發明之伴嗜# 欠n7 i平清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心饰複範 2143-4709-PF(N).ptd 第37頁
I 1286835 圖式簡單說明 第1 A圖是一種習知技術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結構的剖面 圖; 第1B圖是第1A圖的等效電路圖; 第2 A圖是另一種習知技術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結構的剖 面圖; 第2B圖是第2A圖的等效電路圖; 第3 A圖是另一種習知技術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結構的剖 面圖; 第3B圖是第3A圖的等效電路圖; 第4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一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 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 第5 A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一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 護電路的等效電路圖; 第5B圖是第5A圖的平面圖; 第6 A-6C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一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 電保護電路製造步驟的剖面圖; 第7A-7B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一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 電保護電路製造步驟的剖面圖,接續第6A-6C圖; 第8 A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二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 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 第8B圖是第8A圖的等效電路圖; 第9 A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三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保 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 第9B圖是第9A圖的等效電路圖;
2143-4709-PF(N).ptd 第38頁 1286835 圖式簡單說明 第1 Ο A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四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保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 第10B圖是第10A圖的等效電路圖; 第1 1 A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五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保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 第11B圖是第11A圖的等效電路圖; 第1 2A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六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保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 第12B圖是第12A圖的等效電路圖; 第1 3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一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保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 第1 4 A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一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 電保護電路的等效電路圖; 第14B圖是第14A圖的平面ffl ; 第1 5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二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保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 第1 6 Α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二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 電保護電路的等效電路圖; 第16B圖是第16A圖的平面圖; 第1 7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三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保護電路的等效電路圖; 第1 8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四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保護電路的等效電路圖; 第1 9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五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2143-4709-PF(N).ptd 第39頁 1286835_ 圖式簡單說明 保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 第2 0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六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保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 第2 1 A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六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 電保護電路的等效電路圖; 第21B圖是第21A圖的平面圖; 第22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七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保護電路結構的剖面圖; 第23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七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保護電路的等效電路圖; 第24圖是根據此發明的第十七種具體實施例靜電放電 保護電路的平面圖; 第25圖是用來說明根據此發明第十七種具體實施例第 二保護裝置的應用的等效電路圖; 第26A圖是與此發明相對的一種靜電放電保護電路結 構的剖面圖; 第26B圖是第26A圖的等效電路圖。 符號說明 C1〜電容; D1、D2、D3、D4、D5、D5a、D6、D6a、D6d、D7、 D7a、D7d、D8、D8a、D8d、D9、D1 0 a、D1 Ob〜二極體; GND、GNDa〜接地端; I/O、I/0a、I/0d〜輸入/輸出端; I s c r〜電流,·
2143-4709-PF(N).ptd 第40頁 1286835 圖式簡單說明 11 r i g〜觸發電流;
Ml、M2、M3〜金屬線; N〜焊墊; ND101 、ND102 、ND103 、ND104 、ND1 、ND2 、ND3 、 ND4、ND5、ND6、ND7、ND8、ND9、ND10〜n型重掺雜擴散 層; NMOS〜金氧半導體電晶體; NW101、NW1、NW2、NW3、NW4、NW5〜N 井; NMOS、NM1、NM2〜金氧半導體電晶體; PD 101 ' PD102、PD1 ' PD2、PD3 'PD4 ' PD5、PD6、 PD7、PD8〜p型重摻雜擴散層; PW、PW101、PW1 ' PW2、PW3、PW10〜P 井; R1、R2〜電阻;
Rnw、Rnwl、Rnw2、Rnw3、Rnw4、Rnw5、Rpw〜寄生電 阻; S、SI、S2、S3、S4、S5、S6、S7、S8、S9、Sll〜矽 化物層; SCR〜矽控整流器; STI 、STI1 、STI3 、STI4 、STI5 、STI6 、STI7 、 STI8、STI9、STI1 0〜淺溝槽絕緣結構;
Trl、Tr2〜電晶體; VDD、VDDa、VDDd〜電源供應電壓端; 1 0 1〜半導體材料基板; 102〜p型半導體材料磊晶層;
2143-4709-PF(N).ptd 第41頁 1286835 圖式簡單說明 104〜導電層; 2〜蠢晶層, 3〜閘極介電層; 4〜閘極電極; 5〜側壁; 9a、9b、9c〜反向器; 10 、10a 、1 0d 、23〜内部電路; 11、lla、lld、12、12a、12d〜保護電路 24〜觸發裝置。 _
2143-4709-PF(N).ptd 第42頁

Claims (1)

  1. Ϊ286835
    牙重φ 、替 一、t導體積體電路的靜電放電保護電路, —導電型丰墓艚某拓; 黛一道 …,丨只肢包吩μ月了❾々人%诉謾電路,包括·· 2 t電型半導體基板; ,一^電型井,形成於該第一導電型半導體基板; 9 -中1 , 第二導電型第一擴散層,形成於該第二導電型井 第一導電型第一擴散層,形成於該第·二導電型井 鬥,並連接一焊墊; 内; 一第二導電型第二擴散層,形成於該第一導電型半導 體基板上,位於該第二導電型井之外部,並連接一參考電 壓端;以及 / —觸發裝置,具有兩終端,一終端經拉線連接到該第 二導電型第一擴散層,另一終端連接到參考電壓端,當施 加於兩終端間之電壓高於一預設值,即產生一電流流過。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靜 電放電保護電路,其中該觸發裝置,係一金氧半導體 (MOS)電晶體,該金氧半導體電晶體之汲極係一第二導電 型第三擴散層,位於該第一導電型半導體基板上,且經由 拉線連接於該第二導電型第一擴散層,該金氧半導體電晶 體之源極係一第二導電型第二擴散層,形成於該第一導電 型半導體基板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靜 電放電保護電路,其中該第二導電型第二擴散層位於該第 二導電型井與該第二導電型第三擴散層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靜
    2143-4709-PF(N).ptd 第43頁 1286835 六、申請專利範圍 電放電保護電路,其中士 體,該金氧半導!# ^曰辦 /衣置,係一金氧半導體電晶 厣,办认二日日_之〆及極係一第二導電型第二於# 層位於該第一導電型半導臀其-电i弟一擴放 該第二導f $ $ 一 # 4 > 土 ,且經由拉線連接於 -道Φ 亥源極就是在半導體基板上第 一導電型的第四擴散層且連接到參考電壓端。 弟 雷丄如: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靜 ’電保3蒦電路,其中該金氧半導體電晶體包括: 、酋:隔離層二覆蓋於該第一導電型半導體基板上的該第 :::Ϊ的第三擴散層與該第二導電型的第四擴散層之間 一閘極電極層,配置在該隔離層上; 閘極= = 於該第二導電型的第三擴散層與該 閘極;!:連接於該第二導電型的第四擴散層與該 電放6電::ϊ ί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靜 一 ’、4電路’其中該金氧半導體電晶體包括: 一閘2電極層,配置在該隔離層上閘極電極層; 一 ^备兀件,連接該第二導電型的第三擴散層; :述阻元件,連接該第二導電型的第四擴散層;以及 、查拉# #遲電路連接該閘極電極層以及位於該電容元件 览一‘電型的第三擴散層反側和該電容元件連接該 弟二導電型=第三擴散層反側之間區域之一結點。 申咕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靜 第44頁 2143-47〇9-PF(N).ptd 1286835
    電放電保護電路,更包括·· 该第二導電型的第_擴 一極體’該二極體正極連接 三擴散層。 s而負極連接該第二導電型的第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電放電保護電路,盆中# ^所述之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靜 疊且配置在該第一導電複數個該P — N二極體彼此串 以外的部分。 + ^體基板上之該第二導電型井 雷於Φ 4 i申明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靜 於一带保濩電路,其中,該第二導電型的第一擴散層連接 於一電源供應電壓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靜 電t電保護電路,其中,該觸發裝置是一二極體,配置在 該第一導電型半導體基板上之該第二導電型井以外的部 分’該二極體之正極經由拉線連接於該第二導電型的第一 擴散層,而負極連接於一參考電壓端。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所述之半導體積體電路的 靜電放電保護電路,其中更包括複數個該P-N二極體彼此 串疊且配置於該第一導電型半導體基板上之該第二導電型 井以外的部分。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積體電路的靜 電放電保護電路,其中,該第一導電型的第一擴散層與該 第二導電型井位於該第一導電塑的第一擴散層與該第二導 電型的第二擴散層間之一端表面的距離小於第二導電型井 之深度。
    1286835 申請專利範圍 ___^ 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積體 電放電保護電路,更包含一第一導電型井,形 的靜 電型半導體基板上與第二導電型井相鄰。y成在第一導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 電放電保護電路,$包含一二極體,該的靜 茶考1壓#,負極連接第一導電型的第一擴散層。、接- 電放電保V電\專?1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積;電路的, 电1干邊電路,其中該焊墊,該焊墊即 %静 入'“外由部輪出端或-電源供應電塵端。於一外部輪 雷放雷保嗜:月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半導體穑駚Φ , 於該第二導電型井=-弟-導電型的第二擴散層,2 且連接到參考電堡端。卜#之該第—導電型半導體基板上, 11 2143-4709-PF(N).ptd 第46頁
TW091105091A 2001-03-19 2002-03-18 ESD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TWI28683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078195 2001-03-19
JP2001335348 2001-10-31
JP2002063771A JP3983067B2 (ja) 2001-03-19 2002-03-08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静電保護回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86835B true TWI286835B (en) 2007-09-11

Family

ID=27346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1105091A TWI286835B (en) 2001-03-19 2002-03-18 ESD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545321B2 (zh)
JP (1) JP3983067B2 (zh)
KR (1) KR100501275B1 (zh)
TW (1) TWI28683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25622B (zh) * 2010-07-08 2014-02-01 Analog Devices Inc 用於電子電路保護之設備和方法
US8817432B2 (en) 2009-04-09 2014-08-26 Ememory Technology Inc. Power switch embedded in ESD PAD
TWI652821B (zh) 2016-08-31 2019-03-01 創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有界閘極之矽控整流器
TWI713191B (zh) * 2018-01-24 2020-12-11 日商東芝記憶體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89944B2 (en) * 2001-03-16 2009-09-15 Sofics Bvba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structures for high speed technologies with mixed and ultra-low voltage supplies
US7332748B2 (en) 2002-12-04 2008-02-19 Nec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US6838707B2 (en) * 2002-05-06 2005-01-04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Bi-directional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for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JP4127007B2 (ja) * 2002-09-30 2008-07-30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7638847B1 (en) * 2002-11-14 2009-12-29 Altera Corporation ESD protection structure
US7193251B1 (en) * 2003-01-09 2007-03-20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ESD protection cluster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multi-port ESD protection
JP2005045016A (ja) * 2003-07-22 2005-02-17 Nec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
DE10340603B4 (de) * 2003-09-01 2009-06-1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und Spannungsregeleinrichtung mit Schaltungsanordnung
US6949806B2 (en) * 2003-10-16 2005-09-2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structure for deep sub-micron gate oxide
US6937457B2 (en) * 2003-10-27 2005-08-3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Decoupling capacitor
KR100605580B1 (ko) * 2003-12-29 2006-07-28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정전기 보호회로
JP3825785B2 (ja) * 2004-03-25 2006-09-27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US7420250B2 (en) * 2004-08-30 2008-09-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having light doped regions
JP2006080160A (ja) * 2004-09-07 2006-03-23 Toshiba Corp 静電保護回路
JP4312696B2 (ja) 2004-10-18 2009-08-12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装置
JP4763324B2 (ja) * 2005-03-30 2011-08-31 Oki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静電保護回路及び該静電保護回路を含む半導体装置
JP2006303110A (ja) 2005-04-19 2006-11-02 Nec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
JP4746346B2 (ja) * 2005-04-28 2011-08-10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JP4945999B2 (ja) * 2005-10-24 2012-06-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集積回路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4209433B2 (ja) 2006-06-12 2009-01-14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破壊保護装置
KR100770539B1 (ko) * 2006-08-11 2007-10-25 동부일렉트로닉스 주식회사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368980B (en) * 2006-10-13 2012-07-21 Macronix Int Co Lt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device for pad and method and structure thereof
JP4303761B2 (ja) * 2007-03-07 2009-07-29 Nec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回路及びその動作方法
CN100448007C (zh) * 2007-04-19 2008-12-31 浙江大学 一种网格状静电放电防护器件
CN100477221C (zh) * 2007-04-19 2009-04-08 浙江大学 利用纵向多晶硅增加静电泄放通道的静电放电防护器件
US7834400B2 (en) * 2007-05-11 2010-11-16 System General Corp. Semiconductor structure for protecting an internal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90026492A1 (en) * 2007-07-25 2009-01-29 Chatty Kiran V Lateral junction breakdown triggered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base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JP5232444B2 (ja) * 2007-11-12 2013-07-10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
US8106474B2 (en) * 2008-04-18 2012-01-3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5448584B2 (ja) * 2008-06-25 2014-03-1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US8174047B2 (en) * 2008-07-10 2012-05-0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5341501B2 (ja) * 2008-12-24 2013-11-13 サムソン エレクトロ−メカニックス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Rf信号切替回路
JP5372578B2 (ja) 2009-04-09 2013-12-18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CN102456747B (zh) * 2010-10-19 2013-12-18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静电保护二极管
TWI469306B (zh) 2011-04-29 2015-01-11 Faraday Tech Corp 靜電放電保護電路
TWI467728B (zh) * 2011-08-24 2015-01-01 Himax Tech Ltd 靜電放電保護元件及其電路
US9124086B2 (en) * 2012-07-25 2015-09-01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Failsafe ESD protection
JP5548284B2 (ja) * 2013-02-11 2014-07-16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集積回路
US9058886B2 (en) 2013-03-22 2015-06-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ower supply circuit and protection circuit
CN104392989B (zh) * 2014-11-06 2017-06-09 北京大学 一种基于可控硅的静电放电保护电路
US20170092637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emiconductor ESD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20190198493A1 (en) * 2017-12-21 2019-06-27 Nxp B.V. Device and method for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sd) protection
US10692852B2 (en) * 2018-10-26 2020-06-23 Globalfoundries Inc. 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s with wells laterally isolated by trench isolation regions
CN112786570A (zh) 2019-11-01 2021-05-11 立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静电放电保护机制的集成电路
TWI739629B (zh) * 2019-11-01 2021-09-11 立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靜電放電保護機制的積體電路
CN112864149B (zh) * 2021-01-08 2022-08-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esd保护的低压scr器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75659B2 (ja) * 1991-03-28 2003-02-10 テキサス 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ツド 静電放電保護回路の形成方法
US6016002A (en) 1996-12-20 2000-01-1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tacked 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 having a low voltage trigger and adjustable holding voltage for ESD protectio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17432B2 (en) 2009-04-09 2014-08-26 Ememory Technology Inc. Power switch embedded in ESD PAD
TWI425622B (zh) * 2010-07-08 2014-02-01 Analog Devices Inc 用於電子電路保護之設備和方法
TWI652821B (zh) 2016-08-31 2019-03-01 創意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有界閘極之矽控整流器
TWI713191B (zh) * 2018-01-24 2020-12-11 日商東芝記憶體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裝置
US11018128B2 (en) 2018-01-24 2021-05-25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20130366A1 (en) 2002-09-19
KR100501275B1 (ko) 2005-07-18
KR20020074411A (ko) 2002-09-30
JP3983067B2 (ja) 2007-09-26
US6545321B2 (en) 2003-04-08
JP2003203985A (ja) 200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86835B (en) ESD protection circuit for a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KR100433691B1 (ko) Esd보호장치 및 그것의 제조방법
TWI287289B (en) Embedded 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 (SCR) for HVPMOS ESD protection
KR100638456B1 (ko) 이에스디 보호회로 및 그 제조방법
US7875902B2 (e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device
US6858902B1 (en) Efficient ESD protection with application for low capacitance I/O pads
TWI327775B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7141484B2 (en)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circuit of non-gated diod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7064358B2 (en) Triggered back-to-back diodes for ESD protection in triple-well CMOS process
US11121210B2 (en) Integrated circuit with triple guard wall pocket isolation
TW200818652A (en) Circuit configurations to reduce snapback of a 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
JP2006523965A (ja) シリコンオンインシュレータ技術を対象とする静電放電(esd)保護用低電圧シリコン制御整流器(scr)
TWI557876B (zh) Semiconductor device
JP3573674B2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の入出力保護装置とその保護方法
US7629210B2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n ESD protection apparatus for discharging electric charge in a depth direction
TW457585B (en) Silicon on insulator thick oxide structure and process of manufacture
JP3633880B2 (ja) Esd保護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43524B (en) A semiconductor device equipped with a protection circuit to protect the internal circuit
JPH1084098A (ja) 三重井戸技術を用いた高密度dramのesd保護
TWI665805B (zh) 靜電放電保護裝置及其應用
US10998308B2 (en) Area-efficient bi-directional ESD structure
JPH06350031A (ja) 集積化構造保護回路
TW569418B (en) Low-capacitance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TW503567B (en) Method of forming a substrate-triggered scr device in cmos technology
KR20060039892A (ko) 반도체장치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