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5030A - 電感以及製造電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感以及製造電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5030A
TW201515030A TW104100110A TW104100110A TW201515030A TW 201515030 A TW201515030 A TW 201515030A TW 104100110 A TW104100110 A TW 104100110A TW 104100110 A TW104100110 A TW 104100110A TW 201515030 A TW201515030 A TW 2015150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dielectric layer
via hole
magnetic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0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41003B (zh
Inventor
Shih-Hsien Tseng
Original Assignee
Cynte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yntec Co filed Critical Cyntec Co
Publication of TW201515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5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41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4100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04Printed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41Printed circuit coils
    • H01F41/046Printed circuit coil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ferromagnetic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10T29/49069Data storage inductor or co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10T29/49071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by winding or coi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10T29/49073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by assembling coil and co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 Y10T29/49075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including permanent magnet or co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And Magnets (AREA)

Abstract

製造具有高電感值的電感的方法包含在一暫時載體上形成一可移除式聚合物層;在該可移除式聚合物層上,形成一第一線圈、一第二線圈及一介電層;在該可移除式聚合物層和該介電層上,填充一第一磁膠層;移除該暫時載體;在該第一線圈、該介電層和該第一磁膠層的下方,填充一第二磁膠層。

Description

電感以及製造電感的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製造電感的方法和電感,尤指一種利用暫時載體及可移除式聚合物層,以製造出具有高電感值的電感的方法和具有高電感值的電感。
在現有技術中,電感結構是以傳統磁性基板為載板,並在傳統磁性基板上形成介電層、線圈及磁膠等,其中介電層包覆線圈以及磁膠包覆介電層。然而傳統磁性基板操作在高頻時,不論是導磁率或是導磁率損失都比磁膠差。亦即傳統磁性基板的導磁率或是導磁率損失都隨著頻率變高而變差。
因此,在USB2.0、USB3.0、高解析多媒體介面(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HDMI)及/或行動工業處理器介面(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 MIPI)的高速傳輸應用上,傳統磁性基板會降低電感的截止頻率。如此,現有技術的電感結構可能無法滿足積體電路的設計者的需求。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製造具有高電感值的電感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在一暫時載體上形成一可移除式聚合物層;在該可移除式聚合物層上,形成一第一線圈、一第二線圈及一介電層;在該可移除式聚合物層和該介電層上,填充一第一磁膠層;移除該暫時載體;在該第一線圈、該介電層和該第一磁膠層的下方,填充一第二磁膠層。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感。該電感包含一第一線圈、一第二線圈、一介電層及一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該第二線圈是位於該第一線圈之上;該介電層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之間;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包覆該第一線圈、該介電層和該二線圈,其中該第一線圈的一面是與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直接接觸。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感。該電感包含一第一線圈、一第二線圈、一介電層及一均勻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該第二線圈是位於該第一線圈之上;該介電層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之間;該均勻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包覆該第一線圈、該介電層和該二線圈。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感。該電感包含一第一線圈、一第二線圈、一介電層、一第一介層孔及一第二介層孔。該第二線圈是位於該第一線圈之上;該介電層覆蓋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該第一介層孔耦接於該第一線圈;該第二介層孔耦接於該第二線圈,其中該第一介層孔及該第二介層孔是位於該電感內側的相同一側。
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電感的方法和電感。該方法是利用一第一磁膠層與一第二磁膠層包覆一第一線圈、一第二線圈與一介電層,其中第一磁膠層與第二磁膠層的材質可相同或不同,該第一線圈的底部是直接與該第二磁膠層接觸,或該第一線圈的底部是直接與該第二磁膠層接觸以及一第一介層孔的上方部分和一第二介層孔的上方部分是直接與該第一磁膠層接觸。因此,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第一、因為該第一線圈的底部是直接與該第二磁膠層接觸,或該第一線圈的底部是直接與該第二磁膠層接觸以及該第一介層孔的上方部分和該第二介層孔的上方部分是直接與該第一磁膠層接觸,且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與該介電層是包覆在相同的磁膠層內(該第一磁膠層與該第二磁膠層具有較佳的導磁率),所以本發明具有較寬的雜訊抑制頻寬;第二、因為該第一磁膠層與該第二磁膠層具有較低的導磁率損失,所以本發明具有較高的截止頻率;第三、該第一磁膠層與該第二磁膠層是容易地施行在熱壓製程或網板印刷製程;第四、因為本發明在堆疊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及該介電層的過程中,利用一平坦的暫時載體和一可移除式聚合物層做為堆疊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及該介電層的基板,所以本發明可具有簡單的微影製程,以及該第一線圈和該第二線圈具有較佳的幾何均勻度。
請參照第1圖、第2A圖、第2B圖、第2C圖、第2D圖、第2E圖、第2F圖、第2G圖、第2H圖、第3A圖、第3B圖、第3C圖、第3D圖和第3E圖,第1圖是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說明一種製造電感600的方法之流程圖,第2A圖、第2B圖、第2C圖、第2D圖、第2E圖、第2F圖、第2G圖和第2H圖是為說明第1圖的方法的示意圖,第3A圖、第3B圖、第3C圖、第3D圖、第3E圖是為說明根據第1圖的方法所製造的電感的橫切面的示意圖。第1圖之方法的詳細步驟如下: 步驟500:   開始; 步驟502:   在一暫時載體602上形成一可移除式聚合物層604; 步驟504:   在可移除式聚合物層604上,形成一第一線圈606、一第二線圈608及一介電層610; 步驟506:   在可移除式聚合物層604和介電層610上,填充一第一磁膠層612; 步驟508:   移除暫時載體602; 步驟510:   蝕刻掉可移除式聚合物層604; 步驟512:   在第一線圈606、第二線圈608及介電層610的下方,填充一第二磁膠層614; 步驟514:   結束。
在步驟502中(如第2A圖所示),在暫時載體602上形成可移除式聚合物層604。在步驟504中(如第2B圖所示),在可移除式聚合物層604上,形成第一線圈606、第二線圈608及介電層610,其中介電層610是用以保護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以及做為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之間的耦合層。但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介電層610包覆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且介電層610另填充於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的內側,請參閱第2F圖;但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介電層610包覆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且介電層610另填充於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的外側,請參閱第2G圖;但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介電層610包覆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且介電層610另填充於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的內側與外側,請參閱第2H圖。另外,如第3A圖、第3B圖、第3C圖、第3D圖和第3E圖所示,第一線圈606、第二線圈608及介電層610的堆疊方式有五種,其中第2B圖僅是用以第3A圖的堆疊方式說明步驟504。在步驟506中(如第2C圖所示),在可移除式聚合物層604和介電層610上,填充第一磁膠層612,其中第一磁膠層612是包含複數個磁性粒子及聚合物材料,複數個磁性粒子的粒徑皆小於100μm;第一磁膠層612中的複數個磁性粒子可以是包含複數個鎳鋅(NiZn)及/或錳鋅(MnZn)粒子。另外,本發明並不受限於在可移除式聚合物層604和介電層610上,填充第一磁膠層612,亦即可在可移除式聚合物層604和介電層610上,填充一磁性材料。在步驟508和步驟510中(如第2D圖所示),移除暫時載體602及蝕刻掉第一線圈606、第二線圈608和介電層610下方的可移除式聚合物層604。在步驟512中(如第2E圖所示),移除暫時載體602及蝕刻掉可移除式聚合物層604後,於第一線圈606、第二線圈608和介電層610下方填充第二磁膠層614,其中第二磁膠層614和第一磁膠層612的材質相同。亦即第二磁膠層614亦包含複數個磁性粒子及聚合物材料,例如環氧樹脂(epoxy) 或EMC (Epoxy molding compounds 等高分子材料,但不以此為限,且第二磁膠層614中的複數個磁性粒子是包含複數個鎳鋅(NiZn)及/或錳鋅(MnZn)粒子。另外,第一磁膠層612、第二磁膠層614,會進行硬化程序(curing process)以形成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其中第一磁膠層612可於塗佈成型後進行硬化程序,形成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磁膠層612也可於塗佈成型後進行預硬化程序之後,於第二磁膠層塗佈成型後一同再硬化,形成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其中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的磁性粒子的粒徑皆小於100μm。但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第二磁膠層614和第一磁膠層612的材質可不相同。
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之每一線圈圖案是由位在同一膜層的螺旋狀圖案(如第3A圖、第3B圖和第3C圖所示) 。在另一實施例中,每一線圈圖案亦可為由位在不同膜層的線段所構成的螺旋狀圖案。在一實施例中,每一線圈圖案可包括互相堆疊的上層圖案與下層圖案,上層圖案的一端電性連接至下層圖案的一端,上層圖案的另一端可透過對應的導線而電性連接至對應的介層孔位置,下層圖案的另一端可透過對應的導線而電性連接至對應的介層孔位置(如第3D圖與第3E圖所示)。因此,當差模電流流入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二互相磁耦合的螺旋形狀)時,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各自的磁通量互相抵銷;當共模電流流入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時,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各自的磁通量互相加成。
請參照第4A圖、第4B圖和第4C圖,第4A圖是為說明第3A圖、第3B圖和第3C圖所對應的電感600佈局的上視圖的示意圖,第4B圖和第4C圖是為說明第3D圖和第3E圖所對應的電感600佈局的上視圖的示意圖。如第3A圖所示,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是互相交錯,亦即第二線圈608的第一層6082是位於第一線圈606的第一層6062之上、第一線圈606的第二層6064是位於第二線圈608的第一層6082之上、第二線圈608的第二層6084是位於第一線圈606的第二層6064之上。另外,第一線圈606的底部是直接與第二磁膠層614接觸,且第一線圈606與第二線圈608之間是填充介電層610。另外,除了第一線圈606的第一層6062的底部,介電層610包覆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如第3B圖所示,第二線圈608是位於第一線圈606之上,第一線圈606的的第一層6062的底部是直接與第二磁膠層614接觸,且第一線圈606的第一層6062與第二層6064之間、與第二線圈608的第一層6082與第二層6084之間以及第一線圈606的第二層6064與第二線圈608的第一層6082之間是填充介電層610。另外,除了第一線圈606的第一層6062的底部,介電層610包覆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如第3C圖所示,第二線圈608的第一層6082是位於第一線圈606的第一層6062之上、第二線圈608的第二層6084是位於第二線圈608的第一層6082之上、第一線圈606的第二層6064是位於第二線圈608的第二層6084之上且第一線圈606的第一層6062的底部是直接與第二磁膠層614接觸。第二線圈608的第一層6082與第一線圈606的第一層6062之間、第二線圈608的第二層6084與第二線圈608的第一層6082之間以及第一線圈606的第二層6064與第二線圈608的第二層6084之間是填充介電層610。另外,除了第一線圈606的第一層6062的底部,介電層610包覆第一線圈606和第二線圈608。如第3A圖、第3B圖和第3C圖所示,介電層610是用以保護第一線圈606與第二線圈608,以及做為第一線圈606與第二線圈608之間的耦合層。如第4A圖所示,在電感600佈局的上視圖中,與第一線圈606耦接的第一介層孔616以及與第二線圈608耦接的第二介層孔618是位於電感600的佈局內側的相對二側。
如第3D圖所示,第二線圈608是位於第一線圈606之上,第一線圈606的底部是直接與第二磁膠層614接觸,且第一線圈606與第二線圈608之間是填充介電層610;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線圈606的底部和第二磁膠層614之間有絕緣材料。絕緣材料可直接形成(免蝕刻),亦可另外塗佈(Coating)。此外,無絕緣材料可增加電感600的截止頻率。如第3D圖所示,與第一線圈606耦接的第一介層孔620,以及與第二線圈608耦接的第二介層孔622是位於第二線圈608之上方。但本發明並不受限於第一介層孔620與第二介層孔622是位於第二線圈608之上方。亦即第一介層孔620與第二介層孔622可位於第二線圈608與第一線圈606之外的介電層610中的任何位置。另外,除了第一線圈606之底部,介電層610包覆第一線圈606、第二線圈608、第一介層孔620和第二介層孔622。如第4B圖所示,在電感600佈局的上視圖中,與第一線圈606耦接的第一介層孔620以及與第二線圈608耦接的第二介層孔622是位於電感600的佈局內側的相對二側。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與第一線圈606耦接的第一介層孔620以及與第二線圈608耦接的第二介層孔622是位於電感600的佈局內側的相同一側(如第4C圖所示)。
如第3E圖所示,第二線圈608是位於第一線圈606之上,第一線圈606的底部是直接與第二磁膠層614接觸,且第一線圈606與第二線圈608之間是填充介電層610;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線圈606的底部和第二磁膠層614之間有絕緣材料。絕緣材料可直接形成(免蝕刻) 亦可另外塗佈(Coating)。此外,無絕緣材料可增加電感600的截止頻率。如第3E圖所示,與第一線圈606耦接的第一介層孔620,以及與第二線圈608耦接的第二介層孔622是位於第二線圈608之上方。但本發明並不受限於第一介層孔620與第二介層孔622是位於第二線圈608之上方。亦即第一介層孔620與第二介層孔622可位於第二線圈608與第一線圈606之外,且介電層610包覆第一線圈606的部分以及第二線圈608的部分即可。另外,除了第一線圈606之底部、第一介層孔620的上方部分以及第二介層孔622的上方部分,介電層610包覆第一線圈606第二線圈608、第一介層孔620的下方部分以及第二介層孔622的下方部分。如第4B圖所示,在電感600佈局的上視圖中,與第一線圈606耦接的第一介層孔620以及與第二線圈608耦接的第二介層孔622是位於電感600的佈局內側的相對二側。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與第一線圈606耦接的第一介層孔620以及與第二線圈608耦接的第二介層孔622是位於電感600的佈局內側的相同一側(如第4C圖所示)。
請參照第5A圖和第5B圖,第5A圖和第5B圖是說明電感600和現有技術的電感的雜訊抑制頻寬(noise-rejection bandwidth)和截止頻率的示意圖。如第5A圖和第5B圖所示,電感600在雜訊抑制頻寬和截止頻率的效能上皆優於現有技術的電感。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的製造具有高電感值的電感的方法是利用第一磁膠層與第二磁膠層包覆第一線圈、第二線圈與介電層,其中第一線圈的底部是直接與第二磁膠層接觸,或第一線圈的底部是直接與第二磁膠層接觸以及第一介層孔的上方部分和第二介層孔的上方部分是直接與第一磁膠層接觸,其中第一磁膠層與第二磁膠層的材質可相同或不同;第一磁膠層與第二磁膠層是全面包覆第一線圈、第二線圈與介電層。因此,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第一、因為第一線圈的底部是直接與第二磁膠層接觸,或第一線圈的底部是直接與第二磁膠層接觸以及第一介層孔的上方部分和第二介層孔的上方部分是直接與第一磁膠層接觸,且第一線圈、第二線圈與介電層是包覆在相同的磁膠層內(第一磁膠層與第二磁膠層具有較佳的導磁率),所以本發明具有較寬的雜訊抑制頻寬;第二、因為第一磁膠層與第二磁膠層具有較低的導磁率損失,所以本發明具有較高的截止頻率;第三、第一磁膠層與第二磁膠層是容易地施行在熱壓製程(thermal-pressure process)或網板印刷製程(screen-printing process);第四、因為本發明在堆疊第一線圈、第二線圈及介電層的過程中,利用平坦的暫時載體和可移除式聚合物層做為堆疊第一線圈、第二線圈及介電層的基板,所以本發明可具有簡單的微影製程,以及第一線圈和第二線圈具有較佳的幾何均勻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600‧‧‧電感
606‧‧‧第一線圈
608‧‧‧第二線圈
602‧‧‧暫時載體
604‧‧‧可移除式聚合物層
610‧‧‧介電層
612‧‧‧第一磁膠層
614‧‧‧第二磁膠層
620‧‧‧第一介層孔
622‧‧‧第二介層孔
6062‧‧‧第一線圈的第一層
6064‧‧‧第一線圈的第二層
6082‧‧‧第二線圈的第一層
6084‧‧‧第二線圈的第二層
500至514‧‧‧步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1圖是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說明一種製造電感的方法之流程圖。 第2A圖、第2B圖、第2C圖、第2D圖、第2E圖、第2F圖、第2G圖和第2H 圖是為說明第1圖的方法的示意圖。 第3A圖、第3B圖、第3C圖、第3D圖和第3E圖是為說明根據第1圖的方法 所製造的電感的橫切面的示意圖。 第4A圖為說明第3A圖、第3B圖和第3C圖所對應的電感佈局的上視圖的示意 圖。 第4B圖和第4C圖是為說明第3D圖和第3E圖所對應的電感佈局的上視圖的示 意圖。 第5A圖和第5B圖是說明電感和現有技術的電感的雜訊抑制頻寬和截止頻率的 示意圖。
500至514‧‧‧步驟

Claims (11)

  1. 一種電感,包含一結構,該結構包含:               至少一線圈;             一介電層,該介電層包覆該至少一線圈,且填充於該至少一線圈之中;及               一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包覆該介電層,其中該結構不被一基底所支持。
  2. 一種電感,包含:               至少一線圈;               一介電層,該介電層包覆該至少一線圈,且填充於該至少一線圈之中;及               一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包覆該介電層,其中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包覆該至少一線圈並且延伸至該至少一線圈中。
  3. 一種電感,包含:               一第一線圈;               一第二線圈,該第二線圈是位於該第一線圈之上;               一介電層,除了該第一線圈的一面之外,該介電層包覆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且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之間;及               一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包覆該介電層,其中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包覆該第一線圈的該一面並且延伸至該第一線圈中。
  4. 一種電感,包含:               一第一線圈;               一第二線圈,該第二線圈是位於該第一線圈之上;               一第一介層孔,耦接於該第一線圈;               一第二介層孔,耦接於該第二線圈;              一介電層,除了該第一線圈的一面之外,該介電層包覆該第一線圈、該第一介層孔、該第二介層孔與該第二線圈,且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與該第一介層孔之間,以及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與該第二介層孔之間;及              一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包覆該介電層,其中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包覆該第一線圈的該一面並且延伸至該第一線圈中。
  5. 一種電感,包含:              一第一線圈;              一第二線圈,該第二線圈是位於該第一線圈之上;              一第一介層孔,耦接於該第一線圈;              一第二介層孔,耦接於該第二線圈;        一介電層,除了該第一線圈的一面、該第一介層孔的上方部分以及該第二介層孔的上方部分之外,該介電層包覆該第一線圈、該第一介層孔的下方部分、該第二介層孔的下方部分與該第二線圈,且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與該第一介層孔的下方部分之間,以及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與該第二介層孔的下方部分之間;及               一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直接包覆該介電層、該第一介層孔的上方部分以及該第二介層孔的上方部分,其中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包覆該第一線圈的該一面並且延伸至該第一線圈中。
  6. 一種電感,包含一結構,該結構包含:               一第一線圈;              一第二線圈,該第二線圈是位於該第一線圈之上;              一介電層,除了該第一線圈的一面之外,該介電層包覆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且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之間;及           一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包覆該介電層,其中該結構不被一基底所支持。
  7. 一種電感,包含一結構,該結構包含:               一第一線圈;              一第二線圈,該第二線圈是位於該第一線圈之上;        一介電層,部分包覆該第一線圈與完全包覆該第二線圈,且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之間;          一均勻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該均勻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包覆該介電層,其中該結構不被一基底所支持。
  8. 一種電感,包含一結構,該結構包含:              一第一線圈;              一第二線圈,該第二線圈是位於該第一線圈之上;              一第一介層孔,耦接於該第一線圈;              一第二介層孔,耦接於該第二線圈;              一介電層,除了該第一線圈的一面之外,該介電層包覆該第一線圈、該第一介層孔、該第二介層孔與該第二線圈,且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與該第一介層孔之間,以及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與該第二介層孔之間;及              一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包覆該介電層,其中該結構不被一基底所支持。
  9. 一種電感,包含一結構,該結構包含:               一第一線圈;         一第二線圈;         一介電層,該介電層包覆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且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之間;及           一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包覆該介電層,其中該結構不被一基底所支持。
  10. 一種電感,包含一結構,該結構包含:               一第一線圈;               一第二線圈;        一介電層,部分包覆該第一線圈與完全包覆該第二線圈,且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與該第二線圈之間;          一均勻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該均勻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包覆該介電層,其中該結構不被一基底所支持。
  11. 一種電感,包含一結構,該結構包含:              一第一線圈;              一第二線圈;              一第一介層孔,耦接於該第一線圈;              一第二介層孔,耦接於該第二線圈;              一介電層,該介電層包覆該第一線圈、該第一介層孔、該第二介層孔與該第二線圈,且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與該第一介層孔之間,以及填充於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與該第二介層孔之間;及              一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該磁粉樹脂硬化磁性材料包覆該介電層,其中該結構不被一基底所支持。
TW104100110A 2010-11-25 2011-11-25 電感器 TWI6410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1722110P 2010-11-25 2010-11-25
US61/417,221 2010-1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5030A true TW201515030A (zh) 2015-04-16
TWI641003B TWI641003B (zh) 2018-11-11

Family

ID=4609220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0767A TWI598896B (zh) 2010-11-25 2011-11-25 一種具有電感的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100143270A TWI479515B (zh) 2010-11-25 2011-11-25 製造電感的方法
TW104100110A TWI641003B (zh) 2010-11-25 2011-11-25 電感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0767A TWI598896B (zh) 2010-11-25 2011-11-25 一種具有電感的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100143270A TWI479515B (zh) 2010-11-25 2011-11-25 製造電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601673B2 (zh)
JP (1) JP5619709B2 (zh)
CN (4) CN102479611B (zh)
TW (3) TWI5988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62414B1 (ko) * 2012-12-13 2018-05-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공통모드필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530066B1 (ko) * 2014-05-19 2015-06-1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공통 모드 필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331953B2 (ja) 2014-10-15 2018-05-30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KR102211330B1 (ko) * 2014-10-30 2021-0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덕터 장치
KR20160102657A (ko) * 2015-02-23 2016-08-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칩 전자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693749B1 (ko) 2015-04-06 2017-01-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인덕터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118490B1 (ko) 2015-05-11 2020-06-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다층 시드 패턴 인덕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500635B2 (ja) * 2015-06-24 2019-04-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コイル部品
US20170092409A1 (en) * 2015-09-30 2017-03-30 Apple Inc. Preferentially Magnetically Oriented Ferrites for Improved Power Transfer
JP2017069460A (ja) * 2015-09-30 2017-04-06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03349B (zh) * 2016-01-15 2017-10-21 德特蒙有限公司 具有共模差模電感功能的電感裝置
KR20170130699A (ko) * 2016-05-19 2017-11-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공통모드필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80061569A1 (en) * 2016-08-26 2018-03-01 Analog Devices Global Methods of manufacture of an inductive component and an inductive component
JP6953279B2 (ja) * 2016-12-07 2021-10-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11239019B2 (en) 2017-03-23 2022-02-01 Tdk Corporation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il component
DE102018113765B4 (de) 2017-06-09 2023-11-02 Analog Devices International Unlimited Company Transformator mit einer durchkontaktierung für einen magnetkern
JP6874601B2 (ja) * 2017-08-28 2021-05-19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07524B2 (ja) * 2017-09-15 2023-07-12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9140202A (ja) * 2018-02-08 2019-08-22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660382B (zh) * 2018-07-11 2019-05-21 百泉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耦合電感結構及製造方法
KR102138886B1 (ko) 2018-09-06 2020-07-2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코일 부품
JP6777698B2 (ja) * 2018-09-11 2020-10-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7163935B2 (ja) * 2020-02-04 2022-11-0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CN113141707B (zh) * 2021-01-04 2022-12-09 上海安费诺永亿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窄线间距fpc线路加工方法、无线充电fpc绕线线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60970C (nl) * 1969-12-04 1979-12-17 Philips Nv Werkwijze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afbuigspoel.
JPH0748416B2 (ja) * 1988-07-14 1995-05-24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平面コイル
GB2296387B (en) * 1994-12-02 1999-10-13 Dale Electronics Low profile inductor/transformer component
US5990776A (en) * 1994-12-08 1999-11-23 Jitaru; Ionel Low noise full integrated multilayers magnetic for power converters
JPH09270332A (ja) 1996-03-29 1997-10-14 Tokin Corp 電子部品
JPH1027726A (ja) * 1996-07-12 1998-01-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3615024B2 (ja) 1997-08-04 2005-01-2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3399366B2 (ja) * 1998-06-05 2003-04-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インダクタの製造方法
US6198374B1 (en) * 1999-04-01 2001-03-06 Midcom, Inc. Multi-layer transformer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1076930A (ja) * 1999-09-07 2001-03-23 Toko Inc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628531B2 (en) * 2000-12-11 2003-09-30 Pulse Engineering, Inc. Multi-layer and user-configurable micro-printed circuit board
US6768409B2 (en) * 2001-08-29 2004-07-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agnetic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power supply modul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3724405B2 (ja) 2001-10-23 2005-12-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4214700B2 (ja) 2002-01-22 2009-01-2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アレイ
JP2003234231A (ja) 2002-02-08 2003-08-22 Toko Inc 積層型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US20040263309A1 (en) 2003-02-26 2004-12-30 Tdk Corporation Thin-film type common-mode choke coi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3827311B2 (ja) 2003-02-26 2006-09-27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US20050007232A1 (en) * 2003-06-12 2005-01-13 Nec Tokin Corporation Magnetic core and coil component using the same
US7145427B2 (en) 2003-07-28 2006-12-05 Tdk Corporation Coil compon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4238097B2 (ja) * 2003-09-04 2009-03-11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5093547A (ja) * 2003-09-12 2005-04-07 Murata Mfg Co Ltd 高周波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512768A (en) * 2003-09-30 2005-04-01 Tamura Seisakusho Kk Laminated magnetic componen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05109097A (ja) * 2003-09-30 2005-04-21 Murata Mfg Co Ltd インダ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20196A (ja) * 2003-10-15 2005-05-12 Murata Mfg Co Ltd バインダ、セラミックペースト、導電性ペースト、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セラミックグリー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型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317470B2 (ja) 2004-02-25 2009-08-19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293603B2 (ja) 2004-02-25 2009-07-08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95253B2 (ja) * 2004-09-28 2007-10-24 Tdk株式会社 感光性ポリイミド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及び該パターンを有する電子素子
JP4317107B2 (ja) * 2004-09-30 2009-08-19 Tdk株式会社 有機材料系絶縁層を有する電子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091816B1 (en) 2005-03-18 2006-08-15 Tdk Corporation Common-mode choke coil
JP2006261585A (ja) * 2005-03-18 2006-09-28 Tdk Corp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WO2007102461A1 (ja) 2006-03-08 2007-09-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Lc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装置
JP4518103B2 (ja) 2007-05-21 2010-08-04 Tdk株式会社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09010268A (ja) * 2007-06-29 2009-01-15 Asahi Kasei Electronics Co Ltd 平面コイ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53233A (ja) * 2008-04-10 2009-10-29 Taiyo Yuden Co Ltd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用内層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2010080594A (ja) * 2008-09-25 2010-04-08 Fdk Corp 積層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388720U (en) * 2010-05-14 2010-09-11 Jung-Fong Chang Inductive ventilation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96489B (zh) 2017-04-12
US9455081B2 (en) 2016-09-27
CN102479611A (zh) 2012-05-30
US8601673B2 (en) 2013-12-10
CN103996515A (zh) 2014-08-20
TWI479515B (zh) 2015-04-01
CN102479611B (zh) 2015-04-08
US20120131792A1 (en) 2012-05-31
CN103996489A (zh) 2014-08-20
TW201447938A (zh) 2014-12-16
CN103996515B (zh) 2019-04-05
TWI641003B (zh) 2018-11-11
TW201222579A (en) 2012-06-01
CN104616858A (zh) 2015-05-13
TWI598896B (zh) 2017-09-11
JP2012114444A (ja) 2012-06-14
US20140049350A1 (en) 2014-02-20
JP5619709B2 (ja) 2014-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9515B (zh) 製造電感的方法
CN102446916B (zh) 具有磁芯电感器的集成电路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51125B (zh) 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11309117B2 (en) Inductive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170025218A1 (en) Module substrate
TWI609385B (zh) 一多層電感器及其製造方法
JP2009537976A (ja) 誘導素子及び誘導素子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4078222A (zh) 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2908612A (zh) 薄膜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109139A (ja) いくつかのコイルブランチを有するコイル、及び当該コイルの一つを有するマイクロインダクタ
TWI736509B (zh) 薄膜電感及其製造方法
JP6344540B2 (ja) 電力変換モジュール
JP2022185148A (ja) コイル部品
JP6614024B2 (ja) コイル部およびコイル装置
KR20140132105A (ko) 공통모드필터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527066B (zh) 客製化表面黏著型功率電感器及其製作方法
TWI748926B (zh) 薄膜電感
US20240029953A1 (en) Inductor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6344894B2 (ja) ハイブリッド磁心装荷パワーインダクタ
WO2016035818A1 (ja) 磁性構造体、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電極内蔵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インターポーザ、シールド基板およびモジュール
WO2022172949A1 (ja) 電子部品及び電子部品の製造方法
JP7369526B2 (ja) コイル部品
JP2017220572A (ja) コイル部およびコイル装置
TWI428941B (zh) The forming method of inductance element
TWI524498B (zh) Improvement of Thin Power Inductance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