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05802A - 顯示裝置及製造其之方法與設備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製造其之方法與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05802A
TW201405802A TW102122915A TW102122915A TW201405802A TW 201405802 A TW201405802 A TW 201405802A TW 102122915 A TW102122915 A TW 102122915A TW 102122915 A TW102122915 A TW 102122915A TW 201405802 A TW201405802 A TW 20140580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ig
unit
cover window
clamp
panel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2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0439B (zh
Inventor
Kyung-Su Lee
Kwan-Young Han
Jong-Hwan Kim
Yong-Youl Cho
Young-Sik Kim
Yang-Han Son
Dae-Hyun Hwang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8771287&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201405802(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05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5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0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04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 B32B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layer folded at the edge, e.g. over another layer ; characterised by at least one layer enveloping or enclosing a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comprising a deformed thin sheet, i.e. the layer having its entire thickness deformed out of the plane, e.g. corrugated, crump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B32B37/1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discrete sheets or panel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30Partial lamin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25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devices for tensioning, stretching or registration
    • B32B38/1833Positioning, e.g. registration or centering
    • B32B38/1841Positioning, e.g. registration or centering during laying u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32B38/1866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conforming the layers or laminate to a convex or concave prof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6Organic displays, e.g. O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8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0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permanent bending or reshaping or surface deformation of self sustaining lamin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44Means bringing discrete articles into assembled relationshi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628Nonplanar uniform thickness ma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628Nonplanar uniform thickness material
    • Y10T428/24653Differential nonplanarity at marg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及用以製造顯示裝置之方法與設備。顯示裝置包含含有彎曲部份之覆蓋視窗、及層壓於覆蓋視窗上之面板構件。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及製造其之方法與設備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主張2012年6月29日向韓國智慧局提出之申請案號10-2012-0071375、2013年2月8日向韓國智慧局提出之申請案號10-2013-0014650及2013年5月30日向韓國智慧局提出之申請案號10-2013-0062110之優先權及效益,其全部內容將併入於此作為參照。
本發明之態樣係關於顯示裝置及用以製造顯示裝置之設備及方法。
以可攜帶為基礎之電子裝置被廣泛地使用。最近被廣泛使用之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像是手機等小型電子裝置及平板個人電腦(PCs)。為了支援各種功能,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用以例如影像之視覺資訊給使用者之顯示裝置。最近,隨著用以驅動顯示裝置之組件的尺寸縮小,顯示裝置在電子裝置中之重要性日益增加。最近隨著電子裝置的設計多樣化,可撓式顯示裝置的需求有所增加。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可有效率地大量生產、高可靠性及高品質之具有彎曲形狀(例如具有弧形或是曲率度數)之顯示裝置。其他實施例提供用以製造顯示裝置之方法及設備。
於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一種顯示裝置。顯示裝置包含含有彎曲部份之覆蓋視窗及層壓於覆蓋視窗之面板構件。
面板構件可小於覆蓋視窗之長度或寬度中的至少之一。
顯示裝置可進一步包含在面板構件與覆蓋視窗間之附著層。
覆蓋視窗可進一步包含自彎曲部份延伸之平坦部份。
面板構件可整個層壓於平坦部份上
彎曲部份可包含複數個彎曲部份。
面板構件可包含層壓於平坦部份上之第一面板部份及自第一面板部份以彎曲形狀延伸並層壓於彎曲部份上之第二面板部份。
覆蓋視窗可具有含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
覆蓋視窗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可與覆蓋視窗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
面板構件可形成於覆蓋視窗之凹陷外表面或覆蓋視窗之凸出外表面上。
面板構件可包含顯示面板或觸控螢幕面板(TSP)中的至少之一。
面板構件可為可撓式。
根據本發明之其他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製造顯示裝置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安裝包含彎曲部份之覆蓋視窗至包含彎曲部份之第一夾具;安裝面板構件至符合第一夾具之表面之第二夾具;及藉由移動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至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另一而層壓覆蓋視窗至面板構件。
面板構件之至少一部分可接觸第二夾具之表面。
在面板構件安裝至第二夾具期間,面板構件可沿著第二夾具之外表面彎曲。
面板構件可於小於覆蓋視窗之長度或寬度的至少之一。
在面板構件安裝至第二夾具期間,面板構件可為平坦。層壓覆蓋視窗至面板構件可包含藉由移動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部份地彎曲面板構件。
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可在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之另一的上方或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之另一可在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的上方。
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可藉由朝向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之另一凸出或凹陷而形成。
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之另一可藉由朝向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凹陷或凸出而形成。
面板構件之安裝可包含將面板構件固定至第二夾具。
面板構件可為可撓式。
覆蓋視窗與第一夾具之外表面可為各具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
覆蓋視窗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覆蓋視窗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且第一夾具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第一夾具之外表面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
面板構件可附著至覆蓋視窗之凹陷外表面或覆蓋視窗之凸出外表面。
面板構件可包含顯示面板或觸控螢幕面板(TSP)中的至少之一。
根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以製造顯示裝置之設備。該設備包含含有部份彎曲以符合覆蓋視窗之表面之安裝表面之第一夾具;包含符合安裝表面並設置以接觸面板構件之表面之第二夾具;及連結至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並設置以移動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之驅動單元。
第一夾具可進一步包含用以固定覆蓋視窗至安裝表面之第一固定單元,或第二夾具可進一步包含用以固定面板構件至符合安裝表面之表面之第二固定單元。
第一固定單元或第二固定單元可包含吸附單元及用以自吸附單元排出空氣之吸附幫浦
設備可進一步包含於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至少之一之外表面之氣墊單元組。
氣墊單元組可包含在第二夾具個別端部份之複數個氣墊單元。氣墊單元間之距離可小於面板構件之長度或寬度的至少之一。
第一夾具與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可藉由朝向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之另一凹陷或凸出而形成。
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之另一可藉由朝向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凹陷或凸出而形成。
覆蓋視窗之外表面與覆蓋視窗安裝於其上之第一夾具之外表面可為各具預定曲率半徑之一彎曲表面。
覆蓋視窗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覆蓋視窗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且覆蓋視窗安裝於其上之第一夾具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第一夾具之外表面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
面板構件可附著至覆蓋視窗之凹陷外表面或覆蓋視窗之凸出外表面。
面板構件可包含顯示面板或觸控螢幕面板(TSP)中的至少之一。
根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以製造顯示裝置之設備。設備包含具有符合具有彎曲部份之覆蓋視窗之表面之安裝表面之第一夾具;以預定間隙與第一夾具間隔之第二夾具;以預定間隙與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至少之一間隔並設置以支撐面板構件之夾鉗單元組;及連結至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至少之一並設置以移動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至少之一之驅動單元。
夾鉗單元組可包含複數個夾鉗單元。當該夾鉗單元支撐面板構件時,夾鉗單元間之距離可小於該面板構件的長度或寬度的至少之一。
設備可進一步包含耦接至夾鉗單元組並設置以直線移動夾鉗單元組之直線驅動單元。
直線驅動單元可進一步設置以於第二夾具之垂直方向直線移動夾鉗單元組。
直線驅動單元可進一步設置以於第二夾具之對角線方向直線移動夾鉗單元。
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至少之一可進一步包含氣墊單元於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至少之一之外表面。
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可藉由朝向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之另一凹陷或凸出而形成。
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之另一可藉由朝向第一夾具或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凹陷或凸出而形成。
覆蓋視窗之外表面與覆蓋視窗安裝於其上之第一夾具之外表面可為各具預定曲率半徑之一彎曲表面。
覆蓋視窗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覆蓋視窗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且覆蓋視窗安裝於其上之第一夾具之外表面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第一夾具之外表面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
面板構件可附著至覆蓋視窗之凹陷外表面或覆蓋視窗之凸出外表面。
面板構件可包含顯示面板或觸控螢幕面板(TSP)中的至少之一。
下文中,本發明將藉由參照顯示例示性實施例於其中之附隨圖式而更加充份地描述。然而,本發明可以許多不同形式實施且不應被解釋為受到本文描述之實施例限制。提供此些實施例使揭露更加透徹,且有助於傳遞本發明之概念予領域內之通常知識者。用於本文中之用語係僅用以描述特定實施例而不意圖限制本發明。
如用於本文中,用語「及/或」包含一或多個相關表列項目之任何及所有組合。表述詞例如「至少一個」,當前綴於一列元件時,修飾整列元件而非修飾該列中的個別元件。如用於本文中,除非明確相反地指出,否則單數形式「一(a)」、「一(an)」及「該(the)」意圖同時包含複數形式。將更進一步理解的是,當用於本說明書中時,用語「包含(comprises)」、「包含(comprising)」、「包含(includes)」、「包含(including)」係明確表示所述特徵、整數、步驟、運作、元件及/或組件之存在,而不排除外加或存在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運作、元件、組件及/或其族群。應理解的是,雖然用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可被用於本文中以描述各種元件,此些元件不應被此些用語所限制。此些用語僅用以分辨一元件與其他元件。
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顯示裝置之範例包含各種顯示裝置。舉例而言,顯示裝置之範例包含液晶顯示裝置及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顯示裝置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第1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顯示裝置100之剖面圖。第2圖係為描繪第1圖之顯示裝置100之顯示面板130之剖面圖。
參照第1圖及第2圖,顯示裝置100包含覆蓋視窗110、面板構件(圖未示)及附著層120。於第1圖中,覆蓋視窗110為部份彎曲。即覆蓋視窗110具有平坦部份(顯示面板130以附著層120存在於其間地層壓於其上)且平坦部份的至少一端部份為彎曲(例如,彎曲部份)。如第1圖所示,平坦部份的的兩端部份皆為彎曲。如所繪的,覆蓋視窗110包含平坦部份111及自平坦部份111延伸之彎曲部份112。彎曲部份112形成於平坦部份111之兩端部份上。
面板構件可包含至少之一顯示面板130或觸控螢幕面板(TSP,圖未示)。詳細而言,面板構件可僅包含顯示面板130且可附著於覆蓋視窗110。或者,面板構件可僅包含TSP且可附著於覆蓋視窗110。特別是,面板構件可包含顯示面板130及TSP且可附著於覆蓋視窗110。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面板構件僅包含顯示面板130之情形。
顯示面板130可為可撓性的。顯示面板130可形成使得顯示面板130之尺寸與覆蓋視窗110之尺寸不同。如圖所示,顯示面板130小於覆蓋視窗110。舉例而言,顯示面板130於長度或寬度中的至少之一上較覆蓋視窗110短(因為覆蓋視窗110的向內彎曲)。為解釋上之方便,其將於以下更詳細地假設顯示面板130在寬度上較覆蓋視窗110短。舉例而言,顯示面板130可整個層壓在平坦部份111上(且不於任何彎曲部份112上)。顯示面板130包含第一基板S及發光單元。
顯示面板130可包含形成於發光單元上之封裝單元B。封裝單元B可形成為薄膜。於另一實施例中,封裝單元B可包含第二基板而非薄膜或除了薄膜外亦包含第二基板。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封裝單元B係形成為薄膜。
於第2圖中,發光單元係形成於第一基板S上。發光單元包含薄膜電晶體(TFT,於此例為驅動TFT)、形成以覆蓋TFT之鈍化薄膜131及形成於鈍化薄膜131上之像是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之有機發光裝置。第一基板S可以玻璃材料形成,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且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基板S可以塑膠材料或像是不鏽鋼(SUS,或不銹鋼)或鈦(Ti)之金屬材料形成。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基板S可包含聚醯亞胺(PI)。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第一基板S係以PI形成。
以有機化合物及/或像是SiOx(x≧1)或SiNx(x≧1)之無機化合物形成之緩衝層132形成於第一基板S之頂表面上。具有設定之圖樣(例如預定之圖樣)之主動層133形成於緩衝層132上,並接著被閘極絕緣層134覆蓋。主動層133包含源極區域133a與汲極區域133c及位於源極區域133a與汲極區域133c間之通道區域133b。主動層133可藉由形成非晶矽薄膜於緩衝層132上、結晶化非晶矽薄膜以形成多晶矽薄膜並圖樣化多晶矽薄膜來形成。主動層133之源極與汲極區域133a及133c根據像是驅動TFT(例如於第2圖中之驅動TFT)或開關TFT之TFT種類摻雜雜質。
對應於主動層133之閘極電極135及覆蓋閘極電極135之層間絕緣層136形成於閘極絕緣層134之頂表面上。在接觸孔(例如貫穿孔H1)形成於層間絕緣層136及閘極絕緣層134中後,形成源極電極137a及汲極電極137b於層間絕緣層136上以分別接觸源極區域133a與汲極區域133c。
於一些實施例中,反射薄膜係於源極/汲極電極137a與137b如上述形成時之同時(例如於同一層)形成。據此,各源極/汲極電極137a與137b可以具有高導電性之材料形成且具有大到足以反射光線之厚度。各源極/汲極電極137a與137b可以像是銀(Ag)、鎂(Mg)、鋁(Al)、鉑(Pt)、鈀(Pd)、金(Au)、鎳(Ni)、釹(Nd)、銥(Ir)、鉻(Cr)、鋰(Li)、鈣(Ca)或其化合物或合金之金屬材料形成。
鈍化薄膜131形成於TFT上。有機發光二極體138之像素電極138a形成於鈍化薄膜131上。像素電極138a透過形成於鈍化層131中之貫穿孔H2接觸TFT之汲極電極137b。鈍化薄膜131可以無機材料及/或有機材料形成且具有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如第2圖中所示,不考慮任何粗糙或不規則之底表面,鈍化薄膜131係形成為具有平坦頂表面之平坦化薄膜。鈍化薄膜131可以透明絕緣材料形成以達成共振效應。
在像素電極138a形成於鈍化薄膜131上後,像素定義層139係以有機材料及/或無機材料形成以覆蓋像素電極138a及鈍化薄膜131,並洞開以暴露像素電極138a。有機發光層138b及反向電極138c至少形成於像素電極138a上。像素電極138a用作為陽極而反向電極138c用作為陰極或是相反。
像素電極138a可以具有高功率之材料形成,像是ITO、IZO、In2O3或ZnO。反向電極138c可以像是Ag、Mg、Al、Pt、Pd、Au、Ni、Nd、Ir、Cr、Li、Ca或其化合物之具低功率之金屬材料形成。舉例而言,反向電極138c可以Mg、Ag或Al形成以形成具有小厚度以作為半透明反射薄膜。據此,反向電極138c可選擇性地共振以傳輸光線。
像素電極138a與反向電極138c藉由有機發光層138b彼此絕緣,並為使有機發光層138b發出光線,施加不同極性之電壓至有機發光層138b。有機發光層138b可以低分子量有機材料或高分子量有機材料形成。
若有機發光層138b係以低分子量有機材料形成,則有機發光層138b可具有單層結構或藉由電洞注入層(HIL)、電洞傳輸層(HTL)、發光層(EML)、電子傳輸層(ETL)及電子注入層(EIL)之堆疊形成之多層結構。低分子量有機材料之範例包含銅酞菁(copper phthalocyanine,CuPc)、N,N'-二(萘-1-基)-N,N'-二苯基聯苯胺(N,N'-Di(naphthalene-1-yl)-N,N'-diphenyl-benzidine,NPB)及三-8-羥基喹啉鋁(tris-8-hydroxyquinoline aluminum,Alq3)。低分子量有機材料係藉由利用真空沉積來形成。HIL、HTL、ETL及EIL可共同應用於紅色、綠色及藍色像素。據此,於一些實施例中,共同層可如同反向電極138c地覆蓋所有像素。
若有機發光層138b係以高分子量有機材料形成,有機發光層138b可具有包含HTL及EML的結構。HTL可以聚(3,4-乙烯二氧機噻吩)(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EDOT)形成,而EML可以以聚苯乙烯(polyphenylene vinylene(PPV))或聚芴(polyfluorene)為基礎之高分子量有機材料形成。高分子量有機材料可藉由利用網板印刷及噴墨引刷形成。有機發光層138不限於此,且如將對領域內通常知識者而言為顯而易見的,各種範例可被形成、施加、沉積等。
封裝單元B可形成為如上述之薄膜。進一步詳細而言,封裝單元B可以交錯堆疊至少一有機層及至少一無機層而形成。於一些實施例中,可提供複數個無機層或複數個有機層。
有機層可以聚合物形成,且可具有以一或多個選自包含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醯亞胺、聚碳酸酯、環氧樹脂、聚乙烯和聚丙烯酸酯。之群組形成之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於一實施例中,有機層可以聚丙烯酸酯形成。進一步詳細而言,有機層可以包含二丙烯酸酯系單體和三丙烯酸酯系單體之單體組合物聚合而形成。單丙烯酸酯系單體可更包含於單體組合物中。於一實施例中,像是(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之廣為人知的光引發劑可更包含於單體組合物中,但本實施之其他實施不需受此限制。
無機層可具有包含金屬氧化物或金屬氮化物之單層結構或多層結構。更詳細而言,無機層可包含選自包含SiNx、Al2O3、SiO2及TiO2之群組中的一或多個。於一實施例中,暴露於外之封裝單元B之最上層可為無機層以減少或防止水氣滲透進有機發光裝置。
封裝單元B可具有其中至少一有機層插設於至少兩無機層間之至少一三明治結構。於另一實施例中,封裝單元B可具有至少一無機層插設於至少兩有機層間之至少一三明治結構。
封裝單元B可包含依序堆疊於顯示單元上之第一無機層、第一有機層及第二無機層。於另一實施例中,封裝單元B依序堆疊於發光單元上之第一無機層、第一有機層、第二無機層、第二有機層及第三無機層。於另一實施例中,封裝單元B可包含依序堆疊於發光單元之第一無機層、第一有機層、第二無機層、第二有機層、第三無機層、第三有機層及第四無機層。
包含LiF之鹵化金屬層可更設置於發光單元與第一無機層間。鹵化金屬層可減少或避免當第一無機層係藉由利用濺射或電漿沉積形成時,發光單元受到損害。
第一有機層可具有較第二無機層小之面積,而第二有機層可具有較第三無機層小之面積。於一實施例中,第一有機層可被第二無機層完全覆蓋,而第二有機層可被第三無機層完全覆蓋。
封裝單元B可包含如上述之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可形成類似於第一基板S。舉例而言,第二基板可以玻璃材料形成,但是與第一基板S同樣地,本發明不限於此,且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二基板可以像是塑膠材料之不同材料形成。
顯示裝置100可包含形成於如上述之顯示面板130上之觸控面板。觸控面板可位於顯示面板130與附著層120間。於其他實施例中,觸控面板可為設置於顯示面板130上之面板。舉例而言,觸控面板可形成於封裝單元B上。另一實施例中,觸控面板可形成於覆蓋視窗110上以具有面板形狀或具有圖樣。形成觸控面板之方法對於領域內通常知識者而言為習知,故將不對其做詳細解釋。另外,為解釋上之方便,其將假設觸控面板部形成於顯示面板130上。
顯示裝置100包含位於顯示面板130與覆蓋視窗110間之附著層120。附著層120可被多樣化地形成。舉例而言,附著層120可包含像是光學透明膠帶(OCA)或是附著材料之附著薄膜。
附著層120可具有與顯示面板130相同之尺寸。於其他實施例中,附著層120可小於顯示面板130。附著層120附著於顯示面板130之一表面上以層壓顯示面板130至覆蓋視窗110。舉例而言,附著層120可施加至封裝單元B。
據此,部份彎曲之顯示裝置100可附著至各種電子裝置,且可簡單地顯示具有各種形狀之影像。製造顯示裝置100之方法現將藉參照第3至第4C圖描述。
第3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第1圖之用以製造顯示裝置100之設備200之剖面圖。第4A圖至第4C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製造第1圖之顯示裝置100之方法之剖面圖。與在第1圖中之元件相同之元件以相同之參考符號表示。
參照第3圖至第4C圖,設備200包含部份彎曲且具有符合覆蓋視窗110之一表面之安裝表面之第一夾具210。於第3圖至第4C圖中,第一夾具210具有與覆蓋視窗110相似之形狀。即第一夾具210之安裝表面211係彎曲的。另外,安裝表面211具有覆蓋視窗之平坦部份111安裝於其上之平坦部份且安裝表面211具有覆蓋視窗之彎曲部份112安裝於其上之彎曲部份。舉例而言,安裝表面211可藉由使第一夾具210凹陷而形成。
設備200包含可拆卸地耦接至第一夾具210之第二夾具220。第二夾具220之一表面符合安裝表面211。於第3圖至第4C圖中,第二夾具220之一表面係彎曲以符合彎曲之安裝表面211。即第二夾具220為彎曲以使第二夾具220朝向第一夾具210凸出。顯示面板130係安裝於第二夾具220之平坦表面上。
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210或第二夾具220中的至少一個可以彈性材料形成。另外,第一夾具210或第二夾具220中的至少一個可以硬質材料形成。
特別是,彈性材料可為具有彈力之軟質材料,像是矽、橡膠或軟質合成樹脂。硬質材料可為具有高硬度之材料,像是強化塑膠或金屬。
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210與第二夾具220之材料可以各種方式選擇。舉例而言,第一夾具210可以金屬形成而第二夾具可以矽形成。或者,第一夾具210可以橡膠形成而第二夾具220可以塑膠形成。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第一夾具210與第二夾具220皆以硬質材料形成之情形。
設備220可包含連結至第一夾具210或第二夾具220中的至少一個之驅動單元(例如第二驅動單元225),且其移動對應之至少一第一夾具210或第二夾具220。驅動單元可包含移動第一夾具210之第一驅動單元及移動第二夾具220之第二驅動單元225。第一驅動單元與第二驅動單元225可被相似地形成。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提供第二驅動單元225。
第二驅動單元225可包含任何之各種裝置。舉例而言,第二驅動單元225可包含藉由氣壓或油壓運作之汽缸以移動第二夾具220。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二驅動單元225可包含藉由電力運作以移動第二夾具220之馬達。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第二驅動單元225包含汽缸。
設備200包含固定單元(例如第二固定單元240)防止或幫助防止安裝於第一夾具210上之覆蓋視窗110移動,或安裝於第二夾具220之顯示面板130及附著層120自第二夾具220分離。固定單元包含形成於第一夾具210或第二夾具220中的至少之一的吸附單元(例如,第二吸附單元241)。另外,固定單元包含自吸附單元吸取(例如,真空或抽空)空氣之吸附幫浦(例如,第二吸附幫浦242)。特別是,以下將解釋可提供於腔室C外之吸附幫浦。固定單元不限於此,且於其他實施例中,可以對領域內之通常知識者而言為顯而易見之其他各種方式形成。舉例而言,固定單元可為形成於第一夾具210或第二夾具220上之分離框架。如其他範例,固定單元可為具有附著力之附著構件。
固定單元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具210上之第一固定單元及包含提供於第二夾具220上之第二固定單元240。第一固定單元與第二固定單元可類似地形成。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單元與第二固定單元240可藉由空氣固定覆蓋視窗110及顯示面板130。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固定單元與第二固定單元240可藉由利用分離框架固定覆蓋視窗110及顯示面板130。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僅使用第二固定單元240且顯示面板130係藉由空氣固定。
據此,設備200可快速且簡單地製造具有彎曲形狀及簡單結構之顯示裝置100。另外,因為設備200可精準地層壓具有彎曲形狀之覆蓋視窗110至顯示面板130,可減少或最小化缺陷率。藉由利用設備200製造顯示裝置100之方法顯將藉參照第4A圖至第4C圖描述。
為了製造顯示裝置100,覆蓋視窗110係被最先製造的。覆蓋視窗110可包含任何各種材料。舉例而言,覆蓋視窗110可以玻璃材料或塑膠材料形成。覆蓋視窗110不限於此,且於其他實施例中,只要覆蓋視窗110係部份彎曲或可為部份彎曲,覆蓋視窗110可包含任何材料。
在製造可為平坦的覆蓋視窗110後,彎曲部份112可藉由彎曲覆蓋視窗110之兩端部份以形成。舉例而言,彎曲部份112可自平坦部份111彎曲。於第4A圖及第4C圖中,彎曲部份112自如上述之平坦部份111延伸,且各具有含設定半徑(例如,預定之半徑)或彎曲度之圓弧形。於其他實施例中,各彎曲度部份112可具有,例如橢圓形而非圓弧形。
顯示面板130可於製造覆蓋視窗110之前、期間或之後製造。製造顯示面板130之方法可與製造一般顯示面板(如對領域內之通常知識者為顯而易見的)之方法實質上相同,且因此將不提供進一步詳細之解釋。
一旦顯示面板130被製造,附著層120附著於顯示面板130之一表面上。舉例而言,附著層120可附著於如上所述之封裝單元B(或其他第二基板)上。舉例而言,附著層120可如薄膜地附著至封裝單元B上或可如材料地施加至封裝單元B上。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附著層120形成為薄膜。
在附著層120附著至顯示面板130後,覆蓋視窗110及顯示面板130各別安裝於第一夾具210及第二夾具220上。即覆蓋視窗110安裝於第一夾具210上而顯示面板130安裝於第二夾具220上。第一夾具210可在第二夾具220之下方(例如,於重力方向)。
接著,縮減第一夾具210與第二夾具220間之距離。舉例而言,第一夾具210可朝向第二夾具220移動或第二夾具220可朝向第一夾具210移動。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夾具210與第二夾具220兩者皆可移動靠近彼此。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第二夾具移動。
第一夾具210之一表面係彎曲以符合(例如,緊密貼合)覆蓋視窗110之一表面。於第4A圖與第4C圖中,第一夾具210之表面係藉由凹陷而彎曲。另外,顯示面板130係安裝於第二夾具220之一表面上。第二固定單元240固定顯示面板130至第二夾具220之表面。
於第4B圖及第4C圖,當顯示面板130安裝於第二夾具220上時,第二吸附單元241接觸、貼合或以其他方式被附著或固定至顯示面板130之一表面。第二吸附單元241透過第二夾具220之外表面部份地暴露。當顯示面板130以此方式放置時,第二吸附幫浦242自第二吸附單元241吸取空氣(例如,藉由製造局部真空或壓差)。因為顯示面板130接近(例如,阻塞)所有或部份第二吸附單元241,而在第二吸附單元241中之空氣持續被吸取(例如,真空或抽空),第二吸附單元241係在接近真空之狀態。當第二吸附幫浦242如上述地運作時,附著至第二夾具220之顯示面板130因為壓力差而不會與第二夾具220分離。
於第3圖至第4C圖中,提供複數個第二吸附單元241。第二吸附單元241透過如上述之第二夾具220之外表面暴露或部份地暴露,且彼此以設定之間隙(例如,預定之間隙,像是均勻的間隙)而間隔。
當覆蓋視窗110、附著層120及顯示面板130如上述地準備時,第二夾具220藉由驅動第二驅動單元225朝向第一夾具210移動。舉例而言,第二驅動單元225可設定以運作設定之一段時間(例如,預定之一段時間)。當第二驅動單元225以此方式運作時,第二夾具220接近第一夾具210。當第二夾具220持續朝向第一夾具210移動時,附著層120接觸覆蓋視窗110。
於第4C圖中,於此情形下,附著層120與顯示面板130之尺寸可相同或小於上述平坦部份111之尺寸。即顯示面板130可形成使顯示面板130之寬度小於覆蓋視窗110之寬度,且附著層120可形成使附著層120之寬度小於顯示面板130之寬度。據此,當第二夾具220朝向第一夾具210移動時,附著層120接觸平坦部份111之一表面。當第二驅動單元225持續運作時,接觸平坦部份111之附著層120被擠壓至平坦部份111。因此,顯示面板130及覆蓋視窗110可透過層壓彼此附著。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110及顯示面板130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210與第二夾具220擠壓覆蓋視窗110及顯示面板130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110與顯示面板130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110與顯示面板130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110與顯示面板130,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運作可於大氣狀態或真空狀態下執行。於此情形下,設備200可包含第一夾具及其中設置有第二夾具220之腔室C。另外,設備200可包含調整腔室C之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腔室C中之壓力維持在真空狀態時,可有效的移除當覆蓋視窗110與顯示面板130層壓時覆蓋視窗110與顯示面板130間產生之水汽。
據此,方法可快速並精確地製造具有彎曲形狀之顯示裝置100。因為精確地層壓具有彎曲形狀之覆蓋視窗110至顯示面板130之方法,缺陷率可被降低或最小化,且可改進產品品質。
第5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300之剖面圖。
參照第5圖,顯示裝置300包含覆蓋視窗310、面板構件390及附著層320。覆蓋視窗310包含平坦部份311及彎部份312。覆蓋視窗310及附著層320與第1圖中之覆蓋視窗110及附著層120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
面板構件390可包含安裝於平坦部份311上之第一面板構件391。另外,面板構件390可包含至少一部份安裝於彎曲部份312之第二面板構件392。於此情形下,如上所述,面板構件390可包含顯示面板330或TSP中的至少一個。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面板構件390包含顯示面板330之情形。
詳細而言,顯示面板330包含層壓於平坦部份311之第一顯示面板部份331。另外,顯示面板330包含自第一顯示面板部份331延伸並層壓或部份地層壓於彎曲部份312之第二顯示面板部份332。第二顯示面板部份332自第一顯示面板部份331以彎曲形延伸。據此,因為顯示裝置300包含彎曲的覆蓋視窗310且顯示裝置300顯示平坦部份與彎曲部份、可獲得較大或最大化之活動區域。另外,因為覆蓋視窗310之向內彎曲,顯示面板330可於長度或寬度中的至少之一上小於覆蓋視窗310。另外,部份彎曲之顯示裝置300可附著至各種電子裝置,且可簡單地顯示具有各種形狀之影像。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於下進一步詳細假設顯示面板330在寬度上較覆蓋視窗310短。
現將參照第6圖至第7C圖描述製造顯示裝置300之方法。
第6圖係為用以描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第5圖之用以製造顯示裝置300之設備400之剖面圖。第7A圖至第7C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300之方法之剖面圖。與第5圖中相同之構件以相同之參考標號表示。
參照第6圖至第7C圖,設備400包含第一夾具410、第二夾具420、驅動單元(像是第一驅動單元415)及固定單元F(例如,第一固定單元430及第二固定單元440)。第一夾具410、第二夾具420、驅動單元及固定單元F分別與上述之第一夾具210、第二夾具220、驅動單元(例如第二驅動單元225)及固定單元(例如第二固定單元240)類似,因此將不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
驅動單元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415及第二驅動單元而固定單元F包含第一固定單元430及第二固定單元440。第一驅動單元415、第二驅動單元、第一固定單元430及第二固定單元440分別與上述之第一驅動單元、第二驅動單元225、第一固定單元及第二固定單元240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然而,將假設驅動單元僅包含第一驅動單元415運作。
設備400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具410或第二夾具420中的至少之一之上或為第一夾具410或第二夾具420中的至少之一的一部份之氣墊單元490。於此實施例中,氣墊單元490之厚度可大於或等於0.5 mm且小於或等於0.3 mm。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氣墊單元490為第二夾具420之表面的一部份。
於第6圖至第7C圖中,複數個氣墊單元為面對第一夾具410之第二夾具420之個別端部份之一部份。氣墊單元490包含為第二夾具420之表面的一部份,並以預定設定之間隙(例如,預定之間隙)彼此間隔之第一氣墊單元491與第二氣墊單元492。第一氣墊單元491與第二氣墊單元492間之距離S1小於顯示面板130之長度或寬度中的至少之一。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假設第一氣墊單元491與第二氣墊單元492間之距離S1顯示面板130之寬度。
氣墊單元490支撐顯示面板330並助於防止當第二夾具420與第一夾具410以顯示面板330及覆蓋單元於其中相互擠壓時,氣泡形成於顯示面板330及彎曲部份312間。
據此,設備400可快速且簡單地製造具有彎曲形狀及簡單結構之顯示裝置300。另外,因為設備400可精確地層壓具有彎曲形狀之覆蓋視窗310至顯示面板330,缺陷率可被降低或最小化。另外,因為設備400(像是第二夾具420)包含氣墊單元490,於彎曲部份312上層壓顯示面板330至覆蓋視窗310期間增加之缺陷率可被減少。
現將參照第7A圖及第7C圖描述製造顯示裝置300之方法。
藉由使用設備400製造顯示裝置300之方法與上述類似。舉例而言,覆蓋視窗300與顯示面板330可如上述製造且可分別安裝於第一夾具410及第二夾具420上(參見第7A圖)。接著,第一固定單元430與第二固定單元440分別固定覆蓋視窗310及顯示面板330至第一夾具410與第二夾具420。當第一吸附幫浦432運作時,第一吸附單元431維持於真空(或接近真空)狀態。同樣的,當第二吸附幫浦442運作時,第二吸附單元441維持於真空(或接近真空)狀態。據此,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分別固定於第一夾具410與第二夾具420。
於第6圖至第7C圖中,第一夾具410高於第二夾具420(例如,以重力方向)。第一夾具410或第二夾具420中的至少之一接著朝向彼此移動。舉例而言,第一夾具410可朝向第二夾具420移動或第二夾具420可朝向第一夾具410移動。於其他實施例中,第一夾具410與第二夾具420兩者皆可移動靠近彼此。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第一夾具410朝向第二夾具420移動。當第一夾具410朝向第二夾具420移動時,第一驅動單元415運作。當第一驅動單元415持續操作時,覆蓋視窗310之彎曲表面接觸附著層320。
首先,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可平貼於第二夾具420。接著,當附著層320及覆蓋視窗310彼此接觸時,顯示面板330的兩端部份及附著層320可彎曲(例如,透過接觸彎曲之覆蓋視窗310)。接著,形成顯示面板330之第一顯示面板部份331(其為平坦)與第二顯示面板部份332(其為彎曲)。據此,當顯示面板330附著至平坦部份311及彎曲部份312時,形成第一顯示面板部份331與第二顯示面板部份332。當第一驅動單元415如上述運作時(參見第5圖及第7C圖),覆蓋視窗310可透過層壓附著至顯示面板330。於其他實施例中,當顯示面板330與附著層320安裝於第二夾具420上時,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可沿著第二夾具420之外表面彎曲。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410與第二夾具420擠壓覆蓋視窗310及顯示面板330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據此,方法可快速並精確地製造具有彎曲形狀之顯示裝置300。因為精確地層壓具有彎曲形狀之覆蓋視窗310至顯示面板330之方法,缺陷率可被降低或最小化。另外,因為方法移除可能在擠壓顯示面板330及彎曲部份312後形成之氣泡,產品之品質可被改進。
第8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300之設備500之剖面圖。第9A圖至第9C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300之方法之剖面圖。
參照第8圖至第9C圖,設備500包含第一夾具510、第二夾具520、驅動單元M(像是第一驅動單元515及第二驅動單元525)及固定單元(例如第一固定單元530)。第一夾具510、第二夾具520、驅動單元M及固定單元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515及第二驅動單元525,而固定單元包含第一固定單元530(包含第一吸附單元531及第一吸附幫浦532)。第一驅動單元515、第二驅動單元525及第一固定單元530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
設備500包含藉由設定之間隙(例如,預定間隙)自第二夾具520間隔,並支撐附著層320施加於其上之顯示面板330之夾鉗單元組550。於其他實施例中,夾鉗單元組550可以設定之(間隙例如,預定間隙)自第一夾具510間隔,並支撐覆蓋視窗310。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夾鉗單元組550設置相鄰於第二夾具520。
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插入夾鉗單元組550中時,夾鉗單元組550支撐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之一或多端部份。於第8圖至第9C圖中,提供複數個夾鉗單元組550,其中當夾鉗單元組550固定顯示面板330時,夾鉗單元組550間之距離小於面板構件(圖未示)之長度或寬度中的至少之一。於此情形下,面板構件可如上述包含顯示面板330及TSP。特別是,各夾鉗單元組550在覆蓋視窗310之寬度或長度中的至少之一方向上置於覆蓋視窗310之兩端部份。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複數個夾鉗單元組550間之距離等於或小於顯示面板330之寬度,且面板構件包含顯示面板330之情形。
於第8圖至第9C圖中,夾鉗單元組550面對第二夾具520個別之側邊,並固定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之個別端部份。夾鉗單元組550包含以設定之間隙(例如,預定間隙)彼此分離之第一夾鉗單元551及第二夾鉗單元552。
據此,設備500可快速且簡單地製造具有彎曲形狀及簡單結構之顯示裝置300。另外,因為設備500可精準地層壓具有彎曲形狀之覆蓋視窗310至顯示面板330,可減少或最小化缺陷率。另外,因為設備500包含夾鉗單元組550以精確對準顯示面板330及覆蓋視窗310,工作效率可被改進。
現將參照第9A圖至第9C圖描述藉由利用設備500製造顯示裝置300之方法。
首先,形成覆蓋視窗310,形成顯示面板330,接著將附著層320附著於顯示面板330上。覆蓋視窗310可被如上述地安裝於第一夾具510上(參見第9A圖)。接著,附著層320附著於其上之顯示面板330之個別端部份固定至第一夾鉗單元551及第二夾鉗單元552。舉例而言,顯示面板330之個別端部份可藉由插入形成於第一夾鉗單元551及第二夾鉗單元552之插入槽而固定。
一旦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以此種方式固定,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之中間部份朝上(例如,相對於重力方向)彎曲。如第9B圖及第9C圖所示,因為第一夾鉗單元551與第二夾鉗單元552間之距離S2小於顯示面板330之寬度或長度中的至少之一,故中間部份朝向第一夾具510凸出。當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固定時,顯示面板330、附著層320及覆蓋視窗310可藉由移動第一夾具510或第二夾具520中的至少之一擠壓。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顯示面板330、附著層320及覆蓋視窗310係藉由移動第一夾具510與第二夾具520而擠壓。
當第一夾具510及第二夾具520移動時,第一驅動單元515及第二驅動單元525可運作以移動第一夾具510及第二夾具520彼此靠近。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之中間部份(其為向下彎曲)接著接觸覆蓋視窗310。舉例而言,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之中間部份可首先接觸部份之平坦部份311。當第一夾具510及第二夾具520持續移動時,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以平坦部份311作為首先接觸之部份往彎曲部份312被附著至覆蓋視窗310。即顯示面板330、附著層320及覆蓋視窗310以自平坦部份311往彎曲部份312之順序接觸。
於一些點上(例如,在附著層320接觸平坦部份311後),第二夾具520可接觸顯示面板330,顯示面板330可自夾鉗單元組550脫離,且第一夾具510及第二夾具520可移動加接近彼此以進一步層壓顯示面板330至覆蓋視窗310。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如上述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510與第二夾具520擠壓覆蓋視窗310及顯示面板330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因此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時,當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據此,方法可快速並精確地製造具有彎曲形狀之顯示裝置300。另外,因為方法可精確地層壓具有彎曲形狀之覆蓋視窗310至顯示面板330,缺陷率可被降低或最小化,且可改進產品品質。另外,因為方法移除可能在擠壓顯示面板330及彎曲部份312後形成之氣泡,產品之品質可被改進。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因為部份彎曲之覆蓋視窗及顯示面板被快速且精確地層壓至彼此,故可達成大量生產、高可靠性及高品質。另外,因為顯示裝置可快速製造,可減少製造時間及成本。
第10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用以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300之設備600之剖面圖。第11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300之方法之剖面圖。
參照第10圖及第11圖,設備600包含第一夾具610、第二夾具620、驅動單元M(像是第一驅動單元615及第二驅動單元625)、夾鉗單元組650及固定單元(例如,第一固定單元630)。第一夾具610與第二夾具620可與上述相同,因此將不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615及第二驅動單元625,而固定單元可包含第一固定單元630。第一驅動單元615、第二驅動單元625及第一固定單元630可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第一固定單元630可包含第一吸附單元631及第一吸附幫浦632。
夾鉗單元組650可包含第一夾鉗單元651及第二夾鉗單元652。第一夾鉗單元651與第二夾鉗單元652可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
設備600可包含分別垂直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及第二夾鉗單元652(例如,以相對於重力之垂直方向)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可類似地形成,因此以下解釋將聚焦於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可包含連結第一夾鉗單元651並直線移動之第一轉軸661。於一實施例中,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可包含驅動第一轉軸661之第一驅動模組665。第一驅動模組665可包含,例如汽缸或馬達。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第一驅動模組665包含馬達。將進一步假設第一轉軸661包含當第一驅動模組665轉動時,降低或升高之滾珠螺桿。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可包含環繞第一轉軸661之第一彈性單元663。第一彈性單元663可包含壓縮彈簧,且可以像是橡膠之彈性材料形成。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假設第一彈性單元663包含壓縮彈簧。第一彈性單元663可如上述環繞第一轉軸661之外表面且因此當第一夾鉗單元651移動時,可提供恢復力予第一夾鉗單元651。
將描述藉由利用設備600製造顯示裝置300之方法。可形成覆蓋視窗310及面板構件(圖未示),接著可形成附著層320於面板構件上。如上所述面板構件可包含顯示面板330或TSP中的至少之一。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面板構件包含顯示面板330之情形。附著層320形成於其上之顯示面板330之個別端部份可固定至第一夾鉗單元651及第二夾鉗單元652。一旦顯示面板330固定至第一夾鉗單元651及第二夾鉗單元652,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之中間部份可朝上(例如,相對於重力方向)彎曲。詳細而言,因為第一夾鉗單元651與第二夾鉗單元652間之距離S3小於顯示面板330之寬度或長度中的至少之一,故中間部份朝向第一夾具610凸出。於此情形下,將解釋其中第一夾鉗單元651與第二夾鉗單元652間之距離S3小於顯示面板330之寬度之情形。
於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以此方式設置後,顯示面板330、附著層320及覆蓋視窗310可藉由移動第一夾具610或第二夾具620中的至少之一彼此擠壓。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顯示面板330、附著層320及覆蓋視窗310係藉由移動第一夾具610與第二夾具620而擠壓。
當第一夾具610及第二夾具620以此方法移動時,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可運作以垂直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及第二夾鉗單元652。第一夾鉗單元651及第二夾鉗單元652可以與第二夾具620移動之速度類似之速度移動。
當第二夾具620、第一夾鉗單元651及第二夾鉗單元652以此方式升高時,顯示面板330與附著層320可被升高,同時維持其彎曲狀態。當第一夾具610第二夾具620間之距離達到設定之距離(例如預定之距離)時,第一夾鉗單元651及第二夾夾鉗單元652可自(例如,減少其夾鉗力)顯示面板330及附著層320釋放。在第一夾鉗單元651及第二夾鉗單元652的釋放期間或於其後,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可降低第一夾鉗單元651及第二夾鉗單元652。
接著,第一驅動單元615及第二驅動單元625可持續運作以使第一夾具610及第二夾具620更接近(例如,相鄰)彼此。當第一夾具610及第二夾具620移動更加靠近時,顯示面板330、附著層320及覆蓋視窗310可彼此擠壓。擠壓顯示面板330、附著層320及覆蓋視窗310之方法可以與上述相同之方法執行,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及顯示面板330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610與第二夾具620擠壓覆蓋視窗310及顯示面板330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據此,方法可快速並精確地製造具有彎曲形狀之顯示裝置300。另外,因為方法可藉由精確地層壓具有彎曲形狀之覆蓋視窗310至顯示面板330,降低或最小化缺陷率。另外,方法可藉由移除可能在擠壓顯示面板330及彎曲部份312後形成之氣泡改進產品之品質。
第12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用以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300之設備700之剖面圖。第13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300之方法之剖面圖。
參照第12圖及第13圖,設備700可包含第一夾具710、第二夾具720(包含氣墊單元790)、驅動單元M(像是第一驅動單元715及第二驅動單元725)、夾鉗單元組750(包含第一夾鉗單元751及第二夾鉗單元752)、固定單元(例如,第一固定單元730)、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第一夾具710與第二夾具720可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715及第二驅動單元725,而固定單元可包含第一固定單元730。第一驅動單元715、第二驅動單元725及第一固定單元730(包含第一吸附單元731及第一吸附幫浦732)可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可分別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及第二夾鉗單元752。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可分別以相對於第二夾具720(且例如,相對於重力方向)之對角線方向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及第二夾鉗單元752。因為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可形成類似於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因此以下解釋將聚焦於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可包含第一轉軸761、第一驅動模組765及第一彈性單元763。除了第一轉軸760係設置於對角線方向以相對於第二夾具720對角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外,第一轉軸761、第一驅動模組765及第一彈性單元763可以與上述(像是第10圖-第11圖中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相同之方式形成。
當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運作時,第一驅動模組765可變化第一轉軸761之長度。因為第一驅動模組765及第一轉軸761係如上述相對於第二夾具720對角線地設置,第一夾鉗單元751可藉由變化第一轉軸761之運動而對角線地移動。
舉例而言,當第一驅動模組765運作以相對於第二夾具720對角線地向下移動第一轉軸761時,於第一轉軸761移動之時,第一夾鉗單元751可相對於第二夾具720對角線地向下移動。同樣地,當第一驅動模組765以相反方向運作以相對於第二夾具720對角線地向上移動第一轉軸761時,於第一轉軸761移動之時,第一夾鉗單元751可相對於第二夾具720對角線地向上移動。第一轉軸761可如上述包含滾珠螺桿,且因此可於第一驅動模組765運作時轉動。當第一驅動模組765運作時,第一轉軸761可相對於第二夾具720對角線地向下或向上移動。
氣墊單元790可以各種方式形成。舉例而言,氣墊單元790可為第一夾具710或第二夾具720中的至少之一的外表面(例如,接觸表面,像是接觸覆蓋視窗310或顯示面板330之表面)的一部份。於另一實施例中,氣墊單元790可為第一夾具710或第二夾具720中的至少之一的此外表面之部份。於另一實施例中,氣墊單元790為設備700的一部份並覆蓋第一夾具710或第二夾具720中的至少之一的此外表面。為解釋上之簡便,將假設氣墊單元790為第二夾具720之整個此外表面。
製造顯示裝置300之方法可與上述類似。進一步詳細而言,可準備面板構件(圖未示)及覆蓋視窗310,接著可施加附著層320至面板構件。於此情形下,如上述面板構件可包含顯示面板330及TSP。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面板構件包含顯示面板330之情形。附著層320施加至其之顯示面板330可藉由第一夾鉗單元751及第二夾鉗單元752固定。當固定完成時,顯示面板330、附著層320及覆蓋視窗310可藉由移動第一夾具710及第二夾具720而彼此擠壓。擠壓顯示面板330、附著層320及覆蓋視窗310之方法與上述類似,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
當第一夾具710及第二夾具720以此方式移動時,第一夾鉗單元751及第二夾鉗單元752亦可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及第二夾鉗單元752可分別藉由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對角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及第二夾鉗單元752可相對於第二夾具720對角線地升高。
當第一夾鉗單元751及第二夾鉗單元752升高且接著第一夾具710與第二夾具720間之間隙達到預設間隙時,顯示面板330之兩端部份可自夾鉗單元組750釋放。顯示面板330可藉由附著層320自顯示面板330之中間部份開始,層壓至覆蓋視窗310。
在第一夾鉗單元751與第二夾鉗單元752自顯示面板330釋放之期間或於其後,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可運作以降低第一夾鉗單元751及第二夾鉗單元752。第一夾鉗單元751及第二夾鉗單元752可相對於第二夾具720對角線地降低。雖然第一夾鉗單元751及第二夾鉗單元752被降低,第一夾具710及第二夾具720可更加靠近彼此以擠壓顯示面板330、附著層320及覆蓋視窗310至彼此。舉例而言,第二夾具720可接觸顯示面板330。透過擠壓附著顯示面板330與覆蓋視窗310之方法可與上述類似。
當顯示面板330及覆蓋視窗310藉由使用第一夾具710及第二夾具720擠壓時,氣墊單元790可分散施加至顯示面板330及覆蓋視窗310之力。另外,氣墊單元790可藉由吸收施加至顯示面板330及覆蓋視窗310之力而有助於防止顯示面板330及覆蓋視窗310被損害。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及顯示面板330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710與第二夾具720擠壓覆蓋視窗310及顯示面板330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與顯示面板330,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據此,方法可快速並精確地製造顯示裝置300。另外,方法可藉由精確地層壓具有彎曲表面之覆蓋視窗310至顯示面板330,降低或最小化缺陷率。另外,方法可藉由移除可能在擠壓顯示面板330及彎曲部份312後形成之氣泡改進產品之品質。
第14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300a之概念圖。
參照第14圖,如上述,顯示裝置300a可包含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另外,顯示裝置300a可包含設置於面板構件390a與覆蓋視窗310a間之第一附著層320a。於此情形下,面板構件390a可包含顯示面板330a或TSP 340a。特別是,於此情況下,第二附著層350a可提供於顯示面板330a與TSP 340a間以附著顯示面板330a與TSP 340a。
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a可形成使至少一部份之覆蓋視窗310a為彎曲。特別是,覆蓋視窗310a可形成以具有含有R之曲率半徑的彎曲形狀。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a可形成以於長度方向或寬度方向上具有含有預定曲率半徑的彎曲表面。另外,覆蓋視窗310a可形成以使影像或文字顯示形成於上之表面為凸出,接著附著面板構件390a。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覆蓋視窗310a係形成以具有含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且彎曲表面係形成於覆蓋視窗310a之寬度方向。
第一附著層320a與第二附著層350a可以相同材料形成。詳細而言,第一附著層320a與第二附著層350a可以具有附著力之透明材料形成。舉例而言,第一附著層320a與第二附著層350a可包含光學透明膠帶(OCA)薄膜或附著材料。
據此,因為顯示裝置300a係形成以具有預定之曲率半徑,故顯示裝置300a可被提供於各種構件上。
第1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14圖之顯示裝置300a之設備400a之概念圖。
參照第15圖,設備400a可包含第一夾具410a、第二夾具420a、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及氣墊單元490a。於此情形下,至少一部份之第一夾具490a可形成相同或相似於覆蓋視窗310a之外表面。詳細而言,第一夾具410a可具有其中具有含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之覆蓋視窗310a安裝於其上之彎曲表面。特別是,第一夾具410a可由自第二夾具420a凹陷而形成。
第二夾具420a之外表面可朝向第一夾具410a凸出以對應或嵌合第一夾具410a之凹陷部份。於此情形下,第二夾具420a之表面可為具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415a及第二驅動單元425a。於此情形下,第一驅動單元415a可朝向第二夾具420a直線地移動第一夾具410a,而第二驅動單元425a可朝向第一夾具410a直線地移動第二夾具420a。第一驅動單元415a及第二驅動單元425a可以相同方式或相似方式或與上述類似之方式形成。
另外,固定單元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具410a上之第一固定單元430a及提供於第二夾具420a上之第二固定單元(圖未示)。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固定單元包含第一固定單元430a之情形。另外,第一固定單元430a及第二固定單元可以相同或相似之方式形成,因此將不提供第二固定單元之詳細描述。
第一固定單元430a可以各種方式形成。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單元430a可包含附著構件、附著吸盤或靜電吸盤。另外,第一固定單元430a可包含第一吸附單元431a及連結至第一吸附單元431a之第一吸附幫浦432a。特別是,第一固定單元430a不限於此,且可包含夾鉗、或提供於第一夾具410a上並機械性地限制覆蓋視窗310a之凸起。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第一固定單元430a包含第一吸附單元431a及第一吸附幫浦432a之情形。
氣墊單元490a可提供於第一夾具410a或第二夾具420a中的至少之一上。於此情形下,氣墊單元490a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氣墊單元490a僅提供於第二夾具420a上並於第二夾具420a之外表面上一體成型之情形。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400a製造顯示裝置300a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a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TSP340a與顯示面板330a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a彼此附著。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後,覆蓋視窗310a可設置於第一夾具410a上。於此情形下,如上述,覆蓋視窗310a可形成以具有含有R之預定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且可安裝於第一夾具410a之外表面上。於此情形下,第一吸附幫浦432a可運作以吸取第一吸附單元431a之空氣,使得覆蓋視窗310a可固定至第一夾具410a之外表面上。
當製程執行時,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a附著之TSP340a及顯示面板330a可設置於第二夾具420a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a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420a,且TSP340a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410a。
在TSP340a與顯示面板330a如上述設置時,第一附著層320a可塗層於TSP340a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a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a相同之材料或相似之材料形成。
當覆蓋視窗310a、TSP340a及顯示面板330a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410a與第二夾具420a可藉由驅動第一驅動單元415a及第二驅動單元425a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第二夾具420a之凸出部份可首先接觸顯示面板330a,且第一附著層320a及覆蓋視窗310a可自中間部份往兩端部份依序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410a與第二夾具420a擠壓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與面板構件390a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與面板構件390a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於製程執行時,氣墊單元490a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覆蓋視窗310a、TSP340a及顯示面板330a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415a與第二驅動單元425a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410a與第二夾具420a。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410a或第二夾具420a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a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400a可包含第一夾具410a、第二夾具420a、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400a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400a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a。另外,設備400a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16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14圖之顯示裝置300a之設備500a之概念圖。
參照第16圖,設備500a可包含第一夾具510a、第二夾具520a、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氣墊單元590a及夾鉗單元組550a。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510a、第二夾具520a、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及氣墊單元590a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夾鉗單元組550a可包含第一夾鉗單元551a及第二夾鉗單元552a。於此情形下,第一夾鉗單元551a及第二夾鉗單元552a可設置以於第一夾具510a或第二夾具520a之側表面上彼此面對。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第一夾鉗單元551a與第二夾鉗單元552a設置以於第二夾具520a之側表面上彼此面對。另外,第一夾鉗單元551a與第二夾鉗單元552a係亦相同或相似之方法或與上述相似之方法形成,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500a製造顯示裝置300a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a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TSP340a與顯示面板330a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a彼此附著。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後,覆蓋視窗310a可設置於第一夾具510a上。於此情形下,如上述,覆蓋視窗310a可形成以具有含有預定曲率半徑R之彎曲表面且可安裝於第一夾具510a之外表面上。於此情形下,第一吸附幫浦532a可運作以吸取第一吸附單元531a之空氣,使得覆蓋視窗310a固定至第一夾具510a之外表面上。
當製程執行時,如上所述,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a附著之TSP340a及顯示面板330a可設置於第二夾具520a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a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520a,且TSP340a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510a。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a與TSP340a可被堆疊,且顯示面板330a與TSP340a之端部份可藉由插入第一夾鉗單元551a與第二夾鉗單元552a而被固定。
在TSP340a與顯示面板330a如上述設置時,第一附著層320a可塗層於TSP340a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a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a相同或相似之材料形成。
當覆蓋視窗310a、TSP340a及顯示面板330a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510a與第二夾具520a可藉由驅動第一驅動單元515a及第二驅動單元525a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第二夾具520a之凸出部份可首先接觸顯示面板330a,且第一附著層320a及覆蓋視窗310a可自中間部份往兩端部份依序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彼此如上述接觸時,於第一夾具510a與第二夾具520a擠壓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與面板構件390a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與面板構件390a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 a與面板構件390a,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另外,當第一夾具510a與第二夾具520a如上述移動時,於第一夾鉗單元551a與第二夾鉗單元552a不移動時,TSP340a與顯示面板330a可被固定。
於製程執行時,氣墊單元590a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覆蓋視窗310a、TSP340a及顯示面板330a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515a與第二驅動單元525a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510a與第二夾具520a。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510a或第二夾具520a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a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500a可包含第一夾具510a、第二夾具520a、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500a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500a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a。另外,設備500a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17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14圖之顯示裝置300a之設備600a之概念圖
參照第17圖,設備600a可包含第一夾具610a、第二夾具620a、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例如第一固定單元630a)、氣墊單元690a、夾鉗單元組650a及直線驅動單元L。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610a、第二夾具620a、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氣墊單元690a及夾鉗單元組650a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直線驅動單元L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鉗單元651a上並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a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a及提供於第二夾鉗單元652a上,並直線地移動第二夾鉗單元652a之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a。特別是,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a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a可分別於與第一夾具610a移動之方向的相同方向上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a及第二夾鉗單元652a。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a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a可以相同或相似之方式形成。為解釋上之方便,以下解釋將聚焦於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a。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a可包含連結第一夾鉗單元651a並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a之第一轉軸661a。另外,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a可包含驅動第一轉軸661a之第一驅動模組665a。於此情形下,第一驅動模組665a可形成以包含汽缸或馬達。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其中第一驅動模組665a包含馬達之情形。另外,將解釋其中當第一轉軸661a包含於第一驅動模組665a轉動時,降下或升高之滾珠螺桿情形。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a可包含環繞第一轉軸661a之第一彈性單元663a。於此情形下,第一彈性單元663a可包含壓縮彈簧或可以像是橡膠之彈性材料形成。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其中第一彈性單元663a包含壓縮彈簧之情形。
第一彈性單元663a可如上述設置以環繞第一轉軸661a之外表面,且因此當第一夾鉗單元651a移動時,可提供恢復力予第一夾鉗單元651a。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600a製造顯示裝置300a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a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TSP340a與顯示面板330a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a彼此附著。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後,覆蓋視窗310a可設置於第一夾具610a上。於此情形下,如上述,覆蓋視窗310a可形成以具有含有預定曲率半徑R之彎曲表面且可安裝於第一夾具610a之外表面上。於此情形下,第一吸附幫浦632a可吸取第一吸附單元631a之空氣以將覆蓋視窗310a固定至第一夾具610a之外表面上。
當製程執行時,如上所述,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a附著之TSP340a及顯示面板330a可設置於第二夾具620a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a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620a,且TSP340a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610a。特別是,顯示面板330a與TSP340a可被堆疊,且顯示面板330a與TSP340a之端部份可藉由插入第一夾鉗單元651a與第二夾鉗單元652a而被固定。
在TSP340a與顯示面板330a如上述設置時,第一附著層320a可塗層於TSP340a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a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a相同或相似之材料形成。
當覆蓋視窗310a、TSP340a及顯示面板330a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610a與第二夾具620a可藉由驅動第一驅動單元615a及第二驅動單元625a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第二夾具620a之凸出部份可首先接觸顯示面板330a,且第一附著層320a及覆蓋視窗310a可自中間部份往兩端部份依序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610a與第二夾具620a擠壓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另外,當第一夾具610a與第二夾具620a如上述移動時,第一夾鉗單元651a及第二夾鉗單元652a可固定TSP340a與顯示面板330a,同時當第一夾具610a與第二夾具620a移動時直線地移動。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a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a可以第一夾具610a或第二夾具620a中的至少之一之直線移動為基礎地控制。
於製程執行時,氣墊單元690a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覆蓋視窗310a、TSP340a及顯示面板330a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615a與第二驅動單元625a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610a與第二夾具620a。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610a或第二夾具620a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a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600a可包含第一夾具610a、第二夾具620a、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600a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600a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a。另外,設備600a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18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14圖之顯示裝置300a之設備700a之概念圖。
參照第18圖,設備700a可包含第一夾具710a、第二夾具720a、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例如第一固定單元730a)、氣墊單元790a、夾鉗單元組750a及直線驅動單元L。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710a、第二夾具720a、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氣墊單元790a、夾鉗單元組750a及直線驅動單元L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直線驅動單元L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鉗單元751a上並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a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a及提供於第二夾鉗單元752a上,並直線地移動第二夾鉗單元752a之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a。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a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a可分別以對角線之方向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a及第二夾鉗單元752a。特別是,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a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a可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a及第二夾鉗單元752a,使第一夾鉗單元751a及第二夾鉗單元752a之移動方向相對於第一夾具710a之移動方向形成角度。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700a製造顯示裝置300a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a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TSP340a與顯示面板330a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a彼此附著。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後,覆蓋視窗310a可設置於第一夾具710a上。於此情形下,如上述,覆蓋視窗310a可形成以具有含有預定曲率半徑R之彎曲表面,且可安裝於第一夾具710a之外表面上。於此情形下,第一吸附幫浦732a可運作以吸取第一吸附單元731a之空氣以使覆蓋視窗310a固定至第一夾具710a之外表面上。
當製程執行時,如上所述,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a附著之TSP340a及顯示面板330a可設置於第二夾具720a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a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720a,且TSP340a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710a。特別是,顯示面板330a與TSP340a可被堆疊,且顯示面板330a與TSP340a之端部份可藉由插入第一夾鉗單元751a與第二夾鉗單元752a而被固定。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a與TSP340a可設置使得因為第一夾鉗單元751a與第二夾鉗單元752a,中間部份在位置上高於其他部份。
在TSP340a與顯示面板330a如上述設置時,第一附著層320a可塗層於TSP340a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a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a相同或相似之材料形成。
當覆蓋視窗310a、TSP340a及顯示面板330a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710a與第二夾具720a可藉由驅動第一驅動單元715a及第二驅動單元725a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第二夾具720a之凸出部份可首先接觸顯示面板330a,且第一附著層320a及覆蓋視窗310a可自中間部份往兩端部份依序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710a與第二夾具720a擠壓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與面板構件390a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與面板構件390a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 a與面板構件390a,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另外,當第一夾具710a與第二夾具720a如上述移動時,第一夾鉗單元751a及第二夾鉗單元752a可固定TSP340a與顯示面板330a,同時當第一夾具710a與第二夾具720a移動時直線地移動。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a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a可以第一夾具710a或第二夾具720a中的至少之一之直線移動為基礎地控制。
於製程執行時,氣墊單元790a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覆蓋視窗310a、TSP340a及顯示面板330a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715a與第二驅動單元725a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710a與第二夾具720a。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710a或第二夾具720a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a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700a可包含第一夾具710a、第二夾具720a、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700a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700a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a。另外,設備700a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a與面板構件390a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a及面板構件390a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19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300b之概念圖。
參照第19圖,如上述,顯示裝置300b可包含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另外,顯示裝置300b可包含設置於面板構件390b與覆蓋視窗310b間之第一附著層320b。於此情形下,如上所述,面板構件390b可包含顯示面板330b或TSP 340b。特別是,於此情況下,第二附著層350b可提供於顯示面板330b與TSP 340b間以附著顯示面板330b與TSP 340b。
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b可為彎曲。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b可形成以使顯示影像或文字之表面為彎曲,接著附著面板構件390b。特別是,覆蓋視窗310b可形成以具有含有曲率半徑的至少一彎曲表面。詳細而言,覆蓋視窗310b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覆蓋視窗310b可形成以具有在長度方向或寬度方向上含有曲率半徑R1的第一彎曲表面、含有R2之曲率半徑的第二彎曲表面及含有曲率半徑R3的第三彎曲表面。於此情形下,除了具有曲率半徑R1、R2及R3之彎曲表面外,覆蓋視窗310b可包含具有曲率半徑R4、R5、...及RN(N為自然數)之彎曲表面。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覆蓋視窗310b於寬度方向上形成以具有含有曲率半徑R1、R2及R3之第一、第二及第三彎曲表面之情形。
第一附著層320b與第二附著層350b可以相同材料形成。詳細而言,第一附著層320b與第二附著層350b可以具有附著力且透明之材料形成。舉例而言,第一附著層320b與第二附著層350b可包含光學透明膠帶薄膜(OCA薄膜)或附著材料。
據此,因為顯示裝置300b係形成以具有預定之曲率半徑,故顯示裝置300b可被施加於各種構件上。
第20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19圖之顯示裝置300b之設備400b之概念圖。
參照第20圖,設備400b可包含第一夾具410b、第二夾具420b、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及氣墊單元490b。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00b安裝於其上之第一夾具410b之外表面可形成為與接觸第一夾具410b之外表面之覆蓋視窗310b之外表面相同或相似。詳細而言,第一夾具410b可與覆蓋視窗310b相同,具有含有曲率半徑R1’、R2’、R3’、...之至少三個彎曲表面。特別是,第一夾具410b可由自第二夾具420b凹陷而形成。
第二夾具420b之外表面可朝向第一夾具410b凸出以對應或嵌合第一夾具410b之凹陷部份。於此情形下,第二夾具420b之表面可為具有預定曲率半徑之至少三個彎曲表面。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415b及第二驅動單元425b。此情形下,第一驅動單元415b可朝向第二夾具420b直線地移動第一夾具410b,而第二驅動單元425b可朝向第一夾具410b直線地移動第二夾具420b。第一驅動單元415b及第二驅動單元425b可以相同方式或相似方式或與上述類似之方式形成。
另外,固定單元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具410b上之第一固定單元430b及提供於第二夾具420b上之第二固定單元(圖未示)。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固定單元包含第一固定單元430b之情形。另外,第一固定單元430b及第二固定單元可以相同或相似之方式形成,因此將不提供第二固定單元之詳細描述。
第一固定單元430b可以各種方式形成。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單元430b可包含附著構件、附著吸盤或靜電吸盤。另外,第一固定單元430b可包含第一吸附單元431b及連結至第一吸附單元431b之第一吸附幫浦432b。特別是,第一固定單元430b不限於此,且可包含夾鉗或提供於第一夾具410b上並機械性地限制覆蓋視窗310b之凸起。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第一固定單元430b包含第一吸附單元431b及第一吸附幫浦432b之情形。
氣墊單元490b可提供於第一夾具410b或第二夾具420b中的至少之一上。於此情形下,氣墊單元490b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氣墊單元490b僅提供於第二夾具420b上並於第二夾具420b之外表面上一體成型之情形。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400b製造顯示裝置300b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b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面板構件390b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b附著TSP340b與顯示面板330b。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後,覆蓋視窗310b可設置於第一夾具410b上。於此情形下,如上述,覆蓋視窗310b可形成以具有如上述含有預定曲率半徑之至少三個彎曲表面且可安裝於第一夾具410b之外表面上。於此情形下,第一吸附幫浦432b可運作以吸取第一吸附單元431b之空氣,使得覆蓋視窗310b可固定至第一夾具410b之外表面上。
當製程執行時,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b附著之TSP340b及顯示面板330b可設置於第二夾具420b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b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420b,且TSP340b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410b。
在TSP340b與顯示面板330b如上述設置後,第一附著層320b可塗層於TSP340b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b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b相同之材料或相似之材料形成。
當覆蓋視窗310b、TSP340b及顯示面板330b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410b與第二夾具420b可藉由驅動第一驅動單元415b及第二驅動單元425b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第二夾具420b之凸出部份可首先接觸顯示面板330b,且第一附著層320b及覆蓋視窗310b可自中間部份往兩端部份依序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410b與第二夾具420b擠壓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於製程執行時,氣墊單元490b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面板構件390b及覆蓋視窗310b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415b與第二驅動單元425b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410b與第二夾具420b。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410b或第二夾具420b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b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400b可包含第一夾具410b、第二夾具420b、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400b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400b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b。另外,設備400b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21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19圖之顯示裝置300b之設備500b之概念圖。
參照第21圖,設備500b可包含第一夾具510b、第二夾具520b、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及氣墊單元590b。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510b、第二夾具520b、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及氣墊單元590b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515b及第二驅動單元525b,而固定單元可包含第一固定單元530b(其包含第一吸附單元531b及第一吸附幫浦532b)。第一驅動單元515b、第二驅動單元525b及第一固定單元530b與上述實施質相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設備500b包含藉由預定間隙自第一夾具510b或第二夾具520b中的至少之一間隔,並支撐面板構件390b之夾鉗單元組550b。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夾鉗單元組550b設置相鄰於第二夾具520b。
當面板構件390b的端部份插入夾鉗單元組550b時,夾鉗單元組550b支撐面板構件390b的端部份。可提供複數個夾鉗單元組550b,其中夾鉗單元組550b間之距離S4等於小於面板構件390b之長度或寬度中的至少之一。於此情形下,面板構件390b可如上述包含顯示面板330b及TSP340b中的至少之一。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複數個夾鉗單元組550b間之距離S4等於或小於顯示面板330b之寬度,且面板構件390b包含顯示面板330b及TSP340b之情形。
特別是,複數個夾鉗單元組550b面對第二夾具520b之個別側表面,並固定顯示面板330b、第二附著層350b、TSP340b及第一附著層320b。複數個夾鉗單元組550b包含以預訂間隙彼此間隔之第一夾鉗單元551b及第二夾鉗單元552b。
據此,設備500b可快速且簡單地製造具有彎曲表面及簡單結構之顯示裝置300b。另外,因為設備500b可精準地附著具有彎曲表面之覆蓋視窗310b至面板構件390b,可減少或最小化缺陷率。
特別是,因為設備500b包含夾鉗單元組550b以精確對準面板構件390b及覆蓋視窗310b,工作效率可被改進。
現將參照第21圖描述藉由利用設備500b製造顯示裝置300b之方法。
詳細而言,覆蓋視窗310b可如上述形成,顯示面板330b可形成,接著TSP340b與顯示面板330b可藉由利用第二附著層350b附著。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b可如上述安裝於第一夾具510b上。
接著,第一附著層320b附著於其上之TSP340b之個別端部份固定至第一夾鉗單元551b及第二夾鉗單元552b。舉例而言,面板構件390b之個別端部份可如上述藉由插入形成於第一夾鉗單元551b及第二夾鉗單元552b之插入槽而固定。
一旦顯示面板330b、第二附著層350b、TSP340b及第一附著層320b以此種方式固定,顯示面板330b、第二附著層350b、TSP340b及第一附著層320b之一部份可朝上(例如,相對於重力方向)彎曲。詳細而言,因為第一夾鉗單元551b與第二夾鉗單元552b間之距離S4小於顯示面板330b或TSP340b中的至少之一之寬度或長度中的至少之一,故顯示面板330b、第二附著層350b、TSP340b及第一附著層320b的一部份可朝向第一夾具510b凸出。
當顯示面板330b、第二附著層350b、TSP340b及第一附著層320b如上述固定時,顯示面板330b、第二附著層350b、TSP340b及第一附著層320b及覆蓋視窗310b可藉由移動第一夾具510b或第二夾具520b中的至少之一擠壓。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第一附著層320b及覆蓋視窗310b係藉由移動第一夾具510b與第二夾具520b而擠壓。
當第一夾具510b及第二夾具520b移動時,第一驅動單元515b及第二驅動單元525b可運作以移動第一夾具510b及第二夾具520b彼此靠近。
顯示面板330b、第二附著層350b、TSP340b及第一附著層320b首先接觸覆蓋視窗310b。之中間部份(其為向下彎曲)接著接觸覆蓋視窗310。當第一夾具510b及第二夾具520b持續移動時,顯示面板330b、第二附著層350b、TSP340b及第一附著層320b可以覆蓋視窗310b開始自與覆蓋視窗310b接觸之部份往兩端部份地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510b與第二夾具520b擠壓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因此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時,當覆蓋視窗310與面板構件390b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於此情形下,當面板構件390b與覆蓋視窗310b被擠壓及層壓時,氣墊單元590b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面板構件390b與覆蓋視窗310b之力。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500b可包含第一夾具510b、第二夾具520b、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500b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500b可快速並精準地製造任何種類之具有彎曲表面之顯示裝置300b。特別是,設備500b可藉由精確附著面板構件390b與具有彎曲表面之覆蓋視窗310b,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另外,設備500b可藉由有效地移除可能在擠壓顯示面板330b及彎曲部份312b後形成之氣泡,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22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19圖之顯示裝置300b之設備600b之概念圖。
參照第22圖,設備600b可包含第一夾具610b、第二夾具620b、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例如,第一固定單元630b)、直線驅動單元L及氣墊單元690b。第一夾具610b、第二夾具620b、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及氣墊單元690b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615b及第二驅動單元625b,而固定單元可包含第一固定單元630b。第一驅動單元615b、第二驅動單元625b及第一固定單元630b與上述實施質相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特別是,第一固定單元630b可包含第一吸附幫浦632b及第一吸附單元631b。
夾鉗單元組650b可包含第一夾鉗單元651b及第二夾鉗單元652b。第一夾鉗單元651b及第二夾鉗單元652b可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直線驅動單元L可包含分別垂直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b及二夾鉗單元組652b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b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b。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a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b可類似地形成。因此以下解釋將聚焦於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b。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b可包含連結第一夾鉗單元651b並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b之第一轉軸661b。另外,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b可包含驅動第一轉軸661b之第一驅動模組665b。於此情形下,第一驅動模組665b可包含汽缸或馬達。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其中第一驅動模組665b包含馬達之情形。將進一步假設其中當第一轉軸661b包含於第一驅動模組665b轉動時,降下或升高之滾珠螺桿情形。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b可包含環繞第一轉軸661b之第一彈性單元663b。於此情形下,第一彈性單元663b可包含壓縮彈簧或可以像是橡膠之彈性材料形成。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其中第一彈性單元663b包含壓縮彈簧之情形。
第一彈性單元663b可如上述環繞第一轉軸661b之外表面,且因此當第一夾鉗單元651b移動時,可提供恢復力予第一夾鉗單元651b。
將描述藉由利用設備600b製造顯示裝置300b之方法。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面板構件390b可如上述包含顯示面板330b或TSP340b中的至少之一。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面板構件390b包含顯示面板330b或TSP340b之情形。
顯示面板330b與TSP340b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b彼此附著,接著第一附著層320b可形成於TSP340b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b形成於其上之顯示面板330b與TSP340b之個別端部份可被固定至第一夾鉗單元651b及第二夾鉗單元652b。
一旦面板構件390b固定至第一夾鉗單元651b及第二夾鉗單元652b,面板構件390b之一部份可朝上(例如,相對於重力方向)彎曲。詳細而言,因為第一夾鉗單元651b與第二夾鉗單元652b間之距離S5小於面板構件390b之寬度或長度中的至少之一,向上彎曲之部份可朝向第一夾具610b凸出。於此情形下,將解釋其中第一夾鉗單元651b與第二夾鉗單元652b間之距離S5小於面板構件390b之寬度之情形。
於面板構件390b以此方式設置後,面板構件390b及覆蓋視窗310b可藉由移動第一夾具610b或第二夾具620b中的至少之一彼此擠壓。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面板構件390b及覆蓋視窗310b係藉由移動第一夾具610b與第二夾具620b而擠壓。
當第一夾具610b及第二夾具620b以此方法移動時,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b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b可運作以垂直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b及第二夾鉗單元652b。特別是,第一夾鉗單元651b及第二夾鉗單元652b可以與第二夾具620b移動之速度類似之速度移動。
當第二夾具620b、第一夾鉗單元651b及第二夾鉗單元652b以此方式升高時,面板構件390b可被升高,同時維持其彎曲狀態。當第一夾具610b第二夾具620間之距離達到設定之距離(例如預定之距離)時,第一夾鉗單元651b及第二夾鉗單元652b可自(例如,減少其夾鉗力)面板構件390b釋放。
在第一夾鉗單元651b及第二夾鉗單元652b的釋放期間或於其後,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b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b可降低第一夾鉗單元651b及第二夾鉗單元652b。
接著,第一驅動單元615b及第二驅動單元625b可持續運作以使第一夾具610b及第二夾具620b更接近(例如,相鄰)彼此(例如,第二夾具520b可接觸面板構件390b)。當第一夾具610b及第二夾具620b移動更加靠近時,面板構件390b及覆蓋視窗310b可彼此擠壓。擠壓面板構件390b及覆蓋視窗310b之方法可以與上述相同之方法執行,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解釋。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610b與第二夾具620b擠壓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與面板構件390b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與面板構件390b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於此情形下,氣墊單元690b可均勻分散當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因為擠壓層壓時施加至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之力。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600b可包含第一夾具610b、第二夾具620b、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600b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600b可快速並精準地製造具有彎曲表面之顯示裝置300b。特別是,設備600b可藉由精確附著面板構件390b與具有彎曲表面之覆蓋視窗310b,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另外,設備600b可藉由移除當擠壓面板構件390b及覆蓋視窗310b時可能產生之氣泡而改進產品品質。
第23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19圖之顯示裝置300b之設備700b之概念圖。
參照第23圖,設備700b可包含第一夾具710b、第二夾具720b、驅動單元M、夾鉗單元組750b、固定單元(圖未示)、直線驅動單元L及氣墊單元790b。第一夾具710b與第二夾具可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715b及第二驅動單元725b,而固定單元可包含第一固定單元730b。第一驅動單元715b、第二驅動單元725b及第一固定單元730b(其包含第一吸附單元731b及第二吸附幫浦732b)可與上述實施質相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另外,夾鉗單元組750b可包含第一夾鉗單元751b及第二夾鉗單元752b。於此情形下,第一夾鉗單元751b及第二夾鉗單元752b可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直線驅動單元L可包含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b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b,而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b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b可分別直線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b及第二夾鉗單元752b。特別是,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b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b可以對角線方向直線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b與第二夾鉗單元752b。於此情形下,因為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b可形成類似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b,以下解釋將聚焦於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b。
詳細而言,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b可包含第一轉軸761b、第一驅動模組765b及第一彈性單元763b。第一轉軸761b、第一驅動模組765b及第一彈性單元763b可以與上述類似之方法形成(像是第12圖-第13圖中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
特別是,當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b運作時,第一驅動模組765b可變化第一轉軸761b之長度。於此情形下,因為第一驅動模組765b及第一轉軸761b係如上述相對於第二夾具720b對角線地設置,第一夾鉗單元751b可藉由變化第一轉軸761b之運動而對角線地移動。
舉例而言,當第一驅動模組765b運作以相對於第二夾具720b對角線地向下移動第一轉軸761b時,於第一轉軸761b移動之時,第一夾鉗單元751b可相對於第二夾具720b對角線地向下移動。
當第一驅動模組765b以相反方向運作以相對於第二夾具720b對角線地向上移動第一轉軸761b時,於第一轉軸761b移動之時,第一夾鉗單元751b可相對於第二夾具720b對角線地向上移動。
於此情形下,第一轉軸761b可如上述包含滾珠螺桿,且因此可於第一驅動模組765b運作時轉動。特別是,當第一驅動模組765b運作時,第一轉軸761b可相對於第二夾具720b對角線地向下或向上移動。
氣墊單元790b可以各種方式形成。舉例而言,氣墊單元790b可提供於第一夾具710b或第二夾具720b中的至少之一的外表面上。為解釋上之簡便,將假設氣墊單元790b形成於第二夾具720b之整個外表面上。
製造顯示裝置300b之方法可與上述類似。進一步詳細而言,可製造及準備面板構件390b及覆蓋視窗310b。於此情形下,面板構件390b可如上述包含顯示面板330b及TSP340b。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面板構件390b包含顯示面板330b及TSP340b之情形。
當含顯示面板330b及TSP340b完全如上述製造時,含顯示面板330b及TSP340b可藉由利用第二附著層350b附著,且第一附著層320b可塗層於TSP340b上。
如上述製造之面板構件390b可利用第一夾鉗單元751b及第二夾鉗單元752b固定。當固定完成時,面板構件390b與覆蓋視窗310b可藉由移動第一夾具710b或第二夾具720b中的至少之一擠壓。擠壓板構件390b與覆蓋視窗310b之方法可與上述類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當第一夾具710b與第二夾具720b以此方式移動時,第一夾鉗單元751b與第二夾鉗單元752b亦可移動。特別是,第一夾鉗單元751b與第二夾鉗單元752b可分別藉由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b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b對角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b與第二夾鉗單元752b可被對角線地升高。
當第一夾鉗單元751b與第二夾鉗單元752b被升高接著第一夾鉗單元751b與第二夾鉗單元752b間之間隙S6達到預定之間隙時,可釋放面板構件390b之兩端部份。於此情形下,面板構件390b可以凸出部份開始往兩端部份,依序附著至覆蓋視窗310b。
在第一夾鉗單元751b與第二夾鉗單元752b的釋放後,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b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b可運作以降低第一夾鉗單元751b與第二夾鉗單元752b。第一夾鉗單元751b與第二夾鉗單元752b可被對角線地降下。
雖然第一夾鉗單元751b及第二夾鉗單元752b被降低,第一夾具710b及第二夾具720b可更加靠近彼此以擠壓面板構件390b及覆蓋視窗310b。於此情形下,透過擠壓附著面板構件390b與覆蓋視窗310b之方法可與上述類似。
當面板構件390b與覆蓋視窗310b如上述藉由使用第一夾具710b及第二夾具720b擠壓時,氣墊單元790b可分散施加至面板構件390b與覆蓋視窗310b之力。另外,氣墊單元790b可藉由吸收部份施加至面板構件390b與覆蓋視窗310b之力而有助於防止面板構件390b與覆蓋視窗310b被損害。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710b與第二夾具720b擠壓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b與面板構件390b,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700b可包含第一夾具710b、第二夾具720b、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700b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b及面板構件390b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700b可製造具有彎曲表面之顯示裝置300b。特別是,設備700b可藉由精確附著面板構件390b與具有彎曲表面之覆蓋視窗310b,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另外,設備700b可藉由移除於擠壓顯示面板330b及彎曲部份312b後可能產生之氣泡而改進產品品質。
第24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300c之概念圖。
參照第24圖,如上述,顯示裝置300c可包含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於此情形下,如上所述,面板構件390c可包含TSP 340c或顯示面板330c中的至少之一。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面板構件390c包含TSP 340c或顯示面板330c之情形。
面板構件390c可包含第一附著層320c、TSP340c、第二附著層350c及顯示面板330c。特別是,第一附著層320c、TSP340c、第二附著層350c及顯示面板330c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至少一部份之覆蓋視窗310c可為彎曲。詳細而言,覆蓋視窗310c之中間部份可為平坦而中間部份之兩端部份可為彎曲。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c如上述可以玻璃材料或塑膠材料形成。特別是,覆蓋視窗310c可形成使面板構件附著於其上且影像或文字顯示於其上之表面為凹陷。
如上述形成之顯示裝置300c中,覆蓋視窗310c、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可藉由第一附著層320c與第二附著層350c附著且固定。
於此情形下,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可被附著至覆蓋視窗310c之凸出外表面。詳細而言,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可被提供於覆蓋視窗310c之凸出部份而非凹陷部份。
據此,如上述塑形之顯示裝置300c可施加至各種構件。
第2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24圖之顯示裝置300c之設備400c之概念圖。
參照第25圖,設備400c可包含第一夾具410c、第二夾具420c、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及氣墊單元490c。於此情形下,至少一部份之第一夾具410c可形成等於或小於覆蓋視窗310c之外表面。詳細而言,覆蓋視窗310c設置於其上之第一夾具410c之外表面形狀上可相同或相似於安裝於第一夾具410c之外表面上之覆蓋視窗310c之外表面。特別是,第一夾具410c可朝向第二夾具420c凸出。
第二夾具420c之外表面可自第一夾具410c凹陷以對應或嵌合第一夾具410c之凸出部份。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415c及第二驅動單元425c。此情形下,第一驅動單元415c可朝向第二夾具420c直線地移動第一夾具410c,而第二驅動單元425c可朝向第一夾具410c直線地移動第二夾具420c。第一驅動單元415c及第二驅動單元425c可以相同方式或相似方式或與上述類似之方式形成。
另外,固定單元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具410c上之第一固定單元430c及提供於第二夾具420c上之第二固定單元(圖未示)。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固定單元包含第一固定單元430c之情形。另外,第一固定單元430c及第二固定單元可以相同或相似之方式形成,因此將不提供第二固定單元之詳細描述。
第一固定單元430c可以各種方式形成。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單元430c可包含附著構件、附著吸盤或靜電吸盤。另外,第一固定單元430c可如上述包含第一吸附單元(圖未示)及連結至第一吸附單元之第一吸附幫浦(圖未示)。特別是,第一固定單元430c不限於此,且可包含夾鉗、或提供於第一夾具410c上並機械性地限制覆蓋視窗310c之凸起。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第一固定單元430c包含附著構件並提供於第一氣墊單元493c之外表面上之情形。
氣墊單元490c可提供於第一夾具410c或第二夾具420c中的至少之一上。於此情形下,氣墊單元490c的尺寸可小於覆蓋視窗310c或面板構件390c中的至少之一的尺寸。詳細而言,氣墊單元490c可僅設置於與覆蓋視窗310c或面板構件390c中的至少之一接觸之部份,且可設置以延伸出接觸部份。
氣墊單元490c可包含提公餘第一夾具410c之表面上之第一氣墊單元493c及提供於第二夾具420c之表面上之第二氣墊單元491c。於此情形下,第一氣墊單元493c與第二氣墊單元491c可一體成型且分別提供於第一夾具410c與第二夾具420c上。另外,可形成複數個第一氣墊單元493c及第二氣墊單元491c,且複數個第一氣墊單元493c與複數個第二氣墊單元491c可提供於第一夾具410c之外表面與第二夾具420c之外表面以彼此間隔。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第一氣墊單元493c與第二氣墊單元491c分別提供於第一夾具410c與第二夾具420c上之情形。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400c製造顯示裝置300c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c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顯示面板330c與TSP340c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c彼此附著。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後,覆蓋視窗310c可設置於第一夾具410c上。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c可附著並固定於第一固定單元430c。特別是,第一固定單元430c之尺寸可小於覆蓋視窗310c之尺寸。
當製程執行時,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c附著之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可設置於第二夾具420c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c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420c,且TSP340c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410c。
在TSP340c與顯示面板330c如上述設置後,第一附著層320c可塗層於TSP340c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c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c相同之材料或相似之材料形成。
當面板構件390c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410c與第二夾具420c可藉由第一驅動單元415c及第二驅動單元425c彼此擠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410c與第二夾具420c擠壓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 c與面板構件390c,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於製程執行時,第一氣墊單元493c與第二氣墊單元491c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覆蓋視窗310c、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415c與第二驅動單元425c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410c與第二夾具420c。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410c或第二夾具420c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c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400c可包含第一夾具410c、第二夾具420c、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400c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400c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c。另外,設備400c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26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24圖之顯示裝置300c之設備500c之概念圖。
參照第26圖,設備500c可包含第一夾具510c、第二夾具520c、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氣墊單元590c及夾鉗單元組550c。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510c、第二夾具520c、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及氣墊單元590c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夾鉗單元組550c可包含第一夾鉗單元551c及第二夾鉗單元552c。於此情形下,第一夾鉗單元551c及第二夾鉗單元552c可設置以於第一夾具510c或第二夾具520c之側表面上彼此面對。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第一夾鉗單元551c與第二夾鉗單元552c設置於第二夾鉗單元520c之側表面上彼此面對之情形。另外,第一夾鉗單元551c與第二夾鉗單元552c以相同方式或相似方式或與上述類似之方式形成,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500c製造顯示裝置300c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c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TSP340c與顯示面板330c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c彼此附著。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後,覆蓋視窗310c可設置於第一夾具510c上。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c可附著並固定於第一固定單元530c。
當製程執行時,如上述,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c附著之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可設置於第二夾具520c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c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520c,且TSP340c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510c。特別是,顯示面板330c及TSP340c可被堆疊,且顯示面板330c及TSP340c之端部份可藉由插入第一夾鉗單元551c及第二夾鉗單元552c固定。
在TSP340c與顯示面板330c如上述設置後,第一附著層320c可塗層於TSP340c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c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c相同之材料或相似之材料形成。
當覆蓋視窗310c、TSP340c、顯示面板330c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510c與第二夾具520c可藉由第一驅動單元515c及第二驅動單元525c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c之平坦部份可首先接觸第一附著層320c,而覆蓋視窗310c之兩彎曲端部份可依序接觸第一附著層320c以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如上述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510c與第二夾具520c擠壓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因此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時,當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另外,當第一夾具510c及第二夾具520c如上述移動時,於第一夾鉗單元551c與第二夾鉗單元552c不移動時TSP340c與顯示面板330c可被固定。
於製程執行時,第一氣墊單元593c與第二氣墊單元591c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覆蓋視窗310c、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515c與第二驅動單元525c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510c與第二夾具520c。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510c或第二夾具520c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c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500c可包含第一夾具510c、第二夾具520c、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500c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500c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c。另外,設備500c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27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24圖之顯示裝置300c之設備600c之概念圖。
參照第27圖,設備600c可包含第一夾具610c、第二夾具620c、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氣墊單元690c、夾鉗單元組650c及直線驅動單元L。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610c、第二夾具620c、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氣墊單元690c及夾鉗單元組650c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直線驅動單元L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鉗單元651c上並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c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c及提供於第二夾鉗單元652c上,並直線地移動第二夾鉗單元652c之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c。特別是,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c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c可分別於與第一夾具610c移動之方向的相同方向上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c及第二夾鉗單元652c。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c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c可以相同或相似之方式形成。為解釋上之方便,以下解釋將聚焦於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c。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c可包含連結第一夾鉗單元651c並直線地移動之第一轉軸661c。另外,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c可包含驅動第一轉軸661c之第一驅動模組665c。於此情形下,第一驅動模組665c可形成以包含汽缸或馬達。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其中第一驅動模組665c包含馬達之情形。另外,將解釋其中當第一轉軸661c包含於第一驅動模組665c轉動時,降下或升高之滾珠螺桿情形。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c可包含環繞第一轉軸661c之第一彈性單元663c。於此情形下,第一彈性單元663c可包含壓縮彈簧或可以像是橡膠之彈性材料形成。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其中第一彈性單元663c包含壓縮彈簧之情形。
第一彈性單元663c可如上述設置以環繞第一轉軸661c之外表面,且因此當第一夾鉗單元651c移動時,可提供恢復力予第一夾鉗單元651c。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600c製造顯示裝置300c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c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TSP340c與顯示面板330c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c彼此附著。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後,覆蓋視窗310c可設置於第一夾具610c上。於此情形下,如上述,覆蓋視窗310c可藉由第一固定單元630c附著並固定。另外,覆蓋視窗310c可設置使得凸出部份面對第二夾具620c。
當製程執行時,如上所述,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c附著之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可設置於第二夾具620c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c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620c,且TSP340c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610c。特別是,顯示面板330c與TSP340c可被堆疊,且顯示面板330c與TSP340c之端部份可藉由插入第一夾鉗單元651c與第二夾鉗單元652c而被固定。另外,顯示面板330c之中間部份與TSP340c之中間部份可設置相鄰於第二夾具620c之凹陷部份,或可設置相鄰於覆蓋視窗310c。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顯示面板330c之中間部份與TSP340c之中間部份設置相鄰於第二夾具620c之凹陷部份之情形。
在TSP340c與顯示面板330c如上述設置時,第一附著層320c可塗層於TSP340c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c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c相同或相似之材料形成。特別是,或者,在顯示面板330c與TSP340c設置於第一夾鉗單元651c及第二夾鉗單元652c之前,第一附著層320c可塗層於TSP340c上。
當覆蓋視窗310c、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610c與第二夾具620c可藉由驅動第一驅動單元615c及第二驅動單元625c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可自覆蓋構件390c之平坦部份開始,往面板構件390c之兩端部份依序接觸並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610c與第二夾具620c擠壓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另外,當第一夾具610c與第二夾具620c如上述移動時,第一夾鉗單元651c及第二夾鉗單元652c可固定TSP340c與顯示面板330c,同時當第一夾具610c與第二夾具620c移動時直線地移動。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c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c可以第一夾具610c或第二夾具620c中的至少之一之直線移動為基礎地控制。
於製程執行時,第一氣墊單元693c與第二氣墊單元691c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覆蓋視窗310c、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615c與第二驅動單元625c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610c與第二夾具620c。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610c或第二夾具620c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c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600c可包含第一夾具610c、第二夾具620c、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600c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600c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c。另外,設備600c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28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24圖之顯示裝置300c之設備700c之概念圖。
參照第28圖,設備700c可包含第一夾具710c、第二夾具720c、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氣墊單元790c、夾鉗單元組750c及直線驅動單元L。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710c、第二夾具720c、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氣墊單元790c及夾鉗單元組750c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直線驅動單元L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鉗單元751c上並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c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c及提供於第二夾鉗單元752c上,並直線地移動第二夾鉗單元752c之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c。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c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c可分別以對角線之方向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c及第二夾鉗單元752c。特別是,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c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c可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c及第二夾鉗單元752c,使第一夾鉗單元751c及第二夾鉗單元752c之移動方向相對於第一夾具710c之移動方向形成角度。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700c製造顯示裝置300c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c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TSP340c與顯示面板330c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c彼此附著。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後,覆蓋視窗310c可設置於第一夾具710c上。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c可藉由第一固定單元730c附著並固定。
當製程執行時,如上所述,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c附著之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可設置於第二夾具720c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c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720c,且TSP340c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710c。特別是,顯示面板330c與TSP340c可被堆疊,且顯示面板330c與TSP340c之端部份可藉由插入第一夾鉗單元751c與第二夾鉗單元752c而被固定。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c與TSP340c可設置使得因為第一夾鉗單元751c與第二夾鉗單元752c,中間部份在位置上低於其他部份。
在TSP340c與顯示面板330c如上述設置時,第一附著層320c可塗層於TSP340c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c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c相同或相似之材料形成。特別是,在顯示面板330c與TSP340c如上述設置於第一夾鉗單元751c與第二夾鉗單元752c上前,第一附著層320c可塗層於TSP340c上。
當覆蓋視窗310c、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710c與第二夾具720c可藉由驅動第一驅動單元715c及第二驅動單元725c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c之平坦部份可首先接觸第一附著層320c,且覆蓋視窗310c之兩端部份可依序接觸第一附著層320c以被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710c與第二夾具720c擠壓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與面板構件390c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另外,當第一夾具710c與第二夾具720c如上述移動時,第一夾鉗單元751c及第二夾鉗單元752c可固定TSP340c與顯示面板330c,同時當第一夾具710c與第二夾具720c移動時直線地移動。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c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c可以第一夾具710c或第二夾具720c中的至少之一之直線移動為基礎地控制。
於製程執行時,第一氣墊單元793c及第二氣墊單元791c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覆蓋視窗310c、TSP340c及顯示面板330c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715c與第二驅動單元725c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710c與第二夾具720c。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710c或第二夾具720c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c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700c可包含第一夾具710c、第二夾具720c、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700c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700c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c。另外,設備700c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c與面板構件390c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c及面板構件390c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29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300d之概念圖。
參照第29圖,如上述,顯示裝置300d可包含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另外,顯示裝置300d可包含設置於面板構件390d與覆蓋視窗310d間之第一附著層320d。於此情形下,如上所述,面板構件390d可包含顯示面板330d或TSP 340d。特別是,於此情況下,第二附著層350d可提供於顯示面板330d與TSP 340d間以附著顯示面板330d與TSP 340d。
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d可形成以使覆蓋視窗310d之至少一部份為彎曲。特別是,覆蓋視窗310d可形成使面板構件390d附著且影像或文字顯示於其上之表面為彎曲。特別是,覆蓋視窗310d形成以具有含有曲率半徑R之彎曲表面。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d可形成以於長度方向或寬度方向具有含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覆蓋視窗310d形成以具有含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且彎曲表面形成於覆蓋視窗310d之寬度方向之情形。
特別是,覆蓋視窗310d可形成以使覆蓋視窗310d之凸出部份面對第一附著層320d。於此情形下,TSP340d、第二附350d著層及顯示面板330d可因為第一附著層320d附著並固定於覆蓋視窗310d之凸出外表面。
據此,因為顯示裝置300d被形成以含有預定曲率半徑,顯示裝置300d可被施加於各種構件上。
第30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29圖之顯示裝置300d之設備400d之概念圖。
參照第30圖,設備400d可包含第一夾具410d、第二夾具420d、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及氣墊單元490d。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00d安裝於其上之第一夾具410d之外表面可與接觸第一夾具410d之外表面之覆蓋視窗310d之外表面相同或相似。詳細而言,第一夾具410d可具有對應於覆蓋視窗310d含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特別是,第一夾具410d可形成以朝向第二夾具420d凸出。
第二夾具420d之外表面可朝向第一夾具410d凹陷以對應或嵌合第一夾具410d之凸出部份。於此情形下,第二夾具420d之外表面可為含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415d及第二驅動單元425d。此情形下,第一驅動單元415d可朝向第二夾具420d直線地移動第一夾具410d,而第二驅動單元425d可朝向第一夾具410d直線地移動第二夾具420d。第一驅動單元415d及第二驅動單元425d可以相同方式或相似方式或與上述類似之方式形成。
另外,固定單元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具410d上之第一固定單元430d及提供於第二夾具420d上之第二固定單元(圖未示)。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固定單元包含第一固定單元430d之情形。另外,第一固定單元430d及第二固定單元可以相同或相似之方式形成,因此將不提供第二固定單元之詳細描述。
第一固定單元430d可以各種方式形成。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單元430d可包含附著構件、附著吸盤或靜電吸盤。另外,第一固定單元430d可包含第一吸附單元(圖未示)及連結至第一吸附單元之第一吸附幫浦(圖未示)。特別是,第一固定單元430d不限於此,且可包含夾鉗或提供於第一夾具410d上並機械性地限制覆蓋視窗310d之凸起。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第一固定單元430d包含吸附構件之情形。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400d製造顯示裝置300d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d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TSP340d與顯示面板330d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d彼此附著。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後,覆蓋視窗310d可設置於第一夾具410d上。於此情形下,如上述,覆蓋視窗310d可形成以具有如上述含有之預定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且可安裝於第一夾具410d之外表面上。於此情形下,第一固定單元430d可附著並固定覆蓋視窗310d。
當製程執行時,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d附著之TSP340d及顯示面板330d可設置於第二夾具420d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d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420d,且TSP340d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410d。
在TSP340d與顯示面板330d如上述設置後,第一附著層320d可塗層於TSP340d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d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d相同之材料或相似之材料形成。
當覆蓋視窗310d、TSP340d及顯示面板330d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410d與第二夾具420d可藉由驅動第一驅動單元415d及第二驅動單元425d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d之凸出部份可首先接觸第一附著層320d,且第一附著層320d及覆蓋視窗310d可自中間部份往兩端部份依序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410d與第二夾具420d擠壓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於製程執行時,氣墊單元490d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覆蓋視窗310d、TSP340d及顯示面板330d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415d與第二驅動單元425d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410d與第二夾具420d。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410d或第二夾具420d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d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400d可包含第一夾具410d、第二夾具420d、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400d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400d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d。另外,設備400d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31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29圖之顯示裝置300d之設備500d之概念圖。
參照第31圖,設備500d可包含第一夾具510d、第二夾具520d、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氣墊單元590d及夾鉗單元組550d。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510d、第二夾具520d、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及氣墊單元590d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夾鉗單元組550d可包含第一夾鉗單元551d及第二夾鉗單元552d。於此情形下,第一夾鉗單元551d及第二夾鉗單元552d可設置以於第一夾具510d或第二夾具520d之側表面上彼此面對。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第一夾鉗單元551d與第二夾鉗單元552d設置於第二夾鉗單元520d之側表面上彼此面對之情形。另外,第一夾鉗單元551d與第二夾鉗單元552d以相同方式或相似方式或與上述類似之方式形成,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500d製造顯示裝置300d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d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TSP340d與顯示面板330d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d彼此附著。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後,覆蓋視窗310d可設置於第一夾具510d上。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d可如上述形成以具有含有預定曲率半徑R之彎曲表面且可安裝於第一夾具510d之外表面上。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d可藉由第一固定單元530d附著並固定。
當製程執行時,如上述,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d附著之TSP340d及顯示面板330d可設置於第二夾具520d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d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520d,且TSP340d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510d。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d及TSP340d可被堆疊,且顯示面板330d及TSP340d之端部份可藉由插入第一夾鉗單元551d及第二夾鉗單元552d固定。
在TSP340d與顯示面板330d如上述設置後,第一附著層320d可塗層於TSP340d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d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d相同之材料或相似之材料形成。
當覆蓋視窗310d、TSP340d、顯示面板330d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510d與第二夾具520d可藉由第一驅動單元515d及第二驅動單元525d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d之凸出部份可首先接觸第一附著層320d,而第一附著層320d與覆蓋視窗310d可自中間部份往兩端部份依序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如上述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510d與第二夾具520d擠壓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因此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時,當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另外,當第一夾具510d及第二夾具520d如上述移動時,於第一夾鉗單元551d與第二夾鉗單元552d不移動時TSP340d與顯示面板330d可被固定。
於製程執行時,第一氣墊單元593d與第二氣墊單元591d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覆蓋視窗310d、TSP340d及顯示面板330d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515d與第二驅動單元525d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510d與第二夾具520d。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510d或第二夾具520d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d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500d可包含第一夾具510d、第二夾具520d、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500d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500d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d。另外,設備500d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32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29圖之顯示裝置300d之設備600d之概念圖。
參照第32圖,設備600d可包含第一夾具610d、第二夾具620d、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氣墊單元690d、夾鉗單元組650d及直線驅動單元L。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610d、第二夾具620d、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氣墊單元690d及夾鉗單元組650d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直線驅動單元L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鉗單元651d上並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d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d及提供於第二夾鉗單元652d上,並直線地移動第二夾鉗單元652d之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d。特別是,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d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d可分別於與第一夾具610d移動之方向的相同方向上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d及第二夾鉗單元652d。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d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d可以相同或相似之方式形成。為解釋上之方便,以下解釋將聚焦於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d。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d可包含連結第一夾鉗單元651d並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d之第一轉軸661d。另外,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d可包含驅動第一轉軸661d之第一驅動模組665d。於此情形下,第一驅動模組665d可形成以包含汽缸或馬達。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其中第一驅動模組665d包含馬達之情形。另外,將解釋其中當第一轉軸661d包含於第一驅動模組665d轉動時,降下或升高之滾珠螺桿情形。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d可包含環繞第一轉軸661d之第一彈性單元663d。於此情形下,第一彈性單元663d可包含壓縮彈簧或可以像是橡膠之彈性材料形成。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其中第一彈性單元663d包含壓縮彈簧之情形。
第一彈性單元663d可如上述設置以環繞第一轉軸661d之外表面,且因此當第一夾鉗單元651d移動時,可提供恢復力予第一夾鉗單元651d。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600d製造顯示裝置300d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d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TSP340d與顯示面板330d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d彼此附著。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後,覆蓋視窗310d可設置於第一夾具610d上。於此情形下,如上述,覆蓋視窗310d可形成以具有含有預定曲率半徑R之彎曲表面,且可安裝於第一夾具610d之外表面上。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d可藉由第一固定單元630d附著並固定。
當製程執行時,如上所述,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d附著之TSP340d及顯示面板330d可設置於第二夾具620d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d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620d,且TSP340d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610d。特別是,顯示面板330d與TSP340d可被堆疊,且顯示面板330d之端部份與TSP340d之端部份可藉由插入第一夾鉗單元651d與第二夾鉗單元652d而被固定。
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d與TSP340d可設置以使至少一部份相較於其他部份更加地往覆蓋視窗310d凸出或往第二夾具620d凹陷。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顯示面板330d與TSP340d之至少一部份相較於其他部份更加地往第二夾具620d凹陷之情形。
在TSP340d與顯示面板330d如上述設置時,第一附著層320d可塗層於TSP340d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d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d相同或相似之材料形成。
當覆蓋視窗310d、TSP340d及顯示面板330d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610d與第二夾具620d可藉由驅動第一驅動單元615d及第二驅動單元625d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d之凸出部份可首先接觸第一附著層320d,且第一附著層320d及覆蓋視窗310d可自中間部份往兩端部份依序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610d與第二夾具620d擠壓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另外,當第一夾具610d與第二夾具620d如上述移動時,第一夾鉗單元651d及第二夾鉗單元652d可固定TSP340d與顯示面板330d,同時當第一夾具610d與第二夾具620d移動時直線地移動。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d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d可以第一夾具610d或第二夾具620d中的至少之一之直線移動為基礎地控制。
於製程執行時,第一氣墊單元693d與第二氣墊單元691d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覆蓋視窗310d、TSP340d及顯示面板330d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615d與第二驅動單元625d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610d與第二夾具620d。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610d或第二夾具620d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d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600d可包含第一夾具610d、第二夾具620d、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600d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600d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d。另外,設備600d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33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29圖之顯示裝置300d之設備700d之概念圖。
參照第33圖,設備700d可包含第一夾具710d、第二夾具720d、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氣墊單元790d、夾鉗單元組750d及直線驅動單元L。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710d、第二夾具720d、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氣墊單元790d及夾鉗單元組750d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直線驅動單元L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鉗單元751d上並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d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d及提供於第二夾鉗單元752d上,並直線地移動第二夾鉗單元752d之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d。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d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d可分別以對角線之方向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d及第二夾鉗單元752d。特別是,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d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d可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d及第二夾鉗單元752d,使第一夾鉗單元751d及第二夾鉗單元752d之移動方向相對於第一夾具710d之移動方向形成角度。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700d製造顯示裝置300d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d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TSP340d與顯示面板330d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d彼此附著。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後,覆蓋視窗310d可設置於第一夾具710d上。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d可如上述形成以具由含有預定曲率半徑R之彎曲表面,且可安裝於第一夾具710d之外表面上。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d可藉由第一固定單元730d附著並固定。
當製程執行時,如上所述,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d附著之TSP340d及顯示面板330d可設置於第二夾具720d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d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720d,且TSP340d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710d。特別是,顯示面板330d與TSP340d可被堆疊,且顯示面板330d與TSP340d之端部份可藉由插入第一夾鉗單元751d與第二夾鉗單元752d而被固定。
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d與TSP340d可設置使得因為第一夾鉗單元751d與第二夾鉗單元752d,中間部份在位置上低於其他部份。另外,顯示面板330d與TSP340d可設置以使中間部份在位置上高於其他部份。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顯示面板330d與TSP340d之中間部份在位置上低於其他部份之情形。
在TSP340d與顯示面板330d如上述設置後,第一附著層320d可塗層於TSP340d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d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d相同或相似之材料形成。
當覆蓋視窗310d、TSP340d及顯示面板330d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710d與第二夾具720d可藉由驅動第一驅動單元715d及第二驅動單元725d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d之凸出部份可首先接觸第一附著層320d,且覆蓋視窗310d可自中間部份朝向兩端部份依序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710d與第二夾具720d擠壓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 d與面板構件390d,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另外,當第一夾具710d與第二夾具720d如上述移動時,第一夾鉗單元751d及第二夾鉗單元752d可固定TSP340d與顯示面板330d,同時當第一夾具710d與第二夾具720d移動時直線地移動。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d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d可以第一夾具710d或第二夾具720d中的至少之一之直線移動為基礎地控制。
於製程執行時,第一氣墊單元793d及第二氣墊單元791d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覆蓋視窗310d、TSP340d及顯示面板330d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715d與第二驅動單元725d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710d與第二夾具720d。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710d或第二夾具720d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d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700d可包含第一夾具710d、第二夾具720d、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700d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700d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d。另外,設備700d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d與面板構件390d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d及面板構件390d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34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300e之概念圖。
參照第34圖,如上述,顯示裝置300e可包含覆蓋視窗310e及面板構件390e。另外,顯示裝置300e可包含設置於面板構件390e與覆蓋視窗310e間之第一附著層320e。於此情形下,如上所述,面板構件390e可包含顯示面板330e及TSP 340e。特別是,於此情況下,第二附著層350e可提供於顯示面板330e與TSP 340e間以附著顯示面板330e與TSP 340e。
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e之至少一部份可為彎曲。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e可形成以使面板構件390e附著且影像或文字顯示於其上之表面為凹陷。
覆蓋視窗310e可形成以具有含有曲率半徑之至少一彎曲表面。詳細而言,覆蓋視窗310e可形成以於長度方向或寬度方向上具有含有第一曲率半徑R1之第一彎曲表面、含有R2之曲率半徑的第二彎曲表面及含有曲率半徑R3的第三彎曲表面。於此情形下,除了具有曲率半徑R1、R2及R3之彎曲表面外,覆蓋視窗310e可包含具有R4、R5、...及RN(N為自然數)之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覆蓋視窗310e於寬度方向上形成以具有含有曲率半徑R1、R2及R3之第一、第二及第三彎曲表面之情形。
特別是,覆蓋視窗310e可形成以朝向第一附著層320e凸出。於此情形下,TSP340e、第二附著層350e及顯示面板330e可因為第一附著層320e被依序堆疊並固定於覆蓋視窗310e之凸出表面。據此,因為顯示裝置300e係形成以具有預定曲率半徑,顯示裝置300e可被施加至各種構件。
第3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34圖之顯示裝置300e之設備400e之概念圖。
參照第35圖,設備400e可包含第一夾具410e、第二夾具420e、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及氣墊單元490e。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00e安裝於其上之第一夾具410e之外表面可與接觸第一夾具410e之外表面之覆蓋視窗310e之外表面相同或相似。詳細而言,詳細而言,第一夾具410e可與覆蓋視窗310e相同,具有含有曲率半徑R1’、R2’、R3’、...之至少三個彎曲表面。特別是,第一夾具410e可形成以朝向第二夾具420e凸出。
第二夾具420e之外表面可自第一夾具410e凹陷以對應或嵌合第一夾具410e之凸出部份。於此情形下,第二夾具420e之表面可包含具有預定曲率半徑之至少三個彎曲表面。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415e及第二驅動單元425e。此情形下,第一驅動單元415e可朝向第二夾具420e直線地移動第一夾具410e,而第二驅動單元425e可朝向第一夾具410e直線地移動第二夾具420e。第一驅動單元415e及第二驅動單元425e可以相同方式或相似方式或與上述類似之方式形成。
另外,固定單元可包含提供於第一夾具410e上之第一固定單元430e及提供於第二夾具420e上之第二固定單元(圖未示)。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固定單元包含第一固定單元430e之情形。另外,第一固定單元430e及第二固定單元可以相同或相似之方式形成,因此將不提供第二固定單元之詳細描述。
第一固定單元430e可以各種方式形成。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單元430e可包含附著構件、附著吸盤或靜電吸盤。另外,第一固定單元430e可包含第一吸附單元(圖未示)及連結至第一吸附單元之第一吸附幫浦(圖未示)。特別是,第一固定單元430e不限於此,且可包含夾鉗或提供於第一夾具410e上並機械性地限制覆蓋視窗310e之凸起。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第一固定單元430e包含附著構件之情形。
氣墊單元490e可提供於第一夾具410e或第二夾具420e中的至少之一上。於此情形下,氣墊單元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氣墊單元各提供於第一夾具410e與第二夾具420e上之情形。
將解釋藉使用如上述形成之設備400e製造顯示裝置300e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於此情形下,製造覆蓋視窗310e之方法與上述類似,且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另外,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e附著TSP340e與顯示面板330e。
在如上述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e及面板構件390e後,覆蓋視窗310e可設置於第一夾具410e上。於此情形下,如上述,覆蓋視窗310e可形成以具有如上述含有預定曲率半徑之至少三個彎曲表面且可安裝於第一夾具410e之外表面上。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e藉由第一固定單元430e附著並固定。
當製程執行時,藉由使用第二附著層350e附著之TSP340e及顯示面板330e可設置於第二夾具420e上。於此情形下,顯示面板330e可設置以面對第二夾具420e,且TSP340e可設置以面對第一夾具410e。
在TSP340e與顯示面板330e如上述設置後,第一附著層320e可塗層於TSP340e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e可以與第二附著層350e相同之材料或相似之材料形成。
當覆蓋視窗310e、TSP340e及顯示面板330e完全如上述設置時,第一夾具410e與第二夾具420e可藉由驅動第一驅動單元415e及第二驅動單元425e彼此擠壓。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e之凸出部份可首先接觸第一附著層320e,且第一附著層320e與覆蓋視窗310e可自中間部份往兩端部份依序層疊。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410e與第二夾具420e擠壓覆蓋視窗310e及面板構件390e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於製程執行時,第一氣墊單元493e與第二氣墊單元491e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面板構件390e及覆蓋視窗310e之力。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驅動單元415e與第二驅動單元425e可運作以分離第一夾具410e與第二夾具420e。於此情形下,操作者可藉由自第一夾具410e或第二夾具420e拉出完成之顯示裝置300e而完成操作。
操作可於真空狀態下執行。詳細而言,設備400e可包含第一夾具410e、第二夾具420e、固定單元及驅動單元M設置於其中之腔室(圖未示)。另外,設備400e可包含調整腔室中壓力之壓力調整單元(圖未示)。於此情形下,當覆蓋視窗310e及面板構件390e層壓時,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真空狀態。另外,在製程完成後,壓力調整單元可維持腔室中之壓力於大氣壓狀態。
據此,設備400e可製造任何種類之顯示裝置300e。另外,設備400e可藉由有效地移除當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層壓時,產生於覆蓋視窗310e及面板構件390e間之水汽而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第36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34圖之顯示裝置300e之設備500e之概念圖。
參照第36圖,設備500e可包含第一夾具510e、第二夾具520e、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圖未示)及氣墊單元590e。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510e、第二夾具520e、驅動單元M、固定單元及氣墊單元590e與上述相同或相似,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515e及第二驅動單元525e,而固定單元可包含第一固定單元530e。於此情形下,第一驅動單元515e、第二驅動單元525e及第一固定單元530e與上述實施質相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設備500e包含藉由預定間隙自第一夾具510e或第二夾具520e中的至少之一間隔,並支撐面板構件390e之夾鉗單元組550e。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夾鉗單元組550e設置相鄰於第二夾具520e。
當面板構件390e的端部份插入夾鉗單元組550e時,夾鉗單元組550e可支撐面板構件390e份。可提供複數個夾鉗單元組550e,其中夾鉗單元組550e間之距離S7等於小於面板構件390e之長度或寬度。於此情形下,面板構件390e可如上述包含顯示面板330e及TSP340e中的至少之一。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複數個夾鉗單元組550e間之距離S7等於或小於顯示面板330e之寬度,且面板構件390e包含顯示面板330e及TSP340e之情形。
特別是,複數個夾鉗單元組550e面對第二夾具520e之個別側表面,並固定顯示面板330e、第二附著層350e、TSP340e及第一附著層320e。複數個夾鉗單元組550e包含以預訂間隙彼此間隔之第一夾鉗單元551e及第二夾鉗單元552e。
據此,設備500e可快速且簡單地製造具有彎曲表面及簡單結構之顯示裝置300e。另外,因為設備500e可精準地附著具有彎曲表面之覆蓋視窗310e至面板構件390e,可最小化缺陷率。
特別是,因為設備500e包含夾鉗單元組550e以精確對準面板構件390e及覆蓋視窗310e,工作效率可被改進。
現將描述藉由利用設備500e製造顯示裝置300e之方法。
詳細而言,覆蓋視窗310e可如上述形成,顯示面板330e可形成,接著TSP340e與顯示面板330e可藉由利用第二附著層350e附著。於此情形下,覆蓋視窗310e可如上述安裝於第一夾具510e上。
當製程完成時,第一附著層320e可形成於TSP340e上,並接著可固定於第一夾鉗單元551e與第二夾鉗單元552e。固定TSP340e之方法可包含插入並固定TSP340e的兩端部份至如上述形成於第一夾鉗單元551e及第二夾鉗單元552e之插入槽。
一旦顯示面板330e、第二附著層350e、TSP340e及第一附著層320e以此種方式固定,顯示面板330e、第二附著層350e、TSP340e及第一附著層320e之一部份可凹陷或凸出。詳細而言,因為第一夾鉗單元551e與第二夾鉗單元552e間之距離S7小於顯示面板330e或TSP340e中的至少之一之寬度或長度,故此一部份可朝向第二夾具520e凹陷或第一夾具510e凸出。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面板構件390e之一部份朝向第二夾具520e凹陷之情形。
當顯示面板330e、第二附著層350e、TSP340e及第一附著層320e固定時,第一附著層320e及覆蓋視窗310e可藉由移動第一夾具510e或第二夾具520e中的至少之一彼此擠壓。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第一附著層320e及覆蓋視窗310e係藉由移動第一夾具510e與第二夾具520e而擠壓。
當第一夾具510e及第二夾具520e移動時,第一驅動單元515e及第二驅動單元525e可運作以移動第一夾具510e及第二夾具520e彼此靠近。
覆蓋視窗310e之凸出部份首先接觸第一附著層320e。當第一夾具510e與第二夾具520e持續移動時,覆蓋視窗310e與第一附著層320e可自覆蓋視窗310e與第一附著層320e間接觸之部份開始往兩端部份層壓。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510e與第二夾具520e擠壓覆蓋視窗310e及面板構件390e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因此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時,當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於此情形下,當面板構件390e與覆蓋視窗310e被擠壓及層壓時,第一氣墊單元593e及第二氣墊單元591e可均勻地分散施加至面板構件390e與覆蓋視窗310e之力。
據此,設備500e可快速並精準地製造具有彎曲表面之顯示裝置300e。特別是,設備500e可藉由精確附著面板構件390e與具有彎曲表面之覆蓋視窗310e,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另外,設備500e可藉由移除在擠壓面板構件390e與覆蓋視窗310e時可能形成之氣泡,改良產品品質。
第37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34圖之顯示裝置300e之設備600e之剖面圖。
參照第37圖,設備600e可包含第一夾具610e、第二夾具620e、驅動單元M、夾鉗單元組650e、固定單元(圖未示)、氣墊單元690e及直線驅動單元L。於此情形下,第一夾具610e、第二夾具620e、驅動單元、夾鉗單元組650e、固定單元及氣墊單元690e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615e及第二驅動單元625e,而固定單元可包含第一固定單元630e。於此情形下,第一驅動單元615e、第二驅動單元625e及第一固定單元630e可與上述實施質相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夾鉗單元組650e可包含第一夾鉗單元651e及第二夾鉗單元652e。第一夾鉗單元651e及第二夾鉗單元652e可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直線驅動單元L可包含分別垂直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e及二夾鉗單元組652e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e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e。於此情形下,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a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e可類似地形成。因此以下解釋將聚焦於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e。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e可包含連結第一夾鉗單元651e並直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e之第一轉軸661e。另外,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e可包含驅動第一轉軸661e之第一驅動模組665e。於此情形下,第一驅動模組665e可形成以包含汽缸或馬達。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假設其中第一驅動模組665e包含馬達之情形。另外,將解釋第一轉軸661e包含於第一驅動模組665e轉動時,降下或升高之滾珠螺桿情形。
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e可包含環繞第一轉軸661e之第一彈性單元663e。於此情形下,第一彈性單元663e可包含壓縮彈簧或可以像是橡膠之彈性材料形成。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其中第一彈性單元663e包含壓縮彈簧之情形。
第一彈性單元663e可如上述設置以環繞第一轉軸661e之外表面,且因此當第一夾鉗單元651e移動時,可提供恢復力予第一夾鉗單元651e。
將解釋藉由利用設備600e製造顯示裝置300e之方法。首先,可製造並準備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於此情形下,面板構件390e可包含顯示面板330e或TSP340e中的至少之一。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面板構件390e包含顯示面板330e與TSP340e之情形。
如上述準備之顯示面板330e與TSP340e可藉使用第二附著層350e彼此附著,接著第一附著層320e可形成於TSP340e上。於此情形下,第一附著層320e形成於其上之顯示面板330e與TSP340e之兩端部份可被固定至第一夾鉗單元651e及第二夾鉗單元652e。
當面板構件390e如上述固定至第一夾鉗單元651e及第二夾鉗單元652e時,面板構件390e之一部份朝向第二夾具620e凹陷或可朝向第一夾具610e凸出。詳細而言,因為第一夾鉗單元651e與第二夾鉗單元652e間之距離S8小於面板構件390e之寬度或長度中的至少之一,面板構件390e之一部份可朝向第二夾具620e凹陷或第一夾具610e凸出。於此情形下,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其中第一夾鉗單元651e與第二夾鉗單元652e間之距離S8小於面板構件390e之寬度且面板構件390e之一部份朝向第二夾具620e凹陷之情形。
當面板構件390e如上述設置時,面板構件390e及覆蓋視窗310e可藉由移動第一夾具610e或第二夾具620e中的至少之一彼此擠壓。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面板構件390e及覆蓋視窗310e係藉由移動第一夾具610e與第二夾具620e而擠壓。
當第一夾具610e及第二夾具620e如上述移動時,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e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e可運作以垂直移動第一夾鉗單元651e及第二夾鉗單元652e。特別是,第一夾鉗單元651e及第二夾鉗單元652e可以與第二夾具620e移動之速度類似之速度移動。
當第一夾鉗單元651e及第二夾鉗單元652e以如上述升高時,面板構件390e可被升高,同時維持其彎曲狀態。於此情形下,當第一夾具610e第二夾具620間之距離達到預定之距離時,第一夾鉗單元651e及第二夾鉗單元652e可釋放面板構件390e。
特別是,在第一夾鉗單元651e及第二夾鉗單元652e如上述運作後,第一直線驅動單元660e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670e可運作以降低第一夾鉗單元651e及第二夾鉗單元652e。
接著,第一驅動單元615e及第二驅動單元625e可持續運作以使第一夾具610e及第二夾具620e更接近彼此。特別是,當第一夾具610e及第二夾具620e靠近彼此時,面板構件390e及覆蓋視窗310e可被擠壓。於此情形下,擠壓面板構件390e及覆蓋視窗310e之方法可以與上述相同之方法執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解釋。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e及面板構件390e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610e與第二夾具620e擠壓覆蓋視窗310e及面板構件390e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於此情形下,第一氣墊單元693e與第二氣墊單元691e可均勻分散當覆蓋視窗310e及面板構件390e因為擠壓並層壓時施加至覆蓋視窗310e及面板構件390e之力。
據此,設備600e可快速並精準地製造具有彎曲表面之顯示裝置300e。特別是,設備600e可藉由精確附著面板構件390e與具有彎曲表面之覆蓋視窗310e,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另外,設備600e可藉由移除當擠壓面板構件390e及覆蓋視窗310e時可能產生之氣泡而改進產品品質。
第38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描繪用以製造第34圖之顯示裝置300e之設備700e之概念圖。
參照第38圖,設備700e可包含第一夾具710e、第二夾具720e、驅動單元M、夾鉗單元組750e、固定單元(圖未示)、直線驅動單元L及氣墊單元790e。第一夾具710e與第二夾具可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描述。
驅動單元M可包含第一驅動單元715e及第二驅動單元725e,而固定單元可包含第一固定單元730e。第一驅動單元715e、第二驅動單元725e及第一固定單元730e可與上述實施質相同,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描述。
另外,夾鉗單元組750e可包含第一夾鉗單元751e及第二夾鉗單元752e。於此情形下,第一夾鉗單元751e及第二夾鉗單元752e可與上述實質上相同,因此將不提供對其之詳細描述。
直線驅動單元L可包含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e及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e,而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e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e可分別直線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e及第二夾鉗單元752e。特別是,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e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e可以對角線方向直線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e與第二夾鉗單元752e。於此情形下,因為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e可形成類似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e,以下解釋將聚焦於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e。
進一步詳細而言,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e可包含第一轉軸761e、第一驅動模組765e及第一彈性單元763e。除了第一轉軸761e設置於對角線方向以對角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e外,第一轉軸761e、第一驅動模組765e及第一彈性單元763e可以與上述類似之方法形成。
特別是,當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e運作時,第一驅動模組765e可變化第一轉軸761e之長度。於此情形下,因為第一驅動模組765e及第一轉軸761e係如上述相對於第二夾具720e對角線地設置,第一夾鉗單元751e可藉由變化第一轉軸761e之運動而對角線地移動。
舉例而言,當第一驅動模組765e運作以相對於第二夾具720e對角線地向下移動第一轉軸761e時,於第一轉軸761e移動之時,第一夾鉗單元751e可相對於第二夾具720e對角線地向下移動。
當第一驅動模組765e以相反方向運作以相對於第二夾具720e對角線地向上移動第一轉軸761e時,於第一轉軸761e移動之時,第一夾鉗單元751e可相對於第二夾具720e對角線地向上移動。
於此情形下,第一轉軸761e可如上述包含滾珠螺桿,且因此可於第一驅動模組765e運作時轉動。特別是,當第一驅動模組765e運作時,第一轉軸761e可相對於第二夾具720e對角線地向下或向上移動。
製造顯示裝置300e之方法可與上述類似。進一步詳細而言,可製造及準備面板構件390e及覆蓋視窗310e。於此情形下,面板構件390e可如上述包含顯示面板330e及TSP340e。然而,為解釋上之方便,將解釋面板構件390e包含顯示面板330e及TSP340e之情形。
當含顯示面板330e及TSP340e完全如上述製造時,含顯示面板330e及TSP340e可藉由利用第二附著層350e附著,且第一附著層320e可塗層於TSP340e上。
如上述製造之面板構件390e可利用第一夾鉗單元751e及第二夾鉗單元752e固定。當固定完成時,面板構件390e與覆蓋視窗310e可藉由移動第一夾具710e或第二夾具720e中的至少之一擠壓。擠壓板構件390e與覆蓋視窗310e之方法可與上述類似,因此將不重複對其之詳細描述。
當第一夾具710e與第二夾具720e以此方式移動時,第一夾鉗單元751e與第二夾鉗單元752e亦可移動。特別是,第一夾鉗單元751e與第二夾鉗單元752e可分別藉由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e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e對角線地移動。第一夾鉗單元751e與第二夾鉗單元752e可被對角線地升高。
當第一夾鉗單元751e與第二夾鉗單元752e被升高接著第一夾鉗單元751e與第二夾鉗單元752e間之間隙達到預定之間隙時,可釋放面板構件390e之兩端部份。
在第一夾鉗單元751e與第二夾鉗單元752e之釋放如上述運作時,第一直線驅動單元760e與第二直線驅動單元770e可運作以降低第一夾鉗單元751e與第二夾鉗單元752e。第一夾鉗單元751e與第二夾鉗單元752e可對角線地降低。
雖然第一夾鉗單元751e及第二夾鉗單元752e被降低,第一夾具710e及第二夾具720e可更加靠近彼此以擠壓面板構件390e及覆蓋視窗310e。於此情形下,透過擠壓附著面板構件390e與覆蓋視窗310e之方法可與上述類似。
當面板構件390e與覆蓋視窗310e如上述藉由使用第一夾具710e及第二夾具720e擠壓時,第一氣墊單元793e與第二氣墊單元791e可分散施加至面板構件390e與覆蓋視窗310e之力。另外,第一氣墊單元793e與第二氣墊單元791e可藉由吸收部份施加至面板構件390e與覆蓋視窗310e之力而有助於防止面板構件390e與覆蓋視窗310e被損害。
特別是,當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彼此接觸時,於第一夾具710e與第二夾具720e擠壓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時施加之負載範圍可等於或大於0.3 MPa且等於或小於0.5 MPa。於此情形下,當負載範圍小於0.3 MPa時,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間之附著力可能減少,且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可被層壓且彼此分離。另外,當負載範圍超過0.5 MPa且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彼此附著時,可能損害覆蓋視窗310e與面板構件390e,從而減少品質及可靠性。
據此,設備700e可快速並精確地製造具有彎曲表面之顯示裝置300e。特別是,設備700e可藉由精確附著面板構件390e與具有彎曲表面之覆蓋視窗310e,最小化產品缺陷率。
另外,設備700e可藉由移除可能在擠壓覆蓋視窗310e及面板構件390e時形成之氣泡改進品質。此應用一般係關於顯示裝置,且更特別是關於顯示裝置及用於可快速、精確及乾淨俐落地製造具有彎曲形狀之顯示裝置之製造顯示裝置之對應方法與裝置。具有彎曲顯示裝置之小型電子裝置在精確形成及對準其對應覆蓋視窗(例如透明保護罩)與顯示面板(像是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或可撓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及經由透明附著劑附著覆蓋視窗至顯示面板而無像是氣泡存在於覆蓋視窗及顯示面板間之品質缺陷之方面已出現挑戰。
本發明實施例藉由提供具有彎曲覆蓋視窗、符合覆蓋視窗之面板構件及面板構件與覆蓋視窗間之附著層之顯示裝置處理此些問題,並提供製造顯示裝置之設備及方法。覆蓋視窗被製造具有彎曲形狀(例如圓潤之邊緣)並安裝至具有符合覆蓋視窗之安裝表面之第一夾具。舉例而言,覆蓋視窗可坐落於第一夾具(透過重力)或經由像是真空吸附裝置之固定單元附著至第一夾具。同時,面板構件(附著層附著至其)藉由相同方法附著至第二夾具。夾具間之距離接著變得接近(藉由例如,利用驅動單元朝向彼此移動夾具中的其中之一個或兩個),使面板構件上壓至覆蓋視窗並經由附著層附著,而不形成氣泡於覆蓋視窗與面板構件間。
於另一實施例中,面板構件可附著至像是一對夾鉗單元之夾鉗單元組,並透過夾鉗力彎曲以當夾鉗朝向彼此移動時乾淨俐落地符合覆蓋視窗。夾鉗可經由專用之驅動單元(例如透過轉動以移動夾鉗之驅動滾珠螺桿)獨立於夾具而移動,且可例如,垂直或相對於夾具(並相對於重力方向)對角線地移動。
雖然本發明已藉參照其例示性實施例具體呈現並描述,領域中之通常之侍者將可理解,可對形式與細節進行各種變化而不脫離如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均等定義之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
100、300、300a、300b、300c、300d、300e...顯示裝置
110、310、310a、310b、310c、310d、310e...覆蓋視窗
111、311...平坦部份
112、312...彎曲部份
120...附著層
130...顯示面板
131...鈍化薄膜
132...緩衝層
133...主動層
133a...源極區域
133b...通道區域
133c...汲極區域
134...閘極絕緣層
135...閘極電極
136...層間絕緣層
137a...源極電極
137b...汲極電極
138...有機發光二極體
138a...像素電極
138b...有機發光層
138c...反向電極
139...像素定義層
200、400、500、600、700、400a、500a、600a、700a、400b、500b、600b、700b、400c、500c、600c、700c、400d、500d、600d、700d、400e、500e、600e、700e...設備
210、410、510、610、710、410a、510a、610a、710a、410b、510b、610b、710b、410c、510c、610c、710c、410d、510d、610d、710d、410e、510e、610e、710e...第一夾具
211...安裝表面
220、420、520、620、720、420a、520a、620a、720a、420b、520b、620b、720b、420c、520c、620c、720c、420d、520d、620d、720d、420e、520e、620e、720e...第二夾具
225、525、625、725、425a、525a、625a、725a、425b、525b、625b、725b、425c、525c、625c、725c、425d、525d、625d、725d、425e、525e、625e、725e...第二驅動單元
240、440...第二固定單元
241、441...第二吸附單元
242、442...第二吸附幫浦
320...附著層
320a、320b、320c、320d、320e...第一附著層
330、330a、330b、330c、330d、330e...顯示面板
331...第一顯示面板部份
332...第二顯示面板部份
340a、340b、340c、340d、340e...TSP
350a、350b、350c、350d、350e...第二附著層
390、390a、390b、390c、390d、390e...面板構件
391...第一面板構件
392...第二面板構件
415、515、615、715、415a、515a、615a、715a、415b、515b、615b、715b、415c、515c、615c、715c、415d、515d、615d、715d、415e、515e、615e、715e...第一驅動單元
430、530、630、730、430a、530a、630a、730a、430b、530b、630b、730b、430c、530c、630c、730c、430d、530d、630d、730d、430e、530e、630e、730e...第一固定單元
431、531、631、731、431a、531a、631a、731a、431b、531b、631b、731b...第一吸附單元
432、532、632、732、432a、532a、632a、732a、432b、532b、632b、732b...第一吸附幫浦
490、790、490a、590a、690a、790a、490b、590b、690b、790b、490c、590c、690c、790c、490d、590d、690d、790d、490e、590e、690e、790e...氣墊單元
491、493c、593c、693c、793c、593d、693d、793d、493e、593e、693e、793e...第一氣墊單元
492、491c、591c、691c、791c、591d、691d、791d、491e、591e、691e、791e...第二氣墊單元
550、650、750、550a、650a、750a、550b、650b、750b、550c、650c、750c、550d、650d、750d、550e、650e、750e...夾鉗單元組
551、651、751、551a、651a、751a、551b、651b、751b、551c、651c、751c、551d、651d、751d、551e、651e、751e...第一夾鉗單元
552、652、752、552a、652a、752a、552b、652b、752b、552c、652c、752c、552d、652d、752d、552e、652e、752e...第二夾鉗單元
660、760、660a、760a、660b、760b、660c、760c、660d、760d、660e、760e...第一直線驅動單元
661、761、661a、761a、661b、761b、661c、661d、761d、661e、761e...第一轉軸
663、763、663a、763a、663b、763b、663c、663d、763d、663e、763e...第一彈性單元
665、765、665a、765a、665b、765b、665c、665d、765d、665e、765e...第一驅動模組
670、770、670a、770a、670b、770b、670c、770c、670d、770d、670e、770e...第二直線驅動單元
B...封裝單元
C...腔室
F...固定單元
H1、H2...貫穿孔
L...直線驅動單元
M...驅動單元
S...第一基板
S1、S2、S3、S4、S5、S6、S7、S8...距離
R、R1、R2、R3、R1’、R2’、R3’、R1”、R2”、R3”...曲率半徑
TFT...薄膜電晶體
本發明之以上及其他特徵及態樣將利用藉由參照附隨圖式詳細描述例示性實施例而變得更加顯而易見,其中:第1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剖面圖;第2圖係為描繪第1圖之顯示裝置之顯示面板之剖面圖;第3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用以製造第1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剖面圖;第4A圖至第4C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製造第1圖之顯示裝置之方法之剖面圖;第5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剖面圖;第6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用以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剖面圖;第7A圖至第7C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實施例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之方法之剖面圖;第8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剖面圖;第9A圖至第9C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之方法之剖面圖;第10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用以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剖面圖;第11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例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之方法之剖面圖;第12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用以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剖面圖;及第13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再一實施例製造第5圖之顯示裝置之方法之剖面圖。第14圖係為用以解釋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概念圖;第1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14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16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14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17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14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18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14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19圖係為用以解釋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概念圖;第20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19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21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19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22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19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23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19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24圖係為用以解釋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概念圖;第2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24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26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24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27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24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28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24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29圖係為用以解釋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概念圖;第30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29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31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29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32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29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33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29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34圖係為描繪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顯示裝置之圖;第3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34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圖;第36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34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37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34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第38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用以解釋用以製造第34圖之顯示裝置之設備之概念圖。
100...顯示裝置
110...覆蓋視窗
111...平坦部份
112...彎曲部份
120...附著層
130...顯示面板

Claims (49)

  1.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覆蓋視窗,包含一彎曲部份;以及一面板構件,層壓於該覆蓋視窗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面板構件小於該覆蓋視窗之長度或寬度中的至少之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含在該面板構件與該覆蓋視窗間之一附著層。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覆蓋視窗進一步包含自該彎曲部份延伸之一平坦部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面板構件係整個層壓於該平坦部份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彎曲部份包含複數個彎曲部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面板構件包含:一第一面板部份,層壓於該平坦部份上;以及一第二面板部份,自該第一面板部份以一彎曲形狀延伸並層壓於該彎曲部份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覆蓋視窗具有含有預定曲率半徑之一彎曲表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覆蓋視窗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該覆蓋視窗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的其中之一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面板構件係形成於該覆蓋視窗之一凹陷外表面或該覆蓋視窗之一凸出外表面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的其中之一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面板構件包含一顯示面板或一觸控螢幕面板(TSP)中的至少之一。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9項的其中之一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面板構件為可撓式。
  13. 一種製造一顯示裝置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安裝包含一彎曲部份之一覆蓋視窗至包含一彎曲部份之一第一夾具;安裝一面板構件至符合該第一夾具之一表面的一第二夾具;及藉由移動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至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另一而層壓該覆蓋視窗至該面板構件。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面板構件之至少一部分接觸該第二夾具之一表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該面板構件安裝至該第二夾具期間,該面板構件係沿著該第二夾具之一外表面彎曲。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面板構件係於小於該覆蓋視窗之長度或寬度的至少之一。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在該面板構件安裝至該第二夾具期間,該面板構件為平坦,且層壓該覆蓋視窗至該面板構件包含藉由移動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部份地彎曲該面板構件。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係在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之另一的上方,或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之另一係在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的上方。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係藉由朝向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之另一凸出或凹陷而形成。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之另一係藉由朝向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凹陷或凸出而形成。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面板構件之安裝包含將該面板構件固定至該第二夾具。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面板構件為可撓式。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覆蓋視窗與該第一夾具之外表面為各具有預定曲率半徑之彎曲表面。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覆蓋視窗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該覆蓋視窗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且該第一夾具之一外表面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該第一夾具之該外表面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至第24項的其中之一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面板構件係附著至該覆蓋視窗之一凹陷外表面或該覆蓋視窗之一凸出外表面。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至第24項的其中之一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面板構件包含一顯示面板或一觸控螢幕面板(TSP)中的至少之一。
  27. 一種用以製造一顯示裝置之設備,該設備包含:一第一夾具,包含部份彎曲以符合一覆蓋視窗之一表面的一安裝表面;一第二夾具,包含符合該安裝表面並設置以接觸一面板構件之一表面;及一驅動單元,連結至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並設置以移動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夾具進一步包含用以固定該覆蓋視窗至該安裝表面之一第一固定單元,或該第二夾具進一步包含用以固定該面板構件至符合該安裝表面之該表面之一第二固定單元。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固定單元或該第二固定單元包含:一吸附單元;以及一吸附幫浦,用以自該吸附單元排出空氣。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設備,其中進一步包含於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至少之一之一外表面之一氣墊單元組。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氣墊單元組包含在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個別端部份之複數個氣墊單元,且該複數個氣墊單元間之距離係小於該面板構件之長度或寬度的至少之一。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夾具與該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係藉由朝向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之另一凹陷或凸出而形成。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之另一係藉由朝向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凹陷或凸出而形成。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覆蓋視窗之一外表面與該覆蓋視窗安裝於其上之該第一夾具之該安裝表面係為各具預定曲率半徑之一彎曲表面。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覆蓋視窗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該覆蓋視窗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且該覆蓋視窗安裝於其上之該第一夾具之一外表面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該第一夾具之該外表面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至第35項的其中之一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面板構件係附著至該覆蓋視窗之一凹陷外表面或該覆蓋視窗之一凸出外表面。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至第35項的其中之一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面板構件包含一顯示面板或一觸控螢幕面板(TSP)中的至少之一。
  38. 一種用以製造一顯示裝置之設備,該設備包含:一第一夾具,具有符合具有一彎曲部份之一覆蓋視窗之一表面之一安裝表面;一第二夾具,以一預定間隙與該第一夾具間隔;一夾鉗單元組,以一預定間隙與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至少之一間隔並設置以支撐該面板構件;以及一驅動單元,連結至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至少之一並移動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至少之一。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夾鉗單元組包含複數個夾鉗單元,且當該複數個夾鉗單元支撐該面板構件時,該複數個夾鉗單元間之距離係小於該面板構件的長度或寬度的至少之一。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設備,進一步包含耦接至該夾鉗單元組並設置以直線移動該夾鉗單元組之一直線驅動單元。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直線驅動單元係進一步設置以於該第二夾具之垂直方向直線移動該夾鉗單元組。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直線驅動單元係進一步設置以於該第二夾具之對角線方向直線移動該夾鉗單元組。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至少之一進一步包含一氣墊單元於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至少之一之一外表面。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係藉由朝向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之另一凹陷或凸出而形成。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之另一係藉由朝向該第一夾具或該第二夾具中的其中之一凹陷或凸出而形成。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覆蓋視窗之一外表面與該覆蓋視窗安裝於其上之該第一夾具之該安裝表面係為各具預定曲率半徑之一彎曲表面。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設備,其中該覆蓋視窗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該覆蓋視窗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且該覆蓋視窗安裝於其上之該第一夾具之該安裝表面之一部分之曲率半徑與該第一夾具之該外表面之其他部份之曲率半徑不同。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至第47項的其中之一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面板構件係附著至該覆蓋視窗之一凹陷外表面或該覆蓋視窗之一凸出外表面。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至第47項的其中之一所述之設備,其中該面板構件包含一顯示面板或一觸控螢幕面板(TSP)中的至少之一。
TW102122915A 2012-06-29 2013-06-27 顯示裝置及製造其之方法與設備 TWI5904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20071375 2012-06-29
KR1020130014650A KR20140002470A (ko) 2012-06-29 2013-02-08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장치
KR1020130062110A KR102147842B1 (ko) 2012-06-29 2013-05-30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5802A true TW201405802A (zh) 2014-02-01
TWI590439B TWI590439B (zh) 2017-07-01

Family

ID=48771287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2915A TWI590439B (zh) 2012-06-29 2013-06-27 顯示裝置及製造其之方法與設備
TW103125267A TWI596761B (zh) 2012-06-29 2013-06-27 製造顯示裝置之方法與設備
TW106109234A TWI702720B (zh) 2012-06-29 2013-06-27 顯示裝置
TW109123879A TWI779317B (zh) 2012-06-29 2013-06-27 顯示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5267A TWI596761B (zh) 2012-06-29 2013-06-27 製造顯示裝置之方法與設備
TW106109234A TWI702720B (zh) 2012-06-29 2013-06-27 顯示裝置
TW109123879A TWI779317B (zh) 2012-06-29 2013-06-27 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6) US11523522B2 (zh)
EP (3) EP2679388B1 (zh)
KR (3) KR20140002470A (zh)
CN (6) CN104123890B (zh)
TW (4) TWI59043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0078B (zh) * 2018-08-31 2020-04-01 大陸商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US11660963B2 (en) 2017-09-13 2023-05-30 Corning Incorporated Curved vehicle display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39315B2 (en) 2012-06-29 2016-09-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40002470A (ko) * 2012-06-29 2014-01-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장치
KR102012044B1 (ko) * 2012-09-03 2019-08-20 리쿠아비스타 비.브이. 전기습윤 표시 패널용 기판 합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판의 합착 방법
KR101861629B1 (ko) * 2013-05-27 2018-05-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합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 제조방법
KR101701247B1 (ko) 2013-05-27 2017-02-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션 방법
KR102131962B1 (ko) * 2013-06-25 2020-07-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버 윈도우의 제조장치 및 커버 윈도우의 제조방법
US9496522B2 (en) * 2013-12-13 2016-11-15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OLED optically coupled to curved substrate
JP6607666B2 (ja) * 2013-10-10 2019-11-20 三星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曲面型表示装置のウインドウ部材、曲面型表示装置のウインドウ部材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曲面型表示装置
KR102118578B1 (ko) * 2013-10-17 2020-06-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3793100A (zh) * 2014-01-25 2014-05-14 江西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模内注塑2.5d/3d触显一体化装置
US9363342B2 (en) * 2014-03-05 2016-06-07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arrangement to generate a bending force on a display
KR102187473B1 (ko) * 2014-03-17 2020-12-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 디바이스
KR102175509B1 (ko) * 2014-03-28 2020-11-09 주식회사 나래나노텍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및 곡면 커버 부재의 합착 장치 및 합착 방법
KR101486861B1 (ko) * 2014-04-18 2015-01-30 주식회사 트레이스 롤러 압착을 이용한 곡면 커버글래스의 합착장치
KR101471819B1 (ko) * 2014-04-18 2014-12-12 주식회사 트레이스 회전 흡착판을 이용한 곡면 커버글래스의 합착장치
KR101470935B1 (ko) * 2014-04-22 2014-12-10 주식회사 트레이스 흡착벨트를 이용한 곡면 커버글래스의 합착장치
US10011090B1 (en) * 2014-06-27 2018-07-0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Planar pressing for manufacture of displays
KR102155252B1 (ko) * 2014-07-01 2020-09-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101668081B1 (ko) * 2014-08-14 2016-10-19 안성룡 곡면형 윈도우 글래스에 플렉시블 소재 합착장치
KR101677014B1 (ko) * 2014-08-14 2016-11-17 안성룡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제조방법
KR101746650B1 (ko) 2014-09-02 2017-06-14 주식회사 토비스 곡면형 디스플레이 제조장치 및 곡면형 디스플레이 제조방법
KR102241849B1 (ko) * 2014-09-24 2021-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1676474B1 (ko) * 2014-10-14 2016-11-14 안성룡 곡면형상 기판에 플렉서블 소재를 합착하는 장치
KR101697488B1 (ko) * 2014-10-14 2017-02-01 안성룡 곡면형상 기판에 플렉서블 소재를 합착하는 장치
KR101644903B1 (ko) 2014-10-30 2016-08-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250710B1 (ko) * 2014-10-31 2021-05-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KR102333633B1 (ko) * 2014-11-14 2021-1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의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MY178518A (en) * 2014-11-14 2020-10-15 Bosch Gmbh Rober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bonding, and a display
KR20160070876A (ko) 2014-12-10 2016-06-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의 제조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KR102261876B1 (ko) * 2015-01-06 2021-06-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4570448A (zh) * 2015-01-27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48799B1 (ko) 2015-01-14 2022-01-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의 제조장치
KR20160090452A (ko) 2015-01-21 2016-08-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곡면 표시 장치
KR102345440B1 (ko) 2015-02-13 2021-12-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제조 장치
KR102274142B1 (ko) 2015-03-10 2021-07-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2374644B1 (ko) * 2015-03-24 2022-03-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03224B1 (ko) * 2015-04-03 2022-05-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101578442B1 (ko) * 2015-04-22 2015-12-21 (주)제이스텍 다이어프램을 이용한 엣지 윈도우 타입 패널의 합착장치
KR101788198B1 (ko) * 2015-04-28 2017-10-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션 방법
KR102348266B1 (ko) * 2015-05-21 2022-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그의 외관 부재 제작 방법 및 그의 외관 부재 제작 장치
KR102367467B1 (ko) * 2015-06-16 2022-02-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의 제조장치
KR101588600B1 (ko) * 2015-07-23 2016-02-01 주식회사 톱텍 윈도우 합착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합착방법
KR102569315B1 (ko) * 2015-07-27 2023-08-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368462B1 (ko) * 2015-08-07 2022-03-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강화 유리의 제조 방법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2343289B1 (ko) * 2015-08-19 2021-1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라미네이션 장치
CN105118391B (zh) * 2015-10-12 2017-10-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显示面板与盖板的装配方法及装置
KR102494018B1 (ko) * 2015-10-13 2023-0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션 방법
CN105242430B (zh) * 2015-10-19 2018-11-2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对平面全贴合装置及方法
KR102556026B1 (ko) 2015-10-26 2023-07-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제조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KR102396460B1 (ko) 2015-10-29 2022-05-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곡면부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167504B1 (ko) 2015-11-05 2020-10-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의 제조장치
KR102512728B1 (ko) * 2016-02-05 2023-03-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제조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JP6556269B2 (ja) * 2016-02-08 2019-08-07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検査用装置
KR102537377B1 (ko) * 2016-03-10 2023-05-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KR102551139B1 (ko) * 2016-03-10 2023-07-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712595B1 (ko) * 2016-04-21 2017-03-06 공정민 라미네이팅 장치 및 라미네이팅 방법
US10919211B2 (en) * 2016-07-22 2021-02-1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KR102183540B1 (ko) * 2016-08-30 2020-11-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라미네이트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6328575B (zh) * 2016-08-31 2019-07-12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剥离方法和装置
KR102535154B1 (ko) * 2016-09-05 2023-05-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벤딩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2638297B1 (ko) * 2016-09-23 2024-0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KR20180034737A (ko) * 2016-09-26 2018-04-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라미네이팅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팅 방법
KR101881296B1 (ko) * 2016-11-08 2018-07-25 희성전자 주식회사 윈도우 합착 장치 및 방법
KR102152734B1 (ko) * 2016-11-17 2020-09-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라미네이트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7037923B (zh) * 2017-03-02 2020-08-0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具双轴心曲面之触控面板的贴合结构
CN206523497U (zh) * 2017-03-14 2017-09-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治具
CN107039604B (zh) * 2017-04-18 2018-09-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贴附装置及其贴附方法
CN107195792B (zh) * 2017-05-08 2018-11-2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的制造装置及方法
KR101911049B1 (ko) * 2017-06-26 2018-10-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장치
JP6941986B2 (ja) * 2017-06-28 2021-09-29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保持装置、位置決め装置及び貼合装置
KR102499852B1 (ko) * 2017-09-07 2023-02-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GB2567679B (en) * 2017-10-20 2022-12-14 Flexenable Ltd Curved devices
CN107731102A (zh) * 2017-10-31 2018-02-2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屏的组立方法及曲面显示屏
KR102309847B1 (ko) 2017-10-31 2021-10-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브드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자 장치
CN109754713A (zh) * 2017-11-03 2019-05-14 阳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曲面贴合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KR102246643B1 (ko) * 2017-11-17 2021-04-30 주식회사 제우스 커버 글라스부의 제조방법 및 커버 글라스부의 제조장치
CN107863005A (zh) * 2017-11-27 2018-03-30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弯折治具
CN111542926B (zh) * 2017-12-07 2023-12-15 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半导体发光元件的车载显示装置
US10998296B2 (en) 2017-12-07 2021-05-04 Zkw Group Gmbh In-vehicle display device using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US10937769B2 (en) 2017-12-07 2021-03-02 Zkw Group Gmbh In-vehicle display device using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KR102471022B1 (ko) * 2018-01-25 2022-1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패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필름의 접착 방법
KR102587583B1 (ko) * 2018-03-29 2023-10-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지그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8773142B (zh) * 2018-06-08 2021-01-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面板及其贴合方法和贴合装置
KR20200010928A (ko) 2018-07-23 2020-01-31 에이피에스홀딩스 주식회사 윈도우 패널 접합 장치 및 윈도우 패널 접합방법
CN108973303A (zh) * 2018-07-26 2018-12-1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贴合夹具及贴合方法
CN108847139A (zh) * 2018-08-24 2018-11-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弯曲显示面板的贴附装置及贴附方法
KR102266890B1 (ko) * 2018-08-29 2021-06-21 에이피시스템 주식회사 정전척, 이를 포함하는 합착 설비 및 합착 방법
KR20200042579A (ko) 2018-10-15 2020-04-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582395B1 (ko) 2018-11-12 2023-09-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버 윈도우용 지그
KR20200078243A (ko) 2018-12-21 2020-07-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장치, 및 구조물
CN109968786B (zh) * 2019-03-28 2021-03-23 潍坊路加精工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付型贴膜装置
CN110010013B (zh) * 2019-04-18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7618B (zh) * 2019-06-28 2020-08-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显示面板的贴合方法
KR102250824B1 (ko) * 2019-07-23 2021-05-11 (주)에스티아이 라미네이팅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팅 방법
CN112289175B (zh) * 2019-07-24 2022-09-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终端
CN110289374B (zh) * 2019-07-31 2021-05-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贴合工装及贴合方法
CN110633022B (zh) * 2019-09-18 2022-07-0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10728909A (zh) * 2019-09-29 2020-01-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贴合屏幕的方法
KR102357457B1 (ko) * 2019-10-15 2022-02-04 (주)에스티아이 기판과 이를 이송하기 위한 기판 이송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판 이송 방법
CN110827682B (zh) * 2019-10-21 2021-03-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JP7417246B2 (ja) 2019-10-31 2024-01-18 株式会社タカトリ 貼り付け装置及び貼り付け方法
KR102295056B1 (ko) * 2019-11-04 2021-08-27 (주)에스티아이 디스플레이 라미네이션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라미네이션 방법
KR20210063907A (ko) 2019-11-25 2021-06-02 에이피시스템 주식회사 합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합착 방법
KR102382179B1 (ko) * 2019-11-28 2022-04-04 (주)에스티아이 라미네이팅 장치
KR102252805B1 (ko) * 2019-11-28 2021-05-14 (주)에스티아이 디스플레이 라미네이션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라미네이션 방법
CN110930887A (zh) * 2019-12-25 2020-03-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方法、系统及折叠显示屏
KR20210084879A (ko) * 2019-12-30 2021-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105715B (zh) 2020-01-03 2022-04-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治具
CN212097892U (zh) * 2020-01-20 2020-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贴合装置
CN114026529B (zh) * 2020-03-20 2024-04-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模具、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CN111399687A (zh) * 2020-03-30 2020-07-10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盖板贴合系统、盖板贴合方法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KR102346436B1 (ko) 2020-03-31 2022-01-05 에이피시스템 주식회사 윈도우 패널 합착 장치 및 윈도우 패널 합착 방법
KR20210130328A (ko) * 2020-04-21 2021-11-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본딩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11540269B (zh) * 2020-04-27 2022-04-19 深圳市联得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CN111415592B (zh) * 2020-04-29 2022-04-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将柔性显示面板与盖板玻璃进行贴合的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210150647A (ko) * 2020-06-03 2021-12-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지지부, 지지부를 포함하는 합착 장치, 및 합착 장치를 이용한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1681539B (zh) * 2020-06-24 2022-03-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12172223A (zh) * 2020-09-23 2021-01-05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及曲面贴合方法
KR20220041582A (ko) 2020-09-25 2022-04-01 에이피시스템 주식회사 합착장치용 프리 벤딩장치, 합착장치 및 합착방법
KR20220043624A (ko) 2020-09-29 2022-04-05 에이피시스템 주식회사 지지장치 및 합착장치
CN112164314B (zh) * 2020-09-30 2022-09-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220050299A (ko) * 2020-10-15 2022-04-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이드 필름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12770557B (zh) * 2020-11-25 2022-05-20 中驰三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散热型电力箱
CN112903253B (zh) * 2021-01-21 2024-01-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的测试治具及测试方法
CN112863357B (zh) * 2021-01-25 2023-01-31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
KR20220114848A (ko) 2021-02-09 2022-08-17 에이피시스템 주식회사 점착필름 박리장치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윈도우 패널 접합시스템 및 점착필름 박리방법
KR20220141534A (ko) 2021-04-13 2022-10-20 에이피시스템 주식회사 윈도우 패널 접합장치
CN114005370B (zh) * 2021-11-19 2024-02-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N115157140B (zh) * 2022-07-05 2023-12-05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8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008A (en) * 1892-03-29 Wesley young
US5131968A (en) * 1990-07-31 1992-07-21 Motorola, Inc. Gradient chuck method for wafer bonding employing a convex pressure
JPH07114347A (ja) 1993-10-14 1995-05-02 Alps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432246B (en) 1996-06-11 2001-05-01 Seiko Epson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4304852B2 (ja) * 2000-09-04 2009-07-2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非平面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522528B1 (ko) 2000-10-13 2005-10-1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덴소 터치 패널 및 표시장치
US7351300B2 (en) 2001-08-22 2008-04-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Peeling metho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JP4567941B2 (ja) 2001-12-28 2010-10-27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の作製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作製方法
US6953735B2 (en) 2001-12-28 2005-10-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by transferring a layer to a support with curvature
KR100860522B1 (ko) * 2002-03-23 2008-09-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패널의 이송장치
TWI362128B (en) * 2002-03-26 2012-04-1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884351B2 (ja) * 2002-08-26 2007-02-21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135160A1 (en) 2003-01-10 2004-07-15 Eastman Kodak Company OLED device
JP2005161528A (ja) 2003-11-28 2005-06-23 Ricoh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278760B2 (en) * 2004-05-24 2007-10-09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 Gmbh Light-emitt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KR100596340B1 (ko) 2004-06-01 2006-07-06 주식회사 에이디피엔지니어링 면발광 램프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261287B (en) 2004-06-01 2006-09-01 Advanced Display Proc Eng Co Flat fluorescent lamp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815687B1 (ja) 2005-03-09 2006-08-30 株式会社 シーズ 基板搬送用クランプユニット
US7368307B2 (en) * 2005-06-07 2008-05-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LED device with a curved light emitting surface
KR20060129848A (ko) 2005-06-13 2006-1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이동통신 단말기와 그의 커버부재 및 이 커버부재의제조방법
JP5217170B2 (ja) 2006-02-14 2013-06-19 Dic株式会社 遮光性粘着テープ及びこれを用いたlcdモジュール
JP4837471B2 (ja) 2006-02-20 2011-12-14 三星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會社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84012B1 (ko) 2006-02-20 2007-12-0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07326259A (ja) * 2006-06-07 2007-12-20 Yoshida Industry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方法及びディスプレイ
KR101232157B1 (ko) * 2006-06-09 2013-02-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Lcd 검사 장비
FR2902105B1 (fr) 2006-06-13 2008-09-12 Essilor Int Procede de collage d'un film sur un substrat courbe
TWI421607B (zh) 2006-08-24 2014-01-01 Creator Technology Bv 可撓性裝置上的滲透阻障
JP2008060376A (ja) 2006-08-31 2008-03-13 Optrex Corp Cof基板作製用治具
KR100769425B1 (ko) * 2006-09-21 2007-10-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CN101518168B (zh) 2006-09-22 2011-12-07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外罩壳体和该外罩壳体的制造方法及所使用的玻璃嵌入成形用模具
KR100872095B1 (ko) 2006-12-19 2008-12-05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자동화장비 탈부착용 장치
KR101310757B1 (ko) * 2007-03-16 2013-09-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WO2008126868A1 (ja) 2007-04-09 2008-10-23 Sony Chemical & Information Device Corporation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86957A (ja) 2007-04-09 2009-08-20 Sony Chemical & Information Device Corp 樹脂組成物及び表示装置
JP4997594B2 (ja) 2007-05-17 2012-08-08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471022B2 (ja) 2007-06-27 2010-06-02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US7760289B2 (en) 2007-06-27 2010-07-20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oration Electro-optic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JP5094250B2 (ja) 2007-07-10 2012-12-1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JP4469006B2 (ja) 2007-09-25 2010-05-26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表示用基板の製造方法
US20090088041A1 (en) 2007-09-25 2009-04-02 Canon Anelva Corporatio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vacuum processing apparatus
JP5213407B2 (ja) 2007-10-10 2013-06-1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el表示装置
CN101306620B (zh) 2008-01-02 2012-01-18 苏州康威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贴面板贴面对花调整设备
KR100864407B1 (ko) 2008-01-09 2008-10-20 (주)에이엠피테크놀로지 사출 구조물에 결합된 저항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123894B2 (en) 2008-05-07 2012-02-28 Apple Inc. 3-dimensional curved substrate lamination
JP4973783B2 (ja) * 2008-08-13 2012-07-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貼着装置及びフィルム貼着方法及び電子ペーパの製造方法
JP2010072502A (ja) 2008-09-22 2010-04-02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00041450A (ko) 2008-10-14 2010-04-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판넬 및 그 제작 방법
US20110199348A1 (en) 2008-10-17 2011-08-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1017499A (en) * 2008-10-27 2010-05-01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curved-surfac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EP2404228B1 (en) 2009-03-02 2020-01-15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strengthening glass cover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00253902A1 (en) * 2009-04-07 2010-10-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00284132A1 (en) * 2009-05-08 2010-11-11 Taiwan Green Point Enterprises Co., Ltd. Touch panel modul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1084152B1 (ko) * 2009-07-23 2011-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1996535A (zh) 2009-08-25 2011-03-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电光学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433071B (zh) 2009-09-22 2014-04-01 Ind Tech Res Inst 三維曲面顯示裝置、其製造方法及可塑性顯示面板
WO2011055504A1 (ja) * 2009-11-04 2011-05-12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駆動機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CN201811892U (zh) 2009-12-10 2011-04-27 深圳市欧帝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TiNi形状记忆合金眼镜鼻梁配件的测试装置
US20110261002A1 (en) 2010-04-27 2011-10-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splaying images on solid surfaces
JP5757288B2 (ja) 2010-05-26 2015-07-29 旭硝子株式会社 粘着層付き透明面材、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KR101694886B1 (ko) 2010-06-16 2017-01-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 시프트 부재를 구비한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120051067A1 (en) * 2010-08-24 2012-03-01 Key Plastics L.L.C. Lighting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KR101886801B1 (ko) 2010-09-14 2018-08-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평판표시장치
KR101211371B1 (ko) 2010-09-16 2012-12-13 주식회사 토비스 곡면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제조 방법
TWI457880B (zh) * 2010-09-30 2014-10-21 E Ink Holdings Inc 曲面顯示模組與顯示裝置
KR101319409B1 (ko) 2010-10-20 2013-10-18 이기홍 곡률형 터치 스크린 글라스의 제조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44501A (ko) * 2010-10-28 2012-05-08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을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808483B2 (en) * 2010-11-05 2014-08-19 Apple Inc. Method of making a curved touch panel
TWI408445B (zh) 2010-11-17 2013-09-11 Hannstar Display Corp 觸控顯示裝置及其防護鏡片與組裝方法
US10781135B2 (en) 2011-03-16 2020-09-22 Apple Inc. Strengthening variable thickness glass
US9866660B2 (en) * 2011-03-21 2018-01-0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oncave displays
US20120275024A1 (en) 2011-04-27 2012-11-01 Rockwell Collins, Inc. Polarizer assembly with adhesive layers
US10061356B2 (en) * 2011-06-30 2018-08-28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flexible display panel
KR101320384B1 (ko) * 2011-06-30 2013-10-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130015230A (ko) 2011-08-02 2013-02-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929085B2 (en) 2011-09-30 2015-01-06 Apple Inc.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8773848B2 (en) 2012-01-25 2014-07-08 Apple Inc. Fused glass device housings
KR20140002470A (ko) 2012-06-29 2014-01-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방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조장치
US9439315B2 (en) 2012-06-29 2016-09-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40046839A (ko) 2012-10-11 2014-04-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JP6136527B2 (ja) 2012-10-29 2017-05-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液晶素子の前面用の光学積層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インセルタッチパネル型液晶表示装置
KR101973778B1 (ko) 2012-11-16 2019-04-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및 그 커버 윈도우 제조 방법
KR101975490B1 (ko) 2013-02-18 2019-05-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커버 윈도우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60963B2 (en) 2017-09-13 2023-05-30 Corning Incorporated Curved vehicle displays
TWI826391B (zh) * 2017-09-13 2023-12-21 美商康寧公司 彎曲的載具顯示器、形成彎曲的載具顯示器的方法與載具內部元件層合系統
US11919396B2 (en) 2017-09-13 2024-03-05 Corning Incorporated Curved vehicle displays
TWI690078B (zh) * 2018-08-31 2020-04-01 大陸商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 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1103A (zh) 2014-01-22
US10194538B2 (en) 2019-01-29
EP3050704B1 (en) 2020-10-07
US20160021764A1 (en) 2016-01-21
US20150321442A1 (en) 2015-11-12
US20140002975A1 (en) 2014-01-02
KR102147842B1 (ko) 2020-08-26
TW202042388A (zh) 2020-11-16
TW201725717A (zh) 2017-07-16
US20230095460A1 (en) 2023-03-30
KR20140002470A (ko) 2014-01-08
US11523522B2 (en) 2022-12-06
TWI596761B (zh) 2017-08-21
TWI702720B (zh) 2020-08-21
EP3296108A1 (en) 2018-03-21
CN203983240U (zh) 2014-12-03
CN104123890B (zh) 2018-05-01
KR101849656B1 (ko) 2018-04-18
EP2679388B1 (en) 2017-12-06
EP3296108B1 (en) 2020-05-06
KR20140002491A (ko) 2014-01-08
CN203415180U (zh) 2014-01-29
CN106626719A (zh) 2017-05-10
TWI590439B (zh) 2017-07-01
CN108172119B (zh) 2020-11-10
TWI779317B (zh) 2022-10-01
US11627670B2 (en) 2023-04-11
US20230247777A1 (en) 2023-08-03
TW201442228A (zh) 2014-11-01
EP3050704A1 (en) 2016-08-03
EP2679388A1 (en) 2014-01-01
CN106626719B (zh) 2020-03-17
US20230247776A1 (en) 2023-08-03
CN108172119A (zh) 2018-06-15
KR20140010919A (ko) 2014-01-27
CN104123890A (zh) 2014-10-29
CN103531103B (zh) 2018-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0439B (zh) 顯示裝置及製造其之方法與設備
KR102194826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701247B1 (ko)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션 방법
TWI695807B (zh) 積層體之剝離裝置及剝離方法與電子裝置之製造方法
KR102544982B1 (ko) 표시 장치의 제조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방법
TWI690105B (zh) 用於製造顯示裝置的設備及利用其製造顯示裝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