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32690A - 图像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32690A CN1932690A CN200610151827.8A CN200610151827A CN1932690A CN 1932690 A CN1932690 A CN 1932690A CN 200610151827 A CN200610151827 A CN 200610151827A CN 1932690 A CN1932690 A CN 19326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pressure
- press belt
- fixing
- b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6 hal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2367 haloge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9 sus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Structural details or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ressure elements and layers thereof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09—Pressure bel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倾斜其上悬挂了压力带的辊以执行对压力带的偏离控制的装置,即使在压力带已经与定影辊分开时,其也可以执行对压力带的偏离控制。定影装置设置有悬挂在辊上的压力带、调整压力带偏离的偏离控制装置、和使压力带与定影辊压力接触以形成压合部分的压力单元。偏离控制装置被设计为使其与压力单元一起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热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图像加热装置。作为这样的图像加热装置,可以提到定影装置或光泽改善装置,其中,定影装置用于定影记录材料上未定影的图像,光泽改善装置用于加热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从而提高图像的光泽度。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例如使用电子照相印刷材料的打印机或复印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已经提供了用于定影薄片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装置。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02-157880中,作为这样的定影装置,提出了使用带的一种装置。下面将说明传统的带式定影装置的示例。
附图的图6、7和8中显示的传统的带式定影装置100由定影单元100A和带传送装置133构成,定影单元100A具有其中设置了卤素加热器(没有显示)的定影辊101。带传送装置133由压力单元100B、释放凸轮108、偏离控制驱动部分115等构成。压力单元100B具有悬吊辊102和张紧辊103,作为用于使悬挂的压力带104循环运转的悬吊部件。
悬吊辊102的转轴102a的两端通过减摩轴承(没有显示)可转动地支撑在一对支撑金属板105上。张紧辊103的转轴103c的两端也通过减摩轴承(没有显示)可转动地支撑在一对滑动金属板106上。滑动金属板106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金属板105上。滑动金属板106通过张力弹簧107偏离支撑金属板105。因此,悬吊辊102偏离张紧辊103,从而给压力带104以张力。
此外,当通过脉冲马达(没有显示)转动一对释放凸轮108(其中一个没有显示)时,压力单元100B适配为围绕枢轴109旋转,并朝向和远离作为压合形成部件的定影辊101移动。
如图8所示,来自驱动源110的驱动力通过枢轴109上的惰轮111输入到压力单元100B的压力带104上。因此,无论压力单元100B相对于定影辊101处于加压状态还是分离状态,都将驱动力输入到其中。
这样的定影装置100将压力单元100B的压力带104压靠着定影单元100A的定影辊101,从而在定影辊101与压力带104之间形成定影压合部分。当其上承载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传送到其上时,定影压合部分压合并加热作为记录材料的薄片与调色剂图像。记录材料S被压迫和加热,从而将其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如上所述,使用带的定影装置100可使得记录材料S的传送方向上的压合宽度比使用包括定影辊和压力辊的一对辊的定影装置(没有显示)中的宽,并且可以获得高的定影性能。
这样的带传送装置的环形带在其循环运转时,有时可能在其与带的循环运转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上发生偏离。通常,如附图的图9所示,带的偏离持续,直到压力带104接触到设置在辊端部的偏离限制凸缘112,并且其偏离被限制为止。但是在此情况下,压力带104的滑动边缘部分和凸缘112有时可能彼此摩擦,因此可能削刮侧边缘部分。
正在循环运转的带被偏离的主要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彼此没有平行设置的例如悬吊辊102与张紧辊103的悬吊部件之间的倾角差。换句话说,通过改变悬吊部件的倾角,可以控制带的偏离方向。
因此,如果从与压力带104(见图8)的侧边缘104a和104b相对设置的偏离检测传感器113a和113b获得带的偏离信息,从而改变张紧辊103的倾角,则可以调整带的偏离。通过由偏离控制臂114仅上下移动张紧辊103的一个端部来实现张紧辊103的倾角的改变,其中,由偏离控制驱动部分115在垂直方向上转动偏离控制臂114。
现在将参照附图的图10、11和12具体说明带的偏离控制。当压力带104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并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偏离时,偏离检测传感器113a检测压力带104的侧边缘104a,从而检测压力带104的偏离。根据检测的结果,控制部分(没有显示)控制偏离控制驱动部分115的操作,使偏离控制臂114在从图7中看为顺时针的方向上转动预定的值。于是,张紧辊103这一侧上的端部103a沿如图11中箭头C所示的方向升高,而压力带104沿箭头D所示的方向偏离。
里头一侧指的是设置驱动源110的一侧。此外,“这一侧”指的是设置偏离控制驱动部分115的一侧。
张紧辊103里头一侧上的端部103b可倾斜地固定到设置在里头一侧的滑动金属板106上。张紧辊103这一侧上的端部103a延伸通过滑动金属板106的纵向槽106a(见图7),并可垂直地移动。因此,张紧辊103被设计为使得其这一侧上的端部103a以里头一侧上的端部103b为支点垂直地移动,张紧辊103整体上被倾斜。
当如图12所示,压力带104沿与箭头B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离时,偏离检测传感器113b(见图8)检测压力带104的另一侧边缘104a。根据检测的结果,控制部分(没有显示)控制偏离控制驱动部分115的操作,使偏离控制臂114在从图7中看为逆时针的方向上转动预定的值。于是,张紧辊103这一侧上的端部103a沿如图12中箭头E所示的方向下降,压力带104按箭头F所示的方向偏离。
如上所述,在压力带104循环运转的同时,带传送装置133继续进行张紧辊103这一侧上的端部103a的垂直移动操作,从而可以控制压力带的偏离,并将压力带104循环运转到基本上预定的位置。
但是,在上述的带式定影装置中,当压力带104已经与定影辊101分开时,结束定影操作会出现下面所述的不便之处。也就是说,当在压力带与定影辊分开的情况下执行备用转动时,对带的偏离控制会出现混乱。
当在图7中压力带104与定影辊101压力接触时,旋转释放凸轮108,从而朝向定影辊101移动支撑金属板105和滑动金属板106。此时,悬吊辊102与支撑金属板105整体升高。然而,张紧辊103里头一侧上的端部103b与里头一侧上的滑动金属板106整体升高,但是这一侧上的端部103a由偏离控制臂114承受而没有升高。因此,张紧辊103相对于悬吊辊102改变其倾斜状态。因此,有必要操作偏离控制臂114从而将张紧辊103的倾角重新调整到其原始倾角。
此外,当如附图的图13所示,张紧辊103在偏离控制臂114下降的情况下被承受时,即使旋转释放凸轮108从而朝向定影辊101移动两个金属板105和106,张紧辊103这一侧上的端部103a也不升高。因此,压合部分的压力不能到达预期的压力。所以有必要提升张紧辊103这一侧上的端部103a从而提供预期的压力。
也就是说,在传统的结构中,偏离控制驱动部分115与压力单元100B是分立的,因此当执行朝向和远离定影辊移动压力带的操作与偏移张紧辊103的操作中之一时,另一操作受到影响。
以此,如附图的图14A所示,可想而知,当压合部分被释放了压力时,出于偏离控制的目的,张紧辊103的倾角相对于由箭头H表示的张紧辊103的移动方向而发生改变的方向垂直于由箭头I表示的方向。但是,在此情况下,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即由于张紧辊103的倾角被改变,导致施加到压力带104的张力被极大地改变。
此外,当如附图的图14B所示,张紧辊103的倾角被改变的方向(由箭头J表示的方向)和张紧辊103移动的方向是由箭头K表示的相同方向,则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即偏离控制臂114成为压力释放期间释放压力的障碍。
此外,在这些方法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当执行朝向和远离定影辊移动压力带的操作与偏移张紧辊103的操作中之一时,另一操作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带单元已经移动到回缩位置时,带可以在其宽度方向上适当地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具有:加热旋转部件,用于加热压合部分中记录材料上的图像;设置有环形带和支撑部件的带单元,其中,在环形带与加热旋转部件之间形成压合部分,而支撑部件用于支撑带的内表面;以及偏移构件,其偏移支撑部件,使得带在其宽度方向上移动,其中,当带单元移动到从可以加热图像的位置回缩的位置时,偏移构件与带单元一起移动。
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示意性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定影装置的平面图;
图3A是偏离检测传感器在没有检测到压力带时的示意图;
图3B是偏离检测传感器在已经检测到压力带时的示意图;
图4显示了其中图1中的压力单元与定影单元分离的状态;
图5是作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的示意性正剖面图;
图6是作为传统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7是图6的定影装置的详细视图;
图8是图7的定影装置的平面图;
图9显示了通过凸缘防止带的偏离的情况;
图10是用于显示当在传统的带传送工具中带在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移动时的偏离调整的视图;
图11是用于显示当在传统的带传送工具中带在图10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上移动时的偏离调整的视图;
图12是用于显示当在传统的带传送工具中带在与图10的箭头B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时的偏离调整的视图;
图13显示了其中图7中的压力单元与定影单元分离的状态;
图14A和14B是在传统的带传送工具中调整带的偏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加热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
图5是作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采用电子照相印刷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的剖面图。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打印机、复印机、传真装置以及这些装置的复合机器。因此,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打印机。
在打印机10的装置主体11的一侧部分上,提供了进给舱12,在进给舱12上堆叠了大量作为记录材料的薄片S。在打印机10的装置主体11内部的下部,提供了多个进给盒13和14,进给盒13和14中含有预定数量的薄片S。在进给舱12和进给盒13和14的安装区域,提供了用于进给薄片S的延迟分离型进给设备15、16和17。
当通过各自的进给设备15、16或17馈送进给舱12或进给盒13或14中的薄片S时,薄片S被传送到一对处于停止状态的对准辊18,并在此修正其歪斜的进给。
然后,通过按照与作为图像形成部分的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图像呈定时关系旋转的该对对准辊18,将薄片S传送到感光鼓21与作为转印部分的转印充电器22之间,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在薄片S上。之后,薄片S被传送带23传送到作为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24,对其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
打印机10具有用于在薄片S上执行双面复印的双面复印模式和用于执行多路复印的多路复印模式,但是在普通复印模式(单面复印模式)的情况下,在定影过程之后薄片S被一对内部排出辊26排出到机器外部的排出托盘27上。
此外,在双面复印模式和多路复印模式中,由一对内部排出辊25或一对折返辊29,经过再进给通路28和双面传送通路30,将薄片临时存放在中间托盘31上。
然后,由进给设备32将存放中间托盘31上的薄片S再次传送到该对对准辊18以进行图像形成,之后薄片S经过与单面复印相同的过程从机器排出出来。通过来自控制部分244的命令执行打印机10的工作。
打印机10具有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可以容易地执行如稍后所述的对薄片上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调整,并因此可以提高图像形成工作效率。
(定影装置)
现在参照图1、2、3和4说明作为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定影装置。设置在定影装置24中的带传送装置33与传统的带传送装置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压力单元24B具有作为偏移构件的偏离控制装置230。
定影装置24由定影单元24A和带传送装置33构成,而定影单元24A具有作为其中设置了卤素加热器(没有显示)的压合形成部件的定影辊201。带传送装置33由作为带单元的压力单元24B、作为偏移构件的偏离控制装置230和释放凸轮108构成。
压力单元24B具有悬吊辊202和张紧辊203,作为用于在其上悬挂压力带204的部件。
悬吊辊202的转轴202c的两端通过减摩轴承(没有显示)可转动地支撑在一对支撑金属板205上。张紧辊203的转轴203c的两端也通过减摩轴承(没有显示)可转动地支撑在一对滑动金属板206上。滑动金属板206通过销234和槽235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金属板205上。销234突出地设置在支撑金属板205上。槽235形成在滑动金属板206中。滑动金属板206由张力弹簧207偏压而趋于离开支撑金属板205,并对压力带204施加张力。
此外,进行这样的设计,使得当通过脉冲马达(没有显示)转动一对释放凸轮208(其中一个没有显示)时,压力单元24B以枢轴209为中心朝向和远离定影辊201移动。
如图2所示,来自驱动源210的驱动力通过枢轴209上的惰轮211输入到压力单元24B的压力带204。因此,无论压力单元24B相对于定影辊201处于加压状态还是处于释放状态,都向压力单元输入驱动力。也就是说,即使在定影操作结束并且已经移动压力单元以便将压力带与定影辊分隔开之后的备用期间,压力带也继续转动。也就是说,当压力带在备用期间转动时,也执行稍后所述的由偏离控制装置230进行的偏离控制。
(偏离控制装置)
作为偏移构件的偏离控制装置230具有偏离控制臂231,用于在垂直方向上偏移张紧辊203这一侧的端部203a。此外,其具有作为用于以枢轴方式移动偏离控制臂231的驱动马达的脉冲马达(以下称作偏离控制驱动部分)232、和用于支撑偏离控制驱动部分232的马达支撑金属板233。
“里头一侧”指的是设置驱动源210的一侧。此外,“这一侧”指的是设置偏离控制装置230的一侧。
马达支撑金属板233的一端由支撑金属板205支撑,另一端由枢轴209以枢轴方式支撑。此外,偏离控制装置230的重心G的位置被设置为与压力单元24B的全长的一半L/2相比,更朝向枢轴209。通过这样设置重心G,当通过偏离控制装置230的重量压迫或释放压力单元24B时,可以减轻对力施加的影响。
在与压力带204的循环运转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上,在压力带204的侧边缘204a和204b上按照彼此相对的关系设置作为检测构件的偏离检测传感器240a和240b,用于检测压力带204在其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偏离检测传感器240a和240b的结构如图3A和3B所示,其中可以枢轴方式移动的挡光板241和透射型光学传感器242组合在一起。通过弹簧243使可以枢轴方式移动的挡光板241被偏置成与压力带204的侧边缘204a和204b接触。通过可以枢轴方式移动的挡光板241的移动,偏离检测传感器240a和240b可以检测压力带204的偏离。作为偏离检测传感器,可以使用透射型光学传感器或反射型光学传感器。
在偏离检测传感器240a和240b被设置成与压力单元24B共同工作的情况下,偏离检测传感器240a和240b可以以基本上相同的状态与压力带204相对,从而提高了其检测压力带204的精度。此外,当与压力单元24B分离地提供偏离检测传感器240a和240b时,可使得偏离检测传感器240a和240b与压力带204对定影辊201的压力释放操作无关,并且可以减小压力释放期间力的影响。
(压力单元的加压/压力释放构件)
此外,带传送装置33具有加压/压力释放构件,作为用于移动压力单元24B的移动构件。此加压/压力释放构件具有移动压力单元的功能,使得压力带可以呈现出压力带与定影辊加压接触并可以执行定影处理(图像加热处理)的位置、以及压力带从定影辊缩回(分离开)的位置。
此加压/压力释放构件具有释放凸轮208。压力单元24B由枢轴209和释放凸轮208支撑。当释放凸轮208转动时,压力单元24B可以围绕枢轴209转动,从而执行压力带204对定影辊201的加压操作/压力释放操作。
偏离控制装置230设置在压力单元24B上。即,偏离控制装置230固定到由压力单元24B的枢轴209支撑的支撑金属板205上,并因此适配为与压力单元24B共同地倾斜。
设有上述带传送装置33的定影装置24促使压力单元24B的压力带204靠着定影单元24A的定影辊201,从而在定影辊201与压力带104之间形成定影压合部分。当其上承载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S传送到定影压合部分时,该定影压合部分压合并加热薄片与调色剂图像。记录材料S被压迫和加热,从而将其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压力带的偏离控制操作)
现在将详细说明压力带204的偏离控制操作。
控制部分244从偏离检测传感器240a和240b获得带的位置(偏离)信息,并偏移张紧辊203的一端,即控制张紧辊203的倾角。通过由偏离控制臂231仅上下移动在张紧辊203的这一侧的端部203a来执行张紧辊103的倾角的改变,其中,通过偏离控制驱动部分232在垂直方向上转动偏离控制臂231。
当压力带204在箭头J(见图2)所示的方向上转动并沿箭头K所示的方向偏离时,偏离检测传感器240a检测到压力带204的侧边缘204a,并检测到压力带204的偏离。根据检测的结果,控制部分244控制偏离控制驱动部分232的操作,从而使偏离控制臂231在从图1中看为逆时针的方向上转动预定的值。于是,张紧辊203这一侧上的端部203a沿图1中箭头M所示的方向升高,而压力带204沿箭头N(见图2)所示的方向偏离。
张紧辊203里头一侧上的端部203b可倾动地固定到设置在里头一侧的滑动金属板206上。张紧辊203这一侧上的端部203a通过作为滑动金属板206的容纳构件的纵向槽206a(见图1)可垂直地移动。因此,张紧辊203被设计为使得其这一侧上的端部203a以里头一侧上的端部203b为支点垂直地移动,因而张紧辊203整体上倾斜。
当压力带204沿箭头N所示的方向偏离时,偏离检测传感器240b(见图2)检测到压力带204的另一侧边缘204a。根据检测的结果,控制部分244控制偏离控制驱动部分232的操作,从而使偏离控制臂231在从图1中看为顺时针方向上转动预定的值。于是,张紧辊203这一侧上的端部203a沿如图1中箭头Q所示的方向下降,而压力带204沿箭头K所示的方向偏离。
在压力带204循环运转的同时,带传送装置33继续进行上下移动张紧辊203这一侧上的端部203a的操作,从而可以使压力带在其宽度方向上往复运动。也就是说,可以在将压力带204保持在预定区域以使其不离开悬吊辊的同时转动压力带204。
在图1中,当带传送装置33朝着定影辊201移动压力带204从而加强压合部分的压力时,带传送装置33转动作为压力释放构件的释放凸轮208,从而朝着定影辊201移动支撑金属板205和滑动金属板206。于是,悬吊辊202与支撑金属板205被共同提升。偏离控制装置230也与支撑金属板205被共同提升。此时,偏离控制装置230的偏离控制臂231承受张紧辊203这一侧上的端部203a。因此,偏离控制装置230的偏离控制臂231将张紧辊203这一侧上的端部203a与其一起共同提升。也就是说,也提升整个张紧辊203,同时保持张紧辊203相对于悬吊辊202的倾斜状态。
因此,包括悬吊辊202、张紧辊203、压力带204、支撑金属板205、滑动金属板206和偏离控制装置230的整体被按原样提升。
此外,通过导体(没有显示)向偏离控制装置230的偏离控制驱动部分232提供电力,该导体可以被布线成具有额外长度,从而即使在升高时也可以向偏离控制驱动部分232提供电力。
结果,带传送装置33可以调整压力带抵靠定影辊201的压力,而不会使得偏离控制装置230的偏离调整处于紊乱状态,因此不像传统的技术,其不需要再次执行偏离调整。
此外,即使在图1的状态下,也执行偏离控制装置230的偏离调整,偏离控制臂231工作,仅张紧辊203这一侧上的端部203a被上下移动,其它部分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定影装置24不需要重新调整压力带抵靠定影辊102的压力。
此外,如图4所示,有时候定影装置24有这样的情况,即,压力单元24B向下以枢轴方式移动,从而使压力带204与定影辊201分开。即使在此状态下,通过偏离控制臂231改变张紧辊203的倾角,从而执行对带的偏离调整,之后压力单元24B再次升高,从而压迫压力带204抵靠定影辊201,将绝不会再出现偏离调整处于紊乱状态的情况。而在图4中,压力带204与定影辊201完全分开。但是压力带204有时可以或多或少的与定影辊201接触。此外,即使在此情况下,也绝不会出现偏离调整处于紊乱状态的情况。
如上所述,因为即使通过转动释放凸轮208使压力单元24B倾斜,也不改变张紧辊204与偏离控制装置230的偏离控制臂231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以带传送装置33可以稳定地执行偏离调整。
如果类似于带传送装置33的定影辊201,压合形成部件是弹性部件,定影辊的形变(变形)量根据压力而不同,因此可想而知,张紧辊203的位置也随着压力的波动(如通过压力释放操作)而改变。但是,因为偏离控制装置230与张紧辊203之间的位置关系不改变,所以带传送装置33可以稳定地执行带的偏离控制。
此外,带传送装置33设计为使得根据薄片的种类,控制部分244调整压力带204抵靠定影辊201的压力。通常,薄纸在调色剂图像的定影特性方面很好,但是很容易卷曲。此外,厚纸在调色剂图像的定影特性方面差,但是其不容易卷曲。因此,设置有可以根据薄片的种类调整压力带204抵靠定影辊201的压力的带传送装置33的定影装置24,在薄纸的情况下,可以在低压力下可靠地执行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而在厚纸的情况下,可以在高压力下可靠地执行调色剂图像的定影。
尽管压力带悬挂在两个辊上,但是辊的数量不限于两个,而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在此情况下,也可获得类似的效果。
此外,尽管辊被示为悬吊部件,但是可以使用滑动部件代替所述辊。
前面已经通过示例进行了说明,在示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压力带,但是在使用定影带替代上述的定影辊时,也可以采用将本发明应用于定影带的结构。
此外,尽管前面已经通过以定影装置作为图像加热装置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用来加热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图像、从而提高图像的光泽度的光泽改善装置。
此外,尽管前面关于在定影装置中使用带传送装置的示例说明了带传送装置,但是本发明也可以用于下面的情况。这种情况例如是:带传送装置应用于作为图像接纳部件的中间转印带而不是上述的“压力带”,其中,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承载部件(感光部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该图像接纳部件上。
如上所述,定影装置24设置有上述的带传送装置33,因此可以执行对带抵靠定影辊201的压力的调节以及对带的循环运转位置的调整,而彼此互不影响,并且可以快速地执行该调节和调整。因此,定影装置24可以容易地执行对薄片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调节。
尽管已经参照示意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按照最宽的解释,使其涵盖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4)
1.一种图像加热装置,包括:
加热旋转部件,其加热压合部分中记录材料上的图像;
设置有环形带和支撑部件的带单元,其中在所述环形带与所述加热旋转部件之间形成所述压合部分,而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环形带的内表面;以及
偏移构件,其偏移所述支撑部件,使得所述环形带在所述环形带的宽度方向上移动,
其中,当所述带单元移动到从用于加热图像的位置回缩的位置时,所述偏移构件与所述带单元一起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偏移构件设置在所述带单元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偏移构件具有用于偏移所述支撑部件的驱动马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加热装置,其中,当所述带单元位于回缩位置时,所述装置能够执行旋转所述环形带的模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266117 | 2005-09-13 | ||
JP2005-266117 | 2005-09-13 | ||
JP2005266117A JP5031213B2 (ja) | 2005-09-13 | 2005-09-13 | 画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32690A true CN1932690A (zh) | 2007-03-21 |
CN1932690B CN1932690B (zh) | 2010-05-19 |
Family
ID=37855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5182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32690B (zh) | 2005-09-13 | 2006-09-13 | 图像加热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05725B2 (zh) |
JP (1) | JP5031213B2 (zh) |
CN (1) | CN1932690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33252B (zh) * | 2008-03-10 | 2011-09-28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及包括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763014B (zh) * | 2008-12-24 | 2012-04-18 | 株式会社理光 | 带驱动机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884263A (zh) * | 2018-09-11 | 2020-03-17 | 施乐公司 | 用于保持喷墨打印机中所打印基片的平坦度的打印机和基片冷却器 |
CN114002924A (zh) * | 2020-07-28 | 2022-02-01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994626B2 (ja) * | 2005-09-13 | 2012-08-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7480480B2 (en) * | 2005-09-13 | 2009-01-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with heat pipe for decreasing unevenness i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
US20080038008A1 (en) | 2006-02-28 | 2008-02-1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7293258A (ja) * | 2006-03-29 | 2007-11-08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656667B2 (ja) * | 2006-12-12 | 2011-03-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ベル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像加熱装置 |
KR101095564B1 (ko) * | 2007-05-14 | 2011-12-1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이에 구비되는 정착유닛 |
JP5121406B2 (ja) * | 2007-11-13 | 2013-01-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252874B2 (ja) * | 2007-10-09 | 2013-07-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加熱装置 |
JP5147360B2 (ja) * | 2007-11-02 | 2013-02-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ベル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像加熱装置 |
JP4488082B2 (ja) * | 2008-04-09 | 2010-06-2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ベルト駆動方式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706718B2 (ja) | 2008-05-12 | 2011-06-22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279611B2 (ja) * | 2009-05-20 | 2013-09-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加熱装置 |
EP2570858A3 (en) * | 2011-09-14 | 2014-04-3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Belt driving device |
JP6053368B2 (ja) | 2012-07-26 | 2016-12-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89255B2 (ja) * | 2012-10-01 | 2016-03-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加熱装置 |
JP6061608B2 (ja) | 2012-10-17 | 2017-01-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加熱装置 |
JP5818775B2 (ja) | 2012-12-06 | 2015-11-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34768A (ja) | 2012-12-11 | 2014-07-24 | Canon Inc | 画像加熱装置 |
JP6033120B2 (ja) | 2013-02-27 | 2016-11-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加熱装置、潤滑剤塗布方法及び潤滑剤塗布容器 |
JP2015034971A (ja) | 2013-07-12 | 2015-02-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定着用ローラ、その製造方法、定着装置 |
JP6319656B2 (ja) * | 2014-05-02 | 2018-05-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ベルト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7102247B2 (ja) | 2018-06-21 | 2022-07-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7304003B2 (ja) * | 2019-09-27 | 2023-07-0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回転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2129624A (ja) * | 2021-02-25 | 2022-09-06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7506B2 (ja) | 1988-12-12 | 1996-01-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加熱定着装置 |
US5027160A (en) * | 1988-12-08 | 1991-06-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ixing apparatus with movable film and means for controlling film position |
JPH02222980A (ja) * | 1989-02-23 | 1990-09-05 | Mita Ind Co Ltd | 定着装置 |
EP0437204B1 (en) * | 1990-01-11 | 1994-09-14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ateral shift control for endless belt and fix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
DE69118407T2 (de) * | 1990-01-11 | 1996-09-12 | Canon Kk | Vorrichtung zum Steuern der Seitenverschiebung eines Endlos-Bandes und damit ausgestattetes Fixiergerät |
JPH0830124A (ja) * | 1994-07-13 | 1996-02-02 | Toray Ind Inc | 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方法 |
JPH09221244A (ja) * | 1995-12-12 | 1997-08-26 | Minolta Co Ltd | ベルトの横移動検出装置及び横移動修正装置 |
JP3612976B2 (ja) * | 1998-01-07 | 2005-01-26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 |
JPH11305586A (ja) * | 1998-04-27 | 1999-11-0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14964A (ja) * | 2001-01-19 | 2002-07-31 | Konic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090375B2 (ja) * | 2003-03-24 | 2008-05-28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241066B2 (ja) * | 2004-10-19 | 2013-07-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加熱装置 |
JP4630652B2 (ja) * | 2004-12-10 | 2011-02-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7480480B2 (en) * | 2005-09-13 | 2009-01-2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with heat pipe for decreasing unevenness in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
US7522870B2 (en) * | 2005-09-13 | 2009-04-2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 means for controlling heating rotatable member in accordance with belt operation |
JP4994626B2 (ja) * | 2005-09-13 | 2012-08-0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05
- 2005-09-13 JP JP2005266117A patent/JP503121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7-31 US US11/461,133 patent/US7505725B2/en active Active
- 2006-09-13 CN CN200610151827.8A patent/CN193269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33252B (zh) * | 2008-03-10 | 2011-09-28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及包括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01763014B (zh) * | 2008-12-24 | 2012-04-18 | 株式会社理光 | 带驱动机构,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CN110884263A (zh) * | 2018-09-11 | 2020-03-17 | 施乐公司 | 用于保持喷墨打印机中所打印基片的平坦度的打印机和基片冷却器 |
CN110884263B (zh) * | 2018-09-11 | 2022-07-01 | 施乐公司 | 用于保持喷墨打印机中所打印基片的平坦度的打印机和基片冷却器 |
CN114002924A (zh) * | 2020-07-28 | 2022-02-01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CN114002924B (zh) * | 2020-07-28 | 2023-12-22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定影装置以及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70059061A1 (en) | 2007-03-15 |
JP2007079068A (ja) | 2007-03-29 |
CN1932690B (zh) | 2010-05-19 |
JP5031213B2 (ja) | 2012-09-19 |
US7505725B2 (en) | 2009-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32690A (zh) | 图像加热装置 | |
CN101077745A (zh) | 片材传送装置、成像装置以及图像阅读装置 | |
US886798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178478B2 (ja)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264793A (ja) | シート搬送装置 | |
CN1932689A (zh) | 图像加热设备 | |
CN1260672C (zh) | 图像读取装置及具有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JP5743757B2 (ja) | 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 |
CN1206113C (zh) | 纸输送装置及设有该纸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811608A (zh) | 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输送控制装置 | |
JP6827723B2 (ja)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511669B2 (en)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287230C (zh) | 调整装置和具有该调整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 |
US20210096485A1 (en) |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08129494A (ja) | ベル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222321A (ja) | 排紙収容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3781C (zh) | 片材进给装置 | |
JP6833380B2 (ja)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2037462A (ja) | 用紙カセット | |
JP6477145B2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102409A (ja) | 電子写真装置の定着装置 | |
US10173853B2 (en)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769543B2 (ja) | シート圧縮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421555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2086952A (ja)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