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5676A - 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器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器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35676A
CN1835676A CNA2006100717221A CN200610071722A CN1835676A CN 1835676 A CN1835676 A CN 1835676A CN A2006100717221 A CNA2006100717221 A CN A2006100717221A CN 200610071722 A CN200610071722 A CN 200610071722A CN 1835676 A CN1835676 A CN 1835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holding member
suction nozzle
electronic
tu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717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5676B (zh
Inventor
河田东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835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5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356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56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04Pick-and-place heads or apparatus, e.g. with jaw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04Pick-and-place heads or apparatus, e.g. with jaws
    • H05K13/0408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 H05K13/0409Suck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04Pick-and-place heads or apparatus, e.g. with jaws
    • H05K13/0408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 H05K13/041Incorporating a pick-up tool having multiple pick-up to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24On flat or curved insulated base, e.g., printed circuit, etc.
    • Y10T29/4913Assembling to base an electrical component, e.g., capacitor,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174Means to fasten electrical component to wiring board, base, or subst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174Means to fasten electrical component to wiring board, base, or substrate
    • Y10T29/53178Chip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191Means to apply vacuum directly to position or hold work pa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器件保持设备、一种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以及一种电子器件安装方法,所述设备、系统和方法都确保保持至少一个吸嘴的管嘴头部很容易地头部保持部件,也很容易地从头部保持部件上分离。头部保持部件52的吸力面130保持与旋转头部56的被吸表面200紧密接触,这样形成了一头部用负压腔204,负压腔204利用基于负压的吸力保持旋转头部56。旋转头部56和头部保持部件52一起旋转并上下移动。旋转头部56具有十二个吸嘴212和十二个阀装置264。由于头部保持部件52的上下运动,杆驱动部件510接合铰接杆224、第一滑阀280和第二滑阀310,以机械地上下移动相应的吸嘴212以及机械地将相应的阀装置264切换至它的负压供应状态和正压供应状态中的任一状态,使相应的吸嘴212保持并安装电子器件。

Description

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器件安装方法
本申请是以2005年3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5-075397为基础的,该申请的内容在此一并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器件保持设备、一种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以及一种电子器件安装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器件保持设备,其包括多嘴头部和头部保持部件,所述头部保持有多个吸嘴,用于保持各自的电子器件,所述头部保持部件保持多嘴头部,使多嘴头部可从头部保持部件分开;一种电子器件安装系统,其包括该电子器件保持设备;以及一种利用该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的电子器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上述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的一个例子披露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221518中。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由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使用,其包括头部保持部件,所述头部保持部件选择性地保持不同种类的管嘴头部中的任意一个。不同种类的管嘴头部保持不同种类和/或不同数目的吸嘴。所以,头部保持部件选择性地保持不同管嘴头部中适当的一个,管嘴头部保持一个或多个吸嘴,对应于一种或多种和/或全部的被安装在电路基片上的电子器件。
头部保持部件设有头部夹紧装置,其包括接合销和接合销操作装置。接合销操作装置包括一凸轮盘和一杆元件,操作员操作该杆元件,来转动凸轮盘,从而上下移动接合销。当管嘴头部由头部保持部件保持的时候,操作员旋转凸轮盘以将接合销返回到它的返回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管嘴头部连接在头部保持部件上。然后,在相反方向上旋转凸轮盘,以移动接合销至它的工作位置,在该位置,销接合相连的管嘴头部上设置的辊子。当管嘴头部要从头部保持部件上拆下时,操作员逆序操作,使接合销脱离辊子,管嘴头部从头部保持部件上分离。
然而,操作头部夹紧装置将管嘴头部连接到管嘴保持元件是很麻烦的。也就是说,操作头部夹紧装置,在管嘴保持元件上连接和分离管嘴头部很耗时,导致电子器件安装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器件保持设备、一种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以及一种电子器件安装方法,所述设备、系统和方法都具有这样的优点,即管嘴头部很容易地连接于头部保持部件,也容易地从头部保持部件上分离。
下面将描述和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形式的一些例子,这些例子被认为是本申请所能够要求保护的(下面适当的地方被称为所要求保护的形式)。所要求保护的形式至少包括分别对应于附带的权利要求的形式,但是可以另外包括比本发明更宽或更窄的形式,甚至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于本发明的发明。每个下列的形式(1)到(37)如附带的权利要求作标记,并且在适当的地方依赖于其他的形式,使来帮助理解所要求保护的形式及显示和阐明元件的可能的组合或其技术特征。然而,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局限于如下所述的元件或下列形式的技术特征或其组合,这些只用于示例性的目的。还应当理解,下面的每个形式不仅应当参考直接与此相关的说明来解释,还应当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来解释,而且,在附加的所要求保护的形式中,一个或多个元件或一个或多个技术特征可以添加到下面的任何具体形式中,或从下面的任何具体形式中删除。在下面的形式中,形式(1)对应于权利要求1;形式(2)对应于权利要求2;形式(3)对应于权利要求3;形式(4)对应于权利要求4;形式(5)和(6)的组合对应于权利要求5;形式(10)对应于权利要求6;形式(16)对应于权利要求7;形式(20)和(21)的组合对应于权利要求8;形式(22)对应于权利要求9;形式(27)对应于权利要求10;形式(28)对应于权利要求11;形式(11)和(29)的组合对应于权利要求12;形式(30)对应于权利要求13;形式(32)对应于权利要求14;形式(36)对应于权利要求15;和形式(37)对应于权利要求16。
(1)一种电子器件保持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其保持多个吸嘴,使吸嘴相互平行地延伸且保持各自的电子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被保持部分;和
头部保持部件,其包括头部保持部分,所述头部保持部分通过保持它的被保持部分选择性地保持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中的任意一个,
其中,头部保持部分和被保持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负压腔形成凹槽,所述负压腔形成凹槽连接于头部用负压供应通道,并与头部保持部分和被保持部分中的另一个协作,以形成头部用负压腔,所述头部用负压腔通过头部用负压供应通道得到头部用负压供应,并靠吸力保持任意的多嘴头部的被保持部分。
在多嘴头部为保持至少三个吸嘴的多嘴头部的情况下,多嘴头部可跟如下所述的形式(2)一致。否则,多嘴头部可为沿一直线保持至少三个吸嘴,使在垂直于该直线的方向上,至少三个吸嘴相互平行地延伸;或者为在至少三个交点上分别保持至少三个吸嘴,所述三个交点是从(a)多个第一直线和(b)多个第二直线中的至少四个交点选择出来的,使至少三个吸嘴在垂直于第一和第二直线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
由于供应给头部用负压腔的负压,多嘴头部被头部保持部件吸取并保持。所以,当多嘴头部被头部保持部件保持的时候,头部和保持元件相互协作形成了头部用负压腔,负压供应给该腔;当头部从头部保持部件上移走的时候,通过停止该腔的负压供应,头部和保持元件相互分离。因而,多嘴头部可以很容易地连接于头部保持部件,也可很容易地从头部保持部件分开。而且,当头部连接于保持元件以及从保持元件上分开的时候,由头部保持部件保持的多个吸嘴会立刻连接于头部保持部件,也会立刻从头部保持部件上分开。所以,多个吸嘴可以在短时间内很容易地连接于头部保持部件,并从头部保持部件上分开,或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很容易地与其他吸嘴交换。
多个管嘴头部在头部保持部件上的连接和分开可由操作员手工进行,也可由连接与分开装置自动进行。在后者情况下,多嘴头部可以更加容易地连接于头部保持部件,也可更加容易地从头部保持部件分开。
在本电子器件保持设备包括多个多嘴头部的情况下,优选地,那些多嘴头部为不同的种类,使那些头部在不同的齿距或间隔保持吸嘴和/或保持不同种类和/或不同数目的吸嘴,相当于多种电子器件被保持,即,保持吸嘴的那些头部具有高的空间使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多嘴头部从头部保持部件上的分开以及另一个多嘴头部到保持元件的连接意味着两个多嘴头部相互交换;上述的连接与分开设置起自动头部交换装置的作用。
(2)依照形式(1)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保持至少三个所述吸嘴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使所述至少三个吸嘴位于一公共圆上,且在垂直于含有该公共圆的平面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
(3)依照形式(1)或形式(2)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具有:第一负压供应系统,所述第一负压供应系统将吸嘴所用的负压供应给每个吸嘴;和第一正压供应系统,所述第一正压供应系统将正压供应给所述每个吸嘴,头部保持部件具有第二负压供应系统和第二正压供应系统,在头部保持部件保持任意的多嘴头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负压供应系统和第二正压供应系统分别与第一负压供应系统和第一正压供应系统相连通。
当每个吸嘴供应有负压时,各管嘴靠吸力保持电子器件;当各管嘴供应有正压时,各管嘴释放元件,或者清洁各管嘴的内部空间。依照本形式(3),在多嘴头部被头部保持部件保持的情况下,负压和正压可以很容易地供应给每一个吸嘴。因而,本保持设备有效地利用了技术优点,即头部保持部件靠吸力保持多嘴头部。
这里,应当注意到,本形式(3)及下面的形式(5)到(33)中的每一个形式都可以独立于前述的各形式(1)和(2)。
(4)依照形式(3)的设备,其中,第一负压供应系统和第二负压力供应系统经由负压腔形成凹槽相互连通,头部用负压供应通道提供了第二负压供应系统的吸嘴所用的负压供应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第二负压力供应系统和头部用负压力供应通道可以相互独立地设置。然而,依照本形式(4),头部保持部件可具有简化的结构。
(5)依照形式(3)或形式(4)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还具有多个阀装置,多个阀装置分别与吸嘴相关联,每个阀装置可切换到至少两个状态中的任意一个,所述至少两个状态包括:(a)第一状态,其中所述每个阀装置允许相应的一个吸嘴与第一负压供应系统相连通,和(b)第二状态,其中所述每个阀装置允许所述相应的吸嘴与第一正压供应系统相连通。
依照本形式(5),通过相应的一个阀装置,可以很容易地在负压到各吸嘴的供应和正压到各管嘴的供应之间相互切换。阀装置可以为电动执行切换操作的阀装置,也可以为机械执行切换操作的阀装置。
(6)依照形式(5)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还具有一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多个保持各自的吸嘴的管嘴保持部分;多个保持各自的阀装置的阀装置保持部分;和被保持部分,其靠吸力被头部保持部件保持。
(7)依照形式(6)的设备,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相对于所述吸嘴和主体中的另一个,在每个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吸嘴和主体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向上和向下的方向平行于所述各吸嘴延伸的方向。
依照本形式(7),可选择出由多嘴头部保持的至少一个吸嘴,使被选定的至少一个吸嘴可以上下移动,以吸取和安装至少一个电子器件。移动装置可以为电力执行移动操作的移动装置,也可以为机械执行移动操作的移动装置。
(8)依照形式(5)到(7)中任一形式的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阀切换装置,其将所述各阀装置切换至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所述至少两个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状态。
本电子器件保持设备可以使用多个阀切换装置,分别切换各个阀装置,或者使用一公共的阀切换装置,切换每一个阀装置。在后者的情况下,本保持设备具有比较简单的结构。
(9)依照形式(5)到(8)中任一形式的设备,还包括:
主框架,其保持头部保持部件,使头部保持部件可相对于主框架,在向上和向下的每个方向上运动,所述向上和向下的方向平行于所述每个吸嘴延伸的基准方向;和
头部保持部件移动装置,其在所述的每个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相对于主框架,移动头部保持部件。
依照本形式(9),通过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头部保持部件,多嘴头部可以上下移动。
(10)依照形式(9)的设备,还包括由主框架保持的阀切换装置,并且,依靠由头部保持部件移动装置相对于主框架移动头部保持部件,所述阀切换装置可机械地将各阀装置切换至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所述至少两个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状态。
依照本形式(10),每个阀装置机械地切换至正压供应状态和负压供应状态。相反,在各阀装置的切换是由电动来进行的情况下,多嘴头部和头部保持部件需要具有各自的用于电动阀装置的电气配线,当头部由保持元件保持的时候,也需要相互电气连接。因而,本电子器件保持设备可以在负压至各吸嘴的供应和正压至各吸嘴的供应之间切换,不会破坏头部靠吸力由保持元件保持的优势。另外,由于利用了头部保持部件的上下运动,阀切换装置具有简单的结构。
(11)依照形式(10)的设备,其中,所述每个阀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阀芯,所述阀芯包括被接合部分,所述阀芯由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的主体保持,使所述至少一个阀芯在基准方向上是活动的;阀切换装置包括阀切换部件,当头部保持部件向下运动时,所述阀切换部件接合所述至少一个阀芯的被接合部分,从而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的主体,在基准方向上移动所述至少一个阀芯。
(12)依照形式(11)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阀芯的被接合部分具有多个被接合表面,所述多个被接合表面在基准方向上各自具有多个阶梯状的不同位置。
因为阀切换部件接合各阀装置阀芯的多个被接合表面中选定的一个,所以,在头部保持部件向下运动过程中,各阀装置的切换出现在不同时间中的选定的一个时间上。
(13)依照形式(11)或形式(12)的设备,其中,所述各阀装置还包括一阀芯位置维持装置,所述至少一个阀芯由阀切换部件移动到一位置,所述阀芯位置维持装置在该位置下维持所述至少一个阀芯。
依照本形式(13),各阀装置的阀芯可以牢固地维持在其移动到的位置上,因此,可以准确地进行正压和负压到各吸嘴的供应及停止供应。
(14)依照形式(13)的设备,其中,所述各阀装置的阀芯位置维持装置包括一非对称的压力腔,所述压力腔在至少一个芯孔的内圆周表面上开口,所述至少一个芯孔形成在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的主体上,所述至少一个阀芯安装在所述压力腔内,非对称的压力腔的形状确保将一压力相对于其轴线非对称地施加于所述至少一个阀芯上。
依照本式(14),各阀装置的阀芯由以其轴线的相对两侧中的一侧朝着另一侧的方向施加于阀芯上的压力压靠在芯孔的内圆周表面上,在阀芯和内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下,维持阀芯的当前位置。所以,与利用机械制动器来维持阀芯的位置的情况相比,本阀芯位置维持装置具有较长的寿命。
(15)依照形式(5)到(14)中任一形式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还具有多个独立通道,每一个独立通道将相应的一个吸嘴连接到第一负压供应系统上,所述各阀装置包括:(A)第一阀,其设置在相应的一个独立通道中,其包括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阀可切换至下列状态中任意一个状态:(a)第一阀允许相应的一个吸嘴与第一负压供应系统相连通的负压供应状态和(b)第一阀允许所述相应的吸嘴与第一正压供应系统相连通的正压供应状态,和(B)第二阀,其设置在第一阀和第一正压供应系统之间,其包括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可切换至下列状态中任意一个状态:(c)第二阀允许第一阀与第一负压供应系统相连通的负压供应状态和(d)第二阀阻止第一阀与第一正压供应系统相连通的正压供应阻止状态。
依照每个阀装置的第一阀和第二阀各自选择的状态的组合,负压或正压供应给相应的一个吸嘴,或者停止负压或正压的供应。然而,各阀装置也可以为由单个阀切换至三个状态即正压供应状态、负压供应状态和正压及负压供应阻止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状态。依照本形式(15),由于各阀装置使用了两个阀芯,通过移动两阀芯中的每一个至两个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各阀装置可以很容易地被切换。
(16)依照形式(9)到(14)中任一形式的设备,还包括由主框架保持的管嘴移动装置,并且,依靠由头部保持部件移动装置相对于主框架移动头部保持部件,所述管嘴移动装置可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的主体,在所述每一个方向和向下方向上机械地移动任一吸嘴。
依照本形式(16),由于利用了头部保持部件的上下运动,管嘴移动装置具有简单的结构。而且,因为各吸嘴和主体可机械地相对移动,当头部被保持元件保持的时候,多嘴头部和头部保持部件不需要相互电气连接。
(17)依照形式(16)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还具有多个铰接杆,每一个铰接杆包括两个臂,其中一个臂可操作地连接到一相应的吸嘴上,所述各铰接杆由主体保持,使所述铰接杆可绕一轴线枢转,该轴线垂直于并远离所述相应的吸嘴的轴线,管嘴移动装置包括杆驱动部件,所述杆驱动部件接合所述各铰接杆的两个臂中的另一个臂,由此使所述各铰接杆绕其轴线枢转。
(18)依照形式(17)的设备,其中,杆驱动部件设置一阀切换部件,依靠头部保持部件相对于主框架的运动,所述阀切换部件将所述各阀装置切换至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所述至少两个状态中的任一状态。
当各吸嘴和多嘴头部的主体相互移动时,通常需要将气体的供应切换给各管嘴。由于很容易地提供了也起阀切换部件作用的杆驱动部件,本电子器件保持设备具有简化的结构。
(19)依照形式(3)到(18)中任一形式的设备,其中,第一正压供应系统包括一减压阀,所述减压阀可切换至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中的任一状态,在工作状态,减压阀降低正压,在非工作状态,减压阀不降低正压。
依照本形式(19),各吸嘴可以有选择供应降低的正压或没有降低的正压。减压阀可以是电磁压力调节阀,其可在工作状态下电动地降低正压,或者可以是机械阀,其机械地进行压力降低操作。在后者情况下,当头部被保持元件保持的时候,多嘴头部和头部保持部件不需要相互电气连接。另外,减压阀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可电动、机械或手动地进行。
(20)依照形式(1)到(19)中任一形式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一叠板部分,所述叠板部分由多个板部件组成,所述多个板部件具有不同的气体通道,相互气密地叠置在一起。
多个板部件通过可拆卸的连接元件相互连接在一起,例如螺钉,以致板部件可相互分开;或者,板部件可通过如胶粘剂永久地相互固定在一起,以致板部件不可相互分开。此外,板部件可以利用连接和固定两个方法来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板部件基本上通过固定方法结合以及只有一个或多个(但不是全部)板部件通过连接方法与由此固定的板部件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下,将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装配到多嘴头部以及从头部上拆除一个或多个组成元件是很容易的。在多嘴头部上,主体必须具有分别将负压供应给吸嘴的多个负压供应通道。然而,在多嘴头部上不容易形成互不干扰的负压供应通道。依照本形式(20),在至少一部分主体上使用叠板部分。所以,负压供应通道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相互连接板部件的各组气体通道来形成。另外,在各吸嘴通过多个负压供应通道中的相应的一个通道供应有正压的情况下,本保持设备具有更大的优势,即所有的供应通道都可以很容易地形成。
(21)依照形式(20)的设备,其中,叠板部分由至少三个所述的薄板部件组成。
板部件的总数越大,形成气体通道的自由度越高,即越容易形成气体通道。
(22)依照形式(20)或形式(21)的设备,其中,至少一个板部件在其相对两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凹槽部分和多个通孔,每个凹槽部分都与所述至少一个表面平行地延伸,每个通孔都贯穿所述至少一个板部件。
当板部件相互叠置的时候,凹槽部分和通道封闭和/或相互连通来形成气体通道,从而组成正压供应通道和负压供应通道。
(23)依照形式(22)的设备,其中,所述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保持至少三个所述吸嘴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使所述至少三个吸嘴位于一公共圆上,且在垂直于含有该公共圆的平面的基准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每个凹槽部分包括(a)在公共圆的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圆周方向凹槽和(b)在公共圆的大体上径向的方向上延伸的径向凹槽中的至少一个凹槽。
凹槽部分的径向凹槽是连接在主体靠近公共圆的中心的内部与远离中心的外部之间的通道。为此,各径向凹槽只需在公共圆的径向上延伸。然而,取决于由各径向凹槽连接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或避免主体的另一部分对各凹槽的干扰的需要,各凹槽必须相对于公共圆的径向或多或少地倾斜。所以,这里,术语″大体上径向″定义为包含相对于公共圆的径向成±30度的角度范围。
(24)依照形式(22)或形式(23)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保持至少三个所述吸嘴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使所述至少三个吸嘴位于一公共圆上,且在垂直于含有该公共圆的平面的基准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凹槽部分包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沿与公共圆同心的圆形成。
(25)依照形式(1)到(24)中任一形式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保持至少三个所述吸嘴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使所述至少三个吸嘴位于一公共圆上,且在垂直于含有该公共圆的平面的基准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具有多个阀装置,每一个阀装置控制每一个吸嘴所用的负压和正压至相应的一个吸嘴的供应,所述每个阀装置相对于公共圆设置在所述相应的吸嘴的半径外侧上。
因为各吸嘴的外侧比它的内侧宽,相应的阀装置可以很容易地设置在各管嘴的外侧。
(26)依照形式(1)到(25)中任一形式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保持至少三个所述吸嘴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使所述至少三个吸嘴位于一公共圆上,且在垂直于含有该公共圆的平面的基准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其中,该设备还包括一头部旋转装置,所述头部旋转装置能够绕其轴线转动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所述轴线垂直于所述的平面且穿过公共圆的中心而延伸。
该多嘴头部是一可旋转的多嘴头部,因此可以被称为旋转头部。利用多嘴头部的转动可以来移动各吸嘴,从而将其当前的角位置改变至一预定的角位置,或校正或改变由各吸嘴保持的电子器件的角位置。
(27)依照形式(10)或形式(11)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保持至少三个所述吸嘴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使所述至少三个吸嘴位于一公共圆上,且在垂直于含有该公共圆的平面的基准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阀切换装置由主框架保持,这样阀切换装置可绕其轴线转动,所述轴线垂直于所述平面延伸并穿过公共圆的中心,以及,该设备还包括阀切换装置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绕其轴线将阀切换装置旋转至任意角相位。
依照本形式(27),阀切换装置可移动到每个不同的角相位,在那里,阀切换装置可以切换阀装置。因而,本阀切换装置通常用于每个阀装置。
(28)依照形式(16)到(18)中任一形式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保持至少三个所述吸嘴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使所述至少三个吸嘴位于一公共圆上,且在垂直于含有该公共圆的平面的基准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管嘴移动装置由主框架保持,这样管嘴移动装置可绕一轴线转动,所述轴线垂直于所述平面延伸并穿过公共圆的中心,以及,其中该设备还包括一管嘴移动装置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绕其轴线将管嘴移动装置旋转至任意角相位。
依照本形式(28),管嘴移动装置可移动到每个不同的角相位,在那里,管嘴移动装置可以移动吸嘴。因而,管嘴移动装置通常用于每个吸嘴。
(29)依照形式(11)到(14)中任一形式的设备,还包括一常规复位部件,其由主框架保持,当头部保持部件相对于主框架向上移动至常规复位位置的时候,所述常规复位部件接合于所述各阀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阀芯,从而将所述至少一个阀芯复位至其基准位置。
依照本形式(29),利用头部保持部件的向上运动来使各阀装置的阀芯复位至其基准位置。
(30)依照形式(29)的设备,还包括一特别复位部件,其由主框架保持,当头部保持部件相对于主框架向上移动至一特别复位位置的时候,所述特别复位部件接合于任意一个阀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阀芯,从而将所述至少一个阀芯复位至其基准位置。
通过特别复位部件,只有对应于例如未能正常地保持电子器件的吸嘴的阀装置的阀芯可以被复位到它的基准位置。通常,利用头部保持部件的向上运动来使任意一个阀装置的阀芯复位至其基准位置。与依照本形式(30)的特别复位部件相比,依照上述的形式(29)的复位部件可以被称为常规复位部件。
(31)依照形式(30)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保持至少三个所述吸嘴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使所述至少三个吸嘴位于一公共圆上,且在垂直于含有该公共圆的平面的基准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特别复位部件由主框架保持,这样特别复位部件可绕一轴线转动,所述轴线垂直于所述平面延伸并穿过公共圆的中心,以及,其中该设备还包括一特别复位部件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绕其轴线将特别复位部件旋转至任意角相位。
(32)依照形式(30)或形式(31)的设备,还包括一特别阀切换装置,其由主框架保持,当头部保持部件相对于主框架向上移动至一特别阀切换位置的时候,所述特别阀切换装置接合于任意一个阀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阀芯,从而将任意一个阀装置切换至其第二状态,在该第二状态,任意一个阀装置允许一个相应的吸嘴连通于第一正压供应系统。
特别阀切换装置只能将对应于例如未能正常地保持一电子器件的吸嘴阀装置的阀芯切换至阀装置的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阀装置允许吸嘴到连通于第一正压供应系统。因此,正压只被供应给该吸嘴,这样该吸嘴可以释放或放开以不当的形式如不当的姿势保持的电子器件,或者这样吸嘴可以通过吹掉阻塞管嘴的异物而被清洁。与依照本形式(32)的特别阀切换装置相比,依照上述形式(8)、(10)或(18)的阀切换装置或元件可以被称为常规阀切换装置或元件。特别阀切换装置和常规阀切换装置可以相互独立地设置。做为选择,特别阀切换装置和常规阀切换装置共用一个公共的阀切换部件和/或一个公共的阀切换部件操作装置,所述操作装置操作公共的阀切换部件来进行阀切换操作,但可以使用不同的控制程序来以不同的形式控制公共的阀切换部件操作装置。依照本形式(32),头部保持部件由特别阀切换装置的阀切换部件操作装置的一部分组成,利用头部保持部件的向下运动,特别阀切换装置可唯一地切换任意阀装置的阀芯。
(33)依照形式(32)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保持至少所述的三个吸嘴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使所述至少三个吸嘴位于一公共圆上,且在垂直于含有公共圆的平面的基准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特别阀切换装置由主框架保持,这样特别阀切换部件可绕一轴线转动,所述轴线垂直于所述平面延伸并穿过公共圆的中心,以及,其中该设备还包括一特别阀切换装置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绕其轴线旋转特别阀切换装置至任意角相位。
特别复位部件旋转装置和特别阀切换装置旋转装置可相互独立地提供。或者,公共的旋转装置不但起到特别复位部件旋转装置的作用,还起到特别阀切换装置旋转装置的作用。在后者的情况下,可降低本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的生产成本。特别复位部件可一体形成于特别阀切换装置的阀切换部件上(即″特殊″的阀切换部件)。
(34)依照形式(1)到(33)中任一形式的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单嘴头部,其中,头部保持部件的头部保持部分选择性地保持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单嘴头部中的任意一个。
(35)依照形式(1)到(34)中任一形式的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分配头部和一个涂敷管嘴,所述分配头部包括容纳粘性流体的流体容纳部分,所述涂敷管嘴涂敷粘性流体,其中,头部保持部件的头部保持部分选择性地保持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和分配头部中的任意一个。
例如,单个系统不仅可作为电子器件安装系统,而且可以作为高粘度流体涂敷系统。该单个系统不仅可以进行在电路基板上安装电子器件的操作,而且可以进行在电路基板上涂敷高粘性流体的操作。因而,可降低该系统的占地面积和生产成本。在有些情况下,该系统能可只被用作电子器件安装系统;在其它情况下,同一系统可只被用作高粘度流体涂敷系统。
(36)一种电子器件安装系统,包括:
依照形式(1)到(35)任一形式的电子器件保持设备;
器件供应装置,其供应多个电子器件;
基板保持装置,其保持电路基板,由器件供应装置供应的电子器件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上;
移动装置,其沿垂直于各吸嘴的轴线中的每条轴线的平面,将电子器件保持设备、器件供应装置和基板保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电子器件保持设备、器件供应装置和基板保持装置中的不同的一个移动;和
控制装置,其控制移动装置和电子器件保持设备,以便电子器件保持设备从器件供应装置上接收电子器件,并将电子器件安装在由基板保持装置保持的电路基板上。
理想的是,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使用多种类型的多嘴头部,所述多种类型的多嘴头部在不同的齿距或间隔分别保持吸嘴。
本电子器件安装系统具有降低的设备成本和提高的元件安装效率。例如,为了将电子器件安装在两个电路基板上,生产线可以同时使用第一种电子器件安装系统和第二种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使第一安装系统将器件安装在两个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上,同时,第二安装系统将器件安装在另一个基板上,所述第一种电子器件安装系统包括具有单嘴头部的电子器件保持设备,所述第二种电子器件安装系统包括具有多嘴头部的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多种类型的安装系统是必须的,这导致生产线的设备成本的增加。相反,依照本形式(36)的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不仅可起到上述第一种电子器件安装系统的作用,而且可起到第二种电子器件安装系统的作用,这导致生产线的设备成本的降低。另外,因为安装到一个基板上的器件的种类和/或总数可能不同于安装到另一个基板上的器件的种类和/或总数,所以两种安装系统需要不同的时间来将所有的电子器件安装在各自的电路基板上。也就是说,两种安装系统中的一种系统必须不得不经常等待另一种安装系统完成器件的安装而不能安装任何器件,这导致生产线的器件安装效率的降低。相反,依照本形式(36)的电子器件安装系统可以选择性地保持和使用任意的单嘴头部和多嘴头部,即可以进行优选利用单嘴头部的第一种器件安装操作和优选利用多嘴头部的第二种器件安装操作中的任意一个。也就是说,本电子器件安装系统工作不需要任何的等待时间,这导致器件安装效率的提高。
(37)一种在单个电路基板上安装多个电子器件的方法,包括:
利用公共的头部保持部件,选择性地保持下列中的每个:(a)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其保持多个吸嘴,使吸嘴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保持各电子器件,和(b)至少一个单嘴头部,其保持单个吸嘴,单个吸嘴利用基于负压的吸力保持电子器件,和
利用公共的头部保持部件,在单个电路基板上安装下列中的每个:(c)由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保持的电子器件和(d)由所述至少一个单嘴头部保持的电子器件。
理想的是,本电子器件安装方法使用多种类型的多嘴头部,所述多种类型的多嘴头部在不同的齿距或间隔分别保持吸嘴。在这种情况下,公共的头部保持部件可以选择性地保持不同类型的多嘴头部中适当的一个,其对应于被其保持的电子器件的尺寸。本安装方法具有与依照上述的形式(36)的电子器件安装系统同样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面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上及工业上的意义,参考附图,其中:
图1是一俯视图,示意性地显示了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子器件安装系统;
图2是部分剖视的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的正视图,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使用了该电子器件保持设备,所述电子器件保持设备保持单嘴头部;
图3是部分剖视的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的正视图,所述电子器件在单嘴头部的地方保持旋转头部;
图4是一俯视图,显示了形成在旋转头部的主体上的芯孔等;
图5是一俯视图,显示了形成在主体上的负压供应独立通道;
图6是一俯视图,显示了形成在主体上的正压供应独立通道;
图7是一仰视图,显示了形成在主体上的凹槽;
图8是一剖视的旋转头部的杆组件的正视图;
图9是杆组件的支撑元件的正视图;
图10是杆组件的支撑元件的侧视图;
图11是剖视的杆组件的支撑元件的俯视图;
图12是剖视的旋转头部的第一阀芯的上部分的正视图;
图13是第一阀芯的多个第一被接合表面的侧视图;
图14是剖视的旋转头部的第二阀芯的上部分的正视图;
图15是一剖视的旋转头部的减压阀的正视图;
图16是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的复位环的放大正视图;
图17是部分剖视的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的正视图,所述电子器件在单嘴头部或旋转头部的地方保持分配头部;
图18是头部存储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19是头部存储装置的该部分的侧视图;
图20是一简图,显示了控制电子器件安装系统的控制装置;
图21是一部分剖视的正视图,显示了旋转头部从它的向上运动的终点位置向下运动的状态;和
图22A,22B,22C,22D,22E,22F,22G,22H和22I分别显示了当电子器件靠吸力保持并安装器件时切换阀装置的步骤。
具体实施形式
下面,参考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显示了本发明使用的电子器件安装系统。电子器件安装系统包括:电子器件保持设备10;供料型的电子器件供应装置12和底盘型的电子器件供应装置14,每一个装置作为一种电子器件供应装置;电路基板保持装置16;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的移动装置18;头部存储装置20;电路基板输送装置22;和控制装置24(图20)。
基板输送装置22设置在台架30上,所述台架30作为本安装系统的支撑元件,所述基板输送装置22包括如带式运输机,其在一水平方向上输送电路基板82,以将电路基板32从基板保持装置16装入和送出。在下文中,电路基板32被输送的方向称为X轴方向;在平行于电路基板32的水平面上垂直于X轴方向的方向称为Y轴方向。基板保持装置16是一静止的装置,其包括:例如未示出的基板支撑装置,基板支撑装置支撑由基板输送装置22装入的电路基板32的下表面;和未示出的基板夹持装置,其将电路基板32夹持在基板支撑装置上,并保持电路基板32,这样基板32置身于水平姿势。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供料型的器件供应装置12和底盘型的器件供应装置14也是静止的装置,它们在基板输送装置22的两侧,在Y轴方向相互远离的位置上设置在台架30上。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的移动装置18包括X轴方向移动装置40和Y轴方向移动装置42。X轴方向移动装置40包括带有编码器的伺服马达和X轴滑块44,伺服马达是一种电动机,其作为X轴方向移动装置40的驱动源,X轴滑块44作为移动部件,可在X轴方向上移动。同样,Y轴方向移动装置42包括带有编码器的伺服马达和Y轴滑块46,伺服马达是一种电动机,其作为Y轴方向移动装置42的驱动源,Y轴滑块46作为移动部件,可在Y轴方向上移动。两个移动装置40、42相互协作来将电子器件保持设备10移动到水平面上的任意位置。X轴滑块44支撑和和带有两个元件图像拾取系统47;Y轴滑块46支撑和带有一个标记摄像装置48。
电子器件保持设备10包括:主框架50;头部保持部件52;多个单嘴头部54(在图2中显示了一个头部54);多个旋转头部56(在图3中显示了一个头部56),每个头部作为一多嘴头部;分配头部58(图17);头部保持部件升降装置60;和头部旋转装置62。如图2所示,头部保持部件62包括轴部分66和管嘴保持部分68,管嘴保持部分68设置在轴部分66的下端,这样管嘴保持部分68与轴部分66同轴。轴部分66为一花键轴部分,其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和花键70,花键70形成在它的外圆周表面上。管嘴保持部分68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和比轴部分66大的直径。
电子器件保持设备10的主框架50与Y轴滑块46一体化,主框架50支撑作为旋转元件的旋转体74,这样旋转体74可绕竖直轴线旋转,但在与竖直轴线平行的轴向上是不能移动的。旋转体74具有一圆筒形的形状和形成在其内圆周表面上的花键76。一齿78可分开地连接于旋转体74的下端部,所述下端部从主框架50向下突出。齿78由作为驱动源的旋转马达80(图20)转动,这样旋转元件74绕它的竖直轴线旋转。头部保持部件52的轴部分66上的花键70安装在旋转体74的花键76内,因此,保持元件52可相对于旋转体74,在其轴向方向上运动。无论头部保持部件52相对于旋转体74在轴向上位于哪个位置,保持元件52都可以由头部旋转马达80绕竖直轴线在两个相对的方向之一旋转任意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头部旋转装置62包括旋转体74、齿78和头部旋转马达80。
头部保持部件升降机构装置60包括:提升元件84,提升元件84设置在主框架50上,这样提升元件84可上下运动;头部保持部件升降马达86(图20),其作为驱动源;滚珠丝杠88,其作为供料丝杠,设置在主框架50上,这样滚珠丝杠88相对于主框架50在丝杠88的轴向上是不可运动的,但可绕垂直轴线旋转;和螺母90,其固定到提升元件84上。头部保持部件52的轴部分66的上端部由提升元件84保持,使轴部分66可相对于提升元件84旋转,但相对于提升元件84不能在轴部分66的轴向上运动。当滚珠丝杠88由头部保持部件的升降马达86旋转并因此提升元件84上下移动的时候,头部保持部件52也上下移动。因而,头部保持部件升降装置60构成了头部保持部件的移动装置。
轴部分66具有一内孔96,该内孔96与轴部分66的轴线同轴并具有圆形截面,一圆筒形的通道形成元件98安装在内孔96内,使通道形成元件98与内孔96同轴。因而,头部保持部件52具有两个内部通道,即,通道形成元件98的内部通道100和位于通道形成元件98和形成内孔96的轴部分66的内圆周表面之间的环形通道102。环形通道102通过形成在轴部分66内的径向通道104、均形成在提升元件84内的环形通道106和直线通道108连接于负压源119(如,负压泵)。一开闭装置112允许和阻止负压从负压源119供应到头部保持部件52的环形通道102。在下文中,环形通道102被称为负压供应通道102。在本实施例的一变形中,环形通道102与大气连通。
通道形成元件98的上端部由提升元件84保持,使通道形成元件98可相对于提升元件84旋转,但相对于提升元件84不能在元件98的轴向上运动。通道形成元件98的内部通道100通过形成在通道形成元件98内的径向通道116、均形成在提升元件84内的环形通道118和直线通道120,连接于正压源122(如,压缩机)和上述的负压源119中的每一个。切换装置124选择性地允许供应正压或负压到内部通道100。另外,切换装置124调节供应给内部通道100的正压的大小。在下文中,内部通道100被称为正压力供应通道100。在本实施例中,正压力供应通道100构成第二正压供应系统的一部分。
上述的头部保持部件68具有一平的吸力表面,该表面垂直于轴部分66(或头部保持部件52)的轴线而延伸,且朝下。头部保持部分68具有环形的负压腔形成凹槽132,所述凹槽132与头部保持部件52的轴线同轴,并通过连接通道134与负压供应通道102相连通。正压供应通道100的下端在吸力表面130开口。另外,头部保持部分68具有一大气连通通道140,大气连通通道140一端在吸力表面130上开口,另一端在保持部分68的外圆周表面上开口。此外,头部保持部分68在其下端具有作为接合部分的多个(如,三个)接合突起142,所述多个接合突起142径向向外突出,这样三个接合突起142绕头部保持部件52的轴线相互等间距分开。
如图2所示,每个单嘴头部54包括主部分150和被保持部分152,被保持部分152由头部保持部件52或头部保持部分68保持。主部分150包括管嘴保持部分,其保持单个吸嘴156,吸嘴156靠吸力保持电子器件154。在本实施例中,被保持部分152具有为圆形的横截面的类似圆盘的形状和平的被吸表面158,所述被吸表面158垂直于被保持部分152的轴线延伸,其由头部保持部分68的吸力表面130吸住。另外,被保持部分152具有作为定位部分的两个凹槽160,其在直径上相互对置,每个凹槽160在下表面和部分152的外圆周表面上开口。单嘴头部54的被吸表面158靠吸力被保持气密接触于头部保持部分68的吸力面130,这样被吸表面158封闭在吸力面130内开口的负压腔形成凹槽132,与凹槽132协作形成了头部用负压腔162。也就是说,从负压供应通道102供应到负压腔162的负压施加于单嘴头部54上,这样单嘴头部54靠吸力被头部保持部件52保持。在本实施例中,负压供应通道102构成第二负压供应通道的一部分。此外,正压供应通道100与单嘴头部54的主部分150相连通,从而可以选择性地供应负压或正压给吸嘴156。
参考图3,下面描述上述的各旋转头部56。在本实施例中,各旋转头部56的主体180包括叠板部分182,并且叠板部分182包括多个板部件,如七个板部件184、186、188、190、192、194、196,这些板部件相互气密地叠置在一起。七个板部件184-196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和相同的直径。尤其是,通过多个定位销(未示出,均作为定位元件),第二到第七板部件186-196在垂直于叠板部分182的轴线的方向上相互定位,所述多个定位销安装在各自的通孔中,所述通孔分别贯穿板部件186-196且在平行于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板部件186-196彼此气密地粘着和固定在一起,这样板部件186-196不会彼此分离。
通过螺栓198或其他固定元件,第一板部件184不可分开地连接于第二板部件186,使薄片形式的密封件197被两个板部件184、186夹在中间。关于旋转头部56,第一板部件184构成被保持部分,与第二板部件186相对的第一板部件184的表面构成一平的被保持或被吸表面200,所述表面200垂直于主体180的轴线而延伸。第一板部件184具有一环形的负压腔形成凹槽202,所述凹槽202在被吸表面200上开口,并与主体180的轴线同轴。当旋转头部56被头部保持部件52保持时,第一板部件184的负压腔形成凹槽202与头部保持部件52的负压腔形成凹槽132协作,来形成头部用负压腔204。不但由上述的密封件197防止负压或正压的泄漏,而且由均作为密封件的三个O形环207、208、209来防止负压或正压的泄漏。另外,第一板部件184在其外圆周部分具有均作为接合部分的多个(如,三个)接合突起206,所述接合突起206相对于主体180的轴线等间距相互分开。每个接合突起206首先从被吸表面200向上突出,然后径向向内突出。
旋转头部56的主体180具有至少三个(如,十二个)管嘴保持部分210,其分别保持十二个吸嘴212。十二个管嘴保持部分210具有相同的结构。十二个管嘴保持部分210各自可以保持相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吸嘴212。做为选择,十二个中的某些管嘴保持部分210可以各自保持相同的第一种类的吸嘴212,其他管嘴保持部分210可以各自保持相同种类但不同于第一种类的吸嘴212。在十二个管嘴保持部分210各自保持不同种类的吸嘴212的情况下,吸嘴212的各吸入管道可具有不同的直径,十二个管嘴保持部分210可以任意的排列顺序来保持各自的吸嘴212。十二个管嘴保持部分210分别具有保持孔214,保持孔214在平行于主体180的轴线的方向上,分别贯穿第二到第七板部件186-196,十二个管嘴保持件216配合在各自的保持孔214内,这样每个管嘴保持件216相对于相应的保持孔214,在轴向上是活动的。十二个吸嘴212配合在各自的管嘴保持件216内,使每个吸嘴212相对于相应的管嘴保持件216,在轴向上是活动的。十二个保持孔214设置在一公共圆上,公共圆的中心在主体180的轴线上,使十二个孔214中,只有两个孔214彼此远离超过80度的角度,其他是个孔214相互等角度地远离小于80度。主体180位于上述彼此远离超过80度的角度的两个保持孔214之间的部分称为干扰避免部分217(图7)。虽然十二个吸嘴212中每一个都连接于第一阀270和第二阀272,但是由于干扰避免部分217设置在两个阀270、272之间,所以,对应于上述两个保持孔214中的一个保持孔214的第一阀270与对应于另一个保持孔214的第二阀272比对应于相邻的其他对保持孔214的其他距离彼此远离较大的距离。主体180将十二个吸嘴212保持在上述公共圆的各自的位置上,使吸嘴212在平行于圆筒形主体180的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在下文中,公共圆被称为管嘴保持圆,十二个吸嘴212被保持在该圆上。同时,管嘴保持件216在其圆柱形侧壁上具有:环形槽218,所述环形槽在侧壁的外圆周表面上开口,并在各座216的轴向上延伸;和径向通道220,通过该径向通道220,环形槽218与各座216的内部空间相连通。
十二个管嘴保持件216的每一个管嘴保持件的上端可操作地连接于十二个铰接杆224中相应的一个铰接杆的两个臂226的其中一个臂226上,这样各管嘴保持件216可相对于铰接杆224枢转。十二个铰接杆224具有长条的板形的形状,其具有两个臂226、228。如图3和图4所示,十二个铰接杆224中的每个铰接杆224由作为杆容纳部分的十二个凹槽230中相应的一个容纳,并由第二板部件186支撑,所述凹槽230形成在第二板部件186上,使各杆224可在远离相应的管嘴212的轴线的位置上,绕轴元件232枢转,所述轴元件232垂直于相应的一个吸嘴212的轴线而延伸。各铰接杆224的两个臂226、228分别从轴元件232上在相对的方向上伸出,其具有相同的长度。各铰接杆224的第一臂226的自由端可操作地连接到一连接部分236上,所述连接部分236设置在相应的一个管嘴保持件216的上端部,这样第一臂226可相对于连接部分236而枢转。在本实施例中,各管嘴保持件216的连接部分236由一具有圆形截面的销组成,且由一对侧壁238支撑(在图8中只显示了一个侧壁238),所述侧壁238设置在管嘴保持件216的上端,这样该销平行于铰接杆224的轴元件232延伸。各铰接杆224的第二臂228从主体180向外延伸,其在自由端部分具有部分圆柱形的被接合部分240,所述被接合部分240具有部分圆柱形的被接合表面242,该被接合表面242的中心线平行于铰接杆224的轴元件232。
作为偏压装置的弹簧244设置在各铰接杆224的第一臂226和主体180之间,其在向上移动相应的管嘴保持件216的方向上偏压各杆224。由相应的弹簧244的偏压力引起各铰接杆224向上枢转运动的极限值,即相应的管嘴保持件216或相应的吸嘴212向上运动的极限值,由第一板部件184封闭保持孔214的各向上的开口时的管嘴保持件216的对接触点定义。在下文中,与由相应的弹簧244的偏压力引起的各杆224的向上的枢转运动达到极限的情况相对应的各铰接杆224的位置被称为各杆224的初始位置,作为其基准位置。
同时,如图8、9和10所示,各铰接杆224可枢转地由一支架246支撑,以提供一杆组件248,而杆组件248与主体180装配在一起。铰接杆224插入支架246的延长孔250内,在两个臂226、228从支架246向外突出的情况下,轴元件232通过一插入孔252配合在铰接杆224上,这样铰接杆224由支架246可枢转地支撑。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板部件186具有十二接收孔254,每个接收孔254具有圆形截面,其在轴向上贯穿板部件186,且垂直于相应的凹槽230而延伸。因而,十二个接收孔254提供了十二个杆组件保持部分。在第一板部件184固定到第二板部件186之前,每个杆组件248由相应的一个接收孔254保持,使相应的支架246配合在相应的接收孔254内,从支架246向外突出的两个臂226、228各自的端部被凹槽230容纳。因而,十二个铰接杆224由主体180可枢转地保持。
如图3所示,旋转头部56具有:第一负压供应系统260,所述第一负压供应系统260供应负压至十二个吸嘴212的每个吸嘴212;第一正压供应系统262,其供应正压到各吸嘴212;和十二个阀装置264,其与十二个吸嘴212分别相连。由于十二个阀装置264具有相同的结构,作为其代表,下面将描述其中一个阀装置264。
除上述的第一和第二阀270、272外,阀装置264包括阀芯位置维持装置274。第一阀270包括第一阀芯280。如图4所示,在主体180的圆周方向的各铰接杆224的一侧的位置上,以及在主体180的径向的相应的吸嘴212的外侧的位置上,主体180具有第一芯孔282。在平行于主体180的轴线的方向上,第一芯孔282分别贯穿第二至第七板部件186-196,第一芯孔282的上端与开口284连通,如图12所示,所述开口284在第二板部件186的外圆周表面上开口。
如图3所示,第一阀芯280具有:两个环形槽286、288,所述两个环形槽286、288开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并在其轴向或纵向上相互远离;第一被接合部分290,其从上端部径向向外延伸。第一阀芯280配合在第一芯孔282中,使第一阀芯280在轴向上是活动的,第一阀芯280由第一芯孔282支撑,使阀芯280在平行于十二各吸嘴212的各自轴线的方向上是活动的。由于第一被接合部分290配合在开口284内,防止第一阀芯280相对于主体180旋转,被接合部分290从主体180向外径向突出。这里,应该注意到,图3主要地显示了沿横切两个铰接杆224的平面的旋转头部56的横截面,但是,图3的横截面的一部分是沿横切第一和第二阀270、272的平面截开的。
另外,因为第一被接合部分290抵接在限定开口284的底表面的接合表面292(或限位表面)(图12)上,所以,防止第一阀芯280由于本身的重力引起的从主体180上下落,因而被定位在作为其基准位置的初始位置上。另外,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一接合部分290具有多个(如,四个)第一被接合表面296、298、300、302,这些第一被接合表面朝下,且在平行于第一阀芯280的轴线的方向上,分别具有阶梯状的不同的高度位置。在铰接杆224和第一阀芯290保持在它们的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一被接合表面296-302比图3所示的部分圆柱形的被接合表面242高。
第二阀272包括第二阀芯310。如图4所示,第二阀272还包括第二芯孔312,所述第二芯孔312形成在主体180上且形成在各铰接杆224的另一侧的位置上,正如在主体180的圆周方向上所显示的,其与在主体180的径向的相应的吸嘴212的外侧的位置上的第一芯孔282相对,使第一和第二芯孔282、312位于公共圆上。如图3所示,和第一芯孔282一样,在平行于主体180的轴线的方向上,第二芯孔312分别贯穿第二至第七板部件186-196,如图14所示,第二芯孔312的上端与开口314连通,所述开口314在第二板部件186的外圆周表面上开口。因而,第二阀芯310配合在第二芯孔312内,这样阀芯310相对于该孔312,可在轴向上运动。
第二阀芯310具有:一环形槽318(图3),所述环形槽318开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和第二被接合部分320,其从上端部径向向外延伸并配合在开口314内。因而,可防止第二阀芯310相对于主体180旋转。第二被接合部分320的自由端部从主体180向外突出,被接合部分320的下表面构成第二被接合表面322(图14)。另外,因为第二被接合部分320抵接在限定开口314的底表面的接合表面324(或限位表面)上,所以,防止了第二阀芯310由于本身的重力引起从主体180上下落,因而被定位在作为其基准位置的初始位置上。在铰接杆224和第二阀芯310保持在它们的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二被接合表面320比第一被接合表面298-302低,但比图3所示的铰接杆224的被接合表面242稍高。铰接杆224以及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沿上述的管嘴保持圆设置,被接合部分240、290、320位于与管嘴保持圆同心的公共圆上。
下面描述第一负压供应系统260。第一负压供应系统260包括:贯通通道(未示出),其贯穿第一板部件184,并在被吸表面200上开口;贯通通道348(图4),其贯穿第二和第三板部件186、188,并与第一板部件184的贯通通道连通;和环形槽350(图3),其形成在第四板部件190上。环形槽350形成在第四板部件190的上表面上,该上表面被固定在第三板部件188的下表面上,使环形槽350沿与管嘴保持圆同心的圆延伸,通过贯通通道348与第一板部件184的贯通通道相连通。
如图3所示,第四板部件190具有用于十二个阀装置264中的每个阀装置的贯通通道352,其与环形槽350相连通;如图5所示,第五板部件192具有用于十二个阀装置264中的每个阀装置的径向凹槽354,其形成在第五板部件192的上表面上,以在管嘴保持圆的大体上径向的方向上延伸,并连接在十二个贯通通道352中相应的一个贯通通道和十二个第二芯孔312中相应的一个第二芯孔之间。对十二个阀装置264的每个阀装置来说,第五板部件192在上表面上还具有:环向凹槽356,其在管嘴保持圆的圆周方向延伸,以连接在相应的一个第二芯孔212和相应的一个第一芯孔282之间;和径向凹槽358,其在管嘴保持圆的径向上延伸,以连接在相应的一个第一芯孔282和相应的一个保持孔214之间,并与相应的一个管嘴保持件216的环形槽218相连通。
如图3所示,在第一阀芯280保持在它的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一阀芯280的环形槽286与径向凹槽358和环向凹槽356两者对齐,使径向凹槽358和环向凹槽356彼此相连通。在第二阀芯310保持在它的初始位置的情况下,第二阀芯310的环形槽318与径向凹槽354或环向凹槽356都没有对齐,即保持在下位,使径向凹槽354和环向凹槽356彼此不会相连通。因而,通常或基本上,第一阀270处于负压供应状态;第二阀272不处于负压供应状态,即,处于非供应状态,其中,第二阀272将第一阀270从第一负压供应系统260断开。同时,如果第二阀芯310从其初始位置相对于主体180向上移动并且环形槽318与径向凹槽354和环向凹槽356两者都对齐,第二阀272将处于负压供应状态,并允许第一阀270与第一负压供应系统260相连通。因此,负压经由环形槽286、径向凹槽358、环形槽218以及径向通道220被供应给吸嘴212。第一阀芯280的负压供应状态对应于它的初始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80包括十二个阀装置支撑部分,每个所述支撑部分支撑十二个阀装置264中的相应的一个,且形成了相应的一个第一芯孔282和相应的一个第二芯孔312;十二个贯通通道352、十二个径向凹槽354、十二个环向凹槽356以及十二个径向凹槽358相互协作来构成了第一负压供应系统260的十二个独立通道,在这些独立通道中分别设置有十二个第一阀270和十二个第二阀272。
下面将描述第一正压供应系统262。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正压供应系统262包括:一通孔380,其贯穿第一板部件184沿其轴线形成;一通孔382,其贯穿第二板部件186沿其轴线形成;一通孔384,其贯穿第三板部件188沿其轴线形成;一底部通道386,其贯穿第四板部件190沿其轴线形成;一径向凹槽388,其形成在第四板部件190的上表面,以在管嘴保持圆的大体上径向上延伸;一贯通通道390,其贯穿第四板部件190;一贯通通道392,其贯穿第五板部件192;一径向凹槽394,一环形槽395和一减压阀396,它们都形成在第六板部件194的上表面;和一径向凹槽398及一环形槽400,它们形成在第七板部件196的上表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减压阀396包括:一个具有阶梯状的减压活塞410;和一圆柱形的孔412,其具有阶梯形状且形成在主体180内,使圆柱形的孔412与主体180同轴。减压阀396气密地配合在圆柱形的孔412内,这样减压阀396在其轴向上是活动的。因此,第一常压腔424由减压活塞410的上端形成,通过形成在第五板部件184上的径向通道426、分别形成在第四、第三、第二和第一板部件190、188、186、184上的贯通通道428、430、431、433(图3和图15)以及形成在第一板部件184上的环形槽432,所述第一常压腔424与大气相连通。另外,一减压室440由圆柱形孔412的阶梯状的肩部434与活塞410的大直径部分436在其间形成,其与径向凹槽398相连通。虽然径向凹槽398靠近减压腔440的内部是以环形槽的形式给出的,但是,不一定需要形成环形槽。另外,第二常压腔442由大直径活塞436的下端形成,其与大气相连通。一种偏压装置,即作为弹性元件的弹簧444设置在第二常压腔442内,使弹簧444在减少减压腔440的体积的方向上偏压减压活塞410。
如图15所示,减压活塞410还包括:小直径部分446,其具有一个在外圆周表面开口的环形槽450;和一内部通道452,通过该内部通道452,环形槽450与减压室440相连通。在环形槽450与第六板部件194的环形槽395相连通的情况下,正压被供应给减压室440,使对应于正压的力与弹簧444的偏压力在相反的方向上分别施加于减压活塞410。当对应于正压的力和弹簧444的偏压力彼此相等的时候,两个环形槽395、450彼此断开。因而,调节正压或将其降低到对应子弹簧444的预设负荷的数值。在本实施例中,正压被减少至适合真空制动的数值。当减压腔440内的压力降低时,弹簧444的偏压力移动减压活塞410,这样两个环形槽395、450相连通。因而,在减压阀396的工作状态下,减压活塞410在轴向上是活动的,以降低正压。
主体180设置有一减压取消部件460。在本实施例中,减压取消部件460具有一销状的形状,其具有圆形的截面,所述减压取消部件460设置在第二常压腔442内,使取消元件460与减压活塞410同轴,在取消元件460的轴向上,其是活动的。在减压取消部件460位于压力降低允许位置时,如图15所示,取消元件460允许减压活塞410对着弹簧444的偏压力而运动,从而允许减压阀396降低正压。另一方面,在减压取消部件460位于减压取消位置时,取消元件460将减压活塞410保持在一位置上,在该位置,大直径部分436保持与阶梯状的肩部434相抵接。因而,两个环形槽395、450允许相通,不会降低正压。也就是说,减压阀396处于一非工作状态。但是,在该状态下,减压室440保持与径向凹槽398相连通。
如图3和图6所示,第六板部件194具有用于十二个阀装置264中的每个阀装置的贯通通道464,其与第七板部件196的环形槽400相连通。另外,第六板部件194具有:在其上表面的径向凹槽466,其连接在贯通通道464和十二个第一芯孔282中相应的一个第一芯孔282之间;和另一个径向凹槽468,其连接在上述一个第一芯孔282和十二个保持孔214中相应的一个保持孔214之间。在第一阀芯280保持在它的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环形槽288比径向凹槽466、468低,使吸嘴212没有与第一正压供应系统262相连通。同时,如果第一阀芯280相对于主体180向上移动,由此环形槽288与径向凹槽466、468对齐,即,如果第一阀芯280处于正压供应位置,那么就使得吸嘴212与第一正压供应系统26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十二个贯通通道464、十二个径向凹槽466以及十二个环向凹槽466相互协作来构成了第一正压供应系统260的十二个独立通道,在这些独立通道中分别设置有十二个第一阀270。本旋转头部56这样设计,即在十二个第一阀芯280均保持在正压供应位置的状态下,各第一阀芯280的整体完全退回主体180内,第一阀芯280的下端表面与主体180的下表面对齐,在十二个第二阀芯310均保持在负压供应位置的状态下,各第二阀芯310的整体完全退回主体180内,第二阀芯310的下端表面与主体180的下表面对齐。
另外,正压被施加到十二个第一阀芯280和十二个第二阀芯310中的每一个,以保持各阀芯280、310在轴向上的当前位置。更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第六板部件194具有:在其上表面的径向凹槽480,径向凹槽480与第五板部件192的贯通通道392相连通,其还具有贯穿第六板部件194的贯通通道482;第七板部件196具有在其上表面的环形槽484和径向凹槽486,径向凹槽486与环形槽484相连通,垂直地横切十二个第一芯孔282中相应的一个第一芯孔282,并在第七板部件196的外圆周表面上开口。第七板部件196还具有在其上表面的径向凹槽488,径向凹槽488与环形槽484相连通,垂直地横切十二个第二芯孔312中相应的一个第二芯孔312,并在第七板部件196的外圆周表面上开口。由于没有降低的正压被供应到径向凹槽486、488,正压从主体180的中心线(即轴线)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被施加于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由于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被压靠在第一和第二芯孔282、312各自的内圆周表面上,所以靠各阀芯280、310与相应的一个芯孔282、31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维持了各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的轴向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各径向凹槽486、488比相应的一个第一和第二芯孔282、312更加靠近环形槽484的部分,构成了非对称的压力腔,该压力腔组成了阀芯位置维持装置274的一部分。
如图7所示,主体180在干扰避免部分217上具有一凹槽494,其在与被吸表面200相对的主体180的下表面上开口,还在主体180的外圆周表面上开口。凹槽494构成主体180的定位部分。
主框架50支撑作为管嘴移动装置的管嘴升降装置500;一复位环50作为常规复位部件。如图3所示,管嘴升降装置500包括一杆驱动部件510,所述管嘴升降装置500由管嘴升降装置旋转装置512绕管嘴保持圆的中心旋转至任意角相位。管嘴升降装置旋转装置512包括由上述的齿78支撑的齿514和固定到旋转体74上的复位环504,使齿514在轴向上是不活动的,但可绕管嘴保持圆的中心旋转。杆驱动部件510可拆分地连接于齿514。所以,当齿514由杆驱动部件回转马达516旋转时(图20),杆驱动部件510相对于旋转头部56的轴线旋转至任意角相位。
杆驱动部件510具有长条的形状,并从齿514的外周部分向下突出,齿514的外周部分在齿514的径向上从旋转头部56向外偏移。杆驱动部件510在下端部具有一驱动部分(或接合部分)520,其朝旋转头部56向内突出。接合部分520具有一接合表面522,其垂直于吸嘴212的各轴线而延伸,并朝下。正如在主体180的径向方向上所显示的,接合部分520位于主体180上下运动的轨迹的外面以及各铰接杆224的第二臂228的被接合部分240的上下运动的轨迹里面。所以,当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运动并由此被保持元件52保持的旋转头部56向下运动的时候,接合表面522接合一个铰接杆224的被接合部分240,以防止被接合部分240向下运动。当旋转头部56进一步向下运动并由此该一个铰接杆224绕其枢转的轴线相对于被接合部分240也向下运动的时候,该一个铰接杆224枢转,使连接到相应的管嘴保持件216上的该一个铰接杆224的第一臂226的接合部分向下运动,由此,相应的吸嘴212向下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各铰接杆224的两个臂226、228具有相同的长度,所以,吸嘴212被向下移动的距离为旋转头部56向下移动的距离的两倍。
各铰接杆224的部分圆柱形的被接合部分240、各第一阀芯280的第一被接合部分290和各第二阀芯310的第二被接合部分320位于一公共圆上。所以,杆驱动部件510的接合部分520(或接合表面522)也可以接合各第一阀芯280的第一被接合部分290或各第二阀芯310的第二被接合部分320。正如在杆驱动部件510的旋转方向上所显示的,接合表面522具有一宽度,该宽度确保,接合表面522可以同时接合部分圆柱形的被接合部分240和第一被接合部分290两者,或者同时接合部分圆柱形的被接合部分240和第二被接合部分320两者。更具体地说,正如在旋转方向上所显示的,当杆驱动部件510相对于各吸嘴212和相应的阀装置264位于第一切换位置的时候,在第一切换位置,接合部分520可以同时接合部分圆柱形的被接合部分240和第一被接合部分290两者,当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运动的时候,接合部分520还可接合第一接合部分290,从而阻止第一阀芯280向下运动,使第一阀芯280相对于主体180,从其初始位置向上移动至其正压供应位置。另外,正如在旋转方向上所显示的,当杆驱动部件510相对于各吸嘴212和相应的阀装置264位于第二切换位置的时候,在第二切换位置,接合部分520可以同时接合部分圆柱形的被接合部分240和第二被接合部分320两者,当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运动的时候,接合部分520还可接合第二接合部分320,从而阻止第二阀芯310向下运动,使第二阀芯310相对于主体180,从其初始位置向上移动至其负压供应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杆驱动部件510还起常规阀切换部件的作用;管嘴升降装置500还起常规阀切换装置的作用;管嘴升降装置旋转装置512还起常规阀切换装置旋转装置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复位环504具有圆柱形的形状,其具有圆形的横截面,所述复位环504可拆分地连接于旋转体74,使复位环504与旋转体74同轴。因而,复位环504如同旋转体74的一组成部分一起旋转。如图3所示,复位环504位于杆驱动部件510的旋转轨迹的里面,不会干扰主体180。但是,复位环504具有可伸到各铰接杆224的各被接合部分240、各第一滑阀280的被接合部分290和各第二滑阀310的被接合部分320上下运动的轨迹的直径。复位环504在其下端部具有十二个第一常规复位部分540和十二个第二常规复位部分542,各自对应于十二个阀装置264,如图16所示。各第一常规复位部分540和各第二常规复位部分542具有不同的高度位置,即正如在平行于各第一阀芯280和各第二阀芯310各自的轴线的方向上所显示的,具有不同的位置。不同高度位置的差等于位于初始位置的各第一阀芯280和各第二阀芯310各自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的差。所以,在第一阀芯280和第二阀芯310分别位于正压供应位置和负压供应位置的状态下,当头部保持部件52和旋转头部56向上移动的时候,第一常规复位部分540和第二常规复位部分542分别接合第一被接合部分290和第二被接合部分320,以阻止第一和第二部分290、310更进一步向上运动。因而,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相对于主体180向下移动,以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第一和第二常规复位部分540、542这样形成,当头部保持部件52位于向上运动的终点位置的时候,可以使得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上运动的终点位置是一常规复位位置,头部保持部件52由头部保持部件升降装置60向上移动到该位置。各第二常规复位部分542还接合相应铰接杆224的第二臂228的被接合部分240,从而将铰接杆224复位至其初始位置。虽然各铰接杆224是靠相应弹簧244的偏压力向上移动即朝初始位置移动的,但是,各铰接杆224的返回是靠相应的第二常规复位部分542保证的,即使偏压力可能不够大。
然而,事实上,复位环504使铰接杆224和第一与第二阀芯280、310返回至它们的初始位置,该初始位置稍微短于由第一板部件184和限位表面292、324(图12和图14)限定的初始位置。也就是说,当复位环504使杆224和阀芯280、310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时,在(a)第一臂226与第一和第二被接合部分290、320之间和(b)第一板部件184与限位表面292、324(图12和图14)之间分别留有小的空隙,以防止损坏或破坏杆224和阀芯280、310。然而,由复位环504确立的初始位置与由板部件184和限位表面292、324限定的初始位置大体上相同。
如图3所示,杆驱动部件510包括第一特定复位部分550和第二特定复位部分552,正如在头部保持部件52的径向上所显示的,这两部分位于与第一和第二常规复位部分540、542相同的位置上,且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常规复位部分540、542相同的高度位置差。第一特定复位部分550这样形成,能够接合每一个第一阀芯280的第一被接合部分290,从而使该一个第一阀芯280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第二特定复位部分552这样形成,能够接合每一个第二阀芯310的第二被接合部分320和相应的一个铰接杆224的被接合部分240,从而使该一个第二阀芯310和该一个铰接杆224返回到其初始位置。正如在杆驱动部件510的纵向(垂直方向)上所显示的,第一和第二特定复位部分550、552这样形成,即在各自的位置上能够确保,靠相对于主体180移动那些元件280、310、224,第一和第二特定复位部分550、552可以使得该一个第一阀芯280、该一个第二阀芯310和该一个铰接杆224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不会使位于负压供应位置的其他第二阀芯310接合第二常规复位部分542。为引起第一和第二特定复位部分550、552使得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上运动的高度位置被称为头部保持部件52的特别复位位置。头部保持部件52的特别复位位置比常规复位位置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特定复位部分550、552彼此协作构成了特别复位部件,其与杆驱动部件510一体化;管嘴升降装置旋转装置512还起特别复位部件旋转装置的作用。
参考图17,下面将描述分配头部58。分配头部58包括:一被保持部分560;一胶粘剂容纳部分562,其容纳胶粘剂561,胶粘剂561为一种高粘度流体;和一涂敷管嘴564。被保持部分560具有一圆盘形状,被保持部分560的平表面垂直于它的轴线,该平表面形成了一被保持表面或被吸表面566。被保持部分560在两个直径方向彼此相对的地方上具有两个凹槽568,其向下开口。胶粘剂容纳部分562具有一胶粘剂腔570,其容纳胶粘剂561,作为胶粘剂推压元件的浮动元件572气密地配合在胶粘剂腔570内,使浮动元件572在该腔570的轴向上是活动的。在分配头部58由头部保持部件52保持的状态下,胶粘剂腔570通过形成在被保持部分560上的贯通通道574与正压供应通道100相连通。所以,由于正压供应到胶粘剂腔570,从涂敷管嘴564输出胶粘剂561。
参考图1、18和19,下面将描述头部存储装置20。如图1所示,头部存储装置20设置在电路基板输送装置22的上面,且设置在电子器件保持设备10能够移动到的运动区域。如图18和图19所示,头部存储装置20包括一主体元件600,其具有多个单嘴头部存储部分602;多个旋转头部存储部分604;和一分配头部存储部分(未示出)。单嘴头部存储部分602包括:一接收孔610,其贯穿主体元件600;和一支撑表面612,其围绕接收孔610。支撑表面612被部分切去,形成一开口614,所述开口614与接收孔相连通,作为定位部分的销616从支撑表面612向上突出。一单嘴头部54由一接收孔610接收,这样被保持部分152被支撑表面612支撑,而且两个凹槽160中的其中一个配合在销616上。因而,单嘴头部54被保存在头部存储装置20内,这样头部54具有一角位置,该角位置由销616在两个凹槽160中其中一个凹槽中的配合限定。分配头部存储部分具有与各单嘴头部存储部分602相同的结构,分配头部58由分配头部存储部分的接收孔接收,使被保持部分560由分配头部存储部分的支撑表面支撑。分配头部存储部分的支撑表面这样形成,确保由支撑表面支撑的分配头部58的被吸表面566与各单嘴头部54的被吸表面158相平齐。
每个旋转头部存储部分604包括:一接收孔624,其具有圆形截面;和一支撑表面626,其围绕接收孔624。作为定位部分的销628从支撑表面626向上突出。旋转头部56由接收孔610接收,使主体180的外周部分由支撑表面626支撑,凹槽194配合在销628上。因而,旋转头部56被保存在头部存储装置20内,这样头部56具有一角位置,该角位置由销628在凹槽494中的配合限定。支撑表面626形成的位置比各单嘴头部存储部分602的支撑表面612形成的位置低,使由旋转头部存储部分604接收的各旋转头部56的被吸表面200跟被吸表面158、566相平齐。头部存储装置20可以保存多种类型的旋转头部56,旋转头部56保持不同数目的吸嘴212和/或不同类型的吸嘴212(如,吸力管道具有不同直径的吸嘴212),还可保存多种类型的单嘴头部54,其保持不同类型的吸嘴212。
如图20所示,控制装置24主要由计算机650组成,其通过各自的驱动电路652来控制X轴方向移动装置40、Y轴方向移动装置42等等。
上述结构的电子器件安装系统,接收电路基板32,焊料膏已经被丝网印刷系统涂敷到一个或多个器件安装位置,安装系统的单嘴头部54或旋转头部56将电子器件154安装在电路基板32上。控制头部保持部件52来保持管嘴头部54、56,取决于要安装的电子器件154的总数和种类,管嘴54、56可以更高效地将一个或多个电子器件安装在电路基板32上。
首先,将描述使用一个单嘴头部54将一个或多个电子器件154安装在电路基板32上的形式。如图2所示,靠吸力由管嘴保持元件52保持的单嘴头部54移动到器件供应装置12或14,在电子器件154正上方停住,向下移动,靠吸力保持电子器件154。当吸嘴156保持电子器件154时,供应负压给正压供应通道100。在保持住器件154后,单嘴头部54向上移动,并移动到电路基板32上方。在头部54的该运动过程中,由吸嘴156保持的电子器件154的图像被两个元件图像拾取系统47中的一个摄取,由管嘴156保持的器件154的位置误差是根据所摄取的图像由图像处理计算机651确定的。由此确定的位置误差包括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误差,通过校正电子器件安装设备10将移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可以一起校正X轴方向和Y轴方向误差以及相应的器件在电路基板32上的安装位置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误差。确定的位置误差还包括一角位置误差,其可通过绕轴线旋转单嘴头部54来校正。然后,单嘴头部54向下移动到器件安装位置,将电子器件154安装在电路基板32上。至此,停止负压到正压供应通道100的供应,供应正压至同一通道100,这样吸嘴156肯定无疑地释放电子器件154。同时,当清洁吸嘴156时,比释放各电子器件154所用的正压更高的正压供应给正压供应通道100。
当当前的单嘴头部54替换为旋转头部56时,电子器件保持设备10移动到头部存储装置20以相互交换管嘴头部54、56。更具体地说,保持设备10移动到一″空的″单嘴头部存储部分602,在单嘴头部54的被保持部分152保持在比存储部分602的上表面高的位置的状态下,头部54的主体150通过开口614移进接收孔610内。然后,在头部保持部件52的轴线与接收孔610的中心线对齐以及两个凹槽160中的一个具有与销616同样的角相位的状态下,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移动。因而,单嘴头部54被放置在支撑表面612上,使被保持部分152由销616定位。由于杆驱动部件510保持与开口614相对的角相位,所以可以防止驱动元件510干扰存储装置20的主体元件600。在放置单嘴头部54之后,负压到负压供应通道102的供应被停止,由此头部54被释放。
在释放单嘴头部54之后,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上移动,并移动到旋转头部存储部分604的上方。更具体地说,头部保持部件52的轴线与旋转头部56的轴线对齐,必要时,头部保持部件52旋转至一角位置,在该角位置,三个接合突起142不与第一板部件的三个接合突起206对齐。在该状态下,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移动。另外,杆驱动部件510位于干扰避免位置,在该位置,驱动元件510不会干扰头部存储装置20的主体元件600。杆驱动部件510的干扰避免位置是一个对应于旋转头部56的主体180的干扰避免部分217的角相位。在吸力表面130与被吸表面200保持接触的状态下,头部保持部件52旋转,使三个接合突起142中的每个进入三个接合突起206中相应的一个和被吸表面200之间的间隙内,并具有与该一个接合突起206相同的角相位。在该状态下,头部保持部件52和旋转头部56在元件52或头部52的径向或轴向方向上不能彼此离开。所以,即使在移动头部56远离头部保持部件52的方向上向旋转头部56施加一外力,头部56也不会离开保持元件52。在本实施例中,接合突起142、206相互协作,构成了一离开防止装置。与被吸表面200保持接触的吸力表面130与被吸表面200协作形成了头部用负压腔204。在该状态下,负压源110经负压供应通道102供应负压到负压腔204。因而,旋转头部靠吸力被头部保持部件52保持,这样旋转头部56处于竖直姿势,并与保持元件52同轴。因此,当头部保持部件52竖直地移动或旋转的时候,旋转头部56也竖直地移动或旋转。另外,第一正压供应系统262与正压供应通道100连通,这样正压被供应给旋转头部56。由于正压源122供应高的正压,可以维持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各自的当前位置。此外,形成在第一板部件184的贯通通道,未显示,与负压腔形成凹槽132相连通,使第一负压供应系统260经由负压腔形成凹槽132与负压供应通道102连通,因此负压被供应给旋转头部56。在本实施例中,负压供应通道102构成第二负压供应系统的一部分;头部用负压通道也起到第二负压供应系统的负压供应通道102的作用。然而,该未显示的贯通通道,也可以在负压腔形成凹槽202上开口而形成,所述贯通通道形成在第一板部件184上,通过该贯通通道,贯通通道348与负压供应通道102相连通。另外,可以省略负压腔形成凹槽202。
在保持住旋转头部56之后,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上移动,这样旋转头部56从接收孔624出来。然后,头部保持部件52移动到器件供应装置12或14,以从供应装置12、14上拾取电子器件154。旋转头部56旋转依次将十二个吸嘴212中的每一个移动至器件吸取位置,在该位置,各吸嘴212施加吸力到电子器件154上,从而保持器件154。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各吸嘴212的旋转轨迹上且在Y轴方向上最靠近供料型的器件供应装置12的位置被作为器件吸取位置。
当各旋转头部56被保存在头部存储装置20的时候,旋转头部56的主体180的外周部分被支撑表面626支撑。在该状态下,所有的第一阀芯280保持在它们的正压供应位置,所有的第二阀芯310保持在它们的负压供应位置。所以,在旋转头部56开始吸取电子器件154之前,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上移动至它的向上移动的终点位置,以将所有的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复位至它们的初始位置。在头部保持部件52到达它的向上运动终点位置之前,所有的第一常规复位部分540接合所有第一阀芯280各自的第一被接合部分290,所有的第二常规复位部分542接合所有第二分阀芯310各自的第二被接合部分320,使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都相对于主体180向下运动,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至此,正压到正压供应通道100的供应被停止,因而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各自的当前位置不能由正压固定。因此,第一和第二阀芯280、810可以顺利地返回。另外,一个或多个铰接杆224还可以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当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复位后,正压又被供应给正压供应通道100,使正压能够维持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分别在主体180的轴向上的当前位置。在复位操作过程中,杆驱动部件510位于干扰避免位置,以避免第一和第二特定复位部分550、552干扰铰接杆224或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当杆驱动部件510复位后向下移动以保持和安装电子器件154的时候,杆驱动部件510也是这种情况。
当旋转头部56保持一电子器件154时,杆驱动部件510位于(a)连接到位于器件吸取位置的吸嘴212上的铰接杆224和(b)对应于吸嘴212的阀装置264的上述第二切换位置。所以,当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移动时,首先,铰接杆224的部分圆柱形的被接合部分240接合杆驱动部件510的接合表面522,如图21和22A所示,然后,第二阀芯310的第二被接合部分320接合接合表面522。当头部保持部件52进一步向下移动时,如图22B和22C所示,铰接杆224枢转,因此吸嘴212向下移动。另外,第二阀芯310相对于主体180向上移动,并定位于它的负压供应位置。然而,因为第一阀芯280的第一被接合部分290没有接合接合表面522,所以第一阀芯280仍然留在它的初始位置。因此,负压被供应给吸嘴212,吸嘴212靠吸力能够保持电子器件154。
各器件供应装置12、14适合于保持不同种类的电子器件154,使即使元件154具有不同的厚度值,即在竖直方向具有不同的尺寸,元件154各自的上表面也具有相同的高度位置。所以,当旋转头部56保持每一个电子器件154时,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移动一预定距离。当保持住一个电子器件154后,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上移动。虽然第二阀芯310由阀芯位置维持装置274维持在负压供应位置,但是铰接杆224靠弹簧244的偏压力枢转到它的初始位置,这样吸嘴212向上移动,电子器件154被从器件供应装置12、14上拾取。由于管嘴保持件216的环形槽218在座216的轴向上延长,所以,不管管嘴212是向上移动还是向下移动,负压都可以供应给吸嘴212。当旋转头部56保持和安装电子器件154的时候,头部保持部件52不会移动到它的向上运动的终点位置,更具体地说,只是移动到一特定位置,在该特定位置,位于初始位置的铰接杆224的被接合部分240的被接合表面242稍微高于杆驱动部件510的接合表面522。因而,防止了杆驱动部件510在被接合表面242接触接合表面522的情况下相对于旋转头部56而旋转。头部保持部件52的该特定位置高于上述的特别复位位置,其被称为头部保持部件52的有关保持与安装的向上运动的终点位置。
当旋转头部56旋转时,十二个吸嘴212依次移动到器件吸取位置,在该位置,各吸嘴212靠吸力保持电子器件154。当所有的吸嘴212已经拾取各自的电子器件154之后,电子器件保持设备10移动到电路衬底82上方,并将器件154安装到基板32上。在设备10的运动过程中,两个元件图像拾取系统47之一同时摄取由十二个吸嘴212分别保持的电子器件154的图像。根据摄取的各电子器件154的图像,确定各器件154的位置误差。
由于电子器件保持设备10的运动,从而十二个吸嘴212移动到电路基板32的相应的器件安装位置的上方。由吸嘴212保持的各电子器件154的角位置误差通过旋转旋转头部56来校正。杆驱动部件510旋转或移动到对应于将安装下一个电子器件154的吸嘴212的角相位,更具体地说,旋转或移动到吸嘴212和对应于管嘴212的阀装置264的上述第一切换位置。被吸嘴212保持的电子器件154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误差、由校正该角位置误差而引起的器件154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误差,以及电路基板32上的相应的器件安装位置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位置误差,都可以通过校正电子器件保持设备10移动的位置来校正。当吸嘴212移动到在器件安装位置上方之后,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移动。在保持元件52向下运动过程中,首先,铰接杆224的被接合部分240接合杆驱动部件510的接合表面522,如图22D所示,使杆224枢转,吸嘴212向下移动。最后,如图22E所示e,环形槽218径向凹槽468连通,使正压被供应给吸嘴212。
随后,接合表面522接合第一阀芯280的第一被接合表面296、298、300、302,使第一阀芯280相对于主体180向上移动。图13显示了一个例子,其中,由双点划线所指示的接合表面522接合四个第一被接合表面296-302中的一个被接合表面296。由于第一阀芯280相对于主体180向上移动,环形槽288离开凹槽356、358,如图22E所示,使不再向吸嘴212供应负压。当头部保持部件52进一步向下移动时,第一阀芯280移动到它的正压供应位置,在该位置,环形槽288与凹槽466、468连通,如图22F所示,使供应正压至吸嘴212。该正压已经被减压阀396降低。因而,放置在电路基板32上的电子器件154肯定无疑地被从吸嘴212上释放。然后,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上移动。在该运动过程中,第一阀芯280由阀芯位置维持装置274维持在正压供应位置,而铰接杆224靠弹簧244的偏压力枢转,这样吸嘴212向上移动。因此,环形槽218离开径向凹槽468,于是,不再向吸嘴212供应正压。然而,因为第一阀芯280阻止负压供应到吸嘴212,所以管嘴212不会对安装在电路基板32上的电子器件154施加吸力。
当旋转头部56向下移动来安装一个电子器件154的时候,除了保持下一个要安装的一个器件154的吸嘴212之外的其他吸嘴212(和相应的第一阀芯280)也与旋转头部56一起向下移动,如图22G、22H和22I所示。然而,由于其他的吸嘴212没有与杆驱动部件510对齐,对应于那些其他管嘴212的铰接元件224没有枢转,所以,那些其他的第一阀芯280没有移动到它们的正压供应位置,那些其他的管嘴212不会释放各自的电子器件154,即继续保持各自的器件154。
四个第一被接合表面296-302中被接合到杆驱动部件510的其中一个根据各电子器件154的厚度(即高度)而选定。杆驱动部件510旋转到不同的角相位,对应于电子器件154的不同的厚度值或高度值,使要安装的电子器件154越厚或越高,接合接合表面522的被接合表面296-302越低。那些不同的角相位均限定了第一切换位置。因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芯280具有多个第一切换位置,如四个第一切换位置。由于杆驱动部件510旋转到对应于电子器件154的不同厚度值的四个角相位中选定的一个,当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移动的时候,接合表面522在四个不同时间中相应的一个接合四个第一被接合表面296-302中相应的一个,使各第一阀芯280在四个不同时间中相应的一个进行切换。所以,不管电子器件154不同的厚度值是多少,在各器件154接触电路基板32之前都可以停止负压供应,另外,在各器件154接触基板32的时间内,正压被供应到吸嘴212。当头部56安装电子器件154时的旋转头部56的向下运动的终点位置随器件154各自的厚度值而改变。然而,不管电子器件154不同的厚度值是多少,各第一阀芯280相对于主体180的运动的距离不会改变,即,为常数。所以,接合表面522接合任意一个第一被接合表面296-302越早,各第一阀芯280到达它的正压供应位置越早。因此,改变了旋转头部56向下运动的终点位置,使当各第一阀芯280已经到达它的正压供应位置之后,头部56的向下运动立刻停止。由于各铰接杆224的第一和第二臂226、228中一个臂的长度与另一个臂的长度之间存在上述比例,吸嘴212向下运动的距离是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运动的距离的两倍。所以,第一被接合表面296-302的规则阶梯式的差是两种电子器件154各自的厚度(或高度)值的差的一半。因此,不管第一被接合表面296-302中哪一个被选定并与接合表面522相接合,第一阀芯280切换到它的正压供应位置与由吸嘴212保持的电子器件154安装到电路基板32上是同时发生的。
如果一个吸嘴212未能正常地保持电子器件154,在旋转头部56开始安装将由此保持的电子器件154安装在电路基板32上之前,器件154被放开。更具体地说,电子器件保持设备10移动到放开元件汇集箱(未示出)的上方,杆驱动部件510移动到保持将被放开的电子器件154的该吸嘴212和对应于该管嘴212的阀装置264的第一切换位置。在该状态下,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移动,接合表面522接合铰接杆224和第一阀芯280,使吸嘴212向下移动,第一阀芯280向上移动到它的正压供应位置。因而,正压替换负压被供应给吸嘴212。在本实施例中,杆驱动部件510移动到的第一切换位置是驱动元件520的角相位,该角相位对应于,当要被放开的电子器件154相反地要被安装到电路基板32上时,按照预定程序与接合表面522接合的第一阀芯280的四个被接合表面296-302中相应的一个表面。该第一切换位置是一特定切换位置。同样地,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移动到一位置,该位置与当要被放开的器件154相反地被安装到基板32上时保持元件52按照预定程序向下移动到的位置相同。另外,减压取消部件460由一驱动元件(未示出)移动到减压取消位置,使减压取消部件460处于它的非工作状态。因此,没有被降低的正压被供应到吸嘴212,这样电子器件154肯定无疑地从管嘴212上被释放,并放开在放开器件汇集箱内。放开电子器件154之后,驱动元件停止驱动减压取消部件460,这样减压取消部件460返回到压力降低允许位置,使减压取消部件460处于它的工作状态。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常规阀切换部件的杆驱动部件510也起一特定阀切换部件的作用;与杆驱动部件510一体的特别复位部件(即第一和第二特定复位部分550、552)与特定阀切换部件一体化。另外,管嘴升降装置500还起特别阀切换装置的作用;管嘴升降装置旋转装置512还起一特别阀切换装置旋转装置的作用。然而,当电子器件154被放开时、与接合表面522接合的一个第一被接合表面296-302不局限于当器件154安装时、按照预定程序与接合表面522接合的被接合表面。例如,不管电子器件154的种类是多少,可能使用四个被接合表面296-302中预先选定的一个表面,使预先选定的表面与接合表面522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运动的位置被确定,使其相应于要与接合表面522接合的预先选定的表面。
当吸嘴212放开电气器件154之后,吸嘴212靠吸力保持另一个电子器件154。至此,与该吸嘴212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更具体地说,杆驱动部件510旋转到一角相位,该角相位对应于已经放开电子器件154的那个吸嘴212和对应于管嘴212的阀装置264。另外,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上移动到特别复位位置。于是,第一和第二特定复位部分550、552仅接合铰接杆224和对应于吸嘴212的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并使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因此,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上移动到比常规复位位置低的特别复位位置上,于是对应于其他正常保持各自的电子器件154的其他吸嘴212的其他第二阀芯310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即,其他吸嘴212继续保持各自的器件154。
当清洁吸嘴212时,减压取消部件460由上述驱动元件或操作员移动到减压取消位置。然后,一个吸嘴212向下移动,以与第一正压供应通道262连通,相应的第一阀芯280移动到它的正压供应位置。因此,没有降低的高的正压被供应到该吸嘴212,以吹掉存在于喷管212上的灰尘。
在胶粘剂被涂敷于电路基板32上、然后将电子器件154安装到电路基板32上的情况下,靠吸力由头部保持部件52保持分配头部58,于是从头部存储装置20取出分配头部58。随后,头部保持部件52移动到一预定的胶粘剂涂敷位置,在该位置,分配头部58涂敷胶粘剂到电路衬底32上。在涂敷胶粘剂之后,头部保持部件52使分配头部58返回到头部存储装置20,保持一单嘴头部54或一旋转头部56,以将电子器件154安装到电路基板32上。头部保持部件52从头部存储装置20取出和返回分配头部58的形式,与上述头部保持部件52从存储装置20取出和返回各单嘴头部54的形式一样。
在旋转头部56已经将由此保持的所有的电子器件154安装到电路基板32的情况下,头部保持部件52移动到它的向上运动的终点位置,使所有的铰接杆224以及所有的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复位或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然而,在当安装电子器件154之后、旋转头部56返回到头部存储装置20的情况下,第一或第二阀芯280、310没有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只有头部保持部件52移动到头部存储装置20。更具体地说,头部保持部件52的轴线与一个旋转头部存储部分602的接收孔624的轴线对齐,凹槽494在角度上与销628对齐。在这状态下,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下移动,这样旋转头部56放置在支撑表面626上,而销628配合在凹槽494中。另外,在负压不被供应给负压通道102的情况下,头部保持部件52旋转一适当的角度,使接合突起142处于不同于相应的接合突起206的角相位,于是脱离接合突起206。在该状态下,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上移动。在该头部返回操作过程中,杆驱动部件510位于干扰避免位置。因此,在旋转头部56的角位置由销628在凹槽494中的配合而限定或固定的情况下,旋转头部56在头部存储装置20被保存或取出。所以,例如,头部保持部件52可以以某种形式保持旋转头部56,在这种形式下,旋转头部56相对于保持元件52的角位置由控制装置24认知。因此,可以很容易地由控制装置24控制多个吸嘴212依次保持或安装各电子器件154的次序。
在头部保持部件52保持保存在头部存储装置20内的各单嘴头部54的情况下,首先,保持元件52向下移动,在保持元件52的轴线与被保持部分152的轴线对齐的情况下,吸力表面130保持与被接合表面158相接触。因而形成或限定了头部用负压腔162,负压被供应给该腔162,使各单嘴头部54靠吸力由保持元件52保持。接着,头部保持部件52向上移动,并按照与各单嘴头部54被保存在头部存储装置20内的顺序相反的顺序,在水平面进一步移动。因而,各单嘴头部54从头部存储装置20中被取出。也就是说,每个头部54、56、58自动地与另一个头部交换。在本实施例中,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移动装置18、头部保持部件升降装置60、头部旋转装置62和控制装置24的自动头部交换控制部分相互协作构成了一自动头部交换装置,所述自动头部交换控制部分控制元件18、60、62与头部54、56、58的相互交换。
各单嘴头部54可设置有一阀装置,其机械地在从第二负压供应系统到吸嘴156的负压供应和从第二正压供应系统到管嘴156的正压供应之间来回相互切换。
各第二阀芯310的被接合部分320的第二被接合表面322在与各阀芯310的轴向平行的方向上可具有多个不同位置或表面,就像各第一阀芯280的第一被接合部分290的第一被接合表面296-302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吸嘴212靠吸力保持各自的电子器件154的时候,负压可在对应于那些电子器件154各自的厚度值的不同时间内供应给吸嘴212。
可变更常规复位部件504的第一和第二常规复位部分540、542以使第一和第二常规复位部分具有相同的高度位置。如果分别位于正压供应位置和负压供应位置的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的第一和第二被接合部分290、320具有各自的适当的高度位置,具有相同的高度位置的第一和第二常规复位部分能够使第一和第二阀芯280、310复位或返回到它们的初始位置,第一和第二特定复位部分550、552也是这种情况。
各阀装置264的切换和/或各吸嘴212和主体180的相对运动可以独立于头部保持部件52的上下运动来进行。
应当明白,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不局限于在下列实施例的细节,其可以包含各种各样的变化和修改,比如在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

Claims (16)

1.一种电子器件保持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其保持多个吸嘴,吸嘴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保持各电子器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被保持部分;和
头部保持部件,其包括头部保持部分,所述头部保持部分通过保持它的被保持部分选择性地保持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中的任意一个,
其中,头部保持部分和被保持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负压腔形成凹槽,所述负压腔形成凹槽连接于头部用负压供应通道,并与头部保持部分和被保持部分中的另一个协作,以形成头部用负压腔,所述头部用负压腔通过头部用负压供应通道得到头部用负压供应,并靠吸力保持任意的多嘴头部的被保持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保持至少三个所述吸嘴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使得所述至少三个吸嘴位于一公共圆上,且在垂直于含有该公共圆的平面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具有:第一负压供应系统,所述第一负压供应系统将吸嘴所用的负压供应给每个吸嘴;和第一正压供应系统,所述第一正压供应系统将正压供应给所述每个吸嘴,并且,头部保持部件具有第二负压供应系统和第二正压供应系统,在头部保持部件保持所述任意的多嘴头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负压供应系统和第二正压供应系统分别与第一负压供应系统和第一正压供应系统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负压供应系统和第二负压力供应系统经由负压腔形成凹槽相互连通,头部用负压供应通道提供了第二负压供应系统的吸嘴所用的负压供应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还具有多个阀装置,多个阀装置分别与吸嘴相关联,每个阀装置可切换到至少两个状态中的任意一个,所述至少两个状态包括:(a)第一状态,其中所述每个阀装置允许相应的一个吸嘴与第一负压供应系统相连通,和(b)第二状态,其中所述每个阀装置允许所述相应的吸嘴与第一正压供应系统相连通,且其中该设备还包括:
主框架,其保持头部保持部件,使得头部保持部件能够相对于主框架在向上和向下的每个方向上运动,所述向上和向下的方向平行于所述每个吸嘴延伸的基准方向;和
头部保持部件移动装置,其在所述的每个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相对于主框架移动头部保持部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由主框架保持的阀切换装置,并且,依靠由头部保持部件移动装置相对于主框架移动头部保持部件,所述阀切换装置能够机械地将所述每个阀装置切换至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所述至少两个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状态。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由主框架保持的管嘴移动装置,并且,依靠由头部保持部件移动装置相对于主框架移动头部保持部件,所述管嘴移动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的主体在所述每一个向上和向下方向上机械地移动任一吸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具有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叠板部分,所述叠板部分由至少三个板部件组成,所述至少三个板部件具有不同的气体通道,它们相互气密地叠置在一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至少一个板部件在其相对两表面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多个凹槽部分和多个通孔,每个凹槽部分都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表面而延伸,每个通孔都贯穿所述至少一个板部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保持至少所述三个吸嘴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使所述至少三个吸嘴位于一公共圆上,且在垂直于含有该公共圆的平面的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阀切换装置由主框架保持,使得阀切换装置能够绕其轴线转动,所述轴线垂直于所述平面延伸并穿过公共圆的中心;以及,该设备还包括阀切换装置旋转装置,所述阀切换装置旋转装置绕其轴线将阀切换装置旋转至任意角相位。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包括保持至少所述的三个吸嘴的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使所述至少三个吸嘴位于一公共圆上,且在垂直于含有公共圆的平面的基准方向上相互平行地延伸;管嘴移动装置由主框架保持,使得管嘴移动装置能够绕其轴线转动,所述轴线垂直于所述平面延伸并穿过公共圆的中心;以及,该设备还包括管嘴移动装置旋转装置,所述管嘴移动装置旋转装置绕其轴线将管嘴移动装置旋转至任意角相位。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每个阀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阀芯,所述阀芯包括被接合部分,所述阀芯由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的主体保持,使所述至少一个阀芯在基准方向上是活动的;阀切换装置包括阀切换部件,当头部保持部件向下运动时,所述阀切换部件接合所述至少一个阀芯的被接合部分,从而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的主体,在基准方向上移动所述至少一个阀芯;以及,该设备还包括常规复位部件,其由主框架保持,当头部保持部件相对于主框架向上移动至常规复位位置的时候,所述常规复位部件接合于所述各阀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阀芯,从而将所述至少一个阀芯复位至其基准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特别复位部件,其由主框架保持,当头部保持部件相对于主框架向上移动至特别复位位置的时候,所述特别复位部件接合于任意一个阀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阀芯,从而将所述至少一个阀芯复位至其基准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特别阀切换装置,其由主框架保持,当头部保持部件相对于主框架向上移动至特别阀切换位置的时候,所述特别阀切换装置接合于任意一个阀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阀芯,从而将该任意一个阀装置切换至其第二状态,在该第二状态,该任意一个阀装置允许一个相应的吸嘴连通于第一正压供应系统。
15.一种电子器件安装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器件保持设备;
器件供应装置,其供应多个电子器件;
基板保持装置,其保持电路基板,由器件供应装置供应的电子器件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上;
移动装置,其沿垂直于各吸嘴的轴线中的每条轴线的平面,将电子器件保持设备、器件供应装置和基板保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电子器件保持设备、器件供应装置和基板保持装置中的不同的一个移动;和
控制装置,其控制移动装置和电子器件保持设备,以便电子器件保持设备从器件供应装置上接收电子器件,并将电子器件安装在由基板保持装置保持的电路基板上。
16.一种在单个电路基板上安装多个电子器件的方法,包括:
利用公共的头部保持部件,选择性地保持下列中的每个:(a)至少一个多嘴头部,其保持多个吸嘴,使吸嘴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保持各电子器件,和(b)至少一个单嘴头部,其保持单个吸嘴,单个吸嘴利用基于负压的吸力保持电子器件,和
利用公共的头部保持部件,在单个电路基板上安装下列中的每个:(c)由所述至少一个多嘴头部保持的电子器件和(d)由所述至少一个单嘴头部保持的电子器件。
CN2006100717221A 2005-03-16 2006-03-16 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器件安装方法 Active CN18356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75397 2005-03-16
JP2005075397A JP4546857B2 (ja) 2005-03-16 2005-03-16 電子部品保持装置および電子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JP2005075397 2005-03-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5676A true CN1835676A (zh) 2006-09-20
CN1835676B CN1835676B (zh) 2010-05-12

Family

ID=37003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17221A Active CN1835676B (zh) 2005-03-16 2006-03-16 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器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03766B2 (zh)
JP (1) JP4546857B2 (zh)
CN (1) CN1835676B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6856A (zh) * 2010-06-04 2011-12-07 日本嘉大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的分类装置
CN102625587A (zh) * 2011-01-28 2012-08-0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部件安装基板生产系统
CN102740676A (zh) * 2011-04-05 2012-10-17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电子零件安装方法及安装装置
CN102934540A (zh) * 2010-04-29 2013-02-13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制造作业机
CN103298330A (zh) * 2012-02-28 2013-09-11 索尼公司 安装头单元、部件安装装置和基板制造方法
CN103827005A (zh) * 2011-09-22 2014-05-28 普乐士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改变堆叠的间距的装置
CN104081888A (zh) * 2012-01-20 2014-10-0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的安装头保持装置
CN104422841A (zh) * 2013-08-30 2015-03-18 亚克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组件的定位装置
CN105379448A (zh) * 2013-07-25 2016-03-0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
CN105580507A (zh) * 2013-09-25 2016-05-1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装置
US9363936B2 (en) 2010-04-29 2016-06-07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Manufacture work machine and manufacture work system
CN106134310A (zh) * 2014-02-07 2016-11-16 环球仪器公司 一种包含泵和电机的拾放头
CN106249134A (zh) * 2016-09-22 2016-12-21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测试生产线及其测试方法
CN107708942A (zh) * 2015-05-20 2018-02-16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安装装置及方法
CN107796757A (zh) * 2016-09-06 2018-03-13 竑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头转向吸嘴装置
CN108430206A (zh) * 2017-02-15 2018-08-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搭载装置以及部件搭载方法
CN110139548A (zh) * 2018-02-09 2019-08-16 韩华精密机械株式会社 用于部件安装机的吸嘴组件及吸嘴组件的驱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39984B2 (ja) * 2007-03-14 2012-05-30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装置
JP5094567B2 (ja) * 2008-06-02 2012-12-1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装着ヘッド
JP5207395B2 (ja) * 2009-04-24 2013-06-1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の吸着ノズル動作具合検査装置
JP2011049504A (ja) * 2009-08-28 2011-03-10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5635812B2 (ja) * 2010-06-01 2014-12-03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製造作業機
JP5675013B2 (ja) 2010-06-10 2015-02-2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組立方法および電子回路組立システム
KR101521529B1 (ko) * 2010-06-14 2015-05-19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부품 실장기 헤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부품 실장 방법
JP2012129434A (ja) 2010-12-17 2012-07-05 Fuji Mach Mfg Co Ltd 対基板作業機
WO2014030243A1 (ja) * 2012-08-23 2014-02-27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
WO2014033900A1 (ja) 2012-08-31 2014-03-0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
JP5980945B2 (ja) * 2012-11-15 2016-08-31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
JP5997292B2 (ja) * 2012-11-21 2016-09-28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ヘッド
WO2014080472A1 (ja) * 2012-11-21 2014-05-30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ヘッド
EP2955986B1 (en) 2013-01-31 2022-01-12 FUJI Corporation System comprising a component mounting machine and a die supply apparatus
CN105309062B (zh) * 2013-06-07 2018-12-21 株式会社富士 电子设备组装机
WO2015008329A1 (ja) * 2013-07-16 2015-01-2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
WO2015011751A1 (ja) * 2013-07-22 2015-01-29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
EP3062339B1 (en) * 2013-10-21 2019-08-28 FUJI Corporation Substrate working apparatus
JP5781640B2 (ja) * 2014-01-20 2015-09-24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製造作業機
JP6434529B2 (ja) 2014-10-30 2018-12-05 株式会社Fuji 部品実装機
CN107926149B (zh) * 2015-07-13 2019-11-15 株式会社富士 旋转头型元件安装机
US10820458B2 (en) 2015-07-21 2020-10-27 Fuji Corporation Component mounting device and nozzle exchange method used in the component mounting device
CN108136597B (zh) 2015-09-29 2021-04-30 株式会社富士 元件卡盘装置及元件装配装置
CN108293322B (zh) * 2015-11-27 2020-10-16 株式会社富士 作业装置
CN109069333B (zh) 2016-05-17 2020-07-17 株式会社富士 介助装置
WO2017203626A1 (ja) 2016-05-25 2017-11-30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ノズル保持機構及び部品実装装置
JP6543816B2 (ja) * 2017-02-15 2019-07-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搭載装置および部品搭載方法
EP3780931A4 (en) 2018-03-30 2021-03-31 Fuji Corporation MOUNTING HEAD
JP7348041B2 (ja) 2019-11-21 2023-09-20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ワーク取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14289A (ja) * 1985-11-14 1987-05-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の装着方法および装置
ATE75900T1 (de) * 1987-11-10 1992-05-15 Siemen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stuecken von leiterplatten mit bauelementen.
US4979286A (en) * 1988-05-13 1990-12-25 Hitachi, Ltd. Electric parts mounting apparatus and electric parts mounting method
USRE35027E (en) * 1988-09-22 1995-08-29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Pick and place method and apparatus
US5878484A (en) * 1992-10-08 1999-03-09 Tdk Corporation Chip-type circuit element mounting apparatus
JP3502417B2 (ja) 1992-11-06 2004-03-0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2824378B2 (ja) 1993-04-02 1998-11-11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2951182B2 (ja) 1993-12-28 1999-09-20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移動装置
JP3064781B2 (ja) 1993-12-28 2000-07-1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保持装置
JP2930870B2 (ja) 1994-07-06 1999-08-09 株式会社三協精機製作所 電子部品表面実装装置
JP3469652B2 (ja) * 1994-09-26 2003-11-2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H09167898A (ja) * 1995-12-15 1997-06-24 Sony Corp 部品の供給装置
SG52900A1 (en) * 1996-01-08 1998-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ounting apparatus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ounting methods of the same
US6276051B1 (en) * 1998-01-29 2001-08-21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Electric-component transferring apparatus
JP4147505B2 (ja) * 1999-01-28 2008-09-10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保持ヘッド
JP4255162B2 (ja) * 1999-04-01 2009-04-1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部品の装着方法および電気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EP1260127B1 (en) * 2000-02-22 2004-03-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uction nozzle for holding component by suction
JP4384439B2 (ja) 2002-11-21 2009-12-1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対基板作業機、対基板作業システムおよび対基板作業機用作業ヘッド使用準備処理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5895B2 (en) 2010-04-29 2016-11-01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Central control device and centralized control method
CN102934540A (zh) * 2010-04-29 2013-02-13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制造作业机
US10098269B2 (en) 2010-04-29 2018-10-09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Manufacture work machine for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work-element performing apparatuses by central control device
US9374935B2 (en) 2010-04-29 2016-06-21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Manufacture work machine
CN102934540B (zh) * 2010-04-29 2015-09-30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制造作业机
CN105163573A (zh) * 2010-04-29 2015-12-16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制造作业机
US9363936B2 (en) 2010-04-29 2016-06-07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Manufacture work machine and manufacture work system
CN102266856A (zh) * 2010-06-04 2011-12-07 日本嘉大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的分类装置
CN102625587A (zh) * 2011-01-28 2012-08-0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部件安装基板生产系统
CN102625587B (zh) * 2011-01-28 2016-06-29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部件安装基板生产系统
CN102740676A (zh) * 2011-04-05 2012-10-17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电子零件安装方法及安装装置
CN102740676B (zh) * 2011-04-05 2016-06-29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电子零件安装方法及安装装置
CN103827005A (zh) * 2011-09-22 2014-05-28 普乐士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改变堆叠的间距的装置
CN104081888B (zh) * 2012-01-20 2016-10-1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的安装头保持装置
CN104081888A (zh) * 2012-01-20 2014-10-0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的安装头保持装置
CN103298330B (zh) * 2012-02-28 2017-05-03 重机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安装头单元、部件安装装置和基板制造方法
CN103298330A (zh) * 2012-02-28 2013-09-11 索尼公司 安装头单元、部件安装装置和基板制造方法
CN105379448A (zh) * 2013-07-25 2016-03-02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机
CN105379448B (zh) * 2013-07-25 2018-11-09 株式会社富士 元件安装机
CN104422841A (zh) * 2013-08-30 2015-03-18 亚克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组件的定位装置
CN104422841B (zh) * 2013-08-30 2017-05-03 亚克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组件的定位装置
CN105580507A (zh) * 2013-09-25 2016-05-1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装置
CN105580507B (zh) * 2013-09-25 2019-05-10 株式会社富士 元件安装装置
CN106134310A (zh) * 2014-02-07 2016-11-16 环球仪器公司 一种包含泵和电机的拾放头
CN106134310B (zh) * 2014-02-07 2019-12-10 环球仪器公司 一种包含泵和电机的拾放头
CN107708942B (zh) * 2015-05-20 2021-06-18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安装装置及方法
CN107708942A (zh) * 2015-05-20 2018-02-16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安装装置及方法
CN107796757A (zh) * 2016-09-06 2018-03-13 竑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头转向吸嘴装置
CN107796757B (zh) * 2016-09-06 2019-12-06 竑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头转向吸嘴装置
CN106249134B (zh) * 2016-09-22 2019-10-25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测试生产线及其测试方法
CN106249134A (zh) * 2016-09-22 2016-12-21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测试生产线及其测试方法
CN108430206A (zh) * 2017-02-15 2018-08-2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搭载装置以及部件搭载方法
CN108430206B (zh) * 2017-02-15 2021-08-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部件搭载装置以及部件搭载方法
CN110139548A (zh) * 2018-02-09 2019-08-16 韩华精密机械株式会社 用于部件安装机的吸嘴组件及吸嘴组件的驱动系统
CN110139548B (zh) * 2018-02-09 2021-10-26 韩华精密机械株式会社 用于部件安装机的吸嘴组件及吸嘴组件的驱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207090A1 (en) 2006-09-21
JP2006261325A (ja) 2006-09-28
US7603766B2 (en) 2009-10-20
JP4546857B2 (ja) 2010-09-22
CN1835676B (zh) 2010-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5676A (zh) 电子器件保持设备、电子器件安装系统以及电子器件安装方法
CN1291626C (zh) 有机el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及液滴喷出装置
CN100338987C (zh) 对基板作业结果检查装置和方法、电气电路制造系统和方法
CN101035725A (zh) 基板输送装置
CN1773673A (zh) 基板处理装置以及基板处理方法
CN1167317C (zh) 部件安装装置及方法
CN1644246A (zh) 基板处理装置
CN1501127A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粘合机
CN1765013A (zh) 非接触保持装置和非接触保持传送装置
CN1611301A (zh) 分配装置
CN1877806A (zh) 平板显示器制造设备的起模针模块
CN1890074A (zh) 基板加工方法、基板加工装置、基板输送方法、基板输送机构
CN1204977A (zh) 工作装置
CN1780542A (zh) 面板组装装置及面板组装方法
CN1828828A (zh) 基板处理装置、基板处理方法和基板处理程序
CN1440055A (zh) 基板处理装置和基板处理方法
CN1661650A (zh) 用于制造平板显示器的设备
CN1135158A (zh) 电子元件装配方法及装置
CN1846994A (zh) 印刷装置
CN1922560A (zh) 生产线平衡控制方法、生产线平衡控制装置及元件安装机
CN1269122A (zh) 零件安装机
CN1295026C (zh) 基板处理装置及送液装置
CN1286352C (zh) 部件供给单元、供给装置与供给方法以及部件安装装置
JP2013172122A (ja) ダイボンダ
CN1420070A (zh) 能够精确控制活塞上下运动和转动的高速定量排放式分配器头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Fuji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Patentee before: Fuj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