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89484A - 电线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以及电线 - Google Patents

电线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以及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89484A
CN1589484A CN02822961.4A CN02822961A CN1589484A CN 1589484 A CN1589484 A CN 1589484A CN 02822961 A CN02822961 A CN 02822961A CN 1589484 A CN1589484 A CN 1589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mentioned
tinter
coating
pai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8229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9549C (zh
Inventor
鐮田毅
铃木成治
杉村惠吾
八木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89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9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95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95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3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rk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34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rk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by spraying, ejecting or dispensing marking flu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 Cables (AREA)
  •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ables (AREA)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很容易就能改变给电线着色的颜色的电线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电线制造装置制造具有心线和被覆层的电线。在步骤S1中由供料单元提供心线。在步骤S2中,用挤压被覆单元把未着色的合成树脂挤压被覆到心线周围后形成被覆层。在步骤S3中,用着色单元把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着色单元包括多个喷雾器15、16。在步骤S3中通过适时切换喷雾器15、16使之动作。在步骤S4中,用卷绕单元把电线切割为所需长度之后卷绕到线架上。

Description

电线的制造方法、 制造装置以及电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导电性心线、被覆该心线的绝缘性被覆层的电线的制造方法、电线制造装置以及电线。
背景技术
作为移动体的汽车等上安装着各种电子设备。因此,上述汽车等为了把电源提供的电力以及电脑等发出的控制信号传送给上述电子设备,配置了电气配线。电气配线包括多个根电线106(图10示出)以及安装在该电线106端部的连接件。
电线106包括导电性心线105(图10所示)和被覆该心线105的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被覆层。电线106是所谓被覆线。上述电线106由图10所示的电线制造装置100制造而成。图10例示的电线制造装置100包括供料单元101、挤压被覆单元102、冷却槽103、卷绕单元104。
上述电线制造装置100在制造上述电线106时,使心线105或电线106依次在供料单元101、挤压被覆单元102、冷却槽103、卷绕单元104间行走(移动)。为了使心线105或电线106行走(移动),电线制造装置100配置了多个滑轮107。
供料单元101提供尚未被覆被覆层的心线105。挤压被覆单元102把绝缘性合成树脂挤压被覆到上述供料单元101提供的心线105周围,形成被覆层。冷却槽103冷却由挤压被覆单元102被覆了心线105的被覆层。卷绕单元104把由心线105和被覆该心线105的被覆层构成的电线106切割为规定长度后卷绕到线架上,使该电线106处于可出厂状态。电线106正是这样由电线制造装置100制造出来的。
连接件包括导电性端子接头和绝缘性连接件插座。端子接头安装在电线106的端部并与该电线的心线105电气的连接。连接件插座呈盒子形并容纳端子接头。
在组装上述电气配线时,首先把电线106切割为所需长度后,在该电线106的端部等处安装端子接头。并根据需要把电线106彼此连接。然后把端子接头插入连接件插座内。这样即组装成上述电气配线。
上述电气配线的电线106有必要识别其心线105的粗细、被覆层的性质(有没有耐热性方面的材料改变)、使用目的等。所谓使用目的例如是表示该电线用于缓冲气袋、ABS(Antilock Brake System)、车速信息等控制信号、动力传动系统等汽车用系统。
电气配线的电线106,为了识别上述使用目的(系统),一直用各种颜色着色并标有各种标识。因此,图10例示的现用的电线制造装置100,在挤压被覆单元102内把着色剂混进构成被覆层的合成树脂之中,并在挤压被覆单元102内使合成树脂和着色剂混合,使上述树脂成为与着色剂相同的颜色。并把与着色剂颜色相同的合成树脂挤压被覆到心线105周围。就是这样对被覆层、即电线106进行着色的。
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对于汽车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希望上述汽车安装更多的电子设备,因而上述电气配线往往要使用100种左右的电线106。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各种颜色的电线106。因而希望能在电线制造装置100改变被覆层的颜色。
在图10所例示的电线制造装置100中,在变更被覆层(也就是电线106)的颜色时,一直采用临时停止挤压被覆单元102,改变混入合成树脂的着色剂的方法。这种情况下,在生产上述各种颜色的电线106时,就得使挤压被覆单元102频频停止,从而使电线106的制造效率下降。
因此有人建议在挤压被覆单元102保持运转的状态下改变混入合成树脂的着色剂。但是如果在挤压被覆单元102保持运转的状态下改变着色剂,在刚改变着色剂后,变更前的着色剂和变更后着色剂会同时混入合成树脂,形成变更前着色剂与变更后的着色剂混色的被覆层。由于该混色的电线106不是与上述系统对应的颜色,因而无法用于电气配线。因此,如果在挤压被覆单元102保持运转的状态下改变着色剂,就会在电线106上产生不能用于电气配线的部分,从而出现电线106的材料成品率下降的趋势。
为了抑制该电线106的无用部分,也就是为了抑制电线106的材料成品率的下降,例如特开平6-150774号公报中即公示出在上述着色剂混杂的部分涂布与变更后的着色剂颜色相同的液态彩色油墨。这种情况下,如果形成底色的混色(下面称之为底色)和变更后的着色剂的颜色色调互不相同,或底色的亮度低于变更后的着色剂的颜色亮度,底色很有可能透过液态彩色油墨等而显现出来。此外,在此情况下,由于是在被覆层形成之后才涂布液态彩色油墨的,因而该液态彩色油墨很容易从被覆层的外表面脱落。
这样一来,在上述特开平6-150774号公报中公示的方法之中,产生了按照底色决定液状油墨颜色的必要性。正因如此,很难从深色的着色剂变更为淡色的着色剂。这样一来,在上述特开平6-150774号公报中公示的方法在变更着色剂时要受到必须变更为亮度更低的着色剂的限制。
此外,上述现有的电线制造装置100在挤压被覆时,把着色剂混进构成被覆层的合成树脂中。这样一来,在挤压被覆的同时即把被覆层着色。正因如此,例如,用于汽车的电线106正如上述,仅仅从外表面的颜色不同这一项就存在100种左右的产品(如果把不同的线径包括在内,电线106的种类将变得十分庞大)。
因此,在电线生产厂以及电气配线生产厂等处就需要临时或长期分别储存外表面的颜色各不相同的100种左右的电线106。因而为了储存电线106不仅需要相当大的空间,为了管理电线106的种类,还需要进行烦琐的操作。
因此,本发明的第1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很容易就能改变着色电线颜色的电线制造方法、以及电线制造装置。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已着色的颜色不易脱落的电线。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第1个目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造包括导电性心线以及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并被覆上述心线的被覆层的电线的电线制造方法之中,该电线制造方法包括:把未着色的合成树脂挤压被覆到上述心线周围之后形成上述被覆层的挤压被覆工序;给由被覆上述心线的未着色的合成树脂构成的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的着色工序。
若采用此种方法,则形成被覆层的挤压被覆工序与给电线着色的着色工序彼此分离。因此,通过在着色工序中变更着色的颜色很容易就可改变着色电线的颜色。此外,在挤压被覆工序中,用未着色的合成树脂形成被覆层。这样即可削减挤压被覆后获得的电线种类(外表面颜色的种类)。在着色工序中,给未着色的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因此,即使在着色工序中着色为比未着色的被覆层的外表面亮度亮的颜色,也可用着色工序中着色的颜色遮盖未着色的被覆层。
此外,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对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是指用着色材料对电线的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所谓着色材料是指颜料(工业有机物质)溶解分散到水或其它溶剂中的液态物质。作为有机物质包括染料、颜料、  (大部分为有机物质、合成品),有时把染料作为颜料使用,也有时把颜料作为染料使用。作为更具体的例子,本说明书中所说的着色材料指着色液与涂料两种。
所谓着色液是指把染料溶解或分散到溶剂中后形成的,而涂料则是指把颜料分散到分散液中后形成的。因此,如果用着色液对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则染料会渗透到被覆层之内,如果用涂料对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则颜料并不渗入被覆层内而只是粘附在其外表面上。也就是说,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对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是指用染料染被覆层的整个或局部外表面以及在被覆层的整个或局部外表面上涂布颜料。
此外,上述溶剂和分散液最好使用与构成被覆层的合成树脂具有亲和性的物质。在此情况下,染料能有效地渗透到被覆层内,颜料能有效地粘附到被覆层的外表面上。
为了实现第1个目的,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制造方法之中,在上述挤压被覆工序之后马上实施上述着色工序。
若采用此种方法,由于在挤压被覆工序之后马上实施着色工序,因而可用在着色工序中着色的着色材料干燥时产生的气化热,降低在挤压被覆工序中升为高温的被覆层的温度。
此外,由于是对在挤压被覆工序中升为高温的被覆层着色,因而是在构成被覆层的合成树脂凝固前进行着色,着色液的染料容易渗透到被覆层内的同时,涂料的颜料也易于粘附到被覆层的外表面。
为了实现第1个目的,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线制造方法之中,上述着色工序可用多个种颜色着色被覆层的外表面,并可适当改变着色被覆层的外表面的颜色。
若采用此种方法,着色工序可把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为多个种颜色并可变更在被覆层的外表面上着色的颜色,因而可用多种多样的颜色着色被覆层的外表面,很容易改变着色的颜色。
为了实现第1个目的,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线制造方法之中,上述着色工序在测定电线的任意位置之后,通过切换可分别以一种颜色着色上述被覆层外表面的多个着色器,着色上述外表面。
若采用此种方法,由于在测定电线的任意位置后切换多个着色器,因而可用多个种颜色着色电线的同时,还不必临时停止电线的制造作业很容易就能改变着色电线的颜色。此外,由于测定电线的任意位置,因而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抑制电线上第1种着色和第2种颜色的重迭部分,同时也可抑制未被着色的部分。因此可使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边界清晰。
为了实现第1个目的,权利要求5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制造方法之中,通过移动上述电线的心线制造该电线的同时,上述着色器沿上述心线的移动方向彼此隔着一定距离,使上述着色器中靠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后,上述电线一经过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动作。
若采用此种方法,由于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后,电线一经过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动作,因而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更有效地抑制电线上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重迭的部分,同时还可更有效地抑制未被着色的部分。因而可使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边界更为清晰。
为了实现第1个目的,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制造方法之中,通过移动上述电线的心线制造电线的同时,上述着色器沿上述心线的移动方向彼此隔着一定距离,使上述着色器中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的状态下,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上述电线一经过移动着色器间的距离,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停止。
若采用此种方法,在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的状态下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电线一经过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停止。因此,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更有效地抑制电线上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重迭部分的同时,还可更有效地抑制未被着色的部分。因而可使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边界更为清晰。
为了实现第1个目的,权利要求7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制造包括导电性心线以及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并被覆上述心线的被覆层的电线的电线制造装置之中,该电线制造装置包括:把未着色的合成树脂挤压并被覆到上述心线周围之后形成上述被覆层的挤压被覆单元,以及着色由被覆了上述心线的未着色的合成树脂构成的被覆层的外表面的着色单元。
若采用此种构成,则形成被覆层的挤压被覆单元与给被覆层着色的着色单元彼此分离。因此,通过在着色单元中变更着色的颜色很容易就可改变着色电线的颜色。此外,在挤压被覆单元中,用未着色的合成树脂形成被覆层。这样即可削减挤压被覆后获得的电线种类(外表面颜色的种类)。在着色单元中,给未着色的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因此,即使在着色单元中着色为比未着色的被覆层的外表面亮度亮的颜色,也可用着色单元中着色的颜色遮盖未着色的被覆层。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权利要求8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中,在移动上述心线制造上述电线的同时,上述着色单元配置在上述挤压被覆单元的上述心线移动方向的下游一侧并紧靠着挤压被覆单元。
若采用此种构成,由于着色单元紧靠在挤压被覆单元之后配置,挤压被覆之后马上着色被覆层的外表面,因而可用着色单元中着色的着色材料干燥时产生的气化热,降低因挤压被覆而升为高温的被覆层的温度。
此外,由于是对在挤压被覆工序中升为高温的被覆层着色,因而是在构成被覆层的合成树脂凝固前进行着色,着色液的染料容易渗透到被覆层内的同时,涂料的颜料也易于粘附到被覆层的外表面。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权利要求9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中,上述着色单元具有多个可各自以一种颜色着色被覆层的外表面的着色器以及改变着色被覆层的外表面的着色器的切换器。
若采用此种构成,由于着色单元具有多个着色器和切换器,因而可通过在着色单元中切换着色器使之动作,改变在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的颜色。因而可用多种多样的颜色着色被覆层。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中,上述着色单元具有多个可各自以一种颜色着色被覆层的外表面的着色器、可测定上述电线的任意位置的测定手段、以及根据上述测定手段测定的任意位置,切换着色上述外表面的着色器的切换手段。
若采用此种构成,由于着色单元具有多个着色器,因而可用多个种颜色着色电线。此外,由于切换手段可切换着色器,因而不必临时停止着色单元即电线制造装置,很容易给电线着色。此外,由于测定手段可测定电线的任意位置,因而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抑制电线上出现多个种颜色重迭的部分,同时还可抑制未着色部分。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中,上述着色器沿上述芯线的移动方向彼此隔一定距离配置,上述测定手段通过测定与该电线沿上述心线的移动方向的移动量相应的信息,测定上述任意位置。
若采用此种构成,由于测定手段通过测定与电线的移动量相应的信息,测定电线的任意位置,因而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有效抑制电线上出现多个种颜色重迭的部分,同时还可有效抑制未着色部分。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中,上述切换手段在把着色上述外表面的着色器由多个着色器中,从心线移动方向的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切换为下游一侧的着色器时,使上述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之后,上述测定手段测定出的电线的移动量一等于上述多个着色器间的距离,马上使上述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
若采用此种构成,由于切换手段停止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后,测定手段测定出的电线移动量一等于着色器间的距离,即马上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因而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更有效抑制电线上出现多个种颜色的重迭部分,同时还可更有效抑制未着色部分。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中,上述切换手段在把着色上述外表面的着色器由多个着色器中,从心线移动方向的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切换为上游一侧的着色器时,在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状态下,使上述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上述测定手段测定出电线的移动量一等于上述多个着色器间的距离,马上使上述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
若采用此种构成,由于切换手段在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的状态下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测定手段测定出电线的移动量一等于多个着色器间的距离,即停止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因而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更有效抑制电线上出现多个种颜色的重迭部分,同时还可更有效抑制未着色部分。
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中,上述着色器把溶胶状的着色材料喷涂到上述外表面上。
若采用此种构成,由于着色器喷涂溶胶状着色材料,因而切换手段一切换着色器,马上可变更着色电线的颜色。
为了实现第2个目的,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其特征在于:在包括导电性心线以及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并被覆上述心线的被覆层的电线之中,在把合成树脂挤压被覆到上述心线周围,形成上述被覆层之后马上着色上述被覆层的外表面。
若采用此种电线,由于可通过着色因挤压被覆升为高温的被覆层而获得,在构成被覆层的合成树脂凝固之前即被着色,因而着色液的染料容易渗透到被覆层内的同时,涂料的颜料更容易粘附到被覆层的外表面。
为了实现第2个目的,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线之中,在测定电线的任意位置之后,通过切换可分别以一种颜色着色上述被覆层外表面的多个着色器,着色上述外表面,同时在上述外表面上形成着色为第一种颜色的第1部分,着色为与上述第1种颜色不同的第2种颜色的的第2部分,以及二者之间的边界。
若采用此种电线,由于测定任意位置切换着色器即可给外表面着色,因而可抑制第1种颜色与第2种颜色重迭部分,同时还可抑制未着色部分。因而可使第1种颜色与第2种颜色的边界清晰。
为了实现第2个目的,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线之中,通过移动上述电线的心线制造该电线的同时,上述着色器沿上述心线的移动方向彼此隔着一定距离,使上述着色器中靠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后,上述电线一经过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L,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动作。
若采用此种方法,由于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后,电线一经过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即马上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给外表面着色。可更有效地抑制电线上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重迭的部分,同时还可更有效地抑制未被着色的部分。因而可使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边界清晰。
为了实现第2个目的,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本发明的电线,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线之中,通过移动上述电线的心线制造电线的同时,上述着色器沿上述心线的移动方向彼此隔着一定距离,在上述着色器中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的状态下,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上述电线一经过移动着色器间的距离,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停止。
若采用此种电线,由于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的状态下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电线一经过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停止,因此,可更有效地抑制电线上第1种颜色的第2种颜色的重迭部分的同时,还可更有效地抑制未被着色的部分。因而可使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边界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线制造装置构成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线制造装置的着色单元构成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用图1所示的电线制造装置制造电线的工序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用图1所示的电线制造装置的挤压被覆单元制造的未着色电线的示意图。
图5是用图1所示的电线制造装置制造的电线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用图2所示的着色单元的第1喷雾器着色电线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由图6所示的状态过渡到使第1喷雾器停止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由图7所示的状态过渡到使第2喷雾器动作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由图8所示状态过渡到用第2喷雾器着色电线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电线制造装置构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一介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线制造方法以及电线制造装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1所示的电线制造装置1是一种先制造图4所示的未着色的电线2a,再把该未着色的电线2a着色,制造出图5所示的电线2的装置。由于这些电线2、2a结构基本相同,因而对同一部分标注同样的标号加以说明。
电线2构成配置于作为移动体的汽车等的电气配线。电线2、2a,正如图4以及图5所示,包括导电性心线3和绝缘性被覆层4。心线3由多个根裸线拧合而成。构成心线3的裸线由导电性金属构成。此外,心线3也可由一根裸线构成。被覆层4由聚氯乙烯(PVC)之类的合成树脂构成。被覆层4被覆心线3。
未着色电线2a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如图4所示,是构成被覆层4的合成树脂本身的颜色P。未着色的电线20是在构成被覆层4的合成树脂之中未混入着色剂。把外表面4a为颜色P的电线称之为未着色电线2a。
另一方面,电线2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被着色为与构成被覆层4的合成树脂不同的颜色。正如图5所示,在电线2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上形成着色为第1种颜色B(图5中用平行斜线表示)的第1部分31、以及着色为第2种颜色R(图5中用平行斜线表示)的第2部分32、以及这些部分31、32间形成的边界S。边界S很清晰。而被覆层4的外表面4a构成电线2的外表面。
把多个根具有上述构成的电线2捆扎在一起,同时在端部等处安装连接件等之后即构成上述电气配线。该连接件连接到汽车等的各种电子设备的连接件上,电气配线即电线2即可给各电子设备传送各种信号及电力。
电线制造装置1正是用来制造具有上述构成的电线2的装置。电线制造装置1,如图1所示,具有供料单元10、挤压被覆单元11、着色单元12、卷绕单元13。
电线制造装置1通过使心线3依次在供料单元10、挤压被覆单元11、着色单元12、卷绕单元13间行走(移动),制造出电线2。为使心线3或电线2、2a行走(移动),电线制造装置1配置了多个滑轮14。
供料单元10提供尚未被覆被覆层4的心线3。挤压被覆单元11把未着色的合成树脂临时熔化(高温化)后涂布到由供料单元10提供的心线3周围。这样,挤压被覆单元11把未着色的合成树脂挤压被覆到供料单元10提供的心线3周围之后形成被覆层4。挤压被覆单元11制造图4所示的未着色电线2a。在由被覆单元11刚刚制造出之后,被覆层4仍有很高温度。
着色单元12配置在心线3或电线2、2a的行走方向(图2中的箭头K所示的方向)的挤压被覆单元11下游一侧,并紧靠着该挤压被覆单元。而箭头K是心线3的移动方向。着色单元12把由挤压被覆单元11被覆心线3并仍处于高温状态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图4所示)着色为所需要的颜色。该着色单元12的详细构成,将在后文介绍。
此外,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对电线2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是指用着色材料对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所谓着色材料是指颜料(工业有机物质)溶解分散到水或其它溶剂中的液态物质。作为有机物质包括染料、颜料、(大部分为有机物质、合成品),有时把染料作为颜料使用,也有时把颜料作为染料使用。作为更具体的例子,本说明书中所说的着色材料指着色液与涂料两种。
所谓着色液是指把染料溶解或分散到溶剂中后形成的,而涂料则是指把颜料分散到分散液中后形成的。因此,如果用着色液对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则染料会渗透到被覆层4之内,如果用染料对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则颜料并不渗入被覆层内而只是粘附在其外表面上。也就是说,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对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是指用染料染被覆层4的整个或局部外表面4a以及在被覆层4的整个或局部外表面4a上涂布颜料。
此外,上述溶剂和分散液最好使用与构成被覆层4的合成树脂具有亲和性的物质。在此情况下,染料能有效地渗透到电线的被覆层内,颜料能有效地粘附到被覆层的外表面上。
卷绕单元13把由心线3和被覆该心线3并把外表面4a着色的被覆层构成的电线2切割为所需长度。卷绕单元13卷绕到线架上使电线2处于可出厂状态。
下面介绍着色单元12的构成,正如图2所示,包括作为上游的着色器的第1喷雾器15、作为下游一侧的着色器的第2喷雾器16、切换器23、作为输入手段的输入装置19。也就是说,着色单元12把作为着色器的喷雾器15、16可以配置多个。在图示的例中,着色单元12配置了两个喷雾器15、16,但是在本发明中,着色单元12显然也可配置三个以上的喷雾器15、16。
第1喷雾器15包括多个第1喷咀20、以及未图示第1液体供给源和未图示的第1气体供给源。第1喷咀20,其开口与被覆了心线3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相对。多个第1喷咀20,以电线2a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基本等间隔配置。而箭头K是心线3的移动方向。在图2之中,第1喷雾器15在以电线2a为中心的对角线上配置了两个第1喷咀20。不过,若给电线2a的整个圆周面着色时,如有必要也可配置三个以上的第1喷咀20。
第1液体供给源把第1种颜色B(图6~图8中用平行斜线表示)的着色液或涂料提供给第1喷咀20。第1气体供给源把加压气体提供给第1喷咀20。采用上述构成,第1喷雾器15把第1种颜色B的液状着色液或涂料与气体一道从第1喷咀20喷涂到被覆层4的外表面4a之上。第1喷雾器15把第1种颜色B的液状着色液或涂料(即着色材料)分散到气体内形成所谓溶胶状,喷涂到被覆层4的外表面4a之上。
第2喷雾器16包括多个第2喷咀21、以及未图示第2液体供给源和未图示的第2气体供给源。第2喷咀21,其开口与被覆了心线3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相对。多个第2喷咀21,以电线2a为中心,沿圆周方向基本等间隔配置。在图2之中,第2喷雾器16在以电线2a为中心的对角线上配置了两个第2喷咀21。不过,若给电线2a的整个圆周面着色时,如有必要也可配置三个以上的第2喷咀21。
第2液体供给源把第2种颜色R(图8~图9中用平行斜线表示)的液态着色液或涂料提供给第2喷咀21。第2气体供给源把加压气体提供给第2喷咀21。采用上述构成,第2喷雾器16把第2种颜色R的液状着色液或涂料与气体一道从第2喷咀21喷涂到被覆层4的外表面4a之上。第2喷雾器16把第2种颜色R的液状着色液或涂料(即着色材料)分散到气体内形成所谓溶胶(气体溶胶)状,喷涂到被覆层4的外表面4a之上。
第2喷雾器16的第2喷咀21,与第1喷雾器15的第1喷咀20相比,配置在箭头K标示的心线3移动方向的下游一侧。第2喷雾器16的第2喷咀21,沿上述箭头K与第1喷雾器15的第1喷咀20隔着距离L。距离L相当于沿箭头方向的第1喷雾器15和第2喷雾器16间的间隔,即着色器之间的距离。
切换器23包括作为测定手段的编码器17、作为切换手段的控制装置18。编码器17具有转子22。转子22可在轴心周围旋转。转子22的外圆面与被覆了心线3的被覆层4接触。心线3,即电线2、2a一沿箭头K移动,转子22即旋转。也就是说,在心线3,即电线2、2a沿箭头K行走(移动)的同时,转子22绕轴心旋转。自不待言,心线3,即电线2沿箭头K行走(移动)的距离与转子22的转速成比例。
编码器17与控制装置18连接。转子22每旋转一个规定角度,编码器17即给控制装置发送脉冲信号。也就是说,编码器17给控制装置18输出与心线3、即电线2、2a沿箭头K行走(移动)距离相对应的信息。如上所述,编码器17测定与电线2、2a的移动距离相对应的信息,并把有关电线2的任意位置的信息输出给控制装置18。
控制装置18是配置众所周知的RAM、ROM、CPU等的电脑,负责控制整个着色单元12。控制装置18根据由输入装置19输入的指令,或上述ROM等中存储的程序,使第1喷雾器15和第2喷雾器16中的一方动作,把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为第1种颜色B或第2种颜色R。此外,控制装置18还存储着上述喷咀20、21间的距离L。
控制装置18通过从第1喷雾器15切换到第2喷雾器16,从把被覆层4着色为第1种颜色B的状态,切换到把被覆层4着色为第2种颜色R的状态。控制装置18通过从第2喷雾器16切换为第1喷雾器15,从把被覆层4着色为第2种颜色R状态,切换为把被覆层4着色为第1种颜色B的状态。
在停止第1喷雾器15后使第2喷雾器16动作的情况下,也就是把给外表面4a着色的喷雾器15、16,由第1喷雾器15切换为第2喷雾器16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8首先使图6所示的第1喷雾器15,由正在驱动状态改变为停止。图6之中,由第1喷雾器15着色的部分用平行斜线B表示。于是,正如图7所示,用平行斜线B表示的部分朝第2喷雾器16移动。
根据编码器17的信息,控制装置18判定心线3、即电线2、2a是否已移动了上述距离L。当控制装置18判定为心线3、即电线2、2a已移动了上述距离L时,则如图8所示,使第2喷雾器16动作。正如上述,控制装置18在停止第1喷雾器15之后,编码器17测定的电线2、2a的移动量一与喷咀20、21间的距离相等,马上使第2喷雾器16动作。于是如图9所示,电线2、2a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即由第2喷雾器16着色。而在图8、图9之中,由第1喷雾器15着色的部分,用平行斜线R表示。
此外,在使第2喷雾器16停止的同时,使第1喷雾器15动作的情况下,也就是把给外表面着色的喷雾器15、16由第2喷雾器16切换为第1喷雾器15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8首先在第2喷雾器16动作状态下,使第1喷雾器动作。根据编码器17提供的信息,控制装置18判定心线3,即电线2、2a是否已移动了上述距离L部分。
控制装置18一经判定为心线3、即电线  2、2a已移动了上述距离L部分,即停止第2喷雾器16。这样一来,控制器18在第2喷雾器16动作的状态使第1喷雾器15动作,编码器17测定电线2的移动量一旦等于喷咀20、21间的距离,停止第2喷雾器16。
正如上述,控制装置18根据编码器17的信息,控制喷雾器15、16,以便第1种颜色B和第2种颜色R不在被覆层4的外表面4a上重迭。控制装置18控制喷雾器15、16,以便保证第1种颜色B和第2种颜色R中的一种着色被覆层4的外表面4a。采用上述构成的切换器23根据编码器17的信息,由控制装置18变更给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的喷雾器15、16。而且,切换器23变更被覆层4着色的颜色。
输入装置19例如用于设定喷雾器15、16的切换时间。也就是说,输入装置19用于着色单元12的各种操作。作为输入装置19,可使用键盘、各种开关以及CD-ROM驱动装置之类各种记录媒体驱动装置的各种信息输入装置。
上述着色单元12,根据着色电线2的颜色数,必须有喷雾器15、16。不过,也可以使上述喷雾器15、16中的一方驱动,而清洗另一方之后准备喷涂下一种颜色。这样一来,如果着色单元12至少配置了两个喷雾器15、16,即可用各种各样的颜色着色电线2。
使用具有上述构成的电线制造装置1如下所示制造电线2。首先,在图3的步骤S1中,由供料器10提供心线3,前进到步骤S2。在步骤S2中,用挤压被覆单元11把未着色的合成树脂挤压被覆到心线3周围,形成被覆层4。获得未着色电线2a之后前进到步骤S3。步骤S2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挤压被覆工序。
在步骤S3中,着色单元12使喷雾器15、16中的一方动作,在刚刚形成被覆层之后,把着色液或涂料着色到由被覆了心线3的未着色树脂构成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之上。此外,在步骤S3中,着色单元12  以所需时间切换喷雾器15、16使之动作。并前进到步骤S4。步骤S3相当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着色工序。
因此,步骤S3,即着色工序在步骤S2,即挤压被覆工序刚刚结束之后马上进行。此外,着色单元12配置了多个喷雾器15、16。因此,在步骤S3,即着色工序中,可用多个种颜色给被覆层4的外表面着色,可从上述多个种颜色之中先选择适当的一种颜色,给被覆层4的外表面着色的同时,还可适当改变给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的颜色。
在步骤S4中,卷绕单元13把由心线3和被覆该心线3并用着色单元12着色的被覆层4构成的电线2切割为所需长度的同时,卷绕到线架上。这样即可获得构成上述电气配线的电线2。
若采用本实施方式,由于形成被覆层4的步骤S2和给电线2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的步骤S3彼此分离,因而通过在步骤S3中改变颜色,很容易就可改变给电线2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的颜色。
此外,由于在步骤S2,即挤压被覆单元11中用未着色合成树脂形成被覆层4,因而可削减挤压被覆后得到的电线2的品种类型(外表面4a的颜色种类)。从而可抑制储存电线2a所需的空间以及用于种类管理的时间。
由于在步骤S3,即着色单元12之中给未着色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因而即使在步骤S3,即着色单元12之中着色为比未着色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亮的颜色,也可用在步骤S3,即着色单元12中着色的颜色遮盖未着色的合成树脂。因而在步骤S3,即着色装置12之中,可着色为任何颜色,可不受限制地变更给电线2着色的颜色。从而可抑制变更给电线2着色的颜色时的限制。
此外,在刚实施完步骤S2之后马上实施步骤S3,即把着色单元12配置在挤压被覆单元11的心线3的移动方向K的下游一侧紧靠挤压被覆单元11的方向位置上。着色单元12喷涂溶胶状的着色材料。因此可用步骤S3中着色的溶胶状着色材料干燥时产生的气化热降低在步骤S2中升为高温的被覆层4的温度。由于可在步骤S3中冷却被覆层4,因而可减少冷却被覆层4的工序以及用来冷却的装置。
此外,在步骤S2中升为高温的被覆层4上着色。图5所示的电线2可通过着色挤压被覆升为高温的被覆层4的外表面4a而获得。当给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时,很显然,控制装置18自然要根据编码器17的信息,如上所述切换喷雾器15、16。
因此,由于在构成被覆层4的合成树脂凝固之前着色,因而着色液染料容易渗透到被覆层4内的同时,涂料的颜料更容易粘附到被覆层4的外表面4a之上。正因如此,染料以及颜料不易从被覆层4的外表面4a脱落,完全可充当配置在汽车等的电线2。此外,由于在高温的被覆层4上着色,因而用着色液着色后以及用染料着色后均不需要为烘干而加热。正因如此,可生产出更加小型化的电线制造装置1。
此外,由于把着色材料喷涂到高温被覆层4上,因而与在喷涂着色材料之前用众所周知的膨润剂、溶剂、可塑剂等前处理被覆层时相比,不会对被覆层产生不良影响(机械强度下降、表面粗糙)。
此外,由于着色单元12具有多个喷雾器15、16,因而可用多个种颜色给电线2着色,并通过切换喷雾器15、16,很容易就能改变着色的颜色。
此外,由于可在步骤S3,即着色装置12中改变给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的颜色,因而可在步骤S3,即着色单元12中,可用各种各样的颜色给被覆层4着色。正因如此,在改变给被覆层4着色的颜色时,不需要临时停止着色单元12,即电线制造装置1,可抑制电线2的制造效率的下降。
由于着色单元12包括多个喷雾器15、16,因而可用多个种颜色着色电线2。此外由于控制装置18可切换喷雾器15,16,因而不必临时停止着色装置12即电线制造装置1,很容易就可变更着色电线2的颜色。因此很容易变更给电线2着色的颜色并可抑制电线2的制造效率的低下。
此外,由于编码器17可通过测定与电线2的移动距离相对应的信息,测定电线2的任意位置,因而在切换喷雾器15、16时,可抑制在电线2上出现多个种颜色重迭的部分的同时,还可抑制出现未着色部分。从而可抑制电线2的材料成品率下降。
此外,由于喷雾器15、16喷涂溶胶状着色材料,因而控制装置一切换喷雾器15、16,即可马止改变电线2上着色的颜色。正因如此,更容易改变电线2上着色的颜色并可在切换喷雾器15、16时,抑制在电线2上出现多个颜色重迭的部分的同时,还可抑制产生未着色部分。从而可进一步抑制电线2的材料成品率下降。
此外,由于一切换喷雾器15、16,即可马上改变电线2着色的颜色,因而可缩短沿心线3移动方向的喷雾器15、16之间的距离L。从而可望实现着色装置12,即电线制造装置1的小型化。
上述电线2通过上述着色装置12着色之后即可在电线制造装置1上获得。着色装置12包括喷涂溶胶状着色材料的喷雾器15、16,测定与电线2的移动量相关的信息的编码器17、以及切换喷雾器15、16的控制装置18。因此,第1种颜色B的第1部分31与第2种颜色R的第2部分32的边界S清晰。正因如此,可抑制电线2上产生第1种颜色B和第2种颜色R重迭的部分,还可抑制产生上述颜色B和R均未着色的部分。从而可抑制电线2的材料成品率下降。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编码器17测定电线2的任意位置。但是在本发明中显然也可以使用CCD摄象机等摄像手段以及从摄像手段获得的图像之中识别电线的任意位置的识别手段。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把着色单元12配置在紧靠挤压被覆单元11的位置上,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把着色单元12与卷绕单元13安装成一个整体。总而言之,只要是在用被覆层4被覆了心线3之后,可把着色装置12安装在电线制造装置1的任何地方。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之中,作为着色单元12的着色器,使用了喷雾器15、16。但在本发明中,作为着色单元12的着色器,显然也可以使用通过与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的接触,用标识器把染料或颜料涂到该外表面4a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之中,作为着色单元12的着色器的15、16,把着色液或涂料与气体混合的气体溶胶喷涂到被覆层4的外表面4a之上。但在本发明中,喷雾器15、16喷涂到被覆层4的外表面4a上的着色液或涂料只要是溶胶状就可以,显然也可以用各液体取代气体。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之中,所述的是构成配置在汽车之上电气配线的电线2。但是用本发明的电线制造装置制造出的电线2并不局限于汽车,显然也可使用于便携式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及各种电气机械。
而在本发明中,作为给被覆层4的外表面4a着色的手段也可以使用浸渍、喷雾、喷涂、印刷、复印等种种手段,此外,作为着色液以及涂料,还可以使用丙烯酸涂料、油墨(染料类、颜料类)UV墨水等各种材料。
正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发明,由于挤压被覆工序与着色工序彼此分离,因此,通过在着色工序中变更着色的颜色很容易就可改变着色电线的颜色。此外,由于在挤压被覆工序中,用未着色的合成树脂形成被覆层,因而可削减挤压被覆后获得的电线种类(外表面颜色的种类)。因此,可抑制储存电线所需空间的同时,还可抑制管理电线品种花费的时间。
由于在着色工序中在未着色的被覆层的外表面上着色,因此即使在着色工序中,着色为比未着色的被覆层的外表面亮度亮的颜色,也能够用着色工序中着色的颜色遮盖未着色的被覆层。因此可在着色工序中着色为任何颜色,不受限制地变更着色电线的颜色。从而可抑制变更着色电线颜色时的限制。
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发明,由于着色工序在挤压被覆工序之后马上进行,因此在挤压被覆工序之中升为高温的被覆层,可用在着色工序中着色的着色材料干燥时产生的气化热,降低在挤压被覆工序中升为高温的被覆层的温度。因而除可抑制变更着色电线颜色时的限制之外,由于可在着色工序中冷却被覆层,因而可减少冷却被覆层的工序。
此外,由于是对在挤压被覆工序中升为高温的被覆层着色,因而是在构成被覆层的合成树脂凝固前进行着色,着色液的染料容易渗透到被覆层内的同时,涂料的颜料也易于粘附到被覆层的外表面。因此,染料及颜料不易从被覆层外表面脱落,完全可充当配置在汽车等的电线。此外由于是给高温的被覆层着色,因而在着色着色液及涂料后,不必为烘干而加热。此外,由于是把着色材料喷涂到高温被覆层4,因而与用众所周知的膨润剂、溶剂、可塑剂对喷涂着色材料前的被覆层进行前处理相比,不会对被覆层造成不良影响(机械强度下降、表面粗糙)。
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发明,由于着色工序可把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为多个种颜色并可变更在被覆层的外表面上着色的颜色,因此可在着色工序中用多种多样的颜色着色被覆层更容易变更着色颜色。因此,除可抑制变更着色电线的颜色时的限制外,还可在着色工序中更容易变更着色被覆层的颜色。从而可抑制电线制造效率的低下。
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在测定电线的任意位置后切换多个着色器,因而可用多个种颜色着色电线的同时,还不必临时停止电线的制造作业很容易就能改变着色电线的颜色。因此很容易变更给电线着色的颜色,并可抑制电线制造效率的低下。
此外,由于可测定电线的任意位置,因而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抑制电线上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重迭部分,同时也可抑制未被着色的部分,使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边界清晰。因此可抑制电线的材料成品率的低下。
权利要求5所述的本发明,由于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后,电线一经过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动作,因而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更有效地抑制电线上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重迭的部分,同时还可更有效地抑制未被着色的部分。因而可使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边界更为清晰,可进一步抑制电线的材料成品率低下。
权利要求6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在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的状态下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电线一经过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停止。因此,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更有效地抑制电线上第1种颜色的第2种颜色的重迭部分的同时,还可更有效地抑制未被着色的部分。因而可使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边界更为清晰,可进一步抑制电线的材料成品率低下。
权利要求7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形成被覆层的挤压被覆单元与给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的着色单元彼此分离,因此,通过在着色单元中变更着色的颜色很容易就可改变着色电线的被覆层的外表面颜色。
在挤压被覆单元中,用未着色的合成树脂形成被覆层。这样即可削减挤压被覆后获得的电线种类(外表面颜色的种类)。因而可抑制储存电线所需空间,还可抑制储存期间用来管理电线种类所花费的时间。
在着色单元中,给未着色的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因此,即使在着色单元中着色为比未着色的被覆层的外表面亮度亮的颜色,也可用着色单元中着色的颜色遮盖未着色的被覆层。因而可在着色单元中把电线着色为任何颜色,可不受限制的变更着色电线的颜色。从而可抑制变更着色电线时的限制。
权利要求8所述的本发明,由于着色单元配置在仅靠挤压被覆单元的位置上,挤压被覆后马上对被覆层外表面着色,因而可用在着色单元中着色时产生的气化热降低在挤压被覆单元中升为高温的被覆层的温度。因此除可抑制变更着色电线的颜色时的限制之外,由于可在着色单元中冷却被覆层,因而可减少冷却被覆层的单元,实现电线制造装置的小型化。
此外,由于给挤压被覆时升为高温的被覆层着色,因而是在构成被覆层的合成树脂凝固之前着色,染料易渗透到被覆层内部的同时,涂料也容易粘附到被覆层表面。因此,染料及颜料不易从被覆层外表面脱落,完全可作为配置在汽车等的电线使用。此外,由于给高温被覆层着色,因而在着色着色液及涂料后,不必进行烘干加热。此外,由于把着色材料喷涂到高温被覆层上,与在喷涂着色材料前用众所周知的膨润剂、溶剂、可塑剂等对被覆层进行前处理相比,不会给被覆层造成不良影响(机械强度低下、表面粗糙)。
权利要求9所述的本发明,着色单元包括多个着色器和切换器。因此由于着色单元可通过切换着色器并使之动作,变更在被覆层外表面上着色的颜色,因而可着色为多种多样的颜色,除可抑制变更着色电线颜色时的限制外,用着色单元很容易变更被覆层的着色颜色。从而可抑制电线制造效率的低下。
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本发明,由于着色单元包括多个着色器,因而可用多个种颜色着色电线、可把电线着色为多个种颜色。
此外,由于切换手段可切换着色器,因而不必临时停止着色单元即电线制造装置,很容易就能改变着色电线的颜色,因此很容易改变着色电线的颜色并可抑制电线制造效率的低下。
此外,由于测定手段可测定出电线的任意位置,因而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更有效地抑制电线上出现多个种颜色重迭的部分,同时还可抑制未着色部分。因此可抑制电线材料成品率的低下。
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本发明,由于测定手段可通过测定与电线移动量向对应的信息,测定出电线的任意位置,因而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更有效地抑制电线上出现多个种颜色重迭的部分,同时还可更有效地抑制未着色的部分。因此更容易改变着色电线颜色,并可抑制电线的材料成品率的低下。
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切换手段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后,测定手段测定的电线的移动量一等于上述多个着色器间的距离,即马上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因而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更有效地一抑制电线上出现多个种颜色重迭的部分,同时还可抑制未着色部分。因此更容易变更着色电线的颜色,并可抑制电线的材料成品率的低下。
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切换手段在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间动作的状态下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测定手段测定的电线移动量一等于多个着色器间的距离,即停止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因而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更有效地抑制电线上出现多个种颜色重迭的部分,同时还可更有效地抑制未着色部分。因此更容易改变着色电线的颜色并可抑制电线的材料成品率的低下。
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本发明,由于着色器喷涂溶胶状着色材料,因而切换手段一切换着色器,给电线着色的颜色即马上改变。因此更容易改变着色电线的颜色并且在切换着色器时,可抑制电线上出现多个种颜色重迭部分,同时还可抑制未着色部分。因此可抑制电线的材料成品率的低下。
此外,由于一切换着色器即马上改变着色电线的颜色因而可缩短沿心线移动方向的着色器间的距离。因此可望实现着色单元即电线制造装置的小型化。
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可通过着色因挤压被覆升为高温的被覆层而获得,在构成被覆层的合成树脂凝固之前即被着色,因而着色液的染料容易渗透到被覆层内的同时,涂料的颜料更容易粘附到被覆层的外表面。染料及颜料不易从被覆层的外表面脱落,完全可作为汽车等配线使用。
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在测定电线的任意位置后切换着色器,因此可抑制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重迭部分,同时还可以抑制未被着色的部分,所以使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边界清晰,抑制材料成品率的低下。
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本发明,由于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后,电线一经过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动作,给外表面着色,因而可更有效地抑制电线上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重迭的部分,同时还可更有效地抑制未被着色的部分。因而可使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边界更为清晰,可进一步抑制材料成品率的低下。
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在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的状态下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电线一经过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停止给外表面着色,因此,可更有效地抑制电线上第1种颜色的第2种颜色的重迭部分的同时,还可更有效地抑制未被着色的部分。因而可使第1种颜色和第2种颜色的边界更为清晰,可进一步抑制材料成品率的低下。

Claims (18)

1、一种电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造包括导电性心线以及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并被覆上述心线的被覆层的电线的电线制造方法之中,该电线制造方法包括:把未着色的合成树脂挤压被覆到上述心线周围之后形成上述被覆层的挤压被覆工序;给由被覆上述心线的未着色的合成树脂构成的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的着色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挤压被覆工序之后马上实施上述着色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着色工序可用多个种颜色着色被覆层的外表面,并可适当改变着色被覆层外表面的颜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着色工序在测定电线的任意位置之后,通过切换可分别以一种颜色着色上述被覆层外表面的多个着色器,着色上述外表面。
5、根据权利4所述的电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移动上述电线的心线制造该电线的同时,上述着色器沿上述心线的移动方向彼此隔着一定距离,使上述着色器之中靠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后,上述电线一经过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移动上述电线的心线制造该电线的同时,上述着色器沿上述心线的移动方向彼此隔着一定距离,在上述着色器中,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的状态下,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上述电线一经过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上述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即停止。
7、一种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制造包括导电性心线以及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并被覆上述心线的被覆层的电线的电线制造装置之中,该电线制造装置包括:把未着色的合成树脂挤压被覆到上述心线周围,形成上述被覆层的挤压被覆单元,以及给由被覆了上述心线的未着色的合成树脂构成的被覆层的外表面着色的着色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着色单元配置在上述挤压被覆单元的上述心线移动方向的下游一侧并紧靠着挤压被覆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着色单元具有多个可各自以一种颜色着色被覆层的外表面的着色器以及改变着色被覆层的外表面的着色器的切换器。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着色单元具有多个可各自以一种颜色着色被覆层的外表面的着色器、可测定上述电线的任意位置的测定手段、以及根据上述测定手段测定的任意位置,切换着色上述外表面的着色器的切换手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着色器沿上述芯线的移动方向彼此隔一定距离配置,上述测定手段通过测定与该电线沿上述心线的移动方向的移动量相应的信息,测定上述任意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手段在把着色上述外表面的着色器由多个着色器中心线移动方向的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切换为下游一侧的着色器时,使上述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之后,上述测定手段测定出的电线的移动量一等于上述多个着色器间的距离,马上使上述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切换手段在把着色上述外表面的着色器由多个着色器中心线移动方向的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切换为上游一侧的着色器时,在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状态下,使上述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上述测定手段测定出的电线的移动量一等于上述多个着色器间的距离,马上使上述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一项所述的电线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着色器把溶胶状的着色材料喷涂到上述外表面上。
15、一种电线,其特征在于:在包括导电性心线以及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并被覆上述心线的被覆层的电线之中,在把合成树脂挤压被覆到上述心线周围,形成上述被覆层之后马上着色上述被覆层的外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线,其特征在于:测定任意位置后,切换多个各自可用一种颜色着色的着色器,着色外表面的同时,在上述被覆层表面上形成着色为第1种颜色的第1部分、着色为第2种颜色的第2部分以及二者之间的边界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线,其特征在于:通过移动心线进行制造,上述着色器沿上述心线的移动方向彼此隔着一定距离,通过使上述着色器之中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间隔后,使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而获得。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线,其特征在于:通过移动心线进行制造,上述着色器沿上述心线的移动方向彼此隔着一定距离,通过在上述着色器之中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状态下使上游一侧的着色器动作,移动上述着色器间的距离后,使上述下游一侧的着色器停止而获得。
CN02822961.4A 2001-10-12 2002-10-11 电线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以及电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95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6007/2001 2001-10-12
JP2001316009 2001-10-12
JP316008/2001 2001-10-12
JP2001316007 2001-10-12
JP2001316008 2001-10-12
JP316009/2001 2001-10-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9484A true CN1589484A (zh) 2005-03-02
CN1279549C CN1279549C (zh) 2006-10-11

Family

ID=27347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82296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9549C (zh) 2001-10-12 2002-10-11 电线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以及电线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442877B2 (zh)
EP (1) EP1441368B1 (zh)
JP (1) JP3976732B2 (zh)
CN (1) CN1279549C (zh)
BR (1) BR0213236B1 (zh)
MX (1) MXPA04003383A (zh)
WO (1) WO200303444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7661B (zh) * 2006-09-22 2010-12-2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着色设备
CN102347115A (zh) * 2011-06-28 2012-02-08 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船用防锈电缆的防腐加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PA04006374A (es) * 2001-12-28 2004-11-10 Yazaki Corp Metodo para la produccion de alambre electrico por la recepcion de ordenes y su sistema de produccion por la recepcion de la orden.
US6830632B1 (en) 2002-07-24 2004-12-14 Lucas Milhaupt, Inc. Flux cored preforms for brazing
EP1945851A1 (en) * 2005-11-09 2008-07-23 NV Bekaert SA A retroreflecting elongated metal wire product
WO2007058969A2 (en) 2005-11-10 2007-05-24 Wolverine Tube, Inc. Brazing material with continuous length layer of elastomer containing a flux
US8274014B2 (en) * 2006-05-25 2012-09-25 Bellman-Melcor Development, Llc Filler metal with flux for brazing and solder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EP2038085B1 (en) * 2006-05-25 2019-09-11 Bellman-melcor Development, Llc Wire with flux for brazing and solder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WO2008073419A2 (en) * 2006-12-11 2008-06-19 Lucas Milhaupt, Inc. Low and non-silver filler metals and alloys and corresponding joinder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10123824A1 (en) * 2007-05-25 2011-05-26 Alan Belohlav Brazing material
WO2011053506A1 (en) 2009-10-26 2011-05-05 Lucas-Milhaupt, Inc. Low silver, low nickel brazing material
JP5554460B1 (ja) * 2012-10-23 2014-07-23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被覆電線の端子接続構造、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被覆電線の端子接続方法
EP2808114A3 (en) 2013-05-30 2015-09-02 Lucas-Milhaupt, Inc. Process for flux coating braze preforms and discrete parts
CN203573712U (zh) * 2013-11-18 2014-04-30 上海广为电器工具有限公司 新型汽车快速启动夹线
US9731383B2 (en) 2014-07-09 2017-08-15 Bellman-Melcor Development, Llc Filler metal with flux for brazing and soldering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10744601B2 (en) 2015-08-07 2020-08-18 Bellman-Melcor Development, Llc Bonded brazing 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hering a brazing ring to a tube
JP6437419B2 (ja) * 2015-11-11 2018-12-12 日鐵住金溶接工業株式会社 炭酸ガスシールドアーク溶接用フラックス入りワイヤ
JP2017094360A (ja) 2015-11-25 2017-06-01 日鐵住金溶接工業株式会社 Ar−CO2混合ガスシールドアーク溶接用フラックス入りワイヤ
US9718080B1 (en) 2016-05-06 2017-08-01 RADCO Infusion Technologies, LLC Linear substrate infusion compartment
US10753039B2 (en) 2016-05-06 2020-08-25 RADCO Infusion Technologies, LLC Continuous linear substrate infus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68903A (en) * 1931-01-21 1934-08-07 Kerite Insulated Wire & Cable Insulated electrical condu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2581180A (en) * 1949-02-09 1952-01-01 James L Entwistle Co Apparatus for striping wire
JPS4220004B1 (zh) * 1963-08-03 1967-10-06
GB1049226A (en) * 1964-08-04 1966-11-23 Wharton Engs Elstree Ltd Apparatus for marking electric cables and the like
GB1290415A (zh) 1970-11-19 1972-09-27
JPS5335262B2 (zh) * 1972-02-09 1978-09-26
DE2506762C3 (de) * 1975-02-18 1979-06-28 Standard Elektrik Lorenz Ag, 7000 Stuttgart Vorrichtung zum Markieren der laufenden Meterzahl auf dem Kunststoff-AuBenmantel eines elektrischen Kabels
US4218580A (en) * 1976-03-31 1980-08-19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Paper pulp insulated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S5335262A (en) 1976-09-13 1978-04-01 Kubota Ltd Human waste treating method
GB1601698A (en) * 1977-08-20 1981-11-04 Gen Eng Radcliffe Extru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S5815882B2 (ja) * 1979-12-28 1983-03-2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着色ゴム、プラスチツク被覆電線の製造方法
US4397422A (en) * 1981-06-04 1983-08-09 Gwyn Marion V Full spectrum selective color producing and spraying device
JPS5815882A (ja) 1981-07-21 1983-01-29 株式会社旺電舎 電気カミソリド−ム刃の製造方法
US4400882A (en) * 1981-07-31 1983-08-30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measuring cable footage
DE3219569A1 (de) * 1982-05-25 1983-12-01 Percy 3008 Garbsen Lambelet Vorrichtung zum fortlaufenden auftragen von spruehfaehigen materialien, insbesondere zum einfaerben von strangfoermigem gut
DE3321835A1 (de) 1983-06-15 1984-12-20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Verfahren zur kennzeichnung von starkstromkabeladern oder leitungen
JPS61173411A (ja) * 1985-01-25 1986-08-05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線状体被覆層の着色方法
US4877645A (en) * 1988-02-26 1989-10-31 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 At&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of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a coating material to elongated material
DE3942483A1 (de) * 1989-12-22 1991-06-27 Kabelmetal Electro Gmbh Verfahren zur fortlaufenden kennzeichnung von langgestrecktem gut
KR950013780B1 (ko) * 1990-05-22 1995-11-16 후루까와 뗀끼 고요교오 가부시끼가이샤 이동하고 있는 길다란 물건의 길이를 측정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5187329A (en) 1991-06-28 1993-02-16 At&T Bell Laboratories Twisted pairs of insulated metallic conductors for transmitting high frequency signals
US5281764A (en) * 1992-05-18 1994-01-25 Cooper Industries,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lor coded twisted pairs
JP2964804B2 (ja) * 1992-11-11 1999-10-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カラー被覆電線の製造方法
JPH06190315A (ja) * 1992-12-25 1994-07-12 Yazaki Corp 条長物バンドマーキング装置
US5401908A (en) * 1993-04-22 1995-03-28 Cooper Industries, Inc. Insulated conductor pairs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making same
WO1995005957A1 (en) * 1993-08-24 1995-03-02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Inc. Wire harness assembly having color coded wires
US5922996A (en) * 1994-09-27 1999-07-13 Rizzo Development Corp. Electrical insulated cable having means for indicating malfunctions
DE4438090A1 (de) * 1994-10-25 1996-05-02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von Farbkennzeichen auf eine Ader
JPH08138465A (ja) * 1994-11-14 1996-05-31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線全面インク塗布装置
JP3624560B2 (ja) * 1996-07-15 2005-03-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のマーキング装置
US6194663B1 (en) * 1997-02-28 2001-02-2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Local area network cabling arrangement
US6169251B1 (en) * 1997-03-31 2001-01-0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Quad cable
JPH1127817A (ja) * 1997-07-07 1999-01-29 Harness Sogo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回路識別法
US6084181A (en) * 1998-10-05 2000-07-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Jacket and cord having circular and non-circular portion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6727433B2 (en) * 2000-05-19 2004-04-27 Cheng-Lang Tsai Color cabl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6825418B1 (en) * 2000-05-16 2004-11-30 Wpfy, Inc. Indicia-coded electrical cable
JP2003168329A (ja) * 2001-12-04 2003-06-13 Yazaki Corp 被覆電線
JP3971269B2 (ja) * 2002-08-09 2007-09-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コ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7661B (zh) * 2006-09-22 2010-12-2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着色设备
CN102347115A (zh) * 2011-06-28 2012-02-08 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船用防锈电缆的防腐加工方法
CN102347115B (zh) * 2011-06-28 2013-01-02 江苏远洋东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船用防锈电缆的防腐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29855A1 (en) 2005-06-16
WO2003034449A1 (fr) 2003-04-24
MXPA04003383A (es) 2004-06-18
BR0213236B1 (pt) 2011-04-19
EP1441368A4 (en) 2006-11-29
EP1441368B1 (en) 2012-03-28
BR0213236A (pt) 2005-01-04
JP3976732B2 (ja) 2007-09-19
CN1279549C (zh) 2006-10-11
JPWO2003034449A1 (ja) 2005-02-03
EP1441368A1 (en) 2004-07-28
US7442877B2 (en) 2008-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9549C (zh) 电线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以及电线
CN1262875C (zh) 一种改良的电泳显示器及其新颖的制造方法
CN1099041C (zh) 滤色器、其修复方法及设备及采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296944C (zh) 线束制造方法和线束制造设备
CN107199697B (zh) 涂色式fdm彩色3d打印机及其转移覆盖着色法
CN103619565A (zh) 多色熔融沉积造型印刷
CN1682323A (zh) 物品的自动加标记方法和自动加标记装置
JP2008103191A (ja) シールド電線及びシールド電線の識別方法
JP2009064601A (ja) 着色電線の製造方法
CN1135197A (zh) 图像转印方法和该方法使用的被转印体及色带
JP5122832B2 (ja) 電線の着色装置、電線の製造装置、電線の着色方法及び電線の製造方法
CN2583688Y (zh) 涂覆光纤及其制造装置
CN1813319A (zh) 束线装配方法和束线
CN106541576A (zh) 一种可实现渐变彩色的fdm型3d打印喷头及方法
CN100350515C (zh) 电线的生产系统
JPWO2004049354A1 (ja) 電線及び電線の識別方法
CN1279550C (zh) 电线的重新利用方法
CN1643622A (zh) 电线及电线着色装置
CN1703762A (zh) 电线、电气配线的订单生产方法及其订单生产系统与电线交联装置
CN1064103C (zh) 金属装饰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361014A (zh) 成形体的装饰方法
CN1977345A (zh) 电线的着色装置和电线的加工装置
JPH05186247A (ja) 光ファイバの着色装置
JP2004077539A (ja) 識別型光ファイバ心線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766682A (zh) 光纤构造体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