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6682A - 光纤构造体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纤构造体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66682A
CN1766682A CN 200510116919 CN200510116919A CN1766682A CN 1766682 A CN1766682 A CN 1766682A CN 200510116919 CN200510116919 CN 200510116919 CN 200510116919 A CN200510116919 A CN 200510116919A CN 1766682 A CN1766682 A CN 1766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difference
fiber structure
optical
fibre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11691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30763C (zh
Inventor
佐佐木恭一
铃木正义
小林辰志
助川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moegaw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moegawa Pap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moegawa Pap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moegawa Pap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66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66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307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30763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res, And Optical Fiber Bund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设置于光路装置及光路收容装置中的任意的输出输入口容易并紧凑地进行光连接的光纤构造。本发明的光纤构造具有由在二维平面上排列配线的多根光纤构成的1个或以上的光纤排列部及多根光纤芯线从该光纤排列部至少分为2个的1个或以上的光纤分歧部,各光纤芯线的端部成为光输出输入部。在上述光纤排列部也可以存在变换光纤芯线的排列顺序的光纤配线改编部,此时,光纤排列部也可以形成环状。

Description

光纤构造体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光路封装、光路装置等的光电通信、光信息处理中的具有光纤芯线分歧构造的光纤构造体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汇聚光纤芯线的光纤构造体,光纤芯线早已为公众所知。光纤芯线像光纤缆线等一样,用于将光纤芯线高密度紧凑地收纳到缆线内时,另外,还用于设备之间或及设备内部的光纤芯线的多芯配线。光纤芯线等的光纤构造体是使光纤芯线无间隙地排列并将光纤芯线固定的构造体,作为配线光纤芯线的构造体,可以以最小的尺寸构成。
但是,随着现在通信线路进入用户的光通信化发展,需要将多芯的光纤带芯线分歧、引入用户的作业。为此,曾提出有一种在将多根光纤带芯线(以下称为一次带芯线)并列配置的状态下,再将带芯线全体通过二次包覆使其一体化,在并列的一次带芯线之间涂敷高剥离性的连结用树脂层,一体化而成的分割型光纤带芯线的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特开2002-341205号公报及专利文献2特开2002-174759号公报)。
但是,虽然这种光纤带芯线可以通过分割一次带芯线之间的树脂层而分割为一条条的光纤带芯线,但在其制作工序上存有问题。即,该光纤带芯线需要经过制作一次带芯线的工序以及将其用连结用树脂涂敷的工序来制作,所以生产效率不佳。另外,分割任意数量的芯线后,不能原样地作为配线部件使用,再有为了制作对应于分歧位置的光纤带芯线,需要预先准备各种根数的一次带芯线,使成本提高。另外,由于一次带芯线的树脂层与连结用树脂层不同,所以连结用树脂层容易剥落,在分割时分割了的连结用树脂层的碎片有可能污染周围环境。
另外,在进行设备之间的配线时,需要与使用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配合进行光纤配线,可实际操作中,输入输出端口的位置关系不一致的情况很多,对于普通的光纤带芯线来说,由于光纤被平行地排列,所以配线无法进行。在输入输出端口的位置关系不一致时,需要改编光纤带芯线的光纤进行配线,可现状是使用缆线化的光纤扇出线将预先在任意位置上分歧地配线的光纤与任意位置的输入输出端口连接,或是将构成光纤带芯线的光纤暂时分解,准备2组,在其之间用连接器连接或热粘连接,在分解后的光纤带芯线端部进行改编,并再次将其带化。在缆线化的光纤扇出线的情况下,由于保护光纤芯线缆线外皮的尺寸较大,占用空间,加上与光纤带芯线相比可扰性不佳,所以具有操作性不良的问题。还有,与用单芯光纤分别连接的情况没有大的区别,所以会有当输入输出端较多并进行连接时光纤芯线稠密的问题。另外,在后者再次带化的情况下,因为需要除去曾经包覆在光纤带芯线上的包覆,将单芯的光纤分别热粘连接,或安装连结器,所以也有操作性不良的问题。
另外,作为将光纤芯线排列可以制作成任意的配线图案的光纤配线部件,虽然开发出在二维平面上配线光纤的光纤配线板,但存在其尺寸大于光纤带芯线的尺寸的缺点。
另外到目前为止,在制作光纤带芯线时,需要事先设计光纤带芯线的配线图案,并在制作前决定分割位置,在制作后,不可能以任意芯线数按每一任意根数分割芯线,或改编配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各种问题。
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所希望的位置分歧的光纤构造体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将光纤的配线尺寸紧凑地汇集的同时,使输出输入端口的位置关系与光纤排列顺序一致的光纤构造体及其制作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形成在所希望的位置具备所希望根数的光纤芯线的输出输入端口并且可以容易及紧凑地与设置在光路装置及光路收容装置中的任意的输出输入端口光连接的、具有可挠性的光纤构造体。
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特征在于:具有由在二维平面上排列配线的多根光纤芯线构成的1个或以上的光纤排列部以及多根光纤芯线从该光纤排列部分歧成至少2个的1个或以上的光纤分歧部,各光纤芯线的端部为光输出输入部。
本发明的上述光纤构造体中,在光纤排列部可以存在有变换光纤芯线排列顺序的光纤配线改编部。此时,光纤排列部可以形成环。当光纤排列部形成环时,在环的外侧及内侧可以存在有由分歧的光纤芯线的端部构成的光输出输入部。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纤构造体中,在上述光纤分歧部分歧的光纤芯线可以形成上下重叠的多个光纤排列部。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纤构造体中,为使光纤排列部的上述多根光纤芯线不至于分散而需要将其固定。例如,可以使用包覆材料将其一体地包覆。此时,最好只是光纤排列部或光纤排列部和光纤分歧部的单面用包覆材料包覆。作为包覆材料最好使用硅酮橡胶,特别是最好选用室温硬化型硅酮橡胶。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纤构造体中,上述光纤分歧部最好用保护部件固定。作为保护部件最好从设有粘着层的薄片状部件、收缩性的管状部件及树脂中选择。当保护部件是由2片薄片状部件构成时,光纤分歧部可以由这2片薄片状部件夹持而粘着固定。此时,最好是2片薄片状部件的一方大于另一方。
本发明的上述光纤构造体中,在其光输出输入部上光纤芯线与光学器件连接。此时,可以配置多个上述的光纤构造体,使其相互连接,在各光输出输入部光纤芯线可以与多个光学器件连接。
制作本发明的上述光纤构造体的方法之一的特征在于,包括:将多根光纤芯线排列放置在二维平面上的准备工序;使用包覆材料一并包覆从而在多根光纤芯线上形成包覆层的包覆工序;以及把持多根光纤芯线的一部分,以包覆层沿光纤芯线的轴向分裂的方式使其相对移动,从而分歧多根光纤芯线的分歧工序。根据这种方法,可以制作出至少具有光纤排列部和光纤分歧部并在它们上形成包覆层的光纤构造体。
在上述准备工序中,也可以改编光纤芯线的排列顺序,在制作的光纤构造体中存在有光纤改编部。
另外,在上述的制作方法中,还可以在分歧光纤芯线工序之前或之后,设有将规定的部分用保护部件固定的工序。例如可以设有如下任一固定工序:使用设有粘着层的薄片状部件包围光纤分歧部进行粘着固定的工序;使用2片设有粘着层的薄片状部件夹持光纤分歧部进行粘贴固定的工序;使用收缩性的管状部件将光纤分歧部包覆,并使该管状部件收缩而固定光纤分歧部的工序;在光纤分歧部涂敷树脂,并使其硬化而固定光纤分歧部的工序。
另外,制作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另外一种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多根光纤芯线排列在二维平面上后,制作多个把要成为上下重叠的光纤排列部的部分使用包覆材料包覆的构造体的预包覆工序;将该多个构造体的预包覆的部分上下重叠后,改编该多根光纤芯线的排列顺序,形成光纤分歧部的配线改编分歧工序;以及使用包覆材料包覆在二维平面上排列·配线的没有被包覆的部分的多根光纤芯线的包覆工序。根据该方法可以制作出具有上下重叠的多个光纤排列部的光纤构造体。
此时,可以设有使用保护部件固定光纤分歧部的工序。例如,使用包覆材料例如液态硬化性树脂涂敷光纤分歧部,并使其硬化,或者,使用收缩性的管状部件覆盖光纤分歧部,再使该收缩性的管状部件收缩。
另外,在本发明,光纤排列部是指多根光纤芯线在同一平面有规则、平行地排列的部分。光纤配线改编部是指光纤排列部的各个光纤芯线的排列顺序被改编的部分。另外光纤分歧部是指由多根光纤芯线构成的1条线束分歧为多根光纤芯线或光纤芯线束的部分。光纤分歧是指为了形成这种光纤分歧部而分歧光纤芯线束。另外,虽然各个光纤芯线之间的间隔可以根据制作的光纤构造体的规格适当地设定,但为了使光纤均匀地分歧,最好互相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光纤构造体的X-X′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光纤芯线的配线状态的图。
图6为表示制作成环状的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光纤芯线配线状态的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光纤芯线排列部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图8(a)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b)为其Z-Z′的剖面图,(c)为Y-Y′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4(a)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b)为管部件的立体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8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19为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0为说明本发明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工序图。
图21为说明本发明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工序图。
图22为说明实施例1的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工序图。
图23为说明实施例6的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工序图。图中:
1光纤构造体,2a~2h光纤芯线,3包覆材料,4基板,5具有二维平面的基板,6保护部件,7具有粘着层的薄片,7a薄片剩余部,8管状部件,8a窄缝,9树脂(保护套),10一轴控制机器手,11彩色板,12滚珠丝杠轴,13驱动马达,14轴承,15可动单元,16针,17成型夹具,18热收缩管,19橡胶管道,20材料供给装置,21粘着胶带,A、B光纤排列部,C光纤分歧部,D光纤改编部,E光输入输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具有最简单的构造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其构造为在中央附近光纤构造体被分割成2根光纤芯线束,朝向两向分歧。在图1中,光纤构造体1由以下部分构成:无间隙并列排列的4根光纤芯线2a~2d组成的光纤排列部A;将光纤芯线束分歧成2束的光纤分歧部C;以及各2根的光纤芯线并列排列的光纤排列部B1和B2,在光纤排列部及光纤分歧部,这些光纤芯线的上部表面由包覆材料3以单一包覆层包覆。另外,各光纤芯线的端部为光输出输入部。还有,图2表示图1的X-X′的剖面图。在如图2所示,在光纤分歧部,光纤排列部A的4根光纤芯线被分歧成由2根光纤芯线2a及2b组成的光纤排列部B1和由2根光纤芯线2c及2d组成的光纤排列部B2。
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对分歧部位的个数及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规格自由地设计。可以列举出,例如,如图3所示的、8芯光纤芯线束按2对4分歧的光纤构造体1,及如图4所示的、以某一定的间隔光纤芯线按每一所希望的芯线数分歧的光纤构造体1等。另外,符号6为保护并固定光纤分歧部的保护部件,如下详述可以使用有粘着层的薄片、通过热或紫外线等引起收缩的管等的管状部件或树脂。
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也可以存在有在光纤排列部变换光纤芯线的排列顺序的光纤配线改编部。以下对存在有光纤配线改编部的光纤构造体进行说明。
图5示意地表示具有光纤配线改编部及光纤分歧部的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配线状态。在图5中,符号2表示光纤芯线,C表示光纤分歧部,D表示光纤改编部,E表示光输出输入部,除此以外的部分是光纤排列部。
光纤改编部是进行光纤芯线替换的部分。通过在光纤排列部设置光纤改编部,可以使光纤芯线的分歧从两外侧的排列的光纤芯线开始进行,并可以在光纤排列部的外侧以所希望的配列形成分歧的光纤芯线。在光纤芯线的改编稠密的情况下,光纤改编部可以多个相连。在光纤改编部,通常为了维持光纤芯线的排列,最好是相邻的2到4根光纤芯线进行改编。光纤分歧部和光纤改编部没有必要交替地设置,其任何一方都可以连续设置,只要其配置成在光纤分歧部分歧的光纤芯线能够以所希望的光纤数量设置在所希望的位置即可。另外,光输出输入部形成在光纤构造体的光纤芯线的端部,在图5中,光纤构造体的两端及分歧的光纤芯线的端部为光输出输入部。
在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中,排列配线的多根光纤芯线也可以形成环。图6为示意表示环状的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配线状态的图。就图6所示的光纤构造体而言,排列的多根光纤芯线2形成环并进行配线,形成有连续的环状的光纤排列部。并且,光纤分歧部C、光纤改编部D及光输出输入部E具有与图5所示的相同的构成。另外,在环状的光纤排列部,可以适当地设置光纤芯线的改编部。在此实施列中,在光纤芯线的环外侧及内侧的所希望位置上,可以以所希望的数量、所希望的配列顺序的光纤芯线设置光输出输入部。
在上述图5及图6所示的光纤构造体中,构成光纤排列部、光纤分歧部、光纤改编部和光输出输入部的多根光纤芯线只要是为了保持它们的构造而加以固定的即可,固定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用粘着剂、粘附剂固定在薄膜状的基板上。但是,从制作、使用及可靠性方面考虑,最好是将多根光纤芯线用包覆材料一体地包覆。
图7为由包覆材料包覆的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光纤排列部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在图7中,排列的多根光纤芯线2的上部由包覆材料3包覆,具有固定的构造。另外,在图7中虽只表示了光纤排列部的包覆状态,但对于光纤改编部、光纤分歧部的包覆与上述光纤排列部相同。
在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中,在上述光纤分歧部分歧的光纤芯线可以形成上下重叠的多个光纤排列部。在光纤分歧部分歧的光纤芯线形成上下重叠的多个光纤排列部时,光纤芯线的排列顺序在光纤分歧部被改编。
图8(a)是形成有上下重叠的多个光纤排列部的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8(a)的光纤构造体是由光纤芯线2a~2h无间隙地排列的单层构造的光纤排列部A、光纤芯线束上下分歧的光纤分歧部C以及光纤芯线2a~2d无间隙地排列的光纤排列部B 1和光纤芯线2e~2h无间隙地排列的光纤排列部B2所构成,这些光纤排列部为上下重叠的构造。而且,光纤排列部A、B1及B2的一面由包覆材料3包覆而形成包覆层。图8(b)为上下重叠的多个光纤排列部B1、B2的Z-Z′剖面图。图8(c)为单层构造的光纤排列部A的Y-Y′剖面图。形成如上所述上下重叠的多个光纤排列部时,在光纤分歧部各个光纤的配列顺序可以适当改编。例如,图8(a)所示,光纤排列部B 1的光纤2b与2c的位置可以互换。
另外,上下重叠的光纤排列部可以存在于输入端部及输出端部两方。例如,如图9所示,在光纤构造体中可以存在多个光纤排列部上下重叠的构造。即可以是具有在光纤分歧部C分歧而形成的上下重叠的光纤排列部B1、B2及光纤排列部B3、B4的构造。在这种情况下,光纤芯线的改编在光纤分歧部C上进行。
图10为表示形成有上下重叠的多个光纤排列部的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另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在此图所示的情况下,单层构造的光纤排列部A1、A2在分歧部C被改编、再分歧,形成两个(B1、B2、B3、B4)上下重叠的光纤排列部。
对本发明所使用的光纤芯线没有任何限制,可以根据其用途等适当选择即可。例如,无论是多模、单模都可以使用由石英、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光纤芯线。另外,对其外径及光纤长度也没有限制。再有,为了调整分歧部分的长度也可以切断光纤芯线。另外,还可以在光纤芯线上进行弯曲的矫正,或部分改变形状等之类的加工。
就于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而言,在为了维持多根光纤芯线的相互位置使用包覆材料包覆多根光纤芯线时,最好只在光纤芯线束的单面施加包覆。原因是在只在光纤芯线束的单面设置包覆层的情况下,当光纤芯线发生弯曲时,与两面构造相比不易发生由包覆材料所引起的变形,并且包覆材料随光纤芯线而弯曲,所以光纤构造体的可挠性良好,并可提高使用性。
在本发明中,对包覆光纤芯线束的包覆材料虽没有特别限制,但希望所使用的材料是在包覆层形成后形成光纤分歧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把持、拉伸两光纤芯线端部而将其容易地撕裂的材料,最好是形成的单一包覆层的撕裂强度为29kgf/cm或以下。采用撕裂强度为29kgf/cm以上时,由于撕裂的抵抗较大,从而操作性不佳,并且为了撕裂必须施加很大量载荷,所以有可能引起包覆材料的出现裂纹或缺口。更好是10kgf/cm以下的材料。另外,撕裂强度是根据JIS K6250(加硫橡胶及热塑性橡胶的物理实验方法通例)及JISK6252(加硫橡胶的撕裂实验方法)进行试验所测定的数值。即,使用板状的有切口的角型试验片作为试验片,拉伸该试验片,测出裂纹扩大时的应力,得出测定最大撕裂力时的强度。
另外,本发明所使用的包覆材料最好是与光纤芯线的最外包覆材料良好粘着的材料。再有,为了提高光纤构造体的使用性,最好是可挠性良好的材料。作为适合上述条件的材料可以举出有例如硅酮橡胶。硅酮橡胶的Si-O结合的分子间引力小,所以撕裂强度弱,可以容易地从端部撕裂。另一方面,因为有橡胶弹性,所以除了可挠性优越以外,还因又有伸展和拉抻强度,对于所粘着的光纤芯线的动作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并且对于中间部位的撕裂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即,可以得到在制作时可容易地从端部进行分歧,之后只要固定端部就具有在使用时对撕裂抵抗力较强的光纤构造体。另外,由于具有Si-O结合的材料耐热性优越,所以具有耐热保持力优越,在高温、低温环境化中粘着力也优越的特征。因此,在作为配线材料使用时,即使在高温环境下(~250℃)、或低温环境下(~-50℃)也可以保持稳定的光纤固定状态,不出现劣化现象。另外,硅酮橡胶具有优越的电绝缘性、耐药品性、耐气候性、耐水性,通过根据需要使用底涂料,可以使其与广范围的材料相粘着。因此,还可以与例如由氟化系树脂形成的塑料纤维、或包层用氟化系树脂涂敷的光纤等紧密粘着。在硅酮橡胶中从使用方法的简便性考虑,最好是使用在室温下进行硬化反应的室温型硅酮橡胶(RTV)。从减少附带生成物的生成及操作性良好的方面考虑,特别地最好使用附加反应硬化型的材料、缩合反应硬化型的材料、或者将必要的成分全部充填在管或是盒状的1个密闭容器内而制品化的单一成分型材料。
在本发明的上述光纤构造体中,光纤分歧部最好做成用保护部件加以固定的构造。通过做成光纤分歧部用保护部件加以固定的构造,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分歧。
图11~图15是示例图1所示的光纤构造体在光纤分歧部由保护部件固定的图。例如,如图11所示,通过使用一片具有粘着层的薄片7包覆光纤分歧部,就可以固定光纤的分歧部。另外,如图12所示,也可以用2片具有粘着层的薄片7-7′夹持粘着固定。使用2片具有粘着层的薄片时,如图13所示一方的薄片尺寸可以做的较大,这样可以用未与另一方的薄片粘合的剩余部分7a,将光纤芯线以夹持状态不变地粘贴在其他装置上,由此可以固定装置内的光纤分歧部的位置。另外,最好在设置前的剩余部分7a的粘着层上粘贴涂敷有剥离材的分型薄膜。
另外,如图14(a)所示,可以使用使光纤芯线2a、2b的线束与光纤芯线2c、2d的线束分歧,使包覆材料分裂到所希望位置后,将光纤芯收放在管状部件8的空洞内,固定光纤分歧部的方法。管状部件的形状只要是与光纤或其他部件接触时不产生破损即可,例如可以举出圆形形状或椭圆形状等。另外,如图14(b)所示,为使光纤容易地进入空洞内,管状部件8可以是设置窄缝8a。作为管状部件的构成材料,可以利用塑料类、金属类、橡胶等,并最好使用尽量轻的材料。在管状部件是由橡胶构成时,可以通过橡胶的弹力使其收缩而将光纤分歧部固定。另外,在管状部件是由塑料类构成的收缩性管部件时,可以通过热、紫外线、电热丝等使其收缩而将光纤分歧部固定。但是,从简便性及成品率的方面考虑,最好使用具有加热收缩性的材料,利用加热机可以容易地收缩,以固定光纤分歧部。对于收缩性管部件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其断面可根据规格适当的选择圆形、椭圆形、四边形等。另外,也可以为了光纤配线改编部不变形而将硬质的支撑部件放入收缩性管部件内,另外,为了提高操作性,还可以在收缩性管状部件上进行切口等的加工。作为使用树脂制的收缩性管部件的保护部件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光纤保护外皮。
再有,如图15所示,光纤分歧部也可以使用树脂9进行固定。使用树脂时,由于可以自由地成型,所以可以根据规格设计形状进行包覆,因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另外,如果在分歧之前包覆光纤芯线的单一包覆层上,预先涂敷树脂,此后再进行光纤的分歧,就可以使分歧停止在由树脂包覆的位置处。
对于用于固定光纤分歧部的树脂,只要是其撕裂强度大于包覆光纤芯线的包覆材料,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有橡胶状树脂材料、热塑性树脂及热硬化性树脂、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电子束硬化性树脂等的硬化性树脂等。更具体地说,作为橡胶状树脂材料可以列举有硅酮系橡胶、氨基甲酸乙酯系橡胶、氟系橡胶、丙烯酸系橡胶、乙烯-丙烯酸系橡胶、氯丁二烯系橡胶等。另外,为了提高光纤构造体的使用性,这些树脂最好是具有可挠性的树脂。作为具有可挠性的硬化型树脂可以列举有环氧树脂、紫外线硬化性粘着剂、硅酮树脂等。另外,作为热塑性树脂只要具有可挠性即可,例如可以列举出聚醋酸乙烯、聚甲基丙烯甲脂等的构成热熔型粘着剂的树脂。特别是热熔型粘着剂具有在室温下不发粘、无公害、无毒性及无火灾的危险性等的特征,很适合用于本发明。
图16及图17是示例图8所示的光纤构造体的光纤分歧部由保护部件固定的图。图16所示的是表示在光纤分歧部C上作为保护材料涂敷树脂9的情况。作为树脂使用的是上述的材料,但也可以使用与光纤排列部A、B1、B2上的包覆材料3同样的树脂。另外,在树脂9下面也可以存在有包覆材料3的包覆层。
图17是表示使用收缩性管固定光纤分歧部时的立体图。图中的符号8为收缩性管,光纤排列部A的光纤芯线由包覆材料3包覆,配线改编的光纤分歧部C的光纤芯线插入收缩性管8中,通过使该收缩性管收缩可以进行设置。在此,由于光纤分歧部的光纤芯线可以不用包覆材料包覆而固定,因此可以有效地缩短作业时间。
为了可以目视,上述的管状部件及树脂最好做成透明或半透明。由此可以从外部确认光纤的分歧状态,检查分歧状态的好坏,从而可以提高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中,光纤分歧部上的光纤芯线也可以固定在基材上。图18为表示这种场合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在图18中,在涂敷有粘着剂的基板4上进行使光纤芯线分歧的配线。在此部分涂敷固定用的树脂9以便保护光纤分歧部的光纤芯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光纤芯线被固定在基材上,所以不会产生因光纤芯线打开而产生的扭转或弯曲,不会发生由微量弯曲引起的光损失。因此,可以长期维持交叉部的光纤芯线的配线状态。另外,在上述情况下,还可以采用将光纤分歧部的光纤芯线和基材插入收缩性管内,通过使收缩性管收缩进行固定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中,最好在光纤排列部及/或光纤配线改编部上设置识别上述光纤芯线的配线改编的识别标识。以下,说明关于配线改编的识别功能的具体形式,但识别配线改编的识别标识不限于此。作为配线改编及配线方向的识别方法可以使用作为识别标识是彩色标记的方法。用于彩色标记的颜色数量、标记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识别的配线改编的数量而定。例如,使用5种颜色、2种标记就可以识别25组改编。彩色标记可以采用在光纤排列部及光纤配线改编部的端部涂敷彩色涂料的方法。另外,为了识别配线改编,还可以采用将记录有输入侧的配线顺序的信息和输出侧的配线顺序的信息的彩色标记分别配置于各自的输入侧、输出侧的方法。
作为替代涂敷的方法,可以列举出使用PET板等制作的识别用彩色板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用粘着剂将彩色板固定在光纤排列部及/或光纤配线改编部的包覆材料上即可。图19是表示其一个例子的图,用粘着剂将彩色板11固定在光纤分歧部(光纤配线改编部)上。或者,还可以采用通过将放置在硬化前的包覆材料上后,硬化包覆材料,而将彩色板固定于包覆材料上的方法。另外,还可以将彩色板固定于作为保护光纤配线改编部的保护部件的收缩性管内部。通过上述那样设置预先制作的识别用彩色板,可以使光纤构造体的制作工序简化,还可以避免因涂料污染引起的成品率下降的问题。
作为替代彩色标记的方法,还可以采取使用光纤芯线的改编识别用的条形码的方法或使用存储识别信息的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的方法。它们可以使用与上述的彩色板同样的方法固定在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上,通过光学的方法或无线通信可以读取识别信息。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识别标识而付与配线改编识别功能,可以避免作业人员与具有其他配线改编图案的光纤构造体混同使用,避免配线错误,提高作业效率。
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可以通过任何方法制作。例如图1所示的光纤构造体可以按图20所示制作。首先,在准备工序中,将4根光纤芯线2a~2d并列放置在具有二维平面的基板5上。此后,在包覆工序中,在放置的多根光纤芯线上涂敷包覆材料3,在光纤的所希望范围使包覆纸、包覆材料硬化(图20(a))。此后,以光纤芯线2a~2d排列的原状,将其从具有二维平面的基板5上剥离(图20(b)),制作要分歧的光纤构造体1′(图20(c)及图20(d))。此后,在分歧工序中,分别把持该光纤构造体1′的光纤芯线2a、2b和光纤芯线2c、2d的端部,使其互相相对移动,以撕裂光纤芯线2a、2b和光纤芯线2c、2d之间的包覆层,得到具有分歧部的光纤构造体1(图20(e))。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中,就在由包覆材料一并包覆、在多根光纤芯线上形成单一包覆层的包覆工序而言,只要是在光纤芯线的表面上以所希望的厚度形成包覆材料而进行包覆即可,对该包覆方法及成型方法没有任何限制。例如,可以将成型夹具从成型开始位置移动至成型终止位置,通过成型夹具的底面,使光纤芯线表面的包覆材料的厚度成型成一定的厚度。
另外,在使多根光纤芯线分歧的分歧工序中,对于在撕裂包覆材料时的光纤的相对移动的角度及速度没有特别的限制,适当地设定实施即可。例如,相对移动可以是沿水平方向分离的移动,或者也可以是沿垂直方向分离的移动。
根据上述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由于只是在光纤芯线束的上部用包覆材料包覆,所以可以容易地实施光纤的分歧。另外,通过包覆层只设在光纤芯线束的单面,即使光纤弯曲地使用,材料及光纤之间也很难发生变形,所以具有良好的可挠性及使用性。
在光纤排列部存在有光纤改编部的光纤构造体可以按如下进行制作。首先,在二维平面上将制作光纤构造体所需的根数的光纤芯线排列成所希望的形式。此时,所需的光纤芯线的根数可以预先通过设计光纤构造体来决定。此后,在光纤排列部改编光纤芯线的配列的同时使光纤分歧。此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光纤芯线的再排列、长度调整。此后,在上述二维平面上在排列成所希望的形式并放置的光纤芯线的上部表面涂敷包覆材料进行包覆及硬化,制成光纤构造体。根据上述的制作方法,只通过排列光纤芯线并进行配线改编后、在上部表面涂敷包覆材料就可进行制作,不用将光纤构造体暂时分割,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制作光纤构造体。
另外,在包覆材料是像硅酮树脂这样具有良好的撕裂性的情况下,可以在将光纤芯线排列并进行配线改编形成光纤改编部后,在光纤芯线上涂敷包覆材料进行包覆,最后撕裂包覆层形成光纤分歧部。图21是制作该场合下的一个例子。首先将所希望根数的光纤2在二维平面上平行排列配置(参照图21(a))。此后,想定在所希望的位置、以所希望的根数从外侧将平行排列的光纤芯线分歧,改编光纤芯线形成光纤改编部D,同时想定分歧所需的光纤芯线的长度,切断所需的部分的光纤芯线(参照图21(b),图中用X表示光纤芯线的切断位置)。此后,使用硅酮橡胶3a将图21(b)中制作的光纤构造体包覆,形成包覆层(参照图21(c),图中的粗虚线示意表示包覆范围)。最后,在用硅酸橡胶包覆的光纤构造体的所希望的位置上将包覆层截断,形成由硅酸橡胶3a包覆的分歧部C,制作成光纤构造体(参照图21(d))。
另外,具有如图8所示的上下重叠的多个光纤排列部的构造的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可按如下制作完成。首先,在预备包覆工序中,将多根光纤芯线排列·放置在二维平面上。制作多个上下重叠部分的光纤芯线由包覆材料包覆的构造体。接着,在配线改编分歧工序中,将如上述得到的多个构造体(图8中为2个)的预备包覆的部分上下重叠后,改编多根光纤芯线的排列顺序,形成光纤分歧部。此后,在包覆工序中,将没有被包覆的部分的多根光纤芯线在二维平面上并行排列,用包覆材料包覆规定的部分形成包覆层,制作出光纤构造体。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如上述具有分歧构造的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可以以所希望的形式配置在光路装置内部或上面进行使用。另外,由于具有光纤排列部、光纤改编部及光纤分歧部的光纤构造体可以在任意的位置、以任意的数量、任意的配列顺序的光纤芯线制作输入输出端,所以可使连接形式简单化,防止在光路装置内光纤芯线稠密。另外,在此所述的光路装置包括例如收纳连接搭载光器件的基板、光缆配线架(光成端架)、光缆配线箱(光成端箱)、光缆面板、光缆接头盒、光缆交接箱等的光纤芯线之间、及光元件或光模块与光纤芯线的连接点的基板、装置、设备。
在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光输入输出部,上述光纤芯线与光学器件连接而成的光路装置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光路装置只要是在光纤构造体的光输入输出部上述光纤芯线与光学器件连接即可,可以是基板状的,也可以是被称为光缆配线架、光缆配线箱、光缆面板、光缆接头盒、光缆交接箱等的装置。另外,对所谓光学器件没有特别限制,如透镜或滤光片等无源(受勤)光器件或受光元件、发光元件、开关等有源(能勤)光器件、光波导路。另外,上述光纤芯线与光学器件的连接形式可以是热粘,也可以使用FC型光连接器、SC型光连接器、MU型光连接器等的光连接器。
在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中,如图5所示的、具有光纤排列部、光纤分歧部、光纤改编部的光纤构造体呈条状时,可以在光纤构造体的两端部及光纤构造体的任意所希望的位置形成光输入输出部。另外,如果光纤构造体形成环时,可以在环的内侧及外侧的任意所希望的位置形成光输入输出部,可容易并且紧凑地与设置在光路装置及光路收纳装置的任意输入输出端口实现光连接。
光路装置及光路收纳装置的光纤芯线配线中,到目前为止是根据端口的位置或端口的数量分开使用光连接线、光纤扇出线,另外由于使用的数量较多,从而装置内的配线复杂而且稠密,再有,由于是在现场进行配线,对设置及保养检查造成障碍,对此,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由于可以在所希望的位置、以所希望的根数在输入输出端口导出所希望配列的光纤芯线,因此,即使是在端口数多的装置内的光纤芯线配线也可以容易地形成紧凑的配线。
另外,由于预先设计光路装置内或光路收纳装置内的光纤芯线配线,可以将其收容在一个器件中,因此可以减轻在现场所进行的复杂的配线作业。另外可以将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配置在光路装置或光回路收容装置内。而且,通过使用多个光纤构造体并将光纤芯线配线成环状地进行配置,可实现解除光纤芯线的稠密的光路装置及光路收纳装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的中,如上述图8所示的、上下重叠的多个光纤排列部所形成的光纤构造体也可以选择使用与使用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相配合而进行配线光纤芯线的光纤构造体。因此,不需要像现有的光纤带芯线那样为了与使用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相配合,将光纤芯线一根一根地分离进行配线改编。另外,该光纤构造体由于在上下重叠的构造及单层构造的光纤排列部上光纤芯线无间隙地被排列、固定,所以可以做成与现有的光纤带芯线同样的宽度,也可以实现同现有的光纤带芯线一样的紧凑的配线。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通过如图22所示的工序制作具有分歧构造的光纤构造体。该涂敷装置是由单轴控制机器手10及材料供给装置(未图示)构成,该单轴控制机器手具备用于放置光纤芯线的具有二维平面的基板5,另外沿长度方向设有滚珠丝杠轴12,在端部设有驱动马达13,其另一端通过轴承14支撑,在该滚珠丝杠轴上螺纹连接有可动单元15,该可动元件以用于供给材料的在上下方向可移动的针管16垂直于台面的方式被设置。该针管通过柔软的橡胶管(未图示)与材料供给装置相连接。在针管16的端部安装有底部为平面、尺寸是宽40mm、长30mm、高40mm的成型夹具17。
将长40mm的4根光纤芯线2a~2d(商品名:石英系单模纤维、外型0.25mm,古河电工社制)在具有二维平面的基板5上并行排列,在各光纤芯线2a~2d上施加一定的张力地用粘着胶带将两端没有包覆的部分固定(图22(a))。此后,使用上述涂敷装置在4根光纤芯线的应该包覆的范围(30cm)涂敷常温硬化型的硅酮橡胶树脂(商品名:TSE392,撕裂强度5kgf/cm,东芝硅酮社制)。
此后,以成型夹具17的底面与4根光纤芯线的表面的间隔为0.1mm地配置成型夹具17,使成型夹具以50mm/sec的移动速度在光纤芯线2a~2d的轴向上移动,从而形成包覆材料3(图22(b))。接下来使形成的包覆材料3以常温硬化时间30分钟的条件半硬化。此后,把持上述光纤芯线2a~2d的一侧并向上抬起(图22(c)),由此将由包覆材料包覆的光纤芯线2a~2d从具有二维平面的基板5上剥离。此后,再在常温下静放1小时使包覆材料3完全硬化,得到4芯的光纤构造体1′(图22(d))。
此后,将成为该光纤构造体1′的光纤分歧部的部分插入具有热收缩性的硅酮橡胶收缩管(商品名:斯帕龙(スパロン)内径1.5mm,日管(ニツカン)工业社制)18内,用加热机加热5分钟,使管收缩(图22(e))。此后,2根一组地把持光纤构造体1′的端部,并使其从中心沿光纤的轴向相对移动,将包覆材料撕裂至收缩管18的未端。由此,可以得到从包覆端部起至长10cm的部分分歧为2芯2线束的包覆层厚度为0.4mm、宽度为1.1mm的扇出光纤构造体(图22(f))。
根据该实施例1的扇出光纤构造体,只通过把持光纤的线束并使其沿轴分裂地相对移动,就可以进行光纤的分歧,不需要刀具或分离工具等工具便可以制作,所以可以降低生产设备成本,并且也提高了安全性。另外,通过使用光纤由单一包覆层构成的单面构造的包覆材料进行包覆的光纤构造体,可容易地使光纤分歧至设定的位置,另外,由于包覆材料在沿光纤分割时不产生碎片,所以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污染,还有,在分歧后可以不进行切削等的后加工即可使用。
实施例2
首先,排列8根长30cm的光纤芯线,与实施列1同样使用涂敷装置在光纤芯线上涂敷包覆材料,并将其在常温下静放1小时,使包覆材料硬化形成包覆层。此后,使紫外线硬化型树脂的厚度为2mm地包覆光纤构造体的中央部宽为2cm的一条,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进行2分钟的照射强度为20mW/cm2的照射处理,使紫外线硬化型树脂硬化。此后,从基板上剥离光纤进行包覆材料的成型,在常温环境下使包覆材料完全硬化。并且,如图3所示在中央部涂敷作为保护部件6的透明树脂,形成包覆层。此后,在光纤构造体的一端2根一组地把持光纤芯线的端部,通过使其沿着光纤芯线的轴向分裂地相对移动,使包覆层沿4个方向直到硬化了的紫外线硬化树脂的位置分裂。另外,在另一端4根一组地把持光纤芯线的端部,通过使其沿着光纤芯线的轴向分裂地相对移动,使包覆层沿2个方向直到硬化了的紫外线硬化树脂的位置分裂。由此可得到在中央部分歧由4条转换为2条的如图3所示的扇出构造的光纤构造体。
实施例3
排列8根长50cm的光纤芯线,与实施列1同样将其全部用包覆材料包覆,形成包覆层。此后,使用设有窄缝的热收缩管(长2cm)作为保护部件,在光纤芯线的分歧位置设置该热收缩管,通过加热机使管收缩。此后,使光纤芯线以每2芯、间隔5cm分歧。由此,可得到8芯的光纤以每2芯、一定的间隔分歧的如图4所示的扇出构造的光纤构造体。
实施例4
准备具有如图5示意地表示的配线构造(长30cm)(以下称为单位构造F)及该单位构造在长度方向反转的配线构造(以下称为单位构造F′)在二维平面上以F-F′-F-F′-F的状态相连的光纤构造。另外,从光纤分歧部的分歧点至光输入输出部的输入输出端的长度为20cm。另外,作为芯线使用住友电工制的石英单模纤维,其外型为0.25mm。在上述光纤构造体上使用热硬化性的硅酮橡胶(KE1800,信越硅酮制)作为包覆材料进行包覆,制作光纤构造体。另外,硬化是用干燥机在120℃下进行1小时的加热处理。另外,硅酮橡胶包覆层的厚度为0.4mm,光纤改编部的厚度为0.8mm。
在此实施例中制作的光纤构造体由于其光纤排列部的包覆材料使用了硅酮橡胶,所以可挠性优越,在使用时由于可以柔软地弯曲,所以作业性良好。
实施例5
在二维平面上,具有如图6示意地表示的配线构造(环的各边的长度为20cm)地配置光纤芯线,使用与实施例4同样的包覆材料,同样地进行包覆处理。另外,从光纤芯线的分歧部至输出输入端的长度为20c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制成光纤构造体。
在此实施例中制作的光纤构造体由于其光纤排列部的包覆材料使用了硅酮橡胶,所以可挠性优越,在使用时由于可以柔软地弯曲,所以作业性良好。
实施例6
通过如图23所示的工序,制作在光纤分歧部分歧的光纤芯线上下重叠而形成多个光纤排列部的本发明的光纤构造体。使用的涂敷装置是由单轴控制机器手10及材料供给装置20构成。在该涂敷装置上,单轴控制机器手具备有用于放置光纤芯线的具有二维平面的基板5,另外沿长度方向设有滚珠丝杠轴12,在端部设有驱动马达13,其另一端用轴承14支撑,在该滚珠丝杠轴上螺纹连接有可动单元15,该可动单元以用于供给材料的针管16垂直于台面的方式被设置。该针管通过柔软的橡胶管19与材料供给装置相连接。
另外,手动进行相对于光纤芯线的基板的移动,使用紫外线硬化树脂(毕斯科塔酷(ビスコタツク)PM-654,大阪有机化学工业社制)作为固定单层构造的光纤排列部及光纤分歧部的包覆材料,使用分配器作为供给包覆材料的材料供给装置。
首先,在具有二维平面的基板上并行排列4根长30cm的光纤2a~2d(住友电工社制,石英系单模纤维,外型0.25mm),并用粘着胶带21固定。此后,将针管固定在可动单元上,使其前端距离光纤表面的高度为0.1mm,将注射针管移动至成为光纤排列部的部分的涂敷起始位置,调节针管使针管的中心成为4根光纤芯线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此后,通过使针管沿光纤轴向移动,将包覆材料3涂敷在光纤芯线的上部表面(图23(a))。此后,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对涂敷的包覆材料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照射强度20mW/cm2,10秒),使其硬化从而形成单层构造的光纤排列部。
准备2个具有在如上制作的单面上实施包覆的单层光纤排列部的构造体,将这2个构造体的光纤排列部上下重合,使下层的光纤芯线2a~2d与上层的光纤芯线2e~2h的没有施加包覆的部分交错地排列地配线成一层,并且,替换芯线2b与2c的位置,以2a、2e、2c、2f、2b、2g、2d、2h的顺序进行配线。此时,在各光纤芯线上施加一定的张力地将上述的光纤芯线排列部及没有施加包覆的部分用粘着胶带21限制固定(图23(b))。此后,在光纤芯线上,用与上述同样涂敷包覆材料,施加紫外线照射处理使其硬化,由此得到一端有叠层构造的光纤排列部、而另一端有单层构造的光纤排列部的光纤构造体(图23(c))。另外,将针管设定在:在光纤分歧部上距离光纤表面为0.5mm的位置、而在光纤的排列部上距离光纤表面为0.1mm的位置。
通过如以上所述在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时改编配线,可以使任意的光纤的排列顺序得到变更,并可处于与输出输入端口一致的配线位置。另外,由于光纤芯线之间没有间隙地排列并固定,所以可以做成与现有的光纤带芯线的尺寸相同。另外,光纤排列部及光纤分歧部的光纤芯线是由同一包覆材料所包覆,所以在光纤排列部及光纤分歧部之间不会产生裂纹或剥落,并可高效地进行制作。
实施例7
除了使用热硬化性的硅酮橡胶树脂(KE1800,信越硅酮社制)作为光纤排列部及光纤配线改编部的包覆材料以外,使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制作方法制成光纤构造体。另外,硬化是用干燥机在120℃下实施1小时加热处理而进行的。
在此实施例中制作的光纤构造体,由于光纤排列部的包覆材料使用硅酮橡胶,所以可挠性优越,在使用时,由于可以柔软地弯曲,所以作业性良好。
实施例8
制作在固定于基板上的光纤分歧部的一端具有叠层构造的如图18所示的光纤排列部的光纤构造体。即,准备2个具有使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法和材料制作的一端为单层构造的光纤排列部的构造体,然后,使在形成有膜厚为100μm的粘着层的尺寸为3mm×40mm、厚度为125μm的聚酰亚胺薄膜(基板4)上形成光纤分歧部地将这些光纤排列部重合,进行光纤芯线的配线改编,以形成光纤芯线固定在聚酰亚胺薄膜上的状态的光纤分歧部。此后,在成为光纤排列部的部分的光纤芯线上涂敷与上述同样的涂敷材料并干燥。此后,使光纤分歧部通过由合成树脂管构成的具有热收缩性的纤维保护外皮9(住友电工社制,保护外皮FPS-5),并用加热装置加热1分钟固定光纤分歧部。如本实施例所示,通过将光纤分歧部固定于基板上,可以维持交叉光纤的形状,因此在使用时不产生由微量弯曲所引起的光损失。
实施例9
如下制作在图18所示的在光纤构造体上附加识别芯线改编的彩色板的光纤构造体。
首先,准备光纤配线改编部识别用彩色板。该彩色板是在PET薄膜(3mm×5mm×100μm)上印刷红的、蓝2色的标记所制成的。
除了使用该光纤配线改编部识别用彩色板以外,与实施例8同样制作光纤构造体。即,在实施例8中使光纤分歧部通过具有热收缩性的纤维保护外皮9(住友电工社制,保护外皮FPS-5)时,在热收缩管的内侧插入彩色板,除此以外,与实施例8使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光纤构造体。如本实施例所示,通过设置预先制作的识别用板,可以防止作业人员与具有其他配线图案的光纤构造体混同使用,从而可以避免配线错误,连接作业效率进一步提高。

Claims (22)

1.一种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由在二维平面上排列配线的多根光纤芯线构成的1个或以上的光纤排列部以及多根光纤芯线从该光纤排列部分歧成至少2个的1个或以上的光纤分歧部,各光纤芯线的端部为光输出输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纤排列部存在有变换光纤芯线的排列顺序的光纤配线改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配线改编部存在的光纤排列部形成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的外侧及内侧存在有由分歧的光纤芯线的端部构成的光输出输入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纤分歧部分歧的光纤芯线形成上下重叠的多个光纤排列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光纤芯线由包覆材料一体地包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只是光纤排列部或光纤排列部和光纤分歧部的单面使用包覆材料包覆。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覆材料为硅酮橡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覆材料形成撕裂强度为29kgf/cm或以下的包覆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分歧部由保护部件固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护部件从设有粘着层的薄片状部件、收缩性的管状部件及树脂中选择。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分歧部由所述2片薄片状的部件夹持而粘着固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纤构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2片薄片状部件的一方大于另一方的薄片部件。
14.一种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将多根光纤芯线排列放置在二维平面上的准备工序;使用包覆材料一并包覆从而在多根光纤芯线上形成包覆层的包覆工序;以及把持多根光纤芯线的一部分,以包覆层沿光纤芯线的轴向分裂的方式使其相对移动,从而分歧多根光纤芯线的分歧工序,由此得到至少具有光纤排列部和光纤分歧部并在它们的单面上形成包覆层的光纤构造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准备工序中改编光纤芯线的排列顺序。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用设有粘着层的薄片状部件包围光纤分歧部进行粘着固定的工序。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用2片设有粘着层的薄片状部件夹持光纤分歧部进行粘着固定的工序。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使用收缩性的管状部件包覆光纤分歧部、使该管状部件收缩而固定光纤分歧部的工序。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分歧光纤芯线的工序后、在形成的光纤分歧部涂敷树脂并使其硬化而固定光纤分歧部的工序。
20.一种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将多根光纤芯线排列在二维平面上后,制作多个把要成为上下重叠的光纤排列部的部分使用包覆材料包覆的构造体的预包覆工序;将该多个构造体的预包覆的部分上下重叠后,改编该多根光纤芯线的排列顺序,形成光纤分歧部的配线改编分歧工序;以及使用包覆材料包覆在二维平面上排列·配线的没有被包覆的部分的多根光纤芯线的包覆工序,从而制作形成上下重叠的多个光纤排列部的光纤构造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纤分歧部的光纤芯线上涂敷液态硬化性树脂并使其硬化。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纤构造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收缩性的管状部件覆盖所述光纤分歧部并使该收缩性的管状部件收缩。
CNB2005101169198A 2004-10-27 2005-10-25 光纤构造体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043076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13003 2004-10-27
JP2004313003A JP2006126376A (ja) 2004-10-27 2004-10-27 光ファイバ構造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ァンアウト光ファイバ構造体並びにそれらの作製方法
JP2004-313003 2004-10-27
JP2004-362162 2004-12-15
JP2004362162 2004-12-15
JP2005-094176 2005-03-29
JP2005094176 2005-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66682A true CN1766682A (zh) 2006-05-03
CN100430763C CN100430763C (zh) 2008-11-05

Family

ID=36721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169198A Active CN100430763C (zh) 2004-10-27 2005-10-25 光纤构造体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6126376A (zh)
CN (1) CN100430763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8007A (zh) * 2014-09-19 2014-12-2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传输装置
CN105572805A (zh) * 2015-09-30 2016-05-1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传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0378A (ja) * 1996-06-25 1998-01-16 Toshiba Corp 光ファイバー心線、光ファイバーコイル及び光ファイバー心線の製造方法
JPH11352368A (ja) * 1998-06-11 1999-12-2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多心光ファイバテープの多心単心変換部
US6483972B1 (en) * 2000-04-06 2002-11-19 Alcatel Edge-bonded splittable optical-fiber ribbon
EP1202097A3 (en) * 2000-10-31 2004-04-07 Alcatel Splittable optical fibre ribb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EP1376165B1 (en) * 2001-04-05 2011-12-21 Fujikura Ltd. Multilayer optical fiber sheet, optical fiber sheet fabricating method, and optical fiber sheet
JP2002333558A (ja) * 2001-05-09 2002-11-22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コードケーブル
JP2002341205A (ja) * 2001-05-14 2002-11-2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
US6690867B2 (en) * 2001-08-31 2004-02-10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Optical interconnect assemblies and methods therefor
JP2003075695A (ja) * 2001-09-05 2003-03-12 Fujikura Ltd 分割型4心光ファイバテープ
JP2003080920A (ja) * 2001-09-12 2003-03-19 Denso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030053772A1 (en) * 2001-09-18 2003-03-20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Optical fiber shee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fiber interconnector
JP2003232972A (ja) * 2002-02-07 2003-08-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
JP3792174B2 (ja) * 2002-05-02 2006-07-05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光学接続部品
JP3899321B2 (ja) * 2003-02-06 2007-03-28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の製造方法
JP2004091642A (ja) * 2002-08-30 2004-03-25 Fujikura Ltd シリコーン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線・ケーブル
JP3960545B2 (ja) * 2002-10-18 2007-08-1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コネクタ取付けのための光ファイバコード処理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8007A (zh) * 2014-09-19 2014-12-24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传输装置
CN104238007B (zh) * 2014-09-19 2018-07-06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传输装置
CN105572805A (zh) * 2015-09-30 2016-05-11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信号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126376A (ja) 2006-05-18
CN100430763C (zh) 2008-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37878A (zh) 光纤构造体及其制造方法
US20070140632A1 (en) Fiber wiring shee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TWI509304B (zh) 光纖帶芯線及光纖電纜
CN1242287C (zh) 纤维光缆
CN1190469A (zh) 带状光缆和它的制造方法
CN1675574A (zh) 用于将线性部件组装成条带状的工具和方法,以及组装成条带状的线性部件和所述线性部件的末端部分结构
DE69635698D1 (de) Verfahren zur Bildung eines Mantels eines LWL-Moduls und faseroptisches Kabel bestehend aus LWL-Modulen, die einen solchen Mantel aufweisen
CN1653370A (zh) 带状光纤心线、其制造方法、含带状心线连接器、含带状心线光纤阵列、以及光布线系统
CN1809775A (zh) 高密度光纤背板及其制造方法和包括光纤背板的光纤网络装置
CN1613024A (zh) 采用三维光电路的直插式混洗模块
JP2017009791A (ja)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766682A (zh) 光纤构造体及其制作方法
WO2005101080A1 (ja)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ユニット及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DE3485801D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abeln sowie nach dies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 kabel, insbesondere optische kabel.
WO2011126293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rism sheet
JP3792174B2 (ja) 光学接続部品
EP1669781A1 (en) Optical fiber wiring method and its device
JP4361352B2 (ja)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
JP2006194925A (ja) 光ファイバ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276375A (ja) 光ファイバ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83768A (ja) 分割型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71251A (ja) 光ファイバ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90656B2 (ja)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の製造方法
ATE14172T1 (de) Verfahren zur ausfuehrung des schutzes von verbindungen elektrischer leiter.
CN104539767A (zh) 保护套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