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5240A - 原稿尺寸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检测用程序 - Google Patents

原稿尺寸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检测用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25240A
CN1525240A CNA2004100031985A CN200410003198A CN1525240A CN 1525240 A CN1525240 A CN 1525240A CN A2004100031985 A CNA2004100031985 A CN A2004100031985A CN 200410003198 A CN200410003198 A CN 200410003198A CN 1525240 A CN1525240 A CN 1525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riginal
size
original copy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31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6580C (zh
Inventor
ʤ
石户胜宏
征矢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496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1209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0541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1209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525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25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65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65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1Top cover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687Presence or absence
    • H04N1/00694Presence or absence in an input t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04N1/0071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 H04N1/00713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29Detection means
    • H04N1/00734Optical detectors
    • H04N1/00737Optical detectors using the scanning elements as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48Detecting edges, e.g. of a stationary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55Detecting an interruption of ligh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74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779Adjusting settings, e.g. mode, feeding rate or type of pap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63Action taken as a result of detection
    • H04N1/00774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 H04N1/00782Initiat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稿尺寸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和检测用程序。本发明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能够防止由外扰光的影响产生的原稿尺寸的误检测,进行正确的检测。CCD读取从光源照射到原稿的光的反射光,光传感器检测至少2级别的原稿压板的开状态,扫描控制器进行与上述光学传感器检测的原稿压板的开状态对应的预定的控制,基于CCD的读取结果,判别上述原稿的尺寸。

Description

原稿尺寸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检测用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应用于数字复印机、扫描装置、传真装置等的、用于检测作为图像读取对象的原稿尺寸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原稿尺寸检测方法及原稿尺寸检测用程序。
背景技术
以往,用于检测作为图像读取对象的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有多种多样的方式。例如,众所周知的方式为,由光源照射原稿的前端部,由CCD(电荷耦合器件)读取来自上述原稿的反射光,同时,利用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检测副扫瞄方向的原稿尺寸,基于上述CCD的读取结果与上述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检测原稿尺寸(参照日本特开平5-207239号公报)。
像这样,通过使用原稿读取用的CCD只检测主扫描方向的原稿宽度,较少的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的设置数就可以完成,能进行低费用且有效率的原稿尺寸检测。
另外,作为其他的方式,众所周知的方式为,检测将作为图像读取对象的原稿压在原稿载置台的上面的原稿压板的开闭的有无的同时,通过检测上述原稿压板打开的状态,检测原稿尺寸(参照日本特开平9-329848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每种原稿尺寸检测方式当中,可进行基本的原稿尺寸的检测,也都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在读取来自原稿的反射光时,也会同时读取来自室内光等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以外的外扰光,因为不能区别外扰光与来自原稿的反射光,所以,可能导致原稿尺寸的误检测。
为了防止这样的外扰光的影响,有在原稿压板关闭时检测原稿尺寸的方式,例如,人们已知有为了检测白色原稿而使原稿压板的内面的浓度降低的方式(参照日本特公昭62-47026)。
但是,在为了检测白色原稿使原稿压板的内面的浓度降低的上述的以往的方式中,虽然可检测原稿尺寸,但是会产生在读取原稿时原稿的背景变暗的透印(show-through)现象。这种透印现象,在读取第二原图用纸等透过率较高的原稿的情况下变得显著,原稿的读取会出现故障。
进而,人们还知道有以下方式,即为了防止外扰光的影响,检测按压作为图像读取对象的原稿的原稿压板的开闭,保存在原稿压板打开的状态下检测的外扰光分布,在原稿压板关闭的状态下,点亮光源,扫描原稿面,从由感光其反射光的光电变换装置输出的反射光信号中,扣除上述保存的外扰光分布,判别原稿尺寸(参照日本特开平9-135330号公报)。
但是,即使在这种方式中也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在为了节能使原稿面扫描用的光源的光量变暗而提高光电变换装置的灵敏度,非常敏感地检测外扰光的情况下,以及读取生成在象第二原图用纸那样透过率较高的用纸上的原稿的情况下,因为光电变换装置会检测由外扰光产生的影响,可能导致原稿尺寸的误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防止由外扰光的影响产生的原稿尺寸的误检测而进行正确的检测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原稿尺寸检测方法以及原稿尺寸检测用程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1形式(aspect)中,提供了一种原稿尺寸检测装置,该装置具备:原稿载置台;按压载置在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的原稿压板;向上述原稿照射光的光源;读取从上述光源照射到上述原稿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读取装置;检测至少2级别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的开状态检测装置;进行与上述开状态检测装置检测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对应的预定的控制,基于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读取结果,判别上述原稿的尺寸原稿尺寸判别装置。
在这样的结构中,是原稿压板的开角度较低、外扰光不容易进入的状态,能够检测原稿尺寸,并且,实现外扰光较强的原稿尺寸的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2形式(aspect)中,提供了一种原稿尺寸检测装置,该装置具备:原稿载置台;按压载置在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的原稿压板;向上述原稿照射光的光源;读取从上述光源照射到上述原稿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读取装置;检测至少2级别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的开状态检测装置;在上述开状态检测装置检测上述原稿压板处于第一级别的开状态的情况时,接通上述光源以及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电源,在上述开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原稿压板处于比上述第一级别的开状态较低的开度状态的第二级别的开状态的情况下时,基于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中的输出结果,判别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判别装置。
据此,根据原稿压板的开状态,有效率地执行光源、反射光读取装置的电源接通与原稿尺寸检测处理,所以,能降低由外扰光产生的误检测的发生的同时,进行正确的原稿尺寸检测。进而,能够有助于原稿尺寸检测装置的节能化。
理想的是,在上述原稿压板处于比上述第一级别的开状态高的开度状态时,上述原稿尺寸判别装置会关闭上述光源以及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电源。
理想的是,具有检测上述原稿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的副扫描方向检测装置;上述原稿尺寸判别装置基于上述副扫描方向检测装置的输出结果与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输出结果,判别上述原稿的尺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第3形式(aspect)中,提供了一种原稿尺寸检测装置,该装置具备:用于载置读取的原稿的原稿载置台;向该原稿照射光的光源;检测该原稿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是否是预定的尺寸以下的第1检测装置;检测与上述副扫描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的该原稿的尺寸的第2检测装置;控制上述第1以及第2检测装置的同时,从上述第1以及第2检测装置的各自的检测结果中,判断该原稿的尺寸的控制·判断装置;上述控制·判断装置,在熄灭上述光源时的上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中,存在比预定的输出值小的值的部分的情况下,进行第1原稿尺寸判断处理,在上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为预定的输出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第2原稿尺寸判断处理。
在这样的结构中,能进行原稿尺寸的更正确的检测。
理想的是,上述第1原稿尺寸判断处理是这样的处理,即,除去上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之内、符合预定的输出值以上的部分的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位置,接通上述电源,再次从由上述第2检测装置检测的检测结果与上述第1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中,判断该原稿的尺寸。
理想的是,上述第2原稿尺寸判断处理是这样的处理,即,将熄灭了上述光源时的上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与阈值进行比较,检测该输出的边缘,将该边缘被检测出来的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位置判断为原稿端部的位置,从上述第1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与该原稿端部的位置中判断该原稿的尺寸。
在本发明的第4形式(aspect)中,提供了一种原稿尺寸检测方法,该方法具备:读取从光源向载置在原稿载置台上、同时被原稿压板压住的原稿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读取步骤;至少检测2级别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的开状态检测步骤;进行由上述开状态检测步骤检测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对应的预定的控制,基于上述反射光读取步骤的读取结果,判别上述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判别步骤。
本发明的第5形式(aspect)中,提供了一种原稿尺寸检测方法,该方法具备:采用反射光读取装置读取从光源向载置在原稿载置台上、同时被原稿压板压住的原稿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读取步骤;至少检测2级别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的开状态检测步骤;在由上述开状态检测步骤检测上述原稿压板处于第一级别的开状态的情况时,接通上述光源以及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电源,在由上述开状态检测步骤,检测到上述原稿压板处于比上述第一级别的开状态较低的开度状态的第二级别的开状态的情况下时,基于上述反射光读取步骤中的输出结果,判别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判别步骤。
理想的是,在上述原稿压板处于比上述第一级别的开状态高的开度状态时,上述原稿尺寸判别步骤会关闭上述光源以及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电源。
理想的是,具有检测原稿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的副扫描方向检测步骤;上述原稿尺寸判别步骤基于上述副扫描方向检测步骤的输出结果与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输出结果,判别上述原稿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6形式(aspect)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原稿尺寸检测装置的原稿尺寸检测方法,上述检测装置具备用于载置读取的原稿的原稿载置台和向该原稿照射光的光源,作为原稿检测方法,具备:检测该原稿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是否为预定的尺寸以下,输出检测结果的第1检测步骤;检测与上述副扫描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的该原稿的尺寸,输出检测结果的第2检测步骤;控制上述第1以及第2检测步骤的同时,从上述第1以及第2检测步骤的各自的检测结果中,判断该原稿的尺寸的控制·判断步骤;上述控制·判断步骤,在熄灭了上述光源时的上述第2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中,存在比预定的输出值小的值的部分的情况下,进行第1原稿尺寸判断处理,在上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为预定的输出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第2原稿尺寸判断处理。
理想的是,上述第1原稿尺寸判断处理是这样的处理,即,除去上述第2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之内、符合预定的输出值以上的部分的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位置,接通上述光源,再次进行上述第2检测步骤,从检测到的检测结果与上述第1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中,判断该原稿的尺寸。
理想的是,上述第2原稿尺寸判断处理是这样的处理,即,将熄灭了上述光源时的上述第2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与阈值进行比较,检测该输出的边缘,将该边缘被检测出来的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位置判断为原稿端部,从上述第1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与该原稿端部中判断该原稿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7形式(aspect)中,提供了一种由原稿尺寸检测装置执行的原稿尺寸检测用程序,上述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具备原稿载置台、按压载置在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的原稿压板、向上述原稿照射光的光源,作为原稿尺寸检测用程序,具备:读取从光源向上述原稿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读取模块;至少检测2级别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的开状态检测模块;进行由上述开状态检测模块检测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对应的预定的控制,基于上述反射光读取模块的读取结果,判别上述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判别模块。
本发明的第8形式(aspect)中,提供了一种由原稿尺寸检测装置执行的原稿尺寸检测用程序,上述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具备原稿载置台、按压载置在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的原稿压板、向上述原稿照射光的光源,作为原稿尺寸检测用程序,具备:采用反射光读取装置读取从上述光源向上述原稿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读取模块;至少检测2级别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的开状态检测模块;在由上述开状态检测模块检测上述原稿压板处于第一级别的开状态的情况时,接通上述光源的电源以及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电源,在由上述开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上述原稿压板处于比上述第一级别的开状态较低的开度状态的第二级别的开状态的情况下时,基于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输出结果,判别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判别模块。
本发明的第9形式(aspect)中,提供了一种由原稿尺寸检测装置执行的原稿尺寸检测程序,上述原稿检测装置具备用于载置读取的原稿的原稿载置台和向该原稿照射光的光源,该原稿尺寸检测程序具有:检测该原稿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是否为预定的尺寸以下,输出检测结果的第1检测模块;检测与上述副扫描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的该原稿的尺寸,输出检测结果的第2检测模块;控制上述第1以及第2检测模块的同时,从上述第1以及第2检测步骤的各自的检测结果中,判断该原稿的尺寸的控制·判断模块;上述控制·判断模块,在熄灭了上述光源时的上述第2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中,存在比预定的输出值小的值的部分的情况下,进行第1原稿尺寸判断处理,在上述第2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为预定的输出值以上的情况下,进行第2原稿尺寸判断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的形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结构的示意性的正面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装置中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结构的示意性的侧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原稿载置台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载置台中的原稿的尺寸判定中采用的检测点的平面图。
图6是有关在图1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上部存在荧光灯的情况下的原稿尺寸检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以往的原稿检测尺寸检测方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以往的原稿尺寸检测方式中的原稿的读取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以往的原稿尺寸检测方式中的原稿的读取的问题的图。
图10是在以往的原稿尺寸检测方式中,减小原稿压板的开角度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1是在以往的原稿尺寸检测方式中,减小原稿压板的开角度的情况问题的图。
图12是表示图1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尺寸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的读取结果的一例的图。
图14是表示主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的判定结果与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的判定结果的关系的图。
图15是使原稿压板的开角度为15°来检测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6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结构的示意性的侧面图。
图17是表示图16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尺寸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中原稿尺寸检测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尺寸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熄灭了灯的情况的CCD的输出与主扫描极限位置的关系的图。
图20是表示CCD的输出的检测之外范围的图。
图21是表示点亮了灯的情况的CCD的输出与主扫描极限位置之间的关系及CCD的输出的检测之外范围的图。
图22是表示CCD容易受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的CCD的输出特性与主扫描极限位置的关系的图。
图23是表示CCD的输出特性与边缘检测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另外,下面的实施的形式只是一例,在不脱离该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可进行种种变形。
首先,基于图1至图15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式。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实施形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结构的示意性的正面图,图2是同一侧面图,图3是表示图1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载置台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1至图3中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是一般性的数字图像读取装置。
在图1以及图2中,101是原稿,102是原稿载置台,103是光源(Lamp),104是第1反射镜,105是第1光具座,106、107是第2、第3反射镜,108是第2光具座;109是透镜,110是CCD(电荷耦合器件),111是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反射型传感器),112是原稿压板,113、114是光学传感器,115是传感器标记,116是外壳。
原稿载置台102是载置图像读取对象的原稿101的,由透明玻璃组成。光源103向载置在原稿载置台102上的原稿101的面照射光。第1反射镜104是向第2反射镜106反射来自原稿101的反射光。第1光具座105内置光源103与第1反射镜104。第2、第3反射镜106、107反射来自第1反射镜104的光,并导向透镜109及CCD110。第2光具座108内置第2、第3反射镜106、107。透镜109将来自第3反射镜107的光汇聚到CCD110。CCD110经由透镜109将输入的光信号变换成电信号。原稿检测传感器111检测原稿载置台102上载置的原稿101的副扫瞄方向的尺寸,将原稿载置台102中的原稿101的有无用2值输出到扫描控制器403(图4)。
原稿压板112将原稿101压在原稿载置台102的上面。原稿压板112的内面为了在读取原稿101时防止透印现象而设计成白色。光学传感器113、114检测原稿压板112的2级别的开角度。传感器标记115根据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来上下移动,在到达一定角度的地方,通过遮住光传感器113、114的光,由光学传感器113、114检测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外壳116自身上装有原稿载置台102,光源103,第1反射镜104,第1光具座105,第2、第3反射镜106、107,第2光具座108,透镜109,CCD110,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原稿压板112,光学传感器113、114以及传感器标记115。
另外,如图3所示,原稿载置台102中,在外周设置原稿尺寸标签301的同时,图3的左上方的原稿尺寸标签301的内侧角部是基准抵接部(定位部),这里表示出原稿对准标记302。该原稿对准标记302通过使标准尺寸(A3、A4、A5、A4R、B4、B5、B5R、B6)的原稿的角重合,各标准尺寸原稿载置于与图3所示的各原稿尺寸的界线一致的位置。
采用由上述结构组成的图像读取装置,执行原稿101的读取。
图4是表示图1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该图像读取装置的控制系统如图4所示,具备光源(Lamp)103,CCD110,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光学传感器113、114,A/D变换电路401,光学电机402,扫描控制器403以及显示单元404。
CCD110,接受如上述那样来自原稿面的反射光,进行该原稿101的读取。A/D变换电路401将CCD110的输出信号进行模/数变换。光学电机402使第1光具座105、第2光具座108进行移动,扫描原稿101。光源103如上述那样,向原稿面照射光。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如上述那样,检测原稿101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光学传感器113、114分别在40°、15°下检测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显示单元404显示表示原稿尺寸检测结果的信息。
扫描控制器403分别控制CCD110、光学电机402、光源103及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根据由光学传感器113、114产生的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的检测结果,开始原稿尺寸的检测操作,从由A/D变换电路401输出的数字信号中检测原稿101的主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另外,由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检测原稿101的副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并且,基于原稿101的主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的检测结果与副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的检测结果,进行原稿101的尺寸的判定,在显示单元404显示表示该原稿尺寸的结果的信息。另外,扫描控制器403执行后述的图12(第1实施形式)与图17(第2实施形式)流程图所示的原稿尺寸检测处理。
图5是表示图1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载置台102上的原稿101的尺寸判定方面采用的检测点的平面图。
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如图1~3、5所示的那样,配置在离原稿载置台102的副扫描方向的中央稍稍偏右、原稿尺寸标签301附近的内侧的下方的检测点。在该例中,B6、A5、B5以及A4(非检测组)的各版的原稿不检测,但是,B5R、A4R、B4及A3(检测组)的各版的原稿检测的位置(检测点)上配置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根据该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输出,能判断原稿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是符合属于非检测组的原稿,还是符合属于检测组的原稿。第1光具座105配置在原稿载置台102的副扫描方向左端部,通过光学电机402的驱动,向CCD检测点P移动,检测原稿的主扫描方向的尺寸。并且,以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输出的有无及用CCD110检测的数据为基础,扫描控制器403判定原稿尺寸。
接下来,参照图1~图15的同时说明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原稿尺寸检测处理。
如图6所示那样,就图像读取装置的上部存在外部光源,例如荧光灯601的情况的原稿尺寸检测处理进行说明。
另外,为了容易了解本实施形式产生的效果,首先,采用图7说明关于没有另一个光学传感器113的情况,即只用一个光学传感器114检测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的情况的以往的原稿尺寸检测方式中的问题。
图7是表示以往的原稿尺寸检测方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701,图像读取装置的扫描控制器403确认光学传感器114的状态。这里,判别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是否超过40°。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超过了40°时,在步骤S702,为了节省能量,关闭光源103、CCD110以及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电源之后,返回上述步骤S701。
接着,在上述步骤S701中,光学传感器114如果检测到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从超过40°的范围变化到40°以下的范围,则在步骤S703,扫描控制器403判断为由装置用户开始关闭原稿压板112,接通光源103、CCD110以及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电源。接着,在步骤S704,待机到接通电源的各装置稳定为止,之后,控制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并且,在步骤S705,基于该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2值输出信号,判定原稿101的有无与原稿101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在步骤S706,接通光源103,由CCD110读入原稿面的主扫描方向的信息。接着,在步骤S707,扫描控制器403从A/D变换电路401读取CCD110的输出信号作为数字信号,基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判断来自原稿101的反射光的有无。并且,判断为存在反射光的情况下,在步骤S708,数字信号比该阈值大时判断为原稿存在。图8表示此时的原稿101的读取结果。
之后,在步骤S709,扫描控制器403根据基于由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产生的副扫描方向的检测的判定结果与基于由CCD110产生的原稿面的主扫描方向的检测的判定结果,如图14那样,判定原稿尺寸,为了让用户知道该判定结果,在显示单元404显示表示判定结果的信息之后,结束本处理动作。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707,判断没有反射光的情况下,转向其他的处理。
在这样的以往的原稿尺寸检测方式中,因为在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较高的状态下(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超过40°)检测了原稿尺寸,对CCD110的输出产生影响。如图9所示那样,会知道,来自荧光灯601的外扰光对CCD110的输出产生影响,超过与图9的原稿尺寸对应的预定的主扫描极限位置(斜线部分901),检测主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产生误检测。
为了防止这样的误检测,减小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例如设置成15°,接通光源103、CCD110以及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电源,待机到各装置稳定为止时,装置用户快速关闭原稿压板112的情况等,如图10所示,原稿压板112彻底关闭之后,进行原稿尺寸检测操作,接通光源103,由CCD110读入原稿面的主扫描方向的信息时的读取值成为图11那样,与外扰光进入原稿载置台102的情况一样,会产生原稿压板112内面的白色与原稿101的白色分不清这样的问题。
接下来,基于图12的流程图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本实施形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的检测处理。
首先,在步骤S1201,图像读取装置的扫描控制器403确认光学传感器113的状态。具体地讲,基于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输出信号,判别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是否超过40°。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超过了40°时,在步骤S1202,为了节省能量,关闭光源103、CCD110以及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电源之后,返回到上述步骤S1201。
接着,在上述步骤S1201中,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为40°以下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3,扫描控制器403判断为开始关闭原稿压板112,为了准备检测原稿尺寸,接通光源103、CCD110以及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电源。
接着,在步骤S1204,扫描控制器403确认光学传感器114的状态。具体地讲,基于来自光学传感器114的输出信号,判别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是否超过15°。
并且,如果检测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变化到15°以下的范围时,则在步骤S1205,控制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基于该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2值输出信号,判定原稿的有无与原稿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在步骤S1206,扫描控制器403,接通光源103,由CCD110读入原稿面的主扫描方向的信息。
接着,在步骤S1207,扫描控制器403从A/D变换电路401读取CCD110的输出信号作为数字信号,基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判断来自原稿101的反射光的有无。并且,判断为存在反射光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8,数字信号比该阈值大时判断为原稿存在。图13表示此时的原稿101的读取结果。
之后,在步骤S1209,扫描控制器403根据基于由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产生的副扫描方向的检测的尺寸判定结果与基于由CCD110产生的主扫描方向的检测的尺寸判定结果,如图14那样,判定原稿尺寸,为了让用户知道该判定结果,在显示单元404显示表示判定结果的信息。此时的CCD110的读取如图15所示那样,因为在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为15°以下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外扰光不进入原稿载置台102,可进行正确的原稿尺寸检测。另外,因为在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开始关闭到40°以下时,进行着原稿尺寸检测准备处理,所以,在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为15°以下时,可直接进行原稿尺寸检测处理。
在上述步骤S1207,判断没有反射光的情况下,转向其他的处理。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形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如图3所示,具备这样的结构,在外周部配置原稿尺寸标签301,该原稿尺寸标签301的基准抵接部设置了原稿对准标记302的原稿载置台;向该原稿载置台102上的原稿101照射光的光源103;读取原稿载置台102上的原稿101的像的CCD110;将原稿101压在原稿载置台102的上面的原稿压板112;用于检测该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的光学传感器113、114;根据光学传感器113、114的状态,接通光源103,基于读取原稿面的CCD110的输出,进行判断原稿载置台102上的原稿101的尺寸的控制的扫描控制器403;显示该判断结果,传达给用户的显示单元404。因为具有这种结构,所以能起到下述这样的作用与效果。
在上述结构中,扫描控制器403根据光学传感器113、114的状态,检测原稿压板112的2级别的开角度,在第1级别的开角度范围内,作为原稿尺寸检测准备处理,接通光源103、CCD110以及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电源。接着,在原稿压板112的第2级别的开角度范围内,判定原稿101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后,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基于CCD110的输出,判断来自原稿101的反射光的有无,判断为有反射光,即原稿存在。
所以,在本实施形式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中,与由用户进行的原稿压板112的关闭动作相一致,该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为较低且最佳的角度可进行原稿尺寸检测,所以,降低由外扰光产生的误检测的同时,可进行正确的原稿尺寸检测。
接着,基于图16以及图17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式。
另外,应用了本实施形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基本的结构,因为与上述的第1实施形式中的图1一样,所以,根据需要,采用同图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应用了本实施形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结构的示意性的侧面图,在该图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形式的图2相同部分采用同一符号。
在图16中与图2不同之处为,为了能在3级别(例如40°、25°、15°)检测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在图2的结构中追加光学传感器1601。光学传感器113检测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是否超过40°,光学传感器114检测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是否超过25°,光学传感器1601检测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是否超过15°。其他的各单元的结构因为与上述的第1实施形式中的图2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接着,关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原稿尺寸检测处理,参照图1~图5以及图13、图14、图16、图17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图16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原稿尺寸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701,图像读取装置的扫描控制器403确认光学传感器113的状态。具体地讲,基于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输出信号,判别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是否超过40°。并且,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超过了40°时,在步骤S1702,为了节省能量,关闭光源103、CCD110以及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电源之后,返回到上述步骤S1701。
另外,在上述步骤S1701中,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为40°以下时,则在步骤S1703,扫描控制器403判断为开始关闭原稿压板112,为了原稿尺寸检测的准备,接通作为从电源接通到稳定为止之前花费时间的装置的光源103、CCD110的电源。接着,在步骤S1704,扫描控制器403确认光学传感器114的状态。具体地讲,基于来自光学传感器114的输出信号,判别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是否超过25°。并且,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为25°以下时,在步骤S1705,接通从电源接通到稳定为止不太花费时间的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电源。接着,在步骤S1706,扫描控制器403确认光学传感器1601的状态。具体地讲,基于来自光学传感器1601的输出信号,判断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是否为15°以下。并且,在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超过15°时,即,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保持25°~15°的范围的状态时,在步骤S1707,关闭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电源之后,返回到上述步骤S1704。
另外,在上述步骤S1706中,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为15°以下时,在步骤S1708,控制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基于该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2值输出信号,判定原稿101的有无与原稿101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接着,在步骤S1709,扫描控制器403接通光源103,由CCD110读入原稿面的主扫描方向的信息。接着,在步骤S1710,扫描控制器403从A/D变换电路401读取CCD110的输出信号作为数字信号,基于预先设定的阈值,判断来自原稿101的反射光的有无。并且,存在反射光的情况下,在步骤S1711,数字信号比该阈值大时判断为原稿存在。图13表示此时的原稿101的读取结果。
之后,在步骤S1712,扫描控制器403根据基于由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产生的副扫描方向的检测的尺寸判定结果与基于由CCD110产生的主扫描方向的检测的尺寸判定结果,如图14那样,判定原稿尺寸,为了让用户知道该判定结果,在显示单元404显示表示判定结果的信息之后,结束本处理动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形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具备这样的结构,向原稿载置台102上的原稿101照射光的光源103;读取原稿载置台102上的原稿101的像的CCD110;将原稿101压在原稿载置台102的上面的原稿压板112;用于检测该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的光学传感器113、114、1601;根据光学传感器113、114、1601的状态,接通光源103,基于读取原稿面的CCD110的输出,进行判断原稿载置台102上的原稿101的尺寸的控制的扫描控制器403;显示该结果,传达给用户的显示单元404。因为具有这种结构,所以能起到下述这样的作用与效果。
在上述结构中,扫描控制器403根据光学传感器113、114、1601的状态,检测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在原稿压板112的第1级别的开角度范围内,作为原稿尺寸检测准备处理,接通从电源接通到稳定为止花费时间的光源103以及CCD110的电源。接着,在原稿压板112的第2级别的开角度范围内,接通从电源接通到稳定为止不花费时间的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的电源,接着,在原稿压板112的第3级别的开角度范围内,判定原稿101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后,根据预先设定的阈值,基于CCD110的输出,判断来自原稿101的反射光的有无,有反射光时,判断为有反射光,即原稿存在。
所以,在本实施形式中,在与从原稿尺寸检测中采用的各装置的电源接通开始的稳定时间相一致的最佳的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内,接通各装置的电源,原稿压板112的开角度为较低且最佳的开角度,可进行原稿尺寸检测,所以,降低由外扰光产生的误检测的发生的同时,可进行正确的原稿尺寸检测。
接着,基于图18~图23,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式。
应用本实施形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基本的结构,因为与上述的第1实施形式的图1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图18是表示应用本实施形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原稿尺寸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在该原稿尺寸检测方法中,在CCD110不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第1原稿尺寸判断处理:步骤S1801~S1809)与CCD110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第2原稿尺寸判断处理:步骤S1801~S1804,S1810~S1813)下,处理不同。
首先,就CCD110不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步骤S1801~S1809)进行说明。所谓CCD110不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是,例如原稿101的透过率较低的情况、CCD110的灵敏度较低的情况等。
图像读取装置的扫描控制器403控制检测副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的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基于从该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输出的2值输出信号,判定原稿载置台102上是否存在原稿101与原稿101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步骤S1801)。根据该判定,限定了原稿101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符合属于非检测组的原稿,还是符合属于检测组的。
在该阶段,例如,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在原稿载置台102上检测到原稿101时,原稿101限定成标准尺寸B5R、A4R、B4以及A3(检测组)。而且,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没有在原稿载置台102上检测到原稿101时,原稿101限定成标准尺寸B6、A5、B5以及A4(非检测组)。
接着,扫描控制器403熄灭光源103,由CCD110读取原稿面的主扫描方向的信息(步骤S1802)。图19表示此时的CCD110的输出特性。图19是表示CCD110的输出特性与原稿尺寸对应的预定的主扫描极限位置之间的关系。
如图19所示那样,原稿载置台102上载置原稿101的部分,透过原稿101的光的透过率较低,所以来自荧光灯601的光被挡住(遮住),没有来自CCD110的输出。另一方面,作为外扰光的荧光灯601的光从没有原稿101的部分进入CCD110,存在来自CCD110的输出。
利用原稿载置台102上载置的原稿101产生的外扰光的被遮挡,扫描控制器403从A/D变换电路401读取CCD110的输出信号作为数字信号,将该数字信号的值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进行外扰光的有无的判断(步骤S1803)。根据数字信号中是否存在比预定阈值小的值的部分,判别由CCD110读取的原稿载置台102区域的所有的点中是否存在外扰光(步骤S1804),在这里,作为不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进行说明了,所以,数字信号中存在比该阈值小的值的部分,因此,由CCD110读取的区域的所有点中并不是存在外扰光,步骤S1804是NO(否)。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为了检测由CCD110读取的区域的所有的点中是否存在外扰光而进行步骤S1804的判断,但是,在由CCD110读取的区域的所有的点中进行检测时花费时间的情况等,也可以只在预先规定的多个点中检测。
接下来,从检测点中除去判断为存在外扰光的点(步骤S1805)。图20表示像这样除去的点。图20是表示CCD110的输出的检测之外范围的图。
接着,扫描控制器403接通光源103,由CCD110读入原稿面信息(步骤S1806)。图21表示此时的CCD110的输出特性。图21是表示CCD110的输出和与原稿尺寸对应的预定的主扫描极限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CCD110的输出的检测之外范围的图。
接着,扫描控制器403,读取将CCD110的输出信号由A/D变换电路401进行变换后的数字信号,根据该数字信号的值是否比预先设定的阈值大,进行来自原稿的反射光的有无的判断(步骤S1807),将数字信号比该阈值大的原稿载置台102部分(存在反射光的点)判断为原稿存在(步骤S1808)。
之后,扫描控制器403根据基于由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产生的副扫描方向的检测的判定结果与基于由CCD110产生的原稿面的主扫描方向的检测的判定结果,如图14那样,判定原稿尺寸,为了让用户知道该判定结果,在显示单元404显示表示判定结果的信息(步骤S1809)之后,结束本处理动作。
下面,就CCD110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步骤S1801~S1804,S1810~S1813)进行说明。所谓CCD110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是,例如原稿的透过率高的情况、CCD110的灵敏度高的情况等。
步骤S1801~S1804的处理即使是上述CCD110不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也进行了说明,所以省略说明,但是,在步骤S1802,由CCD110读取原稿面的主扫描方向信息时的CCD110的输出特性,与上述CCD10不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的CCD110的输出特性不同,所以,就这一点进行说明。图22是表示CCD110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的CCD110的输出特性与原稿尺寸所对应的预定的主扫描极限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
如图22所示那样,在原稿载置台102上,外扰光(荧光灯601的光)从没有原稿101的部分进入CCD110。并且,即使是原稿载置台102上载置原稿101的部分,原稿101的透过率较高的情况下,外扰光也会进入。这时,外扰光被原稿101遮住的量少,所以会导致原稿尺寸的误检测。但是,将没有原稿101的部分与存在原稿101的部分的外扰光的入射光量进行比较,存在原稿101的部分,外扰光稍微被原稿101遮住之后而进入CCD110。
在步骤S1804,判断由CCD110读取的区域的所有的点中存在外扰光时,为了进行与上述的不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原稿尺寸检测处理而进行界线单元检测处理(步骤S1810)。该边缘检测处理从步骤S1802的结果中设定用于检测由原稿101产生的外扰光的被遮挡的预定阈值。此时的预定阈值由原稿的透过率、外扰光的光量(通常是办公室等的荧光灯的光量等)、CCD的灵敏度等决定。
下面,为了检测由原稿101产生的外扰光的遮挡,基于CCD110输出值中的任意的2点的输出值的差分是否有预定阈值(边缘检测阈值),检测CCD110的输出值中的边缘(步骤S1811)。例如,取与A4/A3点(与原稿尺寸A3、A4对应的预定的主扫描极限位置)、B5/B4点(与尺寸B5、B4对应的预定的主扫描极限位置)间的预定的位置对应的CCD110的输出值和符合有关的B5/B4点、A5/A4R点(与原稿尺寸A5、A4R对应的预定的主扫描极限位置)间的预定的位置对应的CCD110的输出值之间的差分,存在图23所示的预定阈值(边缘检测阈值)以上的差分的情况下,判断CCD110的输出中有边缘。边缘没被检测出来的情况下,进一步,取与B5/B4点、A5/A4R点间的上述预定的位置对应的CCD110输出值和A5/A4R点、B6/B5R点(与原稿尺寸B6、B5R对应的预定的主扫描极限位置)间的预定的位置对应的CCD110的输出值之间的差分,检测边缘。边缘没被检测的情况下,同样地,进行边缘的检测直到最小原稿尺寸为止。
接着,如图23那样,将边缘被检测到的原稿载置台上的位置(边缘位置)判断为原稿端部(步骤S1812)。也就是说,如采用步骤S1811以及步骤S1812的处理所示的那样,基于CCD110的输出值,检测(判定)原稿101的主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
之后,扫描控制器403根据基于由原稿尺寸检测传感器111产生的副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的检测的判定结果与基于由CCD110产生的主扫描方向的原稿尺寸的检测的判定结果,如图14那样,判定原稿尺寸,为了让用户知道该判定结果,在显示单元404显示表示判定结果的信息(步骤S1813)之后,结束本处理动作。
上述处理中,不论在图像读取装置的CCD110不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下,还是在CCD110容易受到外扰光的影响的情况下,因为进行适合于各自的情况的原稿尺寸的检测处理,所以,可进行正确的检测,同时,处理步骤也简单,因此,可实现原稿尺寸检测的效率化,与此同时,可缩短检测时间。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具备:在外周部配置原稿尺寸标签301,该原稿尺寸标签301的基准抵接部设置了原稿对准标记302的原稿载置台102;向原稿载置台102上的原稿101照射光的光源103;读取原稿载置台102上的原稿的像的CCD110。基于CCD110的输出,判断外扰光的有无,熄灭光源103,在读取原稿面的熄灯读取时,判断在由CCD110读取的区域的所有的点中存在外扰光的情况下,进行边缘单元检测处理,判断原稿载置台102上的原稿尺寸,另外,除此之外的情况下,从检测对象除去判断为存在外扰光的点,接通光源103,读取原稿面(开灯读取),基于CCD110的输出,能判断原稿载置台102上的原稿尺寸。据此,能防止原稿尺寸的误检测,进行正确的检测,同时,能缩短原稿尺寸检测的效率化产生的检测时间。
另外,根据原稿压板112的各自的开角度范围进行的预定的原稿尺寸检测动作,当然并不限于上述的第1以及第2实施形式。
而且,本发明可以应用在由多部机器(例如主机、接口机器、导杆、打印机等)构成的系统中,也可以应用在由一部机器组成的装置(例如复印机、传真装置等)。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将记录了实现上述实施形式的功能的软件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或记录介质)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者CPU、MPU)读出并执行保存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也可以实现。
这时,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自身会实现上述的实施形式的功能,该程序代码以及存储了该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本发明。
而且,计算机通过执行读出的程序代码,不仅实现上述的实施形式的功能,还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示,在计算上运行的操作系统(OS)等,进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该处理实现上述的实施形式的功能的情况也包含在内。
进而,从存储介质读出的程序代码,写入插在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卡或与计算机连接的功能扩展单元具备的存储器后,基于该程序代码的指示,该功能扩展卡与功能扩展单元具备的CPU等进行实际的处理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该处理实现上述的实施形式的功能的情况当然也包含在内。
另外,上述程序只要是由计算机能实现上述实施形式的功能即可,该形式,可以具有目标码、由解释器执行的程序、提供给OS的脚本(script)数据等形式。
作为提供程序的记录介质,可以有,例如RAM、NV-RAM、Floppy(注册商标)盘、光盘、光磁盘、CD-ROM、MO、CD-R、CD-RW、DVD(DVD-ROM、DVD-RAM、DVD-RW、DVD+RW)、磁带、非易失性的存储器卡、其他ROM等存储上述程序的介质。或者,上述程序通过从连接在互联网、商用网络、或局域网等无图示的其他的计算机、数据库等下载来提供。

Claims (17)

1.一种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包括:
原稿载置台;
按压载置在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的原稿压板;
向上述原稿照射光的光源;
读取从上述光源照射到上述原稿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读取装置;
检测至少2级别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的开状态检测装置;
进行与上述开状态检测装置检测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对应的预定的控制,基于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读取结果,判别上述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判别装置。
2.一种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包括:
原稿载置台;
按压载置在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的原稿压板;
向上述原稿照射光的光源;
读取从上述光源照射到上述原稿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读取装置;
检测至少2级别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的开状态检测装置;
在上述开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出上述原稿压板处于第一级别的开状态的情况时,接通上述光源和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电源,在上述开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原稿压板处于比上述第一级别的开状态开度较低的状态的第二级别的开状态的情况下时,基于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中的输出结果,判别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判别装置。
3.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原稿压板处于比上述第一级别的开状态高的开度状态时,上述原稿尺寸判别装置关闭上述光源和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电源。
4.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上述原稿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的副扫描方向检测装置;上述原稿尺寸判别装置基于上述副扫描方向检测装置的输出结果和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输出结果,判别上述原稿的尺寸。
5.一种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包括:
用于载置读取的原稿的原稿载置台;
向该原稿照射光的光源;
检测该原稿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的尺寸的第1检测装置;
检测与上述副扫描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的该原稿的尺寸的第2检测装置;
控制上述第1和第2检测装置,并根据上述第1以及第2检测装置的各自的检测结果,判断该原稿的尺寸的控制·判断装置;
其中,上述控制·判断装置,在熄灭上述光源时的上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中,存在比预定的输出值小的值的部分的情况下,进行第1原稿尺寸判断处理,在上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输出大于或等于预定的输出值的情况下,进行第2原稿尺寸判断处理。
6.权利要求5中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原稿尺寸判断处理是这样的处理,即,除去上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之中、符合大于或等于预定的输出值的部分的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位置,接通上述电源,再次根据由上述第2检测装置检测的检测结果和上述第1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判断该原稿的尺寸。
7.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原稿尺寸判断处理是这样的处理,即,将熄灭了上述光源时的上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与阈值进行比较,检测该输出的边缘,将该边缘被检测出来的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位置判断为原稿端部的位置,根据上述第1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和该原稿端部的位置判断该原稿的尺寸。
8.一种原稿尺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读取从光源向载置在原稿载置台上、并被原稿压板压住的原稿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读取步骤;
检测至少2级别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的开状态检测步骤;
进行与上述开状态检测步骤检测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对应的预定的控制,基于上述反射光读取步骤的读取结果,判别上述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判别步骤。
9.一种原稿尺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反射光读取装置读取从光源向载置在原稿载置台上、并被原稿压板压住的原稿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读取步骤;
检测至少2级别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的开状态检测步骤;
在由上述开状态检测步骤检测出上述原稿压板处于第一级别的开状态的情况时,接通上述光源以及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电源,在由上述开状态检测步骤检测到上述原稿压板处于比上述第一级别的开状态低的开度状态的第二级别的开状态的情况下时,基于上述反射光读取步骤中的输出结果,判别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判别步骤。
10.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原稿尺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原稿压板处于比上述第一级别的开状态高的开度状态时,上述原稿尺寸判别步骤关闭上述光源和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电源。
11.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原稿尺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检测原稿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的副扫描方向检测步骤;上述原稿尺寸判别步骤基于上述副扫描方向检测步骤的输出结果和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输出结果,判别上述原稿的尺寸。
12.一种用于原稿尺寸检测装置的原稿尺寸检测方法,上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载置读取的原稿的原稿载置台和向该原稿照射光的光源,所述原稿尺寸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该原稿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的尺寸,输出检测结果的第1检测步骤;
检测与上述副扫描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的该原稿的尺寸,输出检测结果的第2检测步骤;
控制上述第1以及第2检测步骤,并根据上述第1以及第2检测步骤的各自的检测结果,判断该原稿的尺寸的控制·判断步骤;
上述控制·判断步骤,在熄灭了上述光源时的上述第2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中,存在比预定的输出值小的值的部分的情况下,进行第1原稿尺寸判断处理,在上述第2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的输出大于或等于预定的输出值的情况下,进行第2原稿尺寸判断处理。
13.权利要求12中的原稿尺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原稿尺寸判断处理是这样的处理,即,除去上述第2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之中、符合大于或等于预定的输出值的部分的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位置,接通上述光源,再次进行上述第2检测步骤,根据检测到的检测结果和上述第1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判断该原稿的尺寸。
14.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原稿尺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原稿尺寸判断处理是这样的处理,即,将熄灭了上述光源时的上述第2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与阈值进行比较,检测该输出的边缘,将该边缘被检测出来的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位置判断为原稿端部,根据上述第1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和该原稿端部判断该原稿的尺寸。
15.一种由原稿尺寸检测装置执行的原稿尺寸检测用程序,上述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包括原稿载置台、按压载置在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的原稿压板、向上述原稿照射光的光源,所述原稿尺寸检测用程序包括:
读取从光源向上述原稿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读取模块;
检测至少2级别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的开状态检测模块;
进行与上述开状态检测模块检测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对应的预定的控制,基于上述反射光读取模块的读取结果,判别上述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判别模块。
16.一种由原稿尺寸检测装置执行的原稿尺寸检测用程序,上述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包括原稿载置台、按压载置在上述原稿载置台上的原稿的原稿压板、向上述原稿照射光的光源,所述原稿尺寸检测用程序包括:
采用反射光读取装置读取从上述光源向上述原稿照射的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光读取模块;
检测至少2级别的上述原稿压板的开状态的开状态检测模块;
在由上述开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出上述原稿压板处于第一级别的开状态的情况时,接通上述光源的电源以及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电源,在由上述开状态检测模块检测到上述原稿压板处于比上述第一级别的开状态较低的开度状态的第二级别的开状态的情况下时,基于上述反射光读取装置的输出结果,判别原稿的尺寸的原稿尺寸判别模块。
17.一种由原稿尺寸检测装置执行的原稿尺寸检测程序,上述原稿检测装置包括用于载置读取的原稿的原稿载置台和向该原稿照射光的光源,所述原稿尺寸检测程序包括:
检测所述原稿的副扫描方向的尺寸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的尺寸,输出检测结果的第1检测模块;
检测与上述副扫描方向垂直的主扫描方向的该原稿的尺寸,输出检测结果的第2检测模块;
控制上述第1以及第2检测模块,并根据上述第1以及第2检测步骤的各自的检测结果,判断该原稿的尺寸的控制·判断模块;
其中,上述控制·判断模块,在熄灭了上述光源时的上述第2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的输出中,存在比预定的输出值小的值的部分的情况下,进行第1原稿尺寸判断处理,在上述第2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的输出大于或等于预定的输出值的情况下,进行第2原稿尺寸判断处理。
CNB2004100031985A 2003-02-26 2004-02-26 原稿读取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65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9699/2003 2003-02-26
JP2003049699A JP4012093B2 (ja) 2003-02-26 2003-02-26 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
JP2003054162A JP4012096B2 (ja) 2003-02-28 2003-02-28 画像読取装置
JP054162/2003 2003-02-28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64996A Division CN101489015B (zh) 2003-02-26 2004-02-26 原稿尺寸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25240A true CN1525240A (zh) 2004-09-01
CN100476580C CN100476580C (zh) 2009-04-08

Family

ID=32871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319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6580C (zh) 2003-02-26 2004-02-26 原稿读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3) US7471424B2 (zh)
CN (1) CN100476580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4387B (zh) * 2008-09-12 2012-05-23 佳能株式会社 原稿读取设备
CN102957836A (zh) * 2011-08-16 2013-03-06 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原始文件尺寸检测装置
CN102957837A (zh) * 2011-08-16 2013-03-06 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原始文件尺寸检测装置
CN106973191A (zh) * 2015-12-01 2017-07-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1050018A (zh) * 2018-10-11 2020-04-21 株式会社理光 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和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3726973A (zh) * 2021-09-01 2021-11-30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读取设备的稿台盖板开合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71424B2 (en) * 2003-02-26 2008-12-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riginal size detecting apparatus, original size detect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original size detection
JP4721735B2 (ja) * 2005-03-15 2011-07-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原稿読み取り装置,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複写装置
JP4089711B2 (ja) * 2005-07-08 2008-05-2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と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097451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Kumar Marappan Multiple document scanning
JP4752605B2 (ja) * 2006-05-15 2011-08-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948360B2 (ja) * 2007-10-29 2012-06-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73355B2 (ja) * 2008-03-18 2014-04-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JP5228749B2 (ja) * 2008-03-28 2013-07-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原稿サイズ検知機能を有する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70670B2 (ja) * 2008-06-30 2010-10-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JP4784896B2 (ja) * 2008-07-25 2011-10-05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原稿有無検出方法及び原稿読取装置
JP4687765B2 (ja) * 2008-09-22 2011-05-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8330997B2 (en) * 2008-10-02 2012-12-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KR101493368B1 (ko) * 2008-10-24 2015-02-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원고사이즈 감지장치 및 감지방법
JP5024268B2 (ja) * 2008-11-28 2012-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0219667A (ja) * 2009-03-13 2010-09-30 Murata Machinery Ltd 画像読取装置
US8467110B2 (en) * 2009-05-21 2013-06-18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US8253990B2 (en) * 2009-08-13 2012-08-2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marcating media sheets during a scan operation
JP5491294B2 (ja) * 2009-08-19 2014-05-14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65407B2 (ja) * 2010-08-04 2015-0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473845B2 (ja) * 2010-09-16 2014-04-16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入出力装置
JP2012103600A (ja) * 2010-11-12 2012-05-3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760731B2 (en) * 2011-03-30 2014-06-24 Xerox Corporation Document scanner, an associated method of operating a document scanner, and an associated program storage device
JP2013066132A (ja) * 2011-09-20 2013-04-1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39017B2 (ja) * 2012-04-27 2016-06-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原稿有無判定プログラム
JP6065268B2 (ja) * 2013-01-08 2017-01-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07548B2 (ja) * 2013-08-30 2017-04-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WO2015077688A1 (en) 2013-11-25 2015-05-28 Blink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ed object detection
JP6175016B2 (ja) * 2014-03-27 2017-08-0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6184392B2 (ja) * 2014-11-08 2017-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641716B2 (en) * 2015-07-10 2017-05-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both side copying
JP6574631B2 (ja) * 2015-07-30 2019-09-11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630511B2 (ja) * 2015-07-31 2020-01-15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6578956B2 (ja) 2016-01-15 2019-09-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US10582077B2 (en) * 2016-11-07 2020-03-03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Reading apparatus,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JP6624134B2 (ja) * 2017-03-22 2019-12-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JP6965014B2 (ja) * 2017-04-25 2021-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JP6965015B2 (ja) * 2017-04-25 2021-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8191206A (ja) * 2017-05-10 2018-1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原稿サイズ検知方法
JP7087720B2 (ja) * 2018-06-26 2022-06-2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72494A (ja) 2019-10-29 2021-05-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7455562B2 (ja) 2019-11-29 2024-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66121A (ja) * 2021-10-28 2023-05-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83438A (en) 1977-12-15 1979-07-03 Ricoh Co Ltd Original detecting method
JPS6247026A (ja) 1985-08-26 1987-02-28 Jiesu:Kk 液晶レンズ
US4764788A (en) * 1986-07-15 1988-08-16 Mita Industrial Co., Ltd. Copying machine equipped with a movable original holder
JPH0787517B2 (ja) * 1990-06-18 1995-09-20 岩崎通信機株式会社 イメージスキャナのダイナミックレンジ調整装置
JP3168666B2 (ja) 1992-01-24 2001-05-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978371B2 (ja) * 1993-07-09 1999-11-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検知装置及びその原稿検知装置を備えた複写装置
JP3404955B2 (ja) 1995-01-31 2003-05-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
JPH08223372A (ja) 1995-02-10 1996-08-30 Fuji Xerox Co Ltd 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
JP3255835B2 (ja) 1995-11-10 2002-0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型原稿サイズセンサ
JP2924751B2 (ja) * 1996-01-08 1999-07-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H09329848A (ja) 1996-06-10 1997-12-22 Fuji Xerox Co Ltd 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
JP3564078B2 (ja) 2000-03-30 2004-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サイズ検知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原稿サイズ検知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US6952290B2 (en) * 2000-03-30 2005-10-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nsing of original size
JP2001324770A (ja) 2000-05-18 2001-11-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3179727A (ja) * 2001-12-07 2003-06-27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471424B2 (en) * 2003-02-26 2008-12-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riginal size detecting apparatus, original size detect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original size detection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4387B (zh) * 2008-09-12 2012-05-23 佳能株式会社 原稿读取设备
CN102957836A (zh) * 2011-08-16 2013-03-06 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原始文件尺寸检测装置
CN102957837A (zh) * 2011-08-16 2013-03-06 Nec爱克赛斯科技株式会社 原始文件尺寸检测装置
CN102957836B (zh) * 2011-08-16 2016-08-17 Nec平台株式会社 原始文件尺寸检测装置
CN106973191A (zh) * 2015-12-01 2017-07-2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1050018A (zh) * 2018-10-11 2020-04-21 株式会社理光 原稿尺寸检测装置和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1095788B2 (en) 2018-10-11 2021-08-17 Ricoh Company, Ltd. Document size detection device, image rea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ocument size detect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3726973A (zh) * 2021-09-01 2021-11-30 珠海奔图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图像读取设备的稿台盖板开合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11989015B2 (en) 2021-09-01 2024-05-21 Zhuhai Pantum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open and closed states of platen cover plate of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80031A1 (en) 2009-03-26
US8035865B2 (en) 2011-10-11
US8134753B2 (en) 2012-03-13
US20040165223A1 (en) 2004-08-26
CN100476580C (zh) 2009-04-08
US20090122357A1 (en) 2009-05-14
US7471424B2 (en) 2008-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25240A (zh) 原稿尺寸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检测用程序
CN101489015B (zh) 原稿尺寸检测装置
CN1196312C (zh) 原件尺寸的判断
US4875104A (en) Document sheet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71894C (zh) 自动检验眼用透镜的方法和系统
RU2395171C1 (ru) Детектор размера документа
CN1133314C (zh) 检测与控制图像阅读器的原位的方法
US20050179954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resolving dust problem
CN1691728A (zh) 图像读取装置
JPH09191370A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01079945A (zh) 图像读取装置、mfp、以及原稿检测方法
CN1603976A (zh) 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US8358452B2 (en)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188418B (zh) 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H09247374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5278200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CN1921535A (zh) 图像检索装置,图像处理装置,图像检索方法,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JPS58106570A (ja) 画像判別装置
JP2006020084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59952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5027110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2003134322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方法実行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2003098096A (ja) 穀粒画像読取装置
JP2021190778A (ja)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異物検知方法
CN109936676B (zh) 一种用于复合机的输稿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