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3976A - 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3976A
CN1603976A CNA2004100810611A CN200410081061A CN1603976A CN 1603976 A CN1603976 A CN 1603976A CN A2004100810611 A CNA2004100810611 A CN A2004100810611A CN 200410081061 A CN200410081061 A CN 200410081061A CN 1603976 A CN1603976 A CN 1603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aterials
light
image
attribute
transmitted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10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9411C (zh
Inventor
秋田正伦
小久保义隆
冈田知幸
梅田研吾
青木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03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3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941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941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62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copy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9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e.g. weight, thicknes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8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 G03G15/6591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plastic material, OHP, ceramics, tiles, texti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8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 G03G15/6594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 or the thickness, e.g. endless for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447Plural types handl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51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type, e.g. OHP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通过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谋求可用性的提高,并且对于各种记录材料都以最佳的定影条件进行定影等。影像读取传感器(123)包括反射用LED(301)、相对于记录材料(304)设置在相反一侧的透射光量检测用LED(303)、CMOS区域传感器(211)、以及成像透镜(1113)。以反射用LED(301)作为光源的光,向记录材料(304)的表面照射,来自记录材料(304)的反射光经由透镜(303)聚焦并在CMOS区域传感器(211)中成像。配置LED(301),使得LED光以预定角度从斜向对记录材料(304)表面进行照射。

Description

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详细地说,涉及检测来自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反射光和记录材料的透射光量并判别其种类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把由显影部进行了可视化和显影的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并在预定的定影处理条件下进行加热和加压,由此使上述显影剂像定影。由于该预定的定影条件因记录材料的材质、厚度或者表面处理等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使用多种记录材料时,必须根据记录材料的种类进行确定并进行细致的设定。
以前,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例如,使用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上的操作面板等,让用户设定记录材料的尺寸和种类(在记录材料是纸的情况下,为纸的种类),根据该设定改变定影处理条件(例如,定影温度和通过定影装置的记录材料的传送速度)。在近几年,还提出了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部使用判别记录材料的传感器,自动地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并根据判别出的种类对显影条件、转印条件或定影条件进行可变控制的技术。
在这样的自动地检测记录材料的种类的技术中,提出了例如,由CCD传感器对记录材料的表面图像进行摄像,并将该信息转换成分形(fractal)维信息来检测记录材料的表面平滑度的方法;由CCD传感器或CMOS区域传感器对记录材料的表面图像进行摄像,根据其光的大小关系检测记录材料的粗糙度,并根据表面平滑度判别纸的种类的方法;或者根据在记录材料的端部形成的影子的长度检测记录材料的厚度的方法(例如,参照特开2002-182518号公报)。
另外,还提出了测量透射了记录材料的光的光量,然后根据该光量的大小判定记录材料的材料厚度,改变定影条件等的技术(例如,参照特开2003-186264号公报)。
但是,在检测上述记录材料的表面平滑度的方法中,若要判定具有同样的表面平滑度而纸纤维的压缩状态不同的记录材料、例如普通纸和厚纸,则有时不能正确地进行判定。此时,由于不能对该记录纸适当地设定显影条件、定影条件、转印条件,因此存在定影性变坏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判定上述记录材料的材料厚度的方法中,因为不知道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平滑度,而且由于光面纸等比普通纸难以使光通过,因此即使材料厚度相同,也被判定为是厚的,从而不能进行适当的条件的设定。
另外,近几年来,尽管记录材料的种类很多,但对打印质量的要求却变得更高了,因此要求正确地判别各种记录材料。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自动判别各种记录材料,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图像形成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发明内容
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光判定单元,包括通过读取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得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的影像读取装置,用由影像读取装置得到的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判定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透射光判定单元,用透射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判定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以及判别单元,根据第1属性和第2属性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材料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光判定步骤,由影像读取装置通过读取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得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用得到的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判定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透射光判定步骤,用透射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判定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以及判别步骤,根据第1属性和第2属性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潜像承载体,承载潜像;显影部,通过将显影剂付与潜像承载体使潜像作为显影剂像进行可视化;转印部,将显影部的显影剂像转印到在预定方向上传送的记录材料上;以及定影装置,在预定的定影处理条件下通过对由转印部转印了显影剂像的记录材料进行加热和加压,使显影剂像在记录材料上定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光判定单元,包括通过读取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得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的影像读取装置,在转印部转印之前,用由影像读取装置得到的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判定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透射光判定单元,用透射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判定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以及控制单元,根据在转印部转印之前得到的第1属性和第2属性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使定影装置用与判别出的种类对应的定影处理条件将显影剂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潜像承载体,承载潜像;显影部,将显影剂付与潜像承载体;转印部,将显影剂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定影装置,通过加热和加压使显影剂像在记录材料上定影;以及控制单元,使显影部将潜像作为显影剂像进行可视化,使转印部将可视化了的像转印到在预定方向上传送的记录材料上,使定影装置在预定的定影处理条件下将转印的记录材料定影,并将定影了的记录材料排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1照射部件,为得到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对记录材料照射预定的光;第2照射部件,为得到透射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对记录材料照射预定的光;以及读取装置,接收来自记录材料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并作为影像进行读取,并检测光量;控制单元,在由转印部转印之前,使第1照射部件和第2照射部件向记录材料照射光,使读取装置将从第1照射部件得到的反射光作为影像读取,并检测从第2照射部件得到的透射光的光量,根据影像和透射光的光量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根据与判别出的种类对应的定影处理条件使显影剂像在记录材料上定影。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光判定单元,读取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并判定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透射光判定单元,读取透射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并判定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以及判别单元,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判别单元根据透射光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确定用透射光判定单元和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还是不用透射光判定单元而用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材料判别方法是记录材料判定装置的控制方法,该记录材料判定装置包括:反射光判定单元,读取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并判定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以及透射光判定单元,读取透射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并判定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判别步骤,由透射光判定单元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以及选择步骤,根据判别步骤的判别结果,选择用反射光判定单元和透射光判定单元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的第1判别方法,或者不用透射光判定单元而用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的第2判别方法。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潜像承载体,承载潜像;显影部,使潜像显影;转印部,将显影剂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以及定影装置,使由转印部转印的记录材料上的显影剂像定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光判定单元,读取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在转印部转印之前判定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透射光判定单元,读取透射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判定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以及判别单元,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判别单元根据透射光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确定用透射光判定单元和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还是不用透射光判定单元而用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
另外,本发明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照射部件,为得到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对记录材料照射预定的光;第2照射部件,为得到透射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对记录材料照射预定的光;读取装置,读取来自记录材料的反射光或透射光;以及判别单元,使第1照射部件和第2照射部件向记录材料照射光,并根据读取装置的读取结果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判别单元根据记录材料是否是预定的记录材料,确定用第1照射部件和第2照射部件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还是不用第2照射部件而用第1照射部件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效果、特征及优点从接下来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会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控制CPU控制的各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用于进行记录材料的表面平滑性、反射光量和透射光量的检测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由图像读取传感器读取的记录材料的表面的模拟图像和将模拟输出数字处理成8×8像素的数字图像的对比的图。
图5是表示使用透射用LED,将由图像读取传感器读取的记录材料的像数字处理成8×8像素的图。
图6是表示记录材料的基重和透射光的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CMOS区域传感器的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CMOS区域传感器的电路框图的图。
图9是表示执行第1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定影处理条件控制的控制处理器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执行第2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定影处理条件控制的控制处理器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用CMOS区域传感器读取在没有记录纸的状态下照射了LED时接收的光,并进行了数字处理后的图像的图。
图12是表示执行第3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具有的定影处理条件控制的控制处理器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剖面图。
图14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剖面图。
图1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记录材料判别的控制流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OHT的种类的判别结果的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记录材料判别所需要的时间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及其方法使用在如图1所示的一般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用纸盒102,供纸辊103,转印带驱动辊104,转印带105,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的各感光鼓106~109,各色用的转印辊110~113,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的各盒式组件114~117,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的各光学单元118~121,以及定影单元122,检测用纸盒内的用纸的有无的纸有无传感器118,用于传送用纸的传送辊225。
图像形成装置101一般使用电摄影处理,在记录材料上使黄色、品红、青色、黑色的图像重叠并转印,并通过温度控制使由含有定影辊的定影单元122转印的调色剂图像进行热定影,但并不限于此。另外,各色的光学单元118~121构成为由激光束对各感光鼓106~109的表面进行曝光扫描,形成潜像,这些一连串的图像形成动作采取同步,使得从被传送的记录材料上的预先确定的位置开始转印图像。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1还具有供给和传送作为记录材料的记录纸的供纸电机,所供给的记录纸一边从转印带104向定影单元122传送,一边在其表面形成所要的像。
图像读取传感器123在后面叙述,由CMOS区域传感器、反射用LED等构成,配置在记录纸被传送到转印带上之前的位置,使光照射到传送来的记录材料的表面,其反射光被聚焦并成像,通过上述CMOS区域传感器,读取记录材料的表面的特定区域的图像。
以下,参照图2,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控制器的控制CPU210,通过经由低压电源222对定影单元122提供预定的电力,从而产生所要的热量,并施加给记录材料,使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熔化并定影。
接着,参照图2,说明使用本发明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及其方法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控制CPU的动作。图2是表示控制CPU210控制的各单元的结构的图。在图2中,CPU210经由ASIC223连接到CMOS区域传感器211,以及包含多面镜、电机和激光发光元件等的各色用的光学单元212~215,由于通过在感光鼓面上进行激光扫描来描绘所要的潜像,因此通过对ASIC输出控制信号,进行光学单元的控制。同样地,CPU210控制用于为传送记录材料而驱动供纸辊103和传送辊225的供纸电机216,用于在供给记录材料的供纸辊的驱动开始时接通并驱动供纸辊103的供纸螺线管217,检测保持记录材料的用纸盒102是否设置在预定位置的纸有无传感器218,控制在电摄影处理中必要的1次带电、显影、1次转印、2次转印偏压的高压电源219,驱动感光鼓和转印辊的鼓驱动电机220,用于驱动转印带和定影单元的辊子的带驱动电机221,以及定影单元122和低压电源222。此外,控制CPU210由设置在定影单元122中的热敏电阻(未图示)监视温度,进行将定影温度保持恒定的控制。
另外,控制CPU210经由总线等(未图示)连接到存储器224,在存储器224中存储用于执行以上的控制和在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各实施方式中控制CPU210进行的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的程序和数据。即,控制CPU210用存储在存储器224中的程序和数据执行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动作。
ASIC223根据控制CPU210的指示,进行CMOS区域传感器211和光学单元212~215内部的电机速度控制、供纸电机的速度控制。电机的速度控制通过检测来自电机(未图示)的测速(tach)信号(电机每次旋转时从电机输出的脉冲信号),并对电机输出加速或减速信号,使得测速信号的间隔变成预定的时间来进行。这样,控制电路由基于ASIC223的硬件的电路构成,有谋求减小CPU210的控制负荷的优点。
控制CPU210接收由主计算机(未图示)指示的打印命令后,通过纸有无传感器218判断记录材料的有无,在有记录材料时,驱动供纸电机216、鼓驱动电机220、以及带驱动电机221,并且驱动供纸螺线管217,将记录材料传送到预定位置。
记录材料被传送到包含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图像读取传感器123的位置后,控制CPU控制供纸电机216等并使记录材料暂时停止。然后,控制CPU210对ASIC223输出用于使CMOS区域传感器211进行摄像的指示信号,根据该信号指示,CMOS区域传感器211对记录材料的表面图像进行摄像。这时,ASIC223在将Sl_select激活后,以预定的定时输出预定的脉冲的SYSCLK,并取入从CMOS区域传感器211经由Sl_out输出的摄像数据。
另一方面,关于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增益设定,预先将控制CPU210已确定的值设置在ASIC223内部的寄存器中,由此,在ASIC223将Sl_select激活后,以预定的定时输出预定的脉冲的SYSCLK,经由Sl_in对CMOS区域传感器211设定增益。
ASIC223具有用于实现以下说明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及其方法的电路702,为判别记录材料的属性,后述运算的运算结果存储在控制电路702内部的寄存器A和寄存器B中。然后,CPU210读入存储在控制电路702内部的寄存器A和寄存器B中的运算结果,判别所供给的记录材料的种类,并根据该结果进行控制,使得改变图像形成条件。另外,若记录材料的种类的判别结束,则再开始暂时停止的记录材料的传送并开始图像形成。
作为CPU210执行的各种图像形成条件的控制,列举如下。
例如,CPU210在记录材料的种类是光泽度比普通纸高的光面纸的情况下,进行使显影偏压(增大对感光鼓的表面电位的电位差)比普通纸高、增加附着在记录材料的表面的调色剂量、并增加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光泽度的控制。这是因为在使用光面纸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希望提高记录材料上的图像的光泽度的缘故。此外,所谓显影偏压(电压)是指如图1所示那样根据CPU210的指示,由高压电源219施加给显影辊的电压。
另外,CPU210进行控制,使得根据所供给的记录材料的种类改变定影单元222的定影温度(定影单元222内未图示的加热器应维持的目标温度)。在厚度比普通纸厚的厚纸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厚纸比普通纸热容量大,因此在与普通纸相同的定影温度下即使想要在厚纸上使调色剂影像定影,定影性也会变差。因此,CPU210在判别出记录材料是厚纸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采用比普通纸的定影温度高的定影温度,改善调色剂对厚纸的定影性。
另外,CPU210进行控制,使得判别所供给的记录材料的种类,并根据该结果改变记录材料的传送速度。传送速度的控制,通过用CPU210重新设定实际上正在控制速度的ASIC223的速度控制寄存器值来实现。具体地说,在记录材料的种类为厚度比普通纸厚的厚纸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厚纸比普通纸热容量大,因此即使想要以与普通纸相同的传送速度使调色剂影像在厚纸上定影,定影性也会变差。因此,CPU210在判别出记录材料的种类是厚纸的情况下,将记录材料的传送速度设定得比使普通纸走纸时的传送速度慢,使得每单位时间提供给厚纸的热量变大。
另外,对于基重不同的记录材料可以改变定影温度进行定影,例如,对于比较厚的记录材料,由于热容量大,因此将定影温度控制得高些,另一方面,厚度比较薄的、即热容量小的记录材料将定影温度控制得低些。或者,也可以根据记录材料的基重改变记录材料传送速度来进行控制。
此外,在OHT或光面纸等情况下,也能够判别它们并将定影温度设定得高些,提高附着在记录材料的表面的调色剂的定影性,提高光泽度并谋求提高像质。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由CMOS区域传感器拍摄的记录材料的表面图像,由ASIC的硬件电路进行运算,根据该结果,CPU能够进行控制,使得改变高压电源的显影偏压条件,或者定影单元的定影温度,或者记录材料的传送速度。
[第1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申请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图3是表示用于检测记录材料的表面平滑性、反射光量和透射光量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是最佳地表示本发明的图。
影像读取传感器123如图3所示,具有反射用LED301,相对于记录材料304设置在相反一侧的透射光量检测用的透射用LED302,CMOS区域传感器211,以及成像透镜303。此外,在此处,作为传感器211,也可以不是CMOS区域传感器而使用CCD传感器。
将反射用LED301作为光源的光,对记录材料304的表面进行照射。在本实施方式中以LED为光源,但也可以使用例如氙管和卤素灯等。来自记录材料304的反射光经由透镜303进行聚焦,并在CMOS区域传感器211上成像。由此,能够读取记录材料304的表面的影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LED301,使得LED光相对于记录材料304表面,如图3所示那样以预定的角度从斜向照射光。
(记录材料种类的判别)
图4是表示由影像读取传感器123的CMOS区域传感器211读取的记录材料304的表面的模拟图像和将来自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输出数字处理成8×8像素的数字图像的对比的图。此处,通过A/D转换将来自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模拟输出转换成8位的像素数据,由此进行数字处理。
在图4中,记录材料A401是表面的纸纤维比较粗糙的所谓粗糙纸,记录材料B402是一般使用的所谓普通纸,记录材料C403是纸纤维充分压缩的光面纸,是各自的表面放大影像。读入到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这些影像401~403被数字处理,成为图4所示的影像404~406。这样,因记录材料的种类不同而表面的影像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纸的表面的纤维状态不同而产生的现象。
与此不同,记录材料的反射光量一般根据输入到各自的像素的光的总和或平均值来计算,但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只使用1个受光像素的结果来代替。
如上述所述,用对由CMOS区域传感器211读入的记录材料的表面的结果的影像进行了数字处理的像,能够识别记录材料的纸纤维的表面状态,除此以外,还计算反射光量,由此能够更正确地判别记录材料。
为识别上述记录材料的表面,将记录材料的表面的一部分作为由8×8像素组成的影像读入。接着,对于在该影像中与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1行,检测作为最大浓度的像素的浓度Dmax和作为最低浓度的像素的浓度Dmin,对于各行对Dmax-Dmin进行平均处理。然后,根据平均处理所得到的Dmax-Dmin的值能够判定作为该记录材料的属性的材料质量(平滑度)。
即,在如记录材料A那样表面的纸纤维粗糙的情况下,产生许多纤维的影子,其结果,由于明亮的部位和暗的部位的差变大,因此Dmax-Dmin变大。另一方面,如记录材料C那样纤维被充分压缩、平滑度高的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由于纤维的影子少,因此Dmax-Dmin变小。通过该比较,就能判定记录材料的材料质量,并作为用于判别种类的信息的一部分。
同样,在图4中,影像407是在作为薄纸的记录材料D的由透射用LED302照射并透射记录材料而来的光的光照射区域中的表面放大影像,影像408是作为一般所使用的所谓普通纸的记录纸E的透射用LED302的光照射区域的表面放大影像,影像409是作为厚纸的记录纸F的透射用LED302的光照射区域的表面放大影像。读入到CCD传感器211中的这些影像407~409被数字处理并成为图4的影像410~412。
这样,透射光量及其影像因记录纸的种类不同而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纸的表面的纤维的状态和纸纤维的压缩状态不同而产生的现象。
由于上述的控制处理器需要实时地处理来自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影像抽样处理、增益和过滤运算处理,因此最好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
接着,说明记录材料304的透射率测定方法。将透射用LED302作为光源的光,从影像读取传感器123的相反一侧向记录材料304进行照射,使得入射到记录材料上的影像读取传感器123的读取区域。
图5是通过将来自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输出数字处理成8×8像素来表示由影像读取传感器123的CMOS区域传感器211读取的记录材料304的表面的图。记录材料304的透射光经由透镜303进行聚焦,并入射到CMOS区域传感器211。这时,通常将在传感器的整个区域或预定的范围内输入到各像素的光量的总计值或平均值作为透射光量,但也可以使用1个受光像素的结果。
图6是表示记录材料的基重和透射光的关系的图。例如,像厚纸那样基重大的记录材料的透射光量少,另一方面,像薄纸那样的基重小的记录材料的透射光量多。根据该特性,基于透射光量判定作为记录材料的属性之一的材料厚度,并作为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的信息之一。
对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的记录材料的种类有以下几种,如接下来说明的那样,通过表面的状态和材料厚度判别其种类。此外,以下叙述的所谓基重是指记录材料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
(1)薄纸(基重(每单位面积的重量):~64g/m2)
(2)普通纸(基重:65~105g/m2)
(3)厚纸1(基重:106~135g/m2)
(4)厚纸2(基重:136g/m2~)
(5)光面纸
(6)光面膜
(7)OHT
根据来自记录材料的反射光量判定的是(1)~(6)和(7)这样的2组,这是因为(7)是透明的,光的透射率高的缘故。
根据从记录材料的反射光所得到的影像的浓淡比判定的是(1)~(4)、(5)和(6)这样的3组。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该判定而检测浓淡比时,通过反射光量进行标准化。即,若在整个2维图像的光量中存在差别,则Dmax-Dmin的值也会改变,因此进行标准化,使得整个2维图像的光量的平均值一致。
由透射光量判定的是(1)、(2)、(3)和(4)的4种,在从纸的背面照射了一定的光量的情况下,透射光的受光光量变成(1)>(2)>(3)>(4),这是因为(1)~(4)的基重各自不同的缘故。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由8×8像素组成的全部像素的透射光量的平均值进行判定。
通过对以上的判定进行组合,能够正确地判别(1)~(7)多种记录材料。
(记录材料判别功能的安装)
参照图7说明用于进行以上的动作的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控制电路。图7是表示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控制电路的框图。在图7中,作为判断单元的CPU210具有控制电路702、CMOS区域传感器211、接口控制电路704、运算电路705、寄存器A706、寄存器B707、以及控制寄存器708。
接着,说明动作。CPU210对控制寄存器708施加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动作指示后,由CMOS区域传感器211开始记录材料的表面图像的摄像。就是说,通过激活Sl_select,在CMOS区域传感器211中开始蓄积电荷。由接口电路704,经由Sl_select选择CMOS区域传感器211,以预定的定时生成SYSCLK后,从CMOS区域传感器211经由Sl_out信号发送拍摄的数字图像数据。
经由接口电路704接收的摄像数据,由控制电路702实施运算,其运算结果存储在寄存器A706和寄存器B707中。CPU210根据上述2个寄存器的值判定记录材料的属性。
此外,存储在寄存器A706中的值,对于CMOS区域传感器211作为影像取得的记录材料的表面的一部分,是对与8行相当的Dmax-Dmin进行平均的值,在取得该影像期间,LED301对记录材料的表面进行照射。另外,存储在寄存器B707中的值,对于CMOS区域传感器211作为影像取得的记录材料的表面的一部分,是对8×8像素的各像素的光量进行平均的值,在取得该影像期间,透射用LED302对记录材料的背面进行照射。
接着,使用图8说明传感器电路框图。图8是表示CMOS区域传感器的电路框图。在图8中,CMOS区域传感器211具有CMOS区域传感器单元801,例如与8×8像素相当的传感器配置成区域状。CMOS区域传感器211还具有垂直方向移位寄存器802和803、输出缓冲器804、水平方向移位寄存器805、系统时钟806、以及定时发生器807。
接着说明动作。激活Sl_select信号813后,CMOS区域传感器单元801根据接收的光开始蓄积电荷。接着,在施加系统时钟后,由定时发生器807,在垂直方向移位寄存器802和803中顺次选择读出的像素的列,并将数据顺次存储到输出缓冲器804。
存储在输出缓冲器804中的数据,由水平方向移位寄存器805向A/D转换器808传送。在A/D转换器808中进行了数字转换的像素数据,由输出接口电路809以预定的定时进行控制,Sl_select信号813在激活期间被输出到Sl_out信号810。
另一方面,由控制电路811能够进行控制,使得改变Sl_in信号812的A/D转换增益。例如,在没有得到所拍摄的图像的对比度的情况下,CPU能够改变增益并总是以最佳的对比度进行摄像。
这样,通过使用反射用LED301和透射用LED302这2个照射元件,能够检测各种记录材料的表面状态、反射率和透射率,并能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
(第1实施例)
使用图9说明执行在第1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中所具备的定影处理条件控制的控制处理器的控制流程。首先,使反射用LED301亮灯(S901),CMOS区域传感器211读入记录纸的影像(S902)。多次进行使上述反射用LED301亮灯读入影像,在上述记录纸上的多个部位读入影像。该动作是根据多次读取的影像求出用于修正LED的光量不匀等噪声的修正数据的黑斑(shading)校正动作。在执行了黑斑校正动作后,再一次进行读取影像的动作。
在使反射用LED301熄灯后(S903),调整用于增益调整的增益运算和用于过滤运算的常数(S904)。该增益运算和过滤运算由控制处理器进行可编程处理。例如,增益运算通过调整来自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模拟输出的增益来进行。该增益调整动作通过选择预先设定的值来进行。即,在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量多的情况下,或者相反,在过少的情况下,由于没有有效地读取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而不能引起影像的变化,因此进行调整,使得调整模拟输出的增益并使光量变成适当的值。另外,使用在上述的黑斑校正动作中所得到的修正数据来执行过滤运算。在将来自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模拟输出进行A/D转换,并作为8位、256灰阶的数字数据时,通过从该数字数据减去在黑斑校正动作中所得到的修正数据的值进行。这样,将除去来自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输出的噪声成分(LED的光量不匀等的成分)。
在进行下面的影像比较运算后,判定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影像信息(S905),在判定为得到充分的影像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后述的影像比较运算(S906),并根据该影像比较运算结果判定纸的种类(S907)。例如,通过在存储器224内预先设定影像信息的阈值,并对所得到的影像信息和该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否得到充分的影像信息。
接着,说明上述的影像比较运算的方法。在影像比较运算中,读入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关于在该影像中与记录材料的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1行,检测最大浓度的像素的浓度值Dmax和最低浓度的像素的浓度值Dmin,并关于各行对Dmax-Dmin进行平均处理。即,如记录纸A那样在表面的纸纤维粗糙的情况下,产生许多纤维的影子。其结果,在明亮的部位和暗的部位产生很大的差别,因此Dmax-Dmin变大。另一方面,在如记录纸C那样的平滑度高的表面,纤维的影子少,Dmax-Dmin变小。
这样,通过运算Dmax-Dmin,并将该结果与预先存储在EEPROM等存储器(未图示)中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判定记录材料的种类。此外,此处所说的基准值是用于判定记录材料的种类是光面膜,还是光面纸,还是普通纸等(普通纸、厚纸1、厚纸2或薄纸)平滑度低的用纸的值,根据基准值R1~R3(R1<R2<R3)如以下那样进行判定。
(A)Dmax-Dmin≤R1…判定为光面膜
(B)R1<Dmax-Dmin≤R2…判定为光面纸
(C)R2<Dmax-Dmin≤R3…判定为普通纸等(普通纸、厚纸1、厚纸2或薄纸)。
上述的影像比较运算的结果,在判定为光面膜或光面纸的情况下,由于没有必要通过透射光量判定记录材料的厚度,因此不用使透射用LED302亮灯,而设定与该纸的种类相应的定影温度(S908)。
但是,在判定为普通纸等(普通纸、厚纸1、厚纸2或薄纸)的情况下,只用纸的平滑度(记录材料的表面的纤维状态)不能正确地判别薄纸、普通纸和厚纸。因此,为了根据纸纤维的压缩状态调查记录材料的厚度,使透射用LED302亮灯(S909),CMOS区域传感器211读入透射用LED302的光照射区域内的表面图像(S910),并运算全部像素的平均值。即,如记录纸D那样,在纤维的压缩小的情况下,透射光量的平均值高,如记录纸F那样,在纤维的压缩高的情况下,透射光量的平均值变低,因此通过对各平均值进行比较能判定该透射特性。
在使透射用LED302熄灯后(S911),将该平均值与预先存储在EEPROM等存储器中的基准值进行比较(S912),根据其结果判定薄纸、普通纸、厚纸1、厚纸2。因此,根据基准值R4~R6(R4<R5<R6)如以下那样进行判定。
(D)全部像素的平均值≤R4…判定为厚纸2
(E)R4<全部像素的平均值≤R5…判定为厚纸1
(F)R5<全部像素的平均值≤R6…判定为普通纸
(G)R6<全部像素的平均值…判定为薄纸
此外,由于上述的控制处理器需要实时地处理来自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影像抽样处理、以及增益和过滤运算处理,因此最好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实施例,首先检测记录纸表面的纸纤维的状态,接着检测来自记录纸的透射光量,根据以上的检测结果能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另外,在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后,读入与该记录材料对应的预定的定影单元122的温度控制条件,设定与记录纸表面的状态(粗糙度)和纸纤维的压缩状态相应的最佳定影温度的条件,由此能得到良好的定影图像。
(第2实施例)
接着,说明关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此外,关于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结构,付与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例的控制的流程图。与第1实施例相同,使LED302亮灯(S1001),CMOS区域传感器211读入LED302的光照射区域内的表面图像(S1002),并进行运算,计算全部像素受光的光量的平均值。
在使LED302熄灯后(S1003),将该平均值与预先存储在EEPROM等存储器中的基准值进行比较(S1004),根据其结果判定是否是薄纸、普通纸或厚纸(S1005)。若根据该判定结果判定为薄纸或普通纸,则没有必要进行反射光的影像的判定,因此对与该纸种类相应的定影温度进行设定(S1006)。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厚纸的情况下,使LED301亮灯,对记录纸的表面图像进行摄像并读入(S1007)。通过根据拍摄的图像与存储在EEPROM等存储器中的基准值进行比较,判定是光面纸还是厚纸(S1013)。此外,由于S1008~S1012的处理与实施例1的图9的S902~S905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即使用与第1实施例不同的顺序执行判定处理(即,首先检测来自记录纸的透射光量,之后检测记录纸表面的纸纤维的状态),同样也能够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然后与第1实施例一样,通过设定与记录纸表面的状态(粗糙度)和纸纤维的压缩状态相应的最佳定影温度的条件,能够得到良好的定影图像。但是,在第1实施例的情况下,当在最初的步骤中判定为光面纸以外的纸时,必须执行接下来的判定处理,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若判定为光面纸以外的纸,例如薄纸或普通纸,则没有必要再继续进行判定处理。因此,按照本实施例,在几乎不使用光面纸的情况下,具有能以短时间结束处理的优点。有效利用该优点,装置能构成为用户手动或自动地切换本实施例那样的动作。
(第3实施例)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关于与第1、第2实施例相同的结构,付与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读取传感器(CMOS区域传感器)的构造或纸的种类判别控制流程是相同的。在上述的第1和第2实施例中,在记录材料的透射光量的运算方法中,忽略透射用LED302的光量不匀而求出透射光量,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光量不匀并对记录材料的透射光量进行运算。
在图11中,表示用CMOS区域传感器211读取在没有记录纸的状态下在使LED302照射时接收的光,并进行了数字处理的图像。另外,在图12中表示本实施例的控制流程。
在图12中,S1201~S1203的动作与实施例1的S901~S903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从不透射图11那样的记录材料地接收的光得到的图像中,对各像素之间的光量进行比较(S1204)。抽出各像素i的输出值有差分(ΔPi=(ΔPij中最大的值),此处ΔPij=Pi·Pj,Pi和Pj分别是像素i的浓度和与像素I相邻的像素的浓度)的比一定值Q小的像素区域(S1205)。在比该一定值Q小的像素区域中,求出光量的平均值,将它作为透射光量的基准值预先存储在EEPROM等存储器中。
接着,在记录纸到达透射用LED302的照射区域内之前,进行透射用LED302的增益调整(S1206)。增益调整通过调整来自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模拟输出的增益进行。即,若记录材料的透射光量过多或过少,则不能充分读取记录材料的透射光量,从而不能适当地检测透射光量的变化,因此进行增益调整。然后,进行上述增益调整,在记录纸位于透射用LED302的照射区域内的状态下进行摄像并读入影像(S1207),通过在上述已抽出的光量不匀少的像素区域中求出透射光量的平均值,不受光量不匀的影响地求出记录纸的透射光量,将所求出的透射光量和预先存储的基准值进行比较(S1208),判定记录材料的种类(S1209),并根据判定结果进行定影温度的设定(S1210)。
以上,通过与预先记录的透射光量的基准值相对进行比较,能够更正确地判别薄纸、普通纸和厚纸。
[第2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提供比上述第1实施方式更详细地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的方法。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CPU控制的各单元的结构、以及电路框图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关于同样的结构省略说明。
图15是判别本实施方式的记录材料的种类的流程图。
在第1实施方式中,根据反射光量判别是否是OHT,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首先使透射用LED发光,判别记录材料是否是OHT薄片,之后,根据是否是OHT切换判别方法并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
首先,使透射用LED302亮灯(S1401),用CMOS区域传感器211读入记录材料的影像(S1402)。之后,在使透射用的LED302熄灯后,将由控制电路702处理所得到的光量与基准值进行比较(S1405)。此处所谓基准值是透射来的光量的预定值,是为判别是否是OHT预先设定的值(例如,设定在存储器224中)。然后判别是否比基准值大,即,是否是OHT(S1406)。
其结果,在光量比基准值大的情况下,判别为是OHT。在该情况下,接着,使反射用LED301亮灯(S1407),并用CMOS区域传感器211读入OHT表面的影像(S1408)。一边一点一点地传送、停止记录材料一边进行多次影像的读入,读入多个部位的影像并进行黑斑校正动作,之后使记录材料停止并读入影像。然后,在使反射用LEDE301熄灯后(S1409),执行来自CMOS区域传感器的模拟输出的光量的增益调整处理和作为模拟输出的A/D转换结果的噪声除去处理的过滤运算处理(S1410)。
该增益调整处理和过滤运算处理为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9的S904相同的处理,但在OHT的情况下,与除此以外的记录材料相比,由于反射来的光量少,因此进行增益调整,使得与OHT以外的记录材料相比更能从CMOS区域传感器211得到输出。接着,根据该运算结果判定是否能得到充分的影像信息(S1411),在判定为能得到充分的影像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处理结果所得到的影像运算结果进行影像比较处理(S1412)。当在S1411中判定为没有得到充分的影像信息的情况下,使反射用LED301亮灯并再次执行影像的读取。
此处,说明S1412的影像比较处理。即使在判别OHT的种类的情况下,也能用CMOS区域传感器将记录材料的表面状态作为影像进行读取并判别。喷墨用的OHT与激光打印机用的OHT相比,其表面的凹凸大,其数量也多,因此对由CMOS区域传感器读取的影像进行处理所得到的平滑度,喷墨OHT具有比激光打印机用的OHT低的值。图16表示该判别结果。
图16的纵轴是处理读取的影像所得到的凹凸的节距数,横轴表示凹凸的深度。凹凸的节距数,例如是将读取的影像转换成数字值(2值),对影像的每行抽出边界数,并对与全部行数相当的边界数进行积分得到的值。另外,凹凸的深度是抽出影像的每行的浓度的最大值Dmax和最小值Dmin,并对各行的最大值Dmax和最小值Dmin的差值进行平均化处理得到的值。此外,这些处理由控制电路702和CPU201执行。
在图16中,示出了激光打印机用的OHT判别结果和喷墨用的OHT的判别结果。与图的A区域的值相当的OHT,其凹凸的节距粗、凹凸的深度浅,判别为激光打印机用的OHT;与图的B区域的值相当的OHT,其凹凸的节距细,凹凸的深度深,判别为喷墨用的OHT。
此外,之所以这样判别OHT的种类,是因为在将喷墨用的OHT传送到激光打印机并打印时,由于在喷墨用的OHT上有具有用于容纳墨水的多个凹凸部的容纳层,因此引起因该容纳层被加热、溶化,而使OHT卷绕在定影单元的定影辊上发生卡纸这样的故障的缘故。因此,需要判别OHT的种类,即,是否是喷墨用的OHT。
根据S1412的影像比较的结果,若判别为喷墨用的OHT(S1413),则通过停止图像形成动作(S1414),CPU输出警告信号(S1415),根据警告信号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未图示)等上进行警告显示并通知用户,由此能够将对喷墨用的OHT进行打印而卷绕在定影部,发生卡纸的故障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在S1413中,在判别为不是喷墨用的OHT的情况下(激光打印机用的OHT的情况下),设定与OHT相应的定影温度的条件并控制图像形成动作。
另外,在S1406中,在判别为不是OHT的情况下,进行基于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图9的从S901到S913的流程图的记录材料的种类的判别,关于图9的流程图在第1实施方式中已详细地进行了说明,因此省略,但此处,顺次使反射用LED301和透射用LED302亮灯,并根据记录材料的表面状态的影像和透射光量,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使透射用LED发光,判别记录材料是否是OHT薄片,之后,在是OHT的情况下,不使透射用LED亮灯,而使反射用LED亮灯来判别OHT的种类,在是OHT以外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切换判别方法,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使得使反射用LED和透射用LED亮灯,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
此外,最初的透射用LED的发光时间和之后为OHT以外的记录材料时的透射用LED的发光时间不相同,最初的透射用LED的发光时间比之后的透射用LED的发光时间短。这是因为,在最初的透射用LED的发光中,可以判别是否是OHT,在是OHT时和不是时(例如普通纸),由于透射光量明显地有很大的差别(OHT透射光量相当大),因此用比用于检测之后的OHT以外的记录材料的厚度的发光时间短的发光时间就能判别的缘故。
另外,首先使透射用LED发光并判别是否是OHT是根据以下的理由。在使用透射光和反射光判别记录材料的情况下,人们知道在该判别中用于判别OHT的种类的时间变得特别长。这是因为是OHT时从表面反射来的光量比OHT以外的记录材料少很多,除非使LED长时间发光并长时间检测反射来的光,否则不能正确地判别其表面图像的缘故。
另外,在OHT和OHT以外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来自上述CMOS区域传感器211的增益调整的设定值不同。这是因为,由于来自OHT的反射光量与除此以外的记录材料的反射光量相比相当少,因此若用相同的水平进行增益调整,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进行影像的识别的缘故。例如,在用OHT时的增益调整设定拍摄OHT以外的记录材料的影像的情况下,由于反射光量多,因此来自CMOS区域传感器的输出饱和,判别变得困难。相反,在用OHT以外的材料增益调整设定拍摄来自OHT的影像的情况下,所得到的输出过小,判别变得困难。
因此,在使透射用LED发光并首先判别出是OHT或OHT以外的材料的情况下,进行与各自相应的增益调整。
另外,在检测记录材料的表面图像的情况下,为了修正LED的光量不匀和LED的安装误差,有必要一边一点一点移动记录材料一边根据多次测量出的反射光检测表面图像,并根据检测出的与多次相当的表面图像进行求出修正用数据的黑斑校正动作。在该黑斑校正动作中,OHT时,由于反射光的光量比OHT以外的记录材料少很多,因此有必要延长LED发光时间和检测时间。
图17是表示了在本实施方式的记录材料判别中所需要的时间。如图17所示,在OHT的种类的判别中需要黑斑校正动作(B1:1.2秒)和OHT表面图像检测(B2:0.3秒),总共需要1.5秒,与此相对,在OHT的种类的判别中,需要黑斑校正动作(A1:0.5秒)、表面图像检测(A2:0.15秒)和透射光量检测(A3:0.35秒),总共需要1.0秒的时间。
此处,例如,比较黑斑校正动作的时间,可知OHT时,与OHT以外的材料时相比,需要大于或等于2倍(A1:0.5秒<B1:1.2秒)的时间。此外,如图17所示,用于判别是否是OHT的透射用LED的发光时间(检测时间)为比其它的处理时间短很多的时间(0.08秒)。
这样,由于在OHT的种类的判别中需要处理时间,因此,首先使用透射用LED在短时间内判别是否是OHT,之后,在是OHT时和OHT以外的材料时,进行切换判别方法的控制。
此处,例如,也可考虑将使用了透射光的OHT以外的记录材料的厚度检测处理(A3)与是否是OHT的判别兼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缩短为了识别OHT以外的记录材料所需要的时间,但相反,在判别OHT的种类之前需要的时间变得更长(A3:0.35秒+B1:1.2秒+B2:0.3秒=1.85秒)。这样,在判别OHT的种类,并判别出其结果是激光打印机用的OHT时,打印开始之前的时间变长,生产性差。另外,由于在判别出是喷墨OHT时,装置停止之前的时间变长,因此在表示错误发生之前需要时间。
因此,如上所述,有这样的效果:通过①基于透射用LED的OHT判别②根据是否是OHT确定是使用反射用LED和透射用LED,还是不使用透射用LED而使用反射用LED,能缩短用于识别记录材料的时间,尤其能缩短判别OHT的种类的时间。
以上,按照本实施方式,能够判别薄纸、普通纸、厚纸、光面纸、光面膜以及OHT的种类,并能判别更多的记录材料的种类。
另外,按照本实施方式,能缩短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的时间。
[第3实施方式]
使用图13,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此外,由于动作方法和控制方法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使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只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剖面图。在图13中,传感器单元1301包含反射用LED301、透射用的LED303、以及安装了传感器芯片211的基板1302和透镜303。这时,反射用LED301,如图13所示,相对于基板1302倾斜地安装。但是,也可以不倾斜地安装LED而用未图示的光导向部件使之倾斜照射。
从安装在基板1302上的透射用LED1303输出的光,通过光导向部件1304反复进行反射,对记录材料从传感器的相反一侧照射光。因此,能够达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透射用LED302相同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相对于记录材料集中在1个方向配置电子部件,因此能够谋求降低成本,并且由于没有必要在光导向部件1304侧进行布线,因此能够缓和布线路径的制约和安装性的制约。
[第4实施方式]
使用图14,说明关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此外,由于动作方法和控制方法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使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只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剖面图。在图14中,传感器单元1401具有透射/反射兼用的LED1403和安装了传感器芯片211的基板1403,还具有透镜303和棱镜1404。
从安装在基板1402上的透射/反射兼用LED1403输出的光,通过棱镜1404分成反射用光和透射用光,反射用光对检测区域进行照明,透射用光通过光导向部件1405反复进行反射,对记录材料304从传感器的相反一侧照射光。因此,能够达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透射用LED302相同的效果。
按照本实施方式,能够相对于记录材料集中在1个方向配置电子部件,而且能够将光源变成1个,因此能够谋求降低成本,并且能够缓和布线路径的制约和安装性的制约。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包含通过读取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得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的影像读取装置,具备使用由影像读取装置所得到的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判定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的反射光判定单元和使用透射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判定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的透射光判定单元,由于根据第1属性和第2属性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因此能够正确地判别记录材料的种类,所以能谋求可用性的提高,并且即使对于各种记录材料,也能以最佳的定影处理条件下进行定影等并得到良好的定影图像。
以上,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言而喻,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改变和更改,很明显,包括了所有这些改变和更改的权利要求都将落入本发明的真正的精神的范围内。

Claims (54)

1.一种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射光判定单元,包括通过读取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得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的影像读取装置,用由该影像读取装置得到的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判定该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
透射光判定单元,用透射所述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以及
判别单元,根据所述第1属性和第2属性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属性是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平滑度,所述反射光判定单元根据在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的预定区域内计算出的浓淡比判定所述第1属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影像读取装置中所包含的每个像素求出所述预定区域内的相邻的像素之间的浓度差,并根据该浓度差计算所述浓淡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属性是所述记录材料的材料厚度,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根据所述透射光的光量判定所述第2属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光量判定单元,检测由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并用该检测出的光量判定第3属性;
根据所述第1属性、所述第2属性和所述第3属性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6.一种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照射部件,为得到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对该记录材料照射预定的光;
第2照射部件,为得到透射所述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对所述记录材料照射预定的光;
读取装置,接收来自所述记录材料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并作为影像进行读取,并检测光量;以及
控制器,使所述第1照射部件和所述第2照射部件向所述记录材料照射光,使所述读取装置将从所述第1照射部件得到的反射光作为影像进行读取,并检测从所述第2照射部件得到的透射光的光量,根据该影像和该透射光的光量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在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的预定区域内计算出的浓淡比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平滑度,并根据该判定出的平滑度和所述透射光的光量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读取装置所包含的每个像素求出所述预定区域内的相邻的像素之间的浓度差,并根据该浓度差计算所述浓淡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使用所述透射光的光量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材料厚度,并根据所述影像和该判定出的材料厚度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使所述第2照射部件不透射所述记录材料地照射光,使所述读取装置直接接收不透射该记录材料地照射的光,并作为影像进行读取,从所述预定的区域所包含的像素中选择没有光量不匀的像素,只用该没有光量不匀的像素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没有光量不匀的像素是在使所述第2照射部件不透射所述记录材料地照射光而得到的影像中,与相邻的像素的浓度差比预定的值低的像素。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装置还检测由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
所述控制器根据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的影像、检测出的透射光的光量和检测出的反射光的光量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导向部件,配置在与所述第1照射部件和所述读取装置隔着所述记录材料相对的一侧,将入射的光引导到所要的方向上,
所述第2照射部件配置在与所述第1照射部件和读取装置相同的一侧,调整所述光导向部件,使得接收由所述第2照射部件照射的光作为入射光,该接收到的光透射所述记录材料并入射到所述读取装置。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装置是CMOS区域传感器或CCD传感器。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装置将所述读取的影像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输出。
16.一种记录材料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射光判定步骤,通过由影像读取装置读取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得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并用该得到的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判定该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
透射光判定步骤,用透射所述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以及
判别步骤,根据所述第1属性和所述第2属性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属性是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平滑度,所述反射光判定步骤根据在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的预定区域内计算出的浓淡比判定所述第1属性。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影像读取装置所包含的每个像素求出所述预定区域内的相邻的像素之间的浓度差,并根据该浓度差计算所述浓淡比。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属性是所述记录材料的材料厚度,所述透射光判定步骤根据所述透射光的光量判定所述第2属性。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光量判定步骤,检测由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用该检测出的光量判定第3属性;
根据所述第1属性、所述第2属性和所述第3属性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反射光量判定步骤判定了所述记录材料的第3属性后,由所述反射光判定步骤和所述透射光判定步骤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和第2属性。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益调整步骤,用由所述反射光量判定步骤检测出的反射光的光量,调整在所述反射光判定步骤中读取影像时的影像读取装置的增益。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反射光判定步骤判定了所述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后,由所述透射光判定步骤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
24.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透射光判定步骤判定了所述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后,由所述反射光判定步骤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
2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潜像承载体,承载潜像;显影部,通过将显影剂付与该潜像承载体,将所述潜像作为显影剂像进行可视化;转印部,将该显影部的显影剂像转印到在预定方向上传送的记录材料上;以及定影装置,通过在预定的定影处理条件下对由该转印部转印了所述显影剂像的所述记录材料进行加热和加压,使所述显影剂像在记录材料上定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射光判定单元,包含通过读取由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得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的影像读取装置,在所述转印部转印之前,用由所述影像读取装置得到的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判定该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
透射光判定单元,用透射所述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以及
控制单元,根据在所述转印部转印之前得到的所述第1属性和所述第2属性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使所述定影装置根据与该判别出的种类对应的所述定影处理条件将所述显影剂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属性是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平滑度,所述反射光判定单元根据在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的预定区域内计算出的浓淡比判定第1属性。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影像读取装置所包含的每个像素求出所述预定区域内的相邻的像素之间的浓度差,根据该浓度差计算所述浓淡比。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属性是所述记录材料的材料厚度,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根据所述透射光的光量判定所述第2属性。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光量判定单元,检测由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用该检测出的光量判定第3属性;
根据所述第1属性、所述第2属性和所述第3属性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3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潜像承载体,承载潜像;显影部,将显影剂付与该潜像承载体;转印部,将该显影剂像转印到记录材料;定影装置,通过加热和加压使所述显影剂像在记录材料上定影;以及控制单元,使所述显影部将所述潜像作为显影剂像进行可视化,使所述显影部将所述可视化了的像转印到在预定方向上传送的所述记录材料上,使所述定影装置在预定的定影条件下将所述转印了的记录材料定影,并排出该定影了的记录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1照射部件,为得到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对该记录材料照射预定的光;
第2照射部件,为得到透射记录材料的表面的透射光,对所述记录材料照射预定的光;以及
读取装置,接收来自所述记录材料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并作为影像进行读取,并检测光量;
所述控制单元,在由所述转印部转印之前,使所述第1照射部件和所述第2照射部件向所述记录材料照射光,使所述读取装置将从所述第1照射部件得到的反射光作为影像进行读取,检测从所述第2照射部件得到的透射光的光量,根据该影像和该透射光的光量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根据与该判别出的种类对应的所述定影处理条件使所述显影剂像在记录材料上定影。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在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的预定区域内计算出的浓淡比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平滑度,根据该判定出的平滑度和所述透射光的光量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读取装置所包含的每个像素求出所述预定区域内的相邻的像素之间的浓度差,根据该浓度差计算所述浓淡比。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用所述透射光的光量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材料厚度,根据所述影像和该判定出的材料厚度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第2照射部件不透射所述记录材料地照射光,使所述读取装置直接接收不透射该记录材料地照射的光并作为影像进行读取,从所述预定区域所包含的像素中选择没有光量不匀的像素,只用该没有光量不匀的像素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没有光量不匀的像素是在使所述第2照射部件不透射所述记录材料地照射光而得到的影像中,与相邻的像素的浓度差比预定的值低的像素。
36.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装置还检测由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由所述读取装置读取的影像、检测出的透射光的光量和检测出的反射光的光量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37.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导向部件,配置在与所述第1照射部件和所述读取装置隔着所述记录材料相对的一侧,将入射的光引导到所要的方向上,
所述第2照射部件配置在与所述第1照射部件和读取装置相同的一侧,调整所述光导向部件,使得接收由所述第2照射部件照射的光作为入射光,该接收的光透射所述记录材料,并入射到所述读取装置。
38.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装置是CMOS区域传感器或CCD传感器。
39.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装置将读取的所述影像转换成数字信息并输出。
40.一种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射光判定单元,读取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
透射光判定单元,读取透射所述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以及
判别单元,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所述判别单元根据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确定用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和所述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还是不用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而用所述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单元,在由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记录材料是预定种类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确定不用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而用所述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在判定为所述记录材料不是预定种类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确定用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和所述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种类的记录材料包括OHT。
43.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所述反射光,进而得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并读取所述透射光,得到透射所述记录材料的透射光量。
44.一种记录材料判别方法,是记录材料判别装置的控制方法,该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包括反射光判定单元,读取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并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以及透射光判定单元,读取透射所述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并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别步骤,由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以及
选择步骤,根据所述判别步骤的判别结果,选择用所述反射光判定单元和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的第1判别方法;或者不用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而用所述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的第2判别方法。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步骤包括当在所述判定步骤判定为所述记录材料是预定种类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2判别方法,在判定为所述记录材料不是预定种类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选择所述第1判别方法的步骤。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种类的记录材料包括OHT。
4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潜像承载体,承载潜像;显影部,将所述潜像进行显影;转印部,将显影剂像转印到记录材料上;以及定影装置,使由所述转印部转印的所述记录材料上的显影剂像定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反射光判定单元,读取由所述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在所述转印部转印之前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第1属性;
透射光判定单元,读取透射所述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判定所述记录材料的第2属性;以及
判别单元,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所述判别单元根据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的判定结果确定用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和所述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还是不用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而用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单元,在由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判定为所述记录材料是预定种类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确定不用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而用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在判定为所述记录材料不是预定种类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确定用所述透射光判定单元和所述反射光判定单元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种类的记录材料包括OHT。
50.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读取装置,用于读取所述反射光,进而得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并读取所述透射光,得到透射所述记录材料的透射光量。
51.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按照由所述判别单元判别的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设定所述定影装置中的定影条件。
52.一种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照射部件,为得到由记录材料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对该记录材料照射预定的光;
第2照射部件,为得到透射所述记录材料的透射光,对所述记录材料照射预定的光;
读取装置,读取来自所述记录材料的反射光或透射光;以及
判别单元,使所述第1照射部件和所述第2照射部件向所述记录材料照射光,根据所述读取装置的读取结果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所述判别单元根据所述记录材料是否是预定的记录材料,确定用所述第1照射部件和所述第2照射部件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还是不用所述第2照射部件而用所述第1照射部件判别所述记录材料的种类。
53.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记录材料包括OHT。
54.如权利要求52所述的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装置读取所述反射光,进而得到记录材料的表面的影像,并读取所述透射光得到透射所述记录材料的透射光量。
CNB2004100810611A 2003-10-03 2004-09-30 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41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6278/2003 2003-10-03
JP2003346278 2003-10-03
JP269028/2004 2004-09-15
JP2004269028A JP4993653B2 (ja) 2003-10-03 2004-09-15 記録材判別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そ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3976A true CN1603976A (zh) 2005-04-06
CN100449411C CN100449411C (zh) 2009-01-07

Family

ID=34315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106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9411C (zh) 2003-10-03 2004-09-30 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7149441B2 (zh)
EP (2) EP3051355B1 (zh)
JP (1) JP4993653B2 (zh)
KR (1) KR100661038B1 (zh)
CN (1) CN100449411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47207B2 (en) 2006-02-21 2010-06-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a droplet size of a fixing solution
CN101788474A (zh) * 2010-02-10 2010-07-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定量测试光折变材料的光致光散射曝光能量密度阈值的方法
CN104662410A (zh) * 2012-08-28 2015-05-27 株式会社理光 光学传感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8801913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9782554A (zh) * 2017-11-14 2019-05-21 夏普株式会社 传感器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75411A (zh) * 2018-03-15 2019-09-24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研发(无锡)有限公司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338189A (zh) * 2018-12-18 2020-06-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设定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动作设定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93653B2 (ja) * 2003-10-03 201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材判別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その方法
JP4756227B2 (ja) * 2004-03-30 2011-08-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741811B2 (ja) * 2004-06-03 2011-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343111B2 (en) * 2004-09-02 2008-03-1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toner images onto different types of recording materials based on the glossiness of the recording materials
JP4920959B2 (ja) * 2004-12-20 2012-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センサ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38872B2 (ja) * 2005-04-12 2011-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
US7558492B2 (en) * 2005-07-29 2009-07-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TWI328388B (en) * 2006-04-26 2010-08-01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Sheet-fed scanner
JP2008015499A (ja) * 2006-06-06 2008-01-24 Canon Inc 記録材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490968B2 (en) * 2006-07-27 2013-07-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veyance interval adjustment for recording paper
US7945096B2 (en) * 2006-08-29 2011-05-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discriminating the types of recording material and an apparatus for forming image
US7945177B2 (en) * 2006-09-29 2011-05-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first and second settable resolution grades
JP5203721B2 (ja) * 2007-01-11 2013-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材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TE517372T1 (de) * 2007-01-24 2011-08-15 Oce Tech Bv Bilderzeugungsvorrichtung mit funktion zum zählen der von der vorrichtung angezeigten bilder
US7865094B2 (en) * 2007-02-23 2011-01-0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796901B2 (en) * 2007-03-29 2010-09-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unit removably installed in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77023B2 (ja) * 2007-04-10 2012-02-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位置ずれ検出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80310863A1 (en) * 2007-04-11 2008-12-1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aper type determination device
JP5159445B2 (ja) * 2007-06-27 2013-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材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09471B2 (ja) * 2007-09-26 2011-01-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10033B2 (ja) * 2009-01-28 2013-10-0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582116B2 (en) * 2009-04-14 2013-11-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sheet surface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015309A (ja) * 2009-07-03 2011-01-20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
WO2011034620A2 (en) * 2009-09-21 2011-03-24 Akonni Biosystems Integrated cartridge
JP2011079202A (ja) * 2009-10-06 2011-04-21 Canon Inc 記録媒体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07275A (ja) * 2009-11-13 2011-06-0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63617A (ja) 2011-02-03 2012-08-30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定着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99305B2 (ja) * 2012-02-20 2016-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学センサ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43537B2 (ja) 2012-05-07 2017-06-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29776B2 (ja) * 2014-03-28 2017-05-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紙種検出装置及び紙種検出方法
JP7305393B2 (ja) * 2019-03-26 202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210090382A (ko) * 2020-01-10 2021-07-20 휴렛-팩커드 디벨롭먼트 컴퍼니, 엘.피. 온도 정보를 이용하여 투과 광량을 보상하는 화성형성장치의 미디어 센서
JP2021144199A (ja) * 2020-03-13 2021-09-24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像加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8113A (en) * 1981-10-12 1984-08-28 Konishiroku Photo Industry Co., Ltd. Transfer type electrostatic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5208628A (en) * 1988-01-14 1993-05-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244273A (ja) * 1988-08-03 1990-02-14 Fujitsu Ltd 超音波振動子に対する駆動回路
US5138178A (en) * 1990-12-17 1992-08-11 Xerox Corporation Photoelectric paper basis weight sensor
JP3382331B2 (ja) * 1993-12-27 2003-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5689757A (en) * 1994-07-18 1997-11-18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ubstrate roughness and controlling print quality
JPH09114267A (ja) * 1995-10-19 1997-05-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60687A (ja) * 1996-11-29 1998-06-19 Canon Inc シート材材質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06507B2 (ja) * 1998-03-19 2003-05-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23659B2 (ja) * 1999-02-16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291829B1 (en) * 1999-03-05 2001-09-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of recording medium in a printer
JP2001356640A (ja) * 2000-06-12 2001-12-26 Rohm Co Ltd 光センサ、判別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381422B1 (en) * 2000-07-31 2002-04-30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fine-adjusting a fixation speed of a development material in accordance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JP4428855B2 (ja) 2000-12-12 2010-03-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497179B1 (en) * 2001-07-19 2002-12-24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inguishing transparent media
JP2003098933A (ja) * 2001-09-20 2003-04-0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4700866B2 (ja) * 2001-09-20 2011-06-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12840A (ja) * 2001-10-09 2003-04-18 Canon Inc 紙種判別装置及び方法、及び記憶媒体、並びに該紙種判別装置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86264A (ja) 2001-12-21 2003-07-0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28245A (ja) * 2002-02-04 2003-08-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227351B2 (ja) 2002-04-12 2009-0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材の種別判別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54914B2 (ja) 2002-07-08 2010-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映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980749B2 (en) * 2002-09-25 2005-12-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 feature based on transfer material discrimination
JP4993653B2 (ja) 2003-10-03 2012-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材判別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その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47207B2 (en) 2006-02-21 2010-06-2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a droplet size of a fixing solution
CN101788474A (zh) * 2010-02-10 2010-07-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定量测试光折变材料的光致光散射曝光能量密度阈值的方法
CN101788474B (zh) * 2010-02-10 2011-11-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定量测试光折变材料的光致光散射曝光能量密度阈值的方法
CN104662410A (zh) * 2012-08-28 2015-05-27 株式会社理光 光学传感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058499A (zh) * 2012-08-28 2019-07-26 株式会社理光 光学传感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058499B (zh) * 2012-08-28 2022-09-06 株式会社理光 光学传感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8801913A (zh) * 2017-04-28 2018-11-1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9782554A (zh) * 2017-11-14 2019-05-21 夏普株式会社 传感器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275411A (zh) * 2018-03-15 2019-09-24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研发(无锡)有限公司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338189A (zh) * 2018-12-18 2020-06-2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设定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动作设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20945A1 (en) 2007-05-31
US7149441B2 (en) 2006-12-12
EP1521136A3 (en) 2013-10-09
US7505703B2 (en) 2009-03-17
EP3051355A1 (en) 2016-08-03
US20050074248A1 (en) 2005-04-07
EP1521136A2 (en) 2005-04-06
KR20050033436A (ko) 2005-04-12
EP3051355B1 (en) 2019-09-04
KR100661038B1 (ko) 2006-12-26
JP2005128004A (ja) 2005-05-19
JP4993653B2 (ja) 2012-08-08
CN100449411C (zh) 2009-01-07
EP1521136B1 (en) 2016-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03976A (zh) 记录材料判别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方法
CN1257057C (zh) 操作胶印机的方法及其控制装置、胶印机及胶印材料
CN1359034A (zh) 成象设备及检测装置
CN1179193C (zh) 记录材料的种类判别装置、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242305C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237407C (zh) 校正方法和图象形成装置
CN100346240C (zh) 成像设备以及定影设备
CN1102315C (zh) 光束位置控制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924728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浓度调节方法
CN1475869A (zh) 映像读取装置及成像装置
US755849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N1786844A (zh) 图像形成装置、调色剂浓度控制方法和程序及其记录媒体
CN1612074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067732A (zh)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645265A (zh) 成像装置
CN1161669C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684836A (zh) 曝光装置和用于制造曝光装置的方法
CN1573591A (zh) 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221870C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942833A (zh) 定影装置和具备该定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896794A (zh) 调整装置,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075119A (ja) 紙表面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43755C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JP20082988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479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