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37050A - 电气部件和具有该电气部件的非常停止系统及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气部件和具有该电气部件的非常停止系统及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37050A
CN1337050A CN00802645A CN00802645A CN1337050A CN 1337050 A CN1337050 A CN 1337050A CN 00802645 A CN00802645 A CN 00802645A CN 00802645 A CN00802645 A CN 00802645A CN 1337050 A CN1337050 A CN 13370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part
transferring elements
parts
usefulness
join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2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74474C (zh
Inventor
藤田俊弘
冈本炳人
北山英幸
太田博之
松本敦
藤井昌明
山野雅丈
田伏荣德
麻议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ZUMI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ZUMI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IZUMI ELECTR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37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7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744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744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23Light-emitting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5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single operating member
    • H01H13/503Stacked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32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 H01H2003/323Driving mechanisms, i.e. for transmitting driving force to the contacts the mechanisms being adjustab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9/00Manufacturing
    • H01H2229/042Snap coupling; Snap 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or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covered by H01H
    • H01H2300/03Application domotique, e.g. for house automation, bus connected switches, sensors, loads or intelligent wi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14Protecting elements, switches, relays or circuit breaker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1),具有作为操作传递部件的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53),作为直接型功能部件的发光二极管盒(54)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以及作为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的内装有通信功能组件的连接组件(通信连接组件)(55),而且可以将这些部件结合在一起。如果采用这种构成方式,则相对于对按钮部(52)实施的按压操作,使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的输出导通或非导通,并且可以由通信连接组件(55)向网络输出信息信号。

Description

电气部件和具有该电气部件的非常停止系统及通信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多个功能部件结合而成的电气部件、具有该电气部件的非常停止系统及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在使用两条总线并利用电压信号实施通信信号的接收、发送的总线型网络中使用的电气部件,有如图63所示的开关装置。这种开关装置1可以具有按压部件2,操作轴3,适配器4,以及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
在此,按压部件2用于接受操作者施加的按压操作。当操作者沿着箭头Y1所示方向对按压部件2实施按压时,便可以对连接组件5的状态实施切换。在这时,操作轴3可以与按压部件2相联动,从而产生位置移动。
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还具有在切换接触点时实施开关动作的开关部件7。该开关部件7可以与操作轴3的动作相联动。换句话说就是,当操作者沿着箭头Y1所示的方向对按压部件2实施按压操作时,操作轴3将沿着箭头Y2所示的方向滑动,从而将连接组件5上的开关部件7压向箭头Y3所示方向,进而对开关装置1的状态实施切换。采用这种构成形式,便可以通过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输出通信信号。
适配器4具有一个连接组件安装部9,从而可以在该连接组件安装部9处,安装一个连接组件。
使用开关装置1中的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的、具有总线BL的网络的一种示意性连接方式,已经示出在图64中。这种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可以通过总线BL,与中央处理器15相连接。该中央处理器15可以接收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发送的信息通信信号。
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可以相应操作者的操作,输出导通信号或阻断信号。中央处理器15可以对此类信号实施接收,并通过另一中央处理器17对电动机MI的动作实施控制。
然而具有这种构成形式的开关装置1,存在如下所述的问题。即通过使具有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的开关装置1与总线型网络相连接,可与连接在该总线型网络上的装置同样,对各开关装置的状态实施综合管理。
然而,当采用如上所述的开关装置1时,并不能直接将操作者的操作传递至作为目的装置的各装置处。换句话说就是,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在操作者对按钮部11实施操作时,与其相对应的信息将传送至与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相连接的中央处理器15处。随后,再由该中央处理器15向各装置发出指令。
因此,在中央处理器15出现异常而不能正常动作的情况下,操作者的操作将不能全部传递至各目的装置。特别是在非常停止等紧急状态下,存在必须阻断向装置供给电力的问题。
在另一方面,曾考虑不仅使用如图63所示的、具有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的开关装置1,而且还使用未内装通信功能组件的开关装置,然而将这些开关装置配置在多个配电盘上的情况下,配电盘内面的配电线连接状态如图65所示,还存在用于连接各开关装置的配电线数量多且连接复杂的问题。
而且,对于一般的总线型网络,是利用作为如上所述总线BL(参见图64)的两条总线(+V电位总线和0V电位总线),通过电压信号实施通信信号的接收、发送的,所述总线型网络中具备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的开关装置1的连接,按图66所示的方式进行。
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如图66所示,使开关装置1由配置在回路中的通信功能内装型连接组件5[下面简称为通信连接组件(communication contact)]和开关部件21构成,通信连接组件由内装有输入接口部件(下面将接口部件简称为I/F)22的通信用集成电路构成,通信连接组件上的正电源端子Vin连接在位于正电位+V的总线B1处,零电位端子Z和接地端子GND连接在位于基准电位0V的总线B2处,并且将通信装置1上的传送端子INP、INM连接在这两个总线B1、B2处,从而可以利用重叠在这两个总线B1、B2上的电压信号,通过通信装置1对通信信号实施信号的接收、发送。
然而,由于开关部件21连接在输入I/F22上的输入端子Din处,所以通过对这种开关部件21实施操作的方式,可以对位于输入I/F22上的输入端子Din处的电位实施切换,进而可以对通信连接组件的动作模式实施切换。在这种开关部件21处,目前采用的是有接触点结构的开关21a,所以为了在实施导通、阻断操作时不产生振颤信号,还需要按照与开关21a相并联的方式设置有大容量的电容器21b,以便可以利用开关21a和电容器21b构成为开关部件21。在图中,参考标号23表示的是位于输入I/F2上的输入端子Din处的负载电阻器。
由于开关部件21是由有接触点结构的21a构成的,所以为了确保开关动作的稳定性,而需要使大电流流经该开关部件21,从而会由于发热量增大而使部件性能恶化,可信赖度下降。特别是在对开关部件21实施集合配置的情况下,由于不能确保有足够的放热空间,所以发热量将进一步增大。而且,还存在随着电流值的增大,而使电力消耗增大的问题。由于设置有用于防止振颤信号出现的电容器21b,所以还存在使开关部件21大型化的问题。
而且,为了能够去除通过两个总线B1、B2侵入至通信装置1上的传送端子INP、INM处的波动噪音,目前如图66所示,在两个传送端子INP、INM之间连接有吸收波动噪音用的稳压二极管25。
这种总线型网络中的通信连接组件,与传送线并联设置,为了能够在多个通信连接组件之间,通过作为通信信号的电压信号实施高速通信,还需要减小包含有通信连接组件的传送线路的容量。而且,为了能够将尽可能多的通信装置连接在网络上,还需要使位于通信装置1上的两个传送端子INP、INM之间的容量尽可能地小。
然而,通过使用一个稳压二极管25使两个传送端子INP、INM之间达到小容量化是有限度的,所以通过采用一个稳压二极管25的构成方式,不可能使包含有通信连接组件的传送线路容量足够小。
在另一方面,为了能够在总线型网络中的多个通信连接组件之间,对作为通信信号的电压信号波形实施正确地接收、发送,还需要增大位于通信连接组件处的阻抗,以确保整个传送线路具有足够大的阻抗。可以采用线圈作为增大位于通信连接组件处的阻抗用的组件,而且从成本的角度上看,目前采用着比闭磁路型线圈的成本低廉的开放磁路型线圈。
开放磁路型线圈可以通过将电线缠绕在中空筒上的方式形成,并且可以如图67和图68所示,多数将这种开放磁路型线圈27配置在内装有通信连接组件的开关装置1上的装置本体28、29上的大体中央部处。对于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使线圈27的中心轴沿着与装置本体28、29的纵向方向相正交的平行方向,对线圈27实施配置。
对于将线圈27配置在这种装置本体28、29上的大体中央部处,而且并联设置有内装有通信连接组件的多个开关装置1的情况下,将如图67、图68所示,由于线圈27的方向性(如图68和图69中的箭头所示的磁通方向),而会使相邻线圈27的产生磁通彼此干扰而相互抵消,从而会减少阻抗。
因此,尽量远离通信连接组件55地并联设置各开关装置1,使相邻线圈27的产生磁通间不产生干扰,或是如图70所示,按照使相邻线圈27的产生磁通间的不产生干扰的方式,配置线圈27使产生的磁通(如图70中的箭头所示)相互正交,然而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对内装有通信连接组件的各开关装置1实施设置,均存在设置空间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对网络实施综合管理,减少设置空间,并且可以将诸如操作者的操作等等直接反映至作为操作对象的装置等处以实施可靠驱动的、诸如开关装置等电气部件。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更安全地实施可靠动作的非常停止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使位于使用电气部件的通信装置中的开关装置长寿命化和低电力消耗化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通信装置的容量,进而降低整个网络传送通路的容量的技术解决方案。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以在不使通信装置大型化的条件下,增大通信装置阻抗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概述
为了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的第一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气部件,它可以由具有不同功能的、可实施规定输入和/或输出的多个功能部件结合而成,并且可以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驱动部件对所述各功能部件实施驱动。在此,所述功能部件至少包括输出导通或不导通的直接型功能部件,以及输入和/或输出信息信号用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由于可以将诸如直接型功能部件和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等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功能部件紧密结合在一起,所以可以减小设置空间,而且可以利用一个驱动装置,对具有不同功能的、诸如直接型功能部件和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等多个功能部件实施可靠的驱动。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驱动部件具有接受操作者的操作并对该操作实施传递用的操作传递部件,而且所述各功能部件可以结合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处,从而接受来自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由于可以通过操作传递部件将操作者的操作传递至各功能部件,所以可以相应对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将各功能部件切换至规定的输出状态。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功能部件至少包括相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输出导通或不导通的直接型功能部件,以及相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输入和/或输出信息信号用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便可以相应对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使直接型功能部件的输出导通或不导通,并且可以使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处于信息信号输入状态和/或输出状态。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功能部件至少包括相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输出导通或不导通的直接型功能部件,以及相应所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输入和/或输出信息信号用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便可以相应对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使直接型功能部件的输出导通或不导通,并且可以相应所接收到的输入信号使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处于信息信号输入状态和/或输出状态。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包括接受操作者操作用的操作接受部件,以及具有与所述操作接受部件实施结合用的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和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用的、呈标准化形状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的适配器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通过适配器部件,对操作接受部件和功能部件实施结合。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包括直接接受操作者的操作用的操作部件,以及具有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用的、呈标准化形状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的操作连接部件,而且所述操作部件和所述操作连接部件是通过操作适配器部件实施结合的。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即使在操作部件和操作连接部件上的连接组件不相吻合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两者容易地结合。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驱动部件具有接受操作者的操作并对该操作实施传递用的操作传递部件,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内装有作为相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输出导通或不导通的所述功能部件用的直接型功能部件,或作为相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信号,输入和/或输出信息信号用的所述功能部件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而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可与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和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相结合,从而可以使内装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处的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或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以及结合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处的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或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均具有接受所述操作的功能。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省略与直接型功能部件或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间的结合操作步骤。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具有接受操作者操作的操作接受部件,以及具有与所述操作接受部件实施结合用的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和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用的、呈标准化形状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的适配器部件,而且内装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处的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或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内装在所述适配器部件处。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在使用适配器部件的同时,使用直接型功能部件或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在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或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处配置有光照射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在使用直接型功能部件或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的同时,使用光照射部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或所述适配器部件处配置有光照射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在使用操作传递部件或适配器部件的同时,使用光照射部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而且所述功能部件还具有接收控制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实施光照射动作用的光照射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使用具备接收来自控制部的控制信号并实施光照射动作的光照射部件的功能部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可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而所述功能部件还具有接收控制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实施光照射动作用的光照射部件,而且配置有所述光照射部件的所述功能部件和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彼此间可实施直接的电气连接。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在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和具有光照射部件的功能部件间容易地实施直接的电气信号传递。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光照射部件为低电力消耗的高辉度型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在利用光照射部件实施光照射时,减少电力消耗,并且提高其照射辉度。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与中间型部件相结合,该中间型部件相应施加在该操作传递部件处的操作信号,将操作信号输出至所述功能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使施加给操作传递部件处的操作,通过中间型部件输出至功能部件处。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适配器部件将相应施加在该操作传递部件处的操作输出至所述功能部件用的中间型部件结合在所述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处。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在采用适配器部件的同时,使用中间型部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具有可同时对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和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实施结合用的多个结合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使通过结合部件实施结合的直接型功能部件的输出导通或不导通,并且可以使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处于信息信号输入状态和/或输出状态。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结合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处的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具有用于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相结合的供操作传递部件用结合部,而且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中的所述供操作传递部件用结合部具有互换性的供操作传递部件用结合部。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取代结合在操作传递部件处的直接型功能部件,而对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实施结合。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结合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处的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具有用于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相结合的供操作传递部件用结合部,而且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还包括与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中的所述供操作传递部件用结合部具有互换性的供操作传递部件用结合部。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取代结合在操作传递部件处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而对直接型功能部件实施结合。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功能部件接受来自所述中间型部件的操作。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使功能部件通过中间型部件接受操作。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中间型部件在由该中间型部件将来自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的操作方向变换为其它操作方向之后,再对所述功能部件输出该操作。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对来自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的操作方向实施变换,进而输出至功能部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中间型部件保持从所述操作传达部件接受的操作的操作方向,并将该操作输出到所述功能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不改变由操作传递部件输出的操作的操作方向,并将其输出至功能部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和所述各功能部件形成为一体。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提供出一种设置更为紧凑的电气部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具有接受操作者操作用的操作接受部件;具有用于与所述操作接受部件相结合的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和用于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的适配器部件;以及具有结合在所述适配器部件的所述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的供适配器部件用结合部的功能部件。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通过适配器部件,对操作接受部件和功能部件实施结合。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适配器部件具有多个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而且所述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以同时与所述的多个功能部件相结合。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同时将一个或多个功能部件,结合在适配器部件上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包含有具有多个供适配器部件用结合部的、接受操作者的操作用的操作接受部件,以及具有用于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的、与所述各供适配器部件用结合部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同时结合的适配器部件。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使操作接受部件上的多个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同时与适配器部件相结合。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功能部件具有用于与所述其它功能部件相结合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将各功能部件彼此连接起来。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适配器部件内装有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的所述其它功能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通过使用适配器部件的方式,使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功能部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适配器部件内装有光照射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通过使用适配器部件的方式,同时使用光照射部件。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光照射部件为低电力消耗的高辉度型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在利用光照射部件实施光照射时,减少电力消耗,并且提高其照射辉度。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适配器部件对由所述操作接受部件接受的操作冲程或操作位置或其两者实施变换,随后施加至所述功能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对操作接受部件的操作冲程或操作位置实施变换。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适配器部件中的所述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具有固定在操作接受部件处的基础部件,以及将适配器部件本体固定在所述基础部件用的固定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通过基础部件和固定部件,对操作接受部件和固定部件实施固定。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适配器部件具备用于与中间型部件相结合的供中间型部件用结合部,该中间型部件将施加至所述适配器部件处的操作输出至所述功能部件处,而且所述供中间型部件用结合部相对于所述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和所述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呈标准化形状。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使不对中间型部件和功能部件实施区分的操作传递部件、以及适配器部件等功能部件结合在可结合的部件上。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包括直接接受操作者的操作用的操作部件,具有对所述操作部件实施结合用的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和供操作连接部件用结合部的适配器部件,以及具有与所述操作适配器部件相结合用的供操作适配器用结合部件,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用的、呈标准化形状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和与所述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相结合的操作连接部件。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通过操作适配器部件,对操作部件和操作连接部件实施连接。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操作适配器部件对由所述操作部件接受的操作冲程或操作位置或其两者实施变换,随后施加至所述功能部件。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对操作接受部件的操作冲程或操作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实施变换。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功能部件具有与显示用前面部件相结合用的供前面部件用结合部,以及通过所述前面部件实施光照射动作用的光照射部件,而且所述供前面部件用结合部还呈与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或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具有互换性的形状。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提供出一种具有光照射部件的功能部件,该光照射部件具有与直接型功能部件、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有互换性的供前面部件用结合部。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将所述各功能部件收装在壳体之内,将所述操作传递部件以可传递操作者的操作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处,而且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和所述各功能部件呈整体化的单位模块形式。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因可以使操作传递部件和各功能部件构成为呈一体形状的单位模块,从而可以减少诸如总线型网络中的配电线数目,使网络设置容易实施,并且可以减小整个网络用的安装空间。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功能部件包含有输出导通或不导通的直接型功能部件,以及输入和/或输出信息信号用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而且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和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可以分别安装在呈能够相互拆装形式的两个子壳体之内,所述操作传递部件以可传递操作者操作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一个子壳体处,并且使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和所述各功能部件形成为一体。在这时,所述两个子壳体还可以通过连接器的形式实施安装、拆卸。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将直接型功能部件和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收装在两个子壳体处,或是使这两个子壳体呈连接器的形式,从而可以高效率地实施这些功能部件的安装作业、保养作业和设计作业。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电气部件,还可以使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中的通信连接组件,具有控制诸如光照射部件等等的输出部件用的多个输出端子,而且可以使所述多个输出端子中的两个以上输出端子按比率输出相同。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输出端子,减少重复的输出端子,从而可以减少设置用空间。
为了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非常停止系统,在使用所述电气部件的非常停止控制系统中,它还可以具有依据由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发出的信息信号,对控制对象的非常停止进行控制的非常控制装置,而且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与所述非常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与所述控制对象相连接,从而可以相应操作者对所述电气部件实施的操作,使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可对所述控制对象实施非常停止操作,而且所述非常控制装置可相应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依据所述操作而输入和/或输出的信息信号,对所述控制对象实施非常停止操作。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则对于网络中的控制器由于出现异常而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也可以将操作者的操作传递至目标装置,特别是在诸如非常停止等紧急情况下,还可以阻断对装置的电力供给,从而还可以提供出一种更为安全的非常停止系统。
为了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具备所述电气部件、在利用两条总线并通过电压信号实施通信信号的接收、发送的总线型网络用的通信装置中,包括由具有通信功能的通信连接组件,以及向该通信连接组件输入信号用的操作部构成的开关装置,而且所述操作部具有非接触式开关接触点的结构。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由于开关装置中的操作部是由非接触式的开关接触点结构构成的,所以和目前的有接触点的结构相比,可以延长操作部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不再需要使大电流,所以还可以降低电力消耗。
而且,本发明的通信装置,还可以使所述操作部具有由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构成的光敏断续器,以及可以与按压操作相联动的、可阻断由所述光发射元件至所述光接收元件处的光束用的遮光体。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由于开关装置中的操作部是由光敏断续器和遮光体构成的,所以不必象现有技术那样使大电流流过,所以可以延长操作部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降低电力消耗。
而且,本发明的通信装置,还可以使所述操作部具有霍耳元件,以及与按压操作相联动的、使与所述霍耳元件交链的磁通数量产生变化的磁铁。在此,还可以使所述操作部具有磁性阻抗元件,以及与按压操作相联动的、可与所述磁性阻抗元件链接以使磁通数量产生变化的磁铁。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由于采用着霍耳元件或磁性阻抗元件,所以和现有的有接触点结构相比,可以延长操作部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降低电力消耗。
而且,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在开关装置中的操作部由光敏断续器和遮光体构成的情况下,还具有可通过所述遮光体的移动,按照仅在规定时间里使由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束入射至所述光接收元件,从而将供给至所述光发射元件的通电电流控制为设定值用的电流控制部,以及可以通过所述遮光体的移动,在由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束入射至所述光接收元件,至阻断由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束期间,保持输入至所述通信连接组件处的输入信号电位用的保持部。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利用电流控制部,在规定的时间里将由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束入射至所述光接收元件而产生的通电电流控制为规定值,并且在经过该规定时间之后,将通电电流控制为比规定值小的电流值,从而可以降低电力消耗。
而且,这种通信装置还可以利用保持部,在由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束入射至所述光接收元件,至遮光体阻断由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束期间,保持输入至通信连接组件处的输入信号电位,所以可以确保开关装置的操作状态。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本发明的通信装置还具有多个波动吸收元件,该波动吸收元件串联设置在与所述两个总线连接的所述通信连接组件的两个传送端子之间。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由于通过使用作为波动吸收元件的稳压二极管的方式,使串联连接着的各稳压二极管上的正极-负极型(PN)结合静电容量比仅使用一个稳压二极管时小,所以可以确保具有足够的波动吸收容量,并且可以降低在通信装置传送端子间的容量。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五目的,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具有配置在装置本体内的线圈,在对所述多个装置本体实施集合配置的情况下,可以将所述线圈设置在与通过所述装置本体的邻接面的大体中心处的线相错开的位置。在此,当需要按照使配置在所述多个装置本体之内的所述线圈的产生磁通方向相同的方式,对所述多个装置本体实施集合配置时,可以将所述各线圈配置在大体同一条线上,当需要按照使配置在所述多个装置本体之内的所述线圈的产生磁通方向彼此相反的方式,对所述多个装置本体实施集合配置时,应该对所述各线圈实施彼此偏置的配置,所述线圈配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之内较好。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由于在对多个通信装置实施集合配置时,可以使各线圈配置在大体同一条线上以使其产生磁通的方向相同,也可以使各线圈偏置配置以使相邻各线圈的产生磁通方向彼此相反,从而可以不使各线圈的产生磁通彼此相互抵消,进而可以防止通信装置的阻抗变小。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为从前方观察第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从后方观察第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表示第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表示第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另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表示第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再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第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7为第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8表示第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使用状态中的方框连接图。
图9为第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10为第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变形实例的立体图。
图11为表示第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变形实例的回路结构的方框连接图。
图12为第二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3为第二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4为第二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变形实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5为第三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6为第四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7为从前方观察第五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8为从后方观察第五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9为从后方观察第五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图20为用于说明第五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一部分动作的立体图。
图21为从后方观察第六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2为从后方观察第六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变形实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3为从后方观察第七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4为第八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截面图。
图25为沿图24中的A-A线的截面图。
图26为第八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27为第八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28为第八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变形实例的立体图。
图29为从后方观察第九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0为第十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1为表示第十一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内部结构的部分剖开截面图。
图32为第十二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33为从后方观察第十三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4为第十三实施例中开关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5为从前方观察第十四实施例中显示灯的分解立体图。
图36为从后方观察第十五实施例中附装有显示灯的开关装置的立体图。
图37为表示第十五实施例中附装有显示灯的开关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38为第十六实施例中附装有显示灯的开关装置的一部分的方框连接图。
图39为从后方观察第十七实施例中附装有显示灯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0为第十七实施例中附装有显示灯的开关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41为第十八实施例中附装有显示灯的开关装置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42为第十九实施例中附装有显示灯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3为第二十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方框连接图。
图44为第二十实施例中通信装置一部分的连接图。
图45为表示第二十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46为说明第二十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动作方式的时间曲线图。
图47为第二十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方框连接图。
图48为第二十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部分的连接图。
图49为说明第二十一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动作方式的时间曲线图。
图50为第二十二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部分的连接图。
图51为说明第二十二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动作方式的时间曲线图。
图52为第二十三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方框连接图。
图53为表示第二十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54为第二十四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部分的方框连接图。
图55为表示第二十五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56为第二十六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连接图。
图57为第二十六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58为第二十七实施例中通信装置的侧面图。
图59为第二十七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处于某种使用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60为第二十七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处于另一种使用状态时的平面图。
图61为第二十七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处于又一种使用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62为第二十七实施例中通信装置处于再一种使用状态时的平面图。
图63为现有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4为现有开关装置的使用状态的方框连接图。
图65为现有开关装置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66为现有通信装置的方框连接图。
图67为现有通信装置处于某种使用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68为现有通信装置处于另一种使用状态时的平面图。
图69为现有通信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70为现有通信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实施发明用的最佳实施形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至图11,对本发明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为从前方观察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从后方观察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另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其它一部分的立体图,图6和图7为动作说明图,图8为使用状态的方框连接图,图9为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图10为变形实例的立体图,图11为表示图10所示回路结构的方框连接图。
正如图1和图2所示,开关装置51具有按钮部52,按钮本体部53,发光二极管盒54,内装通信功能组件型连接组件(通信连接组件)55,以及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下面对各个部件的构成形式进行说明。
<按钮部>
按钮部52具有壳体61、按钮62和操作轴63(参见图2),而且,该按钮62可以与沿着箭头Y11所示方向施加的按压力相联动,并向相同方向移动。在这时,按钮62在安装在其内部处的、诸如弹簧等部件的作用下,承受着与沿着箭头Y11所示方向相反方向的力,从而使得按钮62在沿箭头Y11所示方向的按压力消除时,可以复原至初始状态。
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53可以彼此分离地构成,而且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53的安装方式可以如图3所示。换句话说就是,正如图3所示,可以在按钮本体部53处形成可以沿着箭头Y13所示方向移动的突起部65,而且在按钮部52上与按钮本体部53侧的突起部65相结合的位置处还形成有沟槽部67,从而可以通过突起部65和沟槽部67,使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53能够以可自由拆装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而且,可以将按钮部52插入在按钮本体部53上的开口部69处,设置在所定的位置处,在这时,位于按钮本体部53侧的突起部65,将与位于按钮部52侧的沟槽部67相结合,随后沿着箭头Y13所示的方向按压突起部65,即可以将按钮部52结合、固定在按钮本体部53上。
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53间的相互固定方式,并不仅限于该实例所示的构成形式。例如,还可以通过诸如螺钉部件和螺母部件等等实施这种固定操作。
操作轴63与其它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可以如图4所示,即在操作轴63的端部处形成内部呈中空形状的凹部71,如后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盒54中的发光二极管72,就收装在该凹部71处。采用这种构成方式,便可以通过将发光二极管72收装在凹部71处的方式,防止发光二极管72对操作轴63的动作产生妨碍。
操作轴63可以呈圆筒形状,在该操作轴63的端部外周的相对位置处还形成有突起部74,当沿着箭头Y14所示的方向按压操作轴63时,这两个突起部74将分别与形成在通信连接组件55、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上的开关用突起部76、77相抵接,从而可以按压住开关用突起部76、77。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依据内装开关的操作状态,对各连接组件的状态实施切换。因此,可以对操作者施加在按钮62处的操作实施接收,并且可以将该操作传递至发光二极管盒54、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处。
<按钮本体部>
正如图1所示,按钮本体部53形成在上下侧具有三对结合部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以便能够与发光二极管盒54、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实施结合。在这种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处还形成有开口部80,而且在该开口部80处还结合有突起型连接器82、83、84,从而可以将发光二极管盒54、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固定在按钮本体部53上。
在此,如按钮本体部53与发光二极管盒54、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间可相互固定,则本发明不限于示例的结构。例如,还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将按钮部52安装在按钮本体部53上那样的、将突起部按压嵌入的固定方式。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便可以同时将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连接在按钮本体部53处。
<通信连接组件>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通信连接组件55处形成有开关用突起部76和一对突起型连接器83。这种突起型连接器83呈可以与形成在发光二极管盒54处的一对接触用连接器82、及形成在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处的一对突起型连接器84的形状互换的形状。
下面参考图5,对通信连接组件55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正如图5所示,通信连接组件55是一种可以相应操作者对按钮部52的操作,而输出相应信息信号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在其内部设置有开关部件86、输入输出接口部件87和通信部件88。
开关部件86可以通过输入输出接口部件87与通信部件88相连接。在此,开关部件86具有开关用突起部76,以及由诸如光电开关、磁开关、机械开关等等构成的开关,并且通过使开关用突起部76与所述操作轴63的动作相联动而移动的方式,对开关的导通状态、阻断状态实施切换。当对这种开关部件86实施状态切换时,将产生与其相对应的信号,该信号可通过输入输出接口部件87变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入至通信部件88处。
通信部件88可以依据所接收到的数字信号,生成与规定通信协议相适应的通信信号,所生成的通信信号可通过通信缆线而传送至网络。通信部件88也可以由外部获取信号,并且可以依据由外部获取到的信号,输出信息信号。
<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
下面参考图6(a),对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这种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具有开关用突起部77、突起型连接器84和开关91。突起型连接器84呈可以与形成在发光二极管盒54处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82、形成在通信连接组件55处的突起型连接器83的形状互换的形状。
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是一种可以相应操作者施加在按钮62处的操作,而输出导通信号或非导通信号的直接型功能部件,在其内部处设置有能够使所连接的装置等等呈导通状态、阻断状态的开关91,并且通过使开关用突起部77与所述操作轴63的动作产生联动移动的方式,对开关197的导通状态、阻断状态实施切换。
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并不仅限于接受到操作轴63的动作后立即对开关91的导通状态、阻断状态实施切换的构成方式,比如说还可以采用如图6(b)所示的、在其内部配置有时间继电器92,从而可以在操作轴63动作之后的一定时间里对开关91的导通状态、阻断状态实施切换的构成方式。
<发光二极管盒>
下面参考图7(a),对发光二极管盒54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这种发光二极管盒54可以具有作为光照射部件的发光二极管72,以及突起型连接器82。突起型连接器82呈可以与形成在通信连接组件55处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83、形成在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处的突起型连接器84的形状互换的形状。
在发光二极管盒54的内部处还设置有回路95,以便能够接收由诸如总线等发送来的控制信号。发光二极管72可以插入、收装在呈圆筒形状的操作轴63上的凹部71处(参见图4)。
发光二极管盒54不仅可以采用与诸如总线等等相连接而由外侧接收控制信号的构成形式,而且还可以采用诸如仅仅由外部施加电流的构成形式(参见图7(b))。
<开关装置的具体应用实例>
下面参考图8,对使用具有如上所述构成形式的开关装置51的非常停止系统进行说明。正如图8所示,发光二极管盒54和通信连接组件55可通过总线BL与中央处理器(CPU)15相连接。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还与作为驱动装置的电动机M1相连接。
中央处理器(CPU)17为用于异常监视的中央处理器,它可以对通信连接组件55的状态实施长时间的监视。中央处理器15将相应通信连接组件55的状态的控制信号,传送至发光二极管盒54。例如,当通信连接组件55处于导通状态时,它可以传送使发光二极管72点亮的控制信号,以使发光二极管盒54中的发光二极管72处于点亮状态。采用这种构成方式,发光二极管盒54可以相应于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的状态,进行发光二极管72的光照射动作(点亮、熄灭、闪烁点亮等等)实施控制。
正如图8所示,在所述非常停止系统中,有两条途径可以停止电动机M1的动作。一条是通过总线BL,经由通信连接组件55、中央处理器15、中央处理器17而到达电动机M1的路径,另一条是通过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直接停止电动机M1动作的路径。
对于采用前一路径的情况,当操作者操作开关装置51时,通信连接组件55将输出表示开关装置51被操作的信息信号,中央处理器17可通过总线BL检测到该信号,并发出停止电动机M1动作用的控制信号。中央处理器17在由中央处理器15处接收到该控制信号时,停止电动机M1的动作。
对于采用后一路径的情况,当操作者操作开关装置51时,将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从导通状态切换至非导通状态,从而可以直接停止电动机M1的动作。
当采用这种构成形式时,由于不仅具有前一路径,而且还具有后一路径,所以这种构成形式对于通信线路阻断和中央处理器产生误动作时的情况是非常有效的。这种开关装置51在操作者实施一次操作时,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停止电动机M1的动作,所以将这种开关装置51使用在非常停止系统中可以提高其安全性。
配置有多个开关装置51的配电盘的内侧状况可以如图9所示。通过使用所述开关装置51,与图66所示的现有配电线路相比,可简化位于配电盘背面侧的配电线路。
然而,所述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53,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操作传递部件,发光二极管盒54在本发明中相当于可接收由控制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具有实施光照射动作的光照射部件的功能部件,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在本发明中相当于功能部件,特别是通信连接组件55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在本发明中相当于直接型功能部件,发光二极管72在本发明中相当于光照射部件,中央处理器15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控制装置,电动机M1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控制对象部件。
因此,通过第一实施例的开关装置51,可以将具有直接型功能部件(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和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通信连接组件55)等、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功能部件紧密结合,从而可以减小设置空间,而且可以利用作为一个驱动装置的操作传递部件(按钮部52、按钮本体部53),对功能不同的直接型功能部件和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等、多个功能部件实施可靠地驱动。
而且,在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在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中还可以具有相应施加在按钮部52处的操作而实施光照射动作的发光二极管。
而且,在按钮本体部53处也可以配置有具有发光二极管盒54的发光二极管72。
而且,在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盒54的发光二极管72的光照射动作是相应来自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而实施的,中央处理器与具有总线BL(参见图8)的网络相连接。
然而,在第一实施例的变形实例中,也可以直接相应来自通信连接组件55的信号,实施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如图10所示,在发光二极管盒54的侧面处设置有凸起部97,在通信连接组件55的侧面处设置有沟槽部98,从而可以对发光二极管盒54和通信连接组件55两者实施结合、固定。在位于侧面处的凸起部97和沟槽部98上还可以设置有接触点,以便在对发光二极管盒54和通信连接组件55实施结合时,还能够实现直接的电气连接。
下面参考图11,对所述变形实例中的发光二极管盒54和通信连接组件55的回路结构进行说明。这种通信连接组件55除了具有如图5所示的回路构成之外,在其侧面处还设置有与外部实施电气连接用的接触点101。发光二极管盒54除了具有发光二极管72之外,在其侧面处还设置有与外部实施电气连接用的接触点102。在通信连接组件55和发光二极管盒54之间,可以通过位于通信连接组件55侧的接触点101和位于发光二极管盒54侧的接触点102实施电气连接。而且,通信连接组件55中的通信部件88,还可以通过总线BL(参见图8)与位于外部的设备相连接。
当对按钮62实施操作而使通信连接组件55动作时,通信连接组件55可通过总线BL,将来自通信部件88的信息信号发送至其它设备处。获得这种信息信号的中央处理器,可以发送出使发光二极管72点亮的点亮信号。
当通信连接组件55获得了点亮信号时,该通信连接组件55可通过通信部件88、输入输出接口部件87和接触点101,将点亮信号传递至发光二极管盒54。发光二极管盒54通过接触点102获取该点亮信号,并且使发光二极管72处于点亮状态。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则当对开关装置51实施操作时,通信连接组件55将输出信息信号,并且依据该信息信号对发光二极管盒54处的发光二极管72实施点亮,对电动机M1的动作方式实施控制。
然而,除了对所述的开关装置51实施操作之外,还可以通过对与总线BL(参见图8)相连接的其它开关装置实施操作,并且依据对这些开关装置的操作而输出的信息信号,使开关装置51处的发光二极管处于点亮状态,并且对电动机M1的动作方式实施控制。
在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72采用的是常规的发光二极管,然而也可以采用与常规的发光二极管相比,发光效率更高的、诸如四元素类和氮化镓类等等的高性能照明设备。当采用这种构成形式时,可以在低电流条件下实现高辉度照明,从而可以避免集中安装时形成大量热量的问题。当然,也可以采用诸如白炽灯等照明设备。
而且,在第一实施例中,通信连接组件55在操作者对按钮部52实施操作时输出信息信号,然而依据操作者的操作而输出的信息信号的构成形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利用诸如时间继电器等等部件,在操作者对按钮部52实施操作之后,经过一定时间时再输出信息通信信号。
而且,在第一实施例中,按钮部52、按钮本体部53、发光二极管盒54、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是以分别构成的形式进行说明的,然而这些部件也可以形成为一体。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是以通信连接组件55在接收到来自按钮部52的操作信号时输出信息信号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通信连接组件55还可以按照当通过总线由开关装置51的外部接收到信息信号时,输出与其相对应的信息信号的方式构成。而且,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除了采用通信连接组件55这种输出信息信号的构成形式之外,还可以采用诸如发光二极管等等的、可通过外部操作输入信息信号的构成形式,以及对信息信号实施输入输出的构成形式。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2至图14,对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开关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2为分解立体图,图13为使用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4为变形实例的解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4的基本结构,与如图1所示的开关装置51相同,所以在图12中与如图1至图8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下面主要对与开关装置51形状不同的通信连接组件105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通信连接组件105与所述第一实施例中的通信连接组件55相同,也具有开关用突起部76和突起型连接器83,与第一实施例间的不同点为如果通信连接组件55的宽度为D,则通信连接组件105的宽度为2D,而且在通信连接组件105的上下位置处设置有两对突起型连接器83。
对于将这种宽度为2D的通信连接组件105组合在按钮本体部53处使用的情况,在配置有三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的按钮本体部53处,还有另一对可供利用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因此例如,还可以将如图1所示的、宽度为D的通信连接组件55或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中的任一个,结合在按钮本体部53处使用。
使用着宽度为2D的通信连接组件105和宽度为D的通信连接组件55的情况如图13所示。正如图13所示,通信连接组件105上的两组突起型连接器83,可以与位于按钮本体部53的左侧处的两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相结合。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上的一对突起型连接器84,与位于右侧处的一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相结合。
在通信连接组件105的变形实例中,通信连接组件105的宽度可以为3D,宽度为3D的通信连接组件107的外观如图14所示。这种通信连接组件107具有开关用突起部76和上下三对突起型连接器83。该通信连接组件107上的各突起型连接器83,可以分别与设置在按钮本体部53处的三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相结合。
因此,如果采用该第二实施例,则除了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之外,通过使用如图1所示的通信连接组件55宽度的两倍宽度2D的通信连接组件105、具有三倍宽度3D的通信连接组件107,可以增大内部容积,这对于需要将结构更为复杂的回路收装在其内部处的情况是特别有效的。
在此,通信连接组件105、107均可相应于本发明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
另外,上述是对具有通信连接组件55的两倍宽度2D的通信连接组件105、和具有三倍宽度3D的通信连接组件107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也可以取代通信连接组件,将宽度为D的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和发光二极管盒54的各个具有两倍宽度2D、三倍宽度3D的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发光二极管盒,与按钮本体部53结合使用。而且,还可以将这些部件组合在一起使用。
(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5,对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15中省略了图1中的发光二极管盒54、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的图示。
正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09的基本结构,与图1所示的开关装置51相同,所以在图15中与图1至图8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下面主要对其构成形式与开关装置51中的按钮本体部53不同的部分,以及新增加的开关适配器110进行说明。
<按钮本体部>
本实施例的按钮本体部111,除了具有三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之外,还具有一对适配器用连接突起部121(其一部分图中未示出)。
<开关适配器>
开关适配器110具有一组连接器114。可以通过将所述连接器114与开关本体部111上的适配器用连接突起部112相结合的方式,将开关适配器110结合、固定在开关本体部111处。
在开关适配器110处还形成有按钮结合用突起部115,该按钮结合用突起部115可以沿着箭头Y15所示的方向或相反方向转动。通过使开关适配器110由图15所示的位置沿着箭头Y15所示方向转动,按钮结合用突起部115将与形成在按钮部52上的、呈L字型的结合沟槽116相结合,从而可以将开关适配器110结合、固定在按钮部52上。
因此,如果采用第三实施例,则通过设置有开关适配器110,即使在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111不具有互换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两者组合起来使用。
例如,对于所需要使用的连接组件,在只与按钮本体部111连接的情况下,特别是对于使用特定类型的按钮部52时,所述组合因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111的连接结构不同而不能实现,然而如果使用本实施例的开关适配器110,则可以实现所述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111的组合使用。
在此,按钮部52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操作部件,按钮本体部111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操作连接部件,开关适配器110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操作适配器部件,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在本发明相当于供功能部件结合用部件。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第三实施例中,按钮部52与开关适配器110间的连接,是以通过按钮结合用突起部115与结合沟槽116间实施结合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按钮部52与开关适配器110两者间的结合形式并不仅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在开关适配器110处,形成与如图3所示的突起部65相同的突起部,在按钮部52处,形成与如图3所示的沟槽部67相同的沟槽部,并且通过将位于开关适配器110侧的突起部,按压至按钮部52处,进而与其沟槽部相结合的方式,对按钮部52和开关适配器110实施结合、固定。
而且在第三实施例中,优选在开关适配器110处设置有如后所述的位置·行程变换部(参见图24)。而且,还可以在按钮本体部111侧设置有这种位置·行程变换部。
(第四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6,对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19的基本构成形式,与如图1所示的开关装置51相同,所以在图16中与图1至图8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下面主要对其构成形式与开关装置51中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按钮本体部121,内装有位于如图1所示的按钮本体部53处的通信连接组件55,在其中央部处还整体设置有通信模块122。在与该通信模块122的左右两侧相邻位置处,还设置有上下一对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如图1所示的通信连接组件55或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连接在位于左侧或右侧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处。
在通信模块122处,还内装有位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连接组件55内部处的开关部件86,输入输出接口部件87和通信部件88(参见图5),从而与通信连接组件55功能相同的通信模块122按钮本体部121形成为一体。而且,通信模块122可以输出与操作者对按钮部52的操作相对应的信息信号。
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121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操作传递部件,通信模块122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
因此,如果采用第四实施例,则通过使通信模块122与按钮本体部121形成为一体的方式,还可以在诸如通过总线与网络相连接的情况下,省去所述第一实施例中的通信连接组件55对按钮部52实施结合的操作,从而具有与网络间的连接作业非常简单的优点。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第四实施例中,按钮本体部121是与作为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的通信模块122形成为一体的,然而也可以使作为直接型功能部件的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或发光二极管盒54(参见图1)与按钮本体部121形成为一体。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第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或发光二极管盒54)这两者与按钮本体部121形成为一体。而且,还可以在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或按钮本体部121处配置有发光二极管,以便能够相应施加在按钮部52处的操作而使发光二极管实施光照射动作。
(第五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7至图20,对本发明开关装置的第五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7为从前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18为从后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19为从后方观察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20为说明该开关装置中一部分的动作状态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25的基本构成形式,与图1所示的开关装置51相同,所以在图17至图20中与图1至图8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所述开关装置51的不同之处在于配置有适配器126,下面主要对所述不同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适配器126,具有与按钮部52相结合用的、上下一对按钮结合用连接器128,以及与通信连接组件55相结合用的、上下一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129。在此,连接组件用连接器129具有可以与各种连接组件相连接的标准化形状,比如说可以呈能够与通信连接组件55上的突起型连接器83相结合的形状。
图20为适配器126的一部分的截面图。正如图20所示,在适配器126处形成有传递突起部131,该传递突起部131可以由导轨132对其运动实施限制,使其仅可以沿着箭头Y20所示的方向或相反方向运动。而且,传递突起部131可以在诸如作为弹性部件的弹簧等等部件(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承受着与沿着箭头Y20所示的方向相反方向的弹性作用。
传递突起部131在没对按钮部52处施加操作力的情况下,与位于按钮部52侧的操作轴63上的突起部74相抵接,所以在向按钮部52施加有操作力时,操作轴63将沿按压方向移动,进而使传递突起部131与该运动联动,沿着箭头Y20所示的方向移动,随着传递突起部131的移动,通信连接组件55上的开关用突起部76也被按向箭头Y20所示方向,从而可以对通信连接组件55的状态实施切换。
这种适配器126是一种在具有通信连接组件55的连接组件形状与具有按钮本体部53的连接组件形状不同时使用的适配器。通过使用可以和通信连接组件55和按钮本体部53上的各连接组件形状相匹配的适配器126,便可以对连接组件和按钮部实施各种组合。
在此,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53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操作接受部件,适配器126在本发明中相当于适配器部件,通信连接组件55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按钮结合用连接器128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连接组件用连接器129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
目前,由生产厂家A生产的按钮部,通常仅能与由生产厂家A生产的连接组件结合使用,然而如果采用第五实施例,由于设置有具有标准化形状的适配器126,所以可以组合使用由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出的连接组件和按钮部52。
而且,在所述的第五实施例中,是以作为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的通信连接组件55连接在适配器126处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也可以与作为直接型功能部件的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19(参见图1)结合使用。
而且,在此适配器126可与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分别结合,然而也可以同时对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实施结合。此时,连接在适配器126处的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可以相应操作者对按钮部52实施的操作而同时动作。
而且,如上所述的第五实施例中的适配器126,是一种可以使原先不能实现结合的通信连接组件55和按钮本体部53实施结合的部件,而且还可以使与通信连接组件55具有相同功能的连接组件(或模块)整体形成在该适配器126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与施加至按钮部52处的动作相联动,对内装在适配器126处的通信功能组件实施操作。同样地,与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具有相同功能的连接组件(或模块),也可以整体形成在适配器126处。
而且,还可以在适配器126处内装有发光二极管,以便能够通过对按钮部52的操作,对该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状态实施控制。
而且,在第五实施例中是在通信连接组件55(参见图17)处,形成有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的,然而还可以将其它连接组件连接在该通信连接组件55处。对于将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连接在适配器126的情况,也可以对其它连接组件实施类似的连接。
(第六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21和图22,对本发明开关装置的第六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35的基本结构,与图1所示的开关装置51相同,所以在图21和图22中与如图1至图8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所述开关装置51的不同之处在于适配器136的形状不同,下面主要对所述不同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35中的适配器136可以如图21所示,它与图17至图20所示的适配器126相同,也具有按钮结合用连接器128和连接组件用连接器129。在此,连接组件用连接器129呈可以与各种连接组件相连接的标准化形状。
适配器136具有位于上下位置处的两对按钮结合用连接器128和两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129。而且还如图21所示,相对适配器126的宽度D,适配器136的宽度为2D。
适配器136上的两对按钮结合用连接器128,与位于按钮本体部53的左侧的上下两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相连接。而且在适配器136上的两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129处,可以分别与通信连接组件55上的突起型连接器83,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上的突起型连接器84相结合,所以可以同时对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实施连接。
而且,可以采用宽度比适配器136的宽度更宽的适配器,这种适配器的宽度可以为3D,具有宽度为3D的适配器138的开关装置139的外观结构,可以如图22所示。所述适配器138具有位于上下位置处的三对按钮结合用连接器128,以及位于上下位置处的三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129。适配器138上的三对按钮结合用连接器128,可以分别与位于按钮本体部53的上下位置处的三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相结合,而且三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129可以分别与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侧的突起型连接器83、位于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侧的突起型连接器84相结合,从而可以同时对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实施结合。
因此,如果采用第六实施例,取适配器126(参见图18)的宽度为D时,可以通过使用宽度为2D的适配器136或宽度为3D的适配器138的方式,即使通信连接组件55、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发光二极管盒54上的突起型连接器82、83、84的形状彼此不同,也可以对通信连接组件55、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发光二极管盒54实施有效地结合。
例如,对于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盒54、通信连接组件55、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相结合的情况下,比如说对于位于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侧的突起型连接器83、84形状相同,而位于发光二极管盒54侧的突起型连接器82的形状与位于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侧的突起型连接器形状不同的情况下,如位于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侧的突起型连接器83、84的形状与位于按钮本体部53侧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的形状相同,则可以将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直接结合在按钮本体部53上,并且可以利用如图18所示的适配器126,将发光二极管盒54连接在按钮本体部53上。
而且,如果发光二极管盒54上的突起型连接器82的形状,与位于按钮本体部53侧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的形状相同,则可以将发光二极管盒54直接结合在按钮本体部53上,并且可以利用如图21所示的适配器136,将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连接在按钮本体部53上。
而且,对于要与按钮本体部53相结合的、诸如通信连接组件55等等部件上的突起型连接器的形状,均与位于按钮本体部53侧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如图22所示的适配器138。
在此,适配器136、138在本发明中相当于适配器部件,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
在第六实施例中,对宽度为适配器126(参见图18)宽度D的两倍的适配器136或具有3倍宽度3D的适配器138进行了说明,这主要是为了说明可以采用其宽度与如图18所示的适配器126的宽度D不同的其它适配器,所以例如,还可以采用其宽度为适配器126的宽度D的0.5倍、1.5倍、4倍等等的各种适配器。
(第七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23,对本发明开关装置的第七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41的基本结构,与如图22所示的开关装置139相同,然而适配器142的形状有所不同,下面一并参考图1至图22,主要对与图22所示的开关装置139之间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适配器142,是一种在如图22所示的开关装置139处,内装有与通信连接组件55具有相同通信功能的通信连接组件的适配器,这种适配器142具有位于上下位置处的三对按钮结合用连接器128,以及位于上下位置处的两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而且,还具备两个传递突起部131和一个用于通信功能的开关用突起部(图中未示出)。
在此,通过对这些传递突起部131和开关用突起部同时实施操作的方式,可以使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以及内装在适配器142处的通信连接组件55同时动作。
形成在适配器142处的、左右各一对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129,可以分别与一个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相结合。采用这种构成方式,适配器142还可以内装有与结合在该适配器142处的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具有不同功能的通信连接组件。
在此,适配器142在本发明中相当于适配器部件,内装在适配器142处的通信连接组件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
在如上所述的第七实施例中,是以将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连接在适配器142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也可以将内装在适配器142处的通信连接组件与作为其它部件的通信连接组件55相结合。在此,还可以在适配器142处内装有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的功能组件。
(第八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24至图28,对本发明开关装置的第八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4为截面图,图25为沿图24中A-A线的剖截面图,图26为动作说明图,图27为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28为变形实例立体图。而且,在图24和图25中,与图1至图23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45具有按钮部52、按钮本体部53、适配器146和通信连接组件55。正如第一实施例所述,该按钮部52具有壳体61、按钮62和操作轴63,而且按钮本体部53具有按钮部固定用闩锁部件148和壳体149。
在按钮本体部53的内部处,形成有位置·行程变换部151,该位置·行程变换部151可以由轴152和摆动部件153构成。而且,所述摆动部件153具有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和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该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与操作轴63的一端部相抵接。
在与摆动部件153上的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侧相反的一侧处,形成有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而且所述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与适配器146上的操作力传递部件158相抵接。
适配器146具有壳体160,如上所述的操作力传递部件158,作为弹性部件的弹簧161,按钮用连接器162和连接组件用连接器163。在操作力传递部件158的中心位置附近,还配置有供连接组件用突起部164。在壳体160和操作力传递部件158之间收装着弹簧161,所以当操作力传递部件158从箭头Y24所示方向承受有一定大小之上的按压力时,将承受来自弹簧161的与沿箭头Y24所示方向相反方向的力。
通信连接组件55具有突起部76和连接器166,当沿着箭头Y24所示方向按压突起部76时,可以对内装在通信连接组件55处的开关(图中未示出)实施切换。
在此,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53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操作接受部件,适配器146和位置、行程变换部151在本发明中相当于适配器部件,通信连接组件55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按钮用连接器162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连接组件用连接器163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
下面对开关装置145的各部分动作进行说明。当沿着箭头Y24所示方向(参见图24)对按钮62实施按压操作时,操作轴63将与之联动而沿着相同方向移动,同时操作轴63按压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当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受到按压时,摆动部件153将以轴152为中心产生摆动。
因此,当利用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对操作力传递部件158实施按压操作时,操作力传递部件158上的供连接组件用突起部164将按压住通信连接组件55上的突起部76。通过各部分的这种动作方式,开关装置145便可以将施加在按钮62处的按压力传递至通信连接组件55处。
在如图24和图25所示的操作轴63与操作力传递部件158之间,形成有枢轴支撑在轴152处的摆动部件153,从而可以改变操作轴63的行程长度(可移动距离)。在一般情况下,按钮部52和通信连接组件55等连接组件的行程,是由各制造厂商在制造时确定的。
因此,如果采用第八实施例,对于由于按钮部52和通信连接组件55的制造厂商不同,而使两者间的行程不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枢轴支撑在轴152处的摆动部件153的方式,而使行程彼此匹配。
下面参考图26,对如何利用枢轴支撑在轴152处的摆动部件153,改变按钮部52所固有的行程进行说明。图26(b)表示的是其行程比按钮部52所固有的行程更长时的一个实例,图26(a)表示的是对按钮部52所固有的行程不实施变更时的一个实例,图26(c)表示的是其行程比按钮部52所固有的行程更短时的一个实例。
正如图26(a)~图26(c)所示,可以通过形成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的部位,实施行程的变换。换句话说就是,如图26(a)所示、按照使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的中心轴与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的中心轴大体一致的方式形成各突起部151、156的情况下,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的移动距离与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的移动距离大体相等。
在另一方面,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的移动距离与操作轴63的行程相等。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的移动距离与适配器146中的操作力传递部件158的移动距离相等,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的移动距离与连接组件上的开关用突起部76的行程相等。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如图26(a)所示的情况下,操作轴63的行程与连接组件上的开关用突起部76的行程相等。
下面分析如图26(c)所示的、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形成在比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更靠近轴152的位置处的实例。在这种情况下,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的移动距离比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的移动距离短。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图26(c)所示的情况,连接组件上的开关用突起部76的行程比操作轴63的行程短。
下面分析如图26(b)所示的、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形成在比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更远离轴152的位置处的实例。在这种情况下,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的移动距离比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的移动距离长。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如图26(b)所示的情况,连接组件上的开关用突起部76的行程比操作轴63的行程长。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便可以在摆动部件153处,通过仅仅改变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与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方式,改变操作轴63的行程,从而可与连接组件上的开关用突起部76的行程相匹配。
因此,如果采用如上所述的第八实施例中的摆动部件153,即可以容易地改变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与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这种摆动部件153的立体图可以如图27所示。在形成有摆动部件153的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的一侧面处还形成有多个孔H0~H4。在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处形成有与这些孔H0~H4相对应的固定突起部P1。因此,通过将该固定突起部P1插入孔H0~H4中的任一处的方式,可改变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的形成位置。
如图27所示、在形成有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的一侧面的相反侧,也可以形成类似的孔(图中未示出),而且在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处也形成有与固定用突起部P1相同的固定用突起部(图中未示出)。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还可以对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的形成位置实施改变。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便可以依据所需要的行程变换形式,确定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与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可将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和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安装在摆动部件153处。
在图27中,是以利用形成在摆动部件153处的孔H0~H4,对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和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的形成位置实施改变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对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和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的形成位置实施改变的构成形式,并不仅限于这种特定的构造形式。例如,还可以在摆动部件153处形成滑动部件,并且在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处形成与该滑动部件相对应的突起部,从而可通过两者间的结合,进行位置变更。
而且,在此是以将通信连接组件55连接在适配器146处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还可以对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参见图1)等部件实施连接。而且,还可以同时对通信连接组件5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实施连接。
而且,在第八实施例中的位置·行程变换部151,是以与操作轴63和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在相同位置处实施抵接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操作轴63和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并不仅限于在相同位置处实施抵接。换句话说就是,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具有操作轴63的按钮部52和具有位置·行程变换部155的按钮本体部53是由不同生产厂商生产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图28示出用于与操作轴63和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相抵接的位置变换部件168,可进行行程变换。这种位置变换部件168具有罩盖部169和位置变换突起部170。
在罩盖部169的表面处形成有多个孔,而且可以按照使形成在罩盖部169表面处的孔从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侧露出的方式,由罩盖部169覆盖着与操作轴63的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相抵接侧的端部。在形成于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相抵接位置处的孔处,还可以形成有位置变换用突起部170。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方式,即使在操作轴63不能与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在相同位置处实施抵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两者间实现抵接。
(第九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29,对本发明开关装置的第九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29中与如图1至图28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73具有按钮部52,按钮本体部174,内装通信功能部件型连接组件(以下简称通信连接组件)175,以及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176。
<按钮部>
在按钮本体部174处形成有通信连接组件用连接沟槽部178,而且在该通信连接组件用连接沟槽部178处还配置有与通信连接组件175实施电气连接用的配电线。
<通信连接组件>
在通信连接组件175的内部设置有通信回路,在通信连接组件175与按钮本体部174间相对的面处,形成有与按钮本体部174相连接用的连接用突起部179。在这种连接用突起部179处还配置有与按钮本体部174实施电气连接用的配电线。
这种连接用突起部179与按钮本体部174上的通信连接组件用连接沟槽部178相结合,在对按钮本体部174和通信连接组件175实施结合、固定的同时,实现两者间的电气连接。
在通信连接组件175处也可以形成有多个连接组件用连接沟槽180,从而可以将其它诸如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176等等的连接组件结合在通信连接组件175自身上,由此可以同时与多个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176实施结合。在此,连接组件用连接沟槽180与按钮本体部174上的通信连接组件用连接沟槽部178的构成形式相同。
在通信连接组件175的内部处,还设置有可以与具有按钮部52的操作轴(图中未示出)的动作相联动的开关181。所述开关181在操作轴沿着箭头Y26所示方向移动时,可以与其联动而使开关181沿着箭头Y27所示的方向移动。因此,通过对设置有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176的开关(图中未示出)实施的操作,便可以对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176的状态实施切换。
<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
在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176与通信连接组件175相对的面处,设置有连接用突起部183,所述连接用突起部183与位于通信连接组件175侧的连接用突起部179的构成形式相同,通过使连接用突起部183与通信连接组件175上的连接组件用连接沟槽180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在对通信连接组件175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176实施结合、固定的同时,对两者实施电气连接。
在此,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174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操作接受部件,通信连接组件175在本发明中相当于适配器部件。
因此,如果采用第九实施例,则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可以同时对多个功能部件实施结合。
(第十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30,对本发明开关装置的第十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0为表示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87内部结构用的部分立体图。在图30中与图1至图29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187,与图24所示的开关装置145相同,枢轴支撑在摆动轴处的摆动部在受到操作轴发出的力时会产生摆动,由此对连接组件的开关实施操作。开关装置187与开关装置145间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形成在摆动部处的两对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55和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56,可以按照彼此独立的方式动作。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按钮部52不仅可以作为如图24所示的、所谓的按钮开关使用,而且还可以作为选择开关使用,这是非常有用的。
换句话说就是,选择开关(图中未示出)的操作轴可以按照左右侧独立的方式实施动作。例如,当使选择开关向右侧转动时,可以使位于右侧的操作轴189R动作。类似的,当向左侧转动时,可以使位于左侧的操作轴189L动作。图30表示的就是右侧操作轴189R动作时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的摆动部,与如上所述的第八实施例中的摆动部件153的结构有所不同。即正如图30所示,分别形成在摆动部件191R、191L的两对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92R、192L和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93R、193L,可以同时运动。在此,摆动部件191R、191L是按照包含有一对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92R、192L和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93R、193L的方式,对如图24所示的摆动部件153实施两等分的。如图30所示的摆动部件191R、191L为了轻型化而消除了多余的部分,所以与对图24所示的摆动部件153实施两等分后的形状并不完全一样。
操作力传递部件195R、195L是一种在呈四边形形状的平板中央部处形成矩形孔后两等分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是作为连接组件的双输入式(2IN)连接组件197。所述双输入式连接组件197可以通过上侧突起部198U的状态与下侧突起部(图中未示出)的状态间的关系,而改变其输出状态。
例如,在对上侧突起部198U实施按压而未对下侧突起部实施按压的情况下,输出的状态为A。在未对上侧突起部198U实施按压而对下侧突起部实施按压的情况下,输出的状态为B。
操作力传递部件195R、195L还按照与这种双输入式连接组件197相对应的方式,分别形成有双输入式连接组件用长边部(下面称为长边部)199R、199L。
下面对开关装置187的动作方式进行说明。当使位于右侧的操作轴189R沿着箭头Y30所示方向移动时,通过该操作轴189R的移动而会对位于右侧的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92R沿相同方向形成按压,从而可以使摆动部件191R以轴152为中心产生摆动。
随着这种摆动,借助适配器用突起部193R,右侧的操作力传递部件195R沿着箭头Y31所示的方向被按压。因此,在位于右侧操作力传递部件195R处的供连接组件用突起部(图中未示出)的作用下,操作通信连接组件55上的开关用突起部76,从而可以对通信连接组件55的状态实施切换。
由于在位于右侧的操作力传递部件195R处形成有长边部199R,所以通过对右侧操作力传递部件195R实施按压的方式,还可以对位于通信连接组件55处的开关用突起部76和双输入式连接组件197处的下侧突起部实施按压(参见图30)。
由于在位于左侧的操作力传递部件195L处形成有长边部199L,所以通过对左侧操作力传递部件195L实施按压的方式,还可以对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的突起部(图中未示出)和双输入式连接组件197处的上侧突起部198U实施按压。
在此,操作轴189R、189L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操作接受部件中的一部分,轴152、右侧操作力传递部件195R、左侧操作力传递部件195L、右侧摆动部件191R、左侧摆动部件191L、右侧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92R、左侧供操作轴用突起部192L、右侧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93R和左侧供适配器用突起部193L,在本发明中相当于适配器部件中的一部分,通信连接组件55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在本发明中相当于直接型功能部件。
因此,如果采用第十实施例,则不仅可以使用按钮开关,而且还可以使用选择开关,从而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第十一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31,对本发明开关装置的第十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1为表示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201内部结构的部分剖开截面图。在图31中与图1至图30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201,具有按钮部52,按钮本体部53,适配器146,通信连接组件55,凸缘部件203,以及固定用螺母204和固定用螺钉205。
按钮部52设置在安装板206上的规定位置处。凸缘部件203安装在按钮部52上的凸形部208处。这种凸缘部件203呈圆形,在其中央处形成有圆形孔,而且按钮部52上的凸形部208可以插入在该圆形孔中。
形成有雌性螺纹的固定用螺母204,可以与形成在按钮部52上的凸形部208的外周的雄性螺纹实施螺纹连接,从而可以将按钮部52固定在安装板206处。
随后,可以将固定用螺钉205插入至位于按钮本体部53处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中,将固定用螺钉205的端部插入至凸缘部件203上的固定螺纹用孔209中。而且,在该固定螺纹用孔209处形成有雌性螺纹。
可以在这种状态下对固定用螺钉205实施安装,从而可以通过使固定用螺钉205与位于凸缘部件203上的固定螺纹用孔209实施螺纹连接的方式,将按钮本体部53固定在按钮部52处。
在此,按钮部52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操作接受部件,按钮本体部53和适配器146在本发明中相当于适配器部件,通信连接组件55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凸缘部件203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固定用螺母204在本发明中相当于基础部件,固定用螺钉205在本发明中相当于固定部件。
因此,如果采用十一实施例,便可以通过适配器146,将诸如通信连接组件55等功能部件结合在按钮部52处使用。
(第十二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32,对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十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2为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211的动作说明图。在图32中与图1至图31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作为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211,可以将如上所述的第十实施例中的选择开关应用在开关部件处。所述选择开关如前所述,当朝向右侧转动开关时,位于右侧的操作轴189R动作,当朝向左侧转动时,位于左侧的操作轴189L动作。
所述开关装置211具有中间型配置组件213、通信连接组件214和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
在中间型配置组件213的内部处还设置有中间杆215。该中间杆215由位于中心处的主轴215m,以及由主轴215m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支轴215s构成。
在选择开关中位于左侧的操作轴189L沿着箭头Y32所示方向移动时,中间杆215可以与其联动而朝向相同方向动作。换句话说就是,当左侧操作轴189L沿着图32(a)中的箭头Y32所示方向移动时,中间杆215也朝向相同方向移动。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则可以如图32(b)所示,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的开关用突起部77,将借助中间杆215上的主轴215m而受到挤压,从而可以对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的状态实施切换。
而且,当中间杆215沿着箭头Y32所示方向移动时,支轴215s也将沿着箭头Y32所示的方向移动,因此可以如图32(b)所示,由支轴215s对设置在通信连接组件214内部的开关216实施按压,从而可以由通信连接组件214输出信息信号。
通信连接组件214在其侧面处还形成有呈长方形形状的孔,以便能够接受由中间型配置组件213输出的操作力。
当采用这种构成方式时,中间型配置组件213可以将由操作轴189L、189R发出的、沿着箭头Y32所示方向的操作力,传递至位于该操作轴189L、189R的动作方向延长线(沿着箭头Y32所示方向)上的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处,并且可以在变换为其它操作方向之后,再对通信连接组件214输出操作力。
因此,如果采用第十二实施例,通过使用如上所述的中间型配置组件213,可将操作轴189L、189R的动作,向与该操作轴189L、189R的移动方向的延长线方向不同的方向传递。
而且,操作轴189L、189R在本发明中相当于操作传递部件的一部分,中间型配置组件213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中间部件。
在如上所述的第十二实施例中,是以利用支轴215s对通信连接组件214实施操作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也可以利用支轴215s对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实施操作。而且,在此是以利用主轴215m对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56实施操作的情况下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也可以利用其对通信连接组件214实施操作。
而且在第十二实施例中,是以相对于操作轴189L设置中间型配置组件213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也可以相对于操作轴189R设置同样的中间型配置组件。同样地,还可以相对于两个操作轴189L、189R同时设置有中间型配置组件213。
而且,还可以设置有用于承受操作轴189L、189R发出的操作力的适配器部件(例如,图19所示的适配器138),并且可以将该适配器部件连接在中间型配置组件213处。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第十二实施例中,是以改变操作轴189L、189R的操作方向,使中间型配置组件213向通信连接组件214输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也可以不改变操作轴189L、189R的操作方向而直接输出,进而对通信连接组件214等实施操作。
(第十三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33和图34,对本发明开关装置的第十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3为从后方观察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219时的分解立体图,图34为一部分的立体图。在图33和图34中,与图1至图32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219,具有开关部(图中未示出),开关适配器(图中未示出),按钮本体部111,纵横变换型适配器220和附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双输入式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222。
<附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双输入式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
附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双输入式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下面简称为双输入式连接组件)222,具有两个开关用突起部223,以及一对突起型连接器224(在图中仅示出了其中的一个)。
双输入式连接组件222在根据两个开关用突起部223的状态而使输出产生变化这一点,与如上所述的第十实施例中的双输入式连接组件197的构成形式相同。但在本实施例中的双输入式连接组件222中,通过使开关用突起部223的状态产生变化,而使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状态产生变化(比如说使发光二极管点亮或熄灭)。
突起型连接器224的形状可以与图1所示的通信连接组件55等部件的形状相同。因此,通过对双输入式连接组件上的突起型连接器224与开关本体部111上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实施结合的方式,便可以将双输入式连接组件连接在开关本体部111处。在这种情况下,开关用突起部223可以沿着箭头Y33所示方向(参见图33)并列设置。因此例如,在对各开关用突起部223实施操作的情况下,还需要设置有如图32所示的操作位置变换组件。
<纵横变换型适配器>
安装用突起部220是一种通过与开关本体部111上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相结合的方式,将纵横变换型适配器220固定在开关本体部111处的部件,在该纵横变换型适配器220处设置有安装用突起部226,而且在与该安装用突起部226的表面相正交的表面处,还设置有连接组件用连接器227。
这种连接组件用连接器227与双输入式连接组件侧的突起型连接器224相结合,从而可以通过这种结合,将双输入式连接组件222结合、固定在纵横变换型适配器220处。
因此,如果采用第十三实施例,则可以使用纵横变换型适配器220对双输入式连接组件222实施固定,从而可以沿着箭头Y34所示的方向将开关用突起部223并列配置,所以即使未设置在将双输入式连接组件直接结合在开关本体部111处时,需要设置的操作位置变换组件等部件,也可以对双输入式连接组件的状态实施切换。
而且,开关本体部111、纵横变换型适配器220和双输入式连接组件222间的相互固定方式,可以如图34所示。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第十三实施例中,是以双输入式连接组件222为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它也可以由通信连接组件构成。
而且在如上所述的第十三实施例中,是以使用着可以与开关适配器110相连接的开关本体部111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的,然而也可以使用由开关适配器110和开关本体部111整体构成的按钮本体部53(参见图1)。
(第十四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35,对本发明开关装置的第十四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35中与图1至图32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本实施例是一个将开关装置应用于显示灯L1的实例,所述显示灯L1具有显示部L11,显示适配器L12,显示连接部L13,以及作为具有实施光照射动作用的光照射部件的功能部件的发光二极管盒(图中未示出)。而且,显示部L11、显示适配器L12和显示连接部L13在本发明中相当于位于前面的部件。
图中未示出的发光二极管盒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发光二极管盒54(参见图7)相同,通过这一发光二极管盒,使与显示连接部L13相结合用的连接组件用连接器79的形状,呈与通信连接组件或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具有互换性的形状。
显示部L11由具有颜色的半透明显示板L111,以及保持该显示板L111用的壳体L112构成。而且,在壳体L112处还形成有结合用沟槽L113。
在显示适配器L12处还设置有一组连接器L121和结合用突起部L122,所述连接器L121和结合用突起部L122与第三实施例中的开关适配器110上的连接器114和按钮结合用突起部115(参见图15)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通过使结合用突起部L122与结合用沟槽L113实施结合的方式,便可以对显示适配器L12和显示部L11实施结合、固定。
在显示连接部L13处还设置有三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L131和一对适配器用连接突起部L132。该适配器用连接突起器L132可以与连接部L121相结合,从而可以将显示连接部L13结合、固定在显示适配器L12处。
而且,在连接组件用连接器L131处还安装有图中未示出的发光二极管盒,设置在这种发光二极管盒处的发光二极管(与如图7所示的发光二极管72相同),可以被收装在该显示连接部L133上的开口部1133处,进而收装在显示部L11之内。因此,可以通过显示板L111,对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状态实施确认。
由于在显示连接部L13处形成有三对连接组件用连接器L131,所以通过安装具有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盒,便可以增多显示颜色的种类。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便可以在显示灯L1处不再设置操作部,而是通过来自显示灯L1外部的信号,对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熄灭等等动作实施控制。
因此,如果采用第十四实施例,还可以通过设置显示适配器L12的方式,在显示部L11与显示连接部L13间不具有互换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两者组合应用。
(第十五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36和图37,对第十五实施例的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进行说明,这种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是一种可以作为本发明电气部件使用的输入输出模块。图36为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37为表示内部结构用的截面图。
在图36所示的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00中,可以将作为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的通信部311和作为直接型功能部件的、由各种设备构成的设备部312,收装在壳体310处。而且,在壳体310的一表面处可以对操作者实施灯光显示,而操作者按压诸如开关等等部件用的、作为操作传递部件(驱动部件)的操作部320也露出在该表面处。壳体310在与该操作部320相反的一侧处,还形成有与传送通路313(第一传送线314和第二传送线315)相连接用的连接部330。
图37为表示连接部330位于上侧位置、操作部320位于下侧位置时的一种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00的内部结构用的纵截面图。为了图面简洁,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00的内部结构已经被适当简化。
在壳体310的内部处,收装有相对于传送通路313实施信号输入输出的、接收来自传送通路313的电力用的回路基板316,向操作者照射光用的指示灯317,以及检测操作者的按压动作并实施开关动作的开关318。
在回路基板316上形成有通过传送通路313与主控制部(图中未示出)之间实施信号接收、传递用的通信部311,以及设置在该通信部311与指示灯317和开关318等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作为设备部312的接口部件319。
在操作部320与壳体310之间的连接位置处,形成有呈筒状的筒形部321,而且操作部320在位于操作者侧的端面处,还安装有具有透光性的透光部件322。采用这种构成方式,由指示灯317发射出的光便可以通过筒形部321的内部和透光部件322,从而可以由操作者对其惊醒识别。
在筒形部321的另一端部处(与透光部件322设置在相反侧的端部),还配置有开关318和弹簧323,从而当操作者用手指按压操作部320时,开关318将在弹簧323的弹力作用下实施开关动作,而当操作者的手指离开操作部320时,操作部320又将在弹簧323的复原力作用下返回至初始位置。
采用这种构成形式,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00可以与壳体310形成为一体,而且由诸如指示灯317、开关318、接口部件319等构成的设备部312,以及通信部311,均可以收装在壳体310的内部处。
因此,如果采用第十五实施例,便可以利用壳体310而使设备部312和通信部311形成为一体(单位模块化),从而不再需要在常规的总线型网络中,对于传送系统所必须的设备和通信部件实施的配线作业和设置空间,所以在所述总线型网络的传送系统中,可以容易地设置以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00为首的各种输入输出模块,并且可以减少整个传送系统的安装空间。
(第十六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38,对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8为一部分的方框连接图。与图36和图37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图38为以部分省略的方式,说明了高效率利用主回路331中的输出端子332,尽量减少连接带显示灯的开关模块等输入输出模块的其它电源的一种方式。在图38中,假定输入输出模块仅设置有作为设备使用的指示灯333,所以在图中仅示出了主回路331、接口部件319和指示灯333。
对于常规的总线型网络中的传送系统,通常是使主回路331上的一个输出端子332与一个设备上的输入部对应连接。例如,作为设置有诸如指示灯等的一个输入部件的设备,就连接在一个输出端子332上。
表1为具有四个输出端子332的现有输出端子332的利用方法与本实施例进行比较的示例。
(表1)
    端子序号     1   2   3   4   输出电流
    输出1点     A   -   -   -     1mA
    输出2点     A   B   -   -     1mA
    输出4点     A   B   C   D     1mA
正如表1所示,对于在设备处仅设置有一个输入设备的情况下(比如说仅设置有一盏指示灯的情况下),输出端子332应输出的信号为一种(下面以“输出点数为1”来表示),所以仅仅将一个输出端子332直接或间接连接在该设备处。在输出点数为2的情况下,可以将两个输出端子332连接在相应设备处。于是,因输出端子332设置有四个,所以可以由主回路331向设备同时输出四种类型的信号。
当采用如表1所示的现有连接方式时,对一个输出点只能供给来自一个输出端子332的电流。在将用少量电流即可点亮的指示灯作为设备使用时,因为主回路331的一个输出端子332所供给的电流量足够点亮指示灯,所以没有必要设置其它的电源。但是,在点亮需要较多电流的指示灯时来自一个输出端子332的电流不够,需要设置其它电源与接口部件319连接。
图38所示的实例,示出了一种在采用现有连接方式中需要设置其它电源时,例如需要使用比较多的电流对指示灯333实施点亮时,也不需要设置其它电源的连接方式。正如图38所示,在此是将主回路331上的四个输出端子332均连接在接口部件319处,并且使这四个输出端子332在接口部件319处结合成一体后再引导至指示灯333处。而且,可以由四个输出端子332处输出相同类型的信号。采用这种构成方式,流入指示灯333处的电流,便可以增大至由四个输出端子332处流出的电流总量。
例如,即使在由一个输出端子332处流出的电流仅为1毫安(mA)时,也可以通过如图38所示的连接方式,使4毫安的电流流入指示灯333。换句话说就是,对于点亮指示灯333需要使用的电流在1毫安以上、4毫安以下时,不需要另行设置其它电源即可对指示灯333实施点亮。
表2表示在有效利用本实施例的输出端子332时,输出端子332与接口部件319的连接关系。
(表2)
    端子序号   1   2   3   4   输出电流
    输出1点   A   A   A   A     4mA
    输出2点   A   A   B   B     2mA
正如表2所示,在输出点数为1(在表2中只显示“A”)时,在如图38所示的实例中,可向该输出点供给4毫安的电流。在输出点数为2(在表2中显示“A”和“B”)时,可以对来自四个输出端子332的输出量实施两等分,以对每一个输出点供给2毫安的电流。而且,在输出点数为2时,还可以对四个输出端子332按3∶1的方式分配使用。在输出点数为3时,可以按照2∶1∶1的分配方式对输出端子332分配使用。而且,与接口部件319相结合的输出端子332可以输出相同的信号。
因此,如果采用第十六实施例,由于可以利用多个输出端子332中的两个以上的输出端子332,按分配比率输出相同类型的信号,所以在由一个输出端子332发出的电流不能使设备动作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另外设置其它电源即可以使其动作。因此,可减小配置包含有其它电源的、诸如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00(参见图36)等等的输入输出模块所必需的空间,使按照总线方式运行的网络中的传送系统的结构进一步简单化。
(第十七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39和图40,对第十七实施例的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进行说明,所述开关模块是一种可以作为本发明电气部件使用的输入输出模块。图39为从后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图40为动作说明图。与图36和图37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图39表示的是如第十五实施例所示的、作为输入输出模块的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00(参见图36和图37)的另一种构成形式,如上所述的这种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00中的连接部330呈翼片(タブ)端子形式,而且通过采用图39所示的这种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00,还可以由两个可分离的子壳体310a、310b构成壳体310,并且可以将通信部311收装在位于连接部330侧的子壳体310b的内部处,将包含接口部件319、指示灯317、开关318等等的设备部312,收装在位于操作部320侧的子壳体310a的内部处。当对两个子壳体310a、310b实施结合时,可以通过端子340对通信部311上的主回路331和接口部件319实施连接。
因此,如果采用第十七实施例,即使由通信部311和设备部312形成为呈整体形式的输入输出模块,也可以对由通信部311和设备部312组合而成的通信部311中的一部分或是全部实施收装,而且通过使设置有连接部330的子壳体310a,与收装着通信部311上其它部分和设备部312的子壳体310b能够实现自由拆装的方式,还可以按照如下说明的方式,方便地对输入输出模块实施安装作业、保养作业和设计作业。
图40为表示具有与图39所示相同的两个子壳体310a、310b的、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等等的输入输出模块341的安装作业用的示意性说明图。在对如图40所示的输入输出模块341实施安装作业时,首先将子壳体310b安装在规定的安装板343(在安装板343处还预先形成有传送通路313)上,进而将通信部311与传送通路313相连接。
在此,通信部311是一种可以与各种各样的输入输出模块341相互通用的部件,所以不需要顾及实施所安装的输入输出模块341的种类,可对具有通信部311的子壳体310b实施安装。因此,使输入输出模块341的配置作业更容易实施。
在对于壳体310b安装完毕之后,可以将子壳体310a连接在于壳体310b处,从而结束对输入输出模块341的安装作业。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如图39所示,便可以通过使用能够以自由拆装的方式安装在子壳体310a和子壳体310b的输入输出模块341的方式,省略在常规的总线型网络中对于传送系统为必须的通信部件和设备间的配线连接作业。
而且,在任一个输入输出模块341中的设备部312出现故障时,也不需要对整个输入输出模块341实施更换,而是可以通过保留子壳体310b,仅对于壳体310a实施更换的方式对传送系统实施保养作业。
而且,在子壳体310b及其内部处还可以设计有对各种输入输出模块341呈通用形式的部件(换句话说就是,还可以按照包含有整个通信部311或其一部分的形式对子壳体310b实施设计),通过将各输入输出模块341的固有部分设计成作为子壳体310a及其内部等的方式,可进一步简化设计工作。
(第十八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41,对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例进行说明。图41为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与图36和图37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图41表示的是作为电气部件的输入输出模块的另一具体实例,该图为表示安装在安装板350处的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51的结构的立体图。
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51与图35所示的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00具有大体相同的结构,其具有供操作者用手指实施按压操作用的、引导显示光到达操作者处的操作部320,以及与第一、第二传送线314、315相连接的连接部330,而且在形成连接部330用的连接组块353处,还形成有通信部311,接口部件319,作为输出设备的指示灯317,以及作为输入设备的开关318。指示灯317安装在连接组块353的表面处,而且可以按照将开关318的一部分收装在连接组块353内部处的方式对开关318实施安装。接口部件319、指示灯317和开关318构成为设备部312。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与输入输出模块形成为一体的壳体,是一种由操作部320的外部形状和连接组块353的外部形状相结合而成的部件。
因此,如果采用第十八实施例,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51可以具有与现有的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相同的外部形状,从而可以按照与宽度比较窄小的连接组块353的两个横向部位相重合的方式,对多个现有的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实施安装,从而使得操作者可以不通过网络而对负载的导通状态(ON)/阻断状态(OFF)实施状态切换,特别是对于因安全需要等的紧急停止信号,可以不通过网络而直接应用。
对于如上所述的第十八实施例,可以将所述附装有显示灯型开关模块351整体形成为一个输入输出模块,然而也可以使各连接组块353成为具有设备部312和通信部311构成的输入输出模块。采用这种构成方式,还可以取具有通信功能的输入输出模块作为该连接组块353。在这种情况下,构成连接组块353外部形状用的部件355还可以作为壳体使用。
(第十九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42,对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例进行说明。图42为分解立体图。与图36和图37所示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
图42表示的是作为电气部件的输入输出模块的另一具体实例,该图为表示使用现有传感器360的输入输出模块361的结构的立体图。
输入输出模块361由现有的传感器360和安装在传送通路313之中的插接件362构成,所述插接件362还与传感器360上的插接件363相连接。
在插接件362的内部还按照能够使用现有传感器360的方式,收装着接口部件319和通信部311。因此,可由传感器360和接口部件319构成设备部312。
采用这种构成方式,如图42所示,在输入输出模块361中可以使传感器360的壳体作为一个子壳体365,而且使插接件362的壳体作为另一个子壳体366,从而可以将设备设置在子壳体365处,将接口部件319和通信部311设置在子壳体366处。而且,通过对子壳体365与子壳体366实施结合的方式,还可以构成由这些部件形成为一体的输入输出模块361。
因此,如果采用第十九实施例,还可以通过使子壳体366作为具有通信功能的插接件362而形成的方式,将现有的传感器360作为输入输出模块361的一部分来使用,而不再需要设计新的、内装有通信部件的传感器,这可以进一步节省设计作业。在此,对传感器没有限定,也可以将现有的开关、指示灯等作为输入输出模块中的一部分加以使用。
(第二十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43至图46,对本发明通信装置的第二十实施例进行说明。图43为方框连接图,图44为一部分连接图,图45为显示一部分结构的说明图,图46为说明动作方式用的时间曲线图。
正如图43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400,可以适用于诸如按照总线方式运行的网络中,并且可以由所述的开关装置51等、作为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的通信连接组件401和输入回路部402整体构成。在此,如图1所示,通过彼此可以相互分离地结合的按钮部52和按钮本体部53,构成输入回路部402中的操作部(将在下面详细说明),内装有通信连接组件401和输入回路部402中的回路部分的连接组件用壳体,以可自由拆装方式安装在所述按钮本体部处,从而可以使通信连接组件401和输入回路部402形成为一体。
在此,按钮部可以通过按压操作而保持在按压状态,并且当在这种状态下再次实施按压时可复原至初始状态,即这种按钮部是一种所谓的暂时保持型按钮部,是一种仅仅在施加按压力的期间保持在按压状态,一旦解除按压力即复原至初始状态的按钮部。
这种通信连接组件401可以如图43所示,由内装有输入接口部件(下面称为输入I/F)405构成,而且可以通过线圈406将通信连接组件401上的正电源端子Vin连接在正电位+V的总线B1处,将零电位端子Z和接地端子GND连接在位于基准电位0V的总线B2处,并且将通信连接组件401上的两个传送端子(图中未示出)连接在这两个总线B1、B2处,从而可以通过通信连接组件401,利用重叠在这两个总线B1、B2上的电压信号,对通信信号实施信号的接收、发送。在此,在采用由总线B1、B2构成的两线型设备的情况下,回路并联分支,从而可以为了实现远距离传送而对交流成分(信号)实施比较小的衰减,而且当回路为负载时又可以使比较多的直流流过该负载。因此,通过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线圈406,将可以利用该线圈406对交流成分(信号)产生比较高的阻抗而防止其衰减,并且对直流成分(信号)产生比较低的阻抗而使比较多的直流成分能够流过。
输入回路部402连接在输入I/F405上的输入端子Din处,通过对这种输入回路部402上的可动部分实施按压操作的方式,可以对位于输入I/F405上的输入端子Din处的电位实施切换,从而可以对通信连接组件401的动作模式实施切换。
这种输入回路部402还可以如图44和图45所示,具有包含有非接触式开关接触点型组件的操作部411,电流限制部412,保持部413,以及输入端子连接在正电位+V的总线B1处的恒压回路414。
在此,操作部411可以如图45所示,包括由作为光发射元件的发光二极管L和作为光接收元件的光敏晶体管T构成的光敏断续器,以及作为可动部分的、通过与对所述按钮部的按压操作联动动作而对由发光二极管L至光敏晶体管T的光束实施阻挡的遮光板B。所述发光二极管L上的阴极和光敏晶体管T上的发射极,与位于基准电位0V的总线B2相连接。
电流限制部412可以通过对遮光体B的移动,在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中,使由发光二极管L发出的光束入射至光敏晶体管T处,从而将供给至发光二极管L的通电电流控制为设定值。
如果具体地讲就是,所述电流限制部412如图44所示,由单稳态多谐振荡器构成,而且这种单稳态多谐振荡器可以具有其发射极通过电阻器R1与恒压回路414上的输出端子相连接,且其集电极与操作部411上的发光二极管L的阳极相连接的正极-负极-正极(PNP)型晶体管Q1;其一端部与恒压回路414上的输出端子相连接而另一端部与晶体管Q1上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器R2;以及其一端部与晶体管Q1上的基极相连接而另一端部通过电阻器R3与恒压回路414上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的电容器C。
电容器C上的另一端部与光敏晶体管T上的集电极相连接,晶体管Q1还按照实施正反馈的方式,通过电容器C与光敏晶体管T上的集电极相连接。而且正如图43所示,参考标号R4表示的是两端部与晶体管Q1上的集电极和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器。
保持部413可以通过对操作部411上的遮光体B实施的移动,在由发光二极管L发射的光束能够入射至光敏晶体管T至由发光二极管L发射出的光束被阻挡之间,保持输入至通信连接组件401上的输入I/F405处的输入信号电位。
所述保持部413可以如图44所示,具有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即D-FF)Df,与非门电路Ng,以及电阻器R5、R6。与非门电路Ng上的两个输入端子分别与所述晶体管Q1上的集电极和电容器C上的另一端部相连接,该与非门电路Ng的输出端子与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f上的设置端子S相连接。而且,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f上的D输入端子与恒压回路414上的输出端子相连接,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f上的闩锁端子CK通过电阻器R5与电容器C上的另一端部相连接,而复位端子R直接与电容器C上的另一端部相连接,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f上的Q输出端子与位于通信连接组件401上的输入I/F405处的输入端子Din相连接。电阻器R6上的两端与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f上的闩锁端子CK和总线B2相连接。
下面参考图46所示的时间曲线图,对如上所述的输入回路部402的动作方式进行说明。
当对操作部411上的按钮部实施按压操作时,操作部121上的遮光体将产生如图46(a)所示的移动,从而可以对光敏断续器的遮光状态(ON)和投光状态(OFF)实施往复变化的控制。
正如图46(a)所示,当光敏断续器处于遮光状态(ON)时,将如图46(c)所示,光敏晶体管T处于阻断状态,其输出电压(位于集电极侧)为V2(高电位),此时的光敏晶体管T上的集电极处于正反馈连接状态,使晶体管Q1处于阻断状态,从而将如图46(b)所示,使流经发光二极管L的电流为I0。而且,还将如图46(d)所示,位于保持部413上的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f处的Q输出端子处于低电位。
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对按钮部实施按压操作而使其复原至初始状态,将如图46(a)所示,光敏断续器被切换至投光状态(OFF),而且通过遮光体B的移动,使由发光二极管L发出的光束能够入射至光敏晶体管T,使该光敏晶体管T处于导通状态,使晶体管Q1处于导通状态,进而使光敏晶体管T的输出电压为如图46(c)所示的V0(低电位)。
为了能够依据由电阻器R2和电容器C确定的时间常数(与规定时间相当),使晶体管Q1的基极电位上升,进而使晶体管Q1反转至阻断状态,还可以在晶体管Q1处于导通状态时,使作为设定值的电流I1(>I0)流经如图46(b)所示的发光二极管L,而且通过使晶体管Q1处于阻断状态的方式,使流经发光二极管L的电流如图46(b)所示,再次为10。在这时,由电阻器R1和电容器C构成的时间常数回路,可以使光敏晶体管T的输出电压为如图46(c)所示的V1(V2>V1>V0)。
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可以使光敏晶体管T的输出电压为V0(低电位),从而可以将复位信号输入至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f上的复位端子R,使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f产生复位动作,从而可以如图46(d)所示,使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f上的Q输出端子反转至高电位。而且,该Q输出端子的高电位可以与对操作部411上按钮部的按压操作相联动,并且将一直保持至通过移动遮光体B,使光敏断续器切换至遮光状态(ON)、使光敏晶体管T的输出电压为V2(高电位)时为止。
对于操作部411上的发光二极管L发生线路切断故障的情况下,光敏晶体管T的输出电压为V2(高电位),这时晶体管Q1上的集电极电压将在电阻器R1和电阻器R4的作用下急剧上升,使与非门电路Ng的输出电位反转为低电位,从而向位于保持部413中的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f上的设置端子S输入设置信号,使Q输出端子处于如图46(d)中的虚线所示的低电位。
如果采用这种构成形式,则当对操作部411上的按钮部实施按压操作时,可通过电流限制部412使由操作部411发射出的光束入射至光敏晶体管T,并且在按照由电阻器R2和电容器C确定的时间常数设定的规定时间里,将流经发光二极管L的通电电流控制为作为设定值的电流值I1,在经过该规定时间之后,再将通电电流减小至低于设定值的电流值I0。
当由操作部411发射出的光束入射至光敏晶体管T,直至由发光二极管L发射出的光束被遮光体B实施遮光时,可以通过保持部413,将输入至位于通信连接组件401上的输入I/F405处的输入信号保持为高电位。对于操作部411上的发光二极管L发生线路切断故障的情况下,为了使保持部413上的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f的Q输出端子能够自动切换至低电位,还可以向通信连接组件401上的输入I/F405处输入低电位。因此,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对光敏接口部件是否出现故障实施确认。
因此,如果采用第二十实施例,可以仅仅对通信装置400上的输入回路部402的操作部411实施所必须的脉冲驱动,所以和现有技术中的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相比,可以降低流经操作部411中发光二极管L的电流值,从而可以延长操作部411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降低电力消耗。
通过降低流经操作部411中发光二极管L处的电流值的方式,还可以抑制由操作部411产生的热量,从而即使对于将通信连接组件401和输入回路部402中的回路部分内装在连接器壳体,并且对多个这种连接器壳体实施集合设置而构成通信装置400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不至于产生过热的方式实施集合安装。
因此,依据位于保持部413中的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f的Q输出端子的电位和光敏晶体管T的输出电压的电位变化,可以对操作部411是否出现故障实施检测,从而可以提高其可信赖性。
(第二十一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47至图49,对本发明的第二十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47为方框连接图,图48为一部分的连接图,图49为说明其动作方式用的时间曲线图。而且,在下面的说明中,一并参考图45。
正如图47所示,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420,除了具有如上所述的输入I/F405之外,还具有内装有实施控制用的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输出回路407的通信连接组件421,与图45所示的操作部411构成相同的、由光敏断续器和遮光体B构成的操作部422,以及保持回路部423,而且所述的各部件还可以形成为一体。
在此可以与第二十实施例相同,通过彼此可以相互分离、结合的按钮部和按钮本体部构成该操作部422,从而可以将诸如通信连接组件421和保持回路部423等等的其它回路部件内装在连接器壳体处,而且按照能够自由拆装方式将连接器壳体安装在所述按钮本体部上的方式,还可以使这些通信连接组件421、操作部422和保持回路部423形成为一体。
在图47中,参考标号R7表示的是两端与位于正电位+V的总线B1和发光二极管L上的阳极相连接的电阻器,参考标号R8表示的是两端与位于正电位+V的总线B1和位于操作部422中的光敏晶体管T上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器,在位于正电位+V的总线B1、通信连接组件421上的正电源端子Vin与电阻器R7、R8之间,还配置着如上所述的线圈406。
通信连接组件421与如图43中所示的部件相同,也是由通信用集成电路构成的,而且通信连接组件421上的正电源端子Vin与位于正电位+V的总线B1相连接,零电位端子Z和接地端子GND与位于基准电位0V的总线B2相连接,通信连接组件421上的两个传送端子(图中未示出)还与这两条总线B1、B2相连接,从而可以通过该通信连接组件421,利用重叠在两条总线B1、B2上的电压信号对通信信号实施接收发送。
例如,保持回路部423可以如图48所示,由第一、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D2,以及其输入端子与位于正电位+V的总线B1相连接的恒压回路425构成,第一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上的D输入端子与光敏晶体管T上的集电极相连接,两个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D2上的闩锁端子CK与位于通信连接组件421上的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输出回路407处的输出端子D0相连接,而且两个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D2上的设置端子S和复位端子R与恒压回路425上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2上的Q输出端子与位于通信连接组件421上的输入I/F405处的输入端子Din相连接。发光二极管L上的阴极与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输出回路407中的输出端子Do相连接,光敏晶体管T上的发射极与总线B2相连接。
下面参考图49所示的时间曲线图,对如上所述的操作部422和保持回路部423的动作方式进行说明。
通信连接组件421上的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输出回路407可以如图49(b)所示,按照一定周期输出位于低电位的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脉冲信号,而且可以如图49(c)所示,按照与该位于低电位的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脉冲信号相同步的方式,使电流I1流过操作部422中的发光二极管L。在此,当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脉冲信号处于高电位时,流经发光二极管L的电流为I0(<I1)。
当光敏断续器处于遮光状态(ON)时,通过对按钮部实施的按压操作可以使其复原至初始状态,所以可以如图49(a)所示,将光敏断续器切换至投光状态(OFF),并通过遮光体B的移动而使由发光二极管L发射出的光束能够入射至光敏晶体管T处,在有光束入射之后光敏晶体管T将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可以使作为光敏晶体管T的输出电压(集电极侧)的电位,为如图49(d)所示的低电位。
按照使电流值为I1的电流流经如上所述的操作部422中的发光二极管L的方式,可以向两个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D2上的闩锁端子CK输入信号,从而可以使第一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上的Q输出端子和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2上的Q输出端子,分别反转至如图49(e)和图49(f)所示的高电位,在由于光敏晶体管T处于导通状态而输入低电位之前,位于两个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D2上的D输入端子处将保持为该高电位。
当向两个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D2上的D输入端子输入低电位信号时,第一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上的Q输出端子和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2上的Q输出端子,将反转至低电位。特别是通过将光敏断续器切换至投光状态(OFF)的方式,还可以由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2上的Q输出端子向位于通信连接组件421上的输入I/F405的输入端子Din处输出低电位信号。
对于操作部422上的发光二极管L发生线路切断故障的情况下,流经发光二极管L的电流将如图49(c)中的虚线所示,大体为I0,因此可以如图49(d)中的虚线所示,使光敏晶体管T的输出电压(集电极侧)保持为高电位,使第一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上的Q输出端子如图49(e)中的虚线所示,保持为高电位,并且使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2上的Q输出端子如图49(f)中的虚线所示,保持为低电位。
因此,如果采用第二十一实施例,将可以获得与如上所述的第二十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
(第二十二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50和图51,对作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第二十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图50为表示其一部分用的示意性部分连接图,图51为说明其动作方式用的示意性时间曲线图。而且,在下面的说明过程中,是一并参考如上所述的图45进行的。
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整体结构与所述的第二十一实施例(参见图47)基本相同,只是本实施例中的保持回路部与图47所示的保持回路部423在下述方面有所不同。
换句话说就是,正如图50所示,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中的保持回路部423,具有第一、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D2,第一、第二与门电路A1、A2,以及其输入端子与位于正电位+V的总线B1相连接的恒压回路427,而且第一与门电路A1上的两个输入端子与光敏晶体管T上的集电极和发光二极管L上的阳极相连接,第二与门电路A2上的两个输入端子均与通信连接组件421上的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输出回路407的输出端子Do相连接,第一与门电路A1上的输出端子与第一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上的D输入端子相连接,第二与门电路A2上的输出端子与第一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上的闩锁端子CK相连接,而且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2上的闩锁端子CK还与通信连接组件421上的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输出回路407的输出端子D0相连接。
第一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上的设置端子S和复位端子R,以及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2上的复位端子R与恒压回路427上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2上的设置端子S与第一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上的Q输出端子相连接,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2上的Q输出端子与位于通信连接组件421上的输入I/F405处的输入端子Din相连接。发光二极管L上的阴极与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输出回路407上的输出端子Do相连接,光敏晶体管T上的发射极与总线B2相连接。
下面参考图51所示的时间曲线图,对如上所述的、作为第二十二实施例中的操作部422和保持回路部423的动作方式进行说明。
通信连接组件421中的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输出回路407(参见图47)可以如图51(b)所示的,按照一定周期输出位于低电位的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脉冲信号,而且可以如图51(c)所示,按照与该位于低电位的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脉冲信号相同步的方式,使电流I1流过位于操作部422中的发光二极管L。在此,当脉冲幅度调谐型(PWM)脉冲信号处于高电位时,流经发光二极管L的电流为I0(<I1)。
当光敏断续器处于遮光状态(ON)时,通过对按钮部的按压操作可以使其复原至初始状态,所以可以如图51(a)所示,将光敏断续器切换至投光状态(OFF),从而可以通过遮光体B的移动而使发光二极管L发射出的光束入射至光敏晶体管T处,在有光束入射之后光敏晶体管T将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可以使作为光敏晶体管T的输出电压(集电极侧)的电位,为如图51(d)所示的低电位。
按照使电流值为I1的电流流经如上所述的操作部422中的发光二极管L的方式,可以使发光二极管L上的阳极侧电压变化为如图51(e)所示的低电位,而且通过使光敏晶体管T的输出电位和发光二极管L的阳极侧电压变化为低电位的方式,还可以使第一与门电路A1的输出电位变化为如图51(f)所示的低电位。
在这时,通过使电流值为I1的电流流经发光二极管L的方式,可以向两个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D2上的闩锁端子CK输入信号,从而可以使第一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上的Q输出端子保持为如图51(g)所示的高电位,并且可以使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2上的Q输出端子反转为如图51(h)所示的高电位。
随着对操作部422的按压操作,由于遮光体B的移动而阻断由发光二极管L发射出的光束时,可以如图51(f)所示,使光敏断续器随即进入至遮光状态(ON),从而使第一与门电路A1的输出电压变化为高电位,使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2上的Q输出端子反转为如图51(h)所示的低电位。
对于操作部422上的发光二极管L发生线路切断故障的情况下,流经发光二极管L的电流将如图51(c)中的虚线所示,大体保持为I0,因此可以如图51(d)和图51(e)中的虚线所示,使光敏晶体管T的输出电压(集电极侧)和发光二极管L的阳极侧电位同时保持为高电位,使如图51(f)所示的第一与门电路A1的输出电压保持为高电位,使第一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1上的Q输出端子如图51(g)中的虚线所示,保持为低电位,并且使第二D-双稳态多谐振荡回路(D-FF)D2上的Q输出端子如图51(h)中的虚线所示,保持为低电位。
因此,如果采用第二十二实施例,将可以获得与如上所述的第二十一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
(第二十三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52所示的示意性方框连接图,对作为根据本发明构造的第二十三实施例进行说明。
正如图5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420与如上所述的第二十一实施例中的不同点包括,如图47所示的保持回路部423,是内装在构成通信连接组件421的通信用集成电路处的。在此,处于内装状态的保持回路部423还包含有输入I/F405。而且,在位于正电位+V的总线B1、通信连接组件421上的正电源端子Vin与电阻器R7、R8之间,配置着如上所述的线圈406。
因此,如果采用第二十三实施例,将可以获得与如上所述的第二十一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而且由于可以将保持回路部423内装在通信连接组件421处,所以还可以使其结构构成进一步简单化。
(第二十四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53和图54,对本发明的第二十四实施例进行说明。图53为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54为表示图53中一部分用的方框连接图。
本实施例可以如图53所示,使操作部431具有由霍耳元件构成的霍耳型集成电路(霍耳IC)432,以及可以与如上所述按钮部的按压操作相联动的、使与霍耳元件交链的磁通数量产生变化的磁铁433。在此,通信装置中的其它部分均与如上所述的第二十实施例至第二十三实施例中的构成形式相同。
这种霍耳型集成电路(霍耳IC)432可以如图54所示,具有霍耳元件432a,电源·温度补偿回路432b,对霍耳元件432a的输出电压实施放大用的放大器432c,对放大器432c的输出信号实施输入用的施密特触发回路432d,以及其集电极与如上所述的输入I/F405(比如说参见图43)上的输入端子Din相连接的输出用负极-正极-负极(NPN)型晶体管432e。
因此,如果采用第二十四实施例,将可以与如上所述的第二十实施例相同,和现有的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相比,能够进一步延长操作部431的使用寿命,降低电力消耗。
(第二十五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55,对本发明的第二十五实施例进行说明。图55为表示其部分结构用的示意图。
正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操作部441具有磁阻抗元件442,可与如上所述按钮部的操作相联动的、使与磁阻抗元件442交链的磁通数量产生变化的磁铁443,以及其集电极与所述输入I/F405(比如说参见图1)上的输入端子Din相连接的输出用负极-正极-负极(NPN)型晶体管444。在此,这种开关装置的其它部分均与如上所述的第二十实施例至第二十三实施例中组件的构成形式相同。
因此,如果采用第二十五实施例,将可以与如上所述的第二十实施例相同,和现有的具有接触点型连接组件相比,能够进一步延长操作部441的使用寿命,降低电力消耗。
(第二十六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56和图57,对本发明的第二十六实施例进行说明。图56为部件连接图,图57为说明其动作方式用的偏置电压与静电容量间的关系图。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由分别与正电位+V的总线B1和基准电位0V的总线B2相连接的通信装置构成为通信连接组件451,在位于内装在该通信连接组件451中的高输入阻抗型通信回路452处的传送端子INP、INM之间,还串联连接着作为吸收波动噪音用的波动保护回路的两个稳压二极管453、453。而且,这种通信连接组件451也可以由通信用集成电路构成。
在此,可以利用扩散法或外延生长法制作稳压二极管,并且可以使稳压二极管的端子间电容量Cz与偏置电压V之间的关系,在取正极-负极型(PN)结合部处的杂质浓度比率为a,正极-负极型(PN)结合部处的过渡层的硅电感率为ε,正极-负极型(PN)结合部处的结合面积为s,比率常数为k时,有:
①Czks(aε/V)1/3
而且,对于需要与采用一个稳压二极管时获得相同的稳压电压(比如说为40V)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两个稳压电压为其1/2(比如说为20V)的稳压二极管串联连接的方式实现。如果采用这种构成方式,由于两个稳压二极管的稳压电压能够分别为1/2,所以如上所述公式①中的杂质浓度比率a将增大至两倍,偏置电压将降低至1/2。
对于正极-负极型(PN)结合部处的结合面积与采用一个稳压二极管式相同的情况下,利用公式①,由两个串联连接构成的稳压二极管的整体电容量Czs可以为:
②Czs=(1/2)ks{(2a)ε/(V/2)}1/3
     =(1/2)ks(4aε/V)1/3
因此,利用如上所述的公式①、②,可以计算出Czs/Cz的值为:
③Czs/Cz=0.7937
正如上述公式③所示,对于采用串联连接的两个稳压二极管的情况下,其端子之间的电容量要比采用一个稳压二极管时更低。然而对于额定电力而言,当采用的是与使用一个稳压二极管时的额定电力相同的稳压二极管时(比如说采用的是1W、40V的稳压二极管),由两个串联连接的稳压二极管的整体额定电力将增大至两倍(采用两个1W、20V的稳压二极管:1W+1W=2W),所以能够确保所需要的稳压承受容量。
对于采用与使用一个稳压二极管的额定电力时相同的情况(比如说为1W),可以通过串联使用两个额定电力为1/2W的稳压二极管的方式实现,而且通过使用1/2W的稳压二极管的方式,还可以如公式①~③所表示的那样,进一步降低其整体容量。
在具有相同特性的条件下,对于使用一个稳压二极管的情况下,和串联连接使用两个稳压二极管时的偏置电压与容量间的关系实施实际测定,其结果如图57所示。在图57中,实线表示串联使用两个稳压二极管时的结果,虚线表示使用一个稳压二极管时的结果,由图中可见本发明能够明显减小偏置电压。
因此,如果采用第二十六实施例,串联连接着的两个稳压二极管453的正极-负极型(PN)结合静电容量,将比采用一个稳压二极管时小,所以可以确保具有足够的稳压承受容量,并且可以降低通信装置的容量,而且对于总线型网络,还可以通过作为通信信号的电压信号实施高速通信。因此,连接在总线型网络上的通信装置的数目,可以比在先技术中的数目大幅度地增加。
而且,使用第二十六实施例中的、串联连接着的稳压二极管453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两个,也可以为三个,而且还可以依据所要吸收的波动电压与串联连接时的静电容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所需要的稳压二极管个数。
而且,对于在此使用的波动吸收元件也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稳压二极管,还可以为其它元件。
而且,使用第二十六实施例中的通信连接组件451,当然也并不局限于由如图44、图45所示的、由稳压二极管和遮光体B构成的操作部。
(第二十七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58至图63,对本发明的第二十七实施例进行说明。图58为侧面图,图59为一种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60为另一使用状态的平面图,图61为又一使用状态的立体图,图62为再一使用状态的平面图,图63为动作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彼此可以相互分离、结合的按钮部和按钮本体部构成该操作部,并且可以将与该操作部一并构成为开关装置的通信连接组件,以及其它回路部件收装在作为通信装置本体的连接器壳体461处(参见图58),该连接器壳体461以可自由拆装方式安装在如上所述的按钮本体部处,从而可以如图58所示,相对于通过连接器壳体461的内部中心线(在图58中由标记+表示),对闭合磁路型线圈462实施偏置配置。
此时,诸如连接在总线型网络上的通信装置等等部件,全部呈并联连接形式,所以输入至各通信装置中的所述线圈462处的信号的相位完全相同,如果使线圈462的极性(线圈缠绕开始和线圈缠绕结束用的安装位置)彼此一致,由流经各通信装置线圈处的交流信号和直流偏置电流所产生的磁通,在相同时间中各交流、直流磁通的方向相同。
采用本实施例时,对于集合配置有多个连接器壳体461的情况下,可以如图59和图60所示,在使各线圈462的产生磁通方向相同时,使各连接器壳体461内的线圈462保持在同一条线上,而且还可以如图61和图62所示,在使彼此相邻线圈462的产生磁通彼此相反时,各连接器壳体461内的线圈462彼此偏置配置,从而将各线圈462设置在连接器壳体461之内。
而且,对于连接器壳体461呈非对称形状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连接器壳体461的形状,对各个线圈462的产生磁通方向实施判定。
当采用这种构成形式时,如果对构成总线型网络的多个通信装置实施集合配置,则在各个线圈462大体配置在同一线上的情况下(参见图59、图60),它们的产生磁通方向大体相同,所以可以使交流磁通、直流磁通彼此重合,增大由交流成分产生的阻抗,从而可以使其与由直流偏置电压产生的直流磁通相重合,以便可以增大直流磁通数量。
因此,当对各线圈462实施邻接配置(密集配置)时,与单独配置时相比可以增加其直流磁通数量,如果取单独配置时的直流磁通数量为φ1,密集配置时的直流磁通数量为φ2,则与单独配置时的情况相比,将有能够产生磁通(φ2-φ1)的、额外的直流偏置电流α流过线圈462。
采用这种构成方式,当对各线圈462实施邻接配置(密集配置)时,与常规的单独配置情况相比,可增加流经的直流偏置电流,所以由于饱和而使由直流成分产生的阻抗减少的现象,将比单独配置时出现的更早。因此,对于将各线圈462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下,将有(1+α)倍的直流偏置电流流过,所以需要选择使用由直流成分产生的阻抗不会减少的、饱和特性良好的线圈,以便能够通过这种方式防止减少由直流成分产生的阻抗。
交流信号是一个与直流偏置电流相比非常小的量,所以由于交流磁通重叠而增加的量也是非常微小的。因此,对于不会由于直流偏置电流产生饱和现象的线圈,将不会由于交流成分而达到饱和。
对于各线圈462实施偏置配置的情况下(参见图61和图62),由各线圈462产生的磁通(交流、直流)的方向彼此不同。而且,由于是按直流磁通彼此抵消的方式实施设置的,因而可以抑制饱和现象出现,并且可以减少交流磁通产生的阻抗。按照磁通相互抵消的方式实施配置的情况下,阻抗减少的主要原因仅为交流磁通间的干扰,从而可以如图61、图62所示,通过对各线圈462实施偏置配置的方式,增大各线圈462间的距离,减小交流磁通间的干扰,从而防止减小由交流成分产生的阻抗。
因此,如果采用第二十七实施例,由于可以防止通信装置的阻抗减小,并且可以对作为总线型网络中的多个通信装置间信号的电压信号波形实施正确地接收、发送,所以可以和在先技术相比,大幅度增加连接在总线型网络上的通信装置数目。
而且,第二十七实施例中的线圈462的结构和连接器壳体461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形状。
而且,第二十七实施例中的通信连接组件,当然也并不局限于图44、图45所示的、由稳压二极管和遮光体B构成的操作部。
产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气部件,可以将作为直接型功能部件和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等等的、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功能部件,结合在连接器处,从而可以减小设置空间,而且通过采用一个或两个以上驱动装置的方式,还可以对功能不同的、诸如直接型功能部件和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等等的多个功能部件实施可靠地驱动。
而且,本发明的非常停止系统,对于由于网络控制器异常而不能实施动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操作者的操作传递至目的装置,特别是在需要实施非常停止等等紧急情况时,还可以阻断供给至装置的电力,所以本发明能够提供出一种更为安全的非常停止系统。
而且,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其开关装置中的操作部可以由非接触式的开关接触点型组件构成,所以和现有技术中具有接触点型组件相比,可以延长操作部的使用寿命,而且不再需要使大电流流过,从而还可以降低电力消耗。

Claims (51)

1.一种电气部件,它由具有不同功能的、可实施规定输入和/或输出的多个功能部件结合而成,并且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驱动部件对所述各功能部件实施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至少包括输出导通或不导通的直接型功能部件,以及输入和/或输出信息信号用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具有接受操作者的操作并对该操作实施传递用的操作传递部件,
而且所述各功能部件结合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处,以便接受来自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至少包括相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输出导通或不导通的直接型功能部件,
以及相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输入和/或输出信息信号用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至少包括相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输出导通或不导通的直接型功能部件,
以及相应所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输入和/或输出信息信号用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包括接受操作者操作用的操作接受部件,
以及具有与所述操作接受部件结合用的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和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用的、呈标准化形状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的适配器部件。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包括直接接受操作者操作用的操作部件,
以及具有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用的、呈标准化形状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的操作连接部件,
而且所述操作部件和所述操作连接部件间是通过操作适配器部件实施结合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具有接受操作者的操作并对该操作实施传递用的操作传递部件,
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内装有相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输出导通或不导通的作为所述功能部件的直接型功能部件,或作为相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输入和/或输出信息信号用的作为所述功能部件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而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可与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和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相结合,
内装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处的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或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以及结合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处的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或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均具有接受所述操作信号的功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具有接受操作者的操作用的操作传递部件,
以及具有与所述操作接受部件实施结合用的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和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用的、呈标准化形状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的适配器部件,
而且内装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中的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或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内装在所述适配器部件中。
10.如权利要求2、4至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或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还具备光照射部件。
11.如权利要求3至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或所述适配器部件还具备光照射部件。
12.如权利要求3至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可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而所述功能部件还具有接收来自控制部的控制并实施光照射动作的光照射部件。
13.如权利要求3至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可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而所述功能部件还具有接收来自控制部的控制并实施光照射动作的光照射部件,而且具有所述光照射部件的所述功能部件和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彼此间可实施直接的电气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射部件为低电力消耗的高辉度型部件。
15.如权利要求3至11、13、1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与中间型部件相结合,该中间型部件将施加在该操作传递部件处的操作输出至所述功能部件。
16.如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部件可将相应施加在该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输出至所述功能部件用的中间型部件,结合在所述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
1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还具有可同时对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和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实施结合用的多个结合部。
1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结合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还具有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相结合用的供操作传递部件用结合部,
而且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还包括与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中的所述供操作传递部件用结合部具有互换性的供操作传递部件用结合部。
1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结合在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还具有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相结合用的供操作传递部件结合部,
而且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还包括与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中的所述供操作传递部件用结合部具有互换性的供操作传递部件用结合部。
20.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可接受来自所述中间型部件的操作。
21.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型部件在由该中间型部件将来自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的操作方向变换为其它操作方向之后,向所述功能部件输出该操作。
22.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型部件在该中间型部件接受的来自所述操作传递部件的操作的操作方向上不加改变地向所述功能部件输出该操作。
2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和所述各功能部件形成为一体。
24.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具备:接受操作者操作用的操作接受部件;
具有对所述操作接受部件实施结合用的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和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用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的适配器部件;
以及具有与所述适配器部件的所述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结合用的供适配器部件用结合部的功能部件。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部件具有多个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所述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同时与所述的多个功能部件相结合。
2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包含有具有多个供适配器部件用结合部的、接受操作者的操作用的操作接受部件,
以及具有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用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的、与所述各供适配器部件用结合部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实施结合用的适配器部件。
27.如权利要求24至2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还具有与所述其它功能部件相结合用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
28.如权利要求6、9、16、2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部件内装有与所结合的功能部件不同的所述其它功能部件。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部件还内装有光照射部件。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射部件为低电力消耗的高辉度型部件。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部件对由所述操作接受部件接受的操作冲程或操作位置或其两者实施变换,随后施加至所述功能部件。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部件的所述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还具有固定在操作接受部件的基础部件,
以及将适配器部件本体固定在所述基础部件的固定部件。
3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部件还具有与相应施加至所述适配器部件的操作信号并将其输出至所述功能部件的中间型部件相结合用的供中间型部件用结合部,
而且所述供中间型部件用结合部相对于所述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和所述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呈标准化形状。
34.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包括:直接接受操作者操作用的操作部件;
具有用于与所述操作部件相结合的供操作接受部件用结合部,和供操作连接部件用结合部的操作适配器部件;以及
具有与所述操作适配器部件相结合用的供操作适配器用结合部件,与所述功能部件相结合用的、呈标准化形状的供功能部件用结合部,和与所述供操作连接部件用结合部相结合的操作连接部件。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适配器部件对所述操作部件接受的操作冲程或操作位置或其两者实施变换,随后施加至所述功能部件。
3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还具有与用于显示的前面部件相结合用的供前面部件用结合部,以及通过所述前面部件实施光照射动作用的光照射部件,
而且所述供前面部件用结合部还呈与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或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具有互换性的形状。
3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功能部件收装在壳体之内,
所述操作传递部件以可传递操作者操作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中,
而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和所述各功能部件呈整体化的单位模块形式。
38.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包含有输出导通或不导通的直接型功能部件,以及输入和/或输出信息信号的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
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和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分别安装在呈可相互拆装形式的两个子壳体之内,
所述操作传递部件以可传递操作者操作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一个壳体中,
而且所述操作传递部件和所述各功能部件形成为一体。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壳体以连接器的形式实施拆装。
40.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电气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中的通信连接组件,具有控制诸如光照射部件等等的输出部件用的多个输出端子,
而且所述多个输出端子中的两个以上输出端子按比率输出同样信号。
41.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的非常停止控制系统,具有依据来自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的信息信号,对控制对象是否实施非常停止进行控制的非常控制装置,
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与所述非常控制装置相连接,
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与所述控制对象相连接,
而且依据操作者对所述电气部件实施的操作,使所述直接型功能部件对所述控制对象实施非常停止操作,所述非常控制装置可相应所述信息输入输出型功能部件依据所述操作而输入和/或输出的信息信号,对所述控制对象实施非常停止操作。
42.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的、使用两条总线并利用电压信号实施通信信号的接收、发送的总线型网络用的通信装置,包括由具有通信功能的通信连接组件,以及向该通信连接组件输入信号用的操作部构成的开关装置,
而且所述操作部具有非接触式的开关接触点构造。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具有由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构成的光敏断续器,以及与按压操作相联动的、可阻断由所述光发射元件至所述光接收元件处的光束用的遮光体。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具有霍耳元件,以及与按压操作相联动的、使与所述霍耳元件交链的磁通数量产生变化的磁铁。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具有磁性阻抗元件,以及与按压操作相联动的、使与所述磁性阻抗元件交链的磁通数量产生变化的磁铁。
46.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可通过所述遮光体的移动,按照仅在规定时间里使由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束入射至所述光接收元件,以将供给至所述光发射元件的通电电流控制为设定值用的电流控制部,以及可通过所述遮光体的移动,在由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束入射至所述光接收元件,至阻断由所述光发射元件发出的光束期间,保持输入至所述通信连接组件处的输入信号电位用的保持部。
47.如权利要求42至4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串联设置在与所述两个总线的相连接的所述通信连接组件上的两个传送端子之间的多个波动吸收元件。
48.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的、使用两条总线并利用电压信号实施通信信号的接收、发送的总线型网络用的通信装置,包括由具有通信功能的通信连接组件,以及向该通信连接组件输入信号用的操作部构成的开关装置,
以及串联设置在与所述两个总线的相连接的所述通信连接组件上的两个传送端子之间的多个波动吸收元件。
49.如权利要求42至48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配置在装置本体之内的线圈,而且对于对所述多个装置本体实施集合配置的情况下,所述线圈相对于通过所述装置本体上的邻接面的大体中心处的线偏置设置。
50.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气部件的、使用两条总线并利用电压信号实施通信信号的接收、发送的总线型网络用的通信装置,具有配置在装置本体之内的线圈,而且对于对所述多个装置本体实施集合配置的情况下,所述线圈相对于通过所述装置本体上的邻接面的大体中心处的线偏置设置。
51.如权利要求49或5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配置在所述装置本体之内,其方式为:当需要使配置在所述多个装置本体之内的线圈产生方向相同的磁通而对所述各装置本体实施集合配置时,将所述各线圈大体配置在同一条线上,当需要使配置在所述多个装置本体之内的相邻线圈产生方向彼此相反的磁通而对所述各装置本体实施集合配置时,对所述各线圈实施偏置配置。
CNB008026459A 1999-11-10 2000-11-08 电气部件和具有该电气部件的非常停止系统及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44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99-320387 1999-11-10
JP1999320387 1999-11-10
JP32038799 1999-11-10
JP2000145090 2000-05-17
JP2000145090 2000-05-17
JP2000-145090 2000-05-17
JP2000328772A JP4179743B2 (ja) 1999-11-10 2000-10-27 電気部品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非常停止システム
JP2000328772 2000-10-27
JP2000-328772 2000-10-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7050A true CN1337050A (zh) 2002-02-20
CN100474474C CN100474474C (zh) 2009-04-01

Family

ID=27339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264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4474C (zh) 1999-11-10 2000-11-08 电气部件和具有该电气部件的非常停止系统及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842123B1 (zh)
EP (1) EP1152441B1 (zh)
JP (1) JP4179743B2 (zh)
KR (1) KR20010099989A (zh)
CN (1) CN100474474C (zh)
DE (1) DE60042639D1 (zh)
TW (1) TW487939B (zh)
WO (1) WO200103542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036A (zh) * 2010-06-29 2012-01-11 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按钮的可扩展模块
CN103069522A (zh) * 2010-08-25 2013-04-24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对按钮状态变化进行检测并发送信号的装置
CN108063061A (zh) * 2016-11-08 2018-05-22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开关接线装置的模块化结构
CN108461348A (zh) * 2018-03-23 2018-08-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一种多用途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14539B4 (de) * 2003-03-31 2006-01-19 Siemens Ag Modular aufgebautes Befehlsgerät
JP4085952B2 (ja) * 2003-10-20 2008-05-14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FR2950192B1 (fr) * 2009-09-16 2013-07-19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Dispositif electrique de signalisation et/ou de commande pour bouton-poussoir
FR2959591B1 (fr) * 2010-04-29 2012-04-20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Dispositif d'arret d'urgence avec ensembles de commutation a assemblage securise
TW201145701A (en) * 2010-06-01 2011-12-16 Switchlab Inc Bonder and conductive wire terminal base structure having the same
CN102479638B (zh) * 2010-11-26 2015-01-1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调节装置
WO2014056021A1 (en) * 2012-10-08 2014-04-17 Jacques Technologies Pty Ltd Remotely operable push button
ITMI20131191A1 (it) * 2013-07-16 2015-01-17 Domo S R L Commutatore multiplo per quadro di comandi
CN108231442B (zh) * 2016-12-22 2019-10-01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开关装置的锁定及解除结构
FR3079973B1 (fr) * 2018-04-10 2020-03-06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 organe de commande et/ou de signalisation
CN109164278B (zh) * 2018-10-25 2023-07-11 江苏七维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ts1000测试转接盒及其测试方法
EP4154288A4 (en) * 2021-06-02 2024-02-28 Schneider Electric Asia Pte Ltd MODULAR ACCESSORY DEVICE FOR A TRANSMITTER DEVICE
US20230145122A1 (en) * 2021-11-09 2023-05-11 Dematic Corp. Profile cable switch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419398Y1 (zh) 1967-04-18 1969-08-20
JPS517475Y1 (zh) * 1969-07-17 1976-02-28
US3873957A (en) 1972-10-20 1975-03-25 Philips Corp Push button
DE2256360A1 (de) 1972-11-17 1974-05-22 Finsterhoelzl Rafi Elekt Kontaktloser taster und schalter
JPS517475A (ja) 1974-07-05 1976-01-21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Shingohenkansochi
JPS5141877A (ja) 1974-10-04 1976-04-08 Idec Izumi Corp Shokooshibotansuitsuchi
US3949219A (en) * 1975-01-20 1976-04-06 Optron, Inc. Optical micro-switch
US4061988A (en) * 1976-02-09 1977-12-06 Oak Industries Inc. Hall effect linear motion switch
JPS573131Y2 (zh) * 1978-09-08 1982-01-20
JPS55139720A (en) 1979-04-17 1980-10-31 Idec Izumi Corp Miniature switch
JPS6237222Y2 (zh) * 1979-05-24 1987-09-22
JPS573131A (en) 1980-06-09 1982-01-08 Fujitsu Ltd Controlling system for keyboard
JPS5622015A (en) 1980-07-15 1981-03-02 Idec Izumi Corp Illumination type pushhbutton switch
JPS5851526U (ja) * 1981-10-05 1983-04-07 株式会社ユニバ−サル 押しボタンスイツチ
JPS5939838A (ja) 1982-08-31 1984-03-05 Nippon Petrochem Co Ltd 新規なノルボルナン誘導体、その製法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香料組成物
JPS5939838U (ja) * 1982-09-07 1984-03-1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押ボタンスイツチ
US4489303A (en) * 1983-06-03 1984-12-18 Advanced Control Systems Contactless switch and joystick controller using Hall elements
DE8318613U1 (de) 1983-06-28 1984-02-16 Baco Constructions Electriques, 67024 Strasbourg Elektrischer Schalt- oder Steuerblock mit Halterung
FR2579694B1 (fr) 1985-03-29 1988-02-19 Baco Const Elect Piece d'accouplement en tandem pour elements fonctionnels d'appareils de commande et de signalisation a configuration modulaire
FR2582360B1 (fr) 1985-05-22 1989-05-12 Baco Sa Const Elect Anc Baumga Piece d'accouplement lateral
JPS6237222A (ja) 1985-08-09 1987-02-18 Fuji Heavy Ind Ltd 4輪駆動車
DE3539178A1 (de) 1985-11-05 1987-05-07 Schlegel Georg Fa Befehlstaster in scheibenelement-bauweise
DE3611579C1 (en) 1986-04-07 1987-12-10 Kloeckner Moeller Elektrizit Electronic switching apparatus
GB8614198D0 (en) * 1986-06-11 1986-07-16 Salplex Ltd Information handling & control systems
JPS6328813A (ja) 1986-07-23 1988-02-06 Nippon Kokan Kk <Nkk> 溶融還元法
JPH01231224A (ja) 1988-03-09 1989-09-14 Internatl Computer Technol Kk 液晶表示多機能スイッチ
JPH0249024A (ja) 1988-08-11 1990-02-19 Sekisui Chem Co Ltd 耐熱性塩化ビニル系樹脂
JPH0249024U (zh) * 1988-09-30 1990-04-05
JP2712417B2 (ja) 1988-11-15 1998-02-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マトリクス
JPH02134621U (zh) * 1989-04-13 1990-11-08
JPH0731958B2 (ja) 1989-05-15 1995-04-10 新晃電機株式会社 無接点式押釦スイッチの安全装置
JPH0782780B2 (ja) 1989-04-21 1995-09-06 新晃電機株式会社 無接点押釦スイッチにおける誤作動防止方法
EP0394057B1 (en) 1989-04-21 1997-01-08 Shinkoh Electric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erroneous operation in non-contact push-button switch
US5400246A (en) * 1989-05-09 1995-03-21 Ansan Industries, Ltd. Peripheral data acquisition, monitor, and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via personal computer
JP2847924B2 (ja) 1990-07-17 1999-01-20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照光式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
JP2505396Y2 (ja) * 1992-06-24 1996-07-31 株式会社オリエンタル工芸社 角形表示器付スイッチ
JP2723761B2 (ja) 1992-07-14 1998-03-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光ツマミ装置
JPH0729448A (ja) 1993-07-14 1995-01-3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押しボタン機構
JP3071071B2 (ja) 1993-07-21 2000-07-3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厨芥処理装置
JPH0741892A (ja) 1993-07-27 1995-02-10 Daido Steel Co Ltd 機械的に合金化された酸化物分散強化型合金からなる工業炉ファン
JPH0782780A (ja) 1993-09-14 1995-03-2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温水洗浄装置付便器
JPH07153344A (ja) 1993-11-25 1995-06-16 Casio Comput Co Ltd キー構造
JP2606983Y2 (ja) * 1993-12-29 2001-02-19 日本開閉器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表示装置付き押ボタンスイッチ
JP2505396B2 (ja) 1994-05-13 1996-06-05 平岡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鉄筋編成機の回転電極部の冷却方法と装置
DE4430382A1 (de) 1994-08-26 1996-02-29 Siemens Ag Elektromechanisches Schaltgerät
DE19511795A1 (de) 1994-08-26 1996-10-02 Siemens Ag Elektromechanisches Schaltgerät
DE9420351U1 (de) 1994-12-20 1995-03-02 Abb Patent Gmbh, 68309 Mannheim Elektrisches Schaltgerät
FR2735607B1 (fr) 1995-06-13 1997-08-22 Baco Const Elect Bouton de commande a accrochage, notamment pour action sur un composant electrique
US6067483A (en) * 1995-10-06 2000-05-23 Power Integrit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omputer
DE29519025U1 (de) 1995-11-30 1996-01-25 Haschkamp, Joachim, Dipl.-Ing., 96364 Marktrodach Drucktastenschalter für Haushaltsgeräte
JP3030379B2 (ja) 1996-10-22 2000-04-10 株式会社テーアンテー スイッチの接続構造
JPH1152813A (ja) 1997-07-29 1999-02-2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SE514074C2 (sv) 1999-04-01 2000-12-18 Abb Ab Manöverorgan för manövrering av en omkopplare i en elektrisk strömkrets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5036A (zh) * 2010-06-29 2012-01-11 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按钮的可扩展模块
CN103069522A (zh) * 2010-08-25 2013-04-24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对按钮状态变化进行检测并发送信号的装置
CN103069522B (zh) * 2010-08-25 2016-08-10 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对按钮状态变化进行检测并发送信号的装置
CN108063061A (zh) * 2016-11-08 2018-05-22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开关接线装置的模块化结构
CN108063068A (zh) * 2016-11-08 2018-05-22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开关接线装置的模块化结构
CN108063068B (zh) * 2016-11-08 2019-12-31 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开关接线装置的模块化结构
CN108461348A (zh) * 2018-03-23 2018-08-2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汕头供电局 一种多用途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74474C (zh) 2009-04-01
WO2001035429A1 (fr) 2001-05-17
EP1152441B1 (en) 2009-07-29
US6842123B1 (en) 2005-01-11
JP4179743B2 (ja) 2008-11-12
EP1152441A1 (en) 2001-11-07
WO2001035429A8 (fr) 2001-08-16
TW487939B (en) 2002-05-21
DE60042639D1 (de) 2009-09-10
KR20010099989A (ko) 2001-11-09
JP2002042600A (ja) 2002-02-08
EP1152441A4 (en) 2003-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37050A (zh) 电气部件和具有该电气部件的非常停止系统及通信装置
CN1192474C (zh) 供电装置、供电方法、携带式电子机器和电子表
CN1294792C (zh) 集成电路连接器
CN1252914C (zh) 差动电路、放大电路及使用它们的显示装置
CN1159846C (zh) 输出控制装置
CN1618161A (zh) 直线运动执行元件
CN1295872C (zh) 半导体装置
CN1992523A (zh) 开关电路和二极管
CN1790912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
CN1671031A (zh) 升压电路、半导体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0775C (zh) 中间电压发生电路及含有该电路的非易失半导体存储器
CN1976229A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及泄漏电流降低方法
CN1175421C (zh) 逻辑电路
CN1398031A (zh) 电源装置
CN1117614A (zh) 电子系统,半导体集成电路和终端装置
CN1272921A (zh) 磁传感器装置和电流传感器装置
CN1829057A (zh) 电负载的电流控制装置
CN1967850A (zh) 半导体装置
CN1879296A (zh) 晶体管装置、集成电路及运行场效应晶体管的方法
CN1744351A (zh) 保护部件、保护装置、电池组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287707A (zh) 压电变压器驱动电路
CN1509510A (zh) 用于具有可再充电电池的功率负荷设备的供电设备
CN1835366A (zh) 开关转换器
CN1601284A (zh) 多回路型计测器和用于该计测的分割型变流器
CN1786968A (zh) Fpga逻辑单元的功能模型和通用性逻辑单元装箱算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IDE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IDEC IZUMI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Osaka

Patentee after: IDEC Corp.

Address before: Osaka

Patentee before: Izumi Electrica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1

Termination date: 2014110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