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6624C - 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 - Google Patents

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6624C
CN1246624C CNB011454210A CN01145421A CN1246624C CN 1246624 C CN1246624 C CN 1246624C CN B011454210 A CNB011454210 A CN B011454210A CN 01145421 A CN01145421 A CN 01145421A CN 1246624 C CN1246624 C CN 124662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djustment screw
nut part
connecting hole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454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62594A (zh
Inventor
白井克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62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2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66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66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0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 B60Q1/068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by mechanical means
    • B60Q1/0683Adjustable by rotation of a scre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5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aesthetic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corative trim, partition walls or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2200/00Special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vehicle headlamps
    • B60Q2200/30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headlamps, e.g. means for transmitting the mov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lamps
    • B60Q2200/32Ball-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Securing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可防止反射镜震动、调节螺钉顺利转动的小型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包括:装在灯室S内的反射镜(14);安装于灯体(10)与反射镜(14)间、支承反射镜倾动的调节装置E。该调节装置E设有:调节支点P;由灯体螺钉插孔(10a)支承的调节螺钉(30);装在反射镜侧的托架(150a)、且螺接于螺钉(30)上、随螺钉转动而移动的螺母部件。构成调节点P1的螺母部件(130)与托架(150a)的安装部设有球节结构的应力释放装置。滑动导轨(230)设于螺钉(30)侧方,螺母部件本体(131)自身为可与卡合孔(152)结合的球部,螺母部件本体一侧一体形成有滑块部(137),使螺母部件小型化。滑动导轨(230)承载反射镜重量,保证螺母部件(130)的滑动,螺母部件不会产生扭矩,由此,可控制反射镜(14)的震动。

Description

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装有光源的反射镜系通过大灯调节装置相对灯体作可倾斜移动的支承。特别是,本发明关于这样一种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其结构是,作为螺接于大灯调节装置构成部件的大灯调节螺钉上的大灯调节点构成部件—螺母部件,由形成于灯体上的螺母滑动导杆支承。
背景技术
如图19所示,现有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由大灯调节装置支承,该大灯调节装置中,与光源作一体安装的合成树脂制反射镜2在合成树脂制灯体1的前侧,设有1个作为倾斜移动支点的球节,和分别螺接于2根大灯调节螺钉上、且可作轴向进退、作为移动支点的2个螺母部件。
即:大灯调节螺钉4可旋转地支承于设于灯体1上的螺钉插孔1a中的同时,在延伸并于灯体1的前方的大灯调节螺钉4的螺纹部4a上,螺接有安装于延伸至反射镜2上的托架2a上的合成树脂制螺母部件5。转动大灯调节螺钉4,可使螺母部件5沿大灯调节螺钉4进退,反射镜围绕连接球节与螺接于其他大灯调节螺钉上的螺母部件的倾斜移动轴而作倾斜移动,由此,可调整灯的光轴。
大灯调节螺钉4为金属制,在其后端形成有一体化的冠状齿轮7,可使用传动器D转动大灯调节螺钉4。又,从灯体1的后方插入螺钉插孔1a的大灯调节螺钉4,由金属制插入式固定器8在前后方向弹性支承,定位,固定。
可回转地支承大灯调节螺钉4的螺钉插孔1a内装有密封材料O形垫圈9,由此,可使大灯调节螺钉4的旋转支承部具有防水功能。
然而,在设有此种结构的大灯调节装置的前照灯上,由螺钉插入孔1a单臂支承的大灯调节螺钉4的前端部,在反射镜2的重量W作用下,大灯调节螺钉4有可能相对螺钉插孔1a摇动,反射镜2可能会震动。因此,通过金属制插入式固定装置8,将大灯调节螺钉大力压接、保持在螺钉插孔1a的边缘部,由此,可防止大灯调节螺钉4的摇动(反射镜2的震动)。
但是,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提高插入式固定装置8对大灯调节螺钉4的夹持力,则会有损大灯调节螺钉4的转动性能,进行大灯调节操作困难。
申请人提出了日本专利申请2000-165437号(2000年6月2日申请)。如图20所示,在将螺母部件螺接于大灯调节螺钉4上的阴螺纹部所在的螺母部件本体5的侧方,设有反射镜2侧的与托架2a的安装部的结合突起6,与大灯调节螺钉4平行,与设在灯体1上的滑动导轨8的滑动卡合部的滑块7,正面来看上述二者垂直,形成一体结构。通过滑动导轨8支承并支承滑块7,减轻了反射镜2侧对大灯调节螺钉4的重量负荷,控制了反射镜2的摇动(震动)。符号9为前透镜,符号a为大灯调节支点,符号Lx为水平倾斜移动轴,符号Ly为垂直倾斜移动轴。
但是,通过上述以往技术(日本专利申请2000-165437号),由于反射镜2侧的重量由滑动导轨8承担,所以,尽管反射镜2侧的重量负荷不会作为弯矩作用于大灯调节螺钉4上,但,由于反射镜侧惯性重量作用于偏置于大灯调节螺钉4上螺接的螺母部件本体5侧方的结合突起6,所以,螺母部件会产生扭矩,难以切实控制反射镜的震动。并且,如图20空白箭头所示,如果该扭矩反复作用于螺母部件,则螺母将相对大灯调节螺钉任意转动,可能无法适当调节。
又,螺母部件正视为T字型或L字型,由此就产生了灯体大型化问题。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切实防止反射镜震动、并可确保大灯调节螺钉圆滑转动的小型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案为一种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所述前照灯包括:容器状灯体,为形成灯室而安装于上述灯体前面开口部的前透镜,装在上述灯室内并装有光源的反射镜,安装于上述灯体与反射镜间、使所述反射镜可相对灯体作倾斜移动、支承上述反射镜的大灯调节装置。
上述大灯调节装置由下述部件构成:构成上述反射镜倾斜移动支点的调节支点(P),可转动地支承于上述灯体上所设置的螺钉插孔(10a、10b)、并向前方延伸的调节螺钉;安装在延伸、形成于上述反射镜上的托架上的同时,且与上述调节螺钉螺接,并随调节螺钉的转动而前进后退的合成树脂制螺母部件。
上述灯体上成一体地延伸形成有载持上述螺母部件、并支承其可前进后退滑动的螺母滑动导轨(230、240)。
在构成调节点的上述螺母部件与上述托架的安装部,设置了释放上述安装部随螺母部件进退而产生的应力的球节结构的应力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中,所述螺母滑动导轨(230、240)设置于与所述调节螺钉配设位置的上述调节支点(P)相反一侧的侧方位置,同时,在上述螺母部件上,螺接于形成了上述调节螺钉的阴螺纹部的螺母部件本体自身构成上述球节的球部,同时,在上述螺母部件本体的侧方一体化形成有受上述螺母滑动导轨(230、240)支承的滑块。
在上述托架侧设有开口于上述螺母滑动导轨(230、240)侧、支承上述螺母部件本体、构成上述球节的球窝部的卡合孔。
在构成调节点的上述螺母部件与上述托架的安装部,设置了释放上述安装部随螺母部件进退而产生的应力的球节结构的应力释放装置。
与灯体设置成一体的螺母滑动导轨承载(作用于)螺接于调节螺钉上的螺母部件(反射镜重量),所以反射镜的重量所产生的挠矩不会作用于调节螺钉。由此,可控制调节螺钉相对螺钉插孔的摇动,即,可控制反射镜的震动。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削弱了插入式固定装置等对调节螺钉旋转支承部的夹持力,可确保调节螺钉的顺利转动。
又,由于反射镜侧重量对螺母部件的作用点和螺母部件与调节螺钉的螺接部一致,所以,反射镜重量所产生的扭矩不会作用于螺母部件。因此,反射镜不会震动,螺母部件也不会相对调节螺钉产生任意松动。
又,随螺母部件进退,反射镜相对灯体倾斜移动时、以及由于光源发热反射镜热膨胀等时,螺母部件与托架的安装部(调节螺钉与反射镜间)所产生的应力,可通过设与螺母部件与托架的安装部上的球节结构应力释放装置而得以释放。
随调节螺钉转动而前后进退的螺母部件,在螺母滑动导轨作用下,沿调节螺钉方向移动,所以可保持螺母部件与调节螺钉间螺接部的磨擦转矩。
又,由于螺母滑动导轨配设于偏于调节螺钉配设位置的侧方的位置(灯体与反射镜间的宽阔空余位置),因此,可避免倾斜移动的反射镜与螺母滑动导轨间的相互影响。
由于螺母部件为将滑块部一体化设于螺母部件本体侧方所形成的紧密结构,因此,可在灯体与反射镜间的狭小空间内配置螺母部件。
根据第二方案,在方案一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中,将构成上述球节的球窝部的上述托架卡合孔的周边区域形成U字型纵截面,上述U字型纵截面不影响螺接于受上述卡合孔支承的上述螺母部件本体的阴螺纹部、前后延伸的调节螺钉。
螺接于卡合孔上结合的螺母部件本体,并前后延伸的调节螺钉贯通卡合孔周边区域的前后开口部(切口),所以托架与调节螺钉相互不影响。
根据第三方案,在方案一或二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中,上述螺母部件本体与卡合孔一起构成球节结构应力释放装置,所述结构可相对卡合孔开口方向前后滑动,可沿包括上述调节支点与上述调节螺钉在内的平面相对摇动,且可在上述卡合孔的圆周方向转动。
即:如图17所示,随着调节螺钉30的转动,螺母部件130按箭头A所示方向,沿螺钉30前进后退(直线运动)。另一方面,反射镜14(的托架150a的卡合孔152)按箭头B所示方向,绕调节支点P(垂直倾动轴Ly)转动(倾动)。因此,移动轨迹不同的两者(作直线运动的螺母部件130与作旋转运动的托架150a)间的卡合部(螺母部件本体131与卡合孔152)间会产生相对于移动轨迹差(偏移)的应力。
但是,随着螺母部件130沿螺钉30的前进后退动作,螺母部件本体131与托架150a侧的卡合孔152相对卡合方向(卡合孔152的延伸方向)滑动,释放用于校对螺母部件130与托架150a间的安装部所产生的沿通过调节支点P的水平倾动Lx方向的偏移δ的拉伸应力(压缩应力)。
又,螺母部件131与卡合孔152水平方向相对摇动(围绕图9、10的轴L10的相对摇动),释放用于校对螺母部件130与托架150a间的安装部上卡合孔152延伸方向L2与螺母部件131的突出方向L3的角度偏差θ的扭矩。即:释放反射镜14围绕贯穿调节支点P的垂直倾动轴Ly倾动时,于其安装部所产生的应力。
螺母部件131与卡合孔152相对卡合孔152作圆周方向的相对转动,释放反射镜14围绕贯穿调节支点P的水平倾动轴Lx倾动时,螺母部件130与托架150a间的安装部所产生的应力。
由于光源的发热原因,反射镜14发生热膨胀等情况下,螺母部件130与托架150a间的安装部随反射镜14的变形而产生应力,该应力可通过由螺母部件本体131与卡合孔152构成的万向接头结构得以释放。
根据第四方案,在方案三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的结构是,上述螺母部件本体形状为与形成圆筒型的上述卡合孔的内周面配合的球形,同时,在夹持上述螺母部件本体外周的上述阴螺纹部的相对位置上设置有:压接于上述卡合孔的内周面、构成上述螺母部件本体与卡合孔间相对摇动轴的一对弹性突起。
螺母部件本体侧的一对弹性突起压接固定在卡合孔的内周面上,螺母部件与卡合孔可围绕连接这一对弹性突起的连接轴,作顺利的相对滑动。
根据第五方案,在方案四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中,设有:将上述弹性突起作成这样的结构:沿横切上述阴螺纹部方向延伸的门型弹性卡合框;突设于上述弹性卡合框的水平梁部的球状微小突起。在上述卡合孔的内周面设置一对对向的卡合槽,所述卡合槽沿卡合孔的延伸方向而延伸,上述弹性卡合框在卡合孔半径方向上压接,且沿卡合孔圆周方向作游动配合。
门型弹性卡合框的水平梁部压接于卡合孔的卡合槽底面,螺母部件本体不会相对卡合孔松动,螺母部件本体与卡合孔可沿卡合孔延伸方向相对滑动。相对卡合槽,沿槽宽方向松转配合的门型弹性卡合框与卡合槽与弹性卡合框间的间隙相等,螺母部件本体与卡合孔可朝卡合孔圆周方向相对转动。压接于卡合槽底面的门型弹性卡合框的水平梁部的微小突起位置的压接力最大,所以螺母部件本体与卡合孔相对围绕贯通一对微小突起的轴作圆周方向转动。
特别是,由于卡合槽底面与卡合孔的内周面形状相似,门型弹性卡合框的水平梁部的外侧表面为圆弧状横截面,所以螺母部件本体与卡合孔可顺利地进行朝向卡合孔圆周方向的相对转动,同时扩大了对于卡合孔圆周方向的相对转动范围。
根据第六方案,在方案一至五之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中,将其结构作成这样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在上述螺母滑动导轨上设有面对上述调节螺钉侧开口宽度的燕尾槽;同时,将上述滑块装在上述燕尾槽内的偏平滑板部;压接于上述燕尾槽内壁面,沿燕尾槽槽深方向弹性支承上述滑板的板簧状弹性滑接部。
板簧状弹性延伸部压接于燕尾槽(螺母滑动导轨)底面,滑板在燕尾槽(螺母滑动导轨)内得到稳固的弹性支承,同时可确保螺母部件沿螺母滑动导轨(调节螺钉)顺利滑动。
根据第七方案,在方案一至六之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中,将其结构作成这样的结构,所述结构包括:配设于在上下方向与上述调节支点留有间隙位置的上下调节螺钉;配设于左右方向与上述调节支点留有间隙位置的左右调节螺钉。
通过上下调节螺钉的转动,螺母部件沿上下调节螺钉进退,反射镜沿贯穿调节支点与螺接于左右调节螺钉上的螺母/托架间安装部(左右调节点)的水平倾动轴圆周倾动。
通过左右调节螺钉的转动,螺母部件沿左右调节螺钉进退,反射镜沿贯穿调节支点与螺接于上下调节螺钉上的螺母部件/托架间安装部(上下调节点)的垂直倾动轴圆周倾动。
主要是对应左右调节点的螺母滑动导轨在承担反射镜重量的同时,控制反射镜上下方向的震动。对应上下调节点的螺母滑动导轨控制反射镜左右方向的震动。
根据第八方案,在方案一至七之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中,上述反射镜及调节螺钉为合成树脂制,球节部设有:将上述调节支点突设于反射镜侧或灯体侧任意一侧的合成树脂制球部;设于另一侧的可与上述球部结合的合成树脂制球窝部。
由于将反射镜及调节螺钉、由构成调节支点的球部及球窝部构成的球节作成合成树脂制,这样,整个调节装置为合成树脂结构。
在方案一至八之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中,由将上述螺钉插孔设于灯体上,并贯穿灯体向前方延伸的筒状部构成。同时在上述调节螺钉受螺钉插孔支承的被支承部的前端部,在半径方向内侧发生弹性变形,可通过螺钉插孔,同时一体化设有与上述螺钉插孔前端侧的边缘部结合、并从调节螺钉从后方脱落的弹性固定部。在上述被支承部的后端侧,一体化设有压接于上述螺钉插孔后端侧边缘部、前后方向固定调节螺钉并对其定位的裙形弹性肋。
藉由上述结构,如果从灯体后方将调节螺钉压入螺钉插孔,调节螺钉上的被支承部的弹性固定部压接于螺钉插孔后端侧的边缘部,发生半径方向向内缩小的弹性变形,穿过筒状部,弹性固定部与前端侧边缘部卡合,并且裙状弹性肋压接于螺钉插孔后端侧的边缘部,藉此,调节螺钉在轴方向定位固定在螺钉插孔上。
又,设于调节螺钉被支承部后端侧的裙状弹性肋压接、滑接于螺钉插孔边缘部,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水进入调节螺钉被支承部内,同时在前后方向弹性支承调节螺钉。
又,弹性肋及灯体均为合成树脂制,在弹性肋与调节螺钉插孔边缘部间的滑接部,确保了二者的滑动,不妨碍调节螺钉的转动。并且,合成树脂制弹性肋与橡胶制O形垫圈相比,不会在水的腐蚀下而老化。
其结果,在与调节螺钉一体并压接、滑接于螺钉插孔边缘部的裙状弹性肋的作用下,调节螺钉在前后方向固定地弹性支承在旋转支承部上,同时,可一定程度地确保调节螺钉旋转支承部的防水,所以调节螺钉的旋转支承部不必安装插入式固定器等弹性部件以及O形垫圈等密封部件,从而减少了构成调节装置的部件数,使调节装置简单化,也使调节装置的安装作业变得简单。
合成树脂制弹性肋即使长期使用,也不会因水的腐蚀而老化,并保证调节螺钉旋转支承部长期的弹性支承及一定程度的防水。
调节螺钉的被支承部上可一体化安装滑接于螺钉插孔内周面的圆环状弹性防水肋。形成于调节螺钉的被支承部、滑接于螺钉插孔内周面的圆环状弹性防水肋在压接状态下固定在螺钉插孔内周面,确保调节螺钉旋转支承部的防水。
由于这种合成树脂制防水肋有弹性(可挠性),所以将调节螺钉的被支承部插入筒状部(螺钉插孔)时,弹性防水肋发生弹性变形,不会妨碍将调节螺钉装入螺钉插孔,并且弹性防水肋与螺钉插孔内周面间的滑接部也不会妨碍调节螺钉的转动。
并且,合成树脂制弹性防水肋与橡胶制O形垫圈相比,不会因水的腐蚀而老化。
其结果,调节螺钉的旋转支承部由下述两个防水装置构成,即:藉由灯体外侧的螺钉插孔边缘部上的弹性肋所形成的防水手段、及藉由螺钉插孔内部的弹性防水肋所形成的防水手段,可在二处进行防水,所以,可可靠地实现调节螺钉旋转支承部的防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的正视图。
图2为该前照灯的水平剖视图(沿图1所示线II-II部分的剖视图)。
图3为该前照灯的纵剖视图(沿图1所示线III-III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灯体、反射镜及调节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5为构成调节螺钉旋转支承部的筒状部,(a)为该圆筒部的放大斜视图,(b)为该筒状部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6:(a)为调节螺钉的放大斜视图,(b)为调节螺钉的放大侧视图,(c)为调节螺钉的横剖视图(沿图6(b)所示线VI-VI部分的剖视图)。
图7为调节螺钉旋转支承部的扩大纵剖视图。
图8为调节螺钉插入螺钉插孔时的说明图。
图9为螺母部件与托架间安装部的分解斜视图。
图10:(a)为螺母部件的正视图,(b)为螺母部件的纵剖视图,(c)为螺母部件的水平剖视图。
图11为托架侧螺母卡合孔的正视图。
图12为螺母卡合孔水平剖视图(沿图11所示线XII-XII部分的剖视图)。
图13为构成左右调节点的螺母部件与托架间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14为构成上下调节点的螺母部件与托架间安装部的剖视图。
图15为螺母插入螺母卡合孔时形态的剖视图(沿图13所示线XV-XV部分的剖视图)。
图16为螺母部件插入螺母卡合孔时形态的剖视图(沿图13所示线XVI-XVI部分的剖视图)。
图17为构成左右调节点的螺母部件与托架间安装部应力释放作用的说明图。
图18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汽车用前照灯的正视图。
图19为现有调节螺钉的旋转支承部周围的剖视图。
图20为刚才申请的汽车用前照灯的正视图。
图中,10为灯体;10a、10b为螺钉插孔;12为前透镜;14为反射镜;18为光源灯泡;20为构成调节支点的球节;23为构成调节支点的球部;24为构成调节支点的球窝部;30为左右调节螺钉;32、42为阳螺纹部;34、44为调节螺钉受螺钉插孔支承的部分;34a、44a为圆环状弹性防水肋;35b、45b为裙状弹性肋;38(48)为板簧状弹性固定片;40为上下调节螺钉;50为构成调节螺钉旋转支承部的筒状部;50A为筒状部的前方延伸部;50B为筒状部的后方延伸部;50a为筒状部前端面;50b为筒状部后端面;130、140为螺母部件;131、141为螺母本体;132、142为阴螺纹部:133、143为弹性突起-门型弹性卡合框;133a、143a为水平梁部;133b、143b为微小突起;137、147为滑块部;137a、147a为滑板;138、148为板簧状弹性延伸片;150a、150b为托架;152为卡合孔;154为卡合槽;230、240为螺母滑动导轨;232、242为燕尾槽;E为调节装置;P为调节支点;P1为左右调节点;P2为上下调节点;S为灯室;Lx为水平倾动轴;Ly为垂直倾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1至图17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第1实施例-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的正视图。图2为该前照灯的水平剖视图(沿图1所示线II-II部分的剖视图)。图3为该前照灯的纵剖视图(沿图1所示线III-III部分的剖视图)。图4为灯体、反射镜及调节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5为构成调节螺钉旋转支承部的筒状部,(a)为该圆筒部的放大斜视图,(b)为该筒状部的放大纵剖视图。图6为调节螺钉,(a)为调节螺钉的放大斜视图,(b)为调节螺钉的放大侧视图,(c)为调节螺钉的横剖视图(沿图6(b)所示线VI-VI部分的剖视图)。图7为调节螺钉旋转支承部的扩大纵剖视图。图8为调节螺钉插入螺钉插孔时的说明图。图9为螺母部件与托架间安装部的分解斜视图。图10为螺母部件图,(a)为螺母部件的正视图,(b)为螺母部件的纵剖视图,(c)为螺母部件的水平剖视图。图11为托架侧螺母卡合孔的正视图。图12为螺母卡合孔水平剖视图(沿图11所示线XII-XII部分的剖视图)。图13为构成左右调节点的螺母部件与托架间安装部的剖视图。图14为构成上下调节点的螺母部件与托架间安装部的剖视图。图15为螺母插入螺母卡合孔时形态的剖视图(沿图13所示线XV-XV部分的剖视图)。图16为螺母部件插入螺母卡合孔时形态的剖视图(沿图13所示线XVI-XVI部分的剖视图)。图17为构成左右调节点的螺母部件与托架间安装部应力释放作用的说明图。
在这些图中,符号10为聚丙烯树脂制的容器状灯体,前透镜12装在灯体10的前开口部,构成灯室S。灯室S内,一体化装有作为光源的灯泡18,反射镜14通过调节装置E可倾斜移动。符号13为配置于反射镜14与前透镜12间、且隐藏于反射镜14与灯体10间、使整个灯室S内成镜面色的伸缩反射镜。
调节装置E设有:构成安装于灯体10与反射镜14间的调节支点P的球节20;分别由设于灯体10上的螺钉插孔10a、10b作可回转支承的一对调节螺钉30、40;分别安装在突出反射镜14背面侧的托架150a、150b上、并分别螺接于调节螺钉的螺纹部32、42,构成调节点P1、P2的一对螺母部件130和140。
符号22为安装在突设于反射镜14背面的托架150c上的合成树脂制球体,球体22的球部23支承在设于灯体10内侧的球窝部24上,构成球节20。球窝部24为圆筒形状,在圆筒部的前端部,在其圆周方等间距设置有槽,球部可装、卸在球窝部24上。
符号230(240)为一体形成于灯体10上的燕尾槽结构的螺母滑动导轨,螺接于调节螺钉30(40)上的螺母部件130(140)由滑动导轨230(240)支承及导向,可前后进退。
转动调节螺钉30,螺母部件130(与托架150a间安装部-左右调节点P1)沿调节螺钉的螺纹部32进退,反射镜14围绕连接调节支点P(球节20)与螺母部件140(与托架150b间安装部上下调节点P2)的垂直倾动轴Ly倾动。又,转动调节螺钉40,螺母部件140(与托架150b间安装部上下调节点P2)沿调节螺钉的螺纹部42进退,反射镜14围绕连接调节支点P(球节20)与螺母部件130(与托架150a间安装部左右调节点P1)的倾动轴Lx倾动。即:调节螺钉30由围绕倾动轴Ly倾动、调节的灯光轴的左右调节螺钉构成,调节螺钉40由围绕倾动轴Lx倾动、调节的灯光轴的上下调节螺钉构成。
以下,具体说明构成调节装置E的各部件。
如图5(a)、(b)所示,螺钉插孔10a、10b由设在灯体10上、前后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的筒状部50构成。
筒状部50的前后要有足够支承调节螺钉30(40)转动、且不松动的长度。后方延伸部50B的延伸量,如图7所示,要能承担沿灯体10配设的调节螺钉转动操作用传动器D的前端部。传动器D的前端部对接在后方延伸部50B的上侧面时,形成传动器D的齿与冠状齿轮的齿咬合状态下的定位用平坦面51,转动传动器D时,传动器D的前端部不会沿筒状部50的外沿面滑动。
筒状部50与灯体10设为一体,但由于其形状简单,所以成形用模具的铸造与模具的成形面也很简单,易于成形。
另一方面,调节螺钉30(40)如图6、7所示,形成阳螺纹部32(42)的前端侧的螺钉本体31(41)不必说,包括后端的冠状齿轮部35(45)在内,全部为聚缩醛树脂等合成树脂制成。
符号34(44)为调节螺钉30(40)中由筒状部50支承的部位,即被支承部,在该被支承部34(44)的后端侧,一体形成有抵接于筒状部50的后方延伸部端面50b的冠状齿轮部35(45),在被支承部34(44)的前端侧,设有卡合于筒状部50的前方延伸部50A内边缘状前端部端面(筒状部前端面)50a弹性固定片38(48)。
弹性固定片38(48)如图6、7所示,在与被支承部34(44)前端侧左右侧面36a(46a)对向而置的矩形横截面基部36(46)的两侧,呈L字型,向其后延伸的水平延伸部可在半径方向作弹性变形。弹性固定片38(48)的水平延伸部厚部与前端侧相等,提高了作为板簧的刚性强度,不会从筒状部50的端面50a脱落。
在调节螺钉30(40)被支承部后端侧的冠状齿轮35(45)的近根侧,设有滑动接触于筒状部50的后端面50b的裙状弹性肋35b(45b)。并且,该弹性肋35b(45b)与筒状部50的后端面50b抵接,被支承部34(44)的前端侧的弹性固定片38(48)固定于筒状部50的前端面50a上,调节螺钉30(40)相对螺钉插孔10a(10b)轴向定位固定。弹性肋35b(45b)保持于压接于筒状部50的后端面50b的状态,轴向弹性支承调节螺钉30(40),使调节螺钉30(40)在旋转支承部得到稳固的支承。弹性肋35b(45b)起到确保调节螺钉30(40)旋转支承部防水的作用。
冠状齿轮35(45)的齿35a(45a)设于前方(靠近灯体10侧),如图7所示,使沿灯体10配设的驱动调节螺钉转动的传动器D的前端部与筒状部50的平坦面51抵接,传动器D的齿正好咬合冠状齿轮部35(45)的齿35a(45a),传动器D侧的转动力就传导至冠状齿轮部35(45)侧。
又,在调节螺钉30(40)的后端部(冠状齿轮35(45)的后方),一体形成有外形为截面六角形、端面设有方形槽的转动操作部37(47),也可代替传动器D,使用扳手等工具,转动调节螺钉30(40)。
又,合成树脂制弹性肋35b(45b)具有适当的弹性(可挠性),同时合成树脂制筒状部50的后端面50b平滑,所以弹性肋35b(45b)与筒状部后端面50b间的滑接部不会妨碍调节螺钉30(40)的转动。
调节螺钉的被支承部34(44)上,设有滑接于筒状部50(螺钉插孔10、(10b))内周面的圆环状弹性防水肋34a(44a)。防水肋34a(44a)的外径略大于螺钉插孔10a(10b),防水肋34a(44a)的前端部一般压接于螺钉插孔10a(10b)的内周面。
在位于被支承部34(44)的外周面上的弹性防水肋34a(44a)的两侧,形成有沿防水肋34a(44a)延伸的环状槽34b(44b),如此,可以不扩大调节螺钉被支承部34(44)与螺钉插孔10a(10b)间的空隙,加大弹性防水肋34a(44a)的弹性(可挠性),提高了弹性防水肋34a(44a)的弹性(可挠性),从而对弹性防水肋34a(44a)与螺钉插孔10a(10b)内周面间施加适当压接力。
即:如果不设环状槽34b(44b),弹性防水肋的突出量(半径方向高度)很小,弹性(可挠性)不够,所以会对弹性防水肋与螺钉插孔内周面间施加过大的压接力,调节螺钉的转矩变大,无法顺利转动调节螺钉,也无法将调节螺钉顺利插入螺钉插孔。为提高弹性防水肋34a(44a)的弹性(可挠性),可以扩大被支承部34(44)与螺钉插孔10a(10b)间的空隙,加大防水肋的突出量。但由于该空隙变大,防水性也降低,旋转支承部的松动也变大,所以不是理想的处理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沿防水肋34a(44a)的近根部设有环状槽34b(44b),如此,不必扩大被支承部34(44)与螺钉插孔10a(10b)内周面间的空隙,即不必降低防水性,即可加大弹性防水肋34a(44a)的突出量,可减轻弹性防水肋34a(44a)与螺钉插孔10a(10b)内周面间产生的压接力与滑动磨擦阻力。因此,可顺利转动调节螺钉30(40)、将调节螺钉30(40)插入螺钉插孔10a(10b)。
防水肋34a(44a)在轴向同时设置2处,防水肋34a(44a)与螺钉插孔10a(10b)内周面间圆环状的滑接部有2处,由此,即可提高调节螺钉30(40)的旋转支承部的防水性。
调节螺钉30(40)在其被支承部34(44)更前方部分,如图6(c)的空心箭头所示方向,使用其径向分割的一对分割模具60A、60B,调节螺钉30(40)的冠状齿轮部35(45)如图6(b)中空心箭头所示方向,使用轴向分割的一对分割模具61A、61B,分别注射模塑成形制得。图6(b)、(c)中的符号60C、61C为分割模具的分型线。
下面说明一下将调节螺钉30、40安装于灯体10的筒状部50(螺钉插孔10a、10b)上的方法。
首先,从灯体10的后方侧将调节螺钉30(40)压入螺钉插孔10a(10b)。外径比螺钉插孔10a(10b)孔径小阳螺纹部32(42)可顺利地插入螺钉插孔10a(10b)。调节螺钉30(40)的被支承部34(44)前端侧的一对弹性固定片38(48)间距离大于螺钉插通孔10a(10b),所以,弹性固定片38(48)接触筒状部50后端部50b,会妨碍插入,克服作用于弹性固定性38(48)的反作用力,将调节螺钉30(40)插入螺钉插孔10a(10b)。如图8所示,弹性固定片38(48)压在后端侧筒状部50B的后端面及螺钉插孔10a(10b)的内周面,发生径向向内缩小的弹性变形,滑入筒状部50内。并且,裙状弹性肋35b(45b)以比来自筒状部50后端面50b的弹力更大的力,将被支承部34(44)压入螺钉插孔10a(10b),弹性固定片38(48)的前端部38a(48a)通过螺钉插孔10a(10b)。在此状态下,弹性固定片38(48)复元至径向外侧,卡合于筒状部前端面50a,调节螺钉30(40)被固定于后方,同时被支承部34(44)后端侧的裙状弹性肋35b(45b)处于与筒状部后端面50b压接的状态,调节螺钉30(40)相对螺钉插孔10a(10b)被轴向定位固定。
弹性固定片38(48)形成为比较薄的舌片状,由于其作为板簧的截面系数小,所以,半径方向内侧易弹性变形。且,弹性固定片38(48)的纵截面为L字型,其厚度与水平延伸部前端侧相等,弹性固定片38(48)的外周面38b(48b)如图6(c)所示,为与螺钉插孔10a(10b)内周面相似的圆弧状横截面。因此,将被支承部34(44)插入螺钉插孔10a(10b)时,弹性固定片38(48)的外周面38b(48b)抵接于螺钉插孔10a(10b)的边缘部,使弹性固定片38(48)半径方向内侧顺利弹性变形,可以顺利插入螺钉插孔10a(10b)内作滑动前进。
又,弹性固定片38(48)的前端部厚,弹性固定片38(48)与筒状部前端面50a的卡合面积大,因此,弹性固定片38(48)不会从筒状部前端面50a脱落。
下面说明一下以下各部的结构,即:螺接于调节螺钉30(40)上的螺母部件130(140);安装有螺母部件130(140)的托架150a(150b)侧的卡合孔152;防止螺母部件130(140)转动、承载螺母部件130(140),可在滑动状态下支承的螺母滑动导轨230(240)。
螺母滑动导轨230(240)为矩形框,如图1至4、13、14所示,在左右(上下)调节螺钉30(40)的侧方(下方)的灯体壁面附近位置处作前后延伸,形成具有与靠近调节螺钉30(40)侧面开口宽度相等的燕尾槽232(242)。符号231(241)为燕尾槽232(242)的开口部。螺母滑动导轨230(240)设于灯体10的壁面,确保了作为螺母滑动导轨的强度。并且,螺母滑动导轨230在灯体10正视面的右上角,螺母滑动导轨240在灯体10正视面左下角。
螺母部件130(140)如图1至4、9、10、13至16所示,在螺接于调节螺钉30(40)上形成有阴螺纹部132(142)的近球状螺母部件本体131(141)的侧方,通过轴部136(146)一体形成有滑块部137(147),球状的螺母部件本体131(141)从矩形板状滑块部137(147)的大致中央部位突出。
构成左右调节点P1(上下调节点P2)的螺母部件本体131(141)由后面详加说明的托架150a(150b)上的螺母卡合孔152支承,构成万向接头结构的托架150a(150b)螺母部件130(140)间的安装部。
滑块部137(147)由矩形滑板137a(147a)及形成于其底面侧的左右一对板簧状弹性延伸片138(148)构成。弹性延伸片138(148)从滑板137a(147a)的横向外侧向内侧弯曲成圆弧状截面,延伸。同时,在滑板137a(147a)的横向中央部设有前后延伸的纵肋137b(147b),如果将滑块部137(147)安装在螺母滑动导轨230(240),弹性变形的左右一对弹性延伸片138(148)的前端部如图10(a)虚线所示方向,抵接于纵肋137b(147b)。即:在滑块部137(147)卡合于螺母滑动导轨230(240)的燕尾槽232(242)的形态下,压接于内壁面234(244)的弹性延伸片138(148)的前端部与纵肋137b(147b)的两侧抵接,弹性延伸片138(148)成弓形,滑块部137(147)在螺母滑动导轨230(240)上,上下左右方向被稳定支承,并可在滑动状态下保持在螺母滑动导轨230(240)的延伸方向-即前后方向上滑动。
滑块部137(147)背面侧的弹性延伸片138(148)的侧边,如符号138a(148a)所示方向,成倾斜剪切形状,易于将滑块部137(147)插入螺母滑动导轨230(240)内。
反射镜14的重量,受调节支点P-球节20的支承,螺母滑动导轨230支承螺母部件130的滑块部137,支承反射镜14的重量的同时,将螺母部件130作上下方向定位,控制调节螺钉30上下方向的摇动(反射镜14的上下方向的震动)。
又,螺母滑动导轨240,将螺母部件140的滑块部147作左右方向的定位保持,控制调节螺钉40的左右方向的摇动(反射镜12左右方向的震动)。构成调节支点P的球节20与螺母部件130的滑动导轨230支承反射镜14的重量,所以反射镜14的重量不会通过螺母部件130作用于调节螺钉30。
当然,从安装于滑动导轨240上的滑块部147向上方突出的螺母部件本体141与开口于托架150b下方的螺母卡合孔152作可上下滑动的卡合,所以反射镜14的重量不会作用于调节螺钉40。
这样,反射镜14在上下左右方向得到稳定支承,可随着调节螺钉30(40)的转动作顺利的倾斜移动。
又,如日本专利申请2000-165437号所示,托架与螺母部件间的安装结构是,在螺母部件本体的侧方设有球部的卡合突起,作为安装在托架上的球窝部的卡合孔中,卡合有球部的卡合突起。在此种托架一螺母部件的卡合结构中,反射镜侧的重量负荷作为扭矩作用于螺母部件,可能会引起反射镜的震动。但在本实施例中的结构是:螺母部件本体131(141)自身构成万向接头的球部,受作为球窝部的卡合孔152的支承。所以不会出现此种情况。即:反射镜14侧的惯性重量负荷作用于螺接于螺母部件本体131(141)的阴螺纹部132(142)的调节螺钉30(40)的轴心位置。由此,反射镜14侧的重量负荷不会作为扭矩作用于螺母部件,也不会引起反射镜14的上下、左右方向的震动。
并且,在螺母部件本体131(141)的背面侧,设有汇聚于阴螺纹部132(142)的锥形开口部132a(142a),使调节螺钉30(40)更易于螺接在阴螺纹部。
在螺母部件本体131(141)的磨边上下侧面,分别形成有垂直、跨越阴螺纹部132(142)的弹性凸起状的门型弹性卡合框133(143)。上下弹性卡合框133(143)的水平梁部133a(143a)上,设有夹持阴螺纹部132(142)中心轴、其前端面为球面的微小突起133b(143b)。
另一方面,设在托架150a(150b)前端部的螺母卡合孔152为接近球状螺母部件本体131(141)的截面圆形的筒形。在托架150a上,如图13所示,螺母部件本体131从侧方与朝向反射镜14的左右方向外侧开口的孔152卡合。在托架150b上,如图14所示,螺母部件本体141从下方与朝向反射镜14下方开口的孔152卡合。
即:在卡合孔152的内周面的对向位置,如图11、12所示,对应门型弹性卡合框133(143)的水平梁部133a(143a)的卡合槽154在孔152的延伸方向延伸。在托架150a(150b)上卡合孔152的四周壁的前后相对位置,设有调节螺钉30(40)穿插用槽153,卡合孔152的周边区域为U字型纵截面(参照图13、14)。
又,弹性卡合框133(143)与卡合槽154在卡合孔152的径向压接,同时在卡合孔152的圆周方向(槽154的槽宽方向)游动配合,螺母部件本体131(141)与卡合孔152可在卡合孔152的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在卡合孔152的圆周方向作相对转动。
关于这一点详加叙述。弹性卡合框133(143)的宽比卡合槽154的槽宽窄。因此,弹性卡合框133(143)沿卡合槽154滑动,水平梁部133a(143a)压接于卡合槽154的底面154a。弹性卡合框133(143)与卡合槽154间形成空隙155,正是由于这一空隙155,螺母部件本体131(141)可与卡合孔152沿卡合孔152圆周方向作相对转动。
由于弹性卡合框133(143)保持于将其水平梁部133a(143a)压接于卡合槽154的底面154a的状态,因此,螺母部件本体131(141)不会发生相对卡合孔152的松动。
卡合槽154的底面154a形状为与卡合孔152的内周面相符的圆弧状,微小突起133b(143b)的前端面形成为球状。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弹性卡合框133的水平梁部133a(143a)的外侧表面也成圆弧状。由此,提高了压接状态下的水平梁部133a(143a)与卡合槽底面154a间的滑动性,同时弹性卡合框133相对卡合槽154的转动量(螺母部件130(140)与托架150a(150b)间的卡合孔152圆周方向的相对转动量)增大。
如此,卡合孔152与螺母部件本体131(141)采用万向接头结构,可在卡合孔152的延伸方向相对滑动,围绕水平倾动轴Lx作相对转动,围绕穿过上下微小突起133b、133b(143b、143b)的轴L10(参照图9、10)作相对摇动。
即:如图17所示,随着调节螺钉30的转动,螺母部件130接箭头A所示方向,沿螺钉30前进后退(直线运动)。另一方面,反射镜14(的托架150a的卡合孔152)接箭头B所示方向,围绕调节支点P(垂直倾动轴Ly)作转动(倾动)。因此,移动轨迹不同的两者(与直线运动的螺母部件130旋转运动的托架150a)间的卡合部(螺母部件本体131与卡合孔152)会产生相当于移动轨迹差(偏差)的应力。
但是,随着螺母部件130沿螺钉30前进后退,螺母部件本体131与托架150侧的卡合孔152相对卡合方向(卡合孔152的延伸方向)滑动,释放位于螺母部件130与托架150a间的安装部上、相对沿通过调节支点P的水平倾动轴Lx方向的偏移δ的拉伸应力(压缩应力)。
螺母部件本体131与卡合孔152相对水平方向摇动(相对围绕图9、10的轴L10的摇动),释放与卡合孔152的延伸方向L2与螺母部件本体131突出方向L3的角度偏差θ对应的扭矩,所述扭矩位于螺母部件130与托架150a间的安装部。即:释放反射镜14在通过围绕调节支点P的垂直倾动轴Ly作倾动时安装部所产生的应力。
又,螺母部件本体131在卡合孔152相对卡合孔152的圆周方向作相对转动,释放反射镜14围绕通过调节支点P的水平倾动轴Lx作倾动时,螺母部件130与托架150a之间的安装部产生的应力。
并且,在由于光源发热的原因,反射镜14作热膨胀等的情况下,螺母部件130与托架150a间安装部随反射镜14的变形而产生应力,通过由螺母部件本体131与卡合孔152构成的万向接头结构,该应力得以释放。
在螺母部件140与托架150b间的安装部也同样,通过由螺母部件本体141与卡合孔152构成的万向接结构释放安装部产生的应力。
以下,说明一下通过调节装置将反射镜14安装于灯体10上的顺序。首先,使装有调节螺钉30、40的灯体10向上。接着,将球部件22安装在托架150c上,将螺母部件130、140的螺母部件本体131、141分别与托架150a、150b的卡合孔152卡合。并将托架150a、150b、150c向下,从灯体10的上方下降反射镜14,使螺母部件130、140的阴螺纹部132(141)对准调节螺钉30、40的前端。通过转动调节螺钉30、40,将螺母部件130、140的阴螺纹部132(142)分别螺接于调节螺钉30、40,同时将滑块部137(147)插入螺母滑动导轨230、240内,并将球部件22的球部23压入与灯体设于一体的球窝部24,通过调节装置E将反射镜14与灯体设为一体。
图18为本发明第2实施例-前照灯的正视图。
在上述第1实施例中,对设有将调节支点P配置于反射镜14左上方的调节装置的前照灯进行了说明。在第2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结构为调节支点P配置
于反射镜14的左下方,左右调节点P1在右下角,上下调节点P2在左上角。
其他与上述第1实施例相同,所以标注同一符号,省略重复说明。
在上述第2实施例中,灯体10由聚丙烯树脂构成,调节螺钉30、40有适当的弹力、耐磨擦,并且由拥有与聚丙烯树脂同样优良滑动性的聚缩醛树脂构成,也可代替聚缩醛树脂,使用尼龙树脂制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调节螺钉30、40整体为合成树脂制,至少被支承部34(44)为合成树脂制,其他部分也可为金属制。再有,调节螺钉30、40也可采用采用众所周知的金属制,由此削弱插入式固定装置对调节螺钉30、40的夹持力,提高调节螺钉30、40的转动操作性能。
从上述说明便可清楚知道,根据方案一的反射镜可动型用前照灯,反射镜侧重量负荷不会作为挠矩作用于调节螺钉,反射镜侧的重量负荷也不会作为扭矩作用于螺母部件,所以可切实控制反射镜的震动,保证适当的调节。通过适当调整调节螺钉旋转支承部的夹持力,使调节螺钉可顺利、轻松地转动。
由于螺母部件小型化,从而使灯体更接近反射镜,进而实现前照灯整体的小型化。
根据方案二,调节螺钉不会影响到支承螺母部件的托架,所以,可提高调节点配置位置的自由性,乃至调节装置配置方面的自由性。
根据方案四,螺母部件与托架相对顺利摇动,螺母部件与托架间安装部(调节螺钉与反射镜间)完全不会产生应力,所以可适当调节。
根据方案五,螺母部件与托架顺利相对摇动,也可顺利地向卡合孔延伸方向相对摇动,乃至向卡合孔圆周方向的顺利相对摇动,螺母部件与托架间的安装部(调节螺钉与反射镜间)完全没有应力产生,所以,可适当地进行调节。
根据方案六,反射镜被稳定支承,螺母部件沿螺母滑动导轨(调节螺钉)顺利滑动,所以可进行适当调节。
根据方案七,对应左右调节点的螺母滑动导轨承担反射镜的重量,同时控制反射镜上下方向的震动,对应上下调节点的螺母滑动导轨控制反射镜左右方向的震动,所以可有效控制反射镜的震动,得到适当的配光。另外,通过轻松转动调节螺钉,可顺利地进行调节。
根据方案八,通过用合成树脂制造反射镜以及整个调节装置,可实现前照灯的轻型化,通过除光源外的整个前照灯用合成树脂制成,也进一步实现前照灯的轻型化。

Claims (8)

1.一种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所述前照灯包括:容器状灯体,为形成灯室而安装于上述灯体前面开口部的前透镜,装在上述灯室内并装有光源的反射镜,安装于上述灯体与反射镜间、使所述反射镜可相对灯体作倾斜移动、支承上述反射镜的大灯调节装置,
上述大灯调节装置由下述部件构成:构成上述反射镜倾斜移动支点的调节支点(P),可转动地支承于上述灯体上所设置的螺钉插孔(10a、10b)、并向前方延伸的调节螺钉;安装在延伸、形成于上述反射镜托架上的同时,且与上述调节螺钉螺接,并随调节螺钉的转动而前进后退的合成树脂制螺母部件,
上述灯体上成一体地延伸形成有载持上述螺母部件、并支承其可前进后退滑动的螺母滑动导轨(230、240),
在构成调节点的上述螺母部件与上述托架的安装部,设置了释放上述安装部随螺母部件进退而产生的应力的球节结构的应力释放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中,所述螺母滑动导轨(230、240)设置于与所述调节螺钉配设位置的上述调节支点(P)相反一侧的侧方位置,同时,
在上述螺母部件上,螺接于形成了上述调节螺钉的阴螺纹部的螺母部件本体自身构成上述球节的球部,同时,在上述螺母部件本体的侧方一体化形成有受上述螺母滑动导轨(230、240)支承的滑块,
在上述托架侧设有开口于上述螺动滑动导轨(230、240)侧、支承上述螺母部件本体、构成上述球节的球窝部的卡合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将构成上述球节的球窝部的上述托架卡合孔的周边区域形成U字型纵截面,上述U字型纵截面不影响螺接于受上述卡合孔支承的上述螺母部件本体的阴螺纹部、前后延伸的调节螺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母部件本体与所述卡合孔一起构成球节结构应力释放装置,所述结构可相对卡合孔开口方向作前后相对滑动,可沿包括上述调节支点(P)与上述调节螺钉在内的平面相对摇动,且可在上述卡合孔的圆周方向作相对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上述螺母部件本体形状为与形成为圆筒型的上述卡合孔的内周面配合的球形,同时,在夹持上述螺母部件本体外周的上述阴螺纹部的相对位置上设置有:压接于上述卡合孔的内周面、构成上述螺母部件本体与卡合孔间相对摇动轴的一对弹性突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突起具有;沿横切上述阴螺纹部方向延伸的门型弹性卡合框,和突设于上述弹性卡合框的水平梁部的球状微小突起;在上述卡合孔的内周面对向设置一对卡合槽,所述卡合槽沿卡合孔的延伸方向而延伸,上述弹性卡合框压接于卡合孔径向上,且沿卡合孔圆周方向作游动配合。
6.如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螺母滑动导轨(230、240)上设有面对上述调节螺钉侧开口的宽的燕尾槽的同时,所述螺母滑动导轨具有:将上述滑块装在上述燕尾槽内的偏平滑板部,压接于上述燕尾槽内壁面、沿燕尾槽槽深方向弹性支承上述滑板部的板簧状弹性滑接部。
7.如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钉由:配设于所述上下方向与上述调节支点(P)留有间隙位置的上下调节螺钉,及配设于左右方向与上述调节支点留有间隙位置的左右调节螺钉所构成。
8.如权利要求1-5之任一项所述的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镜及调节螺钉为合成树脂制,所述调节支点由突设于反射镜侧或灯体侧任意一侧的合成树脂制球节部,形成于另一侧的可与上述球节部卡合的合成树脂制球窝部构成。
CNB011454210A 2000-12-28 2001-12-28 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66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00085/00 2000-12-28
JP2000400085A JP3718124B2 (ja) 2000-12-28 2000-12-28 リフレクター可動型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2594A CN1362594A (zh) 2002-08-07
CN1246624C true CN1246624C (zh) 2006-03-22

Family

ID=188647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4542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6624C (zh) 2000-12-28 2001-12-28 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637919B2 (zh)
JP (1) JP3718124B2 (zh)
CN (1) CN1246624C (zh)
DE (1) DE10164350B4 (zh)
FR (1) FR2819041B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008A (zh) * 2014-11-04 2016-1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8672B2 (ja) * 2001-12-25 2007-03-0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リフレクター可動型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CA2437458A1 (en) * 2002-08-09 2004-02-09 Alexandre Curthelet Modular headlight system for recreational vehicles
US7052164B2 (en) 2002-11-12 2006-05-30 Burton Technologies Llc Gear screw adjuster
DE60331230D1 (de) * 2003-12-15 2010-03-25 Plastic Omnium Cie Halterung für KFZ-Beleuchtungsanordnung, Beleuchtungsanordnung und Baugruppe mit einem Frontmodul und einer solchen Halterung bzw. Beleuchtungsanordnung
JP4530722B2 (ja) 2004-06-01 2010-08-2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FR2904094B1 (fr) * 2006-07-21 2008-10-03 Valeo Vision Sa Dispositif d'eclairage a diodes electroluminescentes equipe d'un systeme de refroidissement exterieur.
DE102007010210A1 (de) * 2007-03-02 2008-09-04 Hella Kgaa Hueck & Co. Scheinwerfer für Fahrzeuge
JP2008302810A (ja) * 2007-06-07 2008-12-18 Koito Mfg Co Ltd 車輌用前照灯
JP4775967B2 (ja) * 2007-07-19 2011-09-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の光軸調整装置
CN101396985B (zh) * 2008-09-19 2010-12-15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汽车前照灯调光系统的旋转执行装置
DE102009049237B4 (de) * 2009-10-15 2018-09-13 HELLA GmbH & Co. KGaA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Tragrahmens
KR20120129472A (ko) * 2011-05-20 2012-11-2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램프
FR2978393B1 (fr) * 2011-07-26 2014-11-21 Valeo Vision Ensemble d'un support de module optique et d'un dispositif de liaison apte a recevoir un moyen de reglage de la position du support
CN103032832B (zh) * 2011-09-30 2017-03-22 深圳市邦贝尔电子有限公司 Led灯具零组件定位装置
CZ303955B6 (cs) 2012-04-19 2013-07-10 Hella Autotechnik, S.R.O. Svetlomet, zejména pro motorová vozidla
CN105473937B (zh) * 2013-08-23 2018-10-16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以及照明装置
CN108361654A (zh) * 2014-12-25 2018-08-03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照明装置
KR102418631B1 (ko) * 2015-11-03 2022-07-0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자동차의 조명장치
FR3056487B1 (fr) * 2016-09-26 2018-11-02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d'eclairage et/ou de signalisation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et ensemble comportant plusieurs dispositifs
CN106346707B (zh) * 2016-10-26 2019-04-09 东莞禾盈通用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车灯调光螺钉及其制造方法
EP3555523A4 (en) 2016-12-16 2021-03-31 Foshan Ichikoh Valeo Auto Lighting Systems Co., Ltd. REGULATION ARRANGEMENT FOR LIGHT SOURCE AND LIGHTING AND / OR SIGNALING DEVICE, ADJUSTMENT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MOTOR VEHICLE, MOUNTING DEVICE, GAS GUIDE DEVICE AND LIGHTING AND / OR SIGNALING DEVICE
US10457198B2 (en) * 2017-03-27 2019-10-29 Whelen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Accessory mounting system
CN107091448B (zh) * 2017-05-08 2020-06-09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大灯透镜组的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US20230194061A1 (en) 2020-05-26 2023-06-22 Hasco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Dimming mechanism, vehicle lamp module, vehicle lamp, and vehicle
CN112706689A (zh) * 2020-12-31 2021-04-27 江苏壹贰叁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大灯总成
WO2022178855A1 (zh) 2021-02-26 2022-09-01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调光机构、车灯模组、车灯及车辆
JP2022149077A (ja) 2021-03-25 2022-10-06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
US11788700B1 (en) * 2022-09-23 2023-10-17 Eagle Eyes Traffic Industrial Co., Ltd. Adjustable light fixture capable of preventing light holder from falling off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018010U1 (de) * 1981-12-10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Scheinwerfer für Kraftfahrzeuge
DE4111035A1 (de) * 1991-04-05 1992-10-08 Hella Kg Hueck & Co Scheinwerfer fuer kraftfahrzeuge
GB2285307B (en) * 1993-12-21 1997-11-12 Koito Mfg Co Ltd Vehicular headlamp
JP3074557B2 (ja) * 1994-11-24 2000-08-0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ヘッドランプ
DE19537815B4 (de) * 1995-10-11 2006-08-31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Scheinwerfer für Fahrzeuge
JP3128616B2 (ja) * 1996-07-02 2001-01-2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の光軸調整装置
JP3128617B2 (ja) * 1997-04-04 2001-01-29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のレベリング調整装置
JPH11120806A (ja) * 1997-10-20 1999-04-30 Koito Mfg Co Ltd 車輌用灯具
DE19824051A1 (de) * 1998-05-29 1999-12-02 Hella Kg Hueck & Co Tragelement
JP2000165437A (ja) 1998-11-20 2000-06-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ノードのid設定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3822007B2 (ja) 1999-10-21 2006-09-13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リフレクター可動型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JP3883356B2 (ja) * 2000-03-14 2007-02-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リフレクター可動型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JP2001351407A (ja) * 2000-06-02 2001-12-21 Koito Mfg Co Ltd リフレクター可動型自動車用ヘッドランプ
JP4335421B2 (ja) * 2000-07-28 2009-09-30 株式会社青山製作所 照準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008A (zh) * 2014-11-04 2016-1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637919B2 (en) 2003-10-28
FR2819041A1 (fr) 2002-07-05
JP2002193024A (ja) 2002-07-10
JP3718124B2 (ja) 2005-11-16
US20020085386A1 (en) 2002-07-04
CN1362594A (zh) 2002-08-07
FR2819041B1 (fr) 2005-07-08
DE10164350B4 (de) 2008-03-13
DE10164350A1 (de) 200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6624C (zh) 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
CN1250900C (zh) 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灯
CN1133555C (zh) 汽车用灯
CN1313478A (zh) 反射镜可动式汽车用前大灯
CN1430012A (zh) 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照灯
CN1704643A (zh) 汽车用前照灯
CN1096971C (zh) 车用前照灯
CN1144969C (zh) 卡头和管接头
CN1236947C (zh) 自行车踏板组件
CN1676989A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251627C (zh) 斜面步行用带部件鞋
CN1782448A (zh) 球窝接头装置
CN1120325C (zh) 反射镜可动式汽车前照灯
CN1031423C (zh) 消除轴承中摩擦的系统
CN1992092A (zh) 显示装置支架
CN1624374A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798636A (zh) 螺批头连接杆装置
CN1654880A (zh) 车辆用灯具单元
CN1693723A (zh) 具有塑料支撑件和塑料螺纹件的接合组件
CN1862087A (zh) 车辆用灯具
CN1710753A (zh) 连接一中间连接器和一个或多个电子组件的结构及方法
CN1651703A (zh) 玻璃导槽结构
CN1139062C (zh) 盘驱动器
CN1281387C (zh) 电动剃须刀
CN1597246A (zh) 滚珠丝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322

Termination date: 201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