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55C - 汽车用灯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用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55C
CN1133555C CNB99118873XA CN99118873A CN1133555C CN 1133555 C CN1133555 C CN 1133555C CN B99118873X A CNB99118873X A CN B99118873XA CN 99118873 A CN99118873 A CN 99118873A CN 1133555 C CN1133555 C CN 113355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site
pole
shade
car light
extendibl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1188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0003A (zh
Inventor
渡x重之
渡辺重之
山村聪志
草谷雅弘
海野正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0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0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5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3/0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 F21S43/50Signal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brake lamps, direction indicator lights or reversing lights characterised by aesthetic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corative trim, partition wall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4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screens, non-reflecting members, light-shielding members or fixed shades
    • F21S41/43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screens, non-reflecting members, light-shielding members or fixed sha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4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screens, non-reflecting members, light-shielding members or fixed shades
    • F21S41/43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screens, non-reflecting members, light-shielding members or fixed sha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thereof
    • F21S41/435Hoods or cap-shap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41/0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 F21S41/40Illumin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e.g. headlamps characterised by screens, non-reflecting members, light-shielding members or fixed shades
    • F21S41/47Attachmen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金属制造的遮光罩的汽车用灯,该遮光罩包括用于遮挡光线的罩体和从罩体沿基本水平方向向后延伸的支杆,当支杆的后端插入固定在反射器的支杆插孔中时,以悬臂方式支撑遮光罩,支杆由两块具有扩张部分的片状延伸部分叠合而成;保持槽形成在所述支杆插孔内。当扩张部分从反射器的前侧压入配合于保持槽内时,支杆插入支杆插孔中,并且延伸的支杆后端被弯折在反射器的后表面上;遮光罩的支杆被稳定地保持在反射器的支杆插孔中。

Description

汽车用灯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灯,尤其涉及带有防止光源暴露的遮光罩的汽车用灯灯室。
图12示出传统汽车前灯的剖面图。
在图12中,参考数字1表示灯体,参考数字2表示前透镜,参考数字3表示抛物面反射器。由灯体1和前透镜2限定的灯室容纳有反射器3;作为光源的灯泡4安装在反射器3中并固定在此处。此外,遮光罩5也固定在反射器3上。
如图13(a)所示,遮光罩5包括一体成型的罩体6和支杆7。罩体6遮挡了来自灯泡4的一部分光线,从而形成了光的一种分布,支杆7基本上沿水平方向向罩体6的后部延伸。遮光罩5通常是用材质为含铁的合金材料或类似材料的薄金属片通过拉拔、剪切和弯折工序加工而成。在遮光罩5安装时,支杆7穿过反射器3的支杆插孔3b(在灯泡插孔3a中的一个开口部分);并且用螺丝9将支杆7后端的L形弯折部分8固定到反射器3后表面的预定位置上。这样,就以悬臂的方式将遮光罩5安装上去。
图13(b)是另一种式样的遮光罩5A。遮光罩5A包括罩体6和两根从罩体6延伸出来的支杆7a和7b。支杆7a和7b延伸部分的端部在反射器3的后表面上呈折皱状,从而使遮光罩5A固定在其上。
然而,包括前述遮光罩5的汽车前灯需要用螺丝9安装遮光罩5。因此,所存在的问题是,增加了灯的零件数量,并且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以将遮光罩5安装在反射器3上。
由于遮光罩5由支杆7以悬臂的方式支撑,所以在汽车行驶期间,遮光罩5易于出现垂直震动。这样,所存在的另一问题是,支杆7易于产生疲劳破坏,从而使灯泡光线分布出现偏差。
另外,对于包括遮光罩5A的前灯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来固定支杆7a和7b。由于两个支杆7a和7b使得光线变暗,所以,所存在的又一个问题是妨碍了光线的有效使用。
鉴于前述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汽车用灯,该灯的遮光罩能够易于安装,具有令人满意的持久性,并且震动最小。
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的汽车用灯包括一个灯室,在该灯室中容纳有反射器,设置在反射器前的光源和设置在光源前的遮光罩;遮光罩是由用于遮挡光线的罩体和由罩体沿基本水平方向朝后延伸的支杆整体形成的,遮光罩的这两个部分是用薄金属片制成且彼此为一整体,从而使支杆的后端插入并以悬臂方式固定在支杆插孔中,支杆插孔设置在反射器中,并沿反射器的纵向延伸;在本发明中,遮光罩的支杆由两块片状延伸部分叠合而成,扩张部分沿反方向向外扩张并沿支杆延伸方向延伸,它们基本在片状延伸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处形成,保持槽在支杆插孔处形成,用于保持支杆扩张部分;从而使得从反射器前侧插入至支杆插孔内的预定插入限位的延伸支杆的后端弯折在反射器后表面上,由此使支杆固定在支杆插孔中。
采用上述结构,片状延伸部分的扩张部分可起到板簧作用,因此通过扩张部分从反射器前部的压入配合可使支杆插入到支杆插孔中。
从反射器前部插入至支杆插孔的预定插入限位的支杆的后端弯折在反射器后表面上。这样,遮光罩的支杆沿纵向定位并被固定。
当沿支杆纵向延伸的扩张部分被保持槽保持时,扩张部分可以起到板簧作用并且紧压着保持槽,因此遮光罩的支杆可以垂直及水平定位,并可防止不适宜的转动。
遮光罩的支杆由两块片状延伸部分组成,并且这二个延伸部分是叠合而成的。因此,与由一块片状延伸部分形成的传统支杆相比,本发明的支杆在以悬臂方式支撑罩体方面具有更高的刚性和强度。
支杆(或片状延伸部分)的后端插入到支杆插孔中,并被弯折,从而使支杆固定到支杆插孔中。因此,与传统的螺丝固定方法相比,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支杆(遮光罩)的安装。由于不需要螺丝,本发明的车灯所需的零件数量可以减少。
此外,在本发明中,构成遮光罩支杆的片状延伸部分被加工成横截面为面向侧面的楔形(“<”和“>”),从而使片状延伸部分向外凸。
采用这种结构,不仅片状延伸部分而且与之成为整体的扩张部分起板簧作用,从而使扩张部分顺利地压入配合于保持槽中。此外,能够增加扩张部分与保持槽之间的接触压力。
在本发明中,扩张部分为圆弧形,保持槽也加工成基本上能与扩张部分的外形相配合的圆弧形,并且在保持槽的内表面开有多个沿保持槽纵向延伸的凹槽,这些凹槽沿保持槽圆周方向的间距基本相同。
因此,扩张部分的整个外表面基本全部保持在保持槽中。这样,在扩张部分和保持槽之间施加有很大的接触力(保持力),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支杆的不适宜的转动。
保持槽沿圆周方向的整个内表面并非全部被扩张部分紧压着,并且在扩张部分压入配合于保持槽时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可以被减小。
保持槽除凹槽区以外沿圆周方向以相同间距形成有多个区域,紧压着扩张部分。因此,扩张部分与保持槽间产生的接触力能够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即使扩张部分的圆弧形部分具有不规则(误差),保持槽除凹槽区以外沿圆周方向以相同间距形成的多个区域仍然会紧压着扩张部分。因此,支杆的扩张部分被可靠地保持着。
此外,在本发明中,各片状延伸部分的后端具有舌形区域,此区域沿各片状延伸部分的宽度方向彼此反向各自开有开口,从而使片状延伸部分不会出现搭接现象。
由于支杆(片状延伸部分)后端的舌形区域没有搭接,舌形区域很容易弯折在反射器的后表面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构成遮光罩支杆的片状延伸部分的宽度方向是垂直的。
传统支杆(示于图12和图13)均具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平面区域(这种取向使得这些区域朝向光源),因此射向反射器有效反射面的很大一部分光线被不适宜地遮挡住。然而,在本发明中,片状延伸部分的宽度方向是垂直的。结果,支杆的平面区域平行于射向反射器有效反射面的光线方向;因此,只有少部分光线被支杆遮挡住,从而可使被反射器有效反射面反射的光线增多。
通常,汽车行驶时会产生震动,这也会使遮光罩沿垂直方向震动。构成本发明遮光罩支杆的片状延伸部分的构造使得它的宽度方向设置为垂直的。因此,沿承载方向(震动方向)能够达到高的刚性和强度,并且遮光罩的垂直震动可以避免。
此外,在本发明的汽车用灯中,反射器的前表面设置有朝前凸起的凸起物和支杆插孔,使支杆成为T形的弯折了的啮合爪设置在构成支杆的片状延伸部分的相应侧边,用于设定支杆插入距离的直角阶形部分在凸起物的前端形成,从而在支杆插入支杆插孔中时,直角阶形部分与啮合爪接触并啮合,从而起插入限位作用。
因此,只要遮光罩的支杆插入支杆插孔中,支杆的啮合爪就紧靠在凸起物的直角阶形部分上了。这样,支杆就可自动地插在适当的插入位置上。
啮合爪还可使通过片状延伸部分叠合而成的支杆形成一个整体的T形,从而提高了支杆的刚度及强度;啮合爪与凸起物的直角阶形部分接触及彼此啮合,从而作为支杆沿圆周方向定位的一种手段。
此外,在本发明中,反射器还具有一个用于保持光源的光源插孔,支杆插孔为位于光源插孔侧面的狭缝。
这样,支杆插孔可与光源插孔相连,而支杆插孔是在用合成树脂模制(通常采用注射模制法)反射器时同时模制成形的。因此,模制反射器的模具表面很容易机加工,也可使支杆插孔(狭缝)和保持槽具有优良的成型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罩体包括用于遮挡直接来自光源向前光线的帽式设计部分和围绕在帽式设计部分周围而形成裙状的裙部,从而遮挡了射向非有效反射面的光线;裙部是通过将多个从帽式设计部分外围沿径向延伸的长条形的彼此分开的部分弯折获得的。
对于这样的结构,将一块金属薄片进行拉拔,以使其形成罩体的帽式设计部分和支杆的扩张部分,并将此块金属片冲压(剪切),从而围绕着帽式设计部分形成多个长条形且分开的部分和一对片状延伸部分;此后进行弯拆加工以使长条形且分开的部分形成裙状,并将片状延伸部分彼此相合(或叠合)。这样就形成了遮光罩。
此外,在本发明中,用于设定支杆插入距离并设在凸起物上的直角阶形部分在沿反射器纵向的预定偏移位置上形成,从而与反射器有效反射面的不同尺寸和不同F值相对应。
通常,对于具有相同F值的反射器来说,最好是随着有效反射面的增大,遮光罩朝前移动。对于具有相同尺寸的反射器来说,最好是随着F值减小,遮光罩朝前移动。采用本发明的结构,通过沿反射器纵向改变凸起物直角阶形部分的位置,会使遮光罩(裙部)的位置沿反射器纵向变化。因此,通过在相应位置上形成直角阶形部分以便与不同的有效反射面的尺寸和反射器不同的F值相对应,可以对于具有不同的有效反射面和不同的F值的反射器使用相同的遮光罩。
最后,在本发明的汽车用灯中,直角阶形部分在沿反射器纵向的预定位置上形成,因此遮光罩支杆的啮合爪与直角阶形部分的接触及啮合可使罩体的外圆周定位在一条直线上,该直线是紧靠光源中心部分的预定位置和反射器有效反射面分界线的连线。
采用这种结构,遮光罩的外圆周(裙部)就位置而言与反射器有效反射面的分界线相对应。因此,通过设定直角酚形部分的位置,使遮光罩的外圆周(裙部)定位于一条直线上,该直线是靠近光源中心部分的预定位置和有效反射面分界线的连线,这样直角阶形部分的位置就可根据不同形状的反射器而设定。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汽车用灯的垂直剖面图;
图2为用于前灯的遮光罩的前视图;
图3为遮光罩的侧视图;
图4为遮光罩的底视图;
图5为一透视图,示出遮光罩支杆将要插入反射器支杆插孔的情况;
图6是从图5反方向观察的支杆插孔的透视图,示出遮光罩支杆插入其内的情况;
图7是遮光罩支杆插入支杆插孔的放大的垂直剖面图;
图8是沿图7VIII-VIII线剖开的剖面图,示出遮光罩支杆插入支杆插孔的情况;
图9是遮光罩的顶视图,示出遮光罩裙部展开的情况;
图10示出可在具有不同的有效反射面的反射器内使用的遮光罩;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遮光罩的放大的水平剖面图;
图12是传统前灯的垂直到面图;
图13(a)和图13(b)是透视图,示出用于图12所示的传统车灯的遮光罩。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这些图中,参考数字10代表加工成杯形的灯体。灯体10的开口在前面(图1的左侧),而且是用合成树脂制造的。灯体10的前开口被前透镜12覆盖,从而由灯体10和前透镜12形成了灯室S。灯室S容纳有作为光源的灯泡14,经过铝蒸镀处理向前反射灯泡14的光线的反射器16和设置在灯泡14前及下方的遮光罩100。遮光罩100是为了遮挡并非射向反射器16的有效反射面16a和16b之外的区域(如前方及上方的非有效反射面16c)的光线。
灯泡14和遮光罩100整体安装到由一对准机构(未示出)支撑的反射器16上。通过操作对准机构,反射器16的方向(换句话说,前灯的光轴L)以倾斜方式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调整。
反射器16为具有抛物线形有效反射面16a和16b的杯形,并且在其底部形成灯泡插孔17。灯泡14安装到灯泡插孔17中,灯泡14包括前面的近光形成灯丝15a和后面的主光束形成灯丝15b。
参考数字14a代表设置在灯泡14基座前部的焦点环。当焦点环14a与在反射器16的灯泡插孔17圆周上形成的环形焦点环啮合部分17a啮合时,灯泡14的中心C对中于反射器16的有效反射面(抛物面)16a和16b的焦点处。
此外,如图5和图6所清楚地示出的,以垂直壁形式的圆柱部分18围绕着在反射器16后表面上的焦点环啮合部分17a。凸起物19加工成矩形块形式,从而使其从反射器16的前表面中灯泡插孔17外表面的较低部分处向外突起。在凸起物19上形成支杆插孔200。支杆插孔200沿反射器纵向穿过凸起物19,并在灯泡插孔17之下开有一个狭缝式开口。将遮光罩100插入并固定在支杆插孔200中,如图5中箭头所示。
如图1至图3清楚地示出的,遮光罩100包括用于遮挡光线的罩体110和从罩体110向后基本上水平延伸的支杆120。遮光罩100和支杆120用一块金属薄片整体制成。当支杆120的后端插入并固定在反射器16的支杆插孔200中时,遮光罩100由反射器16以悬臂方式支撑。
更准确地说,遮光罩100的支杆120是由两块从罩体110向后延伸的片状延伸部分122横向叠合而成的。与传统的单块片状延伸部分制成的支杆的结构相比,可以获得较高刚度和强度的以悬臂式支撑罩体110的支杆。参考数字121(见图3)代表位于片状延伸部分122和罩体110之间的弯折的水平片状部分。
正如图2清楚地示出的,支杆120的片状延伸部分122被加工成横向楔形(“<”),并且将这两片状延伸部分叠合,从而使楔形片状延伸部分122的凹形面122a(见图7)的设置为面对面式。此外,片状延伸部分122具有增宽部分123;并且相对置的扩张部分124基本在增宽部分123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处形成。形成扩张部分124以使其向外扩张(见图2),并沿延伸部分122的长度方向延长(见图3),而且具有圆弧形的水平横截面(见图8);扩张部分位于靠近片状延伸部分122的端部。
另一方面,在反射器16的凸起物19中,形成有构成凸起物19的支杆插孔200的左右两侧壁201(见图5和图7);这两侧壁201形成有相对置的保持槽210,从而保持遮光罩100的支杆120的扩张部分124。每个保持槽210均为圆弧表面。当如图5箭头所示将扩张部分124从反射器16的前侧(反射器16的“前侧”即为图1中反射器的左侧)压入配合保持槽210内时,沿支杆120纵向延伸的扩张部分124受到支杆插孔200的保持槽210的弹性保持。扩张部分124和片状延伸部分122的整体作用如同板簧,从而被紧紧压在保持槽210中。这样,遮光罩100的支杆120被定位并沿横向和垂直方向固定;并且防止了支杆120的不适当转动。
如图3所示,扩张部分124为锥形(d1<d2),从而使宽度从尾部(具有d2宽度)至头部(具有d1宽度)逐渐变小。参照图4,扩张部分124在片状延伸部分122上的(水乎或横向)突起量从尾部(具有h2高度)向头部(具有h1高度)逐渐减小(h1<h2)。再参照图8,对置的保持槽210之间的间距从反射器16的前侧(具有W2宽度)向后侧(具有W1宽度)逐渐减小(W1<W2)。这样,扩张部分124可以很顺利地压入配合于保持槽210中。
参照图5和图7,凸缘形啮合爪126在片状延伸部分122的上端形成,因此啮合爪126垂直向外延伸并使支杆120的横截面形成T形,从而提高了支杆120的刚度和强度。当支杆120插入到反射器16的凸起物19的支杆插孔200中并因此将遮光罩100带入到紧靠在为限定支杆120的插入距离而在凸起物19前端设定的直角阶式部分220时,啮合爪126设定支杆120插入支杆插孔200的距离。啮合爪126也是支杆120(即遮光罩100)沿周围方向的定位部件。
参照图3,紧靠在凸起物19的阶形部分220的啮合爪126的端部126a沿着支杆120的延伸方向向上对角倾斜(倾斜θ度)。具有这样的结构就可在支杆120插入至支杆插孔200时,防止阶形部分220的铝蒸镀表面被啮合爪126分离。
此外,片状延伸部分122(123)的端部有一个舌形区域123a,沿此区域的宽度方向设有相对的开口部分,从而当延伸部分122叠合时,两舌形区域123a不会搭接。如图6所示,舌形区域123a在支杆120的端部横向向外弯折,从而使这样弯折的舌形区域123a定位设置在反射器16的后表面上,在此位置(支杆120沿纵向定位于此处)上啮合爪126与直角阶形部分220接触并啮合。结果,遮光罩100的支杆120沿其长度方向即前后方向定位并被固定。
图6中的参考数字17b代表在反射器16的焦点环啮合部分17a上形成的凹进处,遮光罩100的支杆120的舌形区域123a受到弯折以便定位于凹进处17b的表面上。因此,避免了出现在灯泡14的与焦点环啮合部分17a啮合的焦点环14a(见图1)与遮光罩100的舌形区域123a之间的不良干扰。
参考数字123b代表在舌形区域123a的底部区域形成的开口部分。开口部分123b的形成使舌形区域123a易于弯折。
反射器16的凸起物19的支杆插孔200的尺寸可保证对片状延伸部分122的自由啮合。此外,保持槽210的内表面为圆弧形,基本上可与遮光罩100的支杆120的扩张部分124相配合,从而使保持槽210能够保持支杆120的整个扩张部分124。
如图7所示,反射器16的凸起物19的保持槽210的内表面形成有四个沿保持槽210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并沿凸起物19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线状凹进部分212。这样,沿保持槽210的圆周方向只有四个等间距分布的接触部分214与扩张部分124接触并紧压着。因此,扩张部分124与保持槽210之间产生的接触力沿圆周方向分布均匀;并且使遮光罩100的支杆120能够可靠地保持定位。换句话说,即使圆弧形的扩张部分124出现变形,或扩张部分124变得不规则(或误差),沿圆周方向分布的保持槽210的接触部分214仍然能够与扩张部分124接触并紧压着它。因此,扩张部分124被可靠地保持在凸起物19中。
遮光罩100的支杆120(片状延伸部分122)的结构使得片状延伸部分122的宽度方向的取向为垂直方向。因此,片状延伸部分122的平面区域与从灯泡14射向反射器下有效反射面16b的光线平行。这样,来自灯泡14的光线几乎不会受到支杆120的干涉;因此由反射器的下有效反射面16b反射的光线的通量可得到增加,以产生明亮的主光束。
汽车行驶期间产生的震动可以使遮光罩100沿垂直方向震动。然而,本发明的支杆120(片状延伸部分122)的构造是将宽度方向设定在垂直方向上。因此,在施加有震动负载的方向上具有高的刚度和强度,可以避免遮光罩100的垂直震动,从而提供了没有任何垂直偏移的适当的光线分布。
正如从图2和图3可以清楚看到的,遮光罩100的罩体110包括帽式设计部分112和裙部114。帽式设计部分112遮挡灯泡14直接发射的和射向前方的光线。围绕帽式设计部分112周围加工成裙状的裙部114遮挡射向反射器16上部的非有效反射表面16c的光线。参照图9,裙部114是通过将从帽式设计部分112的外圆周径向延伸的多个长条形的彼此分开部分115弯折,并使这些长条形的彼此分开部分115的侧面邻接而形成的裙状。
更准确地说,帽式设计部分112和扩张部分124是用一块金属薄片通过拉拔加工成形的。然后将该金属薄片进行冲压,从而形成沿帽式设计部分112的圆围部分径向延伸的多个长条形的彼此分开的部分115和从帽式设计部分112延伸的一对片状延伸部分122,如图9所示。接着,进行弯折加工,从而使长条形的彼此分开部分115形成裙状,并将片状延伸部分122在预定位置上弯折并叠合起来。由此获得图2至图4所示的遮光罩100。
遮光罩100制造成通用形状,与反射器16的有效反射面16a和16b的不同尺寸和不同F值无关。另外,用于设定支杆120插入距离并设置在反射器16的凸起物19上的直角阶形部分220的位置L1可以沿反射器16的纵向(前后)方向偏移,从而与反射器16的有效反射面16a的不同尺寸和不同F值相对应。
更准确地说,如图10所示,当遮光罩100的支杆120的啮合爪126与凸起物19的直角阶形部分220接触,并且支杆120也因此插入并固定在插入孔200中时,遮光罩100的裙部114的前端114a定位到直线16d1上,直线16d1是有效反射面16a的分界线16d(在有效反射面16a和非有效反射面16c之间的一条分界线)和近光形成灯丝15a的后端部15a1的连线。
此外,如图10双点划虚线所示,对于使用具有比有效反射面16a更大的有效反射面16a′并且图形类似于有效反射面16a的反射器16′(而不是反射器16)的前灯,新反射器16′的凸起物19′上的直角阶形部分220′的位置与直角阶形部分220所处位置相比偏移了“*”距离。结果,遮光罩的裙部114′的前端114a′定位于直线16d1′上,直线16d1′是有效反射面16a′的分界线16d′(在有效反射面16a′和非有效反射面16c′之间的一条分界线)和近光形成灯丝15a的后端部15a1的连线。图10中,设置在反射器16′中并与遮光罩100相同的遮光罩100′的各部件均标有“′”。
如上所述,对于具有相同F值有效反射面的反射器,最好是随着反射器的尺寸增加遮光罩向前移动。而对于具有相同尺寸的反射器,最好是随着F值的减小遮光罩向前移动。因此,设置在反射器中,并且能够设定遮光罩100的支杆120的插入距离的直角阶形部分220的位置可沿反射器的纵向偏移至一预定位置处,从而与不同的有效反射面和F值相对应。结果,这种类型的遮光罩可以用于具有不同的有效反射面或不同的F值的反射器。
图1中的参考数字40代表一个外延反射器。外延反射器40放置在灯体10的前开口和前透镜12之间并延伸,以遮挡住反射器16与灯体10之间的缝隙。与反射器16一样,外延反射器40的表面采用铝蒸镀处理。这样,在车灯关闭时,灯室整体的外观具有同样的金属颜色,并改进了外观质量。
此外,用于更换灯泡的开口11设置在朝向灯泡插孔17的位置上,灯泡插孔17在灯体10的后壁上。一个用橡胶制造的可伸展的防锈防水罩50安装在开口11与灯泡14的连接件之间。
图11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对插入到支杆插孔的遮光罩支杆进行了图解说明。图11基本上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图7。
在第一实施例中,构成支杆120的片状延伸部分122的垂直截面形成楔形,从而使片状延伸部分122以及扩张部分124具有板簧功能。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片状延伸部分122A的垂直截面为平面,因此只有在片状延伸部分122A上形成的扩张部分124A具有板簧功能。
在第二实施例中确定了保持槽210A和扩张部分124A的尺寸,从而将扩张部分124A沿圆周方向保持在靠近保持槽210A的端部的位置214A处。
此外,片状延伸部分122A的啮合爪126A和凸起物19A的阶形部分220A相对于水平方向为倾斜形状。
第二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应结构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光源是双灯丝灯泡,在这个玻璃灯泡中包括近光形成灯丝15a和主光束形成灯丝15b。然而,光源也可以是只有单灯丝的玻璃灯泡。在单灯丝灯泡中,确定在凸起物中的直角阶形部分的位置以使遮光罩的裙部的前端定位在一条直线上,该直线是反射器有效反射面的分界线和灯丝后端之间的连线。
另外,所示实施例的遮光罩的罩体具有围绕在帽式设计部分112周围的裙部114。然而,本发明也适用于前灯的遮光罩只包括罩在灯泡上的帽式设计部分,不包括裙部的情况。
此外,参照前灯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所述前灯中,具有作为光源的灯泡14的反射器16通过一对准机构可使其相对于灯体倾斜。然而本发明也适用于整体移动式前灯,其中反射器整体形成在灯体内部,并且反射器组件包括整体式安装在灯体(反射器)上的灯泡在内,它通过操作对准机构相对于灯外壳倾斜。
通过前述可以了解到,根据本发明的汽车用灯,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将遮光罩安装在反射器内:将遮光罩支杆插入到反射器支杆插孔中,将构成支杆的片状延伸部分的后端弯折使其靠在反射器后表面上。这样就可非常容易地将遮光罩安装上;并且由于零件数量能够减少,灯的整个结构简化了。
在本发明中,遮光罩支杆是由两块片状延伸部分叠合而成。因此,支杆具有较高的刚度,并且可以避免因汽车行驶造成的震动而引起的光线分布偏移。因而可以长时间保持光线的合理分布。
由于叠合的两块片状延伸部分作为一体起到弹簧作用,因此遮光罩支杆可以很容易地插入支杆插孔中,并稳定地保持在其内。
此外,支杆的扩张部分与反射器保持槽之间产生的接触压力沿圆周方向的分布是均匀的,并且扩张部分可靠地保持在保持槽中,因而可以长时间地保持光线的合理分布。
由于支杆可以顺利地插入支杆插入孔中,因而遮光罩的安装可以很容易。
此外,由于支杆的端部容易插入支杆插入孔,并很简单地将其弯折在反射器后表面上,因而遮光罩可以很快地安装上。
由反射器有效反射面反射的光量增加了,因此可以改进光线的利用效率。
汽车行驶期间所产生的遮光罩的震动能够减小,并且可以防止光线分布的偏移,从而获得令汽车司机满意的能见度。
插入支杆插入孔的支杆可被自动地带到适当的插入位置。因此,能够将遮光罩顺利地安装上。
由于可将支杆的刚度和强度提高,以及支杆可以可靠地沿圆周方向固定,因此光线的合理分布可以维持很长时间。
此外,由于模制反射器的模具表面的机加工过程简化,制造模具的成本可降低;又由于模制出的支杆插孔(狭缝)和保持槽具有优良的成型性,因而遮光罩支杆能被可靠地保持。
遮光罩的帽式设计部分是通过拉拔工艺获得的,裙部和支杆是通过冲压(剪切)和弯折获得的。传统遮光罩的冲压制造工艺包括一个连续运输过程和一个独立的加工过程,而本发明的遮光罩制造中采用的冲压工艺只包括连续运输过程;遮光罩的制造工艺简化了。
遮光罩通用于具有不同尺寸的有效反射面和不同F值的反射器。因此,灯的成本可降低。通用遮光罩的安装可仅仅通过沿反射器前后方向偏移设置在凸起物中的直角阶形部件的位置以设定支杆的插入距离即可。因此方便反射器的设计和模具的制造。
设置在凸形物中的直角阶形部分的位置可以很容易地根据不同形状的反射器专门设定。因此反射器的设计和模具的制造很方便。

Claims (18)

1.一种汽车用灯,包括在其内配备有反射器的灯室,设置在所述反射器前的光源和设置在所述光源前及光源下的遮光罩,所述遮光罩包括用金属薄片制成一体的罩体和支杆,从而使所述罩体起到光遮挡部分的作用,另外所述支杆沿水平方向从所述罩体向后延伸,使得所述支杆的后端插入并固定在支杆插孔中,支杆插孔设置在所述反射器中,并沿所述反射器的纵向延伸,所述遮光罩以悬臂方式受到支撑,所述车灯的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罩的支杆由两块片状延伸部分叠合而成,相对的扩张部分向外扩张并沿所述支杆延伸方向延伸,其在片状延伸部分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处形成,保持槽在所述支杆插孔内形成,用于保持所述支杆的所述扩张部分,所述延伸支杆的后端从所述反射器前侧插入至所述支杆插孔内的预定插入限位处,并弯折在所述反射器后表面上,从而使所述支杆固定在所述支杆插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通过加工使构成所述遮光罩的所述支杆的所述片状延伸部分的横截面成为横向楔形,并且所述片状延伸部分彼此向外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部分加工成圆弧形,所述保持槽也加工成能与所述扩张部分的外形相配合的圆弧形,并且在所述保持槽的内表面开有多个沿所述保持槽纵向延伸的凹槽,这些凹槽沿所述保持槽圆周方向的间距基本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延伸部分的后端具有舌形区域,此区域沿彼此的宽度方向反向各自开有开口,从而使片状延伸部分不会出现彼此搭接现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遮光罩所述支杆的所述片状延伸部分的宽度方向的设定是垂直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的前表面设置有带有所述支杆插孔的凸起物,使所述支杆成为T形截面的啮合爪设置在构成所述支杆的所述片状延伸部分的相应侧端,用于设定所述支杆插入距离的直角阶形部分在所述凸起物的前端形成用作插入限位,从而在所述支杆插入所述支杆插孔中时,所述直角阶形部分与所述啮合爪接触并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配备有一个用于保持所述插入光源的光源插孔,所述支杆插孔通过在所述光源插孔侧面开设的狭缝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用于遮挡直接来自光源的光线的帽式设计部分和围绕在所述帽式设计部分周围而形成裙状的裙部,它的布局使其遮挡了射向所述反射器的非有效反射面的光线,并且所述裙部是通过将多个从帽式设计部分外圆周沿径向延伸的长条形的彼此分开的部分弯折形成裙状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设在所述凸起物上用于设定所述支杆插入距离的所述直角阶形部分在沿所述反射器纵向的预定偏移位置上形成,从而与所述反射器有效反射面的不同尺寸和不同F值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阶形部分在沿所述反射器纵向的预定位置上形成,从而使所述啮合爪与所述直角阶形部分的接触及啮合可使所述罩体的外圆周定位在一条直线上,该直线是紧靠所述光源的中心部分的一预定位置和所述反射器的所述有效反射面分界线的连线。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部分为圆弧形,所述保持槽也加工成能与所述扩张部分的外形相配合的圆弧形,并且在所述保持槽的内表面开有多个沿所述保持槽纵向延伸的凹槽,这些凹槽沿所述保持槽圆周方向的间距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为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延伸部分的后端具有舌形区域,此区域沿彼此的宽度方向反向各自开有开口,从而使片状延伸部分不会出现彼此搭接现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遮光罩所述支杆的所述片状延伸部分的宽度方向的设定是垂直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的前表面设置有带有所述支杆插孔的凸起物,使所述支杆成为T形截面的啮合爪设置在构成所述支杆的所述片状延伸部分的相应侧端,用于设定所述支杆插入距离的直角阶形部分在所述凸起物的前端形成用作插入限位,从而在所述支杆插入所述支杆插孔中时,所述直角阶形部分与所述啮合爪接触并啮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配备有一个用于保持所述插入光源的光源插孔,所述支杆插孔通过在所述光源插孔侧面开设的狭缝而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用于遮挡直接来自光源光线的帽式设计部分和围绕在所述帽式设计部分周围而形成裙状的裙部,它的布局使其遮挡了射向所述反射器的非有效反射面的光线,并且所述裙部是通过将多个从帽式设计部分外圆周沿径向延伸的长条形的彼此分开的部分弯折形成裙状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用于设定所述支杆插入距离并设置在所述凸起物上的所述直角阶形部分在沿所述反射器纵向的预定偏移位置上形成,从而与所述反射器有效反射面的不同尺寸和不同F值相对应。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阶形部分在沿所述反射器纵向的预定位置上形成,从而使所述啮合爪与所述直角阶形部分的接触及啮合可使所述罩体的外圆周定位在一条直线上,该直线是紧靠所述光源的中心部分的一预定位置和所述反射器的所述有效反射面分界线的连线。
CNB99118873XA 1998-09-16 1999-09-16 汽车用灯 Expired - Lifetime CN113355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1099/1998 1998-09-16
JP26109998A JP3810927B2 (ja) 1998-09-16 1998-09-16 車両用灯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0003A CN1250003A (zh) 2000-04-12
CN1133555C true CN1133555C (zh) 2004-01-07

Family

ID=17357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18873XA Expired - Lifetime CN1133555C (zh) 1998-09-16 1999-09-16 汽车用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203177B1 (zh)
JP (1) JP3810927B2 (zh)
CN (1) CN1133555C (zh)
DE (1) DE19944254B4 (zh)
GB (1) GB23416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90308B1 (fr) * 1999-02-25 2001-05-18 Valeo Vision Projecteur a occulteur aer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3926948B2 (ja) * 1999-08-19 2007-06-0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
US6495222B1 (en) * 2000-02-23 2002-12-17 Visteon Global Tech., Inc. Moisture reduction assembly
DE10120216A1 (de) * 2001-04-25 2003-01-02 Hella Kg Hueck & Co Scheinwerfer für Fahrzeuge
US6663264B2 (en) * 2001-05-14 2003-12-16 North American Lighting, Inc. Lamp assembly with ventilation system
DE20120418U1 (de) * 2001-08-08 2002-12-19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Scheinwerfer für Kraftfahrzeuge
JP3931092B2 (ja) * 2002-02-08 2007-06-13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
JP3920117B2 (ja) * 2002-03-13 2007-05-3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US6811285B2 (en) * 2002-10-24 2004-11-02 Guid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attaching a lens to a housing in an automotive lighting assembly
US20040145908A1 (en) * 2003-01-28 2004-07-29 North American Lighting, Inc. Light source housing and light device with a light source securing mechanism
US7011437B2 (en) * 2004-02-13 2006-03-14 Valeo Sylvania L.L.C. Light shield mounting for automotive headlamp
US7014346B2 (en) * 2004-03-08 2006-03-21 Valeo Sylvania L.L.C. Light shield mounting for automotive headlamp
FR2877712B1 (fr) 2004-11-09 2007-04-13 Valeo Vision Sa Dispositif projecteur avec element d'occultation a systeme de fixation integre et procede de fixation d'un element d'occultation dans un dispositif projecteur
JP2006140825A (ja) * 2004-11-12 2006-06-0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トラップフィルタ
FR2941283B1 (fr) * 2009-01-16 2011-04-0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Bloc optiqu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plaque de separation fonctionnelle solidarisee a sa paroi principale par plaquage sous contrainte elastique
JP2010225357A (ja) * 2009-03-23 2010-10-07 Koito Mfg Co Ltd 車輌用灯具
DE102009025629A1 (de) * 2009-06-17 2010-12-23 Erco Gmbh Leuchte
DE102011108639A1 (de) * 2011-05-20 2012-11-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Fahrzeugscheinwerfer und Fahrzeug
CZ303843B6 (cs) * 2012-03-16 2013-05-22 Hella Autotechnik, S.R.O. Clonka svetelného zdroje, zejména pro svetlomet motorového vozidla
FR3002305A1 (fr) * 2013-02-15 2014-08-22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Ecran multifonctions pour un bloc optique multifonctions de vehicule
DE102013111727B4 (de) * 2013-10-24 2021-09-09 HELLA GmbH & Co. KGaA Anordnung einer Strahlenblende an einem Reflektor eines Scheinwerfers
FR3018750B1 (fr) * 2014-03-24 2016-04-0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Boitier de projecteur ou de feu de vehicule automobile obtenu par moulage
CN105276495A (zh) * 2015-11-30 2016-01-27 芜湖安瑞光电有限公司 日间行车灯总成
CN108692279A (zh) * 2017-08-29 2018-10-23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遮光罩的led后组合灯
KR102441571B1 (ko) * 2017-10-12 2022-09-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리어 램프 장치
CN111023037A (zh) * 2019-12-30 2020-04-17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车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35209A (en) * 1968-12-20 1971-06-09 Fahrzeugelek K Ruhla K Veb Vehicle headlight
US4926301A (en) 1986-11-13 1990-05-1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eadlamp assembly
US5067054A (en) 1989-10-11 1991-11-19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Beam-forming shade for vehicular headlamp
DE4325142C1 (de) * 1993-07-27 1994-07-21 Hella Kg Hueck & Co Abschatter eines abgeblendeten Scheinwerfers für Fahrzeuge
US5497298A (en) * 1994-12-12 1996-03-05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eadlamp assembly with coil spring bulb shield
JP3176535B2 (ja) 1995-06-21 2001-06-1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JP3791626B2 (ja) * 1995-12-22 2006-06-2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
JP2965930B2 (ja) * 1997-03-07 1999-10-18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
JPH10255509A (ja) * 1997-03-12 1998-09-25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灯具
JP3163271B2 (ja) * 1997-05-22 2001-05-0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9921214D0 (en) 1999-11-10
DE19944254B4 (de) 2006-04-13
JP2000090714A (ja) 2000-03-31
CN1250003A (zh) 2000-04-12
US6203177B1 (en) 2001-03-20
GB2341674A (en) 2000-03-22
DE19944254A1 (de) 2000-04-06
JP3810927B2 (ja) 2006-08-16
GB2341674B (en) 2000-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555C (zh) 汽车用灯
JP4640962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CN1991239A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704643A (zh) 汽车用前照灯
JP4805772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US8251559B2 (en) Projector type vehicle light
KR100986778B1 (ko) 차량용 등기구 유닛
CN1174881C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624374A (zh) 车辆用前照灯
KR100934425B1 (ko) 차량용 전조등의 등기구 유닛
EP2299166A1 (en) Lamp unit for vehicle headlamp
CN1661275A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676989A (zh) 车辆用前照灯
CN101046280A (zh) 车辆用前照灯的灯具单元
CN1254810A (zh) 车辆用前大灯
EP1978297A1 (en) Lamp unit for vehicle headlamp
JP5350023B2 (ja) 車両用前照灯
CN104421801A (zh) 车辆用灯具
CN116194710A (zh) 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装置
JP2006049315A (ja) ビームのシールドを有する自動車用の楕円形の光学的モジュール
CN1079931C (zh) 车灯
KR101992117B1 (ko) 할로겐램프가 적용된 차량에 엘이디 벌브로 광원의 교체장착이 가능한 안개등
US6471384B1 (en) Vehicle headlamp
CN1107196C (zh) 车辆用前大灯
US8534889B2 (en) Vehicle headligh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