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6936B - 层转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层转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26936B CN113226936B CN201980086384.4A CN201980086384A CN113226936B CN 113226936 B CN113226936 B CN 113226936B CN 201980086384 A CN201980086384 A CN 201980086384A CN 113226936 B CN113226936 B CN 11322693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der
- guide
- take
- supply
- r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1—Plurality of separate fixing and/or cooling areas or units, two step fix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32—Retractable heating or pressure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21—Machines other than electrographic copiers, e.g. electrophotographic cameras, electrostatic typewrit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006—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printing from an inked or preprinted foil or band
- B41F16/006—Arrangements for mov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the printing foil or band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01—Coat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形成于片材的色粉图像上转印转印层的层转印装置中用户的膜盒的更换作业容易的结构。层转印装置(1)具备壳体(2)、膜盒(200)和保持件(100)。膜盒(200)具备供给卷轴(31)和收卷卷轴(35),该供给卷轴具有卷绕多层膜(F)的供给轴部(31A),该多层膜(F)具有包含转印层(F22)的被支承层(F2)和支承被支承层(F2)的支承层(F1),该收卷卷轴具有用于收卷多层膜(F)的收卷轴部(35A)。保持件(100)支承膜盒(200),能够在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相对于壳体(2)装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形成于片材的色粉图像上转印转印层的层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膜单元,已知有如下结构:构成为,具备卷绕有在内部具有转印层的多层膜的供给卷轴以及收卷卷轴,并能够相对于层转印装置的主体壳体进行装卸(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技术中,能够将供给卷轴以及收卷卷轴与多层膜一起作为盒进行更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290685号公报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盒与绕挂多层膜的框体一体地构成,因此作为消耗品的盒往往成本变高。
发明内容
期望如下结构:通过将供给卷轴和收卷卷轴与多层膜一起形成盒,来减少用户的多层膜更换作业的工夫,并且能够使作为消耗部件的盒窄小化、低成本化。
鉴于上述的背景,提出一种在形成于片材的色粉图像上转印转印层的层转印装置。层转印装置具备壳体、膜盒和保持件。膜盒具备供给卷轴和收卷卷轴,该供给卷轴具有卷绕多层膜的供给轴部,该多层膜具有包含所述转印层的被支承层和支承所述被支承层的支承层,该收卷卷轴具有用于收卷所述多层膜的收卷轴部。所述保持件支承所述膜盒,能够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壳体装卸。
根据该结构,支承有膜盒的状态的保持件能够相对于壳体装卸,因此,膜盒的装卸容易,并且能够使作为消耗部件的膜盒窄小化、低成本化。
在所述层转印装置中,所述保持件也可以具备:第一引导轴,该第一引导轴与从所述供给卷轴拉出的所述多层膜的所述支承层接触而变更所述多层膜的行进方向;以及第二引导轴,该第二引导轴与由所述第一引导轴引导后的所述多层膜的所述支承层接触而变更所述多层膜的行进方向。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多层膜以所述被支承层与所述供给轴部接触的方式卷绕于所述供给轴部,所述多层膜以所述被支承层与所述收卷轴部接触的方式卷绕于所述收卷轴部。
根据该结构,多层膜以被支承层与供给轴部接触的方式卷绕于供给轴部,因此在将供给卷轴安装于保持件时,即使作业者与卷绕于供给卷轴的多层膜接触,作业者也仅接触支承层而不与被支承层接触,因此能够保护被支承层。另外,以被支承层与收卷轴部接触的方式将多层膜卷绕于收卷轴部,因此,在收卷于收卷卷轴的多层膜中,能够利用支承层抑制残留于支承层的被支承层剥落。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膜盒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件装卸。
由此,与例如将各卷轴和保持件不能装卸的膜单元相对于壳体进行装卸的结构相比,能够重复使用保持件,因此能够有助于环境保护。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膜盒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件在与所述供给卷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装卸。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膜盒具备收容所述供给卷轴的供给箱,该供给箱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件装卸,所述保持件具备在所述供给箱的装卸时对所述供给箱在规定方向上进行引导的装卸引导部,在将所述供给箱从所述保持件卸下时由所述装卸引导部引导的所述供给箱的移动方向为不包含与从所述供给卷轴拉出所述多层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成分的方向。
由此,在将供给箱从保持件卸下时,施加于第一引导轴与供给卷轴之间的多层膜的张力减弱,因此能够容易地将供给箱从保持件卸下。
另外,所述第一引导轴也可以配置在将安装于所述保持件的状态的所述供给箱沿所述规定方向投影的投影区域之外。
由此,在供给箱的装卸时,能够抑制供给箱与第一引导轴干涉。
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在将所述供给箱沿与包含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和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平面正交的正交方向投影的投影区域内配置所述第一引导轴的至少一部分。
由此,能够在连接供给卷轴的旋转轴和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方向上使供给箱接近收卷卷轴,因此能够抑制相对于壳体装卸的膜单元(在此为膜盒和支承该膜盒的保持件)的大型化。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供给箱具有长条状的卡合部,所述装卸引导部具有:引导槽,该引导槽对所述卡合部沿所述规定方向进行引导;以及圆形的保持孔,该保持孔与所述引导槽相连,将所述卡合部保持为能够转动,所述引导槽的宽度比所述卡合部的长边小,且比所述卡合部的短边大,所述保持孔的直径比所述卡合部的长边大。
由此,使卡合部的长边方向与规定方向一致而将卡合部插入到引导槽,在卡合部到达了保持孔时,通过使供给箱转动,卡合部不会从引导槽沿规定方向脱出,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将供给箱相对于装卸引导部装卸。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保持件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对所述卡合部被所述保持孔保持的状态下的所述供给箱的旋转进行限制,由所述限制部限制了旋转的状态下的所述供给箱的所述卡合部的长边方向与所述规定方向交叉。
由此,能够通过限制部来决定卡合部的朝向,因此能够抑制供给箱从装卸引导部脱离。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供给箱具有用于将所述供给卷轴的所述多层膜向外部拉出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具有上游端和位于从所述上游端向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离开的位置的下游端,在所述供给箱的旋转由所述限制部限制了的状态下,所述下游端位于多层膜与外公切线之间,所述外公切线为所述第一引导轴与所述供给轴部共通且位于相对于所述收卷卷轴较远的一侧,所述多层膜沿着所述第一引导轴与所述供给轴部共通的内公切线。
由此,能够使下游端相对于即将用尽多层膜之前的状态的多层膜不发生干涉且尽可能靠近地配置,因此能够减小第一开口的大小,能够提高供给箱的刚性。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保持件具有通过所述壳体的引导件来引导的凸台,所述凸台以及所述卡合部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位于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上。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保持件具备第三引导轴,该第三引导轴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与由所述第二引导轴引导后的所述多层膜的所述被支承层接触,而变更所述多层膜的行进方向并向所述收卷卷轴引导,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所述第三引导轴能够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该第一位置与连接所述收卷轴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引导轴的中心的直线相比位于所述供给卷轴侧,该第二位置与所述直线相比位于与所述供给卷轴相反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引导轴相距比卷绕于所述收卷卷轴的多层膜的卷筒的最大直径大的距离。
由此,在第三引导轴位于第一位置时,能够使被第二引导轴弯折的多层膜的角度为锐角,因此,当将在层转印时重叠于片材的多层膜在层转印后从片材剥离时,能够使转印层从片材干净地剥离。另外,在第三引导轴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引导轴与第三引导轴的轴间距离比卷绕于收卷卷轴的多层膜的卷筒的最大直径大,因此能够通过第二引导轴与第三引导轴之间容易地卸下收卷卷轴。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保持件具有基座框架和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基座框架的限制框架,所述限制框架具有所述第三引导轴,并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能够在限制所述收卷卷轴向装卸方向的移动的限制位置与解除所述收卷卷轴的移动的限制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限制框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第三引导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限制框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第三引导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由此,在卸下收卷卷轴时,若使限制框架移动至解除位置,则第三引导轴与限制框架一起移动而移动至第二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收卷卷轴的卸下作业。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基座框架具有:第一保持部,该第一保持部保持所述供给卷轴;第二保持部,该第二保持部保持所述收卷卷轴;以及连结部,该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所述连结部配置在包含被保持于所述第一保持部的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和被保持于所述第二保持部的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平面的一侧。
由此,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形成有空间,因此,在层转印装置中,能够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配置加热辊。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保持件具备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设置于所述限制框架,通过与所述基座框架卡合而限制所述限制框架从所述限制位置向所述解除位置移动,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通过从所述多层膜施加于所述第三引导轴的作用力,所述锁定部件被向所述基座框架施力。
由此,利用来自多层膜的作用力使锁定部件与基座框架卡合,因此与例如以限制框架在限制位置不晃动的方式设置弹簧等的结构相比,能够降低成本。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限制框架具有在该限制框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状态下位于距被所述保持件支承的状态的所述供给卷轴最远的位置的一端部,所述一端部具有使被所述保持件支承的状态的所述收卷卷轴面向外部的第二开口。
在该情况下,所述支承层也可以是透明的。
由此,能够从限制框架的第二开口通过透明的支承层目视确认转印层,因此,在更换多层膜时,能够抑制用户等弄错转印层的种类(颜色)。
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所述基座框架的外表面具有第一面,该第一面在与包含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和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平面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三引导轴与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同一侧、且比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远离所述第三引导轴的位置,所述限制框架能够以在所述正交方向上比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远离所述第三引导轴的转动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基座框架转动,所述收卷卷轴具有距所述供给卷轴最远的最远部,所述限制框架的所述一端部在所述限制框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状态下比所述最远部靠近所述供给卷轴。
由此,限制框架的一端部配置在比收卷卷轴的最远部更靠近供给卷轴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将基座框架的第一面放置在工作台等的载置面上的状态下,也能够使限制框架大幅转动,能够容易地更换收卷卷轴。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开口比所述多层膜的宽度大,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中的与所述多层膜的外表面相对的边缘到被所述保持件支承的状态下的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为止的距离比卷绕于所述收卷卷轴的多层膜的卷筒的最大半径大。
由此,通过收卷于收卷卷轴,从而,即使卷绕于收卷卷轴的多层膜的卷筒的直径逐渐变大,也能够抑制多层膜与第二开口的边缘发生干涉。
另外,所述保持件也可以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的所述收卷卷轴的轴向两端具有把手。
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相对于壳体装卸膜单元的作业。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把手与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架设于所述第一引导轴和所述第二引导轴的多层膜相比向与所述第一引导轴和所述第二引导轴相反的一侧突出。
由此,能够抑制在用户抓住把手时与多层膜接触的情况。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保持件能够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与所述供给卷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装卸。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层转印装置还具备:驱动源;以及驱动传递部件,该驱动传递部件从该驱动源接受驱动力,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收卷卷轴。
另外,也可以是,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在与包含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和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平面正交的正交方向上,所述第二引导轴位于比所述第一引导轴远离所述供给卷轴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的层转印装置还具备:加热部件,该加热部件对所述多层膜进行加热;以及加压部件,该加压部件在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夹持所述多层膜,所述壳体具备:壳体主体,该壳体主体具有第三开口;以及罩,该罩对所述第三开口进行开闭,所述加压部件设置于所述罩。
上述的层转印装置也可以具备用于驱动所述收卷卷轴的驱动源。驱动源被支承于所述壳体。而且,也可以是,所述收卷卷轴具备从所述驱动源输入驱动力的驱动力输入部件,所述壳体具备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在此,第一引导部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装卸时,在与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对所述保持件进行引导。第二引导部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装卸时,在与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对所述收卷卷轴进行引导。第一定位部包括所述第一引导部的引导方向端部,对所述保持件进行定位。第二定位部包括所述第二引导部的引导方向端部,对所述收卷卷轴进行定位。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在与供给卷轴的旋转轴正交的方向上装卸的膜单元(膜盒和支承该膜盒的保持件)相对于壳体良好地定位。由于利用第二定位部将具有驱动力输入部件的收卷卷轴直接定位于壳体,因此能够将驱动力输入部件相对于驱动源配置在适当的位置,能够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良好地传递到收卷卷轴。
另外,所述收卷卷轴也可以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件移动。
由此,收卷卷轴能够相对于保持件移动,因此能够将保持件和收卷卷轴良好地定位于各定位部。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收卷轴部在沿着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延伸,所述驱动力输入部件配置于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上,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装卸时,所述第二引导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对所述收卷轴部进行引导,所述第二定位部将所述收卷轴部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定位。
由此,引导与驱动力输入部件同轴上的收卷轴部而进行定位,因此与引导不与驱动力输入部件同轴上的收卷卷轴的部分而进行定位的情况相比,能够将驱动力输入部件相对于驱动源配置在适当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部位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第二部位,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比所述第一部位更靠近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位置,所述第二部位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
由此,第一引导部在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之间弯曲,因此能够抑制保持件从第一定位部脱离。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保持件具有:第一限制面,该第一限制面限制所述收卷卷轴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向第三方向的一侧的移动,该第三方向沿着连接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和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直线;以及第二限制面,该第二限制面限制所述收卷卷轴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移动,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限制面和所述第二限制面双方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收卷卷轴分离。
由此,收卷卷轴的由第二定位部定位的部分在安装于第二定位部之前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第二定位部向第三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移动,因此,即使在保持件由第一引导部引导了的状态下,也能够将收卷卷轴良好地安装于第二定位部。
另外,所述保持件具有:第三限制面,该第三限制面限制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所述收卷卷轴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的移动;以及第四限制面,该第四限制面限制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所述收卷卷轴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移动。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三限制面和所述第四限制面双方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收卷卷轴分离。
由此,在所述膜盒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收卷卷轴不与各限制面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在收卷卷轴旋转时各限制面磨损。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具备:壳体主体,该壳体主体具有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能够通过的开口;以及罩,该罩通过以沿着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的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转动,从而对所述开口进行开闭,所述保持件具有由所述第一引导部引导的凸台,能够在所述凸台由所述第一引导部引导了的状态下以所述凸台为中心转动,所述第一引导部位于比所述第二引导部更靠近所述罩的转动轴的位置。
由此,在打开罩而将膜单元(膜盒和对该膜盒进行支承的保持件)朝向罩的转动轴安装的情况下,能够在使膜单元的凸台与罩的转动轴侧、即层转印装置的里侧的第一引导部卡合了之后,以该凸台为中心使近前的收卷卷轴转动而使其与第二引导部卡合,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膜单元的安装作业。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供给卷轴具有以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为中心与所述供给轴部一起旋转的供给齿轮,所述保持件具有:保持件齿轮,该保持件齿轮与所述壳体所保持的壳体齿轮啮合;以及齿轮列,该齿轮列以所述保持件齿轮的旋转方向成为与所述供给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方式连结所述保持件齿轮和所述供给齿轮,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在所述供给齿轮旋转时,所述保持件的所述凸台被向所述第一定位部施力。
由此,供给齿轮的旋转方向与保持件齿轮的旋转方向为相反方向,因此例如能够在将供给齿轮的旋转方向维持为多层膜的送出方向的同时,将保持件向第一定位部施力,因此能够抑制在供给齿轮旋转时保持件从第一定位部脱离。
另外,也可以是,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供给齿轮和所述保持件齿轮以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所述凸台位于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上。
由此,能够高精度地配置凸台、供给齿轮以及保持件齿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层转印装置具备支承于所述壳体并传递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力输入部件是能够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收卷齿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具备能够在沿着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方向上进退的驱动力输出部件,所述驱动力输入部件是能够与所述驱动力输出部件在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方向上卡合的联轴器。
上述的层转印装置也可以具备用于输送片材的输送部件。在此,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与所述供给卷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装卸,所述壳体具备:壳体主体,该壳体主体具有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能够通过的开口;以及罩,该罩对所述开口进行开闭,所述罩能够以沿着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的所述供给卷轴的轴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转动。并且,所述输送部件能够以如下方式与所述罩的开闭联动地移动:在所述罩关闭的状态下位于能够将所述片材向片材输送方向下游引导的第一位置,在所述罩打开的状态下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所述罩的转动轴的第二位置。
根据该结构,当打开罩时,输送部件移动到靠近罩的转动轴的第二位置,因此,在将膜盒相对于壳体主体通过开口在与供给卷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装卸时,能够使输送部件以难以成为妨碍的方式退避。
另外,输送部件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以沿着供给卷轴的轴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相对于壳体主体转动。并且,也可以是,输送部件的转动轴与罩的转动轴相比位于片材输送方向上游侧。
由此,在打开了罩时,能够使输送部件接近罩的转动轴,因此能够使输送部件退避。
另外,也可以具备对输送部件向所述罩施力的弹簧。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输送部件与罩联动。
在具备弹簧的结构中,也可以是,罩具备:输送辊,该输送辊输送片材;以及罩框架,该罩框架将输送辊的辊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该罩框架随着罩的开闭而与罩一起转动,输送部件是向输送辊引导片材的输送引导件,输送引导件具有突起,该突起向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的供给卷轴的轴向突出,并具有圆筒面,罩框架具有与所述突起的圆筒面接触的接触面。
由此,输送辊的辊轴由罩框架轴支承,被弹簧朝向罩施力的输送部件(输送引导件)的突起与罩框架的接触面接触。因此,利用相同的罩框架来对输送辊和输送引导件进行定位,因此与其他部件介于其间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输送引导件相对于输送辊高精度地定位。另外,由于在罩的开闭时圆筒面在接触面上顺畅地滑动而移动,因此能够与罩的开闭联动地使输送引导件顺畅地移动。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罩具备输送片材的输送辊而输送部件是向输送辊引导片材的输送引导件的情况下,输送引导件具有在第一位置引导片材的片材引导面,包含该片材引导面的假想平面在输送引导件位于第一位置时与输送辊相交,在输送引导件位于第二位置时不与输送辊相交。
另外,也可以是,上述的层转印装置也可以具备膜单元,该膜单元具备所述膜盒和所述保持件,膜单元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而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装卸。由此,膜盒的装卸容易。
另外,在具有膜单元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壳体主体具有在膜单元相对于壳体主体的装卸时沿规定方向引导膜单元的被引导部的壳体引导槽,输送引导件在所述片材引导面的背侧具有在输送引导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能够与所述膜单元的抵接部抵接的单元引导面,在所述输送引导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单元引导面平行的假想平面与所述壳体引导槽相交,该假想平面与所述单元引导面相距从所述抵接部到所述被引导部为止的距离。由此,在膜单元向壳体主体的安装时,能够利用输送引导件容易使膜单元的被引导部与壳体引导槽卡合。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的输送引导件具有单元引导面的结构中,输送引导件配置为,在该输送引导件位于第二位置时单元引导面相对于所述规定方向倾斜。由此,能够使膜单元在输送引导件的单元引导面平滑地滑动而进行装卸,因此膜单元的装卸更容易。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罩的转动轴位于比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的所述收卷卷轴靠近所述供给卷轴的位置。
另外,也可以是,所述层转印装置还具备:第一引导轴,该第一引导轴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将从所述供给卷轴拉出的多层膜的行进方向变更为沿着片材输送方向的方向;以及第二引导轴,该第二引导轴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将由所述第一引导轴引导后的多层膜的行进方向变更为朝向收卷卷轴侧的方向。
在具备上述的第一引导轴以及第二引导轴的结构中,也可以是,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在第一引导轴与第二引导轴之间,所述多层膜配置为使所述被支承层朝向卸下所述膜盒的方向。
而且,在上述的多层膜包含支承层和转印层的结构中,也可以是,还具备载置向所述壳体内供给的片材的片材托盘,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输送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片材托盘与所述第一引导轴之间,以所供给的片材的形成有所述色粉图像的面与张挂在所述第一引导轴与所述第二引导轴之间的所述多层膜的被支承层侧的面接触的方式进行输送。
根据上述的层转印装置的各方式和以下详述的例示性的、非限定性的实施方式,由于支承有膜盒的状态的保持件能够相对于壳体装卸,因此膜盒的装卸容易,并且能够使作为消耗部件的膜盒窄小化、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单元的层转印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层转印装置的打开了罩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多层膜与各轴的关系的剖视图(a),和详细表示多层膜的层的剖视图(b)。
图4是表示膜盒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保持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供给箱的第一开口周围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卡合部与装卸引导部的关系的剖视图(a)、(b)。
图8是从轴向观察膜单元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使限制框架移动到解除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a)、和从第二开口侧观察位于限制位置的限制框架的图(b)。
图10是表示锁定部件与基座框架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供给卷轴的供给齿轮侧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I-I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收卷卷轴的一端部周围的构造的图(a),和表示另一端部周围的构造的图(b)。
图14是表示齿轮机构的立体图(a),和表示齿轮机构与第一定位部的关系的侧视图(b)。
图15是表示将膜单元安装于壳体主体的动作的图(a)、(b)。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转印装置的图。
图17是表示打开了层转印装置的罩的状态的图。
图18是将膜单元分解表示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安装于壳体主体的侧框架的输送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对输送引导件施力的扭簧的图。
图21是表示罩位于(a)打开位置,和(b)关闭位置时的输送引导件和输送辊的配置的图。
图22是说明对装卸膜单元时的装卸路径进行引导的机构的图。
图23是表示驱动力输入部件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适当参照附图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首先,简单说明层转印装置的整体结构,然后对膜单元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方向以图1所示的方向进行说明。即,将图1的右侧作为“前”,将图1的左侧作为“后”,将图1的纸面近前侧作为“左”,将图1的纸面里侧作为“右”。另外,将图1的上下作为“上下”。
如图1所示,层转印装置1例如是用于在利用激光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在片材S上形成色粉图像之后在片材S的色粉图像上转印金或铝等的箔的装置。层转印装置1具备壳体2、片材托盘3、片材输送部10、膜供给部30和转印部50。
壳体2由树脂等构成,具备壳体主体21和罩22。壳体主体21在上部具有第三开口21A(参照图2)。第三开口21A是用于相对于壳体主体21装卸后述的膜单元FU的开口,能够供膜单元FU通过。罩22是用于对第三开口21A进行开闭的部件。罩22的后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壳体主体21。详细而言,罩22能够以转动轴X3为中心相对于壳体主体21转动,该转动轴X3沿着支承有后述的膜盒200的后述的保持件100被定位于壳体主体21的状态下的后述的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方向延伸。
片材托盘3是载置用纸、OHP薄膜等片材S的托盘。片材托盘3设置在壳体2的后部。此外,片材S以形成有色粉图像的面朝下的方式载置于片材托盘3上。
片材输送部10具备片材供给机构11和片材排出机构12。片材供给机构11是将片材托盘3上的片材S一张一张地朝向转印部50输送的机构。片材供给机构11具备拾取辊和输送辊。
片材排出机构12是将通过了转印部50的片材S排出到壳体2的外部的机构。片材排出机构12具备多个输送辊。
膜供给部30是以与从片材供给机构11输送来的片材S重叠的方式供给多层膜F的部分。膜供给部30具备膜单元FU和电动机等驱动源80。驱动源80被壳体2支承。
如图2所示,膜单元FU能够在与后述的供给卷轴3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壳体主体21装卸。膜单元FU具备供给卷轴31、收卷卷轴35、第一引导轴41、第二引导轴42以及第三引导轴43。如图4以及图5所示,膜单元FU具备后述的保持件100和后述的膜盒200,该保持件100具有第一引导轴41、第二引导轴42以及第三引导轴43,该膜盒200具有供给卷轴31和收卷卷轴35且能够相对于保持件100装卸。保持件100能够在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相对于壳体主体21在与供给卷轴3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装卸。在膜单元FU的供给卷轴31及收卷卷轴35卷绕有多层膜F。
多层膜F是由多个层构成的膜。详细而言,如图3(a)所示,多层膜F具有支承层F1和被支承层F2。支承层F1是由高分子材料构成的带状的透明的基材,支承有被支承层F2。
如图3(b)所示,被支撑层F2具有剥离层F21、转印层F22和粘接层F23。剥离层F21是用于使转印层F22容易从支承层F1剥离的层,配置在支承层F1与转印层F22之间。剥离层F21含有容易从支承层F1剥离的透明的材料、例如蜡系树脂。
转印层F22是被转印到色粉图像的层,含有箔。箔是金、银、铜、铝等金属,是延压得较薄的金属。另外,转印层F22包含金色、银色、红色等着色材料和热塑性树脂。转印层F22配置在剥离层F21与粘接层F23之间。
粘接层F23是用于容易将转印层F22粘接于色粉图像的层。粘接层F23含有容易附着于由后述的转印部50加热后的色粉图像的材料,例如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
供给卷轴31由树脂等构成,具有卷绕多层膜F的供给轴部31A。多层膜F以包含转印层F22的被支承层F2与供给轴部31A接触的方式卷绕于供给轴部31A。即,多层膜F以支承层F1为外侧、以被支承层F2(转印层F22)为内侧而卷绕于供给卷轴31。由此,在卷绕于供给轴部31A的卷筒状的多层膜F中的位于最外侧的部分,支承层F1位于被支承层F2的外侧。
收卷卷轴35由树脂等构成,具有用于收卷多层膜F的收卷轴部35A。多层膜F以包含转印层F22的被支承层F2与收卷轴部35A接触的方式卷绕于收卷轴部35A。即,多层膜F以支承层F1为外侧、被支承层F2(转印层F22)为内侧而卷绕于收卷卷轴35。由此,在卷绕于收卷轴部35A的卷筒状的多层膜F中的位于最外侧的部分,支承层F1位于被支承层F2的外侧。
此外,在图3等中,为了方便,图示了多层膜F最大地卷绕于供给卷轴31和收卷卷轴35双方的状态。实际上,在膜单元FU为新品的状态下,卷绕于供给卷轴31的卷筒状的多层膜F的直径最大,在收卷卷轴35上未卷绕多层膜F、或卷绕于收卷卷轴35的卷筒状的多层膜F的直径最小。另外,在膜单元FU的寿命结束时(用完了多层膜F时),卷绕于收卷卷轴35的卷筒状的多层膜F的直径最大,在供给卷轴31未卷绕多层膜F、或卷绕于供给卷轴31的卷筒状的多层膜F的直径最小。
第一引导轴41是用于变更从供给卷轴31拉出的多层膜F的行进方向的轴。第一引导轴41由树脂等构成。第一引导轴41与多层膜F的支承层F1接触。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第一引导轴41配置于将后述的供给箱32沿与包含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和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的平面FF正交的正交方向投影的投影区域AR1(图的由虚线夹着的区域)内。
第二引导轴42是用于变更由第一引导轴41引导后的多层膜F的行进方向的轴。第二引导轴42由树脂等构成。第二引导轴42与多层膜F的支承层F1接触。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第二引导轴42在与包含旋转轴X1、X2的平面FF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位于比第一引导轴41远离供给卷轴31的位置。
第三引导轴43是变更由第二引导轴42引导后的多层膜F的行进方向并向收卷卷轴35引导的轴。第三引导轴43由树脂等构成。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第三引导轴43与多层膜F的被支承层F2(粘接层F23)接触。
如图1所示,在将膜单元FU安装于层转印装置1的状态下,收卷卷轴35被设置于壳体2的驱动源80驱动而沿图示逆时针方向旋转。当收卷卷轴35旋转时,卷绕于供给卷轴31的多层膜F被拉出,拉出的多层膜F被收卷于收卷卷轴35。详细而言,在箔转印中,通过后述的加压辊51和加热辊61送出多层膜F,由此从供给卷轴31拉出多层膜F。然后,从加压辊51和加热辊61送出的多层膜F被收卷于收卷卷轴35。
第一引导轴41对从供给卷轴31拉出的多层膜F以在使被支承层F2(参照图3)朝上的状态下从下方与在使色粉图像朝下的状态下输送的片材S重叠的方式进行引导。第一引导轴41改变从供给卷轴31拉出的多层膜F的输送方向,与片材S的输送方向大致平行地引导多层膜F。
第二引导轴42与通过了转印部50的多层膜F接触,将通过了转印部50的多层膜F的输送方向变更为与片材S的输送方向不同的方向。在通过转印部50而与片材S重叠的状态下被输送的多层膜F在通过第二引导轴42时被向与片材S不同的方向引导,并从片材S剥离。
转印部50是用于通过将片材S和多层膜F在重叠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和加压而将转印层F22转印到形成于片材S的色粉图像上的部分。转印部50具备作为加压部件的一例的加压辊51和作为加热部件的一例的加热辊61。转印部50在加压辊51与加热辊61的夹持部将片材S和多层膜F重叠并进行加热和加压。
加压辊51是用由硅橡胶构成的橡胶层覆盖圆筒状的芯金属的周围的辊。加压辊51配置在多层膜F的上侧,能够与片材S的背面(与形成有色粉图像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接触。
加压辊51的两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罩22。加压辊51在与加热辊61之间夹持片材S和多层膜F,通过由驱动源80驱动而旋转来使加热辊61从动旋转。
加热辊61是在形成为圆筒状的金属管的内部配置有加热器的辊,对多层膜F和片材S进行加热。加热辊61配置在多层膜F的下侧,与多层膜F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于使加热辊61相对于多层膜F接触/分离的接触分离机构70来使加热辊61移动。在关闭了罩22的状态下,接触分离机构70配合片材S被供给到转印部50的时机而使加热辊61移动到与多层膜F接触的接触位置。另外,在打开了罩22的情况下、或在转印部50中不对片材S进行箔转印的情况下,接触分离机构70使加热辊61位于从多层膜F分离的分离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层转印装置1中,使片材S的表面朝下而将载置于片材托盘3的片材S通过片材供给机构11一张一张地朝向转印部50输送。片材S在转印部50的片材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与从供给卷轴31供给的多层膜F重叠,在片材S的色粉图像与多层膜F接触的状态下被输送到转印部50。
在转印部50中,片材S和多层膜F在通过加压辊51与加热辊61之间的夹持部时通过加热辊61和加压辊51加热和加压,箔被转印到色粉图像上,即,多层膜F的粘接层F23粘接于色粉图像。
在箔被转印后,片材S与多层膜F以紧贴的状态被输送至第二引导轴42。当片材S和多层膜F通过第二引导轴42时,多层膜F的输送方向改变为与片材S的输送方向不同的方向,因此多层膜F从片材S剥离,即,被支承层F2从多层膜F的支承层F1剥离,该被支承层F2包含粘接于色粉图像的粘接层F23、包含箔的转印层F22、以及剥离层F21。此外,在被支承层F2从支承层F1剥离时,有时被支承层F2的一部分、详细而言是剥离层F21的一部分残留于支承层F1。
从片材S剥离且包含从粘接于片材S上的色粉图像的被支承层F2剥离的支承层F1的多层膜F被卷绕于收卷卷轴35。另一方面,被剥离了多层膜F的片材S通过片材排出机构12在将转印有箔的表面朝下的状态下排出到壳体2的外部。
如图2所示,壳体主体21具备第一定位部P1、第二定位部P2、第三定位部P3、第一引导部GD1和第二引导部GD2。第一定位部P1是用于对膜单元FU的后述的保持件100进行定位的部位。详细而言,如图5所示,保持件100在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方向两端具有圆柱状的凸台111C。返回至图2,第一定位部P1形成为沿着凸台111C的外周面的大致半圆状的槽。第一定位部P1包括第一引导部GD1的引导方向端部。即,第一定位部P1与第一引导部GD1的引导方向端部一体地形成。
第二定位部P2是用于对收卷卷轴35进行定位的部位。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收卷卷轴35具备在沿着该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延伸的收卷轴部35A。收卷轴部35A的两端部形成为圆柱状。返回至图2,第二定位部P2形成为沿着收卷轴部35A的端部的外周面的大致半圆状的槽,将收卷轴部35A相对于壳体2定位。第二定位部P2包括第二引导部GD2的引导方向端部。即,第二定位部P2与第二引导部GD2的引导方向端部一体地形成。
第三定位部P3是用于对保持件100进行定位的部位。详细而言,如图15(a)所示,保持件100具有定位用的孔HP。孔HP与供给卷轴31相比配置在收卷卷轴35的附近。详细而言,孔HP形成于后述的保持件100的第二保持部112。
返回至图2,第一引导部GD1是在膜单元FU相对于壳体主体21装卸时在与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引导保持件100的引导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方向设为与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正交且相对于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倾斜的方向。
第二引导部GD2是在膜单元FU相对于壳体主体21装卸时在与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引导收卷卷轴35的收卷轴部35A的引导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方向设为与第一方向相同的方向。此外,第二方向也可以是相对于第一方向稍微不同的方向。第二引导部GD2是沿着第一方向的槽,上端朝向第三开口21A开口,下端与第二定位部P2相连。
第一引导部GD1位于比第二引导部GD2靠近罩22的转动轴X3的位置。第一引导部GD1具有第一部位GD11和第二部位GD12。第一部位GD11是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槽,上端朝向第三开口21A开口。
第二部位GD12是连接第一部位GD11和第一定位部P1的槽,从第一部位GD11的下端向下方延伸。即,第二部位GD12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
第一定位部P1在与第一方向及转动轴X3正交的第三方向上位于比第一部位GD11靠近第二定位部P2的位置。即,在第三方向上,从第一定位部P1到第二定位部P2为止的距离比从第一部位GD11到第二定位部P2为止的距离小。
如图4以及图5所示,膜单元FU具备由树脂等构成的保持件100和能够相对于保持件100装卸的膜盒200。膜盒200具备卷绕有上述的多层膜F的供给卷轴31和收卷卷轴35、以及供给箱32。供给卷轴31(详细而言供给箱32)以及收卷卷轴35能够相对于保持件100在与供给卷轴3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装卸。即,膜盒200能够相对于保持件100在与供给卷轴3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装卸。并且,安装有膜盒200的保持件100能够在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相对于壳体主体21装卸。
供给箱32是收容供给卷轴31的中空的箱体。供给箱32由树脂等构成,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周壁32A和设置于外周壁32A的两端的大致圆板状的两个侧壁32B。供给卷轴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供给箱32的各侧壁32B。
各侧壁32B具有从供给卷轴31的轴向观察时呈长条状的卡合部32C。各卡合部32C是由后述的保持件100的装卸引导部G引导的部位,形成为圆角长方形状。
供给卷轴31在供给轴部31A中的供给卷轴31的轴向端部具有供给齿轮31G。供给齿轮31G是以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为中心与供给卷轴31一起旋转的齿轮。即,供给齿轮31G与供给轴部31A一起旋转。供给齿轮31G从形成于外周壁32A的切口露出于外部。
如图6所示,外周壁32A具有第一开口32D。第一开口32D是用于将供给卷轴31的多层膜F向外部拉出的开口。第一开口32D具有上游端E1和位于从上游端E1向供给卷轴31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离开的位置的下游端E2。
在膜盒200安装于保持件100的状态下,下游端E2位于多层膜F与第一引导轴41和供给轴部31A的外公切线L2之间,该多层膜F沿着第一引导轴41与供给轴部31A的内公切线L1。在此,膜盒200被安装于保持件100的状态表示通过后述的限制部150(参照图12)限制了供给箱32的旋转的状态。另外,第一引导轴41与供给轴部31A的外公切线L2是存在于相对于收卷卷轴35远的一侧和近的一侧的两个外公切线中的相对于收卷卷轴35远的一侧的外公切线。另外,沿着内公切线L1的多层膜F表示在卷绕于供给卷轴31的多层膜F全部被拉出的状态下在第一引导轴41与供给轴部31A之间被拉伸的多层膜F。
返回至图4,收卷卷轴35具有上述的收卷轴部35A、两个凸缘35B和作为驱动传递部件或驱动力输入部件的一例的收卷齿轮35C。收卷轴部35A中的收卷卷轴35的轴向端部是由形成于壳体主体21的第二引导部GD2(参照图2)引导的部位,与凸缘35B相比向外侧突出。
凸缘35B是用于限制卷绕于收卷轴部35A的多层膜F的宽度方向的移动的部位。凸缘35B形成为直径比收卷轴部35A的直径大的圆板状,设置于收卷轴部35A的两端部。
收卷齿轮35C是从设置于层转印装置1的驱动源80被输入驱动力的齿轮,接受驱动力,将驱动力传递到收卷轴部35A。收卷齿轮35C在轴向上配置于凸缘35B的外侧。收卷齿轮35C配置在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上、详细而言与收卷轴部35A同轴配置。详细而言,如图13所示,收卷齿轮35C能够与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2的驱动齿轮DG啮合。由此,驱动源80的驱动力经由驱动齿轮DG传递至收卷齿轮35C。
如图2以及图5所示,保持件100具有第一引导轴41、第二引导轴42、第三引导轴43、基座框架110、以及以能够转动(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基座框架110的限制框架120。基座框架110具有第一保持部111、第二保持部112、两个连结部113以及两个把手114。
第一保持部111是保持供给箱32的部位。第一保持部111经由供给箱32保持(支承)供给卷轴31。第一保持部111具有剖视呈大致圆弧状的外周壁111A和两个侧壁111B。
外周壁111A沿供给箱32的外周面配置。各侧壁111B在供给卷轴31的轴向上配置于外周壁111A的各端部。
各侧壁111B在轴向上夹着第一引导轴41,将第一引导轴41支承为能够旋转。各侧壁111B具有在供给箱32的装卸时在规定方向上引导供给箱32的装卸引导部G。装卸引导部G形成于各侧壁111B的轴向内侧的面(与供给箱32在轴向上相对的内表面)。
如图7(a)、(b)所示,装卸引导部G具有在规定方向上延伸的引导槽G1和圆形的保持孔G2。引导槽G1是在规定方向(图的箭头方向)上引导卡合部32C的槽。引导槽G1的宽度(与规定方向正交的长度)比卡合部32C的长边小,且比卡合部32C的短边大。
作为在引导槽G1中引导卡合部32C的方向的规定方向如下设定。如图7(b)所示,规定方向被设定为:在将供给箱32从保持件100卸下时由引导槽G1引导的供给箱32的移动方向DD、即卸下的方向为不包含与从供给卷轴31拉出多层膜F的方向DR1相反的方向DR2的成分的方向。在此,“从供给卷轴31拉出多层膜F的方向DR1”虽然是根据卷绕于供给卷轴31的多层膜F的卷筒的直径的大小而变化的方向,但是是指卷绕于供给卷轴31的多层膜F全部被拉出了的状态下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供给箱32从保持件100沿规定方向卸下时,引导槽G1以供给卷轴31与第一引导轴41的轴间距离逐渐变小的方式引导供给箱32的卡合部32C。详细而言,规定方向被设定为:在供给卷轴31安装于保持件100的状态下,通过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且沿着规定方向的直线L3与第一引导轴41的中心的距离D2比供给卷轴31与第一引导轴41的轴间距离D1小。
第一引导轴41配置于在供给箱32安装于保持件100的状态下将供给箱32沿规定方向投影的投影区域AR2(图的由虚线夹着的区域)之外。
保持孔G2是将卡合部32C保持为能够转动的圆形的孔,与引导槽G1相连。保持孔G2的直径比卡合部32C的长边大。当在使卡合部32C通过引导槽G1进入到保持孔G2内之后使供给箱32沿图示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供给箱32与图12所示的限制部150接触而被定位,从而供给箱32被安装于保持件100。
限制部150是对卡合部32C被保持孔G2保持的状态下的供给箱32的旋转进行限制的部位。限制部150设置于保持件100的一方的侧壁111B。另外,供给箱32具有与限制部150接触的接触部32E。接触部32E设置于供给箱32的一方的侧壁32B(配置供给齿轮31G的一侧的侧壁32B)。
并且,以由限制部150限制了旋转的状态的供给箱32的卡合部32C的长边方向与规定方向交叉的方式规定限制部150及接触部32E的位置。换言之,由限制部150限制了旋转的状态的供给箱32的卡合部32C的长边方向与沿着包含图7(b)所示的移动方向DD的规定方向的直线L3交叉。
返回至图5,在两个中的一方的侧壁111B设置有齿轮机构130。齿轮机构130是用于将设置于壳体主体21的未图示的扭矩限制器的负荷施加给供给卷轴31的机构。此外,关于齿轮机构130的构造,在后面进行说明。
各侧壁111B具有圆柱状的凸台111C。详细而言,设置有后述的齿轮机构130的一侧的侧壁111B经由齿轮罩GC而具有凸台111C。这里,齿轮罩GC是覆盖齿轮机构130的罩,具有凸台111C。齿轮罩GC固定于侧壁111B的轴向外侧的面。
各凸台111C是在膜单元FU向壳体主体21的装卸时由形成于壳体主体21的第一引导部GD1(参照图2)引导的部位。一方的凸台111C从侧壁111B的轴向外侧的面突出。另一方的凸台111C从齿轮罩GC的轴向外侧的面突出。
各凸台111C形成为圆柱状,同轴地配置。由此,如图15(b)所示,在由第一引导部GD1引导凸台111C的状态下,保持件100能够以凸台111C为中心转动。
返回至图5,第二保持部112是对收卷卷轴35进行保持(支承)的部位。详细而言,第二保持部112与限制框架120一起构成中空的箱体,在中空的箱体内收容有收卷卷轴35。
第二保持部112具有覆盖部112A和两个侧壁112B。覆盖部112A是覆盖卷绕于收卷卷轴35的多层膜F的部位。各侧壁112B在收卷卷轴35的轴向上配置于覆盖部112A的各端部。
两个连结部113是将第一保持部111与第二保持部112连结的部位。详细而言,各连结部113在供给卷轴31的轴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轴向的一侧的连结部113将第一保持部111的一侧的侧壁111B与第二保持部112的一侧的侧壁112B连结。另外,轴向的另一侧的连结部113将第一保持部111的另一侧的侧壁111B与第二保持部112的另一侧的侧壁112B连结。
通过这样形成连结部113,从而保持件100具有在上述的与供给卷轴31的轴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100A。各把手114配置在各连结部113上。各把手114分别配置于保持件100中的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的收卷卷轴35的轴向两端。
如图8所示,连结部113配置于包含被保持于第一保持部111的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和被保持于第二保持部112的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的平面FF的一侧(图示上侧)。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各把手114与架设于第一引导轴41和第二引导轴42的多层膜F相比向与第一引导轴41和第二引导轴42相反的一侧(图示上侧)突出。
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基座框架110的外表面具有第一面110A,该第一面110A在与包含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和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的平面FF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位于相对于第三引导轴43与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同一侧。第一面110A位于比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远离第三引导轴43的位置。
限制框架120能够在图8所示的限制位置与图9(a)所示的解除位置之间转动。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限制框架120在位于限制位置时限制收卷卷轴35向装卸方向的移动。另外,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限制框架120在位于解除位置时解除收卷卷轴35的移动的限制。
限制框架120具有第三引导轴43。在限制框架120位于限制位置时,第三引导轴43位于第一位置,在限制框架120位于解除位置时,第三引导轴43位于第二位置。
第三引导轴43在位于第一位置时,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与连接收卷轴部35A的中心(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和第二引导轴42的中心的直线L4相比位于供给卷轴31侧。第三引导轴43在位于第二位置时,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与直线L4相比位于与供给卷轴31相反的一侧。另外,第三引导轴43在位于第二位置时,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与第二引导轴42相距比卷绕于收卷卷轴35的多层膜F的卷筒的最大直径大的距离。即,第二引导轴42与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三引导轴43的轴间距离比卷绕于收卷卷轴35的多层膜F的卷筒的最大直径大。
限制框架120具有在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位于距被保持件100支承的状态的供给卷轴31最远处的一端部120E。详细而言,一端部120E在沿着连接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和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的直线的方向上位于距供给卷轴31最远的位置。如图9(b)所示,一端部120E具有在限制框架120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使卷绕于收卷卷轴35的多层膜F面向外部的第二开口120A。即,一端部120E具有使被保持件100支承的状态的收卷卷轴35面向外部的第二开口120A。
第二开口120A的轴向的长度D3大于多层膜F的宽度D4。另外,如图8所示,从第二开口120A的边缘中的与多层膜F的外表面相对的边缘E11到被保持件100支承的状态的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为止的距离D5比卷绕于收卷卷轴35的多层膜F的卷筒的最大半径大。
限制框架120能够以转动轴121为中心相对于基座框架110转动。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转动轴121在与上述的平面FF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位于比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远离第三引导轴43的位置。
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收卷卷轴35具有距供给卷轴31最远的最远部B1。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卷卷轴35的凸缘35B具有最远部B1。最远部B1在沿着连接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和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的直线的方向上位于距供给卷轴31最远的位置。
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限制框架120的一端部120E在限制框架120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比最远部B1更接近供给卷轴31。详细而言,一端部120E在沿着连接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和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的直线的方向上比最远部B1更接近供给卷轴31。
详细而言,如图9(b)所示,限制框架120具有两个侧壁122和连结各侧壁122的连结壁123。如图8所示,各侧壁12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基座框架110。另外,各侧壁122将第三引导轴43支承为能够旋转。而且,在各侧壁122形成有供收卷卷轴35的收卷轴部35A进入的凹部122A、122B(参照图13(b))。
如图13(a)所示,凹部122A与形成于第二保持部112的凹部112D一起形成保持收卷轴部35A的孔H1。该孔H1是与收卷轴部35A具有游隙地卡合的孔。收卷轴部35A能够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孔H1内移动。
收卷卷轴35具有距供给卷轴31最远的最远部B1。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卷卷轴35的凸缘35B具有最远部B1。最远部B1在沿着连接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和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的直线的方向上位于距供给卷轴31最远的位置。
限制框架120的一端部120E在限制框架120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比最远部B1更接近供给卷轴31。详细而言,一端部120E在沿着连接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和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的直线的方向上比最远部B1更接近供给卷轴31。
如图5所示,在限制框架120设置有两个锁定部件140。各锁定部件140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支承于限制框架120的连结壁123。另外,各锁定部件140被未图示的弹簧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力。
锁定部件140具有操作部141和延伸部142。操作部141是由用户操作的部位。各操作部141配置在限制框架120的连结壁123的轴向中央部。
延伸部142从操作部141朝向轴向外侧延伸。如图10所示,延伸部142的顶端部143与形成于基座框架110的第二保持部112的凹部112C卡合。并且,通过顶端部143与凹部112C卡合,从而限制了限制框架120从限制位置向解除位置移动。
顶端部143在操作部141未被操作的状态下被未图示的弹簧朝向凹部112C施力,从而与凹部112C卡合。另外,顶端部143在操作部141抵抗弹簧的作用力而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从凹部112C脱离。
在此,如图8所示,在限制框架120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第三引导轴43从多层膜F受到作用力。详细而言,在限制框架120位于限制位置的状态下,若驱动收卷卷轴35,则对第二引导轴42与收卷轴部35A之间的多层膜F施加张力,多层膜F要在第二引导轴42与收卷轴部35A之间成为笔直的姿势。
由此,第三引导轴43、进而限制框架120受到来自多层膜F的作用力而被向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的方向施力。
因此,如图10所示,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锁定部件140的顶端部143也通过从多层膜F施加于第三引导轴43的作用力而被向基座框架110的凹部112C的侧面施力。即,锁定部件140的顶端部143通过受到来自多层膜F的作用力而从限制位置朝向解除位置被施力,从而与凹部112C的侧面接触。
形成于基座框架110的凹部112D具有第一限制面H11。形成于限制框架120的凹部122A具有第二限制面H12、第三限制面H13以及第四限制面H14。
第一限制面H11是限制收卷轴部35A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向第三方向(参照图8)的一侧的移动的面,该第三方向沿着连接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和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的直线。第二限制面H12是限制收卷轴部35A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向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移动的面。
第三限制面H13是限制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收卷轴部35A向与第三方向及旋转轴X1正交的第一方向(参照图8)的一侧的移动的面。第四限制面H14是限制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收卷轴部35A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移动的面。
第一限制面H11和第二限制面H12在膜单元FU被定位于壳体主体21的状态下与收卷轴部35A沿第三方向分离。第三限制面H13和第四限制面H14在膜单元FU被定位于壳体主体21的状态下与收卷轴部35A沿第一方向分离。
如图13(b)所示,收卷轴部35A的设有收卷齿轮35C的一侧的端部具有小径部A1、中径部A2以及大径部A3。小径部A1是由第二引导部GD2(参照图2)引导的部分,形成为圆柱状。小径部A1与收卷齿轮35C相比向轴向外侧突出。
中径部A2形成为直径比小径部A1的直径大、且直径比大径部A3的直径小的圆柱状。在中径部A2的轴向外侧的端面配置有收卷齿轮35C。大径部A3形成为直径比中径部A2的直径大且直径比凸缘35B的直径小的圆柱状。大径部A3在轴向上配置于中径部A2与凸缘35B之间。
在限制框架120的侧壁122形成有供中径部A2进入的凹部122B。凹部122B与形成于第二保持部112的凹部112E一起形成保持收卷轴部35A的孔H2。该孔H2是与收卷轴部35A具有游隙地卡合的孔。收卷轴部35A能够在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孔H2内移动。
形成于基座框架110的凹部112E具有第一限制面H21。形成于限制框架120的凹部122B具有第二限制面H22、第三限制面H23以及第四限制面H24。
第一限制面H21是限制收卷轴部35A(详细而言为大径部A3)向第三方向(参照图8)的一侧的移动的面。第二限制面H22是限制收卷轴部35A(详细而言为中径部A2)向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移动的面。
第三限制面H23是限制收卷轴部35A(详细而言为中径部A2)向第一方向(参照图8)的一侧的移动的面。第四限制面H24是限制收卷轴部35A(详细而言为中径部A2)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移动的面。
第一限制面H21和第二限制面H22在膜单元FU被定位于壳体主体21的状态下与收卷轴部35A沿第三方向分离。第三限制面H23和第四限制面H24在膜单元FU被定位于壳体主体21的状态下与收卷轴部35A沿第一方向分离。
如图11及图14所示,用于对供给卷轴31施加负荷的齿轮机构130具备保持件齿轮131和齿轮列132。保持件齿轮131是与设置于壳体主体21的壳体齿轮21G啮合的齿轮。保持件齿轮131经由壳体齿轮21G而与上述的转矩限制器连结。
齿轮列132是以供给齿轮31G的旋转方向成为与保持件齿轮13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方式将保持件齿轮131与供给齿轮31G连结的齿轮列。通过这样使供给齿轮31G和保持件齿轮131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抑制了如下情况:如图14(b)所示,在从供给卷轴31拉出了多层膜F时,供给卷轴31向从第一引导部GD1(参照图2)脱离的方向移动,详细而言凸台111C向从第一定位部P1脱离的方向移动。详细而言,构成为:在支承有膜盒200的保持件100被定位于壳体主体21的状态下,当由于从供给卷轴31拉出多层膜F而供给齿轮31G旋转时,保持件齿轮131向与供给齿轮31G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保持件100的凸台111C被向第一定位部P1施力。
齿轮列132具备第一齿轮133和第二齿轮134。第一齿轮133与保持件齿轮131啮合。第二齿轮134是二级齿轮,具有大径齿轮部134A和小径齿轮部134B。
大径齿轮部134A是直径比小径齿轮部134B的直径大的齿轮。大径齿轮部134A与第一齿轮133啮合。小径齿轮部134B与供给齿轮31G啮合。
保持件齿轮131与供给齿轮31G同轴配置。在支承有膜盒200的保持件100被定位于壳体主体21的状态下,供给齿轮31G和保持件齿轮131构成为以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为中心旋转。另外,上述的凸台111C和卡合部32C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位于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上。
接着,对膜单元FU的更换作业进行说明。
在如图1所示将膜单元FU内的多层膜F全部在箔转印中使用完毕的情况下,用户如图2所示抬起壳体2的罩22e而使壳体主体21的第三开口21A开放。接着,用户一边使膜单元FU由壳体主体21的各引导部GD1、GD2引导,一边将膜单元FU从壳体主体21卸下。
此时,用户能够用手抓住图5所示的两个把手114而卸下膜单元FU,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膜单元FU的卸下作业。
之后,如图7(b)所示,用户通过使供给箱32相对于膜单元FU的保持件100转动大致45°,从而使卡合部32C的朝向与引导槽G1对齐。接着,用户一边利用引导槽G1引导卡合部32C,一边沿着移动方向DD取出供给箱32。
此时,供给箱32通过图的由虚线夹着的区域AR2,因此能够抑制供给箱32与第一引导轴41干涉。另外,由于移动方向DD是不包含与从供给卷轴31拉出多层膜F的方向DR1相反的方向DR2的成分的方向,因此,在将供给箱32从保持件100卸下时,施加于第一引导轴41与供给卷轴31之间的多层膜F的张力减弱。因此,用户能够容易地将供给箱32从保持件100卸下。
之后,如图8及图9(a)所示,用户使限制框架120从限制位置转动到解除位置。在此,由于在限制位置上限制框架120的一端部120E配置在比收卷卷轴35的最远部B1靠近供给卷轴31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将基座框架110的第一面110A载置于工作台等的载置面的状态下,也能够使限制框架120大幅转动,能够容易地进行收卷卷轴35的卸下作业。
另外,当使限制框架120移动到解除位置时,第三引导轴43与限制框架120一起移动而位于第二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卸下收卷卷轴35。特别是,在第三引导轴43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引导轴42与第三引导轴43的轴间距离比卷绕于收卷卷轴35的多层膜F的卷筒的最大直径大,因此能够通过第二引导轴42与第三引导轴43之间容易地卸下收卷卷轴35。此外,将新的膜盒200安装于保持件100的作业、将膜单元FU安装于壳体主体21的作业只要以相反的顺序进行上述的作业即可,因此省略说明。
接着,对将膜单元FU安装于壳体主体21的作业进行说明。
如图15(a)所示,在将膜单元FU安装于壳体主体21时,用户首先将凸台111C插入第一引导部GD1。之后,用户一边利用第一引导部GD1引导凸台111C,一边以凸台111C为中心使收卷卷轴35朝向下方逐渐转动,从而使收卷轴部35A接近第二引导部GD2。
在将凸台111C放入到第一定位部P1内之后,用户通过使收卷卷轴35向下方进一步转动,从而使收卷轴部35A和孔HP与各定位部P2、P3卡合。由此,凸台111C、收卷轴部35A以及孔HP分别与各定位部P1~P3卡合,膜单元FU被定位于壳体主体21。
在该定位的作业时,由于收卷轴部35A能够相对于保持件100移动,因此,收卷轴部35A适度地移动,能够容易地使收卷轴部35A与第二定位部P2卡合。此外,将膜单元FU从壳体主体21卸下的作业只要以相反的顺序进行上述的作业即可,因此省略说明。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通过以被支承层F2与供给轴部31A接触的方式将多层膜F卷绕于供给轴部31A,从而多层膜F以支承层F1为外侧、以被支承层F2为内侧而卷绕于供给卷轴31,因此能够抑制用户与被支承层F2接触。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供给箱32覆盖卷绕于供给卷轴31的多层膜F,因此,用户不会与供给卷轴31侧的被支承层F2接触,但即使在未设置供给箱32的情况下,被支承层F2也由支承层F1保护,因此也能够抑制用户与被支承层F2接触。
另外,通过以被支承层F2与收卷轴部35A接触的方式将多层膜F卷绕于收卷轴部35A,从而在收卷于收卷卷轴35的状态下在多层膜F的被支承层F2的外侧配置支承层F1,因此能够利用支承层F1抑制残留于支承层F1的被支承层F2剥落。
通过使膜盒200能够相对于保持件100装卸,从而与例如膜盒和保持件不能装卸的膜单元相比能够重复使用保持件100,因此能够有助于环境保护。
通过在将供给箱32沿与包含旋转轴X1、X2的平面FF正交的正交方向投影的投影区域AR1内(参照图3)配置第一引导轴41,从而能够在沿着连接旋转轴X1、X2的直线的方向上使供给箱32接近收卷卷轴35,因此能够抑制膜单元FU的大型化。
通过装卸引导部G具有引导槽G1和圆形的保持孔G2,从而,在将卡合部32C插入到引导槽G1之后,在卡合部32C到达了保持孔G2时,通过使供给箱32转动,卡合部32C不会从引导槽G1向规定方向脱出。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将供给箱32相对于装卸引导部G装卸。
通过利用限制部150限制供给箱32的旋转,能够使卡合部32C的长边方向的朝向成为与规定方向交叉的朝向,因此能够抑制卡合部32C从装卸引导部G脱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开口32D的下游端E2配置在多层膜F与外公切线L2之间,该外公切线L2为第一引导轴41与供给轴部31A共通且位于相对于收卷卷轴35较远的一侧,该多层膜F沿着第一引导轴41与供给轴部31A共通的内公切线L。由此,能够使下游端E2相对于即将用尽多层膜F之前的状态的多层膜F不发生干涉且尽可能靠近地配置,因此能够减小第一开口32D的大小,能够提高供给箱32的刚性。
在第三引导轴43位于第一位置时,能够使被第二引导轴42弯折的多层膜F的角度为锐角,因此,当将在箔转印时重叠于片材S的多层膜F在箔转印后从片材S剥离时,能够使转印层F22从片材S干净地剥离。
由于在第一保持部111与第二保持部112之间形成有空间,因此在层转印装置1中,能够在第一保持部111与第二保持部112之间配置加热辊61。
利用来自多层膜F的作用力使锁定部件140卡合于基座框架110,因此与例如以限制框架在限制位置不晃动的方式设置弹簧等的结构相比,能够降低成本。
由于能够从限制框架120的第二开口120A通过透明的支承层F1以及剥离层F21目视确认转印层F22,因此在更换多层膜F时,能够抑制用户弄错转印层F22的种类(颜色)。
通过如上述那样规定第二开口120A的大小,从而,即使卷绕于收卷卷轴35的多层膜F的卷筒的直径逐渐变大,也能够抑制多层膜F与第二开口120A的边缘发生干涉。
把手114与架设于第一引导轴41和第二引导轴42的多层膜F相比向与第一引导轴41和第二引导轴42相反的一侧突出,因此能够抑制在用户抓住把手114时接触多层膜F。
由于利用第一定位部P1对膜单元FU的保持件100进行定位,利用第二定位部P2对收卷卷轴35进行定位,因此能够将在与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正交的方向上装卸的膜单元FU相对于壳体主体21良好地定位。由于利用第二定位部P2将具有收卷齿轮35C的收卷卷轴35直接定位于壳体主体21,因此能够将收卷齿轮35C相对于驱动源80(详细而言为将来自驱动源80的驱动力传递至收卷齿轮35C的驱动齿轮DG)配置在适当的位置,能够将来自驱动源80的驱动力良好地传递至收卷卷轴35。
由此,收卷卷轴35能够相对于保持件100移动(详细而言,能够以可以吸收膜单元FU、壳体2的公差影响且考虑了弯曲的第一引导部GD1的量移动),因此能够将保持件100和收卷卷轴35良好地定位于各定位部P1~P3。在此,考虑了弯曲的第一引导部GD1的量是相当于从第一定位部P1到第二定位部P2为止的距离与从第一部位GD11到第二定位部P2为止的距离之差的量。
由于对与收卷齿轮35C同轴上的收卷轴部35A进行引导并定位,因此,与对不在与收卷齿轮35C同轴上的收卷卷轴35进行引导并定位相比,能够将收卷齿轮35C相对于驱动齿轮DG配置在适当的位置。
由于第一引导部GD1在第一部位GD11与第二部位GD12之间弯曲,因此能够抑制保持件100的凸台111C从第一定位部P1脱离。
收卷轴部35A能够在安装于第二定位部P2之前的状态下相对于第二定位部P2向第三方向的一侧和另一侧移动,因此即使在保持件100的凸台111C进入到第一引导部GD1或第一定位部P1的状态下,也能够将收卷轴部35A良好地安装于第二定位部P2。
在膜单元FU定位于壳体主体21的状态下,收卷卷轴35的收卷轴部35A不与各限制面H11~H14、H21~H24接触,因此能够抑制在收卷卷轴35旋转时各限制面H11~H14、H21~H24磨损。
能够在使膜单元FU的凸台111C与罩22的转动轴X3侧、即层转印装置1的里侧的第一引导部GD1卡合之后,以该凸台111C为中心使近前的收卷卷轴35转动而与第二引导部GD2卡合,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膜单元FU的安装作业。
通过使供给齿轮31G的旋转方向和保持件齿轮131的旋转方向为相反方向,能够在将供给齿轮31G的旋转方向维持为多层膜F的送出方向的同时,对保持件100的凸台111C向第一定位部P1施力,因此能够抑制在供给齿轮31G旋转时凸台111C从第一定位部P1脱离。
由于将供给齿轮31G、保持件齿轮131以及凸台111C配置在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上,因此能够高精度地配置供给齿轮31G、保持件齿轮131以及凸台111C。
适当参照附图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首先,将层转印装置的整体结构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为中心进行简单说明,然后对本实施方式的特征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层转印装置1具备壳体2、片材托盘3、片材输送部10、膜单元FU及转印部50。
壳体2包括壳体主体21和罩22。壳体主体21在上部具有第三开口21A(参照图17)。第三开口21A是用于相对于壳体主体21装卸后述的膜单元FU的开口,能够供膜单元FU通过。壳体主体21具有作为对后述的膜单元FU的装卸进行引导的壳体引导槽的一个例子的第一引导部GD1以及第二引导部GD2(参照图17、图22)。
罩22是用于对第三开口21A进行开闭的部件。罩22具有由金属板构成的罩框架22F,罩框架22F的后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壳体主体21的上部后方的位置。罩22能够相对于壳体主体21以沿着后述的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方向延伸的转动轴X3为中心在关闭第三开口21A的关闭位置(图16的位置)与打开第三开口21A的打开位置(图17的位置)之间转动。罩框架22F随着罩22的开闭而与罩22一起(一体地)转动。
片材托盘3是载置用纸、OHP薄膜等片材S的托盘。片材托盘3设置在壳体2的后部。此外,片材S以形成有色粉图像的面朝下的方式载置于片材托盘3上。
片材输送部10具备片材供给机构11和片材排出机构12。片材供给机构11是将片材托盘3上的片材S一张一张地朝向转印部50输送的机构。片材供给机构11具备拾取辊11A、输送辊11B、输送部件11C和输送辊11D。
拾取辊11A和输送辊11B以及输送部件11C分别被支承在壳体主体21的规定位置。输送辊11D能够以其辊轴11S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罩22(罩框架22F)的规定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输送部件11C是在输送辊11B与输送辊11D之间将片材S向片材输送方向SD下游引导的输送引导件90。关于输送引导件9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片材排出机构12是将通过了转印部50的片材S排出到壳体2的外部的机构。片材排出机构12具备多个输送辊12A、12B、以及在输送辊12A与输送辊12B之间将片材S向片材输送方向SD下游引导的输送引导件。片材排出机构12的各要素沿着片材输送路径分别支承在罩22的规定位置。
膜单元FU是以与从片材供给机构11输送来的片材S重叠的方式供给多层膜F的部分。
如图17所示,膜单元FU能够在与后述的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通过第三开口21A相对于壳体主体21装卸。膜单元FU主要具备卷绕有多层膜F的供给卷轴31、收卷卷轴35、第一引导轴41、第二引导轴42以及第三引导轴43。
在膜单元FU安装于壳体主体21的状态下,供给卷轴31与收卷卷轴35相比配置于片材输送方向SD上游侧、即更靠近罩22的转动轴X3的位置。
多层膜F是由多个层构成的膜,具有支承层F1和被支承层F2。被支承层F2具有剥离层F21、转印层F22和粘接层F23。多层膜F的结构与参照图3在上面已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
供给卷轴31由树脂等构成,具有卷绕多层膜F的供给轴部31A。在供给轴部31A固定有多层膜F的一端。多层膜F以支承层F1为外侧、以被支承层F2(转印层F22)为内侧卷绕于供给卷轴31。供给卷轴31以供给轴部31A能够以旋转轴X1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膜单元FU的后述的保持件100。
收卷卷轴35由树脂等构成,具有用于收卷多层膜F的收卷轴部35A。在收卷轴部35A固定有多层膜F的另一端。多层膜F以支承层F1为外侧、以被支承层F2(转印层F22)为内侧卷绕于收卷卷轴35。收卷卷轴35以收卷轴部35A能够以与旋转轴X1平行的旋转轴X2为中心旋转的方式支承于膜单元FU的后述的保持件100。
此外,在图16等中,为了方便,图示了多层膜F最大地卷绕于供给卷轴31和收卷卷轴35双方的状态。实际上,在膜单元FU为新品的状态下,卷绕于供给卷轴31的卷筒状的多层膜F的直径最大,在收卷卷轴35上未卷绕多层膜F、或卷绕于收卷卷轴35的卷筒状的多层膜F的直径最小。另外,在膜单元FU的寿命结束时(用完了多层膜F时),卷绕于收卷卷轴35的卷筒状的多层膜F的直径最大,在供给卷轴31未卷绕多层膜F、或卷绕于供给卷轴31的卷筒状的多层膜F的直径最小。
第一引导轴41是用于变更从供给卷轴31拉出的多层膜F的行进方向的轴。第一引导轴41与多层膜F的支承层F1接触。第一引导轴41由树脂等构成。
第二引导轴42是用于变更由第一引导轴41引导后的多层膜F的行进方向的轴。第二引导轴42与多层膜F的支承层F1接触。第二引导轴42由树脂等构成。
第三引导轴43是在保持件100支承有膜盒200的状态下变更由第二引导轴42引导后的多层膜F的行进方向并将其向收卷卷轴35引导的轴。第三引导轴43与多层膜F的被支承层F2(粘接层F23)接触。第三引导轴43由树脂等构成。
在将膜单元FU安装于层转印装置1的状态下,收卷卷轴35被设置于壳体2的未图示的驱动源驱动而沿图示逆时针方向旋转。具体而言,设置于收卷卷轴35的收卷轴部35A的收卷齿轮35C(参照图18)与支承于壳体主体21的驱动齿轮啮合,被传递驱动力,收卷卷轴35旋转。
当收卷卷轴35旋转时,卷绕于供给卷轴31的多层膜F被拉出,拉出的多层膜F被收卷于收卷卷轴35。详细而言,在层转印中,通过后述的加压辊51和加热辊61来送出多层膜F,由此从供给卷轴31拉出多层膜F。然后,从加压辊51和加热辊61送出的多层膜F被收卷于收卷卷轴35。
第一引导轴41对从供给卷轴31拉出的多层膜F以从下方与在使色粉图像朝下的状态下被输送的片材S重叠的方式进行引导。第一引导轴41改变从供给卷轴31拉出的多层膜F的行进方向,向沿着片材输送方向SD的方向(大致平行)引导多层膜F。
第二引导轴42与通过了转印部50的多层膜F接触,将通过了转印部50的多层膜F的行进方向变更为与片材输送方向SD不同的方向(朝向收卷卷轴35侧的方向)。在通过转印部50而与片材S重叠的状态下被输送的多层膜F被第二引导轴42引导,从片材S剥离。
在将图16所示的膜单元FU安装于层转印装置1的状态下,多层膜F在第一引导轴41与第二引导轴42之间使被支承层F2(即转印层F22)朝向将膜单元FU卸下的方向DD(参照图22)。
转印部50是用于通过将片材S和多层膜F在重叠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和加压而将转印层F22转印到形成于片材S的色粉图像上的部分。转印部50具备加压辊51和加热辊61。转印部50在加压辊51与加热辊61的夹持部将片材S和多层膜F重叠并进行加热和加压。
加压辊51是用由硅橡胶构成的橡胶层覆盖圆筒状的芯金属的周围的辊。加压辊51配置在多层膜F的上侧(存在转印层F22的表面侧),能够与片材S的背面(与形成有色粉图像的面相反一侧的面)接触。
加压辊51的两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罩22。加压辊51在与加热辊61之间夹持片材S和多层膜F,通过由未图示的驱动源驱动而旋转来使加热辊61从动旋转。
加热辊61是在形成为圆筒状的金属管的内部配置有加热器的辊,对多层膜F和片材S进行加热。加热辊61配置在多层膜F的下侧,与多层膜F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于使加热辊61相对于多层膜F接触/分离的接触分离机构70来使加热辊61移动。在关闭了罩22的状态下,接触分离机构70配合片材S被供给到转印部50的时机而使加热辊61移动到与多层膜F接触的接触位置。另外,在打开了罩22的情况下、在转印部50中不对片材S进行层转印的情况下,接触分离机构70使加热辊61位于从多层膜F分离的分离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层转印装置1中,使片材S的表面(形成有色粉图像的面)朝下而将载置于片材托盘3的片材S通过片材供给机构11一张一张地朝向转印部50输送。具体而言,通过拾取辊11A和输送辊11B供给到壳体2的内部的片材S通过输送引导件90向片材输送方向SD下游引导。然后,从输送引导件90交接到输送辊11D的片材S通过输送辊11D进一步输送,在转印部50的片材输送方向SD上的上游侧与从供给卷轴31供给的多层膜F重叠,在片材S的色粉图像与多层膜F接触的状态下被输送到转印部50。
在转印部50中,片材S和多层膜F在通过加压辊51与加热辊61之间的夹持部时通过加热辊61和加压辊51加热和加压,转印层被转印到色粉图像上。
在转印层被转印之后,片材S和多层膜F以紧贴的状态被输送到第二引导轴42。当片材S和多层膜F通过第二引导轴42时,多层膜F的行进方向变为与片材输送方向SD不同的方向,因此多层膜F从片材S剥离。
从片材S剥离出的多层膜F被卷绕于收卷卷轴35。另一方面,被剥离了多层膜F的片材S通过片材排出机构12(即,输送辊12A、12B)输送,在转印有转印层的表面朝下的状态下被排出到壳体2的外部。
此外,在层转印装置1中输送片材S的输送辊11B、11D、12A、12B和加压辊51配置为,在片材输送方向SD上相邻的各辊的夹持部之间的间隔比设想通过层转印装置1转印转印层的片材S的最小尺寸(片材输送方向SD的长度的最小值)小。
如图18所示,膜单元FU具备由树脂等构成的保持件100和能够相对于保持件100装卸的膜盒200。膜盒200具备卷绕有上述多层膜F的供给卷轴31和收卷卷轴35、以及供给箱32。
供给卷轴31(详细而言供给箱32)以及收卷卷轴35能够相对于保持件100在与供给卷轴3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装卸。并且,膜盒200能够在安装于保持件100的状态下相对于壳体主体21装卸。
供给箱32是收容供给卷轴31的中空的箱体。供给箱32由树脂等构成,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外周壁32A和设置于外周壁32A的两端的大致圆板状的两个侧壁32B。供给卷轴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供给箱32的各侧壁32B。
保持件100具有基座框架110和以能够转动(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于基座框架110的限制框架120。基座框架110具有第一保持部111、第二保持部112、两个连结部113以及两个把手114。
第一保持部111是保持供给箱32的部位。第一保持部111经由供给箱32保持供给卷轴31。
第二保持部112是保持收卷卷轴35的部位。详细而言,第二保持部112与限制框架120一起构成中空的箱体,在中空的箱体内收容有收卷卷轴35。
两个连结部113是将第一保持部111和第二保持部112连结的部位。详细而言,各连结部113在供给卷轴31的轴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在第一保持部111的上方的与连结部113相邻的位置配置有第一引导轴41。在第二保持部112的上方的与连结部113相邻的位置配置有第二引导轴42。此外,未图示的第三引导轴43被支承在限制框架120的内部。
通过这样形成连结部113,保持件100具有在与供给卷轴31的轴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100A。在将图16所示的膜单元FU安装于壳体2的状态下,转印部50配置于贯通孔100A中。
在第一保持部111设置有与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同轴地配置的向左右外侧突出的凸台111C。凸台111C在将膜盒200安装于保持件100的状态下,与收卷卷轴35的收卷轴部35A一起成为在装卸膜单元FU时与第一引导部GD1和第二引导部GD2卡合的被引导部。
各把手114配置在各连结部113上。各把手114分别配置于保持件100中的收卷卷轴35的轴向两端。
接下来,对作为输送部件11C的一个例子的输送引导件90的结构进行说明。输送引导件90是用于将从支承于壳体主体21的片材输送方向SD上游侧的输送辊11B向壳体2的内部供给的片材S中继到支承于罩22的片材输送方向SD下游侧的输送辊11D的引导单元。
如图19和图20所示,输送引导件90具有左右的臂90A、板状的上引导件90B、板状的下引导件90C和左右的突起90P。在以下的说明中,除了特别明记的情况以外,各要素的形状设为如下情况来进行说明:输送引导件90处于图16所示的罩22关闭了时的、能够将片材S向片材输送方向SD下游引导的位置。
上引导件90B和下引导件90C在空开被输送的片材S能够通过的间隙而大致平行地配置的状态下左右两端部分别固定于左右的臂90A的顶端(自由端)侧。
在上引导件90B和下引导件90C,分别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设置有从相对的面突出的肋R。各肋R从上引导件90B和下引导件90C中的、片材输送方向SD上游侧端部到下游侧端部连续地延伸,进一步以向上引导件90B和下引导件90C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绕入的方式连续地延伸,与上引导件90B和下引导件90C的上游侧端部和下游侧端部相比分别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突出。
相对的上引导件90B和下引导件90C的肋R以随着片材输送方向SD上游侧朝向上游侧而间隔相互扩大的方式倾斜。因此,所供给的片材S被顺畅地导入到上引导件90B与下引导件90C之间并向下游侧输送。另一方面,在片材输送方向SD下游侧,相对的肋R隔开规定的间隔进行配置,该规定的间隔宽到片材S不会卡住的程度且窄到精确地供给至输送辊11D的夹持位置的程度。
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个肋R的片材S的输送路径侧的端部、特别是从下引导件90C朝向上引导件90B突出的肋R的端部形成片材引导面GS(参照图21)。输送引导件90的与片材引导面GS相反侧的面(下引导件90C的下表面)具有引导膜单元FU的装卸的单元引导面90H(参照图17)。
在左右的臂90A的顶端(自由端)分别设置有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突起90P。突起90P具有与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方向垂直的截面为圆形(也参照图17)的直圆柱状的外形。即,突起90P在其外周具有圆筒面90F,向支承有膜盒200的保持件100被定位于壳体主体21的状态下的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方向突出。
左右的臂90A的基端部从连结上引导件90B和下引导件90C的部分、即沿着片材输送方向SD延伸的部分向斜上方、详细而言随着朝向片材输送方向SD上游而接近罩22的转动轴X3的方向倾斜地延伸,在壳体主体21的左右的由金属板构成的侧框架21F分别被支承为能够以转动轴90X为中心转动,该转动轴90X沿着支承有膜盒200的保持件100被定位于壳体主体21的状态下的供给卷轴31的旋转轴X1(参照图16)方向延伸。因此,输送引导件90被支承为能够以转动轴90X为中心相对于壳体主体21转动。
转动轴90X位于比图21(b)所示的罩22被关闭的状态下的片材S的输送路径(即片材引导面GS)更靠近罩22的转动轴X3的位置。另外,输送引导件90的转动轴90X与罩22的转动轴X3相比位于片材输送方向SD上游侧。
另外,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在左右的臂90A的基端部的转动轴90X周围分别设置有作为弹簧的一个例子的扭簧SP。扭簧SP的一端卡止于设置于臂90A的钩90E,另一端卡止于设置于侧框架21F的钩21E。
输送引导件90被扭簧SP朝向罩22施力。因此,无论罩22伴随着开闭的移动如何,如图21(a)(b)所示,输送引导件90的突起90P的圆筒面90F都始终与轴支承于壳体主体21的侧框架21F的罩框架22F的朝向片材输送方向SD上游侧的面(接触面22S)接触。
罩框架22F的接触面22S是在图21(b)所示的罩22被关闭的状态下从转动轴X3向下延伸的朝向后方的面。接触面22S相对于朝向片材S的输送路径(即片材引导面GS)的方向向片材输送方向SD下游侧(接近输送辊11D的方向)倾斜。
如图16所示,在安装有膜单元FU且壳体2的罩22被关闭的状态下,输送引导件90位于能够将片材S向片材输送方向SD下游引导的位置(第一位置)。此时,输送引导件90位于片材托盘3(详细而言,拾取辊11A与输送辊11B的夹持位置)与膜单元FU的第一引导轴41之间。当载置于片材托盘3的片材S通过拾取辊11A和输送辊11B被供给到壳体2的内部时,被输送引导件90向片材输送方向SD下游引导。
由输送引导件90引导的片材S经由输送辊11D以该片材S的形成有色粉图像的面与张挂在第一引导轴41与第二引导轴42之间的多层膜F的转印层F22侧的面接触的方式被输送。在转印部50中在色粉图像转印有转印层的片材S通过片材排出机构12(输送辊12A、12B)排出到壳体2的外部。
在更换层转印装置1的膜盒200时,打开壳体2的罩22,卸下膜单元FU。在壳体2的罩22打开的状态下,输送引导件90位于图17所示的第二位置。输送引导件90(详细而言为片材引导面GS)在第二位置位于比第一位置更接近罩22的转动轴X3的位置。
详细而言,在罩22从关闭的状态向打开的状态移动时,设置于输送引导件90的顶端(片材输送方向SD的下游侧自由端)的突起90P沿着朝向罩22的转动轴X3延伸的接触面22S向转动轴X3移动。其结果,输送引导件90在处于图21(a)所示的第二位置时处于突起90P(即,输送引导件90的顶端)比处于图21(b)所示的第一位置时靠近转动轴X3的位置。
另外,输送引导件90在处于第一位置时配置为包含引导片材S的片材引导面GS的假想平面PL1与输送辊11D相交(参照图21(b))。另一方面,输送引导件90在处于第二位置时配置为所述假想平面PL1不与输送辊11D相交(参照图21的(a))。
在罩22关闭的状态下,输送引导件90以假想平面PL1朝向输送辊11D的方式被突起90P(参照图21(b))精确地定位。
在图17、图22所示的罩22打开的状态下,用户通过把持并拉出膜单元FU的把手114,能够卸下膜单元FU。此时,壳体主体21的第一引导部GD1和第二引导部GD2沿规定方向DD引导膜单元FU的凸台111C和收卷轴部35A。在此,规定方向DD是供凸台111C和收卷轴部35A卡合滑动的第一引导部GD1和第二引导部GD2的延伸方向,是膜单元FU从壳体主体21脱离时的由第一引导部GD1和第二引导部GD2限制的移动方向。
当膜单元FU的凸台111C和收卷轴部35A从第一引导部GD1和第二引导部GD2脱出时,配置在膜单元FU的壳体主体21的后方的部分(供给箱32的外周壁32A)的上部与输送引导件90的单元引导面90H抵接。此时,输送引导件90以单元引导面90H相对于由第一引导部GD1和第二引导部GD2规定的规定方向DD倾斜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将从第一引导部GD1和第二引导部GD2的引导脱出的膜单元FU向远离罩22的方向引导。
在安装膜单元FU时,相反地进行将上述的膜单元FU装卸的过程即可。首先,如图17所示,在打开罩22的状态下,把持膜单元FU的把手114,一边使供给箱32的外周壁32A沿着输送引导件90的单元引导面90H滑动,一边使凸台111C插通于第一引导部GD1、使收卷轴部35A插通于第二引导部GD2(参照图22;此时,膜单元FU沿与箭头DD相反的方向移动)。
在此,如图22所示,当输送引导件90位于第二位置时,输送引导件90的单元引导面90H配置为能够与被装卸的膜单元FU的外周壁32A的抵接部32F抵接。详细而言,以与该单元引导面90H平行且与单元引导面90H相距从抵接部32F到作为被引导部的凸台111C为止的距离的假想平面PL2与对应于凸台111C的第一引导部GD1相交的方式配置单元引导面90H。
因此,在向壳体主体21安装膜单元FU时,能够使通过输送引导件90容易使膜单元FU的凸台111C与第一引导部GD1卡合的凸台111C以及收卷轴部35A顺畅地插通于第一引导部GD1以及第二引导部GD2。
在安装膜单元FU后,当关闭罩22时,输送引导件90通过扭簧SP的作用而与关闭罩22的操作联动地使突起90P的圆筒面90F一边在罩框架22F的接触面22S滑动,一边返回到图16所示的第一位置。扭簧SP的作用在第一位置也被保持,在将输送引导件90的突起90P按压于罩框架22F的接触面22S的状态下,输送引导件90的下游侧的顶端(自由端)被精确地定位。
通过这样的输送引导件90的精确定位,输送引导件90的片材引导面GS配置在将片材S引导至输送辊11D的夹持位置的适当的朝向(参照图21(b)的假想平面PL1)。
在此,由于输送引导件90的下游侧的顶端(自由端)被定位于支承有输送辊11D的罩框架22F,因此,与除罩框架22F以外的部件介于其间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输送引导件90相对于输送辊11D高精度地定位。因此,实现了从壳体主体21侧供给的片材S向罩22侧的输送辊11D的精确的输送。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的效果之外,还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通过将膜盒200设为安装于保持件100的膜单元FU,从而,用户在如图17所示相对于壳体2装卸膜单元FU时,不需要将多层膜F挂在第一引导轴41、第二引导轴42、第三引导轴43上的作业。另外,由于能够把持把手114进行作业,因此转印层F22不会与在将膜单元FU卸下的方向DD上露出的多层膜F接触,能够简单迅速地完成装卸作业。
在罩22打开的状态下,处于第二位置的输送引导件90配置为包含片材引导面GS的假想平面PL1成为不与输送辊11D相交的位置,因此在装卸膜单元FU时,能够使其有效地从罩22与壳体主体21之间的成为装卸路径的空间避让等待。
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引导轴41的整体配置于将供给箱32沿与包含旋转轴X1、X2的平面FF正交的正交方向投影的投影区域AR1内,但也可以将第一引导轴41的一部分配置于区域AR1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包含箔的转印层F22,但转印层也可以例如不包含箔、着色材料而由热可塑性树脂形成,也可以含有作为形成透明被膜的涂料的清漆。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层膜F由四层构成,但多层膜只要具有转印层和支承层,则层的数量为几个均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与激光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不同的装置而构成了层转印装置1,但层转印装置也可以与图像形成装置一体地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供给卷轴31以及收卷卷轴35能够相对于保持件100在与供给卷轴31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装卸,但也可以构成为例如能够将供给卷轴以及收卷卷轴相对于保持件在供给卷轴的轴向上装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驱动力输入部件例示了收卷齿轮35C,但驱动力输入部件例如也可以是图23所示那样的联轴器CP。具体而言,联轴器CP设置于收卷轴部35A的端部。
联轴器CP具有能够在收卷卷轴35的旋转方向上与驱动力输出部件300卡合的孔CP1。驱动力输出部件300设置于壳体主体21。驱动力输出部件300能够在沿着收卷卷轴35的旋转轴X2的方向上进退。驱动力输出部件300具有能够在上述的旋转方向上与联轴器CP的孔CP1卡合的卡合部310。在该方式中,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将收卷卷轴35直接定位于壳体主体21,从而能够对联轴器CP和驱动力输出部件300高精度地进行定位。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弹簧例示了扭簧SP,但弹簧也可以是例如螺旋弹簧、板簧、线弹簧等。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输送部件11C例示了输送引导件90,但输送部件也可以是输送辊。
也可以将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说明的各要素任意地组合来实施。
Claims (48)
1.一种层转印装置,在形成于片材的色粉图像上转印转印层,其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
膜盒,该膜盒具备供给卷轴和收卷卷轴,该供给卷轴具有卷绕多层膜的供给轴部,该多层膜具有包含所述转印层的被支承层和支承所述被支承层的支承层,该收卷卷轴具有用于收卷所述多层膜的收卷轴部;以及
保持件,该保持件支承所述膜盒,能够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壳体装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具备:第一引导轴,该第一引导轴与从所述供给卷轴拉出的所述多层膜的所述支承层接触而变更所述多层膜的行进方向;以及第二引导轴,该第二引导轴与由所述第一引导轴引导后的所述多层膜的所述支承层接触而变更所述多层膜的行进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盒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件装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盒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件在与所述供给卷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装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膜盒具备收容所述供给卷轴的供给箱,该供给箱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件装卸,
所述保持件具备在所述供给箱的装卸时对所述供给箱在规定方向上进行引导的装卸引导部,
在将所述供给箱从所述保持件卸下时由所述装卸引导部引导的所述供给箱的移动方向为不包含与从所述供给卷轴拉出所述多层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成分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轴配置在将安装于所述保持件的状态的所述供给箱沿所述规定方向投影的投影区域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在将所述供给箱沿与包含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和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平面正交的正交方向投影的投影区域内配置有所述第一引导轴的至少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箱具有长条状的卡合部,
所述装卸引导部具有:
引导槽,该引导槽对所述卡合部沿所述规定方向进行引导;以及
圆形的保持孔,该保持孔与所述引导槽相连,将所述卡合部保持为能够转动,
所述引导槽的宽度比所述卡合部的长边小,且比所述卡合部的短边大,
所述保持孔的直径比所述卡合部的长边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具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对所述卡合部被所述保持孔保持的状态下的所述供给箱的旋转进行限制,
由所述限制部限制了旋转的状态下的所述供给箱的所述卡合部的长边方向与所述规定方向交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箱具有用于将所述供给卷轴的所述多层膜向外部拉出的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具有上游端和在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方向上位于所述上游端的下游侧的位置的下游端,
在所述供给箱的旋转由所述限制部限制了的状态下,所述下游端位于多层膜与外公切线之间,所述外公切线为所述第一引导轴与所述供给轴部共通且位于相对于所述收卷卷轴较远的一侧,所述多层膜沿着所述第一引导轴与所述供给轴部共通的内公切线。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具有通过所述壳体的引导件来引导的凸台,
所述凸台以及所述卡合部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位于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上。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具备第三引导轴,该第三引导轴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与由所述第二引导轴引导后的所述多层膜的所述被支承层接触而变更所述多层膜的行进方向并向所述收卷卷轴引导,
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所述第三引导轴能够移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该第一位置与连接所述收卷轴部的中心和所述第二引导轴的中心的直线相比位于所述供给卷轴侧,
该第二位置与所述直线相比位于与所述供给卷轴相反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引导轴相距比卷绕于所述收卷卷轴的多层膜的卷筒的最大直径大的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具有基座框架和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基座框架的限制框架,
所述限制框架具有所述第三引导轴,并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能够在限制所述收卷卷轴向装卸方向的移动的限制位置与解除所述收卷卷轴的移动的限制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限制框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时,所述第三引导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限制框架位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第三引导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框架具有:第一保持部,该第一保持部保持所述供给卷轴;第二保持部,该第二保持部保持所述收卷卷轴;以及连结部,该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保持部和所述第二保持部,
所述连结部配置在包含被保持于所述第一保持部的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和被保持于所述第二保持部的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平面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具备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设置于所述限制框架,通过与所述基座框架卡合而限制所述限制框架从所述限制位置向所述解除位置移动,
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通过从所述多层膜施加于所述第三引导轴的作用力,所述锁定部件被向所述基座框架施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框架具有在该限制框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状态下位于距被所述保持件支承的状态的所述供给卷轴最远的位置的一端部,
所述一端部具有使被所述保持件支承的状态的所述收卷卷轴面向外部的第二开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层是透明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
所述基座框架的外表面具有第一面,该第一面在与包含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和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平面正交的正交方向上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三引导轴与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同一侧、且比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远离所述第三引导轴的位置,
所述限制框架能够以在所述正交方向上比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远离所述第三引导轴的转动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基座框架转动,
所述收卷卷轴具有距所述供给卷轴最远的最远部,
所述限制框架的所述一端部在所述限制框架位于所述限制位置的状态下比所述最远部靠近所述供给卷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口比所述多层膜的宽度大,
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中的与所述多层膜的外表面相对的边缘到被所述保持件支承的状态下的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为止的距离比卷绕于所述收卷卷轴的多层膜的卷筒的最大半径大。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的所述收卷卷轴的轴向两端具有把手。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与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架设于所述第一引导轴和所述第二引导轴的多层膜相比向与所述第一引导轴和所述第二引导轴相反的一侧突出。
2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能够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与所述供给卷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装卸。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驱动源;以及
驱动传递部件,该驱动传递部件从该驱动源接受驱动力,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收卷卷轴。
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在与包含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和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平面正交的正交方向上,所述第二引导轴位于比所述第一引导轴远离所述供给卷轴的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加热部件,该加热部件对所述多层膜进行加热;以及
加压部件,该加压部件在与所述加热部件之间夹持所述多层膜,
所述壳体具备:壳体主体,该壳体主体具有第三开口;以及罩,该罩对所述第三开口进行开闭,
所述加压部件设置于所述罩。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支承于所述壳体并用于驱动所述收卷卷轴的驱动源,
所述收卷卷轴具备从所述驱动源输入驱动力的驱动力输入部件,
所述壳体具备:
第一引导部,该第一引导部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装卸时,在与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正交的第一方向上对所述保持件进行引导;
第二引导部,该第二引导部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装卸时,在与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正交的第二方向上对所述收卷卷轴进行引导;
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包括所述第一引导部的引导方向端部,对所述保持件进行定位;以及
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包括所述第二引导部的引导方向端部,对所述收卷卷轴进行定位。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卷卷轴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保持件移动。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卷轴部在沿着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延伸,
所述驱动力输入部件配置于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上,
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装卸时,
所述第二引导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对所述收卷轴部进行引导,
所述第二定位部将所述收卷轴部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定位。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引导部具有:
第一部位,该第一部位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部位,该第二部位连接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一定位部,
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比所述第一部位更靠近所述第二定位部的位置,
所述第二部位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具有:第一限制面,该第一限制面限制所述收卷卷轴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向第三方向的一侧的移动,该第三方向沿着连接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和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直线;以及第二限制面,该第二限制面限制所述收卷卷轴向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的移动,
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限制面和所述第二限制面双方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所述收卷卷轴分离。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具有:第三限制面,该第三限制面限制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所述收卷卷轴向与所述第三方向正交的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的移动;以及第四限制面,该第四限制面限制在所述保持件支承有所述膜盒的状态下所述收卷卷轴向与所述第三方向正交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移动,
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第三限制面和所述第四限制面双方在与所述第三方向正交的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收卷卷轴分离。
32.根据权利要求29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备:壳体主体,该壳体主体具有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能够通过的开口;以及罩,该罩通过以沿着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的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转动,从而对所述开口进行开闭,
所述保持件具有由所述第一引导部引导的凸台,能够在所述凸台由所述第一引导部引导了的状态下以所述凸台为中心转动,
所述第一引导部位于比所述第二引导部更靠近所述罩的转动轴的位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卷轴具有以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为中心与所述供给轴部一起旋转的供给齿轮,
所述保持件具有:
保持件齿轮,该保持件齿轮与所述壳体所保持的壳体齿轮啮合;以及
齿轮列,该齿轮列以所述保持件齿轮的旋转方向成为与所述供给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方式连结所述保持件齿轮和所述供给齿轮,
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在所述供给齿轮旋转时,所述保持件的所述凸台被向所述第一定位部施力。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
所述供给齿轮和所述保持件齿轮以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
所述凸台位于所述供给卷轴的旋转轴上。
3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支承于所述壳体,传递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
所述驱动力输入部件是能够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收卷齿轮。
36.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驱动力输出部件,该驱动力输出部件支承于所述壳体,能够在沿着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轴的方向上进退,
所述驱动力输入部件是能够与所述驱动力输出部件在所述收卷卷轴的旋转方向上卡合的联轴器。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用于输送所述片材,
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与所述供给卷轴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装卸,
所述壳体具备:壳体主体,该壳体主体具有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能够通过的开口;以及罩,该罩对所述开口进行开闭,
所述罩能够以沿着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的所述供给卷轴的轴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转动,
所述输送部件能够以如下方式与所述罩的开闭联动地移动:在所述罩关闭的状态下位于能够将所述片材向片材输送方向下游引导的第一位置,在所述罩打开的状态下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所述罩的转动轴的第二位置。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件能够以沿着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的所述供给卷轴的轴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转动,
所述输送部件的转动轴与所述罩的转动轴相比位于所述片材输送方向的上游侧。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对所述输送部件向所述罩施力的弹簧。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具备:输送辊,该输送辊输送所述片材;以及罩框架,该罩框架将所述输送辊的辊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该罩框架随着所述罩的开闭而与所述罩一起转动,
所述输送部件是向所述输送辊引导所述片材的输送引导件,
所述输送引导件具有突起,该突起向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的所述供给卷轴的轴向突出,并具有圆筒面,
所述罩框架具有与所述突起的所述圆筒面接触的接触面。
41.根据权利要求37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具备输送所述片材的输送辊,
所述输送部件是向所述输送辊引导所述片材的输送引导件,
所述输送引导件具有在所述第一位置引导所述片材的片材引导面,
包含所述片材引导面的假想平面在所述输送引导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与所述输送辊相交,在所述输送引导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不与所述输送辊相交。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层转印装置具备:
膜单元,该膜单元具备所述膜盒和所述保持件,
所述膜单元能够通过所述开口而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装卸。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主体具有壳体引导槽,该壳体引导槽在所述膜单元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的装卸时沿规定方向引导所述膜单元的被引导部,
所述输送引导件在所述片材引导面的背侧具有单元引导面,该单元引导面在所述输送引导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能够与所述膜单元的抵接部抵接,
在所述输送引导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单元引导面平行的假想平面与所述壳体引导槽相交,该假想平面与所述单元引导面相距从所述抵接部到所述被引导部为止的距离。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引导件配置为,在该输送引导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单元引导面相对于所述规定方向倾斜。
45.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的转动轴位于比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的所述收卷卷轴靠近所述供给卷轴的位置。
46.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第一引导轴,该第一引导轴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将从所述供给卷轴拉出的多层膜的行进方向变更为沿着所述片材输送方向的方向;以及
第二引导轴,该第二引导轴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将由所述第一引导轴引导后的多层膜的行进方向变更为朝向所述收卷卷轴侧的方向。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引导轴与所述第二引导轴之间所述多层膜使所述被支承层朝向卸下所述膜盒的方向。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层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片材托盘,该片材托盘载置向所述壳体内供给的所述片材,
在支承有所述膜盒的所述保持件被定位于所述壳体的状态下,所述输送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片材托盘与所述第一引导轴之间,以所供给的所述片材的形成有所述色粉图像的面与张挂在所述第一引导轴与所述第二引导轴之间的所述多层膜的所述被支承层侧的面接触的方式进行输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46433 | 2018-12-28 | ||
JP2018246433 | 2018-12-28 | ||
JP2019-008883 | 2019-01-23 | ||
JP2019008883A JP7271963B2 (ja) | 2019-01-23 | 2019-01-23 | 層転写装置 |
JP2019011989A JP7305969B2 (ja) | 2019-01-28 | 2019-01-28 | 層転写装置 |
JP2019-011989 | 2019-01-28 | ||
PCT/JP2019/020693 WO2020136939A1 (ja) | 2018-12-28 | 2019-05-24 | 層転写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26936A CN113226936A (zh) | 2021-08-06 |
CN113226936B true CN113226936B (zh) | 2022-12-23 |
Family
ID=71127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86384.4A Active CN113226936B (zh) | 2018-12-28 | 2019-05-24 | 层转印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93873B2 (zh) |
EP (1) | EP3904225A4 (zh) |
CN (1) | CN113226936B (zh) |
WO (1) | WO202013693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904224B1 (en) | 2018-12-28 | 2024-03-2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Film cartridge and film unit |
WO2021060128A1 (ja) | 2019-09-26 | 2021-04-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箔転写装置 |
US12103296B2 (en) * | 2019-09-26 | 2024-10-0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Layer transfer film cartridge and layer transfer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88192Y2 (ja) * | 1993-01-07 | 1999-01-06 | ゼネラル株式会社 | 転写具 |
JPH07140820A (ja) * | 1993-11-19 | 1995-06-02 | Brother Ind Ltd | 加熱ローラカートリッジ |
JPH07290685A (ja) | 1994-04-26 | 1995-11-07 | Konica Corp | ホットスタンプ箔カートリッジ |
JPH08318614A (ja) | 1995-05-26 | 1996-12-03 | Konica Corp | ホットスタンプ装置 |
JP2001001619A (ja) | 1999-04-23 | 2001-01-09 | Konica Corp | 熱転写シート用の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1030466A (ja) * | 1999-07-26 | 2001-02-06 |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 ホットスタンプ装置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カード発行装置とセルフサービスターミナル |
JP2001030465A (ja) * | 1999-07-26 | 2001-02-06 |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 ホットスタンプ箔用カセット及びホットスタンプ装置 |
JP2001130133A (ja) | 1999-11-09 | 2001-05-15 | Puromekku:Kk | 刻印カード着色装置 |
JP2001277624A (ja) | 2000-03-31 | 2001-10-09 | Brother Ind Ltd | インクシー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ES2286353T3 (es) | 2000-03-31 | 2007-12-01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Dispositivo para formar imagen y cartucho de lamina de tinta montado en el dispositivo para formar imagenes. |
JP2002120960A (ja) * | 2000-10-18 | 2002-04-23 | Canon Inc | フィルム送り装置及びこれを具備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4042943A (ja) * | 2002-07-10 | 2004-02-12 | Seed:Kk | マーク転写具およびマーク転写テープ |
JP4626867B2 (ja) * | 2004-08-11 | 2011-02-09 | ダイニック株式会社 | シール印字装置及び転写カセット |
JP2007136893A (ja) | 2005-11-18 | 2007-06-07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保護膜転写装置及び保護膜転写方法 |
CN101077660A (zh) | 2006-05-22 | 2007-11-28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 仓盒 |
JP2008001087A (ja) | 2006-05-22 | 2008-01-10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カートリッジケース |
JP2007313681A (ja) * | 2006-05-23 | 2007-12-06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
JP5154202B2 (ja) | 2007-11-12 | 2013-02-27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熱転写シート用カセット |
JP2010253846A (ja) | 2009-04-27 | 2010-11-11 | Sony Corp | インク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 |
CN102193423B (zh) * | 2010-03-19 | 2016-04-06 |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 使用箔转印面形成用调色剂的箔转印方法、图像形成方法 |
JP5584547B2 (ja) * | 2010-07-30 | 2014-09-0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シート収納カセット及び印刷装置 |
US8530122B2 (en) * | 2010-07-30 | 2013-09-10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Foil transferring face forming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CN103228452B (zh) * | 2010-12-07 | 2016-01-20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JP5906791B2 (ja) * | 2011-03-31 | 2016-04-20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方法 |
WO2014084169A1 (ja) | 2012-11-30 | 2014-06-05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インク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
CN104827786B (zh) * | 2015-04-08 | 2017-09-29 | 北京硕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标签打印机及其色带盒 |
JP6809173B2 (ja) * | 2016-12-01 | 2021-01-06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モ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EP3904224B1 (en) * | 2018-12-28 | 2024-03-2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Film cartridge and film unit |
-
2019
- 2019-05-24 WO PCT/JP2019/020693 patent/WO2020136939A1/ja unknown
- 2019-05-24 EP EP19903205.3A patent/EP3904225A4/en active Pending
- 2019-05-24 CN CN201980086384.4A patent/CN113226936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6-21 US US17/352,704 patent/US11493873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904225A4 (en) | 2022-10-05 |
WO2020136939A1 (ja) | 2020-07-02 |
EP3904225A1 (en) | 2021-11-03 |
US20210311426A1 (en) | 2021-10-07 |
US11493873B2 (en) | 2022-11-08 |
CN113226936A (zh) | 2021-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226936B (zh) | 层转印装置 | |
CN113260573B (zh) | 膜盒、膜单元及层转印装置 | |
US20240208241A1 (en) | Printing cassette and printer | |
JP7286982B2 (ja) | 層転写装置 | |
JP7298168B2 (ja) | 層転写装置 | |
JP7271963B2 (ja) | 層転写装置 | |
WO2015064254A1 (ja) |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装置 | |
WO2021079652A1 (ja) | 印刷装置 | |
JP2018079683A (ja) | 再接着式メモ紙用プリンタ | |
WO2021131187A1 (ja) | 箔転写用フィルム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箔転写装置 | |
JP7305969B2 (ja) | 層転写装置 | |
JP7380010B2 (ja) | 層転写用フィルムカートリッジ | |
US20230219357A1 (en) | Auxiliary tape cassette provided with case having guide surface around which printing tape is wrapped to form spiral portion | |
US12122172B2 (en) | Cassette | |
US20230219354A1 (en) | Auxiliary tape cassette including auxiliary tape, gear, and case that accommodates therein at least a part of auxiliary tape and at least a part of gear | |
JP5939504B2 (ja) | テープ巻き取り装置及び巻芯部材 | |
US20220016919A1 (en) | Cassette | |
JP7338366B2 (ja) | 層転写装置 | |
JP7388100B2 (ja) | 層転写装置および層転写用フィルム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21130525A (ja) | 層転写用フィルム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22072929A (ja) | 印刷装置 | |
JPH10129067A (ja) | インクフィルムカセットおよびインクフィルムカセットに用いられるリール | |
JP2021134044A (ja) | 層転写装置 | |
JPH10129064A (ja) | インクフィルムカセ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