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346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46A
CN1131346A CN95120473A CN95120473A CN1131346A CN 1131346 A CN1131346 A CN 1131346A CN 95120473 A CN95120473 A CN 95120473A CN 95120473 A CN95120473 A CN 95120473A CN 1131346 A CN1131346 A CN 1131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nector
bolster
connector shell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20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樋尾昌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33357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8167448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38393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4395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63383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9799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38389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818592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个杆通过支承轴可旋转地安装在一个凹连接器外壳上。在支承轴末端有一切口槽,以使这个末端产生弹性变形,使其直径减小。这个末端上有一直径较大的止动部,而这个末端有一个斜导向面。杆上有支承轴插孔。插孔的内表面呈阶梯形扩大成一凹座,用于嵌入支承轴的止动部。一导线盖沿与杆转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可以滑动。杆上的配合爪可配合导线盖上的钩部,从而把杆锁在安装完成位置。当导线盖滑动开时,该锁定解除,而且把杆向上顶起,这样使手指能容易地抓住杆。

Description

连接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中通过旋转一个转动构件,可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
这类连接器的一个例子是揭示于日本专利未审查公开号No.4—62772中的杆型连接器。
在该专利公开文本揭示的这种结构中,在凸连接器外壳上装有多个接头,而在凹连接器外壳上装有多个母接头。在其凸连接器外壳上装有一个杆,可绕支承轴转动,它起着完成安装操作的一旋转构件的作用。此杆的形状是U形的,其两侧有臂部,而且在臂部上开有凸轮槽。
在另一方面,凹连接器外壳有凸轮作用销。当两个连接器要安装在一起时,杆被保持在安装开始位置,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凹连接器外壳上的凸轮作用销分别嵌入杆上的凸轮槽中,然后把杆向安装完成位置转动,这样通过凸轮槽的凸轮作用,可把凹连接器外壳向凸连接器外壳方向移动,从而把两个连接器安装在一起。
在这种连接器中,当通过转动此杆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时,由于公接头插入母接头及其它等等因素,将会对杆的操作产生很大的阻力。为了完全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就必须顶着这个插入阻力操作杆,把它移动到安装完成位置。但是,如果增加杆的转动力,杆的操作部分就会弯曲成弧形,以至使臂部相互分离开。这就有可能会导致臂部从各自的支承轴上脱开。在一种已知的用于克服这个缺点的技术中,它用导向壁防止臂部产生相互分离的移动,该导向壁位于装有杆的连接器外壳上。
但是,在这种装有导向壁的方法中,连接器外壳的宽度增加了相应对于导向壁的宽度,这样就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连接器外壳的总尺寸增加了。
还可以推荐在杆的每个支承轴上使用一个弹簧垫圈。但是,这将会增加零部件的数目,而且还会降低装配效率。
为了可靠地维持这种连接器安装好的状态,可用一个杆锁定机构,把杆保持在安装完成位置。在这种锁定机构中,有一个由支脚与连接器外壳一体成形的弹性爪,这个弹性爪的末端配合在杆上的止动凹部中。
在以上结构中,为了把两个装在一起的连接器相互分开,首先弹性地转动杆锁定机构的弹性爪,使其脱开,从而能使杆转动,然后用手指抓住杆的末端并把它向上拉。
但是,在这种操作中,即使杆锁定机构的锁定被脱开,杆也不会升到一个能用手指轻易抓住杆的位置,因此,必须用另一个手用力弄开杆。这样,以上的操作就不能用一只手进行。因此,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当连接器被安装在设备内的一个狭窄空间里时,要把连接器相互分开就非常困难。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已经有人推荐了一种结构,揭示于日本实用新型未审查公开号6—45275(1994)中,该结构中杆上安装了一个回复弹簧,当杆锁定机构的锁定被解除时,杆受到回复弹簧的作用向上转动。但是对于这种结构,回复弹簧必须装在杆上,结构变复杂了,制造它所需的时间和劳动增加了,结果成本大大增加。
在传统杆锁定机构中,杆的转动方向与弹性爪的转动方向相同,因此当有一个强大的力作用于杆而迫使它向安装开始位置的方向推动时,使弹性爪以逃脱方式产生了弹性变形,这样锁定就能轻易地解除,因此就有可能使杆自由转动。有可能增加弹性爪的刚度以使其弹性变形减少,但采用这样一种构造时,需要一个大的操作力,使弹性爪勾住杆和使锁定解除,这就导致了操作效率大大降低的问题。
另外,在这种连接器中,为了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必须精确地把杆设定在安装开始位置,以便使凸轮突出部能分别正确地嵌入到凸轮槽中。因此至今已有人建议把一个约束机构设置在杆与连接器外壳之间,此约束机构采用比如一个弹性爪。
但是,在装有上述约束机构的结构中,如果用于杆的约束力较弱,杆就可能在连接器头运输期间或在连接器安装操作期间发生意外转动。结果,杆从初始位置(即安装开始位置)移开,以至使凸轮突出部与转动构件上各自凸轮槽不对准,而使连接器不能装在一起。因此杆必须设定到安装开始位置,然后才能进行安装操作,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了进行这种操作还需大量时间和劳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建议增加对杆的约束力。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弹性爪施加的约束力增加了,这样就不能容易地转动杆。这反过来影响了接头安装的可操作性。
此外,在这种连接器中,为了完成连接器连接操作,凸轮作用销首先分别插入凸轮槽,并在这种情况下转动杆以使每个凸轮作用销沿相应的凸轮槽移动。因此当杆要被转动时,凸轮作用销分别须可靠地进入凸轮槽中。
因此,在传统结构中,用于相互配合的配合爪位于凸连接器外壳和凹连接器外壳的装配位置,而且这两个连接器被这些配合爪保持在临时安装状态,并在这种情况下转动杆。
但是,两个连接器的壁部的弹性较差,而且在上述结构中不能在两个连接器之间保证足够量的配合,因此临时约束力易产生变化,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即不能稳定地进行连接器连接操作。为了对付这种问题,如果把连接器设计成具有足够配合量,这两个连接器外壳往往会相当过分地预装在一起,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即配合部产生塑性变形以至该连接器不能重复使用。在可能增加配合爪的尺寸以提高其弹性;但是,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即这使连接器的总体尺寸增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个连接器,在其上用一个简单结构防止一安装铺助构件从连接器外壳上脱开。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就是提供一个连接器,在其上能够轻易从安装完成位置把转动构件转动开,以便把两个连接器相互拆开。另外,它防止转动构件从安装完成位置意外转动到安装开始位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就是提供一个连接器,可靠地防止了在插头装在一起之前如杆之类的转动构件意外地从安装开始位置转动开,而且尽管如此也没有增加转动构件的转动阻力,从而提供极好的连接器安装的可操作性。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就是提供一个连接器,其中两个连接器能保持在临时安装状态而不会增加连接器的尺寸,并提供极好的安装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连接器,其中两个要安装在一起的连接器之一的连接器外壳上有一个支承轴,该支承轴从外壳表面凸出;有一个用于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并可把两个连接器相互断开的安装辅助构件,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承轴上;在支承轴的末端有一条切口槽,这样其末端就能产生弹性变形,使直径减小;支承轴插入位于安装辅助构件上的支承轴插孔中的那个部分上有一直径较大的止动部,该止动件的直径大于支承轴插孔的内径。
支承轴插孔的内表面可以以阶梯方式扩大,形成一个凹座,用于接纳支承轴直径较大的止动部。在直径较大的止动部的末端有一个逐渐变细的斜导向面,逐渐变细的斜导向面末端的外径小于支承轴插孔的内径。
安装辅助构件通过支承轴安装在连接器外壳上,而且在这种情况中安装辅助构件通过转动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即使一个大的安装阻力作用在此安装辅助构件上,以至安装辅助构件沿离开支承轴的方向弯曲并变形,安装辅助构件也能避免从支承轴上脱开,这是因为在插入支承轴插孔的支承轴的末端有直径较大的止动部;切口槽开在支承轴的末端以便能使这个末端弹性变形,以减小其直径,因此当要把安装辅助构件连接到连接器外壳上时,只需要沿着把支承轴压入支承轴插孔内的方向压装辅助构件的末端,这样由于有切口槽,支承轴的直径就可减小。这样,尽管在支承轴上有直径较大的止动部,安装辅助构件也能轻易地连接到连接器外壳上。
此外,由于在安装辅助构件上有凹座,支承轴末端处的直径较大的止动部接纳在凹座内,使它不会从安装辅助构件的侧表面上突出来。而且,由于在支承轴直径较大的止动部上有逐渐变细的斜导向面,这个斜导向面就可引导支承轴插入到支承轴插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个结构,其中有一个转动构件安装在两个安装在一起的连接器之一的外壳上,这个转动构件能在安装开始位置和安装完成位置之间转动,通过转动这个转动构件,可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以及把两者相互拆开;该结构特点是,在一个连接器外壳上安装有一个辅助构件,安移动的方向与转动构件的转动方向相交;在该辅助构件和转动构件上有一个锁定机构,用于与处于安装完成位置上的转动构件相配合以把转动构件锁定在安装完成位置;通过移动辅助构件,使锁定机构完成锁定操作和锁定解除操作。
此外,提供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中通过转动一转动构件,可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以及把两个连接器相互拆开;其特点是在两个连接器外壳的一个上安装有一个可移动的辅助构件;在该辅助构件与转动构件之间有一个凸轮机构部分,以根据辅助构件的移动把转动构件从安装完成位置向安装开始位置移动。
而且,该辅助构件也可用作一个导线盖,用于遮盖从这一个连接器外壳中延伸的导线。这个连接器外壳和辅助构件可配备一个约束机构,它通过辅助构件把锁定机构保持在其锁定工作装态下。
转动构件由锁定机构保持在安装完成位置。用于使锁定机构完成锁定操作和锁定解除操作的辅助构件可沿与转动构件的转动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因此,即使有一个很大的力朝安装开始位置的方向作用于转动构件,辅助构件也不会沿锁定解除的方向移动,这样就能可靠地把转动构件保持在被锁定的位置上。
当移动辅助构件时,通过凸轮机构的作用,转动构件从安装完成位置向安装开始位置转动,这样就完成了转动构件全部转动的第一步。
由于辅助构件还用作导线的盖,这样就减少了零部件的数目。由于还提供了约束机构用于把这个操作构件锁定在安装完成位置,这个操作构件很难被移动,从而更可靠地防止了转动构件意外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这样一个连接器,其中有一个转动构件安装在两个要装在一起的连接器之一的外壳上。这个转动构件能从安装开始位置向安装完成位置转动;通过转动这个转动构件,可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以及把两个连接器相互拆开;在这个连接器外壳与该转动构件之间有一个约束机构,用于把转动构件保持在安装开始位置;其特点是,该约束机构由一个弹性凸块和一用来接纳弹性凸块的配合孔构成,弹性凸块与转动机构一体成形并从转动机构上凸出,并沿两个连接器之间的安装方向延伸,配合孔位于一个壳体内并沿两个连接器之间的安装方向延伸,当转动构件位于安装开始位置时弹性凸块配合在配合孔内;而另一个连接器外壳上有一个配合解除件部分,当两个连接器被装在一起时,它进入与配合孔以将弹性凸块从配合孔中顶出,从而实现非约束状态。
由于转动构件被这个约束机构保持在安装开始位置,这就防止了在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之前转动构件意外地从安装开始位置转离。当把两个连接器外壳装在一起时,另一个连接器外壳上的配合解除件部分进入这一个连接器外壳上的配合孔中,以把弹性凸块从配合孔中顶出。结果,使转动构件处于非约束状态,从而使转动构件能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这样一种连接器,其中有一个转动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安装在一起的两个连接器之一的外壳上;在另一个连接器上有一个凸轮作用销,可配合在转动构件上的一凸轮槽中;通过把凸轮作用销装入到凸轮槽中的临时安装位置,使两个连接器保持在一个临时安装位置;并根据转动构件的转动,通过凸轮作用销和凸轮槽的凸轮作用,从而把两个连接器完全安装在一起;其特点是,在转动构件上有一个临时止动凸缘,它伸入凸轮槽中,当凸轮作用销被压装到凸轮槽中时临时止动凸缘弹性缩回,以使凸轮作用销装入到临时止动位置;在转动构件上靠近临时止动凸缘处有一个凹部或一通孔,以便使临时止动凸缘能较容易地产生弹性压缩变形。
在以上结构中,转动构件的转动轴线位于沿两个连接器的安装方向穿过临时安装位置的一直线上。
在以上结构中,当两个连接器要装在一起时,两个连接器外壳首先稍稍地装在一起,这样凸轮作用销被引入到转动构件的凸轮槽中,以使临时止动凸缘弹性地缩回,并越过这个凸缘到达临时安装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临时止动凸缘能阻止凸轮作用销从凸轮槽中退出,从而使两个连接器保持在临时安装状态。当凸轮作用销经过临时止动凸缘时,临时止动凸缘被凸轮作用销挤压。由于在靠近这个凸缘处有凹部或通孔,使临时止动凸缘能比较容易地被压下或变形,从而防止了该凸缘在受到过大压缩力时产生塑性变形。
此外,例如,当用力把凸轮作用销装到临时安装位置时,即使其有力地撞击在凸轮槽的内表面上,或即使在连接器传送期间施加了要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的力,也不会产生角动量以转动其转动构件,因为转动构件的转动轴线位于一条沿两个连接器安装方向穿过临时安装位置的直线上。因此,转动构件不会从临时安装位置转离。
图1是一个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图,它示出了两个连接器安装在一起之前的情景。
图2是凹连接器外壳的立体图,旁边是从其上拆下的杆。
图3是两个连接器在装在一起之前的横剖图。
图4是凹连接器外壳的立体图,其中的杆被锁定在安装完成位置上。
图5是凹连接器外壳的立体图,其中导线盖被移到锁定解除的位置。
图6是凹连接器外壳的立体图,其中导线盖从锁定解除位置又被进一步向前移动。
图7是一幅支承轴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一幅显示支承轴的插入部的放大正视图。
图9是一幅放大的横剖面图,它示出了支承轴插入之前的情况。
图10是一幅放大的横剖面图,它示出了支承轴插入的过程。
图11是一幅放大的横剖面图,它示出了支承轴被插入后的情景。
图12是本发明中的一个改进的支承轴的立体图。
图13是一幅放大的横剖图,它示出了约束机构将导线保持在锁定状态下。
图14是一幅放大的横剖图,它示出了导线盖到达锁定解除位置的情景。
图15是一幅放大横剖图,它示出了锁定机构的锁定工作情形。
图16是一幅放大的横剖图,它示出锁定机构的锁定被解除的情景。
图17是一幅放大的横剖图,它示出了凸轮机构部分的工作情况。
图1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所示的是一个凹连接器。
图1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所示的是一个凹连接器。
图2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所示的是一个凹连接器。
图2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所示的是两个连接器被装在一起之前的情况。
图22是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所示的是两个插头装在一起的情况。
图23是一幅放大的横剖图,所示的是杆被约束机构保持在安装开始位置的情况。
图24是一幅放大的横剖图,所示的是约束机构的约束被解除的情形。
图25是杆的腿部的放大横剖图。
图26是一幅横剖图,所示的是一个凸轮作用销通过临时止动凸缘的过程。
图27是一幅放大的横剖图,所示的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其凸轮作用销正通过临时止动凸缘。
现在将参考图1到图12,描述本发明优选的第一个实施例。
图1中示出了两个连接器的总体结构。凸连接器10见图1的左侧,而凹连接器20见图的右侧。凸连接器10包括一个凸连接器外壳11,其形状是一个扁平的管状壳体,一端是开口的而另一端是封闭的。凸连接器10还包括许多安装在此连接器外壳11内的凸接头12。例如,在凸连接器壳体11内形成有两个导向壁13,它们向该外壳的开口端延伸。凸接头12包括一组大接头,它们的电流容易较大,还包括一组小接头,它们的电流容量较小,这两组接头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区域内。
有一对凸轮作用销14被分别成形在凸连接器外壳11的两侧,并相互同轴,在该外壳的每个凸轮作用销14的上面成形有一个配合解除件部分15。
在另一方面,凹连接器20包括一个凹连接器外壳21和许多凹接头22,其中外壳21形状是扁平的管形,凹接头22安装在连接器外壳21内,如图3所示。凹连接器外壳21可配合在凸连接器外壳11外周部分。一个防水密封件23被安装在凹连接器外壳21的外周部分,位于临近端部的地方,之个密封件在凹连接器外壳21和凸连接器外壳11装在一起时在它们之间形成密封。有一个外罩部分24用于遮盖装配后的凸连接器外壳11的外周部分,该外罩24与凹连接器外壳21一体成形。凸连接器外壳11适合于插入外罩部分24与凹连接器外壳21之间的空间中。在外罩部分24与凹连接器外壳21之间的空间中。在外罩部分24两侧壁的每个侧壁上都有一个导向狭槽25和一个配合孔26(见图2),当凸连接器外壳11插入到外罩部分24内时,导向狭槽25和配合孔26分别接纳相应的凸轮作用销14和配合解除件部分15。
有一对支承轴27用于支承杆40(见以后描述),分别位于凹连接器外壳21的外罩部分24的两侧壁上,并相互同轴,每个支承轴27都布置在导向狭槽25的延伸线上。如图7和图8所示,一个V形横剖面的切口槽28位于支承轴27的末端,把支承轴沿其长度方向一分为二,这样支承轴27的末端部分就能产生弹性变形以减小直径。在支承轴27的末端有一个直径较大的部分29用于止动目的,它的直径大于其近端部分的直径。支承轴27的末端被做成直径逐渐减小的斜导向面30,直径小于支承轴的近端部分。直径较大的止动件29在切口槽28两侧部处被切掉,切口方向与切口槽28的长度方向垂直,这样直径较大的止动件28就呈大致椭圆的形状。
杆40用作一个安装辅助构件,形状大致为U形,包括一个桥部41和一对腿部42,其中的腿部42分别从桥部41的左右两端延伸。每个腿部42都有一个穿透其中的支承轴插孔43,供支承轴27穿过其中,而支承轴插孔43的内径稍稍大于支承轴27的外径。支承轴插孔43的内表面以阶梯方式扩大以在此插孔43的外部分处形成一凹座44(它可从凸连接壳体11面朝外),凹座44用于接纳支承轴27直径较大的止动件29。支承轴27分别穿过支承轴插孔43,并用以下这种方法支承杆40,即杆40绕支承轴27在“安装开始位置”(见图1)和“安装完成位置”(见图4)之间转动。在这种支承状况下,每个较大直径的止动部29都完全嵌入在相应的凹座44中,这样支承轴27的末端不会从杆40突伸出。
在杆40的内表面开有一对凸轮槽45(朝着凸连接器外壳11),见图2和25所示,当凸连接器外壳11被插入时,凸轮作用销14分别插入并配合在凸轮槽45中。凸轮槽45有一个引入通道45b,它从外开口端45a直线延伸,还有一个孤形通道45c,它从引入通道45b的内端点弧形延伸,孤形通道45b在曲率上是逐渐变化的。当杆40位于安装开始位置时,每个凸轮槽45的外开口端45a与相应导向切口25的开口端对齐,其中导向切口25位于凹连接器外壳21的外罩24上,凸连接器外壳11上的凸轮作用销14通过外开口端45a被引入凸轮槽45。引入通道45b从外开口端45a向杆40上的支承轴插孔43沿直线延伸,该通道长度比凸轮作用销14的外直径大1.5倍。引入通道45b的内端作为一个冲撞挡壁部分45d,经外开口端45a进入的凸轮作用销与其相撞,而弧形通道45c从引入通道45b内端一侧以弧形方式延伸。进入引入通道45b的凸轮作用销14撞在冲撞挡壁部分45d上,以停在此处。这个停顿位置在下文中将被称作“临时安装位置”,而杆40的转动轴线(即支承轴插入孔43的中心)位于沿两个连接器装配方向穿过临时安装位置的一条直线上。
在杆40上有一个临时止动凸缘55,与每个凸轮槽45的外开口端45a相邻,并凸伸入凸轮槽45。临时止动凸缘55的末端与凸轮槽55面对该凸缘55末端的内表面那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凸轮作用销14的外径,在使临时止动凸缘55弹性变形时把凸轮作用销14装入引入通道45b中。为能使临时止动凸缘55较容易地产生弹性压缩变形,在靠近临时止动凸缘55的地方做了一个凹部56。通过压下杆40腿部42的相关部分就形成了这种凹部56,如图25所示凹部56基本上是圆形的。
弹性凸块46与杆40的每个腿部42一体成形,位于其近端部,并从杆40的内表面凸出来。当杆40位于安装开始位置时,每个弹性凸块46都装入或嵌入外罩24上相应配合孔26中,从而与配合孔26相结合提供一约束机构,以把杆40保持在安装开始位置。
导线盖60(对应于本发明中的一个辅助构件)安装在凹连接器外壳21的后侧。这个导线盖60覆盖着一组导线(仅在图3中示出),它们分别与凹接头22相连,而且该组导线W通过后部开孔61(在图3中的左侧)向外延伸。在导线盖60的内表面上有多个安装凹槽62,靠近凹连接器外壳21的后表面,它们分别装配在凹连接器外壳21的后端的细长安装条30上,从而把导线盖60与凹连接器外壳21相连。导线盖60可以图1所示的位置按图中箭头所指方向滑动。
在导线盖60的一个侧表面上有一对偏心凸块63,它们沿导线盖60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每个偏心凸块63都有一个向前倾斜的表面64,面朝箭头的方向。在杆40的桥部41上开有偏心接纳槽48,它们在杆40转动至安装完成位置时分别接纳导线盖60的偏心凸块63。每个偏心接纳槽48都有一个斜面49,它与偏心凸块63的斜面64相似,并与相应的偏心凸块63的斜面64共同起作用。因此,当导线盖60按杆40的安装完成位置时的箭头方向移动时,每个偏心凸块63的斜面64都迫使相应的偏心接纳槽48的斜面49向上,以便使杆40能从安装完成位置向上转动。偏心凸块63和偏心接纳槽48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凸轮机构部分50,用于把杆40从安装完成位置向安装开始位置移动。
在杆40的桥部41的中心部分有一个形状为L形的配合爪51,在这个配合爪51的末端有一个钩部52朝着导线盖60的前侧延伸。一个U形的钩部65与导线盖60一体成形,它位于两个偏心凸块63的中间处。配合爪51和钩部65相结合,为锁定杆40提供了一个锁定机构54。更准确地说,当导线盖60在杆40的安装完成位置上被移动到图1所示的锁定位置位置时,杆40的配合爪51与导线盖60的钩部65配合,从而防止了杆40向安装开始位置转动。当导线盖60按箭头方向从锁定位置移到锁定解除位置(图5)时,钩部65就从配合爪51上脱开了。钩部52沿桥部41直线延伸,而钩部52与钩部65的接触面与杆40转动方向垂直。
在凹连接器外壳21后侧的中央部有一个凸块32,它与导线盖60侧表面处于隔开但叠置的状态。穿过凸块32有一个约束孔33。在导线盖60上与凸块32对应的那部分有一个与导线盖60成一体的止动凸块66。止动凸块66的末端能装入约束孔33内。这些部件相互结合以提供了一个约束机构67,用于把导线盖保持在上述锁定位置。止动凸块66是一块形状为有两个斜边的三角板,在锁定位置上,止动凸块66按图13所示保持在凸块32的一侧,这样就防止了导线盖60从锁定位置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即沿图13中的右侧方向)。当导线盖60按箭头方向被强制从锁定位置移到锁定解除位置时,止动凸块66的末端装配入约束孔33。
首先,解释把杆40安装到凹连接器外壳21的过程。在上述结构中,为了按图2所示的情形把杆40连接到凹连接器外壳21上,首先要把杆40的那对腿部42用力相互分开,并使每个腿部42的支承轴插孔43与相关的支承轴27的末端相接触。结果,支承轴27末端处的斜导向面30就稍稍插入支承轴插孔43内(见图9),然后朝凹连接器外壳21方向用力推杆40腿部42。结果,支承轴27的直径较大的止动部29产生弹性变形而使切口槽28闭合,从而使支承轴27可以进一步插入到支承轴插孔43中,如图10所示。直径较大的止动部29在接纳在凹座44内时,又弹性恢复到初始的构形,如图11所示。这样两个支承轴27就被插入到各自的插孔43内,从而把杆40转动安装在凹连接器外壳21上。
下一步,为了把两个连接器连接在一起;杆40被保持在图1中所示的安装开始位置,而且凸连接器外壳11的凸轮作用销14被分别插入到杆40腿部42上各自的凸轮槽45中。然后,比如用手指抓住这个已装在凹连接器外壳21上的杆的桥部41,把杆40从安装开始位置转动到图4所示的安装完成位置。结果,通过凸轮作用销14和凸轮槽45结合产生的凸轮作用,每个偏心移动锁柱14都向凹连接器外壳21移动,从而使凸连接器和凹连接器连在一起。
这时,由于凹连接器外壳21正插入到凸连接器外壳11中,插入载荷在增加,而且如果作用于桥部41上的操作力为抵抗这个插入载荷而增加,桥部41就会弯曲变形,这样就生产一个力,把腿部42相互移开。但是,由于位于支承27末端的直径较大的止动部29的直径大于支承轴插入孔43的内径,从而即使当两个腿部42相互被用力分开时,两支臂42也不会从各自的支承轴27上脱开。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支承轴27的末端有较大直径的止动部29,因此即使在把两个连接器连在一起时产生大的阻力,每个支承轴27也绝对不致会从相应的支承柱插孔43中脱出。此外,由于没有必要象传统结构中那样提供导向壁或约束部件,因此就使得连接器设计简洁,而且减少了零部件的数目,还简化了安装操作,这样就能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特别是在此实施例中,由于用作分别接纳支承轴27直径较大的止动部29的凹座44在杆40上,就使支承轴27完全嵌入到杆40中并且各自不会从杆40的侧表面凸出来,这样使连接器的总体结构在尺寸上能进一步减小。而且,特别是在此实施例中,支承轴27的末端处的渐细的斜导向面30的末端的外直径小于支承轴插入孔43的内径。因此,当支承轴27要被插入到支承轴插孔43中时,支承轴27的末端首先稍稍地装入到支承轴插入孔43的入口部,然后向连接器外壳21方向压杆40的腿部42。这样,尽管有较大直径的止动部29,支承轴也能轻易地插入到支承轴插孔43内。
本发明不只限于以上的实施例,例如,能作出以下几种改进,而且这些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支承轴27中切口槽28是直的,如图12所示还可以把切口槽作成十字型切口槽71。使用这种构造,其弹性变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其优点是使支承轴27能更容易地插入。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切口槽28的横剖面呈V字形,但也可把横剖面作成U字形或槽道形,而且还可以有多个切口槽。
此外,安装辅助构件不只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那种杆,例如,它可以包括一个只有一个腿部的简单平板,也可以包括一个圆盘,该圆盘上有一个转动操作部分和一个凸轮作用部分。简言之,安装辅助构件以如下方式用于连接器,即它通过支承轴可旋转地安装在连接器外壳中的一个上,用于把两个连接器装配在一起以及把它们相互拆开。
接下来将解释杆的锁定机构。假定两个连接器如图4所示装在了一起而且杆40被锁定机构54保持在安装完成位置。在这种情况中,当有一个大力作用于杆40上把它朝安装开始位置用力推时,杆40配合爪51的钩部52有力地向上推动导线盖60的钩部65的下表面。但是,导线盖60可沿垂直于杆40的转动方向而移动,而且钩部52与钩部65之间的接触区域垂直于杆40的转动方向。因此,导线盖60不会沿锁定机构54的锁定解除方向上移动或脱开。此外,由于导线盖60被由止动凸块66和凸块32构成的约束机构67保持在锁定位置,这就可靠地防止了导线盖沿锁定解除方向移动。
在这种情况中,为了把这两个连接器相互拆开,从图4中所示的位置移动导线盖60。更准确地说,把导线盖60从锁定位置(图13)移动到锁定解除位置(图14)。此时,止动凸块66使凹连接器外壳21凸块32向上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在锁定机构54中,钩部65从图15的位置移到图5和图16的位置,从而从杆40的配合爪51上脱开,这样就使杆40转动。当导线盖60被进一步移动时,每个偏心凸块63的斜表面64紧抵在杆40相应的偏心接纳槽48的斜表面49上,并迫使杆40向上。结果如图6和图17所示,杆40从安装完成位置被稍稍向安装开始位置方向移动,并停止那里,这样就在杆40与导线盖60之间产生了一个间隙。因此,用手指就能容易地抓住杆40,因而甚至用一只手就能进行操作,随后就能很容易地把杆40向安装开始位置转动。
如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导线盖60(它构成杆40的锁定机构54)的移动方向与杆40的转动方向相交,因此即使有一个很大的引起转动的力作用于已位于安装完成位置的杆上,也能防止导线盖60沿锁定脱开方向脱出。这就可靠地防止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后意外脱开,并增加了装配的可靠性。
当杆40要从安装完成位置移到安装开始位置以便使两个连接器相互脱开时,首先滑动导线盖60,这样杆40就被转动到手指能较方便抓住杆40的位置。然后,用手指抓住杆40,并用该手指把杆40抬起。因此,即使这两连接器装在设备内窄小空间中,也能用一只手把它们相互拆开,而且维护和其它操作也能相当容易地进行。
此外,在此实施例中,由于锁定机构54采用了导线盖60,和那些使用附加部件作为这种锁定机构的结构相比,它的零部件数目较少,从而能降低制造成本。
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种锁定机构,它不同于以上所述的那种特定的把杆锁定在安装完成位置的锁定机构的结构。此另一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因此相同的部分分别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并省去了对其的详细解释,而只描述有差异的部分。
有一个U形的钩部71位于杆40桥部41的中间位置,并从桥部上凸出来,而在导线盖60上有一个和钩部71配合的L形配合爪72,它从导线盖60上凸出来。配合爪72的钩部73向导线盖60的后部开口61延伸。把把导线盖60连接到凹连接器外壳21上,然后当杆动到安装完成位置时,把杆40锁定在那里。然后,当按箭头方向稍稍滑动导线盖60时,配合爪72从钩部71上脱开,从而解除了杆40的锁定。
采用这种结构,能得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但它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杆40的桥部41的强度要比第一实施例的高。
图19显示了本发明第三种锁定机构,它也不同于锁定机构第一种特定结构。此另一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因此相同的部分分别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解释,而只描述有差异的部分。
穿过杆40桥部41的中央部开了一个矩形配合孔74,而且在导线盖60对应于配合孔74的部分有一个可与配合孔74配合的配合爪75,它从导线盖60的该部分凸起。和第二实施例中一样,配合爪75的L形钩部76向导线盖60的后部开孔61延伸。把导线盖60连接到凹连接器外壳21上,然后当把杆40转动到安装完成位置时配合爪75产生弹性变形,这样杆就被锁定在那里。此后,当按箭头方向稍稍滑动导线盖60时,配合爪75从配合孔74脱开,从而解除杆40的锁定。采用这种结构,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图1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种锁定机构,它也不同于锁定机构的第一种特定结构。此另一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因此相同的部分分别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并省略对其的详细解释,而只描述有差异的部分。
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钩部65不同,在导线盖60上有一个配合爪77并从导线盖60上凸起。这个配合爪77的钩部78朝着配合爪51。采用这种结构,能得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图15和16示出的是本发明第五种锁定装置,它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其上有一个从配合爪51的一侧保护配合爪51的防护框79与杆40的桥部41一体成形。此另一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相似,因此分别用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部分,而且对其详细的解释也将省略。
采用这种结构,能得到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效果,但它还有另一个优点,这就是,即使在连接器安装之前的运输或操作期间配合爪51抓住一根导线,至使有一个很大的力作用于配合爪51上,配合爪51也完全可防止被破坏。
本发明不只限于上述结构,例如能进行以下的改进,而且那些改进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在每个上述实施例中,尽管都使用导线盖60作为辅助部件来构成锁定机构54,但也不必都要用导线盖60。在没有导线盖60的情况下,有一个辅助构件可移动地安装在凹连接器外壳21上,而且在这处辅助构件与杆之间提供了一个锁定机构,用于把杆锁定在安装完成位置。
转动构件不只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杆,例如,它可以包括一个只有单个腿部的简单平板,或它可以包括一个圆盘,该圆盘有一个转动操作部分和一个凸轮作用部分。简言之,本转动构件是按下面方式用于本连接器的,即它通过支承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连接器外壳的一个上,以把两个连接器装配在一起以及把它们相互拆开。
接下来将描述杆40的弹性凸块46的约束杆40从安装开始位置进行移动的操作。假定杆40位于如图1中所示的安装开始位置。在这种情形中,杆40的每个弹性凸块46配合在图23所示的外罩部分24中的相应配合孔26中,这样就可防止杆40自由转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运输本连接器或安装一导线束时,也不必担心杆40从安装开始位置移开。
为了能把这两个连接器安装在一起,凸连接器外壳11的凸轮作用销14通过凹连接器外壳21中的各自的导向切口25分别配合在杆40上的凸轮槽45中。在这里由于杆40如上所述被可靠地保持在安装开始位置,每个凸轮作用销14就能容易地装到相应凸轮槽45的入口部分内。
当每个凸轮作用销14装到相应凸轮槽45的入口部内时,凸连接器外壳11的前端部稍稍装入到凹连接器外壳21中,而且每个配合解除件部分15也进入到外罩部分24上相应的配合孔26中。因此,每个弹性凸块46按图24所示由相应的配合解除件部分15强力挤出配合孔26,这样,对杆40的约束就解除了,从而使杆40能够转动。
然后,当杆40从安装开始位置向安装完成位置转动时,通过杆40上的凸轮槽45和凸连接器外壳11上的凸轮作用销14的凸轮作用,凸连接器外壳11移动而更深地装入到凹连接器外壳21中,最终把两个连接器外壳完全安装在一起。在此安装操作过程中,杆的每个弹性凸块46如上所述已经从相应配合孔26中脱出,因此只有把接头12装入接头22中的阻力存在,这样杆就容易操作而转动。
当杆40转动到安装完成位置时,导线盖60的钩部65与杆40的配合爪51相配合,从而把杆40锁定在这个位置(见图4)。为了把两个连接器相互拆开,导线盖60首先按箭头方向移动(图4),这样锁定就被解除,而且导线盖60的偏心凸块63也迫使杆40向上。结果,杆40向安装开始位置放向稍稍转动,并被保持在被抬起的状态。因此,手指就能轻易地抓住杆。
下一步将描述凸轮作用销14进入凸轮槽45时的临时止动。
在以上结构中,两个连接器按以下方式安装在一起。
首先,杆40置于图1所示的安装开始位置。在此情中,每个凸轮槽45的引入通道45b的位置与凹连接器外壳21中相应的导向切口25相对齐,而且杆40的每个弹性凸块46也配合在外罩24中的相应配合孔26内,从而把杆40保持在安装开始位置。
然后,凸连接器外壳11的前端部稍稍推入到凹连接器外壳21的外罩部分24中。结果,凸连接器外壳11的每个凸轮作用销14通过外开口端45a被引入到相应的凸轮槽45的引入通道45b内。此时,凸轮作用销14弹性地压下临时止动凸缘55,伸入引力通道45b,并越过此凸缘55,然后它撞在引入通道45b内端的冲撞挡壁部分45d上,停在临时安装位置。当偏心移动锁柱14通过期间,由于有凹槽56,使临时止动凸缘55能轻易地被压下,以使凸轮作用销14能通过它,如图26所示。当凸轮作用销14象这样通过后,临时止动凸缘55弹性恢复到其初始形状,伸入引入通道45b,因此凸轮作用销14就不会穿过外开口端45a而从引入通道45b脱开。
当凸轮作用销14要受力而装到临时止动位置时,它经过临时止动凸缘55,同时使这个凸缘55弹性变形,因此当凸轮作用销14越过凸缘55后,它可能会立即剧烈撞在引入通道45b内端处冲撞挡壁部分45d上。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杆40的转动轴线(即支承轴27和支承轴插孔43的轴线)沿两个连接器的安装方向位于穿过临时止动位置的一条直线上,因此即使凸轮作用销14剧烈地撞击在冲撞挡壁部分45d上,也不会有角动量作用于杆40上。这样,当凸轮作用销14撞在冲撞挡壁部分45d上时,杆40将不会被此时产生的冲击力作用而转动,因此凸连接器外壳11将不会向安装完成位置移动。
在某些情况下,连接器和两个处于临时安装位置的连接器壳体11和12一起传送。在这种情况中,大作用力可能会作用在连接器上,使两个连接器外壳11和21到达安装完成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中,凸轮作用销14用力压抵在凸轮槽45的冲撞挡壁部分45d上;然而角动量不会作用在杆40上,因此也就可靠地防止了连接器外壳11和21相互装配得更深。
为了使两个连接器外壳11和21从临时安装状态到达完成安装状态,用手抓住杆40的桥部41,然后把杆40转到安装完成位置。结果,凸轮作用销14进而凸连接器外壳11通过杆40上的凸轮槽45而被有力地沿安装方向拉动,当杆40到达图4所示的安装完成位置时,连接器外壳11中的接头分别完成连接到连接器外壳21内的接头中。
这样,两个连接器就到达了图4中所示的完成安装状态,杆40的配合爪则配合在导线盖60的钩部上,以把杆40锁住,从而防止了杆40意外地移回到安装开始位置。当把导线盖60从图4中的锁定位置按箭头方向移动时,偏心凸块迫使杆40向上,这样杆40就从安装完成位置向安装开始位置稍稍转动,并停在那里,从而在杆40与导线盖60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如图6所示。因此,手指能容易地抓住杆40,甚至可用单手操作,然后就能容易地把杆40向安装开始位置转动。
如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为了把两个连接器外壳11和12保持在临时安装状态,在杆40上有临时止动凸缘55(它是必要的部件),分别伸入凸轮槽45,以便约束凸轮作用销14。在此结构中与传统结构中通过把凹连接器外壳外表面上的凸块与凸连接器外壳的外罩部分内的凸块配合在一起来使两个连接器外壳保持在临时止动状态的方式不同,不增加连接器的尺寸,其上能安装足够数目的配合,而且能得到稳定的临时止动力。在以上的传统结构中,在外罩部分内必须有一个凸块成形所需的脱模孔。但在本实施例中,这种脱模孔就不需要,并提高了防水性能。此外,本装置不仅有临时止动凸缘,而且还有使凸缘容易弹性压缩变形的凹部56,因此当提供了足够的临时止动力时能轻易地进行压力装配操作,而且对于凸轮作用销14过大的压力装配,临时止动凸缘55也不会产生塑性变形。因此,临时安装操作能重复进行,而且本连接器也能重复使用。
特别在本实施例中,杆40的转动轴线位于沿两个连接器安装方向穿过临时安装位置的直线上,因此即使凸轮作用销14撞击在冲撞挡壁部分45d上,角动量也不会作用在杆40上,杆40不会被意外地转动,从而防止了两个连接器从临时安装状态进入更深的安装状态。
本发明不只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能作出以下的改进,而且这些改进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有一个临时止动凸缘突伸到每个凸轮槽45内,比如,可以在靠近凸轮槽45外开口端45a处设两个临时止动凸缘55,它们相互相对,如图27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在靠近两个临时止动凸缘55的地方分别有一个凹部56。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在靠近临时止动凸缘55的地方有凹部56,但凹部56也可以用一个通孔来取代,以便于使临时止动凸缘55产生弹性压缩变形。
在上述实施例中,杆40安装在凹连接器外壳21上,而凸轮作用销14则与凸连接器外壳11一体成形。但是,与这种结构相反,杆也可以安装在凸连接器外壳上,而凸轮作用销可位于凹连接器外壳上。凸轮作用销没有必要总是与连接器外守壳一体成形,例如,它可以位于与连接器外壳相连接的导线盖上。
转动构件不只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示的杆,例如它可以包括只有一个腿部的简单平板,也可以包括一个圆盘,该圆盘上有一个转动操作部分和一个凸轮作用部分。简言之,转动构件以以下方式装在连接器上,即它通过支承轴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连接器外壳上,用于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以及用于把两个连接器相互拆开。

Claims (15)

1.一种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外壳,其中安装有多个接头;
一第二连接器外壳,其中装有多个接头,上述第二连接器外壳可装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中;
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有一支承轴并从该外壳突出;
一安装辅助构件,用于把上述第二和第二连接器外壳装在一起以及用于把它们相互拆开,上述安装辅助构件上有一支承轴插孔,用于把该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支承轴上;
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支承轴包括:
一个位于末端的切口槽,以使上述末端能弹性变形,以使直径减小,以及
一个直径较大的止动部,位于上述支承轴上述末端,该支承轴可插入上述支承轴插孔,上述直径较大的止动部的直径大于上述支承轴插孔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轴插孔的内表面以阶梯方式扩大,产生了一个凹座,用于接纳上述支承轴的上述直径较大的止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直径较大的止动部的末端有一个逐渐变细的斜导向面,上述逐渐变细的斜导向面的末端外径小于上述支承轴插孔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直径较大的止动部的末端有一个直径逐渐变小的斜导向面,上述直径逐渐变小的斜导向面的末端外径小于上述支承轴插孔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支承轴还包括一个切口槽,形状为十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切口槽有一V形的横截面。
7.一种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外壳,其内装有多个接头;
一第二连接器外壳,其内装有多个接头,上述第二连接器外壳可装入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中;
一支承轴插孔,位于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
一个安装辅助构件,用于把上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外壳装在一起以及用于把它们相互拆开,上述安装辅助构件有一个支承轴,用于把上述安装辅助构件可转动地装在上述支承轴插孔上;
在特征在于,上述支承轴包括:
一个位于末端的切口槽,以使上述末端能弹性变形,使直径减小,以及
一直径较大的止动部,位于上述支承轴的上述末端,该支承轴可插入上述支承轴插孔,上述直径较大的止动部的直径大于上述直撑轴插孔的内径。
8.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外壳,其内装有多个接头;
一第二连接器外壳,其内装有多个接头,上述第二连接器外壳可装入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
一转动构件,安装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可操作以在安装开始位置和安装完成位置之间转动,上述转动构件可转动而能把上述两个连接器外壳装在一起以及把它们相互拆开;
一辅助构件,安装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它可沿与上述转动构件转动方向相交的方向移动;以及
一锁定机构,用于把位于上述安装完成位置的上述转动构件与上述辅助构件连接一起,以把上述转动构件锁定在上述安装完成位置,上述锁定机构分别装在上述辅助构件和上述转动构件上,
其中,上述辅助构件可移动以使上述锁定机构完成锁定操作及锁定解除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构件还用作导线盖,用于遮盖从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中延伸的导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和上述辅助构件上装有一个约束机构,用于把上述锁定机构保持在它的锁定工作状态。
1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外壳,其内装有多个接头;
一第二连接器外壳,其内装有多个接头,上述第二连接器外壳可与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装在一起;
一个转动构件,安装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它可操作而在安装开始位置和安装完成位置之间转动,上述转动构件通过转动可把上述两个连接器外壳装在一起以及把们相互拆开;以及
一辅助构件,安装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它可移动;
一个凸轮机构部分,位于上述辅助构件与上述转动构件之间,以便通过移动上述辅助构件,把上述转动构件从上述安装完成位置向上述安装开始位置方向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构件还用作导线盖,用于遮盖从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引出的导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一个连接器外壳和上述辅助构件上有一个约束机构,用于把上述锁定机构保持在其锁定工作状态。
14.一种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外壳,其内装有多个接头;
一第二连接器外壳,其内装有多个接头,上述第二连接器外壳可以与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装在一起;
一个转动构件,安装在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上,可操作而在安装开始位置与安装完成位置之间转动,上述转动构件通过转动可把上述两个连接器外壳装在一起以及把它们相互拆开;以及
一约束机构,位于上述第一连接器外壳与上述转动构件之间,用于把上述转动构件保持在上述安装开始位置;了在连接器装在一起之前如杆之类的转动构件意外地从安装开始位置转动开,而且尽管如此也没有增加转动构件的转动阻力,从而提供极好的连接器安装的可操作性。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就是提供一个连接器,其中两个连接器能保持在临时安装状态而不会增加连接器的尺寸,并提供极好的安装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连接器,其中两个要安装在一起的连接器之一的连接器外壳上有一个支承轴,该支承轴从外壳表面凸出;有一个用于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并可把两个连接器相互断开的安装辅助构件,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承轴上;在支承轴的末端有一条切口槽,这样其末端就能产生弹性变形,使直径减小;支承轴插入位于安装辅助构件上的支承轴插孔中的那个部分上有一直径较大的止动部,该止动件的直径大于支承轴插孔的内径。
支承轴插孔的内表面可以以阶梯方式扩大,形成一个凹座,用于接纳支承轴直径较大的止动部。在直径较大的止动部的末端有一个逐渐变细的斜导向面,逐渐变细的斜导向面末端的外径小于支承轴插孔的内径。
安装辅助构件通过支承轴安装在连接器外壳上,而且在这种情况中安装辅助构件通过转动把两个连接器装在一起。即使一个大的安装阻力作用在此安装辅助构件上,以至安装辅助构件沿离开支承轴的方向弯曲并变形,安装辅助构件也能避免从支承轴上脱开,这是因为在插入支承轴插孔的支承轴的末端有直径较大的止动部;切口槽开在支承轴的末端以
一临时止动凸缘,位于上述转动构件上,并向上述凸轮槽内凸入,当上述凸轮作用销被压装在上述凸轮槽内时,上述临时止动凸缘被弹性缩回,这样就使上述凸轮作用销能装入到上述临时安装位置;以及
一个凹部,位于上述转动构件中靠近上述临时止动凸缘的位置,以便于使上述临时止动凸缘弹性压缩变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转动构件的转动轴线位于一条沿上述两个连接器外壳安装方向穿过上述临时安装位置的直线上。
CN95120473A 1994-12-14 1995-12-14 连接器 Pending CN113134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3357/94 1994-12-14
JP33335794A JPH08167448A (ja) 1994-12-14 1994-12-14 コネクタ
JP338389/94 1994-12-28
JP338390/94 1994-12-28
JP33839394A JP3243954B2 (ja) 1994-12-28 1994-12-28 コネクタ
JP6338390A JP2979990B2 (ja) 1994-12-28 1994-12-28 コネクタ
JP338393/94 1994-12-28
JP33838994A JPH08185925A (ja) 1994-12-28 1994-12-28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46A true CN1131346A (zh) 1996-09-18

Family

ID=27480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20473A Pending CN1131346A (zh) 1994-12-14 1995-12-14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709560A (zh)
EP (2) EP0717466B1 (zh)
CN (1) CN1131346A (zh)
DE (1) DE69517659T2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826C (zh) * 2002-08-06 2007-07-25 Fci公司 电连接件
CN100414781C (zh) * 2004-06-11 2008-08-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776981B (zh) * 2004-10-05 2010-05-26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带有至少两个接线盒的外壳构造
CN101170228B (zh) * 2006-10-27 2011-04-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杆型连接器
CN101483296B (zh) * 2007-10-26 2011-10-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587997B (zh) * 2008-05-22 2012-05-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629720A (zh) * 2011-02-04 2012-08-08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电连接器的嵌合辅助具、电连接器的嵌合方法
CN103026559A (zh) * 2010-07-20 2013-04-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杠杆式连接器
CN103119795A (zh) * 2010-08-02 2013-05-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3155301A (zh) * 2010-10-18 2013-06-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杠杆式连接器
CN105896171A (zh) * 2015-02-16 2016-08-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07078437A (zh) * 2014-11-04 2017-08-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08461963A (zh) * 2017-02-13 2018-08-2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695648A (zh) * 2017-04-12 2018-10-23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11755883A (zh) * 2019-03-28 2020-10-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5290B2 (ja) * 1996-08-09 2002-04-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152155B2 (ja) * 1996-10-03 2001-04-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468007B2 (ja) * 1997-02-05 2003-11-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457146B2 (ja) * 1997-06-06 2003-10-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係止構造
JP3237580B2 (ja) * 1997-08-18 2001-12-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DE29811589U1 (de) * 1998-07-01 1999-11-18 Molex Inc Elektrischer Verbinder mit Betätigungseinrichtung
JP3442661B2 (ja) * 1998-08-10 2003-09-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JP3730416B2 (ja) * 1998-09-10 2006-01-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JP2000227771A (ja) 1998-12-01 2000-08-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ラーel表示装置
DE19938930C1 (de) * 1999-08-17 2001-04-12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JP2001237026A (ja) * 2000-02-23 2001-08-31 Yazaki Corp レバー付コネクタ
US6422763B1 (en) * 2000-05-04 2002-07-2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Fiber optic cable for connection to a mating connector
US6325669B1 (en) * 2000-07-06 2001-12-04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sealing system
US6439902B1 (en) 2000-11-13 2002-08-27 Yazaki North America Pre-set locks for a connector lever
DE10118914A1 (de) * 2001-04-19 2002-10-24 Bosch Gmbh Robert Kabelbaumstecker mit kompaktem Verriegelungselement
JP3961233B2 (ja) * 2001-04-27 2007-08-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誤結防止構造
JP3783847B2 (ja) * 2001-05-15 2006-06-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カバー
JP3758525B2 (ja) * 2001-05-24 2006-03-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DE10232392B4 (de) * 2001-07-19 2012-07-1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Verbinder
JP2003036927A (ja) * 2001-07-25 2003-02-07 Yazaki Corp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6540532B1 (en) * 2001-12-13 2003-04-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electrical contacts
JP3804558B2 (ja) * 2002-03-25 2006-08-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6854992B2 (en) * 2002-10-18 2005-02-1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nnection assurance features
KR200318478Y1 (ko) * 2003-04-02 2003-06-27 한국몰렉스 주식회사 이중 록킹구조를 갖는 차량용 커넥터 조립체
US7070438B2 (en) * 2004-03-31 2006-07-04 Jst Corporation Connector lever lock
JP4285376B2 (ja) * 2004-09-06 2009-06-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FR2881278A1 (fr) * 2005-01-21 2006-07-28 Fci Sa Connecteur electrique pourvu d'un capot reversible de guidage de cables, et procede d'assemblage d'un tel connecteur
JP4579082B2 (ja) * 2005-07-29 2010-11-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回転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579083B2 (ja) * 2005-07-29 2010-11-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回転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7422486B2 (en) * 2006-09-22 2008-09-09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Connectors to connect modules to electronic devices
JP4985172B2 (ja) * 2007-07-19 2012-07-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GB0721567D0 (en) 2007-11-02 2007-12-12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Pixel driver circuits
JP4893596B2 (ja) * 2007-11-15 2012-03-0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7559779B1 (en) 2008-05-14 2009-07-14 Cinch Connector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534501B2 (ja) * 2009-10-09 2014-07-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5233957B2 (ja) * 2009-10-29 2013-07-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419224B2 (ja) 2010-04-13 2014-02-19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947181B2 (ja) * 2010-04-13 2012-06-06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5946377B2 (ja) * 2012-09-07 2016-07-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4086187A (ja) * 2012-10-19 2014-05-12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Llc コネクタ
US9847610B2 (en) * 2014-01-16 2017-12-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 vehicle service disconnect position indicator
US10230201B2 (en) 2015-09-01 2019-03-12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 connector housing including cam ribs
US11527846B2 (en) 2016-02-12 2022-12-1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Ganged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0950970B2 (en) 2018-04-04 2021-03-16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Ganged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0109952B2 (en) 2017-02-08 2018-10-23 Delphi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xial connection assist
US9780487B1 (en) * 2017-02-08 2017-10-0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xial connection assist
JP6574798B2 (ja) * 2017-02-28 2019-09-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6947104B2 (ja) * 2018-03-30 2021-10-1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カ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JP7410869B2 (ja) 2018-04-04 2024-01-10 コムスコープ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リミティ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ギャング型同軸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DE102020111795B4 (de) 2020-04-30 2023-02-02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Steckverbinder mit einer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GB2601164A (en) * 2020-11-20 2022-05-25 Aptiv Tech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Lever Pre-Locking Member And Connector Release Mechanism At Pre-Mating
KR20220093427A (ko) * 2020-12-28 2022-07-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커넥터 조립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40680A1 (fr) * 1983-02-09 1984-08-10 Amp France Assemblage de connecteurs electriques et barre d'ejection pour cet assemblage
DE8406811U1 (de) * 1984-03-06 1984-08-09 Messerschmitt-Bölkow-Blohm GmbH, 8012 Ottobrunn Verriegelbare und abdrückbare mehrpolige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in Rechteckform
DE3738545A1 (de) * 1987-11-13 1989-05-24 Harting Elektronik Gmbh Ein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von steckverbindern an leiterplatten
JP2971531B2 (ja) * 1990-06-29 1999-11-0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結合構造
US5023151A (en) * 1990-10-01 1991-06-11 International Fuel Cells Corporation Power plant cogeneration control
JP2907235B2 (ja) * 1990-12-15 1999-06-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付コネクタ
JPH0573875A (ja) * 1991-05-22 1993-03-26 Alps Electric Co Ltd 浮動式磁気ヘツド
JP2500247Y2 (ja) * 1991-06-03 1996-06-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付コネクタ
JPH0645275A (ja) * 1991-06-21 1994-02-18 Citizen Watch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5230635A (en) * 1991-06-25 1993-07-27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with lever
JP2539421Y2 (ja) * 1991-12-27 1997-06-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ワイヤハーネスに用いる組み合わせコネクタ
JP2901107B2 (ja) * 1992-03-12 1999-06-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嵌合操作レ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JP2598412Y2 (ja) * 1992-04-03 1999-08-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低挿抜力コネクタ
DE4227078A1 (de) * 1992-08-17 1994-02-24 Maehler & Kaege Ag Mehrpolige Steckvorrichtung mit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JP3027487B2 (ja) * 1992-08-19 2000-04-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低挿抜力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US5241451A (en) * 1992-09-01 1993-08-31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Modular electronic assemblies using compressible electrical connectors
DE4241256C2 (de) * 1992-12-08 2001-08-16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JP2806465B2 (ja) * 1993-03-17 1998-09-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嵌合操作レバー付きコネクタにおける巻バネの装着方法及び嵌合操作レバー付きコネクタ
JP2772309B2 (ja) * 1993-03-17 1998-07-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結合式コネクタ
FR2702889B1 (fr) * 1993-03-18 1995-04-21 Cinch Connecteurs Sa Connecteur électrique .
US5484297A (en) * 1993-09-27 1996-01-16 Yazaki Corporation Lever fitting-type connector
JP2882260B2 (ja) * 1993-10-04 1999-04-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8826C (zh) * 2002-08-06 2007-07-25 Fci公司 电连接件
CN100414781C (zh) * 2004-06-11 2008-08-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776981B (zh) * 2004-10-05 2010-05-26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带有至少两个接线盒的外壳构造
CN101170228B (zh) * 2006-10-27 2011-04-2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杆型连接器
CN101483296B (zh) * 2007-10-26 2011-10-05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1587997B (zh) * 2008-05-22 2012-05-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9022793B2 (en) 2010-07-20 2015-05-05 Yazaki Corporation Lever type connector
CN103026559B (zh) * 2010-07-20 2015-06-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杠杆式连接器
CN103026559A (zh) * 2010-07-20 2013-04-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杠杆式连接器
CN103119795A (zh) * 2010-08-02 2013-05-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3119795B (zh) * 2010-08-02 2015-05-1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103155301A (zh) * 2010-10-18 2013-06-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杠杆式连接器
CN102629720A (zh) * 2011-02-04 2012-08-08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电连接器的嵌合辅助具、电连接器的嵌合方法
CN107078437A (zh) * 2014-11-04 2017-08-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05896171A (zh) * 2015-02-16 2016-08-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08461963A (zh) * 2017-02-13 2018-08-2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461963B (zh) * 2017-02-13 2020-04-2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695648A (zh) * 2017-04-12 2018-10-23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11755883A (zh) * 2019-03-28 2020-10-0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CN111755883B (zh) * 2019-03-28 2021-10-0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杆式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717466B1 (en) 2000-06-28
DE69517659T2 (de) 2001-02-22
US5709560A (en) 1998-01-20
EP0717466A3 (en) 1998-05-27
EP0717466A2 (en) 1996-06-19
EP0975065A2 (en) 2000-01-26
EP0975065A3 (en) 2000-09-27
DE69517659D1 (de) 2000-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346A (zh) 连接器
CN1142872C (zh) 借助一种电子钥匙使车辆发动机起动用的装置
CN1237016A (zh) 杠杆式插接件
CN1148592C (zh) 连接器插接件
CN1072403C (zh) 特别用于充电接口的电源连接器
CN1881704A (zh) 可移动构件型的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01887269U (zh) 一种推拉快速锁紧及解锁电连接器
CN202159836U (zh) 一种推拉式电连接器
CN1773782A (zh) 连接器
CN1893198A (zh)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1106059C (zh) 插件插头座
CN101994419A (zh) 门用锁紧手柄装置
JP2007220314A (ja)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CN1360363A (zh) 电连接器
CN207882517U (zh) 应用于Combo PON的新型SFP外壳结构
WO2020015106A1 (zh) 一种自锁插头
CN1457116A (zh) 连接器结构
CN1819363A (zh) 屏蔽连接器、配合屏蔽连接器及屏蔽连接器组件
CN103541589A (zh) 一种推拉扭开启的大把手锁
JP3791269B2 (ja) コネクタ
CN107700940A (zh) 一种可反锁的门锁
CN201883775U (zh) 一种防盗锁芯
CN201129079Y (zh) 单舌自碰锁
CN101302900A (zh) 新型安全防盗锁芯主件装置
CN1146646A (zh) 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