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49540A - 车身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49540A
CN110949540A CN201910909167.2A CN201910909167A CN110949540A CN 110949540 A CN110949540 A CN 110949540A CN 201910909167 A CN201910909167 A CN 201910909167A CN 110949540 A CN110949540 A CN 110949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cover
cover plate
front structure
body fro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91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49540B (zh
Inventor
中西志允
井口裕贵
伊藤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949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49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49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4Superstructure sub-units with access or drainage openings having movable or removable closures; Sealing mean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15/05Inlet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2661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mounted on parts having other fun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28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front of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6Sealing stri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5/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fuel supply of combustion engines or other fuel consuming energy converters, e.g. fuel cells; Mounting or construction of fuel tanks
    • B60K15/03Fuel tanks
    • B60K15/04Tank inlets
    • B60K15/05Inlet covers
    • B60K2015/0515Arrangements for closing or opening of inlet cover
    • B60K2015/053Arrangements for closing or opening of inlet cover with hinged connection to the vehicle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5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other intentions or conditions, e.g. request for waiting or overta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该车身前部结构包括被接收在壳体(36)中并且在前罩(7)的下方安装到车身的端口装置(30)。盖(58)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选择性地关闭所述前罩中的端口开口(21),并且所述盖包括盖板(59)和附接到所述盖板的内表面的加强构件(60),所述盖板包括透光基材,所述加强构件相对于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沿着所述盖板的中间部分延伸。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端口装置的车身前部结构,该端口装置可例如包括充电端口、供电端口和/或燃料端口。
背景技术
已知的车身前部结构包括用于向车辆供应并馈送燃料或电力或者从车辆供应并馈送燃料或电力的端口装置。例如,参见JP2014-112997A。JP2014-112997A中公开的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形成有端口开口的前罩、用于选择性地关闭所述端口开口的盖构件,以及可以经由所述端口开口从外部进入的充电端口(端口装置)。
为了允许充电端口的位置易于被使用者识别,可以在充电端口的附近设置照明灯。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盖由透光材料制成,使得即使在盖关闭时使用者也能够识别充电端口的位置。然而,当盖由诸如塑料和玻璃的透光材料(其机械强度显著低于金属板)制成时,盖可能不利地受到外部冲击。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这一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设置有端口装置和选择性地露出所述端口装置的盖,其中所述盖包括透光部分并且在冲击载荷下能够抵抗变形。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1,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包括:壳体36,在所述壳体中接收端口装置30并且所述壳体具有面向车身3的外侧的开口侧;和盖58,所述盖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关闭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侧,其中所述盖包括盖板59和附接到所述盖板的内表面的加强构件60,所述盖板包括透光基材59C,所述加强构件相对于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沿着所述盖板的中间部分延伸。
因此,由于通过加强构件增强了盖的刚度,因此可以使盖抗变形。特别地,由于加强构件相对于车身的前后方向沿着盖板的中间部分延伸,因此可以使盖高度抗变形。
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透光部分59A和不透明部分59B,并且所述加强构件附接到所述盖板的所述不透明部分。
由此,盖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设置有透光性。通过在盖中设置透光部分,可以通过在壳体中设置光发射器并允许发射的光穿过透光部分而将信息传输到车辆的外部。通过将加强构件附接到盖板的不透明部分,可以隐藏加强构件而从外部不可见,并且可以增强车辆前部的外观。
优选地,所述盖板59具有隆起部分65,所述隆起部分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轮廓,并且所述加强构件附接到所述隆起部分。
由于隆起部分的凸出轮廓,使盖更加抗变形。特别地,通过凸出轮廓和加强构件的组合效果,可以使盖高度抵抗外力的变形。
优选地,在所述车身的前罩7中设置有端口开口。
因此,端口装置位于车身的相对前部中,从而可以便于接近端口装置。
优选地,所述加强构件包括在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上横向延伸的材料条带,所述加强构件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盖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加强构件的横向端被所述壳体的相应部分支撑。
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盖板借由加强构件的横向端和铰接臂由壳体或车身支撑。因此,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通过使加强构件的横向端由壳体的相应部分支撑,可以增加盖抵抗外力的刚度。
优选地,一对铰接臂61从所述加强构件的任一横向端延伸到所述壳体中,以在所述铰接臂的自由端处由所述壳体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
因此,盖可以借由铰接臂以稳定的方式由壳体支撑。
优选地,每个铰接臂均设置有脆弱部分82。
因此,当向盖施加破坏性载荷时,铰接臂优先在脆弱部分处变形从而可以吸收载荷,并且防止盖的其它部分和相关部件被破坏或损坏。
优选地,在所述加强构件的每个横向端与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的相对部分之间插设有第一减振构件84A。
第一减振构件防止了在加强构件的每个横向端与盖之间传递载荷,从而可以避免盖的变形。
优选地,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还包括装配在所述盖板的外周上的密封构件64,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盖板的所述外周延伸的主要部分64C以及从所述主要部分沿着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延伸的一对第一延伸部分84,每个第一延伸部分的自由端部均形成所述第一减振构件。
因此,密封构件的一部分用作第一减振构件,从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简化了组装过程。
优选地,所述加强构件结合到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
因此,加强构件可以附接到盖而不需要在盖中形成孔或凹口,从而不会损害盖的机械性能,并且可以确保盖的良好外观。
优选地,被接合构件63经由支架62而附接到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并且被配置成与所述被接合构件配合的相应的接合构件96附接到所述车身的相应位置,所述支架包括:一对侧壁62B,所述一对侧壁在其基端处附接到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并且在横向方向上以相互隔开的关系面对;和连接在所述一对侧壁的自由端之间的底壁62A,所述被接合构件固定至所述底壁。
因此,当被接合构件受到指向盖的外部载荷时,支架的侧壁变形从而防止施加到被接合构件的载荷传递到盖,并且可以避免盖的变形。
优选地,所述支架结合到所述盖板。
因此,支架可以附接到盖板而不需要在盖板中形成孔或凹口,并且盖板的机械性能不会受到损害。而且,可以避免产生不期望的透光部分。
优选地,所述一对侧壁的所述基端设置有彼此远离地延伸的凸缘62C,且所述凸缘至少部分地结合到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并且在每个凸缘与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插设有第二减振构件85A。
因此,当冲击从接合构件传递到支架时,冲击的能量可以被第二减振构件吸收,从而可以减少从支架到盖的冲击传递,并且可以避免盖的变形。
优选地,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还包括装配在所述盖板的外周上的密封构件64,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盖板的所述外周延伸的主要部分64C以及从所述主要部分沿着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分85,并且所述第二减振构件由所述第二延伸部分的自由端部形成。
因此,密封构件的一部分用作第二减振构件,从而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简化了组装过程。
优选地,所述支架附接到所述盖的所述不透明部分。
因此,当盖处于关闭位置时,支架被隐藏而不能看到,从而可以增强车辆的外观。
优选地,所述加强构件和所述支架一体地形成。
因此,当将加强构件和支架附接到盖的下表面时,便于加强构件和支架的定位。而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可以简化组装过程。
优选地,所述壳体借由支撑构件42、43由所述车身支撑,并且所述支撑构件设置有脆弱部分42C、43C。
因此,当冲击施加到壳体时,冲击的能量可以通过脆弱部分的变形而被吸收,从而可以避免壳体的变形或错位。结果,可以防止接收在壳体中的端口装置不期望地露出,并且可以保护端口装置免受损坏。
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该车身前部结构设置有端口装置和选择性地露出所述端口装置的盖,其中所述盖包括透光部分并且在冲击载荷下抵抗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立体图,示出了(A)中处于关闭位置以及(B)中处于打开位置的盖;
图2是车身前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3是车身前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沿图1中的线IV-IV剖取的剖视图;
图5是端口装置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6是由前壳体构件和后壳体构件构成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由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构成的前壳体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壳体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是沿图1中的线IX-IX剖取的剖视图;
图10A是盖和相关密封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B是沿图10A中的线XB-XB剖取的剖视图;
图11是盖和壳体的分解立体图;和
图12是类似于图11的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替代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应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车辆可以是电动车辆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
如图1所示,车身前部结构1是车身3的一部分,车身3限定了舱室和位于舱室的前方的前部空间2。车身3包括限定前部空间2的左侧和右侧的一对挡泥板4、限定前部空间2的前端的前保险杠面5和前格栅6、将前部空间2的后端和舱室的前端彼此分开的仪表板(在图中未示出),以及界定前部空间2的下端的下盖罩(图中未示出)。前部空间2的上开口可以通过前罩7选择性地关闭。
前罩7通过其后部的横向端处的铰接部(图中未示出)而连接到仪表板,并且由仪表板支撑以便可绕横向延伸的铰接轴旋转。由此,前罩7可以选择性地关闭前部空间2的上开口端。前轮8设置在前部空间2的两侧。
如图2所示,车身3包括:一对前侧构件12,所述一对前侧构件沿前部空间2的下部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隔板13,所述隔板连接在前侧构件12的前端之间。隔板13由矩形框架构成,该矩形框架包括分别连接到前侧构件12的一对竖直构件13A、连接在竖直构件13A的上端之间的上构件13B以及连接在竖直构件13A的下端之间的下构件(图中未示出)。用于冷却电气设备的散热器(图中未示出)位于上构件13B的下方。
子框架15设置在左右前侧构件12之间。子框架15由垂直面向的矩形框架构成,其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纵向构件15A、在左右纵向构件15A各自的横向端处在左右纵向构件15A的前端之间横向延伸的前构件15B,以及在左右纵向构件15A各自的横向端处在左右纵向构件15A的后端之间横向延伸的后构件15C。每个纵向构件15A均经由连接构件16连接到对应的前侧构件12,连接构件16从纵向构件15A的中间点沿外侧方向延伸。子框架15被设置成支撑用于充电和供电的电气单元17。电气单元17可包括AC-DC转换器。另外,用于驱动前轮8的驱动马达(图中未示出)可以由子框架15支撑。该驱动马达可以位于电气单元17的下方。上构件13B和前构件15B在横向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如图3和图4所示,前构件15B被定位成略低于上构件13B。
如图3和图4所示,前罩7具有设置在车辆外侧的板状外板7A以及设置在外板7A后侧的板状内板7B。内板7B包括通过与外板一起形成封闭的横截面而赋予外板7A刚性的用作梁的部分。外板7A的周缘通过卷边而附接到内板7B的周缘。外板7A和内板7B优选通过粘合剂等在选定的位置处进一步结合。
端口开口21相对于前后方向形成在前罩7的前部中,并且相对于横向方向形成在前罩7的中央部分中。端口开口21在平面图中基本上为矩形(或梯形)。限定端口开口21的外板7A的边缘部22向下或朝向内板7B凹陷。外板7A的边缘部22通过点焊在多个位置处附接到内板7B。优选地,矩形边缘部22的每一侧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点焊点。还可以使用激光焊接或在外板7A和内板7B之间形成焊缝的其它形式的焊接。为了增加前罩7的围绕端口开口21的部分的刚度,内板7B形成有沿着端口开口21的周边向下凹陷的环形焊道,以便与外板7A一起形成围绕端口开口21的封闭横截面。
装饰件23设置在边缘部22的外表面侧上。装饰件23由树脂制成。装饰件23具有大致矩形的框架部分24。框架部分24沿着边缘部22设置,并且覆盖边缘部22的外表面和末端边缘。多个接合爪26从装饰件23的背侧(下侧)伸出,并且穿过形成在前罩7的与边缘部22对应的部分中的接合孔25,以将装饰件23固定地紧固到前罩7。装饰件23的后侧设置有凸缘部分27,该凸缘部分向前伸出以与端口开口21的后端部重叠(或者在端口开口21的后端部的上方悬垂)。装饰件23安置在外板7A的向下凹陷的边缘部22上,使得装饰件23的框架部分24的上表面基本上与前罩7的上表面齐平。
端口装置30由车身3支撑,以位于前罩7的下方。更具体地,端口装置30由固定到上构件13B和前构件15B的支撑构件32支撑,使得端口装置30面向端口开口21。形成车身3的一部分的支撑构件32通过组合多个金属板构件而形成。支撑构件32包括在其前边缘处固定到上构件13B的主要部分32A,以及从主要部分32A的任一横向端部向后和向下延伸的一对腿部32B。腿部32B的后端固定到前构件15B。主要部分32A形成为板状并且倾斜,使得上表面面向前和向上。主要部分32A在其前边缘处连接到上构件13B。
端口装置30包括通过内部线缆电连接到电气单元17的端口34(连接器),并且外部线缆可以可拆卸地连接到端口34。端口34可以包括充电端口和供电端口中的至少一者。端口34可以包括用于对车载电池充电并向外部用户馈送电力的单个端口,或者可以包括彼此独立设置的充电端口和供电端口。端口装置30设置在支撑构件32的主要部分32A的上表面上,以面向前和向上。
端口装置30被接收在壳体36中,该壳体具有前壁36A、后壁36B、左右侧壁36C以及底壁36D,由此形成为具有敞开顶侧的盒形状。所示实施方式中的壳体36由多块模制塑料制成,这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讨论。底壁36D包括前底壁36E、定位成比前底壁36E低的后底壁36F,以及位于前底壁36E和后底壁36F之间并且大致面向后方的竖直壁36G。后壁36B在其后边缘处连接到后底壁36F,并且左右侧壁36C在其相应的下边缘处连接到后底壁36F和竖直壁36G。前底壁36E、后壁36B和左右侧壁36C共同限定了端口容纳空间37,该端口容纳空间形成为具有敞开顶侧的凹部。后底壁36F、竖直壁36G、后壁36B以及左右侧壁36C共同限定了盖接收凹部38,该盖接收凹部形成为具有敞开顶侧的凹部。盖接收凹部38的上部与端口容纳空间37的底部连续。
如图3所示,由金属板制成的侧板41以叠置的关系附接到壳体36的每个侧壁36C的外表面,并通过螺钉等紧固到侧壁36C。每个侧板41的前端的下边缘部均连接到第一支撑构件42,并且每个侧板41的后端的下边缘部均连接到第二支撑构件43。每个第一支撑构件42均由金属板制成,并包括从侧板41竖直向下延伸的竖直件42A,以及从竖直件42A的下端沿内侧方向延伸的横向件42B。在竖直件42A和横向件42B之间存在大致90度角的弯曲部42C。每个第二支撑构件43也均由金属板制成,并且包括从侧板41竖直向下延伸的竖直件43A,以及从竖直件43A的下端沿内侧方向延伸的横向件43B。在竖直件43A和横向件43B之间存在大致90度角的弯曲部43C。每个第一支撑构件42的横向件42B和每个第二支撑构件43的横向件43B在平面图中与壳体重叠或者在壳体36的下方沿内侧方向延伸。
第一支撑构件42和第二支撑构件43均被配置成在向下载荷的作用下在弯曲部42C、43C处弯曲和变形,使得这些弯曲部42C和43C形成脆弱部或在破坏性载荷的作用下以优先方式变形的部分。
如图6中最佳所示,壳体36包括形成壳体36的前部的前壳体构件44,以及可拆卸地连接到前壳体构件44的后端并形成壳体36的后部的后壳体构件45。前壳体构件44提供壳体36的前壁36A、左右侧壁36C的前部以及底壁36D(前底壁36E、竖直壁36G和后底壁36F)。后壳体构件45提供后壁36B和左右侧壁36C的后部。
如图7中最佳所示,前壳体构件44包括可拆卸地彼此连接的第一构件46和第二构件47。第一构件46包括横向延伸的前边缘部分46A、从前边缘部分46A的相应侧端向后延伸的一对侧边缘部分46B,以及连接到侧边缘部分46B的后端的后边缘部分46C。由此,前壳体构件44设置有矩形框架形状,并形成前壳体构件44的周边部分。前边缘部分46A、左右侧边缘部分46B和后边缘部分46C共同限定了前壳体开口44E。第二构件47设置在第一构件46内,以封闭前壳体开口44E。由此,第一构件46形成前壁36A的前部、左右侧壁36C的前部、前底壁36E的横向侧边缘部46B、竖直壁36G的横向侧边缘部46B以及后底壁36F的后部。第二构件47形成前壁36A的后部、前底壁36E的横向中央部分、竖直壁36G的横向中央部分以及后底壁36F的前部。
多个连接孔46E形成在第一构件46的内周部分中,并且连接爪47A形成在第二构件47的外周部分中以便可拆卸地连接到相应的连接孔46E。
由第一构件46形成的后底壁36F在其后边缘处设置有第一接合孔48。第一构件46的竖直壁36G的每个侧边缘均设置有第二接合孔49。后壳体构件45的后壁36B在其下边缘中设置有第一接合件50,以对应于第一接合孔48。第一接合件50均形成为被配置成钩在相应的第一接合孔48的边缘上的钩形。由后壳体构件45形成的每个侧壁36C的后部的前端设置有第二接合件51,该第二接合件可拆卸地连接到相应的第二接合孔49。
在将第二构件47从第一构件46拆卸的状态下,第一支撑构件42的横向件42B和第二支撑构件43的横向件43B通过前壳体开口44E而向上露出。
前壳体构件44的前部限定了端口容纳空间37。前壳体构件44的后部和后壳体构件45共同限定了盖接收凹部38。通过释放第二接合孔49和第二接合件51之间的接合,后壳体构件45可以从前壳体构件44向后分离,并且可以露出盖接收凹部38。此时,第一接合件50保持由第一接合孔48接合,使得后壳体构件45可以相对于前壳体构件44围绕第一接合件50旋转。
如图3和图4所示,一对左右前调节螺母52设置在支撑构件32的主要部分32A的前边缘上,并且一对左右后调节螺母53分别设置在支撑构件32的左右腿部32B上。左右第一支撑构件42的横向件42B通过螺栓而紧固到相应的前调节螺母52。此外,左右第二支撑构件43的横向件43B通过螺栓而紧固到相应的后调节螺母53。可以通过与相应的调节螺母52和53螺纹连接的相应螺栓的旋转在轴向上改变前调节螺母52和后调节螺母53的高度。由此,可以借助前调节螺母52和后调节螺母53调节壳体36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在第二构件47从第一构件46移除的情况下,可从上方接近第一支撑构件42和第二支撑构件43,使得第一支撑构件42和第二支撑构件43可以紧固至前调节螺母52和后调节螺母53,并且可以根据需要经由前壳体开口44E进行调节。一旦将第二构件47附接到第一构件46,就可以隐藏各种安装部件而不可见,例如第一支撑构件42、第二支撑构件43、前调节螺母52和后调节螺母53。
如图5所示,壳体36设置有凸缘54,该凸缘从前壁36A的上边缘、后壁36B和侧壁36C向外延伸。凸缘54形成为大致水平的板,并且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矩形的框架形状。凸缘54设置有向上突出的肋55。肋55沿着前壁36A横向延伸,并且从其横向端沿着相应的侧壁36C向后延伸。基本上水平的接触表面55A限定在肋55的上端表面上。
由第二构件47形成的前底壁36E设置有垂直贯穿其中的开口56。设置在支撑构件32的主要部分32A中的端口装置30延伸穿过开口56,并被接收在壳体36内。在端口容纳空间37中特别是前底壁36E的后端部中设置有诸如LED的光发射器57。光发射器57可以用作用于将信息输出到外部的显示单元。例如,光发射器57可以用作迎宾灯或指示端口34可用的指示器。
如图4所示,选择性地关闭端口开口21的盖58以能旋转的方式设置在壳体36中。如图11所示,盖58包括打开和关闭端口开口21的盖板59、附接到盖板59的背侧的加强构件60以及连接到加强构件60的一对铰接臂61(臂构件)。撞击器63经由支架62附接到盖板59的后侧。撞击器63设置在盖58的前部中。盖板59设置有附接到其外周的密封构件64。
如图3和图4所示,盖板59形成为大致平板形状。盖板59包括在其中心处在前侧隆起的隆起部分65。
如图10A所示,盖板59由透光材料(例如钢化玻璃、夹层玻璃或树脂)形成。盖板59设置有具有透光性的透光部分59A和被配置成阻挡光的不透明部分59B。更具体地,如图10B所示,盖板59包括:由矩形(或梯形)玻璃或塑料片组成的基材59C,该基材本身是透明的或另外透光的;以及在基材59C的表面上在其对应于不透明部分59B(或除了透光部分59A之外的部分)的部分中沉积的黑色陶瓷层59D。由此,基材59C的涂有黑色陶瓷层59D的部分用作不透明部分59B,并且基材59C的未涂有黑色陶瓷层59D的部分用作透光部分59A。由此,来自光发射器57的光穿过透光部分59A,并且可以到达盖板59的外部。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黑色陶瓷层59D被沉积在基材59C的内表面上。
如图11所示,加强构件60由大致矩形的板金属片制成,并沿盖板59的背面横向延伸。加强构件60相对于前后方向位于盖板59的中间部分中,并且被定位和定尺寸为完全被不透明部分59B覆盖。加强构件60可以结合到盖板59。加强构件60的横向端设置有相对于其中心部分以阶梯方式向下弯曲的弯曲部分71。因此,在每个弯曲部分71和盖板59的背面的相对部分之间产生间隙73(图9)。为了增加刚度,加强构件60设置有沿横向方向延伸的多个肋72。
如图9所示,左右铰接臂61是金属板构件。每个铰接臂61均竖直延伸,并具有面向横向的主平面。每个铰接臂61的上端均沿内侧方向弯曲以形成凸缘部分74。每个铰接臂61在其凸缘部分74处通过螺栓等附接到加强构件60的相应弯曲部分71。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铰接臂61形成为加强构件60的一体部分。
每个铰接臂61沿着相应侧壁36C的内表面布置。侧壁36C均形成有横向贯穿其中的支承孔36H。每个铰接臂61的下端连接到由支承孔36H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的铰接轴75的一端,使得铰接臂61在下端处由壳体36枢转地支撑。两个铰接轴75沿着形成盖58的铰接轴线的共同铰接轴线横向延伸。由此,盖58由壳体36支撑,以可绕铰接轴线旋转。
如图1和图4所示,盖58可围绕铰接轴75在关闭位置(图1和图4中的实线所示)和打开位置(图1和图4中的双点划线所示)之间枢转。在关闭位置,盖板59基本上水平地布置并关闭端口开口21。此外,盖板59被布置成具有与前罩7的装饰件23的外表面齐平的外表面。在打开位置,盖板59位于铰接轴75的后方,并且基本竖直地布置以露出端口开口21。当盖58从关闭位置运动到打开位置时,盖板59绕铰接轴75向后旋转。更具体地,当从车身3的左侧观察时,盖板59绕铰接轴75顺时针旋转。在打开位置,盖板59的大部分被容纳在盖接收凹部38中,并且其一部分在前罩7的上方突出。
如图9所示,在每个铰接臂61和相应的侧壁36C之间设置有将盖58偏压到打开位置的偏压构件76。本身已知的旋转阻尼器80设置在侧板41的外表面上。固定到每个铰接轴75的外侧端的齿轮78与固定到旋转阻尼器80的旋转轴的齿轮啮合。固定到铰接轴75的齿轮78可以例如是扇形齿轮。旋转阻尼器80抑制铰接轴75的旋转运动。盖罩81附接到侧板41的外表面以覆盖铰接轴75的外端、齿轮78和旋转阻尼器80。
如图4和图9所示,脆弱部分82相对于铰接臂6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每个铰接臂61的中间部分中。在该实施方式中,脆弱部分82是通过以阶梯的方式横向弯曲铰接臂61而形成的弯曲部分。在替代实施方式中,脆弱部分82可以是铰接臂61的比铰接臂61的其余部分更薄或更窄的部分。此外,脆弱部分82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减重孔。脆弱部分82被配置成优先变形,以吸收可从外部施加到盖板59的破坏性载荷的能量。
如图11所示,支架62在加强构件60的前方连接到盖板59的背面。支架62是金属板构件,并且包括在前后方向上细长的基本上水平的底壁62A、从底壁62A的外侧边缘向上延伸的一对侧壁62B,以及从各个侧壁62B的上边缘彼此远离地延伸的一对凸缘62C。由此,当从前方观察时,支架62具有帽形形状。支架62在凸缘62C处附接到盖板59的背面。每个凸缘62C的前部均设置有相对于其后部以阶梯的方式向下弯曲的弯曲部分62D。由此,在每个弯曲部分62D和盖板59的背面之间形成间隙62E。撞击器63连接到底壁62A,并从底壁62A向下突出。
如图10中最佳所示,密封构件64由诸如橡胶和弹性体的柔性材料制成,并且包括沿着盖板59的前边缘和侧边缘延伸的第一密封部分64A,以及沿着盖板59的后边缘延伸的第二密封部分64B。第一密封部分64A具有沿盖板59的前边缘和左右侧边缘延伸并结合到这些边缘的主要部分64C,以及从主要部分64C向下突出的唇部64D。唇部64D设置有高水平的柔性。第一密封部分64A的主要部分64C设置有一对横向延伸部分84,所述一对横向延伸部分84从其对应于盖板59的左右侧边缘的位置沿着盖板59的背面延伸到盖板59的中心侧。第一密封部分64A的主要部分64C缠绕在盖板59的末端边缘上以覆盖盖板59的末端边缘,而不会从盖板59的外轮廓突出。
如图9所示,每个横向延伸部分84的自由端均配合到限定于加强构件60的弯曲部分71与盖板59之间的间隙73中。第一密封部分64A的主要部分64C设置有前延伸部分85,该前延伸部分从盖板59的前边缘沿盖板59的背面向后延伸到盖板59的中心侧。如图4所示,前延伸部分85配合到限定于支架62的弯曲部分62D与盖板59之间的间隙62E中。
如图8所示,第二密封部分64B具有主要部分64E和唇部64F,主要部分64E沿盖板59的后边缘延伸并且结合到后边缘,唇部64F从主要部分64E向后突出。同样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密封部分64B的主要部分64E缠绕在盖板59的末端边缘上以覆盖盖板59的末端边缘,而不会从盖板59的外轮廓突出。当盖58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二密封部分64B的唇部64F朝向装饰件23的凸缘部分27的下侧延伸,并且当从上方观察时与凸缘部分27重叠。换句话说,盖板59的后边缘和装饰件23之间的间隙被第二密封部分64B隐藏。优选地,第二密封部分64B不接触装饰件23或壳体36。
如图4所示,当盖58处于关闭位置时,在从上方观察时盖板59的后边缘与盖接收凹部38的一部分重合。结果,已穿过第二密封部分64B和装饰件23的凸缘部分27之间的诸如雨水的湿气落入盖接收凹部38中,并被防止与端口装置30接触。如图6所示,被收集在盖接收凹部38中的雨水被引导到形成在盖接收凹部38的底部中的排放孔90中,并从盖接收凹部38中排放。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部分64A和第二密封部分64B彼此连续,并且共同形成环形形状。在替代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部分64A和第二密封部分64B由分开的零件制成。
如图5所示,槽94设置在壳体36的前部中,或者更具体地设置在第二构件47的前端部中。闩锁96(锁定构件)借助支架97而附接至位于槽94的下方的隔板13的上构件13B的一部分上,使得当盖58即将完全关闭时已移入槽94的撞击器63被闩锁96接合。闩锁96可以被配置成通过螺线管机构而释放与撞击器63的接合,该螺线管机构由图中未示出的控制单元控制。
下面将描述如上所述配置的车身前部结构1的模式操作。期望盖板59尽可能薄,以使来自光发射器57的光被传输到车辆外部。另一方面,当盖板59的厚度小时,盖板59可能由于冲击载荷而损坏或变形,并且端口装置30可能受到不期望的影响。因此,期望防止盖板59的错位和变形。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11所示,盖板59的基材59C由加强构件60加强。因此,即使受到冲击载荷,盖板59的基材59C也被保护而不会变形。此外,当向盖板59施加向下的载荷时,例如在车辆碰撞时,可以对盖板59围绕穿过铰接臂61和加强构件60之间的接合处的横向延伸的轴线施加力矩。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构件60相对于前后方向附接到盖板59的后(下)表面的中间部分。因此,与加强构件60相对于前后方向附接到盖板59的前端或后端部的情况相比,施加到盖板59的力矩可以更小。因此,防止了铰接臂61和加强构件60之间的接合处出现变形,并且可以防止盖板59的错位。
盖板59设置有隆起部分65,该隆起部分具有面向上的凸起形状。结果,盖板59在向下指向的冲击载荷下不可能变形。此外,附接到盖板59的隆起部分65的下表面的加强构件60进一步加强盖板59以防止变形。
通过为盖板59设置透光部分59A,来自光发射器57的光可以传输到外部。因此,光发射器57可以用作迎宾灯,并且可以通过使用光发射器57将信息传输到车辆的外部。
加强构件60和支架62附接到不透明部分59B的后(内)表面。因此,当盖58处于关闭位置时,加强构件60和支架62被隐藏而不可见。为此,与加强构件60或支架62附接到透光部分59A的后表面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强车辆前部的外观。
此外,加强构件60和支架62通过使用粘合剂而结合到盖板59。因此,在盖板59中不需要设置螺钉孔或凹口。因此,防止了盖板的机械性能以任何方式受损,并且可以避免穿过盖板59的不期望的光泄漏。加强构件60经由铰接臂61附接到由车身3支撑的壳体36,使得盖板59可以经由铰接臂61和加强构件60以高度可靠的方式支撑在车身3上。
当轻质物体落在盖板59的外表面上时或当盖板59被强制关闭时,从盖板59向铰接臂61施加小的压缩载荷。由于铰接臂61相对于盖板59基本垂直地延伸,因此只要载荷的大小在铰接臂61的弹性极限内,则铰接臂61就能够承受该载荷。因此,可以避免盖板59相对于壳体36的任何不期望的错位。
每个铰接臂61均设置有脆弱部分82,通过以阶梯的方式弯曲铰接臂61而形成该脆弱部分。当施加到铰接臂61的载荷在其弹性极限内时,铰接臂61的脆弱部分82弹性变形,并且压缩载荷的能量被吸收。此外,一旦移除所述载荷,就允许铰接臂61恢复其原始形状从而允许盖板59保持原始形状和位置。
此外,此时,指向车辆内部的载荷被施加到盖板59和铰接臂61之间的接合处,或者更具体地被施加到凸缘部分74。该载荷倾向于借助相应的弯曲部分71朝向盖板59推动每个凸缘部分74。特别地,铰接臂61克服该载荷将凸缘部分74朝向盖板59推动。因而,加强构件60的每个弯曲部分71均被朝向盖板59推动,使得密封构件64的相应的横向延伸部分84的自由端被压缩。因此,该载荷的能量被每个弯曲部分71的弹性变形和相应的横向延伸部分84的自由端的压缩所吸收,从而可以承受该载荷而不会引起任何永久变形。由此,密封构件64的每个横向延伸部分84的自由端用作第一减振构件84A。
如图9所示,每个凸缘部分74和相应的铰接臂61之间形成的角度略小于90度。因此,当从外部向盖板59施加相当大的载荷时,允许每个凸缘部分74和相应的铰接臂61之间的弯曲部以弹性方式弯曲,使得盖板59和铰接臂61受到保护而不会永久变形。
当盖板59被强制关闭时,撞击器63可能与闩锁96或壳体36的任何其它周围部分碰撞,这导致冲击载荷从撞击器63被传递到盖板59。此时,支架62的侧壁62B弹性变形,以在横向方向上弯曲。由于支架62的侧壁62B的弹性变形,施加到撞击器63的载荷被吸收,并且可以减轻传递到盖板59的载荷。结果,可以防止盖板59的变形。
如图4所示,前延伸部分85从盖板59的前边缘沿盖板59的后表面(内表面)延伸,并且前延伸部分85的自由端部被接收在限定于支架62的弯曲部分62D和盖板59之间的间隙62E中。当冲击载荷施加到盖板59并传递到支架62时,前延伸部分85的自由端被弹性压缩并且载荷被吸收。这减轻了传递到盖板59的载荷。由此,前延伸部分85的自由端用作第二减振构件85A(缓冲材料),其减少传递到盖板59的载荷并防止盖板59的永久变形。
由于密封构件64设置有均用作第一减振构件84A的横向延伸部分84以及用作第二减振构件85A的前延伸部分85,因此不需要准备单独的减振构件使得可以简化整体结构。
当车辆行驶时,盖板59通常处于关闭位置。当在车辆行驶的同时物体从上方与盖板59碰撞时,可以从上方向盖板59施加相对大的载荷。加强构件60设置在盖板59的后表面(内表面)上。由于盖板59的刚度增加,因此防止了盖板59在碰撞载荷下变形。
此外,加强构件60相对于车身3的前后方向设置在盖板59的后表面的中间部分中,而不是盖板59的前端或后端部中,有利地保护盖板59免于永久变形和损坏。
施加到盖板59的载荷经由加强构件60被传递到铰接臂61。由于铰接臂61由壳体36枢转地支撑,因此所述载荷倾向于集中在铰接臂61和加强构件60之间的连接部分上,或集中在加强构件60的左右两端上。施加到加强构件60的横向端的载荷在加强构件60的整个长度上被传递到盖板59,从而盖板59上的载荷可以在其大面积上被均匀地分布。这也有助于降低在盖板59中引起变形的风险。
此外,加强构件60的横向端形成有弯曲部分71,并且第一减振构件84A插设在每个弯曲部分71与盖板59的相对内表面之间,使得盖板59的与弯曲部分71相邻的部分被保护免受任何集中的应力。这也有助于当冲击载荷施加到盖板59时保护盖板59免于变形。
施加到加强构件60的横向端部分的载荷可能很大,以致可能超过铰接臂61的弹性极限。在这种情况下,铰接臂61的由阶梯式弯曲部构成的脆弱部分82可能经历塑性变形。这种变形有助于降低使盖板59永久变形的风险。
替代地或另外地,每个凸缘部分74与相应的铰接臂61之间的弯曲部可以经历塑性变形。
当对盖板59施加过大的冲击载荷时,撞击器63可能会与闩锁96碰撞,从而迫使过大的冲击载荷从撞击器63可以传递到盖板59。在这种情况下,支架62的侧壁62B弹性变形以在横向方向上弯曲。由于支架62的侧壁62B的弹性变形,施加到撞击器63的载荷被吸收,并且可以减轻传递到盖板59的载荷。结果,可以防止盖板59的变形。
此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脆弱部分82设置在铰接臂61上。当超过弹性极限的载荷施加到铰接臂61时,铰接臂61塑性变形从而在脆弱部分82处弯曲。铰接臂61的变形吸收了施加到盖板59的载荷,从而可以防止盖板59的变形。
当从上方向盖板59施加载荷时,可以经由铰接臂61向壳体36施加向下的载荷。结果,第一支撑构件42可以在弯曲部42C处弯曲,并且第二支撑构件43可以在弯曲部43C处弯曲,从而可以有利地吸收所述载荷的能量。结果,可以避免盖板59相对于壳体36的变形和错位,并且可以避免壳体36的变形。
当端口开口21设置在前罩7的前部中并且盖58处于打开位置时,壳体36的开口侧面向端口开口21。因此,充电线缆等可以从车辆前侧容易地连接到端口34。
已经根据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例如,端口34不限于充电端口和/或供电端口,而还可以是具有用于填充诸如汽油和氢的燃料的入口的燃料填充端口。

Claims (17)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包括:
壳体,在所述壳体中接收端口装置并且所述壳体具有面向车身的外侧的开口侧;和
盖,所述盖被配置成选择性地关闭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侧,
其中,所述盖包括盖板和附接到所述盖板的内表面的加强构件,所述盖板包括透光基材,所述加强构件相对于所述车身的前后方向沿着所述盖板的中间部分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所述盖板包括透光部分和不透明部分,并且所述加强构件附接到所述盖板的所述不透明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所述盖板具有隆起部分,所述隆起部分设置有向外凸出的轮廓,并且所述加强构件附接到所述隆起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在所述车身的前罩中设置有端口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所述加强构件包括在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上横向延伸的材料条带,所述加强构件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盖处于关闭位置时,所述加强构件的横向端被所述壳体的相应部分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一对铰接臂从所述加强构件的任一横向端延伸到所述壳体中,以在所述铰接臂的自由端处由所述壳体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每个铰接臂均设置有脆弱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在所述加强构件的每个横向端与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的相对部分之间插设有第一减振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还包括装配在所述盖板的外周上的密封构件,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盖板的所述外周延伸的主要部分以及从所述主要部分沿着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延伸的一对第一延伸部分,每个第一延伸部分的自由端部均形成所述第一减振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所述加强构件结合到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一被接合构件经由支架而附接到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并且被配置成与所述被接合构件配合的相应的接合构件附接到所述车身的相应位置,所述支架包括:一对侧壁,所述一对侧壁在其基端处附接到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并且在横向方向上以相互隔开的关系面对;和连接在所述一对侧壁的自由端之间的底壁,所述被接合构件固定至所述底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所述支架结合到所述盖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所述一对侧壁的所述基端设置有彼此远离地延伸的凸缘,且所述凸缘至少部分地结合到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并且在每个凸缘与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之间插设有第二减振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所述车身前部结构还包括装配在所述盖板的外周上的密封构件,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沿着所述盖板的所述外周延伸的主要部分以及从所述主要部分沿着所述盖板的所述内表面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分,并且所述第二减振构件由所述第二延伸部分的自由端部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所述支架附接到所述盖板的所述不透明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所述加强构件和所述支架一体地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中,所述壳体经由支撑构件由所述车身支撑,并且所述支撑构件设置有脆弱部分。
CN201910909167.2A 2018-09-27 2019-09-25 车身前部结构 Active CN1109495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1349 2018-09-27
JP2018181349A JP6734337B2 (ja) 2018-09-27 2018-09-27 車体前部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49540A true CN110949540A (zh) 2020-04-03
CN110949540B CN110949540B (zh) 2022-03-08

Family

ID=69781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9167.2A Active CN110949540B (zh) 2018-09-27 2019-09-25 车身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4238B2 (zh)
JP (1) JP6734337B2 (zh)
CN (1) CN110949540B (zh)
DE (1) DE1020192141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72387B2 (ja) * 2018-06-27 2020-03-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764453B2 (ja) * 2018-09-27 2020-09-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734337B2 (ja) * 2018-09-27 2020-08-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840114B2 (ja) * 2018-09-27 2021-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US11456554B2 (en) * 2020-07-23 2022-09-27 Caterpillar Underground Mining Pty. Ltd. Cover assembly for charging port of electric machines
GB2598576B (en) * 2020-09-02 2023-06-14 Jaguar Land Rover Ltd Service hatch
US11628888B2 (en) * 2020-10-02 2023-04-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Enclosed volume sandwich hood
WO2022075283A1 (ja) * 2020-10-08 2022-04-1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リッド装置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4322U (ja) * 1983-12-21 1985-07-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給油部構造
JP2000280765A (ja) * 1999-04-01 2000-10-1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フューエルリッド
DE10013938C1 (de) * 2000-03-21 2001-12-06 Wietmarscher Ambulanz Und Sond Netzanschaltkasten
EP1167107A2 (en) * 2000-06-26 2002-01-02 Toyoda Gosei Co., Ltd. Filler cap device
JP2004182155A (ja) * 2002-12-05 2004-07-02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タンク取付部構造
CN1915756A (zh) * 2001-01-17 2007-02-21 西奎斯特封闭件外国公司 带有防误动对接件和隐藏的撞击肋的按压式排放盖
JP2009061967A (ja) * 2007-09-07 2009-03-26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ピラー部周辺構造
US20100026238A1 (en) * 2007-04-09 2010-02-0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US7677631B1 (en) * 2008-11-14 2010-03-16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access assembly
CN201895568U (zh) * 2010-11-12 2011-07-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加油口盖
JP2013056567A (ja) * 2011-09-07 2013-03-28 Toyota Motor East Japan Inc フューエルリッドの開閉装置
CN103038083A (zh) * 2010-05-28 2013-04-10 凯毅德股份公司 用于机车的致动驱动器
CN103153761A (zh) * 2010-09-30 2013-06-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US20130153257A1 (en) * 2010-10-01 2013-06-20 Junichi Yamamaru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charging port cover
DE102012009018A1 (de) * 2012-05-05 2013-11-0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chwenkbar gelagerte Klappe an einem Fahrzeug sowie Fahrzeug
CN103847533A (zh) * 2012-12-05 2014-06-11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驱动车辆的充电单元结构
CN104354772A (zh) * 2014-11-26 2015-02-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加油口盖结构
US20150191093A1 (en) * 2012-09-19 2015-07-09 Nissan Motor Co., Ltd. Charging port structure
CN104943557A (zh) * 2014-03-31 2015-09-30 宝马股份公司 充电或加料槽
US9227509B1 (en) * 2014-10-06 2016-01-05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Spring mounting structures for a fuel lid
CN205044831U (zh) * 2015-09-11 2016-02-2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结构及汽车
CN205256005U (zh) * 2015-12-21 2016-05-2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及其加油口盖
JP6014765B2 (ja) * 2013-07-31 2016-10-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ボディカバー構造
JP2018043744A (ja) * 2016-09-08 2018-03-22 株式会社ニフコ 車両用照明装置
CN108162902A (zh) * 2017-12-23 2018-06-15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7642A (en) * 1979-01-02 1981-03-24 Sampson John S Gasoline fill cover holding arm
JP5316278B2 (ja) * 2009-07-17 2013-10-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充電ポート構造
US7999665B2 (en) * 2009-08-18 2011-08-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lug-in vehicle having a recharging port with a state of charge indicator
JP5711471B2 (ja) * 2010-05-24 2015-04-30 株式会社城南製作所 チャージポートリッドアセンブリー
JP5617506B2 (ja) * 2010-10-01 2014-11-05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充電ポート用カバー
JPWO2014010337A1 (ja) * 2012-07-09 2016-06-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充電ポート装置
JP2014050193A (ja) * 2012-08-30 2014-03-17 Toyota Motor Corp 二次電池を搭載した車両
JP5896033B2 (ja) * 2012-09-19 2016-03-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外部充電構造
JP5965349B2 (ja) * 2013-04-17 2016-08-03 株式会社城南製作所 自動車のエネルギー受給口装置
KR101526748B1 (ko) * 2013-12-18 2015-06-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충돌 하중을 저감 시키는 충전구 브라켓
US10501007B2 (en) * 2016-01-12 2019-12-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uel port illumination device
DE102016120760A1 (de) * 2016-10-31 2018-05-0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Tank- oder Ladeklappen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US10483678B2 (en) * 2017-03-29 2019-11-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704303B2 (en) * 2018-05-31 2020-07-0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lf-aligning latching interface for a latching actuator
DE102018209848A1 (de) * 2018-06-19 2020-01-0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Lade- und/oder Tankklappenmodu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734337B2 (ja) * 2018-09-27 2020-08-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754807B2 (ja) * 2018-09-27 2020-09-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840114B2 (ja) * 2018-09-27 2021-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764453B2 (ja) * 2018-09-27 2020-09-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786562B2 (ja) * 2018-09-27 2020-1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ポート装置
DE102019123231A1 (de) * 2019-03-21 2020-09-2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Lade- oder tankmulde zum einsetzen in eine karosserieöffnung eines kraftfahrzeuges
US10988041B2 (en) * 2019-03-27 2021-04-27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able heat exchanger for a power connector
DE102019109713A1 (de) * 2019-04-12 2020-10-15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Deckelvorrichtung für eine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JP2021019413A (ja) * 2019-07-19 2021-02-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外装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04322U (ja) * 1983-12-21 1985-07-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給油部構造
JP2000280765A (ja) * 1999-04-01 2000-10-10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フューエルリッド
DE10013938C1 (de) * 2000-03-21 2001-12-06 Wietmarscher Ambulanz Und Sond Netzanschaltkasten
EP1167107A2 (en) * 2000-06-26 2002-01-02 Toyoda Gosei Co., Ltd. Filler cap device
CN1915756A (zh) * 2001-01-17 2007-02-21 西奎斯特封闭件外国公司 带有防误动对接件和隐藏的撞击肋的按压式排放盖
JP2004182155A (ja) * 2002-12-05 2004-07-02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タンク取付部構造
US20100026238A1 (en) * 2007-04-09 2010-02-0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JP2009061967A (ja) * 2007-09-07 2009-03-26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ピラー部周辺構造
US7677631B1 (en) * 2008-11-14 2010-03-16 Nissan Technical Center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access assembly
CN103038083A (zh) * 2010-05-28 2013-04-10 凯毅德股份公司 用于机车的致动驱动器
CN103153761A (zh) * 2010-09-30 2013-06-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US20130153257A1 (en) * 2010-10-01 2013-06-20 Junichi Yamamaru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charging port cover
CN201895568U (zh) * 2010-11-12 2011-07-13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加油口盖
JP2013056567A (ja) * 2011-09-07 2013-03-28 Toyota Motor East Japan Inc フューエルリッドの開閉装置
DE102012009018A1 (de) * 2012-05-05 2013-11-0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chwenkbar gelagerte Klappe an einem Fahrzeug sowie Fahrzeug
US20150191093A1 (en) * 2012-09-19 2015-07-09 Nissan Motor Co., Ltd. Charging port structure
CN103847533A (zh) * 2012-12-05 2014-06-11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电力驱动车辆的充电单元结构
JP2014112997A (ja) * 2012-12-05 2014-06-19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電動車の充電部構造
JP6014765B2 (ja) * 2013-07-31 2016-10-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ボディカバー構造
CN104943557A (zh) * 2014-03-31 2015-09-30 宝马股份公司 充电或加料槽
US9227509B1 (en) * 2014-10-06 2016-01-05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Spring mounting structures for a fuel lid
CN104354772A (zh) * 2014-11-26 2015-02-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加油口盖结构
CN205044831U (zh) * 2015-09-11 2016-02-2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口结构及汽车
CN205256005U (zh) * 2015-12-21 2016-05-2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及其加油口盖
JP2018043744A (ja) * 2016-09-08 2018-03-22 株式会社ニフコ 車両用照明装置
CN108162902A (zh) * 2017-12-23 2018-06-15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充电口前置电动车的格栅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雪娟等: "汽车加油口座结构设计", 《汽车实用技术》 *
彭广威: "充电器面底盖注塑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模具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50127A (ja) 2020-04-02
DE102019214194A1 (de) 2020-04-02
JP6734337B2 (ja) 2020-08-05
US11104238B2 (en) 2021-08-31
US20200101854A1 (en) 2020-04-02
CN110949540B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9540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10949542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10949539B (zh) 车身前部结构
EP1803594B1 (en) Door construction for vehicle
JP4872899B2 (ja) 充電コネクタの取付構造
US8033593B2 (en) Vehicle body for a motor vehicle
US8443552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door guard bar
JP2008037135A (ja) 車体後部のバッテリ搭載構造
JP2009083687A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2014024359A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パック
JP5957836B2 (ja) 車体構造
JP3997561B2 (ja) 車両駆動等に用いられるバッテリの搭載装置
JP5002638B2 (ja) 車体前部構造体
US20190162008A1 (en) Vehicular door
JP2012066687A (ja) カウルカバー構造
JP5152637B2 (ja)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の構造
JP3888339B2 (ja)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CN110949543B (zh) 车体前部结构
JP6725618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22082971A (ja) 車両用のサイドドア
JP6145421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16252867A (zh) 车辆下部结构
KR20140062182A (ko) 차량용 해치 프레임
JPH06278527A (ja) トラック用ハイマウントストップラ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