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2572B - 用于桥接建筑缝隙的过渡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桥接建筑缝隙的过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2572B
CN109072572B CN201780020562.4A CN201780020562A CN109072572B CN 109072572 B CN109072572 B CN 109072572B CN 201780020562 A CN201780020562 A CN 201780020562A CN 109072572 B CN109072572 B CN 1090725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tion structure
preparation
anchoring
building
tran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056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2572A (zh
Inventor
克里斯蒂安·布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urer Engineer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aurer Engineer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urer Engineering GmbH filed Critical Maurer Engineerin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9072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2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2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2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06Arrangement, construction or bridging of expansion joints
    • E01D19/065Joints having sliding pl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02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Methods of making joints; Packing for joi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02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Methods of making joints; Packing for joints
    • E01C11/04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Methods of making joints; Packing for joints for cement concrete paving
    • E01C11/08Packing of met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06Arrangement, construction or bridging of expansion joi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06Arrangement, construction or bridging of expansion joints
    • E01D19/067Flat continuous joints cast in situ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E04B1/6803Joint covers
    • E04B1/6804Joint co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loor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桥接建筑(2)的两个构件之间的建筑缝隙的过渡结构(1),所述过渡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建筑缝隙的覆盖元件(3)。在此,所述覆盖元件(3)经由锚固结构(4)固定在所述建筑(2)的构件上,其中所述锚固结构(4)设计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元件(3)点式地支承。

Description

用于桥接建筑缝隙的过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桥接建筑的两个构件之间的建筑缝隙的过渡结构,所述过渡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覆盖建筑缝隙的覆盖元件,所述覆盖元件可经由锚固结构固定在建筑的构件上。
背景技术
这种过渡结构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是已知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用于通过交通可靠地横跨建筑缝隙,所述交通例如由人员、动物、车辆、货物等产生。尤其常见的使用领域在此是桥梁建筑。但是,对于本发明的主题而言,所有其它具有建筑缝隙的建筑都是相关的。
在桥接建筑缝隙是成问题的是,建筑缝隙的大小或缝隙宽度通常改变。这能够具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例如因为建筑或也可以是建筑的仅一个构件运动,所以其大小变化或者更多。大小变化例如能够由温度变化产生。运动能够因水平地加载负荷产生,例如通过进行制动的车辆产生。
恰好在如车道或者人行道的区域中,较小的、不安全的建筑缝隙已经是安全风险。借助于过渡结构能够保证:交通能够毫无问题地横跨建筑缝隙,即使当建筑缝隙的扩展或缝隙宽度暂时改变时也是如此。
这种过渡结构的已知的形式是所谓的指形接合部。该指形接合部具有至少两个相对置地设置的覆盖元件,所述覆盖元件就此而言具有一列并排放置的指。因此产生两个梳状的指板。这些指板构成或设置为,使得相对置的指板彼此啮合。根据建筑缝隙如何改变,指能够推入彼此中或彼此脱开。
覆盖元件在此借助于锚固结构分别固定在建筑的构件上,所述构件邻接于建筑缝隙。因此锚固结构用于将至少一个覆盖元件固定在相应的构件上并且能够与之相应地以各种各样的类型设计。由此,锚固结构能够一件式或者多件式地构成。因此,其能够是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能够焊接在由钢构成的构件上并且覆盖元件能够固定在固定法兰上。其也能够仅是旋接装置,借助于所述旋接装置将覆盖元件固定在建筑的相关构件上。但是,恰好在由混凝土构成的构件中,这种锚固结构是由多个部件构成的独立的结构,所述部件例如是锚架、支承板、接片板等,所述部件在任何情况下部分地用混凝土浇筑到构件中。
覆盖元件的锚固的一个已知的解决方案是,相应的覆盖元件的旋拧部要么直接穿过建筑要么位于在其下方的锚固结构处。一个或多个覆盖元件在这种已知的解决方案中平面状地放置在建筑的构件上或者放置在连接在中间的锚固结构上。
这些已知的解决方案原则上已证实是可靠的。然而,也表明:对保持覆盖元件的螺丝进行定期检查是必要的。因为过去各个螺丝已经一再地松开,或者已经因腐蚀而出现损伤。如果未遵守维护间隔,那么这会导致:生锈或者松开的螺丝未足够及时被识别。结果是覆盖元件松动,所述覆盖元件在承受负荷时发出咯咯声并且在最坏的情况下松开。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是,改进这种过渡结构,使得该过渡结构与迄今为止相比能够以更低的耗费维护。
所述目的的解决方案借助于根据本发明所述的过渡结构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下文中给出。
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过渡结构的特征在于,锚固结构设计为,使得至少一个覆盖元件点式地支承在所述锚固结构上。因此有针对性地避免了迄今为止一直使用的平面的支承并且在理想情况下完全地通过点式的支承来替代。覆盖元件的点式的支承装置与迄今为止相比引起到建筑中的明显更受控的力导入。由此与迄今为止相比可以明显更精确地分配覆盖元件的固定并且避免由于不平坦性、松弛和蠕变引起的预紧力损失。这降低了覆盖元件的锚固部过大或过小定尺寸的风险。
另一优点是,通过点式地支承覆盖元件能够在锚固结构和覆盖元件之间或在构件和覆盖元件之间积聚明显更少的湿气。这降低了腐蚀的风险。此外,能够更简单地安置防腐蚀件并且整体上改进建筑的排水。
所有这些引起:与迄今为止相比必须投入到过渡结构的维护中的耗费更少。此外,过渡结构明显更耐用。
点式的支承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可以考虑的是覆盖元件本身、位于其下方的构件的相应的设计方案或者锚固结构的设计方案。但是,优选地,点式的支承通过锚固结构的相应的构成方案(例如借助于相应的隆起部)产生。这因此有助于:覆盖元件仅点式地贴靠在建筑上。因此,产生清楚限定的或者换言之按计划的支承。这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明显更持久的解决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将点式的支承理解为如下支承,其中仅覆盖元件的基面的一部分与构件或锚固结构接触。该部分应当小于覆盖元件的基面的一半。
在此有利的是,锚固结构具有多个支承点,其中至少一个支承点的位置能够与另一个支承点无关地来调整和/或定向。通过至少一个支承点与另一支承点无关,能够允许在实践中极好地补偿公差和不平坦性。
在最佳情况中,各个支承点关于其位置均是能调整的,使得不引起对相邻的支承点的影响。
在改进方案中,至少一个覆盖元件借助于至少一个旋接装置可松开地固定在锚固结构上,并且锚固结构设计为,使得至少一个旋接装置具有如下夹紧长度,所述夹紧长度对应于覆盖元件在相应的旋接装置的区域中的厚度的至少三倍。拧紧旋拧部在此优选从下方进行。借助于在覆盖元件和锚固结构之间的可松开的旋接装置,在维护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快速地拆卸覆盖元件或更换覆盖元件。除此之外可行的是,在覆盖元件松开时,通过重新旋紧旋接装置再次固定该覆盖元件。覆盖元件不直接在构件中旋拧而是借助于相应设计的锚固结构固定,因此还能够避免在建筑内部因构件的材料中的改变而引起的旋接装置的预紧力的损失,所述改变例如是由混凝土构成的构件的蠕变和/或收缩。
旋接装置在此能够以如下任意形式构成,其中使用螺纹。在此,申请人的研究已表明:借助于相应确定尺寸的夹紧长度,与迄今为止相比能够在此处所考虑的负荷的情况下更可靠地施加持久的预紧力。因为相对于已知的锚固结构,与迄今为止相比夹紧长度是明显更大的。所述有针对性地明显增大的夹紧长度通常引起螺丝膨胀的提高从而引起按比例的预紧力损失的减小。
在此,通常将待连接的元件的厚度理解为夹紧长度。该厚度部分地在具有或不具有必要时所使用的垫片的情况下计算。但是,在此应当适应于夹紧长度的限定,如在申请日有效的版本的标准DIN EN 14399-4中所规定的那样。该标准在评估可能的垫片的厚度的条件下确定夹紧长度。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将覆盖元件的厚度理解为旋接装置在覆盖元件的上侧处的支承面和覆盖元件在位于螺丝的区域中的锚固结构处的支承面之间的间距。由此不考虑覆盖元件中的在旋接装置的区域中的凹部。
优选地,在旋接装置处在覆盖元件的区域中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防止水在该区域中侵入建筑中。也能够通过密封件附加地防止旋接装置松开。
适宜地,至少一个旋接装置具有螺栓和至少一个夹紧机构。螺栓在此能够构成为,使得所述螺栓在其至少一个端部处具有栓头。螺纹也能够连续地或者部段地构成。因此,在此也应当包括如下解决方案,其中螺栓在这两个端部处分别借助于至少一个螺母将覆盖元件固定在锚固结构上。
此外有利的是,螺栓是符合规定的螺丝的一部分。由此,能够可靠地根据现有的规定确定旋拧件的尺寸。由此,在计划中已经能够防止固定部的相应过大或过小的确定尺寸。
有利的是,至少一个夹紧机构构成为锚固结构或覆盖元件处的螺母、栓头和/或螺纹。夹紧机构的位置和类型由此不固定于一个变型变型,而是能够相应贴靠和/或构成在覆盖元件以及锚固结构上。
适宜地,锚固结构在背离覆盖元件的一侧上具有用于构成为螺母或者栓头的夹紧机构的夹紧机构贴靠件。为了实现在旋接装置中的特定的预紧力,相应的螺母或者栓头需要贴靠件作为支座。由此能够吸收出现的力并且实现特定的预紧力。
此外有利的是,锚固结构具有间距保持器,所述间距保持器确保在覆盖元件和夹紧机构贴靠件之间的限定的间距。借助于间距保持器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变旋接装置的夹紧长度。除此之外,不必从覆盖元件直至夹紧机构的最终的支承面构成夹紧机构贴靠件。间距保持器优选由例如是金属的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即使在大的力作用时也确保在覆盖板和夹紧机构贴靠件之间的间距。
适宜地,间距保持器设计为是管状的,优选设计为四角管。就此而言不仅将圆形的横截面理解为是管状的,同样将多角管理解为是管状,所述多角管例如具有四角的或者六角的横截面。通过管状的构造可行的是,旋接装置的一部分能够在间距保持器内部伸展。旋接装置由此可被保护防止免受外部影响,例如湿气。
可选地,锚固结构能够构成为,使得所述锚固结构直接固定在建筑的构件的加固件上。于是锚固结构直接与建筑的一部分连接,所述部分能够吸收大的拉力和/或压力。相应的固定例如能够借助于旋拧或者焊接实现。
适宜地,锚固结构具有至少一个用于锚固在构件中的锚固元件。优选地,锚固元件构成为固定螺栓。恰好后者引起锚固结构与相邻的混凝土的良好的接合。因此,覆盖元件能够更可靠地固定在建筑上。锚固元件在此能够直接连接在间距保持器上或者也能够是间距保持器的一部分。通过设置多个锚固元件能够更佳地将锚固结构固定在建筑上,所述多个锚固元件优选在多个平面上径向地沿着不同方向延伸。除了固定螺栓外其他设计方案也是可行的,例如盘,所述盘围绕间距保持器。但是,优选地,使用符合规定的锚固辅助件,如刚刚所描述的固定螺栓。
此外有利的是,过渡结构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旋接装置的进入通道,其中进入通道从锚固结构延伸至建筑的端部。通过进入通道能够保证从建筑的相应侧接近旋接装置,通道在建筑的相应侧终止。优选地,进入通道从建筑的下端部延伸至夹紧机构贴靠件。因此,旋接装置也能够在装入状态中从下方维护和调整。这具有如下优点:在维护工作期间,不需要封锁覆盖元件的上侧上的相应的交通面。优选地,进入通道借助于用混凝土浇筑在建筑的构件中的嵌板管道构成。除了通道的圆管状的设计方案,同样可行的是,相应多边形地设计所述通道。
适宜地,由间距保持器和夹紧机构贴靠件构成的整体形成支撑锚。这种支撑锚也能够具有已提到的锚固元件以更好地接合在构件的混凝土中。这种支撑锚能够容易地以较大的件数预制并且作为组件装入相应的建筑中。
优选地,锚固结构具有多个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支撑锚,并且覆盖元件的点式的支承被实现为,使得覆盖元件在支撑锚的上端侧的区域中放置在锚固结构上。这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借助于支撑锚以简单的方式保证点式的支承。因此,支撑锚例如能够简单地用混凝土浇筑到构件中,使得所述支撑锚容易地伸出相应的构件的混凝土的上侧。
在此,支撑锚的端侧形成如下面,所述面朝向所放置的覆盖元件并且与该覆盖元件接触。通过仅放置在支撑锚的端侧上,此外能够确保:不出现覆盖元件的以不同于经由支撑锚的方式进入到建筑中的负荷卸载。
适宜地,锚固结构具有平行于建筑缝隙伸展的至少一列支撑锚并且优选具有位于至少一列支撑锚后方的同样平行于建筑缝隙伸展的另一列支撑锚。成列的设置简化了制造。此外,借助于第二列的支撑锚附加地固定覆盖元件,并且因偏心地承受负荷而出现的力矩因此以限定为力对的方式卸载。
在改进方案中,过渡结构具有排水元件,所述排水元件在覆盖元件下方并且与覆盖元件间隔开地设置锚固结构上,优选相对于覆盖元件和建筑缝隙以成锐角的方式向下伸展的方式设置在锚固结构上。因此,到达覆盖元件下方的水能够朝向建筑缝隙导出。此外,能够通过锐角保证:水良好地流出并且没有较大的水量积聚在建筑的该区域中,所述较大的水量可能会有助于腐蚀。排水元件在锚固结构上的设置具有如下优点:所述元件能够施加必要的保持以抵抗从下方进行挤压的水。优选地,排水元件平面状地构成,以便保护建筑的在覆盖元件下方的尽可能大的区域以防止侵入的水。
此外有利的是,排水元件构成为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在其朝向建筑缝隙的一侧上向下倒棱,使得该侧形成滴水檐。由此,能够实现朝向建筑缝隙有针对性地导出水。金属板在此例如能够由铝、钢或者类似材料构成。同样可行的是,金属板被包上另一层,所述另一层附加地被保护防止湿气或者实现将湿气更好地朝向建筑缝隙导出。
此外有利的是,构成为金属板的排水元件在其背离建筑缝隙的一侧上向上倒棱并且优选贴靠在覆盖元件的端侧上。这具有如下优点:侵入排水元件的上棱边和建筑缝隙之间的水,仅沿着一个方向,更确切地说朝向建筑缝隙导出。倒棱部在此能够以任意形式向上构成。由此可行的是,该倒棱部垂直向上引导或者也倾斜地设计或设计有任意的轮廓。在此,将覆盖元件的端侧理解为覆盖元件在远离建筑缝隙的一侧上的水平端部。
有利地,排水元件柔性地固定在锚固结构上。这具有如下优点:排水元件能够简单地固定在锚固结构上,更确切地说,使得这对负荷卸载没有帮助。因此,不会引起力的负荷从至少一个覆盖元件经由排水部不期望地、平面状地导入到建筑中。
替选地,有利的是,排水元件柔性地支承在建筑上。由此能够放弃将排水元件固定在锚固结构上。因此同样保证:不引起进入到建筑的位于其下方的构件中的所不期望的负荷卸载。
此外有利的是,锚固结构的至少一个支撑锚穿过排水元件并且在该区域中设置有柔软的、水密的密封件。因此,平面状的排水元件能够包围至少一个支撑锚,以便由此实现全面的保护以防止侵入的水。柔软的、水密的密封件例如能够构成为硅酮密封件或者橡胶环。密封件防止被导出的水能够在支撑锚的区域中继续向下侵入建筑中。
适宜地,过渡结构在覆盖元件下方具有密封件,尤其弹性体带。这具有如下优点:第二防潮部针对如下附加地实现安全性:没有水进入到锚固结构的位于其下方的区域和/或建筑中。密封件优选全面地构成。为此例如能够使用不可透水的垫、带或者金属板。
优选地,至少一个覆盖元件构成为指板。该指板已证实是尤其适合的。
在改进方案中,过渡结构具有两个关于要被其桥接的建筑缝隙相对置的锚固结构,所述锚固结构具有相对置的覆盖元件,其中覆盖元件优选构成为彼此啮合的指板。通过这种设置可行的是,将负荷卸载分配到建筑的两个相对置的构件上。此外能够可靠地桥接这样小直至中等大小的建筑缝隙。
此外有利的是,过渡结构模块化地构成并且具有多个并排放置的覆盖元件和/或排水元件,所述覆盖元件和/或排水元件与汽车的车道相比分别是更窄的,其中优选至少在并排放置的排水元件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替选地,这些元件也能够彼此密封地焊接。借助于这种模块化的实施方案,能够容易地借助于标准化的模块建造不同宽度的过渡结构。在覆盖元件下方并排放置的排水元件之间的附加的密封件确保:即使在该区域中水也不能够侵入锚固结构和/或建筑的位于其下方的区域中。但是,覆盖元件沿着建筑缝隙的模块宽度在此不必强制性地对应于排水元件的模块宽度。
优选地,过渡结构构成为在制造厂中预先安装的组件,其中至少一个覆盖元件借助于至少一个旋接装置可松开地固定在至少一个锚固结构上。此外,所述组件作为整体优选借助于运输和/或安装设备以经由锚固结构可固定在构件上,尤其可用混凝土浇筑在构件上的方式构成。这具有如下优点:所提到的过渡结构低成本地并且有效地在制造厂中制造并且尤其也能够在限定的条件下制造旋接装置。过渡结构于是立即仅经由锚固结构固定在构件上。由此可以顺利地装入过渡结构。
附图说明
接下来应当根据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主题。在此示出: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过渡结构的立体视图;以及
图2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过渡结构在装入状态中的侧视图,其中图的右侧部分是贯穿在图1中示出的过渡结构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过渡结构1具有两个构成为指板的覆盖元件3,所述覆盖元件相对置地与突出的部段啮合。由此在建筑2的两个构件之间的建筑缝隙被桥接。覆盖元件3在此分别经由用混凝土浇筑的锚固结构4点式地固定在建筑2的各一个构件上并且通过远离建筑缝隙的端侧连接到车道5上。
如图1所示出的那样,覆盖元件3的锚固结构4分别由两列平行于建筑缝隙设置的多个支撑锚6构成。覆盖元件3在此相应地借助于旋接装置7可松开地固定在锚固结构4的支撑锚6上。由此,覆盖元件3点式地通过锚固结构4支承并且非平面状地放置在建筑2上。在靠近车道的列的各一个支撑锚6和车道5之间还设置有托臂14。车道5在此不直接放置在托臂14上,而是放置在绝缘法兰13上,所述绝缘法兰沿着覆盖元件3设置在托臂14和车道5之间。
旋接装置7在该实施方式中由具有栓头的、呈符合规定的螺丝形式的螺栓7a构成,所述螺丝在凹部中贴靠在覆盖元件3的上侧上。作为所属的夹紧机构7b,在覆盖元件3的远侧上将螺母安置在螺栓7a上。支撑锚6在这方面具有间距保持器8作为长形的四角管并且具有夹紧机构贴靠件9,夹紧机构7b贴靠在所述夹紧机构贴靠件上。间距保持器8在此设置在覆盖元件3和夹紧机构贴靠件9之间从而确定所属的旋接装置7的夹紧长度。螺栓7a穿过间距保持器8和夹紧机构贴靠件9,以便与夹紧机构7b接触。
如在图2中所示出的那样,旋接装置7的夹紧长度为覆盖元件3在旋接装置7的区域中的厚度的至少三倍。在这种情况下,覆盖元件的厚度相对于在螺栓7a的栓头在覆盖元件3的凹部中的支承面和覆盖元件3在支撑锚6上的支承面之间的间距。夹紧长度是在螺栓7a的栓头在覆盖元件3处的支承面和夹紧机构7b的在夹紧机构贴靠件9处的支承面之间的间距。
锚固结构4具有多个锚固元件10,所述锚固元件作为固定螺栓设置在多个支撑锚6的间距保持器8上。如在图1中所示出的那样,两个锚固元件10分别相对于建筑缝隙垂直地朝向建筑缝隙并且在相反的方向上以同样高度安置在各一个间距保持器8上。在装入状态中,锚固元件10像抗剪销那样作用。
过渡结构1还具有进入通道11,所述进入通道在夹紧机构贴靠件9和建筑2的下端部之间伸展。进入通道11在此构成为长形的嵌板管道,所述嵌板管道包围夹紧机构7b。在过渡结构1的装入或用混凝土浇入的状态中,由此可以从下方接近夹紧机构7b从而可以在维修工作中调整旋接装置7。
如在图1和2中所示出的那样,过渡结构1具有排水元件12,所述排水元件在覆盖元件3下方并且与覆盖元件3间隔开地以及相对于建筑缝隙成锐角地向下伸展。在此,排水元件12设置在锚固结构4上并且由所有支撑锚6穿过。由此,排水元件12全面地包围所述支撑锚6,以便将从上方侵入的水朝向建筑缝隙导出。在该实施方式中,排水元件12构成为金属板,所述金属板朝向建筑缝隙向下形成滴水檐并且在其背离建筑缝隙的一侧上向上倒棱。在排水元件12的向上倒棱的端件和覆盖元件3的远离建筑缝隙的端侧之间设有小的间隙,以便避免卡死。在排水元件12由支撑锚6穿过的区域中,不透水的密封件安置在排水元件12和支撑锚6之间。该密封件构成为橡胶环或者硅酮连接件。替选地,覆盖板能够作为整体从下方设有柔性的层(例如泡沫橡胶),至间距保持器8的连接于是能够通过水密的焊缝建立。
过渡结构1借助于指板相对置地、模块化地构造,所述指板也能够沿着建筑缝隙扩展。在过渡结构1构成为在制造厂中预安装的组件之后,该过渡结构仅须在装入地点处,如在图2中示出的一样,借助于锚固结构4用混凝土浇筑在建筑2上。在该实施例中,锚固结构4的用混凝土浇筑的部段伸展直至排水元件12。
附图标记列表
1 过渡结构
2 建筑
3 覆盖元件
4 锚固结构
5 车道
6 支撑锚
7 旋接装置
7a 螺栓
7b 夹紧机构
8 间距保持器
9 夹紧机构贴靠件
10 锚固元件
11 进入通道
12 排水元件
13 绝缘法兰
14 托臂

Claims (28)

1.一种用于桥接建筑(2)的两个构件之间的建筑缝隙的过渡结构(1),所述过渡结构具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建筑缝隙的覆盖元件(3),所述覆盖元件能够经由锚固结构(4)固定在所述建筑(2)的构件上,
其中,所述锚固结构(4)设计为,使得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元件(3)点式地支承在所述锚固结构上,
其特征在于,由间距保持器(8)和夹紧机构贴靠件(9)构成的整体形成支撑锚(6),以及
所述锚固结构(4)具有多个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支撑锚(6),并且实现所述覆盖元件(3)的点式的支承,使得所述覆盖元件(3)在所述支撑锚(6)的上端侧的区域中放置在所述锚固结构(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固结构具有多个支承点,其中至少一个支承点的位置能够与另一支承点无关地被调整和/或定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元件(3)借助于至少一个旋接装置(7)能松开地固定在所述锚固结构(4)上,并且所述锚固结构(4)设计为,使得至少一个旋接装置(7)具有如下夹紧长度,所述夹紧长度对应于所述覆盖元件(3)在相应的所述旋接装置(7)的区域中的厚度的至少三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旋接装置(7)具有螺栓(7a)和至少一个夹紧机构(7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7a)是符合规定的螺丝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夹紧机构(7b)构成为在所述锚固结构(4)或所述覆盖元件(3)处的螺母、栓头和/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固结构(4)在背离所述覆盖元件(3)的一侧上具有用于夹紧机构(7b)的夹紧机构贴靠件(9),所述夹紧机构构成为螺母或者栓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固结构(4)具有间距保持器(8),所述间距保持器确保在覆盖元件(3)和夹紧机构贴靠件(9)之间的所限定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距保持器(8)管道状地设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固结构(4)构成为,使得所述锚固结构能够直接固定在所述建筑(2)的构件的加固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固结构(4)具有至少一个用于锚固在构件中的锚固元件(10),其中所述锚固元件(10)构成为固定螺栓。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结构(1)具有至少一个进入通道(11),其中所述进入通道(11)从所述锚固结构(4)延伸至所述建筑(2)的一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固结构(4)具有:平行于所述建筑缝隙伸展的至少一列支撑锚(6),和位于所述至少一列支撑锚后方的、同样平行于所述建筑缝隙伸展的另一列支撑锚(6)。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结构(1)具有排水元件(12),所述排水元件在所述覆盖元件(3)下方并且与所述覆盖元件(3)间隔开地设置在所述锚固结构(4)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元件(12)构成为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在其朝向所述建筑缝隙的一侧上向下倒棱,使得该侧形成滴水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金属板的所述排水元件(12)在其背离所述建筑缝隙的一侧上向上倒棱并且贴靠在所述覆盖元件(3)的端侧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元件(12)柔性地固定在所述锚固结构(4)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元件(12)柔性地支承在所述建筑(2)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锚固结构(4)的所述至少一个支撑锚(6)穿过所述排水元件(12),并且在该区域中设置有柔软的、水密的密封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结构(1)在所述覆盖元件(3)下方具有密封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元件(3)构成为指板。
2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结构具有两个关于要被其桥接的建筑缝隙相对置的锚固结构(4),所述锚固结构具有相对置的覆盖元件(3),其中所述覆盖元件(3)构成为彼此啮合的指板。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结构(1)模块化地构成并且具有多个并排放置的覆盖元件(3)和/或排水元件(12),所述覆盖元件和/或排水元件与汽车的车道(5)相比分别是更窄的,其中至少在并排放置的排水元件(1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结构(1)构成为在制造厂中预安装的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覆盖元件(3)借助于至少一个旋接装置(7)能松开地固定在至少一个锚固结构(4)上,其中所述组件作为整体借助于运输和/或安装设备经由所述锚固结构(4)能固定在所述构件上。
2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距保持器(8)设计为四角管。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元件相对于所述覆盖元件(3)成锐角地并且以朝向所述建筑缝隙向下伸展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锚固结构(4)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结构(1)在所述覆盖元件(3)下方具有弹性体带。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过渡结构(1),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件作为整体能用混凝土浇固在所述构件上。
CN201780020562.4A 2016-03-29 2017-03-29 用于桥接建筑缝隙的过渡结构 Active CN1090725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205081.8 2016-03-29
DE102016205081.8A DE102016205081A1 (de) 2016-03-29 2016-03-29 Übergangskonstruktion zur Überbrückung einer Bauwerksfuge
PCT/EP2017/057461 WO2017167830A1 (de) 2016-03-29 2017-03-29 Übergangskonstruktion zur überbrückung einer bauwerksfu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2572A CN109072572A (zh) 2018-12-21
CN109072572B true CN109072572B (zh) 2020-11-17

Family

ID=58455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0562.4A Active CN109072572B (zh) 2016-03-29 2017-03-29 用于桥接建筑缝隙的过渡结构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236473B2 (zh)
EP (1) EP3436638B1 (zh)
JP (1) JP6970119B2 (zh)
CN (1) CN109072572B (zh)
CA (1) CA3017425C (zh)
DE (1) DE102016205081A1 (zh)
ES (1) ES2870966T3 (zh)
RU (1) RU2725438C2 (zh)
UA (1) UA123404C2 (zh)
WO (1) WO20171678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95337B1 (ko) * 2017-01-25 2017-11-08 주식회사 케이이테크 걸침판부를 가지는 핑거 조인트
IT201800007848A1 (it) * 2018-08-03 2020-02-03 Univergom Srl Giunto di dilatazione a grande escursione
KR102248040B1 (ko) * 2020-10-16 2021-05-04 매이크앤 주식회사 볼트 풀림에 의한 강판 이탈 방지 교량이음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31740B (de) * 1963-07-06 1967-01-05 Gutehoffnungshuette Sterkrade Abdeckvorrichtung fuer Dehnungsfugen von Bruecken
CN1097827A (zh) * 1993-07-19 1995-01-25 杨更新 交互承插式桥梁伸缩缝
EP1469128A1 (de) * 2003-04-16 2004-10-20 Hebag AG Wasserdichte Dehnfugenkonstruktion
CN101725108A (zh) * 2009-12-31 2010-06-09 徐斌 一种具有竖向变位能力的桥梁伸缩缝装置
CN101956366A (zh) * 2009-12-29 2011-01-26 吴树超 互支式桥梁伸缩装置
CN102296531A (zh) * 2011-05-19 2011-12-28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向变位大位移梳齿形桥梁伸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195A (en) * 1935-04-18 1935-09-03 Howard E Ward Expansion joint structure
US2286019A (en) * 1940-03-18 1942-06-09 Floyd R Smith Expansion joint
CH360411A (de) * 1958-02-14 1962-02-28 Moesch Schneider & Cie Fugenabdeckung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an Betonbrücken
US3273473A (en) * 1963-12-05 1966-09-20 David R Black Jr Road expansion joint
DE2344225A1 (de) * 1973-09-01 1975-03-13 Hammerschmidt & Co Migua Abdeckprofil fuer dehnungsfugen
US4063840A (en) * 1977-03-09 1977-12-20 The General Tire & Rubber Company Expansion joint seal assembly
US4111583A (en) * 1977-05-23 1978-09-05 Felt Products Mfg. Co. Roadway joint seal and sealing assembly
JPS53145330A (en) 1977-05-25 1978-12-18 Motonosuke Arai Road joint structure
US4307974A (en) * 1980-03-06 1981-12-29 George Joseph D Expansion joint seal
JPS6032164Y2 (ja) 1981-05-21 1985-09-26 阪神高速道路公団 橋梁の伸縮継目部における水密装置
US4397579A (en) * 1981-06-08 1983-08-09 Columbia Chase Corporation Expansion joint structures
JPS63156103A (ja) 1986-12-17 1988-06-29 ニッタ株式会社 橋梁用伸縮継手
SU1507894A1 (ru) * 1987-08-18 1989-09-15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ю Коммунальных Дорожно-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ооружений Деформационный шов моста
US4876759A (en) * 1988-06-14 1989-10-31 Yang Jesse S Bridge expansion joint
RU2012705C1 (ru) * 1990-04-04 1994-05-15 Белорус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еформационного шва между плитами проезжей части моста
CA2091948C (en) * 1993-03-18 1996-04-09 Konrad Baerveldt Joint seal retaining element
JP2572934B2 (ja) 1993-08-09 1997-01-16 株式会社横河メンテック 橋梁の伸縮装置用フェイスプレート
US5966876A (en) 1997-10-17 1999-10-19 Southwestern Packing & Seals Inc. Manhole insert and tether apparatus and method
JP3086202B2 (ja) 1997-10-22 2000-09-11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 砂利保持部材を有する鉄道用弾性軌道
KR200224501Y1 (ko) * 2000-12-04 2001-05-15 주식회사경동기술공사 교량의 요철형 앵커 볼트를 이용한 조인트 구조
US6460214B1 (en) * 2001-03-27 2002-10-08 Ming-Huang Chang Vibration resistive instant responding roadway or bridge expansion join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same
JP3495997B2 (ja) 2001-04-11 2004-02-09 元之助 新井 道路橋用伸縮装置
AT413989B (de) * 2002-04-30 2006-08-15 Reisner & Wolff Eng Vorrichtung zum überbrücken von dehnungsfugen an bauwerken
JP2004143845A (ja) 2002-10-25 2004-05-20 Kyoryo Maintenance:Kk 橋梁の伸縮装置
CN1333137C (zh) * 2004-01-08 2007-08-22 徐斌 一种特大抗挠变梳型桥梁伸缩缝装置
CN100406650C (zh) * 2005-06-05 2008-07-30 徐斌 一种抗特大变位的模块式梳型桥梁伸缩缝装置
US8267617B2 (en) * 2007-12-14 2012-09-18 Construction Research & Technology Gmbh Expansion joint system
JP5317359B2 (ja) 2009-06-09 2013-10-16 東京ファブリック工業株式会社 跨座式モノレール用軌道桁の落下防止装置
JP2011074742A (ja) 2009-10-02 2011-04-14 Juichi Yamauchi 道路橋継ぎ目部からの漏水誘導装置
JP2011163079A (ja) 2010-02-15 2011-08-25 Juichi Yamauchi 道路橋用伸縮継手の漏水誘導装置
JP3174898U (ja) 2012-02-01 2012-04-12 株式会社橋梁メンテナンス 伸縮装置遊間部の排水装置
US8967904B1 (en) * 2012-10-05 2015-03-03 Pioneer Detectable, LLC Tactile plate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31740B (de) * 1963-07-06 1967-01-05 Gutehoffnungshuette Sterkrade Abdeckvorrichtung fuer Dehnungsfugen von Bruecken
CN1097827A (zh) * 1993-07-19 1995-01-25 杨更新 交互承插式桥梁伸缩缝
EP1469128A1 (de) * 2003-04-16 2004-10-20 Hebag AG Wasserdichte Dehnfugenkonstruktion
CN101956366A (zh) * 2009-12-29 2011-01-26 吴树超 互支式桥梁伸缩装置
CN101725108A (zh) * 2009-12-31 2010-06-09 徐斌 一种具有竖向变位能力的桥梁伸缩缝装置
CN102296531A (zh) * 2011-05-19 2011-12-28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向变位大位移梳齿形桥梁伸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36638B1 (de) 2021-04-28
CA3017425A1 (en) 2017-10-05
US11236473B2 (en) 2022-02-01
WO2017167830A1 (de) 2017-10-05
US20200157752A1 (en) 2020-05-21
JP2019510904A (ja) 2019-04-18
EP3436638A1 (de) 2019-02-06
CN109072572A (zh) 2018-12-21
RU2018132202A3 (zh) 2020-04-29
JP6970119B2 (ja) 2021-11-24
DE102016205081A1 (de) 2017-10-05
UA123404C2 (uk) 2021-03-31
RU2725438C2 (ru) 2020-07-02
ES2870966T3 (es) 2021-10-28
RU2018132202A (ru) 2020-04-29
CA3017425C (en)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2572B (zh) 用于桥接建筑缝隙的过渡结构
CN108026703B (zh) 轨道紧固装置
KR101353753B1 (ko) 교량 및 도로의 가설인도
KR101810453B1 (ko) 도포방수제를 이용한 신축이음장치 방수 시공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작된 신축이음장치
KR101604640B1 (ko) 인도교의 설치공법 및 그 설치공법에 의해 설치된 인도교
KR102003695B1 (ko) 철도교량용 궤도상판조립체
DE10009506A1 (de) Betonlose Schwelle
GB2291100A (en) Roof ridge anchor
KR200418570Y1 (ko) 복공판 고정구조
RU2670844C9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репления рельса для рельсов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KR102209681B1 (ko) 신축이음장치
US11236474B2 (en) Railway fastener for use with crossties
KR101765044B1 (ko) 연결부위에 삽입되는 전단 보강재를 가지는 캔틸레버형 인도교
KR100433700B1 (ko) 교량용 슬라브 콘크리트 타설을 위한 거푸집 시스템
KR102513266B1 (ko) 철도 교량의 도색을 위한 공중 비계 설치방법
JP5294703B2 (ja) 軌道用床版の固定装置
KR200254659Y1 (ko) 철도 교량 아치형 조립식 투명방음 시설
KR101259785B1 (ko) 교량 신축 이음 구조의 배수 장치
KR200347093Y1 (ko) 교량용 슬라브 콘크리트 타설을 위한 거푸집 시스템
KR101390694B1 (ko) 거더교용 방수 상판 구조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거더교
JP5012708B2 (ja) 鋼−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浸水防止装置
KR101241116B1 (ko) 아이볼트를 이용한 교량의 신축이음장치
KR200375148Y1 (ko) 철도용 콘크리트도상 교량의 신축이음장치
JP4137986B2 (ja) ブリッジ構造の踏切システム
KR20020082966A (ko) 슬라브 거푸집의 설치기능을 가지는 피 에스 씨 교량용빔의 가설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