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2370A - 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和印相物的形成方法、以及热转印片 - Google Patents

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和印相物的形成方法、以及热转印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2370A
CN108602370A CN201780010375.8A CN201780010375A CN108602370A CN 108602370 A CN108602370 A CN 108602370A CN 201780010375 A CN201780010375 A CN 201780010375A CN 108602370 A CN108602370 A CN 108602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fer printing
transfer
ray absorbing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037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2370B (zh
Inventor
谷雅行
米山泰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02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2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2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2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video game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F13/20 or A63F13/25, e.g. housing, wiring, connections or cabinets
    • A63F13/95Storage media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ing game information, e.g. video game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40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base backcoat, intermediate, or covering layers, e.g. for thermal transfer dye-donor or dye-receiver sheets; Heat, radiation filtering or absorbing means or layers;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e registration layers or compositions; Special originals for reproduction by thermograph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1/00Ink ribbons; Renovating or testing ink ribb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41M5/385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ferable dyes or pig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形成美观性高的印相物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热转印片,并且提供能够形成美观性高的印相物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热转印片10与被转印体100的组合的特征在于,热转印片10呈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的结构,被转印体100和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层叠体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

Description

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和印相物的形成方法、以及热转 印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和印相物的形成方法、以及热转印片。
背景技术
作为在游戏中心、商业设施等处设置、使用的游戏机之一,已知有街头游戏机,其读取印刷在卡上的代码信息,利用所读取的代码信息执行游戏。在这些街头游戏机中使用的卡上印刷有可再现于街头游戏机的角色的图像、名称和状态、以及二维码等代码信息,该代码信息具有用于定义该角色的信息。
近来,已知有一种街头游戏机,在其内部具有印刷机,根据游戏的进行状况改变角色的状态,在游戏结束后,能够按需发行反映出在游戏的进行时发生改变的状态的角色的卡。根据该街头游戏机,游戏的玩家将新发行的卡用于下次及以后的游戏中,能够对角色进行增强或培养等,能够提高玩家对卡的兴趣。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游戏卡印刷装置及街头游戏系统,该游戏卡印刷装置具有:通信部,其通过使用者的操作执行游戏,并从保存所执行的游戏的结果的便携终端接收游戏结果信息;存储部,其存储多个角色图像的数据;图像数据生成部,其基于所接收的游戏结果信息选择角色图像,与游戏结果信息所含的状态信息组合而生成卡图像数据;和印刷机,其使用卡图像数据,将卡图像印刷至印相纸上,并输出游戏卡;该街头游戏系统具有该游戏卡印刷装置、接受操作的输入部、显示游戏画面的显示部、读取印刷在游戏卡上的代码信息的读取部、识别计数所投入的货币的计费部、和基于所读取的代码信息在游戏内再现角色的再现部,随着规定金额的投入,执行游戏。
近来,街头游戏机的使用形态也多样化,还提出了内置有红外线扫描仪等的街头游戏机等。在该街头游戏机中,使用印相有显示角色等的可视图像以及作为用于定义角色等的代码信息的不可视图像的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22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形成美观性高的印相物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热转印片,并且提供能够形成美观性高的印相物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的特征在于,上述热转印片是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第1转印层、色材层的热转印片,上述被转印体和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的层叠体与上述被转印体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的特征在于,上述热转印片是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依次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第1转印层、色材层,上述第1转印层呈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呈上述接受层位于最接近上述基材的位置的层叠结构,上述色材层含有升华性染料,上述被转印体和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性材料含有层的层叠体与上述被转印体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
另外,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可以进一步含有颜料或有机染料。另外,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可以呈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层与含有颜料或有机染料的层的层叠结构。另外,构成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的层中,位于最接近上述基材的位置的层可以是上述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层、或上述含有颜料或有机染料的层。另外,上述第1转印层可以是呈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呈上述接受层位于最接近上述基材的位置的层叠结构的转印层。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是使用了热转印片和被转印体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方法包括: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热转印片,所述热转印片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第1转印层、色材层;特别图像形成工序,将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转印至上述被转印体的一个面上,形成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第1转印层转印工序,将上述热转印片的第1转印层转印至上述特别图像上;和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将上述热转印片的上述色材层热转印至上述转印后的上述第1转印层上,形成热转印图像,在上述特别图像形成工序中形成的上述被转印体和上述特别图像的层叠体与在上述被转印体准备工序中准备的上述被转印体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
另外,上述第1转印层转印工序可以是按照覆盖上述特别图像和上述被转印体的一个面整面的方式转印上述第1转印层的工序。
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在被转印体上形成热转印图像时使用,其特征在于,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第1转印层、色材层,上述被转印体和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的层叠体与上述被转印体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在被转印体上形成热转印图像时使用,其特征在于,上述热转印片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依次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第1转印层、色材层,上述第1转印层呈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呈上述接受层位于最接近上述基材的位置的层叠结构,上述色材层含有升华性染料,上述被转印体和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性材料含有层的层叠体与上述被转印体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热转印片、和印相物的形成方法,能够形成美观性高的印相物。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a)~(e)均为示意性截面图。
图7是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的示意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实施,并不限于以下例示的实施方式的记载内容来进行解释。另外,关于附图,为了使说明更为明确,与实际的方式相比,有时对各部的宽度、厚度、形状等示意性地进行表示,但仅为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解释。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各图中,有时对于与已出现的图中记载的要素同样的要素标记相同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对于后述的本发明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和热转印片也是同样的。
<热转印片>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以下有时称为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所用的热转印片呈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的结构。基材1、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是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所用的热转印片10中的必须结构。
图1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呈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依次以面顺序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的结构,但对于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设置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的顺序没有限定。以下,对各结构进行具体地说明。
(基材)
对于基材1没有任何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在热转印片的领域现有公知的基材。作为一例,可以举出玻璃纸、电容器纸或石蜡纸等薄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聚醚酮或聚醚砜等耐热性高的聚酯;聚丙烯、聚碳酸酯、乙酸纤维素、聚乙烯衍生物、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甲基戊烯或离聚物等塑料的拉伸或未拉伸膜。另外,也可以使用将这些材料层叠2种以上而成的复合膜。
另外,可以对基材1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臭氧处理、火焰处理、底层涂料(也被称为锚涂、粘接促进剂、易粘接剂)涂布处理、预热处理、除尘埃处理、蒸镀处理、碱处理、赋予抗静电层等易粘接处理。另外,基材1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填充材料、增塑剂、着色剂、抗静电剂等添加材料。对于基材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μm以上10μm以下。
(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
如图1所示,在基材1的一个面(在图示的形态中为基材1的上表面)上与第1转印层(5)、色材层3以面顺序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作为必须成分。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是指吸收红外光、紫外光等的材料。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组合,通过将热转印片10和被转印体100重叠并将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熔融转印至被转印体100上,能够在被转印体100上形成在红外光下或紫外光下能够识别的图像50A(参照图6)。另外,也可以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为含有不吸收或几乎不吸收可见光、吸收红外光、紫外光等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热转印片10和被转印体100重叠并将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熔融转印至被转印体100上,能够在被转印体100上形成在可见光下无法视认或不容易视认、在红外光下或紫外光下能够识别的图像50A。以下,有时将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图像称为“特别图像”。
作为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可以举出例如红外线吸收材料、紫外线吸收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红外线”是指极大吸收波长(λmax)区域为750nm以上20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紫外线”是指极大吸收波长(λmax)区域为280nm以上400nm以下的区域。
作为红外线吸收材料,可以举出例如二亚铵系化合物、铵系化合物、酞菁系化合物、二硫醇系有机金属络合物、花青系化合物、偶氮系化合物、聚甲炔系化合物、醌系化合物、二苯基甲烷系化合物、三苯甲烷系化合物、呋喃系化合物、炭黑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可以单独含有这些红外线吸收材料中的1种,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这些红外线吸收材料。其中,作为红外线吸收材料,可以适当使用花青系化合物、二亚铵系化合物。
作为紫外线吸收材料,可以举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甲酸酯系化合物等有机系紫外线吸收材料;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铈、氧化铁、硫酸钡等无机系紫外线吸收材料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可以单独含有紫外线吸收材料中的1种,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紫外线吸收材料。
另外,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也可以含有红外线吸收材料与紫外线吸收性材料这二者。
另外,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也可以与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一起含有粘结剂树脂。作为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聚酯系树脂、聚乙烯基系树脂、氟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丙烯酸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酚系树脂和聚氨酯系树脂等公知的树脂。
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所用的热转印片10如上所述具备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利用该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在被转印体100上能够形成在红外光下或紫外光下能够识别的特别图像50A。但是,在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所含有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粘结剂树脂中,也有会吸收全部可见光、或一部分可见光的物质,使用这样的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粘结剂树脂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在被转印体100上形成特别图像50A的情况下,有时产生下述问题:由于被转印体100的色调,该特别图像50A会在可见光下被无意地视认,会降低可见光下的美观性。
因此,在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其特征在于,被转印体100和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层叠体20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换言之,其特征在于,通过将热转印片10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转印至被转印体100上而形成的特别图像50A和被转印体100的层叠体20(参照图6(a))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以下,有时将被转印体100和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层叠体简称为层叠体,换言之,将被转印体100和特别图像50A的层叠体简称为层叠体。
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一实施方式的组合,通过使层叠体20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能够充分抑制会在可见光下无意地视认到形成在被转印体100上的特别图像50A的情况。另外,能够按需形成美观性高的印相物。需要说明的是,在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将层叠体20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规定为10以下是因为,在层叠体20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超过10的情况下,在可见光下容易识别特别图像50A,无法充分提高印相物的美观性。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为被转印体100和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层叠体20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8以下。
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色差(ΔE*ab)是指两种颜色间的差异或距离,其依据JIS-Z-8730(2009)。色差(ΔE*ab)例如是通过使用分光测定器(i1X-rite公司)进行测色、利用国际证明委员会的L*a*b*色度系统中的数值进行定义的。需要说明的是,是以ΔE*ab=((ΔL*)2+(Δa*)2+(Δb*)2)1/2表示的值,值越大,目视时的颜色的差别越显著。需要说明的是,(ΔL*)、(Δa*)、(Δb*)是层叠体20与被转印体100的L*、a*和b*的值的差。需要说明的是,层叠体20的测色在被转印体100与特别图像50A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部位进行。
对于使层叠体20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通过在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含有各种添加材料而能够实现。作为添加材料的一例,可以举出具有色调的化合物等,例如有机颜料、无机颜料等。作为有机颜料,可以举出例如黄色、品红色、蓝绿色等有彩色颜料;中空颗粒等。作为无机颜料,可以举出氧化硅、氧化钛、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铈、云母钛、白云母、白炭黑、碳酸钙、硫酸钡、矾土白、滑石等。另外,也可以使用利用由有机颜料构成的壳被覆由无机颜料构成的核的周围而成的核/壳颜料等。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用黄色染料、品红色染料、蓝绿色染料等有机染料等。
需要说明的是,被转印体100通常优选使用呈白色的被转印体,因此作为用于使色差(ΔE*ab)为10以下的添加材料,优选氧化钛、碳酸钙等白色化合物。其中,特别优选氧化钛。
另外,除了在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含有颜料或有机染料以外,如图7(a)~(c)所示,也可以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为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层2A和含有颜料的层2B的层叠结构,从而使层叠体20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
在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为层叠结构的情况下,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层2A可以如图7(a)所示那样位于最接近基材1的位置,也可以如图7(b)所示那样位于距离基材1最远的位置,还可以如图7(c)、(d)所示那样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为包括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层2A、含有颜料的层2B、和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任意的层2C的层叠结构,使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层2A位于任意的层间。对于含有颜料的层2B也是同样的。
作为含有颜料的层2B,含有上述例示的有机颜料、无机颜料中的至少一种和根据需要含有粘结剂等添加材料。作为粘结剂,可以举出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丁烯、石油树脂、氯化乙烯树脂、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偏二氯乙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酰胺、聚碳酸酯、氟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丁醛、乙酰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聚乙酸乙烯酯、聚异丁烯、乙基纤维素或聚缩醛等。另外,作为粘结剂,有微晶蜡、巴西棕榈蜡、固体石蜡等。另外,也可以使用费托蜡、各种低分子量聚乙烯、日本蜡、蜂蜡、鲸蜡、虫白蜡、羊毛蜡、虫胶蜡、小烛树蜡、凡士林、聚酯蜡、部分改性蜡、脂肪酸酯、脂肪酰胺等各种蜡。
对于含有颜料的层2B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0.5μm以上1.5μm以下的范围。
另外,也可以使含有上述颜料的层2B为含有有机染料的层2B。作为含有有机染料的层,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后述的色材层3。
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所使用的热转印片10呈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包含接受层5A的第1转印层(5)、色材层3的结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与包含接受层的第1转印层(5)的色调、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与色材层3的色调接近的情况下,会产生下述问题:在印刷机内无法精确地检测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无法精确地进行印相时的定位。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在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含有颜料等的情况下,能够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与其它层的色调具有差别,能够在印刷机内精确地检测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
另外,如后所述作为一例的色材层3含有升华性染料,因此通过在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含有颜料,能够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与色材层3的可见光透过率具有差别,能够提高印刷机内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检测精度。另外,通过在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含有与色材层3的色调不同的有机染料,也能够提高印刷机内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检测精度。另外,除了在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含有颜料、有机染料以外,通过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为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层2A和含有颜料、或与色材层3的色调不同的有机染料的层2B的层叠结构,能够提高印刷机内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检测精度。
对于上述添加材料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能够使层叠体20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的范围适当设定。另外,对于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含量也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一例,相对于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固体成分总质量,为0.1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的范围,优选为5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的范围。
对于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0.5μm以上1.5μm以下的范围。通过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厚度为优选的范围,能够形成在红外光或紫外光下能够充分识别的特别图像50A。换言之,能够提高对使用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所形成的特别图像50A进行检测时的检测性能。另外,能够抑制在将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层2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产生拖尾、文字走形等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拖尾是指下述现象:在将转印层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以转印层的转印区域与非转印区域的边界为起点,转印层会转印成从该边界向非转印区域侧探出。另外,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文字变形是指下述现象:在被以文字形式表示的转印区域围绕、或者夹持的被转印区域以与拖尾同样的现象进行转印,无法再现本来的文字。
对于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粘结剂树脂、根据需要所添加的各种添加材料分散或溶解在甲苯、甲基乙基酮、乙醇、异丙醇、环己烷、二甲基甲酰胺等适当的溶剂中,制备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将其涂布至基材1、或设置在基材1上的任意的层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对于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现有公知的涂布方法。作为涂布方法,可以举出例如凹版印刷法、丝网印刷法、使用凹版的逆涂法等。另外,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涂布方法。这对于后述的各种涂布液的涂布方法也是同样的。
(脱模层)
为了提高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转印性(脱模性),也可以在基材1与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之间设置脱模层(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脱模层是在将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转移至被转印体100上时残留在基材1侧的层。作为脱模层的材料,可以举出例如有机硅蜡等各种蜡类、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改性树脂、氟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等水溶性树脂、纤维素衍生物树脂、聚氨酯系树脂、乙酸系乙烯基树脂、丙烯酸乙烯基醚系树脂、马来酸酐树脂等各种树脂等、它们的混合物等。脱模层的厚度通常为0.5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内。
(第1转印层)
如图1所示,在基材1上与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色材层3以面顺序设置有第1转印层(5)。第1转印层(5)是设置成能够从基材1剥离、通过热转印转印(转移)至形成有特别图像50A的被转印体100上的层。
在使用一实施方式的组合的印相物的形成中,利用热转印片10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在被转印体100上形成特别图像50A,进一步在该特别图像50A上形成第1转印层(5)。即,根据一实施方式的组合,能够使用该组合通过第1转印层(5)覆盖形成在被转印体100上的特别图像50A。由此,能够抑制由于特别图像50A在表面露出所导致的各种问题、例如由于来自外部的冲击等导致特别图像50A的消失等。
作为一例的第1转印层(5)至少包含接受层5A,呈仅由接受层5A构成的单层结构、或呈从基材1侧起依次层叠接受层5A、其它层而成的层叠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形成包含接受层5A的第1转印层(5)的情况下,构成第1转印层(5)的层中的位于最接近基材1的位置的层为接受层5A。这是为了,在将第1转印层(5)转印至被转印体上时,使接受层5A位于该转印层100的最外表面。
“接受层”
对于接受层5A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色材层3所含有的升华性染料容易染色的粘结剂树脂。作为这样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卤化树脂;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等乙烯基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乙烯或丙烯等烯烃与其它乙烯基系单体的共聚物、离聚物、纤维素系树脂等。接受层5A可以单独含有这些粘结剂树脂的1种,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的这些粘结剂树脂。另外,也可以使用将这些粘结剂树脂中的2种以上共聚而成的共聚物。其中,纤维素系树脂能够充分满足位于转印界面的层即接受层5A的转印性,即使在提高施加至热转印片10的能量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包含接受层5A的第1转印层(5)的转印性,从这方面出发,优选作为接受层5A的材料。另外,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能够提高接受层5A的染料染色性、接受层5A与色材层3的脱模性,从这方面出发,优选作为接受层5A的材料。
作为纤维素系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乙酸纤维素树脂、乙酸丁酸纤维素树脂、乙酸-丙酸纤维素树脂、硝酸纤维素树脂、乙酸纤维素等。
接受层5A为了抑制印相时的与色材层3的热熔接,可以含有脱模剂。作为脱模剂,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蜡、酰胺蜡、特氟龙(注册商标)粉末等固形蜡类;氟系或磷酸酯系表面活性剂、硅油、反应性硅油、固化型硅油等各种改性硅油;和各种有机硅树脂等。
对于接受层5A,可以将上述粘结剂树脂、根据需要所添加的脱模剂等添加材料分散或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接受层用涂布液,将其涂布至基材1、或设置在基材1上的任意的层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接受层5A。对于接受层5A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3μm以上10μm以下的范围。
“热封层”
为了提高被转印体100与第1转印层(5)的密合性,如图2所示,也可以使第1转印层(5)为从基材1侧起依次层叠接受层5A、热封层5C而成的层叠结构。作为热封层5C的材料,优选与被转印体100的粘接性良好的材料。作为这样的材料,可以举出例如乙基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聚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乙酯等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等乙烯基系树脂;聚酯树脂、尼龙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离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等合成树脂;作为赋粘剂的松香、松香改性马来酸树脂、酯橡胶、聚异丁烯橡胶、丁基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二烯丙烯腈橡胶、聚酰胺树脂、聚氯化烯烃等。热封层5C的厚度优选为0.1μm以上20μm以下的范围。
“底涂层”
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接受层5A与热封层5C之间设置底涂层5B。通过设置底涂层5B,能够实现接受层5A与热封层5C的密合性的提高、接受层5A与色材层的脱模性的提高,并且能够抑制会在形成在接受层5A上的热转印图像上产生的渗出、能够赋予抗静电性。
作为一例的底涂层5B含有例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聚乙烯醇树脂等粘结剂树脂,根据需要含有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炭黑等无机颗粒。根据与粘结剂树脂一起含有无机颗粒的底涂层5B,能够使包含底涂层5B的第1转印层(5)的箔切性更加良好。优选的形态的底涂层5B与粘结剂树脂一起含有氧化铝微粒、氧化硅微粒。特别优选的形态的底涂层5B与粘结剂树脂一起含有源自氧化铝溶胶的氧化铝微粒、源自胶态氧化硅的氧化硅微粒。另外,也可以不使用粘结剂树脂,而由无机微粒形成底涂层5B。
另外,在将提高染料脱模性作为主要着眼点的情况下,优选在接受层5A上设置含有水系树脂的底涂层5B。换言之,优选使用将水系树脂分散或溶解在水系溶剂而成的底涂层用涂布液,在接受层5A上设置底涂层5B。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的“水系树脂”是指,水溶性树脂、或虽然对于水系溶剂是不溶性,但如乳液或分散体那样能够分散在水系溶剂的树脂。作为水系溶剂,可以举出水、水与醇的混合溶剂等。
作为水溶性树脂,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羟乙酯、水溶性(或水分散)聚酯树脂、水溶性(或水分散)聚氨酯树脂、水分散性氯化乙烯树脂、水分散性氯化丙烯酸类树脂、水分散性环氧树脂、明胶、羟基乙基纤维素树脂、羟基丙基纤维素树脂、羧甲基纤维素等。其中,从能够实现接受层5A与热封层5C的密合性、接受层5A与色材层的脱模性的进一步提高的方面出发,优选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水溶性(或水分散)聚氨酯树脂。
对于底涂层5B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粘结剂树脂、根据需要所添加的添加材料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底涂层用涂布液,将其涂布至接受层5A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底涂层5B。
对于底涂层5B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01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特别优选为0.02μm以上3μm以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后述的色材层,为含有热熔融油墨的色材层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不包含接受层5A的第1转印层(5)。例如除了包含上述接受层5A的第1转印层(5)以外,还可以形成包含保护层(有时也被称为剥离层)的第1转印层(5)(未图示)。另外,也可以形成保护层以外的任意的层。该情况下,将上述说明的接受层5A的记载替换为保护层、或任意的层即可。
作为保护层的材料,可以举出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马来酸改性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乙烯-丙烯酸异丁酯共聚物、丁缩醛树脂、聚乙酸乙烯酯及其共聚物、离聚物树脂、酸改性聚烯烃系树脂、丙烯酸类/甲基丙烯酸类等(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酯系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乙烯醚系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丙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乙烯基系树脂、马来酸树脂、醇酸树脂、聚环氧乙烷树脂、脲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三聚氰胺-醇酸树脂、有机硅树脂、橡胶系树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PS)等。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对于保护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μm以上15μm以下的范围内。
(色材层)
如图1所示,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与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以面顺序设置有色材层3。作为一例的色材层3含有升华性染料,利用一实施方式的组合所形成的热转印图像为单色的情况下,可以如图1所示那样仅形成适当选择的一种颜色的层,在所期望的图像为全彩色图像的情况下,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在基材1的同一面上以面顺序重复形成含有黄的升华性染料的黄色材层3Y、含有品红的升华性染料的品红色材层3M、含有蓝绿色的升华性染料的蓝绿色色材层3C。另外,也可以为设置有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中的两种色材层的结构。
对于作为一例的色材层3所含有的升华性染料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具有充分的着色浓度,不因光、热、温度等而变色退色的升华性染料。作为这样的升华性染料,可以举出例如二芳基甲烷系染料、三芳基甲烷系染料、噻唑系染料、部花青染料、吡唑啉酮染料、次甲基系染料、靛苯胺系染料、吡唑并次甲基系染料、苯乙酮偶氮甲碱、吡唑并偶氮甲碱、咪唑基偶氮甲碱、咪唑偶氮甲碱、吡啶酮偶氮甲碱等偶氮甲碱系染料、呫吨系染料、噁嗪系染料、二氰基苯乙烯、三氰基苯乙烯等氰基苯乙烯系染料、噻嗪系染料、吖嗪系染料、吖啶系染料、苯偶氮系染料、吡啶酮偶氮、噻吩偶氮、异噻唑偶氮、吡咯偶氮、吡唑偶氮、咪唑偶氮、噻二唑偶氮、三唑偶氮、二偶氮等偶氮系染料、螺环吡喃系染料、吲哚啉螺环吡喃系染料、荧烷系染料、若丹明内酰胺系染料、萘醌系染料、蒽醌系染料、喹酞酮系染料等。具体而言,可以举出MSRedG(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Macrolex Red Violet R(拜耳公司)、CeresRed 7B(拜耳公司)、Samaron Red F3BS(三菱化学(株式会社))等红色染料;Foron Brilliant Yellow6GL(Clariant公司)、PTY-52(三菱化学(株式会社))、Macrolex Yellow 6G(拜耳公司)等黄色染料;Kayaset(注册商标)blue 714(日本化药(株式会社))、Foron Brilliant blue S-R(Clariant公司)、MS blue 100(三井东压化学(株式会社))、C.I.溶剂蓝63等蓝色染料等。
相对于后述的粘结剂树脂的固体成分总量,升华性染料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350质量%的范围内、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300质量%的范围内。通过使升华性染料的含量为上述范围内,能够提高印相浓度、保存性。
对于作为一例的色材层3中所含的、用于负载上述升华性染料的粘结剂树脂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具有一定程度的耐热性且具有与升华性染料适度的亲和性的粘结剂树脂。作为这样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硝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醛等乙烯基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酰胺等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等等。
对于粘结剂树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色材层3的固体成分总量,优选含有20质量%以上。通过使粘结剂树脂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上,能够在色材层3中充分保持升华性染料,能够提高保存性。对于粘结剂树脂的含量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升华性染料、任意的添加材料的含量适当设定。
另外,色材层3也可以含有无机颗粒、有机微粒等添加材料。作为无机颗粒,可以举出滑石、炭黑、铝、二硫化钼等,作为有机微粒,可以举出聚乙烯蜡、有机硅树脂微粒等。色材层3也可以含有脱模剂。作为脱模剂,可以举出改性或未改性的硅油(也包含被称为有机硅树脂的物质)、磷酸酯、脂肪酸酯等。
对于含有升华性染料的色材层3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粘结剂树脂、升华性染料、根据需要所添加的添加材料、脱模剂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色材层用涂布液,将其涂布至基材1、或设置在基材1上的任意的层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含有升华性染料的色材层3。色材层3的厚度通常为0.2μm以上2.0μm以下的范围。
(染料底涂层)
也可以在基材1与色材层3之间设置为了提高基材1与色材层3的密合性的染料底涂层(未图示)。
对于染料底涂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在热转印片的领域现有公知的染料底涂层。作为一例的染料底涂层由树脂材料构成。作为构成染料底涂层的树脂材料,可以举出例如聚酯系树脂、聚乙烯吡咯烷酮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丙烯酸酯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酯系树脂、聚丙烯酰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乙烯基乙酰缩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等树脂等。另外,染料底涂层也可以与这些树脂成分一起含有有机颗粒、无机颗粒等各种添加材料。
对于染料底涂层的形成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上述例示的树脂成分、根据需要所添加的添加材料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染料底涂层用涂布液,将其涂布在基材1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染料底涂层。对于染料底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02μm以上1μm以下的范围。
另外,除了上述含有升华性染料的色材层3以外,也可以制成含有热熔融油墨的色材层3。另外,也可以是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升华性染料的色材层3和含有热熔融油墨的色材层3的结构。含有热熔融油墨的色材层3含有粘结剂树脂和作为热熔融油墨的着色剂。作为着色剂,可以从现有公知的有机或无机的颜料或染料中适当选择,优选例如具有充分的着色浓度、不因光、热等而变色、退色的着色剂。另外,也可以是利用加热而显色的物质、通过与涂布至被转印体的表面的成分接触而显色的物质。作为着色剂的颜色,并不限于蓝绿色、品红、黄、黑,可以使用各种颜色的着色剂。也可以使用例如荧光颜料等。荧光颜料主要为无机系的荧光体材料,是以Ca、Ba、Mg、Zn、Cd等的氧化物、硫化物、硅酸盐、磷酸盐、钨酸盐等结晶作为主成分,添加Mn、Zn、Ag、Cu、Sb、Pb等金属元素或镧系类等稀土类元素作为活性剂,进行烧制而得到的颜料。作为这些无机系的荧光体材料的具体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钨酸钙、钨酸镁等氧化物系、或硫化钙/铋、硫化锌/银、硫化锌/铜、硫化锌/金/铝等硫化物系、氧化锌/锌、钒酸钇/铕、氧化钇/铕、硫酸化钇/铕、硫酸化钇/铽、硫酸化钆/铽、硫酸化镧/铽、酸溴化镧/铽等氧化物系等荧光体材料等。
(第2转印层)
如图2所示,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可以与上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一起以面顺序设置包含保护层7A的第2转印层(7)。第2转印层(7)可以呈仅由保护层7A构成的单层结构,也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呈从基材1侧起依次层叠剥离层7B、保护层7A而成的层叠结构。另外,也可以呈这些以外的结构。
“保护层”
作为构成保护层7A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聚酯树脂、聚酯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紫外线吸收性树脂、环氧树脂、丙烯酸聚氨酯树脂、将这些各树脂进行硅酮改性而得到的树脂、这些各树脂的混合物、活性光线固化性树脂等。需要说明的是,活性光线是指对于活性光线固化性树脂起到化学作用而促进聚合的光线,具体而言是指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电子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对于构成保护层7A的粘结剂树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保护层7A的固体成分总量,粘结剂树脂优选含有20质量%以上、更优选含有30质量%以上。对于粘结剂树脂的含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其上限为100质量%。另外,保护层7A除了粘结剂树脂以外,也可以含有各种填料、荧光增白剂、用于提高耐候性的紫外线吸收剂等其它材料。
对于保护层7A的形成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上述例示的粘结剂树脂、根据需要所添加的添加材料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保护层用涂布液,将其涂布至基材1、或设置在基材1上的任意的层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保护层7A。对于保护层7A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2μm以上15μm以下的范围。
“剥离层”
为了提高第2转印层(7)的转印性,也可以使第2转印层(7)为从基材1侧起依次层叠剥离层7B、保护层7A而成的层叠结构。作为构成剥离层7B的粘结剂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乙基纤维素、硝酸纤维素、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丁酯等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氯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等乙烯基共聚物的热塑性树脂、饱和聚酯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热交联性环氧-氨基树脂、氨基醇酸树脂等热固化型的树脂;有机硅蜡、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改性树脂、氟树脂、氟改性树脂、聚乙烯醇等。另外,为了实现第2转印层(7)的箔切性的提高,可以在剥离层7B中含有微硅粉、聚乙烯蜡等填料。另外,剥离层除了上述例示的树脂以外,可以使用异氰酸酯化合物等交联剂、锡系催化剂、铝系催化剂等催化剂来形成。
对于剥离层7B的形成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上述例示的粘结剂树脂、根据需要所添加的添加材料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剥离层用涂布液,将其涂布至基材1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剥离层7B。对于剥离层7B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为0.1μm以上5μm以下的范围。
(背面层)
另外,也可以在基材1的另一面上设置背面层(未图示)。需要说明的是,背面层是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使用的热转印片10中的任意的结构。
对于背面层的材料没有限定,可以举出例如乙酸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醛等乙烯基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酰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丙烯酸类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改性或氟改性氨基甲酸酯等天然或合成树脂的单质或混合物等。
另外,背面层也可以含有固形或液态的润滑剂。作为润滑剂,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蜡、固体石蜡等各种蜡类、高级脂肪族醇、有机聚硅氧烷、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有机羧酸及其衍生物、金属皂、氟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滑石、氧化硅等无机化合物的微粒等。润滑剂相对于背面层的总质量的质量为5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的范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40质量%以下的范围。
对于背面层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将树脂、根据需要所添加的润滑剂等溶解或分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备背面层用涂布液,将其涂布至基材1上并进行干燥,从而形成背面层。背面层的厚度优选为1μm以上10μm以下的范围。
(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所用的变形形态的热转印片)
以上,作为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所用的热转印片,以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的结构的热转印片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除了上述结构的热转印片以外,也可以为将以下的热转印片组合与被转印体组合的热转印片。
例如可以是在第1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层的第1热转印片(未图示)与在第2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其它的一个或两个层的第2热转印片(未图示)的组合与被转印体组合的热转印片。第1热转印片具有的层、第2热转印片具有的层任意选择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中的一个或两个即可。例如可以是将在第1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第1热转印片和在第2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第1转印层(5)、色材层3的第2热转印片的组合与被转印体组合的热转印片。另外,也可以是将在第1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的第1热转印片和在第2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色材层3的第2热转印片的组合与被转印体组合的热转印片。
另外,也可以是将在第1基材上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的第1热转印片、在第2基材上设置有第1转印层(5)的第2热转印片、在第3基材上设置有色材层3的第3热转印片的组合与被转印体组合的热转印片。进一步,在具有色材层3的热转印片是具有2个以上的色材层的热转印片的情况下,例如是具有黄色材层、品红色材层、蓝绿色色材层的热转印片的情况下,可以是在第3基材上以面顺序设置有黄色材层、品红色材层、蓝绿色色材层的热转印片,也可以是仅具有黄色材层的热转印片、仅具有品红色材层的热转印片、仅具有蓝绿色色材层的热转印片的组合。另外,可以是适当组合这些热转印片的结构。
作为第1基材、第2基材、第3基材,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上述说明的热转印片的基材。
另外,除了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的结构的热转印片以外,也可以是将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至少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层2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组合的热转印片。在该组合中,被转印体和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层叠体与被转印体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
<被转印体>
接着,对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所用的被转印体100进行说明。对于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使用的被转印体100没有特别限定,其由天然纤维纸、铜版纸、描图纸、塑料膜、玻璃、金属、陶瓷、木材、布等构成,可以仅由单层构成,也可以由多层构成。
被转印体100由塑料膜构成的情况下,作为塑料膜,可以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间苯二甲酸酯共聚物、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醇-乙二醇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共挤出膜等聚酯系树脂、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系树脂、聚氯乙烯等乙烯基系树脂、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树脂、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等酰亚胺系树脂、聚芳酯、聚砜、聚醚砜、聚苯醚、聚苯硫醚(PPS)、聚芳族聚酰胺、聚醚酮、聚醚腈、聚醚醚酮、聚醚亚硫酸盐等工程树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高冲击性聚苯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等苯乙烯系树脂、赛璐玢、乙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膜、等。塑料膜也可以是以上述树脂为主成分的共聚物或混合体(包括合金)。
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使用的热转印片10具备包含接受层5A的第1转印层(5),被转印体100本身可以不具备接受层,在期望在被转印体100的两面形成热转印图像的情况下,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使用的热转印片10采用能够仅在被转印体100的单面侧转印第1转印层(5)的结构的情况下,优选被转印体100在一个面上具备接受层。需要说明的是,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使用的热转印片10如后所述,在采用能够在被转印体100的两面上转印第1转印层(5)的结构的情况下,被转印体100无需具备接受层。
另外,在上述中,以在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含有各种添加材料并且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的情况为中心进行了说明,但根据从被转印体100侧起的途径,具体而言也可以在被转印体100中含有各种添加材料并且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另外,也可以在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与被转印体100这二者中含有各种添加材料。在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与被转印体100这二者中含有添加材料的情况下,含有在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添加材料和含有在被转印体100的添加材料可以是同种添加材料,也可以是不同的添加材料。这种情况下,优选含有在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添加材料和含有在被转印体100的添加材料是同种的添加材料。通过使用同种的添加材料,能够容易进行色差(ΔE*ab)的调整。
对于被转印体10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3μm以上800μ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100μm以上600μm以下的范围。
<热转印片的结构例>
图3~图5是示出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使用的热转印片的结构的一例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a)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依次以面顺序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2转印层(7)、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2转印层(7)。图3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在将各层设为“1个面板”时,从印刷上游侧(在图示的形态中为附图的左侧)起的“6个面板”成为用于在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侧形成图像(形成第1画面的图像)的面板,剩余的“4个面板”成为用于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侧形成图像(形成第2画面的图像)的面板。需要说明的是,在被转印体100不具有接受层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2转印层(7)与黄色材层3Y之间设置第1转印层(5),通过由第1转印层(5)、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2转印层(7)构成的“5个面板”,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侧形成图像。另外,如图3(b)所示,也可以将图3(a)的“6个面板”与“4个面板”替换。另外,也可以是不包括第2转印层(7)的结构(未图示)。另外,在图3(c)所示的形态中,在将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2转印层(7)、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2转印层(7)的“10个面板”作为“1个单元”时,重复设置该“1个单元”。以下,有时将在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侧所形成的图像称为“第1画面的图像”,将在被转印体的另一面侧所形成的图像称为“第2画面的图像”。
但是,对于印相时的定位、提示,在将各“面板”的集合体作为“1个单元”时,以“1个单元”为单位进行,“1个单元”需要与其它“1个单元”和构成“1个单元”的“面板”的排列相同。即,在图3所示的形态中,不能将在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侧形成“第1画面的图像”时所用的“6个面板”和用于在被转印体的另一面上形成“第2画面的图像”的“4个面板”分别作为“1个单元”,需要将“6个面板”和“4个面板”汇总而成的“10个面板”作为“1个单元”。但是,存在下述问题:随着构成“1个单元”的“面板”数增多,用于检测各层的印刷机的设计负荷变大,从而期望构成“1个单元”的“面板数”较少。
因此,图4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在将由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2转印层(7)这“6个面板”构成的集合体作为“1个单元”时重复设置该“1个单元”。即,在图3所示的形态中,由“6个面板”构成用于在被转印体的一个面侧形成“第1画面的图像”的面板,由“4个面板”构成用于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侧形成“第2画面的图像”的面板,与此相对,在图4所示的形态中,均由“6个面板”构成用于形成“第1画面的图像”和“第2画面的图像”的面板,通过将该“6个面板”作为“1个单元”,从而使构成“1个单元”的面板数减少。
另一方面,在图4所示的形态中,即使在将“第1画面的图像”作为包含特别图像50A的图像、将“第2画面的图像”作为不包含特别图像50A的图像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构成“1个单元”的面板数,需要所有“1个单元”均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会产生更加浪费的问题。
因此,图5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在将由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第2转印层(7)这“6个面板”构成的集合体作为“1个单元”时,使供于形成第1画面的图像和第2画面的图像的面板一体化,形成2个画面的长度的“面板”。在图示的形态中,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分别为2个画面的长度的“面板”。即为将一个色材层用于形成第1画面的图像和第2画面的图像的结构。根据该形态的热转印片10,通过将在被转印体的一个面侧和另一面侧所形成的图像中所用的层的“面板”长设为2个画面量的长度,将在任意一个面侧所形成的图像中所用的层的“面板”长设为1个画面量的长度,能够抑制由于不使用的“面板”所导致的浪费。例如根据图5所示的形态的热转印片10,可以使用“1个单元”在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形成第1画面的图像,接着将被转印体100表里反转,并且使热转印片10开卷,再次使用之前使用的“1个单元”,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上形成第2画面的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所示的形态中,为了将黄色材层3Y、品红色材层3M、蓝绿色色材层3C用于形成第1画面的图像和第2画面的图像,将其“面板”长设为2个画面量的长度,但也可以将除了这些以外的层、例如第1转印层(5)、第2转印层(7)的“面板”长设为2个画面量的长度。另外,也可以重复设置“1个单元”。
<<印相物的形成方法>>
接着,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以下称为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是使用了热转印片和被转印体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100;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热转印片10,所述热转印片10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依次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呈仅由接受层5A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呈接受层5A位于最接近基材1的位置的层叠结构的第1转印层(5)、和含有升华性染料的色材层3;特别图像形成工序,如图6(a)所示将热转印片10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转印至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而形成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50A;第1转印层转印工序,如图6(b)所示将热转印片10的包含接受层5A的第1转印层(5)转印至特别图像50A上;和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如图6(c)所示将热转印片10的色材层3热转印至所转印的第1转印层(5)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B,在特别图像形成工序中形成的被转印体100和特别图像50A的层叠体20与在被转印体准备工序中准备的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
另外,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是使用了热转印片和被转印体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100;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热转印片,所述热转印片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特别图像形成工序,如图6(a)所示将热转印片10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转印至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形成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50A;第1转印层转印工序,如图6(b)所示将热转印片10的包含接受层5A的第1转印层(5)转印至特别图像50A上;和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如图6(c)所示将热转印片10的色材层3热转印至所转印的第1转印层(5)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B,在特别图像形成工序中形成的被转印体100和特别图像50A的层叠体20与在被转印体准备工序中准备的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
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能够抑制特别图像50A在可见光下被无意地视认的情况,能够形成美观性高的印相物。以下,对各工序进行具体说明。
(准备被转印体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准备的被转印体100可以直接使用在上述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进行了说明的被转印体100,在此省略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示的形态中,在被转印体10的形成特别图像50A的面相反侧的面设置有接受层,但被转印体100也可以不具有接受层。
(准备热转印片的工序)
在本工序中准备的热转印片10可以直接使用在上述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进行了说明的被转印体100,在此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特别图像形成工序)
本工序是将热转印片10和被转印体100按照热转印片10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与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对置的方式重叠,如图6(a)所示那样将热转印片10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熔融转印至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而形成特别图像50A的工序。对于特别图像50A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后述的包含热转印图像50B的图像信息的二维码等。作为在特别图像50A的形成、和第1转印层(5)的转印、以及热转印图像50B的形成中所用的印刷机,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具有热敏头等加热手段的现有公知的印刷机。
(第1转印层转印工序)
本工序是将热转印片10和形成有特别图像50A的被转印体100按照热转印片10的第1转印层(5)与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对置的方式重叠,如图6(b)所示那样将热转印片10的第1转印层(5)熔融转印至形成有特别图像50A的被转印体100上的工序。第1转印层(5)只要转印至后述的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的区域即可,该转印区域可以是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整面,也可以是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的一部分(在图示的形态中为被转印体的一个面整面)。
另外,第1转印层(5)也可以转印至不与特别图像50A重叠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从特别图像50A的保护的方面出发,优选按照覆盖特别图像50A的方式转印第1转印层(5)。
(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
本工序是将热转印片10和形成有特别图像50A及第1转印层(5)的被转印体100按照热转印片10的色材层3与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对置的方式重叠,并使色材层3含有的升华性染料进行扩散转印,如图6(c)所示那样在第1转印层(5)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的工序。或者在色材层3含有热熔融油墨的情况下,本工序是使该色材层熔融或软化,将熔融或软化的色材层3按照每层进行转印,如图6(c)所示那样在第1转印层(5)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B的工序。经过本工序,得到在被转印体100的一个面上形成特别图像50A及热转印图像50B而成的印相物200。
(第2转印层转印工序)
另外,如图6(d)所示,可以包含第2转印层转印工序,在形成热转印图像50B后,将第2转印层(7)转印至该热转印图像50B上。第2转印层转印工序是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中的任意的工序。第2转印层(7)的转印可以使用如图2~图5所示那样具有第2转印层(7)的热转印片10来进行,也可以使用与上述准备的热转印片10不同的其它热转印片(保护层转印片等)来进行。
(其它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
另外,可以包含下述工序:使用图3~图5所示的热转印片10,在上述各种工序之前或进行上述各种工序后,如图6(e)所示那样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上形成其它热转印图像50C。在该情况下,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不具有接受层的情况下,可以包含下述工序:在进行热转印图像50C的形成前,将第1转印层(5)转印至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上。另外,也可以包含将第2转印层(7)转印至热转印图像50C上的工序(未图示)。根据包含其它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的一实施方式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能够得到在两面上形成有热转印图像的印相物。另外,也可以在被转印体100的另一面上形成特别图像50A。
另外,除了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的热转印片10以外,也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在上述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进行了说明的变形形态的热转印片来进行印相物的形成。
<<热转印片>>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以下称为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进行说明。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是在被转印体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A、50B)时所用的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如图1~图5所示,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第1转印层(5)呈仅由接受层5A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呈接受层5A位于最接近基材1的位置的层叠结构,色材层3含有升华性染料,被转印体100和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层叠体20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
另外,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是在被转印体上形成热转印图像(50A、50B)时所用的热转印片,其特征在于,在基材1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第1转印层(5)、色材层3,被转印体100和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2的层叠体20与被转印体100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
根据上述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使用该热转印片10,能够抑制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图像50A(特别图像50A)在可见光下被无意地视认的情况,能够形成美观性高的印相物。一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可以适当选择使用在上述一实施方式的组合中进行了说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热转印片10,在此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接着,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以下,只要不特别声明,则份是质量基准。
(热转印片1的制作)
使用厚度4.5μm PET膜作为基材,在该基材的一个面上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背面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背面层。另外,在基材的另一面上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1并进行干燥,形成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另外,在基材的另一面上与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以面顺序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接受层。另外,在基材的另一面上与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接受层以面顺序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0.2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底涂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底涂层,在该底涂层上通过凹版印刷机按照各层的干燥时的厚度为0.7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黄色材层用涂布液、品红色材层用涂布液、和蓝绿色色材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色材层。接着,在基材的另一面上与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接受层、黄色材层、品红色材层、蓝绿色色材层以面顺序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剥离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剥离层,在该剥离层上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保护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形成保护层,由此得到在基材的一个面上设置有背面层,在基材的另一面上依次以面顺序设置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接受层、黄色材层、品红色材层、蓝绿色色材层、剥离层与保护层的层叠体的热转印片1。
利用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2代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1来形成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以外均与热转印片1同样的制作方法,得到热转印片2。
利用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3代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1来形成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以外均与热转印片1同样的制作方法,得到热转印片3。
利用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4代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1来形成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以外均与热转印片1同样的制作方法,得到热转印片4。
利用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5代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1来形成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以外均与热转印片1同样的制作方法,得到热转印片5。
利用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6代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1来形成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以外均与热转印片1同样的制作方法,得到热转印片6。
利用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7代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1来形成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以外均与热转印片1同样的制作方法,得到热转印片7。
利用除了使用下述组成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8代替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用涂布液1来形成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以外均与热转印片1同样的制作方法,得到热转印片8。
在厚度35μm的多孔质聚烯烃膜(SP-U三井化学Tohcello(株式会社))上利用刮条涂布机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1.5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底涂层用涂布液1并进行干燥(110℃、1分钟),形成底涂层,接着在底涂层上利用刮条涂布机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4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接受层用涂布液并进行干燥(110℃、1分钟),形成接受层,从而得到依次层叠有多孔质聚烯烃膜、底涂层、接受层的层叠体。接着,在厚度400μm(纸张重量310g/m2)的芯材纸(OKL卡王子造纸(株式会社))的一个面和另一面这两个面上按照干燥时的厚度为4μm的方式涂布下述组成的粘接层用涂布液,形成粘接层,在该粘接层为湿的状态下,在芯材纸的一个面和另一面这两个面上隔着粘接层贴合上述得到的层叠体,然后进行粘接层的干燥。由此,得到在芯材纸的一个面和另一面这两个面上隔着粘接层贴合依次层叠有多孔质聚烯烃膜、底涂层、接受层的层叠体而成的被转印体1。
将底涂层用涂布液1变更为下述底涂层用涂布液2,除此以外,与被转印体1同样地得到被转印体2。
使上述制作的热转印片和被转印体为下表1所示的组合,作为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将利用后述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形成的在被转印体上形成特别图像而成的层叠体与被转印体的色差(ΔE*ab)为10以下的组合作为实施例,将色差(ΔE*ab)超过10的组合作为比较例。需要说明的是,色差(ΔE*ab)使用分光测定器(i1X-rite公司)进行测色。
(印相物的形成)
<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的图像(特别图像)的形成>
利用下表1的组合,使用下述测试印刷机,将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熔融转印至被转印体上,形成特别图像。特别图像的厚度为1.0μm。
(测试印刷机)
热敏头:KEE-57-12GAN2-STA(KYOCERA(株式会社))
放热体平均电阻值:3303(Ω)
主扫描方向打印密度:300(dpi)
副扫描方向打印密度:300(dpi)
印相电压:18(V)
线性周期:1.5(msec./line)
打印开始温度:35(℃)
脉冲占空比:85(%)
<接受层的转印>
使用上述测试印刷机,在上述形成的特别图像上进行接受层的转印。
<热转印图像的转印>
使用上述测试印刷机,在上述转印后的接受层上形成128/256灰度的灰色图像,得到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印相物。
(印相物评价)
目视确认利用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组合形成的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印相物,基于下述的评价基准,评价是否能够识别特别图像的代码图案。将评价结果一并示于表1。
“评价基准”
A:即使预先已知特别图像的位置的人观察,也无法识别其位置、形状。
B:预先已知特别图像的位置的人观察时,能够识别其位置、形状,但预先未知特别图像的位置的人观察的情况下,无法识别其位置、形状。
NG:即使预先未知特别图像的位置、形状的人观察,也能够识别其位置、形状。
(印刷机检测评价)
利用彩色传感器(CZ-H35S KEYENCE(株式会社)),基于以下的评价标准评价是否能够将在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组合中所用的热转印片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与各色材层(黄色材层、品红色材层、蓝绿色色材层)以及保护层区别进行检测。将评价结果一并示于表1。
“评价基准”
A:能够没问题地进行检测,误检测的可能性极低。
B:能够进行检测,误检测的可能性低。
C:能够进行检测,但误检测的可能性高。
[表1]
符号说明
1…基材
2…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
2A…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层
2B…含有颜料或有机染料的层
3…色材层
5…第1转印层
5A…接受层
5B…底涂层
5C…热封层
7…第2转印层
7A…保护层
10…热转印片
20…层叠体
50A…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图像(特别图像)
50B…热转印图像
100…被转印体
200…印相物

Claims (9)

1.一种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转印片是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第1转印层、色材层的热转印片,
所述被转印体和所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的层叠体与所述被转印体的色差、即ΔE*ab为10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进一步含有颜料或有机染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呈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层与含有颜料或有机染料的层的层叠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的层中,位于最接近所述基材的位置的层是所述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层、或所述含有颜料或有机染料的层。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转印层是呈仅由接受层构成的单层结构、或者呈所述接受层位于最接近所述基材的位置的层叠结构的转印层。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色材层是含有升华性染料的色材层。
7.一种印相物的形成方法,其是使用了热转印片和被转印体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方法包括:
被转印体准备工序,准备被转印体;
热转印片准备工序,准备热转印片,所述热转印片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第1转印层、色材层;
特别图像形成工序,将所述热转印片的所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转印至所述被转印体的一个面上,形成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特别图像;
第1转印层转印工序,将所述热转印片的第1转印层转印至所述特别图像上;和
热转印图像形成工序,将所述热转印片的所述色材层热转印至所述转印后的所述第1转印层上,形成热转印图像,
在所述特别图像形成工序中形成的所述被转印体和所述特别图像的层叠体与在所述被转印体准备工序中准备的所述被转印体的色差、即ΔE*ab为10以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印相物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转印层转印工序是按照覆盖所述特别图像和所述被转印体的一个面整面的方式将所述第1转印层进行转印的工序。
9.一种热转印片,其在被转印体上形成热转印图像时使用,其特征在于,
在基材的一个面上以面顺序设置有含有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的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第1转印层、色材层,
所述被转印体和所述不可见光线吸收材料含有层的层叠体与所述被转印体的色差、即ΔE*ab为10以下。
CN201780010375.8A 2016-02-25 2017-02-21 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和印相物的形成方法、以及热转印片 Active CN1086023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4894 2016-02-25
JP2016-034894 2016-02-25
PCT/JP2017/006312 WO2017146029A1 (ja) 2016-02-25 2017-02-21 熱転写シートと被転写体との組合せ、及び印画物の形成方法、並びに熱転写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2370A true CN108602370A (zh) 2018-09-28
CN108602370B CN108602370B (zh) 2020-06-30

Family

ID=59685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0375.8A Active CN108602370B (zh) 2016-02-25 2017-02-21 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和印相物的形成方法、以及热转印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365800B2 (zh)
KR (1) KR102110997B1 (zh)
CN (1) CN108602370B (zh)
TW (1) TWI701159B (zh)
WO (1) WO201714602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5847A (zh) * 2019-04-04 2021-09-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3225B (zh) * 2016-09-23 2021-04-01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熱轉印薄片,印刷物之製造方法,熱轉印薄片與熱轉印列表機之組合,熱轉印列表機及遊戲機
US11148450B2 (en) * 2018-01-31 2021-10-19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coating liquid for release lay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rmal transfer sheet
JP7047443B2 (ja) * 2018-02-16 2022-04-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およ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7367A (ja) * 1998-02-19 1999-08-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Idカード
JP2003099751A (ja) * 2001-09-21 2003-04-04 Konica Corp 偽変造防止用画像記録体、偽変造防止用icカード及び偽変造防止用カード製造方法
CN1441727A (zh) * 2000-07-10 2003-09-10 株式会社资生堂 防伪用材料
CN101244679A (zh) * 2007-02-15 2008-08-20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利用同色异谱磁性配对油墨实现防伪的方法
CN101981153A (zh) * 2008-03-31 2011-02-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紫外线吸收剂组合物
CN102935769A (zh) * 2012-11-27 2013-02-20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安全制品及印制防伪标记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07882B2 (ja) * 1987-11-05 1998-10-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シート
JPH06191162A (ja) * 1992-11-04 1994-07-1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材
JPH07257059A (ja) * 1994-03-18 1995-10-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シート
DE69931823T2 (de) * 1998-03-06 2007-01-04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Zwischenträger eines Übertragungsaufzeichnungsmaterial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ruckes, sowie entsprechendes Druckerzeugnis
JP2000238416A (ja) * 1999-02-19 2000-09-05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記録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4467852B2 (ja) * 2001-09-26 2010-05-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受容層転写シート及び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04127135A (ja) * 2002-10-04 2004-04-22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認証識別カード及び認証識別カードの製造方法
CN103981735B (zh) * 2014-05-21 2016-03-30 上海贝通色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热转印色浆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022208A (ja) 2014-07-22 2016-02-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ゲームカードプリント装置、注文受付端末、及びアーケードゲーム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27367A (ja) * 1998-02-19 1999-08-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Idカード
CN1441727A (zh) * 2000-07-10 2003-09-10 株式会社资生堂 防伪用材料
JP2003099751A (ja) * 2001-09-21 2003-04-04 Konica Corp 偽変造防止用画像記録体、偽変造防止用icカード及び偽変造防止用カード製造方法
CN101244679A (zh) * 2007-02-15 2008-08-20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利用同色异谱磁性配对油墨实现防伪的方法
CN101981153A (zh) * 2008-03-31 2011-02-2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紫外线吸收剂组合物
CN102935769A (zh) * 2012-11-27 2013-02-20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安全制品及印制防伪标记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5847A (zh) * 2019-04-04 2021-09-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41153A (zh) 2017-12-01
JP6365800B2 (ja) 2018-08-01
JPWO2017146029A1 (ja) 2018-08-09
WO2017146029A1 (ja) 2017-08-31
CN108602370B (zh) 2020-06-30
KR20180101544A (ko) 2018-09-12
KR102110997B1 (ko) 2020-05-14
TWI701159B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2370A (zh) 热转印片与被转印体的组合、和印相物的形成方法、以及热转印片
US5254525A (en) Thermal transfer image recording material and method of its production
CN108602371A (zh) 中间转印介质、中间转印介质与热转印片的组合、以及印刷物的形成方法
CN108602368A (zh) 印刷物的形成方法、热转印片、以及热转印片与中间转印介质的组合
JP4542458B2 (ja) 保護層熱転写シート
JPH08324137A (ja) 画像記録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13819B2 (ja) 保護層熱転写シートおよび印画物
JP2000071632A (ja) 蛍光潜像転写フィルム
JP6443597B2 (ja) 熱転写シート、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ゲーム機
JP5641404B2 (ja) 保護層熱転写シート
JP2018058210A (ja) 中間転写媒体、及び印画物の形成方法
US20040192549A1 (en) Image-formed object, method for image formation, an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for preparation of said image-formed object
JP2020049865A (ja) 熱転写シート、印画物、およびゲーム機
JP2021041621A (ja) 熱転写シート、印画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ゲーム機
JP7380283B2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2017081142A (ja) 画像印刷制御システム
JP4978406B2 (ja) 熱転写記録方法、及び、画像形成体
JP2020057116A (ja) 印画物
JP2019209529A (ja) 熱転写シート
JP2019064153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4164046B2 (ja) 保護層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印画物
JP2019064154A (ja) 熱転写シート、及び印画物の製造方法
JP3965194B2 (ja) 蛍光潜像の形成方法
JP4822129B2 (ja) 感熱転写リボンおよび感熱保護層転写シート
JPH08238876A (ja) 認証識別カ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