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28276A - 具备扶手的座椅 - Google Patents

具备扶手的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28276A
CN107428276A CN201680019357.1A CN201680019357A CN107428276A CN 107428276 A CN107428276 A CN 107428276A CN 201680019357 A CN201680019357 A CN 201680019357A CN 107428276 A CN107428276 A CN 107428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hole
axle
seat
board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93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28276B (zh
Inventor
宫崎真幸
稻垣徹
津田敏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28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8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28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28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53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 B60N2/757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in a recess of the back-re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54Supports for the 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54Supports for the arms
    • A47C7/543Supports for the arms movable to inoperative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2Joi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收纳位置与展开位置可变位的扶手中,能够防止由于扶手(特别是变位中心附近)与被安装部之间形成的间隙导致内部混入异物的车用座椅。涉及具备扶手(T)的车用座椅。第一轴(6c)的两端部可旋转地支持于在多个引导部件(G、G)上形成的第一孔(71、81),同时,第二轴(6d)的两端部以沿第二孔(72、82)可移动的方式被插通。在扶手(T)的侧面侧与引导部件(G、G)之间具备至少覆盖第二孔(72、82)的一部分的板部件(9)。

Description

具备扶手的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扶手的座椅,特别涉及具备设计为相对于座位可展开收纳的扶手的座椅。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配置有用于乘客就座的车用座椅,在这样的车用座椅中大多具备扶手。
存在这样的扶手,为了提高乘客的便利性而可变换收纳位置与展开(使用)位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在后部座位的中央部分具备扶手。
这些扶手以可变换收纳位置与使用(展开)位置的方式构成,该收纳位置沿座椅靠背被收纳(也就是说,配置为可向上下方向抬起);该使用(展开)位置向与座椅靠背大致垂直的位置展开。
此变位通过以扶手的一端(收纳时为下端侧,展开时为后端侧)为支点,使扶手旋转来实现。
也就是说,扶手的一端侧(收纳时为下端侧,展开时为后端侧)相对于座椅靠背可旋转地被轴支,通过以此一端侧为中心,自由端侧(收纳时为上端侧,展开时为前端侧)按圆弧状轨迹旋转来变位收纳位置与使用(展开)位置。
并且,在座椅靠背形成有在扶手收纳时能够收纳扶手的凹部,被分割为两个的后部座位间的空隙为扶手的收纳空间。
专利文献1:特开2002-3062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8-0497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这样,在车用座椅使用形成为收纳位置与使用(展开)位置可变位的扶手,构成为以一端侧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导致有可能向此旋转部附近内部混入异物。
也就是说,虽然在该旋转中心附近配置有旋转轴及轴承部件等,但是由于在扶手侧面与收纳部侧壁之间形成的细微的空隙,导致有可能向这些部件附近混入异物,因而需要用于防止此事发生的技术。
另外,同时需要可通过操作感识别收纳位置与使用(展开)位置变位完成时间点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可变位收纳位置与展开位置的扶手中,提供一种具备扶手的座椅,该扶手能够防止由于在扶手(特别是变位中心附近)与被安装部之间形成的空隙导致内部侵入异物。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在可变位收纳位置与展开位置的扶手中,提供一种具备可识别向各位置的变位完成地点的扶手。
所述课题通过如下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涉及的具备扶手的座椅,该扶手以一端侧为中心、在以沿着座椅靠背的姿势退避的收纳位置与自由端侧从所述座椅靠背向前方突出的位置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旋转变位,作为旋转中心的第一轴以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贯穿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扶手的所述一端侧,同时,第二轴与第一轴大致平行地贯穿所述一端侧,所述第一轴可旋转地支持于第一孔,该第一孔形成于固定在作为所述座椅靠背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引导部件,同时,所述第二轴以沿长孔状的第二孔可移动的方式插通该第二孔,该第二孔沿以所述第一孔为中心的一部分圆弧轨迹形成,在所述扶手的侧面侧与所述引导部件之间具备覆盖所述第二孔的至少一部分的板部件。
这样,在本发明中,为了可旋转地安装扶手,使第一轴及第二轴从扶手的一端突出,并将这些突出端轴支于主体侧(在本发明中为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引导部件)。
并且,扶手以此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在引导部件与扶手侧面之间形成空隙。
但是,在本发明中,使板部件介于引导部件与扶手侧面之间,覆盖用于贯穿第二轴的第二孔部分,能够有效地防止从此引导部件与扶手侧面之间的空隙侵入异物。
此外,第二轴沿一部分圆弧轨迹的形状的长孔即第二孔移动。
也就是说,作为此长孔的第二孔两端部为移动的限制点,因此,能够规定扶手旋转的范围。换言之,通过使第二孔的一端部与收纳位置一致,另一端部与展开位置一致,能够禁止扶手越过收纳位置与展开位置旋转(过度旋转),因此,通过防止向该部分的异物侵入,能够有效地防止异物成为障碍而导致扶手的动作受阻,能够更加正确地执行扶手的动作。
此时,所述引导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板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面接触的话,覆盖用于贯穿第二轴的第二孔部分的功能提高,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异物混入。
进一步地,此时,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贯穿所述板部件并被固定的话,能够以简易的构造将板部件配置于扶手侧,因而为优选。
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板部件形成有第三孔及第四孔,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中的任意一方被压入固定于该第三孔,同时,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的另一方贯穿被穿孔为比该另一方的轴外径更大直径的所述第四孔。
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在大直径侧的孔与贯穿该孔一侧的轴之间形成有由于尺寸差异而成的空隙。因此,通过此空隙能够吸收板部件的组装误差,因而为优选。
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中的任意所述一方被压入以比该一方的轴外径更小的边长构成的穿孔为大致正方形的所述第三孔。
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由于在大致正方形的第三孔压入截面圆形的轴(第一轴或第二轴),压入比较容易。另外,由于在压入部的截面上,圆形的轴为内接于大致正方形的孔的状态,因此能够在大致正方形的孔与圆形的轴(第一轴或第二轴)之间(大致正方形的顶点附近)形成空隙。根据此空隙,减轻被压入的轴(第一轴或第二轴)引起的向板部件的负荷。
另外,此时,形成有连接于所述第三孔并向外方向延伸的狭缝的话,进一步减轻被压入的轴(第一轴或第二轴)引起的向板部件的负荷,因而为优选。
进一步地,此时,优选的是在所述引导部件中,所述第一孔的周边部位的壁厚形成为比所述第二孔的周边部位的壁厚更厚。
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由于作为旋转中心的第一轴配置部,即第一孔附近的壁厚变大,此旋转中心附近的刚性加强。
另外,此时,优选的是在所述引导部件中,所述第一孔的周边部位面接触所述板部件,同时,所述第二孔的周边部位隔着空隙与所述板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
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由于在作为长孔的第二孔内移动的第二轴附近,与板部件之间存在空隙,因此减轻向此第二轴的负荷。
因此,减轻向插通有第二轴的板部件的负荷,提高板部件的耐用性。
进一步地,此时,优选的是垫圈介于所述板部件与作为所述扶手的骨架的扶手框架之间。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能够通过垫圈填满板部件与扶手框架之间的空隙。因此,能够更加高效地将板部件压向引导部件,结果,能够有效地使板部件与引导部件进行面接触。
另外,此时,优选的是所述扶手框架具有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间隔配置的两个扶手侧侧边框架、架起两个该扶手侧侧边框架的上端的扶手侧上部框架,设置有所述板部件的一侧的扶手侧侧边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偏向没有设置所述板部件的一侧的扶手侧侧边框架的配置方向侧设置。
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由于在偏离的部分,在扶手侧侧边框架与引导部件之间形成有空隙,比较容易在该空隙组装板部件及垫圈等部件。
此外,“至少一部分”优选的是与引导部件相对的部分。
进一步地,此时,优选的是所述扶手由所述扶手框架、设置于该扶手框架的周围的衬垫、覆盖该衬垫的表皮材料构成,在所述表皮材料开口形成有以使所述第一轴的周边露出的操作孔,所述板具备比所述操作孔更向外方向延伸的外方延伸部。
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通过操作孔,操作变得容易,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外方延伸部变为障碍,防止板部件从操作孔向外侧突出。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扶手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内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应用中,优选的是所述座椅被用于半长条座椅中宽度方向较大侧的座椅,所述板设置于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
根据本发明,由于使板部件介于引导部件与扶手侧面之间的空隙,覆盖用于贯穿第二轴(为移动轴,制动器轴)的作为长孔的第二孔部分,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从此空隙向第二孔混入异物。
在本发明中,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覆盖功能,更加有效地防止异物混入。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简易的构造将板部件配置于扶手侧,提高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吸收板部件的组装误差。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轻施加于板部件的负荷。
根据本发明,加强旋转中心附近的刚性。
根据本发明,提高板部件的耐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更加有效地使板部件面接触引导部件。
根据本发明,容易将各部件组装于通过偏移设置形成的空隙。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操作性,同时能够有效地防止板部件从操作孔向外部突出。
通过使用本发明,能够具体提供良好的使用形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座椅框架的大致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扶手框架的大致立体图。
图3A为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衬套部件的立体图。
图3B为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衬套部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的X部扩大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板部件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板部件的平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板部件的装配过程说明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板部件的装配过程说明图。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板部件的装配过程说明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板部件的内嵌说明图。
图11为图9的A-A截面说明图。
图12A为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扶手的位置与相对于覆盖部的移动轴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2B为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扶手的位置与相对于覆盖部的移动轴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3A为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狭窄突起及变形孔的功能的说明图。
图13B为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狭窄突起及变形孔的功能的说明图。
图13C为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狭窄突起及变形孔的功能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部件、配置等,并非限定本发明,可以按照本发明的主旨进行各种改变。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乘坐物是指汽车·火车等具有车轮的地面行驶用乘坐物、在除地面之外的地方移动的飞机及轮船等,能够安装座椅的移动用乘坐物。
另外,左右方向是指在面向车辆前方的状态下的左右方向,是与后述的座椅靠背框架1座椅衬垫框架2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方向。另外,前后方向是指乘客就座状态下的前后方向。
图1至图13A、图13B、图13C为涉及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附图,图1为座椅框架的大致立体图,图2为扶手框架的大致立体图,图3A及图3B为表示衬套部件的立体图,图4为图1的X部扩大图,图5为表示板部件的立体图,图6为表示板部件的平面图,图7至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涉及的板部件的装配过程说明图,图10为板部件的嵌入说明图,图11为图9的A-A截面说明图,图12A及图12B为表示扶手的位置与相对于覆盖部的移动轴的位置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3A至图13C为表示狭窄突起及变形孔的功能的说明图。
车用座椅S的基础构成。
以下,表示将本发明涉及的座椅应用于车用座椅的例子。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样的车用座椅中,表示应用于所谓的“半长条座椅”的座椅的例子,进一步详细说明的话,对将此半长条座椅中宽度方向较大侧的座椅作为车用座椅S应用的例子进行说明。
参照图1至图3A、3B就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座椅S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车用座椅S为以座椅框架F为骨架的座椅,在使用时变为在此座椅框架F配置缓冲垫K1,同时以表皮材料K2覆盖其表面的状态。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完成品具备公知的头枕,例如,此头枕通过在头部的芯材(未图示)安装缓冲垫K1及表皮材料K2形成。另外,用于连结座椅靠背框架1的头枕支柱(未图示)从下方突出。此外,符号H为支持头枕支柱的支柱支持部。
如图1所示,车用座椅S的座椅框架F由座椅靠背框架1、座椅衬垫框架2构成。
座椅靠背框架1为支持乘客的背部的部件,通过安装缓冲垫K1及表皮材料K2从而构成车用座椅S的座椅靠背。
另外,座椅衬垫框架2为从下方支持乘客的臀部的部件,同样,通过安装缓冲垫K1及表皮材料K2从而构成车用座椅S的就座部。
并且,通过连结部件3、3连结座椅靠背框架1的下端与座椅衬垫框架2的后端,以通过倾斜机构11,相对于座椅衬垫框架2的座椅靠背框架1的角度可调整的方式构成。
座椅靠背框架。
如图1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以框状(在下方具有开口的框状)部件为基本构成,该框状部件通过在车辆宽度方向间隔配置的座椅靠背侧侧边框架1a、1a及以架起这些的上端的方式配置的大致コ字形状的上部框架1b构成。
上部框架1b为两自由端分别连结于座椅靠背侧侧边框架1a、1a上端部并向上方凸出的大致コ字型的管,在其上方的边焊接有支柱支持部H。
另外,座椅靠背侧侧边框架1a、1a的下端部分别通过倾斜机构11及连结部件3、3连结于座椅衬垫框架2的后端侧。
另外,靠背侧中央框架1c以与座椅靠背侧侧边框架1a、1a并列的方式配置于座椅靠背侧侧边框架1a、1a之间。
靠背侧中央框架1c的下端部分的一面侧焊接于连接框架1d上端。
此外,连接框架1d通过倾斜机构11安装于后述的衬垫侧中央框架2e的后端侧上方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靠背侧中央框架1c通过将两枚以相同形状形成的框架片组合而形成为中空的立体形状。
另外,在靠背侧中央框架1c的下端侧的另一面侧(与焊接有连接框架1d的一侧相反侧的面)配置有构成引导部件G的扶手承受部件7。
另外,在两个座椅靠背侧侧边框架1a、1a中,在与靠背侧中央框架1c的下端侧的另一面侧(与焊接有连接框架1d的一侧相反侧的面)相对侧的座椅靠背侧侧边框架1a同样配置有构成引导部件G的扶手承受部件7。
也就是说,扶手承受部件7、7以相同的高度配置于相对的位置。
此外,由于具备扶手承受部件7、7的引导部件G的详细构成及功能为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构成,在后面进行详细描述。
座椅衬垫框架。
如图1所示,构成座椅衬垫框架2的各衬垫侧侧边框架2a为向前后方向延伸的部件,在后端部与座椅靠背框架1相连结。
另外,左右方向一端侧(左侧)的衬垫侧侧边框架2a与左右方向另一端侧(右侧)的衬垫侧侧边框架2a以相互平行的状态在左右方向分离。各衬垫侧侧边框架2a、2a在后端侧通过后侧连结管2b,在前端上方侧通过前侧上部连结管2c分别连结。
此后侧连结管2b为从车用座椅S的宽度方向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管部件。
另外,前侧上部连结管2c为弯曲成大致コ字形状形成的管部件,两自由端连结于衬垫侧侧边框架2a、2a的前端部。也就是说,大致コ字形状的前侧上部连结管2c以向前侧凸出的状态,该两自由端连结于衬垫侧侧边框架2a、2a的前端部。
另外,在衬垫侧侧边框架2a、2a的前端下方侧架起矩形管状的前侧下部连结横杆2d。
这样,衬垫侧侧边框架2a、2a、后侧连结管2b、前侧上部连结管2c、前侧下部连结横杆2d形成的矩形框状为座椅衬垫2的基本构成。
另外,在两个衬垫侧侧边框架2a、2a之间以与它们平行的方式配置有衬垫侧中央框架2e。
此衬垫侧中央框架2e的前端侧固定于前侧下部连结横杆2d,同时,后端侧以贯穿后侧连结管2b的状态安装于该后侧连结管2b,在其上方通过倾斜机构11安装于连接框架1d下端部。
另外,在衬垫侧侧边框架2a、2a的下方配置有导轨连结部件5、5。
在一方的衬垫侧侧边框架2a的下方直接焊接有导轨连结部件5。
在另一方的衬垫侧侧边框架2a的内侧配置有下方框架4(以架起前侧下部连结横杆2d与后侧连结管2b的方式配置),同时,在此下方框架4的下端侧焊接有导轨连结部件5。
此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座椅衬垫框架2的下方具备公知的导轨装置。此导轨装置与公知的构成相同,通过两组上部导轨及底部导轨的组合体构成,各上部导轨与底部导轨的组合体分别配置于两衬垫侧侧边框架2a、2a的下方。
并且,双方的底部导轨固定于车体地板,双方的上部导轨分别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衬垫侧侧边框架2a、2a。
关于扶手。
接下来,根据图2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扶手T进行说明。
此外,图2为表示在收纳状态的扶手T的图,如图2所示,在此状态规定了上下方向。
扶手T为以扶手框架6为骨架构成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部件,在使用时变为在此扶手框架6配置缓冲垫K1,同时在其表面覆盖表皮材料K2的状态。
扶手框架6以通过在宽度方向间隔配置的两个扶手侧侧边框架6a、6a及以架起扶手侧侧边框架6a、6a的上端的方式配置的大致コ字形状的扶手侧上部框架6b构成的框状(在下方具有开口的框状)为基本构成。
扶手侧上部框架6b为两自由端连结于各扶手侧侧边框架6a、6a的上端部并向上方凸出的大致コ字型的管。
此外,在扶手侧侧边框架6a、6a中,配置于靠背侧中央框架1c侧的一侧(以下记为“扶手侧中央侧边框架601”)的下端部以靠近另一方的扶手侧侧边框架6a(以下记为“扶手侧另一方侧边框架602”)的方式弯曲形成。
也就是说,扶手侧中央侧边框架601以从与扶手侧上部框架6b下端的连结部分稍靠下方的位置,向扶手侧另一方侧边框架602弯曲并向下方延伸的方式构成(也就是说,该部分向扶手侧另一方侧边框架602侧偏移),因此,靠背侧中央框架1c与扶手侧中央侧边框架601下方的距离比上方部分更大。在此靠背侧中央框架1c与扶手侧中央侧边框架601下方的空间(以下记为“部件配置空间M1”)配置有后述的板部件9及垫圈10。关于此配置构成在后面进行详细描述。
进一步地,在扶手侧侧边框架6a、6a的下端部分别形成有旋转中心轴贯穿孔61、61,同样,形成有制动器轴贯穿孔62、62。
制动器轴贯穿孔62形成于扶手侧侧边框架6a的下端部,旋转中心轴贯穿孔61形成于比制动器轴贯穿孔62稍靠后上方。
并且,在两旋转中心轴贯穿孔61、61之间贯穿有圆棒状的部件旋转中心轴6c,同时,在两制动器轴贯穿孔62、62之间贯穿有圆棒状的部件制动器轴6d。
这些旋转中心轴6c及制动器轴6d的两端部贯穿两旋转中心轴贯穿孔61、61及两制动器轴贯穿孔62、62并向外侧突出。
也就是说,旋转中心轴6c及制动器轴6d的两端部比扶手侧侧边框架6a、6a更向外侧突出,同时,在配置了缓冲材料及表皮材料K2的状态下还贯穿表皮材料K2并向外侧突出。
此扶手T可旋转地安装于引导部件G、G之间(扶手承受部件7、7之间)。
也就是说,旋转中心轴6c及制动器轴6d的突出两端分别可旋转地轴支于引导部件G、G(扶手承受部件7、7)。
由于该构成为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构成,在后面进行详细描述。
关于引导部件:衬套部件。
引导部件G由衬套部件8、后述的扶手承受部件7构成。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引导部件G是将衬套部件8及扶手承受部件7组合构成的部件。
首先,根据图3A及图3B就衬套部件8进行说明。
此外,衬套部件8分别配置于两个扶手承受部件7,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个。
衬套部件8为大致扇形的平板部件。
在此大致扇形的中心附近形成有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81。
并且,从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81向衬套部件8的顶点方向形成有狭缝81a。
另外,中心轴贯穿孔侧卡止爪81b从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81的周边立起。
另外,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沿以此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81为中心的弧形形状形成为长孔。
在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狭窄突起82a、82a,在此狭窄突起82a、82a的部分,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宽度以逐渐变小的方式构成。
狭窄突起82a为以向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内侧凸出的方式形成的大致三角形的突起部分,在一端侧形成有两个。
也就是说,一方的狭窄突起82a以从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81向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内侧凸出的方式构成,同时,另一方的狭窄突起82a以向其相反侧的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内侧凸出的方式构成,这两个狭窄突起82a、82a的顶点部分在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内相向设置。
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两个狭窄突起82a、82a的顶点间的距离t1比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其他部分的宽度t2更小。
并且,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其他部分的宽度t2以比制动器轴6d的外径t3稍大的方式构成,两个狭窄突起82a、82a的顶点间的距离t1以比制动器轴6d的外径t3更小的方式构成。并且,两个狭窄突起82a、82a的顶点间的位置与最近的端部之间的空间以与制动器轴6d的截面大致相同的方式构成,也就是说,以在此空间卡止制动器轴6d的方式构成。
在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两端分别具备此构成。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具备两组(在两端侧各一组)两个一组的狭窄突起82a、82a。
另外,制动器轴贯穿孔侧卡止爪82b、82b分别从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两端部周边立起。
此制动器轴贯穿孔侧卡止爪82b、82b立起的方向与上述的中心轴贯穿孔侧卡止爪81b的立起方向为同一方向,是安装侧的扶手承受部件7配置侧的方向。
另外,在形成于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81侧的狭窄突起82a的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81侧形成有大致三角形的变形孔83。
此变形孔83的一顶点附近沿狭窄突起82a的形状被穿孔。也就是说,一顶点面向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侧被穿孔。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两端部各形成一个(共计两个)变形孔83。
进一步地,衬套部件8并非完全平坦的部件,被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穿孔的部分(大致为圆弧形状侧端部附近,以下记为“板部件非抵接部D1”)的壁厚以比被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81及变形孔83、83穿孔的部分(以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81为中心,不包括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扇形部分,以下记为“板部件抵接部D2”部分)更薄的方式构成。也就是说,在两者的边界部分形成有阶梯状高低不平部D3,以两者的壁厚不同的方式构成。
据此,后述的板部件9抵接的板部件抵接部D2的壁厚较厚,刚性提高,同时,由于板部件非抵接部D1以阶梯状高低不平部D3为界壁厚变薄,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与板部件抵接部D2面接触的板部件9与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形成部分,即,与板部件非抵接部D1抵接。
关于引导部件:扶手承受部件。
接下来,根据图4就扶手承受部件7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存在两个扶手承受部件7,由于是相同的构成,因此仅就一方进行说明。
在扶手承受部件7的前方侧形成有承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71,沿以此承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71为中心的圆弧形状,形成有作为长孔的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
并且,制动器轴贯穿孔侧承受壁72b从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的周边立起(参照图10)。
这些承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71与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形成为与在前述的衬套部件8形成的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81及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相同的尺寸及位置关系。因此,承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71与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81连通,同时,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与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连通,能够使衬套部件8与扶手承受部件7重叠。
并且,在将衬套部件8与扶手承受部件7重叠时,通过将中心轴贯穿孔侧卡止爪81b压入卡止于承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71,同时,将制动器轴贯穿孔侧卡止爪82b、82b压入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的两端部并卡止于两端部的制动器轴贯穿孔侧承受壁72b内壁部分,能够将衬套部件8安装于扶手承受部件7。
在安装时,通过弯曲狭缝81a及变形孔83,能够有效地进行安装。
关于板部件。
根据图5及图6就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板部件9进行说明。
板部件9介于引导部件G与扶手侧中央侧边框架601之间,是用于防止异物侵入的部件。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板部件9为大致扇形的平板部件。
在此大致扇形的中心附近形成有被穿孔为大致正方形的、相当于第三孔的板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91。
此板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91的开口边的长度构成为比旋转中心轴6c的外径稍小,因此,旋转中心轴6c被压入固定于此板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91。
对板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91形成为这样的大致正方形的理由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一边比旋转中心轴6c的外径稍小的大致正方形的板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91压入旋转中心轴6c的话,旋转中心轴6c按压抵接于此板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91的各边,由于是圆形向正方形的内接,因此在正方形的顶点部分形成空隙。因此,由于形成此空隙,能够减轻旋转中心轴6c对板部件9的负荷。
并且,三个板部件侧狭缝91a从此板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91的三个顶点部分分别以放射状延伸的方式形成。
板部件侧狭缝91a通过以此方式形成,能够进一步地减轻对板部件9的负荷。
另外,在板部件9中一部分大致圆弧形状的端部附近,在相当于车用座椅S前方侧的位置形成有相当于第四孔的板部件侧制动器轴贯穿孔92。
此板部件侧制动器轴贯穿孔92的内径构成为比制动器轴6d的外径稍大。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构成,能够吸收组装误差。
另外,在板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91与板部件侧制动器轴贯穿孔92之间形成有防止错误组装用孔93。
此外,在组装板部件9时,此防止错误组装用孔93形成于车用座椅S前方侧的位置。
另外,在表皮材料K2形成有操作用的开口,即,相当于操作孔的表皮材料侧操作孔K21(参照图6)。
并且,在板部件9中,一部分大致圆弧的车用座椅S后方端部附近构成为不从表皮材料侧操作孔K21向外侧露出,将此不露出的部分记为“外方延伸部9a”。
这样,由于外方延伸部9a构成为不从表皮材料侧操作孔K21露出,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板部件9从此表皮材料侧操作孔K21向外侧突出。
关于扶手安装状态。
根据图4、图7至图11就扶手T的安装状态进行说明。
首先,如上所述,将衬套部件8、8安装于扶手承受部件7、7,从而构成引导部件G、G。
此外,由于两个引导部件G、G形成为相同的构成,因此,仅就一方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4所示,通过焊接将扶手承受部件7安装于靠背侧中央框架1c(另一方安装于座椅靠背侧侧边框架1a)。
并且,如图11所示,将衬套部件8组装于扶手承受部件7。
此时,承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71与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81连通(以下,将此连通孔记为“第一连通孔H1”)配置,同时,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与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连通(以下,将此连通孔记为“第二连通孔H2”)配置。
此外,此第一连通孔H1相当于第一孔,第二连通孔H2相当于第二孔。
这样将衬套部件8安装于扶手承受部件7,旋转中心轴6c的端部可旋转地插入第一连通孔H1。另外,同时,制动器轴6d的端部沿长孔可移动地插入第二连通孔H2。
接下来,就板部件9的位置进行说明。
在扶手侧侧边框架6a、6a中,仅在配置有靠背侧中央框架1c的一侧,即,在扶手侧中央侧边框架601侧具有此板部件9。在另一侧没有配置板部件9及后述的垫圈10,扶手侧另一方侧边框架602与衬套部件8直接相对构成。
如图7、图10、图11所示,板部件9以与衬套部件8层压的方式配置。
此时,旋转中心轴6c被压入板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91,同时,制动器轴6d被插通于板部件侧制动器轴贯穿孔92。
此外,在图7所示的初期状态(扶手T位于收纳状态的位置的状态),外方延伸部9a配置于后方并被层压,通过被这样层压,防止错误组装用孔93位于前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有环簧状的垫圈10。
此垫圈10为构成为大致圆柱形、同时在其侧面形成有连通两开口的垫圈狭缝10a的环簧。并且,通过将旋转中心轴6c从该垫圈狭缝10a塞向内孔,能够在旋转中心轴6c安装垫圈10。也就是说,成为能够通过垫圈狭缝10a的恢复力,把握旋转中心轴6c的构成。
并且,如图8至图11所示,此垫圈10以介于板部件9与扶手侧中央侧边框架601之间的方式安装于旋转中心轴6c。
此外,此时,如前所述,由于扶手侧中央侧边框架601的下方偏向扶手侧另一方侧边框架602侧,在靠背侧中央框架1c与扶手侧中央侧边框架601下方之间形成有部件配置空间M1,因此,能够将板部件9及垫圈10收纳于此部件配置空间M1,因此,能够将板部件9及垫圈10收纳于此部件配置空间M1。
扶手的动作与随附的构成。
根据图12A及图12B就扶手T的动作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为引导部件G与扶手T的关联性的说明,由于板部件9及垫圈10仅仅随旋转中心轴6c及制动器轴6d的旋转及变位被带动旋转,因此省略板部件9及垫圈10的图示。
衬套部件8如上所述安装于扶手承受部件7并保持不动。
图12A表示扶手T相对于车体地板大致垂直立起的收纳状态,此时,制动器6d配置于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与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连通孔的一端(下端)侧。
在此状态下,使扶手T向箭头方向旋转(倾倒)的话,旋转中心轴6c的位置不动,制动器轴6d将在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与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连通孔内向箭头方向移动。
关于扶手的收纳位置与使用位置的变位。
并且,在扶手T向图12B所示的使用位置展开的状态下,制动器轴6d配置于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与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连通孔的另一端(上端)侧。
此外,在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与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连通孔的两端位置,制动器轴6d不能进一步移动,因此两端位置成为收纳位置及使用位置,禁止扶手T的进一步旋转。
接下来,根据图13A至图13C就制动器功能与变位完成地点的识别机构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扶手T在收纳位置与使用位置之间变位,在到达了作为终点的收纳位置及使用位置时,制动器轴6d变为分别配置于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与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连通孔的两端位置的状态。
这样,在制动器轴6d到达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与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连通孔的两端位置时,在本实施例中存在用于识别该位置即为旋转结束点的机构。
如上所述,两个狭窄突起82a、82a的顶点间的距离t1构成为比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其他部分的宽度t2更小,同样,两个狭窄突起82a、82a的顶点间的距离t1构成为比制动器轴6d的外径t3更小的。
因此,制动器轴6d移动,到达两个狭窄突起82a、82a的顶点间时,如图13B所示,制动器轴6d展开两个狭窄突起82a、82a的顶点间并通过该位置。
也就是说,此时,向空心箭头方向施加将两个狭窄突起82a、82a的顶点间展开的方向的力,因为该力,使扶手T旋转需要更大的操作力。
此外,此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变形孔83靠近狭窄突起82a形成,通过此变形孔83变形,能够吸收空心箭头方向的力,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衬套部件8自身变形。
另外,相反侧的狭窄突起82a(外侧的狭窄突起82a)侧附近通过向外侧弯曲,能够避开空心箭头方向的力。此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在该位置形成向内侧凸出的切口部来有效地错开空心箭头方向的力。
并且,进一步地,如图13C所示,施加力后,制动器轴6d抵接于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72与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82的连通孔的一端部(上端部),禁止制动器轴6d进一步向箭头方向移动。
而且,此时,两个狭窄突起82a、82a的两顶点与制动器轴6d的抵接解除,变形了的变形孔83被恢复。
这样,在从图13B到图13C的步骤中,操作者的操作力从大到小减轻。也就是说,在图13B阶段,由于需要用于展开两个狭窄突起82a、82a的顶点间的力,因此需要增加使扶手T旋转的操作力,在图13C阶段,由于与两个狭窄突起82a、82a的两顶点的接触解除,因此操作力减轻。
据此,操作者能够识别到旋转操作已经结束。
换言之,从大力变为小力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两个狭窄突起82a、82a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的手感,能够识别所谓的“点击感”。
因此,在使用位置,禁止制动器轴6d进一步旋转,同时,能够准确地识别向使用位置变位的结束。
此外,以上就使用位置进行了说明,由于在收纳位置也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具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限定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变更各部件的构成配置等。
例如,狭窄突起82a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弧形、多边形等形状,变形孔83的形状也可以是圆形、多边形等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收纳位置与使用位置设置了停止位置,但并不限定于此,需要的话,也可以在中间阶段等同样设置狭窄突起82a来给予停止位置及点击感。
符号说明
S 车用座椅
K1 缓冲垫
K2 表皮材料
K21 表皮材料侧操作孔(操作孔)
F 座椅框架
1 座椅靠背框架
1a 座椅靠背侧侧边框架
1b 上部框架
1c 靠背侧中央框架
1d 连接框架
H 支柱支持部
2 座椅衬垫框架
2a 衬垫侧侧边框架
2b 后侧连结管
2c 前侧上部连结管
2d 前侧下部连结横杆
2e 衬垫侧中央框架
3 连结部件
4 下方框架
5 导轨连结部件
T 扶手
6 扶手框架
6a 扶手侧侧边框架
601 扶手侧中央侧边框架
602 扶手侧另一方侧边框架
61 旋转中心轴贯穿孔
62 制动器轴贯穿孔
6b 扶手侧上部框架
6c 旋转中心轴(第一轴)
6d 制动器轴(第二轴)
G 引导部件
7 扶手承受部件
71 承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第一孔)
72 承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第二孔)
72b 制动器轴贯穿孔侧承受壁
8 衬套部件
81 衬套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第一孔)
81a 狭缝
81b 中心轴贯穿孔侧卡止爪
82 衬套部件侧制动器轴移动孔(第二孔)
82a 狭窄突起
82b 制动器轴贯穿孔侧卡止爪
83 变形孔
D1 板部件非抵接部
D2 板部件抵接部
D3 阶梯状高低不平部
9 板部件
9a 外方延伸部
91 板部件侧旋转中心轴贯穿孔(第三孔)
91a 板部件侧狭缝
92 板部件侧制动器轴贯穿孔(第四孔)
93 防止错误组装用孔
10 垫圈
10a 垫圈狭缝
11 倾斜机构
H1 第一连通孔(第一孔)
H2 第二连通孔(第二孔)
M1 部件配置空间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具备扶手的座椅,该扶手以一端侧为中心、在以沿着座椅靠背的姿势退避的收纳位置与自由端侧从所述座椅靠背向前方突出的位置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旋转变位,其特征在于;
作为旋转中心的第一轴以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贯穿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扶手的所述一端侧,同时,第二轴与第一轴大致平行地贯穿所述一端侧;
所述第一轴可旋转地支持于第一孔,该第一孔形成于固定在作为所述座椅靠背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引导部件,同时,所述第二轴以沿长孔状的第二孔可移动的方式插通该第二孔,该第二孔沿以所述第一孔为中心的一部分圆弧轨迹形成;
在所述扶手的侧面侧与所述引导部件之间具备覆盖所述第二孔的至少一部分的板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板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贯穿所述板部件并被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部件形成有第三孔及第四孔,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中的任意一方被压入固定于该第三孔,同时,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的另一方贯穿被穿孔为比该另一方的轴外径更大直径的所述第四孔。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中的任意所述一方被压入以比该一方的轴外径更小的边长构成的穿孔为大致正方形的所述第三孔。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连接于所述第三孔并向外方向延伸的狭缝。
7.(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由形成有所述第一孔同时与所述板部件面接触的板部件抵接部及形成有所述第二孔的板部件非抵接部构成;
在所述板部件抵接部与所述板部件非抵接部的边界部分形成有阶梯状高低不平部;
在组装状态下,所述板部件抵接部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壁厚比所述板部件抵接部的壁厚更厚;
所述板部件抵接部面接触所述板部件,同时,所述板部件非抵接部不抵接于所述板部件。
8.(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垫圈部件介于所述板部件与作为所述扶手的骨架的扶手框架之间。
9.(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框架具有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间隔配置的两个扶手侧侧边框架、架起两个该扶手侧侧边框架的上端的扶手侧上部框架;
设置有所述板部件的一侧的扶手侧侧边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偏向没有设置所述板部件的一侧的扶手侧侧边框架的配置方向侧设置。
10.(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由所述扶手框架、设置于该扶手框架的周围的衬垫、覆盖该衬垫的表皮材料构成;
在所述表皮材料开口形成有使所述第一轴的周边露出的操作孔;
所述板具备比所述操作孔更向外方向延伸的外方延伸部。
11.(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内侧。
12.(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被用于半长条座椅中宽度方向较大侧的座椅,所述板设置于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
13.(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孔向所述引导部件的外边缘一体设置有狭缝。
14.(添加)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孔的两端部形成有向所述第二孔的内侧凸出的狭窄突起;
所述第二孔的宽度在所述狭窄突起的部分变小。
15.(添加)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狭窄突起的附近形成有变形孔,该变形孔吸收所述第二轴穿过所述第二孔中的狭窄突起部分时施加的操作力。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权利要求第7项为修改前的权利要求1、原说明书第0033、0038、0046段、图3、图11等公开的内容,根据该内容制作了该项权利要求。并且,关于“引导部件由以作为边界的阶梯状高低不平部为边界且壁厚不同的板部件抵接部及板部件非抵接部这两部分构成”,并没有在国际检索报告中引用的JP 9-84658、JP 9-65951、JP 2012-51492、JP 2010-221939(按顺序为对比文件1至对比文件4,统称的话,以下简单记为“对比文件等”)中公开,也没有任何启示。另外,由于具有该构成,能够实现原说明书第0038段公开的有利效果。
权利要求第13项为原说明书第0033、0046段、图3等公开的内容,根据该内容制作了该项权利要求。并且,关于“从第一孔向引导部件的外边缘一体设置有狭缝”,并没有在国际检索报告中引用的对比文件等中公开,也没有任何启示。另外,由于具有该构成,能够实现原说明书第0041段公开的有利效果。
权利要求第14项为原说明书第0034、0035、0046段、图3、图13等公开的内容,根据该内容制作了该项权利要求。并且,关于“在第二孔的两端部形成有向第二孔的内侧凸出的狭窄突起”及“第二孔的宽度在狭窄突起的部分变小”,并没有在国际检索报告中引用的对比文件等中公开,也没有任何启示。另外,由于具有该构成,能够实现原说明书第0056段公开的有利效果。
权利要求第15项为原说明书第0037、0054、0055段、图3、图12等公开的内容,根据该内容制作了该项权利要求。并且,关于“在狭窄突起的附近形成有变形孔,该变形孔吸收第二轴穿过第二孔中的狭窄突起部分时施加的操作力”,并没有在国际检索报告中引用的对比文件等中公开,也没有任何启示。另外,由于具有该构成,能够实现原说明书第0041段公开的有利效果。
如上所述,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对比文件,不能毫无疑问地得到权利要求第7、13、14、15项的内容。
删除了修改前的权利要求第8项。
随着修改前的权利要求8的删除,将修改前的权利要求第9项至第13项上升为权利要求第8项至第12项。

Claims (13)

1.一种具备扶手的座椅,该扶手以一端侧为中心、在以沿着座椅靠背的姿势退避的收纳位置与自由端侧从所述座椅靠背向前方突出的位置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旋转变位,其特征在于;
作为旋转中心的第一轴以向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贯穿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扶手的所述一端侧,同时,第二轴与第一轴大致平行地贯穿所述一端侧;
所述第一轴可旋转地支持于第一孔,该第一孔形成于固定在作为所述座椅靠背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引导部件,同时,所述第二轴以沿长孔状的第二孔可移动的方式插通该第二孔,该第二孔沿以所述第一孔为中心的一部分圆弧轨迹形成;
在所述扶手的侧面侧与所述引导部件之间具备覆盖所述第二孔的至少一部分的板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板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进行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贯穿所述板部件并被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部件形成有第三孔及第四孔,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中的任意一方被压入固定于该第三孔,同时,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的另一方贯穿被穿孔为比该另一方的轴外径更大直径的所述第四孔。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或所述第二轴中的任意所述一方被压入以比该一方的轴外径更小的边长构成的穿孔为大致正方形的所述第三孔。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形成有连接于所述第三孔并向外方向延伸的狭缝。
7.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部件中,所述第一孔的周边部位的壁厚比所述第二孔的周边部位的壁厚更厚。
8.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引导部件中,所述第一孔的周边部位面接触所述板部件,同时,所述第二孔的周边部位隔着空隙与所述板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垫圈部件介于所述板部件与作为所述扶手的骨架的扶手框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框架具有在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间隔配置的两个扶手侧侧边框架、架起两个该扶手侧侧边框架的上端的扶手侧上部框架;
设置有所述板部件的一侧的扶手侧侧边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偏向没有设置所述板部件的一侧的扶手侧侧边框架的配置方向侧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由所述扶手框架、设置于该扶手框架的周围的衬垫、覆盖该衬垫的表皮材料构成;
在所述表皮材料开口形成有使所述第一轴的周边露出的操作孔;
所述板具备比所述操作孔更向外方向延伸的外方延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扶手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内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备扶手的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被用于半长条座椅中宽度方向较大侧的座椅,所述板设置于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内侧。
CN201680019357.1A 2015-04-14 2016-04-13 具备扶手的座椅 Active CN1074282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82866A JP6159751B2 (ja) 2015-04-14 2015-04-14 アームレストを備えたシート
JP2015-082866 2015-04-14
PCT/JP2016/061918 WO2016167288A1 (ja) 2015-04-14 2016-04-13 アームレストを備えた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28276A true CN107428276A (zh) 2017-12-01
CN107428276B CN107428276B (zh) 2019-06-25

Family

ID=57125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9357.1A Active CN107428276B (zh) 2015-04-14 2016-04-13 具备扶手的座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3886B2 (zh)
EP (1) EP3284632B1 (zh)
JP (1) JP6159751B2 (zh)
CN (1) CN107428276B (zh)
WO (1) WO201616728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9707A (zh) * 2018-09-26 2019-01-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扶手自动伸长的汽车座椅结构及含有该座椅结构的汽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9581B2 (ja) * 2016-03-15 2018-07-18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アームレスト及びアームレストを備えたシート
JP6262279B2 (ja) * 2016-04-22 2018-01-1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834410B2 (ja) * 2016-11-29 2021-02-2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726113B2 (ja) * 2017-01-24 2020-07-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の構造
JP7235432B2 (ja) * 2017-05-22 2023-03-0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10227027B2 (en) * 2017-06-30 2019-03-12 Lear Corporation Seat back with pivotable armrest and armrest restrictor
KR20210068651A (ko) * 2019-12-02 2021-06-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리어 시트의 센터 힌지 조립체
CN114435212A (zh) 2020-10-30 2022-05-06 明门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座椅的扶手的固定装置和汽车座椅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65951A (ja) * 1995-08-30 1997-03-11 Komura Seisakusho:Kk 肘掛け構造
JPH0984658A (ja) * 1995-09-21 1997-03-31 Tachi S Co Ltd 自動車のリア・シートに使用されるシート・バック
EP0960767A2 (en) * 1998-05-25 1999-12-01 Ikeda Bussan Co., Ltd. Coupling structure between seatback and armrest for vehicle
US20060071529A1 (en) * 2004-09-24 2006-04-06 Lear Corporation Center occupant armrest actuated head restraint
JP2010221939A (ja) * 2009-03-25 2010-10-07 Toyota Boshoku Corp アームレスト付き乗物用シート
JP2012051492A (ja) * 2010-09-02 2012-03-15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CN102740737A (zh) * 2009-12-30 2012-10-17 李尔公司 扶手安装组件及未对准指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13751U (zh) * 1986-01-13 1987-07-20
US4953259A (en) * 1988-07-11 1990-09-04 Prince Corporation Armrest torque control
US4848840A (en) * 1988-08-11 1989-07-18 Tachi-S Co., Ltd. Locking mechanism for armrest
US5292171A (en) * 1992-06-01 1994-03-08 Lear Seating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armrest bracket and cover assembly
US5669107A (en) * 1996-07-16 1997-09-23 Lear Corporation Friction detent apparatus for seat accessory
US5752739A (en) * 1996-09-30 1998-05-19 Tachi-S Co., Ltd. Mounting for an armrest in seat
JPH1118874A (ja) * 1997-06-27 1999-01-26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アームレスト
JP2002306275A (ja) 2001-04-11 2002-10-22 Johnson Controls Automotive Systems Corp アームレスト付きシートバック
US6572188B2 (en) * 2001-11-07 2003-06-03 Tachi-S Co., Ltd. Arrangement for supporting rot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rotary body in vehicle seat
JP5023613B2 (ja) 2006-08-23 2012-09-12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収納構造
US20090167070A1 (en) * 2007-12-28 2009-07-02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Armrest For Motor Vehicle Seat Assembly
DE102009053537B4 (de) * 2009-11-18 2014-05-15 F.S. Fehrer Automotive Gmbh Schwenkbare Armlehne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Fahrzeug
JP5607352B2 (ja) * 2009-12-28 2014-10-1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樹脂製のブシュによる軸受け構造
JP6262279B2 (ja) * 2016-04-22 2018-01-17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10391904B2 (en) * 2016-09-08 2019-08-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ertia latch for a vehicle armrest using a spring loaded cam
JP7235432B2 (ja) * 2017-05-22 2023-03-0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65951A (ja) * 1995-08-30 1997-03-11 Komura Seisakusho:Kk 肘掛け構造
JPH0984658A (ja) * 1995-09-21 1997-03-31 Tachi S Co Ltd 自動車のリア・シートに使用されるシート・バック
EP0960767A2 (en) * 1998-05-25 1999-12-01 Ikeda Bussan Co., Ltd. Coupling structure between seatback and armrest for vehicle
US20060071529A1 (en) * 2004-09-24 2006-04-06 Lear Corporation Center occupant armrest actuated head restraint
JP2010221939A (ja) * 2009-03-25 2010-10-07 Toyota Boshoku Corp アームレスト付き乗物用シート
CN102740737A (zh) * 2009-12-30 2012-10-17 李尔公司 扶手安装组件及未对准指示器
JP2012051492A (ja) * 2010-09-02 2012-03-15 Ts Tech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9707A (zh) * 2018-09-26 2019-01-01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扶手自动伸长的汽车座椅结构及含有该座椅结构的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93886B2 (en) 2019-12-03
US20180118069A1 (en) 2018-05-03
EP3284632A4 (en) 2018-04-04
JP6159751B2 (ja) 2017-07-05
EP3284632B1 (en) 2020-06-03
CN107428276B (zh) 2019-06-25
JP2016199240A (ja) 2016-12-01
WO2016167288A1 (ja) 2016-10-20
EP3284632A1 (en) 2018-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8276A (zh) 具备扶手的座椅
US9227530B2 (en) Vehicle seat
CN110053525B (zh) 车用座椅
CN104395144A (zh) 车用座椅
CN104981374A (zh) 车用座椅
CN103857558B (zh) 车辆用座椅
JP2006199231A (ja) シート装置
CN106068205A (zh) 车用座椅
CN103997935B (zh) 头枕以及车辆用座椅
JP7014096B2 (ja) 車両
JP2014180983A (ja) 乗物用シート
CN103442942A (zh) 乘坐物用座椅
TWI645990B (zh) Vehicle seat
JP2012030742A (ja) バックル結合体を装備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2007111121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4078655B2 (ja) 車両の折り畳みシート
JP2022145870A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
JP2005289207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3025891A (ja) 車両用シート
KR102037075B1 (ko) 차량용 시트장치
JP6272152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318014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2019151196A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KR102452477B1 (ko) 시트의 풋레스트 장치
JP2013184488A (ja) ヘッドレス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626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S TECH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No. 27th, 7th Floor, Rongcho 3-chome, Chaoxia City,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TS TECH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HONDA MOTOR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