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95144A - 车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95144A
CN104395144A CN201380027577.5A CN201380027577A CN104395144A CN 104395144 A CN104395144 A CN 104395144A CN 201380027577 A CN201380027577 A CN 201380027577A CN 104395144 A CN104395144 A CN 104395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seat insert
connecting member
regulating mechanism
height reg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2757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95144B (zh
Inventor
古田将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S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S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395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5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95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951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0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61Rods
    • B60N2/1615Parallelogram-lik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5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60N2/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linearly mov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2Joi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6Panel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将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倾斜机构及座椅衬垫框架的树脂制成形部容易地安装,并实现操作性的提高的车用座椅。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下端侧的倾斜机构(10)与座椅衬垫框架(2)后端侧通过连结部件(9)连结,金属部件(I2)被一体形成于座椅衬垫框架(2)的后端侧,连结部件(9)的上方部安装于倾斜机构(10)的同时,连结部件(9)的下方部焊接接合于座椅靠背框架(2)后端侧设置的金属部件(I2)。

Description

车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用于在可旋转座椅靠背框架的状态下支持的倾斜机构、以及被连结于所述倾斜机构,具有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树脂成形部的座椅衬垫框架的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车用座椅中,为了轻量化,存在用塑料等的树脂材料成形座椅靠背框架及座椅衬垫框架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情况。
作为这种车用座椅的一例,具备将包含座椅靠背框架的座椅靠背相对座椅衬垫在可相对旋转的状态下支持的倾斜机构,与所述倾斜机构连结,例如座椅衬垫框架由树脂材料成形的例子被公知。
作为这种构成例,例如,座椅衬垫框架整体作为一体部件由具有热可塑性基质及增强用纤维的复合材料成形等被提出。
如此,谋求轻量化的座椅衬垫框架中,安装周围部件,一般地,通过螺栓等紧固部件进行紧固固定为一般情况(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用座椅,具备公开了为了轻量化用强化树脂形成也可以之宗旨的衬垫框架。
在构成所述车用座椅的框架侧部,形成有螺栓孔,在所述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倾斜机构装置的铰链托架而组装。
如此,倾斜机构装置通过螺栓连接(铰链托架),安装于衬垫框架。
专利文献1:特开2002-0347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他配件(例如,倾斜机构)安装于衬垫框架时,进行螺栓连接的话,存在操作工序变多,操作性差的问题。
因此,制造车用座椅,强烈期待将倾斜机构相对座椅衬垫框架中,由树脂材料成形的树脂成形部更容易地安装,在其他配件的安装工序中,使操作性提高。
还有,伴随此,期待配件件数减少,成本方面也有利的技术。
进一步地,为了轻量化框架,用树脂构成座椅衬垫框架时,更容易地进行倾斜机构的安装的同时,也需要确保倾斜机构及其安装部位(座椅衬垫框架中的安装部位)的刚性,即,相对座椅衬垫框架的倾斜机构的安装刚性及周围部件安装位置的刚性。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容易地安装座椅靠背框架上安装的倾斜机构、以及座椅衬垫框架的树脂成形部,实现操作性的提高的车用座椅。
还有,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地进行倾斜机构及座椅衬垫框架的连结,同时也可以确保倾斜机构及座椅衬垫框架周围的安装刚性的车用座椅。
还有,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另外使用用于安装倾斜机构的配件,同时也能抑制配件件数的增加的车用座椅。
所述课题通过下述方式解决。根据本发明的车用座椅,是一种具备在下方设置有倾斜机构的座椅靠背框架及至少一部分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座椅衬垫框架的车用座椅,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下端侧的所述倾斜机构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侧通过金属性的连结部件连结,金属部件被一体形成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后端侧,所述连结部件的上方部安装于所述倾斜机构的同时,所述连结部件的下方部被焊接接合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后端侧上设置的所述金属部件。
由于如此构成,可以由连结部件通过焊接接合连结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倾斜机构及座椅衬垫框架。
也就是说,本发明中,可以焊接接合金属性的连结部件与一体形成于座椅衬垫框架的后端侧的金属部件而构成。
为此,例如,不需要通过螺栓连接进行固定,可以减少操作工序。而且,伴随此,安装操作性提高。
还有,由于使用连结部件进行焊接接合,不需要使用连结部件以外的紧固部件(例如,螺栓等),结果可以减少配件件数。
此外,倾斜机构也通过焊接接合于座椅靠背框架的话,与成形座椅靠背框架的树脂成形部时,包塑倾斜机构的情况不同,倾斜机构安装于树脂成形部的构造不会复杂,可以容易地进行倾斜机构的安装,进一步地,操作性提高。
还有,上述的车用座椅中,优选所述金属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及从该外侧面的上方部向内侧方向弯曲伸展的上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连结部件,在覆盖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所述外侧面及设置于所述上侧面的所述金属部件部分的状态下,覆设部分被焊接接合。
如此构成的话,连结部件及金属部件在座椅衬垫框架的外侧面与上侧面,在这些被层压的部分进行连结,因此连结部件的安装刚性提高。
还有,上述的车用座椅中,优选在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形成有使该座椅衬垫框架的相对车辆地板的高度变位的高度调整机构所安装的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所述连结部件,在焊接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后端侧的状态下,伸展至与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一致的位置。
如此构成的话,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附近的刚性提高。
还有,上述构成中具体为,所述高度调整机构作为连杆机构被构成,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作为连杆中心轴或者连杆驱动部件所设置的孔部而形成,所述金属部件伸展至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所形成的位置。
如此构成的话,孔部的刚性提高,连杆的安装刚性及连杆驱动部件(例如,制动器机构等)的安装刚性提高。
还有,上述的车用座椅中,优选所述连结部件在焊接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后端侧的状态下,其向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安装的部位弯曲构成为向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前方上部侧延伸,且所述金属部件弯曲设置为一致于所述连结部件的向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安装的部位的形状。
如此构成的话,与焊接部位形成于直线上的情况相比,可以确保焊接面积较大,因此,连结部件的安装刚性提高。
还有,上述的车用座椅中,在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形成有使该座椅衬垫框架的相对车辆地板的高度变位的高度调整机构所安装的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所述金属部件,伸展至与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一致的位置。
如此构成的话,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附近的刚性提高。
还有,上述的车用座椅中,优选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倾斜机构焊接接合,所述连结部件的上方部形成为一致于所述倾斜机构的形状的同时,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倾斜机构的焊接部分构成为一致于所述倾斜机构的形状。
如此构成的话,在连结部件,可以确保焊接部分与倾斜机构之间的距离,因此,连结部件的刚性提高。
还有,连结部件的安装刚性也同样提高。
还有,上述的车用座椅中,优选所述倾斜机构安装于所述连结部件的上部的同时,所述座椅衬垫框架被焊接接合于所述连结部件的下部,所述连结部件的下部与所述连结部件的上部相比,较大地形成。
如此构成的话,可以确保焊接面积较大,安装刚性提高。
进一步地,上述的车用座椅中,在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具有使该座椅衬垫框架的相对车辆地板的高度变位的高度调整机构所安装的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所述高度调整机构作为连杆机构构成的同时,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作为连杆中心轴或者连杆驱动部件所设置的孔部而形成,所述连结部件的下方部安装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侧时,相对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弯曲而向后方侧偏离的话,可以有效地防止阻碍高度调整机构组装操作的情况,因此优选。
还有进一步地,上述的车用座椅中,在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具有使该座椅衬垫框架的相对车辆地板的高度变位的高度调整机构所安装的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所述高度调整机构作为连杆机构构成的同时,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作为连杆中心轴或者连杆驱动部件所设置的孔部而形成,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后端侧上设置的所述金属部件伸展至包围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的位置的话,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孔部周围部)的刚性提高,因此优选。
还有进一步地,上述的车用座椅中,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具备作为连杆机构而构成,使该座椅衬垫框架的相对车辆地板的高度变位的高度调整机构,限制所述连杆机构的动作的制动器齿轮机构设置于所述高度调整机构,所述制动器齿轮机构所设置的制动器部件配设孔形成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后端侧上设置的所述金属部件伸展至包围所述制动器部件配设孔的位置的话,制动器齿轮机构的安装部周围的刚性提高,因此优选。
还有进一步地,上述的车用座椅中,优选所述金属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及从该外侧面的上方部向内侧方向弯曲伸展的上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金属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向外侧突出的凸部而形成的同时,该凸部中至少一部分向外侧露出,所述连结部件,在覆盖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所述外侧面及设置于所述上侧面的所述金属部件部分的状态下,与所述凸部中向外侧露出的部分焊接接合。
如此构成的话,(焊接)安装刚性提高的同时,焊接部周围的刚性也进一步提高。
还有进一步地,上述的车用座椅中,优选所述金属部件作为具有头部和脚部的铁销构成,所述铁销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且所述头部设置于内侧的同时,所述脚部的自由端侧设置于外侧,所述脚部贯通的连结部件侧铁销贯通孔形成于所述连结部件,所述连结部件,在覆盖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所述外侧面及设置于所述上侧面的所述金属部件部分的同时,使所述脚部插通所述连结部件侧铁销贯通孔的状态下,通过在所述脚部与所述连结部件侧铁销贯通孔的接触部被焊接接合,被安装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
如此构成的话,(焊接)安装刚性提高的同时,焊接部周围的刚性也进一步提高,此外,座椅衬垫框架与连结部件的接合变得容易。
还有进一步地,上述的车用座椅中,优选所述金属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及从该外侧面的上方部向内侧方向弯曲伸展的上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同时,避开所述外侧面的上方端缘部及下方端缘部,从所述外侧面的后方向前方伸展,所述连结部件,在覆盖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所述外侧面及设置于所述上侧面的所述金属部件部分的状态下,覆设部分被焊接接合。
如此构成的话,连结部件及金属部件在座椅衬垫框架的外侧面与上侧面,这些用被层压的部分进行连结,因此连结部件的安装刚性提高,同时,从座椅衬垫框架外侧面的后方向前方的线被增强,因此刚性提高。
而且,在从所述后方向前方伸展的部分,形成配件等的安装部(例如,安装孔等)的情况下,该部分被强化,刚性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用座椅,连结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倾斜机构及座椅衬垫框架时,例如,不需要进行螺栓连接等,可以减少操作工序。而且,伴随此,安装操作性提高。
也就是说,可以容易地进行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倾斜机构与座椅衬垫框架的连结。
还有,由于使用连结部件进行焊接接合,不需要使用连结部件以外的紧固部件(例如,螺栓等),结果可以减少配件件数。
根据权利要求2的车用座椅,连结部件及金属部件在座椅衬垫框架的外侧面与上侧面,在这些被层压的部分进行连结,因此连结部件的安装刚性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3的车用座椅,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附近的刚性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4的车用座椅,连杆的安装刚性及连杆驱动部件(例如,制动器机构等)的安装刚性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5的车用座椅,与焊接部位形成于直线上的情况相比,可以确保焊接面积较大,因此,连结部件的安装刚性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6的车用座椅,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附近的刚性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7的车用座椅,可以确保焊接部分与倾斜机构之间的距离,因此,连结部件的刚性以及连结部件的安装刚性同时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8的车用座椅,可以确保焊接面积较大,安装刚性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9的车用座椅,可以有效地防止阻碍高度调整机构组装操作的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10的车用座椅,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孔部周围部)的刚性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11的车用座椅,制动器齿轮机构的安装部周围的刚性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12的车用座椅,由于焊接而安装刚性提高的同时,焊接部周围的刚性也进一步提高。
根据权利要求13的车用座椅,由于焊接而安装刚性提高的同时,焊接部周围的刚性也进一步提高,此外,座椅衬垫框架与连结部件的接合变得容易。
根据权利要求14的车用座椅,连结部件的安装刚性提高的同时,座椅衬垫框架的侧面的刚性也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框架的概略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的框架的概略侧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倾斜机构的内部构造的概略图。
图5是图2中的倾斜机构周围的扩大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靠背框架形状的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倾斜机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座椅衬垫框架的模式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高度调整机构的说明图,表示车用座椅在一般位置时的状态。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高度调整机构的说明图,表示车用座椅在上升位置时的状态。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倾斜机构的周围扩大说明图。
图12是图11中A-A线截面说明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倾斜机构的组装过程的说明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安装状态,A-A线相当部分的截面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倾斜机构的组装过程的说明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5的安装状态,A-A线相当部分的截面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异种材料焊接接合技术的说明模式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倾斜机构的组装过程的说明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图18的安装状态,A-A线相当部分的截面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侧边框架的焊接部附近的扩大后说明图。
图21是图20中B-B线截面说明图。
图22是表示第1改变例的说明图。
图23是图22中C-C线截面说明图。
图24是表示第2改变例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第3改变例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第4改变例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第5改变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以下,本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例是为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例子,并非限制本发明。即,以下说明的部件的形状、尺寸、配置等,本发明可以根据其宗旨进行各种改变、改良,同时毋庸置疑的也包含其等价物。
还有,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与车辆的行驶方向一致的方向,宽度方向是指,沿着车辆横向宽度的方向,相当于本发明的车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是指车辆的上下方向。
图1至图2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参照这些,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还有,图22至图26表示第1改变例至第5改变例,参照这些,实施例说明后,对各改变例进行说明。
此外,在图12、14、16及19的截面说明图,为了简略化图示,省略倾斜机构的内部构造,关于倾斜机构的罩也大致简略化图示。
本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S如图1所示,由座椅靠背S1、座椅衬垫S2、及头枕S3构成,座椅靠背S1及座椅衬垫S2各自于框架1、2上配置缓冲垫1a、2a,且被表皮材料1b、2b覆盖而构成。
头枕S3在未图示的芯材料上配置缓冲垫3a,且被表皮材料3b覆盖而构成,被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头枕支柱HP支持。
本实施例涉及的车用座椅S的框架如图2及3所示,具有作为主要构成要素的构成座椅靠背S1的座椅靠背框架1、以及构成座椅衬垫S2的座椅衬垫框架2。
座椅衬垫框架2形成为平面看大致口字形状,通过用于使车用座椅S在前后方向滑动移动的滑动导轨机构4及用于使车用座椅S在上下方向移动的高度调整机构5安装于车体地板。
座椅靠背框架1形成为平面看大致口字形状,本实施例中,用作为树脂材料的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被一体成形。
座椅靠背框架1,其下端部通过倾斜机构10及安装于此的连结托架9连结于座椅衬垫框架2的后端部而被支持。
这种状态下的座椅靠背框架1相对座椅衬垫框架2,可以向图3中,用箭头所示方向相对旋转。
此外,关于座椅衬垫框架2及座椅靠背框架1的连结部周围,包含倾斜机构10及连结托架9的构成,是本发明的主要构成,因此在后面详述。
倾斜机构10为了在可旋转状态下支持座椅靠背框架1而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一定位置。倾斜机构10具有作为主要构成要素的使座椅靠背框架1旋转时驱动的倾斜机构主体11、以及收纳该倾斜机构主体11的罩12。
关于倾斜机构主体11,作为用于可旋转地支持座椅靠背框架1的构成采用公知的部件,表示一例的话,设置如图4所示的滑动锁定部件15,通过所述滑动锁定部件15的移动动作,安装于滑动锁定部件15的锁定齿轮部14相对啮合齿轮13有时啮合有时脱离。
通过这样的倾斜机构主体11,可以将座椅靠背框架1的状态在相对座椅衬垫框架2被固定的锁定状态与相对座椅衬垫框架2可以相对旋转的未锁定状态之间切换。
具体说明的话,本实施例中,收纳倾斜机构主体11的罩12为大致圆形的外形形状,例如组合图7所图示的外侧罩片12a及内侧罩片12b而被构成。
外侧罩片12a及内侧罩片12b均为金属制,外侧罩片12a接合于座椅衬垫框架2侧,前述的啮合齿轮13形成于其内周面,进一步地,前述的滑动锁定部件15设置于其内侧。
一方面,内侧罩片12b接合于座椅靠背框架1侧,规定滑动锁定部件15的移动通路的一对通路规定部16、16以夹住滑动锁定部件15的状态配置于其内侧。
还有,凸轮面17形成于滑动锁定部件15,抵接于所述凸轮面17的凸轮体18,以固定状态安装于贯通内侧罩片12b且进入罩内的旋转轴20。
如上构成的倾斜机构10中,通常,滑动锁定部件15配置于锁定齿轮14与啮合齿轮13相互啮合的位置,座椅靠背框架1的状态成为锁定状态。
是如此状态时,操作操作杆T(参照图3)的话,由于其操作旋转轴20回转,与此连动凸轮体18回转,通过回转状态的凸轮体18抵接于凸轮面17,滑动锁定部件15在通路规定部16、16之间向从啮合齿轮13离开的方向移动。
结果,锁定齿轮部14从啮合齿轮13脱离,座椅靠背框架1的状态成为未锁定状态。
而且,座椅靠背框架1的状态为未锁定状态时,乘客可以使座椅靠背S1后倾,后倾角度到达希望的角度时松开操作杆T的话,凸轮体18通过弹簧体19返回原来的位置,即,锁定时的位置,滑动锁定部件15朝向啮合齿轮13在通路规定部16、16之间移动。
结果,操作杆T的操作结束的话,锁定齿轮部14再次啮合于啮合齿轮13,座椅靠背框架1的状态恢复为锁定状态。
此外,连结托架9焊接或粘结于倾斜机构10,通过所述连结托架9,与座椅衬垫框架2连结,但关于所述构成,后面进行详述。
可是,在接合于倾斜机构10的座椅靠背框架1的下端部与座椅衬垫框架2的后端部,如图5所示,作为弹性部件的螺旋弹簧P被挂住。
所述螺旋弹簧P在座椅靠背框架1的状态为未锁定状态,且座椅靠背S1为后倾状态时,为了使座椅靠背框架1向前方旋转而施力,其一端部P1卡止于座椅靠背框架1侧设置的卡止部K1。
其中,卡止部K1,例如,由固定于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部框架22的板金部件构成,螺旋弹簧P的一端部P1挂住其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而弯曲的部分而被卡止。
此外,螺旋弹簧P的另一端部P2卡止于座椅衬垫框架2侧设置的卡止部K2,关于该卡止部K2,也具有向宽度方向外侧延伸的部分,通过螺旋弹簧P的另一端部P2挂住该部分而卡止螺旋弹簧P的另一端部P2。
下面,对上述的座椅靠背框架1的构成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座椅靠背框架1如前所述,由CFRP构成,本实施例中由模具成形而一体地成形。但是,并不仅限于此,由CFRP以外的树脂材料成形也可以,或者,也可以是模具成形以外的成形方法,例如,使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片状材料配合框架形状层压成形而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
对座椅靠背框架1的形状进行说明的话,如前所述,是正面看大致口字的外形形状。更具体说明的话,座椅靠背框架1具备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上部框架21、从上部框架21的宽度方向两端向下方延伸的一对侧部框架22、22、以及连结侧部框架22的各下端部的下部框架23。
上部框架21在上下方向略宽地形成,本实施例中,以宽度方向为法线方向的截面为闭截面构造,即,该截面形状为中空矩形状。
一对侧部框架22、22的各自从上方向下方渐渐变宽,其先端部从宽度方向看时为半圆状。
还有,各侧部框架22到上下方向的中途位置为止,以上下方向为法线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闭截面构造。
一方面,关于各侧部框架22的下端部,其截面形状未成为闭截面形状,宽度方向内侧的部分形成为开口状。
这是模具成形处理中,为了从模具拔出作为成形品的座椅靠背框架1而产生。
但是,关于各侧部框架22,并不限定为上述的形状,到下端部为止为闭截面构造也可以。相反地,各侧部框架22中,从上端到下端截面构造为闭截面构造也可以。
还有,倾斜机构配设孔22a形成于各侧部框架22的下端部,圆环状的安装托架10a安装于该部分,通过所述安装托架10a倾斜机构10被配设。
此外,旋转轴20从形成于倾斜机构10的轴孔突出而被构成。而且,旋转轴20以轴方向沿着宽度方向的状态配置于侧部框架22、22之间,旋转轴20的端部穿通轴孔,从侧部框架22的外侧面22b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
而且,操作杆T安装于比倾斜机构10更外侧的位置。
此外,关于倾斜机构10的个数,为了配置于车用座椅S的宽度方向两侧而设置两个也可以,或者,仅配置于车用座椅S的宽度方向一侧而仅设置一个也可以。
下部框架23从各侧部框架22的下端部后端迂回至前面而设置,是侧面看大致J字形状。
如上构成的座椅靠背框架1中,前述的倾斜机构10安装于侧部框架22。
也就是说,倾斜机构10安装于侧部框架22的侧面中,面向宽度方向的外侧的外侧面22b,更具体为,形成有倾斜机构配设孔22a的下端部。
此外,本实施例中,包含侧部框架22的座椅靠背框架1整体由作为树脂材料的CFRP成形,但并不仅限于此,座椅靠背框架1中,至少倾斜机构10所安装的部分由树脂材料构成就可以。
还有,本实施例中,通过模具成形一体成形座椅靠背框架1,但并不仅限于此,分别成形座椅靠背框架1的前侧部分(前侧壳)与后侧部分(后侧壳),之后,组合两壳而构成座椅靠背框架1也可以。
关于前述的座椅衬垫框架2,更详细说明的话,如图8所示,具备位于座椅衬垫框架2的宽度方向两端的一对侧边框架6a、6b、连结侧边框架6a、6b的各后端部的后端侧连结部7、以及连结侧边框架6a、6b的各前端部的前端侧连结部8。
关于上述的座椅衬垫框架2各部,如前所述,由CFRP一体成形。
此外,本实施例中,包含侧边框架6a、6b的座椅衬垫框架2整体由作为树脂材料的CFRP成形,但并不仅限于此,座椅衬垫框架2中,至少侧边框架6a、6b由树脂材料构成,或者,至少侧边框架6a、6b中安装有连结托架9的部分由一部分树脂材料构成也可以。
还有,本实施例涉及的座椅衬垫框架2是通过模具成形而制造的,但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模具成形以外的成形方法,例如,使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片状材料配合框架形状层压成形。还有,关于座椅衬垫框架2的材质,也并不仅限于CFRP,其他的树脂材料也可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座椅衬垫框架2整体由作为树脂材料的CFRP成形,但在侧边框架6a、6b的后端部,铁板片I2被插入成形。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在与连结托架9的连结部分,在CFRP铁板片I2被插入成形。
这是为了容易地进行作为金属部件构成的连结托架9的激光焊接,以及有效地提高所述范围的刚性。
所述铁板片I1的插入范围等的详细是本发明的主要构成,因此在后面进行详述。
一对侧边框架6a、6b的各自沿着车用座椅S的前后方向延长,座椅靠背框架1,更具体为座椅靠背框架1的侧部框架22通过倾斜机构10安装于所述侧边框架6a、6b的后端部的内侧。
还有,侧边框架6a、6b的后端部中,后述的后侧连杆30组装于位于安装有侧部框架22的部位的更下方位置的部位。
更具体说明的话,为了组装后侧连杆30而形成的连杆组装用孔51、52分别形成于侧边框架6a、6b的后端部。
进一步地,后述的前侧连杆40组装于侧边框架6a、6b的前端部。具体说明的话,为了组装前侧连杆40而形成的连杆组装用孔53、54分别形成于侧边框架6a、6b的前端部。
此外,“作为配设有连杆中心轴的孔部而形成的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例如,是指连杆组装用孔51。
还有,此外,以下的说明中,一对侧边框架6a、6b中,位于座椅衬垫框架2的宽度方向一端侧的侧边框架6称为一端侧框架6a,与一端侧框架6a相向状态下,位于座椅衬垫框架2的宽度方向另一端侧的侧边框架6b称为另一端侧框架。
后端侧连结部7沿着前后方向略宽地成形,特别是本实施例中,设置于一端侧框架6a及另一端侧框架6b的各自的后端部中,比座椅靠背框架1所安装的部位更前方。
还有,本实施例中,后端侧连结部7的后端部向组装于一端侧框架6a及另一端侧框架6b的各自的后端部状态的座椅靠背框架1延伸。
更容易理解地说明的话,如图2所示,座椅靠背框架1所安装的部位位于一端侧框架6a及另一端侧框架6b的各自的后端部中的最上方,后端侧连结部7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1所安装部位的下方位置。
一方面,关于后端侧连结部7,如图2所示,其后端位置比前端位置更靠上方。也就是说,后端侧连结部7相对前后方向以倾斜的状态被形成,其后端部向组装于一端侧框架6a及另一端侧框架6b的各自的后端部状态的座椅靠背框架1延伸。
此外,以倾斜状态形成的后端侧连结部7中,位于前方的面是支持就座于车用座椅S的乘客的腰部周围的面,其中央部成为向后方膨胀而弯曲的弯曲面。据此,乘客就座于车用座椅S时的就座感(感觉)提高。
前端侧连结部8是相当于所谓的盘式框架的部分,从一端侧框架6a及另一端侧框架6b的各自的前端向后方展开。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从刚性提高的目的出发,凹部8a、8b、8c形成于前端侧连结部8的若干部位。
各凹部8a、8b、8c通过前端侧连结部8中,该凹部8a、8b、8c所设置的部位向下方凹陷而形成。
如此凹部8a、8b、8c中位于最后方的凹部8c是前端侧连结部8的后端部的宽度方向中央形成的平面看大致正方形状的凹陷。
而且,座椅衬垫框架2中,平面看矩形状的开口2X形成于后端侧连结部7与前端侧连结部8之间,敷设于所述开口2X的上方的S弹簧等支持部件支持就座于车用座椅S的乘客的臀部。
还有,前端侧连结部8中,位于凹陷为平面看大致正方形状而形成的凹部8c与一端侧框架6a,或者另一端侧框架6b之间的部分,具备作为支持就座于车用座椅S的乘客的腿部的腿支撑部8d的功能。
而且,本实施例中腿支撑部8d设置于前端侧连结部8中,通过位于平面看大致正方形状的凹部8c与一端侧框架6a或者另一端侧框架6b之间而刚性变高的部分,因此,可以稳定地支持乘客的腿部。
还有,本实施例中,包含一端侧框架6a及另一端侧框架6b的座椅衬垫框架2整体由作为树脂材料的CFRP成形,但并不仅限于此,座椅衬垫框架2中,至少后侧连杆30及前侧连杆40所组装的部分由树脂材料构成就可以。
下面,对高度调整机构5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涉及的高度调整机构5在上下方向配置于座椅衬垫框架2与滑动导轨机构4之间,通过未图示的操作杆操作而动作。
对高度调整机构5的构成例进行说明的话,高度调整机构5如图9及10所示,具备作为主要构成要素的作为旋转体的一例的后侧连杆30以及前侧连杆40。
后侧连杆30相对一端侧框架6a及另一端侧框架6b的各自的后端部安装的同时,相对设置于滑动导轨机构4的可动导轨4a的连杆支持突起4b旋转自由地被支持。
所述后侧连杆30具备形成有扇形齿轮31的第1旋转臂33,驱动力从连动于上述操作杆的小齿轮25传递至扇形齿轮31的话,通过该驱动力在图9所示的位置与图10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地旋转。
简单说明的话,第1旋转臂33被可动导轨4a的连杆支持突起4b可旋转地轴支(被第2轴销62轴支)的同时,被配设于连杆组装用孔51的第1轴销61相对一端侧框架6a可旋转地轴支。
还有,第1旋转臂33通过未图示的连结管35与第2旋转臂34(未图示)连结,为此,第2旋转臂34与第1旋转臂33一体地旋转。
第2旋转臂34(未图示)在高度调整机构5安装于座椅衬垫框架2的状态下,在宽度方向配置于与第1旋转臂33相向的位置。所述第2旋转臂34(未图示)在高度调整机构5安装于座椅衬垫框架2时,在其一端部相对另一端侧框架6b可旋转地被组装。还有,第2旋转臂34,在其另一端部被组装于可动导轨4a的连杆支持突起4b。
也就是说,驱动力从小齿轮25传递至扇形齿轮31的话,通过该驱动力,第1旋转臂33及第2旋转臂34(未图示)旋转,一端侧框架6a及另一端侧框架6b的后侧的上下位置变位。
还有,构成前侧连杆40的前侧连杆部件41分别安装于一端侧框架6a及另一端侧框架6b的各自的前端部。
前侧连杆40为左右对称的构造,因此以下仅对左右方向,即宽度方向的一端侧的构造进行说明。
所述前侧连杆部件41,一端部相对设置于滑动导轨4的可动导轨4a的连杆支持突起4d旋转自由地被支持(被第6轴销66轴支),另一端侧相对一端侧框架6a可旋转地(被第5轴销65轴支)被安装。
为此,所述前侧连杆部件41在后侧连杆30旋转时连动,在如图9所示位置与如图10所示位置之间移动而旋转。
如上所述,在另一端侧框架6b,形成有相同的连杆构造,成为一对前侧连杆部件41。
所述一对前侧连杆部件41由未图示的连结管42连结,因此,旋转时,双方一体地旋转。
由于如上构成的高度调整机构5的起动,可以将车用座椅S的上方位置从图9所示的一般位置移动至图10所示的上升位置,相反地,可以从上升位置回到一般位置。
此外,驱动力从操作部(未图示)传递至设置于后侧连杆30的小齿轮25,所述小齿轮25具备制动器机构。
制动器机构采用公知的机构,使用所谓的“制动器齿轮”。
省略详细说明,但小齿轮25安装于控制小齿轮25的回转的制动器部件的驱动轴。
制动器部件在操作部(未图示)未操作的状态(一般状态)下,将操作部(未图示)保持在空挡状态,将制动器挂在驱动轴而抑制回转。
一方面,操作部(未图示)被操作,回转力输入制动器部件的话,制动器部件,使所述回转力增幅,用较轻的力给予驱动轴较大的回转输出而付与扭矩,使小齿轮回转。
所述制动器机构在使制动器部件向一端侧框架6a的外侧突出的状态下,驱动轴将制动器部件从制动器部件配设孔55向一端侧框架6a的内侧突出而配设。
而且,小齿轮25安装于所述驱动轴的端部(配设于一端侧框架6a的内侧一侧)。
此外,所述制动器部件配设部55是形成于一端侧框架6a的贯通孔,比连杆组装用孔51更形成于略车辆前方侧。
此外,权利要求的“连杆驱动部件”是指例如,所述制动器(小齿轮25、驱动轴、制动器部件),“作为连杆驱动部件所配设的孔部而形成的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是指制动器部件配设孔55。
下面,对相对侧部框架22的外侧面22b的倾斜机构10的安装构造进行说明。
将倾斜机构10安装于侧部框架22时,将倾斜机构10的罩12,更具体为内侧罩片12b的外表面12c接合固定于侧部框架22的外侧面22b。其中,与内侧罩片12b的材质为金属相比,侧部框架22的材质为CFRP,因此,将倾斜机构10的罩12接合固定于侧部框架22的外侧面22b时,难以用焊接固定。
在此,对制造本实施例的车用座椅S的过程中,在侧部框架22的外侧面22b中安装有倾斜机构10的部位安装倾斜机构10的罩12,并连结侧部框架22与侧边框架6a、6b的方法,及侧边框架6a、6b的构成进行说明。
(连结侧部框架22与侧边框架6a、6b的方法)
下面,根据图11至图21,对连结侧部框架22与侧边框架6a、6b的方法进行说明。
此外,主要构成在两侧相同,因此,对通过倾斜机构10连结侧部框架22与侧边框架6a(一端侧框架6a)的方法进行说明。
还有,本例中,在侧边框架6b(另一端部框架6b)侧是使用连结托架9的构成,但并不仅限于此,在侧边框架6b(另一端部框架6b)侧是不使用连结托架9的构成也可以。
进一步地,图11至图21为了说明简略化了倾斜机构10等的图示(关于内部构造等的详细如上所述)。
如图11及图12所示,连结托架9连结于侧边框架6a的后方端部,通过所述连结托架9及倾斜机构10,侧部框架22安装于侧边框架6a。
此外,本实施例中,连结托架9激光焊接于侧边框架6a。
但是,并不仅限于此,通过粘结剂安装也可以。
还有,本实施例中,倾斜机构10也被激光焊接于侧部框架22。
这也与上述相同,也可以通过粘结剂安装。
如此本实施例中,通过激光焊接或者粘结剂,倾斜机构10安装于侧部框架22的外侧面22b,因此,例如,座椅靠背框架1的成形时将倾斜机构10在框架中进行包塑等而使得倾斜机构10安装于侧部框架22的构造不会复杂化,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倾斜机构10的安装。
首先,如图13及图14所示,倾斜机构10安装于圆环状的安装托架10a。
这是,从内侧罩片12b的外表面12c向外侧突出的定位突起12d外周部以卡止状态组装于安装托架10a的中心部形成的安装孔100a内周部后,将内侧罩片12b的外表面12c中,未形成定位突起12d的非突起区域12e(外周部分)通过激光焊接于安装托架10a的安装孔100a周围部而进行。
所述焊接点用R1表示。
下面,如图15及图16所示,将倾斜机构10安装的安装托架10a激光焊接于形成于侧部框架22的倾斜机构配设孔22a的外周部分。
此外,本例中,圆环形状的铁板片I1安装于倾斜机构配设孔22a。
所述铁板片I1具有内周铁板片I11及外周铁板片I12而被构成。
内周铁板片I11是圆环状的铁板,其外周直径与倾斜机构配设孔22a大致相同而构成。
还有,外周铁板片I12是圆环状的部件,其内周直径与倾斜机构配设孔22a大致相同而构成。
外周铁板片I12,使其内周直径部分与内周铁板片I11的外周部分一致而层压于同心圆上。
为此,如图16所示,其截面形状是内周铁板片I11的厚度的阶梯状高低不平部所形成的形状。而且,所述阶梯状高低不平部分的厚度与侧部框架22下端部的厚度大致相同而构成。
也就是说,铁板片I1通过其阶梯状高低不平部啮合于倾斜机构配设孔22a的同时,外周铁板片I12以向侧部框架22的外侧面延伸的形态被插入成形。
而且,倾斜机构10所安装的安装托架10a焊接于所述外周铁板片I12的外侧面。
所述焊接点用R2表示。
此外,根据图17,对由CFRP成形的侧部框架22及作为金属部件的安装托架10a的焊接接合进行简单说明。
本实施例中,作为树脂的CFRP与金属通过焊接接合,因此使用铁板片I1。
也就是说,在作为树脂的CFRP的焊接部位,插入成形铁板片I1,作为焊接面使外周铁板片I12露出。
而且,通过作为金属的安装托架10a焊接于所述部分,接合两者。
如此构成,因此,可以通过焊接连结作为不同原材料的树脂原材料及金属原材料的同时,因插入成形铁板片I1而使该部分的刚性也提高。
下面,如图18及图19所示,在安装于侧部框架22的倾斜机构10与侧边框架6a后端部,激光焊接金属性的连结托架9。
所述连结托架9相当于“连结部件”。
所述连结托架9具备底面部91及外周缘部92而构成。
底面部91沿着倾斜机构10的外周的一部分而使得外周的一部分弯曲为圆弧状的同时,从所述部分,沿着侧边框架6a后端部的形状而延伸的部分被形成。
而且,沿着圆弧状部分以及从所述部分沿着侧边框架6a后端侧的形状延伸的部分,相对底面部91大致垂直地弯曲而伸展的外周缘部92被形成。
也就是说,所述外周缘部92从倾斜机构10的上方部分沿着侧边框架6a后端的上方缘延伸,覆盖该部分而被构成。
还有,所述外周缘部92的高度(距底面部91的距离)与倾斜机构10的厚度大致相同地构成,为此,可以确保倾斜机构10内部存在的空间。
进一步地,在底面部91,圆形的孔部91a被形成而使得外侧罩片12a的外面露出。
以下,构成连结托架9,沿着侧边框架6a后端部的形状延伸的部分记为“侧边框架被安装部91b”。
连结托架9使形成有孔部91a的位置及其上部的圆弧部分一致于侧部框架22上焊接的倾斜机构10而被覆设,同时,使侧边框架被安装部91b一致于侧边框架6a后端部而被覆设。
这种状态下,孔部91a周围部分与外侧罩片12a被焊接(所述焊接点记为R3)的同时,侧边框架被安装部91b与侧边框架6a后端部被焊接(所述焊接点记为R4)。
所述侧边框架被安装部91b在安装于侧边框架6a的后端部时,相对连杆组装用孔51,成为向后方侧偏离而弯曲(向前方上部胀出)的形状。
为此,组装高度调整机构5时,可以有效地防止阻碍连结托架9组装操作的情况。
还有,通过如此使焊接部分弯曲,与直线状地形成的情况相比,焊接面积可以变得较大,连结托架9的安装刚性提高。
进一步地,连结托架9下方侧(与侧边框架6a焊接一侧)的面积比上方部较大地被构成。
据此,相对侧边框架6a的焊接范围可以较大,安装刚性进一步提高。
对此时的侧边框架6a后端部分进行说明。
如图18至图21所示,铁板片I插入成形于侧边框架6a后端部分。
本实施例中,铁板片I2沿着侧边框架6a的后端部分形状被插入成形。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铁板片I2从侧边框架6a的后端部的外侧面,到从所述外侧面的上方部向内侧方向弯曲延伸的缘部分(相当于“上侧面”)被插入成形。
为此,连结托架9在覆盖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外侧面及上侧面而配设的所述铁板片I2的状态下,该覆设部分被焊接接合。
为此,连结托架9的安装刚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本实施例中,铁板片I2到外侧面与上侧面为一体,但在外侧面的一部分及上侧面的一部分被插入成形(也就是说,作为若干的配件被插入成形)而构成也可以。
本实施例中,如图21(a)所示,平板状的铁板作为铁板片I2被插入,但并不仅限于此,如图21(b)所示,存在截面大致Z形状地阶梯状高低不平的构成也可以。
如此构成的话,位于露出表面的面可以作为焊接面使用的同时,埋设于内部一侧不会影响外观,给予刚性的提高。
此外,如上(图17),对用CFRP成形的侧边框架6a与金属部件的连结托架9的焊接接合进行简单地说明。
本实施例中,为了通过焊接树脂的CFRP与金属而接合,使用铁板片I。
也就是说,在树脂的CFRP的焊接部位,插入成形铁板片I2,使焊接面露出。
而且,通过将金属的连结托架9的侧边框架被安装部91b焊接于所述部分,接合两者。
如此,如图12所示,通过4个焊接点R1、R2、R3、R4,通过连结托架9及倾斜机构10,侧部框架22的下端部与侧边框架6a后端部可旋转地被连结。
由于如此构成,可以简单地进行组装的同时,不需要紧固部件等的配件,因此配件件数减少,可以抑制倾斜机构10的大型化的同时,在成本方面也有利。
还有,如此连结托架9被安装的状态下,侧边框架被安装部91b与连杆组装用孔51的后端部在上下方向延伸至重叠的位置。
由于如此构成,连杆组装用孔51附近的刚性提高,伴随此,高度调整机构5的刚性提高。
同样地,插入一致于侧边框架被安装部91b的位置的铁板片I2也与连杆组装用孔51的后端部在上下方向延伸至重叠的位置。
因此,连杆组装用孔51附近的刚性进一步提高,伴随此,高度调整机构5的刚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关于内侧罩片12b的外表面12c,并不仅限于形成有定位突起12d的罩,定位突起12d不形成于外表面12c,前面是平面也可以。这种情况下,未设置定位突起12d,可以增加焊接附着面积,因此,可以将倾斜机构10相对侧部框架22更良好地连结,可以稳定地配置于安装位置。
(第1改变例)
下面根据图22及图23,对第1改变例进行说明。
第1改变例是第2铁板片I102的插入范围不同的例。
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本例中,第2铁板片I102的插入范围延伸至连杆组装用孔51的周缘部。
也就是说,第2铁板片I102包围连杆组装用孔51的周围而被配设(插入成形)。
通过如此构成,连杆组装用孔51附近的刚性提高,高度调整机构5的刚性提高。
图23表示图22中C-C线截面图。
图23(a)是未插入成形铁板片I102的状态。
本例中,如图23(b)所示,铁板片I102被插入成形为被配设在连杆组装用孔51周边。
但是,并不仅限于此,如图23(c)所示,铁板片I102被插入成形为迂回到连杆组装用孔51的内壁部分为止也可以。
如此构成的话,连杆组装用孔51的刚性进一步提高。
所述连杆组装用孔51是高度调整机构5的后侧连杆(扇形齿轮31)被轴支的孔,因此,可以确保进一步的刚性。
(第2改变例)
下面,根据图24,对第2改变例进行说明。
第2改变例是第3铁板片I202的插入范围不同的例。
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本例中,第3铁板片I202的插入范围延伸至制动器部件配设孔55的周缘部。
通过如此构成,制动器部件配设孔55附近的刚性提高,高度调整机构5的刚性提高。
所述制动器部件配设孔55是具备制动器部件的小齿轮25被轴支的孔,因此,可以确保进一步的刚性。
此外,关于制动器部件配设孔55周边及内壁面的构成,与图23相同。
(第3改变例)
下面,根据图25,对第3改变例进行说明。
第3改变例是第4铁板片I302的插入范围不同的例。
其他构成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本例中,第4铁板片I202的插入范围延伸至连杆组装用孔51及制动器部件配设孔55的周缘部。
通过如此构成,连杆组装用孔51及制动器部件配设孔55附近的刚性提高,高度调整机构5的刚性提高。
所述连杆组装用孔51是高度调整机构5的后侧连杆30(扇形齿轮31)被轴支的孔,因此,可以确保进一步的刚性。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器部件配设孔55是具备制动器部件的小齿轮25被轴支的孔,因此,可以确保进一步的刚性。
此外,关于连杆组装用孔51及制动器部件配设孔55周边及内壁面的构成,与图23相同。
(第4改变例)
根据图26,对第4改变例进行说明。
本例中,侧边框架6a后端部分被改变。
如图18至图21所示,铁板片I插入成形于侧边框架6a后端部分。
本例中,第5铁板片I402沿着侧边框架6a的后端部分形状被插入成形,但其截面形状如图26所示被改变。
也就是说,具有向连结托架9侧突出的截面凸部I402a所形成的形状,所述截面凸部I402a部分在侧边框架6a被插入成形。
而且,所述截面凸部I402a的上表面部分I402b向连结托架9侧露出,连结托架9在覆盖所述上表面部分I402b的状态下,该覆设部分(焊接点R5)被焊接接合。
为此,连结托架9的安装刚性进一步提高。
还有,如此构成的话,位于露出表面的面可以作为焊接面使用的同时,配设于内部侧的一侧不会影响外观,且刚性提高。
(第5改变例)
根据图27,对第5改变例进行说明。
本例中,侧边框架6a后端部分被改变。
如图18至图21所示,铁板片I插入成形于侧边框架6a后端部分。
但是,本例中,使用铁销I502代替铁板片I。
在侧边框架6a的后端部分,适当形成框架侧铁销贯通孔H1,铁销I502被固定于所述框架侧铁销贯通孔H1。
也就是说,铁销I502被固定而使得铁销I502的头部被配设于内侧的同时,脚部的自由端部侧向外侧(连结托架9侧)突出。
而且,在与连结托架9的所述铁销贯通孔H1一致的位置,形成有托架侧铁销贯通孔H2,连结托架9以使得框架侧铁销贯通孔H1与托架侧铁销贯通孔H2连通的方式被覆设于侧边框架6a的后端部分的同时,铁销I502的脚部插通于托架侧贯通孔H2。
下面,托架侧贯通孔H2与铁销I502的接触部分(焊接点R6)被焊接接合。
为此,连结托架9的安装刚性进一步提高。
还有,如此构成的话,通过配设于内部侧的铁销I502的头部,框架侧铁销贯通孔H1及托架侧贯通孔H2附近被加强,刚性提高。
符号说明
S 车用座椅
S1 座椅靠背
S2 座椅衬垫
S3 头枕
HP 头枕支柱
1a,2a,3a 缓冲垫
1b,2b,3b 表皮材料
1 座椅靠背框架
21 上部框架
22 侧部框架
22a 倾斜机构配设孔
22b 外侧面
23 下部框架
2 座椅衬垫框架
6a 侧边框架(一端侧框架)
51 连杆组装用孔(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
53 连杆组装用孔
55 制动器部件配设孔
I1,I2 铁板片(金属部件)
I11 内周铁板片
I12 外周铁板片
I102 第2铁板片
I202 第3铁板片
I302 第4铁板片
I402 第5铁板片
I502 铁销
6b 侧边框架(另一端侧框架)
52 连杆组装用孔
54 连杆组装用孔
4 滑动导轨机构
4a 可动导轨
4b,4d 连杆支持突起
5 高度调整机构
30 后侧连杆
25 小齿轮
31 扇形齿轮
33 第1旋转臂
34 第2旋转臂
35 连结管
61 第1轴销
62 第2轴销
40 前侧连杆
41 前侧连杆部件
42 连结管
65 第5轴销
66 第6轴销
7 后端侧连结部
8 前端侧连结部
8a,8b,8c 凹部
8d 腿支撑部
9 连结托架(连结部件)
91 底面部
91a 孔部
91b 侧边框架被安装部
92 外周缘部
10 倾斜机构
11 倾斜机构主体
12 罩
12a 外侧罩片
12b 内侧罩片
12c 外表面
12d 定位突起
12e 非突起区域
13 啮合齿轮
14 锁定齿轮部
15 滑动锁定部件
16 通路规定部
17 凸轮面
18 凸轮体
19 弹簧体
20 旋转轴
10a 安装托架
100a 安装孔
H1 框架侧铁销贯通孔
H2 托架侧铁销贯通孔
K1,K2 卡止部
P 螺旋弹簧
P1 一端部
P2 另一端部
R1,R2,R3,R4 焊接点
T 操作杆

Claims (14)

1.一种具备在下方设置有倾斜机构的座椅靠背框架及至少一部分由树脂材料构成的座椅衬垫框架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下端侧的所述倾斜机构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侧通过金属性的连结部件连结;
金属部件被一体形成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后端侧;
所述连结部件的上方部安装于所述倾斜机构的同时,所述连结部件的下方部被焊接接合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后端侧上设置的所述金属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及从该外侧面的上方部向内侧方向弯曲伸展的上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连结部件,在覆盖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所述外侧面及设置于所述上侧面的所述金属部件部分的状态下,覆设部分被焊接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形成有使该座椅衬垫框架的相对车辆地板的高度变位的高度调整机构所安装的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
所述连结部件,在焊接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后端侧的状态下,伸展至与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一致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整机构作为连杆机构被构成;
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作为连杆中心轴或者连杆驱动部件所设置的孔部而形成;所述金属部件伸展至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所形成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在焊接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后端侧的状态下,
其向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安装的部位弯曲构成为向所述座椅衬垫框架的前方上部侧延伸,且所述金属部件弯曲设置为一致于所述连结部件的向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安装的部位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形成有使该座椅衬垫框架的相对车辆地板的高度变位的高度调整机构所安装的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
所述金属部件,伸展至与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的至少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一致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倾斜机构焊接接合;
所述连结部件的上方部形成为一致于所述倾斜机构的形状的同时,所述连结部件与所述倾斜机构的焊接部分构成为一致于所述倾斜机构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机构安装于所述连结部件的上部的同时,所述座椅衬垫框架被焊接接合于所述连结部件的下部;
所述连结部件的下部与所述连结部件的上部相比,较大的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具有使该座椅衬垫框架的相对车辆地板的高度变位的高度调整机构所安装的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
所述高度调整机构作为连杆机构构成的同时,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作为连杆中心轴或者连杆驱动部件所设置的孔部而形成;
所述连结部件的下方部安装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侧时,以相对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向后方侧偏离的方式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具有使该座椅衬垫框架的相对车辆地板的高度变位的高度调整机构所安装的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
所述高度调整机构作为连杆机构构成的同时,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作为连杆中心轴或者连杆驱动部件所设置的孔部而形成;
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后端侧上设置的所述金属部件伸展至包围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安装部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具备作为连杆机构而构成,使该座椅衬垫框架的相对车辆地板的高度变位的高度调整机构;
限制所述连杆机构的动作的制动器齿轮机构设置于所述高度调整机构;
所述制动器齿轮机构所设置的制动器部件配设孔形成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
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后端侧上设置的所述金属部件伸展至包围所述制动器部件配设孔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及从该外侧面的上方部向内侧方向弯曲伸展的上侧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金属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作为向外侧突出的凸部而形成的同时,该凸部中至少一部分向外侧露出;
所述连结部件,在覆盖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所述外侧面及设置于所述上侧面的所述金属部件部分的状态下,与所述凸部中向外侧露出的部分焊接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部件作为具有头部和脚部的铁销构成;
所述铁销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且所述头部设置于内侧的同时,所述脚部的自由端侧设置于外侧;
所述脚部贯通的连结部件侧铁销贯通孔形成于所述连结部件;
所述连结部件,在覆盖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所述外侧面及设置于所述上侧面的所述金属部件部分的同时,使所述脚部插通所述连结部件侧铁销贯通孔的状态下,通过在所述脚部与所述连结部件侧铁销贯通孔的接触部被焊接接合,被安装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
1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外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及从该外侧面的上方部向内侧方向弯曲伸展的上侧面的至少一部分的同时,避开所述外侧面的上方端缘部及下方端缘部,从所述外侧面的后方向前方伸展;
所述连结部件,在覆盖所述座椅衬垫框架后端部的所述外侧面及设置于所述上侧面的所述金属部件部分的状态下,覆设部分被焊接接合。
CN201380027577.5A 2012-03-27 2013-03-21 车用座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951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2472 2012-03-27
JP2012072472 2012-03-27
PCT/JP2013/058131 WO2013146547A1 (ja) 2012-03-27 2013-03-21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95144A true CN104395144A (zh) 2015-03-04
CN104395144B CN104395144B (zh) 2016-11-09

Family

ID=49259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757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95144B (zh) 2012-03-27 2013-03-21 车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23770B2 (zh)
EP (1) EP2832584A4 (zh)
JP (1) JP6113147B2 (zh)
CN (1) CN104395144B (zh)
WO (1) WO201314654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4218A (zh) * 2016-10-27 2017-01-11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基于3z齿轮机构的手动座椅调高装置
CN112896000A (zh) * 2021-03-03 2021-06-04 四川上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靠背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2666B2 (en) * 2011-08-10 2016-05-31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FR2981018B1 (fr) * 2011-10-07 2013-11-15 Dorel France Sa Siege auto pour enfant, a assise reglable en hauteur
US20150097404A1 (en) * 2012-03-14 2015-04-09 Ts Tech Co., Ltd. Device with frame
DE102012013208B4 (de) 2012-05-07 2019-07-25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 R.L. Sitzteil eines Fahrzeugsitzes
JP5921767B2 (ja) 2012-05-07 2016-05-24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車両座席の垂直調整用の座席調整装置
FR2992912B1 (fr) * 2012-07-03 2014-07-11 Renault Sa Dispositif d'inclinaison de dossier de siege
JP6181056B2 (ja) * 2012-08-14 2017-08-16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乗物用シート
JP6004863B2 (ja) * 2012-09-24 2016-10-1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のフレーム
JP6266320B2 (ja) 2013-11-19 2018-01-24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シートフレーム
US9216667B1 (en) * 2014-09-09 2015-12-22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JP6521662B2 (ja) * 2015-02-17 2019-05-2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7065484A (ja) * 2015-09-30 2017-04-0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フター装置
USD799225S1 (en) * 2015-12-23 2017-10-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front driver seat
USD799224S1 (en) * 2015-12-23 2017-10-1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rear seat
JP6718785B2 (ja) * 2016-10-04 2020-07-08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JP6533247B2 (ja) * 2017-04-03 2019-06-19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D839012S1 (en) * 2017-04-21 2019-01-29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Vehicle seat
USD843746S1 (en) * 2017-05-12 2019-03-26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Vehicle seat
USD841351S1 (en) * 2017-06-15 2019-02-26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Vehicle seat
JP6662360B2 (ja) * 2017-08-23 2020-03-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USD839013S1 (en) * 2017-10-18 2019-01-29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Vehicle seat
US10569680B2 (en) * 2018-04-24 2020-02-25 Lear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with adhered brackets
USD909782S1 (en) * 2018-06-29 2021-02-09 Ipeco Holdings Limited Back support for a vehicle seat
US10850648B2 (en) * 2019-03-26 2020-12-01 B/E Aerospace, Inc. Seat pan articulation mechanism
US10988061B2 (en) 2019-06-03 2021-04-2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Resin tip-up seat cushion frames and seat assemblies having resin tip-up seat cushion frames
CN113456257B (zh) * 2021-08-10 2022-10-21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一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用多功能颈部支撑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1765A (en) * 1981-12-28 1988-12-20 Ford Motor Company Synthetic material structural body panel
US5100204A (en) * 1989-11-15 1992-03-31 Toyo Seat Co., Ltd. Blow molded seat frame having embedded mounting member
CN1541168A (zh) * 2001-08-15 2004-10-27 改进的座椅系统
CN101722880A (zh) * 2008-10-20 2010-06-09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支架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车用座椅
WO2010101874A1 (en) * 2009-03-02 2010-09-10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Inc. Seat back including integrated backrest and reinforcing composite lay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63057U (ja) * 1984-04-09 1985-10-29 宇部日東化成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シ−トフレ−ム
JPS61190251U (zh) * 1985-05-20 1986-11-27
JP3559131B2 (ja) * 1996-10-31 2004-08-25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シートの樹脂フレームおよび樹脂フレーム製造方法
JP2002034706A (ja) 2000-07-31 2002-02-05 Tachi S Co Ltd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フレーム
US20050168041A1 (en) * 2000-10-04 2005-08-04 Glance Patrick M. Thin, double-wall molded seat frame system
DE102007049864B4 (de) * 2007-01-31 2017-08-03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r.l. Sitzgestell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mit einem Sitzträger, der zwei Seitenteile hat
JP5082795B2 (ja) * 2007-11-20 2012-11-2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フレーム
KR101047563B1 (ko) * 2007-12-14 2011-07-07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시트백프레임 어셈블리
US8371655B2 (en) * 2008-10-20 2013-02-12 Nhk Spring Co., Ltd. Seat cushion frame structure of seat for vehicle and seat for vehicle with seat cushion frame structure
CA2782904C (en) * 2009-12-04 2017-08-15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Seat mechanism with easy-entry feature
JP5599625B2 (ja) * 2010-02-26 2014-10-01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827500B2 (ja) * 2010-09-01 2015-12-02 デルタ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リフター及びシート
JP2012066776A (ja) * 2010-09-27 2012-04-05 Tachi S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WO2012043559A1 (ja) * 2010-09-30 2012-04-0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695870B2 (ja) * 2010-09-30 2015-04-08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5788216B2 (ja) * 2011-05-13 2015-09-30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クッション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該構造を有する車両用シート
JP5664468B2 (ja) * 2011-06-13 2015-02-0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のサイドシールド構造
JP5798851B2 (ja) * 2011-09-21 2015-10-21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20150097404A1 (en) 2012-03-14 2015-04-09 Ts Tech Co., Ltd. Device with frame
JP5915603B2 (ja) * 2013-08-29 2016-05-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構造
JP6431254B2 (ja) * 2013-09-30 2018-11-2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リクライナ
JP6234760B2 (ja) * 2013-09-30 2017-11-2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6213367B2 (ja) * 2014-04-25 2017-10-18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1765A (en) * 1981-12-28 1988-12-20 Ford Motor Company Synthetic material structural body panel
US5100204A (en) * 1989-11-15 1992-03-31 Toyo Seat Co., Ltd. Blow molded seat frame having embedded mounting member
CN1541168A (zh) * 2001-08-15 2004-10-27 改进的座椅系统
CN101722880A (zh) * 2008-10-20 2010-06-09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的座椅靠背支架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车用座椅
WO2010101874A1 (en) * 2009-03-02 2010-09-10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Inc. Seat back including integrated backrest and reinforcing composite layer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14218A (zh) * 2016-10-27 2017-01-11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基于3z齿轮机构的手动座椅调高装置
CN106314218B (zh) * 2016-10-27 2018-08-17 延锋安道拓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基于3z齿轮机构的手动座椅调高装置
CN112896000A (zh) * 2021-03-03 2021-06-04 四川上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靠背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3146547A1 (ja) 2015-12-14
CN104395144B (zh) 2016-11-09
EP2832584A1 (en) 2015-02-04
US9623770B2 (en) 2017-04-18
JP6113147B2 (ja) 2017-04-12
EP2832584A4 (en) 2015-04-01
US20150151653A1 (en) 2015-06-04
WO2013146547A1 (ja) 2013-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95144A (zh) 车用座椅
US7585011B2 (en) Leg covering structure for folding seat
CN103442939B (zh) 车用座椅的跳起机构及车用座椅
US20180029511A1 (en) Headrest
US20150352989A1 (en) Headrest
JP600516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フレーム
CN107428276A (zh) 具备扶手的座椅
US20140284981A1 (en) Vehicle seat
JP2019034737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20728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2030742A (ja) バックル結合体を装備した車両用シート
JP4078655B2 (ja) 車両の折り畳みシート
JP549973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WO2014104361A1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78181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跳ね上げ機構
JP2020082793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272152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23927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及びそのシートフレーム
JP610888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3941746B2 (ja) 車両の折り畳みシート
JP2013189139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48377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622791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S6061344A (ja) シートバック構造
JP578181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跳ね上げ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