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784635A -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784635A
CN106784635A CN201710023612.6A CN201710023612A CN106784635A CN 106784635 A CN106784635 A CN 106784635A CN 201710023612 A CN201710023612 A CN 201710023612A CN 106784635 A CN106784635 A CN 106784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carbon
cathode
carrier
lithium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36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784635B (zh
Inventor
范丽珍
池上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17100236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7846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784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46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7846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7846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01M4/139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based on carbonaceous material, e.g. graphite-intercalation compounds or CFx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该发明主要通过热灌输熔融法或者电沉积法将锂金属沉积在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空隙中从而制备得到复合锂负极,其中三维骨架的应用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为制备过程中预存储锂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另一方面为电池循环的过程中接收金属锂提供了载体。这种复合锂负极能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锂空电池、锂硫电池和固态电池等锂金属电池中,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在5mA cm–2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200mV),其在电池循环过程中既能抑制锂枝晶生长又能稳定电极体积变化,且具有循环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发明的载体材料丰富便宜,过程可控,成本低,可实现批量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主要通过热灌输熔融法或者电沉积法将锂金属沉积在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空隙中从而制备得到复合锂负极,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材料的制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迅猛发展,新能源储存装置已成为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焦点,而高性能、大容量的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和开发成为当前新能源和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拥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使用寿命长、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锂离子电池已经在众多领域中发挥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目前,虽然以石墨(比容量372mAh g–1)为负极的锂电池实现了商业化的大规模生产,但随着对高容量的负极材料需求的增加,传统低比容量的石墨将很难满足储能器件的发展要求,开发以锂金属为负极的高容量二次电池重新成为国际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与传统石墨相比,锂金属负极具有超高能量密度,其理论比容量高达3860mAh g–1,为石墨比容量的十倍,且其体积密度低(0.534gcm–3)以及具有最负的还原电位(–3.040V,相对于氢标准电位),是取代石墨的最理想的负极材料。此外,锂金属负极的用途极其广泛,可以应用于锂硫电池、锂空电池和全固态电池等锂金属电池中。其中锂负极由于具有比容量高和体积密度低的优点,其用于固态电池能很好的提升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比功率,因此,固态电池用的锂负极研究对于固态电池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然而,锂金属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极易形成锂金属枝晶以及引起电极体积变化。已有的研究发现,将锂金属箔片作为锂电池负极,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其表面渐渐形成锂枝晶,枝晶较大的比表面消耗了部分锂和电解液,枝晶继续生长形成死锂,枝晶和死锂的堆积导致了电极的体积变化,造成电极循环的库仑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内部短路、电池热失效或发生爆炸,引起使用锂金属的安全问题(Energy Environ.Sci.,2013,7,513–537.)。多年来,锂金属的锂枝晶和体积变化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较为有效的方式是将锂金属沉积在载体形成锂金属电极,其中载体在锂金属循环中起到两方面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为锂金属在循环的过程中提供一个宿主结构而达到缓解其体积变化的效果;二是改善锂金属循环过程中的沉积与剥离行为而起到抑制锂枝晶的作用。近期,崔屹课题组报道了一种利用热熔融金属锂灌输进入载体空隙的方法制备锂金属负极,这种方法具有简单高效和可控制备的特点,但是熔融液态锂金属较差的润湿性和高温的环境阻碍了大部分载体的应用,已报道的两种载体主要为层状的氧化石墨烯和表面经过修饰的骨架材料(Nat.Nanotechnol.,2016,11,575–652;Nat.Commun.,2016,7,10992;Proc.Natl.Acad.Sci.USA,2016,113,2862–2867.),而以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作为载体应用在热熔融灌输法中制备锂金属电极尚未有人报道。此外,利用电沉积法锂金属沉积进入三维碳材料(碳毡、碳纸、碳布)或者泡沫多孔材料(泡沫铜和泡沫碳)载体空隙中尚未有人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为载体利用电沉积或者热熔融灌输制备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方法。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以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为载体通过热熔融灌输法制备复合锂负极,其过程就是先熔融锂金属箔片,然后将载体材料与熔融的液态锂金属接触,高温熔融的锂金属灌输进入载体材料空隙,待其冷却到室温即形成复合锂负极;
(2)以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为载体通过电沉积法制备复合锂负极,其过程就是将载体材料与锂片组装成电池,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将锂片上一定面积容量的锂金属沉积进入载体材料的空隙中,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载体即制备得到复合锂负极。
进一步的,步骤(1)和(2)所述的三维碳材料载体是:碳毡、碳纸或碳布或者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毡、碳纸或碳布;所述的泡沫多孔材料载体是:泡沫镍、泡沫铜或泡沫碳。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熔融锂金属的温度范围为:200-900℃。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电流密度的范围为:0.2-5mA cm–2;所述的面积容量的范围为:0.1-100mAh cm–2
进一步的,所述的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毡、碳纸或碳布制备过程为:首先将碳毡、碳纸或碳布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然后称取碳毡或碳纸或碳布载体材料和氢氧化钾质量比为1:2-9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浸泡8小时;最后放入烘箱80℃下烘干,取出放入管式炉中800℃保温1小时,升温速率为5℃/min,氮气保护气氛。
进一步的,所述的表面官能团的包括:C=C、C=N、C=O、C–O、N=N。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热熔融灌输方法:整个过程在手套箱中操作,在200-900℃温度范围内热熔融锂金属箔片,然后把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载体材料与熔融的液态锂接触,液态金属锂自发地灌输进入载体空隙中即形成复合锂负极。
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电沉积方法:整个过程在手套箱中操作,将载体材料与锂片组装成原电池,在0.2-5mA cm–2电流密度范围内沉积锂金属进入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载体材料空隙,沉积锂金属的面积容量为0.1-100mAh cm–2,然后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载体用碳酸二甲酯(DMC)清洗即得到复合锂负极。
本发明以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为载体应用电沉积法或者热熔融灌输的方法将锂金属沉积进入泡沫多孔材料的空隙而形成复合锂负极,其中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的使用不仅为预存储金属锂提供空间,而且为锂金属在电池中循环过程中提供了接受主体,使得其在循环的过程中不产生锂枝晶和引起体积变化,将这种复合负极应用于固态电池中,其中三维骨架的应用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为制备过程中预存储锂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另一方面为电池循环的过程中接收金属锂提供了载体,因此,所制备的复合锂负极具有电压平台稳定性好;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发现锂金属电极在多次循环之后无枝晶出现及电极体积变化较小。该复合锂负极具有循环稳定性好及循环后无枝晶的特点,为固态电池提供了一种优越的复合锂负极,为锂金属电极的利用提供了一种既能抑制锂枝晶生长又能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复合锂负极具有以下优点:
1、载体原材料丰富便宜;
2、制备工艺可控,成本低;
3、该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较好;
4、循环多次后无枝晶及较小的电极体积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泡沫镍(图1a)及复合锂负极(图1b)的数码照片。
图2泡沫镍及复合锂负极的XRD图。
图3复合锂负极对称电池的循环电压稳定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泡沫镍为载体热熔融灌输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以泡沫镍为载体制备复合锂负极的步骤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泡沫镍,然后用丙酮、乙醇、去离子各自超声10min,最后放在冷冻干燥机里真空干燥;第二步,设置热熔融锂片的温度为700℃,将锂片完全熔融成锂金属液体,然后将第一步制备好的泡沫镍电极片放入金属锂液体中,至其完全浸润,最后取出自然冷却形成复合锂负极。其中,图1a所示的照片为第一步制备得到的泡沫镍电极片,图1b所示的照片为第二步制备得到的复合锂负极,图2为泡沫镍及复合锂负极的XRD图。
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在5mA cm–2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200mV),复合锂负极对称电池的循环电压稳定性如图3所示。
实施例2:以泡沫铜为载体热熔融灌输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以泡沫铜为载体制备复合锂负极的步骤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泡沫铜,然后用丙酮、乙醇、去离子各自超声10min,最后放在冷冻干燥机里真空干燥;第二步,设置热熔融锂片的温度为500℃,将锂片完全熔融成锂金属液体,然后将第一步制备好的泡沫铜电极片放入金属锂液体中,至其完全浸润,最后取出自然冷却形成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3:以泡沫碳为载体热熔融灌输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以泡沫碳为载体制备复合锂负极的步骤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泡沫碳,然后用乙醇、去离子各自超声10min,最后放在冷冻干燥机里真空干燥;第二步,设置热熔融锂片的温度为300℃,将锂片完全熔融成锂金属液体,然后将第一步制备好的泡沫碳电极片放入金属锂液体中,至其完全浸润,最后取出自然冷却形成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4:以碳毡为载体热熔融灌输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以碳毡为载体制备复合锂负极的步骤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碳毡,然后用乙醇、去离子各自超声10min,最后放在冷冻干燥机里真空干燥;第二步,设置热熔融锂片的温度为400℃,将锂片完全熔融成锂金属液体,然后将第一步制备好的碳毡放入金属锂液体中,至其完全浸润,最后取出自然冷却形成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5:以碳布为载体热熔融灌输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以碳布为载体制备复合锂负极的步骤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碳布,然后用乙醇、去离子各自超声10min,最后放在冷冻干燥机里真空干燥;第二步,设置热熔融锂片的温度为300℃,将锂片完全熔融成锂金属液体,然后将第一步制备好的碳布放入金属锂液体中,至其完全浸润,最后取出自然冷却形成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6:以碳纸为载体热熔融灌输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以碳纸为载体制备复合锂负极的步骤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碳纸,然后用乙醇、去离子各自超声10min,最后放在冷冻干燥机里真空干燥;第二步,设置热熔融锂片的温度为250℃,将锂片完全熔融成锂金属液体,然后将第一步制备好的碳纸电极片放入金属锂液体中,至其完全浸润,最后取出自然冷却形成锂金属电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7:以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毡为载体热熔融灌输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首先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碳毡,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然后称取碳毡和氢氧化钾质量比为1:5的混合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浸泡8小时;最后放入烘箱80℃下烘干,取出放入管式炉中800℃保温1小时,升温速率为5℃/min,氮气保护气氛,待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毡。
设置热熔融锂片的温度为300℃,将锂金属完全熔融成锂金属液体,然后将制备好的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毡电极片放入金属锂液体中,至其完全浸润,最后取出自然冷却形成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8:以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布为载体热熔融灌输制备复合锂负极
首先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碳布,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然后称取碳布和氢氧化钾质量比为1:2的混合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浸泡8小时;最后放入烘箱80℃下烘干,取出放入管式炉中800℃保温1小时,升温速率为5℃/min,氮气保护气氛,待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布。
设置热熔融锂片的温度为400℃,将锂金属完全熔融成锂金属液体,然后将制备好的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布电极片放入金属锂液体中,至其完全浸润,最后取出自然冷却形成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9:以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纸为载体热熔融灌输制备复合锂负极
首先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碳纸,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然后称取碳纸和氢氧化钾质量比为1:3的混合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浸泡8小时;最后放入烘箱80℃下烘干,取出放入管式炉中800℃保温1小时,升温速率为5℃/min,氮气保护气氛,待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纸。
设置热熔融锂片的温度为550℃,将锂金属完全熔融成锂金属液体,然后将制备好的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纸电极片放入金属锂液体中,至其完全浸润,最后取出自然冷却形成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10:以碳毡为载体电沉积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首先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碳毡,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放在冷冻干燥机里真空干燥;然后将得到碳毡与锂片组装成原电池,在0.5mA cm–2的电流密度沉积锂金属进入碳毡的空隙,沉积锂金属的面积容量为10mAh cm–2;最后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碳毡用碳酸二甲酯(DMC)清洗即得到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11:以碳布为载体电沉积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首先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碳布,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放在冷冻干燥机里真空干燥;然后将得到碳布与锂片组装成原电池,在0.2mA cm–2的电流密度沉积锂金属进入碳布的空隙,沉积锂金属的面积容量为5mAh cm–2;最后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碳布用碳酸二甲酯(DMC)清洗即得到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12:以碳纸为载体电沉积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首先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碳纸,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放在冷冻干燥机里真空干燥;然后将得到碳纸与锂片组装成原电池,在1mA cm–2的电流密度沉积锂金属进入碳纸的空隙,沉积锂金属的面积容量为20mAh cm–2;最后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碳纸用碳酸二甲酯(DMC)清洗即得到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13:以表面修饰官能团的碳毡为载体电沉积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首先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碳毡,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然后称取碳毡和氢氧化钾质量比为1:5的混合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浸泡8小时;最后放入烘箱80℃下烘干,取出放入管式炉中800℃保温1小时,升温速率为5℃/min,氮气保护气氛,待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毡。
将得到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毡与锂片组装成原电池,在3mA cm–2的电流密度沉积锂金属进入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毡的空隙,沉积锂金属的面积容量为25mAh cm–2;最后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毡用碳酸二甲酯(DMC)清洗即得到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14:以表面修饰官能团的碳布为载体电沉积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首先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碳布,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然后称取碳布和氢氧化钾质量比为1:8的混合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浸泡8小时;最后放入烘箱80℃下烘干,取出放入管式炉中800℃保温1小时,升温速率为5℃/min,氮气保护气氛,待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布。
将得到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布与锂片组装成原电池,在0.5mA cm–2的电流密度沉积锂金属进入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布的空隙,沉积锂金属的面积容量为10mAh cm–2;最后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布用碳酸二甲酯(DMC)清洗即得到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15:以表面修饰官能团的碳纸为载体电沉积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首先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碳纸,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然后称取碳纸和氢氧化钾质量比为1:6的混合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浸泡8小时;最后放入烘箱80℃下烘干,取出放入管式炉中800℃保温1小时,升温速率为5℃/min,氮气保护气氛,待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纸。
将得到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纸与锂片组装成原电池,在5mA cm–2的电流密度沉积锂金属进入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纸的空隙,沉积锂金属的面积容量为60mAh cm–2;最后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纸用碳酸二甲酯(DMC)清洗即得到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16:以泡沫镍为载体电沉积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首先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泡沫镍,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放在冷冻干燥机里真空干燥;然后将得到泡沫镍与锂片组装成原电池,在0.5mA cm–2的电流密度沉积锂金属进入泡沫镍的空隙,沉积锂金属的面积容量为70mAh cm–2;最后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泡沫镍用碳酸二甲酯(DMC)清洗即得到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17:以泡沫铜为载体电沉积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首先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泡沫铜,用丙酮、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放在冷冻干燥机里真空干燥;然后将得到泡沫铜与锂片组装成原电池,在0.2mA cm–2的电流密度沉积锂金属进入泡沫铜的空隙,沉积锂金属的面积容量为80mAh cm–2;最后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泡沫铜用碳酸二甲酯(DMC)清洗即得到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实施例18:以泡沫碳为载体电沉积法制备复合锂负极
首先冲压制备电极片大小的泡沫碳,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放在冷冻干燥机里真空干燥;然后将得到泡沫碳与锂片组装成原电池,在5mA cm–2的电流密度沉积锂金属进入泡沫碳的空隙,沉积锂金属的面积容量为100mAh cm–2;最后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泡沫碳用碳酸二甲酯(DMC)清洗即得到复合锂负极。将这种复合负极组装成固态对称电池,电化学测试表明,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循环多次后仍保持稳定的电压平台,且具有抑制锂枝晶生长和稳定电极体积变化的作用。

Claims (8)

1.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以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为载体通过热熔融灌输法制备复合锂负极,其过程就是先熔融锂金属箔片,然后将载体材料与熔融的液态锂金属接触,高温熔融的锂金属灌输进入载体材料空隙,待其冷却到室温即形成复合锂负极;
(2)以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为载体通过电沉积法制备复合锂负极,其过程就是将载体材料与锂片组装成电池,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将锂片上一定面积容量的锂金属沉积进入载体材料的空隙中,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载体即制备得到复合锂负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2)所述的三维碳材料载体是:碳毡、碳纸或碳布或者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毡、碳纸或碳布;所述的泡沫多孔材料载体是:泡沫镍、泡沫铜或泡沫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熔融锂金属的温度范围为:200-9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电流密度的范围为:0.2-5mA cm–2;所述的面积容量的范围为:0.1-100mAh cm–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官能团修饰的碳毡、碳纸或碳布制备过程为:首先将碳毡、碳纸或碳布用乙醇和去离子水分别超声清洗10min;然后称取碳毡或碳纸或碳布载体材料和氢氧化钾质量比为1:2-9的物质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浸泡8小时;最后放入烘箱80℃下烘干,取出放入管式炉中800℃保温1小时,升温速率为5℃/min,氮气保护气氛。
6.如权利要求2或5所述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官能团的包括:C=C、C=N、C=O、C–O、N=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热熔融灌输方法:整个过程在手套箱中操作,在200-900℃温度范围内热熔融锂金属箔片,然后把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载体材料与熔融的液态锂接触,液态金属锂自发地灌输进入载体空隙中即形成复合锂负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电沉积方法:整个过程在手套箱中操作,将载体材料与锂片组装成原电池,在0.2-5mAcm–2电流密度范围内沉积锂金属进入三维碳材料或者泡沫多孔材料载体材料空隙,沉积锂金属的面积容量为0.1-100mAh cm–2,然后拆卸电池,取出沉积有锂金属的载体用碳酸二甲酯(DMC)清洗即得到复合锂负极。
CN201710023612.6A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67846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3612.6A CN106784635B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23612.6A CN106784635B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4635A true CN106784635A (zh) 2017-05-31
CN106784635B CN106784635B (zh) 2019-04-09

Family

ID=58948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3612.6A Active CN106784635B (zh) 2017-01-13 2017-01-13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784635B (zh)

Cited B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1640A (zh) * 2017-06-09 2017-09-2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复合钠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07482177A (zh) * 2017-07-03 2017-12-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Te/C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11391A (zh) * 2017-09-05 2018-0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金属二次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06350A (zh) * 2017-10-16 2018-02-16 四川华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三维锂阳极的电极结构及其相应的锂硫电池制备方法
CN107706354A (zh) * 2017-10-16 2018-02-16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沉积基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2204A (zh) * 2017-10-16 2018-02-2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金属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多层金属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99736A (zh) * 2017-09-22 2018-03-13 山东大学 一种三维自支撑亲锂性载体封装的金属锂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94251A (zh) * 2017-12-11 2018-05-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双炭布柔性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75107A (zh) * 2017-12-07 2018-05-25 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熔融沉积制备锂带的方法
CN108134049A (zh) * 2017-12-19 2018-06-08 成都亦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负极层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
CN108183197A (zh) * 2017-12-19 2018-06-19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81612A (zh) * 2018-01-19 2018-07-13 浙江大学 一种复合锂金属负极
CN108346778A (zh) * 2018-02-07 2018-07-31 清华大学 一种制备超薄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方法
CN108508067A (zh) * 2018-02-11 2018-09-07 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对称电池评价锂离子电池的电池材料的方法
CN108565125A (zh) * 2018-03-28 2018-09-21 中能中科(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预锂化锂离子超级电容器负极、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超级电容器
CN108695488A (zh) * 2018-05-22 2018-10-23 东南大学 氧化锌-金属锂复合负极及制备方法、金属锂二次电池
CN108987836A (zh) * 2018-06-15 2018-12-11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电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2359A (zh) * 2018-08-06 2018-12-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2719A (zh) * 2018-10-08 2019-02-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铜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0556A (zh) * 2017-08-11 2019-02-26 中能中科(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全固态锂电池负极、其制备方法和全固态锂电池
CN109728242A (zh) * 2019-01-02 2019-05-07 重庆天齐锂业有限责任公司 三维合金锂负极、其制备方法及锂二次电池
CN109802121A (zh) * 2019-01-25 2019-05-24 香港理工大学 含有金属涂层的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085870A (zh) * 2019-05-06 2019-08-02 浙江大学 一种碱金属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固态碱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CN110112367A (zh) * 2019-04-23 2019-08-09 南方科技大学 三维复合金属锂负极及制备方法和锂金属电池、锂硫电池
CN110197899A (zh) * 2019-06-20 2019-09-03 荆门市亿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锂箔的制备方法
CN110212200A (zh) * 2019-05-30 2019-09-06 江汉大学 一种电池、复合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47047A (zh) * 2019-07-23 2019-09-17 福州大学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44767A (zh) * 2018-05-03 2019-11-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一次/二次电池金属锂负极的三维集流体、金属锂负极以及一次/二次电池
CN110635109A (zh) * 2019-07-29 2019-12-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d打印技术制备的锂金属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0968A (zh) * 2019-09-17 2020-01-07 天津大学 复合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54380A (zh) * 2019-11-27 2020-02-2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锂碳复合材料、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93956A (zh) * 2019-12-20 2020-04-1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全固态电池用负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162265A (zh) * 2020-01-17 2020-05-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固态电池的金属锂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1653754A (zh) * 2020-06-28 2020-09-11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锂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653733A (zh) * 2019-03-04 2020-09-11 中南大学 一种锂阳极颗粒及其制备和在制备锂阳极、锂电中的应用
CN111710851A (zh) * 2020-04-27 2020-09-25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2576A (zh) * 2020-08-25 2020-11-17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复合负极材料、负极、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EP3713005A4 (en) * 2017-11-17 2021-01-06 Tsinghua University REFERENCE ELECTROD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LITHIUM-ION BATTERY HAVING A REFERENCE ELECTRODE
CN112993211A (zh) * 2019-12-12 2021-06-1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碱金属负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3130854A (zh) * 2021-04-06 2021-07-1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无枝晶锂金属-石墨烯纸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4141992A (zh) * 2021-11-30 2022-03-04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蔓延合金化的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97563A (zh) * 2021-12-30 2022-05-13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热熔法构建的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及应用
CN114512637A (zh) * 2022-01-20 2022-05-17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多功能界面层的三维复合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9362A (zh) * 2022-05-17 2022-08-12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固态电解质界面的三维锂金属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0657A (zh) * 2022-07-27 2022-09-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碱金属复合负极及其一体化制备方法
US11600810B2 (en) 2017-12-04 2023-03-07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ltrathin lithium composi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772A (zh) * 2007-10-12 2008-04-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属锂二次电池的泡沫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4759A (zh) * 2011-11-04 2012-02-15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锂负极、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锂负极的电池
CN105529471A (zh) * 2016-01-21 2016-04-27 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 全钒液流电池电极的处理方法
CN105789559A (zh) * 2016-04-21 2016-07-20 清华大学 一种柔性锂金属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2772A (zh) * 2007-10-12 2008-04-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金属锂二次电池的泡沫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54759A (zh) * 2011-11-04 2012-02-15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锂负极、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锂负极的电池
CN105529471A (zh) * 2016-01-21 2016-04-27 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 全钒液流电池电极的处理方法
CN105789559A (zh) * 2016-04-21 2016-07-20 清华大学 一种柔性锂金属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ENG LIANG ET AL.: ""Composite lithium metal anode by melt infusion of lithium into a 3D conducting scaffold with lithiophilic coat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ZHENG LIANG ET AL.: ""Composite Lithium metal anode by melt infusion of lithium into a 3D conducting scaffold with lithiophilic coat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Cited By (6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1640A (zh) * 2017-06-09 2017-09-29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复合钠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07482177A (zh) * 2017-07-03 2017-12-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Te/C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82177B (zh) * 2017-07-03 2019-09-1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Te/C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90556A (zh) * 2017-08-11 2019-02-26 中能中科(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全固态锂电池负极、其制备方法和全固态锂电池
CN107611391A (zh) * 2017-09-05 2018-0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金属二次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99736A (zh) * 2017-09-22 2018-03-13 山东大学 一种三维自支撑亲锂性载体封装的金属锂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2204B (zh) * 2017-10-16 2020-07-07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金属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多层金属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06350B (zh) * 2017-10-16 2021-01-05 四川华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三维锂阳极的电极结构及其相应的锂硫电池制备方法
CN107706350A (zh) * 2017-10-16 2018-02-16 四川华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三维锂阳极的电极结构及其相应的锂硫电池制备方法
CN107706354A (zh) * 2017-10-16 2018-02-16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沉积基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2204A (zh) * 2017-10-16 2018-02-23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金属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多层金属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713005A4 (en) * 2017-11-17 2021-01-06 Tsinghua University REFERENCE ELECTROD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LITHIUM-ION BATTERY HAVING A REFERENCE ELECTRODE
US11362323B2 (en) 2017-11-17 2022-06-14 Tsinghua University Method for preparing reference electrode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with reference electrode
US11600810B2 (en) 2017-12-04 2023-03-07 Institute Of 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ltrathin lithium composi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8075107A (zh) * 2017-12-07 2018-05-25 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熔融沉积制备锂带的方法
CN108075107B (zh) * 2017-12-07 2020-05-12 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熔融沉积制备锂带的方法
CN107994251A (zh) * 2017-12-11 2018-05-04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双炭布柔性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94251B (zh) * 2017-12-11 2019-1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双炭布柔性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83197A (zh) * 2017-12-19 2018-06-19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34049A (zh) * 2017-12-19 2018-06-08 成都亦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负极层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
CN108134049B (zh) * 2017-12-19 2023-06-30 成都大超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层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电芯及锂电池
CN108281612A (zh) * 2018-01-19 2018-07-13 浙江大学 一种复合锂金属负极
CN108346778A (zh) * 2018-02-07 2018-07-31 清华大学 一种制备超薄锂金属负极的电化学方法
CN108508067A (zh) * 2018-02-11 2018-09-07 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对称电池评价锂离子电池的电池材料的方法
CN108565125A (zh) * 2018-03-28 2018-09-21 中能中科(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预锂化锂离子超级电容器负极、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超级电容器
CN110444767B (zh) * 2018-05-03 2021-12-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一次/二次电池金属锂负极的三维集流体、金属锂负极以及一次/二次电池
CN110444767A (zh) * 2018-05-03 2019-11-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一次/二次电池金属锂负极的三维集流体、金属锂负极以及一次/二次电池
CN108695488A (zh) * 2018-05-22 2018-10-23 东南大学 氧化锌-金属锂复合负极及制备方法、金属锂二次电池
CN108987836A (zh) * 2018-06-15 2018-12-11 桑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电极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2359A (zh) * 2018-08-06 2018-12-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52359B (zh) * 2018-08-06 2020-10-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三维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金属锂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32719A (zh) * 2018-10-08 2019-02-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铜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28242B (zh) * 2019-01-02 2021-06-01 重庆天齐锂业有限责任公司 三维合金锂负极、其制备方法及锂二次电池
CN109728242A (zh) * 2019-01-02 2019-05-07 重庆天齐锂业有限责任公司 三维合金锂负极、其制备方法及锂二次电池
CN109802121A (zh) * 2019-01-25 2019-05-24 香港理工大学 含有金属涂层的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1653733A (zh) * 2019-03-04 2020-09-11 中南大学 一种锂阳极颗粒及其制备和在制备锂阳极、锂电中的应用
CN111653733B (zh) * 2019-03-04 2021-09-21 中南大学 一种锂阳极颗粒及其制备和在制备锂阳极、锂电中的应用
CN110112367B (zh) * 2019-04-23 2021-09-03 南方科技大学 三维复合金属锂负极及制备方法和锂金属电池、锂硫电池
CN110112367A (zh) * 2019-04-23 2019-08-09 南方科技大学 三维复合金属锂负极及制备方法和锂金属电池、锂硫电池
CN110085870A (zh) * 2019-05-06 2019-08-02 浙江大学 一种碱金属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固态碱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CN110085870B (zh) * 2019-05-06 2021-03-16 浙江大学 一种碱金属复合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固态碱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CN110212200A (zh) * 2019-05-30 2019-09-06 江汉大学 一种电池、复合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197899B (zh) * 2019-06-20 2021-11-09 荆门市亿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锂箔的制备方法
CN110197899A (zh) * 2019-06-20 2019-09-03 荆门市亿美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锂箔的制备方法
CN110247047A (zh) * 2019-07-23 2019-09-17 福州大学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35109B (zh) * 2019-07-29 2021-07-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d打印技术制备的锂金属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35109A (zh) * 2019-07-29 2019-12-3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3d打印技术制备的锂金属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60968A (zh) * 2019-09-17 2020-01-07 天津大学 复合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54380A (zh) * 2019-11-27 2020-02-28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锂碳复合材料、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93211A (zh) * 2019-12-12 2021-06-18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碱金属负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993956A (zh) * 2019-12-20 2020-04-10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全固态电池用负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162265B (zh) * 2020-01-17 2022-04-1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固态电池的金属锂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1162265A (zh) * 2020-01-17 2020-05-1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固态电池的金属锂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1710851A (zh) * 2020-04-27 2020-09-25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10851B (zh) * 2020-04-27 2022-04-01 常州赛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3754A (zh) * 2020-06-28 2020-09-11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锂负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952576B (zh) * 2020-08-25 2021-10-22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复合负极材料、负极、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1952576A (zh) * 2020-08-25 2020-11-17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复合负极材料、负极、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3130854A (zh) * 2021-04-06 2021-07-1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无枝晶锂金属-石墨烯纸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4141992A (zh) * 2021-11-30 2022-03-04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蔓延合金化的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97563A (zh) * 2021-12-30 2022-05-13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热熔法构建的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及应用
CN114497563B (zh) * 2021-12-30 2024-03-29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热熔法构建的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及应用
CN114512637A (zh) * 2022-01-20 2022-05-17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多功能界面层的三维复合锂金属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99362A (zh) * 2022-05-17 2022-08-12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固态电解质界面的三维锂金属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0657A (zh) * 2022-07-27 2022-09-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碱金属复合负极及其一体化制备方法
CN115020657B (zh) * 2022-07-27 2024-01-3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碱金属复合负极及其一体化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784635B (zh) 201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4635B (zh) 一种固态电池用复合锂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07221640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用复合钠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02394305B (zh) 一种泡沫铜氧化物/铜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204289603U (zh) 一种液态金属电池装置
CN110808179B (zh) 一种氮氧共掺杂生物质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24649B (zh) 一种包覆结构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10895A (zh) 碳纤维负载氧化镁颗粒交联纳米片阵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183820B (zh)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用膜材料
CN110212200A (zh) 一种电池、复合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62238A (zh) 一种生物质废料菱角壳基硬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67083A (zh) 一种3d打印三维负极的方法
CN110752360B (zh) 一种S-Ni3C/NiO复合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244374B (zh) 一种三维多孔锂金属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383099B (zh) 一种利用蜂巢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
CN114203952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09409A (zh) 液态或半液态金属电池的低熔点熔盐电解质及制备和应用
CN112490414B (zh) 一种二氧化锡和五氧化二钒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25181B (zh) 一种氧化锰/淀粉基硬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70655B (zh) 一种碘修饰的纺锤形生物碳材料及其在制备金属锂负极中的应用
CN115007861B (zh) 一种制备多孔锡的方法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13097482B (zh) 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具有负极材料的锂电池
CN110380044B (zh) 锂离子电池二氧化钛/硫化锑多孔复合负极的制备方法
CN112430089B (zh) 一种ReO3剪切结构MoNb6O18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843491A (zh) 一种高容量、高循环稳定性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18194B (zh) 一种原位碳包覆制备核壳型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