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94205B - 卷线器脚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卷线器脚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94205B
CN105994205B CN201610153119.1A CN201610153119A CN105994205B CN 105994205 B CN105994205 B CN 105994205B CN 201610153119 A CN201610153119 A CN 201610153119A CN 105994205 B CN105994205 B CN 105994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ver
cover
fixed device
operating nut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531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94205A (zh
Inventor
内藤秀行
及川胜広
秋叶胜
清田义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ride Inc
Original Assignee
Globerid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135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3003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135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3003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eride Inc filed Critical Globerid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994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4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94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94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01K87/06Devices for fixing reels on r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在操作螺母与移动罩的连结部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同时有效且高效地实现移动罩的薄壁化及轻量化。具体而言,本发明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通过使设置在移动罩(15)端部的弯曲了的卡定部(15f)卡合于操作螺母(18)端部的凹部(18g),从而连结操作螺母(18)与移动罩(15)。移动罩(15)由在强化纤维(42)中含浸有合成树脂的作为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聚酯胶片(40)所形成,指向移动罩的轴向的强化纤维(42)连续延伸至操作螺母(18)与移动罩(15)的连结部(20)。

Description

卷线器脚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于钓竿且可安装各种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周知如下类型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具备在轴长方向上离开的移动罩与固定罩,将卷线器脚的一端插入于固定罩,同时用在轴向上移动的移动罩来按压卷线器脚的另一端,由此固定钓鱼用卷线器。此时,固定罩及移动罩配设在覆盖钓竿的第1节竿外周的管状的卷线器座,通过转动邻接移动罩而配置的操作螺母,从而使移动罩接近/远离固定罩,由此装拆钓鱼用卷线器。通常,大多用金属材料来形成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以下,也称为罩部),将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衬垫部配设在被插入的卷线器脚所抵接的部分(罩部的内面)。
但是,最近,要求实现钓竿的轻量化,如果如上所述地用金属材料来形成罩部,则会妨碍实现轻量化。因而,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用合成树脂来成形罩部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国实开昭57-1870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9-65868号公报
如前所述,卷线器脚固定装置虽然通过转动邻接移动罩而配置的操作螺母来使移动罩接近/远离固定罩,但是具体而言这样的接近/远离是通过如下动作来实现,将操作螺母的顶端部连结于移动罩的基端部,同时在拧紧方向上对操作螺母进行转动操作时,不转动移动罩而使其向固定罩侧移动,并且,在松开方向上对操作螺母进行转动操作时,不转动移动罩而使其在从固定罩离开的方向上移动。而且,此时一般地讲,在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的那样,通过如下方法来连结操作螺母的顶端部与移动罩的基端部,在操作螺母18的顶端部形成环状的凹陷部,使在移动罩的基端部被设置成呈环状的弯曲了的扣状卡定突起配合于所述凹陷部内。
从而,操作螺母与移动罩的这样的连结部,在拧紧操作螺母而在移动罩与固定罩之间按压卷线器脚时承受较大的按压力,同时在从这样的按压状态下松开操作螺母而将移动罩从固定罩分开时也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且,这样的力使连结部尤其使移动罩的扣状卡定突起的弯曲部产生应力集中,在移动罩的基端部引起像使卡定突起从凹陷部脱离那样的扩径方向的变形。
因而,像前述的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那样,在用合成树脂来形成移动罩时,在该连结部尤其在移动罩的卡定突起处需要确保充分的强度。即,在为了实现轻量化而用树脂来形成移动罩时,在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这样的连结部必须确保充分的强度,如果不能则还有可能在连结部(尤其是移动罩的卡定突起)引起断裂。但是,如果为了确保强度而过度加大壁厚,则会带来重量增加,带来与实现轻量化相反的结果。即,关于轻量化,也希望尽可能实现薄壁化,希望实现包括确保强度的高效且有效的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在操作螺母与移动罩的连结部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同时有效且高效地实现移动罩的薄壁化及轻量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一发明是一种卷线器脚固定装置,通过操作螺母来在轴向上移动可收容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脚的筒状的移动罩,该卷线器脚固定装置通过使设置在所述移动罩端部的弯曲了的卡定部卡合于所述操作螺母端部的凹部,从而连结所述操作螺母与所述移动罩,其特征为,所述移动罩由在强化纤维中含浸有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所形成,包含指向所述移动罩的轴向的所述强化纤维,指向所述移动罩的轴向的所述强化纤维连续延伸至所述操作螺母与所述移动罩的连结部,指向所述移动罩的轴向的所述强化纤维从所述卡定部的顶端经由所述卡定部的弯曲部朝着鼓出部侧连续延伸,在位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外周或内周,设置有抑制所述移动罩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
根据上述结构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由于用在强化纤维中含浸有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来形成移动罩,因此与只用合成树脂来形成移动罩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强度,从而,在确保所需要的充分的强度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薄壁化。即,关于移动罩,在确保充分的强度的同时能够有效且高效地实现薄壁化及轻量化。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由于至少指向轴向的强化纤维至少在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操作螺母与移动罩的连结部连续延伸,因此在连结部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在连结部能够避免发生破损等。即,在指向轴向的强化纤维在连结部并未连续时,具体而言,例如在连结部(尤其是弯曲部)指向轴向的强化纤维层在径向上分成2层以上时,在拧入或松开操作螺母时,因作用于移动罩的基于前述的固有按压力或拉力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力而径向分开的层有可能彼此在该界面上沿着轴向发生断裂,但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结构中,由于抵抗连结部所固有的这样的作用力而指向轴向的强化纤维在连结部连续延伸,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发生这样的断裂。另外,在弯曲部连续的轴向纤维也在周向(径向)上延伸,因此在连结部整体上,连续的纤维在轴向及周向的两方向上延伸,能够实现对于轴向力及扭转力具有高刚性的连结部。
并且,本申请的第二发明是一种卷线器脚固定装置,通过操作螺母来在轴向上移动可收容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脚的筒状的移动罩,该卷线器脚固定装置通过使设置在所述移动罩端部的弯曲了的卡定部卡合于所述操作螺母端部的凹部,从而连结所述操作螺母与所述移动罩,其特征为,所述移动罩由在强化纤维中含浸有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所形成,包含指向所述移动罩的轴向的所述强化纤维,指向所述移动罩的轴向的所述强化纤维连续延伸至所述操作螺母与所述移动罩的连结部,在位于所述操作螺母与所述移动罩的连结部的所述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外周或内周,设置有抑制所述移动罩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
根据上述结构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由于在将第一发明的结构作为前提的同时,在位于操作螺母与移动罩的连结部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外周或内周,设置有在连结部抑制移动罩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因此在连结部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避免在连结部发生破损等。即,如上所述,在拧入或松开操作螺母时,因移动罩作用于连结部的基于固有按压力或拉力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力,根据构成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强化纤维的量或指向方向,在对应于连结部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部位有可能发生断裂,但是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结构中,由于为了抵抗连结部所固有的这样的作用力,在位于连结部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外周或内周,设置有在连结部抑制移动罩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发生这样的断裂。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在操作螺母与移动罩的连结部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同时有效且高效地实现移动罩的薄壁化及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有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钓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3是在图2所示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中表示移动罩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a)是图3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b)是从开口侧观察图(a)所示的移动罩的图。
图5表示图2所示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的成形方法的第1例,(a)是将要把形成移动罩的聚酯胶片(prepreg)卷绕于心轴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b)是卷绕有聚酯胶片的心轴的侧视剖视图。
图6表示图2所示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的成形方法的第2例,(a)是将要把形成移动罩的聚酯胶片卷绕于心轴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b)是卷绕有聚酯胶片的心轴的立体图。
图7(a)是将通过图5或图6的成形方法形成的移动罩连结于操作螺母的立体图,(b)是(a)的侧视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及连结于此的操作螺母的侧视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及连结于此的操作螺母的侧视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及连结于此的操作螺母的侧视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及连结于此的操作螺母的侧视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及连结于此的操作螺母的侧视剖视图。
图13表示图12所示的移动罩的成形方法的一个例子,(a)是将要把形成移动罩的补强构件的周向纤维层及特氟龙(注册商标)带卷绕于心轴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b)是卷绕有形成移动罩的聚酯胶片、补强构件及特氟龙(注册商标)带的心轴的侧视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及连结于此的操作螺母的侧视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及连结于此的操作螺母的侧视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及连结于此的操作螺母的侧视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及连结于此的操作螺母的侧视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移动罩及连结于此的操作螺母的侧视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卷线器脚固定装置;13-固定罩;15-移动罩;15a-鼓出部;15b-圆筒部;15c-开口;15f、15f’、15f”-卡定突起(卡定部);18-操作螺母;18g、18g’、18g”-凹部;20-连结部;40-聚酯胶片(纤维强化树脂材料);42-强化纤维(碳纤维);44-弯曲部;60、62、64、66、69-补强构件;70-钓鱼用卷线器;71-卷线器脚。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安装有本发明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的钓竿的一个例子的图。
钓竿1通过连接多个竿杆而构成,本实施方式中,以插接式连接第1节竿3、中间竿5及竿梢节7这3根竿杆。关于中间竿5,既可以不存在,也可以连接4根以上。另外,钓竿除了插接式以外还可以是1根竿、抽出式竿、中通式竿等,对其结构并不特意进行限定。
第1节竿3上设置有安装钓鱼用卷线器70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10,在各竿杆上隔着规定间隔安装有对从钓鱼用卷线器释放的钓线进行导向的多个钓线导件8(在竿梢节7的顶端安装有顶端导件8a)。关于钓线导件8,既可以作为固定于竿杆的固定导件而构成,也可以作为沿着竿杆可滑动的活动导件而构成。
第1节竿3、中间竿5及竿梢节7由在强化纤维(主要是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中含浸有环氧树脂等的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所构成,且作为管状体或实心体而构成。
设置在第1节竿3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10具备固定罩与轴向上移动的移动罩,在将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脚插入于固定罩的状态下,通过在轴向上使移动罩移动而装拆钓鱼用卷线器。此时,固定罩既可以位于竿梢侧也可以位于基端侧。
以下,参照图2~图4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10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
卷线器脚固定装置10具备外嵌于第1节竿3的以筒状形成的卷线器座本体(以下,简单地称为本体)11。本体11例如由合成树脂一体形成,具备:放置面12,放置钓鱼用卷线器70的卷线器脚71;固定罩13,配设在放置面12的竿梢侧;及移动罩15,配设在放置面12的基端侧。
固定罩13呈一体地形成于本体11上,且具备鼓出了的罩部13A,以便能够收容卷线器脚71的顶端侧脚部71a,卷线器脚71的顶端侧脚部71a通过罩部13A的开口13a被插入。并且,与后述的移动罩的罩部同样,罩部13A与本体11分体形成,也可以构成为与本体11呈一体。
移动罩15沿着轴向可移动,具备与本体11作为分体而形成的罩部15A。本实施方式的罩部15A具备:鼓出的鼓出部15a,以便能够收容卷线器脚71的基端侧脚部71b;及在鼓出部15a的基端侧一体形成的圆筒部15b。即,鼓出部15a呈圆筒部15b外周的规定范围的圆弧区域随着向竿梢侧移行而逐渐上升的形状,卷线器脚71的基端侧脚部71b通过这样的鼓出部15a的开口15c被插入。
在鼓出部15a的内侧,以压力接触被插入的卷线器脚71的基端侧脚部71b表面的方式配设有衬垫构件16。在移动罩15朝着固定罩13侧移动时,该衬垫构件16是被压紧于卷线器脚71的基端侧脚部71b表面的部分,具有牢固固定卷线器脚71的功能。即,衬垫构件16以对应于卷线器脚71的基端侧脚部71b表面的形状形成,通过使其突起16a嵌合于形成在移动罩15鼓出部15a的孔15d,从而与鼓出部15a内面呈一体。
在本体11的基端侧一体形成有外螺纹部11a,操作螺母18螺合于该外螺纹部11a,通过进行转动操作而使操作螺母18沿着轴向移动。操作螺母18的顶端部连结于移动罩15(罩部15A的圆筒部15b)。并且,在此的连结关系如以下即可,在拧紧方向上对操作螺母18进行转动操作时,不会使移动罩15进行转动,而是使其向固定罩侧移动,而且,在松开方向上对操作螺母18进行转动操作时,不会使移动罩15进行转动,而是使其在从固定罩13离开的方向上移动。
具体而言,如图4(a)所示,通过在操作螺母18的圆筒部15b侧的端缘18e形成环状突起18a,在该顶端形成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卡定突起18f,在操作螺母18的顶端部外周面形成环状凹部18g,同时在移动罩15的圆筒部15b的操作螺母18侧的端缘(基端缘)15e形成向径向内侧突出的以扣状弯曲的作为卡定部的环状卡定突起15f,使卡定突起15f卡定于凹部18g,从而连结操作螺母18与移动罩15。图4(a)中用参照符号20示出了该连结部。
根据这样的操作螺母18与罩部15A(圆筒部15b)的配合(连结)关系,如果在拧紧方向上对操作螺母18进行转动操作,则在操作螺母18朝着固定罩13侧螺进的同时,移动罩15(罩部15A的圆筒部15b)不会转动,而是因端缘18e与端缘15e的抵接关系而朝着固定罩13侧移动。即,放置于放置面12的卷线器脚71在固定罩13与移动罩15之间被拧紧固定。另外,如果在松开方向上对操作螺母18进行转动操作,则在操作螺母18在从固定罩13离开的方向上螺进的同时,移动罩15(罩部15A的圆筒部15b)不会转动,而是因卡定突起15f与凹部18g的配合关系而朝着从固定罩13远离的方向移动。即,能够将放置于放置面12的卷线器脚71从固定罩13及移动罩15拆下。
上述结构的移动罩15(罩部15A)由在碳纤维中含浸有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所形成,具体而言由如图5(a)所示的聚酯胶片40所形成,以便能够维持一定强度且实现轻量化。此时,聚酯胶片40以碳纤维至少在轴向(也可以包括相对于轴向呈90°的周向或相对于轴向呈小于90°的角度的倾斜方向)上对齐或编成的片状构成,呈将热塑性树脂(例如尼龙、聚丙烯、聚苯硫醚、热塑性聚氨酯)或热固性树脂(例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酯树脂)作为基质树脂而含浸的结构。并且,虽然本实施例中作为强化纤维而使用了碳纤维,但是也可以是玻璃纤维或聚酰胺纤维等。
图5表示移动罩15的成形方法的第1例,此时,图5(a)是将要把形成移动罩15的聚酯胶片40卷绕于心轴50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b)是卷绕有聚酯胶片40的心轴50的侧视剖视图。移动罩15如下成形,在以规定形状形成的心轴50上卷绕聚酯胶片40,对此进行加热而使合成树脂硬化,之后对心轴50进行脱芯。图5(在以后的图中全都相同)中,概要地示出了轴向上对齐的碳纤维42。另外,心轴50由大径的圆柱部50a与小径的圆柱部50b所构成,以便具有阶梯部52,阶梯部52用于形成对应于连结部20的移动罩15卡定突起15f的弯曲部44。
在此,以规定长度准备形成轴长方向纤维层的聚酯胶片40,且以跨过心轴50的阶梯部52的方式卷绕于心轴50,以便至少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至少在操作螺母18与移动罩15的连结部20不会中断而连续延伸,例如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在移动罩15的大致全长的跨度上不会中断而连续延伸。此时,也可以对聚酯胶片40的基端缘40a以与实际的移动罩14的基端(连结部20侧的端部)相比更长的方式在心轴50上进行对位。此时,在心轴脱芯后通过如图5(b)所示的切断线C1(C2)来剪切成所需要的长度。
在这样地将聚酯胶片40卷绕于心轴50之后,接下来通过在聚酯胶片40的外周卷绕未图示的紧固带来紧固聚酯胶片40,从而在阶梯部52弯曲碳纤维42来形成如图5(b)所示的弯曲部44。接着,最后进行加热而使合成树脂硬化,之后对心轴50进行脱芯,根据需要剪切聚酯胶片40。
并且,在聚酯胶片40只具有轴向延伸的碳纤维时,根据需要在聚酯胶片40的外侧或内侧,通过在轴向上卷绕未图示的聚酯胶片,从而至少配置例如周向纤维层(斜向纤维层,例如也可以是织布状的纤维层),例如在周向(或者,也可以是相对于轴向呈小于90°的角度的斜向)上将强化纤维对齐配置于未图示的聚酯胶片。
图6表示移动罩15的成形方法的第2例,此时,图6(a)是将要把形成移动罩的聚酯胶片卷绕于心轴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图6(b)是卷绕有聚酯胶片的心轴的立体图。在该成形方法中,使用在全长的跨度上具有一定直径的心轴50A,同时如图6(a)所示地在聚酯胶片40的基端缘40a以规定间隔设置多个大致对应于卡定突起15f长度的缝隙47(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连结部20的移动罩15基端的全周的跨度上以等间隔存在缝隙的方式进行设置),在将聚酯胶片40卷绕于心轴50A的状态下,利用缝隙47如图6(b)所示地将聚酯胶片40的基端部以抵接于心轴50A的基端面50Aa的方式进行弯曲而形成弯曲部44(例如,也可以如前所述地通过卷绕紧固带来进行)。之后,对此进行加热而使合成树脂硬化,之后对心轴50进行脱芯。
图7是至少对应于连结部20的部位以图5的成形方法所成形且被切断线C1(参照图5(b))所切断的移动罩15或者以图6的成形方法所成形的移动罩15连接(连结)于操作螺母18的立体图(图7(a))及侧视剖视图(图7(b))。由于关于该连结状态,关联于图4(b)已经进行了说明,因此在此不进行说明。
如从图7(b)可知的那样,移动罩15如下,至少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至少在操作螺母18与移动罩15的连结部20(例如,在移动罩15的大致全长的跨度上)不会中断而连续延伸。此时,至少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从卡定突起15f的顶端(在移动罩15的基端面向径向内侧的端面)经由卡定突起15f的弯曲部44朝着鼓出部15a侧不会中断而连续延伸。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10,由于用在碳纤维中含浸有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来形成移动罩15,因此与只用合成树脂来形成移动罩15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强度,从而,在确保所需要的充分的强度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薄壁化。即,关于移动罩15,在确保充分的强度的同时能够有效且高效地实现薄壁化及轻量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至少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至少在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操作螺母18与移动罩15的连结部20连续延伸,因此在连结部20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在连结部20能够避免发生破损等。即,在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在连结部20并未连续时,具体而言,例如在连结部20(尤其是弯曲部44)指向轴向的碳纤维层在径向上分成2层以上时,在拧入或松开操作螺母18时,因作用于移动罩15的基于固有按压力或拉力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力而径向分开的层有可能彼此在该界面上沿着轴向发生断裂,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中,由于为了抵抗连结部20所固有的这样的作用力而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在连结部20连续延伸,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发生这样的断裂。另外,在弯曲部44连续的轴向纤维也在周向(径向)上延伸(参照图7(b)),因此在连结部20整体上连续的纤维在轴向及周向的两方向上延伸(尤其,在后述的图8的第2实施方式中其倾向显著),能够实现对于轴向力及扭转力具有高刚性的连结部。
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罩15如下,由于通过图5(b)的切断线C2来切断聚酯胶片40,因此通过图5的制造方法来形成至少对应于连结部20的部位。即,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螺母18的凹部18g’与第1实施方式的凹部18g相比轴向上形成为更长,与此对应,卡定于凹部18g’的移动罩15的卡定突起15f’也是从弯曲部44到基端侧在轴向上形成为更长。在这样的结构中,也得到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同时连结部20的连结状态(卡定状态)变得更加牢固,能够进一步提高连结部20的刚性。
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连结部20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外周,设置有在连结部20抑制移动罩15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60。具体而言,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罩15的卡定突起15f’的外周(弯曲部44的紧靠近基端侧的部位),嵌入安装有由金属环构成的补强构件60,该补强构件60抑制在该部位的聚酯胶片40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从而防止在该部位发生应力集中,从而也防止卡定突起15f’从凹部18g’脱离。并且,补强构件60也可以不是金属环,而是由具有指向周向的碳纤维的聚酯胶片所构成。通过具有这样的指向周向的碳纤维的聚酯胶片,也能够有效地抑制聚酯胶片40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
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连结部20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外周,设置有在连结部20抑制移动罩15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62。具体而言,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罩15的卡定突起15f的外周(弯曲部44的紧靠近顶端侧的部位(朝向鼓出部15a的侧)),嵌入安装有由金属环构成的补强构件62,该补强构件62也抑制在该部位的聚酯胶片40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从而防止在该部位发生应力集中,从而也防止卡定突起15f从凹部18g脱离。并且,补强构件62也可以不是金属环,而是由具有指向周向的碳纤维的聚酯胶片所构成。
图11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连结部20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外周,设置有在连结部20抑制移动罩15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64。具体而言,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罩15的卡定突起15f的外周,更具体而言,以跨过弯曲部44的方式嵌入安装有由金属环构成的补强构件64。从而,补强构件64具有:在弯曲部44的顶端侧轴向延伸的圆筒部64a;及从弯曲部44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弯曲凸缘64b。这样的补强构件64抑制在该部位的聚酯胶片40向径向外侧及轴向外侧发生变形,从而防止在该部位发生应力集中,从而也防止卡定突起15f从凹部18g脱离。并且,补强构件64也可以不是金属环,而是由具有指向周向的碳纤维的聚酯胶片所构成。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连结部20附近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内周,设置有在连结部20抑制移动罩15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66。具体而言,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罩15的卡定突起15f(弯曲部44)相比更靠近顶端侧的聚酯胶片40的内周,作为补强构件66而层叠(或者是嵌入安装)有具有指向周向的碳纤维的周向纤维层(例如聚酯胶片)。
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的移动罩15的成形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3(a)是将要把形成移动罩15的补强构件66的周向纤维层(例如聚酯胶片)及作为隔片的特氟龙(注册商标)带67卷绕于心轴50B的状态的概要立体图,图13(b)是卷绕有形成移动罩15的聚酯胶片40、补强构件66及特氟龙(注册商标)带67的心轴50B的侧视剖视图。并且,此时的心轴50B由锥状的大径圆柱部50Ba与小径圆柱部50Bb所构成,锥状的大径圆柱部50Ba呈对应于移动罩15的鼓出部15a的形状,小径圆柱部50Bb介由用于形成移动罩15卡定突起15f的弯曲部44的阶梯部52从大径圆柱部50Ba延伸。
为了将图12所示的补强构件66设置在聚酯胶片40(移动罩15)的内周,例如在图13(a)所示的小径圆柱部50Bb的外周以抵接于阶梯部52的方式卷绕补强构件66,与此邻接而将特氟龙(注册商标)带67卷绕于小径圆柱部50Bb的基端侧,而且,从上述构件66、67的外侧如前所述地将聚酯胶片40卷绕于心轴50B的外周(也包括通过前述的紧固带来进行紧固而形成弯曲部44的情况),之后进行加热、脱芯即可。并且,成形后,将特氟龙(注册商标)带67从聚酯胶片40拆下,由此,操作螺母18的卡定突起18f进入的环状凹部留在聚酯胶片40的内面。
这样的补强构件66也通过抑制在该部位的聚酯胶片40向径向外侧及轴向外侧发生变形来防止在该部位发生应力集中,从而,也防止卡定突起15f从凹部18g脱离。
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图14(a)、(b)中分别示出了将由聚酯胶片40成形的移动罩15连接(连结)于操作螺母18的立体图(图14(a))及侧视剖视图(图14(b))。
在图14(b)所示的例子中,形成移动罩15的聚酯胶片40的碳纤维42指向轴向。尤其,在该例子中,在连结部20(尤其是弯曲部44)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层在径向上分为2个层40A、40B。如图14(c)所示,通过对聚酯胶片40内面的规定部位C1、C2例如进行切削加工而得到这样的2层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连结部20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聚酯胶片40)外周,设置有在连结部20抑制移动罩15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60。具体而言,在移动罩15的卡定突起15f的外周(弯曲部44的紧靠近顶端侧的部位(朝向鼓出部15a的侧)),嵌入安装有由金属环构成的补强构件60,该补强构件60抑制在该部位的聚酯胶片40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从而防止在该部位发生应力集中,从而也防止卡定突起15f从凹部18g脱离。并且,补强构件60也可以不是金属环,而是由具有指向周向的碳纤维的聚酯胶片所构成。
图15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连结部20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聚酯胶片40)的外周,也设置有在连结部20抑制移动罩15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64。具体而言,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移动罩15的卡定突起15f的外周,更具体而言,以跨过弯曲部44的方式嵌入安装有由金属环构成的补强构件64。从而,补强构件64具有:在弯曲部44的顶端侧向轴向延伸的圆筒部64a;及从弯曲部44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弯曲凸缘64b。这样的补强构件64抑制在该部位的聚酯胶片40向径向外侧及轴向外侧发生变形,从而防止在该部位发生应力集中,从而也防止卡定突起15f从凹部18g脱离。并且,补强构件64也可以不是金属环,而是由具有指向周向的碳纤维的聚酯胶片所构成。
图16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操作螺母18的凹部18g’与第7实施方式的凹部18g相比轴向上形成为更长,与此对应,卡定于凹部18g’的移动罩15的卡定突起15f’也是从弯曲部44到基端侧在轴向上形成为更长。在这样的结构中,也得到与第7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同时连结部20的连结状态(卡定状态)变得更加牢固,能够进一步提高连结部20的刚性。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位于连结部20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聚酯胶片40)的外周,设置有在连结部20抑制移动罩15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66。具体而言,在移动罩15的卡定突起15f’的外周(弯曲部44的紧靠近基端侧的部位),嵌入安装有由金属环构成的补强构件66,该补强构件66抑制在该部位的聚酯胶片40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从而防止在该部位发生应力集中,从而也防止卡定突起15f’从凹部18g’脱离。并且,补强构件66也可以不是金属环,而是由具有指向周向的碳纤维的聚酯胶片所构成。通过具有这样的指向周向的碳纤维的聚酯胶片,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聚酯胶片40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
图17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罩15如下,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至少在操作螺母18与移动罩15的连结部20(例如,经由弯曲部44而在移动罩15的大致全长的跨度上)不会中断而连续延伸。此时,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从卡定突起15f的顶端(在移动罩15的基端面向径向内侧的端面)经由卡定突起15f的弯曲部44朝着鼓出部15a侧不会中断而连续延伸。并且,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图15所示的第8实施方式相同。即,将与第8实施方式相同的补强构件64设置在位于连结部20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外周。
这样,在连结部20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不需要分成2个层40A、40B,碳纤维42不会中断而连续延伸。如果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至少在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操作螺母18与移动罩15的连结部20不会中断而连续延伸,则在连结部20能够确保充分的强度,在连结部20能够避免发生破损等。
图18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移动罩15的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卡定突起15f、15f’卡定在形成于操作螺母18外周面的凹部18g、18g’,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移动罩15的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卡定突起15f”卡定在形成于操作螺母18内周面的环状凹部18g”的相反的结构。此时,形成凹部18g”的操作螺母18顶端的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环状卡定突起18f’卡定在形成于移动罩15外周面的环状凹部15g。另外,在位于连结部20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内周,设置有在连结部20抑制移动罩15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69。补强构件69既可以是金属环,或者也可以由具有指向周向的碳纤维的聚酯胶片所构成。另外,指向轴向的碳纤维42既可以在连结部20不中断而连续延伸,或者也可以在径向上分成2层。在这样的结构中,得到与前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结构,而是可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移动罩、操作螺母的方式及卡定突起、凹部的方式等是任意的,总之,至少指向轴向的强化纤维至少在操作螺母与移动罩的连结部连续延伸即可。另外,在前述的各实施方式中,虽然移动罩的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卡定突起卡定在形成于操作螺母外周面的凹部,但是也可以成为移动罩的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环状卡定突起卡定在形成于操作螺母内周面的环状凹部的相反的结构。另外,在位于操作螺母与移动罩的连结部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部位,只要设置有在连结部抑制移动罩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即可,补强构件也可以设置在位于操作螺母与移动罩连结部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外周及内周的任意一方。

Claims (7)

1.一种卷线器脚固定装置,通过操作螺母来在轴向上移动可收容钓鱼用卷线器的卷线器脚的筒状的移动罩,该卷线器脚固定装置通过使设置在所述移动罩端部的弯曲了的卡定部卡合于所述操作螺母端部的凹部,从而连结所述操作螺母与所述移动罩,其特征为,
所述移动罩由在强化纤维中含浸有合成树脂的纤维强化树脂材料所形成,包含指向所述移动罩的轴向的所述强化纤维,
指向所述移动罩的轴向的所述强化纤维连续延伸至所述操作螺母与所述移动罩的连结部,
指向所述移动罩的轴向的所述强化纤维从所述卡定部的顶端经由所述卡定部的弯曲部朝着鼓出部侧连续延伸,
在位于所述连结部的所述纤维强化树脂材料的外周或内周,设置有抑制所述移动罩向径向外侧发生变形的补强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其特征为,指向所述移动罩的轴向的所述强化纤维在所述移动罩的全长的跨度上连续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卡定部及所述凹部呈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强化纤维是碳纤维或玻璃纤维或聚酰胺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补强构件由金属环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补强构件由在强化纤维中含浸有合成树脂的聚酯胶片所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线器脚固定装置,其特征为,所述补强构件由具有指向周向的强化纤维的聚酯胶片所形成。
CN201610153119.1A 2015-03-31 2016-03-17 卷线器脚固定装置 Active CN1059942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72565 2015-03-31
JP2015-072565 2015-03-31
JP2015072566 2015-03-31
JP2015-072566 2015-03-31
JP2016-013560 2016-01-27
JP2016013559A JP6730035B2 (ja) 2015-03-31 2016-01-27 リール脚固定装置
JP2016-013559 2016-01-27
JP2016013560A JP6730036B2 (ja) 2015-03-31 2016-01-27 リール脚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4205A CN105994205A (zh) 2016-10-12
CN105994205B true CN105994205B (zh) 2019-02-19

Family

ID=55527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53119.1A Active CN105994205B (zh) 2015-03-31 2016-03-17 卷线器脚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97202B2 (zh)
EP (1) EP3075243B1 (zh)
KR (1) KR101844132B1 (zh)
CN (1) CN1059942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123063A (ja) * 2013-12-27 2015-07-06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固定フードに繊維強化樹脂シートを備えるリールシート及び該リールシートを備えた釣竿
EP2933093B1 (en) * 2014-03-26 2018-10-24 Globeride, Inc. Reel leg fix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hood portion of the reel leg fixing apparatus
JP7133503B2 (ja) * 2019-03-26 2022-09-0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リール固定装置
JP7395439B2 (ja) * 2020-07-28 2023-12-11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リール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39662Y2 (zh) * 1975-07-17 1978-09-26
US4061806A (en) * 1976-04-12 1977-12-06 Shakespeare Company Flexible hollow fishing rod
US4178713A (en) * 1977-10-17 1979-12-18 Kenichi Higuchi Fishing rod made of fiber reinforced synthetic resin
JPS57187064A (en) 1981-05-14 1982-11-17 Nissan Motor Co Ltd Automatic coating device
JPS57187064U (zh) 1981-05-22 1982-11-27
US4485580A (en) 1981-05-22 1984-12-04 Fuji Kogyo Co., Ltd. Reel mount assembly of cylindrical structure
JPS5921662Y2 (ja) 1981-09-10 1984-06-27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筒型リ−ル取付装置
IT1187392B (it) * 1985-12-03 1987-12-23 Reglass Spa Struttura mulistrato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elementi tubolari estremamente leggeri e resistenti,in particolare per la costruzione di canne da pesca
JPH0246291Y2 (zh) * 1985-12-28 1990-12-06
JP2545537B2 (ja) * 1987-05-11 1996-10-23 リョービ株式会社 釣竿及び釣竿の製造法
JPH0642810B2 (ja) * 1989-03-29 1994-06-0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リール固定装置
JPH081661Y2 (ja) * 1990-11-14 1996-01-24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釣竿のリール脚固定装置
DE69327603T2 (de) * 1992-04-03 2000-05-31 Daiwa Seiko Inc Gerät zum Festsetzen eines Angelwindes auf einer Angelrute
JP2726964B2 (ja) * 1992-04-28 1998-03-11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
JP2717337B2 (ja) * 1992-04-30 1998-02-18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釣竿用リ−ルシ−ト
JP3038290B2 (ja) * 1994-06-09 2000-05-08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釣り用リールシートの摺動フード
US5529839A (en) * 1994-07-13 1996-06-25 Caine Corporation Elongate composite structural member and method of making
JP3235964B2 (ja) * 1996-06-14 2001-12-04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管状体
US6176034B1 (en) * 1997-06-06 2001-01-23 Stuart Collins Fishing rod butt and reel seat assembly
JP3157124B2 (ja) * 1997-06-20 2001-04-16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
JP2000041541A (ja) * 1998-05-29 2000-02-15 Daiwa Seiko Inc リ―ル装着式釣竿
JP2000032882A (ja) 1998-07-16 2000-02-02 Ryobi Ltd 釣り竿のリールシート
JP3706767B2 (ja) 1999-06-04 2005-10-19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釣竿
JP3662776B2 (ja) * 1999-06-08 2005-06-22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釣竿のリール装着装置
US7888275B2 (en) * 2005-01-21 2011-02-15 Filtrona Porous Technologies Corp. Porous composite material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bonded fiber component structures
JP4068388B2 (ja) * 2002-02-07 2008-03-26 メガバス株式会社 釣り竿
JP4159404B2 (ja) * 2003-05-16 2008-10-01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釣竿用リールの取り付け構造及び釣竿用可動フード体
US20060288630A1 (en) * 2005-05-25 2006-12-28 Ming-Yi Lin Device for fastening fishing reel
JP4979489B2 (ja) 2007-07-09 2012-07-18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ルアーロッド
JP4850802B2 (ja) 2007-09-11 2012-01-11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
JP5422151B2 (ja) 2008-07-31 2014-02-19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リールシート
US8413366B2 (en) * 2009-04-01 2013-04-09 Winthrop Tool Llc Adjustable butt and reel seat for a fishing rod
CN202014524U (zh) * 2010-12-07 2011-10-26 东莞宝熊渔具有限公司 组合式卷线器主体之改良结构
KR101892780B1 (ko) 2011-11-15 2018-08-28 글로브라이드 가부시키가이샤 낚싯줄 가이드 및 그 낚싯줄 가이드를 구비하는 낚싯대
US20130283665A1 (en) * 2012-04-05 2013-10-31 Justin Poe Seat for Spinning Reel
JP5905352B2 (ja) 2012-07-04 2016-04-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の筒状フード及び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並びに釣竿
KR101466540B1 (ko) * 2013-09-10 2014-11-27 후지코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릴 시트용 가동 후드, 릴 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낚싯대
DE102013111702A1 (de) * 2013-10-24 2015-04-30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aserverbundbauteil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Faserverbundbauteils
JP6148172B2 (ja) * 2013-12-27 2017-06-14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釣竿
JP6133205B2 (ja) * 2013-12-27 2017-05-24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固定フードに繊維強化樹脂シートを備えるリールシート及び該リールシートを備えた釣竿
EP2933093B1 (en) 2014-03-26 2018-10-24 Globeride, Inc. Reel leg fix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hood portion of the reel leg fixing apparatus
JP6730036B2 (ja) 2015-03-31 2020-07-29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リール脚固定装置
JP6730035B2 (ja) 2015-03-31 2020-07-29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リール脚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94205A (zh) 2016-10-12
EP3075243B1 (en) 2018-06-13
US11497202B2 (en) 2022-11-15
US20160286773A1 (en) 2016-10-06
KR20160117189A (ko) 2016-10-10
KR101844132B1 (ko) 2018-03-30
EP3075243A1 (en)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4205B (zh) 卷线器脚固定装置
US8757423B2 (en) Composite pressure vessel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CN103370535B (zh) 风车叶片用的翼根形成片以及使用了该翼根形成片的风车叶片的翼根结构、风车叶片、风车及风车叶片的制造方法
CN103841823B (zh) 钓竿
KR102436772B1 (ko) 낚싯대
KR101499474B1 (ko) 파이프 제조방법
KR100879904B1 (ko) 장대의 제조 방법
RU2011147139A (ru)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й компонент и способ призводства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ого компонента
WO2009138660A3 (fr) Bielle realisee en materiau composite, et procedes de realisation d'une bielle en materiau composite
KR20180019094A (ko) 종이제 릴
CN1864481B (zh) 钓竿用竿体
JP4641888B2 (ja) 穂先竿
JP5171607B2 (ja) 釣り用スプールの製造方法
JPH04341133A (ja) 中通し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730036B2 (ja) リール脚固定装置
JP5570178B2 (ja) 釣り竿
JP4623565B2 (ja) 振出竿用の竿体
JP2004121402A (ja) ゴルフクラブシャフト
JP4302220B2 (ja) 管状体
CN2906855Y (zh) 变压器用非圆形绕组组合结构
JP5626747B2 (ja) 釣り竿用竿体及び釣り竿
JP5112284B2 (ja) 釣り用スプール
JP4311534B2 (ja) 穂先竿
JP4022124B2 (ja) 釣竿
CN215209813U (zh) 一种内外多层复合的纤维长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