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73039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73039A
CN104773039A CN201510191702.7A CN201510191702A CN104773039A CN 104773039 A CN104773039 A CN 104773039A CN 201510191702 A CN201510191702 A CN 201510191702A CN 104773039 A CN104773039 A CN 104773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groove
pattern block
tire
groov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917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73039B9 (zh
CN104773039B (zh
Inventor
大平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773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3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73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3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773039B9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73039B9/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1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isolated elements, e.g.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B60C11/1263Dep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60C11/1281Wid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i.e. enlarged width portion at sipe bottom or along its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72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with particular inclination ang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09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traight at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inusoidal or zigzag at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2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having different shape within the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60C2011/1245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being arranged in crossing relation, e.g. sipe me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60C2011/125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with closed sipe, i.e. not extending to a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B60C2011/1268Depth of the sipe being different from sipe to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72Width of the sipe
    • B60C2011/1286Width of the sipe being different from sipe to sip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位于两胎面端之间的胎面部表面中包括:多个主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多个横向槽,其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横向槽均具有一个弯曲点,从而在主槽之间和/或在主槽与胎面端之间在轮胎周向上呈凸形状,多个主槽和多个横向槽分隔形成多个花纹块,花纹块均包括周向突起,周向突起的形状与横向槽的凸形状对应,花纹块均包括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横向刀槽,横向刀槽的形状与横向槽的形状对应,其中,当横向刀槽和花纹块投影到包括轮胎转动轴线并且与花纹块所在的表面垂直的同一平面时,横向刀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与布置有横向刀槽的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相等。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3月10日、申请号为201180022480.6(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01418)、发明名称为“充气轮胎”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更特别地,涉及冰上性能优异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一般地,作为适用于冰路面的充气轮胎,存在对冰上性能优异的轮胎的需求,特别地,存在对冰上制动性能优异的轮胎的需求。
这里,轮胎的制动性能和牵引性能通常受到轮胎的摩擦性能的影响。因此,为改善轮胎的冰上制动性能,需要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
已知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以及改善将通过形成于胎面部的花纹块的边缘和刀槽的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scratcheffect)。
然而,在传统的充气轮胎中,该充气轮胎具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主槽和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槽,多个主槽和多个横向槽形成于胎面部表面使得分隔形成矩形花纹块,并且该充气轮胎具有形成于花纹块的刀槽(见例如JPH07-186633A),如从示意性示出行驶过程中的花纹块的状态的图13(a)可见的那样,当提高花纹块70的刚性使得可以防止花纹块70倾斜由此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时,不能充分地得到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G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同时,在传统的充气轮胎中,如从示意性示出行驶过程中的花纹块的另一状态的图13(b)可见的那样,当为了得到边缘抵靠冰路面G的刮擦效应而增大花纹块70的倾斜时,每个花纹块70的蹬出端侧脱离路面,不能确保接地面积。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上述原因,传统的充气轮胎不能够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并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因此不能得到充分的冰上摩擦性能。
鉴于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能够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并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提高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从而改善冰上性能,特别是冰上制动性能。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位于两胎面端之间的胎面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包括:多个主槽,其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多个横向槽,其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横向槽均具有一个弯曲点,从而在所述主槽之间和/或在所述主槽与所述胎面端之间在所述轮胎周向上呈凸形状,所述多个主槽和所述多个横向槽分隔形成多个花纹块,所述花纹块均具有周向突起,所述周向突起的形状与所述横向槽的凸形状对应,所述花纹块均具有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横向刀槽,所述横向刀槽的形状与所述横向槽的形状对应,其中,当所述横向刀槽和所述花纹块投影到包括轮胎转动轴线并且与所述花纹块所在的表面垂直的同一平面时,所述横向刀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与布置有所述横向刀槽的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相等。
如上所述,均具有一个弯曲点从而在轮胎周向上呈凸形状的横向槽形成于胎面部表面,以分隔形成均具有周向突起的花纹块,使得可以确保接地面积并同时改善将通过花纹块的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此外,在从轮胎周向看的视图中,横向刀槽可以形成为跨过每个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使得可以充分地确保边缘分量,由此改善将通过横向刀槽的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因此,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结果,可以得到冰上性能优异的充气轮胎。
这里,根据本发明,“横向槽具有一个弯曲点”表示横向槽的槽壁(即,形成于横向槽的轮胎周向上的两侧的花纹块的横向槽侧的侧壁)在平面图中均具有一个弯曲点。此外,“当所述横向刀槽投影到包括轮胎转动轴线并且与所述花纹块所在的表面垂直的平面时得到的所述横向刀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表示在当横向刀槽投影到同一平面而得到投影图中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
这里,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花纹块的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尺寸优选地比所述花纹块的沿所述轮胎周向的尺寸大。在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比轮胎周向尺寸大的情况下,可以增大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上的两边缘之间的长度并且还可以增大花纹块的横向刀槽的长度,使得可以改善将通过花纹块的边缘和横向刀槽的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此外,允许花纹块适当地倾斜,由此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
这里,在本发明中,“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表示花纹块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最长的尺寸。此外,“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尺寸”表示花纹块在轮胎周向上最长的尺寸。
此外,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地在所述花纹块中形成至少三个横向刀槽,并且位于所述花纹块的所述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之间的至少一个横向刀槽优选地形成为在其底部具有扩大部的底部扩大刀槽。在使位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之间的至少一个横向刀槽形成为底部扩大刀槽的情况下,可以彻底地去除在冰路面和轮胎之间产生的水膜,同时获得充分的接地面积和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此外,充分地去除水膜允许轮胎与冰路面紧密接触,由此确保轮胎充分地抓地。即,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并且可以改善通过刀槽去除水膜的效果,由此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结果,可以得到冰上性能优异的充气轮胎。
这里,在本发明中,当刀槽“在其底部具有扩大部”时,刀槽在刀槽的底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扩大部,该扩大部的沿轮胎周向的宽度比刀槽的在胎面部表面的沿轮胎周向的开口宽度大。
此外,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花纹块优选地在所述周向突起侧具有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配设方向彼此不同的两个侧壁部,并且,优选地,所述侧壁部以均优选地落在相对于所述轮胎宽度方向成15°至45°的范围内的配设角度朝向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配设。位于花纹块的周向突起侧的两侧壁部的配设角度θ1、θ2被限定成落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成15°至45°的范围内,使得可以特别地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
在本发明中,“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表示在平面图中沿着位于所述花纹块的周向突起侧的侧壁部的线彼此相交的点。此外,侧壁部的配设角度θ1、θ2可以彼此相等或彼此不同。
此外,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横向刀槽优选地包括复合横向刀槽,所述复合横向刀槽包括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这一对刀槽,所述第一刀槽的一端向一个主槽或一个胎面端开口,所述第一刀槽的另一端在所述花纹块内终止或向横向槽开口,所述第二刀槽的一端向另一主槽或另一胎面端开口,所述第二刀槽的另一端在所述花纹块内终止或向横向槽开口,其中,优选地,在将所述第一刀槽和所述第二刀槽投影到包括所述轮胎转动轴线并且与所述花纹块所在的表面垂直的同一平面而得到的投影图中,所述第一刀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优选地与所述第二刀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重叠。在从轮胎周向观察的视图中,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构造为在花纹块内彼此重叠,使得可以充分地确保边缘分量,由此改善将通过横向刀槽的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
此外,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优选地布置为从所述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偏移花纹块宽度的10%至30%。周向突起的顶点布置为偏移花纹块宽度的10%至30%,使得可以进一步提高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
在本发明中,“花纹块宽度”表示在当花纹块投影到包括轮胎转动轴线并且与花纹块所在的表面垂直的平面时而得到的投影图中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
此外,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横向刀槽优选地包括:第一刀槽部,所述第一刀槽部的一端向相对于所述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位于周向突起的顶点侧的主槽或胎面端开口;以及第二刀槽部,所述第二刀槽部的一端向另一主槽或另一胎面端开口,其中,所述第二刀槽部优选地三维地形成为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弯曲。当周向突起的顶点偏移地配置时,在相对于花纹块的周向突起的顶点位于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侧的区域中形成所谓的三维刀槽可以更有效地获得充分的接地面积和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这两方面。
这里,在本发明中,“所述横向刀槽包括第一刀槽部和第二刀槽部”意味着横向刀槽(包括复合横向刀槽)包括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具有不同延伸方向的两部分(刀槽部)。此外,在刀槽部弯曲地延伸的情况中,“所述刀槽部的延伸方向”表示经过刀槽部的振幅方向中心的线的延伸方向。
此外,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第二刀槽部优选地具有缝部,所述缝部的切割深度比所述第二刀槽部中的其他部分的切割深度浅。如此设置的缝部防止花纹块过多地倾斜,由此充分地确保接地面积。
此外,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花纹块具有三个以上所述横向刀槽,其中,所述横向刀槽均优选地包括:第一刀槽部,所述第一刀槽部的一端向相对于所述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位于周向突起的顶点侧的主槽或胎面端开口;以及第二刀槽部,所述第二刀槽部的一端向另一主槽或另一胎面端开口,其中,所述花纹块的所述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的第一横向刀槽部优选地形成为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弯曲而在所述深度方向上直线地配置,或者三维地形成为在所述延伸方向和所述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弯曲。当周向突起的顶点偏移地配置时,位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每个横向刀槽的第一刀槽部可以形成为在延伸方向上弯曲而在深度方向上直线地配置的刀槽,或可以形成为所谓的三维刀槽,使得可以更有效地获得充分的接地面积和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这两方面。
此外,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横向槽优选地包括:第一横向槽组件,所述第一横向槽组件的一端向相对于所述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位于周向突起的顶点侧的主槽或胎面端开口;以及第二横向槽组件,所述第二横向槽组件的一端向另一主槽或另一胎面端开口,并且所述第一横向槽组件的槽宽度优选地比所述第二横向槽组件的槽宽度窄。在周向突起的顶点偏移地配置的情况下,第一横向槽组件的槽宽度可以形成为比第二横向槽组件的槽宽度窄,使得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花纹块可以在第一横向槽组件侧彼此靠近,由此提高花纹块的刚性。即,可以提高花纹块的刚性同时改善冰上性能,由此改善在干路面上和湿路面上的性能、特别是制动性能。
此外,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所述花纹块具有两个以上所述横向刀槽,并且位于所述花纹块的所述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均优选地在开口部侧具有如下的切割深度:该切割深度比位于所述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的除所述开口以外的部分的切割深度和/或其他刀槽的切割深度浅。位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均构造为在开口侧具有如下的切割深度:该切割深度比位于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的除开口以外的部分的切割深度和/或其他刀槽的切割深度浅,从而防止花纹块过多地倾斜,由此确保充分的接地面积。
这里,在本发明中,“开口”表示横向刀槽向主槽(或向胎面端)或向横向槽开口的部分,“开口侧”表示落在沿横向刀槽的延伸方向距开口2mm至6mm的范围内的区域。此外,“其他刀槽”表示,在花纹块具有形成于其内的三个以上横向刀槽的情况中,除位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以外的横向刀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冰上性能、特别是冰上制动性能优异的轮胎,其中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代表性示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展开图。
[图2]用于示出当图1的充气轮胎加载有制动力时作用于一个花纹块的力的说明图,其中,图2(a)是示出周向突起位于花纹块的踏入端侧(tread-in end-side)的情况的说明图,图2(b)是示出周向突起位于花纹块的蹬出端侧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3]图3(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展开图,图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展开图。
[图4]图4(a)至图4(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花纹块的变形例的放大图。
[图5]图5(a)是图4(d)的花纹块的沿着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5(b)是示出图4(d)中示出的花纹块的变形例的截面的截面图。
[图6]图6(a)是示出图4(d)中示出的花纹块的另一变形例的放大图,图6(b)是图6(a)的花纹块的沿着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图6(c)是图6(a)的花纹块的沿着线IV-IV截取的截面图,图6(d)是图6(a)的花纹块的沿着线V-V截取的截面图。
[图7]示出图1中示出的充气轮胎的花纹块的变形例的沿图1的线I-I截取的截面的图。
[图8]图8(a)至图8(d)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花纹块的其他示例的放大图。
[图9]图9(a)是图8(a)的花纹块的沿着线VI-VI截取的截面图,图9(b)是图8(a)的花纹块的沿着线VII-VII截取的截面图,图9(c)是图8(b)的花纹块的沿着线VIII-VIII截取的截面图,图9(d)是图8(d)的花纹块的沿着线IX-IX截取的截面图。
[图10]图10(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展开图,图10(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展开图。
[图11]图11(a)是示出传统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展开图,图11(b)是示出作为比较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展开图。
[图12]示出作为示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展开图。
[图13]图13(a)和图13(b)是用于示出在传统充气轮胎中的花纹块的倾斜和轮胎的接地面积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示例的胎面部的一部分的展开图。图1的充气轮胎具有多个(图1中为三个)主槽2和多个横向槽3,多个主槽2和多个横向槽3配置于位于两侧的胎面端E之间的胎面部表面1,主槽2沿着轮胎周向直线地延伸,横向槽3在主槽2、2之间以及主槽2和胎面端E之间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使得分隔形成多个花纹块4。该示例性充气轮胎具有配置于胎面部表面1的四个花纹块陆部列5,花纹块陆部列5均包括多个花纹块4。
这里,横向槽3均以具有一个弯曲点从而在轮胎周向上(图1中的向上方向)呈凸形状的方式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在该示例性充气轮胎中,横向槽3都沿相同方向弯曲。
花纹块4均呈与分隔形成花纹块4的横向槽的凸形状对应的形状,优选地为箭羽形状,并且均具有周向突起41。此外,花纹块4均具有配置为与横向槽3平行的、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横向刀槽42、43、44(图1中为三个)。应该注意的是,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横向刀槽不必限制为以与横向槽相同的形状沿相同的方向延伸,而是,在没有使花纹块内部的刚性分布过多地不均匀的情况下,可以以可以与横向槽不同的任何形状沿任何方向延伸。
横向刀槽42、43、44形成为跨过每个花纹块4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换言之,当花纹块4形成于主槽2、2之间时,横向刀槽42、43、44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侧向位于花纹块4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侧的主槽2开口。同时,当花纹块4形成于主槽2和胎面端E之间时,横向刀槽42、43、44向主槽2和胎面端E开口。因此,在刀槽投影至包括轮胎转动轴线(未示出)并与花纹块4所在的表面垂直的同一平面而得到的投影图中,横向刀槽42、43、44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具有如下尺寸,该尺寸与当花纹块4投影到上述平面时而得到的投影图中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尺寸W相等。横向刀槽42、43、44的槽宽度(横向刀槽的开口宽度)不特别地限制,可以设定为0.3mm至1.5mm。
这里,在示例性充气轮胎中,当花纹块4的周向突起41侧用作轮胎制动操作时的踏入端侧时,如图2(a)的花纹块4的放大图所示,力沿用于使翼部、即箭羽形状的花纹块4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朝向中央(顶点47所在的位置)倾斜的方向(图2(a)的箭头表示的方向)作用。因此,花纹块4的特别是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变得不易倾斜变形,使得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此外,花纹块4的翼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侧)轻微地倾斜变形,这可以改善将通过花纹块4的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此外,该示例性充气轮胎具有配置成跨过花纹块4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的横向刀槽42、43、44,这可以充分地确保边缘分量,由此改善将通过横向刀槽42、43、44的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
此外,在该示例性充气轮胎中,当花纹块4的与周向突起41侧相反的一侧用作轮胎制动操作时的踏入端侧时,如图2(b)的花纹块4的放大图所示,力沿用于使具有箭羽形状的花纹块4的翼部扩开的方向(图2(b)的箭头表示的方向)作用。因此,花纹块4的翼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侧)轻微地倾斜变形,这可以改善将通过花纹块4的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此外,该示例性充气轮胎具有配置成跨过花纹块4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的横向刀槽42、43、44,这可以充分地确保边缘分量,由此改善将通过横向刀槽42、43、44的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
因此,根据该示例性充气轮胎,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可以确保接地面积,同时由于横向刀槽的配置可以产生抵靠冰路面的刮擦效应,使得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
这里,在周向突起41侧,形成花纹块4的侧壁的两侧壁部(第一侧壁部45、第二侧壁部46)可以优选地朝向周向突起41的顶点47以配设角度θ1、θ2配设,配设角度θ1、θ2均落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成15°至45°的范围内。当配设角度θ1、θ2均小于15°时,担心即使可以确保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边缘分量,可能也不会得到图2(a)示出的效应。同时,当配设角度θ1、θ2均大于45°时,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刚性降低,从而经受较大的扭曲变形,这导致担心损失相当量的接地面积。这里,侧壁部45的配设角度θ1与侧壁部46的配设角度θ2可以彼此不同。然而,鉴于以平衡的方式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及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这两方面,配设角度θ1、θ2可以优选地彼此相等(θ1=θ2)。
此外,花纹块4均具有优选地比每个花纹块4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W(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长部的尺寸)小的轮胎周向尺寸L(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上的最长部的尺寸)。如上所述,当轮胎周向尺寸L比轮胎宽度方向尺寸W小(L<W)时,与轮胎周向尺寸L比轮胎宽度方向尺寸W大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大花纹块4的轮胎周向上的两边缘之间的长度并且也可以增大横向刀槽的长度,使得可以改善将通过花纹块4的边缘和横向刀槽42、43、44的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刮擦效应,并通过使花纹块适当地倾斜,同时改善将通过花纹块的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考虑到进一步改善将通过花纹块4的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W可以优选地是L的1.1倍至2.5倍。
此外,花纹块4均优选地在花纹块4的轮胎周向上的每单位长度(1mm)内具有0.16个至0.40个横向刀槽42、43、44。原因如下。当横向刀槽的配设密度(lying density)比0.16个/mm小时,担心不能得到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充分的刮擦效应。相反地,当横向刀槽的配设密度比0.40个/mm大时,减小了花纹块的刚性而使花纹块容易倾斜,导致担心损失接地面积。
形成于每个花纹块4的三个横向刀槽42、43、44均优选地具有如下的切割深度。也就是,布置于花纹块4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两个横向刀槽42和44在开口侧(该开口侧位于在横向刀槽的延伸方向上距刀槽向主槽2开口的部分2mm至6mm的范围内)均具有如下的切割深度:该切割深度比横向刀槽42、44的除其开口侧之外的部分的切割深度及布置于花纹块4的中央的横向刀槽43的切割深度浅。如上所述,当布置于花纹块4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42、44的开口侧的切割深度形成为比横向刀槽42、44的除其开口侧之外的部分的切割深度及另一横向刀槽43的切割深度浅时,可以抑制花纹块4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变形,否则该两端侧容易由于路面的输入而变形,由此可以以平衡的方式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和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这两方面。这里,考虑到抑制花纹块4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变形,整个横向刀槽42、44的切割深度可以形成为比横向刀槽43的切割深度浅,只要至少每个横向刀槽42、44的开口侧的切割深度均比另一横向刀槽43的切割深度浅即可。
在上述示例性充气轮胎中,所有的花纹块4都沿相同的方向排列。然而,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花纹块4的排列方向不特别地限制。具体地,例如如图3(a)和图3(b)所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以具有对于每个花纹块陆部列5、沿不同方向排列的花纹块4。可选择地,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以具有在每个花纹块陆部列5内沿不同方向排列的花纹块4。
图3(a)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充气轮胎的示例。图3(a)的充气轮胎包括位于胎面部表面1A的两个花纹块陆部列5c、5d及两个花纹块陆部列5a、5b,两个花纹块陆部列5c、5d与两个花纹块接地列5a、5b之间隔着轮胎赤道CL,花纹块陆部列5c、5d具有配置有周向突起41的花纹块4,该周向突起41位于图3(a)的上侧,花纹块接地列5a、5b具有配置有周向突起41的花纹块4,该周向突起41位于图3(a)的下侧。这里,该示例性充气轮胎的花纹块4构造为与前述示例的充气轮胎的那些花纹块4相似。
图3(b)示出本发明的又一充气轮胎的示例。图3(b)的充气轮胎包括:位于胎面部表面1B的花纹块陆部列5b'、5d',该花纹块陆部列5b'、5d'具有配置有周向突起41的花纹块4,该周向突起41位于图3(b)的上侧;以及位于胎面部表面1B的花纹块陆部列5a'、5c',该花纹块陆部列5a'、5c'具有配置有周向突起41的花纹块4,该周向突起41位于图3(b)的下侧,花纹块陆部列5b'、5d'均与每个花纹块陆部列5a'、5c'交替地配置。这里,该示例性充气轮胎的花纹块4构造为与前述示例的充气轮胎的那些花纹块4相似。
此外,不管轮胎的转动方向如何,图3(a)和图3(b)示出的充气轮胎总能够以平衡的方式改善冰上摩擦性能。这里,即使花纹块在同一花纹块陆部列内沿不同的方向排列,不管轮胎的转动方向如何,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也总能够以平衡的方式改善冰上摩擦性能。
此外,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可以任意地适当改变花纹块和刀槽的形状。具体地,例如如图4(a)、4(c)及4(d)所示,花纹块可以配置为具有位置偏移的顶点,如图4(b)至4(d)所示,横向刀槽可以构造为由一对刀槽形成的复合刀槽或可以构造为所谓的三维刀槽。
这里,图4(a)示出的花纹块4A的构造与图1至图3的花纹块4的构造相似,除了花纹块4A的周向突起的顶点47A布置为从花纹块4A的宽度中心线WC向图4(a)中的右侧偏移距离O之外。这里,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顶点偏移的方向不特别地限定,顶点47A可以沿与图4(a)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
于是,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A的充气轮胎中,与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的上述充气轮胎相似,每个花纹块4A的顶点47A所处的部位变得不易倾斜变形,由此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此外,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A的充气轮胎中,特别是在花纹块4A的较长的翼部(相对于顶点47A位于宽度中心线WC侧的区域),可以进一步提高将通过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结果,可以有效地改善将通过花纹块4A的边缘和横向刀槽42A、43A、44A的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因此,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并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
顶点47A从花纹块4A的宽度中心线WC偏移的距离O可以优选为花纹块宽度W的10%至30%。当偏移的距离O比花纹块宽度W的10%小(O<0.1W)时,担心将通过较长的翼部侧的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变得不充分。另一方面,当偏移的距离Q超过花纹块宽度W的30%(O>0.3W)时,担心花纹块4A变得容易倾斜变形,使得难以确保接地面积。
图4(b)示出的花纹块4B的构造与图1至图3示出的花纹块4的构造相似,除了以下几点。也就是,花纹块4B包括作为横向刀槽的复合横向刀槽42B、43B、44B,复合横向刀槽42B具有第一刀槽42B'以及第二刀槽42B",复合横向刀槽43B具有第一刀槽43B'以及第二刀槽43B",复合横向刀槽44B具有第一刀槽44B'以及第二刀槽44B",第一刀槽42B'、43B'、44B'均在其一端向图4(b)中右侧的主槽开口而在其另一端终止于花纹块内,第二刀槽42B"、43B"、44B"均在其一端向另一主槽(图4(b)中左侧的主槽)开口,而其另一端终止于花纹块内,其中,在通过将复合横向刀槽42B、43B、44B投影到包括轮胎转动轴线并且与花纹块所在的表面垂直的同一平面而得到的投影图中,复合刀槽42B、43B、44B的每个第一刀槽42B'、43B'、44B'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与每个第二刀槽42B"、43B"、44B"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重叠。这里,在花纹块4B中,在轮胎周向上最靠近顶点47B侧的刀槽在其一端向图4(b)中左侧的主槽开口,而在其另一端向横向槽开口。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在轮胎周向上最靠近顶点47B侧的刀槽的另一端可以在花纹块内终止。
于是,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B的充气轮胎中,与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的上述充气轮胎的情况相似,每个花纹块4B的中央部(顶点47B所处的部位)变得不易倾斜变形,由此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此外,在具有配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B的充气轮胎中,增大特别是在花纹块4B的中央部的边缘分量,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将通过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有效地改善将通过花纹块4B的边缘和复合刀槽42B、43B、44B的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因此,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
这里,第一刀槽42B'、43B'、44B'和第二刀槽42B"、43B"、44B"之间的重叠长度,即两组刀槽的在投影图中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的重叠长度可以限定为如下的最大长度:该最大长度可以允许复合横向刀槽42B、43B、44B在没有与其他横向刀槽接触的情况下以0.16个/mm至0.40个/mm的配设密度布置。如此限定的最大重叠长度使得可以充分地确保边缘分量。
图4(c)示出的花纹块4C的构造与图4(a)示出的花纹块4A的构造相似,除了以下几点。也就是,花纹块4C包括作为横向刀槽的复合横向刀槽42C、43C、44C,复合横向刀槽42C具有第一刀槽42C'以及第二刀槽42C",复合横向刀槽43C具有第一刀槽43C'以及第二刀槽43C",复合横向刀槽44C具有第一刀槽44C'以及第二刀槽44C",第一刀槽42C'、43C'、44C'均在其一端向图4(c)中右侧的主槽开口,而其另一端终止于花纹块内,第二刀槽42C"、43C"、44C"均在其一端向另一主槽(图4(c)中左侧的主槽)开口,而其另一端终止于花纹块内,其中,在通过将复合横向刀槽42C、43C、44C投影到包括轮胎转动轴线并且与花纹块所在的表面垂直的同一平面而得到的投影图中,复合刀槽42C、43C、44C的每个第一刀槽42C'、43C'、44C'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与每个第二刀槽42C"、43C"、44C"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重叠。这里,在花纹块4C中,在轮胎周向上最靠近顶点47C侧的刀槽在其一端向图4(c)中左侧的主槽开口,而在其另一端向横向槽开口。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在轮胎周向上最靠近顶点47C侧的刀槽的另一端可以在花纹块内终止。
于是,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C的充气轮胎中,与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A的上述充气轮胎相似,每个花纹块4C的顶点47C所处的部位变得不易倾斜变形,由此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此外,特别是在花纹块4C的较长的翼部(相对于顶点47C位于宽度中心WC侧的区域),可以进一步提高将通过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再者,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C的充气轮胎中,与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B的充气轮胎相似,增大特别是花纹块4C的顶点47C所处的部位的边缘分量,这可以进一步提高将通过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因此,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
如在花纹块4A的情况中那样,顶点47C从花纹块4C的宽度中心线WC偏移的距离O可以优选为花纹块宽度W的10%至30%。此外,如在花纹块4B的情况中那样,第一刀槽42C'、43C'、44C和第二刀槽42C"、43C"、44C"之间的重叠长度,即两组刀槽的在投影图中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的重叠长度可以限定为如下的最大长度:该最大长度可以允许复合横向刀槽42C、43C、44C在没有与其他横向刀槽接触的情况下以0.16个/mm至0.40个/mm的配设密度布置。
图4(d)示出的花纹块4D的构造与图4(c)示出的花纹块4C的构造相似,除了以下几点。即,用作在一端向相对于花纹块4D的宽度中心线WC位于顶点47D侧的主槽开口的第一刀槽部的第一刀槽42D'、43D'、44D'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形成为直线状,而用作在一端向另一主槽开口的第二刀槽部的第二刀槽42D"、43D"、44D"如沿着图4(d)的线II-II截取的图5(a)中的截面所示,三维地形成为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弯曲。这里,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弯曲的三维地形成的刀槽可以使用例如JP2000-6619A中公开的刀槽。这里,在花纹块4D中,在轮胎周向上最靠近顶点47D侧的刀槽在其一端向图4(d)中左侧的主槽开口,而在其另一端向横向槽开口。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在轮胎周向上最靠近顶点47D侧的刀槽的另一端可以在花纹块内终止。
于是,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D的充气轮胎中,与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C的上述充气轮胎相似,每个花纹块4D的顶点47D所处的部位不易倾斜变形,由此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此外,特别是在花纹块4D的较长的翼部(相对于顶点47D位于宽度中心线WC侧的区域)及顶点47D所处的部位,可以进一步提高将通过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再者,配置于花纹块4D的较长的翼部的第二刀槽42D"、43D"、44D"均构造为所谓的三维刀槽,这防止翼部的刚性过多地减小,使得可以更有效地获得充分的接地面积和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这两方面。因此,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
如在花纹块4C的情况中那样,顶点47D从花纹块4D的宽度中心线WC偏移的距离O可以优选为花纹块宽度W的10%至30%。此外,如在花纹块4C的情况中那样,第一刀槽42D'、43D'、44D'和第二刀槽42D"、43D"、44D"之间的重叠长度,即两组刀槽的在投影图中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的重叠长度可以限定为如下的最大长度:该最大长度可以允许复合横向刀槽42D、43D、44D在没有与其他横向刀槽接触的情况下以0.16个/mm至0.40个/mm的配设密度布置。就这一点而言,考虑到调整花纹块4D的刚性,花纹块4D的第二刀槽42D"、43D"、44D"的切割深度可以限定为图5(b)所示的那样,使得位于花纹块的中央的第二刀槽43D"的切割深度变得比位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第二刀槽42D"、44D"的切割深度深。
考虑到调整花纹块的刚性以防止花纹块过多地倾斜从而充分地确保接地面积,如图6(a)中的花纹块4D'所示,花纹块的第二刀槽42D"、43D"、44D"可以优选地设置有切割深度浅的缝部S。此外,位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第一刀槽42D'、44D'及第二刀槽42D"、44D")的开口侧可以优选地设置有升高底部R,该升高底部R的切割深度与位于花纹块的中央的第二刀槽43D"的切割深度相比浅。在沿着图6(a)的线III-III截取的图6(b)中的截面示出的、沿着图6(a)的线IV-IV截取的图6(c)中的截面示出的及沿着图6(a)的线V-V截取的图6(d)中的截面示出的花纹块4D'中,复合横向刀槽42D至44D的缝部S和升高底部R构造为浅深度。因此,可以防止花纹块的刚性显著地减小,由此防止花纹块过多地倾斜,使得可以充分地确保接地面积。这里,单个花纹块可以如图6(a)所示包括缝部S和升高底部R两者,或者可以包括缝部S和升高底部R中的仅一者。
此外,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可以改变图1至图3示出的花纹块4的刀槽的形状。具体地,与横向槽3平行地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三个(图1中为三个)横向刀槽42、43、44可以形成为沿着图1的线I-I截取的图7的截面所示的形状。
这里,如图7所示,作为变形例,花纹块4的位于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42、44(横向刀槽42、44在下文中也可以称为“周向端侧横向刀槽”)的轮胎周向上的宽度均在深度方向上均匀。此外,位于周向端侧横向刀槽42、44之间的一个横向刀槽43(横向刀槽43下文中也可以称为“中央侧横向刀槽”)是具有扩大部43a(具有沿轮胎周向的宽度D2)的底部扩大刀槽,该扩大部43a在截面中呈大致圆形且具有比横向刀槽43的位于胎面部表面1的开口宽度D1大的沿轮胎周向的宽度。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底部扩大刀槽可以是任何尺寸和形状。底部扩大刀槽不受具体限制,并且可以使用例如JP2009-166762A公开的瓶式刀槽(flask sipe)。
于是,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的变形例的充气轮胎中,花纹块4均包括构造为底部扩大刀槽43的中央侧横向刀槽43,与图1至图3示出的上述充气轮胎相似,每个花纹块4的顶点47所处的部位变得不易倾斜变形,由此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此外,在变形例的充气轮胎中,中央侧横向刀槽43构造为在刀槽的底部具有扩大部43a的底部扩大刀槽,从而具有高排水性能,使得可以有效地去除将在路面和轮胎之间产生的水膜,由此确保轮胎充分地抓地。因此,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及由刀槽产生的水膜去除效果,由此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
通常,形成于花纹块的底部扩大刀槽减小花纹块的刚性,使得花纹块容易倾斜变形。然而,在变形例的充气轮胎中,除了花纹块4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周向端侧横向刀槽42、44之外的中央侧横向刀槽43形成为底部扩大刀槽,这防止花纹块4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刚性显著地减小,从而可以防止花纹块过多地倾斜变形。
同时,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在将四个或更多的横向刀槽设置于花纹块的情况中,位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之间的至少一个横向刀槽(即,除周向端侧横向刀槽以外的横向刀槽)可以优选地形成为底部扩大刀槽。
此外,在具有如下的花纹块的上述充气轮胎中,可以任意地适当改变花纹块和刀槽的形状:该花纹块包括形成为底部扩大刀槽的中央侧横向刀槽。具体地,如图8(a)至8(d)所示,花纹块的顶点的位置可以偏移,并且横向刀槽可以构造为包括一对刀槽的复合横向刀槽。此外,如图8(b)至8(d)所示,横向刀槽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构造为所谓的三维刀槽。
这里,图8(a)中示出的花纹块4E的形状与图1至图3中示出的花纹块4的形状的不同之处在于,花纹块4E的周向突起41E的顶点47E布置为从花纹块4E的宽度中心线WC朝向图8(a)中右侧偏移距离O。此外,在花纹块4E中,位于顶点47E侧(图8(a)中的上侧)的周向端侧横向刀槽42E由包括第一刀槽42E'和第二刀槽42E"的复合横向刀槽形成,第一刀槽42E'在其一端向图8(a)中右侧的主槽开口,而其另一端终止于花纹块内,第二刀槽42E"在其一端向另一主槽(图8(a)中左侧的主槽)开口,而在其另一端向图8(a)中上侧的横向槽开口。此外,在花纹块4E中,中央侧横向刀槽43E由包括第一刀槽43E'和第二刀槽43E"的复合横向刀槽形成,并且在轮胎周向上位于顶点47E的相反侧的周向端侧横向刀槽44E由包括第一刀槽44E'和第二刀槽44E"的复合横向刀槽形成,第一刀槽43E'、44E'均在其一端向图8(a)中右侧的主槽开口,而其另一端终止于花纹块内,第二刀槽43E"、44E"均在其一端向另一主槽(图8(a)中左侧的主槽)开口,而其另一端终止于花纹块内。这里,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顶点47E偏移的方向不具体地限制,顶点47E可以沿与图8(a)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偏移。此外,在轮胎周向上最靠近顶点47E侧的第二刀槽42E"的另一端可以在花纹块内终止。
并且,在花纹块4E中,在通过将横向刀槽42E、43E、44E投影到包括轮胎转动轴线并且与花纹块所在的表面垂直的同一平面而得到的投影图中,每个第一刀槽42E'、43E'、44E'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与每个第二刀槽42E"、43E"、44E"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重叠。
此外,如沿着图8(a)的线VI-VI截取的图9(a)中的截面及沿着图8(a)的线VII-VII截取的图9(b)中的截面所示,在花纹块4E中,第一刀槽42E'、43E'、44E'和第二刀槽42E"、43E"、44E"是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直线地延伸的所谓的二维刀槽。并且,形成位于花纹块4E的周向端侧横向刀槽42E、44E之间的中央侧横向刀槽43E的第一刀槽43E'是在其底部具有扩大部43a的底部扩大刀槽。换言之,在花纹块4E中,中央侧横向刀槽43E(第一刀槽43E')的底部的一部分设置有扩大部43a。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形成中央侧横向刀槽43E的第二刀槽43E"也可以形成为底部扩大刀槽。
于是,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E的充气轮胎中,与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的上述充气轮胎相似,每个花纹块4E的顶点47E所处的部位变得不易倾斜变形,由此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此外,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E的充气轮胎中,特别是在花纹块4E的较长的翼部(相对于顶点47E位于宽度中心线WC侧的区域),可以进一步提高将通过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有效地改善将通过花纹块4E的边缘和横向刀槽42E、43E、44E的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再者,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E的充气轮胎中,增大特别是在花纹块4E的中央部的边缘分量,使得可以进一步提高将通过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结果,可以有效地改善将通过花纹块4E的边缘和横向刀槽42E、43E、44E的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因此,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
此外,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E的充气轮胎中,形成中央侧横向刀槽43E的第一刀槽43E'构造为在刀槽的底部具有扩大部43a的底部扩大刀槽,从而具有高排水性能,使得可以有效地去除将在路面和轮胎之间产生的水膜,由此确保轮胎充分地抓地。
顶点47E从花纹块4E的宽度中心线WC偏移的距离O可以优选为花纹块宽度W的10%至30%。当偏移的距离O比花纹块宽度W的10%小(O<0.1W)时,担心将通过较长的翼部侧的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变得不充足。另一方面,当偏移的距离O超过花纹块宽度W的30%(O>0.3W)时,担心花纹块4E变得易于倾斜变形,使得难以确保接地面积。
这里,第一刀槽42E'、43E'、44E'和第二刀槽42E"、43E"、44E"之间的重叠长度,即两组刀槽的在投影图中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的重叠长度可以限定为如下的最大长度:该最大长度可以允许横向刀槽在没有与其他横向刀槽接触的情况下以0.16个/mm至0.40个/mm的配设密度布置。如此限定的最大重叠长度使得可以充分地确保边缘分量。
这里,在花纹块4E中,与图1至图3示出的花纹块4相似,形成花纹块4E的在周向突起41E侧的壁的两侧壁部(第一侧壁部45E、第二侧壁部46E)可以优选地以分别落在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成15°至45°的范围内的配设角度θ1、θ2配设。此外,花纹块4E均具有轮胎周向尺寸L,该轮胎周向尺寸L优选地比每个花纹块4E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W小,更优选的是,W是L的1.1倍至2.5倍。此外,位于花纹块4E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两个周向端侧横向刀槽42E、44E在开口侧均具有如下的切割深度:该切割深度优选地比周向端侧横向刀槽42E、44E的除其开口侧之外的部分的切割深度及中央侧横向刀槽43E的切割深度浅。
图8(b)示出的花纹块4F的构造与图8(a)的花纹块4A的构造相似,除了以下几点。即,用作在一端向相对于花纹块4F的宽度中心线WC位于顶点47F侧的主槽开口的第一刀槽部的第一刀槽42F'、43F'、44F'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形成为直线状,而用作在一端向另一主槽开口的第二刀槽部的第二刀槽42F"、43F"、44F"如沿着图8(b)的线VIII-VIII截取的图9(c)中的截面所示,三维地形成为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弯曲。这里,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弯曲的三维地形成的刀槽可以使用例如JP2000-6619A中公开的刀槽。
于是,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F的充气轮胎中,与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E的上述充气轮胎相似,每个花纹块4F的顶点47F所处的部位变得不易倾斜变形,由此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此外,增大特别是在花纹块4F的顶点47F所处的部位的边缘分量,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将通过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结果,可以进一步提高将通过花纹块4F的边缘和横向刀槽42F、43F、44F的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因此,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
此外,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F的充气轮胎中,与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E的上述充气轮胎相似,通过作为底部扩大刀槽的第一刀槽43F'可以有效地去除将在路面和轮胎之间产生的水膜。因此,还可以确保轮胎充分地抓地。
此外,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F的充气轮胎中,所谓的三维刀槽形成在相对于花纹块4F的周向突起的顶点47F位于花纹块宽度中心线WC侧的区域中,使得可以有效地获得充分的接地面积及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这两方面。
图8(c)中示出的花纹块4G的构造与图8(b)的花纹块4F的构造相似,除了以下几点。即,花纹块4G具有第一刀槽42G'、43G'、44G',该第一刀槽42G'、43G'、44G'用作在其一端向相对于花纹块4G的宽度中心线WC位于顶点47G侧的主槽开口的第一刀槽部,其中形成周向端侧横向刀槽42G的第一刀槽42G'以及形成周向端侧横向刀槽44G的第一刀槽44G'形成为在延伸方向上弯曲而在深度方向上直线地配置,然而形成中央侧横向刀槽43G的第一刀槽43G'沿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直线地形成。
此外,图8(d)中示出的花纹块4H的构造与图8(b)中示出的花纹块4F的构造及图8(c)中示出的花纹块4G的构造相似,除了以下几点。即,如沿着图8(d)的线IX-IX截取的图9(d)中的截面所示,花纹块4H具有第一刀槽42H'、43H'、44H',该第一刀槽42H'、43H'、44H'用作在其一端向相对于花纹块4H的宽度中心线WC位于顶点47H侧的主槽开口的第一刀槽部,其中形成周向端侧横向刀槽42H的第一刀槽42H'以及形成周向端侧横向刀槽44H的第一刀槽44H'三维地形成为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弯曲,然而形成中央侧横向刀槽43H的第一刀槽43H'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直线地形成。
于是,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G或花纹块4H的充气轮胎中,与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F的上述充气轮胎相似,花纹块4G的顶点47G所处的部位以及花纹块4H的顶点47H所处的部位变得不易倾斜变形。因此,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此外,可以增大花纹块4G的顶点47G所处的部位的边缘分量以及花纹块4H的顶点47H所处的部位的边缘分量,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将通过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结果,可以有效地改善将通过花纹块4G、4H的边缘和横向刀槽42G至44G、42H至44H的边缘抵靠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因此,可以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同时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由此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
此外,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G或花纹块4H的充气轮胎中,与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F的上述充气轮胎相似,通过作为底部扩大刀槽的第一刀槽43G'、43H'可以有效地去除将在路面和轮胎之间产生的水膜。结果,可以确保轮胎充分地抓地。此外,所谓的三维刀槽形成在相对于花纹块4G的周向突起41G的顶点47G以及相对于花纹块4H的周向突起41H的顶点47H位于花纹块宽度中心线WC侧的区域中,使得可以有效地获得充分的接地面积及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这两方面。
此外,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G的充气轮胎中,形成位于花纹块4G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42G、44G的第一刀槽部42G'、44G'形成为在延伸方向上弯曲而在深度方向上直线地配置,使得与位于轮胎周向上的两侧的第一刀槽部构造为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直线地延伸的刀槽的情况相比较,花纹块4G变形时的刀槽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结果,可以抑制花纹块4G的过多的倾斜变形。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获得充分的接地面积及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这两方面。此外,在具有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H的充气轮胎中,形成位于花纹块4H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42H、44H的第一刀槽部42H'、44H'构造为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弯曲的所谓的三维刀槽,使得与位于轮胎周向上的两侧的第一刀槽部构造为在深度方向上直线地延伸的刀槽的情况相比较,花纹块4H变形时的刀槽壁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结果,可以抑制花纹块4H的过多的倾斜变形。因此,可以更有效地获得充分的接地面积及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这两方面。
在上述花纹块4F、4G、4H中,与花纹块4E相似,在轮胎周向上最靠近顶点侧的第二刀槽的另一端可以在花纹块内终止。此外,顶点从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偏移的距离、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之间的重叠长度以及形成侧壁的两侧壁部(第一侧壁部和第二侧壁部)的配设角度θ1、θ2可以限定为与花纹块4E的相似。此外,在花纹块4F、4G、4H中,与花纹块4E相似,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尺寸L优选地比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W小。此外,位于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两个周向端侧横向刀槽在刀槽的开口侧均具有如下的切割深度:优选地使得该切割深度比周向端侧横向刀槽的除其开口之外的部分的切割深度及中央侧横向刀槽的切割深度浅。
在将诸如均具有从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偏移的顶点的上述花纹块4E至4H等花纹块配置于胎面部表面的情况中,如示出配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I(总共四列配置在图10(a)中)的图10(a)所示,花纹块可以等间隔地沿轮胎周向排列。具体地,花纹块4I可以由多个主槽2和多个横向槽3分隔形成,多个主槽2沿轮胎周向延伸,多个横向槽3均具有在轮胎周向上均匀的槽宽度并且在主槽2、2之间和/或在主槽2和胎面端E之间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具有一个弯曲点而在轮胎周向上呈凸形状。
这里,花纹块4I的构造与图8(d)中示出的花纹块4H的构造相似,除了以下几点。即,第一刀槽42I'、43I'、44I'相对于第二刀槽42I"、43I"、44I"均位于周向突起侧(即,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之间的在轮胎周向上的位置关系不同),第一刀槽42I'在其一端向图10(a)中右侧的主槽2或胎面端E开口,而在其另一端向图10(a)的上侧的横向槽3开口,第二刀槽42I"在其一端向图10(a)中左侧的主槽2或胎面端E开口,而其另一端终止于花纹块内。于是,如在具有配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H的上述充气轮胎的情况中那样,具有配置于胎面部表面的花纹块4I的充气轮胎能够确保轮胎的接地面积及改善将通过边缘抵靠冰路面而产生的刮擦效应这两方面。此外,可以有效地去除将在路面和轮胎之间产生的水膜,由此确保轮胎充分地抓地。
这里,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在将均具有从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偏移的顶点的花纹块分隔形成于胎面部表面的情况中,均具有在槽内改变的槽宽度的横向槽可以用于分隔形成花纹块。
即,参照图10(b),其示出充气轮胎的胎面部表面的如下部分:在该部分,花纹块4I'的刀槽的形状均与花纹块4I的刀槽的形状相同,并且花纹块4I'与花纹块4I相似地配置,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槽具有一个弯曲点从而在轮胎周向上呈凸形状,所述多个横向槽位于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多个主槽2之间和/或在主槽2和胎面端E之间,并且可以由轮胎周向上的槽宽度彼此不同的两个槽组件(第一横向槽组件31及第二横向槽组件32)形成。
具体地,在图10(b)示出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表面,横向槽均由第一横向槽组件31和第二横向槽组件32形成,第一横向槽组件31在其一端向相对于花纹块4I'的宽度中心线位于周向突起的顶点47I'侧的主槽2或胎面端E开口,第二横向槽组件32在其一端向另一主槽2或胎面端E开口。并且,第一横向槽组件31的沿轮胎周向的槽宽度构造为比第二横向刀槽部32的沿轮胎周向的槽宽度小。更具体地,第一横向槽组件31的沿轮胎周向的槽宽度设定为例如大约0.3mm至1.0mm,从而允许在花纹块4I'倾斜变形时在轮胎周向上隔着横向槽彼此相邻的花纹块4I'彼此接触以彼此支撑。此外,第二横向槽组件32的沿轮胎周向的槽宽度设定为大约1.5mm至5.0mm。
即,在该充气轮胎中,在轮胎的平面图中,在横向槽的轮胎周向上的一侧(图10(b)中上侧)的槽壁和在另一侧(图10(b)中下侧)的槽壁均具有朝向轮胎周向上的所述一侧凸出的一个弯曲点,槽壁的弯曲点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换言之,在该充气轮胎中,花纹块4I'的轮胎周向上的顶点47I'的位置(距花纹块宽度中心线的偏移距离O)与花纹块4I'的在轮胎周向上位于与顶点47I'相反的一侧的凹点48I'的位置(距花纹块宽度中心的偏移距离O')有所不同。在该横向槽中,连接槽壁的的弯曲点的直线形成第一横向槽组件31和第二横向槽组件32之间的分界线。
于是,在该充气轮胎中,第一横向槽组件31的槽宽度较小,使得在花纹块4I'倾斜变形时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花纹块4I'在第一横向槽组件31侧彼此接触以彼此支撑,这提高了花纹块的刚性。因此,如在具有配置于胎面部表面的上述花纹块4I的充气轮胎的情况中那样,可以改善轮胎的干路面性能或湿路面性能,特别是制动性能,而且还改善冰上性能。
参照附图,上文已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可以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适当的替代,而不限制于上述示例。此外,上述花纹块的配设方向、花纹块形状及刀槽形状可以根据用途适当地组合。此外,底部扩大刀槽可以形成为在延伸方向或在深度方向上弯曲而在其底部形成有扩大部的刀槽。此外,当横向刀槽形成为复合横向刀槽时,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中的任一者可以布置于周向突起侧。此外,上述花纹块可以仅布置于胎面部表面的一部分。具体地,如图14所示,上述花纹块可以与多边形花纹块组组合使用,多边形花纹块组在平面图中包括由第一窄槽6a和第二窄槽6b分隔形成的多个密集分布的八边形花纹块7。在图14中,附图标记4M表示如下的花纹块:该花纹块呈箭羽形状并具有从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偏移的顶点及两个横向刀槽42M、43M。此外,第一窄槽6a表示在八边形花纹块7之间大致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槽,以及第二窄槽6b表示与第一窄槽6a相交的槽。并且,第一窄槽6a和第二窄槽6b均具有足够大以允许相邻的花纹块7在没有完全相互限制的情况下可彼此独立地移动的槽宽度,并且槽宽度可以优选为0.7mm至3mm。并且,当将具有如上所述地构造的胎面部表面的充气轮胎安装于车辆时,以多边形花纹块组比箭羽形状的花纹块4M靠车辆内侧的方式组装轮胎。
示例
在下文中,参照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决不限制于以下示例。
(示例1)
制造具有如图1所示地构造的胎面部表面1的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根据表1示出的规格的试样,该试样随后通过以下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1示出其结果。
(示例2至5)
以与示例1相似的方式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图1至图2示出的形状的花纹块的第一侧壁部的配设角度θ1和第二侧壁部的配设角度θ2如表1所示地改变以外。如此制造的轮胎随后通过以下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1示出其结果。
(传统例1)
制造具有如图11(a)所示地构造的胎面部表面1的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根据表1示出的规格的试样,该试样随后通过以下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1示出其结果。在图11(a)中,矩形花纹块均以4J表示而横向刀槽均以42J表示。
(比较例1)
制造具有如图11(b)所示地构造的胎面部表面1的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根据表1示出的规格的试样,该试样随后通过以下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1示出其结果。在图11(b)中,花纹块均以4K表示而横向刀槽均以42K表示。
(冰上制动性能)
如示例1至5、传统例1及比较例1所制造的轮胎均安装于15×6J尺寸的轮辋,其随后以200kPa的内压安装于车辆。随后,全制动施加于在冰路面上以40km/h行驶的轮胎,从而测量直到完全停止时的制动距离。基于施加全制动之前的速度及制动距离,得到平均减速度。随后如此得到的平均减速度以传统例1的平均减速度为100指数化。在表1中,较大值示出较优异的冰上制动性能。
[表1]
表1的示例1至5、传统例1及比较例1示出本发明能够提供冰上制动性能优异的充气轮胎,并且还示出将侧壁部的配设角度设定为15°至45°可以进一步改善冰上制动性能。
(示例6)
与示例1相似地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尺寸L和轮胎宽度方向尺寸W如表2所示地改变并且如图12所示地设置六个横向刀槽以外。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与示例1的方法相似的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2示出其结果。应该注意的是,图12示出的花纹块形状被放大。此外,在图12中,花纹块均以4L表示而横向刀槽均以42L表示。
(示例7)
与示例1相似地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尺寸L和轮胎宽度方向尺寸W如表2所示地改变并且设置五个横向刀槽以外。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与示例1的方法相似的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2示出其结果。
(示例8和9)
与示例1相似地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在不改变三个横向刀槽的数量的情况下花纹块的轮胎周向尺寸L和轮胎宽度方向尺寸W如表2所示地改变以外。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与示例1的方法相似的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2示出其结果。
[表2]
*1横向刀槽的数量:6
*2横向刀槽的数量:5
表2的示例6至9、特别是示例6至7示出,当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W比轮胎周向尺寸L大时,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以进一步改善冰上制动性能。
(示例10至14)
与示例1相似地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花纹块形成为如图4(a)所示的形状,其中顶点偏移并且偏移距离O限定为如表3所示以外。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与示例1的方法相似的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3示出其结果。
[表3]
表3中的示例10至14示出,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通过使花纹块的顶点偏移预定距离可以进一步改善轮胎的冰上制动性能。
(示例15和16)
与示例1相似地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花纹块形成为如图4(b)所示的形状,并且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之间的重叠长度限定为如表4所示以外。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与示例1的方法相似的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4示出其结果。
(示例17)
与示例1相似地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花纹块形成为如图4(c)所示的形状并且偏移距离O及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之间的重叠长度限定为如表4所示以外。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与示例1的方法相似的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4示出其结果。
(示例18)
与示例1相似地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花纹块形成为如图4(d)所示的形状并且偏移距离O及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之间的重叠长度限定为如表4所示以外。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与示例1的方法相似的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4示出其结果。
(示例19)
与示例18相似地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花纹块形成为如图4(d)所示的形状,并且具有仅设置有图6中示出的缝部S的横向刀槽以外。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与示例18的方法相似的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4示出其结果。这里,缝部的深度为3mm,并且横向刀槽的除缝部以外的部分的深度为7mm。
(示例20)
与示例18相似地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花纹块形成为设置有图6(a)中示出的缝部S和升高底部R的形状以外。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与示例18的方法相似的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4示出其结果。缝部的深度为3mm,升高底部的深度为2mm,横向刀槽的除缝部及升高底部以外的部分的深度为7mm。
[表4]
*3缝部设置于横向刀槽
表4的示例15和16示出,当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彼此重叠时,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以进一步改善冰上制动性能。此外,示例17和18示出,在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彼此重叠的情况下,具有偏移顶点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以进一步改善冰上制动性能。此外,示例17和18示出,构造为所谓的三维刀槽的第二刀槽能够进一步改善冰上制动性能。示例19和20示出,当缝部和升高底部形成于花纹块时,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以进一步改善冰上制动性能。
(示例21)
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根据表5中示出的规格的试样,该试样具有如图1所示的胎面部表面,除中央侧横向刀槽构造为底部扩大刀槽以外。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以下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5示出其结果。
(示例22至25)
与示例21相似地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花纹块形成为如图8(a)至图8(d)所示的形状并且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之间的重叠长度限定为如表5所示以外。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与示例21的方法相似的方法受到性能评估。表5示出其结果。
<冰上制动性能>
制造为示例1、示例21至25及传统例1的轮胎均安装于15×6J尺寸的轮辋,其随后以200kPa的内压安装于车辆。随后,全制动施加于在冰路面上以40km/h行驶的轮胎,从而测量直到完全停止时的制动距离。基于施加全制动之前的速度及制动距离,得到平均减速度。随后如此得到的平均减速度以传统例1的平均减速度为100指数化。在表5中,较大值示出较优异的冰上制动性能。
<干制动性能>
制造为示例1、示例21至25及传统例1的轮胎均安装于15×6J尺寸的轮辋,其随后以200kPa的内压安装于车辆。随后,全制动施加于在干路面上以80km/h行驶的轮胎,从而测量直到完全停止时的制动距离。基于施加全制动之前的速度及制动距离,得到平均减速度。随后如此得到的平均减速度以传统例1的平均减速度为100指数化。在表5中,较大值示出较优异的干制动性能。
<湿制动性能>
制造为示例1、示例21至25及传统例1的轮胎均安装于15×6J尺寸的轮辋,其随后以200kPa的内压安装于车辆。随后,全制动施加于在湿路面上以80km/h行驶的轮胎,从而测量直到完全停止时的制动距离。基于施加全制动之前的速度及制动距离,得到平均减速度。随后如此得到的平均减速度以传统例1的平均减速度为100指数化。在表5中,较大值示出较优异的湿制动性能。
[表5]
*4位于轮胎周向上的中央处的中央侧横向刀槽构造为底部扩大刀槽。
表5示出,与传统例1的充气轮胎和示例1的充气轮胎相比较,示例21至25的充气轮胎改善了冰上制动性能,其中传统例1的充气轮胎具有矩形花纹块,该矩形花纹块具有在延伸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直线地延伸的刀槽。此外,因为花纹块适当地倾斜,由此确保足够的接地面积,所以示例21至25的充气轮胎的干制动性能和湿制动性能也有所改善。
(示例26)
与示例21相似地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胎面部表面构造为如图10(a)所示以外。随后,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与示例21的方法相似的方法受到性能评估,除得到的值以示例26的轮胎的平均减速度为100指数化以外。表6示出其结果。
(示例27)
与示例21相似地制造195/65R15尺寸的充气轮胎作为试样,除胎面部表面构造为如图10(b)所示并且第一横向槽组件的槽宽度和第二横向槽组件的槽宽度限定为如表6所示以外。随后,如此制造的充气轮胎通过与示例21的方法相似的方法受到性能评估,除得到的值以示例26的轮胎的平均减速度为100指数化以外。表6示出其结果。
[表6]
表6示出,与示例26的充气轮胎相比,示例27的充气轮胎的干制动性能和湿制动性能较优异。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能够提供改善轮胎的冰上摩擦性能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的冰上性能、特别是冰上制动性能优异。
附图标记
1   胎面部的胎面表面
1A   胎面部的胎面表面
1B   胎面部的胎面表面
2   主槽
3   横向槽
4   花纹块
4A至4M   花纹块
5   花纹块陆部列
5a至5d   花纹块陆部列
5a'至5d'   花纹块陆部列
6a,6b   窄槽
7   花纹块
31   第一横向槽组件
32   第二横向槽组件
41   周向突起
42   横向刀槽
42A至42L   横向刀槽
43A至43H   横向刀槽
44A至44H   横向刀槽
42B'至42I'   第一刀槽
42B"至42I"   第二刀槽
43   横向刀槽
43A至43H   横向刀槽
43B'至43I'   第一刀槽
43B"至43I"   第二刀槽
44   横向刀槽
44A至44H   横向刀槽
44B'至44I'   第一刀槽
44B"至44I"   第二刀槽
43a   扩大部
45   第一侧壁部
45A至45H   第一侧壁部
46   第二侧壁部
46A至46H   第二侧壁部
47   顶点
47A至47I'   顶点
48I'   凹点
70   花纹块
CL   轮胎赤道
WC   花纹块宽度中心线
S   缝部
R   升高底部

Claims (12)

1.一种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在位于两胎面端之间的胎面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中包括:
多个主槽,所述主槽沿轮胎周向延伸;以及
多个横向槽,所述横向槽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横向槽均具有一个弯曲点,从而在所述主槽之间和/或在所述主槽与所述胎面端之间在所述轮胎周向上呈凸形状,
所述多个主槽和所述多个横向槽分隔形成多个花纹块,所述花纹块均具有周向突起,所述周向突起的形状与所述横向槽的凸形状对应,
所述花纹块均具有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横向刀槽,所述横向刀槽的形状与所述横向槽的形状对应,
其中,当所述横向刀槽和所述花纹块投影到包括轮胎转动轴线并且与所述花纹块所在的表面垂直的同一平面时,所述横向刀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与布置有该横向刀槽的所述花纹块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自所述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偏移配置,
在由所述花纹块形成的花纹块陆部列内,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相对于所述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向同一轮胎宽度方向侧偏移,
所述横向槽包括:第一横向槽组件,所述第一横向槽组件的一端向相对于所述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位于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侧的主槽或胎面端开口;以及第二横向槽组件,所述第二横向槽组件的一端向另一主槽或另一胎面端开口,
所述第一横向槽组件的槽宽度比所述第二横向槽组件的槽宽度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布置为从所述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偏移花纹块宽度的10%至30%。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刀槽包括复合横向刀槽,所述复合横向刀槽包括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这一对刀槽,所述第一刀槽的一端向一个主槽或一个胎面端开口,所述第一刀槽的另一端在所述花纹块内终止或向横向槽开口,所述第二刀槽的一端向另一主槽或另一胎面端开口,所述第二刀槽的另一端在所述花纹块内终止或向横向槽开口,
其中,在将所述第一刀槽和所述第二刀槽投影到包括所述轮胎转动轴线并且与所述花纹块所在的表面垂直的同一平面而得到的投影图中,所述第一刀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与所述第二刀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自所述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偏移配置,
所述横向刀槽包括复合横向刀槽,所述复合横向刀槽包括由第一刀槽形成的第一刀槽部和由第二刀槽形成的第二刀槽部这一对刀槽部,所述第一刀槽的一端向相对于所述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位于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侧的主槽或胎面端开口,所述第一刀槽的另一端在花纹块内终止或者向主槽开口;以及第二刀槽,所述第二刀槽的一端向另一主槽或另一胎面端开口,所述第二刀槽的另一端在花纹块内终止或者向横向槽开口,
在配置于所述花纹块的横向刀槽中,所述第一刀槽部的长度比所述第二刀槽部的长度短,
在将所述第一刀槽和所述第二刀槽投影到包括所述轮胎转动轴线并且与所述花纹块所在的表面垂直的同一平面而得到的投影图中,所述第一刀槽的投影图中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与所述第二刀槽的投影图中的轮胎宽度方向尺寸分量在形成有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的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块的沿所述轮胎宽度方向的尺寸比所述花纹块的沿所述轮胎周向的尺寸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花纹块中形成至少三个横向刀槽,位于所述花纹块的所述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之间的至少一个横向刀槽形成为在其底部具有扩大部的底部扩大刀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块在所述周向突起所在侧具有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配设方向彼此不同的两个侧壁部,所述侧壁部以均落在相对于所述轮胎宽度方向成15°至45°的范围内的配设角度朝向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配设。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刀槽包括:第一刀槽部,所述第一刀槽部的一端向相对于所述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位于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侧的主槽或胎面端开口;以及第二刀槽部,所述第二刀槽部的一端向另一主槽或另一胎面端开口,
其中,所述第二刀槽部三维地形成为在延伸方向和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刀槽部具有缝部,所述缝部的切割深度比所述第二刀槽部的其他部分的切割深度浅。
11.根据权利要求3、9或者10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花纹块具有三个或更多个所述横向刀槽,
所述横向刀槽均包括:第一刀槽部,所述第一刀槽部的一端向相对于所述花纹块的宽度中心线位于所述周向突起的顶点侧的主槽或胎面端开口;以及第二刀槽部,所述第二刀槽部的一端向另一主槽或另一胎面端开口,
所述花纹块的所述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的第一横向刀槽部形成为在延伸方向上弯曲而在深度方向上直线地配置,或者三维地形成为在所述延伸方向和所述深度方向这两个方向上弯曲。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花纹块具有两个或更多个所述横向刀槽,
位于所述花纹块的所述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横向刀槽在开口部侧均具有如下的切割深度:该切割深度比位于所述轮胎周向上的两端侧的所述横向刀槽的除所述开口部侧以外的部分的切割深度和/或其他刀槽的切割深度浅。
CN201510191702.7A 2010-03-12 2011-03-10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4773039B9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6714 2010-03-12
JP2010056726 2010-03-12
JP2010056714 2010-03-12
JP2010-056726 2010-03-12
JP2011-021103 2011-02-02
JP2011021103 2011-02-02
CN201180022480.6A CN102883895B (zh) 2010-03-12 2011-03-10 充气轮胎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2480.6A Division CN102883895B (zh) 2010-03-12 2011-03-10 充气轮胎

Public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3039A true CN104773039A (zh) 2015-07-15
CN104773039B CN104773039B (zh) 2017-05-03
CN104773039B9 CN104773039B9 (zh) 2017-07-04

Family

ID=445632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2480.6A Active CN102883895B (zh) 2010-03-12 2011-03-10 充气轮胎
CN201510191702.7A Active CN104773039B9 (zh) 2010-03-12 2011-03-10 充气轮胎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2480.6A Active CN102883895B (zh) 2010-03-12 2011-03-10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66397B2 (zh)
EP (2) EP2546080B1 (zh)
JP (6) JP5665844B2 (zh)
CN (2) CN102883895B (zh)
RU (1) RU2526573C2 (zh)
WO (1) WO2011111394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0556A (zh) * 2016-03-04 2017-09-1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2203870A (zh) * 2018-06-27 2021-01-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3811453A (zh) * 2019-05-16 2021-12-17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施工场地类型的重型车辆的轮胎胎面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4007805B1 (pt) * 2011-09-29 2021-02-02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 com banda de rodagem de tração em neve e em seco
JP5675580B2 (ja) * 2011-12-21 2015-02-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35070B2 (ja) * 2012-08-22 2017-05-3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2910389B1 (en) * 2012-10-17 2018-12-19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US10703143B2 (en) 2012-10-17 2020-07-07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6068197B2 (ja) * 2013-03-01 2017-01-2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314370B2 (ja) * 2013-04-17 2018-04-2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99078B2 (ja) * 2013-04-17 2018-03-2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424415B2 (ja) * 2013-04-17 2018-11-2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806707B2 (ja) * 2013-07-03 2015-11-10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892477B1 (en) * 2013-07-16 2023-09-06 Pirelli Tyre S.p.A. Car tyre
JP6241149B2 (ja) * 2013-09-04 2017-12-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41150B2 (ja) * 2013-09-04 2017-12-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41151B2 (ja) * 2013-09-04 2017-12-0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7074459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Tire sculpture having thin sipes, teardrops and low lateral void ratio
US20180326793A1 (en) * 2015-11-12 2018-11-15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JP6785240B2 (ja) * 2015-11-12 2020-11-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EP3375629B1 (en) * 2015-11-12 2020-09-2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WO2017082409A1 (ja) * 2015-11-12 2017-05-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EP3375638B1 (en) * 2015-11-12 2020-09-2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FR3044595B1 (fr) * 2015-12-03 2017-12-08 Michelin & Cie Geometrie de blocs d’une bande de roulement pour pneu.
FR3044594B1 (fr) * 2015-12-03 2017-12-08 Michelin & Cie Bande de roulement pour pneu hivernal poids lourd.
JP6346932B2 (ja) 2016-12-07 2018-06-20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12783B1 (ja) 2016-12-09 2018-04-18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R3069485A1 (fr) * 2017-07-25 2019-02-01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avec bande de roulement comportant une sculpture evolutive avec incisions
DE102017215742A1 (de) * 2017-09-07 2019-03-07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US11498368B2 (en) * 2017-10-27 2022-11-15 Shinji Marui Tire with enhanced tread
JP6958327B2 (ja) * 2017-12-19 2021-11-0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不整地走行用の自動二輪車用タイヤ
JP6551506B2 (ja) * 2017-12-28 2019-07-3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9145656A1 (fr) * 2018-01-28 2019-08-01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Pneumatique
WO2019156095A1 (ja) * 2018-02-07 2019-08-1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527407B1 (en) * 2018-02-15 2022-05-04 Nokian Renkaat Oyj A tread block arrangement having a supporting sipe
JP7081229B2 (ja) * 2018-03-13 2022-06-0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KR102034804B1 (ko) * 2018-03-23 2019-10-21 한국타이어앤테크놀로지주식회사 V형상 커프를 구비하는 타이어
US11890897B2 (en) * 2018-03-26 2024-02-06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IT201800003994A1 (it) * 2018-03-27 2019-09-27 Bridgestone Europe Nv Sa Battistrada per pneumatico e pneumatico
WO2020100729A1 (ja) * 2018-11-14 2020-05-22 日本製鉄株式会社 薄板鋼板の製造装置及び薄板鋼板の製造方法
CN111559206B (zh) * 2019-02-13 2023-05-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JP7306163B2 (ja) * 2019-08-28 2023-07-1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371429B2 (ja) 2019-10-08 2023-10-31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377091B2 (ja) 2019-12-13 2023-11-09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96584B2 (ja) 2020-04-03 2022-01-1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タイヤ
CN116323248A (zh) * 2020-11-04 2023-06-2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WO2023157513A1 (ja) * 2022-02-18 2023-08-24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2024061489A (ja) * 2022-10-21 2024-05-0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79904A (ja) 1987-05-11 1988-11-17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偏摩耗の発生を抑制し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2189205A (ja) * 1989-01-13 1990-07-25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ブロック
JPH02267009A (ja) 1989-04-05 1990-10-3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310913A (ja) * 1989-06-08 1991-01-18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392402A (ja) * 1989-09-06 1991-04-17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479703U (zh) * 1990-11-26 1992-07-10
JPH04365608A (ja) * 1991-06-12 1992-12-17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SE506671C2 (sv) * 1991-10-23 1998-01-26 Sumitomo Rubber Ind Pneumatiskt däck
JP3113343B2 (ja) * 1991-10-23 2000-11-27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5330319A (ja) 1992-06-04 1993-12-14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のブロック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145762B2 (ja) * 1991-12-26 2001-03-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5178030A (ja) * 1991-12-27 1993-07-20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6143943A (ja) * 1992-11-05 1994-05-2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6247110A (ja) * 1993-02-23 1994-09-06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421114B2 (ja) 1993-11-22 2003-06-3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035177B2 (ja) * 1995-12-14 2008-01-1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スタッドレス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9164815A (ja) 1995-12-14 1997-06-24 Bridgestone Corp スタッドレス空気入りタイヤ
AT403360B (de) 1996-02-12 1998-01-26 Semperit Ag Fahrzeugluftreifen
JP3586045B2 (ja) * 1996-07-02 2004-11-10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スタッドレス空気入りタイヤ
FR2763892A1 (fr) * 1997-05-30 1998-12-04 Michelin & Cie Sculpture et moule pour bande de roulement de pneumatique
US6427737B1 (en) 1998-04-22 2002-08-06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having at least four sipes
JP4424774B2 (ja) 1998-04-22 2010-03-0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441949B2 (ja) 1999-06-22 2010-03-3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780816B2 (ja) * 1999-08-31 2011-09-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23623B2 (ja) 1999-07-19 2009-09-0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571844B1 (en) * 1999-07-19 2003-06-0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having tread including pairs of sipes
JP2001213123A (ja) * 1999-11-22 2001-08-07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473904B2 (ja) * 2000-12-26 2003-12-08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493190B2 (ja) 2001-10-15 2004-02-0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281901B2 (ja) * 2003-06-30 2009-06-17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011586B2 (ja) * 2005-02-25 2007-11-2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タイヤ成形金型
JP4299804B2 (ja) * 2005-04-18 2009-07-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060973B2 (ja) * 2008-01-18 2012-10-3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109734B2 (ja) * 2008-03-11 2012-12-2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469399B2 (ja) * 2008-03-12 2010-05-2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5384402B2 (ja) 2010-03-08 2014-01-0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AT514854A2 (de) * 2013-04-15 2015-04-15 Kompetenzzentrum Das Virtuelle Fahrzeug Forschungs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Co-Simulation von zwei Teilsysteme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50556A (zh) * 2016-03-04 2017-09-12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150556B (zh) * 2016-03-04 2020-06-3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12203870A (zh) * 2018-06-27 2021-01-08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2203870B (zh) * 2018-06-27 2022-02-25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轮胎
CN113811453A (zh) * 2019-05-16 2021-12-17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施工场地类型的重型车辆的轮胎胎面
CN113811453B (zh) * 2019-05-16 2023-06-13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用于施工场地类型的重型车辆的轮胎胎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73039B9 (zh) 2017-07-04
CN102883895A (zh) 2013-01-16
JP5665844B2 (ja) 2015-02-04
JPWO2011111394A1 (ja) 2013-06-27
JP2015013643A (ja) 2015-01-22
JP5824124B2 (ja) 2015-11-25
JP6118771B2 (ja) 2017-04-19
US9266397B2 (en) 2016-02-23
JP2015006881A (ja) 2015-01-15
JP5899287B2 (ja) 2016-04-06
EP2871077A1 (en) 2015-05-13
EP2871077B1 (en) 2018-01-03
JP5714164B2 (ja) 2015-05-07
RU2012143620A (ru) 2014-04-20
JP2015013644A (ja) 2015-01-22
WO2011111394A1 (ja) 2011-09-15
JP6127121B2 (ja) 2017-05-10
CN104773039B (zh) 2017-05-03
CN102883895B (zh) 2015-03-25
EP2546080A4 (en) 2013-11-13
EP2546080A1 (en) 2013-01-16
EP2546080B1 (en) 2015-01-14
US20130000805A1 (en) 2013-01-03
RU2526573C2 (ru) 2014-08-27
JP2016094192A (ja) 2016-05-26
JP2015006880A (ja) 2015-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3895B (zh) 充气轮胎
CN104070937B (zh) 轮胎
US8517069B2 (en) Pneumatic tire with tread having sipes, circumferential main grooves and lateral grooves
CN104822543B (zh) 充气轮胎
US9463670B2 (en) Pneumatic tire
JP501898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007006B (zh) 充气轮胎
US10179482B2 (en) Pneumatic tire
JP544058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2458884B (zh) 充气轮胎
CN101801687A (zh) 充气轮胎
JP201310362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3826873A (zh) 充气轮胎
WO2004106091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03568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004258A (zh) 充气轮胎
JP544058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01978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71555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0100194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0211320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及びサイプ用ブレ―ド
JP2008143437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218511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2108446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11759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Correction item: Claims

Correct: 2017.02.08 claims

False: 2015.04.21 claims

Number: 18

Page: full text

Volume: 33

CI03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