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63731A - 侧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侧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63731A
CN103963731A CN201410029380.1A CN201410029380A CN103963731A CN 103963731 A CN103963731 A CN 103963731A CN 201410029380 A CN201410029380 A CN 201410029380A CN 103963731 A CN103963731 A CN 103963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chamber
air bag
fabric portion
main body
inner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293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63731B (zh
Inventor
堀田昌志
佐藤祐司
本田健作
后藤喜明
佐藤荣治
饭田崇
山下晃
平岩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963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3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63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63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 B60R21/263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using a variable source, e.g. plural stage or controlled outpu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60R2021/23324Inner walls crating separate compartments, e.g. communicating with 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气囊装置,其中,横向分隔件由一对结构织物部形成,各结构织物部具有第一周边部和第二周边部。结构织物部的第一周边部各自与主体织物部之一结合。由沿第二周边部设置的结合部,使结构织物部的第二周边部互相结合。内管延伸越过上膨胀室和下膨胀室,同时与横向分隔件相交。由周边结合部的一部分,使内管一部分的后周边部与主体织物部结合,以及,由结合部使该部分的前周边部与结构织物部结合。

Description

侧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气囊装置,当冲击施加至交通工具时,通过使气囊在乘员侧面展开并膨胀,保护就座在交通工具座椅中的乘员使其免受冲击。
背景技术
周知的是,例如,由于侧面碰撞,从侧面朝向坐有乘员的交通工具座椅,向交通工具施加冲击时,具有气囊和充气器的侧气囊装置用于保护乘员免受冲击。在侧气囊装置中,气囊以折叠状态连同充气器一起安装在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中。气囊外形由气囊主体形成。
在侧气囊装置中,当从车身侧部例如侧门(其形成交通工具的侧部)的侧面施加冲击时,从充气器将膨胀气体供入气囊的膨胀部,使得气囊主体展开并膨胀。在一部分气囊留在靠背中的情况下,使气囊从交通工具座椅伸出。之后,在乘员与车身侧部之间的狭窄空间中,气囊主体继续向前展开并膨胀。气囊主体位于乘员与向内膨出的车身侧部之间,以约束乘员,并减小经由车身侧部从侧面传到乘员的冲击。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269646中披露了这种侧气囊装置的一种形式。如图28和图31中所示,该侧气囊装置包括具有膨胀部的气囊主体161。在沿周边设置的周边结合部181处,将两个主体织物部162互相缝合,藉此,形成气囊主体161。由在主体织物部162之间延伸的横向分隔件163,将气囊主体161的膨胀部分成位于横向分隔件163上方的上膨胀室164、以及位于横向分隔件163下方的下膨胀室165。在膨胀部中设置内管166。内管166与横向分隔件163相交,并且延伸越过上膨胀室164和下膨胀室165。充气器167位于内管166中(参见图29和图31)。
上述侧气囊装置的气囊主体161由单个下侧底布片168和一对上侧底布片171形成。在下侧底布片168的顶部形成一对分支部169。各上侧底布片171的下部重叠于分支部169之一上。在沿上侧底布片171下周边部布置的外结合部172处,使各上侧底布片171与对应分支部169的基部接合。各半个下侧底布片168和被结合的上侧底布片171形成主体织物部162之一。
内管166由管底布片174形成,管底布片174在其上部具有插入口173。管底布片174具有:位于下端部处的结合部175(参见图31),在结合部175处使管底布片174与下侧底布片168结合;以及位于上端部中的一对结合部176,在一对结合部176处使管底布片174与下侧底布片168的分支部169结合。管底布片174还具有设置于插入口173周围的结合部177(参见图31),由结合部177使管底布片174与下侧底布片168以及上侧底布片171结合。此外,管底布片174具有设置于相对周边部处的结合部178。将管底布片174对折,并且使结合部178结合以形成管状。
由内结合部179使分支部169的上周边互相结合。这样互相结合的分支部169形成横向分隔件163。通过插入口173,将充气器167布置在内管166中。
发明内容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269646所披露的侧气囊装置中,由内管166将充气器167排出的膨胀气体分送至上膨胀室164和下膨胀室165。然而,该侧气囊装置具有下述缺点。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0-269646所披露的侧气囊装置中,当通过内管166下端排出膨胀气体时,比结合部176更靠近于下膨胀室165的内管166部分拍动(flap)。由于用结合部175使内管166下端与下侧底布片168结合,在结合部175附近抑制了内管166的拍动。然而,内管166的拍动,只在结合部175附近的较小区域中受到结合部175的抑制。因此,从内管166下端排出膨胀气体的方向不稳定。这又会妨碍下膨胀室165的稳定展开及膨胀。
据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气囊装置,当膨胀气体通过内管流动时,抑制内管的拍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侧气囊装置,包括:具有膨胀部的囊状气囊主体,以及具有出气口的充气器,该出气口排出膨胀气体以使气囊主体的膨胀部膨胀。气囊主体由一对主体织物部形成。主体织物部于交通工具座椅宽度方向彼此重叠。在周边结合部处使主体织物部的周边互相结合。随着膨胀部膨胀,在就座于交通工具座椅中的乘员的侧面,使气囊主体向前展开。气囊主体包括横向分隔件以及内管。横向分隔件在主体织物部之间延伸。横向分隔件将膨胀部的至少一部分分成:位于横向分隔件上方的上膨胀室,以及,位于横向分隔件下方的下膨胀室。内管至少包围充气器的出气口。内管在膨胀部中延伸越过上膨胀室和下膨胀室,同时与横向分隔件相交。横向分隔件由一对结构织物部形成。各结构织物部具有第一周边部和第二周边部。结构织物部的第一周边部各自与主体织物部之一结合。由沿第二周边部设置的结合部,使结构织物部的第二周边部互相结合。至少在内管的下端处,内管与横向分隔件相交。由周边结合部的一部分,使与横向分隔件相交的内管部分的后周边部与主体织物部结合。由结合部的一部分,使与横向分隔件相交的内管部分的前周边部与结构织物部结合。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以示例方式对本发明原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将更为明了。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参照附图说明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侧视图,图示安装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侧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还示出乘员和气囊;
图2是示意性剖视俯视图,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气囊、乘员、以及车身侧部的位置关系;
图3是局部剖视俯视图,示出其中安装有第一实施例的气囊模组的靠背侧部的内部结构;
图4是图示第一实施例中气囊模组的侧视图,其处于气囊主体处于未膨胀而展开状态的状态;
图5A是局部剖视侧视图,连同乘员一起示出图4中所示气囊模组的内部结构;
图5B是图示图5A一部分的放大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6是分解轴测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气囊构成部件的摊开状态;
图7是说明性轴测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气囊的第一结合步骤;
图8是说明性局部轴测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气囊的第二结合步骤;
图9是说明性局部轴测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气囊的第二结合步骤;
图10是说明性轴测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气囊的第三结合步骤;
图11是说明性局部轴测图,其中切除一部分主体织物部,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气囊的第四结合步骤;
图12是说明性轴测图,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气囊的第五结合步骤;
图13是沿图4中的线13-13的局部剖视图,示意性示出气囊的内部结构;
图14是沿图4中的线14-14的局部剖视图,示意性示出气囊的内部结构;
图15是沿图4中的线15-15的局部剖视图,示意性示出气囊的内部结构;
图16是沿图4中的线16-16的局部剖视图,示意性示出气囊的内部结构;
图17是局部剖视俯视图,图示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图3的气囊在一部分留于靠背中的情况下,已经从车辆座椅伸出以使其展开并膨胀;
图18是局部轴测图,示出第一实施例的竖向分隔件张紧时的压力调节阀及其周围;
图19A至图19C是剖视侧视图,示意性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压力调节阀的操作;
图20是局部剖视图,示意性示出使图16的横向分隔件张紧时的气囊内部结构;
图21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侧气囊装置的侧视图,图示处于下述状态的气囊模组,其中气囊主体处于未膨胀而展开的状态;
图22是局部剖视侧视图,示出图21中所示气囊模组的内部结构;
图23是分解轴测图,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气囊构成部件的摊开状态;
图24A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示意性示出在未膨胀而展开状态下,气囊中充气器、内管、以及竖向分隔件的布置;
图24B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示意性示出在未膨胀而展开状态下,气囊中充气器、内管、以及竖向分隔件的布置;
图25是说明性轴测图,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气囊的第一结合步骤;
图26A是示出图25之后状态的说明性轴测图,图示气囊的中间结合步骤;
图26B是示出图25之后状态的说明性轴测图,图示气囊的中间结合步骤;
图27A是示出图26A和图26B之后状态的说明性轴测图,图示气囊的中间结合步骤;
图27B是示出图26A和图26B之后状态的说明性轴测图,图示气囊的中间结合步骤;
图28是侧视图,示出常规侧气囊装置的气囊;
图29是局部侧视图,示出充气器安装在图28所示气囊中的状态;
图30是沿图28中的线30-30的局部剖视图,示出气囊的内部结构;以及
图31是展开图,示出在常规侧气囊装置的气囊制造过程中的中间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至图20,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侧气囊装置。
第一实施例的侧气囊装置安装在车辆(交通工具)上。下文中,车辆前进方向称为前方,以及,相反方向称为后方。车辆宽度方向的中间用作车辆宽度方向的基准。靠近宽度方向中间的一侧称为车辆的“内侧”,而远离宽度方向中间的一侧称为车辆的“外侧”。
假设中等体形的乘员(成人)以预定姿势(正常姿势)就座于车辆座椅。
如图1和图2中所示,车辆座椅12布置在车辆10的车身侧部11内侧(图2中观察为上侧)。车身侧部11指位于车辆10一侧的车辆构成部件,并且主要对应于车门及立柱。例如,对应于前座椅的车身侧部11部分包括前车门及中柱(B柱)。对应于后座椅的车身侧部11部分包括例如侧车门(后车门)的后部、C柱、轮室的前部、以及后侧围板。
车辆座椅12包括椅垫13和靠背14,靠背14从椅垫13后端向上延伸。靠背14的倾斜角度可以用倾斜调节机构(未示出)进行调节。车辆座椅12布置在车辆10中,使得靠背14面朝车辆10前方。这样布置的车辆座椅12的宽度方向与车辆10宽度方向一致。
靠背14包括靠背主体15以及设置在车辆座椅12宽度方向两侧部的一对侧支撑部16。靠背主体15向后方倾斜,并且从后面支撑乘员P的上身。侧支撑部16自靠背主体15向前方凸出。侧支撑部16约束就座在椅垫13上并且倾斜倚靠靠背主体15的乘员P上身在宽度方向的移动。
现在,描述靠背14外侧部的内部结构,靠背14的外侧部包括位于外侧的侧支撑部16。
形成靠背14框架的椅框装在靠背14中。如图3中所示,椅框的一部分位于靠背14外侧部。这部分称为侧框部17。侧框部17通过弯折金属板形成。由弹性材料例如聚氨酯泡沫制成的椅衬18设置于包括侧框部17在内的椅框的前侧。此外,由例如塑料制成的硬背板19布置在椅框背面。虽然椅衬18覆有覆盖物,图3中没有示出覆盖物。图17中也省略了椅衬18的覆盖物。
在椅衬18中,在侧框部17外侧部附近设置收纳部21。收纳部21位于靠背14的上下方向中部,并且在就座于车辆座椅12的乘员P的斜后方及附近(参见图1和图2)。收纳部21容纳形成侧碰撞气囊装置主要部分的气囊模组AM。气囊模组AM包括充气器组件30和气囊40。
收纳部21在外侧前部具有拐角,并且在拐角中形成狭缝22,使狭缝22向前并且朝车辆外部延伸。椅衬18的前拐角18C与狭缝22之间的部分(图3中被双点划线围住的部分)形成易破部23,设计成由气囊40使易破部23破裂。下面说明气囊模组AM的构成部件。
<充气器组件30>
如图3至图5B中所示,充气器组件30包括:气体发生器,其为充气器31;以及保持架32,其围住充气器31。在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烟火式充气器作为充气器31。充气器31是大致柱状,并且容纳有产生膨胀气体的气体发生剂(未示出)。在充气器31纵向一端(下端)处设置出气口31A。电气配线(未示出)是用于向充气器31发送激励信号的配线,电气配线与充气器31纵向另一端(上端)连接。
取代使用气体发生剂的烟火式充气器,可使用混合式充气器,混合式充气器通过用低爆速炸药使充满高压气体的高压气瓶的分隔件破裂而排出膨胀气体。
保持架32起到扩散器的作用,用于控制所排出膨胀气体的方向,并且还起到将充气器31连同气囊40一起紧固于侧框部17的作用(参见图3)。通过将板材例如金属板弯折成大致于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形成保持架32的大部分。保持架32至少在下端处具有开口端32A。保持架32在出气口31A大致前面的位置处具有窗口33。通过出气口31A排出的相当量的膨胀气体通过开口端32A和窗口33送到保持架32外部。
螺栓34固定于保持架32。螺栓34起到紧固件的作用,用于将保持架32安装至侧框部17。换而言之,利用保持架32,使螺栓34间接固定至充气器31。
通过使充气器31和保持架32成一体,可以形成充气器组件30。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气囊40的外形由气囊主体41形成。
<气囊主体41>
车辆10行驶时,如果由于侧面碰撞等向车辆10的车身侧部11施加冲击,充气器31向气囊主体41供给膨胀气体。在气囊主体41的一部分留在靠背14内的情况下,使气囊主体41从靠背14向前伸出。通过在就座于车辆座椅12的乘员P的上身附近展开并膨胀,气囊主体41约束乘员P,以保护他/她免受冲击。
图4示出气囊模组AM,其处在气囊主体41展开成平面状但尚未充以膨胀气体G的状态(下文称为未膨胀而展开状态)。图5A和图5B示出气囊模组AM的内部结构以及乘员P。图5A示出气囊模组AM,其中,在车辆宽度方向中部处,将处在图4中未膨胀而展开状态下的气囊主体41剖开。
如图4、图5A和图5B中所示,沿设定于中部的折叠线42折叠单个织物片(也称为基底织物,或织物板料)以使其于车辆宽度方向重叠,并且使重叠部结合成囊状,藉此,形成气囊主体41。在本说明书中,为了区分气囊主体41的两个重叠部,将位于内侧的部分称为主体织物部43(参见图5A和图5B),以及,将位于外侧的部分称为主体织物部44(参见图4)。
在第一实施例中,织物片对半折叠,使得折叠线42位于气囊主体41的后端。然而,织物片也可以对半折叠成,使得折叠线42位于其他端,例如前端、上端或下端。气囊主体41也可以由沿折叠线42分开的两个织物片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于车辆宽度方向使两个织物片重叠,并且将织物片结合成囊状,形成气囊主体41。此外,气囊主体41可以由三个或更多织物片形成。
在气囊主体41中,主体织物部43、44的外形相对于折叠线42对称(参见图6)。设定主体织物部43、44的形状及尺寸,从而,使气囊主体41在车辆座椅12与车身侧部11之间展开并膨胀时,主体织物部43、44能占据与车辆座椅12上就座乘员P的大部分上身(自腰部PP到肩部PS的区段)相对应的区域。
主体织物部43、44适宜由具有高强度并具有挠性以易于折叠的材料形成。该材料可以是例如聚酯线或聚酰胺线所形成的机织织物。
在设置于主体织物部43、44周边的周边结合部45处,使主体织物部43、44互相结合。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用缝合线缝合主体织物部43、44周边中除后端(折叠线42附近部分)之外的部分,形成周边结合部45的大部分。
在图4至图12以及图18中,用三种线表示缝合部。第一种线包括断续布置的有一定长度的粗线(一种虚线),并且表示从侧面观察的缝合部(指图4中的周边结合部45)。第二种线包括断续布置的有一定长度(长于一般虚线)的细线(一种虚线),并且表示位于外侧主体织物部44后面且不能直接看到的缝合线的状态(参见图5A中的内结合部93)。第三种线包括以预定间隔布置的点(一种虚线),并且表示缝合线处在主体织物部43与主体织物部44(其为缝合对象)之间、以及处在结构织物部66与结构织物部69之间的位置处的状态(参见图5A中的周边结合部45)。也就是,在由第三种线表示缝合部的图中,示出沿穿过缝合部的截面的结构。
如图4至图6中所示,在主体织物部43与主体织物部44之间被周边结合部45围住的空间作为膨胀部46。由膨胀气体使膨胀部46在乘员P上身侧面展开并膨胀时,膨胀部46约束上身的大部分,并且保护上身免受冲击。
也可以通过不同于使用缝合线进行缝合的方法,形成周边结合部45,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粘合剂形成周边结合部45。
主体织物部43、44具有狭缝47,该狭缝47位于后端并且处于上下方向中部(参见图7)。狭缝47向前延伸越过折叠线42。主体织物部43、44在狭缝47周围还具有加强环线部48。通过缝合主体织物部43、44中位于狭缝47周围的部分,形成加强环线部48,以加强狭缝47周围部分。
狭缝47上方的主体织物部43、44部分形成内折部49,使内折部49向主体织物部43、44中其余部分的内侧折叠。由上述周边结合部45,使内折部49的上端与主体织物部43、44其余部分结合。当折叠内折部49时,使狭缝47打开,从而形成用于充气器组件30的插入口51。
内侧主体织物部43具有螺栓孔52(本实施例中其数量是2个),螺栓孔52位于折叠线42附近并且位于狭缝47下方。将保持架32(参见图3)的螺栓34穿过螺栓孔52。主体织物部43在螺栓孔52周围具有加强环线部53。通过缝合主体织物部43中位于螺栓孔52周围的部分,形成各加强环线部53,以加强螺栓孔52周围部分。
如图5A中所示,膨胀部46分成:第一膨胀室61,通过供以膨胀气体而展开并膨胀;第二膨胀室62,其位于第一膨胀室61前面,竖向分隔件81处于二者之间;以及第三膨胀室63,其位于第一膨胀室61和第二膨胀室62的下方,横向分隔件64处于二者之间。竖向分隔件81和横向分隔件64各自具有与通常称为系绳的部件相同的结构。
第一膨胀室61和第二膨胀室62与位于横向分隔件64上方的上膨胀室对应,以及,第三膨胀室63与位于横向分隔件64下方的下膨胀室对应。
<横向分隔件64>
如图5A、图5B和图6中所示,横向分隔件64由具有高强度并具有挠性以易于折叠的材料形成。沿设定于中部的折叠线65,对半折叠单个织物片例如机织织物片,以使其于车辆宽度方向重叠于自身,并且将重叠部置于主体织物部43的下部与主体织物部44的下部之间,藉此,形成横向分隔件64。主体织物部43、44的下部位于乘员P的腰部PP与胸部PT之间分界处的侧方。横向分隔件64也可以由沿折叠线65分开的两个织物片形成。
为了区分横向分隔件64的两个重叠部,将位于内侧的部分称为结构织物部66,以及,将位于外侧的部分称为结构织物部69(参见图16)。
内侧结构织物部66包括:主体形成织物部67,其从主体织物部43的后端延伸至前端;以及延伸部68,其从主体形成织物部67的后部向前并向下延伸。外侧结构织物部69也包括:主体形成织物部70,其从主体织物部44的后端延伸至前端;以及延伸部71,其从主体形成织物部70的后部向前并向下延伸。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倾斜以使其朝前端降低。
在折叠线65与折叠线42相配的情况下,将如上所述对半折叠的横向分隔件64置于主体织物部43与主体织物部44之间(图16和图20)。内侧主体形成织物部67在一端(上端)具有沿周边部(第一周边部)形成的外结合部72。由外结合部72,使内侧主体形成织物部67与内侧主体织物部43结合。类似地,外侧主体形成织物部70在一端(上端)具有沿周边部(第一周边部)形成的外结合部72。由外结合部72,使外侧主体形成织物部70与外侧主体织物部44结合。由位于另一端(下端)的另一周边部(第二周边部)处的结合部73,使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互相结合。此外,由周边结合部45(参见图5A和图5B),使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的前端与主体织物部43、44的前端结合(缝合)。
位于横向分隔件64下方的膨胀部46部分形成第三膨胀室63,第三膨胀室63在就座于车辆座椅12中的乘员P腰部PP的侧方展开并膨胀。
当使膨胀部46展开并膨胀时,横向分隔件64于车辆宽度方向张紧,以限制膨胀部46于相同方向的厚度(参见图20)。
<竖向分隔件81>
图13示出沿图4中的线13-13的剖视结构,以及,图14示出沿图4中的线14-14的剖视结构。图15示出沿图4中的线15。15的剖视结构,以及,图16示出沿图4中的线16-16的剖视结构。在图13至图16中,省略了各构成部件的厚度。内结合部93在图13中表示为Z字线。如图5A、图5B、图13、以及图14中所示,竖向分隔件81大致于上下方向延伸,从而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如图6中所示,随着第一膨胀室61展开并膨胀,竖向分隔件81张紧以延伸成片状。此时,竖向分隔件81于折叠线82方向(下文称为竖向)的尺寸长于在与折叠线82垂直方向(下文称为横向)的尺寸。
如图4和图10中所示,由周边结合部45,使竖向分隔件81的上端与主体织物部43、44的上端结合(缝合)。竖向分隔件81的下部重叠至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的后部。由结合部73,使竖向分隔件81的下端与横向分隔件64的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结合(缝合)。
如图10中所示,由在车辆宽度方向侧方沿周边部83设置的外结合部84,使没有重叠于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的竖向分隔件81部分与主体织物部43、44结合。由沿周边结合部83设置的外结合部85,使重叠于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的竖向分隔件81部分只与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结合(参见图15)。
在气囊主体41未膨胀而展开状态下,竖向分隔件81具有夹在外结合部84、85(其结合至主体织物部43、44)之间的区域81A。沿折叠线82对半折叠竖向分隔件81,使得区域81A比结合部更靠近于充气器组件30。
通过上述结合操作,竖向分隔件81位于主体织物部43与主体织物部44之间。当气囊主体41处于未膨胀而展开状态时,竖向分隔件81对半折叠(参见图5A、图5B、以及图13至图15)。第一膨胀室61展开并膨胀时,竖向分隔件81于横向(车辆宽度方向)张紧(参见图18),从而限制第一膨胀室61在膨胀状态下的厚度。
如图5A中所示,膨胀部46中位于横向分隔件64上方的的上膨胀室展开并膨胀时,竖向分隔件81位于乘员P上身的后半部与前半部之间的分界附近。竖向分隔件81将横向分隔件64上方的上膨胀室分成:位于竖向分隔件81后面的第一膨胀室61,以及,位于竖向分隔件81前面的第二膨胀室62。第一膨胀室61首先接纳来自充气器31的膨胀气体。
在乘员P上身的肩部PS以及胸部PT后半部的侧方,第一膨胀室61展开并膨胀,从而,约束并保护肩部PS以及胸部PT的后半部。第二膨胀室62在胸部PT前半部的侧方展开并膨胀,从而,约束并保护胸部PT的前半部。
如图10和图18中所示,竖向分隔件81具有布置于竖向(上下方向)的两个织物片86、87。竖向分隔件81由具有高强度并具有挠性以易于折叠的材料例如机织织物形成。
织物片86、87分别具有带缘部88E、89E的端部88、89。在如图18中所示使缘部88E、89E相配的状态下,使端部88、89互相叠置以形成一对重叠部91。在重叠部91与其余部分(下文称为非重叠部92)之间的分界处,内结合部93于横向(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在该内结合部93处使织物片86、87互相结合。在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第一实施例中为向下方向)上,该分界以预定距离偏离缘部88E、89E。通过缝合织物片86、87,形成内结合部93。也可以用粘合剂通过粘合来形成内结合部93。
此外,如图5A、图5B、以及图7中所示,在未膨胀而展开状态下,内管101布置于气囊主体41的后端部中。此外,内管101还位于插入口51的下侧。内管101包住包括出气口131A在内的充气器31下半部、以及包括窗口33在内的保持架32下半部。内管101调节由充气器31通过出气口31A排出的膨胀气体的流动,使得向第三膨胀室63提供供给量大于第一膨胀室61的排出气体。也就是,内管101调节膨胀气体的流动,相比于第一膨胀室61,将膨胀气体优先供给第三膨胀室63。
类似于气囊主体41,内管101由单个织物片形成,此织物片由具有高强度并具有挠性以易于折叠的材料例如机织织物形成。织物片可以涂覆有硅树脂。
沿设置于中部的折叠线102折叠单个织物片,以使其于车辆宽度方向重叠于自身,并且结合织物片,使得重叠部分形成管状,藉此,形成内管101。内管101也可以由沿折叠线分开的两个织物片形成。为了区分内管101的两个重叠部分,将位于内侧的部分称为结构织物部103,以及,将位于外侧的部分称为结构织物部106。
内侧结构织物部103包括:主体形成织物部104,其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大致于上下方向延伸;以及延伸部105,其自主体形成织物部104的下端向前并向下延伸。在与主体织物部43的螺栓孔52相对应的位置处,主体形成织物部104具有螺栓孔109(参见图8)。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气囊主体41中安装内管101的过程中,形成螺栓孔109。结构织物部103的延伸部105与上文说明的横向分隔件64的内侧延伸部68大致具有相同形状。
外侧结构织物部106包括:主体形成织物部107,其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大致于上下方向延伸;以及延伸部108,其自主体形成织物部107的下端向前并向下延伸。结构织物部106的延伸部108与上文说明的横向分隔件64的外侧延伸部71大致具有相同形状。
如上所述对半折叠的内管101位于结构织物部66与结构织物部69之间,使折叠线102与折叠线42、65相一致。由沿折叠线102形成的中心结合部111,使内管101与气囊主体41以及横向分隔件64结合。在膨胀部46中,中心结合部111位于膨胀区的外侧。由沿主体形成织物部104、107的相对周边部设置的周边结合部112,使内管101的折叠部分互相结合。周边结合部112的上半部朝上端向前倾斜。周边结合部112的下半部朝下端向前倾斜。使周边结合部112弯折成,将从出气口31A大致向前排出的膨胀气体适当送到第一膨胀室61和第三膨胀室63。
当容纳在气囊主体41的后端部中时,充气器组件30的大部分布置成大致于上下方向延伸。充气器组件30的上部延伸穿过插入口51,以暴露于气囊主体41外部。将保持架32的螺栓34穿过螺栓孔52、109。据此,在相对于气囊主体41、横向分隔件64、以及内管101确定充气器组件30位置的情况下,固定充气器组件30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出气口131A位于第一膨胀室61后面,并位于第三膨胀部63附近。
在横向分隔件64和内管101中设置开口74以及止回阀75。在竖向分隔件81中设置开口94以及压力调节阀97。
<开口74和止回阀75>
如图5A、图5B和图6中所示,开口74使下膨胀室(第三膨胀室63)和上膨胀室(第一膨胀室61)互相连通。
在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的后部,横向分隔件64的结合部73未结合。换而言之,在包括折叠线65在内的区域中,不设置使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相结合的结合部73。按这种方式,由没有设置结合部73的部分以及内管101的对应部分,构成开口74。
止回阀75调节膨胀气体在开74处的流动。止回阀75允许膨胀气体从第一膨胀室61向第三膨胀室63流动(流入),并限制在相反方向的流动(流出)。
由沿前周边部设置的结合部76,使折叠的延伸部68、71的前周边部与折叠的延伸部105、108的前周边部互相结合。结合部76的上端与结合部73的后端相连。结合部76连同结合部73一起,使横向分隔件64中的结构织物部66、69沿周边部互相结合。
如上所述,由结合部的一部分(结合部76)形成止回阀75,并且,结合部的这部分(结合部76)还起到下述作用:在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处,使内管101的前周边部与横向分隔件64的结构织物部66、69结合。
此外,由沿后周边部设置的结合部77,使折叠的延伸部68、71的后部与折叠的延伸部105、108的后部互相结合。结合部76、77二者位于膨胀部46中的膨胀区中,并且朝前端向下倾斜。按这种方式,在膨胀部46的膨胀区中,由结合部76、77使内管101只与横向分隔件64结合。
此外,连同主体织物部43、44一起,由周边结合部45,使位于结合部77后面的折叠延伸部68、71部分与位于结合部77后面的折叠延伸部105、108部分互相结合(缝合)。被开口74和结合部76、77围住的内侧延伸部68、105部分形成位于止回阀75一侧(车辆内侧)的阀体78。此外,被开口74和结合部76、77围住的外侧延伸部71、108部分形成位于止回阀75另一侧(车辆外侧)的阀体79。
当阀体78、79之一与另一分离时,止回阀75允许膨胀气体流动。止回阀75的这种状态称为阀打开状态。当阀体78、79在其至少部分处互相接触时,止回阀75限制膨胀气体流动。止回阀75的这种状态称为阀关闭状态。
<开口94及压力调节阀97>
如图5A、图5B和图18中所示,开口94和压力调节阀97大致位于竖向及横向的中心。具体而言,竖向分隔件81中的内结合部93在一部分处(第一实施例中为包括折叠线82的区域)未结合。换而言之,在重叠部91与非重叠部92之间分界中延伸越过折叠线82的部分处,不存在使织物片86、87互相结合的内结合部93。按这种方式,没有设置内结合部93的部分构成开口94。开口94是于横向(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狭缝,并且使第一膨胀室61与第二膨胀室62互相连通。横向(车辆宽度方向)与向车辆10施加冲击的方向相同。
压力调节阀97调节膨胀气体在开口94处的流动,从而,调节第一膨胀室61和第二膨胀室62中的内压。具体而言,在第一膨胀室61膨胀并约束乘员P之前使压力调节阀97关闭,从而,限制膨胀气体通过开口94从第一膨胀室61向第二膨胀室62流出。当第一膨胀室61约束乘员P时,因约束而产生并施加的外力导致竖向分隔件81的张紧状态变化,响应于此变化,压力调节阀97打开,从而,取消此限制。
位于开口94与缘部88E之间的重叠部91部分形成压力调节阀97的阀体95,以及,位于开口94与缘部89E之间的重叠部91部分形成压力调节阀97的阀体96。当阀体95、96至少局部例如在末端95T、96T处互相接触时,限制膨胀气体通过阀体95与阀体96之间流动(参见图19A、图19B)。压力调节阀97的这种状态称为阀关闭状态。此外,打开开口94,并且使整个阀体95与整个阀体96分离时,允许膨胀气体通过阀体95与阀体96之间流动(参见图19C)。压力调节阀97的这种状态称为阀打开状态。
此外,在膨胀部46展开并膨胀之前,具有阀体95、96的重叠部91位于第一膨胀室61中。
在重叠部91与非重叠部92之间的分界处,向上或向下(第一实施例中为向上)折叠重叠部91,以使其重叠至非重叠部92之一上。此外,在内结合部93的延伸方向(横向,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处,由外结合部84,使折叠的带状重叠部91与气囊主体41的主体织物部43、44以及非重叠部92结合(缝合)(参见图5A和图18)。
如上所述构造第一实施例的气囊40。现在,参照图7至图12,描述气囊40的制造方法。特别地,描述在主体织物部43与主体织物部44之间设置横向分隔件64和竖向分隔件81的方法。在制造过程中,顺序执行下述第一至第五结合步骤。
<第一结合步骤>
如图7中所示,在第一结合步骤中,气囊主体41和横向分隔件64是摊开的。在气囊主体41中预先形成狭缝47、加强环线部48、螺栓孔52、以及加强环线部53。
在折叠线65与折叠线42相配的情况下,将横向分隔件64重叠至气囊主体41的下部。具体而言,将内侧结构织物部66重叠至对应主体织物部43的下部,以及,将外侧结构织物部69重叠至对应主体织物部44的下部。
将内侧主体形成织物部67在其上周边部处缝合至主体织物部43,以及,将外侧主体形成织物部70在其上周边部缝合至主体织物部44。这样形成外结合部72。
<第二结合步骤>
如图7和图8中所示,在第二结合步骤中,横向分隔件64和气囊主体41是摊开的,内管101也是摊开的。
在折叠线102与折叠线42、65相配的情况下,将内管101重叠至气囊主体41和横向分隔件64上。具体而言,将内侧结构织物部103重叠至对应主体织物部43和结构织物部66上,并且,将外侧结构织物部106重叠至对应主体织物部44和结构织物部69上。
沿折叠线102,将内管101缝合至气囊主体41和横向分隔件64,因而,形成中心结合部111。这样形成的中心结合部111将摊开的内管101安装于气囊本体41和横向分隔件64,同时确定相对位置。
在内侧结构织物部103中,在位于主体织物部43下方并且与螺栓孔52之一对应的部分处,形成螺栓孔109。
如图9中所示,沿折叠线102(参见图8)将内管101对半折叠,并且,将结构织物部103和结构织物部106彼此重叠。在相对周边部处,将主体形成织物部104、107互相缝合,因而,形成周边结合部112。周边结合部112使主体形成织物部104、107互相结合,因而,使内管101具有管状。
<第三结合步骤>
如图10中所示,在第三结合步骤中,沿折叠线42、65,将气囊主体41的后部和横向分隔件64的后部对半折叠。除后部之外的气囊主体41以及除后部之外的横向分隔件64是摊开的。
将摊开的竖向分隔件81重叠到部分摊开的气囊主体41以及部分摊开的横向分隔件64上。竖向分隔件81由一对上、下织物片86、87形成,并且包括开口94和压力调节阀97,由内结合部93使一对上、下织物片86、87互相结合。
将竖向分隔件81周边部83中没有铺在结构织物部66、69上的部分缝合至主体织物部43、44,因而,形成一对外结合部84。此外,将竖向分隔件81周边部83中铺在结构织物部66、69上的部分只缝合至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因而,形成一对外结合部85。可以在形成外结合部85之前或之后形成外结合部84。
<第四结合步骤>
在第四结合步骤中,将第三结合步骤中局部摊开的部分(气囊主体41、横向分隔件64、以及竖向分隔件81)沿折叠线82(参见图10)对半折叠,如图11中所示。在这种状态下,将主体形成织物部67的下周边部与主体形成织物部70的下周边部互相缝合,以形成结合部73和开口74。将延伸部68、71、105、108的前周边部缝合起来,以形成结合部76,并且,将后周边部缝合起来以形成结合部77。随着形成结合部76、77,在横向分隔件64与内管101相交处,形成具有阀体78、79的止回阀75。当形成止回阀75时,使内管101中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部分的前周边部同时与结构织物部66、69结合。
在第四结合步骤时,如图11中所示,将位于外结合部72下方的主体织物部43、44部分向上并向外折叠,使得横向分隔件64露出。在图11中,以切除一部分的方式示出外侧主体织物部44。
如上所述,在膨胀部46的膨胀区中,使内管101与横向分隔件64结合,但使其与主体织物部43、44不结合。所以,与在膨胀部的膨胀区中使内管与主体织物部和横向分隔件都结合的情况不同,将内管101与横向分隔件64结合时,内管101的移动不易受到限制。所以,能容易地将内管101与横向分隔件64结合。
<第五结合步骤>
在第五结合步骤中,将位于狭缝47上方的主体织物部43、44部分折叠进其余部分,因而,形成内折部49,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在这种状态下,将主体织物部43、44的周边缝合起来,以形成周边结合部45。周边结合部45使主体织物部43、44互相结合,并且使内折部49的上端与主体织物部43、44的其余部分结合(缝合)。另外,使横向分隔件64的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的前端与主体织物部43、44的前端结合(缝合),并且,使延伸部68、71、105、108中位于结合部77后面的部分与主体织物部43、44的后下端结合(缝合)。此外,使折叠的竖向分隔件81的上端与主体织物部43、44的上端结合(缝合)。
按这种方式形成气囊40,气囊40包括:横向分隔件64和竖向分隔件81,它们在主体织物部43与主体织物部44之间延伸;以及内管101,其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如图12中所示,周边结合部45、加强环线部48的一部分、以及外结合部72、84暴露于气囊40的外侧主体织物部44的表面上。此外,除了周边结合部45、加强环线部48的一部分、以及外结合部72、84之外,加强环线部53也暴露于内侧主体织物部43的表面。
由于将处在未膨胀而展开状态的气囊40(参见图4、图5A和图5B)如图3中所示那样折叠,气囊模组AM尺寸紧凑(下文称为收纳形式)。按这种方式折叠气囊模组AM,以便其适合于容纳在靠背14中尺寸有限的收纳部21中。
螺栓34从保持架32伸出,以及,将螺栓34穿过气囊主体41(主体织物部43),并且穿过侧框部17。将螺母35拧到各螺栓34上。此紧固操作将充气器组件30连同气囊40一起固定于侧框部17。
也可以使用不同于螺栓34和螺母35的部件,将充气器组件30固定至侧框部17。
如图1中所示,除了上述气囊模组AM之外,侧气囊装置还包括冲击传感器121和控制器122。冲击传感器121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并且设置于车辆10的车身侧部11(参见图2)。冲击传感器121检测从侧面施加至车身侧部11的冲击。基于检测到冲击时冲击传感器121输出的检测信号,控制器122控制充气器31的操作。
此外,车辆10配备有座椅安全带装置,用于约束就座于座椅12的乘员P。然而,附图中省略了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图示。
如上所述构造第一实施例的侧气囊装置。现在,描述典型操作模式,作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侧气囊装置的操作。
图19A至图19C示意性示出在开始供给膨胀气体之后压力调节阀97和竖向分隔件81随时间变化的形式。图19A至图19C中省略或简化了细节部分。
在第一实施例的侧气囊装置中,当没有例如由于侧面碰撞而将冲击施加至车辆10的车身侧部11时,控制器122不向充气器31发送触发信号。因此,充气器31不会排出膨胀气体。因此,气囊40保持以收纳形式存放在收纳部21中(参见图3)。
相比较,在车辆10行驶时,当冲击传感器121检测到由于侧面碰撞等将量值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冲击施加至车辆10的车身侧部11时,冲击传感器121输出检测信号。基于此检测信号,控制器122向充气器31发送触发信号,以触发充气器31(参见图1和图2)。响应于该触发信号,充气器31中的气体发生剂产生高温高压膨胀气体,膨胀气体通过出气口31A排出。一些膨胀气体经由保持架32的窗口33(其示出于图5A中)大致向前排出,然后撞击内管101的前壁(周边结合部112)。这将流动方向改变为向上方向以及向下方向。由内管101向上引导膨胀气体,膨胀气体经由内管101的上开口流进第一膨胀室61。这样,膨胀气体使第一膨胀室61开始膨胀。
从保持架32的下开口端32A排出的膨胀气体、以及由内管101向下引导的膨胀气体朝止回阀75流动。这部分膨胀气体的量大于送到第一膨胀室61的膨胀气体的量。
在向止回阀75供给膨胀气体期间,在阀体78、79中产生使阀体78、79彼此分离的作用力。所以,膨胀气体通过开口74并通过阀体78与阀体79之间流进第三膨胀室63,使第三膨胀室63开始膨胀。由主体织物部43、44中形成第一膨胀室61和第三膨胀室63的部分,于横向(车辆宽度方向)牵拉横向分隔件64。来自充气器31的膨胀气体持续供给,增大了第三膨胀室63的内压。
内管101的下端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当从充气器出气口31A排出的膨胀气体流进第三膨胀室63时,膨胀气体流过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的内管101部分,并且作用以使相交部分拍动。然而,由其后周边部与主体织物部43、44结合的周边结合部45部分、以及由其前周边部与结构织物部66、69结合的结合部(结合部76)部分,限制相交部分移动。以这种方式,在前端及后端处限制内管101的相交部分移动。所以,相交部分不易拍动。
随着第一膨胀室61开始膨胀,由形成第一膨胀室61的主体织物部43、44部分,于横向(车辆宽度方向)牵拉折叠的竖向分隔件81。如图19A中所示,内压PI于重叠方向(厚度方向)施加至压力调节阀97的阀体95、96。内压PI并没有高到与约束乘员P时第一膨胀室61的内压相同、或者高到与第三膨胀室63的内压相同。由内压PI使阀体95、96在整个表面中互相紧密接触,并且处于自密封状态,这限制膨胀气体通过阀体95与阀体96之间流动。此外,由内压,使已经折叠并重叠于竖向分隔件81的非重叠部92上的重叠部91压贴非重叠部92(参见图18)。这允许阀体95、96更加容易靠近。
如图6中所示,竖向分隔件81形成为在竖向(上下方向)上长于横向(车辆宽度方向)。因此,在竖向分隔件81中,与纵向(上下方向)相比,更强张力趋于施加在横向(车辆宽度方向)。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开口94于横向(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在此方向趋于施加强张力,易于使开口94闭合。
此外,当第一膨胀室61展开并膨胀时,强张力不仅在横向(车辆宽度方向)施加于竖向分隔件81,而且还在相同方向施加于竖向分隔件81的重叠部91。这是因为重叠部91的端部与主体织物部43、44结合。
当阀体95、96至少局部互相接触时,使压力调节阀97关闭。第一膨胀室61中的膨胀气体受到限制不能通过阀体95与阀体96之间以及开口94流进第二膨胀室62。气体流动的限制,导致膨胀气体在第一膨胀室61中积聚,因而,主要使第一膨胀室61的内压增大。
在第一实施例中,位于横向分隔件64上方的上膨胀空间被竖向分隔件81分成第一膨胀室61和第二膨胀室62。也就是,第一膨胀室61的容积小于没有划分时上膨胀空间的容积。所以,与上膨胀空间未被划分的情况相比,更快地使第一膨胀室61的内压增大。此时,膨胀部46还未与乘员P接触。
当内压增大并且使第一膨胀室61和第三膨胀室63膨胀,同时按与折叠次序相反的次序打开(展开)时,靠背14的椅衬18受到第一膨胀室61和第三膨胀室63的推压,并且在易破部23(参见图3)处破裂。如图17中所示,第一膨胀室61和第三膨胀室63通过破裂部分从靠背14向前伸出,同时,其一部分留在收纳部21中。
在第一实施例中,内管101只与膨胀部46膨胀区中的横向分隔件64结合。所以,与内管166结合至膨胀区中主体织物部162的专利文献不同,第一膨胀室61(上膨胀室)和第三膨胀室63(下膨胀室)的膨胀不易受到内管101的干扰。
在第一膨胀室61和第三膨胀室63伸出之后,继续向第一膨胀室61和第三膨胀室63供给膨胀气体。据此,如图2中双点划线所示,在车身侧部11与就座于车辆座椅12的乘员P的上身(肩部PS、胸部PT的后半部、以及腰部PP)之间,使第一膨胀室61和第三膨胀室63展开同时向前打开。如图5A和图5B中所示,内压高于第一膨胀室61内压的第三膨胀室63在腰部PP侧面展开并膨胀。此外,内压低于第三膨胀室63内压的第一膨胀室61在肩部PS和胸部PT后半部的侧面展开并膨胀。此时,第二膨胀室62还未膨胀或以低内压仅仅稍稍膨胀。
如图18中所示,当在横向(车辆宽度方向)牵拉时,竖向分隔件81张紧。张紧的竖向分隔件81限制膨胀的第一膨胀室61于相同方向的厚度。与例如通过缝合而没有使用织物片的方式将膨胀部46分成第一膨胀室61和第二膨胀室62的情况相比,在这种状态下的厚度较大。
此外,如图20中所示,当在横向(车辆宽度方向)牵拉时,横向分隔件64张紧。张紧的横向分隔件64限制膨胀的第一膨胀部61和第三膨胀部63于相同方向的厚度。与例如通过缝合而没有使用织物片的方式将膨胀部46分成第一膨胀室61和第三膨胀室63的情况相比,在这种状态下的厚度较大。
车身侧部11进一步向内膨出时,第一膨胀室61开始朝车辆中心推压乘员P的肩部PS。
随着第一膨胀室61推压肩部PS和胸部PT的后半部,以及,随着第三膨胀室63推压腰部PP,使乘员P向内移动并受到约束。借助于此移动,增大了乘员P与车身侧部11之间的距离,并且保证了用于第二膨胀室62展开膨胀的空间。
在推压作用时,仅仅使上膨胀室的第一膨胀室61展开并膨胀。因此,乘员P主要与第一膨胀室61接触,同时承受膨胀部46的压力。
在阀体95、96以整个表面紧密互相接触(关闭)的状态下,保持向第一膨胀室61供给膨胀气体。此时,从车身侧部11施加至膨胀部46的外力导致压力调节阀97开始打开。
也就是,从膨胀气体向上膨胀室供给期的中期开始,由乘员P受约束而产生的外力,使膨胀部46开始变形。据此,使在横向(车辆宽度方向)猛烈施加至竖向分隔件81的张力减小,并且增大在竖向(上下方向)施加的张力。
此外,第一膨胀室61的内压PI根据膨胀部46的变形而进一步增大,并且,朝第二膨胀室62推压竖向分隔件81(参见图19B)。因此,使作用于竖向分隔件81的张力改变,从而,使竖向张力与横向张力之间的差异减小。于是,允许开口94变形,并且,允许阀体95、96操作。
重叠部91与非重叠部92重叠,并且在横向(宽度方向)端部处由外结合部84使重叠部91与主体织物部43、44结合。所以,在靠近于外结合部84的重叠部91部分处,维持重叠状态的作用力较强。然而,随着与外结合部84距离的增大,该力减小,并且,在横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也就是在阀体95、96上,该力最小化。因此,在阀体95、96及其附近,使在竖向(上下方向)受牵拉的重叠部91于竖向变形。
当开口94以一定量于竖向(上下方向)打开时,重叠部91的阀体95、96承受第一膨胀室61的高内压PI,如图19B所示,并且,经由开口94将阀体95、96推出(反转)而进入第二膨胀室62。当开口94的竖向宽度W1较窄时,末端95T、96T互相接触,以闭合压力调节阀97。
使开口94的宽度W1增大时,如图19C中所示,末端95T、96T彼此分离,并且,打开压力调节阀97。当压力调节阀97打开并且取消流动限制时,允许第一膨胀室61中的膨胀气体通过开口94以及在阀体95与阀体96之间流动进入第二膨胀室62。
随着膨胀气体如上所述开始流出,已经增大的第一膨胀室61的内压开始降低。然而,由于车身侧部11继续向内膨出,在第一膨胀室61处使膨胀部46压贴乘员P。
此外,膨胀气体向第二膨胀室62的流入,使第二膨胀室62开始膨胀,相应地,第二膨胀室62的内压开始增大。这导致第二膨胀室62按照与其折叠次序相反的次序打开(展开)。
此时,在内压低于第一膨胀室61内压的情况下,使第二膨胀室62在胸部PT前半部的侧面展开并膨胀。胸部PT具有的耐冲击性低于肩部PS的耐冲击性。在这种状态下,第一膨胀室61和第三膨胀室63使车身侧部11与乘员P之间的空间增大,并且,保证了第二膨胀室62展开膨胀的空间。所以,相比于没有发生空间增加的情况,能容易地使第二膨胀室62展开并膨胀。
稍稍在第二膨胀室62的内压增大开始之后,除了第一膨胀室61之外,向内膨出的车身侧部11开始将第二膨胀室62压贴乘员P的上身。也就是,除了第一膨胀室61之外,乘员P的上身还开始受到第二膨胀室62的约束。
第三膨胀室63形成为于前后方向延伸越过第一膨胀室61和第二膨胀室62。所以,第三膨胀室63不仅在第一膨胀室61下方而且也在第二膨胀室62下方展开并膨胀。因此,相比于第三膨胀室63只在第一膨胀室61下方展开并膨胀的情况,第三膨胀室63在向前更宽的区域中展开并膨胀。
气囊40中的第一膨胀室61、第二膨胀室62、以及第三膨胀室63各自如上所述展开并膨胀,该气囊40位于乘员P的上身与向内膨出的车身侧部11之间。气囊40向车辆内部推压乘员P的上身,并且约束上身。由膨胀部46使通过车身侧部11传到乘员P上身的侧方冲击减小,并且保护乘员P的上身。特别地,由在第一膨胀室61和第二膨胀室62二者下方展开并膨胀的第三膨胀室63,约束并保护于前后方向较大的腰部PP范围。
乘员P上身的耐冲击性通常在上身后半部中高于前半部中。这是因为,后半部包括脊柱以及在后端与脊柱连接的肋骨,而肋骨的前端并没有连接至任何具有强度的结构如脊柱。所以,优选地,随着上膨胀室展开并膨胀,作用于乘员P上身侧面的膨胀部46的内压,在前半部中低于后半部。
在这方面,在本实施例中,上膨胀室膨胀,使得相对于前后方向,竖向分隔件81位于乘员P上身的前半部与后半部之间分界附近。当使膨胀部46展开并膨胀时,第一膨胀室61位于后半部侧面附近,以及,第二膨胀室62位于前半部侧面附近。所以,在由气囊40约束乘员P初始阶段,在早期使第一膨胀室61的内压增大,由第一膨胀室61推压耐冲击性高于前半部的后半部。此外,在约束初始阶段,由第二膨胀室62推压具有相对较低耐冲击性的前半部,第二膨胀室62的内压没有如第一膨胀室61的内压那样增大。
当停止从充气器31排出膨胀气体,并且第三膨胀室63中的膨胀气体作用以向第一膨胀室61流动时,由第三膨胀室63中的高压推压止回阀75的阀体78、79并使其互相接触。据此,使止回阀75关闭,并且,第三膨胀室63中的膨胀气体受到限制而不能通过阀体78、79之间以及开口74向第一膨胀室61流出(回流)。
所以,第三膨胀室63的内压(已增大至适合保护乘员P腰部PP的程度)维持处于较高程度。
之后,在允许膨胀气体从第一膨胀室61向第三膨胀室63流动的同时,止回阀75限制第三膨胀室63中的膨胀气体使其不能向第一膨胀室61流出(回流)。所以,如果例如因侧气囊装置约束乘员P的腰部PP使第三膨胀室63的内压增大,止回阀75限制第三膨胀室63中的膨胀气体使其不能向第一膨胀室61流出。伴随对腰部PP的约束而导致第三膨胀室63压力变化,在压力变化的影响下,不易使第一膨胀室61的内压增大。
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例具有下述优点。
(1)由在主体织物部43与主体织物部44之间延伸的横向分隔件64,将气囊主体41的膨胀部46分成上膨胀室(第一膨胀室61、第二膨胀室62)以及下膨胀室(第三膨胀室63)。气囊主体41由一对主体织物部43、44形成,在周边结合部45处,使主体织物部43、44的周边互相结合。内管101布置在膨胀部46中,并且内管101至少包住充气器31的出气口31A。内管101延伸越过上膨胀室和下膨胀室,同时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由气囊主体41的周边结合部45的一部分,使内管101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部分的后周边部与主体织物部43、44结合。另外,由横向分隔件64中结合部的一部分(结合部76),使内管101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部分的前周边部与结构织物部66、69结合(图5A)。
所以,由周边结合部45的一部分和结合部的一部分(结合部76),从前后限制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的内管101部分的移动,因而,抑制了内管101此部分的拍动。这允许膨胀气体从内管101下端于预定方向稳定排出,因而使第三膨胀室63(下膨胀室)稳定地展开并膨胀。结果,第三膨胀室63(下膨胀室)以稳定方式约束并保护腰部PP。
(2)在与内管101相交的横向分隔件64部分处,以及,在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的内管101部分处,设置止回阀75。结合部76构成止回阀75的一部分。由结合部76,使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的内管101部分的前周边部与结构织物部66、69结合(图5A)。
以这种方式,通过用于形成止回阀75的结合部76,使内管101相交部分的前周边部与横向分隔件64的结构织物部66、69结合。
因此,在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的内管101的相交部分处设置结合部76从而形成止回阀75时,相交部分的前周边部同时与结构织物部66、69结合。这减少了气囊40的制造步骤。
(3)在膨胀部46的膨胀区中,由结合部76使内管101与横向分隔件64结合(图5A)。
所以,当内管101与横向分隔件64结合时,内管101的移动不易受到气囊40中其它构成部件(例如主体织物部43、44)的限制。这便于内管101与横向分隔件64的结合处理,从而,简化了气囊40的制造。
此外,气囊主体41的膨胀不易受到内管101的干扰。
(4)由竖向分隔件81将上膨胀空间分成:第一膨胀室61,经由内管101向其供给膨胀气体;以及第二膨胀室62,其位于竖向分隔件81前面。竖向分隔件81具有:开口94,其使第一膨胀室61与第二膨胀室62互相连通;以及压力调节阀97,其选择性地打开及关闭开口94,以调节第一膨胀室61和第二膨胀室62的内压(图5A和图5B)。
通过由压力调节阀97选择性地打开及关闭开口94,能将第一膨胀室61和第二膨胀室62的内压调节到适合约束乘员P的内压,以保护他/她免受冲击。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21至图27B,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侧气囊装置。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4B中所示,处于未膨胀而展开状态下的气囊主体41的竖向分隔件81具有区域81A,该区域81A在车辆宽度方向两侧位于外结合部84与外结合部85之间,并且对半折叠。区域81A位于外结合部84、85前面。在第一实施例中,竖向分隔件81的区域81A位于外结合部84、85后面,如图24A中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一对独立的织物片141、142形成竖向分隔件81,如图21至图23所示。
织物片141、142延伸成与横向分隔件64的延伸方向相交。也就是,织物片141、142大致于上下方向延伸。当气囊主体41处于未膨胀而展开状态时,织物片141、142于车辆宽度方向互相重叠。由周边结合部45,使织物片141、142的上端与主体织物部43、44的上端结合(缝合)。由结合部73,使织物片141、142的下端与横向分隔件64的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结合(缝合)。
由沿后周边部设置的外结合部84,使没有重叠至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的织物片141、142部分与主体织物部43、44结合。由沿后周边部设置的外结合部85,使重叠至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的织物片141、142部分只与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结合。此外,由沿前周边部设置的周边结合部143,使织物片141、142互相结合。通过上述结合操作,竖向分隔件81位于主体织物部43与主体织物部44之间。
织物片141、142至少之一具有连通孔144,该连通孔144使第一膨胀室61和第二膨胀室62互相连通。在第二实施例中,织物片141、142各具有连通孔144。织物片141、142在连通孔144周围各具有加强环线部145。通过缝合织物片141、142中位于连通孔144周围的部分,形成加强环线部145,以加强连通孔144周围部分。
在第二实施例中,竖向分隔件81没有设置第一实施例的开口94或压力调节阀97。
除了这些不同之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对于和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对应构成部件相同或者相似的那些构成部件,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下面,参照图25至图27B,说明气囊40的制造方法。
在制造过程中,执行与上述第一至第五结合步骤相当的步骤。然而,由于安装竖向分隔件81时需要使织物片141、142互相联结,在第一结合步骤与第四结合步骤之间,执行中间结合步骤,其为第二和第三结合步骤的组合。
<第一结合步骤>
在第一结合步骤中,将处于摊开状态的横向分隔件64重叠至处于摊开状态的气囊主体41下部,如图25中所示。将内侧主体形成织物部67在其上周边部处缝合至主体织物部43,以及,将外侧主体形成织物部70在其上周边部处缝合至主体织物部44。这样,形成外结合部72。
<中间结合处理>
在中间结合处理中,将处于摊开状态的内管101缝合至处于摊开状态下的气囊主体41和横向分隔件64,以形成中心结合部111,如图25和图26A中所示。中心结合部111将内管101安装于气囊主体41和横向分隔件64。
接着,如图26B中所示,将形成竖向分隔件81的一对织物片141、142重叠至处于摊开状态下的气囊主体41和横向分隔件64。在织物片141、142中形成连通孔144和加强环线部145。
将织物片141、142中没有与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重叠部分的后周边部,缝合至主体织物部43、44,以在各织物片141、142中形成外结合部84。将织物片141、142中与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重叠部分的后周边部只缝合至主体形成织物部67、70,以在各织物片141、142中形成外结合部85。
当缝合织物片141、142时,可以在形成外结合部85之前或之后形成外结合部84。
接着,如图27A中所示,沿折叠线102(参见图26B)将内管101对半折叠,并且使结构织物部103与结构织物部106互相重叠。沿前周边部将主体形成织物部104、107互相缝合,因而,形成周边结合部112。周边结合部112使主体形成织物部104、107互相结合,因而,使内管101具有管状外形。
此外,如图27B中所示,在由织物片141、142围住内管101的情况下,使织物片141、142彼此靠近并互相重叠。沿前周边部将织物片141、142互相缝合,因而,形成周边结合部143。由周边结合部143使织物片141、142互相联结,因而,形成具有连通孔144的竖向分隔件81,该竖向分隔件81在主体织物部43与主体织物部44之间延伸。
在执行中间结合处理之后,执行第四和第五结合步骤。由于第四和第五结合步骤的内容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的内容相同,省略其说明。
按这种方式形成气囊40,气囊40包括:横向分隔件64和竖向分隔件81,它们在主体织物部43与主体织物部44之间延伸;以及内管101,其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
下面,描述按上述过程制造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侧气囊装置的操作。该操作与第一实施例操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取代开口94和压力调节阀97,膨胀气体经由连通孔144流动。
在车辆10行驶时,当由于侧面碰撞等向车身侧部11施加冲击时,图21中所示的充气器31排出膨胀气体,一部分膨胀气体首先供给至第一膨胀室61。当由膨胀气体使第一膨胀室61开始膨胀时,第一膨胀室61的内压开始增大。这导致第一膨胀室61按照与其折叠次序相反的次序打开(展开)。
此外,与由充气器31排出并送到第一膨胀室61的膨胀气体相比,使更大量的膨胀气体经由止回阀75流进第三膨胀室63。当由膨胀气体使第三膨胀室63开始膨胀时,使第三膨胀室63的内压增大。这导致第三膨胀室63按照与其折叠次序相反的次序打开(展开)。
从第一膨胀室61展开并膨胀的中期开始,第一膨胀室中的一部分膨胀气体经由连通孔144开始向第二膨胀室62流动。当由膨胀气体使第二膨胀室62开始膨胀时,第二膨胀室62的内压开始增大。这导致第二膨胀室62按照与其折叠次序相反的次序打开(展开)。
气囊40中的第一膨胀室61、第二膨胀室62、以及第三膨胀室63各自如上所述展开并膨胀,该气囊40位于乘员P的上身与向内膨出的车身侧部11之间。气囊40向车辆内部推压乘员P的上身,并且约束上身。由第一膨胀室61至第三膨胀室63使通过车身侧部11传到乘员P上身的侧方冲击减小,并且保护乘员P的上身。
因此,除了上述优点(1)至(3)之外,第二实施例具有下述优点。
(5)在第一实施例中,如图24A中所示,对半折叠竖向分隔件81,使得在气囊主体41的未膨胀而展开状态下,位于外结合部84与外结合部85之间的区域81A位于外结合部84、85后面。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区域81A位置靠近内管101和充气器组件30。
如果在侧气囊装置中采用这种结构,其中竖向分隔件81位于更靠后的位置,竖向分隔件81的区域81A容易干扰内管101和充气器组件30。如果出现这种干扰,难以进行制造气囊40的结合步骤。
在这一方面,如图24B中所示,对半折叠竖向分隔件81,使得位于外结合部84与外结合部85之间的区域81A位于外结合部84、85前面。在这种结构中,竖向分隔件81的区域81A与内管101和充气器组件30远离。
如果在侧气囊装置中采用这种结构,其中竖向分隔件81位于更靠后的位置,使得竖向分隔件81的区域81A不易干扰内管101或充气器组件30。这便于进行气囊40的结合步骤。此外,允许竖向分隔件81位于更向后的位置,这在确定竖向分隔件81的位置时增加了设计灵活性。
上述实施例可以如下改变。
<关于充气器组件30>
保持架32可以具有封闭的下端以及敞开的上端,或者可以具有敞开的上、下端。
充气器31可以直接安装至靠背14(侧框部17)而不使用保持架32。
在第一实施例中,充气器组件30可以整个位于膨胀部46(第一膨胀室61)内。
<关于膨胀部46>
如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那样,基本整个气囊40都可以由膨胀部46形成,但也可以局部包括非膨胀部,非膨胀部既不供以膨胀气体,也不膨胀。
由第一膨胀室61和第二膨胀室62约束并保护的乘员P身体侧面部分,可以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不同。
例如,第一膨胀室61可以在胸部PT前半部的侧面展开并膨胀,以及,第二膨胀室62可以在胸部PT前方空间的侧面展开并膨胀。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膨胀室62可以构造成接纳从第一膨胀室61流出的膨胀气体,从而,调节第一膨胀室61的内压。
可以省略膨胀部46中的竖向分隔件81,使得位于横向分隔件64上方的膨胀空间只包括单个膨胀室(上膨胀室)。
<关于横向分隔件64>
取代在气囊主体41的主体织物部43与主体织物部44之间延伸的系绳,可以由通过使主体织物部43、44互相接触并将它们缝合(结合)起来所产生的线缝,形成横向分隔件64。
横向分隔件64不必具有止回阀75。
<关于竖向分隔件81>
在第一实施例中,竖向分隔件81的上织物片86和下织物片87中的至少之一可以沿折叠线82分成两个。
或者在第一膨胀室61内,或者在第二膨胀室62内,都可以使竖向分隔件81的周边部83与主体织物部43、44结合。
此外,竖向分隔件81的周边部83之一可以在第一膨胀室61内结合,以及,另一周边部83可以在第二膨胀室62内结合。
在第一实施例中,开口94不是必须在垂直于车辆分隔件81折叠线82的方向延伸,而是可以在与折叠线82斜交的方向或者在沿折叠线82的方向延伸。
在第一实施例中,竖向分隔件81可以由单个部件(织物片)形成。
在第一实施例中,重叠部91中与开口94对应的部分(开口94附近部分,或者更准确地说,开口94与缘部88E、89E之间的部分)起到阀体95、96的作用。所以,只要在第一膨胀室61展开并膨胀时阀体95、96的至少末端95T、96T互相接触并关闭,重叠部91中不与开口94对应的部分(不在附近的部分)可以改变。例如,重叠部91中不与开口94对应的部分(不在附近的部分)可以局部或全部结合。结合手段可以是缝合或者粘合。根据这种变化,只有重叠部91中与开口94对应的部分作为阀体95、96操作,以及,避免重叠部91中不与开口94对应的部分不必要的移动例如拍动。
此外,至少在重叠部91中不与开口94对应部分的一部分处,可以形成切除部。
在第一实施例中,也可以由不同于阀体95、96构成部件的部件形成竖向分隔件81。
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对于气囊模组AM的上下方向,对半折叠时竖向分隔件81的折叠线82可以稍稍倾斜。
在第一实施例中,内结合部93中被取消的待解除结合的部分,不必设置在跨过折叠线82延伸的部分处,而是可以设置在与折叠线82相交方向上偏离折叠线82的部分处。
在第一实施例中,内结合部93可以在两个或更多位置处不结合。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膨胀部46展开并膨胀之前,取代第一膨胀室61,可以将包括阀体95、96的重叠部91设置在第二膨胀室62中。
在第一实施例中,对半折叠竖向分隔件81,使得在气囊主体41未膨胀而展开状态下,位于外结合部84、85之间的区域81A可以位于外结合部84、85前面,如第二实施例中那样。在这种情况下,在使膨胀部46展开并膨胀之前,具有阀体95、96的重叠部91可以位于第二膨胀室62中。
在第一实施例中,竖向分隔件81的织物片86、87的端部88、89的缘部88E、89E可以彼此重叠,以形成一对重叠部91。
竖向分隔件81可以具有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不同的外部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竖向分隔件81的外形根据待由第一膨胀室61约束并保护的乘员P上身部分而改变。据此,外结合部84(其使竖向分隔件81与主体织物部43、44结合)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结构不同。例如,当在较宽区域中保护乘员P的肩部PS时,可以将外结合部84设置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所设位置的前面。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使上织物片86与主体织物部43、44结合的一对外结合部84可以朝上端向前倾斜。
第二实施例中织物片141、142中只有一个可以具有连通孔144。可替代地,织物片141、14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多个连通孔144。
如果第二实施例中连通孔144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可以省略加强环线部145。
<关于气囊模组AM的收纳部21>
取代车辆座椅12的靠背14,与收纳部21对应的部分可以位于车身侧部11中,以容纳气囊模组AM。
<关于止回阀75>
止回阀75可以由与横向分隔件64和内管101独立的部件形成。
<关于内管101>
内管101的形状可以改变,只要满足下述条件。
条件1:内管101至少包围充气器31的出气口31A。
条件2:内管101大致于上下方向延伸同时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并且延伸越过第一膨胀室61(上膨胀室)和第三膨胀室63(下膨胀室)。
条件3:内管101的至少下端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
这样,内管101可以例如包围整个充气器31。
内管101可以只在内管101下端处与横向分隔件64相交。
第一实施例中的周边结合部112可以直线方式延伸而不用弯折或弯曲,或者向后膨出而没有弯折。
<其它变更>
在没有内管101的侧气囊装置中,适宜采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其中气囊主体41(其处于未膨胀而展开状态)的竖向分隔件81具有位于外结合部84、85之间的区域81A,并且,区域81A位于外结合部84、85前面。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竖向分隔件81设计成位于更向后的位置处,也有效地抑制竖向分隔件81的区域81A与充气器组件30的干扰。
在各所示实施例中,外结合部72、84、85、内结合部93、结合部73、76、77、中心结合部111、以及周边结合部112都通过用缝合线缝合而形成,但它们也可以通过例如使用粘合剂形成。
待由侧气囊装置保护的乘员P上身部分可以与所示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不同。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一种车辆侧气囊装置,其中座椅12面向不同于前向的其他方向,例如侧向。在这种情况下,当向车辆座椅12的侧面(于辆前后方向)施加冲击时,侧气囊装置保护乘员P免受冲击。
这里的术语交通工具不仅指乘用车以及各种工业车辆,还包括任何类型的乘员运送工具。例如,交通工具包括飞机和轮船。
所以,本文中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应当认为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以及,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处给出的细节,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效置换内进行修改。

Claims (4)

1.一种侧气囊装置,包括囊状气囊主体和充气器,所述气囊主体具有膨胀部,以及,所述充气器具有出气口,该出气口排出膨胀气体以使所述气囊主体的所述膨胀部膨胀,其中:
所述气囊主体由一对主体织物部形成,其中,所述主体织物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宽度方向彼此重叠,
在周边结合部处,使所述主体织物部的周边互相结合,
随着所述膨胀部膨胀,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中就座的乘员的侧面,使所述气囊主体向前展开,
所述气囊主体包括:
横向分隔件,其在所述主体织物部之间延伸,其中,所述横向分隔件将所述膨胀部的至少一部分分割成位于所述横向分隔件上方的上膨胀室、以及位于所述横向分隔件下方的下膨胀室;以及
内管,其至少包围所述充气器的所述出气口,其中,所述内管在所述膨胀部中延伸越过所述上膨胀室和所述下膨胀室,同时与所述横向分隔件相交,
所述横向分隔件由一对结构织物部形成,
各结构织物部具有第一周边部和第二周边部,
所述结构织物部的所述第一周边部各自与所述主体织物部之一结合,
所述结构织物部的所述第二周边部通过沿该第二周边部设置的结合部互相结合,
所述内管至少在所述内管的下端处与所述横向分隔件相交,
与所述横向分隔件相交的内管部分的后周边部,经由所述周边结合部的一部分与所述主体织物部结合,以及
与所述横向分隔件相交的内管部分的前周边部,经由所述结合部的一部分与所述结构织物部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中:
在与所述内管相交的横向分隔件部分、以及在与所述横向分隔件相交的内管部分处,设置止回阀,其中,所述止回阀对经由所述内管流进所述下膨胀室的所述膨胀气体加以限制,使其不能向所述上膨胀室流出,
所述结合部的一部分形成所述止回阀的一部分,以及
与所述横向分隔件相交的内管部分的前周边部经由所述结合部与所述结构织物部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气囊主体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主体织物部之间延伸的竖向分隔件,
所述竖向分隔件将所述上膨胀室的至少一部分分割成:位于所述竖向分隔件后面的第一膨胀室,以及,位于所述竖向分隔件前面的第二膨胀室,
经由所述内管向所述第一膨胀室供给所述膨胀气体,以及
所述竖向分隔件具有使所述第一膨胀室与所述第二膨胀室互相连通的开口、以及选择性地打开及关闭所述开口的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气囊主体进一步包括在所述主体织物部之间延伸的竖向分隔件,
所述竖向分隔件将所述上膨胀室的至少一部分分割成:位于所述竖向分隔件后面的第一膨胀室,以及,位于所述竖向分隔件前面的第二膨胀室,
经由所述内管向所述第一膨胀室供给所述膨胀气体,
所述竖向分隔件在一对周边部处与所述主体织物部结合,其中,所述周边部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宽度方向彼此相对,以及
当所述气囊主体布置处于未膨胀而展开状态下时,位于所述周边部之间的所述竖向分隔件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周边部的前面。
CN201410029380.1A 2013-01-25 2014-01-22 侧气囊装置 Active CN1039637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2410 2013-01-25
JP2013012410 2013-01-25
JP2013-243097 2013-11-25
JP2013243097A JP6064876B2 (ja) 2013-01-25 2013-11-25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63731A true CN103963731A (zh) 2014-08-06
CN103963731B CN103963731B (zh) 2016-05-25

Family

ID=50943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29380.1A Active CN103963731B (zh) 2013-01-25 2014-01-22 侧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57657B1 (zh)
JP (1) JP6064876B2 (zh)
CN (1) CN10396373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1980A (zh) * 2014-12-04 2016-06-15 李尔公司 胸部区域舒适的座椅系统
CN106335461A (zh) * 2015-07-06 2017-01-18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CN107284398A (zh) * 2016-04-04 2017-10-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前部气囊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69249A (zh) * 2017-08-02 2020-03-06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752337B1 (en) * 2011-08-31 2015-12-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Automobile side airbag device
DE102011122464A1 (de) * 2011-12-24 2013-06-2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assack mit zwei Kammern und einem Gasfluss-Kanal, wobei ein Ventil in dem Gasfluss-Kanal angeordnet ist
JP5962563B2 (ja) * 2013-01-25 2016-08-0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WO2014123055A1 (ja) * 2013-02-07 2014-08-14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032148B2 (ja) * 2013-07-18 2016-11-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36286B2 (ja) * 2013-10-30 2017-11-22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22008B2 (ja) * 2013-12-26 2017-11-0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EP3100917B1 (en) * 2014-01-27 2019-03-2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bag device
JP6115506B2 (ja) * 2014-03-28 2017-04-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4209664A1 (de) * 2014-05-21 2015-11-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itenairbagvorrichtung für Fahrzeuge
JP6229593B2 (ja) * 2014-05-28 2017-11-1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31927B2 (ja) * 2014-10-09 2017-05-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6052266B2 (ja) * 2014-10-27 2016-12-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6513937B2 (ja) * 2014-11-20 2019-05-15 住商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
WO2016152245A1 (ja) * 2015-03-23 2016-09-29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573551B1 (en) * 2015-11-06 2017-02-21 Autoliv Asp, Inc. Side airbag cushion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6551196B2 (ja) * 2015-11-30 2019-07-3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ファー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
US9827939B1 (en) * 2016-05-06 2017-11-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bag with individually tunable compartments
DE102017003114A1 (de) * 2017-03-30 2018-01-11 Daimler Ag Schutzeinrichtung,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
JP6962967B2 (ja) * 2019-05-30 2021-11-05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2661046B1 (ko) * 2019-06-04 2024-04-2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측면 에어백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1383670B2 (en) * 2019-09-30 2022-07-12 Toyoda Gosei Co., Ltd. Side airbag apparatus
JP7419751B2 (ja) 2019-11-05 2024-01-23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合同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419766B2 (ja) 2019-11-22 2024-01-23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合同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220104401A (ko) * 2021-01-18 2022-07-2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사이드 에어백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13095A1 (de) * 1996-04-01 1997-10-02 Happich Gmbh Gebr Airbagvorrichtung
CN101746341A (zh) * 2008-12-09 2010-06-23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JP2011183942A (ja) * 2010-03-09 2011-09-22 Toyota Boshoku Corp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付き乗物用シート
CN102245446A (zh) * 2009-01-29 2011-11-16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车辆座椅和侧气囊装置
JP2012140044A (ja) * 2010-12-28 2012-07-2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US20120313353A1 (en) * 2011-06-07 2012-12-13 Balaskandan Shankar Cover apparatuses and airbag modules with cover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routing of wire harness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uch airbag modu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53191A (en) * 1997-02-06 1998-12-29 Alliedsignal Inc. Vehicle restraint system with inflation control
JP4285167B2 (ja) * 2003-01-30 2009-06-24 タカタ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GB2406312A (en) * 2003-09-25 2005-03-30 Autoliv Dev Gas deflector
EP1832475B1 (en) * 2004-11-04 2011-11-30 Autoliv Development AB Side air bag device for vehicle
JP5125596B2 (ja) * 2008-02-22 2013-01-2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083024B2 (ja) * 2008-05-13 2012-11-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892572B2 (ja) * 2009-02-12 2012-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5433250B2 (ja) * 2009-02-13 2014-03-0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0131326A1 (ja) * 2009-05-11 2010-11-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752948B2 (ja) * 2009-05-20 2011-08-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サイドエアバッグの製造方法
JP5445083B2 (ja) * 2009-12-04 2014-03-19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391050B2 (ja) 2009-12-21 2014-01-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904090B2 (ja) * 2011-11-15 2016-04-1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800035B2 (ja) * 2012-02-01 2015-10-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KR101585096B1 (ko) * 2012-03-14 2016-01-22 아우토리브 디벨롭먼트 아베 자동차용 사이드 에어백 모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13095A1 (de) * 1996-04-01 1997-10-02 Happich Gmbh Gebr Airbagvorrichtung
CN101746341A (zh) * 2008-12-09 2010-06-23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CN102245446A (zh) * 2009-01-29 2011-11-16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车辆座椅和侧气囊装置
JP2011183942A (ja) * 2010-03-09 2011-09-22 Toyota Boshoku Corp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付き乗物用シート
JP2012140044A (ja) * 2010-12-28 2012-07-26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シート
US20120313353A1 (en) * 2011-06-07 2012-12-13 Balaskandan Shankar Cover apparatuses and airbag modules with cover apparatuses for facilitating routing of wire harnesses and methods of making such airbag module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1980A (zh) * 2014-12-04 2016-06-15 李尔公司 胸部区域舒适的座椅系统
CN106335461A (zh) * 2015-07-06 2017-01-18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CN106335461B (zh) * 2015-07-06 2019-05-03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CN107284398A (zh) * 2016-04-04 2017-10-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前部气囊及其控制方法
CN110869249A (zh) * 2017-08-02 2020-03-06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57657B1 (en) 2014-06-24
JP6064876B2 (ja) 2017-01-25
JP2014159265A (ja) 2014-09-04
CN103963731B (zh) 2016-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63731A (zh) 侧气囊装置
CN104290708B (zh) 侧气囊装置
CN103963732B (zh) 制造气囊的方法
CN101746341B (zh) 气囊装置
JP6070217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3241211B (zh) 侧气囊装置
US9932011B2 (en) Side airbag apparatus
CN103303244B (zh) 侧气囊装置
US8181989B2 (en) Side airbag apparatus
WO2010131518A1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391050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5416224A (zh) 侧气囊装置
JP2018094933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3241210A (zh) 侧气囊装置
CN103101504B (zh) 气囊装置
US9428134B2 (en) Side airbag apparatus
JP4807428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4069583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5223950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15506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3507745B (zh) 气囊装置
JP5983192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111996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5915479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143547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